第一篇: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社会,促进经济,安定生活,调节分配”。包含了三方面的含义,既保障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功能。
(一)政治功能——稳定社会
(二)经济功能——促进经济
1、平衡社会需求
2、调节投融资
3、保障劳动力再生产
(三)社会功能——安定生活
社会保障在安定生活上已经形成了有序的三个层次: 1 最低生活保障,具有济贫的作用; 2 基本生活保障,具有防贫的作用; 福利生活保障,具有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账户设立
中央公积金是一个完全积累的强制储蓄计划。雇员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按月缴费,记入中央公积金局为雇员个人设立的账户。另外,雇主也要按照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为之缴费。这样,在个人账户上的公积金积累额为雇员个人和雇主的缴费之和。55岁以下会员的个人账户一份为三:普通账户、医疗账户和特别账户。55岁以后,其个人账户变更为退休账户和医疗账户两个。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使用
55岁以下的会员可以动用普通账户中的存款进行中央公积金局制定的投资,包括购置政府组屋、政府批准的保险项目和投资项目,支付教育费用以及向父母的退休账户进行填补性的转移支付等等。
这些投资都要通过中央公积金局指定的投资托管人来进行,托管人所要具备的资格则根据托管法的规定来决定
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起源于英国,后为瑞典等国发展。其理论依据是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理论。这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全保障的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税收,实行收支和管理的统一。它按照统一标准缴费,统一标准支付社会保障金,各项保障待遇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这种保障模式覆盖面广,保障内容丰富,范围扩展到了全体公民和居民,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宽范围、高水平的生活保障。其优点是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使居民能享受很高的福利水平,实行政府统一管理社会保障事业,使社会保障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管理成本较低。但是高福利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是社会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政府财政负担重,财政赤字较大;二是不利于激发和调动社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容易使劳动者产生懒惰情绪,抑制就业增加;三是企业承担保险费过重,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保险型模式是社会保险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一种模式。它强调社会保障是个人的事情,应以自保为主,国家予以资助,因此也称为“投保资助型”。它起源于德国,后为美国、日本等国仿效实行。这些国家不仅继承了德国采用的那套理论,而且还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模式,美国便在此基础上吸取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和政府干预经济以摆脱经济危机的理论,进一步确立了“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缴纳,而国家给伤残和养老保险提供津贴”的原则,把义务和权利作为对等条件,追求“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的原则,使受保人不陷入贫困”。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保障内容广泛,社会保障基金一般由雇员、雇主按薪金的一定比例分别缴纳,政府财政通常也承担一定比例,即费用由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分担,强调待遇与收入及缴费相联系;由国家立法作后盾,公民必须参加法定的社会保险,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从而享有申请保险待遇的权利;在社会保障机构管理上实行多层次管理。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缺陷: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来源于雇员和雇主的缴纳的保险税,因此税率问题常常是一个敏感问题。国家保障型是由前苏联建立的社会保障模式,是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其宗旨是最充分地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需要,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并维持其工作能力。它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学说和列宁在1912年“工人最好的保险是国家保险”的论述中提出的“一切保险费由企业主和国家负担”的基础上创立的。前苏联、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都曾经实行过这种模式,但是目前仍在继续实行这种模式的国家已为数不多。它的主要特点是个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但有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待遇和服务;推行物质和精神保障相结合的路线。但是这种模式的覆盖面比较小,仅限于就业劳动者,既不符合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原则,又由于没有采用经济运作的管理思路,保障待遇既不和效率挂钩,也不与缴费和劳动贡献相关,缺乏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加重了单位(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容易造成社会保障基金浪费。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以新加坡、智利为代表,是以强制储蓄为核心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由政府强制推行的自我保障制度。它通过国家立法,强制所有雇主、雇员依法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公积金局缴纳公积金,由中央公积金局按照每个月应付的利息,一并打入个人的公积金帐户,职工退休或其它需用时,连本带息返还职工,受保人享受的待遇只在其帐户内的公积金里支付;而国家在社会保障中资金的支持力度很小,它只负责确定利率,承担中央公积金运营的全部风险。这种模式强化了自我保障意识,减轻了政府财政责任,增加了资金的透明度,监督机制比较强,同时它也避免了福利型和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的某些缺陷,具有很强的社会激励作用。但是这种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它体现互助互济和再分配作用较弱的特点,而且政策未能向低收入者倾斜,因此社会公平程度很难提高。从以上四种模式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有三个优点: 一是以法律为后盾,一切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在法律保障的范围内进行;二是社会保障管理分工较为合理,多头管理的现象较少,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三是保障范围较广,保障内容也广泛。但是这些国家也存在一些不足
如财政保障支出增长过高,导致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也降低了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些国家保障范围过广,容易导致人们产生懒惰情绪,过分依赖社会保障;
第二篇:论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
论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2年4月
地点:成都市武侯区临江东路社区 对象:社区的广大居民
目地:提高自己对社区劳动保障的了解、学习
本社的治会的保社保会内、保必障会障保容经障然体保不障、济体要系障能只水和系求的起替能平社建,一源代是和会设也项
于社低方因,是重
社区水式素既从要
区的平,的是我内
社托的一影社国容
会底基般响会国。
保保本要。主情
障障保受依义出
。障一托市发
政我。个社场,府国社国区经完
法政会家搞济善
定府保的好发社
基的障政社展会
一、什么是社区社会保障
管系底法然服区充本定助区它是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为理服务,并多渠社区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的基础部分。道筹集资金,在定基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后发生困难时给予托底的保障,务和托底保障功能。社会保障托底保障、政府法定基本保障保障三大层次。社区托底保障保障拾遗补缺、消除死角,帮基本保障的政策和待遇,为社救济、解困救急等经济上的托成员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社是最社,发层、为助区底社
区社终区基挥次单政政成保区
成会落成本其应位府府员障服
员保实员生管分团法落提,务
提障和享活理为体定实供为。
供体托受仍、社补基法互社
二、社区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最基础的托底保障
1.社以最的人了讲有遇村个帮等援那进保的宗管培障法。负代年法保社物2.政障成教距会保障起源于社区社会保障。人类生活是群体生活为特征的,人类给大自然留下的明显的印迹之一,就是分布在地球表层上各种类型的聚落—村庄、城镇和城市等。们在这些聚落里生活、生产、活动,形成彼此间相互联系的小型社会,这就是我们的“社区”。在社区里,大家互相认识,着一份友谊和感情存在,当“亲友邻舍”上逆境时,大家便乐意去援助。在我国农至今尚存许多互助互济式保障的习俗,一人有难,亲友邻舍都会按着个人的能力去忙,或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去尽义务。英美国则是由教会出面,作出一些有计划的施,也有一些民间或宗教慈善机构,从富人里募捐钱款,对贫穷与受灾难的社区成员行救济。这种社区成员的自我互助互济式障和宗教团体慈善保障伴随着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一直到15至16世纪的法国,教团体所掌握的慈善事业逐渐被政府接。政府采取了集中资金、组织救济、劳动训、儿童教养等一系列措施,官方济贫保机构才开始出现。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对无业游民实行政府救济和强迫劳动1834年英国颁布《新济贫法》,认为政府有实施救济、保障公民生存的责任,为现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到1883法国“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疾病保险》,标志着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障制度的产生。可见,社会保障的起源在区,政府的法定基本保障是社会发展的产。
府法定基本保障不能替代社区的托底保。政府对全体公民承担保障责任后,社区员之间自发性的互助互济以及民间和宗的慈善事业并没有停止,而且随着贫富差的拉大还在进一步发展。在中国,由于建 2
国市,体会计国个且质更划车,墓一的障化单场人随管势位保托、离成常3.我保要响水社以居社制成划城单功一为生船看地切目逐,位经员着理群保障底私于员需国障受。平会后民区就员经市位能致重育、电”保标渐社人济增人非体障只。营“生要政。一我低保在的社是,济居,多的要,飞影的障的“区”的加口常,没是另从单产社府社个国、障城市实行的是单位体制,国家对城福利保障大包大揽,社区功能弱化会保障功能也基本丧失。所谓单位政府通过单位全面动员和控制社实施社会整合的一种特殊机制,在时期是整合社会的主渠道。那时我民都被安排在相应单位里,任何一包括学校和企业都有行政级别,而元化。比如企业不仅承担与自身性经济功能,而且担负着比经济功能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如职工计子女入托、入学,出具结婚、购买机票证明,职工洗澡,食堂,住宅,医疗,退休养老等等从“摇篮到种种生活服务。“单位”,就没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单位体制开始互解,单位保衰落”,企业的社会福利功能在弱成为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很多“在向“社会人”转变。比如随着市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下岗失业,他们离开了单位,成为社区人;老龄化,离退休人员增多,社会化迫切。这些社区成员是社会中的弱最需要社会保障阳光的照耀。但单有了,单位补充保障不完善,政府最基本的保障,急需社区社会保障外,随着经济类型的多元化,个体业人员越来越多,他们一开始就游位体制”之外,从属于社区。这些经营的风险大,不稳定性强,也非会保障为依托。的社会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基本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一般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人口多、底子薄,这就决定了我国标准不可能太高,在相当长时期内 3,只能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标准的社会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刚刚建立,刚刚起步,尚不可能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养老保险只在城镇职工中实施,医疗保险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起步,失业保险在企事业单位实行,大量的个体从业人员,甚至三资、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职工不在社会保障网中,他们抗风险能力低,最需要社会保障。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相应地出现了对社会保障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政府强制性基本保障外,还应有单位补充保障和社区托底保障。
三、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
国外的社区社会保障是自下而上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自治民间组织,大多起源于教会、慈善机构和民间的自助力量。资本主义发展中有两种思潮,一种是自由主义思潮,相信市场的作用,企图依靠市场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另一种是左翼主义思潮,认为市场有缺陷,市场导致贫富差距,主张用人道主义来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社区社会保障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是与对于每个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的理念相呼应的。中国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开展起来的,1999年民政部在全国确立了11个城区为城市社区试验区,上海、青岛等地政府在推进社区转型和改革中,就是将社区作为实施社会保障的依托来建设的。社区社会保障的功能包括以社区为依托的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
1.保障功能:包括就业保障、托底保障和互助保障等。就业是社区成员的最基本的保障,社区可以协助劳动保障部门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就业情况,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社区建设中本身就会提供大量的如管理、家政、保安、保洁、保绿等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性岗位。社区就业将成为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就业的重要渠道。托底保障就是社区组织对社区成员在享受了政府基本 4
保障后,遭遇到新的家庭无法解决的风险,或暂时没有被政府保障所覆盖而需要救助时进行托底性保障。互助保障是社区群众性的自我保障和互助保障,通过群众自愿参与,成立互助互济会等群众自我保障性组织,运用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间有困难或需要时互助互济,如病伤互助,灾害互助等。
2.服务功能:包括社区的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低偿服务主要是一些行政事业性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成员,如社区医疗服务方便群众看病,减少就诊费用。有偿服务是商业性服务,是企业行为。无偿服务主要是社区组织和社区志愿者为老弱病残贫以及其他社区成员的生活、社会活动等提供的福利性义务服务。这是社区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服务包括物质上的帮助,福利上如为残疾人建立的盲道等设施,还有精神层面的帮助。国外社区服务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德国的“邻里之家”活动是睦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德国社区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常有病员护理,家庭服务,临时照看小孩,烹调,家电修理,购物,园艺等服务项目。美国50%的成年人和70%的大学生参加了种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服务领域包括照顾老人、儿童、残病人、病人和单亲家庭等。服务内容包括送午餐、咨询服务、安慰电话等。美国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标准是每个志愿者每周参加无偿社区服务工作4小时。
3.管理功能社区管理主要是受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对社区成员进行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包括帮助政府部门落实各项政策和制度,对社会成员具体管理,如下岗职工、无业人员、无单位人员、离退休职工等,社会保障管理,如对社区成员享受政府法定基本保障的审核,社会救助金、社会保障金发放等,社区互助组织和服务机构的管理等等。
四、完善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1.树社的区略发无长发和障促2.完推社,的在管在通,应会,管一障基就、信服务机立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中国区建设刚刚起步,是党和政府组织、推动结果,这无疑会加速社区发展,有助于社管理功能的强化。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社区发展运动关注自助性的加强,社区展的宗旨就是用社区的力量来解决个人法解决的问题,用政府的力量帮助社区成,使地方社区在个人、国家和世界生活中挥重要作用。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自治参与是社区发展的核心价值。社区社会保的目标是保障社区成员的基本生存条件,进人的发展,这是社区建设的基本理念。善社区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党和政府在动社区建设过程中,各个部门都提出要在区设立自己的分支机构,要编制人员经费如此建设社区,社区则成了政府管理层次又一级延伸,那就不是社区,而是政府。社会保障管理中,政府系统的政策实施和理是重要的,但是,受保对象平时均生活社区,有的完全回归社区,政策实施需要过社区。因此,必须在社区建立以块为主通过块统筹协调的组织。区或街道委员会建立具有权威性的统一的社会保障委员,统一领导和规划安排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统一信息收集,统一申报批准,统一基金理,统一标准待遇,统一给付发放。街道级以社保机构为中心的各种社区社会保项目归口统一领导,一个网络覆盖,一个金托底。街道可以建立一个集职业介绍、业指导、岗位开发、保障托底、社会救助中介服务、信访接待、志愿服务为一体,息上岗,服务联网,管理统一的社会保障务中心,集中办理涉及社会保障的有关事,将再就业工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有结合,为社区成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3.探渠和多动立集慈要自保策资指4.加,区、务,顾。有顾心关文5.建八帮的个会或困标蓄年索多方筹集社区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和道。资金来源是建立社区社会保障的关键根本保证,要坚持筹资渠道多元化、形式样化,政府财政要定期拨款资助,广泛发民间募集,企业捐助等等。同时在社区建经常性的基金,还可以举办义卖义演,筹社区社会保障基金。政府应允许基金会、善机构、互助机构的设立和运行,给予必的资助,引导和监督。同时社区也应形成我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社区社会障工作的进展、资金筹集、储存运营、政执行、对象确定、标准掌握、操作服务、金发放、工作人员服务质量等进行检查、导和监督。
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形成社区照顾机制。政府必须投资兴建社活动场所和服务网络,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等机构和组织,开展有偿和低偿服。同时建立社区服务志愿队伍或互助组织开展社区咨询、义诊和义务维修、家庭照等无偿互助活动,逐步形成社区照顾机制所谓社区照顾,是指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为需要的社区成员提供物质、劳务和精神照。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劳动服务、理支持等等。这种机制形成后,社区人际系将进入良性互动之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明社区的建设。
立社区居民互助帮困机制。“一方有难,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要把单向的困变为双向互助帮困结合起来,形成互助帮困机制。社区居民可以自愿组织形成某项目或综合性的互助会,入会者为会员,员必须定期缴纳一定的互助金,建立综合某一个项目的互助帮困基金,当会员发生难时,互助会按照事先约定或章程规定的准给予帮助。在社区还可以推行“劳动储”和“时间储蓄”的自助制度。德国凡是满18岁的公民,利用工休日做义工,可 7
储,团首时好社我要存可体创间。会国内在“以把300“劳银行依托主义国情容,义“多务”社市出应务时个银,区场发不网络管理系统”,本人需要时间”提取出来。日本拥有这类。上海晋阳区居委会1984年行”,长宁区1998年开设“已有757个储户,发展势头良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失时机加快探索,逐步建立。
第三篇: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温馨提示
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温馨提示
社会保障卡具有银联功能,可以作为银行储蓄卡使用。持卡人可以办理本外币定期和活期储蓄、转账与汇款、刷卡消费、投资理财(黄金、股票、开放式基金、外汇)等各项银行业务;还可实现参保人社保、通讯、水电气等代理缴费;同时还可为参保人发放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等各类社会保险待遇。基于金融功能的社保应用,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后,人社部门将积极推动社会保险费缴纳、待遇领取等业务环节的应用,逐步将涉及个人缴费、支付的各项业务,集成到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银行账户之中办理,实现集约化管理和服务,就可以通过银行网点来缴费和领钱,不必要再到社会保障部门去报账。具体包括:1.社会保险费缴纳。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城镇参保居民、农村参保人员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和银行代扣等。2.待遇领取。包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各项社会保险一次性待遇,医疗费用等的报销返还,以及面向个人的各类就业扶持政策补贴等的领取。3.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后的费用支付(包括个人首付部分结算时个人账户不足额时的费用结算、个人自费部分结算)。除上述金融功能外,我行将积极探索开展其他便民服务。
金融应用: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作为具有特殊性
质的银行卡,其金融功能做如下限制和定制:1.只限境内使用。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具有政府服务功能,使用范围暂时限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2.暂支持借记应用。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金融功能暂限定为人民币借记应用。3.支持专有的金融增值服务。建设银行已与商户协商推出基于具有金融功功能的社金保障卡的增值服务功能,如持卡人在药店、医疗机构等和社保应用有关的商户消费时,持卡可享受特别优惠,或者具备商户积分功能。4.免收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省内异地存取款交易手续费
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的初始密码为系统自动生成的密码。为了帐户的安全使用,参保人领取新社保卡后,须及时持卡到建设银行任意网点柜面或自助设备渠道修改密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持卡修改自已的密码。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密码忘记或经多次连续输入密码错误造成锁卡后不可查询,须持卡人本人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到建设银行任意网点窗口办理密码挂失、密码解锁、密码重置。
第四篇:社会保障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社会保障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1.1 社保卡数据采集整理子系统
数据是社会保障卡系统建设的基础,确保卡内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唯一性是保证整个项目成功的关键。
1.1.1 个人化数据采集
制卡数据采集功能指通过信息系统的接口或通过人工采集方式收集制卡所需的数据。根据四川省的现状,应该先由各市、区县人社局根据四川省社会保障卡制卡数据规范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采集符合制卡要求的个人化数据,并将数据通过特定的接口提交给省人保厅,由省人保厅进行汇总,与公安部门人口信息数据进行比对后存入数据库供制卡之用。
制卡数据采集功能要求如下:
采集制卡所需的用户基础信息数据和业务系统中的业务数据; 对社会保障卡系统原有用户基础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进行核对,采用人工参与方式在制卡数据生成前完成; 比对数据由卡系统通过接口反馈给业务系统。 为省人保厅提交制卡所需个人化数据文件时。
四川省可通过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指导中心进行数据的采集、核对、录入等。数据采集流程如图所示:
1.1.2 个人化数据生成
制卡数据生成功能是指系统根据系统所采集的制卡所需数据,依据社会保障卡系统规范中定义的参数,生成用于与卡片相关的全部数据,包括基本应用数据、公共应用数据、业务应用数据等。在此基础上生成用于卡商/制卡中心所需的制卡数据文件。
制卡数据生成功能要求如下:
按照社会保障卡规范统一要求的数据格式,生成制卡数据。管理员可设定数据生成规则,生成用于制卡的其他所有参数。
对生成的制卡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核对,确保其与转换前的个人化数据的一致性。
1.2 社保卡生产子系统 1.2.1 制卡方式的选择
卡管理中心可以根据经费预算、制卡数量、制卡速度等需求,选购1-2台中型制卡机和20-30余台小型机制卡机,每台制卡机均需通过控制PC机连接到系统网络。
中型制卡机,其制卡效率较高,速度快,适用于省级卡中心大批量制卡,且在集中发卡后也可进行批量的补、换卡工作;小型制卡机可适用于地市零星补、换卡工作的进行。
考虑数据安全性及制卡成本、印相效果、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可先由制卡厂商统一印制社会保障卡的裸卡,包括卡面公共信息和图案,再由卡中心完成卡面个性信息的印制和卡内信息的写入工作,并最终完成信封封装和下发。
如需要在短期内大量发卡,也可以考虑将批量制发卡工作外包给卡商完成。
1.2.2 制卡与卡发放流程设计
为充分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四川省在进行社会保障卡制卡过程中拟采用先印刷卡面再向卡内写入数据的流程。城镇居民、离退休人员申领的社会保障卡,由四川省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卡的制作,各市、区(县)社会保障局根据省厅统一规定,将卡下发至各街(道)、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指导中心,再发放到各申领人手中;单位从业人员申领的社会保障卡,由四川省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卡的制作,由用人单位发放到各申领人手中。
制卡与卡发放流程如图所示:
1.2.3 卡片初始化
该过程实现对卡片出厂初始化操作。卡片经过封装后,卡芯片此时并不能进行创建卡结构及灌注密钥等操作,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操作,写入卡片历史字节等要素,完成卡片从封装过程到卡片个人化过程的过渡。
该过程还将完成卡片传输密钥的灌注操作,以保证卡片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1.2.4 卡片个人化
通常个人化内容包括:UG(平面印刷)、彩照印刷(如有相片)、烫色、IC个人化、写磁等。
IC卡个人化主要是IC卡从个人化设备接受个人化指令和相关数据,并依照个人化指令创建相关的应用、必须的文件结构以及部分数据,以便为下一步的个人化做好准备。
1.2.5 卡片包装出货
产品保安人员负责卡片的包装发货保安检查。卡片运输商必须是通过公司的安全资格审查并共同签订《安全运输合同》,要求其安全运输并对运输过程/内容保密。
1.2.6 制卡统计
四川省人社厅信息中心应对每次制卡情况予以详细的记录,并保存归档,以便日后能根据统计分析情况改进制卡的质量和效率。记录的对象应针对制卡设备、制卡数量、用卡地区情况而进行。记录的内容可分批次保存。
记录制卡设备的使用情况:应统计每个制卡设备的已制卡数量、出错日志,以便日后分析设备的性能、利用效率、磨损程度等指标,并根据指标对制卡设备及时做出维护或调整。
制卡数量统计:应统计出每次制卡量。
用卡情况统计:应统计出制卡批次、COS厂商信息、制卡开始日期、制卡完成日期等信息,发卡类型。
1.3 社保卡发放子系统
发卡系统主要完成社会保障卡的发放、注销以及业务指标扩充、数据结构修改等功能。由于四川省发卡人数多,为了统一管理,采取以下步骤:
由各服务网点通过人工采集和公共基础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数据采集工作。
由省人保厅按照社会保障卡要求生成制卡数据文件。
制卡数据文件生成后,导入中央发卡系统,并由发卡系统将数据加载到卡片当中。
1.3.1 卡系统网络结构
在发卡过程中,发卡系统通过网络IP地址授权、操作员网络授权、实现发卡系统对加密机或PSAM卡的访问和从而完成四川省社保卡个人化发卡。
基本应用模式如下图所示:
发卡流程
1.4 社保卡应用子系统
整个社会保障卡系统的具体使用及经办需通过应用系统进行,应用系统须满足制卡、卡的发放、卡系统数据维护、卡信息管理和日常卡业务管理等功能,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如下
社会保障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制卡管理密钥管理应用服务卡片维护终端管理添加数据采集卡片初始化卡片个人化印卡面制卡统计密钥PSAM卡管理鉴别认证服务异常卡处理黑名单管理异地用卡管理PI维N护补卡换卡卡片挂失与解挂 1.4.1 应用系统建设内容
(1)应用服务
卡片应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性识别,有效性识别包括以下内容: 卡片是否是社会保障卡。
卡片是否支持该初始化机构编号,即判断该卡是否是本地卡; 卡片是否支持“卡的类别”所代表的卡类型; 卡片是否支持“规范版本”所代表的应用版本; 卡是否在有效期内; 卡片是否支持终端的应用;
卡片是否支持从IC卡回送的应用版本号所代表的应用版本; 该卡是否在终端存储的黑名单卡之列;
如果以上任一条件不满足,交易将不能开始。此外交易执行过程中还必须提供外部认证、MAC认证及交易结束后的TAC认证等服务,以保证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不可抵赖性及不可被伪造。
(2)异常卡处理 交易过程中若用户卡内数据与数据库数据不一致,则表明该卡出现了异常,此时业务端应停止交易,并将该异常卡送往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进行处理。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应从数据中心提取数据与异常卡的卡内数据进行比对,以确定卡片出错的原因。
(3)黑名单管理
省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必须对卡黑名单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以保证用卡时的校验需求。黑名单管理主要是指对黑名单的收集、分发、存储、检索和更新等的处理。
收集:各市业务经办网点将其每天产生的黑名单汇总到省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的过程。
(4)异地用卡管理
异地用卡采用 “异地申请联网应用”的方式来处理。
1.4.2 卡片维护
(1)用户个人密码(PIN)维护
PIN修改。用户输入旧PIN及新PIN,在旧PIN认证通过后将其替换为新PIN。
PIN重装。当用户忘记了个人密码后,管理人员在受权的情况下可重装PIN,即将用户卡内原有密码替换为用户指定的新密码。
PIN解锁。当用户认证PIN多次出错误后,IC卡内的PIN会被置为锁定状态,不允许用户再次认证,此时管理人员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解锁PIN,即将卡内PIN从锁定状态变为允许认证状态,使客户可以再次执行PIN认证。(2)卡片挂失/解挂
持卡人丢失卡片,需要及时向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挂失,系统接受口头(电话)挂失和当面挂失。但口头挂失后,需持有效证件在7天内办理当面挂失,否则系统自动解挂。持卡人找到已挂失的卡片,要到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办理解挂失手续。
(3)补卡 持卡人将卡片丢失后,需持相关证件到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办理补卡业务。业务经办人员核对持卡人相关证件,若合法,则将持卡人原卡号放入黑名单并补发新卡。补卡时系统从数据中心读取持卡人个人信息、单位信息及其他基本信息,同时将持卡人的当前账户余额写入卡片内。补卡不补交易明细记录。
(4)换卡
卡片发生损坏或其他原因卡片不能使用,需持坏卡及相关证件到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办理换卡业务。业务经办人员需先将坏卡收回,之后另换新卡。换卡时,系统从数据中心读取持卡人个人信息、单位信息及其他基本信息,同时将持卡人的当前账户余额写入卡片内。换卡不补交易明细记录。
换卡完成后,收回的坏卡必须在一定条件下销毁,防止密钥外泄。
1.4.3 终端管理
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应对所有的IC卡读写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备案。为保证卡片的全国通用,所有用于社会保障卡业务处理的读写器,应符合《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终端规范的要求。读写器的权限由PSAM卡决定,PSAM卡由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统一发放。PSAM卡与终端读写机具一一对应,不可互换。
1.4.4 与其他业务系统应用接口
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接口软件是社会保障卡应用管理系统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各类接口软件,实现社会保障卡、卡片应用管理系统、制卡系统与社会保障业务系统以及与民政,财政,卫生,金融,公安等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包括与社会保险系统、劳动就业系统、人事人才系统,社区服务系统,定点医疗机构系统以及民政系统,财政系统,卫生系统,公安系统,银行金融应用等接口软件。
方式一:数据库接口
数据库接口方式主要应用与社会保障内部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与社会保险系统,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劳动就业系统,人事人才系统以及12333系统等的数据交换。
(1)接口完成功能
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通过接口从社会保障业务系统采集制卡所需要的用户基础信息数据和用户业务数据。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通过接口将核对后的用户基础信息数据反馈给社会保障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2)接口实现方式
接口可采用TCP/IP、FTP、Socket 等协议作为底层承载协议和通信协议。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间接口实现方式如下:
在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间建立数据库表单对应关系。 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建设系统调试完毕后,将制卡所需的业务系统用户基础信息数据一次性导入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
制卡前,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通过其它采集方式(如人工采集,或者公安系统对比)对用户基础信息数据进行核对,将核对结果通过接口反馈给业务系统。
系统间的少量数据交互更新,如卡用户基础资料更新(由卡管理系统完成)、卡用户业务资料更新(由业务系统完成)通过数据库表单对应表进行同步。
数据更新内容生成后,数据采集根据两个系统间接口约定,可采用等待对方系统自己来采集,也可采用送到对方系统中,由对方系统接收的方式。方式一:Socket 接口
Socket接口主要应用于与指定银行业务软件的联接,实现社会保障卡的金融查询、支付等功能。社会保障卡与银行业务结合,通过卡面印刷银行暗磁条,将银行的磁条信息印刷在社会保障卡卡面的下面,磁条内即为持卡人在银行开立账户的信息。根据业务需要,可将银行卡号信息存放于社会保障卡芯片中。最终实现社会保障卡与银行卡合二为一。
首先在后台对社会保障卡和银行帐户进行绑定,形成一一的映射关系。通过银行对该后台授以相应的权限,可使用该帐户进行金融应用,银行方面提供pos功能的动态库。社会保障数据中心的业务应用软件与银行提供的pos动态库进行衔接。当需要通过银行卡进行费用支付时,比如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通过医保定点端的费用结算系统将银行pos动态库嵌入进来,这样当需要个人支付费用且个人同意后,系统通过社会保障卡判定绑定的银行账户以及是哪家银行,然后将该请求分发调用已有的银行pos动态库,从而实现银行卡消费支付。
以上阐述可以看出,事实上在终端并没有真正的pos机存在,但是通过软pos的机制,实现了社会保障卡与银行二者之间的业务一体化,对服务对象而言,方便、快捷。
方式二:WebService 接口
WebService接口基于异构系统的应用集成,应用支撑平台设计采用封装成WebService接口的形式进行功能服务的集成与整合。主要应用于财政,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交易请求。
在卡中心建立集中的WebService服务,分析各种业务可能,根据实际需求定义WebService交易请求,并将交易请求整理后统一对外发布。外部门需要使用卡中心业务的,可以通过审批后通过自身的业务系统发起交易请求,卡中心针对交易请求提供服务。
以上是卡中心应用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三种模式,针对具体的业务或部门要求可提供组合服务。比如针对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可以提供数据库接口和WebService接口服务;针对金融功能需要,可提供Socket接口和WebService接口服务;针对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提供多种接口服务。
1.5 社保卡接口子系统 1.5.1 基本要求
IC卡接口应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个人)卡规范》和《安全要求》。
IC卡接口的设计和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地方政府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的标准、规范或者行业内部的惯例。 卡基本信息(SSSE.EF05,SSSE.EF06)的读取时间及SAM卡鉴权的总时间不超过0.5秒。
配合全密钥的社会保障SAM卡,16K卡片的社会保障基本应用(SSSE,DF01/2/3/4)全部数据写入时间应小于12秒。
配合全密钥的社会保障SAM卡,16K卡片的社会保障基本应用(SSSE,DF01/2/3/4)全部数据读出时间应小于6秒。
IC卡接口每次从卡片取出的字节数,一次取出数据域的最大可达到256字节;并支持循环取出后续的数据,支持对大文件的分块快速读出。
1.5.2 卡读写总体架构
IC卡读写接口总体架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1.5.3 读卡设备与业务系统的接口
卡前端应用接口是以卡厂商提供Driver、底层接口函数、应用读写接口为底层基础进行开发的,向业务系统/查询终端提供标准的接口函数。业务系统/查询终端根据标准接口函数进行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编程,实行业务系统/查询终端与卡终端/卡的交互。
接口函数定义应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社会保障卡(个人)卡规范》所描述的,由社会保障卡系统卡厂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卡系统开发商共同约定及定义。
前端应用接口模块应用由业务系统开发商提出需求,卡厂商配合完成开发、对接测试。为了便于业务系统的快速开发, 卡商应提供以下应用读写接口函数: 1)打开设备 2)关闭设备 3)卡片上电
4)卡基本命令(便于后期扩展)5)读卡基本信息(读卡片社会保障基本信息)6)验证个人密码(持卡人输入密码验证合法性)7)验证卡合法性(卡与SAM卡交互验证)8)卡养老保险数据操作 9)卡失业保险数据操作 10)11)12)13)14)15)16)卡劳动就业数据操作 卡工伤保险数据操作 卡生育保险数据操作 卡医疗保险数据操作 获取设备状态 获取SAM卡信息 获取版本等
接口函数适用于几乎所有Windows的语言开发软件调用。包括VC,VB,JAVASCRIPT,PB,DELPHI,C++ builder等等,业务系统开发商通过调用接口函数,读取卡片信息到本地业务系统,实现卡与业务系统的对接。1.5.4 数据交换平台
省级数据中心纵联中央、地市数据中心,横联财政、民政、卫生、金融机构等相关部门,系统结构复杂、涉及的单位多、地域广。
交换平台按照“立足应用、高于应用、投入应用”的思路,以解决当前人保与其他部门数据共享、应用协同的难题。
以人保数据为基础,搭建数据交换平台,建立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口,将各个部门的系统联系起来,实现各部门的数据交换、比对。实现社保卡“一卡通用”。
数据交换平台示意图如下:
1.6 社保卡安全子系统 1.6.1 卡系统中心的安全
(1)网络平台安全
网络平台安全主要是防范非法的网络路由接入,阻止非法者窃听、窃取、篡改网络数据,防范通过远程访问非法接入。
(2)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安全主要是防范数据库中数据泄密、意外损坏造成数据丢失等。(3)应用系统安全
应用系统安全主要是防范内部人员的误操作、泄密、伪造交易等行为。
1.6.2 卡数据的安全
卡数据安全主要是利用智能卡本身硬件和软件(COS)的安全保护机制来实现的。社会保障卡的密钥采用全国统一的管理体系,按照分级进行管理。其中密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密钥生成、密钥传输和PSAM卡管理。
(1)密钥管理
四川省密钥系统应由国家级密钥、规范规定的省(市)级密钥、新增业务密钥组成。密钥加载完成后应将其备份并妥善保存。备份的密钥应以密文存储,存储密钥时应登记密钥使用清单,记录密钥的索引、类型、名称、用途、适用范围等信息。
(2)PSAM卡管理
社会保障PSAM卡统一设计、开发,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生产和发放。四川省社会保障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在收到发卡网点的PSAM卡申请资料后,应进行认真审查,在批复通过后,应登记该发卡网点的基本信息、PSAM卡使用数量、PSAM卡用途,并保存PSAM卡密钥加载清单。
PSAM卡密钥加载清单应针对各级密钥的使用情况分别进行统计,清单中至少应记录密钥的功能、名称、级别等信息。
PSAM卡在社会保障卡系统的安全运行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川省卡管理中心(专门管理机构)有责任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每次从部里领取的PSAM卡数量、时间、类型等应记录到数据库以便查询管理。PSAM卡的丢失、损坏等均需立刻上报国家人保部处理。
1.6.3 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的一般原则:职责分割、专人负责;多人控制、相互制约;严格执行、定期检查。
安全管理的一般措施:建立组织机构并制定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五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探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探究
摘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但是在这过程中,也暴露了一系列诸如养老保险收费难、保障不足、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所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和探究,从而提出三类养老模式共同发展,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设置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专营机构,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支出占社会保障支出比重等意见措施。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社会保障,意见探索
一、背景:
新农保试点本着“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欲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前我国在试点阶段提出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任务目标: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同时关于资金筹集上,现行规定是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共同承担。个人缴费目前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同时,国家为每个新农保参保人建立终身记录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每年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计息。并规定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凡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二、问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思考和规划,那么在这个初步完善的制度框架下,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框架中一个重要方面其社会保障功能的执行也暴露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1、农民方面:在我国农村,养儿防老的思想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一些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知之甚少。新农保虽经大力宣传,但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但是仍有部分群众持观望态度,不愿参保缴费,大部分参保人员选择低缴费档次,无续费意向。
2、政府方面:相对于城镇养老保险,虽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试点多年,仍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缺少专门的保障项目的法规。政府监管责任的缺位诱发基金管理人违规操作,导致养老金被挤占、挪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多在县级运营,其养老保险基金均是通过存人国家专业银行来达到保值增值目的的,而银行存款利率的多次大幅度下调, 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正在大幅度贬值。
3、制度本身上:互助合作、共担风险是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别状况,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主要来自农民个人。另外由于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的是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 带来的突出问题是: 个人交纳保险费越多, 个人账户的积累资金也越多, 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未来领取养老金数额的巨大悬殊极大地挫伤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很多贫困农民甚至彻底放弃参保,继而导致了“保富不保穷”的尴尬局面。
三、意见:
1、家庭养老仍然作为主要养老模式。无论什么时候,自我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都不可偏废,特别是家庭养老更不容忽视。因为孝敬父母、赡养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生养子女就意味着老有所靠,包括经济上的、生活照料上的和情感上的。同时为使农民个人积累足够的养老资源,以减轻家庭、集体和国家的负担,政府应鼓励农民自我养老。当然在制度模式建立上,不能“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
2、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立法进程。应该以法律形式明确诸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的运
营情况、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当然一项政策运行成效的高低还取决于其执行的过程,因此,在新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过程中还必须规范基金的运营和监管,各类资金的流向应该保证其透明化。
3、设置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专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养老保险基金。正确选择由具有良好而稳定的信誉且受到强有力的监控发行者提供的投资工具。在养老保险增值率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地方,允许养老基金进行适当的投资组合,适当放宽投资领域。
4、在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前提下,可把财政今后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拿出大部分用于农村社会保障。通过政策扶持,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适当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助,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由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而不是由农民个人负担。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福利性”。
总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项世纪性工程,其实施必然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小康社会发展和老龄化进程,其社会保障功能会愈加凸显和完善。
参考文献:
王辉:《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刘娜:《社会保障伦理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冯张龙:《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