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技巧(汇编)

时间:2019-05-14 00:0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词写作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词写作技巧》。

第一篇:诗词写作技巧

诗词写作技巧【2】

分类:诗词知识

2010-11-12 09:04 阅读(660)评论(0)

诗词写作技巧【52】

各位网友!大家好!

我是华夏国学网的沈老师,网易博客的沈老师。近日接到很多很多的朋友来电要求讲写作技巧,今天就承诺的內容来谈谈学诗的一些常识(浅谈诗词格律的识别运用与记忆方法)。

依据王渔洋的《律诗定体》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建设了二十八种格律诗模型库。这同时还依据《佩文韵府》建设了诗韵库。

二十八种格律诗模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平仄表,它需要对各种拗体诗也能准确的描述,这样就要求借助计算机系统的模糊算法。实际格律诗体达数千种,模糊算法就是允许有与模型有一定量的差别,由此使《全宋诗》中的十六万首格律诗由计算机自动标识。

在韵的分析方面,由于《佩文韵府》所定义的汉字,有太多的多音字,且分属不同韵部,尤其是同时分布在平声字和仄声字中。而在建宋诗平仄库中,由于没有宋诗的字组库,那么计算机在识别判断平仄时便遇到了困难,如“相”字,在“相思”词中是平声,在“宰相”中则是仄声,如果有字组表(即通常说的词表),将“字组”的信息也附加上运算,会比较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虽然可以根据诗的格律来判定当平当仄,可是这格律又是在建库时就要确定的,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层次分析算法”,即第一步先将固定平仄的字标识出来,允许有一定量的误差,做第一层的格律诗数据库。然后在第二个层面上,使用另一音韵库二次判别诗的平(p)、仄(z),非格律诗的,保留了原来多音字的信息,而格律诗,则以比较准确的形式显示诗的格律。结果证明这一做法是比较成功的,以后对语料库做深加工时,仍有必要使用这种算法。(不懂平仄的高层次专家学者们一看即一目了然,非常明确。)一】诗词的运用与记忆方法

标准五律 例如唐朝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黒,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錦官城。“

请读熟此诗,它的节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两个循环,即:“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关于诗词格律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注意粘对与正反叠声(音步、音节、停顿点)相呼应就行了。下面就介绍几个简单的识别与使用方法(p代表平、z代表仄):

一,基本叠声与组合方法

标准七绝 例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音节、音步:zz pp zzp ppz pzz zpp pzp zpz

大家只要记住这几个基本叠声,在避免孤平的情况下,就可以随意组合(注:言等于字)。

如(五、七言(律)绝诗的结构四句(联)是:起、承、转、合):

pp.zz.zpp,平声韵平(起)zz.pp.zzp。承句(对)

zz.pp.pzz,转句(粘)

pp.zz.zpp。合句(对)

这就是一个基本律绝格式了,只要弄懂其间方法,就不需要用诗词工具来检查格律了。诗词贵在活学活用,现在我就说诗格,(古体四言因格律甚宽 “ppzz,zzpp”,在这里暂且不说。)就五言、六言、七言,平韵还有仄韵的,因为填词也有很多仄韵的词牌;譬如蝶恋花、玉楼春等等....也是依照仄韵诗格来的,所以我们不可忽视仄韵诗格,还有六言诗体。这些诗律句型不下数十种,如果记下来相信我们大家都很难背下来,只有找到其间的组合公式,就好记多了。

例如唐朝杜甫五律<<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黒,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錦官城。“ 请读熟此诗,它的节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两个循环,即:“甲、乙、丙、丁”;“甲、乙、丙、丁”。(国人常以甲乙丙丁来代表律诗的四种句型)

关于诗词格律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注意粘对与正反叠声(音步、音节、停顿点)相呼应就行了。下面就介绍几个简单的识别与使用方法(p代表平、z代表仄): 二,相粘

就是基偶句相粘(这里是指第二句与第三句为例来说的),偶数句,也就是第二句如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那么下句就必须用仄仄平平平仄仄(即句末三个字必须来一个180度翻转)其间二四六字处要与上句声调相同,一三五不论。也就是仄对仄、平对平,此谓之粘。注第七字白脚处必须用仄声。(此为平韵脚格式用,仄韵脚格则相反)

三,对句与拗救

基数句如果是仄起,也就是zz(仄ze)开头,那么承句就必须用平(ping)起开头,也就是pp开头。

当然首字可平可仄,但必须要注重音阶互补,如果平起 ppzzzpp 第一字改仄声调的话,那么第三字换为平声可以缓冲音阶的跌宕,也就成了zppzzpp此为【当句救】。

当然也有不需要更换的如:pzppzzp 像此句第三字就不能用坳救了,如果要救,必须用第五字作辅助,也就成了pzzppzp。

如果第五字不作辅救,那么这句就成了孤平句:pz.zpzzp 说来,也有人认为此句不是孤平,那么我去掉前面的两个叠声作五言看也就成了zpzzp 五言孤平句。

隔句救

如前面的使用了拗句,在下一句用拗句补救。如:zppzzpp,pzzppzp 此为【隔句救】。

四,孤平

顾名思义:大凡介于两个相叠仄声调之间只有一个孤立平声调者谓之孤平。还有就是除却平韵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调者,谓孤平。此类只适用在五言句中作识别。

zpzzp,.zzpzz 皆为孤平,望大家今后多多注意。

二】浅谈诗词中应仄(z)可平(p)处的择声用法

众人都认为:大凡词句格都倚诗律句格为型,含,四、五、六、七言句格,如尊音程与声律过渡转换,一般首字与第三字处应仄可平、应平可仄,只要不伤句格与不滞于音阶流程,亦可为之。(第五字处适可而为)纵观前人之词,亦有此为者甚矣。荐大家为词莫太过限于词格,诗律亦可为,词律又何不可为呢?建议大家只需在韵步与音程上处理好就可以了。八字句有作豆领时必须首字用仄,其它诸如九字、十字、也有作豆领、二领七言六、三断句,四五断句等等依此类推。只要合乎句格与于音韵流畅亦可。

观前人之佳作,亦有用拗句者,相与更觉着音阶上处理的更妙,一般太过遵守定格者,于韵步音程上反显凝滞,如:ppzzzpp亦可为zppzzpp 如此于起句上用上声或者去声于声步上更显气势。此在句意转承时音阶过渡的特殊情况下使用效果更好。

一般来讲奇数处可以放宽平仄,七言一、三、五、(在不伤句型与避免孤平的情况下,可以为之)六言稍许与七言微异需观词谱来决定了,五言一、三字处等同七言句格的变化。

现浅谈诗词中应仄可平处的择声用法:

大凡诗词中四、五、六、七言句型都有应仄可平,应平可仄之处。一般首字处应平可仄的如:ppzzzpp 可转换为 zppzzpp 第五字处仄声不可换,应避免三平尾。其它的句型可依此类推。

现排七言句型演变如下:(p代表平、z代表仄)

仄起平收句型

zzppzzp pzppzzp zzpppzp pzzppzp

仄起仄收句型

zzpppzz pzpppzz pzzppzz zzzppzz

平起平收句型 ppzzzpp zppzzpp zpzzzpp=

平起仄收句型

ppzzppz zppzppz pppzppz=(也可为,但于音阶流程来讲第一字处换仄似乎可使起手高亢一点,标=的同理)

五言:

zzzpp pzzpp pppzz zppzz ppzzp pppzp zppzp zzppz pzppz pzzpz

六言:

zzppzz pzppzz

ppzzpp zppzpp pppzpp=

标=: 因仄声音阶掉单,于音阶声步失衡,除非特殊情况下少用

四言一般作为对句使用,就要按照词谱格式稍许变通。第一字可放宽 三字处酌情处理。1)用韵原则

① 以押平韵为原则。

② 七言绝句的第三句决不可用韵,2)允许借韵。“借韵”又称作“衬韵”,就是说,绝句(包括五绝)的第一句,可以不押本韵。3)学会选韵

險韻:在平水韻中,凡字数相对较少又没有阾韻的韻叫“险韻”。没有邻韻的意思是:此韻的韻母和其他韻母都不一样。如“五歌”韻,其音为“ge”;“十二侵”韻,其音为“qin”。这两个韻都谓之为险韻。

用韻:一般习惯,凡五绝、五律大多数首句不入韻,是以体现五言格律诗之风骨。七绝、七律大多数首句入韻以体现七言格律诗之流畅。对于词,则按词谱要求填写,不要随心所欲的选韻或避韻。作诗则要注意选韻: 一东之韵宽洪;二冬之韵稳重; 三江示爽朗;四支显缜密; 五微蕴藉;六鱼幽咽; 七虞细贴;

八齐整洁; 九佳舒展;十灰潇洒; 十一真严肃;十二文含蓄; 十三元清新;十四寒挺拔;

十五删隽妙。

一先雅秀;二萧飘逸; 三肴灵俏;四豪超脱; 五歌端庄;六麻豪放; 七阳宏亮;八庚清厉;

九青深远;十蒸清淡; 十一尤回旋;十二侵沉静; 十三覃(读作“潭”)萧瑟;十四盐谦恬;

十五咸通变。

4)关于怎样欣赏评价诗词作品

评价作品一定要持公正的态度,评价的标准有八条:①格律是否严谨;②行文是否流畅;③章法是否合理;④主题是否突出;⑤用词是否准确;⑥句子是否优美;⑦情景是否交融;⑧意境是否感人。

请欣赏毛泽东一九三六年二月七日写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辅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自注:雪主旨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别的解释是錯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论史,她的美学成就,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气磅磚,景象非凡,睥睨六合,纵横八荒,情与景、诗与论。高度融合,崇高现实主义与崇高浪漫主义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柳亚子评它为“千古绝唱”。这个评价是非常公允的。

诗词写作技巧【53】

各位博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沈老师,华厚国学网的沈老师!网易博客的沈老师!今天按计划研究两个问题:(一)何谓<<佩文韻府>>;(二)何谓<<四声递用法>>。

(一)佩文韻府 《佩文韵府》书名

类书,是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之用和以便押韵对偶句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七十六人奉敕编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开始编写,康熙五十年(1711年)成书。“佩文”是康熙的书斋名。其正集四百四十四卷,单字约一万个,引录诗文词藻典故约一百四十万条。

《佩文韵府》以元 阴时夫《韵府群玉》和明 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再汇抄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本书按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每一声按韵目依次排列,每一字下注出反(声母)切(韻母)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收词又分“韵藻”、“增”、“对语”、“摘句”四类,每类以构词字数排列。“韵藻”为阴氏、凌氏两书原有部分;“增”为阴氏、凌氏两收未见补之词;“对语”为二字、三字对(对仗、对偶)使词;“摘句”为以该字为尾的五、七言诗。同字数的词以经、史、子、集为序,兼顾时间。每词下引古书用例,少一二条,多者数十条,引文一般只注书名,引诗只标作者。每一韵部後有“韵藻补”一项,收不见于阴、凌两书之字。

《佩文韵府》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然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对于语言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因为它所引书证,卷帙过于浩繁,编制欠精,所据资料又多辗转抄袭,讹误不少。且引书不注篇名,使用不便。所收语词全按倒序排列,也不便查找。商务印书馆和上海古籍书店的影印本,书後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和笔划索引,可供不熟悉古韵的人使用。

(二)[四声递用法]清 李重华於〖贞一斋诗说〗云:“律诗只论平仄,终其生不得入门。既讲律调,同一仄声,须细分上去入,应用上声者,不得误用去入,反之亦然,就平声中又须審量阴阳、清濁,仄声亦复如是。至於古体虽不限定平仄,然逐句中各有自然之音,成熟后自知”。聪明人看一遍即全知晓其意义了,不必详叙。

四声递用范例(选定经典名家名诗为例):

①七言绝句每句中四声递用的范例有: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上平平去入平,平平去入上平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入平平上平平去,入去平平上入平。

②五言律诗四声递用的范例有:

杜甫<<秦州雜诗>> 满目悲生事,因人做递游; 上入平平去,平平去上平; 迟迴渡隴怯,浩荡及关愁;平平去上入,上去入平平;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上去平平去,平平上上平; 西征望烽火,心折此淹留。平平去平上,平入上平平。

③七言律诗四声递用的范例有;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住九龙潭,毛节朱幡倚石龛;平平入去上平平,平入平平上入平;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平入平平去上平,入平平上入平平;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怱成岚; 入去平平平去上,入平上去入平平;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曽衡岳送苏耽。去去平平平入入,上平平入去平平。

④五律单句尾(一、三、五句的第五字)四声递用范例有:

初唐杜审言<<和晋陵陸承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乌,晴光转绿蘋; 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⑤七律单句尾(一、三、五句尾第七字四声递用)崔顥七律<<行经华阴>>

岧峣太华俯成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平平去去上平平,平去平平入入平;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上去平平平入去,平平上上上平平;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平平入去平平上,入去平平去上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去去去平平去入,平平上去入平平。

请各位诗友以百鍊成鋼的精神,自行去练习,多读多练,温故知新,熟能生巧,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们读熟记牢,老师是无法言传其中的奥妙,讲得太繁反而复杂化,靠各位认真去领悟、体会其中的奥妙即可,不要看得太神奇啊!华夏诗人赞扬神舟飛天的诗篇:

这么多历史资料供给诗人写作,许许多多的诗篇像雪片飞来,请欣赏:

沈冀程●五律<<纪念中共八十华诞>> 春秋八十斓,历尽殊险艰。洗雪前朝耻,移平数座山。三讲三代表,一步一登攀。攺革科教显,“神舟”宇宙间。

陈国伦●<<水调歌头●“嫦娥一号”探月颂>> 慰解姮娥恨,爱命访蟾宫。殷勤动问人世,抒袖舞长空。

万载离愁孤怨,悔恋朱楼凤羽,惘眼对苍穹,何幸亲情念,为我送春风。

倡科学,建民主,崛寰中。和诣康泰弘宪,勋业更丰隆。

回首征途兀突,奋励瞻前坦荡,处处展旗红。情共炎黄结,人健宇魂雄。

黄蓓蓓●<<水龙吟●嫦娥一号奔月喜赋>> 惊天动地嘶嘶风,昂然一箭冲宵去、炎黄信使,神仙第府。濯足銀河,荡胸元气,纵橫穹宇。

问牵牛织女,别来无恙?邀同往,蟾官聚。

扣响天门桂阁,约姮娥,返人间否?明眸善睐,家山遥望,有航天路。万里神州,英姿勃发,国魂凝鉽。喜龙骧故土,万邦瞩目,莫徘徊此处。

林峰●<<西湖月●嫦娥一号升空>> 浩浩神京有象,巍巍銀阙示声。清霄澄澈玉绳橫,万里冰轮如鏡。翼搏风云激荡,足悬海岳崢嵘。身披五彩放歌行,来看广寒花影。

王玉明●<<清平乐●太空漫步>> 星光璀璨,回首家园看。瑰丽寰球围绕转,漫步长空浩瀚。凤凰浴火重生,复兴华夏文明。世界之林屹立,神州一片欢腾。

<<欢呼神州四号升空>>

高要市 肖仰梅

国运升平气势雄,神舟四号又升空。祝賀同仁身体健,精心策划竟争先。

周荪振●<<欢呼“神州”五号和总设计师周建平>>

家乡喜出博才周,设计飞船总策谋。留学非图更国籍,归来执着搏天游。一丝不苟勤严测,百策安全展壮猷。赢得宇员升太极,遨游霄汉震全球。

沈冀程●<<渔歌子●“神舟”五号颂>>四首

①举国欢腾添新喜,一声巨响神舟起。赞科研,功无比,探索太空创奇绩。②嫦娥奔月五千年,多少梦幻把魂牵。桂花酒,抒广袖,万户举杯庆新喜。③九重阊阖三才汇,万古灵霄舶飞。航天人,杨利伟,环绕地球定时归。④探索太空华夏客,伟愿能酬凭国力。齐鼓掌,凯歌起,全球华人庆新。

周克玉●<<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畅想曲>> 又庆神舟上太空,无边宇宙一望中。星河溅溅帆争渡,大地盈盈兵竞雄。屏立嫦娥清丽影,翘期相聚广寒宫。必将万象归同日,时见飞船织彩虹。

陆贞勤●<<庆神舟七号胜利归来>> 神舟七号耀苍穹,升降回环迭庆功。船绕太空沿轨道,人巡玉宇傲星丛。航天探秘酬宏愿,科学攻尖步顶峰。举国欢腾迎好梦,攀蟾折桂待英雄。

王伯雄●<<水调歌头●神七飞天颂>> 一箭送神七,万里乘长风。呼啸直上九霄,豪迈探苍穹。

日月齐迎来客,星宿同欢新友,天外喜相逢。四海歌潮涌,五洲赞英雄。

出艙室,眺天系,步太空。五星旗展,浩瀚宇宙一点红。

但看神州荣耀,更有人民骄傲,豪气贯霓虹。人类宇航史,华夏再添功。

晏为民●<<鷓鴣天●“神七”载人漫步太空>> 瞩目荧屏亿万家,欣看禹旬又浮槎。九天漫步扬红帜。四海欢歌接彩霞。园梦想,壮中华,国人豪迈异邦夸。新舟指日登明月,欲共嫦娥撷桂花。

邬树华●<<庆祝奔月工程伟大胜利>>七绝(五首)①、升空天马探嫦娥,剑指苍穹扫恶魔。园我千年奔月梦,世人欢笑写金科。②、会面谈心赤县来,人间天上久相猜。月宫宝藏如山积,原向神州点将台。③、路踏征程几万千,过关斩将任选颁。当前征月知多少,历尽千辛我独攀。④、打造嫦娥一品牌,匡时济世展英才。风云龙虎争相会,抖擞风流入九陔。⑤、奔月工程裁剪成,惊魂帝覇与时增。世界风云常幻构,维有中华大旗升。

黄永安●<<神舟探天>>十六字令(四首藏头)①神,一箭冲霄刺透云,航天手,舱外巧耕耘。②舟,自信飞航策划周。全开放,讯息遍环球。③探,敢拓真空问内涵。通天路,鋪砌可精尖。④天,神七高歌奏凯旋。空间站,快马再扬鞭。

梁靖●<<“神七”太空漫步>> 千年夙愿喜成功,“神七”遨游在太空。探索苍宆为玉兔,航天大国世人崇。

李栋恒●<<浣溪沙●航天员翟志刚太空行走>> 奔月灵丹梦寐求,飛天妙舞骑思悠。今朝终可九霄游。大圣跟头翻太慢,牛郎河汉渡无愁。牧星信歨足风流。

星汉●<<神舟七号问天归来喜赋>> 远征令下正金秋,奋起雄心探斗牛。神七健儿初漫步,大千华夏已昂头。长经碧玉落云静,轻舞红旗日月流。航路何时能及我,定将新作遍天讴。

郑伯农●<<水调歌头●望神舟七号>>(新声韻)才演群英会,有见太空行。神舟直上霄汉,款款舞苍穹。

极目高天宏宇,喜看出舱漫步,旗展五星红。莫道君行早,东土正腾龙。

第二篇:诗词写作技巧

《诗词写作技巧》

所谓技巧,就是诗词写作时采用的手法、手段。这里我们将主要讲一些常用的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赋、比、兴、复沓、夸张、假设、对比、双关、反问、象征、暗示等等。赋比兴是古典诗词最常见也是最常使用的技巧。所谓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客观的描写和叙述。赋较之比兴手法的更加广泛。

首先,一些古风、长篇叙事诗主要采取赋的手法,也就是以叙述为主。《诗经》和《楚辞》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其次,咏物诗也常常采用赋的手法。

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等,前者讲述了自己特殊时期的生活现状及思想情绪,后者直接刻画描写了春夜的雨以及自己面对雨的喜悦心情。

我们以杜甫的《登楼》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起联交代登楼时的心态,是叙述的方式。颔联写作者站在楼上看到山、看到水,进而对对象进行具体的描写和议论,但也是采用叙述的方式来表达。颈联作者抒发了一些想法和担心,还是叙述的方式。结尾说的很含蓄,可叙述的方式依然没有改变。在赋的过程中,有许多具体的办法,比如白描、摹状、议论等等。所谓白描,就是对事物本身进行直接的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一样。白描一词来源于绘画,对对象进行描写时,就象是把对象画在纸上一样,使读者如同亲见。最典型的莫过于骆宾王的《咏鹅》。

摹状,是对描写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把对象的各个细节加以客观的展示,使大家就象亲眼看到了被描摹的对象。

比如杜甫的《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就是典型的摹状。画上的鹰耸身、侧目,其形象栩栩如生。议论也是诗中常见的表达思想感情和感慨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不能用的太多,但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尤其一些哲理诗,就经常采用这样的方式;

比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最直白的语言揭示出最深奥的道理,就是很好的例子。但议论只是叙述的补充手段,如果通篇或者篇中绝大部分都使用这样的方式,就会使诗变得淡然无味。所以我们说诗要用形象说话,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产生。赋作为一种写作的方法,由于使用的普遍性,也就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不必要做太多的讲解。

所谓比,就是比喻,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比的手法同样很常见。

比如《诗经》里的《硕鼠》篇,通篇采用的都是比喻的方法,诗中把不劳而获的奴隶主比喻为贪得无厌的老鼠。《楚辞》中习惯把香草美人寄寓一种美好的情操,也是比的手法。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采用了比的手法。他把西湖比作西子,最为恰当不过。

我们以李商隐的《登乐游原》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里把夕阳比喻为人生的某一时刻,用双关的手法来抒发一种人生末路式的感慨。如果没有这样的比喻,就很难在这样短短的篇章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在《年来》一诗中,也采用了比的手法:年来每感事如棋,局内茫然苦自知。勉力腾挪求变化,悉心劫打欲撑持。参详生死几曾悟,检点收成一悔迟。岂在人前话羞涩,囊中惟剩数行诗。在诗中,先把一年来的生活比喻为下围棋的过程,使用双关的技巧,表面上处处在写下围棋,实际写的都是生活的经历。结尾在回到生活中来,进行总结。所谓兴,就是兴起,或者叫起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说白了,就是触景生情和因物生情的手法。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的目的是起兴,为了下面抒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慨做铺垫。作者看到的白日、黄河,不是不可以取代的,用其它的意象一样可以兴起。因此,这里的景物不是唯一的选择,只要能够达到兴起的目的就可以了。当然,采用其它的描写对象来兴起可能不如这样的对象更合适,那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前人有一种观点说,赋是手法,比和兴是修辞。其实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我认为比和兴不仅仅是修辞,也是很重要的创作手法和技巧。在修辞中,比和兴确实是很常见的,但与我们所说的手法,也就是技巧有所不同。技巧是应用于全篇的,为了写作的目的而使用的办法和手段。修辞是应用于作品中的细节或者语言上的某段、某句的,为了使表达更方便、效果更显著,更具文采的手法。换句话说,作为手段和技巧的比兴是主要的起重要作用的构思篇章的方法,修辞是辅助完成表达手法的手法。比如古诗《孔雀东南飞》一诗,开篇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是兴起,是修辞。不用这样的修辞方式也可以起篇。而全诗主要采取赋的手法,也就是通篇叙述。诗中还搀杂许多其它的修辞方式。比喻也是一样。美人香草是一种寄托,是比,是手法。而在句中修辞上可以采用诸多其它的方法。比如“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春风似剪刀是比喻,但它不是作用于篇章的构思的,因此只是一种修辞方式。

在古典诗词尤其是较早的《诗经》和《楚辞》里,还可以经常见到复沓的手法。复沓就是反复。比如《关雎》、《硕鼠》等,相似形式甚至完全相同的文字反复出现,以达到强调的作用。这样的手法在民歌中也经常出现。而在唐以后的作品中就很少见了,并且比较容易理解,我们这里就不做过多的说明了。

第三篇:写作技巧

写作:借助阅读 善打草稿

写作文时要放松情绪,消除恐惧感。试卷一、二(作文在试卷二)同时发下来,应在做完听力部分后,迅速地看一下作文题,让其在大脑中留有一席之地,这样便于在做词汇、阅读题时随时发现写作中可借用的词汇、例子、句型等相关内容,而不至于在写作时,大脑一片空白,无从下手。

一定要认真审题,弄清文章及各段主题,实现由提纲到主题句的转换。可以先打个草稿:摆事实,理清思路,从易于表达、论证丰富的观点入手,不局限于一种看法、一种表达法或一种句式。

具体写作时最好分段来写,各段之间空二至三行,以利于随时增减或删改。而且字迹要工整,卷面要保持清洁,给判卷人一个好印象。写完后仔细检查作文中用词、句法方面有无不准确的地方;句式有无变化;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有无合适的连接及过渡等。

希望这些技巧对备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加油!

第四篇:写作技巧

工作总结与经验交流材料写作技巧

工作总结写作技巧

工作总结即为单位或个人对过去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回顾、归纳、总结,找出经验教训,对以后的工作提供借鉴而形成的文书。

一、工作总结相关认识

1.工作总结属于文书范畴,不属于公文,因而格式只需要相对规范 即可。

2.工作总结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不缩小缺陷,更不可弄 虚作假。

3.工作总结一般分为五个部分——标题、导言、正文、结尾、落款。4.工作总结写作时要求语气严谨谦和,以陈述语气为主,力争简明、简洁、严肃、认真,人称多用第一人称复数。

5.对工作进行回顾归纳时切忌流水帐,每部分均要有材料支撑且剪 裁得体、详略得体。

6.工作总结是政务型文书,一般呈上级审阅,须做到全面客观。

二、工作总结基本格式 1.标题

基本形式——“单位+关于+时间、内容+的总结”;

如:“宜化集团关于2011年上半年人才创新工作的总结”,上述

标题基本形式中,也可将单位项省略。

标题也可采用双标题形式,但不常用,即——“主标题+副标题”,主标题一般是总结所提炼的东西,副标题指明总结的单位、时间、内容。如:“克难奋进结硕果

——交运集团2010年工作总结”。

2.导言

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对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一般不超过200字。

3.正文

正文是总结的主体,一篇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服,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

回顾部分:重点交待事项起因、发展过程、经过了几个步骤、取得了哪些成就以及取得这些成就的体会,成绩表现为物质可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图标表现出来。

经验教训部分: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此部分力求客观、切合实际、透彻分析,不可一笔带过,篇幅为占总篇幅30%为宜。

下步工作计划:对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具体内容及要求进行陈述。

4.结尾

只需精炼、简短的几句话即可。5.落款

注意四点:(1)若需要加盖公章,则不用写单位名称,盖章时,做到“起年跨月”;

(2)不用盖章的,做到不与标题的单位重复,即将标

题中的“单位”项省略;

(3)日期使用中文大写数字,二O一一年八月八日;

(4)落款一般在正文下空两到三行。

三、正文写作时常见的结构手法(结构即为文章的骨骼,行文之前必须先构思好文章的结构)

1.横式结构:以空间为顺序结构文章。一般用于大型集团公司在做 总结时,用空间顺序陈述各个分公司的工作情况。

2.纵式结构:以时间为顺序结构文章。先做了哪些工作,后做了哪 些工作;或者是工作的发展过程。

3.纵横交错式结构:即纵式结构为主线,穿插横式结构,以时间顺 序为主线,在每个时间段又使用空间顺序。为最常用结构手法。

经验交流材料写作技巧

经验交流材料即为在进行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对成功的秘诀、成熟的做法、创新的模式、典型的事迹等进行提炼和升华,以利于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传播而形成的文稿。

一、经验交流材料需要注意的方面

1.经验交流材料建立在工作总结的基础之上,但是对先进性、创新 性、成效性等事迹进行提炼和升华。

2.经验交流材料必须具有其“眼睛”,即找到最具说服力的亮点。3.经验交流材料一定要制定一个非常漂亮的标题。

4.在对问题的分析、事迹的叙述时要合情合理、实事求是,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5.各部分的小标题一定要紧紧围绕主标题;要合理分配素材,材料不可重复使用。

6.经验交流材料一般用于同级之间交流,也用陈述语气,但用于可相对轻松,力争“朴素中透出自得,谦逊中透出自信”。

7.经验交流材料靠灵魂支撑,要尽量出新意;标题是关键,标题出炉后,结构也就随之而来。

8.从典型的角度去寻找经验、发现经验(思路独特、做法先进、效果显著),从启发的角度去梳理经验、总结经验,从体会的角度其咀嚼经验、提炼经验。9.落款一般不盖公章。

二、经验交流材料标题格式

1.直述式:直接叙述点题。如“人才引进工作连跨三台阶” 2.主标题+副标题:主标题表述文章的主题思想,副标题一般为“XX公司XX工作交流材料”。

如“群策群力谋发展

尽职尽责创和谐

——XX公司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领导给力 力排众议谋发展

群众同心 心系未来谋宏图

——XX公司XX工作交流材料” 3.引题+主标题+副标题:引题用于引出主题,主标题叙述文章主题 思想,副标题依旧使用“XX公司XX工作交流材料”。如:“我们是怎样培养参天大树的?

人才创新工作连跨三台阶

——XX公司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天上雨

地下风

园里花

政策与执行齐绽放

——XX公司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4.标题往往需要用到修辞手法,最常见的是对偶,排比、比喻也较 常用,但不可用夸张手法,5.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主标题字号要比副标题和引题的字号的 大。

领导讲话稿与调研报告写作技巧

领导讲话稿

一、领导讲话稿三种类型(礼仪性讲话、节庆性讲话、工作性讲话)

(一)礼仪性讲话

1.礼仪性讲话:包括欢迎辞、祝贺辞、祝酒辞等。2.此类讲话稿要求精短,一般不宜超过一页A4纸。

3.要弄清对方的身份地位,称呼方面必须准确定位;要求有祝福的 话、欢迎的话、期待的话,不能有批评的话。

4.主体中一般包含欢迎、祝贺、某项工作或项目的基本情况、重要性、相关事务表态、祝愿等内容。

(二)节庆性讲话

1.一般见于建党、国庆等纪念仪式上;其基本格式是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成就、部署将来。

(三)工作性讲话

1.一般常见于企业经营指导性会议或工作总结性会议。

2.针对某项工作、某一问题或统一与会者思想,进行深刻的理性分析,深入浅出,循循善诱,逻辑性强,说服力强。

3.总结会、表彰会、办公会、经验交流会以及大会闭幕式上的领导讲话,侧重于总结评论;或对前一段的工作,或对大会的成果,或对各种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作一番总结评论,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是这种讲话的主要内容。

二、领导讲话稿四个部位 1.标题

单标题:领导人姓名(可省略)+会议名称+文种

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双标题:将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概括为一句话作主标题,再由讲话人姓名、会议名称、文种组成副标题。

如“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日期:将讲话当天的日期用汉字书写,加括号置于标题下方中央。称谓:根据会议的性质、与会者的身份,分别使用“各位领导”、“同志们”(党的会议常用)、“各位代表”(代表大会常用)、“各位专家学者”(学术会议常用)、“女士们,先生们”(国际性会议常用)等词语。2.引言

讲话稿的开头,类似新闻中的导语,包括全文提要或概括性介 绍(会议性质、背景、任务、程序、意义),是主体内容展开的序幕。

讲话稿的引言有多种写法,归纳起来有下列主要类型:(1)强调时间、空间,概略描述场面,庆祝大会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引言。

(2)表示慰问和祝贺,上级领导出席下属某部门或系统会议时的

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

(3)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话题,在传达精神、布置工作的会议上的讲话,较多采用这种引言

3.主体

作为讲话稿的核心部分,讲话稿在写作中务必注重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表达通畅、文字准确。

主体部分的层次安排主要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方式:并列式结构就是将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互并置地排列起来,说完一个,再说一个,各个层次之间如果相互交换位置,一般不影响意思传达;在布署工作的会议或总结性的会议上的讲话,这种写法比较常见。递进式结构是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层到深层的层次安排方法,各层意思之间呈现逐层深入的关系;在统一思想的会议上,较多采用这种讲话方式。

4.结尾

总结、概括、升华,表明对会议的看法和期待,常见的有总结式、召唤式、预测式、希望式、鼓舞式。

三、把握领导讲话的三大板块

1.思想认识板块:讲形势、讲意义、讲重要性。

2.工作部署板块:讲目标任务、讲工作重点、讲重大举措。3.加强领导板块:讲组织指挥、讲营造环境、讲稽查落实。

四、把握领导讲话的三大关键(高度、深度、准度)

1.把握好会议的主题

2.把握好三情——上情:上级精神指示等,中情:讲话人的职务个性风格,下情:与基层实际情况向结合。3.把握好会议的对象

调研报告

一、定义

调研报告是指针对某一个社会现象、某一项工作、某一项改革、某一个典型等进行调查搜集材料后做深入的分析,然后向领导提供的书面材料;一般分为经验型、问题型、对策型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向上级提供,能起到决策参考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调查:搜集材料的过程,一般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

研究: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深入思考,然后形成提纲。报告:文稿起草的阶段,先确立主题,然后确定文章结构;次过程要注意用语的准确性,叙述的逻辑性。

二、调研报告的写作 1.制作标题:

点题式:直接揭示主题,如“为了3000多个困难家庭的希望和明天”。

公文式:关于+主题内容+调研报告,如“关于推进宜昌城市创新的调研报告”

点题与公文结合式:如“从困境中裂变和新生——关于市物资公司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2.导言:

导言部分是整个文章拉开的序幕,一般写法是讲紧迫性、讲现实

背景、讲意义然后引出此调研报告的主题。3.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即确定正文部分的结构,一般分为“递进式”和“并列式”,递进式即按照事物的逻辑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分析,“做法——成果——启示——结论”;并列式是将每个“做法——成果——启示”或者“问题——原因——对策”进行并列的排布。可参考工作总结正文部分结构方法。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三度:

高度:锤炼一个好的标题,能瞬间袭人眼球;导言部分一定要有一定高度的语言支撑,使人瞬间感觉到紧迫性、启迪性;各个观点和结论都要有具有高度的语言支撑,如“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突破核心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根本着力点”等相对定型的语言;适当引用领袖、政府文件、会议精神等权威性语言。

深度:正文部分既要有全面情况论述又要有典型案例和事例的分析,做到普遍性与典型性结合。

准度:观点、数字、政策等务必做到准确,不能出现“据了解、据反映”等字眼。

2.力求三实(事例案例真实、结论对策求实、语言文字朴实)。3.坚持三不(不唯上、不唯众、不唯己)。

先进事迹材料写作技巧

一、概述

先进事迹材料即为通过文字对先进单位或集体或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表述,以达到通报作用和榜样作用。

二、基本格式

先进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政治面貌等信息;

主要先进事迹叙述(叙述时无固定格式,一般采用自由综合的叙述方式)以及欲推荐先进的荣誉名称;

署名。

三、写作技巧

1.围绕目标对象精选先进事迹;

2.叙述时不用面面俱到,突出重点事迹即可;

3.描写时突出细节、把握分寸,可引用先进对象的语言烘托氛围;

4.注重渲染矛盾,从而更加彰显成绩来之不易和先进性;

5.注重标题的锤炼以及开题和正文部分分标题的提炼;

6.恰当运用感情元素,选取感动自己的事例、带着情感进入写作对象、用富有情感的文字去描述、突出表现富有情感冲突和内心矛盾的事例。

第五篇: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小学生写人方法分享写人的作文,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的文章,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写人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记事文章,记事文侧重于写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人物不是主要的描写内容;写人的文章则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人物是主要描写的对象,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小学生怎样写好写人作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作风等特点。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一、写好人物的形象。

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品质、作风和个性特点。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写好了,人物的形象就突出、鲜明了。

详细分解:

A语言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进行人物语言的描写,不是随心所欲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而应该像鲁迅先生指出的那样:“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点。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成功的对话描写,不仅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特点,而且也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人物语言要力求简洁,避免有话必录和拖泥带水的现象。

四、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语言描写,并不是垂手可得,而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能获得。同学们为自己笔下的人物设计语言,更应该如此。

B、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深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事出有因。任何心理活动的引起是有原因的,把心理活动的起因写清楚,对于展示人物形象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一定要把心理活动的过程展现

出来。不然,人物的形象无论如何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心理活动的展现和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都是有层次的。我们把人物心理活动的层次逐渐写出来,人物形象的展示也会越来越具体。写心理活动时,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用第一人称写人时,可以写“我”的心理活动,但不能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因为别人心里是怎样想的,“我”是无法知道的呀!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特征,或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之中。为了显示人物性格的差异,写作文就必须通过对比加以表现,将他们面对相同的事物作出不同的反应抖落出来,从而突出人物的形象。

C、外貌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就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和表情的描写,叫做外貌描写。我们有的同学一写到以记人为主的作文时,往往是作这样的描写: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天下的人都是一个模样。其实,世界上的人有千千万万,没有完全相同的外貌。关键的问题是没有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

怎样根据表达的需要去描写人物的外貌呢?

第一、根据表达的需要,描写人物的外在特征。每个人物都有他(她)自己的特有外貌,总是在一定的程序上表现出内在状态。由于人们的出身、经历、素养、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己鲜明的个性,这些在他(她)的表情、姿态、服饰等方面都能流露出来。

下载诗词写作技巧(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词写作技巧(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作技巧

    关于中考写作的九个技巧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

    写作技巧

    小学生学习如何写好一段话? 1.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2.把握段落结构,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描写,加入优美词语把句子写精彩.丰富。 3.深化主题,紧扣中心。......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 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

    写作技巧

    作文语言要流畅很关键 具体讲,语言流畅,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流利,语句通畅。好文章的语言应该是流畅的,而不是疙里疙瘩的;表述应该是简洁明白的,而不是啰里啰嗦里的;词汇应该是丰富......

    写作技巧

    同生活中一样,在商业活动中,第一印象也非常重要。在通常情况下,你同客户的第一次接触是以文字的方式开始的——通过信件、宣传册子、销售材料或年度报告等等。下面是一些基本的......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三步五条 1:审题(明确题意)2:选材,确定中心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在以上基础上注意以下五条: 1:题目(新颖,命题作文例外)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龙头凤尾) 3:用词妥当,修辞正确。(力......

    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 写实一点——抒发感动,为作文注入温柔的基因 情感是文章的血液,有一颗善感的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便可以眼中有世界,笔下起波澜。《故都的秋》,用一种近乎唯美的笔......

    写作技巧

    申论的复习经验 今年我参加江西公务员考试,政审已经通过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去上班了,进的是别人说没有关系绝对进不去的单位,我只想说,只要你有足够实力,灰色潜规则是奈何不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