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07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解析(5篇可选)

时间:2019-05-14 00:4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2007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解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2007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解析》。

第一篇:3-2007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解析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411.3—2007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是在全面、深入研究国内外羽毛球馆状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是针对羽毛球馆实行等级划分和规范化管理的宏观依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北京体育场馆协会、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华、刘燕彬、李放、刘启臣、王福彬。本标准2007年1月11日首次发布。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羽毛球馆的等级评定必备条件、等级划分、场馆评定基本条件、服务质量要求、等级评定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羽毛球竞赛规则、满足羽毛球项目训练、比赛功能的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9688 体育馆卫生标准

GB/T 1000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 17093 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 JGJ 31—2003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GB/T 19995.2—2005 天然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2部分:综合体育场馆木地板场地 DB11/T 190—2003 公共厕所建设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羽毛球馆Badminton gymnasium 能够满足人们进行羽毛球训练、比赛等需要的室内体育场所。3.2 等级 Rating 羽毛球馆等级用★表示,分三级,最高级别为★★★★★级,最低级别为★★★级,★的个数越多表示羽毛球馆的级别越高。评定必备条件

4.1 羽毛球馆内标志用公共信息符号符合GB/T 10001的要求。4.2 羽毛球馆卫生应符合GB 9668的要求。4.3 羽毛球馆内外环境噪音应符合GB 3096的要求。4.4 羽毛球馆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的要求。

4.5 羽毛球馆室内符合GB/T 17093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要求。4.6 排球馆内木地板符合GB/T 1999 5.2—2005的要求。4.7 场地区

4.7.1 有符合国际羽联国际比赛要求的羽毛球网、网柱等,具体要求见附录B.2。

DB11/T 411.3—2007 4.7.2 有符合国际羽联国际比赛要求裁判台,具体要求见附录B.2。4.7.3 有符合正式比赛要求的木地板或地胶。4.7.4 有记分牌。4.8 运动员休息区 4.8.1 有运动员更衣室。4.8.2 有公共卫生间。4.8.3 有淋浴室。

4.8.4 具备基本的救护设备。4.9 必备辅助设施设备 4.9.1 有通风设施。4.9.2 有供暖设施。

4.9.3 有空调设施。4.9.4 消防设施完好可用。

4.9.5 安全通道畅通无阻,标识清楚。4.9.6 无障碍设施完备。4.9.7 有烟感报警设施。4.9.8 有应急照明系统。4.9.9 有制冰设备。4.9.10 有饮水设备。4.9.11 有图像信息监控设备。5 等级划分

羽毛球馆等级评定中,必须满足第4章规定的评定必备条件,并达到第6章相应等级要求,根据附录A计分规则计分,由场馆等级评定委员会综合评定。场馆评定基本条件 6.1 ★★★级场馆

达到以下要求的场馆可以申请★★★级场馆等级评定。6.1.1 场地净空高度不低于10米。6.1.2 场地照度不低于300lux。

6.1.3 场地规格符合训练和业余比赛要求。6.1.4 有场地音响设备。

6.1.5 有休息室或放松房。6.1.6 有力量训练室。6.1.7 有观众席。6.1.8 有热身场地。6.2 ★★★★级场馆

除符合6.1要求外,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的场馆可以申请★★★★级场馆等级评定。

6.2.1 场地区

6.2.1.1 场地净空高度不低于12.5米。6.2.1.2 场地面积符合正式比赛要求。6.2.1.3 场地照度应不低于800lux。

6.2.1.4 墙面颜色符合国际羽联正式比赛要求。6.2.1.5 有成绩公布栏。

DB11/T 411.3—2007 6.2.1.6 温度:保持在16~27℃之间。6.2.1.7 湿度:保持在30~50%之间。6.2.2 观众席区

6.2.2.1 有至少能容纳2500以上观众席位的空间,有不少于5%无障碍坐席。6.2.2.2 观众席采用暗光照明。

6.2.2.3 观众席与场地隔离。6.2.2.4 座椅牌号清晰。

6.2.2.5 观众席最低净空高度不低于4米。6.2.3 接待区

6.2.3.1 有技术代表休息室。6.2.3.2 有中立裁判休息室。6.2.3.3 有辅助裁判休息室。6.2.3.4 有竞赛办公室。6.2.3.5 有新闻发布室。6.2.3.6 有贵宾室。6.2.4 必备辅助设施设备 6.2.4.1 有专用电子记分设备。6.2.4.2 有场地音响设备。6.2.4.3 具备电视转播条件。

6.2.4.4 观众用卫生间符合JGJ 31—2003中4.4.2要求。6.2.5 可选辅助设施设备(至少具备8项 6.2.5.1 场地有大屏幕显示设备。6.2.5.2 有馆内视频监控系统。6.2.5.3 有通讯设备。

6.2.5.4 有网络通讯系统。6.2.5.5 有力量训练房。6.2.5.6 有桑拿浴房。6.2.5.7 有公用电话。

6.2.5.8 有场馆平面示意图及紧急逃生路线图。6.2.5.9 有无障碍通道。6.2.5.10 馆内有观众休息厅。6.2.5.11 有商品部。6.2.5.12 有中式快餐厅。6.2.5.13 有咖啡厅。

6.2.5.14 周围100米内有可停50辆车的停车场。

6.2.5.15 附近有与羽毛球馆相连接的绿化场地,有观赏景物。6.2.5.16 有团队专用通道和行李通道。6.2.5.17 户外宣传牌匾符合城市规划与管理要求 6.2.5.18 卫生间达到DB11/T 190—2003中 7.4二类以上标准。6.3 ★★★★★级场馆

除符合6.2要求外,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的场馆可以申请★★★★★级场馆等级评定。

6.3.1 场地区

6.3.1.1 场地净空高度不低于13米。6.3.1.2 场地室内照明照度应达到1000lux。

6.3.1.3 羽毛球馆场地水平照度均匀度0.3lux----0.8lux。

6.3.1.4 场地规格:训练区域13.40米X6.1米(双打训练区域和13.40米X5.18米(单打训练区域;比赛区域46米X30米;场地附属线最低2米;划线宽度为5厘米。

6.3.1.5 场地内设记录席、球队席、裁判长席、技术代表席。6.3.1.6 有新闻观摩区。6.3.2 运动员休息区

6.3.2.1 有医务室,且在羽毛球馆连体建筑内。6.3.3 观众席区

6.3.3.1 有至少能容纳5000以上观众席位的空间,有不少于5%无障碍坐席。6.3.3.2 窗户玻璃或折光窗帘要完好、无晃眼等。6.3.4 必备辅助设施

6.3.4.1 场地上方有大屏幕显示设备。6.3.4.2 有电子通讯设备。6.3.4.3 网络通讯系统。

6.3.4.4 场馆内各类图文标识清晰、完整。6.3.5 可选辅助设施

6.3.5.1 馆内设有总服务台,并提供接待、问询等服务。6.3.5.2 有羽毛球馆简介及平面示意图、紧急疏散指示图。6.3.5.3 提供贵重物品保存服务。6.3.5.4 有中餐厅。6.3.5.5 有西餐厅。6.3.5.6 咖啡厅或酒吧。7 服务质量要求 7.1 服务岗位设置

7.1.1 岗位设置合理,人员与岗位匹配。7.2 服务基本原则

7.2.1 对宾客礼貌、热情、友好。7.2.2 尊重民族习俗。

7.2.3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宾客的合法权益。7.3 服务基本要求 7.3.1 仪容仪表要求

7.3.1.1 服务人员统一着装,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整洁。7.3.1.2 服务人员应表情自然、和谐、亲切,提倡微笑服务。7.3.1.3 服务人员应佩戴工牌,符合上岗要求。7.3.1.4 上班前不饮酒,不吃异味食品。

7.3.2 举止姿态要求

7.3.2.1 主动迎送宾客,举止文明,姿态端庄,主动服务,符合岗位规范。7.3.3 语言要求

7.3.3.1 语言要文明、礼貌、简洁、清晰。7.3.3.2 提倡讲普通话。

7.3.3.3 客人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应予以耐心解释,不推诿应付。7.3.4 服务业务能力与技能要求

7.3.4.1 服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并能熟练运用。4 7.3.4.2 坚守岗位,不擅离职守,遇意外情况要沉着冷静,听从现场指挥,积极主动进行疏导工作。

7.3.4.3 做好应急准备。8 等级评定与管理 8.1 等级评定方法

等级评定以服务等级项目考核、评分为基础,综合评判。8.2 评定组织与程序 8.2.1 组织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评定由场馆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实施并监督标志的使用。评定委员会由不少于5人专家组成。

8.2.2 评定人员基本要求

8.2.2.1 熟悉场馆等级划分的相关知识,并对相关专项有深入研究。8.2.2.2 思想品德好,能做到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秉公办事,不谋私利。8.2.2.3 熟悉业务,具有较丰富的工作或行业管理经验。

8.2.2.4 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有一定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口头、文字表达能力。

8.2.3 程序

8.2.3.1 各体育场馆向场馆等级评定委员会提出等级评定申请,场馆等级评定委员会受理等级评定申请,并在5个工作日内给出书面答复。

8.2.3.2 组织评定:受理申请后,场馆等级评定委员会在20个工作日内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地检查;依据附录评定办法计算分值,评定等级。

8.2.3.3 公布结果并颁发证书和标志。8.3 标志管理

8.3.1 标志实行自愿申请,强制管理制度。8.3.2 标志由场馆等级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

8.3.3 经评定委员会评定合格的可授予相应等级标志,并颁发证书。8.3.4 自颁发证书之日起,等级标志的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必须重新申请、评定。在有效期内,且满一年的可继续申请较高等级的认定。

8.3.5 体育场馆在使用标志期间,一经发现与标准不符或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间接的利益损害的行为时,可根据情节进行如下处理:书面警告、通报批评、直至取消等级标志。等级标志取消后满二年方可重新申请。

8.3.6 凡标志使用有效期满而不继续申请,视为自然淘汰,不得继续使用标志。5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羽毛球项目场馆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评分办法 A.1 计分办法说明

A.1.1 满分600分(由于存在加分和系数因素,所有项目全部得分后可能会高于满分数

A.1.2 羽毛球馆各等级评定最低分数: ★★★★★级510分;★★★★级420分;★★★级360分。

A.1.3 任何项目只有一栏分数时,如不完全具备该项目要求,则减半给分;如果该项目只有一分,则不给分。

A.1.4 设有分项的评比项目根据各个分项的情况予以打分,各个分项得分之和为该项目的总得分;如场馆内不具备该项目,则直接打零分,各分项不再评分。

A.1.5 任何设施设备如够具备两种以上功能,则只能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项目计一次分,不可重复计分。

A.1.6 馆内各种设施、设备在评分过程中应考虑维护、保养、清洁状况,对于维护、保养清洁状况较好的场馆在总得分中给与不超过20分的加分,对于维护、保养、清洁状况较差的场馆在总得分中可给与不超过20分的减分。

A.2 评分标准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评分标准见表A.1。A.1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整体布局综合评分 30 1.1 周围100米内有停车场 5 1.2 有团队专用通道和行李通道 5 1.3 附近有与羽毛球场馆相连接的绿化场地,设置有体育建筑小品 5 1.4 符合城市规划与管理要求的外部广告设施 5 1.5 完善区域道路设施,有无障碍通道 5 1.6 公共厕所达到二类以上标准 5 2 场地区 210 2.1 比赛场地净空高度 20 2.1.1 羽毛球馆净空高度达 12米 20 2.1.2 羽毛球馆净空高度在11米—12米 16 2.1.3 羽毛球馆净在10米—11米(不包括10米 12 2.1.4 羽毛球馆净空高度在10米;但最低不得低于10米 8 2.2 灯具设备 35 2.2.1 灯具档次 10 6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2.2.1.1 通过3C认证的国际知名品牌 10 2.2.1.2 通过认证3C认证的普通品牌 8 2.2.1.3 无3C认证的灯具 5 2.2.2 照度 15 2.2.2.1 比赛场地照度在1200lux 以上15 2.2.2.2 比赛场地照度在1000lux----1200lux之间(包括1200lux 10 2.2.2.3 比赛场地照度在750lux----1000lux之间(不包括1000lux 6 2.2.2.4 比赛场地照度在300lux----750lux之间 4 2.2.2.5 比赛场地照度不足300lux 0 2.2.3 比赛场地照度均匀度 5 2.2.3.1 垂直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小于0.5 5 2.2.3.2 垂直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小于0.4 3 2.2.3.3 垂直照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不小于0.25 0 2.2.4 眩光 5 2.2.4.1 额定眩光限制值Grmax不超过50(含50 5

2.2.4.2 额定眩光限制值Grmax在50----55之间 3 2.2.4.3 额定眩光限制值Grmax超过55 0 2.3地板 20 2.3.1 整体要求 10 场地的运动面层平坦、水平、划一;符合国际国际羽联世界性比赛要 求的木质或合成材料运动面层;有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5分,超过三 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5 无伤害球员的隐患,存在一项隐患扣5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5 2.3.2 摩擦力要求 10 运动面层摩擦达到规定的摩擦系数(μ0.4—0.6 10 2.4 球网 5 符合国际羽联世界性比赛要求(详见附录B中B.3要求,有一项未达 到要求的扣2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2.5 网柱 5 符合国际羽联世界性比赛要求(详见附录B中B.2要求,有一项未达 到要求的扣2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2.6 比赛区域 55 2.6.1 场地面积 30

2.6.1.1 单打线区域 15 场地区域最低为13.4米X5.18米;并且场地附属线不得低于2米;划线 宽度为4厘米 2..6.1.2 双打线区域 15 7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场地区域是13.4米X6.10米(国际体育技术需求比赛时区域要求划 线宽度为4厘米。2.6.2 场地颜色 15 室内比赛场地地面为浅色;比赛场地与无障碍区必须存在颜色差异。有一项未达到要求该项不得分 2.6.3 场地画线 10 所有界线宽4厘米;其颜色是与地面颜色存在差异的浅色。凡不符合 任一要求则该项得分为零 2.7 墙面 10 完好、平整、无灰尘、无污迹、无划痕、无晃眼、颜色适中、墙面涂 料是采用国际体育技术指定的专用环保涂料。有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 1分,超过五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2.8 温度 10 温度在16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 10 温度在10摄氏度到16摄氏度之间 6 低于10摄氏度或高于25摄氏度 0 2.9 湿度 10 湿度30----50% 10 湿度在小于30%或大于50% 0 2.10 电子记分设备 15 记分牌显示比赛名称、参赛队员姓名、当前局比分、前几局比分,发 球方标志,技术统计,有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5分,超过三项未达到 要求不得分

2.11 符合国际羽联世界性比赛要求的裁判台。根据设备的方便使用情况、完好程度、卫生状况等给以适当的打分 5 2.12 有手动记分牌。根据设备的方便使用情况、完好程度、卫生状况等给 以适当的打分 5 2.13 有运动员坐席。根据设备的方便使用情况、完好程度、卫生状况等给 以适当的打分 5 2.14 有记录台。根据设备的方便使用情况、完好程度、卫生状况等给以适

当的打分 5 2.15 有技术代表席。根据设备的方便使用情况、完好程度、卫生状况等给 以适当的打分 5 3 运动员休息区 55 3.1 运动员更衣室(2间 10 3.1.1 基本要求 5 8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25平米;与场地之间步行不超过3分钟;更 衣柜不少于15个、座位不少于15个;配有按摩床;3.1.2 设备要求 5 所有设备完好可用;卫生清洁状况良好。出现设备损坏或卫生死角给 与适当的减分 3.2 运动员淋浴间 10 3.2.1 基本要求 5 与观众隔离;与运动员更衣室相通;不少于12个淋浴位置;各淋浴之

间相对隔离;有桑拿房;有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 到要求不得分 3.2.2 设备要求 5 所有设备完好可用;卫生清洁状况良好。出现设备损坏或卫生死角给 予适当的减分。3.3 运动员卫生间 10 3.3.1 基本要求 5 与观众隔离;与运动员更衣室相通 3.3.2 设备要求 5 所有设备完好可用;卫生清洁状况良好。出现设备损坏或卫生死角给 与适当的减分。

3.4 力量训练室(无力量训练室则下列各项无得分 15 3.4.1 基本要求 5 与观众隔离;净空高不低于2.6米;地面为地毯、塑胶材料或木质厚 台;地面平坦;有休息座椅;器械间距不小于1米;器械图示说明。有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3.4.2 健身器材 5 固定哑铃;调解哑铃;标准杠铃;小杠铃;握推架;深蹲架、胸部练习器、臂部练习器、腹部练习器、大腿练习器、心肺练习器。有一项

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五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3.4.3 设备要求 5 所有设备完好可用;卫生清洁状况良好。出现设备损坏或卫生死角给 与适当的减分。3.5 医务室 10 3.5.1 基本要求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0平米;配有按摩床、电话、急救设备、制冰设备。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3.5.2 设备要求 5 9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所有设备完好可用;卫生清洁状况良好。出现设备损坏或卫生死角给 与适当的减分。4 接待区 35 4.1 技术代表休息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0平米;配有饮水设备、桌子4张、座椅 5把、电视机、录像机。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 到要求不得分

4.2 中立裁判休息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0平米;配有饮水设备、电视机、录像机 桌子、座椅。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4.3 辅助裁判休息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5平米;配有饮水设备、桌子、座椅。一项 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4.4 竞赛办公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5平米;配有饮水设备、桌子、座椅。一项 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4.5 新闻发布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5平米;配有饮水设备、长途电话机、传真 机、麦克风、电视转播背景板、横幅、桌子、座椅。一项未达到要求 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4.6 技术代表休息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0平米;配有饮水设备、桌子2张、座椅5 把。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4.7 有VIP贵宾室 5 与观众隔离;面积不小于15平米;配有饮水设备、沙发、茶几。一项 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观众席区 30 5.1 观众席数量 5 5000个观众席位为5分,每增加1000个席位增加1分,但不超过10分;每减少1000个席位减少1分,最低得分为零分 5.2 观众席照明 5 采用暗光照明,无影响观众观看比赛的因素。无照明观众席此项不得 分,存在一项影响因素的扣1分,超过三项者不得分 5.3 观众席其他要求 5 10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观众席最低净空高度不低于4米;观众席与场地隔离;坐席采用阶梯 式构造;座椅牌号清晰;有无障碍通道;疏散通道畅通无阻、标示清 晰。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五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 5.4 公共卫生间 10 5.4.1 基本要求 5 私密性良好;冲水设施完好可用;地面清洁;无蚊蝇;无蛛网;无异 味;一项未达到要求的扣1分,超过三项未达到要求不得分。5.4.2 设备要求 5

配有残疾人专用厕位;使用国际知名洁具;配有洗漱镜;配有洗手液;配有干手器;配有其他服务设施。每具有其中任意一设施可得到1分, 最高不超过5分

5.5 饮水设备(无饮水设备的场馆此项不得分 5 根据设备的方便使用情况、完好程度、卫生状况等给以适当的打分, 但总分不超过5分 其他必备辅助设施设备 100 6.1 通风及系统(自然通风场馆此项无得分 10 6.1.1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含新风系统,新风量不小于30% 10 6.1.2 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不含新风系统 8 6.1.3 分体式空调系统 6 6.1.4 机械通排风系统 5 6.2 采暖系统 10 6.2.1 中央空调冷暖系统 10 6.2.2 蒸汽系统 8 6.2.3 水暖系统 6 6.3 消防设备(以下项目缺少一条扣除5分,超过5条此项无得分 35 6.3.1 消火栓 5 6.3.2 喷淋系统 5

6.3.3 烟感报警系统 5 6.3.4 灭火器 5 6.3.5 防火门、防火卷帘门、安全疏散指示 5 6.3.6 消防广播 5 6.3.7 消防中控室 5 6.4 安全通道 5 6.5 有应急照明系统 10 6.5.1 独立供电方式 10 6.5.2 蓄电池供电方式 6 6.6 监控设备 5 11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6.6.1 数字监控设备 5 6.6.2 模拟监控设备 3 6.7 摄像头 5 6.6.3 彩色摄像头 5 6.6.4 黑白摄像头 3 6.8 场馆广告设施 10

满足比赛需要的广告设施系统 6.9 满足比赛需要的广播音响系统 5 6.10 网络系统 5 6.10.1 千兆带宽 5 6.10.2 百兆带宽 3 7 可选项目 30 7.1 羽毛球馆简介及平面示意图 5 7.2 设有总服务台,提供接待、问询等服务 5 7.3 馆内有观众休息厅 5 7.4 有商品部 5 7.5 有中式快餐厅 5 7.6 有咖啡厅 5 8 场馆服务质量 110 8.1 服务岗位设置 10 岗位设置合理、人员与岗位匹配 8.2 服务人员仪容仪表要求 60 8.2.1 服装 10 8.2.1.1 服装完整、挺括、清洁 5 8.2.1.2 与场馆档次、特色、服务工种协调 5 8.2.2 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端庄、大方、整洁 10

8.2.3 服务人员应表情自然、和谐、亲切,提倡微笑服务 10 8.2.4 服务人员的外语流利能流利使用、说得清、听得懂 10 8.2.5 问讯服务态度好、效率高、准确无差错 5 8.2.6 票务服务态度好、效率高、准确无差错 5 8.2.7 贵重物品保存态度好、效率高、准确无差错 5 8.2.8 残疾人服务态度亲切、效率高 5 8.3 举止姿态要求 20 8.3.1 举止文明,姿态端庄,主动服务,符合岗位规范 10 8.3.2 语言要求 10 8.3.2.1 语言要文明、礼貌、简洁、清晰,提倡讲普通话 5 8.3.2.2 针对客人提出的问题无法解决时,应予以耐心的解释,不推诿和应付 5 12 A.1(续

序 号 设施设备及服务项目分类 各 大 项 总 分 各

分 项 总 分 各 次 分 项 总 分 计 分 得 分

8.4 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10 8.4.1 坚守岗位,遇意外情况沉着冷静,听从现场指挥,积极主动进行疏导 工作 5 8.4.2 做好应急准备 5

8.5 应急预案合理、可操作性强 10 总分600 13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 DB11/T 411.3—2007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羽毛球比赛规则 B.1 球场 B.1.1 比赛场地 B.1.1.1 球场应是一个长方形。B.1.1.2 场地线的颜色最好是白色、黄色或其他容易辨别的颜色。B.1.2 标记 B.1.2.1 测试正常球速区域的4个40毫米x40毫米的标记,应画在单打发球区边线沿,距端线530毫米和 990毫米处。B.1.2.2 这些标记的宽度均包括在所画的尺寸内,即距端线外沿530毫米至570毫米和950毫米至990毫 米。B.1.2.3 所有场地线都是它所确定区域的组成部分。B.1.2.4 如果面积不够画出双打球场,可画一单打球场,端线亦为后发球线,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 物应放置在边线上。B.2 网柱 B.2.1 从球场地面起,网柱高1.55米。网柱必须稳固地同地面垂直,并使球网保持紧拉状态。B.2.2 如不能设置网柱,必须采用其他办法标出边线通过网下的位置。例如,使用细柱或40毫米宽的 条状物固定在边线上,垂直向上到网顶绳索处。B.2.3 在双打球场上,不论进行的是双打还是单打比赛,网柱或代表网柱的条状物,均应置于双打边 线上。B.3 球网 B.3.1 颜色 B.3.1.1 球网应是深色、优质的细绳织成。网孔方形,各边长均在15-20毫米之间。B.3.1.2 网的顶端用75毫米的白布对折而成,用绳索或钢丝从夹层穿过。白布边的上沿必须紧贴绳索 或钢丝。B.3.1.3 绳索或钢丝须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能牢固地拉紧并与网柱顶部取平。B.3.2 球网规格 B.3.2.1 网上下宽760毫米。B.3.2.2 球场中央网高1.524米,双打边线处网高1.55米。B.3.2.3 球网的两端必须与网柱系紧,它们之间不应有空隙。14 免费标准网(www.freebz.net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第二篇:最新《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

南宁馥荔

最新《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

--来源南宁馥荔

国标委发布《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把家政服务机构从低到高划分为A、AA、AAA、AAAA、AAAAA五个星级,字母数量越多,表示家政服务机构的综合实力越强。其等级划分依据家政服务机构在综合实力、人力资源、业务管理、服务质量4个方面指标情况进行评定,每大类内容都有细化的评定标准。这项标准将于2016年2月1日起实施。

作为基本要求,家政服务机构应有固定的可保障经营需要的场所;在工商、民政等部门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有3人以上(含3人)均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专职工作人员;有对服务员进行培训的场所,并对所有服务员进行岗前培训;能够每年组织服务员进行健康查体;能够为服务员办理第三方保险。

南宁市民族大道110号东林阁小区1号楼

第三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福建试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2010-02-23 21:02:02

 

作者:吴颂洁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 

【新闻论坛】 我要评论

(本网记者 吴颂洁)记者从全省乡村旅游研讨会上获悉,《福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目前已进入征求、试行阶段。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要求,停车场所附近25M内无污染源,景区用于接待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餐厅使用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同时能容纳30人就餐。

东南网2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吴颂洁)记者从全省乡村旅游研讨会上获悉,《福建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目前已进入征求、试行阶段。

记者了解到,该标准对乡村旅游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即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旅游经营活动。

乡村游星级评定,以水仙花作为乡村旅游接待单位服务质量的星级标志,共分为五级。一朵代表一星,五朵代表五星级,花朵越多,星级越高,表示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的档次越高。

据介绍,乡村旅游接待单位的服务质量总分为1000分。其中,一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需达到300分;二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需达到400分;三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需达到550分;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需达到700分;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单位需达到900分。服务等级将由评定委员会评定。

该标准首次对乡村旅游的建筑、设施、服务项目等进行了规范。要求乡村旅游接待单位必须经营证件齐全,服务人员必须有上岗证。经营区周边环境不能脏乱。

星级乡村旅游景区要求,停车场所附近25M内无污染源,景区用于接待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餐厅使用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同时能容纳30人就餐。此外,对公共厕所、垃圾桶数量、景区指示标识等基础设施也有统一要求。

五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景区周边生态环境好,与环境协调。景区建筑必须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用于接待的建筑面积不少于4千平方米。餐厅能同时容纳200人就餐。乡村特色活动至少20项,活动具有较高参与性、观赏性。

第四篇: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

《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主要内容及编制依据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总则、评定组织和人员、评定流程、标志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依法成立的劳务派遣单位的等级划分与评定,也可用于劳务派遣单位的自我评价。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Q XXXXX-XXXX 《劳务派遣单位基本要求》 GB/T XXXXX-XXXX 《劳务派遣服务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劳务派遣单位

获得行政许可机关颁发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具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经营的企业。

本标准条目定义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制度的相关规定。其中,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第五十九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同时本条目定义还参考了GB/T XXXXX-XXXX《人力资源服务术语》。

3.2 用工单位

以劳务派遣形式使用员工的企业。

本标准条目定义来自GB/T XXXXX-XXXX《人力资源服务术语》。3.3 劳务派遣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协议将劳动者派至客户单位工作,由客户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进行指挥、监督和管理的一种用工形式。

本标准条目定义来自GB/T XXXXX-XXXX《人力资源服务术语》。4 总则 4.1评价原则

为保障劳务派遣单位评价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实施等级划分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a)结合劳务派遣的现状和特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4.1 评价原则a)客观公正的原则。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2 评定原则6.2.1 公开、公正、公平。

b)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科学、严谨、有效的原则。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4.1 评价原则b)科学严谨的原则。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2 评定原则6.2.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c)等级评定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程序,坚持全面准确的原则。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4.1 评价原则b)全面准确的原则。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2 评定原则6.2.3 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程序。

4.2评价要求 4.2.1一般要求

a)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本条标准参考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中4标准体系总体结构与要求中的内容:4.2.1 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b)与有关标准相互协调,并符合GB/Q XXXXX-XXXX和GB/T XXXXX-XXXX的规定。本条标准参考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中4标准体系总体结构与要求中的内容:4.2.4 标准体系内的标准应相互协调。4.2.7 标准体系表编制应符合GB/T 13016和GB/T 13017的规定。4.2.2具体要求

劳务派遣单位在等级评定时,除应满足相应等级基本指标的要求外,还应满足相应等级评定的分值要求。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4.2 服务机构等级的划分实行评价要素量化打分制和评定基本条件相结合的原则。机构在评定等级时,除应满足相应等级的评定基本条件外,还应满足相应等级的分值要求。

5等级划分与代号

用A的数量表示劳务派遣单位的等级。劳务派遣单位分为五个等级,即A级、AA级、AAA级、AAAA级、AAAAA级。最低为A级,最高为AAAAA级。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GB/T 1430802010《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中4星级划分及标志中的内容:4.1用星的数量和颜色表示旅游饭店的星级。旅游饭店星级分为五个级别,即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含白金五星级)。最低为一星级,最高为五星级。

6等级评定

6.1 劳务派遣单位等级评定指标内容按附录A执行,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拓展指标,不同指标所占权重按附录B执行。

6.2 劳务派遣单位在等级评定时,首先应满足相应等级基本指标的要求。基本指标的评定结果为是否达标,有任意一项相应等级基本指标不达标的,不能获得相应等级的评定。

6.3 在满足相应等级基本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对相应等级拓展指标进行评定。拓展指标的评定结果为不同等级的评语,由高到低分为优、良、中、可、差5个等级。

6.4 基本指标和拓展指标的评定结果可以转换为具体分值,基本指标达标的计为100分,拓展指标的优、良、中、可、差分别计为100分、80分、60分、40分、20分。等级评定的最终得分等于各项指标得分与所占权重乘积之和。

6.5 等级评定的最终得分应满足相应等级对评定结果的最低分值要求,A级不得低于70分,AA级不得低于75分,AAA级不得低于80分,AAAA级不得低于90分,AAAAA级不得低于95分。

以上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4 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代号4.2 服务机构等级的划分实行评价要素量化打分制和评定基本条件相结合的原则。机构在评定等级时,除应满足相应等级的评定基本条件外,还应满足相应等级的分值要求。同时还结合多次专家研讨结果修订完成。7评价组织和人员

7.1 由国家业务主管部门授权委托的专门组织来统一负责劳务派遣单位等级评定的组织和实施工作,并监督劳务派遣单位对等级代号及有关标志的使用。评定组织聘请行业评级认证专家组成评定委员会,负责评定工作。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4.3.2.1 评价的组织机构,评价组织应熟悉标准化工作和相关业务工作的人员组成,评价任务和职责明确。

7.2评委会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熟悉国家有关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政策。

——熟悉劳务派遣行业特点,了解劳务派遣单位经营管理活动。

——学术造诣深,知识面广,熟悉本行业的国内外最新工作现状和理论动态。——掌握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原则上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高级以上职称。

——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有组织管理和综合评审能力,能够解决评定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政策观念强,作风正派,办事公道。

——能认真履行职责,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评定工作纪律。——身体健康,在任职期内有完成评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4.3.2.2 评价人员a)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掌握服务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系列国家标准和相关业务知识;b)熟悉被评价组织的行业特点,能识别和预见本组织在服务、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c)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具有一定工作经验,有组织管理和综合评审能力,能够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d)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泄露被评价组织的商业秘密。

8评定程序

评定组织定期开展等级评定工作,具有法人资格的劳务派遣单位可以独立申报。在劳务派遣单位等级评定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程序:

a)参评的劳务派遣单位从评定组织处获取劳务派遣单位等级评定申请表,完成填写和资料准备后,向评定组织提交。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3 评定程序6.3.1 受理服务机构等级评定申请采取不定期方式。服务机构存在违法违规等重大问题,不予受理。

b)评定组织接到劳务派遣单位的申请材料后,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3.3 受理与评定应遵守以下流程:a)接到服务机构申请材料后,评委会办公室应组织专家组,在2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并反馈意见。

c)评定组织在30个工作日内,组织评定委员会成员对通过初审的劳务派遣单位进行现场评查,完成书面评查报告。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3.3 受理与评定应遵守以下流程:b)材料审核合格的机构,专家组应在30 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现场评查,并向评委会提交书面评查报告。

d)评定组织收到评查报告后,适时组织评定委员会完成评审认定工作,出具评定结果。对通过评定的劳务派遣单位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 个工作日。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c)评委会在收到评查报告后,适时组织评审工作并出具评定结果;d)对于通过评定的服务机构应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 个工作日。f)对于未通过评定的机构,由评委会办公室通知服务机构并提出改进建议。

e)公示后未有异议的劳务派遣单位由评定组织颁发等级证书及标志。在公示期内收到举报的,评定组织要查证情况,如举报属实则重新确定评定结果。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4.2 通过评定的服务机构,授予相应等级,并颁发证书和标志。

9标志管理

9.1 标志实行自愿申请,强制管理制度。9.2 标志由评定组织统一制作。9.3 标志由评定组织统一授予。

9.4 劳务派遣单位等级有效期为三年(自颁发证书之日起计算),到期须申请复核。在已评定等级有效期内(满一年)可申请更高等级的评定。

9.5 劳务派遣单位在等级有效期内,被发现与本标准不符或给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带来直接、间接利益损害时,评定组织可根据情节进行如下处理:书面警告、通报批评、降级、取消等级。等级取消后,由评定组织收回等级证书及标志,劳务派遣单位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9.6 标志上明确标注有效日期,凡标志使用有效期满而不继续申请者,不得继续使用标志。

本标准条目编制依据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6.4 服务机构等级和证书、标志管理。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指标体系 一般要求

1.1 获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行政许可证

本条标准依据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条“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1 劳务派遣单位准入资质,5.1.1获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证,依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设立,具有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资质。

1.2 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注册登记营业执照

本条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第五条和第六条。其中,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第六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1 劳务派遣单位准入资质,5.1.1获得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行政许可证,依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设立,具有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的企业法人资质。

1.3 验资时到位的注册资本

本条标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制度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1 劳务派遣单位准入资质,5.1.2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许可经营项目为劳务派遣。

1.4 派遣员工数量 1.5经营年限 1.6用工单位数量

本三条标准根据海南、上海、福州劳务派遣会议讨论结果提出。1.7按照相关法律、行政管理规定成立工会组织

本条标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节劳务派遣第六十四条制度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9 社会责任要求,9.2应按照相关法律、管理规定依法成立工会组织。2管理人员

2.1 人数,其中具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比重

基于调查统计分析数据,在443家被调查的劳务派遣企业,377家(占总量的85%)企业,其拥有人力资源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数小于10人,而具备专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超过100人的劳务派遣企业仅占调查总量的1%,只有5家派遣企业。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1 劳务派遣单位准入资质,5.1.5劳务派遣管理人员人数不得少于3人,其中具有初级以上资质的数量不得少于管理人员总数的50%。

2.2 每人每年参加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培训不少于16课时,并持有培训合格证明 本条标准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制度

(三):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该具备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GB/T25124-2010《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中,3.2.1 人才服务人员条件需要取得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2 劳务派遣管理人员准入资质,5.2.1具有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的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取得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等。

本条标准借鉴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494.1—2007《人才服务规范第 1 部分:通则》3.3.2 职业素质:b)从业人员每年各类业务培训不少于40课时。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2 劳务派遣管理人员准入资质,5.2.2 劳务派遣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要求:b)每年各类业务培训不少于40课时。2.3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比重

本条标准根据GB/T28222—2011《服务标准编写通则》5.3.3.1服务人员:“服务人员标准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c)工作经验,可给出从事某项工作的年限,具体经验等方面的要求;d)专业及学历要求。可给出服务人员的专业背景、学历方面的要求;”编制。

同时,根据劳务派遣业务实践的调研,基于保障并提升派遣服务质量的目的提出。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2 劳务派遣管理人员准入资质,5.2.2 劳务派遣管理人员职业素质要求:a)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 服务场所

3.1 自有或租赁办公场所(不含用工单位提供)面积

3.DB11/T 494.1—2007《人才服务规范第 1 部分:通则》3.2 服务场所:有满足开展人才业务的固定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80㎡。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2 劳务派遣单位具有相对稳定的、固定的,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服务场所和设施。服务场所办公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主要包括接洽会客室、档案室、财务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和必要的辅助用房等。

3.2 消防、安全、卫生设施配置完善、有效,标识明显清晰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1服务场所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d)设施设备相关内容:消防、安全设施配置完善、有效,标识明显清晰。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1服务场所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

3.3 具有会客室、档案室、财务室、办公室等功能区域

本条标准参考1.GB/T 20647.8-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8部门:家政服务》5.2.4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应主要包括:相对稳定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例如:房间、服务台、电脑、电话)。

2.GB/T25124-2010《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中,3.3.1 服务环境设有独立的面试和业务洽谈室。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2 劳务派遣单位具有相对稳定的、固定的,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服务场所和设施。服务场所办公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主要包括接洽会客室、档案室、财务室、工作人员办公室和必要的辅助用房等。3.4 具有必要的采暖或制冷设备设施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1服务场所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d)设施设备相关内容:采暖和制冷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3.5 设有等待区域,配备桌椅等服务设施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AAA级的d)设施设备相关内容: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600 ㎡,其中客户服务厅建筑面积不少于80㎡。4 办公设施

4.1计算机、电话机人均数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3 劳务派遣单位具有为被派遣劳动者和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服务的相关工具和设备。包括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机、档案柜、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等基础设施。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d)设施设备相关内容:计算机、电话机人均不少于1 台。

4.2 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施设备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3 劳务派遣单位具有为被派遣劳动者和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服务的相关工具和设备。包括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机、档案柜、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等基础设施。

本条标准参考GB/T25124-2010《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中,3.3.2服务环境设有完善的办公与通讯设备。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3 劳务派遣单位具有为被派遣劳动者和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服务的相关工具和设备。包括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计算机、传真机、打印机、电话机、档案柜、网络设备和网络服务等基础设施。

4.3配备投影仪、录音、摄像等设施设备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AA级的d)设施设备相关内容:2)办公设备:配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录音、照相等设备;计算机、电话机人均不少于1台;复印机、传真机各不少于1台;有为客户提供使用的电话、打印、复印、传真服务设备;办公设备性能良好、运行正常;设有客户服务电话,接听畅通。4.4 具有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设施设备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AA级的d)设施设备相关内容:1)基础设施:固定服务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并设有客户服务厅;设有服务网站、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洽谈室;采暖和制冷设备能够正常使用;有可供客户使用的公用卫生设施;消防、安全设施配置完善、有效,标识明显清晰。信息管理系统

5.1 具备办公软件产品,能对劳务派遣员工的档案、社保、公积金进行基本的信息化管理

5.2 能对劳动用工备案实施信息化管理,并与劳务派遣主管部门的系统对接 5.3 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完成社保、绩效、工资等核算工作 5.4 具有满足日常办公的一体化信息系统

5.5 设置信息化管理部门,管理团队具有国家资格认证或计算机相关专业学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不少于30% 5.6 信息系统具有数据容灾、应用容灾、业务容灾能力,发生故障时,能够启动应急措施,确保业务正常运作

本六条标准参考DB11/T 494.6—2007《人才服务标准第6部分:人才派遣》3.4 :应建有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派遣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本六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劳务派遣单位配备与业务规模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能力,能对被派遣劳动者实行动态管理。

此外,本六条标准由红海公司拟定初稿,经上海、福州劳务派遣会议讨论后通过。6 服务环境

6.1 公共信息图形符合GB 2894、GB/T 10001.1、GB/T 10001.9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1服务场所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

本条标准来自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e)服务环境相关内容:公共信息图形符合GB 2894、GB/T 10001.1、GB/T 10001.9 等规定。

6.2 服务场所标识明显,行政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信誉承诺等已置于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

DB11/T 494.1—2007《人才服务规范第 1 部分:通则》3.5.4 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和收费标准、信誉承诺等,应置于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并为服务对象提供项目介绍、服务须知等资料。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5办公设施放置有序,整洁美观。行政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收费标准、信誉承诺等应置于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

6.3 办公环境整洁,办公室内桌、椅及文件柜等放置有序,通风良好,照明适度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5办公设施放置有序,整洁美观。行政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收费标准、信誉承诺等应置于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

本条标准参考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e)服务环境相关内容:办公室内桌、椅及文件柜等放置有序,整洁美观。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5办公设施放置有序,整洁美观。行政许可证、营业执照及服务内容、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收费标准、信誉承诺等应置于办公场所的显著位置。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7.场所设施要求,7.1服务场所应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境保护等现行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7 制度建设

7.1 管理制度,内容包括:人事、财务、安全、保密、消防

本条标准参考GB/T 24405.1-2009/ISO/IEC 20000-1:2005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1部分:规范》3 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一个管理体系,包括方针和框架以有效管理所有服务。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1劳务派遣单位应制定系统、合理、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规定,包括:服务质量管控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收费管理制度等。

7.2设立争议与投诉接待制度,并向用工单位和被派遣员工公开业务流程

本条标准参考GB/T27922-2011《商品售后服务评价体系》A6客户投诉A6.1投诉渠道A6.1.1要求企业设立投诉接待制度,为客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投诉渠道。

7.3 职工手册,内容包括:机构简介、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行为准则、沟通方法、沟通频率、态度规范、职工信息等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4 服务提供规范,4.1 为确保劳务派遣服务提供过程满足服务规范的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应制定劳务派遣服务提供规范,规定劳务派遣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2.3 劳务派遣管理人员道德规范要求。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4 服务提供规范,4.3 劳务派遣单位应制定服务提供规范,阐述服务提供的流程、职责、预防性措施和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沟通的安排。

本条标准参考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f)规章制度相关内容:员工手册,内容包括:机构简介、服务理念、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

7.4宣传手册,包括提供给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项目介绍、服务须知等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4 服务提供规范,4.3 劳务派遣单位应制定服务提供规范,阐述服务提供的流程、职责、预防性措施和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沟通的安排。

7.5岗位手册,内容包括:职位名称与职责、任职条件与要求、工作流程与考核标准等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3对本单位的管理岗位制定服务规范,并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内容。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4 服务提供规范,4.3 劳务派遣单位应制定服务提供规范,阐述服务提供的流程、职责、预防性措施和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沟通的安排。

本条标准参考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5.1 A级的f)规章制度相关内容:职位说明书,内容包括:职位名称与职责、任职条件与要求、工作流程与考核标准等。

7.6文件与档案管理的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工作规定、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应急预案,归档、保管、鉴定销毁、统计、利用、保密、电子档案管理以及档案管理系统操作制度等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6.1 工作规章,6.1.2 制定企业档案工作规定。6.1.3 建立档案工作责任追究制度。6.1.4 制定档案管理应急预案。

7.7 安全管理制度和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符合行业要求

本条标准依据GB/T 24421.3-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标准编写》5.5 安全,5.6.1 应制定与服务结果及服务提供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5.6.1 在编写安全相关要求时,宜考虑如下方面的基本内容:a)安全保障措施,包括对个人、物品、投资、金融信息和顾客个人信息的保障措施 ;b)服务场所的安全要求;c)服务用品使用的安全要求;d)服务设施的安全要求;e)服务从业人员的安全要求等。本条标准依据GB/T CCA9002-2009《企业信用评价规范》企业信用评价要素指标,管理状况,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订及执行情况,符合行业要求状况。

7.8 紧急预案,包括劳动者工伤、医疗预防性措施、临时解决方案等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4 服务提供规范,4.3 劳务派遣单位应制定服务提供规范,阐述服务提供的流程、职责、预防性措施和与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沟通的安排。8合法合规

8.1依法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载明用工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信息)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4.1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派遣合同,除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条款外,还应具备用工单位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用工单位联系方式,被派遣劳动者的派遣期限和工作岗位。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功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8.2依法订立、变更、终止劳务派遣协议(载明派遣岗位、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并说明派遣岗位的性质等)

本条标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五十八条、五十九条、第六十三条和第六十六条之规定。其中:

第五十八条: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4.2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同时,还应说明派遣岗位的性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

8.3 保护派遣劳动者权益(不克扣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扣押被派遣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要求被派遣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财物)

本条标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劳务派遣第六十条制度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5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7劳务派遣单位不得扣押被派遣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被派遣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8.4劳动者管理(依法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单独立帐管理、按时足额代缴社会保险费、设立专门的工资科目和社会保险科目,提供被派遣员工基本信息管理、个人档案管理,提供工资清单,代缴住房公积金等)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6劳务派遣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单独立帐管理,设立专门的工资科目和社会保险科目,单独管理。不得以任何名义挪用或滞留工资和社会保险费,不得委托用工单位以外的第三方代付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

本条标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章社会保险费征缴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8 劳务派遣单位应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相关材料,为被派遣劳动者及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及缴费。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9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时足额为被派遣劳动者发放工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如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以及应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8.5 依法执行劳动合同(劳动用工备案、无工作状态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本条标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节劳务派遣第五十八条和第六十一条之规定。其中,第五十八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第六十一条规定 :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6.运营管理要求,6.9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时足额为被派遣劳动者发放工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如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以及应为被派遣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

本条标准参考GB/T XXXXX-XXXX,6.2 劳动用工备案办理时限,6.2.1 劳务派遣单位新招用被派遣劳动者或与被派遣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在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用工备案。6.2.2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7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6.2.3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应在30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变更手续。劳务派遣单位注销后,应在7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注销手续。

8.6 劳务派遣单位参评当年劳动争议仲裁与法院判决的案件,最终败诉数量不超过派遣员工总数的2‰

8.7 劳务派遣单位每年因劳动争议或仲裁案件受到行政处罚案件数少于1件 本二条标准根据海南、上海、福州劳务派遣会议讨论结果提出。9文档管理规范

9.1设立负责文件与档案管理的专业部门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5.1 组织系统建设,5.1.1 档案工作领导,企业应确定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确定各职能或承办部门、各项目档案工作的负责人,确定档案部门的负责人。5.1.2 档案机构设置,企业应根据规模和管理模式设置专门的档案机构,或指定负责档案工作的机构。大型企业应设立档案馆。5.1.3 档案人员配备,企业应配备与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相适应的专职档案人员;各部门、各项目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企业应保持档案人员相对稳定。

9.2有专人负责文件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5.3 企业部门职责,5.3.3 专兼职档案人员应负责收集、整理应归档的文件,对归档文件的整理质量负责。5.4 档案部门职责,5.4.2 负责企业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工作。

9.3 具有专门用于文件与档案管理的档案室,且配备必要的设备与安全设施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9 档案工作设施设备。9.4 存档的资料范围符合GB/T XXXXX-XXXX《劳务派遣服务要求》要求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7.3.2 文件归档范围,7.3.2.1 企业在筹备、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及产权变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文件都应纳入归档范围。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5.2 劳务派遣业务档案管理,5.2.2 劳务派遣业务档案的收集范围,存入档案的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a)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往来确认事项的备案资料;b)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单项协议、往来确认事项的备案资料;c)被派遣劳动者的个人信息资料;d)与派遣业务相关的其他资料。

9.5文件与档案归档时间和要求符合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7.3.3 文件归档时间,7.3.4 文件归档要求。

9.6文件与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符合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本条标准参考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7 档案业务工作 10 服务规范

10.1劳务派遣单位员工招聘、入职、社保、薪资发放、工伤处理、离职等流程规范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2 员工招聘流程,7.2.1 发布招聘信息,根据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要求,通过内外部招聘渠道发布招聘岗位、职责说明、工资标准及其他配套待遇等招聘信息。7.2.2 应聘人员信息登记,应聘人员填写求职申请表,登记个人信息。7.2.3 组织招聘考试,对应聘人员进行初步筛选,组织初选合格的候选人进行考试。7.2.4 确认录用名单,将考试合格的候选人名单提供给用工单位,以确定合格人员名单。7.2.5 组织体检安排、组织被录用人员进行体检,并保存体检记录。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3 入职办理流程7.3.1 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7.3.2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及社保、住房公积金开户手续,收集被派遣劳动者入职所需的材料,按规定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及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开户手续。7.3.3采集信息,收集被派遣劳动者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劳动合同、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学历证复印件、照片、员工入职登记表、体检报告单,以及其他证件的信息资料,以此作为被派遣劳动者的档案保存。

本条标准参考DB 31 T 504-2010 《人力资源派遣服务规范》5.3 人事管理,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办理录用、上岗、社保、公积金、工资发放、个税代扣缴等手续,依照“员工派遣服务协议”的约定,提供员工培训、在职管理、补充福利、劳资关系协调等服务。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4 社保、公积金办理流程7.4.1 材料核实,劳务派遣单位通知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办理有关社会保险、公积金的相关材料并予以核实。7.4.2 费用支付,劳务派遣单位完成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相关手续的办理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根据劳务派遣协议的约定向劳务派遣单位支付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相关费用。7.4.3 社保、公积金缴纳,劳务派遣单位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按时足额代缴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和公积金。7.4.4 证明提供,劳务派遣单位向用工单位提交有关凭证发票,并提供被派遣劳动者账户清单以备查询。7.4.5 待遇申办(领),劳务派遣单位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及时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及公积金的待遇申办(领)手续。

本条标准参考DB 31 T 504-2010 《人力资源派遣服务规范》5.3 人事管理,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办理录用、上岗、社保、公积金、工资发放、个税代扣缴等手续,依照“员工派遣服务协议”的约定,提供员工培训、在职管理、补充福利、劳资关系协调等服务。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5 薪资发放流程7.5.1 工资核算,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每月根据约定日期向劳务派遣单位发送被派遣劳动者上月的考勤考核情况表,劳务派遣单位结合被派遣劳动者的考勤考核等情况,制作被派遣劳动者服务费(工资)结算表。7.5.2 核对确认,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收到劳务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服务费(工资)结算表后,应在约定的期限内审核完毕并确认,用工单位审核确认后,劳务派遣单位开具(税务)发票送达用工单位。7.5.3 转账,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收到劳务派遣单位发票后,将被派遣劳动者上月的服务费(工资)划入劳务派遣单位指定的银行账户。7.5.4 发放工资,劳务派遣单位应在约定的期限内按时足额地发放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并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7.5.5 备案入档,工资发放完成后,劳务派遣单位应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其本人的工资清单,并将相关资料备案入档以备查询。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6 工伤处理流程7.6.1 工伤报备,事故发生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立即通知劳务派遣单位,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2小时。7.6.2 现场处理,劳务派遣单位在接到工伤报备后,应12小时内赶至现场处理有关事宜。7.6.3 员工慰问,劳务派遣单位应在被派遣劳动者伤病期间进行探望和慰问,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7.6.4 认定申请,劳务派遣单位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30日内向所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书面工伤认定申请。7.6.5 劳动能力鉴定,被派遣劳动者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7.6.6 工伤待遇申领,被派遣劳动者经认定为因工伤亡,由劳务派遣单位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待遇申领手续,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7 离职退出流程7.7.1 劳动合同终止7.7.2 劳动合同解除7.7.3 被派遣劳动者离职。

10.2劳务派遣单位从业人员着装端庄、态度和蔼、正确佩戴工作标识,接待来访或接听来电时使用规范用语

本条标准参考DB 31 T 504-2010 《人力资源派遣服务规范》4.4.2人员工作规范a)着装端庄、整洁大方b)态度和蔼、主动热情c)宜佩戴工作标识,自觉接受社会和来访者的监督d)接待来访或接听来电时均应规范用语。

10.3 劳务派遣单位遵守社会公德,履行服务承诺,诚实守信,为被派遣劳动者个人信息和用工单位信息保密

本条标准参考GB/Q XXXXX-XXXX,5.2.3 道德规范要求a)遵守社会公德,履行服务承诺,诚实守信;b)按劳务派遣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时效办理相关服务;c)向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d)对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个人和单位信息、隐私保密。

10.4劳务派遣单位在国家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办理用、退工手续,包括劳动合同、劳动用工备案以及社会保险等手续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6.1 劳动合同签订时限,劳务派遣单位应当自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自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6.2 劳动用工备案办理时限,6.2.1 劳务派遣单位新招用被派遣劳动者或与被派遣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在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劳动用工备案。6.2.2 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7日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6.2.3 劳务派遣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应在30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变更手续。劳务派遣单位注销后,应在7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注销手续。6.3 社会保险办理时限,6.3.1劳务派遣单位应当自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三十日内为被派遣劳动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6.3.2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按照劳务派遣协议的约定将单位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及时足额转入劳务派遣单位指定的银行账户。6.3.3 劳务派遣单位依法按时足额代缴被派遣劳动者的社会保险费。

10.5劳务派遣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日期为被派遣劳动者发放工资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6.4.1 被派遣劳动者工资发放日期应当在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约定。6.4.3 劳务派遣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日期为被派遣劳动者发放工资。

10.6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发生纠纷,劳务派遣单位在接报后24小时内响应,并于2个工作日内提供书面解决方案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6.6 劳动纠纷处理时限,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劳务派遣单位应在接报后24小时内响应并于2个工作日内提供书面解决方案。

10.7遇到被派遣劳动者或用工单位投诉,劳务派遣单位在接报后24小时内响应,并于2个工作日内提供书面解决方案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6.7 服务投诉响应时限,劳务派遣单位接到被派遣劳动者或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投诉后,应在24小时内响应并于2个工作日内提供书面解决方案。

本条标准参考DB 31 T 504-2010 《人力资源派遣服务规范》6.3服务时限,6.3.4如遇投诉应在24小时内响应,并及时予以反馈或回复有关信息。

10.8与用工单位洽谈签约流程规范,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提出服务方案、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等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7.1 洽谈签约流程,7.1.1 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提出劳务派遣服务需求。7.1.2 劳务派遣单位根据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需求提出服务方案,通过协商、谈判、竞标等形式确定合作关系。7.1.3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协商一致,签订劳务派遣协议。11运营管理

11.1举办入职教育,包括:管理要求、办事流程、服务内容、劳动纪律、相关政策 本条标准依据DB11/T 494.12—2013《人力资源服务规范第12部分:劳务派遣》5.4.3 对派遣员工进行入职教育,内容包括:a)管理要求;b)办事流程;c)服务内容;d)劳动纪律;e)相关政策。

11.2企业职能部门及岗位的权责设置合理,管理层的权责明晰,实行岗位管理 本条标准依据GB/T CCA9002-2009《企业信用评价规范》企业信用评价要素指标,管理状况,组织架构,管理层的权责划分和约束与评价机制、企业主要职能部门及岗位权责设置的合理性、清晰度与完善性。

11.3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等管理工作

本条标准依据GB/T 24421.3-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标准编写》5.4 运行管理,d)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规定财务活动、成本核算和定额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11.4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本条标准根据海南、上海、福州劳务派遣会议讨论结果提出。

11.5劳动合同符合国家条例以及GB/T XXXXX-XXXX《劳务派遣服务要求》

本条标准依据GB/T XXXXX-XXXX,5.1 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协议,合同(协议)文本的表述应当简练、易懂,并确保有关条款的清晰、透明、客观、公正。5.1.2.1 劳务派遣协议的主要内容,劳务派遣协议应采用书面形式,派遣协议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a)劳务派遣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b)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c)派遣岗位名称及性质(临时性、替代性或辅助性的说明); d)派遣人员数量;e)派遣期限;f)用工单位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的劳动报酬符合同工同酬原则;g)劳动报酬的数额及支付方式;h)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i)被派遣劳动者的退回条件及处理流程;j)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和责任;k)违反协议的责任;l)服务费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及支付日期;m)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11.6建立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并通过ISO9000等国际标准体系认证 11.7劳务派遣单位设有处理各种法律事务和纠纷的法务部门 本二条标准根据海南、上海、福州劳务派遣会议讨论结果提出。

11.8承担社会责任、参加公益活动与社会捐赠(包括但不限于安置再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等)

本条标准参考GB/T 23794一2009《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及代码》PQ04企业社会责任PQ0406社会贡献。12运营绩效

12.1劳务派遣业务收入

本条标准参考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服务项目,营业收入(经营性服务机构)。12.2劳务派遣业务利润率

本条标准参考DB 11/T 495—201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中服务项目,业务利润率(经营性服务机构)。

12.3税收总额

本条标准参考GB/T 23794一2009《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分类及代码》PQ04企业社会责任PQ0403纳税。

12.4用工单位满意度 12.5被派遣劳动者满意度 12.6企业员工满意度

本三条标准根据北京易才调研提出,后经上海、福州劳务派遣会议讨论通过。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

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指标权重

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与评定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经过了以下步骤:

一是评价因素集的确定。根据劳务派遣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找出影响劳务派遣单位等级划分的影响因素。可以参照劳务派遣单位有关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初步建立评价因素集,然后召开专家座谈会对评价因素集进行论证。

二是评价因素集的分类。将评价因素集合U按照专家座谈会论证的结果划分成m个子集,使它们满足:

mUiUi1UU(ij)ji

这样,就得到了第二级评判因素集合:

UU1,U2,Um,其中,UiUik,i1,2,m;k1,2,nk表示子集

Ui中含有nk个评判因素。

经过评价因素集的确定和分类,得到了评价因素集及分类。

三是确定评价因素的权向量。邀请评级认证专家对指标权重进行评判。在递阶层次结构中,设上一层因素c为准则,所支配的下一层因素为u1,u2,,un,由于u1,u2,,un对于c的重要性无法直接定量,只能定性,所以确定权重用两两比较方法。方法是评级认证专家对于准则c,判定因素ui和uj哪一个更重要,重要的程度如何,通常按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专家的判断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要求每次比较判断的思维标准完全一致是不大可能的,所以需要对专家的评价作一致性检验。最后用德尔斐法修订权重,在完成初步权重设置后,又将权重向上海、福建和中国劳动学会劳务派遣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征求意见,最终得到修正后的权重体系。

第五篇:江苏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江苏省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

(初稿)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乡村旅游建设,规范乡村旅游点的服务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点的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特色多样、方便舒适和快捷高效的旅游享受和旅游服务,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依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开展乡村旅游工作实际,借鉴了省内外有关资料和操作规程,并直接引用了部分国家标准或标准条文。

本标准由江苏省旅游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省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安全措施和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经营服务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一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设施与服务符号

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 16153-1996 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T 18973-200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 9663 旅店业卫生标准

GB 9664 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

GB 19085 商业、服务业经营场所传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GB/T 14308 《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6766 《旅游服务基础术语》的要求

GB/T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南

3定义和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3.1 乡村旅游

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居民为经营主体,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有观光、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

3.2 乡村旅游点 乡村旅游点是指以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地理较为集中的乡村房屋、建筑设施和农民(渔民)家庭为接收单位,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村文化及农民(渔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农业(渔业)体验为特色的吃农家(渔家)饭、住农家(渔家)屋、干农家(渔家)活、享受环境和生活的乡村旅游活动点(区)。

4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及标志 4.1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

根据乡村旅游点的设施建设与服务要求,可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乡村旅游点质量与服务水平越高。

4.2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的依据与方法 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依据乡村旅游点的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服务管理等软硬件水平进行评分确定。

乡村旅游点的等级评定,应由当地乡村旅游点提出申请,由江苏省旅游局负责评定、实施与管理。

4.3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符号

乡村旅游点服务质量等级用梅花表示,用相应的梅花数来表示相对应的等级。(一颗梅花表示一花级,两颗梅花表示二花级,三颗梅花表示三花级,四颗梅花代表四花级。)

5总则

5.1基本要求

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安全标准及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设施齐备,安全有序,卫生达标,服务规范。

5.2生态环境

5.2.1乡村旅游点周边生态环境良好,干净整洁,空气清新,与经营环境相协调,具备乡村风情。

5.2.2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5.2.3能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5.3设施

5.3.1硬件设施齐备到位,游客感知舒适。5.3.2交通设施完善,交通组织快捷高效。5.3.3各活动区的配套与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5.3.4旅游配套设施如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停车等功能完善,满足要求。

5.3.5通讯设施完善,确保畅通。5.4安全

5.4.1乡村旅游点须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5.4.2配备必要的、充足的、有效的各项安全设施,确保乡村旅游的正常经营。

5.4.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监督、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5.4.4确保游客参加乡村旅游活动的人身安全。

5.4.5安全配套设施及工具要建立完整的维修、保养、更新制度,有专人、专职负责。5.5卫生

5.5.1乡村旅游点的环境卫生符合规定标准。5.5.2制定各项卫生制度和措施,定期进行各项卫生检查。5.5.3遵守国家、地方政府的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5.6服务

5.6.1树立游客至上,优质服务的宗旨。5.6.2实行规范、标准化管理和服务。

5.6.3建立服务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定期进行服务质量考核。6乡村旅游点质量等级划分条件 6.1四花级

6.1.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1.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

b)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格调突出,并烘托乡村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

c)乡村文化气息氛围浓厚。绿化覆盖率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非常优美,宜人度假、休闲、健身。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

6.1.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充分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

d)活动项目能充分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充分坚持环保原则。

6.1.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b)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乡村旅游点配备有必要的环境生态保护队伍和资金支持。6.1.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1.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明显、布局合理。b)乡村旅游点有足够面积的绿化区域,植物与小品布置得当、环境优美。c)乡村旅游点内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且美观醒目,造型特色突出,艺术感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能烘托总体乡村环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充足。

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合理,设计精美,特色突出,有艺术感和文化气息,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6.1.2.2 特色活动项目

a)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15个,有较强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

b)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览、体验等活动能有机结合,协调统一。

c)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较强的 差异性。

6.1.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优良。

b)乡村旅游点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且设施齐全,功能体现充分。咨询服务人员配备齐全,业务熟练,服务热情。接待制度健全,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齐全,内容丰富,文字优美,制作精美,更新适时。并同区内外不少于5家旅行社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源稳定。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有文采。导游服务具有针对性,强调个性化。6.1.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1.3.1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够充分地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充分体现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

6.1.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好。交通设施完善,进出便捷。

b)有与乡村景观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管理完善,布局合理,容量能充分满足游客接待量要求。场地平整坚实、绿化美观。标志规范、醒目、美观。c)主干线通往乡村旅游点支线公路路口、支线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醒目指示牌。

d)点内应使用清洁环保能源的交通工具。e)附近设有加油站。6.1.3.3住宿设施

a)乡村旅游点的住宿床位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有套间、标准间,床位数不少于50个。并配备有足够的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

b)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有淋浴设施,24小时提供热水。

c)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能做到配备齐备,且一客一换。d)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用具能统一收集、统一清洗消毒。6.1.3.4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b)餐饮服务设施规模能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且能满足游客要求。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气氛豪华,布置典雅,其使用面积不少于400㎡。c)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设施设备完好,能随时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丰富、独特性明显,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d)有中文、英文印制,装祯精美的菜单。6.1.3.5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满足需要,标识醒目美观且有防滑设施,建筑造型生态化。所有厕所具备水冲、盥洗、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 生态厕所。

b)厕所设专人服务,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室内整洁,有乡村文化气息。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通道与卫生设施。

c)乡村旅游点内垃圾箱的数量与布局适当合理,标识明显,造型美观独特,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分类设置,桶(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清扫及时,日产日清。6.1.3.6 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有特色,与环境协调。

b)购物摊点证照齐全,管理有序,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c)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有数量充足的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10种,乡村民俗文化特色突出。6.1.3.7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具备国际、国内直拨功能。b)公用电话亭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c)无线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1.3.8 娱乐设施

a)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游客多时能够进行文娱表演,表演内容富有特色。b)有大小会议室,配有必要的会议音响设备及电脑、投影设备。6.1.4乡村旅游点安全

6.1.3.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足够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

c)乡村旅游点能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6.1.3.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乡村旅游点能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c)乡村旅游点相关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1.3.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均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配备有足够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

c)乡村旅游点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有严格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

d)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医务人员和游客常备药品。

e)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必要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设有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6.1.5乡村旅游点卫生 6.1.5.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完好、无缺损,不漏水。

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清洁无霉斑、无脱落、无刻画。

c)乡村旅游点内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空气清新无异味。6.1.5.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

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能达到GB 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严格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1.5.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无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

b)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

c)乡村旅游点内的公共厕所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6.1.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1.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a)设有专职服务质量监督部门,主动接受游客监督,对外公布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

b)在乡村旅游点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进行相应服务改进。6.1.6..2 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

6.2三花级

6.2.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2.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

b)建筑布局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能烘托乡村环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域。

c)乡村文化气息氛围浓厚。绿化覆盖率较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良好,适宜度假、休闲、健身。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生态保护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生态旅游资源。

6.2.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较好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较好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d)活动项目能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6.2.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

b)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乡村旅游点配备有必要的环境生态保护队伍和资金支持。6.2.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2.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具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较为明显、布局基本合理。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域,植物与小品布置得当、环境优美。c)乡村旅游点内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且美观醒目,造型有特色,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识牌和说明牌设置合理。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充足。

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设计有特色,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6.2.2.2 特色活动项目

a)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10个,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较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

b)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展示、游览、体验等活动能有机结合,协调统一。

c)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6.2.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机构健全、职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优良。

b)乡村旅游点设有游客接待中心,位置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功能齐备。游客中心有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接待制度健全,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有特色,品种全,内容丰富,制作良好,适时更新。并同区内外不少于3家旅行社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客源稳定。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当地特色,态度热情,服务优良,全体从业人员均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导游服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6.2.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2.3.1 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部分体现当地的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

6.2.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交通设施完备,进出便捷。

b)有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专用停车场。且布局合理,容量能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醒目。

c)主干线通往乡村旅游点支线公路路口、支线公路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 口有指示牌。

d)点内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e)附近设有加油站。6.2.3.3 住宿设施

a)乡村旅游点的住宿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有套间、标准间,床位数不少于30个,配备有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

b)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有淋浴设施,24小时提供热水。

c)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的配备较为齐备,做到一客一换。d)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能做到及时清洗、消毒。6.2.3.4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

b)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能基本上满足游客要求。餐厅位置合理,通风采光良好,布置典雅,其使用面积不少于200㎡。

c)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设施设备完好,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丰富、独特性明显,营养丰富。

d)有印制精美的菜单。6.2.3.5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

b)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通道与卫生设施。有防滑设施,室内设施齐备,盥洗室有门、水冲、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c)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垃圾箱分类设置,桶(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能及时清扫。

6.2.3.6 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协调。

b)购物摊点证照齐全,管理有序,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c)旅游商品种类丰富,且有数量充足的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8种,有乡村民俗文化特色。6.2.3.7 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b)公用电话亭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标志美观醒目。c)无线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2.3.8 娱乐设施

a)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游客多时能够进行文娱表演。b)有会议室,配有必要的会议音响设备。

6.2.4 乡村旅游点安全

6.2.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乡村旅游点能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明显,防护设施齐备、有效。6.2.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乡村旅游点能建立一定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c)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乡村旅游点建立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2.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配备有足够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

c)乡村旅游点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有严格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

d)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兼职医务人员和游客常备药品。

e)乡村旅游点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应急处理能力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档案记录准确、齐全。

6.2.5 乡村旅游点卫生 6.2.5.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完好、无缺损,不漏水。

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基本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较清洁。

c)乡村旅游点内基本上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6.2.5.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

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基本能达到GB 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严格的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严格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2.5.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基本没有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

b)乡村旅游点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

c)乡村旅游点内的卫生便池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6.2.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2.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a)设有兼职服务质量监督部门,主动接受游客监督,对外公布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

b)在乡村旅游点入口集中处或问讯处设意见(卡、箱),定期收集分析游客意见,进行相应服务改进。6.2.6..2 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投诉必复。

6.3 二花级

6.3.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3.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

b)建筑布局基本合理,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有格调,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

c)乡村环境氛围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农作物、动植物与乡村景观配置得当,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较好。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6.3.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

d)活动项目能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6.3.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乡村旅游点有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c)乡村旅游点配备环境生态保护人员和资金。6.3.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3.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具有比较明确的功能分区,且各活动区的分隔较为明显、布局基本合理。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区域,环境优美。

c)乡村旅游点内主要地段有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清晰美观,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满足需求。

d)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合理,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6.3.2.2 特色活动项目

a)乡村旅游点能提供特色多样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5个,有一定的地方性、季节性和参与性,能较充分地体现当地农业(渔业)和农村特色,游客感觉舒适有特色。

b)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具有较充足的活动空间,且项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c)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与其他旅游点及附近乡村旅游点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6.3.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市场秩序良好。

b)有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游客中心或相应场所,咨询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较好。并同区内外旅行社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有特 色,服务良好,部分从业人员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6.3.3 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3.3.1 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点,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基本上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当地民族性、地方性、环保性和农村特色。6.3.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通畅。

b)有专用停车场所,布局较合理,容量能基本满足需求,场地平整坚实,标志规范、醒目。

c)有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

d)点内使用清洁能源或低排放的交通工具。6.3.3.3 住宿设施

a)乡村旅游点的住宿能基本满足游客的需求,床位数不少于10个,配备有冷暖设备或换气装置。

b)客房内有独立卫生间,有淋浴设施,定时提供热水。

c)乡村旅游点客房内配套设施与用具的配备较为齐备,做到一客一换。d)乡村旅游点客房被褥、枕巾等能做到及时清洗、消毒。6.3.3.4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

b)餐饮服务设施规模,与接待游客数量相适应,能基本上满足游客要求,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整洁,其使用面积不少于100㎡。

c)餐饮场所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且品种较多。

d)有干净、整洁的菜单。6.3.3.5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建筑造型与景观环境协调。全部厕所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并保持完好或使用免水冲生态厕所。

b)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有防滑设施,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c)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垃圾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垃圾能及时清扫。

6.3.3.6 旅游购物

a)购物场所布局合理,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b)旅游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且有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5种。6.3.3.7 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和游客集中场所有固定电话。b)无限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3.3.8 娱乐设施

a)有棋牌室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6.3.4 乡村旅游点安全

6.3.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严禁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严禁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基本明显,防护设施基本齐备、有效。6.3.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乡村旅游点能基本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c)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建立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3.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基本上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规模较大的乡村旅游点和游客较为集中的地区,能基本上配备一定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

c)乡村旅游点基本上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并具有一定的定期监督、处罚和公示制度。

d)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游客常备药品。

e)乡村旅游点基本上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

6.3.5 乡村旅游点卫生 6.3.5.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较为完好、无缺损,不漏水。

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基本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较清洁。

c)乡村旅游点内基本上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6.3.5.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

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基本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一定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3.5.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基本没有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

b)乡村旅游点基本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c)乡村旅游点内的卫生便池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6.3.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3.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能主动接受游客监督,有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6.3.6..2 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能及时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 投诉者。

6.4 一花级

6.4.1乡村旅游点生态环境 6.4.1.1 自身环境

a)空气、噪声、地面水环境质量和污水排放达均达到国家标准。

b)建筑布局较合理,建筑物造型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出入口主体建筑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周边建筑物与乡村环境基本协调,或具有一定的缓冲区或隔离带。

c)乡村生态环境氛围较好。绿化覆盖率较高,乡村景观与生态环境美化效果较好。

d)点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不破坏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6.4.1.2 环境资源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特色自然资源、植被、土壤和环境条件。b)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的历史古迹、文物和特色建筑物。c)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保护当地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民俗、生活习惯。

d)活动项目能基本做到以不破坏生态环境平衡为前提,能坚持环保原则。6.4.1.3 环境生态保护

a)乡村旅游点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b)乡村旅游点有环境生态保护制度、监督和约束机制。6.4.2 乡村旅游点布局 6.4.2.1 布局与分区

a)乡村旅游点绿化较好,环境较为优美。

b)乡村旅游点主要地段,有明确引导和介绍标识,且美观醒目、文字准确规范,数量充足。

c)乡村旅游点内主要地段有引导和介绍标识,中英文对照,清晰美观,与乡村环境相协调。文字准确规范,位置合理,数量满足需求,符合GB/T 10001.1的规定。

6.4.2.2 特色活动项目

a)乡村旅游点能提供一定的活动项目,参与性活动项目不少于3个,能体现农业(渔业)和农村的特色,游客感觉有特色。

b)乡村旅游点活动项目区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项目布局基本合理、功能较完善。

6.4.2.3 乡村旅游点的功能管理

a)乡村旅游点建立有管理人员,市场秩序良好。

b)有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的场所,服务人员业务熟悉,服务热情。且设有面向公众的旅游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接听及时。

c)乡村旅游点有介绍乡村旅游点区位概况及活动项目等内容的小册子或折页,品种多,内容丰富,制作较好。

d)乡村旅游点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人数及语种能满足游客需求,着装统一,服务良好,部分从业人员接受过旅游服务、安全等相关培训。

e)导游(讲解)词科学、准确、生动。6.4.3乡村旅游点硬件设施 6.4.3.1 建筑装修

a)乡村旅游点的主体建筑和配套设施建设,其建筑形式、体量、色彩能与周围景观及其氛围基本上相协调。

b)乡村旅游点建筑的内部装修简朴大方,在用材、内容上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农村特色。

6.4.3.2 旅游交通

a)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基本通畅。

b)具有停车场所,容量能基本满足需求,场地较平整坚实,有相应标志。

c)有通往乡村旅游点公路路口有指示牌。

6.4.3.3 餐饮设施

a)乡村旅游点餐饮设施建设,基本上能与乡村旅游点整体环境相协调。b)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其使用面积不少于60㎡。c)餐饮设施设备完好,基本上能提供当地特色菜肴,有菜单。6.4.3.4 卫生设施

a)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满足需要,标识醒目。

b)厕所整洁,洁具洁净、无污垢、无堵塞。通风良好、光线明亮。

c)乡村旅游点内的垃圾箱数量与布局较为适当、合理,并注明标识。垃圾箱体完好、有盖,表面干净无污渍。6.4.3.5 旅游购物

a)有购物场所,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

b)旅游商品种类比较齐全,且有自产农副产品,其中自产不少于3种。6.4.3.6 通讯设施

a)乡村旅游点出入口有固定电话。b)无限通讯网覆盖完全,信号良好。6.4.3.7 娱乐设施

a)有棋牌室等旅游娱乐设施或场地。6.4.4 乡村旅游点安全

6.4.4.1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设施

a)乡村旅游点获得当地消防部门的书面许可。

b)乡村旅游点有一定数量的消防、防盗、救护等设备,且完好、有效。c)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保证各项安全设备的安全可靠,能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不使用有事故隐患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不使用超过安全期限的安全设施、设备。

d)乡村旅游点危险地段的标志基本明显,防护设施基本齐备、有效。6.4.4.2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制度

a)乡村旅游点能把安全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培养全员安全意识。b)乡村旅游点能基本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c)乡村旅游点主要人员能经常参加当地主办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d)乡村旅游点能基本上建立不定期的安全检查、预演、监督和及时汇报制度。

6.4.4.3 乡村旅游点的安全管理

a)乡村旅游点经营管理与服务人员基本上接受过消防培训,并具有紧急情况下组织游客疏散、电话报警和快速救援的知识与技能。

b)能基本上配备一定的保安安全人员,以保证秩序和维护安全。c)乡村旅游点基本上能向游客提供安全卫生的餐饮服务,消毒措施到位。d)乡村旅游点有相应的医疗急救措施,并配备游客常备药品。

e)乡村旅游点基本上建立有一定的紧急救援机制、突发事件处理及应急机制。

6.4.4 乡村旅游点卫生 6.4.4.1 卫生条件

a)乡村旅游点的卫生设备和设施较为完好、无缺损,不漏水。

b)乡村旅游点的卫生场所内基本无蚊蝇、污物,墙壁、隔板、门窗等较清洁。

c)乡村旅游点内基本上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6.4.4.2 卫生制度

a)乡村旅游点内公共卫生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制度和检查制度。

b)乡村旅游点卫生良好有保障,餐饮场所基本能达到GB16153-1996规定的卫生标准。

c)旅游饮食卫生具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制度,并有一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

d)乡村旅游点具有一定的卫生消毒设施与卫生消毒制度。6.3.4.3 卫生管理

a)乡村旅游点基本没有游客针对旅游饮食卫生的投诉情况。

b)乡村旅游点基本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的措施。c)乡村旅游点内的卫生便池能及时冲洗,做到干净、无污垢、无异味。6.4.6 服务质量保证和监督 6.4.6.1建立服务管理监督机制

能主动接受游客监督,有质量投诉监督电话号码。6.4.6..2 投诉处理

诚恳对待游客投诉,能及时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投诉者。

下载3-2007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解析(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3-2007 体育场馆等级划分及评定 第3部分:羽毛球馆解析(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行《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实施方案

    推行《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工作 实施方案 一、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工作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制定和实施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从而进一步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引导、服务与......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前 言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7775-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本标准......

    导购员等级划分

    导购员等级划分考核标准导购员薪资发放标准: 学员导购员:没有经验,销售经验空白,需培训学习的不能独立销售太阳能,培训后方可以申请导购员考核,考核通过后调档导购 店内星级导购员......

    干部等级划分

    根据公务员法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

    建筑各种等级划分

    一、地下建筑防水等级划分 设计人员在进行防水设计时,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等来确定防水等级,然后根据防水等级、防水层耐用年限来选用防水材料和进......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高层建筑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应分为四级:A级,不燃性;B1 级,难燃性;B2级,可燃性;B3级,易燃性 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确定。 B3级装修材料可不进行检测。 常用......

    官员等级划分

    《公务员法》第16条、17条规定了公务员的职级层次,分别是: 国家级正职:总理 国家级副职:副总理,国务委员等 省部级正职:各省省长,各部、委、总局的部长、主任、局长等 省部级副职:副......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 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设计收费标准随等级高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