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台湾问题各届领导人的最高意见
一纲四目:
1963年周恩来将我党的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指: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指:台湾统一祖国后,除外交上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尊重蒋之意见,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叶九条: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提出九条对台方针,后被称为“叶九条”。其要点包括:建议举行国共两党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建议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统一后,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以担任全国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邓小平在1982年1月11日的一次谈话中说:“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也是党的领导人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邓六条: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进一步阐述了用“一国两制”办法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提出了六点主张,后被称为“邓六条”。其主要内容是: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不能没有限度,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要实现统一,可以通过两党平等谈判进行,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更不能让外国插手。这使“一国两制”构想更加明确、具体、系统。
江八条:1995年1月30日,江总书记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江总书记在这一讲话中,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后来被称为“江八条”。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手足兄弟;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这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胡四条:2005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重要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被称为“胡四条”。
习四条:2013年6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全体成员。习近平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四个“坚持”:第一,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第二,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第三,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第四,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这又被称为“习四条”。
第二篇:中国历代最高领导人
中国历代最高领导人
2006年12月23日 星期六 17:1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之一。
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历史上有过几次改变。
一大为中央局书记。
二大三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四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五大六大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六大一说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1943年3月20日到1982年十二大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十二大以来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较少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或“中共总书记”。
八大时期(1956年--1966年)和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到1982年9月十二大也有总书记,但主要负责书记处的工作,并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之下,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曾担任过总书记,但他当时并不是最高领导人。其间,最高领导人为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为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局组成人员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周总理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忠发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说为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总理、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组成。
1943年3月20日毛泽东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73年8月30日-1976年9月9日)华国锋(1976年10月7日-1977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1977年8月19日-1981年6月28日)胡耀邦(1981年6月29日-1982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1982年9月12日-1987年1月15日)赵紫阳(1987年1月16日-1987年11月1日)(代理)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1987年11月2日-1989年6月23日,实际上—5月19日)江泽民(1989年6月24日-1992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首脑。每届任期为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总理负责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根据宪法对国务院赋予的职权行事。总理产生程序:国家主席提名,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再由国家主席任免。
历任总理
政务院总理:周总理(1949年10月1日至1954年9月,当时称为“政务院”总理,之后为“国务院”总理)第一届国务院总理:周总理(1954年9月至1959年4月)第二届国务院总理:周总理(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第三届国务院总理: 周总理(1965年1月至1975年1月)第四届国务院总理:周总理(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8日)代总理:华国锋(1976年2月4日至1976年4月7日)总理:华国锋(1976年4月7日至1978年3月)
第五届国务院总理:华国锋(1978年3月至1980年9月10日)总理:赵紫阳(1980年9月10日至1983年6月)
第六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1983年6月至1987年11月24日)代总理:李鹏(1987年11月24日至1988年3月25日)第七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88年3月25日—1993年3月)第八届国务院总理:李鹏(1993年3月—1998年3月17日)第九届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8年3月17日—2003年3月16日)第十届国务院总理:温总理(2003年3月16日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机构中的一种。自1954年开始设立。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它对外代表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第六十二条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最多可连任两届,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必须是年满45周岁并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实践上则同时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以上的高级干部。
宪法第三章第二节界定了主席的职责与义务。主席的主要权力包括,根据全国人大和其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它组成人员、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动员令、授予国家勋章;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批准或废除与外国缔约等。
按宪法,主席职务仅仅是象征性的国家的元首。如果主席同时任别的职务,其实际权力则来自其他职务,自杨尚昆开始,国家主席一般都兼任中央军委主席或副主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如果国家主席出缺,由国家副主席继任;如果正副主席都出缺,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代理主席职位至新的国家正副主席人选产生为止。
历任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胡主席(2003年3月15日至今)
中央军委主席,是中央军委的最高职务。
1982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设立中央军事委员会,至此,形式上存在两个中央军事委员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但是两会的主席(又分别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和第一副主席除了过渡时期外均为相同的人选。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有政治生活背景,中央军委主席一职的人选一般标志着一个统治时代的开始和终结,尽管理论上军委主席只是中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实际上多数为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或掌握实权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毛泽东时代,由毛泽东担任军委主席;在邓小平时代,过渡时期由华国锋担任,之后邓小平担任直至1989年,随后就是总书记时期或称后邓小平时代。
客观上在中国,军事权力在政权完全稳定以后,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均由一人兼任。在政权的过渡时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有时由一个人兼任,军委主席由实权人担任。如邓小平主政后最高职务为军委主席,期间胡耀邦、赵紫阳和总书记先后担任党的总书记。1993年以后,总书记集国家主席、党的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三职于一身,其中1989年6月接替赵紫阳为党的总书记、其中1989年9月接替邓小平为军委主席、1993年接替杨尚昆为国家主席。如现任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主席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在2005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胡主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1949年—1976年)华国锋(1976年—1981年)
邓小平(1981年—1989年11月7日)
江泽民(1989年11月7日—2004年9月19日)胡主席(2004年9月19日至今)历任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胡锦涛(2003年3月15日至今)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之一。
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历史上有过几次改变。
一大为中央局书记。
二大三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四大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五大六大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六大一说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从1943年3月20日到1982年十二大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十二大以来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较少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或“中共总书记”。
八大时期(1956年--1966年)和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到1982年9月十二大也有总书记,但主要负责书记处的工作,并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之下,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为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局组成人员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忠发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说为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组成。
1943年3月20日毛泽东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73年8月30日-1976年9月9日)
华国锋(1976年10月7日-1977年8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1977年8月19日-1981年6月28日)
胡耀邦(1981年6月29日-1982年9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1982年9月12日-1987年1月15日)
赵紫阳(1987年1月16日-1987年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1987年11月2日-1989年6月23日,实际上—5月19日)
江泽民(1989年6月24日-1992年10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历任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胡锦涛(2003年3月15日至今)
中央军委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简称,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指挥和军事决策机构”,它领导着全国的武装力量。
1931年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瑞金成立,下设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苏区主要领导项英、毛泽东、朱德先后任主席。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朱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彭德怀、王稼祥任副主席,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15人为委员,红军历史上的中革军委即由此开始。1933年5月,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增补秦邦宪(博古)、项英为中革军委委员,朱德在前方指挥作战期间,由项英代行主席职权。1934年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朱德再次当选为中革军委主席,周恩来、王稼祥当选为副主席。
1935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军事三人小组,成为长征中军事最高决策机构,而中革军委组成人员不变。6月,中央红军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为了统一指挥两大方面军作战,中共中央召开了著名的“两河口会议”,会议决定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9月,中革军委实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七人主席团制。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中革军委进一步扩大,委员增加到23人,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张国焘为副主席。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林彪、刘伯承、张浩、叶剑英、徐向前为委员,这样中央军委又改为仅属于中共中央。
1938年,王稼祥从苏联回国后被补选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1943年3月,补选刘少奇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彭德怀为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自1937年,萧劲光、滕代远、叶剑英先后任军委总参谋长;杨尚昆、陶铸、伍云甫先后任军委秘书长。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武汉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为副主席,陈毅、贺龙、林彪、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等为委员,杨尚昆为军委秘书长。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宣告成立,毛泽东任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程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贺龙、陈毅、徐向前、林彪等22人为委员.1959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中共中央军委由毛泽东任主席,林彪、贺龙、聂荣臻为副主席,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工作,“9·13”事件后,军委撤销办事组,重组军委办公会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973年12月,邓小平被选为军委委员;
1977年7月,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华国锋被追认为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恢复了包括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在内的领导职务。8月12日~18日,中共十一大召开,华国锋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为副主席;李先念、粟裕、罗瑞卿、汪东兴、陈锡联、韦国清、苏振华、张廷发为常委;罗瑞卿为秘书长;杨勇、张震、梁必业为列席常委。1981年6月,华国锋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之职,胡耀邦和邓小平分别被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1987年11月1日,中共十三大通过了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其中规定“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此条规定一直延续至十六大新党章。2日,邓小平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赵紫阳任军委第一副主席,杨尚昆为军委常务副主席;1988年4月8日,邓小平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
1989年11月6日~9日,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为军委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为军委副主席,杨白冰任军委秘书长。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共十四大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刘华清、张震当选为军委副主席;
1997年9月12日~18日。中共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江泽民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选举张万年、迟浩田为军委副主席;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王瑞林为军委委员。
200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新世纪盛会———中共十六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选出了新世纪的中央军委领导班子,江泽民再次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郭伯雄、曹刚川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2005 年03 月13 日,胡锦涛在上午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回答者:Tanworld助理 二级 8-12 13:15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45年6月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中共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1973年8月中共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2年10月19日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回答者:zys1982-助理 二级 8-12 13:17
中共中央总书记
全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较少称“中堽共产党总书记”或“中共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是 中国共产党 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之一。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的正式称呼.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这个职位与现在的总书记一职有着本质的区别,楼上的同志误解了。
如下例列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中共历任最高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暂不成立党的中央委员会,先组成中央局,会议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3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任宣传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高君宇为中央委员。邓中夏、向警予为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局组成人员为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后因谭平山调任驻粤代表,9月补入王荷波)5人组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彭述之、张国焘、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并驻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周恩来为秘书长(未到任前,由蔡和森代理);陈独秀、蔡和森、李立
三、李维汉、瞿秋白、谭平山、张国焘7 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忠发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说为政治局主席兼中央常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5名正式委员和李立
三、徐锡根、杨殷3名候补委员组成。
1943年3月20日毛泽东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
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73年8月30日-1976年9月9日)
华国锋(1976年10月7日-1977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华国锋(1977年8月19日-1981年6月28日)
胡耀邦(1981年6月29日-1982年9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耀邦(1982年9月12日-1987年1月15日)
赵紫阳(1987年1月16日-1987年11月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赵紫阳(1987年11月2日-1989年6月23日,实际上—5月19日)
江泽民(1989年6月24日-1992年10月18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
第三篇: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不是毛泽东
遵义会议后中共最高领导人不是毛泽东
文|何方
2011年01月12日08:48 来源:人民网-文史频道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延安整风时定下的基调,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此成为历史定论。一切正式党史著作和许多老同志的回忆录,都严格遵守了这一口径。但是只要详加考察,就会看出原来这一论断并不确切,只是一种个人崇拜影响下并不合乎事实的说法。
本文原载于《文史参考》2011年第1期
封面故事:不该被历史埋没的张闻天
201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90周年纪念。随着史料的不断发掘及对个人崇拜的打破,中共党史上存在的一些历史疑点,迷雾渐散,真相日益明晰。长期以来,张闻天的历史地位和功绩曾被忽视。中共党史普遍认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近来史学界研究成果却表明:1935年遵义会议上,当选党中央总书记的是张闻天,他与王稼祥等人力荐毛泽东指挥军队。此后几年,张闻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遵义会议开始,无论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释放刘志丹还是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张闻天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各种原因,掌权后的毛泽东对张闻天日渐疏远。从庐山会议到“文革”期间,张闻天长期受到不公正待遇。1976年7月1日,张闻天病逝于江苏无锡。正视历史,还原真相,超越政治成败的评价体系,客观看待历史中的人与事,只会有助于来者更好地把握未来,这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民主风气的应有之义。
何方:
陕西临潼人,1922年生;我国著名外交、党史与国际问题学者;1938年赴延安抗大学习,后随张闻天转入外交战线,历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等;1980年筹办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并出任所长八年;后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七年;离休后研究重点转入中共党史,代表作品有《何方谈史忆人》等。
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张闻天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此后几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党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以来,他在这个时期的职务和所起的作用遭到埋没。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是延安整风时定下的基调,写进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此成为历史定论。一切正式党史著作和许多老同志的回忆录,都严格遵守了这一口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此又加以强调和重申。长期以来,使这个问题不只是在学术界,就是在群众中也已成为一种常识。但是只要详加考察,就会看出原来这一论断并不确切,只是一种个人崇拜影响下并不合乎事实的说法。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
根据现有材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遵义会议确立的是以张闻天为首的党中央的集体领导。遵义会议及其以后一个时期,毛泽东作为这一集体的一员起了重要作用,但并未成为核心。确立起毛泽东在中央和党内的领导地位,起码也是三四年以后的事,遵义会议连开始过渡都谈不上。会上,只是经张闻天和王稼祥提议,毛泽东当选为政治局常委,从此进入了党的领导核心。
遵义会议决定和常委分工都规定得很明确,就是“取消三人团(即中央政治局常委博古、政治局常委兼中革军委书记周恩来以及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编者注),仍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而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以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
毛泽东这时只能作为会议的一个参加者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的意见也不见得大家都听。在讨论是否进攻打鼓新场的鸭溪会议上,竟然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决了毛泽东的意见并撤销了他的政委职务。毛泽东也只能连夜去找周恩来,建议晚点下命令。当时那种军事上的集体领导,现在看来好像有点矫枉过正,但在没有建立起军事领导权威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的,否则毛泽东就很难发挥作用。所以半年后的沙窝政治局常委会上,毛泽东还提议要发挥常委会作用,每周至少开会一次。说明他并不嫌开会多。因为这时毛泽东的领导威信还不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那么高。鸭溪会议上意见遭多数否决,以及会理会议前林彪写信、彭德怀发牢骚以及刘少奇与杨尚昆发电报等不信任毛泽东军事指挥的事件,都是证明。
遵义会议是在大家要求下,经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由总书记博古主持召开的。说遵义会议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举行的,只是延安整风后一些人使用的一种抽象说法。他既未召开和主持,也未作报告和结论。遵义会议后几年的中央会议,则都是由张闻天召开和主持的,前后多达137次。所以在纪念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夕,王震还特意向邓力群提出建议,“请你、乔木、胡绳同志考虑,能在修改党史时,将张闻天任中央书记(特别是长征结束后)主持会议的史实载入史册”,说“许多同志似不知张闻天任中央书记多年这一历史事实。历史要真实”。
1938年以前,在张闻天担任总书记时期,只有他可以召开中央的会议,毛泽东则只能建议张闻天召开。在中央驻瓦窑堡期间,政治局和常委的多次会议,就是在毛泽东因去前方而缺席的情况下举行的。其中有些会还就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作出了决定,有的事先征询过毛泽东的意见,有的只是事后通知他或者不通知。例如1936年3月晋西会议后,张闻天回到后方,毛泽东仍在前线,在这一个多月里张闻天主持召开的政治局或常委扩大会就有七次,毛都缺席。在红军渡河回陕前,毛泽东要求开政治局会议,4月28日致电张闻天,内称:“提议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新的行动方向及其他与其关联的问题。”可见,召开政治局会议是张闻天的职责,毛泽东只可提出建议而无权自行决定。
遵义会议后三四年,代表党中央同各方面联系和处理重大组织问题的,是总书记张闻天。张闻天接任总书记后,发布中央决定和指示,接受并处理各地发给中央的请示报告;派遣和任免重要干部,如长征路上派陈云、潘汉年去上海,到陕北后派刘少奇领导华北局和派冯雪峰到上海等;建立地方党委,其中成立陕甘宁省委,派李富春为书记,成立甘肃省工委,以刘晓为书记,改陕甘特委为陕甘省委,由朱理治任书记,派戴季英去陕南建立省委等,都是由张闻天主持会议通过,再电告在前方的毛泽东、周恩来的。而且连毛泽东本人的几次分工和任命,也是由张闻天建议并提交政治局或常委讨论决定的。如遵义会议后,“他决定由毛泽东同志负责军事工作”,提议毛泽东任前敌总指挥,同意毛泽东成立三人军事小组的意见,长征途中沙窝政治局常委会上提议毛泽东分工主管军事,到达陕北后的下寺湾政治局会议上,建议成立新的中央军委,任命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等等。
西安事变:毛泽东要“除蒋”,张闻天主张和平解决
颇能说明问题的还有对1936年西安事变的处理。
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这次事变,是在中共中央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如何正确处理西安事变,是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关键。事变第二天的12月13日,张闻天就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依惯例由分工管军事和统战的毛泽东作报告。毛泽东提出了两条互有关联的主张:一是“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来领导全国,控制南京”;二是“除蒋”、“审蒋”(两天后毛泽东领衔的红军将领通电中还公开提出“审蒋”)。张闻天在发言中表示了不同意见,主张“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把局部的抗日统一战线转到全国性的抗日统一战线”。
后来的事变发展证明,中央执行的不是毛泽东的主张,而是张闻天提出的方针。19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对西安事变的意见已趋于一致,通过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确定和阐明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会上张闻天还批评了“审蒋”的意见,说“要求把蒋介石交人民公审的口号是不妥的”。一个多月后的1937年1月24日,毛泽东在一次政治局常委会上也提到“审蒋”的口号不对。在紧急时刻,作为“第一把手”的张闻天又亲赴西安,指导谈判和研究对策。这也象征着党中央此时到了西安(这时西安及其附近集中着一大半政治局委员和四分之三的常委)。毫无疑问,毛泽东也是运筹帷幄(19日政治局会议举行的当天就起草和发出14份电报),在处理西安事变中起了重大作用。但提出方针和工作中抓总的却是张闻天。只是由于长期遭到埋没和抹杀,至今论及西安事变的书籍以及文艺作品仍然不承认他的领导作用,甚至忽视他的存在。
张闻天和毛泽东都遵守遵义会议的决议和维护会后形成的领导体制。张闻天是个一贯奉公守法和一切都要照章办事的人。他在坚持集体领导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方面特别认真,可以说在中共党史上开了一代风气。他又十分尊重毛泽东,注意征求和采纳毛泽东的意见,以致王稼祥讥笑他是个“泥菩萨”,他则以“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相回敬。但在遵义会议后几年,特别是1937年12月会议改组书记处以前三年,他却并没有把毛泽东看成领导和上级,而是严格履行总书记的职责,主持日常工作,召开中央会议,出主意,用干部,做到了“在其位谋其政”。直到1938年,还为反映许多干部的意见写信规劝毛泽东不要和江青结婚而引起毛泽东的大怒。
张闻天写信反对毛泽东与江青结婚,惹得毛大怒,当场撕信
1938年秋,毛泽东要与江青结婚,延安议论纷纷,许多老同志都有意见。原在北方局做秘密工作的王世英,当时正在中央党校学习,写了一封信给中央,说江青在上海桃色新闻很多,毛主席同她结婚不合适。信上签名的人一大串。根据地也有打电报、写信来的,比如,项英就曾电报中央极力反对。这些意见都集中到张闻天那里。中央的几位领导同志也向张反映,希望他出面做工作。
张闻天觉得为难:结婚是个人私事,别人不便干预;毛泽东的个性又极强,认准了事很难回头。但大家的意见确实很有道理,党的领导人的婚姻也不能等闲视之。考虑再三,张闻天综合大家的意见,以个人名义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写得比较婉转,大意是:你同贺子珍合不来,离婚,大家没有意见,再结婚也是应该的,但是否同江青结合,望你考虑。因江青在上海是演员,影响较大。这样做,对党对你,都不大好。毛泽东读罢勃然大怒,当场把信撕了,说:“我明天就结婚,谁管得着!”第二天就在供销社摆酒席两桌,张闻天自然不在宾客之列。“刀下留人”救了刘志丹的是张闻天,不是毛泽东
被长期误传的关于释放刘志丹的问题,可能又是一些搞个人崇拜的人为了突出毛泽东而移花接木的例子。
长征到达陕北后,纠正陕北肃反错误、释放刘志丹等人,是张闻天直接领导和亲自处理的。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决策却被说成是毛泽东做的。各种史书和回忆录都说是毛泽东听了汇报就“当即下令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还有更生动地描述为下令“刀下留人”),释放了刘志丹等,几乎从无人提到张闻天。
直到1985年,郭洪涛才在《张闻天初到陕北》一文中提出:“具体处理过去的冤案,释放刘志丹等同志,这些工作都是张闻天领导的。他派王首道同志办理这件事,还组成了一个五人小组,除王首道以外,有董老(负总责)、张云逸、罗迈和我参加。他亲自过问这个小组的工作,对纠正肃反扩大化错误抓得很紧。”“一个处理肃反问题,一个改变对富农的策略,我当时深感张闻天开头这两炮放得挺好,对他十分敬佩。”应该说郭洪涛的说法比较可靠。因为他是当时陕北党的负责人,红军到达陕北后第一个代表陕北党向中央常委作有关肃反情况的汇报,然后又参加五人小组。
事实上刘志丹等人也是被关押在后方的瓦窑堡的,常委在下寺湾听取汇报后即分成两路,毛泽东和周恩来去了前方,不可能直接处理此事。而是到后方的张闻天在查清后主持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央《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并亲自主持了为刘志丹等平反的大会,还代表中央讲了话,彻底解决了问题。毛泽东只是在1935年11月18日同周恩来、彭德怀一起从前方致电张闻天、博古,建议详细考察肃反中的问题,说“错捕有一批人,定系事实”。
张闻天不居功不争权,不独断专行,不摆领导架子。但他坚持独立思考,按原则办事,认为毛泽东错的东西也照样批评。除上述西安事变时在会上当面批评“审蒋”的口号不妥外,1936年1月31日在延长召开军事会议时,他还在书面发言中批评毛泽东瓦窑堡会议上关于军事战略问题报告(也是决议)中的一个提法,说“将保卫与扩大巩固根据地放在战略任务的第二项是不适当的”,把“打通苏联”作为战略方针之首要任务也是不对的。在他主持的中央会议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否决毛泽东的意见也不止一次。从毛泽东方面来说,还是尊重张闻天的总书记地位,而且当时对张闻天的领导也是满意的,并一再向人谈及。如到陕北后毛常对人说,洛甫这个人讲民主,开会让人畅所欲言,作总结时能把我的意见总结进去,我送他一个雅号,叫做“开明君主”(有时也说成“有道明君”或“明君”)。因而刘英就被称为“娘娘”。他因管军事,又自封为“毛大帅”。于是“明君”、“娘娘”、“大帅”,就在少数领导同志和熟人的圈子里称呼了一阵。
根据上述几个方面看来,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对全党全军的领导,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缺乏充分根据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经过延安整风会形成这样一个众口一词的结论,至今仍不能越雷池一步?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看来复杂,其实简单,就是看能不能摆脱多年来个人崇拜的束缚,真正实事求是地对待党史,做到去伪存真,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历任最高领导人表
中国共产党历任最高领导人表
中央局书记:陈独秀(1921年7月一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2年7月二大选举产生)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1923年6月三大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5年1月四大推选)
中央总书记:陈独秀(1927年4月至5月五大推选)
中央总书记:向忠发(1928年6月至7月六大选举产生)(注:1931年向忠发被国民党逮捕杀害后,由王明代理)中央总书记:博古(秦邦宪)(1934年1月六届五中全会产生)
中央总书记:张闻天(洛甫)(1935年1月遵义会议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45年6月七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56年9月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69年4月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毛泽东(1973年8月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华国锋(1976年10月中央会议通过,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追认)
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8月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主席:胡耀邦(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2年9月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赵紫阳(1987年11月十三届一中全会产生)
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89年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产生)
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2年10月19日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江泽民(1997年9月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涛哥(2002年10月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中央总书记:涛哥(2007年10月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
历任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1954年9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1954年9月27日—1959年4月27日)
刘少奇(1959年4月27日—1968年10月31日)
宋庆龄,董必武(1968年10月31日—1972年2月24日)(副主席代行主席的职权)
董必武(1972年2月24日—1975年1月17日)(以代主席名义行主席职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宋庆龄(1981年5月16日授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82年以后)
李先念(1983年6月18日—1988年4月8日)
杨尚昆(1988年4月8日—1993年3月27日)
江泽民(1993年3月27日—2003年3月15日)
涛哥(2003年3月15日至今)
政府首脑 周恩来:政务院(1949-1954)
周恩来:国务院总理(1954-1976)
华国锋:国务院总理(1976-1980)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0-1987)
李鹏:国务院总理(1987-1998)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1998-2003)
宝宝:国务院总理(2003-?)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1949年—1954年)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毛泽东(1954年—1976年)
华国锋(1976年—1981年)
邓小平(1981年—1989年)
江泽民(1989年—2004年9月19日)
胡锦涛(2004年9月19日至今)
第五篇:各届奥运简介
2004雅典奥运会
2004年 雅典 第28届奥运会
2004年,奥运会回到了希腊,这也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首届现代奥运会的故乡。共有创纪录的201个国际奥委会会员协会参加了本届比赛。本届奥运会共设301个小项(比2000悉尼奥运会多1项)的比赛。
2000悉尼奥运会
2000年 悉尼 第27届奥运会
2000悉尼奥运会是至今最大型的赛事,共有10651名选手参加300个项目的竞逐。暂且不论他们的规格,仅看他们良好的组织,就让人们重恢复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信心。菲舍尔在皮划艇比赛获得两枚金牌,从而成为首位在奥运会上20年间都有奖牌入账的女选手。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1996年 亚特兰大 第26届奥运会
当拳王阿里点燃主火炬时,1996年奥运会以极其生动的方式揭幕。在7月27日,百年奥林匹克纪念公园举行音乐会时,恐怖分子在此放置的一枚炸弹造成一人死亡,110多名民众受伤,但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给人们留下最好印象的还是在比赛中达到的体育
成就
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2年 巴塞罗那 第25届奥运会
本届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向职业选手敞开大门,美国派出包括魔术师约翰逊,迈克尔-乔丹和拉里-波德在内的“梦之队”。体操选手谢尔博赢得6枚金牌。赢得10000米的埃塞俄比亚选手图鲁成为首位奥运会非洲黑人女冠军,这也象征着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希
望
1988汉城奥运会
1988年 汉城 第24届奥运会
尽管田径名将本-约翰逊因禁药事件被取消成绩是1988年奥运会的大事件,但汉城奥运会仍然因为有许多非同寻常的表现而显得异常突出。速滑选手克里斯塔-卢丁-罗滕博格,在自行车比赛中获得一枚银牌,从而成为了历史上首位在同年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上都获得奖牌的选手
1984洛杉矶奥运会
1984年 洛杉矶 第23届奥运会
尽管以前苏联为首的几个国家出于报美国1980年抵制莫斯科奥运会的一箭之仇联合抵制参加本届奥运会,但仍有创纪录的140个国家参与了此次盛会
1980莫斯科奥运会
1980年 莫斯科 第22届奥运会
以美国为首的众多奥委会成员国联合抵制本届奥运会,使得参赛国最终降低至80个,这也是自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后的最低数。季佳京在男子体操所有项目上均获得奖牌,成为了迄今唯一一位在单届奥运会上独得8枚奖牌的运动员。
1976蒙特利尔奥运会
1976年 蒙特利尔 第21届奥运会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遭到了非洲国家的抵制,事源非洲抗议新西兰橄榄球队去南非做赛,而随后新西兰又计划参加奥运会,因此众多非洲国家选择抵制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女子比赛上,包括篮球、划艇和手球都首次成为奥运列项
1972慕尼黑奥运会
1972年 慕尼黑 第二十届奥运会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赛事。他们都设想可以在和平的气氛下欢庆,在前10天所有一切的确如此。但在9月5日凌晨,8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闯入奥运村,杀害了2名以色列队员,并带走了9名人质。所有9名以色列人质也全部被杀害。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1968年 墨西哥城 第十九届奥运会
选择墨西哥城作为主办1968年奥运会的城市是具有争执性的一届,因为这座城市2300米的高海拔,这意味着与海平面的地方相比空气中的含氧量要少30%,稀薄的空气让许多参加耐力项目的选手们损失惨重
1964东京奥运会
1964年 东京 第十八届奥运会
本届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奥运会。日本借由用与广岛被原子弹袭击日同天出生的坂井义则作为点燃圣火的火炬手,表达了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成功。柔道和排球都成为奥运设项。
1960罗马奥运会
1960年 罗马 第十七届奥运会
在放弃奥运会主办权54年后,罗马终于成为奥运会的主办城市。罗马把自己富有戏剧性的历史利用到了极致,摔跤比赛是在2000年前举行角斗的旧址马克辛奇巴西利卡举行的。本届奥运会利用的其他古迹还有卡拉卡拉大浴场(体操比赛)以及君士坦丁凯旋门(马拉松比赛的终点)。
1956墨尔本奥运会
1956年 墨尔本 第十六届奥运会
墨尔本以1票优势力压布宜诺斯艾利斯赢得了195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由于澳大利亚卫生检疫法对国外马匹的进入许可非常严厉,因此马术比赛是在6月的斯德哥尔摩首先进行的。墨尔本奥运会也是首次在南半球进行。匈牙利的帕普成为了首位夺得3枚
金牌的拳击选手。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1952年 赫尔辛基 第十五届奥运会
在赫尔辛基举行的195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一种壮观的方式开始,55岁的努尔米高举着火炬进入体育场并点燃了场地内的火炬台。然后另一位年轻的足球运动员拿着火炬到了体育场内一个塔楼的顶端,62岁的科勒迈宁接过火炬点燃了另一个火炬台。
1948伦敦奥运会
1948年 伦敦 第十四届奥运会
1948年伦敦奥运会是首次有电视转播的一届,尽管英国实际上很少人有电视机。女子赛艇项目首次成为奥运会列项,丹麦的卡伦-霍夫赢得金牌。17岁美国选手马蒂亚斯在从事十项全能项目仅4个月便赢得金牌,他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男子田径项目赢得金牌
最年轻选手。
1936柏林奥运会
1936年 柏林 第十一届奥运会
1936年奥运会在柏林举行,给人留下最好回忆的就是希特勒未能借由奥运会证明他雅利安人种优越性的理论。恰恰相反,本届最受欢迎的英雄是赢得4枚金牌的非洲后裔美国短跑和跳远选手杰西-欧文斯。在跳远比赛时,他的德国对手卢茨-朗甚至在纳粹分子
面前,向他表示……[ 1932洛杉矶奥运会
1932年 洛杉矶 第十届奥运会
由于1932年奥运会是在大萧条中期以及相对遥远的洛杉矶举行,因此参与的人数仅有1928年的一半。不过竞技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有18项世界纪录或被打破或被追平。观众人数也创造了纪录,有10万人参加了开幕式。本届奥运会还……
1928阿姆斯特丹奥运会
1928年 阿姆斯特丹 第九届奥运会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是在和平以及融洽的氛围下举行的,尽管长达20年的经济动荡和战争已经有了先兆。或许澳大利亚划船选手亨利-皮尔斯的经验就是赛事最好的例证,在1/4决赛进行到一半时,他停下来让一群鸭子从他的赛艇前通过。
1924巴黎奥运会
1924年 巴黎 第八届奥运会
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口号,在闭幕式上还升起了三面旗帜:国际奥委会会旗、主办国国旗和下届承办国国旗。本次应邀参赛的国
家地区数从29个跃升到44个。
1920安特卫普奥运会
1920年 安特卫普 第七届奥运会
原定于在柏林举行的1916年奥运会因为众所周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败爆发被取消,为了对在战争中遭受不幸的比利时人民表示尊敬,1920年奥运会承办权便交给了安特卫普。开幕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奥林匹克旗帜和运动员代表宣誓被引入
1912斯德哥尔摩奥运会
1912年 斯德哥尔摩 第五届奥运会
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1912年奥运会被认为是效率的典范。瑞典在径赛项目上引入了非正式的电子计时设备,同时首次使用了播音系统。现代五项全能被加入到奥运会设项之中。游
泳和跳水也首次出现了女子项目。
1908伦敦奥运会
1908年 伦敦 第四届奥运会
1908年奥运会最初是交给罗马举办的,但由于多次地震赫维苏威火山爆发,因此国际奥委会将主办权又交给了伦敦。在开幕式上,运动员按照国家列队进入体育场,许多国家都派挑选过的国家队参加。箭手威廉和夏洛特-多德成为了首对获得奖牌的兄妹。
1904圣路易斯奥运会
1904年 圣路易斯 第三届奥运会
1904年圣路易斯奥林匹克组织者重复了1900年时的所有错误,全部比赛花了5个半月才结束,而风头也完全被世界博览会抢走了。原本考虑有94个项目将成为奥运设项,不过来自非美国的选手只有42人,因此最后缩减到91项。
1900巴黎奥运会
1900年 巴黎 第二届奥运会
1900年奥运会是作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一部分,博览会的组织者让这项赛事持续了5个月之久,由于奥林匹克地位被削弱,许多运动员直到去世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参加了奥运会。首次有女性参加,参加回力球比赛的法国选手布罗希和奥赫尼尔是最先参赛的女选手……
1896雅典奥运会
1896年 雅典 第一届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的复兴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选手参赛,最大的代表团来自希腊、德国、法国和英国。1896年4月6日,美国的詹姆斯-康诺利赢得三级跳远的金牌,成为了1500多年来首位奥运冠军,获胜者获得了一枚银质奖章和一个橄榄枝。
【历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地】
届次
举行地点
年 份
雅典
希腊
1896 巴黎
法国
1900 圣路易斯
美国
1904 伦敦
英国
1908 斯德哥尔摩 瑞典
1912 柏林
德国
1916(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未办)安特卫普
比利时
1920 巴黎
法国
1924 阿姆斯特丹 荷兰
1928 洛杉矶
美国
1932 柏林
德国
1936 赫尔辛基
芬兰
1940(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伦敦
英国
1944(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未办)伦敦
英国
1948 赫尔辛基
芬兰
1952 墨尔本
澳大利亚1956 罗马
意大利
1960 东京
日本
1964 墨西哥城
墨西哥
1968 慕尼黑
原西德
1972 蒙特利尔
加拿大
1976 莫斯科
原苏联
1980 洛杉矶
美国
1984 汉城(首尔)韩国
1988 巴塞罗那
西班牙
1992 亚特兰大
美国
1996 悉尼
澳大利亚 2000 雅典
希腊
2004 北京
中国
2008 伦敦
英国
2012
中国历届奥运会奖牌榜
届数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计
名次 15
4
12
11 25 16 26 16 27 28 28 32
22 12 16 17 14 54 4 50 4 3 6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