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报告(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应对措施

时间:2019-05-14 00:2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事理论报告(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事理论报告(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应对措施》。

第一篇:军事理论报告(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应对措施

正文:

首先中国是个亚洲大国,它是边界线长,和很多国家相邻。然而同时这么多的国家对我国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其次,中国周边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也是世界热点和潜在热点最多的地区。再者中国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种民族,宗教等问题矛盾交织在一起,安全环境复杂。最后中国地处世界两大地缘战略区的交接处,既受其他大国的影响又影响着其他大国的关系,同时中国周边的形势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家统一面临着复杂的形势,海洋权益也存在复杂的纠纷,边界的种种争端也没有完全解决。还存在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种种不稳定的因素。目前我国的周边环境总体缓和,局部动荡。我国处理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睦邻、安邻、富邻。胡主席根据形势的发展指出:放眼长远,筹谋大局,有所作为。我国一向主张和平共处,但是如果面对一些非正义侵害我们国家利益,我们决不手软。

我想针对中国周边的几个主要的问题谈一谈,有南海问题,边疆地区安全问题,钓鱼岛问题以及台湾问题,印度方面暂且不论。

首先是台湾问题:近年来,在台湾问题上也出现在比较复杂的局势。我们大陆对台湾的问题的工作也加大力度,使台独分裂势力得到有效的打击。但是台独分裂势力仍未停止,“法理台独”危险依然是存在的。同时国际反华势力也没有停止,他们不断的破坏两岸关系。长期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外交反华敌对势力干涉我们国家的内政,对中国施加压力的一个战略性筹码。他们明理暗里怂恿支持台湾当局的“台独”倾向。因此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台湾与中国的大陆的统一不仅事管中国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事关民族尊严,事关中国在政治上的完全独立,而且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中华民族在本世纪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有利益台湾人民的发展。两岸如能在两个政府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如此一来,台湾可以永久安定,民众也可以安心。最近,在中共两党和两岸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对着难得的机遇。希望国共两党继续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扎扎实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取得实际进展,增强广大台湾同胞对两岸和平发展的信心。同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应该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确立坚定的立场 把祖国统一视为心目中神圣不可动摇的意志 视分裂祖国为耻,加强两岸人民的交流来往和增进友谊合作。在任何问题上两岸人民要宽容大度允许有不同的声音表达,允许有不同的举止行动,让世界上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明白中国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国家。

再看看南海问题,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几乎完全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沙群岛地处我国广阔浩瀚的南海,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 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群岛地处热带,渔业资源特别丰富,富含海藻、海带等热带资源,以及非常可观的海洋能源和盐业资源。此外,还蕴含极为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是亚洲大陆架3个最大的贮油地区之一。

南海问题现状:2009年2月17日,菲律宾参众两院正式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中国中沙群岛中的黄岩岛和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列为“菲律宾所属岛屿”并纳入菲海岸基线范围内。此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也相继通过各种形式来侵占和分吞我国南海诸群岛。2011年6月,越南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并于6月13日举行了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2011年11月16日,正在访问菲律宾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登上了停泊在马尼拉港的退役美国海军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签署60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讲话,称将通过派驻军舰等手段加强菲海军力量,并使用了“西菲律宾海”这一菲律宾单方发明的说法来指代南海。2012年12月,印度也介入了南海争端,欲使问题更加复杂。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 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时下,面对夹杂有领土争端、资源开发、共同安全、权力角逐等复杂矛盾的南海问题,中国如不能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战略清晰态度,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内外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多重矛盾压力,在相当大程度上牵扯很大一部分外交精力,甚至干扰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全局。在谈到南海问题的战略方针时,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构想,中国政府积极与南海有关国家开展外交协调和磋商,并于2002年11月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于缓和地区局势和推动共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稳定基石作用。

“远亲不如近邻”,作为在该地区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成员国,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南海问题上,相比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只要不改变现状,不挑战原先达成的原则和共识,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一些国家暂时有困难,中国也可以伸以援手,共克时艰。但如果非得要以此挑战底线,进而引发冲突和更严重的后果,中国 也不怕。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 务之急。

再看看我国的边疆地区安全,我国的边疆地区很不稳定。在我国新疆境的“东突”民族分裂势力,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相勾结,与依斯兰主义和泛突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建立“东突阙斯坦国”为目的,以宗教掩护,大肆进行分裂新疆的破坏活动。他们一方面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煽动民族情绪,鼓动宗教狂热,宣扬依斯兰“圣战”,叫嚣建立“东突阙斯坦国”,另一方面又迎合西方,宣扬“民主 人权 自由”与境外新疆民族分裂势力相呼应,加强联系,发展组织,进行恐怖活动,创造了一系列爆炸等恐怖暴力事件,严重危害了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严重危害了我国新疆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又如,逃往外国的**集团,利用西藏地区的交通困难,环境闭塞,经济不发达,群众文化水平低,对宗教宣传容易接纳的观点,打着宗教的旗号,大肆进行“藏独”分裂活动,具有欺骗性,加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在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妄图以“西藏问题”为突破口,支持“藏独”分裂势力搞“西藏独立”为突破口,内外勾结,里应外合。这些都将对我国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差生不利的影响。

最后看中国与日本之间钓鱼岛事件,中国与日本一直以来矛盾突出,领土争端最为强烈,我国渔船遭日本巡逻船两次冲撞,并遭日方登船检查。日方抓捕中国渔船船长。在这一事件上我们国家领导人表示出决不让步的态度。国家总理温家宝强烈要求日方立即无条件放 人。他说如果日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进一步采取行动,由此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方要承担全部责任。国家外交部也频频发言: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定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钓鱼岛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政治外交方面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这件事情仍未结束,它将给中日关系造成又一次巨大的变化,让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再次提高,并警告日本的狂妄,但这依然体现了中国今后要走的路依然很长,日本在起先的强硬态度让我们感到中国并不是让世界畏惧的大国,中国富国强兵之路还很漫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在面对着侵害自己利益的不正当行为的坚决反对的态度。

针对中国近年来的周边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加以缓解:一是切实加强经济建设。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这样一来可以稳固提高我国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从而加快对南海各岛的实际控制;二是合理开展政治斗争。东盟各国与我国关系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因此,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同时,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以便联手合作。总之,要通过各种积极形式主动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三是积极准备,以待时机。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已多次在多个场合正式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而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海争 端。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但同时我们也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我国要积极调整国防战略格局,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重点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的建设步伐。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

第二篇:军事理论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我国周边形势

我国周边形势十分严峻,如日本强化了对钓鱼岛的非法占领;印度把我国西藏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叫做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南沙群岛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还有台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等。而且越南和相关国家正同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大型石油公司,联合加紧勘探打井。南海水域日益呈现国际化、同盟化的趋势。

随着海洋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在有争议的岛屿周围油气资源的发现和开采将越来越多;随着有关国家海域划界的逐渐展开,海上热点还将继续增加和激化,其出现的频率、激烈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超过陆上热点。现代强国的重要标志,必然包括海洋事业的发达和具有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目前世界上拥有海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20多个猛增为120多个,海军装备不仅在数量上明显增加,而且在打击威力上空前提高。随着高技术武器的不断更新,从海上发起的高技术战争能对世界上四分之三的陆地进行打击,海战场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我国拥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需要划界的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其中有一半是其他国家对此有争议的。我国周边受到多方面的海上军事威胁,热点是东南沿海、南海和东北亚。周边国家以及西方强国为了本国的安全利益,为了掠夺这部分海域中丰富的矿藏和渔业资源,企图侵占和控制我周边海域,人民海军保卫国家领海的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人民海军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兵种齐全,具备一定现代化作战能力的近海防御型力量。面对世界战略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国际形势,面对海军肩负的艰巨使命任务,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和战争形态的转型,人民海军必须大力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增强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保卫领土完整,保障国家日益扩大的海洋利益的安全,大力推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进程,促进中国大国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众所周知,钓鱼岛已被日本实际控制,在美日安保条约下,中国军队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如果国际形势没有根本的变化,武装取得这个小礁石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通过谈判取得钓鱼岛,在中日两个民族日前心理条件下,更是无从谈起,日本国民不会允许日本政府有这样的机会。从媒体发出的信息看,日本还有在冲之鸟礁少量驻军的可能性。

一但日本政府像印度在印控藏南那样宣布在东海纠纷地点建立行政组织或者驻扎军队,国际局势就将发生剧烈动荡,这恐怕也是中日关系间最低的底线。

都说朝鲜半岛是个火药筒,其实,在我国周边,导火索不止一条。

首先是印控藏南,在中印已经进行了14轮的谈判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地图上标识为我国领土、但从官方语言到从村到省的行政组织均 “印度化”了60年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最终归属,必将也是一个只有军事解决才能最终确定的“火药区”。在印度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试爆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远程运载工具逐渐成熟的今天,使用常规武器解决这片相当于两个半台湾领土争端的可能性还有多少?

再者是南海,九段线早已名存实亡,南海周边国家通过对这里资源的开采,个别国家已经由石油输入国变化为石油输出国,巨大的经济利益已使他们不能自拔。最要命的是,南海这个紧邻马六甲的海上通道,也已成为敌对面制约中国的杀手锏,美、日、印等国借机纷纷进入这片海域,展示实力。这也明确地告诉中国,一遇有重大国际形势变化,这个要命的通道,随时可以被对手切断。

其三是向东方向,在台湾尚未收复,美军驻扎冲绳的现状下,和平年代我们看不到的危机始终存在着,在东边封堵中国,是一件很轻松的作业。

其四是美国军事力量已经进入中亚,让许多人十分振奋的上合组织,其部分成员国也设立了美军基地。部署在阿富汗的美军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实战,伏在中国后背,犹如一把利刃,时刻在威胁着我们。

其五,我们再说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1953年是中朝与对方签定的是停战协定,虽然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2004年随着中韩建交撤出了板门店,但撤出并不意味着军事使命的终结,一但朝鲜半岛发生战争,一但有朝韩之外第三国介入,做为仍然是当事人的中国,也将被拉进战火。战端一开,从印度洋到太平洋,我们都将面临着极其被动的局面。

如此的国际环境,一但遇有巨变,即便我们拥有了航母,又怎样能走向胜利?

第三篇: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措施

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及应对措施

我国目前不仅面临着以上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同时还面临当今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上出现的一些深刻而复杂的新变化。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北稳南和、东紧西动的态势。如以中国为原点,西北东南走向有阿富汗冲突、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而东北西南走向则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核问题、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南海海权之争等。

近期矛盾比较尖锐的问题应该是南海危机了,从表面上看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主权争端,其实不然,实际上应该是中美海权的较量。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严峻的外部原因中,美国可以说是成为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因素。

近年来在美国的支持或怂恿下,邻国纷纷挑起了与中国领土的纠纷,处心积虑地占领我国的领土。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越南和菲律宾早前在南海问题上也存在着严重的争端,当时两国矛盾很深,都声称南海是各自的“主权海域”。但现在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越南和菲律宾两国在南海问题上“冰释前嫌”,转而联手“应对”中国,并且曾多次试图将东盟拉下水。越南和菲律宾态度、关系上的转变,是美国在幕后操控的结果。随着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美国正极力动员自己的亚洲盟友,在亚太地区对中国实施“围堵”,进而日本和印度也逐步把触角深入到南海地区。正如人们所知道的,越南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我国的外交关系如同兄弟一般,在历史上我国曾给他很多援助,如抗法援越,抗美援越。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我国的帮助下打跑了美国的越南却对我国恩将仇报。越南现在公然宣称对南沙部分岛屿拥有主权。同时越南深知一对一的话是无法与中国较量,所以越南近期不断在西沙群岛海域制造话题,表现出一副被中国“欺负”的姿态,企图寻求国际支持。更在中国明确表明立场之后,越南的一些媒体还“义愤填膺”地大喊,要在南海开战。越南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在他的背后有个厉害的角色——美国给予他有力的支持。作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部分,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小国是美国整个战略考量上的用来遏制中国的棋子。而实际上美国才是南海问题真正的幕后黑手,也是最大的渔利者。美国看到中国的崛起快要威胁到他霸主的地位,于是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制造事端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

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周边安全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答案自然是要积极回应,坚决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的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因此,我们应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打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外部环境。在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的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展开战略对话,和平解决争端。比如在东海及南海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在坚持主权的同时,尝试与这些国家共同开发海上资源。另外,也可积极参与有助于我国提高综合国力的亚洲多边机制,以扩张我国的影响力,并且打破美国对我国的种种不良企图。

总得来说就是要从两个角度来实施我们的战略措施,第一个角度从中美关系出发,我国要在与美国的碰撞中实现我国的利益,而不是被动适应美国政策的变化。第二个角度是中国与多方的国际关系出发,学会在多位国际关系中实现综合安全,抓住主动权,参与适合我国的且有助于我国发展的世界组织,实现多方参与。

第四篇:中国周边坏境应对措施

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事件频繁,使中国所处的周边国际环境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首先是美国明显加强了在我们周边的存在,加大了投入,而且不断增强对东亚次区域合作以及对中亚的影响。其次是日本“倚美制华”倾向日益突出,中日关系困难增多。第三是俄罗斯和印度对我们的战略需求上升,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中俄、中印的战略协作逐步上升。但同时俄罗斯、印度也比较矛盾,对中国的疑虑始终存在,对中国的警惕性和戒备心也在加强。第四是东盟国家重视对华合作,但对中国疑虑有所增加,试图借外部力量平衡中国的一面在上升。第五是中亚方向上局势变幻,继格鲁吉亚、乌克兰之后,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政局发生突变,美国插手条件下难以预测的因素在增加,而且对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能源安全都有重大影响。第六是东北亚方向上,朝鲜“拥核自保”意图日显,朝核半岛局势趋于严峻,中国推进六方会谈的难度在增加。

在周边某些邻国陷入长期“内耗”难以自拔的同时,我国却继续保持强劲崛起力量对比进一步朝我国倾斜。这将有利于我国对“和谐周边”的主动“塑造”。但周边动荡也给我国的和平发展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是周边乱局“外溢效应”直接危及我国的沿边经济发展与安全。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地区持续不稳定,势必分别波及我国的西北,西南与东北沿边地区,影响我国“西部大开发”与“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是邻国政局动荡极端与恐怖势力猖撅严重威胁我国的海外利益,周边地区是我国经济加速“走出去”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开拓海外商品市场、投资场所与获取能源资源的重要地区。邻国政局动荡不定乃至发生政变与骚乱,将严重危及我国在当地的投资与人员安全。

三是周边乱局为某些大国“介入”提供了可乘之机,将危害我国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美国对我国周边“趁火打劫”与加大渗透,日本、印度、俄罗斯也乘机扩张。巴基斯坦、缅甸,泰国,朝鲜等“地缘支点”国家政局持续不稳,分别引发南亚次大陆,中南半岛、朝鲜半岛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其各自“地缘对手印度、越南、韩国等影响力显著增强。我国的地缘战略依托受到侵蚀我国崛起更将面临“龙困浅滩”的危险。此外,大国加紧角逐周边油气与矿产资源,我国获取稳定可靠的境外能源资源供应将面临更大的变数。

四是我国与邻国的既有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更趋复杂。随着我国全方位加速崛起,我国与邻国的实力差距不断扩大。这将引发周边某些国家的“反弹”。一些邻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更加突出,企图通过“大国平衡”战略、借助美国等“制衡”我国,而美国则极力“利用矛盾”。

五是周边乱局严重掣肘亚洲经济一体化影响我国的周边区域合作政策实施与推进。如泰国等东盟某些成员国的政局动荡对东盟一体化、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等“拖后腿”;吉尔吉斯斯坦政治“变天”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稳定发展构成棘手考验。

六是我国在周边的“大国责任”压力不断上升,周边外交“两难”困境加剧,“不干涉内政”原则备受冲击。西方大国视朝鲜。缅甸、伊朗等所谓“问题国家”为“眼中钉”,认为我国与其关系“特殊”,敦促我国在防扩散与维护地区稳定上承担“大国责任”,无理要求我国放弃“不干涉内政”原则,对“问题国家”施加影响。致使我国在“问题国家”与西方大国之间陷入两难。

面对周边形势新变化,我国该如何应对?

首先,以“四片经营”为基础,对周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东北亚地区而言,我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伙伴是俄罗斯,主要对手呈美国。日本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美国的盟国。对我国的发展强大一直心怀不满;另一方面。日本不满足于仅仅作为美国的附庸国,希望成为更加独立的“正常国家”,对中日之间的经贸合作潜力也非常看重。故日本是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可以争取的对象。

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我国应继续支持半岛的和平统一,同时大力发展中韩关系,并利用共同的儒家文化传统与历史渊源关系来争取韩国,使其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对东南亚地区而言,我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南海问题。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有关国家对我国的南海岛礁及其附属海域的非法侵占早已是既成事实,我国的主权领土及其宝贵资源遭到了众多东盟小国的侵吞瓜分,南海问题可谓积重难返。同时由于这一海域在地理位置上占有特殊的重要性引起了美日两国的高度重视。由此而使南海问题更为复杂化与尖锐化。目前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要对手是菲律宾与越南两国。越南占据着为数最多的南沙岛礁菲律宾则态度蛮横且仰仗美国撑腰,不断带头对我国挑起事端。我国应继续加强与东盟有关国家的传统友好关系。以争取其支持如泰国缅甸以及印度尼西亚、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缓解中越两国在南海岛礁上的矛盾,并对美国军事力量在该地区的卷入保持必要与足够的警惕。

对南亚地区而言我国在该地区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悬而未决的中印边界争端。

我国的主要“竞争者”是印度,而主要伙伴则是巴基斯坦。当前,南亚政策应保持“平衡”;一是继续联合巴基斯坦并给予其更大支持,避免巴基斯坦对美国依赖太深及其安全形势恶化失控,防止南亚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二是正视印度的大国身份及其国际地位,增强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与科技交流并与印度就南亚稳定和国际格局多极化等议题展开战略对话,增进中,俄、印之间的三边合作。三是对美国自“9?11”之后在南亚地区军事存在与政治影响急剧增加,予以密切关注与高度警觉。

对中亚地区而言,我国在该地区的主要合作伙伴是俄罗斯以及与我国接壤的三个国家。而主要对手则是“东突”恐怖势力与“疆独”民族分裂组织,我国在该地区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维护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捍卫国家统一;二是大力发展我国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经济,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邻国能源开发合作。对美国自“9.11”之后再中亚地区军事及政治存在显著增加之势,既应保持足够的警觉,也可与美国就反恐等问题进行对话与合作。

其次,在外交战略上以”大周边战略为方向,远近结合稳步拓展。

一是大力强化“周边是首要”与“维稳”。“维权”并举的意识集中精力。加大投入、专注周边,科学研判。及时反应,积极引导。要对周边重点国家政局演变前景及其原因深入调研突出预警性。

二是适时制定“大周边战略”。拓展我国周边的内涵与外延。“做深、做实”周边工作。在坚持 四片经营的基础上。统筹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南太六大块 打破不同区块之司的分割形成联动机制。稳步推进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整合与创新周边地区多边合作机制建构和谐有序、安全繁荣的周边新秩序。

三是周边地缘战略坚持“东西兼顾”、“陆海并举”和“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统筹”方针,妥善兼顾地缘“西线”与“东线” 同步开拓“陆权”与“海权”,统筹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

四是针对周边国家政局动荡的“三种情形”,对症下药强化危机管控。维护正当权益。针对所谓“成熟民主国家”的政局突变防止其;中击与我国的双边关系。针对所谓“转型国家”的政局异动,防止其对华政策出现严重倒退,针对所谓“问题国家”的政局“混沌”,妥善维护我国的地缘战略利益,有效防范海外利益重大风险。

五是有效应对大国地缘角逐。夯实地缘战略依托。与主要大国增加沟通。协调与战略互信积极应对其对华渗透挤压与围堵致力于共同促进有关国家与周边稳定。

六呈与时俱进调整与发展“不干涉内政”原则,有效应对周边乱局。改进对所谓“问题国家”的政策。既要反对外力粗暴干涉,又要敦促所谓“问题国家”应以地区和平稳定发展的大局为重

第五篇:中国周边形势

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 冲突矛盾 共同发展 战略安全

一、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状况

我国的陆地邻国有十五个,东北与朝鲜接壤,东北、西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邻,正北是蒙古国,西部毗邻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相接,南有老挝、缅甸、越南。

二、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分析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六个方面:

1、朝鲜半岛:

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2、中亚:

2012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20周年。20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3、俄罗斯: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中俄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使中俄两国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日本:

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日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5、印度:

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的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遏制中国。阻拦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的海上必经之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对于中印之间的领土争端,中印只有保持克制,在和平谈判下解决,中印关系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6、南海问题:

在中国近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中,与周边国家的争议面积多达120万平方公里。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海洋争端日益突出,形势越来越严峻。而近期南海问题更是不断升温,现在不仅仅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主权纠纷,伴随着美国重返亚洲的宣言,不断有外部势力插手南海,中国在南海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也不断的给与强烈的回应。对于南海问题,中国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经行和平谈判,同时绝不承诺放弃武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总结:在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整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只有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应对自如。与周边国家相处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进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下载军事理论报告(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事理论报告(浅谈中国周边形势及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周边形势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jiao权端势力、民族fen裂势力......

    中国周边形势

    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

    中国周边形势111

    纵观近期中国周边局势风云莫测!局势动荡混乱,周边各国政府控制严重下降,反对派和激端势力兴风做乱!势力大增,左右国家政权,甚至发动政变,掌握国家政权!这种现象严重刺激了国内外三股......

    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军事理论】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21世纪以来,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

    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军事理论】[范文大全]

    【内容摘要】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步入21世纪以来,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

    中国周边形势论文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

    中国周边形势论文

    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 中国周边形势严峻,周边国家动荡不安。周边地区包括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西亚以及南太平洋。美国的介入让中国周边国家更加不平稳。周边的乱局给某......

    中国周边形势论文

    中国周边形势论文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 中国作为邻国最多的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