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写好板书
怎样写好板书
在媒体教学被广泛引入课堂的今天,板书似乎被一些老师所淡忘。本人观点,再精美的课件也不能替代板书的功能,板书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入挖掘和整理,科学地、艺术地加工而提练出来的教学内容的精华。教师利用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使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教师也通过板书理清教学内容的层次和各种复杂的关系,地教学内容简明扼要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还通过板书,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一、板书要“少而精”
板书的内容不宜太多,要提纲挈领,重点突出,字简意明。板书若施之过多,或太杂,就会使整个黑板出现“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开杂货铺的现象,教师不胜其苦,学生不胜其烦,效果甚差。学生一节课若拼命记笔记,思维活动必然处在受抑制的被阻状态,既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也分散了听课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全力以赴完成抄写动作时,必然引起大脑出现抑制状态,故而出现“听而不闻”的现象,影响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这种板书方法,显然存在着使学生“上课抄笔记,课后背笔记”对知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弊病,压抑了学生智力的活跃与发展。
二、板书要有启发性
板书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应该独具特色,引人深思。要使板书富有启发性,一般采取“对比法”、“渲染法”和“板书图形与讲解互相配合法”。
所谓“对比法”就是把正反词语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板书在一起,以便于学生对照、比较、区别、分化。这种板书由于正反鲜明、对比强烈,能使学生获得对知识记忆准确而巩固的效果。
所谓“渲染法”,就是放大字体或用彩色粉笔装饰,以创设意境,催人深省,强化效果。这种板书,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一样,顿时扑入眼帘,特点突出,色彩鲜明,感染力强。
所谓“图画与讲解配合法”,是按教材要求和讲授顺序逐步完成的。教师的图画不仅要逼真,不仅要有艺术性,而且要求边画边讲,在“动”中进行。这比用现成的挂图或先完成画图而后再讲,对学生更有启发性,往往可收到“画起来顺手,看起来自然,听起来明白,记起来深刻”的良好效果。
三、板书要有的放矢,有实有虚
板书属于对教材补充的内容,要通过教师较为完整系统的板书,使学生便于抄写,以便于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的内容,要板书出问题的关键步骤,以便于学生理解。
另外,还要做到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有些内容既需要一字不漏的板书出来,有些内容则不必板书,而是通过省略号或丢空的办法,使其隐现在板书之中,让学生凭借教师的讲述去领会或顺着前后文中理解推录下来。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笔记能力。
四、板书要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板书不能上得堂来,兴之所至,这里一个公式,那里一个标题,写了擦。擦了写,随心所欲。
板书的一般“模式”是把黑板分为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
主体部分作为讲授教材内容的系统板书之用;辅助部分可灵活机动,常用作为书写需要提示的字、词、概念和与本节课有关的旧知识之用。若计划周密,一般情况下,课堂上不擦也够用,做到一堂课一黑板,黑板写满了,课也结束了。下课后,别人一看黑板,就能知道这节课所授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教学过程,一目了然。复习时,学生对照笔记,就能回忆并再现这节课的基本内容。为了提高板书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选定好板书内容,规划好板书格式,并在讲稿和教案上画出板书示意图。
五、板书要正确工整,讲求美学原则
所谓正确工整,就是写字要规范,不写错别字,笔顺要正确,书写要清楚、美观、整齐,汉字是方块字,讲究间架结构,气势神韵,教师板书时要照顾到每个字的重心、平衡、统一、对称、协调和呼应诸因素。不要把字写得东倒西歪,横七竖八,也不要“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应注意书写习惯和版面美观,写一行字不能越写越偏上,或越写越偏下,或写成马鞍型。要注意摆平位置,才能适应学生的视觉,给学生视觉上以美感和快感。
当然,板书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如果不以明确的目的性作为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辅助教师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那便只是花花架子而已,没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板书设计是依文而异,丰富多彩,绝无雷同。在一般的讲读教学中,内容纷杂,有讲有练,时分时合,形式多变,要组织得有机连贯,就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合理安排教程的基础上,精心制定比较周密的板书计划。
第二篇:怎样写好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这篇文章。
我了解到我国的文明史是多么的悠长。中国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明地之一,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地质历史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地质形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发源地和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中华文明在思想、文学、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理、建筑、农业、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
汉字是中华文明最丰硕的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现在世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相当发达的文字系统,存在的时代约是殷商后期。甲骨文的发现,我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在漫长悠久的岁月里,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明亮了中华文明前行的历史道路。故宫是我国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现有藏品100多万件。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代表国家的主要戏曲形式在我国自然是京剧,堪称国粹。京剧以富有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最浪漫神奇的一个。从很早起,人们就想登上月球。1976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地球以外的星球。中国的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10年论证,于2004年1月正式立项,被称作“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2000年末,我国已经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可这种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因此,党的16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为我们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华民族“奔小康”的千年梦想日渐成真。
电影《鸦片战争》中,英国商人颠地说:“中国正像瓷器一样,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上的一切,但只要轻轻一碰,他就会粉身碎骨。”那个时候“中国”就是弱小落后的代名词。而如今,作为一个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一个负责任、合作、和平的国际形象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我国地形多样,地貌独特,山河壮丽。在西部高原上,有巍峨耸立的高山和别具风格的冰川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和险峻的峡谷;在辽阔的大西北,有受风力作用影响为主的沙漠景观;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受流水作用影响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
有这样一个英语词汇——“SHANGRI—LA”,翻译成汉语是“香格里拉”。这个英语单词是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于1933年在一部小说中创造出来的,用来描述我国青藏高原某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从此,这个词成了“世外桃源”“伊甸园”等想象出来的地方的代名词。
有人说,中国是一幅山水画卷。当你从东到西或从南到北,游览这幅瑰丽壮观的山水画卷时,得到的不仅是美的享受,还有诸多的联想、感慨、陶冶……山峰、森林、峡谷、瀑布、岩洞、大河、海滨、湖泊、草原、平原……它们的巧妙组合,构成了变化万千、蔚为壮观的无数最美风景。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华民族英雄辈出,志士仁人灿若群星,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进步与发展,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前赴后续,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民族筑就了一条通往光明和幸福的道路。他们身上体现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012年中国大地涌现出最美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司机……一段段震撼人心的美丽故事,让国人赞叹。他们的惊人义举、无私奉献、忘我工作,一次次震撼我们的内心;他
们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德,一次次温暖我们的心灵;他们用不凡的人生抉择、有远见的生活方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最生动的注解,一次次触动千千万万民众的灵魂深处。他们是各条战线上代表时代精神、民族风骨的时代楷模,是用点滴平凡彰显大爱的平民英雄,是顶天立地的最美中国人!
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伟大梦想,照耀未来。这个梦,中华民族孕育了一百多年,中国的老百姓也向往了一百多年,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梦想成真。这个梦,召唤着中华儿女团结携手奋力向前。
美丽的中国——是你的,我的,他的;建设美丽的中国,需要你、我、他的实际行动。“环保”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时兴起的作秀,更不应当是繁琐枯燥的环保条文——它应当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深入骨子里的爱的表达。它可以是餐桌上的节约对动物的守护,也可以是选择低碳方式的出行,将垃圾分类等等。环保应当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三篇:怎样写好读书笔记(共7篇)
篇一:读书笔记怎么写 读书笔记怎么写?
书读多了,时间一长印象就不深了,模糊了,甚至遗忘了。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而要读的书是无穷的。要想以有限的记忆力读无穷的书籍而不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脑力的不足,是记忆的贮存器。
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写读书笔记通常会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作业。下面就说一下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
(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4)评注读书笔记
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例如鲁迅读《蕙櫋杂志》中的一段:清严无照《蕙櫋杂志》:西湖有严嵩和鄂王《满江红》词石刻,甚宏壮。词即慷慨,书亦瘦劲可观,末题华盖大学士。后人磨去姓名,改题夏言。虽属可笔,然亦足以惩奸矣。案:严嵩篇和岳飞词,有如是作为,后人留词改名,有如是自欺,严先生以为可笔而又许其惩奸,有如是两可。寥寥六十字,写尽三态。(鲁迅《集外集拾遗?书苑折枝
(二)》)
(5)补充原文读书笔记
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
(1)札记
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
(2)心得
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3)综合读书笔记
综合读书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是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书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译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归纳小结: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
中学生读书笔记范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作者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中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被老师神甫赶出学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与冬妮亚结为朋友。他在装配工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取解放的革命政党。他依依不舍得告别了冬妮亚,逃离了家乡,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俞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瘫痪了。但他并没有不此而沮丧,而且开始了他的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有新生活的良好开端。
我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非常敬佩保尔不畏病魔侵扰和不怕命运挫折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他时刻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伤寒,他凭他那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了,重新义无反顾地走向火热的工作岗位。
人生,可以说是一段曲折而坎坷不平的路。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会遇到重重的困难,要去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等。但是,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突破障碍、战胜困难后,回顾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领悟到,那是磨炼人生的火焰。多少英雄、伟人,都是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正如人们常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唉声叹气、裹足不前呢?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从国际社会来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国际围绕经济和科技展开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着眼于抢占21世纪发展的制高点,这就使我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国“赶上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这就使我们中华民族面临着走向全面振兴的机遇和挑战。国家需要学识渊博、意志坚强、处事果断、敢于创新的人才。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是跨越知识的坎坷,勇往直前!中学生读书心情笔记摘录
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了几位学生的心情笔记后感动地对学生说:“请代我向你们的父母致敬,他们算得上是英雄。”
龙继林:爸爸在一家砖瓦厂工作,一天做十一二个小时。
今天晚上,我睡不着,又想到了远方的爸爸,又想到了整天艰苦干活的爸爸。我又拿起了那封信,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纸上的每一个字都好像是爸爸干活的动作,纸上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好像是爸爸流下的汗水,东倒西歪的字迹,显示出爸爸的疲劳,爸爸在家时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每天都跟泥巴打交道,在外面呢,也一样离不开黄土,而这,都是为了我的学费,想到我的学费,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张文勤:在城市里读书,再怎么苦,一切都好。是啊,再苦,怎么能苦过父母?
有一年,家里收成极差。那年,母亲煮饭时,只煮够自己孩子吃的。
“爸爸!妈妈!一起吃吧!”叫他们吃饭时,他们总会说:“我们吃过了。”但次数一多,我就开始怀疑了。一天饭后上学路上我折回家,到家门口时,我沉住气,蹑手蹑脚地走近窗户,抬头向里面望去,此时此刻我傻了眼。
当时,母亲左手拿着一个大碗,右手拿筷子在碗里搅来搅去,碗里是野菜和糠煮成的粥,搅来搅去,后来,她还是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她咽的时候是那么困难,但还是继续咽着。而父亲呢?也是一个大碗,碗里是同样的食物,他没有用筷子,只是拿起碗摇了几摇,之后,就一饮而尽,此时此刻,我很清楚地看到他的眉头紧紧地皱成了一团。看着他们这样吃“饭”,我满脸都是泪水。
张灵洁:开学的那天,我们起了个大早,到了镇上,父亲突然改变主意,跟人借了一辆自行车送我到学校,我心里猛地一震,骑自行车,好多里路呢,父亲为省车费钱,要流多少汗水啊!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看着父亲弓着腰,一脚一脚费力地蹬着车,我心里难过极了。
到学校办好报名手续已经是中午了,我在去食堂的路上,父亲变魔术般地从身上掏出四个鸡蛋,塞到我手上,说:“我走了,好好念书。”就在他转身回去的时候,我看到父亲从塑料袋里掏出了一个石头一般硬的馒头?? 看着父母拖着疲惫的身体忙朝忙夕的,连饭都顾不上吃,脸上的皱纹数都数不清,四十岁的人看上去就跟六十岁左右的人一样,实在是忍不下心让他们再这样操劳下去,但是,每当我提到要外出打工的事,父母都坚决反对,执意要我上高中,还说:“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不一样的。打工是一辈子的事,读书,就只有一次机会。学费的事你不用担心,那是父母的事。”
父母凑那笔学费实在太难,我实在是忍不下心,但又没办法,最后,在父母的再三劝说下,我还是决定去读书。临走,父亲用他那双像松树皮似的长满了老茧的手把钱递给了我,神情镇定而温和,他和母亲都只对我说了四个字:“好好念书。”
虽然艰难,但我的父母认识到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我虽然是个女的,他们也把我送进了学校,对父母我很感激,在我们那里像我这样的女孩子能读到高中的有限,所以,学习上我也很刻苦。
杨玉英:我听父母的劝决定还是到学校去读书。
我又回到了学校,我的成绩也很平常,但我很努力;我不能虚度年华,未来的世界不相信眼泪,我必须坚强。外出打工,使我提高了很多,至少,我不像以前那么糊涂,老师评价我有进步了,我也认为我有进步了,虽然进步不大,但我很满足。当语文老师把远在杭州的范先生的来信念给我们听时,我想我比其他同学更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不过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接受教育并不意味着要使某个人出人头地,比如说考上大学之类的,应该说你们学校的许多学生还是要走回他们自己的社会中去,就像不少来自农村的学生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中去一样,但是接受过比他们父母层次更高的教育的孩子,至少可以在将来能比他们的父母具有更开阔的眼界。
篇二: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多写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好处。
读书笔记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摘记”型,一种是“读后感”型。
摘记,就是在你读书中,将你觉得特别生动和精彩的词句、文章片段摘录下来,供日后经常翻阅、领会、欣赏。
摘录的词句、文章片段,有的可能是因为其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蕴,值得你反复领悟体会,像有些警句格言式的名句名段,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说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又如《田间诗选》里诗人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著名短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摘录的词句、文章片段,有的则可能是由于特别富有文采,在修辞上很有特色,无论是议论、评说,还是写人、写景、叙事,都非常鲜明、生动、形象。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真可说是举不胜举。这里仅随举屠格涅夫对于日出的精彩描绘:“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条发亮的小蛇,亮得像擦得耀眼的银器。可是,瞧!那 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了一轮朝阳??”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你读书中或读书后产生的种种感想、联想,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思考。写“读后感”型的读书笔记,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在选定有益又有趣的好书(包括报纸刊物上的好文章)的前提下,必须认真地、用心地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钻”进去,产生真实的感情和比较深刻的感受。
二是挑自己体会和感受最深刻的写。仔细认真地读一篇文章、一部作品、一本书,常常有许多感想和体会,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最想写的来写,切忌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漫无边际。
三是要联系实际。写读书笔记,实际上就是练习写作的一种方式。写文章避免干巴空洞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联系实际,写读书笔记也一样。联系实际,就是要结合书里、文章里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联系自己的思想感情,联系自己平时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感知。这样写出来的“笔记”,才会言之有物,才能具体感人。
四是要尽量采用简洁、鲜明、生动的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读书和写作实践,才能逐步达到。篇三:怎样写好读后感和读书笔记 怎样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成的文章。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常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自学能力,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辨别善恶,真伪的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写读后感时总会大幅地写原文,而“感”较少,甚至有的学生干脆对原文来个缩写,最后加一句“感”。针对这些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一、读原文,抓重点
认真阅读原文,多读几遍,从字词句到文章的布局谋篇,直至文章中心力求读懂,抓住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延伸下去,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果没有读懂原文,没有了解中心,那怎么能有深刻的感受呢?如果没有深刻的感受,就不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二、摆好位,侧重“感”
读懂了原文,并不是就能写好读后感,在写好应注意方法:一般文中既要有:“读”的内容,这部分是文章的开头,应概括介绍“读”的内容或对自己有深刻启示的语句应略写,从而引发自己“感”的内容。又要有“感”的内容,结合实际,要和“读”的内容紧密联系,写具体做到“读”、“感”相联,有略有详、有感而发。
三、抓住点,联实际。
有的学生读文章后会有很多感受,写读后感是不能面面俱到,这样就使内容杂乱、中心不明确。所以应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自己的身平经历,深入写下去,升化中心,这样就做到了中心明确、观点鲜明,使人读起来亲切舒服。怎样写读书笔记(一)读书笔记主要有三大类: 1.摘要式笔记
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1)索引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2)抄录原文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3)摘要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扼要的地把书中的观点、结论摘抄下来。2.评注式笔记
这是一种在阅读中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1)书头批注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和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2)提纲就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3)提要提纲和提要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4)评注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5)补充原文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
3.心得式笔记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1)札记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称札记。(2)心得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3)综合综合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的笔记。怎样写读书笔记
(二)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以上各种形式,可由浅入深逐步掌握。
篇四: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读书笔记的六种写法 1摘录式
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2体会式
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3提纲式
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批注式
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5书签式
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6卡片式
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篇五: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怎样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就有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指读书笔记。当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动笔,能够帮助我们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我们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
下面我把我是如何做读书笔记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1)圈点笔记。就是当你阅读你自己的书籍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画线或做各种符号。比如,在重点行下面画上红线,在难点行下面画上蓝线等等。每种线条和符号代表什么意义,应由你自己来掌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可不能在借来的书和图书馆的书上画线。
(2)提纲笔记。就是把文章的提要写出来,力求抓住重点,概括出基本的内容。写提纲笔记时要简明扼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写进去。写提纲笔记对以后自己在写作中的资料运用会很有帮助的。
(3)摘录笔记。这是大家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就是把你看过的书籍、报刊、杂志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资料,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比如我们读一本课外书时,便可以把有关的学习资料、优美的词句、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摘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读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而且摘录下来的资料将成为我们在写作时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料储备库。
(4)心得笔记。就是在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体
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笔记,也可以将提纲笔记和心
得笔记合在一起写出来。写心得笔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心得
笔记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只要有感而发就行。比如,可以分析作
品的写作特点和你的心得体会等。以上是我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我认为不管写怎样的读书笔记,首先
是要读懂文章,这是最基础的。用心去读书,用心去写你的感想,而不是应付和强求,我相信无论是谁都能一篇很好的读书笔记.篇六:写好读书笔记的八种方法 最常用的八种做读书笔记方法
2012-01-05 10:47:55| 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三峡胡子渔《最常用的八种做读书笔记方法》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笔头勤。”勤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书的效果,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避免重蹈熊瞎子掰苞米的覆辙。这里向大家介绍八种读书笔记的写法。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如有位同学读了《少年毛泽东》一文,感受最深的是毛泽东放牛,把一份草送给穷孩子的事,从中总结出毛泽东从小同情、关心穷人的好思想。联系到“我”与小伙伴一次偷西瓜的事,损害了别人的利益,同少年毛泽东一比,心里很惭愧、内疚,这样联系实际合情合理,真实感人。又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体会也可以是札记。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三、提纲式。盖房子要按图纸搭好框架,框架搞好,再进行房子装修;写文章也一样,要先想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层次结构,这叫做列提纲。我们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洁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读了《妈妈的“病”》一文,可按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编列提纲:(1)妈妈犯了一种“怪”病,既不上“医院”,也不让人说;(2)妈妈给奶奶送年礼是一只又瘦又小的鸡;(3)妈妈给外婆送年礼是四只又大又肥的鸡和一大包的年礼;(4)作者抨击少数妇女对母亲和婆婆的两种不同态度——孝敬与不孝顺。这样列提纲,对文章内容了如指掌,印象深刻。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如,提要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四、批注式。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作法。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就常用这种笔记方法在书头批注。拉法第在回忆马克思读书时说:“他常折迭书角、画线、用铅笔在页边上作满记号,他不在书上写批语,但当他发现作者有错误的时候,他就常常忍不住打一个问号或一个惊叹号。”(《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读书时常在字里行间画着五颜六色的记号,在书的空白处,往往还有评语。毛泽东在读《伦理学原理》一书时,全文逐字、逐句用朱墨两种色笔圈圈点点,遇到他认为观点正确、文字优美的地方,就批上“此论颇精”、“此言甚合我意”,认为不对的地方就画“×”,或批上“不通”、“荒谬”之类词句。
五、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
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得滚瓜烂熟,记得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六、卡片式。就是用厚纸剪成大小一样的卡片。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下来,再按书卡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每天拿出几张卡片读一读,背一背,日积月累,脑子积累的词汇材料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可以从脑子的“储蓄库”里搬出来用,就不愁写不好作文了。做卡片时有四点小的要求: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七、剪报式。凡是遇到处理的废报、废书,在完全抛弃之前,可以检查一下其中是否有适合留下的文章。不管是一句名言还是一幅图画,都可以剪下在粘贴在自己准备好的剪报本上,空闲时象翻相夹那样随意阅读,也是一种享受呢。
八、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索引笔记只需要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
摘自互联网
怎样写听课笔记
2011-12-01 01:08:41| 分类: 学习方法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夏莲《怎样写听课笔记》
我们教师每个学期都会在教学之余听一些课,为了自己在听课中不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听课一定要做笔记,那听课时记录些什么呢?我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记录:(1)基本信息。主要是指与听课有关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学校、班级、学科、授课者、课题、课型等。
(2)教学实录。记录的是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实录应该记到什么程度呢?首先,不同类型或不同目的的听课其课堂实录的详简程度应该不同。如听名优教师的示范课(或公开课、观摩课)、听为了某种目的而开设的研讨课时,课堂实录需要全面详细一些,而同行之间的一般性听课,其课堂实录可以简明扼要一些。其次,对一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的记录也应该有详简之别。如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过程、问题的探究过程、例题的分析过程、教师引导的精妙之处和不
足、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等都需要详细地记录,而其它一般性的教学环节则可以简记或不记。
(3)教学点评。在听课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分析、感悟和评价及时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教学点评。教学点评与教学实录要同步完成,记录时两者要对应。教学点评既可以是对教师引导或讲解的精妙之处或不足之处的分析,也可以是对学生发言或回答问题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或存在问题的评议;既可以是针对教学中某些具体问题或活动设计的看法与思考,也可以是受特殊场景或偶发事件启发所产生的灵感和顿悟。教学点评不必拘泥于内容和形式,但一定要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感悟、观点和评价写出来。尽管自己的观点和评价可能会很片面或有偏差,但它体现的是自己独立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视角,是对自己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评判能力的综合检验。
(4)教学总评。听完课后尽可能对教学实况反复琢磨、全面思考,对授课教师好的做法和不足之处进行归纳分析,肯定成功之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教学点评和教学总评能够折射出听课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听课教师观察能力、教学能力、评价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的综合体现,从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益和专业素养的意义上讲,它比教学实录更重要
篇七: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如何写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cab整理
读书笔记不同于读后感,虽然也有几种分类,但有一些要求是相同的,希望你交来的作业,能够符合这些基本的要求:
一、读书笔记标题
二、下面写书名、作者、全书字数、出版社等资料以及你的阅读日期。(假期布置的是读一本传记)
三、介绍一下整本书,比如是传主的人生,或者作者写这本书的特色。可参看目录、序言或简介等资料。
四、重点写你看过的内容,做些摘录,写写感受。(最吸引你的地方详写)
补充: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摘录的后面,最好对摘录内容进行点评、比较、分析等。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读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想。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我们读书看报阅读文章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要照抄原文,但可以引用原文句子,不过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文章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1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2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3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例如:
在苦难中抗争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作者:(法)罗曼?罗兰 著,张冠尧,艾珉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0-1 字数: 235000 阅读时间:2010年2月
《名人传》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
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通过这几部传记,作者试图恢复二十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该书描写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贝多芬——一个耳聋的音乐家,一个被命运捉弄的人,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
米开朗琪罗——一个忧郁症患者,一个赋予岩石生命的工作狂,一个享受痛苦、舍弃欢乐的英雄;
托尔斯泰——一个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安抚良心的英雄。三位伟人虽然出身经历不同,性格特点迥异,但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样都需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障碍,承受这样的那样的磨难、挫折或失败的打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生而平等的。人生就是奋斗,幸福就产生在奋斗的过程之中。不经奋斗得来的享受不会给人带来任何快乐、只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后攀登上生命的巅峰,才能感受到灵魂升华的喜悦。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创造的,要想让生命迸出火花,没有任何捷径,也不必乞灵于神明。可以视为神示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贝多芬所说的:?人啊!靠人自己吧!?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
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真言。《名人传》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名人传》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
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文化苦旅》读后感
读着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心中不时被各个时代的文化冲击着,内心涌动的无限感慨不知从何谈起。余秋雨笔下的文化层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山川河水都是文化的起源。读完第一篇《道士塔》后只有一个?恨?字呀。那王道士太可恶了,莫高窟被他粉刷得体无完肤,为了那几许的钱财,竟随意让外国人搬走我们祖先给我们的遗赠。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你能怪他吗?他什么都不懂。
作者怎么会对三峡产生如此浓厚的感情呢。从了解三峡到解读历史,解读文化。追溯三峡的起源白帝城,回荡着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不识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独特美,早在儿时的诗中就有所了解,可余秋雨笔下的庐山却又是一道风景,另一番滋味。慧远、陶渊明、谢灵运、陆修静的山水作把整个庐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庐山文化的密密层层,似乎都藏进了中国现代史的神秘经纬。
每一个角落,每一种文化,每个历史朝代的盛衰强弱的文化通过余大师的笔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读书就是品文化。
浮华的背后——观《满城尽带黄金甲》有感
早几天前,我就听说了由张艺谋导演,巩俐、周润发和周杰伦主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场面极其奢华,特别是那场在满地菊花上的厮杀,给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故事的情节,我也知道了一点点(从广告中了解到的),总想一睹为快。
记得还在读师范的时候,曾经连着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当时看过后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悬乎!难懂!所以对张和巩并没有留下很好的记忆。虽然中间也看过几部他们的片子,可能是自己的认知水平偏低吧,总觉得不是很明白,也就一直没有喜欢上。现在听说又有了新的电影,突然有一种很想去看看的感觉,也许是想去感受大家说的奢华,也许是想去验证一下自己有没有长进,也许是一种猎奇吧,说不清是为什么,但是还是在今晚去看了。看过后,不敢有所评价,只是有一些感触想写下来:
一、?君临天下?、?惟我独尊? ?君临天下?、?惟我独尊?,这两个词相信大家和我一样知道已久。在今天的电影里,由周润发主演的?大王?的威仪有着一种王者风范(可能是自己本身就很喜欢周润发吧),高大的身躯,华丽的服装无不显示出?大王?君临天下,特别是当他身着铠甲和二王子元杰的比试,他始终端坐于椅子上,进退自如,显示出?大王?的无比威严。还有在重阳节晚宴时的盛装,简直可以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在一片耀眼的金黄中,君临天下,接受众臣的参拜。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影片中?大王?的?惟我独尊?尽显无疑,对二王子元杰的教诲,?我给你什么就是什么,不给你的,抢也没用?显露出了王者的霸气。而在对待王后的问题上,?大王?更是说一不二,规定在什么时辰喝药就得喝(每个时辰喝一次),药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差之毫厘。面对于自己不利的人必定要铲除,如大王子的生母,也就是蒋太医的夫人;还有三王子元成等。
二、?忠孝两难全? 在众多人物中,我对二王子元杰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也许就是他对母亲的这份爱打动了我吧。当元杰知道母亲每天喝下的药里有西域的**草(忘了名了,只记得每天加半钱,数月之后人就会变得神智混沌,其实就是一种毒药)时,那眼中积蓄的泪水有着对父王的愤慨,对母后的怜悯。所以,当母后来找他商量逼其父王退位时,虽然元杰心中有着不愿,但为了母后不再喝这毒药,他还是毅然地答应了。我想这时的他是?孝?字为先吧?在?谋反?失败的情况下,当他们三人坐于高台上,父王说到王子谋反该如何处臵后,元杰颤抖着说出自己并不是为了夺取王位,为的是——母亲!而?大王?就利用了他的孝心,不杀他而是叫他服侍母后每天的喝药,元杰再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了,拔剑自刎。就元杰而言,对父王的?忠?,对母后的?孝?是难以两全其美的,最终他选择了永远的逃避。
三、?没有方圆,不成规矩? 看过电影的人一定对重阳登高这个画面留有印象吧。当?大王?说出天圆地方,没有方圆,何来规矩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表情,大王子元祥的心虚,王后的漠然和一丝丝恐惧,二王子元杰的正襟危坐,三王子元成的顾作轻松,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小九九,而作为?大王?的他会被蒙在鼓里吗?不会!从他的语气,从他的眼神,从他的表情,都说明了他已经了如指掌。所以,就这么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使多少人心惊胆战呀!他的话也是在暗示着在座的各位,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想得到不属于你的东西,规矩还是要的,记得那句话——?喝药有量,做事有度。?
四、?困兽之斗? 当元杰带领的?菊花队?全军覆没后,当元杰从死人堆里站起来的时候,当元杰看到母后站在台阶上看着他时,他面对黑压压的?敌军?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对兵器不熟,不知道该叫啥)向他们杀去,明知寡不敌众,明知是?困兽犹斗?,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奋力地拼杀着„„我想这时
候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是母亲,是母亲喝下的一碗碗毒药,是父亲的残忍。因此,我们仿佛看到了他的身上有着无穷的力量,不断地挥舞,不断地呐喊,直至精疲力竭。
当然,电影留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富丽堂皇的宫殿、美伦美幻的服装、精致的器皿、壮观的打斗场面、胆小懦弱的大王子、出乎意料的三王子,以及浮华背后的肮脏、两段乱伦的恋情„„
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王室的尔虞我诈,为了王位失去了家庭的和谐。
第四篇:怎样写好采访报道
怎样写好采访报道
2008年04月19日 星期六 下午 07:42
一、学会对采访的材料进行剪裁。
我们采访后,做了记录,就好比是做衣服有了布料,但有了布料并不等于就做出了好衣裳,要做好衣裳,还得对布料进行剪裁,加工。同样我们要想将采访所得整理成一篇采访稿,也得学会对材料进行剪裁,加
工。
怎样剪裁、加工呢?就是要根据你的采访目的,确定哪些内容应放在前面?哪些内容应放在后面?确定哪些是采访稿的重点?重点内容应详写,次要内容可省去,或略写。当然即便是重点内容,也未必要将被采访者的语言全部写进去,可以适当地摘其主要的写出来,但一定要注意不能断章取义,断章取义会曲解被
采访者的意图的。
二、学会将采访现场的环境写入文章中。
采访稿如果只写采访的过程,文章可能会显得有些单调,我们在采访时,应学会观察: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一切可以适当地在采访稿中写出来,这样文
章会更加丰富有趣。
三、采访稿中可将直接引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
采访稿如果都是一问一答式的对话,文章读了会让读者觉得厌倦。我们在写文章时,可以将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相结合。如介绍人物的经历时,可用间接引用,人物自述自己的事例时,若用直接引用,文章会显
得更加真实感人。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
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
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
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
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
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XX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在采访残疾音乐家方放(国际大奖获得者)时,他因为反感采访,加之紧张,采访无法进行。笔者就问古典吉
它与民谣吉它的不同等他所熟悉的问题,使他放松。
四、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用老话说,采访也是功夫在诗外。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全国先进法院院长时,院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古文造诣很深,对法家思想和军事很有研究,就问他对韩非子、荀子、商鞅和《吕氏春秋》的评价,通过对商鞅“轻罪重判重罪不将至也”的看法,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
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原只限半个小时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延长到五个小时。
五、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受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想读者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读者,读者才会喜欢看你写的文章。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还要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不要问粗
俗、猎奇与主题无关的问题。
六、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
训斥、嘲笑的成分。
七、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
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八、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
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九、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用有分量的尖锐提问使一些回避主题的采访者不得不直面回答。成功的采访,所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要提一般性的问题,有意突出其尖锐的一面。有分量问题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笔者在采访一致力于改变的某单位领导时,提出:“你用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推行改革,群众会告你专制强权,也许以后会影响你的政治前途,你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你对此怎么看?”这个问题一下就引起了该领导的重视和兴趣。采访完后,他说:“本来想应付一下,念念材料就完了,可你的问题不得不让我说话了。”而在采访一位有争议的企业家时,笔者直言不讳地问:“人们对你的评价是毁誉参半,你对此怎么看,你对自己如何评价。”这个问题打开了采访对象的话匣子,也撕开了他的防护衣。后来采访对象说:“你是第一个涉及到这一问题的,我一
下就觉得你对我很了解,而且是公正平等地对待我。”
写一篇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专访是采写者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做好提问是关键。问题问好了,第一步就走好了,离目标也就近了。
第五篇:怎样写好求职信
怎样写好求职信整理提供
(1)求职信要简洁而中肯:因为所有雇主似乎都很珍惜他的时间,他没有耐性去阅读冗长累赘的文句,他需要知道的仅是对他业务有关连的事情,因此你要捉住重点在这方面多作突出的描述,用加重语气的词藻来诱发他的兴趣,使他重视你的要求,认为你是他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2)自传要详尽而具体:因为雇主都希望从你自传中发现某些他正想知道的事情,并以此作为他取舍的依凭,一篇生动而完美的自传,往往可以使人激发心灵上的共鸣,使雇主对你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那么,也许他会忽略了你在其他方面的缺点,或者其他条件之不足。
(3)文字要恳切而端正:文句不求华丽,但要平实感人;字体不拘形式,但切忌草率轻佻;不管是求职信或自传最好亲自缮写,务求工整美观,使雇主悦目欣赏,产生主观上的喜爱。
整理提供
(4)求薪要合理而入情:有些雇主请求职员自行定薪金,但你不能漫天开价,也不能自贬身价。薪俸太高,雇主固然退避三舍,不敢领教。薪俸太低,雇主同样不屑一顾,误认你系庸碌之辈。所以,你要不亢不卑,体会中庸的哲理,做到恰如身份的境地。
(5)事事要周详而缜密:寄出的信,最好能附回邮信封,信纸资料愈好愈妙,相片平光胜过美术照,头部照得愈大愈能吸引人。
同时,对资料应依序排列,并用回纹针钉牢,使雇主看到你的资料,就知道你是一个稳健而踏实的女性。
如果你的学历和年龄等条件都能符合雇主的要求,然后你再按照上面几点原则切实去做,相信你很快就会接到雇主约谈的回函。
当然下一个步骤,就是你应如何去晋见雇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