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报告病种及报告时限
传染病报告病种及报告时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三类共39种:
一、甲类传染病(2种):(1)鼠疫、(2)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26种):(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2)艾滋病、(3)病毒性肝炎、(4)脊髓灰质炎、(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6)甲型H1N1流感、(7)麻疹、(8)流行性出血热、(9)狂犬病、(10)流行性乙型脑炎、(11)登革热、(12)炭疽、(13)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4)肺结核、(15)伤寒和副伤寒、(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7)百日咳、(18)白喉、(19)新生儿破伤风、(20)猩红热、(21)布鲁氏菌病、(22)淋病、(23)梅毒、(24)钩端螺旋体病、(25)血吸虫病、(26)疟疾。
三、丙类传染病(11种):(1)流行性感冒、(2)流行性腮腺炎、(3)风疹、(4)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麻风病、(6)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7)黑热病、(8)包虫病、(9)丝虫病,(10)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1)手足口病。
四、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不明原因肺炎,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五、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六、报告时限:
(一)2小时: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在2小时内通过电话报告。
(二)24小时:其他乙、丙类、其他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 小时内报告。
七、首诊医师发现上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本科室传染病登记簿上登记备查。传染病报告卡送至预防保健科(西区一楼急诊科或导医台、东区各病房楼一楼均有传染病报告箱),由预防保健科进行网络直报。
八、对已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当诊断发生变更,或者病例死亡时或有填卡错误时,应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九、脊髓灰质炎疑似病例——AFP(急性弛缓性麻痹)病种(14种)
根据卫生部规定,15周岁以下儿童患以下14种病,为脊髓灰质炎疑似病例,应按规定在2小时内报告,并填写个案调查表和采集合格大便标本。
1.脊髓灰质炎(不受年龄限制);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软瘫、高钾软瘫、正常钾软瘫); 10.肌病(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发现以上14种病例时,应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并同时采集病人粪便标本。采便要求:
1.采便时间在麻痹出现14天以内; 2.采集两份大便标本; 3.两份标本间隔24-48小时; 4.每份标本量约20克; 5.标本需在2~8℃冷藏、运送。
第二篇: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
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病种
1、报告病种脑卒中(排除因外伤性、代谢性、中毒性、肿瘤卒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
•蛛网膜下腔出血(I60):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脑出血:①非外伤性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I61);②其他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指硬膜下出血和硬膜外出血(I62)。
•脑梗死(I63):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包括血栓形成性脑梗死(I66.904)及栓塞性脑梗死(I66.903)•难分类脑卒中(I64):指临床有明显症状,且已作出脑卒中诊断,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未作影像学检查、遗失详细的病历记录等)而无法明确归为上述分类的脑卒中病例。
(脑卒中我国卫生部标准: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实质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2、报告病种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I21.304):心肌梗死28天以内(包括28天)的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发作。
•陈旧性心肌梗死(125.210):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8天(不包括28天)后的死亡。
•冠心病猝死(I46.101):其它各种类型冠心病的猝死。
(其他慢性缺血性心脏病(125.101)一般不包括在本病报告范畴之内。心绞痛(I20.902)也不包括在内。)
◆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和分型
•冠状动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世界卫生组织分为五种类型: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心绞痛型
—心肌梗死型
—缺血性心肌病型
—猝死型
3、病例和事件区别
•病例报告:报告的是患病的患者数 •事件报告:报告的是发生事件数 •一个患者在某时段可发生多起事件 •事件的时间概念:28天(MONICA标准)
4、报告工作流程
•县级疾控机构←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报告本医院就诊的新发病例、接受辖区卫生服务
↑
站或村卫生室上报的卡片)
∣
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负责本辖区漏报、补报、死亡补发病)
5、人口统计问题
•户籍人口(建议)
优点:人口资料比较完整
缺点:对人口长期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影响结果
•常住人口
优点:适合人口进入或迁出严重的地区 缺点:人口学信息不全,统计分析不利
第三篇:传染病报告时限
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发现其他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时,应按有关要求于2小时内报告
发现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传染病分类:
甲类(2种):鼠疫、霍乱。
乙类(26种):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报告方式: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机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络直报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按相关要求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报告,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传染病报告卡》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
突发公共事件:
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008年12月18日重庆市卫生局印发了行)》.doc,2009年1月1日实施 至今。
《标准》包括传染病事件、食物中毒事件、职业中毒事件、其他中毒事件、环境因素事件、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预防接种或服药事件、医源性感染事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及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等。
我国政府规定的法定监测性病有:淋病、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
第四篇:传染病报告时限
传染病报告时限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疫情报告单位。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爆发传染病,新发传染病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疫情时,接诊医生诊断后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电话)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将传染病的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源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2 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爆发传染病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时, 接诊医生诊断后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规定报告传染病的病源携带者在诊断后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
彝良牛街平安医院
传染病报告病种
1.甲类传染病:鼠疫
霍乱
2.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 流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手足口病
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其它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水痘
森林脑炎
结核性胸膜炎
人感染猪链球菌
不明原因肺炎
不明原因其它疾病。
5.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6.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其他传染病爆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确的传染病,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防治机构报告。
彝良牛街平安医院
第五篇:39种传染病及报告时限
39种国家法定传染病及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2小时上报;
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上报。(乙类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报告时限为2小时,其余24小时上报)
39种国家法定传染病及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报告时限:
甲类传染病:2小时上报;
乙类、丙类传染病:24小时上报。(乙类中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报告时限为2小时,其余24小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