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园林大师及其作品
一、美国
1、唐宁(1815--1852):论著《景观园林;理论与实践》
2、沃克斯(1824--1895):1858与奥姆斯特德合作完成纽约中央公园的规划方案。
3、奥姆斯特德(1822--1903):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纽约中央公园“绿箭”方案。布鲁克林希望公园 与沃克斯合作。波士顿“绿宝石项链”公园。
4、威廉。罗宾逊(1838-1935):英国花园之父,自然园林风格倡导者。Gravetye庄园。
5、格特鲁德。杰吉尔(1843--1932):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强调多年生植物在规则式的布局中灵活应用。领主宅邸花园
6、贝伦斯(1868-01940):德国,达姆斯塔特住宅。朝功能主义方向发展。
7、弗莱彻。斯蒂尔:乔安特庄园瑙姆科吉小花园设计“蓝色阶梯”
8、托马斯。邱奇:“加州花园” 唐纳花园、阿普妥斯花园。
9、杰弗里。吉利柯:《人类的景观造园》。撒顿场所、亚特兰大市历史学会庭院。
10、哈尔普林:美国第二代景观园林设计师。波特兰系列广场、西雅图高速路公园、11、丹。克雷:美国 米勒花园、杰弗逊纪念碑、达拉斯联合银行大厦广场、北卡国家银行广场。
12、巴西:布雷。马克思
大地艺术
1、克里斯托:包裹大师
2、罗伯特。史密斯:螺旋防波堤、断裂的圆环、螺旋山丘、后现代主义:
1、玛莎。施瓦茨:美国。金县监狱庭院、法国巴黎大西洋花园、加州情景园、2、理查德。哈格: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3、彼得。拉茨: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港岛煤矿码头改造再生。“景观句法”
4、彼得。沃克(极简主义):理性、形式主义。伯纳特花园、5、矶崎新:日本 日本筑波文化中心广场。
6、野口勇:加州情景园
解构主义:
1、伯纳德。屈米:拉。维莱特公园。
2、丹尼尔。博斯金德:柏林犹太人博物馆庭院。
生态主义:
1、伊恩。迈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千层饼模式”、2、西蒙兹:匹兹堡市梅隆广场、芝加哥植物园。《风景园林学:人类自然环境的形成》、《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21世纪花园城市》
3、俞孔坚:广东中山歧江公园
4、成都活水公园
批判主义
1、路易斯。巴拉干:墨西哥,拉斯。阿普乐达斯景观住区、los clubes景观、圣。克里斯特伯马厩与别墅
2、瑞卡多。雷克瑞塔:墨西哥,珀新广场
3、马里奥。谢赫楠:墨西哥,马里纳尔科住宅、墨西哥北方文化考古博物馆庭院。
4、乔治。哈格里夫斯:烛台点文化公园、拜斯比公园、5、安藤忠雄:日本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水的教堂、风的教堂、淡鹿岛的梦舞台、6、佐佐木叶
二、sasaki 榉树广场、广岛基町交流广场、、水的露天广场、白雨馆、
第二篇:大师作品分析小结
大师作品分析小结
这次的大师作品分析作业,我们小组四人分析的是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萨伏依别墅。从查找资料到画草图到做模型绘制A1,整整五周中,我们对萨伏依别墅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了解到一个建筑的很多非表面性的东西,让我们感触颇深。
最初是查找资料并绘制草图的阶段,我们收集了有关萨伏依别墅的许多资料跟文献。在查找过程中,这样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那一天小雨,当我们推开院门穿过绿篱,亭亭玉立的白色小楼便静静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绕过架空的门廊,走进宜人的门厅,循坡道而上,在屋室中徘徊,空间在流动,视线在流动;别致的楼梯,多变的隔断,浴室的躺衣,厨房的壁柜,室外的条案,室内的家具,以及白色、黑色、蓝色、绿色,一切都是那么质朴、简单,一切又都是那么新颖别致,独具匠心,不要说70年前,就是放在21世纪的今天,也毫不落伍和逊色,这才是大师!”一句话讲萨伏伊的特点尽显。
对萨伏伊别墅有了大致的了解,我们开始找绘制草图所需要的想要的数据,想要找到准确的数据并非简单的事。我们分头查找,两个上图书馆找资料,我跟另一个同学则从身边已经买的书籍上和网上来找。最后,利用有用的数据,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因为萨伏依别墅有底层的独立支柱的特点,所以根据底层的柱网结构,绘制出了底层,再这样结合二层找到的资料绘制出二层,再是顶层。在绘制过程中,对萨伏伊别墅这个建筑的构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所以收集资料的过程培养了我们收集、整理、分析文献资料、理解建筑图纸的能力。
在绘制草图的同时,我们制作了一个草模型,在制作过程中,才发现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曲面怎么做,萨伏伊别墅底层的弧形墙怎样才能与其他墙体连接牢固等。我们边想边做,初步完成之后,心里也就有了底,接下来就是制作正式模型了。
在做之前,因为时间不多,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并且尽量做的最好。我们小组一起讨论了各自的时间表,因为课时有些不同,所以时间未必能凑到一起,讨论下来,只要同时有两个人有空变来做。
制作的模型该如何拆解才能使拆解方式与状态更准确。在我们的讨论之下,别墅车库的设计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特殊的组织交通流线的方法,使得车库和建筑完美的结合,使汽车易于停放而又不会使车流和人流交叉,所以我们选择的剖切位置主要是把别墅中间的坡道展示出来,来展示萨伏伊特殊的交通流线。在决定完如何剖切之后我们便开始模型的制作了。
在开始时我们碰到的问题,就是老是忘记做门,草模没有做门所以当时并没有发现。于是我们马上查找萨伏伊的实景照跟其他一些能够现实别墅内部交通流线的图,这才解决了问题。一路紧赶慢赶,光做底层就花费了我们很久的时间,想要把模型做的细致,就必须要把每块割下的模型板进行打磨,以致使板跟板之间能够很好的贴合。在做弧形墙体的时候,我们把厚四毫米的纸板划穿一半,然后就形成了可以折成弧形的纸板了,然而弧形有一定的韧性,很难将其与其他墙体连接紧密。我们一起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以两层卡纸的外墙一层和一层互相交错黏贴的方式将其固定,实施后发现很成功。
在不断有新问题出现的过程中,我们终于一起将正式模型做完,每个人都尽着自己的最大的力,看着从自己手里再现的萨伏伊别墅,别提有多激动了。
最后是绘制图纸,绘制过程要注意的是图纸的排版,整个版面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自己在不同排版中比较,来获得不同的感受,再去选择最后出来的效果。图纸中包含了建筑的总平面、平立剖面,还有模型的拆解过程,以及对于建筑形式构成逻辑的分析与结论,在绘制分析图时,我们跳出建筑的内部细节结构,而是从对建筑的自然光、体量关系、几何关系等的大方面去了解建筑本身,并且发散思维,理解每一个建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融合了自然、周边环境等的。
这次大师作品分析使我们对一个建筑大师的作品有了深入了解与剖析,更是使我们了解如何去“看”一个建筑。我们要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多多学习,收集资料,拓展建筑方面的知识,不断积累经验,为以后做好充分准备。
第三篇:现代园林设计师作品及介绍
现代园林设计师作品及介绍
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及特点
布局: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 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在园林的主轴线上, 伸出几条副轴, 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 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 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整个布局, 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 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 草坪, 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总之, 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 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 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 池中总是布局人物雕塑和喷泉。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 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 无一不讲究整一性, 一览而尽, 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求形似与写实。被恩格斯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人的达·芬奇认为, 艺术的真谛和全部价值 就在于将自然真实地表现出来, 事物的美应“完全建立在个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因此西方园林艺术在每个细节上都追求形似, 以写实的风格再现一切。
特点:人工美: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 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 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人化自然:西方美学著作中虽也提到自然 美,但这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 的境地,也就是说自然美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曾专门论 述过自然美的缺陷,因为任何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自在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题的观念 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因而便见不到理想美的特征。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自 然美必然存在缺陷,不可能升华为艺术美。而园林是人工创造的,他理应按照认得意志加以改 造,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形式美: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但刻意追 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 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从而达到艺术美的 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并提出了 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提出“比例 是美的外貌,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 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 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 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 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必然性: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诸如轴线对 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尽管组合变化可以 多种多样前变万化,仍有规律可循。西方造园既然刻意追求形式美,就不可能违反形式美的法 则,因此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必须一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 部位,于是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
明晰: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 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 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 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 美习惯和观念。
入世:在诸多西方园林著作中,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 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 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 剧,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 超脱尘世的幻觉,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唯理:从历史上看,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 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 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整
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 的影响下形成的。
第四篇:作业一(色彩大师作品临摹)
作业一:色彩大师作品临摹
按照指定印象派大师作品,进行临摹练习。【关键词】:感受、认知、光源色、环境色 【重 点】:对光源色和环境色的感受 【难 点】:对光源色和环境色的认知 作业要求:
1、规格样式:数量1张;完成后一起装裱在八开卡纸上。
2、质量要求:能对色彩充分感受及大胆尝试;强调对光源色和环境色处理的感受与认知,色彩再现关系准确;画面绘制认真细致。
3、要求时数:课上2学时 作业进度:
第7周后两节做作业。
下次课前两天学委收作业送办公室,打分,不合格作业打回去重做。
第五篇:大师作品分析-朗香教堂
作业名称:大师作品分析-朗香教堂
•作业张数:3张
•作者姓名:梁佳子、孙真、刘璐、周艺晶、侯绍凯
•作者email:sunzhenwill@163.com
•作者手机号:***
•指导教师姓名:桂汪洋、苏剑鸣、陈丽华
•指导教师email:21356364@qq.com
•指导教师手机号:***
•学校及院、系全名: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系
•作业完成时间、所在年级及作业时长:2010年7月6日、一年级、六周•简要说明:作业通过对朗香教堂Visiting the building, Reading the building, Feeling the building三个解读建筑的过程,从了解柯布西耶大师的生平和作品开始,逐渐进入大师的世界,并通过具体的个体案例深入分析,明确大师的设计思想和手法。
作业命题在整体教学环节中的设置定位:《大师作品分析》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最后一个作业,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基本认识和系统了解基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建筑设计的基本设计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作业命题在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本科培养计划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作业命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通过对大师作品的分析,初步了解大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通过同学们的汇报交流,对各种建筑风格有初步了解。通过模型的制作和分析,初步认识建筑空间,初步认识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初步了解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深化对建筑各构成要素的认识,并初步掌握图面构成与排版技巧。
作业命题的特征和规模:由于大师作品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在设计之初,就限定了作业的规模,必须是对大师的一系列的经典小型建筑作品进行研究分析。作业命题的特征主要是广泛性和知识点的深入性的有机结合。
作业的点评:该作业通过自己选定的大师作品,深入了解建筑师的背景,对建筑生成逻辑的分析的较为细致,平、立、剖表达准确,图面整洁统一,制图细致认真,绘图线条流畅,较好地达到了该课程的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