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研名词归纳

时间:2019-05-14 01:3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考研名词归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考研名词归纳》。

第一篇:心理学考研名词归纳

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范围可以分成人和动物两大部分,包括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动物的感觉 知觉 记忆 具体思维 情绪 模仿 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作为基础课程,心理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生;需要和动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智力;人格心理 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研究目标: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心理学的源流: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著作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著的《论灵魂》成为独立的学科实在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神经生物学理论,是从最基本的方面来探讨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2精神分析理论:无意识是人精神活动的主体,它位于心理的深处,我们人的许多行为就是由无意识支配的.3行为理论,个体对一切行为的产生和改变都是由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造成的.4认知理论,认为我们每个人不仅是被动的刺激接收者,而且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 5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等人,强调要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心理的起源:1反应性2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形式,具趋利避害的倾向)3信号性反应(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是动物进化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标志)心理发生三阶段:1感觉阶段2知觉阶段3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心理的产生1进化论的解释2社会劳动说

个体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个体实践因素,个体实践则是前两者发生联系并相互作用的中介或桥梁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主导),社会文化因素(最主要)

意识是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考,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与认识

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它包括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到”,既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物体或现象,也包括我们自身的心理或行为。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注意的集中,是指心理活动聚焦到被选择的对象上,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强度特征)

注意与心理过程:首先,注意是认识,情绪等心理过程所必不可少的伴随状态。其次,任何心理活动的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维持和调控。

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活动,无关运动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两大特点目的性和 意志性 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1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进行实际操作4对注意进行剪控 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但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最佳形态,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形式。

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紧张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范围,又称注意的范围,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知觉对象的特点和知识经验

注意的紧张度是指心理活动集中与某个对象的程度,这是注意在强度上的特征。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注意的范围就越小,注意的范围越大,要保持高度紧张的注意就越困难。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长短,就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上的两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识的、迅速及时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外一种活动上。是主动的,积极的行为。

利用无意识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将讲授的东西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结合起来2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加以突出,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3减少无关刺激对教学活动的干扰

利用有意识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2利用间接兴趣提高注意力3做中学

利用有意识后注意规律组织教学:1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2深入浅出,在生动有趣的事例和活动中阐明原理3关注学生课堂反应

注意品质在教学中的运用:广度,紧张度,稳定性,分配,转移的运用

各种注意的转化可以分成1递进式转化(从无到有,从有到有后)2交替式转化(不断交替)

感觉就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为进一步的知觉加工提供了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资源。

知觉是个体经由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亦是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知觉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内容分主要包括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其中空间知觉又分大小知觉,形状知觉和方位知觉,还有正误之分

感受性,一个人在不同时刻,其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能力有差异,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也会表现不同的感受能力。包括绝对阔限和差别阔限

感受性的变化:感受适应,感受对比,感受的锻炼发展与补偿,感觉的相互作用

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对于那些符合当前任务需要的,熟悉的,令人感兴趣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2知觉的组织性,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封闭性原则,良好图形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试图对当前刺激做出合理解释,赋予他们一定的意义,而且常常使用词语把他们标记下来。

4知觉的恒常性,发生机制包括刺激信息的综合作用和知识经验的作用

知觉过程实际就是在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当前刺激信息的组织加工并予以解释的过程

关于记忆,传统定义认为,记忆是人脑对于过去经验的反映。过去经验包括感知过的事物,考虑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操作过的动作。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信息加工的观点将记忆定义为人们编码,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类型:从过去经验的内容看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2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3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别是1,2,3存储系统

感觉记忆,即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是暂时登记,是世界呈现给我们的信息的第一储藏室。

感觉记忆的特征:1感觉记忆中存储的信息保持了刺激的精确的物理特征2感觉记忆中信息的存储量很大,大凡进入感官的信息都能被登记3存储时间比较短。感觉记忆的发现(乔治,斯菠林)

短时记忆:象一个由意识控制的工作平台,加工那些受到注意后经感觉记忆转入的信息,还加工个体所需要的来自长时记忆的信息

短时记忆的特征:容量通常用广度来测量方法来评定2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也是比较短的 长时记忆:通常再记忆中保留很长时间甚至一身关于自我和世界的全部知识 长时记忆的习得:识记(无意有意2机械意义)2编码(语义编码表象编码)长时记忆的存储:质的变化(内容原形向匀称方向发展)量的变化(记忆的恢复巴拉德。遗忘曲线艾浩斯宾)

长时记忆的提取: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呈现时仍能被认识的过程回忆则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再次重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

长时记忆的遗忘:信息提取不出来或错误(部分完全暂时永久遗忘)

遗忘的学说:(衰退理论:时间巴甫洛夫。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线索依赖性遗忘:我们在记忆中要准确编码或准精确加工信息,索引不在,内容在)

记忆在学习中的应用:感觉记忆在集中注意(减少分心刺激,明确学习目的)短视记忆充分运用组块和复述(借助短视记忆组块的扩容性,增大短时记忆的信息量;及时复述,促进信息转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多种策略(及时经常复习,多重编码,增加提取线索;建立组织线索帮助回忆)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两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与感觉知觉的关系:1认知过程的不同阶段2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觉活动的结果是形成概念和表象,而概念和表象又构成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

思维的种类:动作(灯坏修灯)形象(文学)抽象(数学)感知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问题解决: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丛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通路 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景 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知觉特点(克服先入为主)2迁移的作用(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利弊)3动机强度(积极的无所谓的态度)4启发原型5定势作用(于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按比较固有的方法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具有创建的思维,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特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的评价标准:流畅性(定时多方法)变通性(灵活)独特性(独特不落俗套)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旺盛的求知欲2培养敏锐的观察力3培养自觉的独立性4培养广泛的兴趣5培养敢于冒险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想象:对大脑中储存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目的性(无意想象梦,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情绪: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的复杂变化模式,包括主体体验特征,生理激起,外显表情认知因素 情绪的变化:质和量。质:对立方面量强度变化

情绪的功能:1信号功能(表情语言)2动机(热爱就追求)3社会(交往)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厌恶

情绪状态:再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水平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心境:脆弱持久弥散的情绪状态,感染性)激情(暴风雨般的短暂而强烈)应激(意外情况下急速而高度紧张,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反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匮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的状态 需要的种类:起源: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对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马斯洛理论:

动机:促使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内在原因,具体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的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行为效率:

动机的种类:起源(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长远和短暂动机)社会价值(高尚和低下动机)等

成就动机:要求取得优秀成绩的动机。即人们在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也是一个人自己人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一种完美地步的内部推动力量 学习动机:个体发动或维持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的激发: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2创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欲和内部动机3提倡自主学习4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5恰当的评价6合理利用竞争

智力:通常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使认识活动有效进行和发展人脑聪明智慧功能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智力研究的新理论:1三元智力理论(成分亚理论,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2多元智力理论(言语,音乐,逻辑数学,空间,肢体运动,人际,内省,自然观察)3生态智力理论4情绪智力理论(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激发,认知他人情绪并产生同感,社会与人际关系处理)

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胎儿,生活,家庭)3教育与实践(家庭社会)

智力测验:用比较系统的测验题目并用数值表示个人智力发展水平,以测量人的记忆,观察,想象,判断等一般能力的一种测验方法

人格: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外在的印象,在生活中扮演的真实角色。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生物(遗传,成熟,)社会(家庭,学校,文化)心理 气质:个人生来就具有的 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特征 性格: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人格气质与性格关系:都是描述个人典型行为的概念。常混说。区别;人格是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包含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特征。气质决定一个人的反映敏感度活动水平心境可塑性和适应性是人格的先天遗传成分:而性格则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响应的行为方式,是人格中的后天习的成分。区别;起源,可塑性。联系制约:气质影响性格的表现‘影响性格形成和变化的难易和快慢,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或抑制气质的表现

第二篇:心理学名词中英文对照(推荐)

教育硕士备考之心理学名词中英文对照

感觉记忆(SM)—sensory memory短期记忆(STM)—short-term M.长期记忆(LTM)—long-term memory复诵---rehearsal

预示(激发)----priming童年失忆症---childhoodamnesia 视觉编码(表征)---visual code(representation)听觉编码—acoustic code

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语意性知识—semantic knowledge 记忆扫瞄程序—memory scanning procedure竭尽式扫瞄程序-exhaustive S.P.自我终止式扫瞄—self-terminated scanning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命题(陈述)性知识--propositional(declarative)knowledge

情节(轶事)性知识—episodic K.讯息处理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精致化处理—elaboration登录特殊性—coding specificity 记忆术—mnemonic位置记忆法—method of loci

字钩法—peg word(线)探索(测)(激发)字—prime 关键词---key word命题思考----propositional thought心像思考---imaginal thought行动思考---motoric thought

概念---concept

原型----prototype属性----property特征---feature

范例策略--exemplar strategy语言相对性(假说)—linguistic relativity th.音素---phoneme词素---morpheme

(字词的)外延与内涵意义—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

(句子的)表层与深层结构—surface & deep structure

语意分析法---semantic differential全句语言—holophrastic speech 过度延伸---over-extension电报式语言—telegraphic speech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差异减缩法---differencereduction 方法目的分析---means-ends analysis倒推---working backward

动机---------motive自由意志------free will

决定论------determinism本能-----------instinct

种属特有行为-----species specific驱力----drive

诱因------incentive驱力减低说---drive reduction theory

恒定状态(作用)—homeostasis原级与次级动机—primary & secondary M.功能独立—functional autonomy下视丘侧部(LH)—lateral hypothalamus 脂肪细胞说----fat-cell theory下视丘腹中部(VMH)—ventromedial H 定点论---set point theory.CCK───胆囊调节激素

第一性征---primary sex characteristic第二性征---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 自我效能期望—self-efficiency expectancy内在(发)动机—intrinsic motive 外在(衍)动机—extrinsic motive成就需求---N.achievement

需求层级—hierarchy of needs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

冲突----conflict多项仪---polygraph

肤电反应----------GSR(认知)评估---(cognitive appraisal脸部回馈假说---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生理)激发----arousal

挫折-攻击假说---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

发展------development先天-----nature

后天-----nurture成熟-------maturation

(视觉)偏好法-----preferential method

习惯法-----habituation视觉悬崖-----visual cliff

剥夺或丰富(环境)---deprivation or enrichment of env.基模----schema

同化----assimilation调适-----accommodation

平衡----equilibrium传承---generativity

感觉动作期----sensorimotor stage物体永久性----objective permanence 运思前期----preoperational st.保留概念----conservation

道德现实主义---moral realism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前俗例道德---pre-conventional moral 俗例道德----conventional moral超俗例道德----post-conventional moral 气质----temperament依附---attachment

性别认定---gender identity性别配合----sex typing

性蕾期---phallic stage性别恒定----gender constancy 恋亲冲突—Oedipal conflict认同-----identification

社会学习----social learning情结---complex

青年期----adolescence青春期---puberty

第二性征---secondary sex characteristics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

定向统合---identity achievement早闭型统合---foreclosure

未定型统合---moratorium迷失型统合---identity diffusion 心理动力------psycho-dynamics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行为论-------behaviorism心理生物观---psycho-biological perspective 认知---------cognition临床心理学家-clinical psychologist 谘商--------counseling人因工程-------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组织--------organization潜意识---------unconsciousness

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感觉------------sensation

知觉--------perception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独变项-------independent variable依变项--------dependent V.控制变项------control V.生理------------physiology

条件化---------conditioning学习------------learning

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发展-------------development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人格--------------personality

心理计量学—psychometrics受试(者)---------subject

实验者预期效应—experimenter expectancy effect

双盲法-----double—blind实地实验--------field experiment 相关-----------correlation调查-------------survey

访谈-----------interview个案研究-------case study

观察-----------observation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 纹理递变度-----texture gradient注意------------attention

物体的组群---grouping of object型态辨识—pattern recognition

形象-背景----figure-ground接近律--------proximity

相似律--------similarity闭合律-------closure

连续律--------continuity对称律-------symmetry

错觉-----------illusion幻觉----------delusion

恒常性--------constancy大小----------size

形状-----------shape位置----------location

单眼线索-----monocular cue线性透视----linear-perspective 双眼线索-----binocular cue深度---------depth

调节作用-----accommodation重迭----superposition

双眼融合-----binocular fusion辐辏作用-----convergence

双眼像差-----binocular disparity向度---------dimension

自动效应-----auto-kineticeffect运动视差-----motion parallax

诱发运动----inducedmotion闪光运动-----stroboscopic motion 上下文﹑脉络-context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脉络关系作用-context effect模板匹配------template matching 整合分析法---analysis-by-synthesis丰富性---------redundancy

选择性---------selective无意识的推论-unconscious inferences 运动后效---motion aftereffect特征侦测器—feature detector

激发性---excitatory抑制性----inhibitory

几何子---geons由上而下处理—up-down process 由下而上处理---bottom-up process连结者模式---connectionist model 联结失识症---associative agnosia脸孔辨识困难症---prosopagnosia

意识--conscious(ness)识改变状态---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 内省法---introspection边缘注意---peripheralattention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午餐排队(鸡尾酒会)效应—lunch line(cocktail party)effect

自动化历程----automatic process

解离----dissociate解离认同失常----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快速眼动睡眠----REM dream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 dream

神志清醒的梦----lucid dreaming失眠---insomnia

显性与隐性梦---manifest & latern content心理活动性psychoactive

冥想------meditation抗药性----tolerance戒断----withdrawal 感觉剥夺---sensory deprivation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成瘾--------physical addiction物质依赖----sub.dependence

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兴奋剂--stimulant

幻觉(迷幻)剂----hallucinogen镇定剂---sedative﹐

抑制剂—depressant酒精中毒引起谵妄—delirium tremens 麻醉剂---narcotic催眠----hypnosis

催眠后暗示----posthypnotic suggestion催眠后失忆 posthypnotic amnesia 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超感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 ESP 心电感应---telepathy超感视---clairvoyance 预知---precognition 心理动力—psycokinesis PK受纳器-----receptor

绝对阈----absolute threshold差异阈----------difference threshold

恰辨差--------JND

韦伯律---------Weber's law心理物理-----psychophysical

费雪纳定律---Fechner's law频率-----frequency

振幅----------amplitude音频-------pitch

基音----------fundamental tone倍音-----overtone

和谐音-------harmonic音色------timbre

白色噪音----white noise鼓膜-----eardrum

耳蜗----------cochlea卵形窗—oval window

圆形窗-------round window前庭-----vestibular sacs

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角膜-------cornea

水晶体-------lens虹膜------------iris

瞳孔----------pupil网膜---------retina

睫状肌-------ciliary muscle调节作用---accommodation

脊髓---------spinal cord反射弧--------reflex arc

脑干---------brain stem计算机轴性线断层扫描--CAT 或CT PET---正子放射断层摄影MRI-----磁共振显影

延脑----medulla桥脑-----pons小脑----cerebellum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RAS----网状活化系统

视丘----thalamus下视丘----hypothalamus

大脑----cerebrum脑(下)垂体(腺)—pituitary gland 脑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皮质---cortex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海马体----hippocampus杏仁核--------amygdala

中央沟---central fissure侧沟-----------lateral fissure

脑叶------lobe同卵双生子----identical twins 异卵双生子—fraternal twins

古典制约--classical conditioning操作制约---operant conditioning 非制约刺激—(USunconditioned stimulus非制约反应—(UR)unconditioned R.制约刺激---(CS)conditioned S.制约反应----(CR)conditioned R.习(获)得-----acquisition增强作用------reinforcement

消除(弱)------extinction自(发性)然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 前行制约—forward conditioning同时制约--simultaneous conditioning 回溯制约---backward cond.痕迹制约——trace conditioning

延宕制约—delay conditioning类化(梯度)---generalization(gradient)区辨------discrimination(次级)增强物-------(secondary)reinforcer 嫌恶刺激---aversive stimulus试误学习---trial and error learning

效果率-----law of effect正(负)性增强物—positive(negative)rei.行为塑造—behavior shaping循序渐进-----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自行塑造—autoshaping部分(连续)增强—partial(continuous)R 定比(时)时制—fixed ratio(interval)schedule FR或FI

变化比率(时距)时制—variable ratio(interval)scheduleVR或VI

逃离反应---escape R.回避反应—avoidance response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顿悟--------insight

学习心向—learning set隐内(潜在)学习---latent learning 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生理回馈------biofeedback

敏感递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普里迈克原则—Premack's principle 洪水法----flooding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动物行为学----ethology敏感化—sensitization

习惯化---habituation)联结---association

认知学习----cognitional L.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登录﹑编码----encoding保留﹑储存-----retention 提取------retrieval回忆----(freerecall

全现心像﹑照相式记忆---eidetic imagery﹑photographic memory

舌尖现象(TOT)—tip of tongue再认----recognition

再学习--------relearning节省分数----savings

外显与内隐记忆--explicit & implicitmemory

记忆广度---memory span组集--chunk

序列位置效应---serial position effect起始效应---primacy effect 新近效应-----recency effect凝固理论—consolidation

心(情)境依赖学习---state-dependent L.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 顺向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逆向干扰---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闪光灯记忆---flashbulb memory动机性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 器质性失忆症—organic amnesia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近事(顺向)失忆症—anterograde amnesia旧事(逆向)失忆—retrograde A.高沙可夫症候群—korsakoff”s syndrome

第三篇:2012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名词解析

实验法:通过有目的,有方向,严格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和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性探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功能固着:只知道熟悉事物通常的用途(功能),而不知道它的新功能,这就是功能固着。

思维定势:指的是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原型启发:以类似事物为原型,经过类比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了一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的调控过程。

变式: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无条件发射:先天遗传的,不学而能的,固定的发射。

条件发射:后天形成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发射。

动力定型: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

感觉: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

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暂时起波动的现象。

观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过程。

观察力: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感知能力。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心理过程。

表象:是曾经感知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心理形式。

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保持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

后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及学习活动对人们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作用

保持:识知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脑中保留和凡固的过程。

超额学习:在完全识记了材料并足以正确回忆之后,又继续增加学习或练习的次数,使学习的巩固水平超过能背诵的程度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简洁的概括的认识

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即通过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

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想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从多方面加以思考,并提出许多新假设和找到许多新答案的思维方式。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黎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人以新的方式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在人脑里独特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

集中。

有意注意:一种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预先没有确定的目标,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有明确目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动机: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该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

学习动机: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机

习得性无力(助)感: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自我效能感:一个人对自己在莫一个生活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意志: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情绪与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道德感:个人用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感知、比较与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时,所体验到的一切情感都属于道德感。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商:情感商数,是人的情绪情感发展书评的一种指标,也就是说,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

智力: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和态度的和与之相适应的一贯的行为方式。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特有模式包含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的,自动化了的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的程序进行的并近于自动化了的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 正迁移: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动作技能 :也成为 操作技能,运动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的稳定特征成倾向。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变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的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教师的威信:教师具有的那种使学生感到的威望和信誉的精神感召力量,即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第四篇:2010心理学考研经验总结

本文作者空间联系方式 juniortiger@sina.c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juniortiger

10年心理学考研总结

(一)考研前应思考的问题

(二)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校、导师、辅导班

(四)考研四阶段

(五)复习和考试的策略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七)心理学考研各部分知识复习重点及策略

(一)考研前应思考的问题

在自己冷静地做一些调查,好好思考一下之前,不要去听考研讲座,不要看太多成功考研的经验帖。前者会为商业目的煽动得你热血沸腾,鼓励你盲从他们的建议;后者的作者沉浸在喜悦之中走路都来风,说话难免偏颇,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愉悦的情境下容易“忘记”痛苦的经历和忽略风险。所以先客观地做一些调查,冷静地分析分析自己。

1.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想过啥样的日子?

我的建议是,应届生先去工作吧;工作着的既然有打算考研的念头基本也是工作出了问题,为什么不先换个工作试试,考研真能救你吗。知道了工作是什么样子的,你对生活的认识才完整。这些不是听别人经验能学来的。当然呆学校里更不行。反正考研对我来说是最后一个考虑的对象。在我应届毕业那年我就特别坚定地不考研,找工作。不做研究的话,终极目标始终是工作。对工作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继续在学校里呆两三年呢,国内的研尤其不值得。大家都清楚,大部分研究生在干什么:不换专业的话,重复一些本科的核心课,跟老板做点事,发个paper。两三年的时间比在职场里学到的东西少得多,单一的多。

2.自己适合做什么?

找工作的时候怕写简历怕面试,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不知道研该不该考书该不该读也是不了解自己。平时多关注别人用在你身上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的集合基本上就描述了你不同于别人的特点。我的观念是,人的弱点是很难克服的,所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把它隐藏起来,就成功了。今天社会上有很多导向,其实是误人的。比如面试的时候,大家千篇一律的声称自己“性格外向”来迎合面试官。外向和内向不应该是positive-negative的两极,因为性格从根本上说就是不同的活动倾向和价值系统。内向的不要去做销售不要去做顾问就没大问题;同样,外向的人恐怕也很难做好会计。我觉得正是工作最能让你了解自己的这些特点。

另外,可以做一些心理测验。对心理测验的态度,这里顺便普及一下,基本上都是不够科学的。首先,心理测验不是没有根据的算命,不是不可信的;第二,大多数我们平时见到的心理测验都是不可信的;第三,心理测验的结果是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参考,而不是预言式的宿命。最有用的测验主要有智力测验、职业偏好测验;前者告诉你你的智力成分分布,比如高的数理逻辑+普通言语能力+弱空间智力;后者能说明你的一些人格特点跟某些类型的职业的匹配程度。这些测验在大公司的招聘过程中都能见到,宝洁笔试中的一环就属于考察数理逻辑的智力测验,宝洁的网申就是针对他们企业特别编制的职业偏好测验,但是这类测验你一般得不到结果。我只知道浙大给每个学生一次免费“北森职业测评”的机会,这个测验还比较可信吧。前提是回答这类问卷的时候不要按照你“期望的自己”来回答,而是按照“实际的自己”来回答,要迅速地凭第一感觉回答而不要在选项间犹豫。

3.上面两个问题都考虑清楚了还是要考研?先看看考研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喜欢校园里的平静”是一个貌似合理的理由。问题是,一个人终将进入社会,除非毕业后有人养或者一辈子呆校园里做学术了。“可以暂时避一避啊,趁年轻还输得起。”其实年轻的时候反倒输不起。人的个性在25岁以后趋于稳定,可塑性越来越差。不趁22岁左右毕业的时候赶紧到社会中去历练一下,等到硕士博士毕业,自己失去青春拖家带口的时候再痛苦地去适应社会是件非常可怜的事情。“学历高总不是坏事”也有问题。难道你能否认“名校”和“硕士博士”的头衔没有给你包袱吗?硕士毕业的时候,你的本科同学攒了三年工作经验正是职场上的抢手货,你那时对自己的就业期望是怎样的呢?“高学历=高薪and/or高就业率”,拜托,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谎言了。可我发现身边的考研人对这点最深信不疑。我毕业后在三个企业工作过:一个国内业界的领头羊企业的杭州分公司,一个名字响当当的跨国IT咨询公司,一个温州老板的小企业;客服、培训、销售、程序员、项目经理都做过。我的上司里面没有一个硕士以上,其中不乏大专,没有一个比我的毕业学校名字更如雷贯耳。但是他们各个有车有房,在杭州或者上海或者新加坡。其实工作的人都知道,工作一年以后你的毕业学校、学历和专业就极少被提到了。还有最后一个很充分的理由,“想换专业”。为什么要换 “专业”呢?在职场上就是换“行业”,换行业不一定非要学历不可,而且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现在,对应届生择业都应该提倡不要限于本专业了。再退一步问问自己,非要换到这个需要硕士文凭才能准入的行业吗?

4.你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决定考研?那么看看你选的专业吧。你了解最近两年你的目标学校这个专业硕士毕业的就业情况吗?注意,最好是学校和专业都明确下来,甚至包括更细的研究方向。就我对心理学的了解,浙大和北大的硕士真是迥然不同。然后同样是基础心理学,不同方向的目标就业市场差别非常大。这个最终结果是你能接受的吗?

我要说的是,对心理学感兴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心理学探究的某些问题的确非常吸引人。但享受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跟你去做这些研究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心理学不象大家以为的那样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其实是理科,追求精细严谨的、可检验的实验设计。如果感兴趣心理问题,如果想提高人际交往,去读一些科普书,而不是考心理学硕士。绝大部分心理学家并不在咨询行业工作。他们做的工作有些简直是离现实十万八千里,完全是出于对真理的追求,眼前根本看不到任何实用价值。

好吧,如果你很清楚这些,并且决定考临床心理学专业,将来做心理咨询师,这确实是个前途无量的行业。第一,你应该知道,硕士毕业离心理咨询师资格差得还很远很远。第二,你要报考的学校竞争如何?浙大、北大这样的学校,几乎没人自信一定能被录取,你想十拿九稳地被录取还挑选自己中意的方向恐怕就太不切实际了。在考试之前,你几乎注定要被调到一个不知道什么方向上去,比如认知神经科学,当然先要假设你能被录取。所以,如果真的要认真考虑是否考研,不要来这里问:“我该怎么办,考研还是工作” “今年挂了,明年是否继续”,然后统计一下回帖中支持和反对的比例,最后做个决定。可以向别人咨询,尤其是两类人:一是本专业前一两届毕业工作的师兄师姐;一类是你目标专业的研究生。不要向他们讲自己考研的打算,更不要直接问“我该怎么办”。听他们讲讲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未来的计划,然后回来自己思考。

还有一种方法,是营销学里的SWOT分析,可以帮助你理清思路。在一张纸上画直角坐标,四个象限依次填写:S,Strength,考研和将来读研,你有哪些优点能保障成功,比如你喜欢读书读文献、你擅长考试、你能整天闷在图书馆实验室;W,Weakness,会让你在考研和读研的路上一败涂地的缺点,比如你兴趣转移多变、你不属于很聪明的那类人; O,Opportunity,考研能给你带来哪些潜在的机会,比如出国、在学校里找到心仪的gg/mm;T,threat,考研可能给你带来哪些威胁,比如考不上,失去眼前很好的就业机会,或者更糟糕的--读研的时候后悔了。还可以给自己的其他选择,比如找工作、创业、自由职业或者赋闲在家,也做SWOT分析,最后综合比较。

如果考研失败了,是不是继续考,也取决于对以上问题的回答。我最不支持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副业似的考研。考不上影响自我知觉,容易让自己很没信心;考上了也是一块鸡肋。而且不管结果怎样,你的工作总是在受着影响。

(二)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2.准备不在于早,而在于是否真正全身心地投入。

一旦开始动手准备,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4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一般人最好还是8~10小时。3.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

计划不要定时,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每本书要看多少遍,这是总计划。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

4.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5.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

个人感觉千万不要上辅导班,尤其是那些英语数学全程班,最多最多上个政治的冲刺班!对数学跟英语来说,听老师在台上讲,根本不如自己静下心来慢慢理解。相信我,自己理解的绝对比老师硬灌给你的深的多。而且报了班之后会有惰性,老想着老师会帮你复习的,结果反而自己没复习。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着怎么着。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书,千万不可以盲目跟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

6.要知道考研的全过程里边最重要的是什么:初试成绩尤其是三门公共课的成绩。

我认为初试成绩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我这种跨学校跨地区考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三门公共课的成绩,因为这三门的成绩没有水分,谁复习的好谁考的就高。而专业课的水分是很大的,我曾经看到一个帖子:复习三周考上研究生。当时我想:这人简直是爱因斯坦再世啊!仔细一看我释然了:数学70+英语40+政治50+专业课145+总分320+,不用我再解释了吧。所以如果你是跨学校跨地区甚至是跨专业的话,请记住这一点:三门公共课才是你能有所依赖的。

(三)学校、导师、辅导班 1.选学校

目前国内有“心理学系”的大学,主要包括:北京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山西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烟台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招本科生专业为应用心理学、硕士生专业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硕士,专业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东北师范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广西师范大学(本科生、硕士生)。此外河南大学、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广州大学等都有心理学专业招硕士研究生。

不同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同样,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也在于此。华东师范大学的强项同样在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但是,它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错。中山大学的强项主要来源于杨中芳这位著名心理学家的个人魅力,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中山大学已经开始建立了一个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学生层次(博士还没有开始招生)。上海师范大学的主要知名的地方也许就在于他们对于中国心理学史的研究。2.选导师

考研究生选学校不如选导师,选一个好的导师对于将来发展和学术成就至关重要。下面介绍几个导师:

北师大,北大,中科院等名校我就不说了。

西南大学:黄希庭;天师大:沈德立;暨南大学:凌文铨;中山大学:杨中芳;南开大学:乐国安;中科院:时勘;华东师大:杨志良 3.选辅导班

对跨专业来说,选一个辅导班更是很重要,它的意义我不多说。市面上有几个好的机构:三人行辅导机构,凯程辅导机构,还有其他的**,恩波等做公共课的机构。我个人感觉前两个比较专业,专做专业课的。

(四)考研四阶段

一、考研积累期(4月—6月):第一轮复习以系统教材为主,进行扎实的基础复习。

1.要把书从头至尾过一遍,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把握,站在统观全局的角度,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

2.将不懂的、不容易记的知识点做标记,以便在下个阶段重点把握和记忆。

3.熟悉心理学的知识拎出框架,不要追求面面俱到。大量阅读会对心理学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的,大纲出来前的这段时间是读这些书的黄金时间,可以注重“面”的展开。因为大纲出来,会使你不由自主以应试为原点建立坐标轴,关注一个个的知识点。争取在6月底7月初的时候能够将普心、教心和发心的框架熟悉起来。

二、考研实战期(7月—8月):第二轮强化复习阶段,是考研的关键月,也是考察考研学习效果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

1.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框架,勾勒出属于自己的考试大纲,然后将每个知识点扩充,对知识进行分门别类,对于考题相关性高的、自己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设为下一阶段复习的重点。2.关注一下往年的真题(07-10年),但不需要会做,只是形成一种感觉,对考试要求达到的水平有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一阶段开始培养一种考试的意识。

三、考研突破期(9月—11月):第三轮是重难点提高复习阶段,排除干扰,全面复习。

1.以大纲为根本,对前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缺补漏以及系统化规整,做到心中有数。2.这一阶段的专业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命题,将其拓展,整理成不同的专题。3.建议看看有关的心理学书籍,把收获整合到原来自己复习的知识体系中。

四、考研跨越期(12月—1月):这是考研复习最如火如荼的阶段,是复习中全面深化、升华的时期。本阶段任务:

1.要将参考书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系统整合知识。

2.重点掌握知识点的串连及试题的解法,逐步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3.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进行模拟实训,梳理考点。

4.通过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可以试着对专业考试作出一些预测,列出一些可考性比较大的题目。

(五)复习和考试的策略

1.生物的活动都是有节律性的。在稳定规律的状态下器官的性能最好,大脑也是。所以保持稳定的作息特别重要。早上七点起床,建议吃早饭,去占座,中午根据自己特点适当休息,晚上10左右建议跑步,不要12点以后睡觉。刚开始进入这个状态是很困难的事情。但只要坚持,没有其他干扰的一个礼拜时间就可以进入状态。开始的时候哪怕在教室里睡觉也要睡到教室关门再回来。当然如果白天睡了,晚上回来照样要按时上床,否则夜里电影到2点,第二天继续睡,巩固的就是这么个颠倒的生物钟了。

2.绝对集中,相对分散。一个时间段集中突破一两门课。一天时间里分散开进行,比如上午专业课A,下午专业课B,每天晚上是英语。

3.考研难在坚持。把学习的结果形象化、视觉化是个很好的自我激励办法,具体很多做法:

1)做个进度表。横轴是日期(比如从星期一到星期天,或者今天到下个月今天),纵轴是学习量(比如读书的页数)。定个最低标准,这个标准是在你最坏的状态下只要稍做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比如每天读10页书。按照这个标准,用铅笔在坐标图上过原点划一条斜率等于单位时间学习量的直线,这就是标准线。以后每天根据实际完成情况描点连线。看到自己学习的进度围绕标准线上上下下的前进,会很有成就感。超额完成任务时,可以奖励一晚上电影。到下一个周期可以根据之前完成的情况提高或者降低标准。

2)做笔记。厚厚的笔记也是学习成果的象征。记笔记不要抄书,最好是看完一个章节,合上书写;做不到的话,先看着书总结,然后再合了书写。从第二遍开始的时候做下笔记,分开做,估计考选择的知识点做到一起,要简洁明了;估计出大题的知识点做一起,要详细,有层次;公式和计算知识点做一起,作题的时候可以翻下。

4.只做真题。只背真题里出现的单词,真题是王道!推荐用张剑编的《真题解析》(黄皮书),做阅读要注意出题者的陷阱,把真题研究透了,做起阅读来你会发现每个题都那么相似。5.合理的预判。有些题目虽然出现在了参考书上,但是是根本不会考的,比如说很简单的知识点却出了很难的例题、去年刚刚考过的偏僻考点„„

6.不断总结。不要埋头苦读或者疯狂做题而不停下来想想。举个例子,英语大家都爱做题。我做题不多,分析的时间多于做题的时间。阅读做完对答案,然后不论对错把每个题都重新看一遍:错的错在哪,全部写出来;对的题也重新看,看是不是误撞上的,让我不确定的干扰项错在哪里。做了三四套之后,我看看让我犯错误的都是哪些类型的问题。比如,几乎全部的主旨题我都错了。然后听新东方关于主旨题的做法,跟研友讨论。把自己犯错误的地方专门记在一张纸上。比如我列了很多:a.英语阅读永远不要在不返回原文的情况下凭记忆选答案;b.遇到简单的文章一定多花时间在题干和选项上;c.政治选择一定把题干里的关键词和限定词看清楚„每次开始做题前先看看这张纸再开始。考前尤其要仔细看这个错误列表。

7.正确对待潜伏期。心理学说,学习的过程中有一段在成绩上没有明显进步的潜伏期,但继续坚持度过这个阶段,就会有个飞跃。大家都有这种感觉,看完会忘。没关系,在第一遍非常扎实理解了的前提下,可以把它抛开,去做别的事情。相信自己,你的潜意识在自动地加工和巩固这些内容,甚至是在做梦的时候。所以,把尤其需要理解的内容安排在前面复习,你的大脑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自动学习它。

8.专业课选用不同的教材。比如说,十月第一遍的时候用这本教材。在十一月集中复习其他课的时候,选另外一本国外的经典教材《心理学与生活》每天很随意的翻翻。这里有个规律,认真学习的是指定教材或者国内教材--应试型的;辅助的、甚至可以充当休闲的用国外教材或者科普性质的书。

政治建议的策略是集中精力高强度突破,一页页慢慢看,保证理解甚至一遍背过。不要花很多时间一遍遍轻浮地翻书。一本序列一、一本2000题就足够了。序列二三和其他参考书错误太多。序列一当理论教材,认真读、理解、背;然后大量做选择题。记住,大量做选择题。

政治冲刺班的材料一定拿来复印,背。政治每年都围绕若干热点出题--这是永真的命题。冲刺班材料是专家们给你总结的热点大纲,绝对不能忽略。

下面说说考试的问题。不少人在考试的微操作上没有下过功夫。其实考试的关键点控制好了,抵过一个月的复习1.考前15天非常关键。这15天里不要让任何一门课冷掉。这15天不要继续打局部战争了,进行总结性地复习,抓轮廓、提纲,综合性地练习。最后3-5天不论你准备得是否充分,不要再陷入具体问题了。2.考前提前至少一周调整与考试时间匹配的作息。

3.考前一周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些考场的情景:开始发英语卷子了,你拆封的时候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打开看到作文题目很变态„感到紧张了吗?这就好了。第一,可以让你在这段时间里保持好的应激状态;第二,提前想象过一些情景后,到考场上你就不会过分紧张了。人在中等偏上的紧张程度下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过分紧张和松弛都会降低效率。记得高考吧,你有没有发现高考前最后一次模考考得好的容易高考失利,最后一模不好的反倒考得好。我猜是因为后者做了更多上诉想象。

4.考前一天不要看书!放松。看考场,读读轻松的杂志,也不要选择耗费精力的活动--打球啊看电影什么的。还是前面说的,你的大脑特别需要在这个时候自动组织你先前学过的所有东西。

5.考试期间不要吃平时很少吃的食品。如果你从来没有喝过红牛,不要贸然尝试。如果你平时不喝牛奶,那天也不要犯忌。更不要吃药,很多药都会对大脑有影响。6.在考前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时间安排。但是,考试的时候很投入很紧张,不可能象平时那样15分钟看看表,估计一下进度。所以,只设几个关键点就行。比如,英语20分时开始阅读,1小时40分的时候开始翻译。另外,政治的时间是非常充分的。要提醒大家,选择题慢慢做,一个字一个字地读题,时间有的是,注意题干的每一个限定词。我定的标准是选择题花一个小时!

7.永远不要检查选择题。考了十几年的试了,不少人连这个都不知道。检查选择题时,你可能改动的都是答题时就不确定的。但是对于不确定的知识(指的是曾经学习过,但当前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大脑的第一反应是相当可靠的。这一点也是近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已经有大量行为的和神经生理的实验证实了。

8.答卷子也有很大的学问。我有个秘籍,就是在答主观题的最好在卷子下面垫一张横格纸,答题的时候纵向两边再对齐,这样答出来的卷子是相当的工整的。你可以在准考证的背面用黑色的签字笔打上横格。再具体说到格的间距,我个人认为是0.8-1CM最佳,我试过各种间距,觉得0.8CM的间距写出来的卷面最符合人的视觉享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比较合适。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1.普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是没有看这本就别考了。绝对的主要复习参考资料!连续两年统考都有几道大题出自该书的课后习题!(2)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也挺重要,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它在认知部分写得比较详细。(3)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也很不错,而且在情绪调节部分写得很实用。(4)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稍微老了一点,而且带有比较明显的政治色彩。不过,它在人格部分写得不错。08大纲好几个新增的知识点都来自该书。

(5)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 叶浩生

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那些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这本书对初试没太大的用处,但是对复试很有用。如果要系统地学习心理学,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6)心理学与生活 Gerrig Jimbardo(王垒译)

这本挺好玩,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北京大学心理系将它作为本科生的普心教材。如果对心理学失去了兴趣,可以看看这本书。但是中文版本翻译的略显僵硬,如果水平足够高的话,可以尝试看看英文原版。(但是有好多专业术语哦)

此外,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是参考《心理学与生活》写的,如果觉得那本书翻译得不好理解,可以看看现代心理学。

总结:彭的书必须看。孟、叶、黄的书最好也看看。

2.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简装)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2)发展心理学(精装)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

同一个人写的两本书,前者精简,后者全面。个人感觉前一本书就足够应付统考了。(3)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朱前辈已经去世多年,这本书也不太好找了。能够借到的话,不妨看看。(4)儿童心理学 刘金花

这本教材据说也不错,可以和林的书相互补充。

总结:发心以林本就可以了,但朱智贤的《儿童心理学》在对每个阶段的总结上是好于前者的。

3.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比较全。不过,有的地方不太详细。而且我发现,它在介绍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的时候出现了错误。(2)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也很好。虽然只覆盖了大纲90%的内容,但它讲到的部分都介绍得很详细。(3)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本比较新,插入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内容。而且在建构主义部分写得很详细。这书,前半本适合拿来考心理学里的教育心理学,后半部分适合考教育学里的教育心理学。(4)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家都觉得这本书的结构不太好,更适合做教育学的教材而不是心理学的教材。全书对学习理论部分写得过于简略,但在学习分类和建构主义部分写得还可以。两次统考,各有一道选择题来自该书内容。

总结:前两本书必看。第三本书最好也看一看。如果你的教心部分想拿高分,那么皮的书也要看看

4.实验心理学(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很全,可以当字典查,又大又厚又黑。(2)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在实验设计部分写得最好!建议大家看看这一部分!(3)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孟老先生曾经跟张厚粲合著统计书,可见老孟的数学功底。这本书是实心教材里写得最象数学书和物理书的一本,推理演绎非常严谨,不过只适合数学基础好的人看。文科生基本看不懂。统考的大纲与这本书具有最大的吻合度,建议心理学本专业的同学开始看这本书,可以省去到处找大纲对应知识的时间。但是,这本书往往将得太过“生物化”,有点像生物书,好多知识不是考研所需要的,大家不要被里面的图、数据吓坏:)对于跨专业的同学,一上来就看这本书非常容易打击信心。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郭是杨治良的学生和妻子。她的书吸取了杨书的很多精华,而且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让人喜欢。建议新手从这本书开始学。不过这本书的部分图表有错误。

(5)实验心理学纲要 张学民 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在实验操作部分写得比较好,但理论部分比较简略。个人觉得不是考研教材的首选,虽然张在考研班上大力吹嘘自己的书如何天下第一。

(6)心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金志成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本主要看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实验结合统计方法。金是07、08年统考的命题人。不过他好象没有按照自己的书来命题。

(7)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白学军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是许多教授推荐的入门书籍,非常有意思,里面有很多经典实验。而我最推崇的还是该书中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讨论,虽然通俗,但很有学术味道。

(8)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

坎特威茨

这本外文书小结写的很不错,从问题到实验这部分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结:新手可以看郭书入门,朱的书必看,杨的书可以当字典查,高手可以看孟书,张的书做个参考。如果实验设计想得高分,一定要看金的书。

5.心理统计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敏强 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敏强是张厚粲的学生。

(3)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

甘怡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这是英文书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 science的中文版,有了外文书一贯的风格:通俗易懂,而且非常有趣。中文版本趣味性大打折扣,当然简洁了不少。入门者可以看着本书开始。

但是有些东西与大纲不完全吻和,需要大家把张厚粲 和甘怡群的书综合起来看,各取所长。(4)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可以看成是张书的简洁版本,比较不错,没有那么烦琐的东西,也可以当成入门书。总结:看一本就够了。多数人看的是第一本。

6.心理测量

(1)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很经典!内容和大纲比较吻合。连续两年的统考测量大题都来自该书的课后习题。(2)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这个书浅了一点。1987年出版的,至今没出第二版,有点老。郑本人已经离开测量方向,转入咨询方向。总结:戴和郑的书,看一本就够了。推荐戴的书。

其它参考资料

1.大纲。在大纲出来之前可参照10年心理学统考的大纲,对心理学统考的形式、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大纲出 来之后,所有的书要对照大纲来看,尤其是大纲中今年和去年有变化的地方,一定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2.大纲解析。

大纲出来以后最好自己按照大纲做一份解析,如果实在懒或者时间不够的话,只好用别人的,但一定要找重点分明的。推荐北师大的《备考指南》和MJ心理大纲解析。不过即使你找到了最好的大纲解析,那也是别人的,不是你的,要把它转化成你自己的,不仅仅要背,更要靠理解,思考。还有不能只看大纲的重点要点,有160分的选择题呢,出得非常细,这就是为什么要重视看书。否则选择题丢分就惨了。记住,心理学考的绝大部分就是概念,原理,细节,很基础的东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所以要点要重点抓,细节要详细看,才可能得高分。

3.真题。07-10年考试的真题以及北京大学、北师大、浙大等名校统考前的考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名校的考研题难度会高于统考,但是重点是不变的,有些题目出得很经典,在复习阶段能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4.题册。推荐北师大的《实战练习》。

5.黄希庭编的心理学词典。对初试没有什么用,因为初试也不考专业英语;复试也只是像北师这样的学校才会考。

6.心理学期刊杂志,如《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可以了解心理学的一些最新的一些研究动态,这对于报考一些名牌高校的考生将大有意义,虽然初试当中可能不会涉及得非常深,但是在复试当中会有所体现。

(七)心理学考研各部分知识复习重点及策略

心理学这几门课其实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理论,二类属于方法。普心、教心和发心属于理论,而统计、测量和实验则是研究方法。这两类课复习起来要有所区别。

对于心理学理论来说,要注重细小知识点的积累。普心中的心理学家和研究成果甚至时间;心理学基本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等;心理现象的理论和著名的实验。教心中学习、学习动机和迁移的多个学派理论等,发心中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特点、关于发展的不同观点等„„

对于研究方法的复习最好与实际相结合,实验研究方法化,多做练习和实验设计。不妨看看期刊的心理学文章,看不懂也没有关系,主要是培养一种心理学研究意识,训练采用心理学的思维,心理学的方法来思考命题和现象。实验心理学着重实验设计的训练,而统计测量则着重对于研究实践的工具性。同时要准备一本练习题,尤其是后期要通过做题来提高应试能力。我用的题册是北师大出的《心理学专业基础实战练习》,讲解比较详细。建议从两条主线入手复习,读书顺序大体也已此为准,普心(实验后半部具体实验部分)---发展---教育;统计----测量-----实验(前半部实验方法技术部分),读书顺序也不尽相同,最好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在复习中,普心认知化,实验研究方法化,短期从入门到精通不大现实,但至少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训练采用心理学的思维,心理学的方法来思考命题,来思考现象。

每个版块都会有一个到几个关键突破口,亦即每年重点,比如,普心的记忆,注意,人格,能力,发展的认知发展,教育发展与学习的关系,实验设计及相关方法,统计中的方差分析,测量的CTT等。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学术上存在争议的和很新的理论一般是不会考的,因为还没有定论,是无法标准化的。大家一定要把精力放在经典的东西上。

一、普通心理学

第一部分是考试的次重点,第一章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普心的框架,至于心理学的研究,作为了解和识记。普通心理学的考试中,把心理学的发展简史作为一小部分穿插到了普通心理学,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还应该了解一些主要的心理学流派,它们的基本观点及其对他们的评价。第二章涉及神经生理学的知识,多是基本概念,但对三种脑学说应有重视,因为认知神经科学尤其是脑科学是当前研究热门。

第二部分要作为一个认知体系来理解和学习,要找到不同的心理过程间的关系。也可以将这部分进行详细划分:

1、感觉和知觉可以揉合为一个章节来理解,理解不同的感觉和知觉现象、知觉线索等。这些是经常在选择部分考察。同时也要宏观上把握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与区别,这可以作为简答题来考察。

2、记忆、思维和言语这三章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三种心理过程的形成过程都有其独自的特点,同时又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三个过程。记忆和思维部分很容易以简答和综述题目的形式考察,考生应着重把握。

第二部分相对繁琐,包括了大量的零散知识点及零散的理论,但是每个章节都有统一的模式既1.概念,分类,功能。2.相应的理论。其中知觉,记忆,思维是历年来命题的热点。记忆一章尤甚。(北师为例)。

第三、四部分是历年来命题的重点,分布了大量的基本理论,其中动机大约8个理论,情绪6个,能力7个,人格两大类型理论。近几年尤其以能力&情绪情感重要,有几年都重复出题。

实际上,每一章都不能轻视,只是小的概念只会出现在选择题中,达到再认水平即可,而大型理论会出现在简答题与综合题中,要求达到记忆和深入理解,形成个人见解的水平。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

第一部分中,研究方法与基本理论是重点,这部分有很大的可能会以简答或者综述题的形式来考察。而且一般会与教育部分结合在一起考察对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的应用。比如在简单题中会问:如何应用双生子研究来分析环境和遗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在论述题目中:请结合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对教育人士提出一些好的教学建议。像这样既跨学科又考察应用的题目是非常有可能在论述题目中出现的。

第二部分分别从生理、动作(活动)、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情绪、个性和社会性几个方面说明每个阶段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和经典实验研究。对于这部分我们可以再进行详细的划分,分为三个小的部分:

1、生理和动作的发展;

2、认知心理过程的发展;3社会性的发展(情绪,个性,社会性)。其中第1、2部分多以选择形式出题,考生注意再认和识记其中的一些小的知识点。对这两个小部分涉及的经典实验要掌握熟练,至少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下来。第3小部分是命题的重点,这也时与教育极易结合在一起的章节。比如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和阶段、儿童道德意识的形成等问题。考生对此应进行总结和识记。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发心中婴儿的语言,幼儿的游戏依恋,青少年的社会性活动为重点。近年来成年晚期的智力退化问题即认知老化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值得注意。

(二)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可以直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教育心理学概述和学习。但是第一部分不怎么重要,顶多考个选择题。第二部分则围绕学习论题展开(1.理论学派,主要观点2.对教学的启示).这部分第三章最重要,最有可能以综述题目形式出现,并且考察的具体方式也比较多样化,考点非常多,具体分为三种:理论应用型、理论比较型、理论与教育实际密切结合型。

总之,教育部分,对含义、分类和作用等会以选择题形式考察,达到再认理解水平;理论是重点,要达到分析和应用的水平。

******************************************************************************* 发心和教心,注意比较复习,进行分门别类,理论联系实际(发心与教心的紧密结合,从现象和问题中提取理论及解决方案,结合相应的理论适当地解释现象,并联系日常生活)。

三、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包括五章,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是次要点,第二章实验变量与实验设计,实验设计难度较大,给出题目,需要多进行练习。第三章反应时法;第四章心理物理法,反应时与传统心理物理学重在理解,信号检测论则要会计算与运用。第五章是主要的心理学实验,这一章内容较多,但与普心的内容重叠,所以要求是“普通心理学达到实验心理学的水平”。

****************************************************************************** 实验心理学虽分值相对较低,但也是最难的一部分,综合性较强(了解经典的实验方法,绝不仅仅是记住和理解就可以了事的;要学会迁移,善于思考,试着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设计实验时,注意自变量因变量的选择,采用哪种实验方法和统计方法,还要考虑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在初试的综合题和复试中都会进行考查。

四、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统计部分

我们可以将两大部分再进行逻辑关系性的划分:统计的基础、统计检验、参数估计、回归分析。统计基础部分包括描述统计整体和推断统计中的数学基础;统计检验包括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而参数检验又分为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包括卡方检验和非参数检验部分。

这四部分的逻辑性体现在:

1、第一部分是后面三个部分的基础,主要是后面三部分用到的一些基本量的概念部分。

2、第二部分是整个统计部分的中心,而参数估计是一种比假设检验提供更多信息对总体的参数进行推断的方法,二者的差别在于,假设检验的结果是对当前数据与总体是否存在差异的回答,而参数估计是用一个数值或者一个区间来表示未知总体的参数或者参数的变化范围。

3、回归分析则与检验并列为对实验结果的整理方法,只不过回归分析结果反映的是相关关系性,而检验得出的结果反映的是因果关系。

(二)测量部分

测验理论是重点,四度(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的分析,常模参照测验与标准参照测验、测验的制作过程等重在理解,不需要死记硬背。对心理测验理论的新进展理解就好。各种测验主要是了解每种测验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著名量表。同时特别强调的是测验部分很可能会考察它的应用方面,所以不仅要再认和记忆其中的细节,也要注意对其应用方面的思考和练习。

******************************************************************************* 对于统计与测量,要注重应用,比如测量可以与普心,与教心和发心相结合来命题。描述统计主要考查概念,定义和某些统计量的计算;考查的并不多,不过也请大家不要忽视,它是推论统计的基础;推论统计则多以简答题或综合题中出现(比如实验设计与方差分析的结合)。这两部分复习的总策略:做题!当然书本也不能扔,书是基础的基础,书中的例题要仔细的推敲。但光书本是绝对不够的,一定要多做题!

五、题型分析

(1)选择题一般考查的知识点会比较细微。考生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和精确识记,很多概念不是背过就好,要真正理解;有些选择题会给出某些现象来考查,也有些会考得很细致,注意以下几点:数字,人名;关系;次序;性质等等。一定要多做题,在练习中体会!

(2)简答题一般以基本理论的识记、理解为主,在答题时,如果能结合一些现象和例子来对理论进行解释和说明会更好。

(3)综合题主要考察一些大的理论的掌握程度,如准确度、全面性、应用能力以及对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的应用等。这部分需要考生在平时进行大量的强化和练习。

自学心理学的经验总结

(2010-04-21 10:21:49)

从去年三月份准备考心理学研究生至今,已整整一年。在过去的一年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进步很大,成长也很大。这种收获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自我的认识愈加清楚、深刻。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愈来愈明确,走得也越来越坚定。其二是对于如何取得成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源于整个复习备考的过程所给我的启示。它让我在“如何设定目标”、“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模式。这些启示将会让我受用终生;其三,就是关于如何学习的问题。在我自学心理学的这个过程中,我愈发觉得我从未真正学习过,因为我以前似乎根本不懂如何看书,如何学习。而当我看心理学的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时候,我才开始明白该如何读一本书,如何学习一门学科。可以说,以上三点收获都在“考研究生”这一目的之外了。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整个复习备考过程我觉得全身心受益,这是复习备考这个过程所带给我的,是心理学这门学科所带给我的。我想,也正是因为我享受这个复习的过程,而不是忧心于复习的结果;正是因为我打心底里面热爱心理学这门学科,而不全是为了考上研究生而去学习心理学知识;所以,我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坚持十余月足不出户,埋头于书本之中。我想,当你真正全身心投入于过程之中时,好的结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如果你的运气还不太差的话。

前面两点收获是个人相关的东西,而“如何学习”这一问题应该具有普遍性的意义。所以在此,我也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不过我认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该注意马哲所教我们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有效的方法、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往往只有自己才能领悟到。

一、又厚又难的书该怎么读

1.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虽然每一本书都很厚,而且开始看的时候都很难看懂。但是要静下心来一本一本的看,相信自己一定能把它们看完、看懂、学到知识。

2. 要有固定的时间看书,刚开始的时候最好看完一本,再看另外一本。每天要计划好,一天看多少页,并坚持完成。这样一本书就会很快看完了。之前那种看到那么厚的书就头疼的心理问题就被克服了。

3. 进入一门新的学科,刚开始的时候看书可能很难看懂。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你已有的知识结构缺乏相应的固着点与新知识发生联系并相互作用,因此新知识很难内化到你的知识结构里面去。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期望太高,粗读一下就可以了,能懂多少是多少,能记多少是多少。

4. 看难懂的书,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时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帮助你集中注意力,比如画线,写下你的想法,用色笔涂色等。千万不要怕弄脏了你的新书。相信我,只有当你看到你的书被你写得满满的时候,你才最有成就感。

5. 要注意的是,在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因为你的思想是一块白板,所以是你最容易接受新知识、新观点的时候。而且,你不会像对此学科很熟悉的人一样受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你要尽量大胆地提出你的想法,你的问题(你应该有很多问题)。你所提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你真正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很有可能是极具创见的想法呢。

6. 学习知识一定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整体的结构。认知学派代表,不管是布鲁纳还是奥苏贝尔都十分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强调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因为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够被深入地理解而且不容易忘记。所以看一本书的时候,其实书的前言和目录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里告诉了你作者编这本书的意图和思维逻辑,特别是这本书的逻辑结构,这些信息对于你建构你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有用。

7. 自学的过程中,除了在课本上标注重点,写下自己的理解外,还应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也就是说自己对该书结构脉络、知识的重难点的梳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加深理解,不易遗忘。这个过程就是在重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借助于电脑手段可能更有效,因为它方便你以后对自己的笔记进行修改,使其越来越完善。到最后的时候,你就拥有了一个最佳的版本。

8. 学习就是不断地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永远不要妄想读一遍书就可以掌握知识了。有的时候,读完了一遍,可能除了几个大标题之外你什么都想不起来了,也就是说你可能掌握的知识还不到1%。所以,书一定要多读,多读几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每次读都应该有意识地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多问问题,加深理解。

9. 对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如果你想掌握得更深入,更全面,应该不止读一本书。因为每一本书都体现着它的作者对本学科的理解和个人观点,只有通过读不同的作者写的书,你可以进行比较,从不同的角度和逻辑加深对本学科的理解。

二、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1. 固定的学习时间。我比较适应于有规律的生活,固定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情,这样在做那件事情的时候效率就比较高。

2. 固定的学习地点。学习一定要在固定的学习地点上进行,不能一会坐在沙发上,一会躺在床上,这样极易分散注意力,效率不高。而最好的做法就是固定一张书桌,并且在书桌上除了学习有关的东西别无他物。而且,除了学习,不能在这个地方做任何其他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养成一种习惯:即坐在那里就是学习的,立即就能进入学习状态。3. 固定的休息与锻炼。看书、学习其实是一件很枯燥无味的事情。如果一味的学习,而没有一点放松和娱乐,学习的动力很快就没有了。适当的娱乐和放松,可以很好的调节身心,提高效率。但是,娱乐过度又会影响学习,很可能导致学习的意愿如脱僵的野马,再也找不回来了。最好是,比如2个小时休息15分钟,晚饭后做适当的锻炼等。

4. 适度的奖励。从行为主义强化论的观点来看,自我强化能够很好的提高学习的动机和效率。因此,在经历过一个周期的学习之后,可以给自己一些奖励。但是这种强化最好是定时强化。这样潜意识里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放松(放松也是一种强化)。比如说,每个星期天的晚上看一部电影,而在其他的时间绝对不可以看电影。养成这种习惯,自己很快就能管好自己了。

5. 把握开始和结尾。比如早上和晚上。因为从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理论来看,开头和结尾的学习遗忘得最少,所以重要的、难的知识可以放到开始和结尾来进行学习。此外,晚上在学习结束和睡觉这段时间千万不要做其他事情,因为遗忘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干扰,所以不要让其他的东西干扰了你今天的学习。学完了,就乖乖的睡觉吧。按皮亚杰的说法,即使在睡梦中,你也有可能在对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呢。多好啊。

6.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通道将知识灌输到大脑里面去。简单地说,心理学讲信息的编码有视觉编码、听觉编码、有语义编码等。所以,学习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视觉材料、听觉材料,多通道攻击自己的大脑。看书看不进去了就读书,坐着读不进去了,就站起来踱着步读书,怎么也看不进去了就听视频,听老师讲,听讲还是不行,就动手整理笔记和知识脉络。只有这样交叉进行,才有可能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注意资源,因为任何单一的学习模式都有可能让人疲乏,注意力分散。

三、如何管理和调节情绪

在准备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你的情绪,使你的学习效率变低。比如你可能会困扰在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考研以后能做什么,为什么最近的学习效率这么低呢,我考得上吗,怎么统计学这么难呢,怎么我刚记住的东西又忘了呢,万一我考不上怎么办……等等诸多来自自己、朋友、亲人或其他环境的因素都会让你觉得烦恼、焦虑、困惑,有时候你甚至会想干脆放弃算了,甚至恨不得把书都撕了。情绪对一个人工作的效率很重要,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想一些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1. 如何维持稳定的情绪:

享受学习——考研是极其枯燥和无味的,对人的心智是一个绝对的挑战。如果只是为了考研而考研,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名校而读书,或者为了不知名的目的而读书,那很有可能就会成为考研的负担,思想的包袱。如果你想有持续的动力,你必须喜欢这个过程,享受这个过程,而先不必去计较后果。对于我来说,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让我全身心受益的过程,让我沉浸于其中的过程。复习教育心理学让我真正明白如何学习、如何读书;复习发展心理学,让我更加关注我的小侄子的成长;读完普心,我知道了我拥有哪些过人的智力,我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我应该如何对我自己过去的经历进行归因……我复习的过程中一直是这样安慰自己:就算我没考上也没什么的啦,因为自从接触心理学,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有趣的东西,我有很大的成长和进步。就算我没考上,我将来还可以自学心理学。反正,我是真的爱这门学科。——我想,也许这就是罗杰斯所讲的“有意义的学习”的体现吧。

规律的作息时间——但是,光有兴趣和动机还不够,一定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去。我个人比较推崇规律的作息时间。因为这会给人带来一种充实感,知道自己每天都干了些什么就不会有虚度光阴的感觉(虚度光阴所带来的自责和内疚感是影响情绪的一个重大因素)。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我都会把他们计划好,写下来,干完了就打个钩。但也没必要太严格,如果你每天都能完成计划的70%,你就已经成功了,当然越多越好。

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有很多小事情都会干扰一个人的正常的心态。比如说饮食无规律或暴饮暴食或吃太多辛辣的东西,会导致肠胃问题;另外,社会心理学通常讲,行为决定态度,同样你的语言和动作都有可能对你的情绪造成影响。所以,考研期间,我都会刻意坚持清淡的饮食,控制自己的言行,以达到维持稳定的情绪的目的。2.怎样调节不好的情绪

认知调节——“认知—评价理论”、“二因素理论”等告诉我们,认知因素是产生情绪的重要成分。同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同的认知可能导致决然不同的情绪。比如你有可能因为某一道统计题不会做而觉得非常沮丧,甚至办法再看书了,但如果你转念一想“没事,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我明天问问老师或同学好了”,你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记住,尽量不要进行能力的内归因,以免习得性无助。还有,按照班杜拉的理论,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包括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生理唤醒等手段。比如,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行的,我一定行的,我一定能够坚持到底的!

生理和行为调节——詹姆斯认为因为哭泣所以悲伤,因为打斗所以愤怒;同样,因为微笑所以快乐。当我们产生了不好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生理的变化以及积极的行为来改变它。比如深呼吸,冥想,微笑的表情。事实上,社会心理学也提出“行为可以改变态度”的观点。

情景调节——对我而言,最有效的办法是情景调节。当我处于焦虑或沮丧而又无法控制的时候,我会立刻逃离这种情景,离开座位,出去逛一圈、喝口水,或者干脆出去打会球再回来。这种方法能有效地转移我的注意力。而且,当我再回到学习的位置上来的时候,我发现我不会像刚才那样消极地看待我面临的事情。也就是说,我的认知也会发生变化。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一次还算成功的考研经历——我热爱心理学,我享受她所带给我的一切。

10年北大心理学考研经验

(2010-04-21 10:24:59)我相信,只要我坚定信念,则任何事情,都将无法阻挡我前进的步伐。——2009年7月12日

一、为什么要考研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应该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马斯洛”这是我在北大复试时所提交的个人陈述的开头,同样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开头,因为正是这句话让我踏上了考研之路。

就像我对很多朋友说的一样,我觉得心理学真的很有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让我全身心受益。比如说,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理论。艾里克森说,自我同一性从高中阶段开始形成,如果在青春期没有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个体会进入一个心理延迟偿付期。——我的确进入了这样一个延迟偿付期,而且这个偿付期包括的孤独与空虚的大学四年以及痛苦与焦虑的毕业后两年。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尝试回答马斯洛的那个问题: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我最终找到这个答案的过程中,我相信很多因素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曾经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我在工作过程中的许多适应与不适应,我的亲人、朋友对我的评价以及一些专业人士曾经给过我的帮助等。当我最终决定要考研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我喜欢心理学,我希望以后从事助人的工作。

二、复习前的准备——3月份

在决定要考研之后,我做了以下工作:

1.收集一些关于考研的信息。主要是几大方面:历届考生的复习经验、全国主要高校的硕士招生信息、往年的心理学考试大纲和真题、心理学推荐参考书目、一些复习计划与内容的资料。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各大考研BBS以及高校的招生网页。

2.报了一个考研的培训班。对报班的问题大家可能说法不一,我想报班好还是不好没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只能是具体到个人就具体分析。我之所以要报班主要原因是:作为一个三跨的在职考生,我觉得我对研究生考试的信息知道得太少;我相信考研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心理的持久战,所以我需要有人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我觉得闭门造车对我而言学习效果很差,我需要交流,需要听听老师和同学的想法。所以,我报了北京的一个培训班。

3.购买复习的资料,包括心理学各科教材、辅导书,还有英语的一些资料。因为培训班帮我把书都买齐了然后寄给我,所以也没花太多心思。我用的书籍和资料有:(1)心理学教材

北师大出版社的《普通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实验心理学》(张学民)、人民教育出版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张春兴主编的系列教材《实验心理学》(杨志良)、《人格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史》。(2)英语主要资料(有些资料是后期边复习边买的)

人大出版社《英语阅读200篇》、《英语阅读PARTB全突破》;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敏《十年真题点石成金》;星火英语《考研作文万能组合》;新东方群言出版社《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强化10套》、《最后8套》;(3)政治主要资料(10月份以后才买的)《大纲解析》、任汝芬“序列二”、“序列三”

4.制定长期的复习计划。我做任何事情之间都喜欢定目标、写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全程地评估、监控自己的复习效果,及时调整复习进度。当然,这个计划不会定得太死,它会随着我对复习更多的认识而逐渐改进。我觉得这很重要。(后面我会跟大家详细地讲我后来完整实施的计划。)

三、闭关的十个月

以下我将主要讲这十个月我都干了些什么。

1. 心理学的复习

(1)4月:通读所有教材一遍,了解心理学具体要学些什么内容。

(2)5月-14/6月:从统计入手,把方法的三科仔细的学习一遍,要求做笔记、做习题。(3)15/6月-14/7月:从普心入手,仔细地学习理论三科,整理知识框架,做好笔记。

(4)15/7月-8月底:理论和方法交替进行,以听培训班的课为手段,进一步深化对课本重难点的理解(不要求记忆),对上一阶段的笔记进行修改和优化(笔记均是电子版的)。(5)9月:第四遍看书,完成对理论三科知识点第一次全面的记忆与复述。(6)10月:第四遍看书,对方法三科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再学习、阅读和巩固。(7)11月:借助培训班的课程,以及复习的习题资料等对知识点进行排查检漏。(8)12月:全面针对自己的笔记和做题的资料进行知识点的记忆、背诵、复现。(9)1月:只有8天,对以前笔记中的重难点进行最后的整理与记忆。

2.英语的复习

(1)4月-15/6月,花了很少的时间在英语上,主要是利用新东方背单词软件背单词。(2)15/6-30/6,花了很少的时间,复习了高中的语法。

(3)

7、8月,以每天4篇阅读的速度,完成人大出版社《英语阅读200篇》,主要在于做错以后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且要记忆生单词,总结做题经验。

(4)9月:完成胡敏《十年真题点石成金》,以每星期2-3套的速度,重点在分析。(5)10月:之前发现自己PARB和作文很差,所以集中训练PARTB和作文(资料见上)。(6)11月:继续训练作文和翻译,并保持每天的英语阅读量,真题做第二遍。(7)12月:完成新东方《强化练习10套题》,每3天1套,并背一些作文范文。(8)1月:只有8天,完成新东方《最后8套题》,每天1套。

3.政治的复习

政治的复习时从10月份开始的。

(1)10月:完成对大纲解析的详细的阅读。要做笔记,了解整体的知识结构脉络。月底把前三年的真题做一遍,进行一些分析。

(2)11月:完成任汝芬的序列二(结合其网络课程)。再把大纲解析仔细看一遍。(3)12月:完成任汝芬的序列三,看大纲解析第三遍,该背的背,该记的记。

(4)1月:只有8天,把真题再做一遍,把任汝芬序列的错题再看一遍,重点的记一遍。

四、初试 首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信息,我所在的这个地区和我报同一个专业的考生一共有8个人,其中有4个一直都没参加考试,有1个在考完英语后就没出现了,剩下的3个人中有2个人最终都考上了,包括我。所以,我想说的是,坚持就是胜利,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美。——以下几点是摘自我1月10号考完后的日记。

1.政治选择题由于粗心,做错了一个多选题。“题目说洋务运动„„,结果我选了‘资产阶级„„’那个选项”。(粗心一直是我的一个严重的毛病)

2.对于时政题等纯记忆的题目,在记忆比较模糊的时候,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或第一印象,而不是去盲目推理或偏信于自己的逻辑。(有时内隐记忆有时更持久、更不易变化)

3.政治和心理学综合都出现了完全没有复习到的情况。政治的“道德”,复习的时候明知道是自己薄弱的地方,却认为不会考而轻易放过去了;心理学的“非参数方差分析”也因一直认为不会考所以根本没怎么看。造成这种死角的原因是自己复习不到位,最后收尾的时候又没有把“死角”清扫干净。(考研不宜怀有侥幸心理,最好别压题!)

4.普心的简答题简单,但是我却答得不好。原因在于平时注意力都放在那些复杂的比较难的理论上去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概念反倒忽略了,或者是以为自己大概明白了就放过了,没有认真总结记忆。(对于跨专业的学生,基本的概念、理论很重要!)

5.英语是个大问题。首先,由于自己平时做题时都是在非常安静且门窗都封闭的情况下进行的,导致在考试的环境下突然不能适应;其次,这一次大作文很可能会被老师判为“跑题”,如果这样,我就会吃大亏了。(还记得普心所讲的学习风格的问题吗?要小心啊~)

五、初试过后

初试过后,其实我是蛮忐忑的。我觉得我的政治和专业应该没问题,英语能否及格让我很担心。谁知成绩出来后却让我大铁眼镜,我对总分的估计竟然一分不差,而对专业课和英语的估计竟然分别偏高和偏低20分左右。大家都说可能北京地区的专业课批卷批得比较严,而我自己可能也低估了我的英语能力。但今年大家的英语貌似都不高,所以我应该算运气比较好的。(PS:我英语之所以估分比较低,是因为相信了网上的某某培训机构的所谓标准答案,害得我担心受怕了一阵子!所以,大家以后也别轻易相信网上的答案,那些也是人做出来的,说不定做的人水平也不咋地。)

担心归担心,初试过后你还得做一些事情:

1.积极地联系导师。联系导师一定要注意分寸和节奏,不要提不应该提的问题,不要逼问老师和过于频繁地打搅。个人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在报名的时候、考完以后、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跟老师发封邮件,表达一下心意足以。当然,这中间则要视老师的语气、态度而适当地调节方法和频率。总之,让老师觉得舒服是最要谨记于心的,千万别弄巧成拙。

2.多看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根据你自己所报的专业多看看相关的书籍、各个导师的论文、最新的研究动态等。尤其是老师的论文,争取多看一些,个别的专题更要深入了解。

3.准备相关复试资料。北大复试时需要提供的资料一般有,个人陈述、带红印的本科成绩单、网上下载的报名表。另外要准备中英文自我介绍和一些必问问题(如为什么考?本科论文情况?)的回答等。

六、复试

充分准备、自信、诚恳是我想强调的。充分准备,包括可能面试你的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发表论文与著作,个人的中英文自我介绍以及面试必问问题的回答准备,心理学复试实验尤其重要,最好准备一些自己设计的实验等。自信,是基于对自己的研究动机、研究能力和研究及工作前景的积极正面的评价,而在面试过程表现出来的成熟、考虑周到、镇定自若。诚恳是你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踏实、事实求是,懂的就说懂的态度,不懂的就说不懂。

七、考研过后

知道自己考上了以后,除了心安,没有想象中的喜悦,没有庆祝,没有旅行„„有的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你要做些什么,你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毕业之后又该何去何从,该如何规划这三年的宝贵光阴„„诸多的问题都需要我去认真地考虑。其实一切又归于我最开始考研时的想法:我不是因为读书而读书,不是因为考研而考研,更不是因为名校、文凭而考研;我是因为喜欢心理学我才去学习心理学,是因为我以后想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我才去读研究生。所以,路才刚开始„„

第五篇:心理学考研心得

2011考研的战火已经消散在各个校园的角落里,备战2012的千军万马早已卯足了劲为了现实与理想的方向迈进。

作为一个心理学考研的过来人,而且是历经了第一次考研失利,工作到处碰壁,转而又辞职二次考研的人来说,我特别能理解正在一线备战的兄弟姐妹们。马上就要到了报考学校的时候了,为此,我特别想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以及现在所在学校的一些信息分享给大家。

我第一年备考的时候,把学校的范围都限定在江浙沪这样的地方。以为只有发达的地方才会有适合心理学发展的好学校。我的多数同学也是选择的诸如此类的地方去报,但是由于我英语成绩离A区线差了几分,让我与这所学校失之交臂。

这个世界的人才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很牛逼的人和很垃圾的人分布在两极,所占的比例很少,而大多数的人包括本人,都属于平平凡凡的在正态分布中居于中间位置的人。我的意思是对于大多数成绩不是特别有优势,没有多少把握考进名校名专业的研友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北师大,北大,华东师大等这样的名校就留给牛人们或者是志在心理学上大有作为,下定决心要几年抗战非此学校不上的研友们吧。

下面有几个学校是2010年考研我们班几个同学的去向,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价值。

南京师大——这个学校其实也遍及了牛人,只不过跟上面几个比起来稍微逊色了点,但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浓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却让很多研友们朝思暮想。10年我们班有三个人报的南师,悲惨的是,只有一个最终胜利了。考了340多分,进的应用心理学方向。另外一个哥们很悲剧,考了325分,离他们的复试分数线326分只差了一分(后来让他崩溃的是那年进复试的最后三人都是326分)。

武汉大学——不要说,这个学校大家都很向往吧。在一个春日的傍晚,和恋人一起漫步在珞珈山下,樱花丛中,也许比喝着82年红酒,躺在沙发上欣赏着家庭巨幕播放的《罗马假日》还要浪漫与惬意吧。我的同学非常幸运的踩着线(325分)进了复试,并最终顺利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东北师范大学——这是一个失败的例子。我们班考的最高的一个童鞋(350多分)进了复试,但是悲催的是排在最后一名,希望本来就恨渺小,悲催的是东北师范大学向来复试时间都比较晚(估计主要目的是想多接收几个名校调剂下来的),最终这位童鞋在复试的时候给刷下来了。到最后连调剂的学校都没几所了。

福建师范大学——着所学校我不是特别了解,据说过了A区线就能上,但是福建省招考心理学的老师必须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都要是心理学专业的才行。。。。慎重哈。

河北师范大学——我一个同学去了那里直喊后悔,河北师大现在是“四分五裂”的状况,说白了就是校区太多,东一处,西一处,新老校区加在一起四五个地方,不大的学校被这样资源分散了。心理学的研究生目前是在南二环上一个最新的校区,目前只有一幢教学楼,一个食堂,一个临时图书馆,一个移动缴费店,一个取款机,几幢公寓,几块草坪,几颗移栽的小树。。。。。。。。。。。

。。。。。。。。

还有一些学校,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叙述。下面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现在所在的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一些情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原哈军工船舶学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校的历史悠久,陈赓大将是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有着老军工严谨的作风(上下课没有铃声——用的是军号)。哈工程是211首批院校之一,但是现在已经是“小985”的建制。研究方向——

哈工程心理学的方向只有应用心理学一个大的板块,下面又分了几个小的研究方向,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测量,2012年招生新增了一个职业健康心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个问题大家不需要纠结,选方向随便点一个就可以了,开学时会有双选会的。大家跟着自己的导师的方向走就OK了。

招生人数——

我们这一届总共招了19人。本来招生上是17人,但是每年都有一两个委培的学生,属于计划外的。2012年的简章上是19人,估计到时候会突破20.导师——

哈工程的导师虽然没有北师大,北大那样有名气,但是在业内的地位与人脉还是很有口碑的。目前教授,副教授,客座教授等等加起来有14位。这里有学科带头人是金宏章院长,被学生们评为东北地区催眠第一牛人,他在国内学术届的人脉非常广,大家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他的催眠课程。还有来自台湾政治大学的钟思嘉教授,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首席专家,他的生涯咨询课大家来到哈工程一定要听一听,会有很多启发。钟教授是最早来大陆交流讲学的台湾专家,在两岸三地学术界具有相当的影响。还有来自东北师大的应用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刘晓明教授。另外,还有同样来自台湾的林钦教授以及中科院心理所的祝卓宏研究员,大家感兴趣的可以上网查查,我在这就不多介绍了。

就业——

我们刚刚考进来最关心的其实就是2年后就业的问题。通过跟师兄师姐们以及老师那里的情报,我们的前辈就业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哈工程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方案以及培养目标很明确,就是面向社会的实用型人才。据说我们的大师兄,现在在一家国有航天企业人力资源部;去年有三个师兄一起考上了重庆市的公检法系统,最振奋人心却又让我们惋惜的是一个师姐被腾讯录取了,年薪15W,但是后来因为不想离家太远等等某些原因而放弃了这个职位而选择了东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复试——

只要过了B类地区的分数线应该就可以准备复试了。初试分数线哈工程并没有大家想的分数那么高。2010年复试最低分是306,2011年进入复试的分数线就是298分。大家可以去人文学院的网站上看看,里面有具体的成绩

不过这里提醒一下大家,我们复试还是比较惨烈的,25个进入复试,最后只剩下15个人。导师们比较重视英语成绩以及专业上的知识积累。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对大家有木有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大家看了估计都眼疼了,OK,休息一下,我就不再赘述了。有些没说道的,大家还想了解的地方,可以加我新浪微博,@星火灼灼 就可以找到我。

@我或者私信给我,很乐意为师第师妹们答疑解说。

下载心理学考研名词归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考研名词归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考研总结

    10年心理学考研总结 (一)考研前应思考的问题 (二)考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学校、导师、辅导班 (四)考研四阶段 (五)复习和考试的策略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七)心理学考研各部分知识复习......

    中国近代史考研名词总集

    公行制度 闭关政策 虎门销烟 《穿鼻草约》 社学 定海三总兵 《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协定关税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买办 租界 经世致用......

    荒诞故事趣解心理学名词

    荒诞故事趣解心理学名词 今天整理‚国培‛学习笔记,把迟毓凯教授的讲过的一些经典段子整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故事虽很荒诞,但心理名词解释很精准到位,对于不懂心理学的人也能......

    教育心理学2011总结名词北京版

    教育心理学——名词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心理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读《说谎心理学》有感以及心理学名词提问

    读《说谎心理学(ALDERT VRIJ著》有感先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综合了西方最近二三十年来所有关于谎言以及谎言识别的研究成果,其中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操作性很强的测谎方法......

    北师心理学考研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2011年北师大心理学考研之路: 经过两次考研,我有很多的感触,希望在这里能和12年考研的同学分享一下。 首先,参考书的选择。 近两年的专业课试题,大家看到之后,我想肯定会......

    心理学考研用书推荐(精选五篇)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师大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甦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 北师大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侯......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师范大学, 考研, 书目, 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目 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 1.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