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19-05-14 01:2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新文化运动在一些激进分子的主导下,对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予以猛烈地抨击,全面否定孔子与儒家经典及一些传统的艺术形式。似乎中国近代以来的所有衰落和灾难都应该由传统文化来承担。必须要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让更多人了解它,使它在新时期焕发出勃勃生机。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为根基 伦理道德 艺术价值 推陈出新

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320184-01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戏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映百川,这条溪流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百年来,它以灿烂的形式,被认为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种之一。京剧自诞生以来,经过艺人们长期的艰辛探索和发展,在声腔、表演形式、剧目内容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戏曲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堪称国粹,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涌现出了程长庚、“同光十三绝”、“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一大批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京剧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相当于一部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及道德的“普及读本”,广大劳动人民就是从戏曲中了解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道德教育。然而,京剧发展至近代,却日渐衰落。其地位遭贬低、价值遭否定、意义遭质疑、前途遭摸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前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迎来了又一个复兴及发展的契机。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再次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中国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有所忽略甚至某种程度上的抛弃。而一个不能与传统和解的民族,始终是处于无根状态的。在新时期,怎样与传统和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衡估国粹的价值

当京剧这一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不断借鉴和吸收其他的传统文化形式,在内容、形式以及自身发展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1.在内容方面,京剧注重弘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注重伦理的建构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民族的主体意识。例如京剧《贞观盛事》表现的是儒家所倡导的“德治仁政”治国理念;《失、空、斩》表现的是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锁麟囊》表现的是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文化精神;《赤壁之战》表现的是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以少胜多”的行为科学。至于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勇、孝、忠等思想在京剧里表现得更多,如《九江口》、《赵氏孤儿》、《将相和》、《清风亭》、《钓金龟》等。虽然时代在飞速发展,但是优秀的伦理道德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的,这是为人的根本,更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京剧通过生动的表演,在传统文化的弘扬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在表现形式方面,京剧将文学、音乐、美术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京剧中大量运用诗词歌赋等高雅的文学素材,同时也吸收民间口语和故事内容,力争做到雅俗共赏。其音乐由打击乐、曲牌、唱腔、念白四个部分组成,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各部分视具体的剧目内容和风格,协调地配合发挥作用,表达不同的主题和思想情感。京剧舞台上超然的时空观,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之处,其表演是在一个基本上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用虚实相生的办法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共同创造出包括环境、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特定戏剧情景。舞台上一个“圆场”就是走过万水千山,几个“龙套“就是千军万马。如《秋江》一剧中,船家手持一个木桨,与道姑载歌载舞,给我们营造出一幕滔滔江水、一叶扁舟追赶大船的情景。另外,京剧的脸谱、服装、唱念做打等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针对京剧自身发展来说,其传承的过程就是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兼容并蓄的过程,是与时代同步的过程。在人才培养方面,言传身教,薪火相传。尤其在当代,如梅葆玖、李世济、孙毓敏等老一批表演艺术家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培养了新一批高素质的演员队伍,如张胜素、张火丁、于魁智、盂广禄等。在演出剧目方面,结合时代特色,不断推陈出新,编排了《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等优秀的剧目。在唱腔、舞美、服装、表演手法、灯光音响等方面,不断吸收其他艺术形式的经验,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出了《大唐贵妃》、《盘丝洞》等一批优秀新编剧目,赢得了大批观众的喜爱,使广大观众对京剧有了新的认识。由此可见,京剧艺术是与时代同步的艺术,是不断发展创新,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艺术。

二、走向国粹的重建

传统艺术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使中华文化得以展现和传承。我们必须排除对传统艺术的偏见和排斥,与传统艺术和解,充分发掘其中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在新时期的现实环境中,对传统艺术进行重建。

应该乐观地看到,在今天重建和振兴传统艺术遇上很好的机遇,具备比较充分的条件。(1)重视传统文化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奥运会在中国的成功举办,为重建传统艺术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今天重建传统艺术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中华民族日益强大,经济、政治、精神文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迅猛提升,各国对中国投以极大的关注,对中国的特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许多外国朋友被京剧的魅力所吸引,竞相学习京剧。在此背景下,我们应重建传统文化,突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更好地张扬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与时代意识。通过传统形式与世界对话,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3)重建传统艺术如京剧,要重建理念,注重创新。所谓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回归,在保留传统的同时,结合当代实际,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加强改进,推出更多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喜爱的新内容。(4)注重艺术基础知识的普及,提高观众审美水平,从而不断扩大受众的范围。在社会要求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朋友与传统和解的同时,专业艺术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宣传,普及有关知识。高校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主力军,在知识层次和个人修养上具有接受传统艺术的先决条件,要利用好这个条件。

当然,五四前后激烈而亢进的反传统文化大潮的后遗症是十分严重的,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颠覆性的破坏。加之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艺术的生存也受到很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辨证的观点看待传统,与传统和解,与传统艺术和解,重新整理挖掘其中光辉灿烂的优秀成分,看到这一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任重而道远,继承与创新并行。付出发出内心的努力,使诸如京剧等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以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梅葆玖主编,年版.[2]顾明严主编,年版.,中国戏曲出版社,1995,教育出版社,1993《中国戏曲史》《儒家思想研究》

第二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麻城市第三小学

六(3)班邓姝锐

“爱国”这个词从古至今一直在世人口中常常提起。周恩来为中华之山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坚定不移,毫不犹豫。华罗庚本在美国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为了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用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为祖国争得了极大的荣誉。赵一曼负伤被捕后,面对日本特务的残忍暴行,依然坚贞不屈地将秘密守口如瓶……

正因为这些伟人的爱国的坚心,带动了中华儿女,我们的祖国日益壮大,繁荣富强!今天,我们依然带着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一次特别的旅途——长征!记得是1928年四五月的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部队胜利会师,从此长征的艰难险阻便拉开了序幕。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重重困难。终于在1935年的10月,这长征才结束,他们凭着这种精神创造了人间的奇迹。

我们日益壮大的祖国令世界瞩目。我们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唯有做的便是好好学习,了解祖国的华夏文明,优良传统。

孔融懂得分享与谦让,成为了许多孩子值得学习的榜样,黄香敬爱父亲,冬天为父亲暖被,夏天为父亲驱蚊,孝心感动了街坊邻居……这不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吗?

古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现代人的生活迷茫指引了方向,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心切,困难后面一定会有出路,朱熹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知识是要慢慢积累的;孔子的“温故而知新”告诉我们学习的知识要复习一遍。

中国的传统文化,华夏文明无可替代。仓颉造字,汉字的起源就此开始,经历了岁月的磨练,汉字也在慢慢演变。传统与历史无法改变,但未来我们可以创造,让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传统文化进校园

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值得炫耀的文明利文化。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兴盛不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人内在精神生活形式,包括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习惯等;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往往也以外在物态形式来表现,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风习利行为规范等;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在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立特征,这和民族性的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多元素的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时候,觉得这些方块汉字、押韵诗歌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觉得传统就是在夕阳西下时面对杨柳感慨万千,就是在中秋节散座裕石凳对月当歌,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一样,安闲而又恬静。等进入了学堂,我才发现传统文化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传统文化是多方面的,她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融入到了中户名族的记忆最深处。

传统文化并非单纯的四个汉字,那是种精神上的东西,需要不断剖析。而世人尤其是学生对她的忽视却令人心痛,学校开设有关选修课,无人问津;我们却津津乐道于超女超男,甚至端午节成了韩国专利,也只是几个人站出来捶胸顿足!

第三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总结

石虎中心小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

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品德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此外,我们还积极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课程。如《古诗词》、《三字经》、《千字文》、《大学》等,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推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如清明节期间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山川河流、植树绿化等活动;中秋节、国庆节期间以团结、团圆为主题开展活动;重阳节期间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

四、扎实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古诗词》、《三字经》等经典篇目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扎实开展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并开展经典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读经典、悟经典”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先进班级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道德讲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为主线。社会公德建设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等,以“礼仪”为核心;职业道德建设主要包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办事公道、热心服务、奉献社会等,以“诚信”为核心;家庭美德建设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长辈、关爱孩子、邻里团结、勤俭持家等,以“和睦”为核心;个人品德建设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宽容、明礼守信、热情诚恳、自强自立等,以“友善”为核心。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适合高中学生的“道德讲堂”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持现有的教育途径,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式,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做出努力。

石虎中心小学

第四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主题班会

班会流程:

主持人1:张逸群 主持人2:熊海妮

主持人

1、主持人2: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比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中学生应传承中华美德,将 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现在我们宣布初二(2)班“传承中华美德,发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人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尊老就是尊敬老人,即是人们所说的孝;爱幼是爱护年幼者。中国自古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明训,从古到今,尊老爱幼的佳话就更不胜枚举了,像黄香为父母暖被,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了千家万户的美谈。现在请欣赏小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 2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我国自古以来还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正如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所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在我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是老师给了我们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有个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堪称是尊师重教的典范。

主持人1:不止“程门立雪”,中国还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这些都是尊师重道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2 : 在如今,“勤俭”一词仿佛离我们十分遥远。向年轻人们提起它,他们会轻蔑地瞥你一眼,轻轻地说一句“老土”。然而,勤俭真的失宠了吗?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真的就不需要勤俭了吗?

主持人1 :“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三国时诸葛亮留下的名句。凡成大事者,都具有节俭惜物的美德。鲁迅先生生前从不愿换藤绷或棕绷,盖的棉被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据毛主席身边的同志回忆说,毛主席即使身上的衣服已打满补丁,却仍然不肯换下。不仅如此,他还常常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得浪费。可现在,与此相反例子比比皆是。用到一半的学习用品就将它打入“冷宫”,原因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用旧了”。同学们,勤俭是生活富裕的奠基石,我们应该让勤俭成为我们灵魂中的优良品质,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让我们的精神也一起崇高起来。下面请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2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这说明,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主持人1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今天像这样为人类解放献出宝贵的生命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而远去,可是平凡中孕育的伟大才更能显出奉献的真谛,只有这样生命的价值才能闪光。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优秀品质初露端倪。然而就在这玉兰花开的时节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场上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叶欣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下面请听医护人员叶欣的故事 表演者:左倩

主持人2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奉献伟业,史无绝书,浩然正气,代代相传!

主持人1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最高的美德。中国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将国家兴亡视为己任的人便大有人在,像远古时代的大禹,为了治理水灾,三过家门而不入,连刚出生的婴儿都无暇见面;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心为国献计献策,最后因救国无望自沉于“汨罗江”中;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发现鸦片是祸国殃民的刽子手,毅然发起虎门销烟;最后还有我们的民族魂——鲁迅先生,他在日本学医期间,发现国民精神上的愚昧比肉体上的痛苦更难“治愈”,因此他断然决定弃医从文,从此以笔为刀,拼尽全力,向落后愚昧的封建文化挑战。

主持人2:有些人也许会奇怪:他们哪来那么大的决心,那么坚定的信念,竟有如此饱满的自信?因为他们爱他们的民族,这是他们自信心的源泉。请听演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1:我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在这五千年的光辉文化历史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然是其中的瑰宝之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所谓“仁”,即为孔子的中心思想。“仁”字在现代汉语大字典中可查到:“仁爱”——同情、爱护、帮助人的思想感情;仁慈——仁爱慈善;仁厚——仁爱宽厚……在当今社会中,不正是提倡人们互帮互助吗?

主持人2:今天我们举行募捐仪式,为那些身处困境的人献上一份爱心,何尝不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的一种品质?让我们在一曲《爱的奉献》中进行捐款活动,让中华美德代代相传。

主持人

1、主持人 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但要传承中华美德,更要将其融入时代精神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初二(2)班“传承中华美德 发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到此结束。全体起立

第五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图片,文字资料。

三、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四、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2、活动开始: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这24字可以大致概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意。

3、同学们,我们怎样才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爱国篇、诚信篇、友善篇)。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倡议:(1)遵守纪律,文明有礼不破坏校纪、班规,热爱我们的国家。(2)团结友爱,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3)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争取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4)班干部起好带头榜样作用,认真工作,管理班级;值日的同学认真完成值日任务。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人物,这就是爱。在家爱家,在学校爱学校,在班级爱班级,这样,我们都可以做到爱国。

教师总结: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都很小,但每个人都拿出一点点爱,汇合起来,就是大大的爱。在班集体中,老师期待大家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长处,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点力量,那样我们的班级就有大大的力量。大家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五彩缤纷的文学遗产,让我们领会了博大的情怀,感悟精深的文化。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要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

一、班会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做生活得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蕴涵的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二、班会准备: 调查收集有关资料。

三、班会过程:

主持人上场:

1、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女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男

1、六年五班“了解传统节日

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女

1、请班长宣布班会目的:

班会目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而来,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得精彩画面,但是,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不断发达的今天,人们忙着工作,几乎慢慢地忽略了这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节日,就算知道今天是这个节日,却不知道这个节日是干什么或纪念什么的。例如重阳节,腊八节等传统节日已无人问津,而同学们早早地准备圣诞礼物时,我们,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是否该重新拾起那些“压箱底”的传统了呢?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我们召开这次班会!主题是了解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相信在召开这次班会之后,班里一定会掀起经久不衰的“回归传统”的热潮!

男1: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团圆美满的传统节日,那就是—— 女1:合(中秋节)。

女1:是的,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

男1:按照时间的先后,每年我们迎来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就是最隆重的是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一个同学走上台挂上春节的灯笼)

女1:接着是热热闹闹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挂灯笼)男1:春风春雨迎来——清明节。

女1:纪念屈原便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男1:牛郎织女银河鹊桥会,古老的乞巧节如今已与时尚接轨,演变成了浪漫的七夕情人节。女1:团团圆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男1: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尊老敬老,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女1:俗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月初八——腊八节。

男1:一年的最后一天,腊月三十儿——除夕,辞去旧岁,第二天就是春意盎然的正月初一——新春佳节。

女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百年来,传统节日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滋润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田。

男1:请第一小组来介绍春节的习俗。

①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请听关于“年”的古老传说。

②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另有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③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春节。因为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

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④春节过后不久,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来载歌载舞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联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⑤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我为大家准备了饺子,请大家品尝,祝福大家万事如意!

⑥拜年是春节期间最普及又极富人情味的传统礼仪。新年伊始,人们扶老携幼,出门走访亲戚朋友。你们会拜年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一起来做手势,口中说祝福的话)⑦春节,人们喜气洋洋,到处欢声笑语,请欣赏民乐合奏《喜洋洋》。

⑧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男1:说到春节,就一定提到元宵节了。女1:下面请第二组同学介绍元宵节。第二小组:

1、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北方有盛大的灯会和烟火活动。南方有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我们富拉尔基的元宵节非常隆重,夜幕降临,人们漫步到江边,放许愿灯、观灯猜灯谜、观看露天电影、燃放烟火、滚冰、拾柴等祈愿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财源滚滚。富拉尔基的元宵节即滚冰节,已被收入吉尼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们家长的骄傲,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2、一位同学端着一盘汤圆上场,唱《卖汤圆》。

3、圆溜溜、爽滑香甜的汤圆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它象征团团圆圆,请品尝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炸元宵,愿老师、同学们永远幸福,与亲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第三小组:

1、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农历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就是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时代。后逐渐与之前1~2日的“寒食节”融为一体,成为悼念先人、祭祖扫墓和踏青春游的节日。

2、宋代诗人王安石便有著名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来寄托对先人无尽的哀思,对逝者的怀念直至今日,清明节乃是人们为已逝亲友扫墓的日子,展现了浓浓的人情味儿。第四小组:

1、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或“天中节”。它是汉族民间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天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在我们家乡还有佩香囊、系五彩线、挂彩葫芦等习俗,以祝愿亲人朋友身体健康。

2、端午节除了这些习俗我们小孩子还自创了一种“蛋碰蛋”游戏,那便是以煮熟的鸡蛋相互碰撞,最后保存完整的鸡蛋的主人获胜,哪位同学有兴趣来参赛,获胜的同学将赢得香囊

一个。凡参与同学即可得我们小组同学亲手编的五彩线一条。

3、游戏蛋碰蛋。六组(需16个鸡蛋)第五小组:

1、端午节的习俗真是很有趣,到了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乞巧节”。

2、“乞巧节”又称“少女节”、“女节”,或“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日。源于古代的民间神话传说--“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据说那天是牛郎织女在天河鹊桥相会的日子。且每年只有一次。人们在晴朗的夜晚,牛郎织女两颗星星才看得真切。因为织女心灵手巧,人间女子都希望能在这一天向织女乞取智巧。节日里,民间有晒物、乞巧等习俗。在这个节日里,古时候的人们还在庭院里搭起彩楼,谓之“乞巧楼”。妇女们摆设香案,陈列瓜果,穿针引线,乞求智巧。乞巧的方式很多。有的登上彩楼,对着月亮,用五彩线穿九孔针。先穿好的叫“得巧”,后穿好的叫“输巧”。有的地方在那天中午的太阳下放一碗水,把绣花针放在水面上,根据针在碗底的影子来确定是输巧还是得巧。

3、还有的地方以此日为“少女节”。年轻的姑娘举行“慕仙盛会”。江南一带,在这天解开孩子们脖子上的五色彩丝,甩于屋顶,谓之送健绳。广州一带甚重七夕节。家家户户陈列瓜果以及各色香花,化妆用品,少女盛装,于月下祭拜七姐(毛蓝七姊妹)。广西等地的人民在这天储水,叫做“双七水”。据说用此水洗浴,可以避邪祛病,达到洁身美容效果。古时台湾、福建等地的人民把农历七月七日作为“情人节”。如今,中国人较普遍地将七月七日定为中国的“情人节”。据说牛郎织女在七仙湖边成亲,生儿育女,因此,“牛郎织女”的故事人人讲得绘声绘色。每年到了七月初七的晚上,许多人就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观看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人们一边纳凉一边讲着古老而神奇的爱情故事。习习的晚风带走了白天的炽热,神奇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最为有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第六小组:

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团圆节”。是汉民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此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如今与春节、端午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中秋时节,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百果成熟之际,又因此时月亮与地球相距最近,故有“一夜明月今宵多,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感慨。

2、中秋节拜月、赏月必不可少,从古至今赞美明月的诗句举不胜举,请同学吟诵几句:

(1)唐代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苏轼《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9)《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3、品尝月饼:

同学们,中秋节你们吃月饼了吗?(吃了)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宋代,流行于元朝。相传,元朝末年,各地灾荒严重,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起来反抗官府。为了秘密联络起义平民,泰州张士诚把写有八月十五日杀敌起

义的秘密传单夹制在月饼里面,送给平民。起义平民吃到月饼后,就知道了起义的时间、地点,从而一呼百应,举行了民族大起义并取得了胜利。后来,在八月十五这天就流行互赠月饼,吃月饼的习俗,以示对前人的纪念和对亲朋好友的节日祝福。请品尝我们小组为大家准备的月饼。

4、中秋节这天,民间盛行走亲访友,互赠礼品,特别是青年男子要趁中秋节日拜会岳父母大人。礼物不拘轻重,但月饼是不能少的。另外还有糖果、酒类、水果、糕点等。最好是成双成对,表示吉利。前几天中秋节,我的爸爸妈妈就买了米旗月饼去看望我的爷爷、奶奶、姥姥、老爷。

5、每年中秋佳节,现代人们会聚集在城市的广场,或公共绿地,举行大型的集会。内容有文艺表演、武术竞赛、篝火晚会、情侣化妆舞会、集体婚礼等。还有的地方在山地湖边宿营,举行自助式烧烤集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今年我们全家就跟我爸爸的徒步队去野外宿营,天空为被,大地为裤,赏明月、吃月饼,这中秋节我们过得特别有趣。重阳节:

1、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

生:主持人我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就让我们来说说吧!

2、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

3、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4、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5、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再有二十天就是重阳节了,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给自己的长辈送去祝福,陪伴他们,做个孝心的好孩子。

6、千百年来,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重阳节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著名的有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伟人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第七小组:

1、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初八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改为十二月初八日,谓之“腊八节”。人们在这天进行祭祀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

2、腊八粥的做法:红小豆、胡桃、松子、柿、粟、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及白糖、红糖等。今北方绝大部分地区和江南部分地区,仍保留着过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虽然原料上有些变化,但营养健身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第八小组:

传统节日中的除夕,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就是大年三十儿。

这一天,人们都要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放爆竹,守岁,一直到深夜都不睡觉,而是要与家人一起听新年钟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新年钟声响过,迎来的就是第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主持人:班会准备中,得到班主任迟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面请迟老师讲话:

男1:了解了传统节日,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渊源流长、丰富多彩。

女1:为了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就应该重视传统节日

男:爱我们的祖国,就从重视传统节日开始

女:爱我们的祖国,就从过好传统节日开始

男:正月初一(齐)——春节 女:正月十五(齐)——元宵节 男:四月五日(齐)——清明节 女:五月初五(齐)——端午节 男:七月初七(齐)——乞巧节 女:八月十五(齐)——中秋节 男:九月初九(齐)——重阳节 女:腊月初八(齐)——腊八节 合:大年三十儿(齐)——除夕夜

男:愿我们伟大的祖国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女:六年五班“了解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下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京剧的传承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长鄄九年一贯制学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方案优秀的传统文化,代表着文明、高雅;优秀的传统文化意味着健康、和谐。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对......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持人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持词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团日活动的主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是主持人,我是。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到场的院干们,她们......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范文大全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摘要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百德孝为首,百教孝为始”,“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足以见证孝的地位和价值。“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调研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涵养源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三个倡导”的形式,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 人民日报 》( 2017年01月26日 06 版)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

    渤海路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渤海路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市、县教育局关于落实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运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doc(共五则)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诵读经典诗文开始 国旗下讲话 黄 璐 老师们,同学们: 为了让少年儿童体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做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