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重大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攀枝花市公路养护管理总段公路医院
重大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国家、省、市及总段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要尽快建立健全重大紧急事故救援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紧急事故能立即启动周密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广大医患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组织机构
1、重大紧急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医院办公室)总指挥:
院长 政 委:
党支部书记 副指挥:
副院长
院长助理 成员:
2、现场指挥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3、安全保卫组 组
长:
5、积极做好交通运输工具的准备以备运送伤员和抢险物资。
6、在自救的同时,积极迅速请求有关部门增援。
7、负责事故的调查和善后工作。
8、负责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二)现场抢险指挥组的职责
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尽快掌握事故性质、类型,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2、根据不同事故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协调各方面力量,对抢救对象分出轻、重、缓、急。
3、协调各专业组,全面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首先以抢救伤员为核心,然后对贵重财产进行抢救。
4、负责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抢救进展情况,服从指挥部的统一领导。
5、负责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整个事故现场的全面情况。
(三)安全保卫组的职责
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分区域有重点的展开工作,保护现场。
2、保障事故现场抢救道路畅通。
3、保障事故现场抢救财产的安全。
4、保障抢救物资的安全
5、服从指挥部和现场指挥的统一调动。
6、负责向指挥部报告现场保卫工作情况。
(四)人员疏散组的职责
4、负责准备照明、防雨、遮阳、就餐、休息等物品。
5、负责向指挥部报告物资保障情况。
(七)义务抢险队的职责
1、迅速到达事故现场,服从指挥,有序抢救。
2、首先抢救伤员,然后抢救贵重物资。
3、抢救出的伤员迅速交给医疗组救治,抢救出的贵重物品一律交保卫组保管。
4、对抢救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5、服从指挥部和现场指挥的统一调动。
6、抢救完毕负责向指挥部报告抢救人员和贵重物资情况。
四、善后工作
1、在紧急抢救完毕后,立即组织调查组,对事故的起因、责任、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进行调查,写出事故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2、做好伤员的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3、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秩序,使单位进入正常运转。
4、在调查的基础上,对事故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做出处理。
第二篇: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大竹县大枫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重大事故灾害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大枫树煤矿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预案》使用范围:
矿井井下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如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预案》:
(一)、矿井水灾事故;
(二)、矿井火灾事故;
(三)、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四)、主斜井提升运输跑车事故;
(五)、矿井顶板冒顶片帮事故;
二、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一)、矿井水灾事故
1、故可能发生的地点:井下掘进工作面;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淹没矿井造成人员伤亡。
(二)、矿井火灾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井口棚、井下机电硐室、井上下材料库、煤巷施工;
1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使人中毒,2 引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造成井下风流逆转,○4产生再生火源,○5烧毁设起瓦斯、煤尘爆炸,○备,损失资源,造成煤量呆滞,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三)、采掘工作面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地点:煤与半煤岩掘进工作面,遇断层的地质变化,切眼贯通,揭穿突出煤层及过煤门;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就会破坏通风系统,造成井下风流逆转,高浓度的瓦斯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发生瓦斯、煤尘燃烧造成群死群伤,毁坏设备,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四)、主斜井提升运输跑车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地点:主斜井提升巷道内;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旦发生可能造成井下压风系统供风不正常,工作面停产;破坏井下消防洒水系统,造成井下防尘系统供应不上;矿车跳道可引起人员伤亡,造成巷道断面缩小,以致矿井主进风风量不足,工作面的瓦斯积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或者发生瓦斯、煤尘爆炸造成群死群伤,毁坏设备,破坏矿井正常生产秩序;
(五)、矿井顶板事故
1、事故可能发生地点:掘进工作面、巷道维修地点;
2、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造成巷道冒顶,切断作业人员退路,工作面冒顶易砸伤人员。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组织机构及其组织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一)、为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矿部成立了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矿长罗诗平担任,副组长由安全生产副矿长
赖云才、机电副矿长李传志担任,成员单位为技术、安检、生产、人事组和采煤队。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抢救组、后勤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一旦发生事故,领导小组即为事故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救援的组织与指挥,指挥部设在调度室。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 罗诗平(矿长)
副组长: 赖云才(安全副矿长)
李传志(机电副矿长)成员:
技
术
组:罗诗兵(技术负责人)安检组负责人:陈
蛟(生产副矿长)采煤队负责人:徐奉军、王永全 供销组负责人:龙良兵(供销科长)
后勤组负责人:徐奉连(办公室主任兼工会主席)
(二)、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负责矿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审查、演练和修改;
2、督促相关人员对干部职工进行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知识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根据事故情况,对抢救预案进行决策指导,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4、事故善后处理,受灾区域秩序维护,事故的调研处理,事故防范措施,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进行落实和检查。
(三)、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
1、负责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研究工作,传达领导小组抢险
救灾指挥部对抢险救灾的决定、命令,并负责督促落实;
2、调查事故抢险救灾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3、参考制定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了解其执行情况和相关信息,及时为领导小组提供决策依据;
4、结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工作。
(四)、在灾害处理过程中有关人员的职责及分工:
1、井下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矿技术负责人和其它救灾成员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处理灾害的全权指挥者(矿长到来之前由值班人员负责)事故发生后在矿技术负责人及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负责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2、矿技术负责人是矿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3、各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的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批准后方可入井。
4、安全生产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难人员的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规程》对抢险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按照矿技术负责人的命令负责改变通风系统,注视局扇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须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措施。
5、有关工作面的班长,负责对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清点好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的带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的所见所闻的事故性质、范围及事故发生的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的事故报告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
6、根据矿灯牌号码、查清在井下的人数及姓名,并迅速报告调度室,对未批准的所有人员不得发给矿灯、自救器。
7、机电副矿长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送到井上,保证救灾人员的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需要;
8、运输队长负责运输抢险物资的及时供应,保证运输畅通。
四、事故报告的程序
井下发生事故,知情人员应以最快的方式到达就近通讯联络地点,将事故地点、性质、发展程度和影响范围等情况,迅速报告矿值班干部,值班干部迅速向调度室汇报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公司有关单位,同时按附表通知矿有关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到调度室集合待命,接受总指挥(矿长)下达救灾命令,组织人力、物力,制定抢救方案和措施,分头执行。
五、接到事故后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尽可能的了解和弄清灾害的性质、地点、影响范围及发生程度,迅速报告调度室并由现场负责人(安全员、班长)根据当时具体情况迅速组织抢救,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灾害比较严重时,应立即组织人员,选择安全避灾路线撤离灾区。
矿应急组织机构领导接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调度室接到事故电话时,要问清事故地点、类型、严重程度及人员撤离情况,并命令现场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后,再通知有关单位。
(二)、灾害处理领导小组接到灾害报告时,应立即招集指挥部成员,研究抢救方案和措施,统一指挥。
救灾方案的制定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尽快确定合理的通风方式;
2、迅速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3、暂时停止向受灾巷道供电,不得随便停风;
4、指挥部要选择合适的地点组成井下抢险指挥部,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5、救灾期间所有通讯设施,必须优先保证抢险使用,其它电话全部让路;
6、入井人员及时和指挥部联系,汇报情况,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7、救灾过程中所有汇报、命令、决议等均有调度室安排专人详细作好记录;
(三)灾区人员撤离和自救措施
当发生灾害事故时,应迅速向调度室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如不能抢救,位于灾区地点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
1、当发生火灾时,任何人在井下发现火灾时,应立即在进风侧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报告调度室,位于火灾进风侧人员,迎着新鲜风流撤退,位于火灾回风侧的人员,在火势较大无法穿过火区时,应立即起用自救器迅速撤离,选择最短路线进入新鲜风流中。
2、发生火灾时的安全撤离措施和避灾自救措施 1)安全撤离措施
(1)火灾初期,火焰弱,范围小,只要行动迅速,措施得当,是很容易扑灭的,如果行动迟缓,忧忧郁郁或临阵脱逃延误时机,就会使火灾蔓延扩大,造成严重伤亡。因此,任何人在井下发现火灾时,应视火
灾性质、灾区通风及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直接灭火(注水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调度室。
(2)如果火势很猛,现场人员无力抢救或其他地点发生火灾并接到撤退命令时,要迅速采取自救和组织避灾。
(3)发生有烟雾或异味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处在火焰燃烧上风侧的人要迎风撤退,处在回风侧时,尽快由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
(4)撤退途中,如果因烟雾充满巷道,千万不要惊慌、乱跑,要迅速辨认出 发生火灾的地区及风流方向,然后沉着的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的外撤。
(5)在撤离过程中,不要盲目奔跑,防止自救器供氧不足或脱落,当通过风门时,应随手将风门关好,以防风流短路,紊乱,造成事故范围扩大。
2)避灾自救措施在火灾事故中,通路因冒顶阻塞,自救器出现故障或者无法撤离时,灾区人员应考虑下述方法避灾自救:
(1)迅速进入附近的避难硐室或独头巷道(最好是岩巷),利用棚腿、棚梁、风筒、衣服等修筑临时避难室,阻止co等有害气体侵入。
(2)避难人员要沉着,冷静,尽量减少动作;并要在避难室外悬挂一盏矿灯或其他明显标志,以便救护人员发现。避难地点若有压风管、可设法打开管路,以便向避难人员输送新鲜空气。若附近情况变化发现危险时应及时转换地方。
3)防止灾害事故扩大的措施:
(1)当发生火灾通风系统遭到破坏时,为利用于灾区人员的自救和安全撤
离,应立即组织人员尽快恢复通风系统;如通风系统不能及时恢复,要派救护队员向灾区送自救器,抢救灾区人员。
(2)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防爆、隔爆措施,防止二次火源或引起瓦斯煤尘爆炸的发生。如井下处理火灾遇到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时,应在事故地点的进风侧构筑防爆墙。
3、当采掘工作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井下人员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1)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要迅速佩带自救器撤离现场,并就近安全地点用电话和调度室联系;
2)撤退应根据情况无论沿什么路线撤退,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惊慌,不要乱跑乱叫,不要随便进入回风侧,烟流中,在回内流中行走时必须按规定带好自救器,在班长或老工人的带领下尽快撤离险区到新鲜风流中去;
3)在爆炸瞬间,未来得及带自救器的,当爆炸冲击波及火焰袭来时,应迅速背向气流冲击方向,脸向下头靠地,用衣物盖着身体,使由体外露部分尽量减少,与此同时要尽量憋住呼吸防止吸入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
4)当通路应冒顶阻塞或有害气体浓度较高,自救器不起作用时,应进避难硐室或临时构筑避难所等待营救。待救时,要保持冷静,保持体力减少氧气消耗,避难硐室外要留衣物,矿灯等明显信号,以便营救人员发现。
5)当发现煤与瓦斯突出时,立即打开自救器佩带好迅速外撤,来不及撤离的人员或退路被堵,迅速进入井下避难所,打开压风自救装置,进行避难,撤出人员要在就近安全地点用电话和调度室联系,汇报详细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应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和抢救遇难人员。
4、水灾事故的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1)遇到突水事故后,应立即通知调度室,现场作业人员在班长带领下,应首先避开水头冲击,防止水头冲倒,然后尽可能就地取材,堵住出水点,防止灾害扩大,然后立即往上山方向撤,撤至上水平或地面;
2)假设出路被水阻隔,要寻找被困地点位置最高处暂时躲避,并定时敲打铁道、铁管发出求救信号;
3)若突水时拌有大量有害气体涌出,在避灾时防止有害气体中毒或窒息外,撤离时应将工作面全部电源停掉,防止瓦斯爆炸;
5、冒顶时的自救和安全撤离措施
1)发生大面积冒顶时,当斑工长应立即查点人数,若无被埋压人员时,可一边组织撤离,一边向调度室汇报,并切断巷道内一切电源;
2)若被埋压人员时,被埋压人员应尽可能发出呼救信号,如晃动矿灯,敲击支架等以便营救人员发现;
3)在被埋压人员没有全部被埋,身体尚有活动能力时,要保持冷静,清除身体周边围煤,矸,尽可能自救,当班队长应立即组织人员抢救,但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危及抢救人员安全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6、矿部要针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各类事故的避灾路线,并给出正确的避灾路线示意图,并经常反复的向职工贯彻,井下各类主要巷道,交岔点,转弯处挂上醒目的路标,以防井下人员撤退时迷路,每个职工从保护自身安全出发,要认真熟悉本工作面的行走路线及避灾路线,学习掌握发生各类事故的自救原则,增强自主保安能力。
(四)、矿部避灾路线:
1、工作面→+100m水平运输大巷→+200m水平车场→+400m进风平硐→地
面
工作面→+100m水平运输大巷→+200m水平车场→+200m井底车场→主斜井→地面
2、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进入避难硐室待救、自救。
(五)、应急救援预案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要迅速佩带隔离式自救器撤离现场,在就近的安全地点使用电话与调度室联系;
(2)迅速向总调度室汇报,由总调度组织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范围和气体成分,发现火源或瓦斯燃烧应立即切断电源,并直接灭火,防止二次爆炸。
(3)在证实确无二次爆炸的可能性时,应迅速修复破坏的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通讯系统。
(4)调度室要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须的设施、材料及时运道指定地点。2)煤与瓦斯突出应急救援预案:
(1)迅速撤出灾区人员和抢救预难人员,并用电话与调度室汇报。(2)切断通向灾区的电源。
(3)对充满瓦斯的主要巷道应加强通风,并按照瓦斯排放措施将高浓度瓦斯稀疏引入回风流中。
(4)迅速恢复正常通风和清理突出的煤炭,确定事故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储存数量和存放点。
(5)排放瓦斯途径的巷道,必须严格消除烟火和切断电源,严禁人员通行,严格执行瓦斯排放的“三落实,三做到”制度。
(6)恢复通风后,进行现场描述,编写专门清煤措施等。3)矿井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抢险指挥部要迅速查明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威胁区域人员,积极向调度室汇报,请求矿山救援队抢险和抢救遇难人员,同时探明火源地点,有效控制风流和有害气体蔓延。
(2)准确安全的确定火区供电范围,建立火区临时通风系统。(3)当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不得随便改变原有通风状态,需要进入巷道侦察或直接灭火时,必须有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无论是正常通风或增大风量,风流短路,隔绝风流等都必须做到;
1不导致瓦斯积聚,煤尘飞扬造成爆炸事故; ○2不危机井下人员的安全; ○3不导致超限的瓦斯经过火区或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积极的地方; ○(4)在火灾初期,火灾范围不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封闭火区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缩小火区范围; ○2首先建立临时密闭墙,○然后建永久密闭墙,如有瓦斯、煤尘爆炸时,先用土袋在火区外的适当位置构筑防爆墙,其厚度不小于2m,在防爆墙掩护下建筑永久密闭墙。4)矿井水灾应急救援预案
(1)撤出灾区人员,并制定受水灾威胁的所有人员安全撤退路线。(2)在现有排水能力不足时,应增设水泵和管路,必要时将其他管路改为临时排水管路。
(3)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堵水。
(4)必须保护好排水设备不被淹没,当水威胁到泵房安全时,在下部水平的人员撤出后,应将水引入下部巷道。
(5)在有瓦斯从水淹区涌出危险时,应制定排放瓦斯的措施。(6)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透水。
(7)当部分地区被水淹没后,发现有人被堵于井下,要首先制定营救措施,判断人员的所在地点,并根据涌水情况和排水设备能力,估计排出积水的时间,如需时间较长,可考虑和遇难地点开通巷道运送急需物资。(8)发生水灾时,水泵司机要坚持岗位,没有指挥命令不准升井。(9)正常提升人员、信号工必须坚持岗位,待井下人员撤完后,听到调度室命令后再升井。
5)重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探明冒顶区范围和被埋压,堵塞人数和位置。
(2)积极恢复冒顶区的正常通风,如暂时不能恢复,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埋压,堵截人员输送新鲜空气。
(3)处理中必须始终坚持由外向内,加强用千斤顶等工具移动石块,但应尽量避免破坏冒顶岩石堆积状态。
(4)自理灾害事故过程中,始终有专人检查瓦斯和观察顶板变化,发现顶板出现异常及瓦斯超限立即撤出人员,采取措施处理。
六、应急救援预案结束
遇难人员全部升井(特殊情况除外)事故隐患消除,经上级救援小组同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消除,应急状态结束。
七、善后工作
1、善后处置
后勤保障和善后工作由公室办公室会同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事故灾害伤亡人员及其家属,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对调集,征用的物资按价付款或归还,保险监理机构督促保险机构做好损失理赔工作。
2、调查分析
事故调查组、收集有关资料。应急状态结束后,要通过井下勘察、现场模拟、计算以及对当事人调查询问、查阅资料,找出事故原因、性质、责任、经验、教训、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并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八、事故应急救援资源信息
(一)应急救援体系
矿内部实行两级应急救援体系。现场采掘班组为二级救援体系,各采掘队、矿部和地面单位为一级救援体系。
(二)应急救援预案队伍组成
矿部建一个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由矿长负责。
(三)抢险装备、物资、材料的经费由财务科提供,做到随用随到。
(四)矿部必须备齐备足各种救灾物资和器材,专库存放,指定专人保管,任何人不得私自挪用救灾物资和器材。
(五)救灾设备和物资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经常检查,发现损坏、过期、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必须及时更换和补充。
(六)矿部必须对全矿物质造册建帐,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书面向有关领导汇报。
(七)配合救援的单位:矿山救护队、医院。
(八)通讯电话和警示
县安全局:0818—6242916
县公安局:0818—6248986 县 医 院:0818—6221243
救 护 队:0818—2241536 矿调度室:0818—6832666 井下设有调度通讯电话。危险区域设栅栏,标注“危险勿进”。
九、保障应急预案贯彻执行的措施
(一)各安全第一责任人组织本单位所有人员,矿技术负责人负责贯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知识、本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
(二)不参加应急预案学习和贯彻或考试不及格,不准上岗作业。
十、应急预案编制、管理的措施和要求
(一)为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矿部每季度修订完善一次。遇条件变化或重要人事变更,要随时修订、补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二)为验证《预案》的有效性,矿部每半年对《预案》进行模拟演练。矿部模拟演练时,由应急救援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参加指导,各个科室配合演练。
(三)对矿井灾害应急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灾害应急处置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行为的予以责任人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本预案自公司批准之日起执行。
董 事 长:矿
长:技术负责: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黄
森
罗
诗
平
罗
诗
兵
大竹县大枫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0一一
第三篇:幼儿园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幼儿园紧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指导思想。
针对各种校园事故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要立足于预防为主的原则,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做到:领导得力、组织迅速、措施到位、救援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应对。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和思想准备,以确保出现事故时指挥畅通,报告及时,反映快速,处置有效。
二、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的设立和职责。
(一)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指挥和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率,保证救援工作及时、有序、高效,成立“幼儿园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在幼儿园领导下开展工作。组长:焦春丽
副组长:刘宝林
成员:刘政红焦天池彭辉付亚凤
(二)发生火灾的处理措施。
1、火情发生后,立即报告组长,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
2、组长负责(决定)向有关部门报警,副组长负责迅速关闭、切断幼儿园的电源、燃气等危险设施,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控制火情,按本园应急疏散路线分别指挥全园各班教师,带领幼儿迅速疏散。
3、幼儿疏散完毕,抢救设施设备和受伤人员,小组成员尽全力协助消防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火情,力争把各项损失降到最低。
4、火情解除后,清查损失程度,并做好详细记录,形成书面报告报有关部门。
5、做好伤者家属的安抚及事故处理的善后工作。
6、采取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
(三)幼儿园内发生暴力事件处理措施。
1、暴力事件出现时,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兵分两到三路赶到事发现场,迅速摸清事态情况,占领有利地形、位置,并迅速商确对策。
2、组长负责(决定)向当地公安局(派出所)报警,副组长常务副园长与组员教务副园长兵分两路,带领保安人员采取一切必要和有效的措施,控制施暴人员,按本园应急疏散路线分别指挥全园各班教师,带领幼儿迅速疏散。
3、组长提供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小组成员配合卫生部门抢救伤员,并做好伤者家属的安抚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的应急救援措施。
1、幼儿在幼儿园进餐过程中,如发现3名以上幼儿出现同样不良症状,带班教师应立即组织幼儿停止进餐,并将情况迅速报告分园园长和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长。
2、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速将有不良反应的幼儿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急救。
4、应急小组成员立即到食堂,妥善保留幼儿伙食制作的各种用料,食品留样,以备有关部门取样检查。
5、做好家长及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确保幼儿园工作的稳定。
6、园长负责搜集有关材料,形成书面报告,经组长审阅报有关部门。本预案自制定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医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医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为景泰县人民医院本院区域内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本预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确定使用科室为本科室特种设备事故抢险救援科室。
第三条 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本院区域内使用特种设备的科室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
(一)电梯困人故障或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二)塔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三)锅炉爆炸事故;高压氧舱爆炸事故
(四)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
(五)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第四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第五条 各特种设备使用科室,应当建立严格的特种设备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处理事故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保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 应急处理机构和职责
第六条 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科室为医务科、护理部、器械科、保卫科、总务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科或器械科。所有成员必须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第七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组织指挥特种设备使用科室对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扩大;
(二)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三)落实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部署的有关抢险救援措施。
第八条 组长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召集、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特种设备使用科室的现场负责人研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
(二)负责指挥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第九条 副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实施具体抢险救援措施工作。
第三章
预防与应急措施
第十条 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使用科室,应当根据本规定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室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一条 特种设备使用科室事故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科室的特种设备数量、安装位置分布情况;
(二)在日常运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引发事故的故障类型、征兆、应对措施;
(三)进行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及抢险救援人员;
(四)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在处理事故时的职责。
第十二条 电梯和高压氧舱的使用科室必须委托具有电梯和高压氧舱维修保养资格的部门对其进行保养,负责电梯和高压氧舱日常维修保养的科室职责如下:
(一)应对其使用的电梯和高压氧舱的日常安全运行负责;
(二)配备与其所保养数量的电梯和高压氧舱相匹配的工具、人员,在接到电梯、高压氧舱困人故障后立即赶到现场进行抢救;
第十三条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容易引发事故的特种设备列为危险监控设备,依法实行重点监控。锅炉房、供应室、手术室、高压氧舱治疗室、氧气供应站等科室使用的及其它容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的特种设备均列入危险监控设备范围。
第十四条 各使用科室应根据本科室设备的特点和应急救援方案的规定,配备必要的设备、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资储备。
第十五条 各使用科室应定期组织本科室的事故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应急演习。
第十六条 使用科室应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性维修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按期安排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后,使用科室应当及时报告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三章 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第十七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科室应当立即做到:
(一)按本科室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二)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三)同时向总务科、保卫科、器械科等有关部门报告。
(四)各成员科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五章
应急处理
第十八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科室的设备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主管、分管领导应按照本科室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事故科室主要负责人在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由院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批准,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特种设备使用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当组长不在时,应按顺序由副组长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首先应由特种设备使用科室救援。
第二十一条 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需要有关科室配合的应积极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第二十二条 参加事故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本预案的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第五篇:硫酸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硫酸事故紧急救援预案ZC-86
硫酸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ZC-86
一、基本情况
本公司是一个电工材料生产厂家,公司生产需要使用硫酸对产品进行酸洗处理。
二、危险目标 硫酸在储存中泄漏;
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溅泼到作业人员身上。
三、应急救援组织人员和职责
组长:主管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现场指挥和联系救援机构,定期组织组员接受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定期组织抢险救援演练。
副组长:车间主任,负责定期对各种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类似中毒事故发生,配备应急救援设施和解毒药品。一旦中毒事故发生,启动本预案,并及时报告公司主管领导。
组员:车间的班组长、工艺员,负责监督员工作业,制止不安全和违章作业,发现险情,应及时报告和积极处理。
四、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1、当硫酸发生泄露时车间应用石灰将其中和。
2、当硫酸溅入眼内或溅到人的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再用2%的NaHCO3水溶液冲洗,然后用水冲洗。
3、当误服硫酸时,如果时间过长,忌洗胃以防穿孔,应立即服7.5%Mg(OH)2溶液60mL,鸡蛋清调水或牛奶200mL。
五、应急救援保障。
1、电镀车间应备有生石灰和20%NaHCO 3溶液。
2、外部保障:附近有工人医院分院。
六、应急培训计划
定期进行应急技能培训,包括三不伤害培训,设备运用,自救和互救方法学习。
七、报警、通讯联系方式 急救电话—120 生产部办公室电话:(外线)3114334、(内线)8005 公司办公室电话:(外线)3112047、(内线)8003 副总经理办公室:(内线)8002 总经理办公室:(内线)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