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时间:2019-05-14 01:5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第一篇: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

【复习目标】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归纳中外史上的三农举措。

3、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当今关注民生的重大举措,掌握这些举措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知识回顾】

1、三农问题就是、、问题。

2、土地问题历来是农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对土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查书回顾。

【考点归纳】

一.世界史农业问题

1、俄国

1861年改革时废除了,农奴获得解放并,但必须。因此它的实质是对农民的掠夺,但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劳动力。

2、美国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满足了人民对于西部土地的需要,有利于美国的西部开发,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

1933年罗斯福新政对农业的调整,主要是让农民,由政府补偿。

3、日本

1868年明治维新时,规定允许,承认。作用(补充)

4、苏联(苏俄)

十月革命时期,苏俄颁布《 》,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参加。(弊端···)二.中国史农业问题

【热点时政】科技兴农增收促发展 强农惠农富农构和谐

热点一 2011年12月27日,中央农村工作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系统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阐述了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对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要求。

温家宝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初步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三农”发展进入又一个“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今年总产达到11424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较快增长,预计今年为6900多元。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

热点二 龙年伊始,万象更新。2012年2月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九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这个中心任务,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必将大大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考点链接】

1.中国近代史最早提出民生主义的是谁?(孙中山)他的主张是什么?(平均地权)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实施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5.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中考预测】

1.农村的体制改革、农业的发展模式和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国务院最关心的“三农”问题。近几年来以“三农”问题为背景的试题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地中考试卷中,而且大部分以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2.2012年2月1日,新世纪连续第九个“一号文件” ──《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该文件首次聚焦农业科技创新。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仍然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议题,所以在备考中应该注意把时政热点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注意中国近现代史上关于土地改革以及农村问题的联系,把历史上每个阶级进行的土地改革和实行的土地政策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复习。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中的 ; 孙中山采用“ ”的办法解决土地问题。

(二)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在各历史时期的土地(农村)政策

1、建国初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开始实施。到 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作用: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 制转化为 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力争上游、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 和,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 建设上来,实行 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专题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与下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3.“每个生产队办一个食堂,社员家里不开伙,铁锅铜勺都献出去大炼钢铁,只管到时候到食堂打饭打菜。”这种现象发生在()

A.抗日战争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4.“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中国20世纪50年代末出现的现象。当时还出现“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的打油诗。这些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自然灾害严重B.苏联撤走专家C.“左”的错误泛滥 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5.1979年安徽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是1976年的3.8倍,人均收入是1976年的6.3倍。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责任制,是神水,浇的农家日子肥,浇的笑声甜又亮,浇的乡村面貌美。责任制,是个宝,用到哪里哪里好,乡村三年大变样,农民兄弟乐淘淘。”材料中的“责任制”最早在下列哪一地区实行()A.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B.河北省遵化县西铺村C.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D.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7.下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

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③白手打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全,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③ B.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 9.王伟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二、非选择题

10.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图一 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二 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 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这两大运动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在何处?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题:

1.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① 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走自己的发展道路;② 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

(2)启示:①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2.针对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建议。

建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减轻农民负担;调整产业结构;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工业支持农业;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保障机制等。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和医疗,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依法行政;民主管理;保护农村耕地,注重环保等。4.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①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②要从农村经济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④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5.如何看待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与现实相比,你得到怎么样启示?

这些失误后来成为我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教训,成为中共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启示: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6.建国后经济建设取得成就及挫折的原因及认识:(在课本找答案)

【参考答案】

1~5.AACCD 6~9.ADAC 10.(1)土地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大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4)实行“大包干”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必须不断坚持改革,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篇:《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能初步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改革及其作用。教学目标:

1、从不同角度对中外重大改革进行知识梳理,巩固基础。

2、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纵向横向比较,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

由之路;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分类及不同改革的比较认识。

难点:通过学习能对改革有规律性的认识。如:通过不同改革的比较会总结归纳出改革的作用、启示。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中外历史上改革的关键人物及其名言,使同学们认识到人类的文明史其实也是一步改革史,历数中外历史重大改革,都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知识快递:让同学们说出中外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改革

中国:商鞅变法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三大改造改革开放

外国:伯利克里改革查理•马特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然后多媒体展示这些重大改革在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中的目标要求。

知识分类,理清基本线索:

主要通过不同角度去对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去从不同角度比较和归纳知识点。

多媒体展示划分依据,学生交流后总结 1、按改革性质去划分

封建性质改革:商鞅变法魏孝文帝改革查理•马特改革日本大化改新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 奴隶制改革:伯利克里改革

2、按是否改变社会性质划分

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商鞅变法查理•马特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

未改变社会性质的有: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改革开放苏俄新经济政策

3、按改革结果划分

失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成功:商鞅变法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查理•马特改革日本大化改新 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让同学们讨论:判断改革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同学们讨论后给出答案: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对比形成基本认识

通过对19世纪中后期日本和中国改革的比较、20世纪俄美中三国改革的比较,让同学们对改革形成基本的认识,从而去探讨改革的基本规律并总结出重大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必须从国情出发,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改革要勇于创新,要顺应历史潮流;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课堂训练: 1、19世纪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欧洲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日本

2、《全球通史》中写道“(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文中“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①废藩置县②西方技术 ③欧美学制④欧美生活方式

A .①②

B .①③C .③④

D .②③

3、改革能够革除社会弊端,调整生产关系,甚至促进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下列改革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是

A.中国戊戌变法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日本明治维新

D.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4、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实战演练

一、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1、20世纪20年代,__________实行了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使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强的改革家______________。

3、提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他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4、使封建农奴主渡过统治危机的改革家_________。

5、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

二、中外历史上众多的改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_______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资产阶级改革,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_______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_______使美国经济缓慢摆脱经济危机,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

三、某校开展了一次中外改革的探究,请你一起参加相关讨论

(1)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重大改革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19世纪,中国进行的同类性质的改革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2分)(2)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请写出对应的事件并说明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2分)

(3)“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哪两位改革家的改革证实了这一结论。

(4)通过上述改革,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第三篇: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 专题复习

[主干知识重组]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解放

1、史实

(1)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社会经历着大变革,社会各阶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封建社会衰落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为代表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和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主张。其经世致用的主张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君主批判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具有思想解放的历史进步性,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2、认识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的思想和明清时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都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都是进步的,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优秀文化遗产,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

(一)史实

1、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思想:①抵抗派的新思想萌发: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开眼看世界”,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迈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第一步。新思想的传播,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对近代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②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以求富”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但是,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而不根本变革社会政治制度的做法注定走向失败。③清末“新政”:(删去不考)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①维新派的“君主立宪”:19世纪60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没有上升到系统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际行动。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他们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他们通过维新思想的宣传和戊戌变法运动的开展,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戊戌变法虽失败,但它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②革命派的“民主共和”: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三民主义”为旗帜,要求实行民主共和政体,发展资本主义。通过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辛亥革命运动的开展,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后因袁世凯的篡夺而失败,但是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激进派的“民主和科学”: 1915年,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以“民主”和“科学”为号召,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3)农民阶级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起义的领袖提出和接受《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但由于它缺乏社会条件而无法实施。

(4)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①接受马克思主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中共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探索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②1942年整风运动:这是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以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为内容,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

(1)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解放了思想,使中共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注意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等,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使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

(4)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自从中共十二大以来,成为我国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它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特别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开辟了一条新路。

3、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原因: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不适合我国的国情。(2)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验教训的及时总结。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5)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以后党的重要会议等一系列正确的决策等。(6)决定性因素是中国的国情,即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解放形成的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毛泽东思想(1945年春中共七大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是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行动指南。

(3)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解决了“什么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

(二)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要特点

1、以向西方学习为主要途径,以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为主流。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的复杂历程。

2、以救亡图存为目标,体现出越来越强的反封建、反侵略的特征。

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具有广泛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继承性。(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时期,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其间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历程。

4、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思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又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三)规律

1、中国近代现代不同时期思想解放的含义:(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对明清(1840年前)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3)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放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正如洋务思想付诸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思想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推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民主和科学的提倡,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成为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强大中国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就带来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认识

1、思想解放,更新观念,是推动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条件。中国近代化的启动与发展过程,充满着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斗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前进与冒进、发展与保守的斗争。每一次斗争都是对封建思想的批判或对“左”倾错误的纠正,都使价值观念得到更新。因此,要打破僵化保守的思想牢笼,就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

2、每次思想解放都代表了先进的历史潮流,反对落后腐朽或僵化保守的思想,是进步的。

3、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只有实现中国化,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才能化作革命和建设的内在需要,才能引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之途,实践证明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必将导致中国革命和建设受挫。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伟大的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三、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解放

1、史实:

(1)文艺复兴: 14~16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启蒙运动:17~18世纪,强调理性主义,侧重批判封建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宗教神权,并为新社会提出种种设想。它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和理论基础,是继文艺复兴以后西欧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否定重商主义,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并成为19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它推动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积极展开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扫除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干预主义:又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凯恩斯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有所发展,罗斯福新政是对它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二战后全面发展起来。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成功借鉴,也表明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的破产。

2、认识

(1)文艺复兴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启蒙运动处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斗争矛头全面指向封建制度,因而其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但二者都是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产物,都是适应资产阶级兴起和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作了思想上的准备,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2)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和工业资产阶级兴起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欧洲的经济思想由重商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干预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新形式,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但它和私人垄断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出现的。它不是挽救资本主义制度的灵丹妙药,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的调节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益减弱。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解放

1、史实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向世界人民展开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它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使社会主义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2)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改革:苏共二十大后,东欧各国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的强烈要求,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都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束缚。

2、认识

(1)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是一场崭新、复杂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具有曲折性。

(2)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和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各国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都应依据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3)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照搬苏联模式,在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后来弊端日益显露而进行改革,但没有成功,最主要是没有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的是受到苏联的干涉。

四、思想解放的一般规律、评价和启示

1、规律

(1)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必然反映。(2)思想解放运动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3)思想解放运动之后往往伴随着社会改革或革命的浪潮。(4)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2、评价

(1)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唯物史观。

(2)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是否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评价思想观点的标准。(3)分析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内涵、阶级属性、思想发展演变的新因素、新思想与原有思想的继承关系、思想发展的特点、思想产生的作用(积极或消极,进步或保守),是评价思想解放的方法。

3、启示

(1)思想理论的落后和阶级意识的局限,是导致一个阶级不能完成历史任务的主要原因。(2)作为思想观念承载的人(阶级、群体),他(他们)必须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进程和需要,他(他们)应当具备洞悉历史演进的前瞻能力,同时,他(他们)又应当具有不墨守成规,能够应时而进的品质,勇做领路人的胆识。

(3)一种进步的思想,当作为它对立面的旧思想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当比它更激进的思想还不能完全取代它时,它还会发挥特定的历史作用。如改良思想的演变。

(4)社会思想是社会运动的产物,同时又给社会运动以指导;当社会运动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时,作为社会运动的指导思想必然发生变异和分化,新的思想脱颖而出。

第四篇: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

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013-07-06 11:09 热心网友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这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好。

一是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继续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的实施意见,认真兑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和购买农机给予一定比例投入等政策,补助资金要足额及时到位,绝不能滞留或挪用。当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升,群众反映强烈,经委、物价、工商等部门要尽快采取措施,调控平抑。

二是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科学利用水土光热资源,依靠科技,突出特色,积极推进建设农业优势产业带和优势特色产品基地,壮大支柱产业。

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坚持以省内基本自求平衡为目标,按照保护耕地、增加投入、调整结构、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思路,安排好明年的粮食生产,确保面积不减少,单产、总产增加。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要大力培育经营实体和龙头加工企业,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联结的模式,发展农牧产品深度加工,发挥规模效益。

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前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运销困难的问题,积极组织引导运销大户和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渠道开拓市场、寻找销路。

三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我省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扶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努力实现今年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使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要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的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移民。总结推广整村、整乡推进的经验,强化责任制。完善扶贫投入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开展定点扶贫和对口帮扶,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

四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战略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

五是要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要集中抓好农田基本建设,坚持兴修梯田,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实施“六小”工程和农民住房改造。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工程,巩固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成果,推进退牧还草试点工程。要完善健全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要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抓好项目的论证、建设和储备工作。

第五篇:关于三农问题

三农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一、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放松法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二、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旧村改造问题。在当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多少不规范的所谓“改造之举”是多么的令人心寒。其中集体土地被非法买卖是一大问题。而这背后又是各方势力的利益之争。农村以土地广阔,发展宽阔而著称。如果土地不保,何以谈发展?即使是发展了,农民也是同样没发展,相反而是在旧村改造中被抹杀掉,农民也就没有翻身的机会。在处理农村土地的时候,多少的不规范行动在众怒睽睽之下被鄙视,而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当今社会的飞

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小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改造,我们是不是还能这样空喊口号而为之呢?政府应当派专人组成考察团队,落实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才行。还有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对农村土地征用办法进行公布,防止不法利益集团钻空子。旧村改造也要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侵占宅基地的要做出具体补偿办法,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

当然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它遍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问题和幼儿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等等的不规范需要我们去重视,去改正。

三、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参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占全国人口70%;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目前党和政府的大事。

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近几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本身的体制问题也影响金融资本向其流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经济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加上基础设施差,难于容纳较多的金融资金。

目前我国的农业体制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经营方式只能容纳少量的小额农贷资金。

一是这种经营方式农户的资产较少,不能承担较大的信贷风险;

二是这种经营方式限制高效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的发展,农民不需要较多的贷款。

因此,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出现三种情况:

一是还有不少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的问题较多,加上当地的金融风险较大的影响,目前还出现支付的困难,没有钱支农;

二是部分农村信用社存款多,但又不敢支农,资金闲置;

三是有的农信社实际上办成了商业银行,在城市里与商业银行争存款,争贷款,不愿支农。

四、三农问题的根源

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发表湖北省监利县一个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国务院领导的一封信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把中国的“三农问题”提到了极至。为什么一个有着5000年农业文明史,有4000多年处于世界第一强国地位的中国,在21世纪的农村处于“苦”、“穷”、“险”的境地?究其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产业的天然弱质性

种养业,依赖于当地水、土、日照、气温等天然资源的配置。人类到目前为止,对天然资源的配置,只能适应,不可能整体改变,只有局部或某一方面改善的可能,如自流灌溉和大棚。具有改善大自然气候的森林和植被,中国实际整体上是破坏,环境在恶化。这是农业的天然弱质性。

(二)生产资料的弱质性

种、养业量的增长,依赖于可耕种土地和草原的面积扩张,从每个农业劳动力占有农地面积的国际比较看:1992—1994年,美国为118.2公顷,加拿大为173.8公顷,澳大利亚为1074.4公顷,英国为28.2公顷,荷兰为6.4公顷,低收入国家平均也有1.7公顷,而我国仅有1公顷。我国总体上是一个农业资源缺乏的国家,在农业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下,在有限的可耕地上不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加之,中国有史以来历次“均贫富”的革命,首先是均田地,必然是小农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体。即使进入工业化时期,农业机械化投入大、成本高,没有需要,也没有可能成为农业生产主要手段。因此,我国农业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也是弱质的产业。

(三)劳动主体的弱质性

首先,有限的土地资源承载的人口数失去控制,新中国50年增加8.5亿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的增加,增加的人口抵消了生产力提升创造的价值,人均可分配的消费品相对减少,用15%的GDP养育70%的人口,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人才。其次,工业化过程,乡村商品流通政府垄断,阻止了农村市场的形成,农产品商品率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化程度低,没孕育出市场经济人才与机制,农民不具备闯市场的天资。再次,城市需要的劳动力通过各种途径的筛选,吸纳的都是农村中的精英人才,降低了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最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普遍文化素质低。据2003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称: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仍有文盲8699.2万人,其中3/4分布在农村。农村劳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而城市是10.20年。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比重情况为: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为20:9:1,受高中教育人口比为4:3: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01:1,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比为0.37:0.55:1。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的人超过

95%。日本同期同行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67年,1997年~1999年间,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仅是日本的1.03%。一线农业技术人员的身份都是乡镇“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雇员,与农民没有利益关系。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农业科学技术,最初非九牛之力不可,由于方法问题,有的地区甚至抗拒科学技术的推广,更谈不上新的思想、观念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中国任何一个产业的劳动者素质都没有从事农业的产业大军的文化科学水平低。

(四)农业组织上的弱质性

几千年以来,社会管理者都没有对农民进行任何形式的实质性组织,新中国,“人民公社化”才真正实行农民组织化管理。80年代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又一次“均田地”行为,二轮承包30年不变,是固化小农经济的行为,单纯从组织管理方面看,是一种社会退步(起码是一种制度复归),阻止了现代农业的内生。任何社会制度都不可能面对千家万户、利益各异的松散群体进行有效管理。

(五)社会政策造成农村社会整体的弱质性

第一是40年的资源输出。自统购统销,农业生产资料垄断经营,一直到开始按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止,国家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40年整体上是农村支援城市,农业向工业输血。第二是30年的人口膨胀。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农村生育实际上处于失控状态,至今农村人口出生率仍然高于城市,出现高素质、高收入人群少生育,低素质、低收入人群多生育的逆向调节政策。第三是10年的横征暴敛。80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中释放的热情到84年达到最高峰,国家便出台了“农业特产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高度组织条件下的管理机构不减人反增人。94年税制改革,提高两个比例,财政收入向上集中度提高,县乡两级财政入不敷出,加之普九义务教育投资、基层官员政绩需要的形象工程以及吃喝风、行贿风等等。20世纪末的10年,在农村基本上是横征暴敛的10年。第四是农业产业链中断。产前产后服务,前40年国家垄断专营,原因是产前和产后有钱可赚,唯独生产环节不赚钱。国家虽然出了钱,但不是给农业生产者,给了经营者,国家受到中间商盘剥,最典型的是粮食系统和供销社生资系统、棉花系统以及农业系统的种子公司。由于产业链中断,导致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是不完善的,一下子抛向市场,其结果可想而知。第五是农村其它产业被现代工业取代。农村社会历史上的其它产业,如手工业,各种作坊等,被现代工业取代,农村自救力,内生产业力尽丧。第六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小病拖,大病等,促长了农村封建迷信盛行,养儿防老、家族意识等传统观念大行其道。第七是政府和城市居民深层意识歧视农民,政府保护农民利益的举措收效甚微。在社会二元结构中,呈现出城市居民始终在政府的保护下生存,而农民没有享受到一丁点(除保护价一项外)社会福利。打工是盲流,春运加价,克扣农民工工资,大城市设计许多限制外来工的壁垒等。农民在城镇成了低智商、犯罪的代名词。

五、如何解决

三农问题是社会热点问题。在网上键入“三农问题”搜索,有简体中文网站和网页17000项,三农问题研究已十分深入。笔者认为:中国农村地域广,东西跨越5个时区,南北气候迥异,各地资源禀赋差别大,东、中、西部经济条件悬殊,不可能有一套适合全国各地农村的最优方案,靠一个“一号文件”解决农村所有问题。这里,笔者提供两条基本思路,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二是农村地区的一揽子改革思路。

(一)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思路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党的16大确定的方针政策,也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经历程,是社会人口空间布局变化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协调规律。任何人为限制人口流动的制度设计都是对规律的违背。农民进城打工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表现,谁能阻挡民工潮?民工潮的背后是经济规律(比较效益)在起作用,与台商到大陆投资原理一样。因此,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经济行为,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政府在人口布局调整过程中,政府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清理一切有关人口、人才流动的壁垒,给外资、内资企业,国营、民营企业,农民和城市居民同等国民待遇。首先,取消户籍管制为户籍登记制,变“要不要给你城市户口”为“我愿不愿”登记为城市户口,把权力交给人民自决。同时,把户口与身份证(变更登记身份证以旧换新)、保险、纳税、银行帐号捆绑在一起。其次,取消正式工与临时工称谓,一律称雇员(公务员本质也是雇员),实行岗位工资制。其次,社会组织分成四大类,军事单位、行政单位(含党、政、人大、政协、司法)、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政府只管军事和行政单位的收与支,全额纳入国家预算管理,定员定编;事业和企业单位全权交由市场调节,事业单位财政补贴法制化。最后,对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小企业、个体户,外国人、中国人,城里人、农村人,北京人、外省人,大城市人、小城市人,一律实行国民待遇,除法律规定特殊优惠外,所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工资待遇,执行一个标准,不厚此薄彼。

第二件事是规划、引导、诱导、指导,法律规范。首先,就是规划。中国目前的共识是限制特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这是错误的,我国人口最高峰是2050年,16亿,2013年是劳动力最高峰为10亿,后者比前者提前37年到来,就业高峰在“小康”之前,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按最低标准一半人居住在城市,城市居民就是8亿,60%就是9.6亿,70%就是11.2亿,2020年小康目标,取中间值(8—11亿)9.5亿人口计算,一半居住在特大城市有4.75亿,按美、日、德1995年特大城市居民占总人口之比例(39%、37%、41%)取最低值37%计算有5.92亿,取二者平均值是5.33亿。这样2020年中国特大城市人口不得少于5亿,也就是说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必须有50个以上,现在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人口都增加到1000万,还不够。然而,我国号称1000万的特大城市没有一个城区人口达到800万,都包括郊区农村人口。而特大城市看起来单位成本高,但承载人口多,其实是最节俭的人口居住途径。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特大城市,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二者齐头并进,才能容纳巨大的人口规模。

中国干任何与人口有关的事情,必然是世界第一,就必须拿出世界第一的胆识、第一的谋略、第一的举措。但我们不能盲目发展特大城市,如长江以北(除东北外),成昆线以西就不宜发展特大城市,因为水资源不足,现在可以“南水北调”,将来可能只有海水淡化一条路了。因此,50个特大城市只有长江中下游流域、珠江流域、东南沿海和东北四块地方可供规划了。其次是引导、诱导、指导问题。所谓引导就是政府告知每一位农民,进城者必须有一技之长,即大力兴办职业教育;所谓诱导,即城市接收单位应有一定的进入门槛(与目前的限制门槛有本质区别),基本条件不得太高。所谓指导,即告知每一位进城民工,由一个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不是一天的事,有观念与综合素质问题,政府应加强市民教育。目前民工进城打工的负面影响是政府没有做好引导、诱导、指导这三项工作造成的,待国民取下“有色眼镜”看农民工、政府做好“三导”工作,农民变市民不是一件难事。最后就是政府在“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 过程中,必须作好法制建设,用法律的形式,而非“红头文件”形式来规范。这次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迁徙,包括上述规划、“三导”工作,以及取消壁垒和普遍国民待遇等,都应通过人大立法形式予以规范。

(二)农村地区一揽子改革的思路。

就是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实行一系列革命性的改革,基本思路是:

1、在长、珠三角洲、京津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撤消省、自治区建制,设立经济大区试点,经济区属中央派出机构。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到市和州,市不再辖县,只管城区和近郊区。国家设立中央、市(州)、县三级财政。其理由有:其一,省级行政区划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工业社会的主体是城市,目前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二元社会结构,干脆把二元分而治之,突出城市在国家中的经济地位,中央直辖市州一级(州是指地域大且没有中心城市的地区,以及为实行民族自治而专设的一级行政建制)。从而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便于宏观调控手段的有效性和政策的落实,有利于城市工业现代化的早日建成。目前省级行政区划,从经济发展实体来看,既有城市、农村,地域又大了,从经济发展区划来看,它又小了。其二,省级机构运行50多年,机构太庞大,改革起来难度大,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把省级机构的权力一分为二:规划、协调与司法权、农村管理权给大行政区;城市经济运行与管理权交给市。有利于新型市场经济制度设计,节约经费用于发展城市建设。其三,省级作为地方政府,除外交外,与国家职能基本相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稳固,也不利于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的明确。其四,农村管理的实体应为县一级,农村管理形成中央、大区、县三级管理,以县为主;城市形成中央、市两级管理,以市为主。市县两类地方政府,一个管城市,一个管农村,职责明确,经济发展主体清晰,有利于小康目标的实现。其五,长江和珠江三角洲以及京津地区已形成三个城市群(长江中下游平原具备建特大城市的品质,农业发达),省建制已成掣肘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现实,通过试点,探索出一条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撤销县级市建制,恢复县建制,精简县级(含城市郊区)财政供养人员(含垂直系统),撤销乡镇建制,取消农业税。其理由有:其一,彻底斩断向农民乱收费的根源,庞大的乡镇级机构,在土地承包到户的条件下,没有存在的意义。其二,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中国都是“皇权不下县”,乡镇级设立政府机构,势必增大管理成本。其三,宪法明确规定村民自治,自治单位何需政府事无巨细全权管理?其四,乡镇机构是由区公所演变成人民公社,再由人民公社演变而来的,设立区公所即是上层建筑恢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其五,农业税已经征收5000年,农业产业已成为弱质产业,美欧都实行农业补贴政策,我们对农业不补反征,特产税只能按实际外销金额据实征收,取消农业税,以利于养育农业,发展、引导非粮产业。其六,县级市经济规模小,城市规模小,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非是一个大一点的县城,市建制未必能促进经济发展,倒不如把县城经济作为一个城乡结合点,带动农业发展的经济实体来经营运作。

3、选派大批青年(含优秀大学毕业生)干部,长驻村、镇帮助农村奔小康,长期与农民“三同”,不达小康不归队。其理由有:其一,整体小康目标,农村是难点和重点,没有党和政府的引导、诱导和指导,很难突破。其二,农村、农业、农民处于弱质状态,没有党的强有力领导,现状难以改变。其三,农村产业调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正确的理论指导,势必造成浪费和土地抛荒。其四,农民素质的弱质性与朴素的爱党、爱国情结,呼唤着党和政府的代表与他们朝夕相处,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我们的干部有必要深入人民生产、生活的最底层,在实践中摔打,培养出新一代的既懂现代科学知识,又深知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情感的社会中坚。其五,乡镇机构的撤销,农村党的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有必要培养锻炼出一批农村新生领导力量。其六,三农问题的解决办法必然在实践产生,全国不可能是一个模式,任何模式必须适应客观需要[1]。

(三)金融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的金融体制对农业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的支持相对来讲严重不足,那么,从金融的角度看,如何解决“三农”的问题?

(一)要尽快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同时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既想发展农村经济、启动农村市场,又不想付出代价,这是不现实的,只不过我们如果对政策性金融管理好一点,减少人为的失误和腐败,我们的损失就会少一点,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对支持“三农”的政策性投入,国家要建立政策性金融的财政补偿机制,在国家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及时向政策性金融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弥补,以及时化解政策性金融的风险,不要让风险积聚过大。

(二)在政策性金融的带动下,积极引导商业金融加大支农力度。一些农业高科技、规模化、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在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下形成一定生产能力以后,商业金融要及时给予配套资金。对于长期只存不贷或达不到存贷比例的商业金融营业网点,要强行退出市场,遏制从农村大量抽走资金的做法。

(三)扶持农村信用社建康发展,提高支农能力。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应实事求是地加以解决,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那些认为农村信用社不是国营的金融机构,就不能享受同样待遇的思想是对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不了解,其结

果是导致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越来越大,不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而且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崩溃,甚至出现全国性的金融灾难。

(四)邮政储蓄组织的资金,大部分应通过政策性金融反哺“三农”。由于邮政储蓄的存款大部分来自县以下,主要是农村,这部分资金应通过政策性金融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同时增加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再贷款,提高其支农能力。这样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进而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适当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模式,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这样才能吸纳较多的资金,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不能解决农民的小康问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以下弊端:一是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二是不利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没有资金投入搞科研,即使有科研机构研究出新的技术,推广也困难;三是难于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现在农民的生产往往是生产出产品找不到市场,虽然有公司加农户这样的模式,但毕竟多了一个环节。当市场出现变化时,要么是公司不讲信用,要么是农户不讲信用;四是不利于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主要原因是难于有稳定的质量和数量的原料来源,一家一户的农户来生产,要么是质量难于保证,要么是数量难于保证。上述的四个问题,都是在市场经济中生产遇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农村经济是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即使金融的改革能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也没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吸纳较多的资金。硬性地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也只是没有多大效益的投入,最终又形成更多的不良资产。因此,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的再承包,使土地集中在懂经营的农业企业家手中,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大生产。农民既得到一定土地承包费,又可以干其他的副业,可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低生产率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六、农村改革三步走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农村改革近30年来,我们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建立起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第二步,实行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我们开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途径;从2006年开始。进入到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三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失时机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是历史关节点上巩固改革发展成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首要任务。

七、其它信息

【三农】元《事林广纪》载:三农为“山农、泽农、平地农”。这里的山农当指猎户,泽农指渔夫,平地农才是现在所指的农民之意。

下载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外历史上的三农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农问题

    本地区解决“农村、农民、农业”(即“三农”)问题的情况调查 【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等三农问题的实质与解决策略,分析指出三农问题源于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

    关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

    三农问题

    80后、90后农民普遍缺乏从事农业生产意愿和技能 开春,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这样的画面:妇女、老人在挥汗劳作,儿童在旁边玩耍,或者时不时地帮点忙。 这种画面衬托出的是中国农村的......

    三农问题

    结业论文( 三农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Ⅰ、真题链接 2002-国家A-9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D.为经济建设......

    三农问题

    温铁军:市场、政府双失灵下的“三农”问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6-4-23近年来,人们在复杂的矛盾冲突带来的教训中有所进步,知道中国的问题原来不是所......

    三农问题

    重庆理工大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学 院 __ 车辆工程_____ 学 号 ___11204090136__ 姓 名 ____周海波______ 任课教师 ____胡 剑_______ 成 绩 _________________ 年......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关于三农问题很多地方都提到一个同样的问题:解放农村胜于劳动力。把三农问题和工业化进程联系起来。 可能这也是三农问题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我本人来自农村,也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