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繁荣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民族繁荣
1.各民族和睦相处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庄严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
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
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2.教育援疆我省在2011年教育援疆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基础上,2012年又安排新建项目l0个,续建项目2个,总投资1.O3亿元,其中援疆资金投入8700万元。另外,我省2012年共选派两批l07名哈 密教师赴豫培训进修。
3.立体援疆从2010年至今,河南省积极推进经济、教育、干部、人才、科技等全方位援疆工作。截至
目前,共安排援疆资金ll.2亿元,占5年总额的63%,援建哈密地区和农十三师的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
用,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对口援疆带来的实惠。
4.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22项2012年我国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22项,投资总规模为
5778亿元。22项新开工重点工程包括:重庆至万州铁路、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 二线、青海茶卡至格尔木公路改扩建、新疆阿克苏至喀什公路、国道318线川藏公路(西藏段)整治改 建等。
立体援疆、对口援藏
1.河南省政府立体援疆,有什么积极影响?(1)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2)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3)有
利于实现共同富裕。(4)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6)有利
于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你从材料三中得到哪些结论?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河南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河南省致力于维护
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3.河南骨干教师援疆支教的意义是什么?(1)有利于培养新疆等地区的人才,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2)有利于提升河南在中国的声誉。
(3)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4)有利于中国更好地发展,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与综合国力。
4.怎样认识对口支援新疆建设活动?(1)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这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3)这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
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4)这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体现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你认为应该如何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2)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
政治制度。(3)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4)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决反对利用宗教破坏社会稳定行为。(5)大力发展西藏地区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6)鼓励优秀人才
服务西藏地区。(7)重视西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等。6.中央举全力建设西藏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1)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战略。(2)共同富裕的原则。(3)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4)社
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6)全面建没小康社会。
7.“十二五”期阀,我们有信心建设更加繁荣富强、和谐稳定的西藏,请问信心来自哪里?(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3)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4)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7)当地
各族人民的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等。
8.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给我们哪些深刻启示? 党的领导是西藏发展进步的政治保证(或: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领导核心);社会主
义制度是西藏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西藏走向繁荣昌盛的正确方向;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是建设西藏的强大力量;有中国特色、符合西藏特点的发展模式,是西藏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等等。9.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主要原因:坚持中
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坚持民族平等、团结
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
民族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自治区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等。10.西藏、新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领导核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是西藏走向繁荣昌盛的正确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才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是西藏各项事业
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等。
11.我们青少年能为支援新疆、西藏建设做些什么?(1)认真学习并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民族政策。(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边疆贡
献力量。(3)积极为边疆建设献计献策。(4)和边疆地区同学开展“手拉手”活动。(5)坚决同一切破坏
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民族团结
12.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3)有利于增强中华
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5)有
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7)加强民族团结、维
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3.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经济方面: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方面:有利于边疆稳定、巩固国防,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文化方面: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地
区发展文化事业。(4)社会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4.我国存在的不利予维护民族团结的因素有哪些?(1)“藏独”和“疆独”分裂势力依然存在。(2)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贫富差距。(3)对少
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15.少数民族地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3)党 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16.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力保
障;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干部
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全国人民的支持;等等。
17.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3)实施“援藏工程”。
(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5)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18.为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履行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等;多做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各民族同学要平等相处;同各种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以
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为实现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9.为什么要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2)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20.为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可开展哪些活动?(1)召开“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2)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3)传唱
民族团结歌曲。(4)出以“民族团结教育”主题黑板报、手抄报、图片展。21.设计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标语。
(1)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3)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
助,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4)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5)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
离不开少数民族。(6)56个民族是一家,我们心相连、血相通。22.列举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示例:汉族: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
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
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 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回族:在饮食上,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
藏族:献哈达、天葬。
维吾尔族:特色食品——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丁等;男女老少均戴四棱小花帽。
蒙古族:住帐篷、喝奶茶、蒙古式摔跤、射箭。23.列举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藏族:藏历新年是西藏最重大的民俗节日;西藏的沐浴节;赛马会。
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举行“那达慕”大会。
回族:开斋节又称大开斋。
维吾尔族: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24.列举少数民族旅游景点。
(1)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羊八井。(2)新疆:葡萄沟、罗布泊、古楼兰遗址。25.请你推荐三首西部民歌供同学们传喟。
《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南泥湾》《敖包相会》《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最美还是我们新 疆》《辽阔的草原》《草原恋》《雪域欢歌》等。
西部大开发
26.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有利于构 建和谐社会。
27.国家为什么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1)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是认真贯彻落实“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表现。(4)是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5)为了实现社会公平与正
义,有利于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胜利成果。(6)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特别是边疆地区的稳定。
28.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显著成就的定要原因有哪些?(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3)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4)我国各族人民之问团结互助。(5)国家的大
力支持和东部省份的支援。(6)广大人民群众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等。29.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中的哪些知识点?(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3)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4)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5)公平与正
义。(6)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建设。30.你认为今后国家在西部大开发中应注意些什么?(或:如果你是西部某地区的主要领导人,你打
算如何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呢?)(1)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2)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
展打好基础。(3)努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民增收。(4)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
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5)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6)加快法制建
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大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7)注重人才的培养,鼓励优秀大学生到西部工作。
31.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为西部大开发作贡献?(1)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的方针和政策。(2)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3)努力学习,掌握过硬本
领,为将来到西部工作打好基础。(4)坚决同破坏西部大开发的违法行为作斗争。(5)积极支持和拥护西 部大开发战略。
1.(单选)“我是一粒渴望生长的种子,飘过高山、越过戈壁,穿过长长的河西走廊,轻轻飘落在,这片
美丽而神奇的土地新疆„„”这是河南某援疆教师自创的一首诗。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A.豫疆人民团结互助、共谋发展
8.豫疆已经消除差异、完全融合 c.新疆是实现个人理想的最佳地方
D.责任都是公民自己主动选择的
2.材料一:“2012波兰·中国西藏文化周”11月5日在波兰首都华沙隆重开幕。此次中国西藏文化 周通过“雪域风采”图片展览、“魅力西藏”歌舞表演、“倾听西藏”藏学家藏医学家交流活动等形式展现了
西藏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及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景象。西藏文化是中华
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这十年迅速发展,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增幅都位列全国前列。西藏全区生
产总值,从2001年的l40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600亿元,年均经济增速达到了l2.4%。而西藏的进
出口总额,比2001年翻了13倍多。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和青藏联网工程,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及缺电的
历史,旅游的收入2011年达到了近100亿元。西藏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十年 增长了2.5倍。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我们教材中学习过的哪些知识? 【答案】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
华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的;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113西藏,农奴的命价只相当于一根草绳,而现在匿藏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你认为发
生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案】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各项事业取得进步的保证。
④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西藏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等。
第二篇:促进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发展讲稿
促进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发展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坚持国家帮助、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使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发展,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关键词:团结;奋斗;发展;
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并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内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政策体系。
60年来符合国情的正确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开创了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政策的基石。
实行民族平等是中国的宪法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根据这一原则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对民族平等进行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在中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居住地域大小,经济发展程度如何,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是否相同,政治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各民族不仅在政治、法律上平等,而且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所有领域平等;三是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民族平等的法律规范体系,各民族平等权利依法得到保障。
——人身自由和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各民族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各民族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等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新中国成立前,四川等地的彝族地区大约100万人口保留着奴隶制度,西藏、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大约有400万人口保留着封建农奴制度。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大都附属于封建领主、大贵族、寺庙或奴隶主,可以被任意买卖或当作礼物赠送,没有人身自由。如,在旧西藏,形成于17世纪并沿用了300多年的法律——《十三法典》、《十六法典》,将人严格划分为三等九级。法典规定:“上等上级人”的命价为与其尸体等重的黄金,“下等下级人”的命价仅为一根草绳,而“下等人”占西藏总人口的95%以上。新中国为了保障人权,于20世纪50年代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昔日广大农奴和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中国,任何公民既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一律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受到平等的保护,对违法行为和任何人犯罪都依法予以追究,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为了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审理和发布法律文书。人民法院应当对不通晓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提供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均作了类似的规定。
——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的管理。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仅如此,法律还为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给予了特殊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在同一少数民族人口不到当地总人口15%时,少数民族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可以适当少于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人口特别少的民族至少也应有一名代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61名委员中,有少数民族人士25名,占15.53%。
——平等地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指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为了贯彻宪法原则,国务院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在中国,少数民族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宗教活动场所分布各地,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如,在新疆,有清真寺2.43万
座,伊斯兰教教职人员2.8万多人。在西藏,有藏传佛教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4.6万多人,学经、辩经、受戒、灌顶、修行等传统宗教活动和寺庙学经考核晋升学位活动正常进行,到处都可以看到经幡、麻尼堆以及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此外,中国政府还帮助宗教团体建立宗教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宗教教职人员,并对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宗教活动场所维修给予资助,对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给予补贴。
——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重要会议,都提供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等民族语言文字的文件或语言翻译。中国人民币主币除使用汉字之外,还使用了蒙古、藏、维吾尔、壮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文字。同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教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电信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如,为了保障一些少数民族饮食清真食品的习惯,北京、江苏、新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广州、昆明、成都等多个中心城市,都有专门立法保障清真食品的供应和管理,其他地方在综合性的法规中也对清真食品的管理进行了规范。为了保障少数民族欢度本民族节日的权利,国家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按照有关少数民族的习惯制定放假办法;少数民族职工参加本民族重大节日活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放假,并照发工资。为了防止发生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问题,国家法律法规对新闻、出版、文艺、学术研究等有关单位和从业人员提出明确要求。刑法专门设有“非法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追究。
鉴于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与汉族相比有一定差距,中国的少数民族公民不仅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所有公民权利,还依法享有一些特殊的权益保障。
国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压迫。在中国,任何煽动民族仇视和歧视、破坏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都是违法的。少数民族如遭受歧视、压迫或侮辱,有向司法机关控告的权利。中国加入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与国际社会一道,认真履行公约义务,为建立一个没有民族和种族歧视的世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民族团结,是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没有
民族团结,必然是民族矛盾、冲突不断,导致国家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其二,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其三,民族团结是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各族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视民族团结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中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在中国,每一个公民的命运都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连接,每一个公民都有坚决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坚定自觉地反对民族分裂,坚定自觉地为建设国家贡献力量。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信,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
在中国,民族团结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以及同一少数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多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国家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国家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中国政府多次开展全国范围的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大检查,推动民族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
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和实际出发,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一大创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产生了巨大作用。多年来,国家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中华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是根据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等条件,并参酌历史情况而确定的。目前,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依据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的多少、区域面积的大小,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行政地位分别相当于省、设区的市和县。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既是自治机关,也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根据本地方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国家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第一,从历史传统来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渊源。第二,从民族关系来说,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第三,从民族分布来说,中国各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各民族的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中国各民族既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又各得其所、各尽其能、各展所长。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以贯之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与时俱进地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取得了显著成就。
民族自治地方普遍建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就建立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国政府开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
民族区域自治。1955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此外,中国还建立了1100多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
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重要事项作出明确规定。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以根本法形式确认了这一制度,并一直坚持实行这一制度。1984年,在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至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政策、制度、法律的三位一体。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规范了中央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其法律效力不只限于民族自治地方,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执行这项法律。2001年,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实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上级人民政府支持和帮助民族自治地方的职责。
民族自治地方有效行使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行使以下权力:
——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人民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选举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自治机关,行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目前,中国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都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同时,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府的其他组成人员,也合理配备了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同样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除享有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外,还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还规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截至2008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了637件自治条
例、单行条例及对有关法律的变通或补充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实际,对国家颁布的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多项法律作出变通和补充规定。
——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合理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自主地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管理和保护本地方的自然资源,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在国家计划或规划的指导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条件,自主地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或目标,安排地方基本建设项目。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自主发展各项文化社会事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依照法律的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招生办法。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产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组织、支持有关方面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历史文化书籍,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国家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发展。多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在不同时期针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提出工作方针,作出战略部署,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国家始终把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大幅提高。把发展作为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努力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民族主义浪潮汹涌,国际敌对势力借机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企图利用民族问题打开缺口,我国民族团结面临严峻考验。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和建立,也使民族团结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在这重大历史关头,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等方面的关系”。这个阐述,把发展引入民族问题概念,从而深刻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维护民族团结的根本任务和根本途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飞跃,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杰出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问题的认
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当代中华民族团结问题的根本,归根结底,首先是发展问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巩固民族团结的第一要求。不发展,就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就不能体现党的先进性,就不能体现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正确性,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优越性。离开发展,就不可能找到解决当代中华民族问题、搞好当代中华民族关系的正确答案。因此,我们党一再强调,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正是有了这一突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才迎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民族团结工作也才得以大踏步前进。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把民族地区推到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1994年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了扶贫主战场;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2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了15.2倍,年均增速为10.1%,西部大开发以来,年均增速达到11.7%。现实充分证明,这一系列大思路、大手笔,使民族地区得到了大发展,使少数民族得到了大实惠,使民族关系得到了大巩固,使民族团结得到了大增强。邓小平同志当年针对苏东民族问题引发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时指出,中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没有大的民族纠纷。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我们党紧紧把握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不断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
宪法规定:“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把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规定为上级国家机关的法律义务。多年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经济社会发展相当落后,基础设施建设很差。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西藏没有一条公路,云南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出行或运输靠赶马帮、乘大象、架溜索。少数民族群众主要从事传统的农牧业,一些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部分地区铁器尚未得到普遍使用,有的地方甚至还在使用木器、石器。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十分困苦,特别是广大山区和荒漠地区的少数民族,普遍缺吃少穿,几乎年年都有几个月断粮,吃野果充饥,披蓑衣御寒。少数民族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有的民族甚至濒临灭绝,新中国成立之初赫哲族只有300多人。新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就在这样极端落后的基础上开始起步。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始终坚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政府即把使各族人民摆脱贫困,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作为一项根本任务。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多项重大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多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始终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把国家支持、发达地区支援同自身努力结合起来,把国家的优惠政策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彻底摆脱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人民生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优先安排建设项目,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把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摆上了十分突出的位置。1952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五年建设计划的若干原则性意见》,规划在一些民族地区修筑铁路,建设公路干线,修补道路和桥梁,建立邮政、电报、电话、通讯系统。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国家新建8条铁路干线,其中有5条建在民族地区或直接与民族地区相联结,包括兰新铁路、包兰铁路等。闻名世界的康(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同时在1954年建成通车。60年代,修建了成昆铁路、湘黔铁路、枝柳铁路及滇藏公路等。1962年,兰新铁路铺轨到乌鲁木齐,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陆续建成了南昆铁路、内昆铁路、南疆铁路、拉萨机场、兰(州)西(宁)拉(萨)光缆工程、宁夏扬黄灌溉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极大改善了民族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
国家把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工业,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在“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把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中的40个项目安排在了民族地区,如内蒙古包头钢铁基地、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云南个旧锡业公司等。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沿海和内地的一批大型工业企业搬迁到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发展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又在民族地区优先安排了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如新疆塔里木油田、广西平果铝厂、青海钾肥工程、内蒙古大型煤电基地等,从而使民族地区形成了若干重要的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基地,初步走出了一条立足资源优势、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为了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得到切实的利益,国家采取了许多照顾措施,包括优先在民族地区安排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引导和鼓励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企业到民族地区投资、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等,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壮大实力。目前,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全部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或者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的有关优惠政策。西部大开发为民族地区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截至2008年,西部大开发
以来民族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77899亿元。其中,2008年达18453亿元,比2000年增长5倍,年均增长23.7%。建成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了一批机场、高速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2007年,青藏铁路铺轨到拉萨,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交通落后的状况,使西藏与内地之间有了一条经济、快速、全天候、大能力的运输通道,为西藏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中国政府规定,在民族地区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时,要适当减免地方配套资金;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建设企业时,要照顾当地的利益,照顾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对输出自然资源和为国家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民族地区,要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1994年,国家将中央与自治区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分成比例调整为4:6,其他省市为5:5。2004年,国家开始建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补偿机制。在开发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时,注重带动当地发展,仅“西气东输”项目,每年可为新疆增加10多亿元的财政收入。
突出解决贫困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多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免费治病,发放贷款和农具,创办公费学校,进行社会救济。198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会议,提出要在较短时期内基本解决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住房问题和饮水问题。1990年起,国家设立“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重点扶持14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1994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通过放宽标准而使享受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增加了116个。2001年,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又为民族地区增加了1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同时将西藏作为特殊片区整体列入重点扶持范围。2005年,国家优先将少数民族贫困村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2007年,国家制定《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规划建设11项重点工程。2009年,国家实行新的扶贫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对民族地区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此外,国家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游牧民定居、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以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经过不懈努力,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已由1985年的4000多万人减少到2008年的770多万人。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差异,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一些特殊的需要。如,藏、蒙古、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牧民需要马鞍子、马靴和砖茶(边销茶);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需要清真食品等。为尊重和满足这些特殊需要,国家实行优惠的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供应政策。国家从1963年开始对民族贸易企业实行利润留成、自有资金、价格补贴“三项照顾”政策。1997年,国家出台了新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贴息贷款,免除部分企业增值税,惠及全国1760多家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991年,建立砖茶(边销茶)国家储备制度,保证稳定供应。2007年,国家设立
用于扶持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推广、培训的“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补助资金”。
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国家注重政策倾斜,给予优先安排,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医疗卫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牧区的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切实缓解,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民族地区配套建设和改造了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县级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使民族地区卫生服务体系得到较大改善。西藏自治区80%以上的县设立了防疫站。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使过去流行的克山病、结核病和大骨节病等基本得到控制。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少数民族卫生人才,不断壮大少数民族卫生专业队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已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分之一。
大力支持牧区、边疆地区建设,促进协调发展
中国的主要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是蒙古、藏、哈萨克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大部或一部分群众世代经营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牧区实行轻于农业区和城市的税收政策、保护牧场、提倡定居等特殊政策措施。改革开放后,国家对牧区实行了牲畜归户、草场承包、自主经营的政策。1987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确定27个国家重点扶持的牧区贫困县,设立牧区扶贫专项贴息贷款。1999年,中国政府强调,要把草原建设摆到与农田基本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促进畜牧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2005年,国家全面取消农牧业税。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民族地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的牛奶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居全国第一。新疆的羊毛、羊绒产量居全国第二。
中国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1979年,国家制定实施《边疆建设规划(草案)》,提出在8年内安排边疆建设资金400亿元。1992年,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确立13个对外开放城市和241个一类开放口岸,设立14个边境技术合作区。1996年,国务院制定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和对外经济合作的优惠政策。1999年,国家实施旨在振兴边境、富裕边民的兴边富民行动。2005年,国家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2009年,国家决定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覆盖全国所有边境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团场。截至目前,中央政府累计投入兴边富民行动专项资金14.46亿元,兴建项目2万多个。
多年来,国家重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在大江大河上游禁止森林采伐,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及以粮代赈等。国家妥善解决生态建设补偿问题,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农牧民国家给予粮食补助,对因禁止森林采伐而减少财政收入的地方国家给予财政补助。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人口较少且比较困难的民族聚居地区加大了扶持力度。2005年,国家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重点扶持640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截至目前,中央政府已投入扶持资金12.53亿元。
不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对口支援
60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对民族地区实行“统收统支、不足补助”、提高预备费的设置比例(比一般地区高2个百分点)等优惠财政政策。1980年至1988年,中央财政对5个自治区和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贵州、云南、青海等省实行年递增10%的定额补助制度。1994年,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对民族地区实行政策性转移支付。2000年起,除按照相关规定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外,还设立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据统计,1978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20889.40亿元,年均增长15.6%。其中,2008年为4253亿元,占全国转移支付总额的23.8%。
据不完全统计,从实行民主改革的1959年到2008年,中央给予西藏的财政补助累计达2019亿元,年均增长近12%;从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8年,中央给予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3752.02亿元,年均增长11%,其中2008年达685.6亿元。
此外,国家还通过设立各种专项资金帮助解决特殊困难,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比如,1951年设立少数民族发展教育补助费,1955年设立民族地区补助费,1964年设立民族自治地方机动金,1977年设立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1980年设立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92年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等等。
国家大力组织实施经济发达地区对欠发达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1979年,国家确定由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1996年,国务院确定由15个东部发达省市对口帮扶西部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动员中央各部门对口帮扶贫困地区。为促进西藏的发展,中央先后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逐步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据统计,1994年以来,国家先后安排6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全国18个省(直辖市)和17个中央企业对口支援西藏,截至2008年底,累计投入对口援藏资金达111.28亿元,安排6050个对口援藏项目。
近年来,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明确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困难和问题的关键,强调随着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央将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适应的政策性转移支付制度,帮助民族地区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基础设施
项目,优先安排同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公益性项目。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求,作出部署。2008年以来,国家又陆续制定出台了促进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藏区、云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团结奋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民族地区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57.9亿元增加到3062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92.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增长了30多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8元增加到3389元,增长了19倍。内蒙古经济发展速度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新疆经济发展速度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西藏生产总值达到395.91亿元,比1959年增长65倍。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有13个少数民族的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71.40岁的平均水平,7个高于汉族73.34岁的平均水平。赫哲族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300多人增加到4000多人。新疆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列为世界上4个长寿地区之一,每百万人口百岁老人数居全国之冠。西藏人均预期寿命由1951年和平解放时的35.5岁增加到67岁,有80岁至99岁的老人13581人,有百岁以上老人62人,成为中国人均百岁老人最多的省区之一。
——国家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国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在各族干部群众中进行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的教育,注重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教育群众,更注重教育干部;不仅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注重教育汉族干部;不仅教育一般干部,更注重教育领导干部。国家特别重视在青少年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使民族大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2008年国家颁行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9年,国家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全国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等职业教育毕业考试范畴。国家注重对新闻媒体、出版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引导、鼓励他们准确理解、积极宣传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又好又多地推出宣传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作品。同时,注意加强对出版物、广播影视作品和互联网的管理,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内容。
——国家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1988年以来,国家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共表彰56个民族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4993个,其中模范集体2474个、模范个人2519名,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各级地方政府采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月”等形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定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办法,在全社会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推动形成了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以损害民族团结为耻的社会风尚。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每年五月、内蒙古自治区将每年九月、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每年九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将每年七月定为“民族团结月”。
——国家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国家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国家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依法处理。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建立了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长效机制和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地处置了各种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和事件,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大局稳定。
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中国宪法规定,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语文工作和研究机构,帮助创制或改进民族文字。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有22个民族共使用28种文字,其中壮、布依、苗等12个民族使用的16种文字是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目前,中国少数民族约有6000万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0%以上,约有3000万人使用本民族文字。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的广播电视机构154个,中央和地方电台每天用21种民族语言进行广播。民族出版社从1978年的17家发展到目前的38家,分布在北京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种类由5种发展到26种,2008年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5561种、6444万册,分别比1978年增长6.41倍和6.37倍。内蒙古、新疆、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制定和实施了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为了使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制定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等文字编
码字符集、键盘、字模的国家标准。在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中,正式收入了中国提交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朝鲜文、彝文和傣文等文字编码字符集。开发出多种电子出版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成了一些少数民族文种的网站或网页,有些软件已经可以在Windows上运行。
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在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都明确规定了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的条款;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中专门设立了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教育方针政策,研究处理特殊问题;在中央和地方设置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以解决民族教育中因民族、地域特点在经费开支上的需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师资培养、“双语”教学和民族团结教育等各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2年,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对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2005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强调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西部地区“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计划等工程,中央财政先后投入290多亿元,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办学条件。目前,全国建有民族小学20906所、民族中学3536所。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也全部面向少数民族招生并实行一定优惠。2004年,国家从西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政策,惠及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2006年起,率先在西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国家对特别困难的民族和地区,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如,每年安排1.2亿元资金,对西藏农牧区中小学实行“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截至2008年底,民族地区实现“两基”目标的县已有674个,占总数的96.6%。
为增进各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多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在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双语”教学,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
国家通过开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与地方合作共建民族地区高校、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和学位建设、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支持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目前,民族地区已有普通高等院校167所,高等学校专任教师7.7万人,在校生123.5万人。国家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2008年,中央政府向5个自治区投入8.27亿元,支持建设了83所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及145个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和10所国际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下达给5个自治
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国家助学金达9.74亿元,资助83万多人,占在校生的90%。
经过60年的努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为2199.6万人。其中,普通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1070.8万人,占学生总数的10.4%;普通中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680.2万人,占学生总数的8.5%;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133.9万人,占学生总数的6.2%。少数民族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明显提高。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朝鲜、满、蒙古、哈萨克等14个少数民族的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大学生,维吾尔、回、朝鲜、纳西等十几个少数民族每万人平均拥有的大学生人数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国家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和办公室,对少数民族古籍进行挖掘、整理、保护。截至2008年底,已搜集少数民族古籍数百万种,整理11万余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二批已收录少数民族古籍377种,中华民族图书馆等5个单位列入第一、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其中,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政府设立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藏族)、《江格尔》(蒙古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专门工作机构,收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近年来,国家拨付巨资支持校勘出版《中华大藏经》计150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组织3000多名专家学者,历时30多年完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民族语言简志丛书、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等五种少数民族丛书的调查、编纂和出版,合计403册,1亿多字,发行50多万册。近年来,国家又组织对这五种少数民族丛书进行了修订再版。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国家组织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文艺资源的普查、挖掘、抢救整理工作,并组织动员10余万人,历时30年,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十部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出版298卷,全部450册,约5亿字。此外,组织完成了国家艺术学少数民族各类艺术理论著作108种,约2500万字。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西藏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青海的塔尔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等大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1989年到1994年,国家拨出5500万元和1000公斤黄金、大量白银等珍贵物资对布达拉宫进行维修。2001年起,拨专款3.8亿元,用于维修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十一五”时期,国家将安排专项资金5.7亿元用于西藏22处重点文物的维修保护。自2005年以来,国家安排专项经费4亿元,用于“十一五”期间新疆2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的保护。目前,民族自治地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66个,世界文化遗产有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
群、丽江古城等2个,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和“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等3个。
国家重视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2年至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达3.86亿元,约有四分之一用于民族地区。国务院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28项中,少数民族项目有367项,占35.7%。55个少数民族都有项目列入。国家公布的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少数民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393名,占26.4%。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
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建立了由各民族演员组成的中央民族歌舞团。近年来,国家通过实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大力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和改善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到2008年底,全国民族文化事业机构达10282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651个,艺术表演场所191处,图书馆604个,群众艺术馆80个,文化馆643个,文化站6859个,博物馆240个。目前,民族地区每10万人拥有的文化单位数已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积极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藏戏得到保护和发扬,在每年的雪顿节期间与其他歌舞、话剧相映生辉,使雪顿节成为藏族欢乐喜庆的综合艺术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回、维吾尔等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壮族等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庆活动得到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挖掘、搜集、整理出290多个,各项活动得到蓬勃发展。藏族壁画艺术不断充实,唐卡艺术得到保护,维吾尔族、蒙古族的地毯、壁挂行销全国,布依、苗、瑶、仡佬等民族的蜡染,土家、壮、傣、黎、侗等民族的织锦技艺,图案、花样、品种都有很大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技艺重新焕发生机。
少数民族文艺人才辈出,文学艺术创作日益繁荣。全国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吉林等省建立了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会员比例已超过10%,人数近600人。一大批优秀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电影和少数民族文化歌舞品牌脱颖而出,少数民族歌舞传遍大江南北,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国家用法规的形式规定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举办三届;每五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举办八届。定期举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文学“骏马奖”评选,开展各种类型的少数民族歌舞比赛,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等推出少数民族文艺节目,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精品的创作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扶持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民族医药是中华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5个民族发掘整理本民族医学资料,民族医药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1992年,国家确定了蒙药、藏药、维吾尔药的制剂中心,将传统医药与现代研制技术相结合,已生产十几种剂型,上百种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品种。全国共有县级以上民族医药科研机构35所,科研人员近1500人。国家组织《中华本草》藏、蒙、维、傣4种民族药卷的编纂,收入藏药396种、蒙药422种、维吾尔药423种、傣药400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国家大力扶持民族医药机构建设。截至2008年底,15个民族设有本民族医药的医院,全国共有民族医医院191所,床位8694张。其中藏医院70所,蒙医院51所,维医院39所,傣、朝、壮、苗、瑶等民族医医院31所。从2006年开始,国家重点建设包括藏、蒙、维、傣、朝、壮、苗、土家8种民族医药在内的10所民族医医院,努力推动民族医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
国家在14所教育机构开展民族医药专业教育,大力培养民族医人才。其中高等民族医药院校5所,中等民族医药院校4所,设有民族医药专业的非民族医药院校5所。目前,全国民族医药院校在校生约1.7万人,毕业生3964人。藏、蒙、维、傣、朝、壮等6种民族医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民族医药专业人员达1万多人,为各族群众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通过发展,能够缩小各民族的差距,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和增强民族之间的互助。同时,也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增强粉碎民族分裂主义的实力。
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无论何时,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相互交织,民族关系与宗教关系往往相互渗透,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往往相互影响,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往往不可分割。在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造成影响。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七、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是少数民族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熟悉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是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状况,是衡量少数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国家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搞好民族地区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作为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力度。
宪法规定,国家帮助民族自治地方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种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应当合理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录用公务员时,要对少数民族考生予以适当照顾。
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就提出要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此,国家专门创办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民族院校。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西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等10所民族学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又陆续创办了湖北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学院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民族学院大部分改扩建成民族大学,办学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5所民族普通高等院校。此外,国家还先后开办许多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干部学校,并在普通高校举办民族班,不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力度。
国家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干部配备均达到一定比例,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配备领导班子时,可以划出相应的名额和岗位,定向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国家在招录公务员时,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条件,通过划定比例、定向招考、适当加分等优惠政策,确保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考生进入公务员队伍。
国家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定期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到各级党校和各类院校培训学习,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民族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参观考察,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自2003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实施“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先后从西部地区选拔1416名西部地区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到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研修,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553人,占总人数的39.1%。
国家还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干部交流、岗位轮换,选派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到内地、基层、上级领导机关任职或挂职锻炼,让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1990年起,国家开始选派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挂职锻炼。20年来共有5000多名干部参加挂职锻炼,为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党政领导干部和科技、经济管理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8年,少数民族干部已达290多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3倍多。全国公务员队伍中,少数民族占9.6%,其中县处级以上的少数民族干部占同级干部总数的7.7%。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有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目前,在13位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有少数民族2名;在9位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有少数民族2名;在25位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有少数民族5名。
国家高度重视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国家规定,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少数民族考生迈进高校的门槛。为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国家在内地重点高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目前每年招生规模达3万人。1984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天津、成都等内地大中城市举办内地西藏班(校),20多年来已累计招收初中、高中和大学学生7万余人。2000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上海等12个内地大中城市13所学校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截至2008年,新疆高中班扩大到12个省(直辖市)28个城市的50所学校,目前累计完成9届2.4万人的招生任务。2003年,国家帮助在乌鲁木齐等新疆8个城市开办区内初中班,在所招学生中少数民族农牧民子女占80%以上。国家从2006年开始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这项计划专门在民族地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进行培养。截至目前,该计划已实现年招生4700人、在校生总数达到7900多人。
国家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工作。自1999年起,国家有关部门开展“博士服务团”选派工作,先后从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东部相对发达省市选派了1195名取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服务锻炼,为西部地区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其中,派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有403人,占总人数的33.7%。
多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向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选派干部和人才的工作力度。这些支边干部和人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对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外部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插手、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境内外各种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7.15事件
三、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一个有着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决定了我们要始终将民族问题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始终将民族工作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已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这一制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切实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通过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培育和增添新的力量。
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民族地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要靠加快发展来巩固和推进,处理好民族问题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通过发展,能够缩小各民族的差距,进一步稳固民族团结的基石和增强民族之间的互助。同时,也能够带动和促进其他方面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增强粉碎民族分裂主义的实力。
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无论何时,都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加强民族团结,事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相互交织,民族关系与宗教关系往往相互渗透,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往往相互影响,民族工作与宗教工作往往不可分割。在民族地区,宗教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造成影响。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结束语
新中国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拥护,是正确和行之有效的。在这一政策指引下,中国各族人民维护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稳定,维护了民族团结,开辟了一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光明大道。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有其不平衡的一面。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当前,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必将使中国的民族政策更加完善,包括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教案
促进民族团 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第二十一周 年 月 日 周节次 第一课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风情,民族政策
2、正确看待民族矛盾,从而进一步增强作为当代学生我们该为民族发展,祖国的强盛尽自己应尽的责任的意识。过程与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次班会,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主持人以诗歌开始班会内容,并以歌谣中国的民族进入第一个活动.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散居各地者,唯独数回族。民族数最多,云南独占鳌。
(一)、民族服饰大家猜(图片欣赏、问题抢答).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课件给出反映我国若干少数民族服饰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抢答对应的民族。
(二)、民族歌舞大家唱(演)!学生表演歌舞大家猜.(三)、民族故事大家讲:听故事: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各民族团结是一家。民族之间只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才能促进祖国的兴旺发达和进步。
(四)、民族诗歌大家诵!学生诗歌朗诵.学生朗读民族诗歌或自备的与“民族团结”相关的诗歌,两名同学进行.二.民族政策(通过本活动的进行了解民族团结的政策及民族团结我们如何去做?)
(一)、民族政策大家谈!什么是民族团结?(通过课件展示,民族团结理论知识).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民族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西部大开发等,这些都为各民族团结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个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5、维护民族团结我们应该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二)民族矛盾大家评!75事件课件展示,使学生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C、集体大合唱《爱我中华》。课件视频播放.56个民族同唱一首歌《爱我中华》。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少一寸也不行;56个民族,缺一不可。祖国历史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保卫中华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一家!三.班主任小结
本次班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整堂班会课以“民族团结”为基调,通过民族服饰大家猜,民族歌舞大家唱(演),民族故事大家讲,民族政策大家谈等程序,包括歌曲、诗歌、演讲等活动,旨在引起学生兴趣、树立学生的民族团结的意识。整堂主题班会力求人人参与,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讲故事、朗诵诗歌、竞猜表演,积极思考问题并树立民族团结意识。
促进民族团 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
第二十一周 年 月 日 周节次 第二课时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知识与能力:
一、教学目标:
1、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的主要表现。
2、藏独”和“东突独”的共同特点
3、了解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过程与方法:
认识中华民族分裂主义的表现、特点和实质,明确危害祖国统一与安全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明辨是非的学生。
二、教学重点:
了解民族分裂主义的特点及其反动本质。明白民族分裂的特点及反动本质,明辨是非。
三、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进行《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主题班会。二.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的主要表观
1,同学们,你们知道民族分裂主义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吗?
民族分裂主义在中国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西藏**集团进行的“藏独”分裂活动以及新疆的“东突独”分裂活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打着“民族独立”的旗号,建立民族共和国,企图把西藏、新疆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2.你知道有“三股势力”的危害吗? 3.你知道“7.28”“7.30”事件的性质吗?
4、过渡;我们渴望过幸福的,安定的生活。是谁在威胁我们的生活?
5、中途,插入了“抢板凳”节目来活动气氛。规则为六人抢四个板凳,没抢到得人介绍名族团结知识。在此活动过程中,许多同学都争相参与,没抢到板凳的同学也介绍了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知识。气氛非常活跃,在游戏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学到了许多。
6、邀请同学们讲述自己所知道的民族风俗习惯,同学们都积极举手,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族节日及民族风俗。三.教师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了解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怎样维护民族团结。此次班会,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体现了同学们对民族团结的深刻认识及对少数民族同胞和睦相处的向往。
第四篇:维护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进步
维护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进步
中华民族是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英雄民族,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多民族聚居、美丽富饶的新疆,我们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
自从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疆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好时机,一幅幅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被绘制。国家的关怀,远在内地的祖国人民的支持不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新疆的花儿响彻了天山南北,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表现了我一直很喜欢的那句话: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在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民族大家庭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有为抢救少数民族孩子而从自己身上取下13块皮肤的吴登云、有为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而无偿捐赠一颗肾的汉族女青年王艳娜、有23年如一日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异乡大学生活的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邵春亮、有含辛茹苦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民族10个孤儿的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这些事迹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了天山南北,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各族人民。他们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疆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间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新疆的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让我们向阿里木学习,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第五篇: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
促进民族团结(说课稿)
谷素琴
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促进民族团结》。这是北师大版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的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侧重国情和国策教育,本节内容主要是讲民族国情和民族政策,是国情国策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本节课的教学是大纲要求中的重点,民族关系问题在中招考试中一直占很大的比重。一直是中招考试中的热点,难点。并常常与当年的时政材料和新闻热点相联系,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从自身的言行做起。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最终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民族政策之一,也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②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③知道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的要求。【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②在合作、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并能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尊重少数民族,维护民族团结。(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理解并认同我国的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难点】
①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②中学生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二、教法分析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因此教法的选择应该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的观点。考虑九年级学生的情况,他们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缺乏完整理论框架,而纯粹的理论讲解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乏味感 因此,本课教学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学案教学法,具体是名言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重难点易混点采用比较法、讲授法等。选择任何教学方法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即指导学生学会,指导学生会学,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规律。
三、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学东西最好的途径就是亲自发现它,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研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快和进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课前收集的关于团结的名言。
提问:读了这些名言,对你有什么启发?或者说你有何感受?
学生回答:团结很重要,我们要互相团结。也要促进民族团结。由此导入新课讲授。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名言导入,易于学生接受,快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热情。也符合由易到难,温故而知新等学习的一般规律。
(二)讲授新课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交流 《学案》第1题: 为什么要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的原因、重要性)强调:要多方面、多角度回答
设计意图及效果: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生的团队意识在瞬间增强,每一位学生都表现得非常的踊跃,带动出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悦参与的过程中,很快以高 昂的情绪进入新课的学习。自觉维护民族大团结,以培养激发学生心中浓浓的爱国之情。同时,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过渡: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也是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当然,空前的民族大团结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靠的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在座的每位同学的辛勤付出。请思考第2题。
2、党和政府是怎样促进民族团结的?(党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并注意和以下两个题比较:(可以讨论、交流)
3、国家应该怎样促进民族团结?
4、你准备为促进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强调:注意角度和语气。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使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研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愉快和进步!师生互动交流,完成以上问题。
教师过渡:我国省一级的行政区划有34个,其中,省23个,自治区5个(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辖市4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特别行政区2个(香港、澳门)。都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划,为什么还要专门设立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阅读课文,自主完成5、6题。
5、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效果:这两题学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自学可以完成,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三)、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甘苦,领会到成功的喜悦!张扬了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也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练习
通过做课堂练习,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让学生提出并解答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采用学案教学模式,用名言导入,问题引导,启发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1、名言导入,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又升华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开课用团结的名言导入,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避免了把学案教学变成习题课。
2、学案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把课堂中的大量时间交给了学生,激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愉快的气氛中轻松掌握本节知识,提高民族团结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