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富国强军 振兴中华
富国强军,振兴中华
中国雄踞世界东方,拥有五千年璀璨夺目的文化历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曾有过“文景之治,宣武盛世”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再到“康熙乾隆盛世”的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让中国人引以为荣的历史年代。这段辉煌历史盛世,皆因秦皇、汉武修筑万里长城,国防建设固若金汤。历代富国强军,加强国防建设,镇守边关,卫戎疆土,拒敌于国土之外,是保卫辉煌盛世的根本原因。想当年,成吉思汗铁骑大军横扫欧亚大陆,令敌胆寒!郑成功亲率三万大军,分乘船队,横渡海峡,打败荷兰殖民军,收复祖国宝岛台湾。这都是军队赫赫战功,国防强大的历史见证。
然而,“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 望的民族。中国历史上某些王朝由强盛走向衰败,固然有多种原因,但其中无一不与公民的国防观念极度淡漠、忽视国防教育有直接关系。周武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险些丢了社稷;万国归附的唐王朝因疏远兵事,在“安史之乱”的冲击下濒于覆灭;大清王朝为歌舞升平陶醉,而导致国破山河碎。清朝末年,朝廷腐败,闭关自守,国力衰退,国防空虚,当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打开了中国国门。西方列强长驱直入,蜂拥侵犯北京城,火烧园明园,大肆抢掠国宝、文物,强迫中国割地赔款,使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日本军国主义猖獗,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迫使东北三省人民在日寇铁蹄血腥杀下苟延残喘。我们永远
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这些痛心疾首的国恨家仇、民族血泪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和国耻。屈辱的近代,多少锦绣山河惨遭国外列强无耻的践踏,无数华夏儿女被帝国主义残忍杀害。国耻像大山一样压在中华民族的头上,压得几亿人民透不过气来。
以史为鉴,历史告诫后代人:国破家必亡。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哪里还会有家的安宁?敌人刺刀下,那还会有人民的幸福生活。伊拉克战争、阿福汗战争也是国破家亡的有力见证!纵观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改朝换代,政权更 ;无不是因为国防坚固,军队强大,武器先进,国力雄厚而称王。中华民族的兴衰史,都是国防建设,军队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举足轻重的密切关系。
安国兴邦,富国不忘强兵,强兵首在富国,二者必须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即在经济上建立起以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强大的经济力量,在军事上建立起以当代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为基础的强大的军事力量。香港、澳门的回归;奥运会、世博的召开;国庆60周年时中国以一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领域的历史性跨越,这是我们国家在军事方面的一个飞跃性的跨步,这是国家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强大的中国!富国强军,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我们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可以向世界自豪地发出呐喊,“我是中国人。”但强大一个国家,必须先强民,而强民就需先强心,通过教育引导以及相关制度措施,锻造人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性格,培育爱国主义情怀,构筑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城,国家强盛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对全民加强国防教育,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有助于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使全民族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为着民族的尊严而奋力抗敌,誓死保卫国家,从而转化成巨大的战斗力;在和平时期,它能转化为生产力,使人们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己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焕发出为振兴国家经济作贡献的热情,自觉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多作贡献,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我们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要牢记祖国经历的苦难,感受到强我国防的重要性。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固树立国防观念,心系国家安危,立志报效祖国,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自重自强自立,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业绩,谱写出更加绚丽的青春篇章。
第二篇:勿忘国耻富国强军振兴中华
勿忘国耻富国强军振兴中华
凡兴国者,兵不可不兴也。兵者,国之大事。兴之则国昌,弃之则国亡。观古今中外之国,善为国者,其兵必兴。昔秦孝公纳卫鞅之法,富国强兵,及至始皇,横扫天下并吞八荒。魏武挥鞭,广罗人才,求取贤人君子共治天下,使四海之兵戎休矣。今美利坚之强大,无不因军备之胜。故富国强军,生死存亡之理也。
——题记忆往昔,勿忘国耻
一八四零年六月,碧波万顷的太平洋西岸急速行驶的英国战舰出现在了中国的领海。一阵阵轰隆的炮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霎时间,惨叫声、哭泣声、呻吟声、呐喊声……响彻了这方古老文明的土地。枪炮声并为彻底惊醒这头沉睡千年的东方雄狮。无知愚昧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部载满血雨腥风的中国近代史拉开了帷幕。一八九四年,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中兴建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日军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旅顺大屠杀,清政府在无奈的叹息声中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西方列强侵华的胃口越来越大,八国联军肆意瓜分我们的国土,残害无辜的平民百姓。人民遭受着封建主义和西方列强的双重压迫,《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战争、饥饿、兵荒、苛捐杂税……使华夏大地哀鸿遍野、血流成河。
一九三七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疯狂地伸向华夏大地,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危机。一批批仁人志士高喊“上海危急”、“华北危急”、“中国危急”。日本法西斯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周之内杀害了我们三十万同胞。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英雄赞歌;当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下投降书的一刻,一段屈辱的历史就此终结,一个伟大的民族浴火重生。
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百年的血泪史。我们得出了一条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难以忘记侵略者丑恶的嘴脸,一幕幕伤痕印在了中国人的心中。勿忘国耻!
看今朝,富国强军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那响彻云霄的湘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内有匪患待除,外临美帝国主义强大的反华压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及友邦苏联的援助下,人民军队完成了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转变,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全面展开,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了“科技强军”的指导方针,使国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民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国六十年国庆之时,威武之师和高科技武器显示了国防建设的辉煌成就。
国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富国强军是确保国家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国防力量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当今社会,富国强军,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赢得生存。
展未来,振兴中华
从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到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从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到腾空万里的神舟八号,从饱经风霜的“文革”阴影到拨乱反正的改革之春,从开创百业的新世纪到享誉世界的制造中心,从加入经济交流的世贸组织到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多少风云在这片土地上上演!这片神奇伟大的土地需要可爱的人民子弟兵的细心守护,给人民一个和平安宁的生活。
展望未来国防建设需要向高、精、尖的科技领域进军,传统的国防装备已经不能与现代国防事业相匹配。科技是时代的领跑者,拥有先进的科技才能在国防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防教育也是增强国防力量的重要工作,中国需要像钱学森、邓稼先那样伟大的科学家,如今的国防已经上升到了科技和智慧的比拼。振兴中华是几百年来中国人的理想,科技和教育的革新是实现之一理想的必由之路。
让我们一起站在五星红旗下,高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勿忘国耻,富国强军,振兴中华!
第三篇:富国强军 共筑长城
富国强军 共筑长城
通信工程系 游戏软件二班
11730230 徐宁宁
富国强军 共筑长城
千年尘埃,皆是过眼云烟;百年烽火,亦是弹指挥间。当你漫步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繁华都市时,当你沉迷灯红酒绿酒肉池林的生活时,当你热衷哈日哈韩极力追捧日韩明星时,你可曾遗忘了什么?
在这繁华如梦的今天,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国近代史,你真的忘得了吗?你忘得了中国签订了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任人欺侮,随意践踏;你忘得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让一颗璀璨夺目的东方之珠瞬间失去光彩,破败不堪;你忘得了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国因此走上异常艰难的抗战征程吗?对于这些,你都能一笑而过,淡然置之吗?
不,我们当然不可能忘记,我们也不可以忘记。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在那段艰难的岁月,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的大好河山,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但凡他们所到之处,便是满目疮痍,一片狼藉,只留下成千上万流离失所的无辜百姓以及被鲜血染成猩红色的土地。如今看来,二战的湮灭,离我们并不遥远,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也仿佛近在咫尺。八年的抗战已成为我国最痛苦的历史回忆,把仇恨和耻辱牢牢地刻在了中国人的心中,就算海枯石烂,天荒地老,宇宙毁灭,还是无法把它从心中抹去。回忆起民族危亡,百年来的屈辱岁月,终究还是令人无法释怀。
事实证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落后的民族,只有任人宰割,任人欺压的命运,却无还手的能力。虽然百余年来的战火硝烟已经散尽,但历史不能忘记,这段充斥着血与泪屈辱史时刻警示着我们:国防应巩固,民族当自强!中国自1840年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这段历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永远的悲痛,是永远的国耻,是永远的警钟。我们不要战争,我们只要和平。但一个国家若想对战争say no,就必须要以强大的实力做后盾,不管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必须强大起来。因此,拒绝战争的最好方法,便是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强大的国防。可以说,国防是我们安居乐业的最佳保障,富国强军才能开创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战火的摧残,尽管我们已经用不着以血肉之躯来抵挡帝国主义的侵略,尽管我们已经意气风发地走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可我们还是要勿忘国耻,富国强军。纵观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成为现代战争和世界不稳定的根源,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依旧存在。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综合国力也随之增强,不少对我国存有异心的国家又蠢蠢欲动起来,破坏我国的安定,阻碍我国的发展。日本参拜靖国神社,扣押中国人民;美国支持台独,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韩国又来文化侵略,在韩国钱币上印上浑天仪。而我国又有新疆的敌对分子闹着独立,同时藏独势力也毫不减弱。这样看来,我国可算是内忧外患,仍然不能放松警惕,自得自满。为此,我们更要富国强国,振兴中华,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使得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兴国安邦,武备至要。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有所作为,繁荣富强的朝代,军事力量一定强大。一个军事经济强国,则必受到别国善待,而一个军事经济弱国,则必会遭到他国欺侮。中国这近百年来的屈辱史时时刻刻警示着我们要加强武备,巩固国防。当然,对于现在的中国,除了要富国强兵之外,居安思危也是很重要的。天下虽安,忘战必忧。中国历史上许多强盛一时的王朝,都由盛及衰,最终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不与他们的放松警惕,思想麻痹,自傲自大有莫大关系。《论语》中也曾提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家亦是如此,一个国家若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则必定成为一大强国,至少不会被他国嘲笑。因此,中国更要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民国防观念,强兵强军,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强军之要,首在富国。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前提,经济发展为国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放眼全球,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作为其后盾。中国亦应借鉴他国发展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此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的经济若能够得到大力发展,则必将为中国的国防建设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能够更新武器装备,改善国防设施,加大国防科技投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防实力。由此看来,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富国不忘强军,强军首在富国,两者必须协调发展,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唯有做到如此,中国才能傲然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回忆过去,痛苦的岁月忘不了;细看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屈辱和不幸已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展望未来,我们仍要铭记:富国强军,共筑长城!
通信工程系--游戏软件二班
11730230 徐宁宁 2011-11-11
第四篇:富国强军 共建美丽家园
富国强军 共建美丽家园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事关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安全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没有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鸦片战争的硝烟让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空笼罩了一沉阴霾,从八国联军的炮火炸开了紫禁城的大门到九一八事变侵华日军在这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触痛我国人之心扉,无不重伤我国防薄弱、军事力量落后之要害!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如果忽视国防建设,居安忘战、马放南山,就难以避免战争的灾祸。新形势下,必须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真正调动起政府各级对国防教育工作的关注,争取社会全面支持,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首先坚持各级联动开展教育,增强教育普及力。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政、军、民、学等各个层面和多个领域,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整体抓国防教育的良好局面,构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高效运作的国防教育网络体系。在教育中,既要坚持全民教育,又要注重抓重点推普及。在重点抓好党政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防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教育普及力。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教育,增强教育影响力。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日、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等重大节日,组织社会各界祭扫烈士陵园,走访慰问军人军属,举办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会,组织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开展军民联欢、军地共建和拥军优属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军地沟通,促进军民感情,不断扩大教育影响力。
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增强教育辐射力。充分发挥我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戚继光纪念馆、汪秀福烈士纪念馆、大陈岛青少年宫、武警支队等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参观、瞻仰和“军营体验日”等活动,让人们在亲身感悟、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知识教育和革命传统熏陶,磨练精神意志,增强教育辐射力。
利用灵活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增强教育吸引力。把国防教育融入到群众性、经常性文化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如:请老战士讲战斗故事,请英模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在全区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比赛,在机关举办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在广场组织国防知识有奖竞猜,在社区组织国防教育板报展评等,不断吸引群众参与,增强教育效果。
利用现代传媒开展教育,增强教育渗透力。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发表国教委领导动员讲话,刊登国防教育活动启事,播放国防教育宣传口号和经典爱国主义影片。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国防宣传短信,普及国防法律法规,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教育渗透力。
国防教育是全民性的巨大社会工程,加强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安全的客观需要。加强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客观要求。加强国防教育,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更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在进行国防教育时,必须把着眼点始终放在国防教育的实效上,坚决防止弄虚作假、形式主义、走过场等不良倾向。要从国情出发,着眼于国防教育的特点和发展,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国防教育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国防教育广泛、深人、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五篇:富国强军共筑长城
富国强军共筑长城
加强国防教育,不仅是和平建设时期巩固国防、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感到,抓好新形势下的全民国防教育要注重在强化“五个力”上下功夫,才能保持国防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要坚持各级联动开展教育,增强教育普及力。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政、军、民、学等各个层面和多个领域,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整体抓国防教育的良好局面,构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高效运作的国防教育网络体系。在教育中,既要坚持全民教育,又要注重抓重点推普及。在重点抓好党政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防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教育普及力。要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教育,增强教育影响力。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日、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等重大节日,组织社会各界祭扫烈士陵园,走访慰问军人军属,举办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会,组织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开展军民联欢、军地共建和拥军优属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军地沟通,促进军民感情,不断扩大教育影响力。
要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增强教育辐射力。充分发挥我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戚继光纪念馆、汪秀福烈士纪念馆、大陈岛青少年宫、武警支队等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参观、瞻仰和“军营体验日”等活动,让人们在亲身感悟、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知识教育和革命传统熏陶,磨练精神意志,增强教育辐射力。要利用灵活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增强教育吸引力。把国防教育融入到群众性、经常性文化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如:请老战士讲战斗故事,请英模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在全区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比赛,在机关举办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在广场组织国防知识有奖竞猜,在社区组织国防教育板报展评等,不断吸引群众参与,增强教育效果。
要利用现代传媒开展教育,增强教育渗透力。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发表国教委领导动员讲话,刊登国防教育活动启事,播放国防教育宣传口号和经典爱国主义影片。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国防宣传短信,普及国防法律法规,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教育渗透力。
追忆历史,伟大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
那曾是一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北平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疯狂地伸向华夏大地,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危机;那曾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六年的局部抗战加上八年的全面抗战,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英雄赞歌;那曾是一刻令人屏息的历史,65年前,当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下投降书的一刻,一段屈辱的历史就此终结,一个伟大的民族浴火重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忘记历史则是一种背叛,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能忘记曾经的屈辱,尤其不能忘记那些在抗日战争的血火淬炼中,献出鲜血和生命的无数中华儿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回望抗战,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马本斋,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谢晋元……再到数不清的无名英雄,但凡有丝毫民族血性的人,皆担负起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如此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如此壮怀激烈的赴死决心,如此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此团结一致的顽强意志,唤起了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融汇成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国人民抗暴御侮的力量源泉,这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锋利武器,这是历史与先烈留给后来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
珍爱和平,历史的警示教训永不忘记。
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早已尘埃落定,和平与发展,这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对于饱经战争创伤的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珍贵的了,然而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懂得反省的民族,十四年抗战,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国耻,永远的警钟,永远的反省,它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国力落后就要挨打,放松警惕就要挨打,武备松弛就要挨打!发生战争的危险时刻存在,它警示人们,对和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爱和平,希望化剑为犁。但是,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不珍爱和平是可悲的,但认识不到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更是不可原谅。在这个世界上,和平是强者的和平,是实力、力量的均衡。一个国家要对战争说不,必须要以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任何期望通过祈求来实现和平的想法,都是迂阔之见,都是天真的幻想。能战方能言和。在战争没有彻底消亡之前,只要战争的根源还在,战争的策源地还在,对军队来说,只有善于辨析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刻准备战争,才是对和平的真正保护,也才是对和平的真正珍爱。这也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牢记使命,浓烈的爱国热情化作精武动力。
在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作为军人,应当牢记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品质修养,努力提高爱军习武的职业道德水平。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业绩。这种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崇高精神,来自于广大官兵始终把自身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把英勇抗敌、浴血奋战作为革命军人的崇高职责,牢固确立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汹涌逼人,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紧迫而繁重。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要不断激发官兵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克服长期和平环境下形成的当“和平兵”思想,坚持爱军习武、爱岗敬业,深化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明确爱国必须爱军,爱军必须习武的基本道理,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在部队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打赢的浓厚氛围。同时,还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实进取的创新活力。爱国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热情的层面,而是要内化为过硬的能力、素质和作风,体现在扎扎实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行动上。要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推动爱国热情从感性向理性转化、从自发向自觉转化、从思想向行动转化,始
终保持昂扬向上、发愤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使抗战精神发扬光大,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