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记叙文

时间:2019-05-14 01:2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写记叙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写记叙文》。

第一篇:写记叙文

写记叙文,一般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OK了啦,但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啦,就算是编的,也一定要注入你百分之百的情感.如果你要更上一个层次,就必须要学会有议有叙.在叙事的过程中再夹杂一些你的情感与想法,比如说,写一篇回忆的文章,你就可以以一种倒叙的手法,层层展开,可以先写事,也可以先写自己的感受,当要结尾时,一般都是以抒情结束,但如果你需要一点新意,你也可以以一个反问句来结束.要说描写的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人事的一个细节白描,也可以描写一下当时的环境,以此来烘托你所要表达的那件事情.总之,你在作文时,一定要记住,要抓住主脉,描写,议论,抒情只是配角,只是用来点缀,千万不要喧兵夺主!祝你能写一篇很棒的记叙

查看更多本课内容

内容 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 记叙文升格训练 正大中学

朱学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庄子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英)布莱克

自然真切巧抒情,画龙点睛妙议论 指出下列语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是抒情还是议论,并作简要赏析 例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语,再见的意思),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抒情。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抒发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之情。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朱自清《背影》

抒情。作者具体地描绘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3: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故乡》

抒情。通过描写“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索景象,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

例4: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萧乾《枣核》

议论。在叙事的基础上,用一个递进式的议论,揭示文章中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民族感情极深的民族。指点迷津:抒情、议论的常见方法

抒情:直接抒情就是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或缘事抒情,或托物抒情,或借景抒情„„

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或点明题旨,或突出中心,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方法有:由物及人、因事寓理、以小见大„„ 添改作文《有阳光真好》,做到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B类上1B类上2B类上3B类中1B类中2B类中3B类下1B类下2 老师给予的关爱之光

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学生们照亮前方黑暗而又充满危险的区域。确实如此,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老师就是一样良师。有一次,我在运动会上跑400米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得右膝盖鲜血直冒。陈老师急忙跑过来,安慰道:“别怕,有老师在!”一边迅速从袋中掏出一条粉色的手绢,仔细地为我止血包扎。她和旁边的小A搀着我的左右胳膊,慢慢地扶我去医务室,一边柔声地嘱咐:“右腿别用力,右腿别用力!”那时的我已经完全忘记了疼痛,忘记了哭泣,整个人被陈老师包裹在爱的阳光下,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朋友带来的信心之光

阿蔡是我的死党,虽说平时我们一直吵吵闹闹,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一直都是我坚强的后盾。去年的期末考试,四门学科中有三门考砸了。我顿时心灰意冷,整个人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好长一段时间,都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放暑假了,阿蔡为帮助我走出阴霾,为我买了一大堆的复习资料和我爱吃的零食,兴冲冲地跑来我家,笑着说:“别沮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偶尔有一次马失前蹄的时候,也不稀奇啊!哥们儿我陪你一起奋斗!加油!”一番话让我感动不已,也顿时信心大增,又重新恢复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这不就是友爱的阳光吗?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地传递温暖、送来光明。父母赠予的温暖之光

到了初三,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于是,他们总是变着法子为我做上一桌子的好菜,新鲜的草虾、美味的带鱼、色香味俱全的三鲜汤„„都是我最爱吃的,让我多多补充一下营养。每个晚上,他们总会为奋笔疾书的我端上一杯热牛奶,一盘削了皮、切成块、插着牙签的红富士苹果。台灯下,啜饮着温热的牛奶、品尝着甜脆的苹果,我好感动。父母之爱,正是那三春之晖,让我感觉无比温暖和幸福,让我在困难中更有动力前进。

我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花草都已经枯萎了,半掩在薄薄的雪层下。突然,我看见其中一簇小草在雪地中星星点点探出些绿色的小影子来,奋然成长。根部依然枯黄,叶尖却那般葱茏,仿佛掐得出些青色的汁液来。我不禁赞叹: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这个时候我找回了一点信心。回去时发现,小河边一棵腊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已经开花了。那棵冬日里坚守着的腊梅傲立着,灰褐色的枝干,乍一看无任何生气,细瞧,却像攀岩者手背上的根根青筋,向四周努力伸张。一朵朵仿佛凭空长出的小花,更让它充满活力。我凑近腊梅,仔细端详。薄如蝉翼的鹅黄色花瓣紧紧围在一起,花蕊在花瓣的环抱中,如一个刚刚醒来的婴儿,正冲我甜甜地微笑。尽管花小,香气却弥散在鼻翼间,久久不散。

我想:这腊梅都能在阳光下找回信心,努力绽放,我们人呢?于是我信心满满地对母亲说:“我明白了,不会再灰心了。”

有阳光真好!阳光给了我温暖,更给了我无以伦比的信心。冬天也许很霸道,但阳光总有办法突破冬的枷锁,带给万物希望与活力,它会用独特的力量打破囚囿住生命力的桎梏,使鲜活的生命力自由地喷发!是的,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只要我努力地坚守,不懈地奋斗,现实与梦想的距离终将融化为零。

我默不作声。吃完晚饭,我回到房间,把门关上,像散了架般,一下子躺倒在床上。想起母亲那带着鼓励而又有一丝失望的眼神,我真想哭一场。

正在我苦恼的时候,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那是母亲,她轻轻地推开房门,慢慢地坐在我身旁,对我说:“看看这封信。”我缓缓打开,看了起来。母亲用文字叙述了她自己克服种种困难的经历,字里行间饱含了一个慈母对孩子的深深期待和殷殷祝愿。信上的最后一行字是:孩子,你还年轻,有的是绚烂人生机遇。妈妈希望,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不知不觉中,我感到有一股热乎乎的东西从脸颊上流过„„

我转过神来,向旁边看了看,母亲已悄然离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还年轻,有的是绚烂人生机遇,我应该给自己一个微笑,给父母一个微笑!为了自己,为了美好的未来,更为了所有关心我的人!

妈妈的鼓励仿佛给我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灵,我的心情明朗起来。于是,我开始奋斗,准备用成绩证明一切„„

有阳光真好!

如何处理好记叙、抒情与议论的关系?

首先,把记叙的人、事、物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抒情、议论也就无从真切、深化。

其次,抒情、议论要紧扣记叙、描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抒情、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抒情、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作业

1、完成未修改完的的作文《有阳光真好》。

2、阅读散文《紫藤萝瀑布》、《我的老师》,体会名家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的写作手法。

记叙文中如何议论抒情

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有明确的目的

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的所说的六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

1.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

2.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

3.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

4.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

5.要着重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我们在对作文进行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要不要穿插议论,就要考虑到这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记叙中的议论。

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从看荔枝园、喝荔枝蜜,写到参观养蜂场

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老梁说:“蜂王可以活三年,工蜂最多活六个月。”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深啊!

这段饱含诗情的议论,热烈赞扬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这样的议论是作者认识飞跃的产物,它既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又可以和写人叙事互为映衬,交相辉映。

一、议论,就是讲道理、说看法,就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或态度。在记叙文中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意思。

议论,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

记叙文如何加入议论?其实,它和写议论文在事例后发议论是一样的——都“要有点分析”。要针对所记叙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回答好 “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等类问题。——这就是分析。就这样议论。

­

是什么? ­

对事情(或人物)的评价是什么? 例:„„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 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我的老师》

事情的实质是什么? 例:„„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一件珍贵的衬衫》

揭示的规律是什么?(正向)例:„„一位年轻的厨师,能够创作出如此新颖而奇异的艺术品来,多么感人!看来,确实是行行出状元。我们现在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定会为祖国作出贡献。——《萝卜花》

揭示的规律是什么?(反向)例:„„当一个农民就那么容易吗?理想与现实之间并不是一步之隔,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充、提高自己。于是,我又背起了书包,昂着头,挺着胸,大踏步地走进了校园。——《我的农夫梦》

事情的意义是什么?(正面)例:„„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回顾我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向上的精神,这种进取的性格,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啊!它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催我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九十年代的今天,不正需要这种性格吗?它使人振作,它使人奋进,她鼓舞人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我的“倔脾气”》

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反面)例:„„如果忽视眼前的努力,忽视思想上、学习上、作风上的小小漏洞,那么,你未来事业的大厦,有朝一日将会坍塌,毁于一旦。——《不要拒绝做小事情》

­

为什么? ­

领会用意 例:„„想到这些,我明白了:爸爸、妈妈认为我长大了,不能再像小孩子那样去哄了。他们是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我要谦逊,不要沾染上浮夸、自满的恶习。多么纯真的爱呀。

——《我成长中的一件事》

指出目的 例:„„啊!亲爱的哥哥,你牺牲得多么壮烈,又多么泰然!我明白了:你冒着猛烈的枪林弹雨,是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安宁;你不怕流血牺牲,是为了让祖国千家万户的亲人团圆。

——《怀念》

第二篇:记叙文怎么写?

记叙文以叙事为主,我们要把事情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还有就是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写谁(作文对象):发生在活动场地的竞赛、劳动、爬山等事情。写什么(作文目的):反映作者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

怎样写: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说明作文的目的。

写法:叙述事件,还可以在事件中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注意事项:作文过程中,必须坚持始终要与所写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相联系。

一、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六要素。一件事总离不开这六要素,把这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读者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二、要围绕作文的中心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做为材料,生活中有不少新鲜有趣和激动人心的事。因此,我们平日要多观察,多想生活中遇到的事。选材要新颖,在别人的作文中常出现的事要少写或不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吸引力,有新鲜感。

三、事件的主要部分要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在事件中要进行有效的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细节描写,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生动。要突出中心,详略得当,与主题无关的事不写

例文:

一次难忘的经历

那天是我的生日,爸妈带我去购物。出来的时候看到几十个人围在路

边,天生喜欢看热闹的我便不自觉挤到了人群中——

啊,原来是一位乞讨者。她衣衫褴褛,满头银丝,牙齿参差不齐的裸露在嘴唇外面,左眼失去了光彩。她跪在地上,嘴中呢喃着,仿佛在说:求求你们可怜可怜我,给我几块钱吧,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看到这里我毫不犹豫地拿出十块钱,刚要给她,手却又收了回来,因为我看到她面前的铁罐里只有几毛钱。看看围观的人群,人们无动于衷,只是好奇地看着她,并且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好可怜啊,快点救救她啊!”

“给她些钱吧!”

甚至有几个年轻人说“ho,my god!好恐怖啊,快点走!”

说给钱的却也不给钱,说走的却也不走,只是围在那里看着?? 我厌恶的看着这群围观的人,心里鄙视他们:“难道你们连一块钱也拿不出来吗?”却不知自己把钱收回的那一刻,已经和他们一样了。

这时,挤进来一个小男孩,满脸的天真稚气,摇着手,把一块钱硬币丢入了她的钱盒里,硬币与铁盒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声音在人群中荡开去,人们不再议论纷纷,人群一下子安静下来,然篇二:记叙文怎么写

记叙文怎么写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一、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二、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三、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四、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写作文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五、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

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六、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七、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这是叙事的最基本要求。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要素组成的。在叙述的时候,要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一般不要省略。这样才会使读者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古今中外,桥梁是人类所建造的最古老,最壮观,最美丽的建筑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历史的见证,是人类创造的精 美多姿的艺术精品。在我心中啊,还有一座看不见的“桥”。桥下是充满障碍与诱惑的荆棘,桥的这头是母亲的叮咛与牵挂,桥那头是父亲的希望与寄托,桥面是我们的追求与梦想、、、、、、桥是一座不会言语的建筑。它只有冰凉的桥面与水的寄托。当你背着书包屁颠屁颠的踏着桥身,映着晚霞往家走时,你只能听的见你自己那孤独的脚步声,永远也听不见你令你有所期盼的第二声部。桥是一座会言语的建筑灵魂。它虽没有肉体,但它有结实的桥身陪你走过遇到的荆棘;它虽没有灵魂,但它仍能识遍世间万物,看遍人生百态。当月亮高照,樱花树下秋风飒飒的时候,你一个人来到这孤独的桥梁,站在桥梁上望着那凄凉的月的倒影时,你不免感到悲伤。这时,桥上会出现一个关心、爱护你的人牵着你的手对你说“我会陪你走过”。这时,你会发现,桥并不是一座冰凉的建筑。桥,人一生走过许多的桥,游览过还多的桥,然而,让你流连忘返的桥却并不多。月下的桥是孤独的桥;一起走过的桥是幸福的桥;小溪流过的桥是热闹的桥;给你幸福的桥、助你走过荆棘的桥是会言语的桥、、、、、、创造一座桥,有可能会花一年的时间,而走过一座桥却只需短短几分钟。一座桥可以陪我们度过几十个春秋,而我们却只能去踩踏它几十个春秋。樱花树下,月亮依然高照,樱花依旧飞舞,秋风依然萧瑟,而会言语的桥却不知何处。会言语的桥是心灵的桥,那些郁结在我们阴暗的心中不曾说过的话,那层层冰封在我们回忆中的思念,在那里都可以释放出来,让我们揭开那层迷雾,尽情地自由呼吸吧,让我们尽情的思念,让我们尽情回忆,让言语桥永住樱花树下,才是最完美的结局。让桥永会言语。让桥不再孤单,让桥不再冰凉,让桥充满温馨。让冰凉的桥随风流逝,让温暖的桥伴我们走过。永是温暖的色墨。桥,会言语的桥、不会言语的桥、冰凉的桥、温暖的桥、心灵的桥、、、、、、、桥啊桥,多姿多彩的桥是快乐的通道。-----双05.7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那么,我相信,河上必有一座座桥,桥上满载着亲情、友情、乡情和爱国情„„它载着你度过漫长的生命。到达彼岸的人们,莫忘了回过头思索一下你走过的路,跨过的桥。生命悠悠,而亲情是一条永远扯不断的弦,在心中奏响永恒的爱的音符。曾记得,一人行走于西风瘦马相伴的古道,声声寒鸦的啼叫,给人倍添羁旅他乡的伤感,而猛然间,映入眼帘的小桥流水人家,竟给心灵带来不小的颤动,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忍不住倾泻而出,泪眼朦胧中仿佛是回到了家乡的村头小桥,袅袅的炊烟伴着稻米的清香弥漫开来。于是,抹干泪水,收起行囊,掉转马头向故乡的方向飞奔而去。淡淡的忧,淡淡的愁,淡泊如水的友情宛如一条独木小桥。虽然简陋,却总在你最疲惫、最困窘、最需要一个厚实的肩膀来依靠的时候给你送来及时的温馨。曾经多少次因为生活的不如意而灰心丧气。“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何必太过忧愁”的话语如清风拂过耳际;曾一次次因学业上的挫折而满脸颓唐甚至打算放弃,“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朴实话语便如一弘清泉注入已近于干涸的心灵。古人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情如同一座独木小桥,朴素简单却亘古不变的温馨。一个人总免不了羁旅异国,面对着迥异的环境、文化,心中怎能不怀念故国。每每此时,想起沉默于康桥的徐志摩,撑着一支竹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后,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地轻轻走,我在想,他是否打算轻轻的回归阔别多年的故国呢? 寒夜寂寂,冷月无声。我独自一人徘徊于曾是芍药丛生的二十四桥,它曾那么的极尽繁荣,歌舞升平,而如今,吹箫的玉人不在,茂盛的芍药不开,空留下一座寂寞的二十四桥,伴随着它的,唯有无声的冷月和几代人的漫嗟荣辱。美人逝去了,繁华逝去了,历史逝去了,唯有悲恨相生的爱国诗人的赤诚之心留下了,伴着二十四桥,永生永存。生命悠悠,宛如奔腾的大江,让亲情、友情、乡情、爱国情挽着你跨越生命中的大桥篇三:怎么写好记叙文 1.开头的写法: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是如此,但文章的开头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背景法: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情景等背景。(2)人物法:交代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有关人物。(3)主题句法:提出一个观点或论据作为文章要阐明或论述的主题。(4)问题法: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出文章的内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力。(5)惊语法:用令人感到惊奇的句子开头,激起读者的兴趣。(6)故事法:以讲故事的形式作为文章的开头,在此基础上展开文章。多用于记叙文,也可用于议论文。(7)数据法:引用已经被证实的数字来引起话题。(8)引语法:引用名人名言或常见习语、谚语等作为文章的开头。(9)定义法:常见于对标题下定义,然后通过举例、逻辑推理等方法加以详细说明。(10)夸张法:以一个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为前提,吸引读者(11)侧面转折描写:从另一个方面来烘托文章主题,引出下文。(12)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兴趣,文章格调升华。2.正文的写法(1)演绎法: 从一般到个别。把带普遍性和概括性的句子放在段首,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就是对主题句的具体化,是对主题句的具体说明。(2)归纳法: 从特殊到一般。具体、个别的事例出发,总结出一般的规律。3.结尾的写法(1)简要评价或作结论:文章的最后几句概括全文内容,并进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2)首尾照应句: 回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句上,达到再次肯定或强调的效果。(3)用反问句结尾:虽然形式是疑问句,但意义是肯定的,具有很明显的强调作

用,能引起读者的思考。(4)提出展望或希望:对未来提出展望或希望,号召读者为此而行动。(5)引用名人名言、谚语、常用习语结尾。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中级水平的学生写作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词汇量有限,不能细致地进行表达:我的妈妈是个好妈妈,她不但对我很好,她对每个人也都很好。她真是一个好妈妈。简单重复的词语明显地限制了语言的表现力。

2、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组织一篇结构完整语气连贯的文章。由于学生还不太熟悉汉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当他从写单句过渡到组织一篇文章,用汉语进行连贯的表达时,就常常会显得力不从心,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是支离破碎或辞不达意。

3、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文章里写的是什么。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多发生在华裔孩子身上。看起来文从字顺的一篇作文,但它的作者却不会读它。为什么?因为作文是在家长帮助下写出来的,遣词造句反映的是家长的思维。这样的作文练习根本起不到练习的作用。

4、畏惧写作文。有些学生在读书和默写甚至造句方面都表现不错,但由于害怕写作文,几乎放弃坚持了几年的中文学习。在这样的教学对象面前,只讲解怎样审题,怎样组织材料似乎是远水不解近渴。因为在动笔写作之前,他们还有一连串的障碍需要逾越,如果不帮助他们越过这些障碍,那么写作只可能是纸上谈兵。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写作程序由想--写变为:想--说--写,是帮助学生逾越这些障碍的有效途 径之一。这个变化意味着,此时对于这个特定群体的教学重点不能仅放在写上,而应该首先做好前两步:想和说,即写前的准备和指导。由于这些活动环节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写前预练。写前预练的重点是按照某篇作文的要求,引导、帮助学生把他想要写的内容首先用汉语正确地说出来。写前预练的程序及其作用如下:

1、准备阶段,实际上就是想的阶段,。在动笔之前,把作文的题目以及思考提纲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如作文《我最喜欢的人/物》,需要学生事先思考:谁/什么?他/它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她/它? 等等。由于中低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词汇量有限,直接用书面表达出来有一定困难,而适当的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要涉及的内容,尤其是一些有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事先有所了解和熟悉,从而保证课堂讨论能够充分展开。在这个阶段,许多学生是先借助于母语进行思考,而后,再翻译成汉语,母语的影响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从而影响汉语的表达效果。所以,下面的一个环节便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

2、口述作文与课堂讨论,即说阶段。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构思在课堂上口述出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和老师点评。每次的作文讨论都要围绕着题目和主题从词汇、句子、结构等几方面入手,确定几个重点,一步一步解决问题,一点一点积累和提高。这个活动环节的作用如下:(1)从口头表达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表达能力。叶圣陶曾说:口头为语,书面为言。文本于语,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任何一种语言都分为 语和文两部分。语的表现是听说,实质是语言思维的运用。文的表现是读写,实质是语言思维的书面表达。学习语言的规律是先语后文。口头语言是基础,只有在切实进行口头训练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2)成功的说与评可以帮助学生在每一次的写作练习中,建立一个小小的专题词库。如在写我最喜欢的人/物时,可以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口头介绍自己喜欢的人或物:他/它是什么样的?你喜欢他/它的哪些方面?把这些词分类在黑板上写下来,进行讲解,如关于人/物外貌的词,关于人/物性格的词,关于人/物品质和行为的词等。然后让学生读和记。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积累和建立起了一个个有关的小小词库,不但为下一步的写作扫除了词汇障碍,同时也可以开阔思路,增强表达效果,提高表达能力。

(3)中文的难学,不仅仅在于汉字难记难写,更重要的在于中文与拉丁语系的语文在表达方式、思维习惯上巨大的差异给学生所带来的使用困惑。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能认字,能写字,但却不能说或写出正确的中文句子。如:我是伟明,我是16岁了;大为和我去书店先;我们把车停下在路边,我跑了去家里。更有甚者由于不了解中国文化,而写出我的朋友像狗一样的善良和友好的句子。说从口头表达开始,通过示范、讲解和纠正,训练其正确的表达方法、语序和恰当的用语,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中文境界,写出符合中文习惯的文章。(4)先说后写的训练步骤,有利于及时修正表达中的初级错误,并且达到共同提高的效 果。说是以讨论发言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的,这种形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借鉴别人的长处,并从中受到启发。同时,由于口头表达的不定型性,它的修正要比书面写作的修正容易得多。它允许学生说错,允许相互纠正,自我更正,随时修正。而其中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师生及时点评,大家也可以共同吸取教训,避免同类问题在作文中重复出现。(5)有效的写前预练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如前所述,有不少学生,由于写不好作文而变成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以至恶性循环。而在此环节中,通过说使每个学生在动笔之前做好了一定的技术和心理准备,此时动笔,学生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加,积极性自然也会相应提高。当学生能够把自己最基本的意思用比较恰当的方式口头表达出来后,告诉他们怎么说就怎么写,试着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再进行加工和修饰,就会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实践证明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及表达水平是十分有效的。【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1、细观察。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是坚决跨不进去的。

2、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等。篇四:怎么写好记叙文

1、学生缺乏课外生活。

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活动。教学的多数内容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大多数学生只会从书本到书本,而对多姿多彩的人生和纷繁复杂的世界缺乏应有的体验,这就是难怪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狭小的天地限制了学生的思想。

2、应试作文思想影响。

现行的考试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考试作文怎么出,教师就怎么指导,只要能上学校就行。于是,小学瞄初中,初中瞄高中,高中瞄高考,路子越走越窄。为了适应考试要求,为了确保作文“基本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四平八稳,思想内容大同小异,基本格局千篇一律,形成了地道的新八股。

3、教师的素质不高。

一些语文教师的素质偏低,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动辄不自觉地违背教育规律,其中不少人自己从来不写文章,或写不好文章,却给学生规定了不少的条条框框,甚至不按他们的路子走,就被认为不是好文章,不少教师不是顺应青少年的心理,放手让学生愉快地自由发挥,而是用各种模式去束缚学生。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在作文训练之初就失去了兴趣,倒了胃口,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由此而生

记叙文的要素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包括散文、小说、人物传记、寓言、童话、消息、通讯、游记等。

记叙文按内容大致可分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物抒情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继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但是,六要素并非所有的记叙文都必须具有,有些文章里,某些要素不交代也不影响内容的表达。记叙文的顺序及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1)顺叙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然后按照时间先后来写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情节更曲折,内容更充实。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

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其实记叙文教学也是有规可循的,现就我在教学中的点滴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其次指导学生力求写实。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记叙文中也可议论。

记叙文可以议论,但议论不可过多。打个比方,如果想焖干饭,虽然需要放点水,但应少放,否则,水多米少,干饭就变成了稀饭。干饭和稀饭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水”的多少。

因此,记叙文和议论文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记叙和议论孰多孰少。写记叙文最好不要大发

议论,要学会用“事实”说话,让事实本身去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就可以了。比如,父母爱孩子是不会整天把“我爱你,孩子”挂在嘴边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把对子女的爱真是自然地流露出来,真正的记叙文完全可以没有议论。当然,有时恰到好处的议论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是一个“度”的问题,需要在阅读和写作中慢慢揣摩体会。

如何写好记叙文

1,记叙文需要审题。

记叙文写作一定要审题,且审题很关键。

比如,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那么文章的重点应写“老师”,而不是写“我”。因为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老师”是重点。但重点写了“老师”就一定不跑题了吗?不一定,如果所写的老师不是“我的”,而是“他”的,同样也是跑题了。如果写“我与老师”,那么就和“我的老师”有极大的差别。“我与老师”是一个并列式短语,“我”和“老师”同等重要,二者不可有所偏废。可以写“我”和“老师”之间的密切关系或有趣味或有意义的小故事。

2、记叙文不是 “记流水帐”

当然不是。

短短的800多字的文章,如果从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一直写到星期天,人人会写,但写好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有限的篇幅呢(800字),如果涉及的事情越多,头绪就越复杂,就越难把事情说清楚说透彻。越想面面俱到,越不能面面俱到,结果反而会“面面不到”。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的形象化表达。所以我们写记叙文切忌时间或空间跨度太大,最好集中在一点,把事情说清楚,把人物写活,把景物写真实就可以了。不要把场面摆的很大,搭一个大大的“戏台”,光配角就挤满了舞台,等真正的主角出场已经没有空间可以立足了。这样的“戏”怎能让观众拍手叫好呢?

3、记叙文要 “抓住人心”

要以情感人。

其实任何文章都是以情感人的,只不过记叙文的“情”必须是“真情实意”。这里的“真情实意”要靠平时的观察、体验、感悟积累所成。如果仅仅想“临场发挥”那是万万不成的。平日要有一颗“善感”的心,需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有意识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装进一个情感“储蓄罐”里,积少成多,你就会变成一个“有情人”,写作时就能妙笔生花了 4,怎样写记叙文的开头

巧妙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开头一定要如凤头一样绚烂、美丽。

技巧一:创设情境,情景交融

在文章开头用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为事情的记叙和情感的抒发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既能传神地描写事物,又能很好地把握情感的触发点。

范例:

(1)江南,烟烟雨朦胧。小巷静静地流淌在小城间,用优雅的姿态诠释着小城的人和事。

(2)斟一杯清茶。今夜月色但如水,独坐庭院,轻翻《唐诗》,今夜月光好,何不邀李白共醉?轻翻书卷,我与太白一道畅游天地,展开心灵之旅。

技巧二:套用诗词、歌词点亮文章(1)“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哼唱着这首歌,我深深体会到了母爱。(2)生活中我们会经历许多困难和挫折,以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它们,以高昂的情绪去迎接它们,以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它们,你会走向成功,正如李白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笑对挫折》

技巧三: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在开头就发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进行思考探究。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读者阅读时的好奇心理,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效果很好。

范例:

(1)我家有一件白色的的确良衬衫,爷爷一看到它就泪水涟涟。(2)雪花飘飞时,我心中又掠过阵阵的痛。

技巧四: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这种方法就是开头不兜圈子,直接进入正题,点亮文章主旨。用这种方法写的开头,可以避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同时也能让人一目了然,迅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范例:

(1)“你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你要问妈妈爱我有多深,月亮代表妈妈的心。

(2)人间自有真情在。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我不再孤独。

5、怎样写记叙文的结尾

结尾俗称“豹尾”,与开头一样重要。只有铿锵有力地结束全文,才能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1)画龙点睛法

在文章结尾用抒情或议论性的句子点明文章的中心。

范例:父母是在等爱,等来自儿女的情,儿女的爱,儿女的暖!

(2)首尾呼应法

在文章结尾再次强调中心,照应开头,从而使主题更加鲜明突出

(3)用名言警句深化中心

范例: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话点出了陋室主人得德行高洁。指导学生写作

外貌写作指导:

世界上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物。即使是双胞胎也有差别。人物的鼻子,嘴,脸,身份,衣着等,必然是各具特色,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必须要仔细观察出一个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外貌。这样的外貌描写就会避免“千人一面”的现象。范例: 1.车厢里,一位高挑个儿的姑娘,依窗眺望。她结实,健美。微微卷曲的黑发拢在脑后,扎成两绺,轻巧地垂挂着。深红色的运动衫领子,悄悄地露出深蓝色的外套。可以感觉到,这个姑娘的身上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 2.这是个二十岁出头的姑娘,圆脸蛋润润的,眉很赤,细长的双眼闪动着爽直的、热乎

乎的目光;老是未言先笑。说话像唱歌似的。她走路时把身子的重心放在足尖上,总像要蹦跳、要飞。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个纯真而欢乐的女孩子,奇怪的是她那过分素净的打扮,与她的性格很不相称,也和那些爱漂亮的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打扮等进行的描写。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我们在写人物的外貌时要进行合理的取舍,通过形传神。对上述两位少女的描写,主要抓住了典型的外貌特征,突出了前者文静,性格稳重;后者朴实善良,性格开朗的特点。修改指导: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他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令诸候,雄权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看书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学生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指导学生修改不能象作家那样,从取材立意,布局谋篇,到用词造句,一一推敲,处处斟酌。只能要求修改力所能及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信。然后再给他一些打击,这样的话,学生自然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然后自己动手修改。篇五:记叙文怎么写打高分

考场上,运用命题记叙文写作“三句诀”是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这三句口诀是: 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这三句口诀首尾相接,便于记忆,同时也表明三句是一个整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构思行文中的要点诀窍。

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和描写相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记叙是通过一般的叙述,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在考场上,要想使自己的记叙文获得高分,就要善于将题目演绎成一个曲折的故事,并通过生动的描写揭示出鲜明的主题。首先,强调“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

我们知道,命题作文的题目所包含的写作范围一般都比较宽泛,如果仅把题目当作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文意散漫。因此,在写作时,要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从大题目中找出一个小角度,演绎成一个小故事,从一人一事、一斑一点、一枝一叶落笔,大题小作(所谓“大题小作”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作为切入口),以细小的局部显示宏大的整体,透过平凡的现象挖掘不平凡的本质,在叙述描写中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但题目演绎成的故事不能见事不见人,不能言之无物,更不能平铺直叙。古人云:“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的情节是记叙文的生命。因此,在把题目演绎成一个故事时,还应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引人入胜,给人以新、奇、美的感觉,这样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立意鲜明集中、内容具体充实的好文章。第二,强调“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由题目演绎而来的故事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能为编故事而编故事。用讲故事来说理,比起单纯的说理更具魅力。记叙文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方向,而表达思想主旨的方式一般是描写和议论。优秀的记叙文除了通过要言不烦的议论对主旨画龙点睛之外,还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彰显主题。第三,强调“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审美价值。而突出故事主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故事的主旨蕴涵在描写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性语句,交代人、事、物的有关情况外,更要用好描写性语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同时,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抒写,也可以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睛之笔,使文章意蕴深刻。

下面结合2007年高考福建卷命题作文“季节”对这三句口诀作一简单分析。

季 节

7岁那年,我随着父亲一同来到这座城市。这座城市的冬天好冷啊!我和父亲紧紧裹着破旧的大衣走在街上。街上行人很少,静寂得可怕,我们就像在穿越一座冰冷的坟墓。

终于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父亲是全国两亿多农民工中的一名,而我和我的同学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子女。其实,我一点也不懂得“农民工”这三个字的含义,我只知道在秋末收完稻谷后,我便跟随父亲来到大城市。家乡的小伙伴们得知这件事,好是羡慕,我也很得意,仿佛看到了大城市一派繁华、生机勃勃的景象。

由于一时买不起自行车,父亲每天都会徒步走上好几公里的路来接我,然后和我一起搭公交车回家。记得第一回坐城里的公交车,由于是下班的高峰期,我和父亲好不容易才挤上去,但我还是很兴奋。不一会儿,我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人们时不时回头看我们父子俩,我旁边一位时髦的小姐还紧紧用手捂住她的钱包。当我们经过人群时,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了。尽管只有7岁,可我全明白了。我望向车外,看到外面的树枝都干枯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行人都加快脚步想早点回家。然而,此时我却觉得车内比车外更加寒冷,冷得让我发抖,我真的好想找个缝钻进去。我不敢去看父亲,害怕从他眼中读出心酸的答案。我不懂,我的父亲住的是最差的小屋子,吃的是最差的食品,然而他却建造出了这个城市的繁华。他用自己的汗水去建造高楼大厦,可为什么还要忍受城里人那如刀割般鄙夷的目光?他们寒霜般的目光让我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我只能接受寒风无情地在我的脸上划出一道道伤口。

我想回家,家里的冬天虽然比这里寒冷,但我却能和小伙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心里暖呼呼的,便不觉得冷。可在这里,我无法忘记那个时髦小姐害怕被偷的眼神,我无法忍受别人轻蔑地叫我父亲“臭打工仔”。

然而当我准备将回家的事告诉父亲时,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市里的领导带了好多的生活用品、文具来慰问我们。有一个伯伯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要好好学习,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你们。”顷刻间,我的心流过一股暖流,这个季节中我第一次感觉到这般温暖。

看着这些社会上爱心人士送的东西,我才突然觉得,原来还有许多好心人在关心着贫穷的人。

有位著名诗人曾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我相信这个城市的春天一定会更加温暖、更加美丽。我以我的父亲是一名农民工而骄傲。

在高考考场作文“千篇一律”的竞争中,讲一个生动的故事是极易使阅卷老师在“单调乏味”中“眼前一亮”的。本文作者就善于用题目“季节”的特点来隐喻主人公的性格、情绪特征,把题目演绎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从“农民工子女”的视角,将笔墨凝聚在“我”从进城到进入农民工子弟学校整个过程的心理感受上,真切、自然地叙述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文章情节生动而完整:开端——7岁,随父亲来到这座城市;发展——公交车上,时髦的小姐用手紧捂钱包,„„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我们;高潮、结局——当我想离开这“寒冷”的地方时,市里的领导来慰问我们,让我好好学习。同时,作者还用故事表达出了新颖独特的思想,深刻凸显了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主题。一篇记叙文若没有描写,就不会产生生动的效果,更不用说拿高分了。本文作者善于通过描写彰显主题,选择那些能突出中心的细节着意刻画,使人物的思想性格更加鲜明。正是这些纤毫毕见的细节描写,才重现了鲜活的生活,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作者首先描述了“我”刚来大城市时在公交车上遭遇到的冷漠与蔑视——“我旁边一位时髦的小姐还紧紧用手捂住她的钱包。当我们经过人群时,他们都像害怕瘟疫似的避开了”,以及由此让“我”内心感觉到的寒冷——“我却觉得车内比车外更加寒冷,冷得让我发抖”“他们寒霜般的目光让我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我只能接受寒风无情地在我的脸上划出一道道伤口”。这些细节描写,很好地扣住了题目“季节”,将“心灵”冬天的“冷”更甚于“自然”冬天的冷的感受加以烘托渲染,为下文“事情却突然有了转机”作了有力的铺垫;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写了大城市的领导及市民对农民工子女的亲切关心与慰问,使“我”的心中流过“一股暖流”,使“我” 相信来年春天的“温暖”“美丽”,从而真切地描写了“我”的内心由“寒冷”转为“温暖”的过程,使平淡的生活细节富有了深刻的表现力。本文将题目演绎成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并通过细腻的描写揭示出鲜明的主题——“让我们衷心祝愿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与城里的孩子一样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深深地打动了阅卷老师,最终被评为了满分作文。

第三篇:记叙文怎么写

记叙文怎么写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体。记叙文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

第一,确定所要刻画的人物。在确定表现的人物时,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影响大、和自己交往多的人;同时,还要搜集典型的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的特征。

第二,精心选材,确立中心。“文章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确定写作对象后,想一下此人的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恰当地安排详略。

第四,合理安排结构。

总之,我们在进行写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只要能够把握住这些关键步骤,写人记叙文是比较容易写好的。

第四篇:写人记叙文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而我也不例外,这些印象深刻的人都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令我们不能忘却。而这些人可能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人。而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

记得那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想着一些快乐、开心的事情。忽然天色阴暗下来,乌云密顶。这是我想:这讨厌的鬼天气,刚好与我快活的心情相反,怎么搞的,硬是要和我做对吗?

正当我烦闷的时候,我忽然看见一个普普通通,正在清扫大街的清洁工阿姨。我向她迎面走过去,她对我说:“小孩子,天色阴暗,乌云密顶,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快回家吧,省的一会儿把衣服淋湿了。”这时,我的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心里感到暖暖的。我连忙回复阿姨:“您也赶快回家休息吧,别着凉了!”阿姨说:“谢谢你,小孩子!”我说:“不用谢。”然后,我们俩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我走到了家,回到家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外面刮着大风,下着大雨,那位清洁工阿姨还在外面,她的衣服一定被淋湿了,一定没有地方躲雨。我想知道她冷么?雨什么时候才会停呢?清洁工阿姨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呢?

我飞快地跑到窗户前,看到那位清洁工阿姨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打湿了,此时,我真想下去给阿姨送把伞,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她却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位普普通通的清洁工阿姨已经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人!

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生活中有许多人,也许是一瞬间或偶然见上一面,他们的音容笑貌,或是品德与行为,都会留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印象。

我们的邻居马叔叔,大概四十多岁,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短头发,经常穿着普普通通的衣服,为人善良淳朴。一次,我们请他来家里吃顿饭,挺热闹的,妈妈在厨房里,煮着美味佳肴,一会儿洗菜,一会儿切猪肉,忙不过来,豆大的汗珠从头上一滴滴的留到下巴又落到地上。马叔叔就去帮忙,妈妈说:“不用了,这怎么好意思呢?请你过来吃饭都变成让你过来帮忙了似的。”马叔叔笑了笑:“呵呵!”这就不同了,有了马叔叔的帮忙,饭菜不用多少时间,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另一次,我们家的门把手坏了,妈妈正准备打修理电话时,马叔叔走出家门,看见我们家的门把手坏了,说:“你们家的门把手坏了,对吧?我来帮你们修好,包在我身上。”只见他走回家拿维修工具,五花八门的都有,叔叔先用螺丝刀,把里面打开,取出损坏的零件,再用小钳子把一个个新的零件组装好,安进去,当然这点步骤也花了不少时间,他擦了擦汗,又耐心的地修,整个门把手革故鼎新,叔叔说:“好了,没有问题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找马叔叔。”以后,家里人出去工作,遇到不会的题目,我总是找马叔叔,他也很耐心地教我,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但一次,我发现马叔叔乐意地帮助别人,又收了别人的钱,从此改变了我对他的敬意。真是表面上装好人,居然还要小费。妈妈告诉我,不是这样的,马叔叔与那个人关系很陌生,但收了钱之后他交了税啊。原来如此,我对叔叔表示敬佩和内疚,我误解叔叔了,他还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马叔叔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德,在我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

这就是课堂

生活犹如万花筒,五彩缤纷。课堂,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驿站,是授予我们知识与人生哲理的另一位老师,生活处处是“课堂”。而社会公德则是人生中的特殊“课堂”。

最近看到的两则广告,更让人感到生活课堂的重要,因为这广告赋予了我们人生的哲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这则公益广告,标题是:“抛弃陋习,崇尚文明。” 第一段是在地铁里,大家都围着一个易拉罐在踢,生怕把它踢到自己面前。这时,易拉罐踢到了一个青年人的脚底下。这个青年人不像其他人,继续踢出去,而是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而第二段是在公共汽车上,年轻的人都坐着,车里只有一个老太太站着!而其他人则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这一回看到的,还是那位小青年,主动出来让位,并且把老太太扶到他的座位上。看了这则广告,我觉得我们都应该为小青年的道德行为而赞美,相反,我们应该为那些旁观者的行为而谴责。要使中华振兴,就要从小建立这样的课堂模式,让孩子在社会公德的熏陶下健康的成长。当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不但有技术而且更要具有社会公德才能立足社会。

小学时,在上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一家日本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前来面试的几个中国大学生,一走进人事部,扫帚,拖把,倒了一地。开始面试了,几个大学生不顾房内有多乱,而走向办公桌,这时人事部经理马上宣布面试结束,同时这几位大学生都被淘汰了。多惨的结局啊!如果他们多一点公德,多一份礼貌。恐怕这份工作就会属于他们。这也是课堂,是人们一生的课堂。要想对社会有所成就,必须有礼貌讲文明,遵守社会公德,在这个课堂里我们将会收获。

这就是课堂

课堂仅仅限于在学校里上课么?我肯定回答:不一定。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校里,事实上,生活中,大自然。哪怕是一点点小片段,小点点小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课堂。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问题,总有授予知识的地方。

你一定见过夏天地上成群结队的蚂蚁吧?小时候,吃饭不老实,老实会掉米粒在桌上或地上,到了夏天,有米粒掉地上,就会引起许许多多小蚂蚁成群结队的跑过来搬米。这是,幼小的我便会蹲下观察忙碌的蚂蚁们。我看到一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晃荡晃荡地爬过来,左爬爬,右爬爬,似乎喝醉酒的小老头。当它靠近米粒,便会迅速上前探索食物,试着自己能不能把食物搬回家,可是,它失败了,光凭一人力量是搬不动的。这时,我就会在一旁嘲笑蚂蚁的愚蠢与不自量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惊讶于这只蚂蚁的聪明。他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伙,用自己头顶上纤细的触角互相碰撞。这是在干什么?无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挠挠头问一旁擦桌子的妈妈,妈妈很快回答了我。原来相碰触角是蚂蚁沟通的一种方式,获得新知识的我如虎添翼更加兴致勃勃的观察。两只蚂蚁沟通完沿路返回去查看食物,即便是两只蚂蚁,那颗食物也是庞然大物。小小蚂蚁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无法靠二蚁之力搬起。它们动动脚,似乎在自己给自己暗自鼓劲。以豪不气馁的坚定信念转换为动力。去找其他伙伴帮助,大家同心协力,终于搬走“庞然大物”。我忍不住为蚂蚁的成功喝彩。想到这里,脑海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小的蚂蚁可以搬起比它大好几倍的物体呢?仔细想了想,这难道不是小小蚂蚁团结合作奋斗出来的结果么?光凭单独一只蚂蚁是搬不起的,可是它很聪明,找同伴帮忙,所谓:人心齐,泰山移。便轻松搬起食物。

这不就是教导者我们只有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会成功的真理么?我兴奋的直起身板,佩服着这群小小的“老师们”。歌德曾经说过:“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在干什么事,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告诉我们必须学会团结,学会合作才能做成事情的真谛。

蚂蚁搬食物的种种场景浮现在眼前,脑海里浮出:“团结就是力量”的字眼。感谢小小的蚂蚁教会了我一个做人的道理。不能小瞧一切自然事物,或许在某种方面,这些自然之景真的会变你的老师。

这就是课堂

周末的早晨,我家里一反常态,平时早早起床的爸爸妈妈今天却都躺在被窝等着我的早餐。

今天是我第一次为家里做早餐,当然不能让家人失望,而且要简而精。所以我决定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

我来到厨房,先淘了米,然后热水,水开了以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便开始切菜,凉菜拌好了,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早餐的一道道程序我做得有条不紊,终于大功告成了,爸妈也早已坐在桌旁,我把饭菜端的桌子上,正想享受一下自己的手艺,刚刚坐稳,爸爸就对我说:“这顿饭你做的很不容易嘛!”正沉浸在自豪之中的我没有理解爸爸的意思,便随口答道:“当然!”爸爸没有理会我,继续说道:“从开始做饭到把饭端上饭桌你一共用了1小时25分钟,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吗?在这一段时间里,你可以看完一本薄书,也可以将你的课堂笔记看一遍„„总之在1小时25分钟之内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突然感到很惊讶,原来爸爸居然在帮我计时,唉――早知道我就快点做了――爸爸接着说:“从你做饭的时间我可以得知,你做饭的程序是一道接着一道,这样做虽然很有层次,但你的效率却大大降低,拿今天的早餐为例,你就可以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这样,你前前后后的时间就会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你的效率不是就会大大提高了吗„„”

吃完早饭,我回到屋里,感悟着爸爸的话――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往往就像老师一样会将我们的缺点毫无保留的指出来,每到这时,就需要我们虚心的接受并改正,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课堂,那么我们就要时刻做好准备来接受“老师”的教诲。

吃的乐越

盼望已久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今天我做主,我突然心血来潮,今天要来做一顿美味佳肴——炒鸡蛋。

心动不如行动,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到冰箱前,打开冰箱,拿出两个鸡蛋,又从橱柜里拿出一只碗,和一双筷子。

我把鸡蛋往碗边上磕了一下,没想到这鸡蛋宝宝挺顽固的。这一次,我可没刚才那么“温柔”了,我拿起鸡蛋重重地朝碗边打去。只听“卡嚓”一声,蛋壳裂开了一条缝,我把蛋壳掰开,可不料,没抓紧,蛋壳都掉到了蛋黄上,我只好小心翼翼地把蛋壳一点一点捡出来,弄得我手上全是蛋清。顿时,一个火红的太阳出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开始搅拌,我拿上筷子,在碗里转着圈儿,只听“当当当”的声音,哈,这鸡蛋好像一个红陀螺。这时蛋黄和蛋清融为一体。我放入盐,味精,终于大功告成,准备工作。

我“滴滴”地拧开阀门,只听“轰”的一声,只见一朵莲花。我又打开了油烟机,只听“滋滋——轰轰”,我吓了一跳,难道是雷公公下凡到我家了。我又把油倒入锅内。待到锅内青烟袅袅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把搅拌均匀的鸡蛋倒入锅内,锅里顿时发出“滋滋滋”的声音,油沫星子不断地溅出来,我连续向后退了几步。锅里的鸡蛋在跺脚抗议,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给我翻个身吧!不然我都快烧焦了!”我鼓起勇气,拿起铲刀,使劲往上一翻,鸡蛋被我弄到锅子上面去了,“哈哈哈,想„逃跑‟”我连忙把鸡蛋捉回来,不一会儿,我就完成了炒鸡蛋。炒鸡蛋黄灿灿的,一股浓浓的香味在厨房里不断地飘荡。

还说什么,吃炒鸡蛋去!

读书其实很快乐

书是一杯蜜,是辛勤的蜜蜂用千万朵花的精华制成的;书是一坛千年陈酒,只有细细品尝,才能尝出它的香甜可口。

幼年时期的我总是认为读书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因此每次看书,我就像大过年走马观花似的,真可以说的上是一目十行。后来的我才知道,原来无论是动人的童话;深奥的哲学;或者是离奇的科幻,只要你用心地去体会,总会有所收获。

是书,伴我走过了五个春夏秋冬,让我在墨香中体会人生百态,读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

我常常沉浸在书的海洋之中。读《格林童话》,我懂得了一些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读《鲁滨逊漂流记》,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冒险”的勇敢;读《红楼梦》,我仿佛看见林黛玉在那悠悠大观园中闻歌起舞;读《朱自清散文集》,我又领悟了深沉的父爱,平民百姓朴素的生活,仿佛与他一同在荷塘边赏月,举起酒杯,欣赏夏荷之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当我疑惑重重的时候,是书给我铺上了一条光明大道,无论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在孤独的旅行中,只要有书陪伴,就犹如有一位好朋友在我身边。

读书,让我体会到了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理解了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领悟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走进书的世界里,我仿佛和陶渊明在南山下悠然地采菊,与杜牧一同走进雨纷纷的杏花村,随李白在金陵凤凰台上看那美丽的白鹭洲„„天下美景尽收眼底。读书的确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它愉悦了我们的身心。

书是五彩缤纷的,正因为有了书,我们的生活才充满颜色。读书其实很快乐!

第五篇:初中生写记叙文

初中生如何写好记叙文——记叙文浅析

最近,我们班写了一篇作文。

在改作文的时候,我充分认知到初一学生的厉害:题目是我最高兴的事,可是全文写的都是流水账;题目是最难忘的事,可是全文写的都是星期天是怎么过的。。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题目,学生的文章都写成了完全的“记叙文”,只记叙一件事,可是完全没有写出一点色情感。在讲如何写作文的时候,我提醒学生,将我们所学的写作手法:倒叙,插叙,补叙等用上去,还有修辞手法,也要用去。结果第二次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学生开头用了三个自然段,大量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手法,而真正的叙事部分也只有三段。此外,学生还是不能脱离流水账的写作方式。

针对这个问题,我搜了许多办法:

************************************************************************************************************************************

************ 分分合合,水到渠成

写好记叙文,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目标。纵观初中六册课本,所选课文大多为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散文、小说),再看教学大纲所列写作要求以及历年中考作文题,特别最近几年,中考作文虽说是文体不限,但就大多考生而言,他们最熟悉、最“拿手”的仍是记叙文,由此可见,记叙文写作(学生的叙述能力)的考察仍然唱主角。如此重要的记叙文,教师该如何去写,学生又怎样能写好,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了。尤其对于刚步入中学的学生,如何一步步地由写清楚一件事或一个人,到运用综合式手法写复杂记叙文,以及灵活驾驭各种表达方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都不是一个“轻松容易”了得。所以说,搞好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必须在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循序渐进,让学生脚踏实地完成由小学到中学的过渡,由简单的叙述能力到综合式叙述能力的提高。本文所谈到的“分合”式教学法,就是基于上述教学原理而言。何谓“分合”式作文教学法?简言之,就是将学生在初中应具备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根据一定的规律,划分为若干个能力区(或者称之为若干个目标点),指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专项训练、专项达标。之后再将这些小能力区进行整合,继而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记叙文写水平。初中记叙文写作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概括而言,就是能够运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这四种基本表达方式,生动地写人记事。根据这一要求,分解,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能力区:

(一)记叙文六要素把握能力。此能力区首先要求学生说清楚所叙述的事,尽可能全面,避免有所遗漏。一般而言,学生凭借小学的功底,基本上能达到这种要求,关键在于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六要素。即通过典型课文分析及适当的写作练习,使学生懂得并掌握六要素在记叙文中位置、形式的多变性。如初中第一册第一课《这不是一颗流星》(旧教材),就时间、地点而言,各有两个:万人礼堂看戏熊时,阿婆生病躺在医院时。又如,记叙文六要素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非泾渭分明,往往会出现过与结果融为一体的情况。

(二)运用倒叙、插叙的能力。平铺直叙是不少学生的“拿手戏”,但在大多情况下,“拿手戏”往往变成“流水账”,如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令人读来生倦。要改变此种状况,教师可作以下尝试:引导学生放弃平铺直叙的写作视角和结构模式,例如,尝试着从一件事的结果写起,即倒叙;从一件事的中间(经过)写起,即插叙。之后让他们自己比较一下,就文章的生动性而言,哪种更新颖独到,能够激发他人的阅读兴趣。也可采用“三步走”的针对性训练,第一步,熟记课文中出现的范例;典型的倒叙结构的范文有《背影》等,插叙结构典型课文有《驿路梨花》等。第二步,修改一篇“流水账式”的作文;按倒叙或插叙顺序写一篇作文则是第三步。这样以来,从理论到实践,由易而难地进行产生枯燥乏味感。

(三)在叙事中进行生动描写的能力。该能力区又可分为以下几个能力点,教师可结合所学课文进行强调,之后安排针对性训练。

1、以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可用初一册《航天女英雄》,写作训练则就近取材,如命题小作文《在课间》、《自习课上》等等。

2、以生动的肖像、神态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色。针对性训练题目可定为《初见某某》、《某某人第一印象记》以及《写作业的某某》等,要求用简单的语言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色,从而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3、自我心理该画能力。要求学生多角度表达自己内心情绪。可设计小作文《烦闷时刻》,或让学生描写自己高兴心情,却不能出现“高兴”等词。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的能力。以《第二次考试》为例进行重点讲解,之后写小作文《我的同桌》、《我的老师》等。

5、点面相结合式的场面描写能力。训练题目可定为《课间老师来了...》。

怎样写好经过

一是让学生大胆运用推理,推理事,推理人,推理出合乎情理的必然逻辑;二是让学生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材料,丰富故事,是内容充实;三是写前要进行讨论研究,每人列出提纲,然后挑几个学生照自己列的提纲说一说,让别的学生评一评,结构是否合理,主题是否鲜明。不行的再帮他设计修改,再让他认识,认识怎么改,从中学会写。当然,这样费时费力。但只要做下去,学生这样进行开放性的学习,写作记叙文肯定会大有提高。我通过这样做,就连平时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爱写了,动起来了,主动参加到提高作文水平的行列里去了。收效确实很大。学生由怕写作文变为爱写作文了,并且出现不同凡响的能力,比以前进步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真实”的问题。有人强调作文要真实,但这不能机械地去理解。认为照葫芦画瓢就是真实,把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原封不动地搬来,对真实进行狭隘地理解。如果要这样,绝对培养不出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也难培养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干巴巴的人,对作文无实际写作能力。因此会害了学生。另一方面,生活毕竟是需要取舍的。这取舍其中就否定了照搬。比如,一个抢救人的场面夹一个小偷,伸手把别人的钱夹偷走了。你写这场面,一般就不能把这骗子写进去,而应当集中写他们那种文明奉献精神,使主题鲜明而突出。再一方面是,作文有时是应试,时间紧、材料少、来不及准备,不虚构怎么行? 当然,学生在写作文时,还要学会和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使作文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景,生动、形象、传神。同时还要有高尚的情操,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等。这样才能文如其人,形神兼备,相得益彰。但在一篇文章里,很难全面兼顾。就记叙文的展开问题,重点进行了论述。因为展开了,才能牵神动性,才能寄议论与抒情融入记叙去。

关于学生写作的情感表达: 强调“用故事表达出一种思想”

由题目演绎而来的故事要有一个明确的主旨,不能为编故事而编故事。用讲故事来说理,比起单纯的说理更具魅力。记叙文既然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受,那就应该明确地表达一种思想,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这种思想就是文章的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剪裁和行文的方向,而表达思想主旨的方式一般是描写和议论。优秀的记叙文除了通过要言不烦的议论对主旨画龙点睛之外,还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来彰显主题。强调“将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 主旨是故事的灵魂,主宰着故事的审美价值。而突出故事主旨的最好办法便是将故事的主旨蕴涵在描写之中。这就要求学生写作时需通过场面的描写组接故事,并把故事的主旨揭示出来,即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让它表达出鲜明的主题,而不是满足于线条式的过程交代,贴标签式的议论鉴定。那些只有故事框架、概括叙述和空洞议论而缺乏具体生动的描写的记叙文绝不是好的记叙文。好的记叙文应该充满着生动形象的描写,即在行文中除用好陈述性语句,交代人、事、物的有关情况外,更要用好描写性语句,运用精彩的动词、形容词和恰当的描写手段来描绘人、事、物、景的特色,使之栩栩如生,并表达出生活的情韵和理趣。同时,恰当采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聚焦式地对人、事、物、景的某一特征进行描摹抒写,也可以形成超凡出众的点睛之笔,使文章意蕴深刻。

************************************************************************************************************************************

********************* 我觉得,这些观点中,有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一是让学生大胆运用推理,推理事,推理人,推理出合乎情理的必然逻辑;二是让学生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丰富材料,丰富故事,是内容充实;三是写前要进行讨论研究,每人列出提纲,然后挑几个学生照自己列的提纲说一说,让别的学生评一评,结构是否合理,主题是否鲜明。不行的再帮他设计修改,再让他认识,认识怎么改,从中学会写。这个办法很好,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整体提高水平,悟性好的学生通过老师点拨,很快明白道理,悟性差的时候通过全班讨论也能够明白经过怎么写。关于修辞手法怎么用的问题,我也有一点小的建议:教师在改作文的时候,应该和学生面对面,边改边和学生讨论,什么时候加入环境描写,什么时候加入动作语言描写,什么时

候加入心里活动描写。

下载写记叙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写记叙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人记叙文 教案

    写人记叙文 教案 一, 揭题导入: 1,生活中很多人,他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说说你都喜欢哪些人,或是哪些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 2,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要点......

    写记叙文的方法

    勤奋的汗水,滋润出智慧的鲜花 写记叙文的方法 第一段, 开篇点题,略写。 第二段, 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对某方面特点重点描写。详写。 第三段, 用某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凸显人物品质......

    写人记叙文课堂实录

    写人记叙文讲解 话题:以同学或老师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来讲评不久之前写的一篇记叙文,要求大家写自己班里的同学或者自己的老师。作文批改之后,我发现大......

    六年级写人记叙文

    如何审题? 1、审清题目,明确写作对象 《我家的小猫》《乐于助人的同桌》《风趣的爸爸》《暑假》《一位严厉的老师》《我学会了煎鸡蛋》 2、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乐于......

    小学写人记叙文

    小学写人记叙文1 父亲,对于我来说,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词。在我心中,父亲是本很厚的书,我怎么也找不到那最精彩的一页!——题记很早以前,爸爸在消防局内当科长,工作很忙,我跟他相......

    高中记叙文写人教案

    学习目标:指导写作“写人的记叙文” 学习重难点:怎样突出人物,将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点评与学生实践相结合 课时安排: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导语: 记......

    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我们应该知道,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离不开写事。事是写作中的线,缺少了事件,文章就立不起来的。因此,写作前,我们确定好要写人是谁?他具备什么品质?要通过什么事......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写人记叙文写作技巧 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一、写一个人。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