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时间:2019-05-14 01:5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

在历史高考试题中,问答题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要题型,也一直是考生难得高分而又特别有利于高校选拔 优秀人才的传统题型。多年的测检统计表明,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得分率大体上在35 —50 %之间。如1995 年 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公布的当年三道问答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5、0.38、0.33,平均为0.38。1996年两道问答 题的抽样统计,湖南平均为0.45,山东平均为0.49。换句话说,考生在解答问答题中,失分一直是比较严重的。

造成问答题解答失误的原因,首先是试题的设计有较大的难度。这是选拔性考试的性质决定了的。从这一 角度看,我们永远也不要指望何年能获得皆大欢喜的得分率。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在减少失误、力争高分方 面无所作为。相反,由于问答题解答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在考生方面,因此,认真分析出现失误的原因,努力探 索减少失误的办法,不断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实在是我们在迎考复习中必须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 主要就失误原因作些分析,从中可以悟出一些减少失误的办法。从学生平时的检测答卷和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学生在解答历史问答题中的失误,主要是由于知识、能力的 缺陷,答题技巧、表达水平的不足以及审题、答题习惯的不良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大多数学生得的是多项综合 症。下面概括为四大原因作些具体分析。第一,审题不慎。

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这是准确完整地回答好试题的关键。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表述越来越精确,每道题的知识考查重点、能力考查方向都指定得十分明确;与之相适应的是题目中的限制词语大量增加,指向 清晰具体。按理说,这的确为审题减少了障碍,可实际上,许多学生仍然在审题上频频失误。细分起来,主要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粗心大意,未看清题目要求。少数学生平时没有细心审题的习惯,考场上自然改变不了粗心大意的毛病,故常将题目要求看错。例如:

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结局怎样?其原因是什么?又分别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些学生在回答此题时,总容易忽视第二问的“其”字,把出现如此结局的原因答成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 原因。又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毛泽东是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阐述中国革 命道路问题的?与同时期“左”右倾错误理论相比,毛泽东的阐述有什么突出特点?

一些粗心的学生,一见此题,自以为十分熟悉,于是详写了毛泽东在十年内战时期开辟井冈山道路的丰功 伟业,却忽视了题目中“不同时期”的要求,答案自然很不全面。2.理解偏颇,弄错了题目要求。

审题中的失误,并不全是粗心。有些学生,审题是很细心的,但由于对题目的理解发生了偏差,结果还是 出现了失误。例如:

为什么当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西方科学技术已经牢牢地站在了世界前列,而曾经辉煌了几千年的中国 科学技术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试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

答好此题,必须正确理解两个问题:一是“历史的和现实的”含义,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与政治、经 济、文化密切相关,不能只就科技本身而言。许多学生回答此题,正是在这 1

两个关键问题上出了偏差。一是分 析原因时只就科技本身的发展而言,未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二是把“现实的原因”理解为当代 的原因,于是大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其实,此题中的 “现实的原因”,指的是“历史步入20世纪的时候”的原因,而不是指当今时代的原因;由此推断,题中的“ 历史的原因”,当然就是指19世纪末以前的一段时间——从中国科技领先变为西方科技领先的时候开始,即明 朝后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出现的原因。又如:

结合史实说明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并指出二战前后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答好此题的关键,在正确理解“影响”的内涵。有的学生受不正确的思维定势的约束,对垄断资本主义的 认识相当片面,因而只看到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殖民地的争夺,激化了相互间的矛盾,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史实,而忽视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等积极影响。这种片面的理解,显然偏离了 题目设计预定的能力考查方向。

3.阅读受阻,看不懂题目要求。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材料问答题中。1991年的英国外交思想题,1992年的贵妃败唐题、统战原则题,19 93年的八股之害题、刘迎榷场诗题,1994年的墨子思想题、恩格斯的新结论题,1995年的秦皇汉武比较题,差 不多都有一批考生得0分。究其原因,就是读不懂材料,看不懂题目。其中尤以1994 年的恩格斯的新结论题为 甚。此题文字连同标点224个,当年许多考生读后不知所云。试想,连题目的要求都看不懂,又如何作答? 非材料式问答题,也有学生看不懂题目要求的情况。例如: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我国于公元401年至公元1000 年在世界重大科技项目中所占的比例是71%。请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

此题的问题很明确:分析这一比例形成的原因。可是从检测的情况看,很多学生却答成了我国科技在公元 401年至公元1000 年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原因。显然,这种失误是没有读懂“这一比例”所包含的内容:它说明 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别的国家和地区与当时的中国相比,明显落后。明确 了“这一比例”的内涵,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就不能只看中国,同时必须看到全世界。也就是说,解答此题必须 从全世界的情况考虑。又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分析原因。说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 的对策,并指出由此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后果。

我曾特意就此题检测过学生,竟有多人得0分。分析原因,就是不懂题目中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是什么意思(因为课本中没有出现过这一概念。这是命题设计中的问题)。有的将其理解为“凡尔赛——华 盛顿体系”(统治秩序),有的则将其理解为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更多的将其理解为“一战”之后各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或它们在国际上经济地位的变化。能够根据全题的设问联系课本内容归纳出题中的“经 济秩序”就是指的本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平发展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秩序的,人数极少,只有一批学生根 据题意,回避了这个“经济秩序”问题,直接回答“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破了这一经济秩序 ”。综观全题不难发现,此题第一问若弄错了,后面的几问会连着都错,因此,全题得0分就成了必然结果。4.生搬硬套,不区别限制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教师们大多数用强化训练方式,让学生接触过大量检测题。部分学生对于这种 “强化训练”,采取死记硬背方式予以接受,希图在应试中能碰中一二。这些抱着侥幸心理的学生,在考场上,偶然遇到内容或形式与平时练习有相似之处的试题,2

往往喜形于色,最容易忽视仔细审题。他们解答这类试 题,也最容易采用迁移原练习题答案的方式,不能按试题所限定的条件组织材料。这种生搬硬套的审题和解答 方式,在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的答案中特别明显。

应该说,1996年的唐朝文化题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是很贴近中学实际的,特别是在形式上,不仅在“概括 ”和“简要说明”的词语下加了着重号,而且还特地单列了一行“注意:不要全面罗列唐文化的成就,而要从 中作出概括并用史实说明。„„”可是答卷情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根本不注意这两处着重号和题下的 一行“注意”提示。有的既不“概括”,也不“说明”,只是罗列唐文化的成就。对于这种公然不顾试题要求 作答的怪现象,一些评卷老师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仔细辨识一下就可发现,他们中很多人是在照搬某些 训练题的答案。

我曾做过这样一次检测:先布置学生完成一道练习题:“比较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异同,说明前者失败 后者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我用下面这道题考查学生:

比较说明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差异,由此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照搬了练习题的答案,出现了我预见到的毛病。其实,这两道题的区别是很多的:①前者只要求“比较”,后者除了“比较”,还要“说明”,即不仅要 有观点,还要有史实作论据。②前者既比异又比同,后者只比差异。③前者要说明的是一败一成的原因,后者 只需指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④前者要求说明的原因只需抓主要的,且无条件限制,因此可从各种角度寻找、分析;而后者所要提出的原因则必须根据所列出的差异去进行分析,必须从差异中得出结论,这一点又暗示 出全题必须以比较说明差异为重点。照搬练习题答案的学生由于没有认真审查这道试题的上述限制条件,当然 也就发现不了两者所存在的这么多的区别。

可以这样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考试的题目越是同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内容比较接近、设问越是有些雷同,他们就越容易在审题上发生失误。第二,知识残缺。认真审题是很重要的,但它解决的毕竟只是个明确题目要求的问题,而要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首要条件 乃在于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因为全面系统而扎扎实实的历史知识才是解答历史问答题的基础。以上述戊戌变 法失败原因的试题为例,如果对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时中日两国的社会经济基础、改革政治势力、改革方式和 内容、所处时代特点等等缺乏全面的知和识,那么,即使对试题的要求审查得十分准确,也是答不出或答不好 的。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因审题不慎而失误的固然不少,而由于知识残缺导致丢分的实际上更多、更严重。

答题过程中的所谓知识残缺,主要是指下面四种情形: 1.概念不准确,常常张冠李戴。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全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每个历史 概念的内涵都有其特定的内容,一般都包含着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殊的表现形式。学习历史,必须准确地掌 握课本中的历史概念。但从历年的高考答卷看,概念模糊、张冠李戴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例如1993年的老高 考第42题第一问“什么叫‘榷场’?”许多考生就答得似是而非;1991年新高考第61题要求回答北宋东京的城 市特色及其形成原因,不少考生就把当时仅在四川地区流行的“交子”当作已在全国普遍流通的货币,因而将 “交子大量流通”作为东京商业繁荣的一个原因。这种概念不清、随意穿戴的情况在平时的检测中更是屡见不 鲜。例如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方农民南迁”混为一谈,将“汉武帝”和“汉武光帝”误为一君,将“反 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视同一体,将普法战争中法国的“国防政府”与1871年2月成立的“梯也尔政府” 当作同一个政府,等等。出现这种差错的原因,大多数是教师教学时交代不清和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准造 3

成的。例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之间的关系,一般教师都有所忽视,因此,对于下面这道 试题,学生就容易答错:

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何重大意义?清政府为什么要向台湾进军并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率军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是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大功伟业。正 因为如此,他才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但郑成功收复台湾还有一个目的,是将此地建成一个反清基 地,所以他和他的儿子郑经在台湾所建立的郑氏政权,实际上是个反清政权。这个政权在清政府统一了大陆之 后,妨碍了全国的统一,不利于祖国海防的巩固。正因为这样,所以清政府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是巩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大举措之一。教师如果不讲清这些问题,学生在回答上述试题时,是很容易将“郑成功收 复台湾”误答成“是清政府的一项巩固统一的措施”的。2.要点不齐全,忽视隐性联系。

与其他题型相比,问答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答案容量特别大,包含的知识点相当多,而且知识点之 间纵横联系十分严密。而学生解答问答题的失误正好大量地表现在要点难以齐全上。特别是知识结构中的隐性 联系,更是学生容易疏忽的地方。例如前面所举的“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问题,其中的第三第四 问是:说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对策,并指出由此导致这些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后果。

由于教材对美国、德国、日本为摆脱危机而采取的对策有明确而详细的叙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但对当 时极为重要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对策,一般都有所忽略;而这两问的答案丢失了英国,那要点是不完整 的。其实,教材对英国的对策有过叙述,那就是1932年的渥太华会议的决定(在英帝国内实际互惠关税,对外 则一致提高关税),只是教材的叙述没有将英国加强英帝国的市场保护措施同经济危机的影响联系在一起。由 此可见,对于这些学生难于发现的知识结构中的隐性联系教师必须注意指导。从这个角度说,教师对教材知识 结构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又是学生解题答案要点是否齐全的决定性因素。又如: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和20世纪60、70年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两个飞速发展时期,请结合史实分析 这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的条件和共同特点。学生解答此题时,容易出现两个毛病:一是分析第一个飞速发展时期的条件时只看到政治上的和平安定环 境而忽视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二是分析第二个飞速发展的条件时只看到科技革命的作用而忽视世界的基本和平环境。这两个毛病都可造成答案要点不全。其实,凡是经济出现高速发展的时期,都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 条件:一是政治上的和平安定环境,二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如果教师在平时注意把这些带规律性的知识交 给学生,学生解答此题就会注意抓住这两个方面,对这两个飞速发展时期的显性的、隐性的“条件”进行挖掘,并加以归纳、概括。

3.记忆不牢固,知识严重错位。

历史知识的一个特点就是机械记忆的东西相当多,而人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这反映在问答题的解答中,就难免不出现记错的情况。部分记忆力较弱的学生,如果平时不注意掌握些牢记知识的技巧和方法,不重视知 识的分类整理,就更容易出现记忆混乱、知识错位的情况。以1996年高考第47题为例,这实在是一道中学味 很浓的“大路化”试题,要选用的史实也易于寻找,但高考答卷中仍然有不少知识错位的情况,如将隋朝修建 的赵州桥当作唐文化成就,把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也当作唐朝的对外交往史实,等等。4.思路较狭窄,不会迁移知识。

这里讲的“知识迁移”是指将有关的历史知识从这一知识结构中迁移到另一知识结构中去,与挖掘知识的 隐性联系相比,它是较为容易掌握的技能,因为这种移迁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的变动归类。只要思路灵活一点,具有一定应变能力,就可以办到。如“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这一知识,在“工农武装割据”这一知识结构中,它是创建红色政权的标志;但到 4

了“中国近代革命探索史”这一知识结构中,它又变成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的新起点。请看下面这道试题:

有人说:“近代中国的探索史实际是向西方的学习史。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向西方学习的胜利。”这种看法 正确吗?试用中国近代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解答此题,必然要回答“中国革命究竟是如何赢得胜利的?”这个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势必把井冈 山的革命道路“迁移”进来。如果学得死板,思路狭窄,那是很容易忽视这种迁移的。

1996年高考第48题的答卷表明:许多考生这种迁移知识的能力还相当薄弱。该题一共两问,指向极其明显 :

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 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

就题目第一问而言,考生在答卷中对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情况都答得比较完整,但对法国19 世纪上半期工业革命及其引起的阶级关系的变化情况,许多考生却回答不出来。他们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和 后果是很熟悉的,对历史课本中叙述的“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里也先后进行了工业 革命”也是记得的,但就是由于不会迁移知识,即不会把工业革命的知识(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资本主义的 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产生,等等)迁移到19世纪中叶以前的法国来,因而不能全面地说明这 一时期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此题这一问解答失误,第二问就失去了赖以分析的可靠根据。应 该说,不少考生在这道题上的失误,与不会迁移知识是有一定关系的。

第三,能力薄弱。

这是学生解答历史问答题失误的主要原因。

历史高考问答题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实现了由考查知识为主到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大转 变,使历史学科能力薄弱的考生纷纷败下阵来。在这种正确导向的指引下,中学历史教师虽然加大了能力培养 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毕竟不是短时期内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因而它至今仍是学生的最大的薄弱环节。

这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喜欢罗列史实,缺乏归纳概括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1996年的高考第47题:

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前面已经说了,部分学生在回答此题时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可理解”的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的怪现象。其实 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生搬硬套”练习题答案这个原因外,更多的恐怕还是一个归纳概括能力薄弱的问题。就像在课堂里要学生归纳、概括一段课文的大意一样,那些概括能力差的学生总难以用简短的文字全面概括出 其内容。既然概括不出来,就只有求助于罗列史实了。

这种情况,几乎年年的高考答卷都比较突出。如1995年高考第43题,要求学生“分别指出30年代发生在中 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 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答卷看,绝大多数考生都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三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和意义。据统计,这部分内容的得分率尚不足30%!看来,加强归纳概括能力训练,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2.忽视要害问题,比较异同只看现象。

近几年,高考历史问答题中多次出现过纵向比较题,如1990年的《天朝田亩制度》、旧三民主义和《中国 土地法大纲》中关于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主张的比较,1991年的北宋东京与 5

明朝中后期的苏州城市特色的比较,洋务派、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基本主张与社会实践的异同比较,1993年的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 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的比较,1995年的秦始皇与汉武帝三方面类似之处的比较,1996年的法 国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主要不同之处的比较。客观地说,由于年年考查比较能力,学生在这方面的训 练还是比较多的,相对地说,在历史学科能力中,学生的比较能力还算强一点的,但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最 主要的是不会抓住本质的要害之处作比点,而喜欢在一些表面的现象上找异同。例如:

试从目的、内容、特点三个方面,比较我国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的改革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

解答此题除了要善于由管仲改革推及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改革”、由商鞅变法推及战国时期“各国 的变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去概括两者的不同目的和特点。而恰恰在这个 要害问题上,许多学生把握不住,因而看不到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虽在进行改革,却没有一国去改变旧的生产 关系,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化则都在积极发展封建经济、坚持用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这个最大的特点。至于出现 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当然只能从战国时期封建剥削关系已经建立,新兴地主力量已经强大去进行分析。这就 是抓住了要害。又如: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促成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原因。比较两党在两度合作的过程中自身特点发生的主要变化,并据此分析第二次合作的结果。此题的重点显然在第二问,它要求学生回答国民党和共产党两次合作之中各自的特点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 化。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比较的也是国共两党的变化,但却停留在合作、分裂、再合作 这些表面现象上,不会抓住两党的性质、路线、政策、力量以及党和群众的关系等有关党的“自身特点”的本 质性的东西作比较,从而看不到中国国民党如何从一个革命阶级的联盟演变成一个坚持内战和独裁的代表大地 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最后在政治上完全孤立,而中国共产党却由幼稚走向成熟,在反帝反封建的斗 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种巨大变化。3.分析问题片面,缺乏辩证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第7项是:“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这 是一项带有明显的学科思维特点的能力测量目标。“从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和测量的情况来看,这一能力目标是 一个弱项。一则很多人不知道怎样把历史事物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下去考察,二则以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作 为出发点,用后人的认识去苛求前人。上述做法的结果是,人们实际上对历史事物本身尚不甚了了就去妄加品 评。”(见刘凡编著《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第26页)这两年,由于中学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情 况有所好转,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仍然相当薄弱,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观点的 时候,不是绝对化、一点论,就是苛求于人。例如对儒家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评价,就存在两种片面性 :一种是只强调其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而看不到它的消极影响;另一种是只强调其被披上君权天授的外衣,排斥其他各家学说,禁锢人们的思想近两 千年,而看不到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又如: 分析溥仪三次“称帝”的原因及其结果,并谈谈你的认识。

此题第一问不难回答,只要注意紧扣“分析”这一提示要求,一般不会有大的失误;而第二问的情况就不 同了。学生感到最头疼的试题就是这类认识的分析题,因为它要求有理论,有观点,而且要求分析既全面,又 深刻,很不容易达到要求目标。学生的测试情况表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往往有很大的片面性:①大多只 看到溥仪三次“称帝”失败的结果,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不能从溥仪一而再、再而三的“称帝 ”中看到中国封 6

建势力的顽固,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以及帝国主义为维护其殖民统治必然扶植自己的走狗的 本质。②有的即使从溥仪三次“称帝”的原因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这一特点,却又不能 再深入一步,得出中国的革命必须把反封建斗争和反帝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重要结论。③对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的问题,大多只能理解其表层,而看不到这是中国历史在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之后的一大进 步。

由此可见,加强唯物辩证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实在是中学历史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 课题。

4.史学理论贫乏,一些历史观点滞后。

历史学科能力第8 项测量目标是:“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 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是对历史思维的最高要求,也是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最薄弱的环节。上述例题中学生对溥仪三次“称帝”的认识所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思维方法的片面性外,也还有一个 基本的史学理论根底太浅的问题。因为这一能力强调的是理论性,要求的是对历史事物作历史的、唯物的、辩 证的思考分析,以揭示本质,认识规律,所以连一些中学老师也感到有一定的困难。从多年的高考检测结果看,凡是理论性要求比较高的试题,无论是何种题型,得分率都非常低,它充分证明了中学历史的理论教学是个 非常薄弱的环节,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注意。

学生史学理论的贫乏是随处可见的。例如中外古今的战争不少,而如何看待战争,就有很多理论问题。很 多学生在评价某一具体战争时,往往只看到战争破坏社会生产、耗费社会财富、造成人员伤亡、导致社会动荡 的一面,因而一概视之为坏事。其实,历史上有一些战争,不仅是无法避免的,而且其主导的一面还是积极推 动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因此,对待战争必须作历史的、唯物的、辩证的分析。下面这道题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 查对战争的认识的:

有人认为,西班牙内战不仅具有通常的意义,因为它的实质是两种战争合在一起,一种是西班牙社会的腐 败和紧张局势引起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冲突,一种是由思想体系冲突和大国利益冲突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 排。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申述理由。答好这道题,不仅要熟悉西班牙内战演变成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的过程,而且要懂得俄、德、意集团 和英、法集团在这一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各自的企图,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战争原因、性质的基本理论 对它们进行分析。造成学生史学理论水平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解答理论性较强的试题时失误严重的原因更为复杂。择其主要之点,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中学历史课本本身就缺乏这方面的分析,特别是高中世界历史课本若 干历史观点严重滞后,很不适应高考的能力要求;二是高考的个别试题理论要求过高(如1994年的世界史问答 题),有些脱离中学生的实际;三是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陈旧,又长期受历史教学中“左”的思潮的影响 和束缚,至今尚未完全摆脱。这一点,从1993年—1996年的高考世界史问答题的答卷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因此,解决史学理论水平偏低的问题,还得从多方面努力。第四,表达不当。

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这是对历史问答题的文字表述的基本要求。随着采点评分向采点采意结 合评分过渡的实现,文字表达能力将明显地影响得分率。过去虽然用的是采点评分,但表达不当无疑也是解答失误的一个因素,因为一个杂乱无章的答案无论如何 也是不能与有条有理的答案(尽管两者的评分点相同)比美的,它们或多或少会影响评卷者的判分。

表达不当的情况,主要有如下四种: 1.无纲无目,段落层次不清。

有的学生答题,不肯草拟提纲,书写时又不喜欢分段分层。这样的答案,大多是想到哪儿 7

写到哪儿,与问 答题行文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的要求背道而驰,令阅卷老师感到难以理清思路,也不好判分。

2.任意发挥,造成喧宾夺主。

有的学生答题有提纲,但书写起来遇到自己记得比较熟悉的地方就忘乎所以,尽兴发挥,造成主次颠倒,详略不当。有的学生则不看题目的分布重点,对分数少的题问项答得详尽,对分数多的题问项反而答得简略。还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容易“走调”,突如其来地插入其他内容。例如:

我国古代的对外通商是怎样开始的?汉唐有何不同?宋、元、明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后来的对外贸易为什 么走向衰落?试从根本上分析原因。此题除最后一问有一定难度外,其他各问都是不难回答的。全题要求回答的问题也都围绕一个中心“对外 通商”展开。可是有的学生写着写着就“走调”了。把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甚至高丽乐等都扯了进来。当然,答题思路是受其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支配的。这种表达的失误反映的正是其知识上的缺陷。3.滥用观点,缺乏求实精神

高考强调考查能力,重视理性思维,有的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以为就是要多讲理论,于是答题时理论帽子 一大堆,答案中充塞着大量的观点和结论,亦可谓“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这股歪风,若不刹 住,将贻害无穷。4.史论脱节,逻辑很不严谨。

这主要表现在用史实说明历史观点或结论的答题中,部分学生不善于用史实作论据来支持题目的论点或结 论,或有史无论,或有论无史。再就是在论证或分析问题的时候,不注意所述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本应完 整的知识框架变得肢离破碎、残缺不全。综上所述,学生解答问答题的失误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我们所能达到的目标只能是 把种种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解答失误当然首先要依靠学生的主观努力,如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特别是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等等,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要依靠历史教师的不懈努力,靠历史教师卓有成效地指导和训练。优秀的运动员固然必须 具备应有的素质,但没有优秀的教练进行指导和培养,他们也成不了优秀的运动员。

因此,教师的教学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针对学生解题中的各种失误,教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以减少 学生的失误。教师必须善于总结,找出学生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教师必须勤于思考,不断探索减少学生解题 失误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必须勇于自责,要多从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去分析问题,因为很多知识与能力的缺陷虽 表现在学生身上,但根源大多与教师有关。如果当教师的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而不愿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 那部分责任,那么,他的学生是很难摆脱继续失误的困境的。我们冷静地回忆一下,历年高考中出现的在一定 范围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哪一种不与教师的指导有关呢?我在此强调教师要勇于自责,毫无责怪辛勤耕耘的 广大教师之意,“自责”的目的在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探索,更努力地创新,以期在加强历史概念的教学、加强 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加强历史规律的认识等方面作出更多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班级管理琐谈论文

班主任的中心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工作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德育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毫无疑问,教师应该是人类文明延续不灭的一个象征,但人们更爱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显然,塑造灵魂比教书更重要,这已是人们早就达成的一个共识。因此,教师的天职不应该是“教书育人”,而应该是“育人教书”,育好人则更有利于教好书。作为班主任同时还必须意识到这种思想在班风建设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主张: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

打架斗殴和早恋恐怕是大多数班主任都头疼的问题,我的做法是:接班之初反复强调:男生禁止留长发和穿奇装异服,女生禁止涂抹化妆品和佩戴首饰。结合学生有衣衫不整的陋习,甚至规定:上衣纽扣必须扣至上数第二颗为止。有了这些规定,学生的种种非分之想便被解决在分子状态,以后,我就很少在这类事情上费心了。德育工作有利于班风建设,由此一斑可窥全豹。育好人更有利于教好书的思想还是行得通的。

第二、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应该向管理要效益

崇尚法治,反对人治,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可以减少许多人为的因素,使社会沿着健康稳定的方向有序发展,这也是我国提倡“依法治国”的最重要的目的。

一个班级这样做,更容易实现这样的理想。预先制定好的班规要形成文字,有专人实施。浙江余姚市高中的林荣奏老师甚至指导学生专门制定了一部《班级法典》。一有法可依,班级管理即可实现自动化,同时又能带来丰厚的管理效益。老师既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可大大降低在学生中树立对立面的可能性,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教育界享有盛誉的班主任魏书生老师,正是管理派的杰出代表,也正是这些思想,成就了他的旷世伟业。

我们班的班规中有一条:如果成绩取得显著进步或成绩特别突出的,班级发给50-100元不等的奖学金,并报告给家长。正是这一规定,再加上所有任课老师的密切配合,其他学生也竞争激烈,学习气氛空前高涨。

第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要注重非权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人格的作用。”可见,良好的人格魅力,其感染力和震慑力是无穷的。古人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有些老师之所以能不怒自威,在学生中享有极高的威信,恐怕诀窍就在这里。因此,作为班主任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认为班主任的优秀人格应该至少包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严谨治学的态度,积极进取的专业化成长姿态,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敬业乐业精神等。

除人格魅力外,真诚、深沉地热爱学生也是班主任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可见,感情投入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一旦老师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相容,即使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反之,师生关系就会紧张,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学生也丝毫不会领情。这里应注意两点:(1)爱不是教育的全部,爱不能代替教育;(2)须正确处理爱与严的关系,要讲究“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要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苛”。

第四、班会是班主任施展人格魅力的重要阵地,要重视班会的作用

我的班会是每周必开的,我教过的学生最爱上的课就是班会。我之所以看重班会,是因为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展开公关攻势的一个重要阵地。把班会组织好对班集体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实践中,已经显示出班会具有五个功能:一是自我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协调功能。班会及时正确处理班级发生的各种矛盾,协调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学生与老师、家长、班级与学校的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三是培养独立能力的功能。班会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四是实施常规管理的功能,班会能唤起学生的凝聚力和上进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班级管理步入良性循环。五是促进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第五、现在是提倡资源共享的时代,要借鉴,更要创新

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是一个资源共享的世纪,不广泛收集信息、发布信息,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因此,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广开视野,博采众长,无论是知名的还是不知名的、本行业的还是外行业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魏书生老师就从企业界拿来一条宝贵的经验,即“麦当劳管理模式”;相声演员牛群从奥运会规则里借鉴出一条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和外甥女:谁表现出色就升谁的旗唱谁的歌;我也尝试过运用音乐中的旋律知识来把握学习的节奏,营造学习气氛;还运用合唱知识指导学生分声部背诵课文,效果很不错。要注意的是,借鉴不等于照搬,别人的衣服再漂亮不见得自己穿上就合适。要博采更要进行创新,最好形成经验信息拿出来和别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第六,班级常规管理高度关注“十点”

1、开学点:这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制高点。在这个点上,要站要高、看得远。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这个计划要依据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其次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班委、团支委,使他们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

2、周末点:这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作力点。对作力点要分析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如学期计划在这周的落实情况,班委,团支委的工作情况及其关系的协调,班上的表现有哪些该肯定,有哪些该纠正,下周的工作哪项是重点,哪些只作一般要求,等等,都要使学生干部清楚。

3、放假点:这是班主任工作得失的反思点。反思就是班主任要联系班上本期工作的实际,联系每个学生的表现,联系自己教育理论修养和工作方法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同时利用假期及时“充电”,如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淡》《马卡连柯教育文集》等,以便在下期以饱满的精神,崭新的姿态“走马上任”。

4、课外点:这是班主任工作反映素质教育的闪光点;也是班集体朝气蓬勃,团结向上的凝聚点。课外活动要依靠学生干部和有特长的学生去组织,在微机、英语口语、课外写作、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建立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面向全班学生,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5、劳动点:这是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的出发点;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点。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要抓好三个环节:劳动前,要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提高学生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参加劳动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作好安排,说明操作程序,强调注意安全。在劳动中,班主任做好示范,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关注学生劳动时的表现,避免事故的发生。劳动后,要关心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参加劳动的收获,分析劳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6、校外点:这是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认识社会的突破点,也是学生了解社会,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切入点。每个学期利用节假日组织几次校外活动,每次确立一个中心,如慰问军烈属,为烈士扫墓,为孤寡老人献爱心,参观大型的建设工程,登山观赏峰峦之美,矿山之貌,沿河探索河水由清变浊之原因等,突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应试局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质。

7、考试点:这是班主任在考试前后,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交谈的情感点,也是个别的学生心理由脆弱向坚韧的变化点。考试前,个别学生害怕考试;考试后,个别学生丧失信心,甚至一蹶不振。针对这些,班主任要亲近他们并和他们交谈。对害怕者,要引导他们分析害怕的原因,给他们勇气和信心,为他们壮胆。对丧失信心者,要引导他们分析考题,找到失分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给他们安慰,给他们鼓励,为他们扬鞭,使他们纵身跃马,又上大道。

8、评优点:这是班主任树立榜样,激励后进,促使班集体跃上新台阶的促进点,也是学生渴望进步的希望点。班主任在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精神文明积极分子之前,要引导学生去争取;评选取中要充分酝酿,民主提名,学生公认,让学生口服心服;评选后,要引导学生找差距,对已评上的学生要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足并要求改正;对未评上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自己找到差距,并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希望。

9、家访点:这是班主任正确处理学生与家长关系的协调点,也是学生与老师情感深化的亲近点。家访时,对后进生先应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成绩,好的表现,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告状,之后再了解家长对子女的要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对这样的父(母)子(女)关系要协调,帮助父母改进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尊敬父母。

10、评价点:这是对班主任教育艺术的考核点,也是学生进步的鼓励点。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评价,这需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教育学生的耐心,更需要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艺术。

第七、加强班级管理民主意识的培养

民主是社会进步、文明的象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民主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人的个体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所以没有个人民主意识的形成,就没有整个社会民主气氛,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围绕着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纪律,而应该立足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质,从思想道德行为品质,情感意志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形成民主习惯的内容。这是现代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教育课题。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意识形成的初始阶段,这期间,教师如何引导和教育对他们日后意识的形成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这正是对他们进行民主意识培养的好时期,班主任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尝试:

1、注意倾听,勇于承认工作中的错误。

倾听表达是一种尊重和信任,不仅有利于学生和老师沟通,增进双方感情,也有利于民主气氛的形成,由于不冷静或对班级情况了解不准确而下错误的结论,或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甚至伤害心理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作为班主任,当自己冷静下来之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立即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而且应该是公开的承认,不能因为面子上过不去而回避这样的问题,以免给学生造成久远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是一堂民主习惯的演示课。

2、平等对待学生。

平等是民主的基础,没有平等就不会有真正的民主,平等不仅表现在对待优等生学生和问题学生的一致性方面,也表现在学生和老师的一致性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对待优等生和问题学生的一样要求,一样对到,而要求同学们做到的事情,班主任也一样要作到。

3、放手让班干部主持工作,鼓励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传统观点认为班干部只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是协助老师工作的配角,这就必然导致班委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我看来,新时期的班主任,应该将班干部作为班级工作的主角,而自己当好导演,把握好班级工作的节奏和度,调节好班干部之间,班干部和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为班干部大胆工作创造环境,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我,体现出他们对班集体的关心和热爱,这样不仅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更有利于形成班级的民主气氛,养成全体同学的民主习惯。

另外,还要重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努力在班级里营造出一种整洁的、文明的、有一定文化品位的育人氛围。做到“以浓厚的文化氛围教育人。以优美的环境影响人,以文明的活动规范人。”

最好,再学一点公关知识,注意些调好班级同学校的关系,同兄弟班级的关系,同任课老师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和谐育人环境,形成有效教育合力,来达到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最终目的。

以上是我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我相信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和学生的学习是一样的,有付出才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也就越多。

第三篇:治史琐谈的论文

年来常和一些年轻朋友接触,谈到种种学习问题,其中,遇到最多的,是要我谈一点治学经验。说实话,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学无专长,平生最不乐意“好为人师”,可是自己的职业,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安排,很是矛盾。为什么呢?学问之道,广漠无穷,个人能力实在有限。庄子不是说过知者无涯,生者有涯的话吗?在短促的人生中,探讨无穷尽的宇宙和社会,特别是探讨以人类活动为主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要在上下千万年光怪陆离、变化万端、难以捉摸的社会生活中,理出一条发展规律,却不是那末容易的事。我出生于本世纪的初年,那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从高中到大学正是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大革命的失败,唤起了无数年青人探求救国的道理,我就在这彷徨求索的社会背景下,走上为学之路。

我年轻时,学习兴趣很多,想学文学,又想学经济,最后,选择了历史。我是为着求知,为着探讨中国社会的实际,进而研究历史的,无形中,便把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着眼点引向社会、经济,以及法律、政治诸方面,所以要在浩如烟海的学问大库,寻求为学之道,必须讲究方法。高中时曾上过国学概论这一门课,是以曹聚仁记录的章太炎讲稿为教材的,这样,让我初步窥见学问的大门。同时,胡适的历史考证文章,顾颉刚的《古史辨·序言》对我的研究历史,皆颇有启发作用。在社会史论战中,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出版,又扩大了我的读书视野,引起我对新兴社会科学如饥如渴的追求。我的学习范围逐渐放宽,读得很杂,开始接触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是乌里亚诺夫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布哈林的《历史唯物论》、波格达诺夫的《经济科学大纲》、《社会意识学大纲》、沙发诺夫的《中国社会发展史》,马扎亚尔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等,都成为我案头的藏书,尽管当时我对这些书的不同流派和不同论点,是很不清楚的。然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在我初学的人看来,都是很新的,皆足以耐人寻味,作进一步探讨的参考。在这时间内,我对于社会发展阶段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很感兴趣,也写过一些文章参加争论,今天看来,显然是很幼稚的、可笑的,但动机却是纯正的。比较有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那是到了日本以后,刚好那时日本学术界正在进行明治维新史的论战,主要的有劳农派与讲座派两者,我意识到明治维新史、日本资本主义发达史的研究,对中国史的研究,很有借鉴作用。特别是平野义太郎、羽仁五郎、服部之总等人的幕末史研究,很能唤起我的共鸣,我花了重金,购买了全套的《日本资本主义发达史讲座》,不时研读。同时,我翻译苏联波里也可夫的《中国封建构成的发展之合则性问题》,刊登于当时的《食货》半月刊。当然,我的这些学习和习作都不过是讲坛式的文章,并没有和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只能算是自己研究历程上的一些足迹而已。这里,我深刻体会到历史学比较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中国史的人如能结合学习一些外国史的知识,将很有好处的。我在学习日本资本主义发达史时,常用它和中国史相比拟,在比较中得到启发。可以说,后来我所进行的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与此是有些关联的。我相信,这一种比较研究法,是很好的,行之数年,必定有成。

我在研究历史中,还有一种“史料癖”,常常记住“当人类沉默时,石头开始说话”,没有史料,就没有发言权。我侧重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必须掌握大量的史料,才能进行研究。可是这些史料,在中国正史中除了《食货志》、《货殖列传》和一些政书,如《通典》、《通考》外,很少有所记载,并且他们的记载,多半是涉及到公经济,特别是关于国家财政、赋税等方面,而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资料,则记载得很少,这就给我在进行研究时以一个难题,必须另辟蹊径,搜集史料。记起梁任公先生早就指出方志、族谱、帐簿、契约都是研究历史的很好史料,我们为什么不可从中利用呢?同时,古代史家所掌握的史料,有不少系从个人的耳闻目见,实地调查得来的,这就教导我必须深入社会,处处留心,广收博采,到处皆是学问。本着这一个治学的信念,便不曾错过机会,也养成我今后访问、调查的习惯,从中获得不少好材料。抗战期间,我于福建永安县黄历乡,无意中,在一间破屋里,捡到数百张明清以迄民国时代各种土地文书及租佃契约等,当时无人注目。我根据这些资料写成文章,辑成《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一书于1944年出版,对于明清时代福建永安农村的社会构造、阶级斗争,以及一田三主等问题,皆根据契约文书,提出一些过去尚未为人论及的看法,并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的地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领域。此书因在抗战时期出版,流传不广,但已引起国内个别学者的注意,尤为日本学者所重视。1982年7月,我从日本京都到东京访问,有一天下午,东京大学田中正俊教授约我到东洋文化研究所会面,看一份材料。原来是1953年田中教授在东京大学研究院读书时,同重田德先生共同翻译拙著《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的原稿,我心中十分激动,感谢田中教授对我的厚意。此书原定由未来社出版,嗣以我的修正版出来,因而未果。五十年代末,当徽州文书流到北京时,也是我及时写出《明代徽州庄仆文约辑存》一文,发表于《文物》1960年第2期,以资提倡,并立即得到仁井田升教授的反应。现在民间文书的搜集与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社会经济史的重要史料之一。

我还有一个经验,即在读书时,如能搜集到人们所不注意的东西,便可有所突破,有所发现。我为什么开展明代商业资本的研究呢?抗战胜利后,从省图书馆萨士武馆长的尊人借阅谢肇淛的《五杂俎》,内载“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

山右”,这一记事启发我深入搜集明代徽州商人的史料,见到明清地方志和明人文集中记载甚多,于是写成《明代徽商考》。说也凑巧,最近得到日本藤井宏教授的来信,谈起他的《新安商人的研究》,亦系从《五杂俎》这段话引出来的,嗣他又见到万历《歙志》的记载,发生兴趣,循是以求,日积月累,便成巨著。可见治学之道,常是不谋而合,是有规律可寻的。在四十年代,我为进行明代商人的研究,又发现苏州有洞庭商人,那是从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有一节记载云:“……话说两山(指洞庭东山、西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这“钻天洞庭”一词很新,引起我的注意,于是,我在阅读明人文集及其他记载时,便不放过,从此追踪,触类旁通,由此及彼,终于发现大量史料,使我对于明代商人集团有一轮廓的认识。1982年晤及南京大学吕作燮同志,据他告我,前些时前往湖南调查会馆材料,获知洞庭商人在湖南力量很大,得到很多有关洞庭商人的史料,可供探讨。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但要做极细致的工作。所以我们研究历史的人在进行选题时,应该象地质探测家一样,能够发现好矿苗,就可以得到好收成。这个本领,只能靠作者平日的留心。说句笑话,就是你在读书时,风声、雨声,都要声声入耳,事事关心,这样,便会把你所需要的材料跃现于纸上,所谓“读书得间”,做学问的甘苦,即在于此。

最后,我们还知道,历史是一种综合的知识,任何文字记载、口碑传说、实物资料、正面记载和反面记载,包括一些破铜烂铁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关健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把死材料变成活东西,要做到这一点,我以为这没有别的法门,必须不怕艰难险阻,刻苦钻研,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轻浮自满,日积月累,做一个老实的读书人,就有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取得较好的成绩。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创新思维激发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

——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作者:韩志华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二中学教师 摘要:本文围绕新课改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新课改 激发兴趣 学生主体 合作探究 高效课堂 我校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四年,已有两届毕业生完全是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并参加新课改后的高考的,他们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与前几届学生相比,从整体上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这充分证明:新课改后的教学对学生的个体成长是有利的。笔者十几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历史教学,对新课改也经历了一个由不熟悉、有些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大胆尝试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思维、转变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主导,更离不开学生的充分参与,发挥主体作用,这个过程有艰难曲折,更充满乐趣与激情。下面就结合我这几年的课改实践,谈谈如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打造高效历史课堂。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高效的课堂?我认为简而言之高效课堂就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其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一、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敢于放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历史课堂就显得特别的琐屑、沉闷。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十分死板的历史知识,但付出的是孩子的生机与灵气的泯灭,人文关怀和创造精神的缺乏。而这恰恰违背了学史最基本的功能:“学史使人明智”。教育活动是要求师生双方互相配合,共同进行的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主人”。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大动力,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呢?每节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精心研究课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自主学习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导学案的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怎么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就怎么设计。学生学会,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这是主体性原则的体现。导学案的设计,一定要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能学会多少内容,就设计多少内容,不要过多过滥。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那种学生讨论后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一定不要出现在导学案上。我在给学生设计导学案时,一般包括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效果检测、交流展示、能力提升、合作探究、拓展延伸几个环节,在每段基础知识梳理后面还设置了“学习中生成的疑问”这个环节,以便学生随时记录学习中的疑惑,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与之相呼应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设置“答疑解惑”环节,把学生收集的疑问在课堂解决。同时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思维,大胆发表见解。只有教师敢于放手,善于放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思维激发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不难看出只有教没有学的教学永远不会是高效的,而要实现高效课堂下学生的学,就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我经常用到、效果较好的有:联系实际,引起共鸣。比如我在讲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一专题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就用了这一方法。因我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都有帮家里干农活的经历,对各种农具比较熟悉,我在讲这一课时,就请学生结合图片介绍自己使用过或看到的农具,学生立马来了兴趣,争先恐后的发言,当学生探究学习难点“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这一环节时,我也结合本地农业实际情况,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而在实现三维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作为农民的辛苦,学习农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拓展延伸环节,我特意去学校食堂拍了一些学生扔掉的剩菜剩饭,引导学生就农业与民生问题发表见解,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我还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历史情境短剧。每个短剧的人物、剧情都是我和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由学生在班内亲自表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探究、理解、掌握,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激发起来,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比什么都重要。我在讲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太平天国运动》时,请学生和我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和查阅的历史资料设计了历史情境短剧《天京事变》,并在班内挑选了六位同学扮演其中的历史人物,不管是编剧的还是表演的甚至连观剧的同学,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有同学课下和我交流时还说:这样学历史太有意思了,课上知识根本不用背书全掌握了。再比如借助典故,以奇引趣。例如在讲中国古代史时,可以利用的典故很多,像罄竹难书,指鹿为马,破釜沉舟等,引导学生探究典故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还有精读诗词,以诗牵趣。例如在讲到红军长征时,可以通过读毛泽东的词《长征》,引出红军长征路线,感受革命者英勇无畏的精神;除此之外借助视频、图片也是我们常用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手段。因为图片或视频,能增强直观效果,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我在讲必修二《自由放任的美国》时给学生播放了经济危机的视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三、小组合作探究发挥集体智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保障。高效课堂必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合作探究。《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历史课改应有利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组内互助合作,组间评比竞争,能有效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责任分工明确,又相互依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等,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去探究与交流,教会学生去互相学习互相解疑,使学生真正掌握学法,实现“会学”。我校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方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几年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根据历史教学实践,探索出来的一些关于打造高效课堂的经验,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课改之路还很漫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课堂,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以新的课程观为指导,创建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但实施新课程以来不少教学行为的改革只是流于形式。为此,结合本人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课程改革 创新

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永远重视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不应只停留在口头,而应是自觉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本文仅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1.反对借口把握历史基础知识,又使历史教学重新回到旧课程教学的老路上。历史新课程已实行几年了,但还有不少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仍用旧的教学方法,他们主要舳理由是,旧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应试能力的提高。其实,他们错了,因为新课程的考试内容要求与旧课程有很大的差别,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方式,包括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答案模式化等等,肯定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考试要求。在教学新课程时.应该采用“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应该使“教学活动的内容更丰富,活动的形式更多”,比如I探究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在网络上与别人探讨历史问题,还可以小组讨论,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辩论等等,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爱好,又能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如“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因此,进行新课程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改变旧观念,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进行教学,否则,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了一纸空文。

2.反对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有不少历史教师,在高举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旗帜下,认为可以放弃历史的基本知识,而片面强调学生的思辨性和开放性,这只能导致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导致学生人文素养、民族意识的缺失。比如,在学习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时,假如连“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性”都一无所知,就不可能达到新课程必修课程《历史I》所要的教学目标,不要说通过古今贯通、中外相联的专题,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使学生获得启发,更好地认清国情、熟悉世界,就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一般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也没有。不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民主”的概念,不了解它们发展的前因后果,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民主与专制”在中外历史上的影响等等。假如学生不把握历史的基础性、典型性、时代性原则,越是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得出的结论可能就越背离教育的目标,这肯定不是实行新课程时所愿意看到的。因此,尽管新课程强调宏观性、思辨性和开放性,甚至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但在把握历史基础知识上,与旧课程的要求有一致性,这是新课程对旧课程继续的一面,这也是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继续发扬的一面,假如忽视历史、基本知识的教学,去空谈改革与创新,这种改革和创新必 然失败。

3.历史教师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才能使历史新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得以顺利进行。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 “假如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改革,那就必须从改造教师本身的心理开始,假如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依旧不变,即不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那么即使一再提高教师工资,他们会改头换面地使任何新的教科书去适应自己的旧观念”。这的确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要害。历史教学本来是一门有趣的教学,就是在旧课程的教学要求下,真正优秀的历史教师也会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充满理性的光辉、充满情感教育的温情。可是,在调研中却发现,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的排序中,历史排在第三位,历史课被学生视为枯燥乏味的课,这种结果的出现,要害是不少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职业道德不高所造成的。同样的道理,在新课程推行的浪潮面前,假如历史教师仍然保持着旧有的专业素养,就是最好的高中历史教材、最好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新课程的历史改革与创新也是泡沫一般,看起来很美,实质上却是空的。毛泽东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美最亮的图画。德国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因为他们不像英国人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所带来的一大批旧工业,更因为他们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就是这些杰出的人才在德国的领土上“画上了漂亮的图画”。面对一穷二白,大多数民族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画上满意的画卷,这说明,图画能否画好,历史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绘画者本身。现在,面对新课程的改革,但愿历史教师也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这必须以提高专业素养为前提。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在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或材料的过程中,在评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辩论中,在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中,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在引导学生“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中,都能使学生带着信任的眼光,不时地点点头。无论是课堂上学生论辩的出色,还是老师面对学生的反驳,从网络上下载有效的信息,拥有高素养专业的历史教师都运用自如。尽管新课程的主要方法是“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但主导者的专业素养差、职业道德低,主导者就会把主体者引入歧途。因此,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新课程改革与创新才有成功的可能。

总之,历史是一门基础学科,可引导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历史包含着人类从古到今传承下来的知识财富和宝贵经验,其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发扬和借鉴的。在新的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理顺教材思路,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找出历史教学的最佳途径,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问答题解答失误琐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最终定稿)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范文大全)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5篇材料)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

    2017年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2017年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一、打造阅读课堂,把握知识脉络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打造“阅读”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对于学生的在历史知识方面的......

    10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10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历史课程-21世纪新人的训练 场 2009-01-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教师绩效工资最新消息三、处理教材应注意内容决定形式 事物的内容决定事物的形式,内......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5

    浅谈历史课堂中互动交流式教学的实施 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潘百钰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文是对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与同......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精选五篇)

    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摘 要: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作为一门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殊学科,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开展高中的历史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成为了......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论文 讲好历史课,难。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内容的老套和知识点的琐碎,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准确传授知识、把握重难点的同时把历史课这份粗粮精工细作成宫廷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