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学论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1:2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交心理学论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交心理学论文(模版)》。

第一篇:社交心理学论文(模版)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这就是说,人总是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发展的。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望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获得友谊和理解,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都向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中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1.渴望与人交往,但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所固有的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等性格促使其交往欲望强于其他人群。正如德国学者斯普兰格描述的那样:“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但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的仅为60%;27.8%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一般;12.2%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多问题;3.4%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表明有40%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在交往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等不良心理

自卑是个体因担心失去他人尊重而引起的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不健康心理表现之一。究其原因,或由于学习上的差异,或缺乏文体等方面的特长,或相貌、身高、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如别人,或因上述诸方面而自我评价过低。特别是个别自卑感极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自贬自责,不愿或不敢大方地与人交往,结果就影响到其与周围同学的和睦相处。与其相反,自负则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自以为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自然落得曲高和寡、缺少知音。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又一心理障碍,是在才能、成就、地位或境遇不如别人时,由羞愧、愤怒、怨恨等产生的复杂情绪状态,它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从本质上讲,嫉妒是看到与自己有相同目标和志向的人取得成就后而产生的一种不适感,是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结果,因而也是一种影响交往的不良心理。

3.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开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踏着铃声进出教室,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这一形象的描述,真实地反

映出当今大学生网络交际的现实,加剧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趋势。调查表明,有39% 以上的学生认为,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使自己沉迷其中而脱离了实际生活。实践证明,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或以网络社会代替现实社会,就会弱化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4.经济状况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

大学校园中存在一个贫困生群体,近年来,这个群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大学生因家庭困难使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其心理压抑感增强。此外,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多样性及新奇、互惠的特点,也给这些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使其变得愈发不爱交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参加需要经济投入的活动,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回避或不善交往的性格缺陷。

因此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我们要想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也要学会一定的方法。

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相当多的人错误的认为拍马屁、讲奉承话、请客送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决窍在于你必须有开放的人格,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首先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你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去尊重和欣赏他人,你就达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换个角度想,若有人对你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毫不虚假的欣赏和尊重,你肯定会由衷地喜欢他(她)们并与他(她)们真诚相待。

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不断提高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

学会赞美!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生命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和被承认的需要。你称赞别人,恰好能使他人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实际语言,常常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问题在于,要学会善于赞美,要讲究赞美的分寸和方式,真诚地赞美别人,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说出对方的可称赞之处,这样才显得合乎情理,才能拉上,别人并不缺少值得赞美的东西,在乎的是被人关注和发现。我们都有体会:一句赞美的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阿谀奉承之感。

学会倾听!达和倾听在交往中同样重要。实际上,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艺术。很多人希望有人听他倾诉,以满足他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某种意义上,倾听是对他人最好的称赞。遗憾的是,有些大学生,自认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愿听或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因此,很难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一位哲人说过:“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很明显,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所以,要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能耐心、虚心、会心地听,在听的过程中使对方感到你对他人的尊重,自然也就达到了你交往的目的了。

学会感恩!人云:“人只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可忘。”感恩不仅是个人良好交往能力的需要,更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赫舍尔认为感恩意识意味着承担任务,受到召唤,它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事实证明,常怀

一份感恩之心,就会主动帮助别人,就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同,而不懂得回报的人,就不愿为别人做好事,就不能得到大家的接纳和喜爱。所以,我们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生命所拥有的一切,强化感恩意识,时时对助人者心存感念,这样就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

掌握批评的艺术!融洽的人际交往并非都是一团和气,真正的友谊包括善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诚地帮助别人分清是非恰恰是交往真诚的体现。要学会批评,掌握语言分寸,先肯定其优点,再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对方就往往容易接受和乐于改正。在批评别人时,切忌只图一时痛快而不顾及对方自尊,否则会让对方不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其结果不但违背初衷,自然也失去了批评的作用和意义。

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语言,学会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尤其要养成对人用敬语、自己用谦语的习惯;谈话要有幽默感,同时还应注意讲话时的表情、节奏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通过学习《社交心理学》使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和交往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交往能力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性。社交心理健全的人能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人脉,提高成功率,能够主动融入现实生活与环境中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替身个人社会价值;反之缺乏健全社交心理的人,则容易形成一种失调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工作和学习,最后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大势,与社会脱节,不利于个人发展进步。因此,培养健全的社交心理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和目的,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掌握科学的社交技巧,并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努力践行,就一定能够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日后的做事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姓名:李复辉

学号:08121068638

专业:农机0803班

qq:740023955

第二篇:社交心理学论文

社交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应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交往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学科。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社交心理学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社交心理学论文一

随着网络在社会中的普及,网络与人们现实生活的结合愈发紧密,人们可以轻易在网络中获取信息,教育也可以从网络方式中得到全面拓展。基于这种发展现状下,人们的思想极易被社交网络影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社交网络的影响力之大是不可小觑的。为了使社交网络得到更好地应用,相关部门应从心理学视角下,对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加以约束。

一、社交网络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分析

2014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社交网络用户中,18至35岁群体占据了64.4%的比重,高中到本科这个阶段的社交网络用户群体则占据了84%的比重,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我国的社交网络用户中,年轻群体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在这里面,更多的是在校学生,这里包括了初中、高中和大学。年轻人对网络的喜爱与广泛运用,注定了学校的教育与网络无法分割,学校教育已经迈入了网络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时代。网络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固定单一,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易的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不仅在量上能够达到人们的需求,在质上同样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满足,信息来源的丰富与多样化,促使人们认知方式的改变,举个例子:近年来,我国的微博平台发展十分迅速,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主流微博平台用户已经上亿。微博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便捷的传播方式,微博舆论经常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曝光社会不良行为、关怀弱势群体、监督政府部门的工作、关注生态环境等,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另外,微博舆论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可以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解决困难。有关部门在进行救援计划时,会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计划实施起来也会更加效率。基于这种社交网络下,人们很容易被其舆论影响,从而产生个体行为的变化。

二、社交网络管控难点分析

(一)网络形势下个体行为规范的控制难点

通过正确的舆论宣扬与行为指导,学生可以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网络时代的来临,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不良影片与言论在网络上大量充斥,且没有完全有效的肃清措施,年轻人很容易就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负面信息。年轻人冲动、热血,富有模仿意识,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其思想观念很容易被牵引、被误导,枯燥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对外界社会充满向往,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与煽动,人们很容易便产生暴力等相关行为,进而给社会带来损失,给自身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在网络时代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对网络健康环境的营造,有效规范年轻人的行为习惯,最终让年轻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走上正轨。当然,目前这方面的技术还并不成熟,故而我们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要如何发挥其有效的行为控制作用?关于这一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网络时代下舆论导向的控制难点

网络环境难以全面监控,往往网络上一件小事,很容易在网民的围观下,造成剧烈的宣传风暴,这种宣传的价值观难以把握,网民的意识也相对薄弱,在没有权责的情况下,很容易给社会,或者给个人带来极大压力,进而造成个人生活秩序的紊乱或者是社会的动荡。这种是无意识宣传,而若是反动分子通过网络,进行不利的舆论宣传,再经过有心人的大量传播,也极有可能给社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对社会的稳定也会构成威胁。

(三)网络道德监督的难点

网络信息的出现,使网络教育强势介入到了这一教育过程,并且发挥出了极强的作用,然而网络环境具备虚拟与隐蔽性能,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意发挥的社交环境,在这里,舆论与信息得不到监督,虚假、暴力、淫秽等信息无处不在,这些信息的出现,在满足了青少年好奇心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扭曲引导,这些得不到监督的网络教育,使网络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三、基于心理学下如何对社交网络个体行为加以控制

(一)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在国际中发展历程较长,最为传统的监测手段一般采取手工操作,以人工方式为基础,通过员工监测指定页面的方式,检索出页面中重点监测词汇,从而寻找出最新的舆情动向。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该种监测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大量信息的需求,基于此,TDT研究项目产生,其核心内容包括话题追踪、监测、报告及关联监测等。构建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需要广大技术人员与政府机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网民实际需求,不断健全系统监测模块,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监测过程及程序的角度分析,其框架本质为获取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依据不同用户要求分析.(二)利用主流媒体第一时间造势

因为社交网络舆论具有易传播、关注点比较多的特点,所以利用主流媒体对其进行引导,为其造势,吸引人们注意,且主流媒体的公信度可以把微博舆论的可靠性瞬间提高,使群众信服。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主动关注微博舆论,预测微博舆论走向。当微博舆论有走向混乱的趋势时,主流媒体要利用其强大的资料搜集能力及时拿出证明,为微博舆论澄清真相,不给那些虚假信息传播以可乘之机;二是建立起合理的微博舆论应对机制,主流媒体建立自己的专属微博平台,当微博舆论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主流媒体可以鼓励专业、理智的微博舆论的发表,提高微博舆论的整体质量。主流媒体专属微博的开通,对于群众问政有着监督作用,有效改善群众网络问政情况,比普通媒体更有实际意义。

(三)引导舆论代表的言论

在越来越多的微博舆论事件里,我们认识到了舆论代表言论的重要性,这些舆论代表在微博舆论的内容和结构中都处于核心地位。所以要想正确地引导微博舆论走向,必须要先培养合适的舆论代表。正确引导舆论代表言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宣扬正确的网络道德,在微博交流中,要鼓励舆论代表们深入挖掘舆论的内涵和背景,全面了解舆论的内容,做到实话实说;鼓励他们尽量在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发表专业性的见解,做到见解独特、有深意;鼓励他们学习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鼓励他们接纳其他人发表的意见,而不是一家独大,做到善于倾听;二是培养主流舆论代表。在选择主流舆论代表时,要选在社会中话语权比较重、素质合格、专业水平扎实、有较强的判断和引导能力的个人或单位。他们发表微博舆论时,会产生比较大的反响,在引导舆论走向方面有强大的控制力,即促进了微博舆论健康发展,又提升了自身的形象。

(四)严厉打击社交网络舆论操控现象

要想正确引导社交网络舆论的走向,必须要先打破网络公关对言论的操控现象。如何严厉打击舆论操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便进行:一是加强对运营网站的监督和治理。对于舆论的运营网站,要加强监督,确认是虚假信息或者受到操控的舆论,要求运营网站作出解释,阻止虚假舆论的扩散。对虚假舆论运营网站,有关部门可采取删帖或者直接封号的方式进行严厉打击,如果情节比较恶劣违反相关法律的,可通过信息部门查询其IP地址对其进行抓捕拘留。另外,建立舆论实名制也是一种阻止虚假信息传播的有效手段,遇到虚假信息可及时查询到个人详细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二是社会各部门联合打击网络公关。网络公关得以生存是因为其复杂的关系利益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公关问题就要切断这些关系利益链,所以需要网络、行政、司法、企业等各个部门联合,团结一致打击网络公关。同时给网民普及网络公关的危害,让网民不给网络公关提供便利,抑制网络公关的嚣张气焰,网民一旦发现网络公关的存在,立刻上报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置。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社交网络平台也越来越发达,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网络只是一个工具,不止是正确地认识这一工具,我们还要运用科学有效的办法,使这一工具能够切实为我们的教育服务,使我们能够培育出具备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且具备高素质地人才,最终使教育能够达到服务人类,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据此在这个发展趋势下,需要对社交网络的应用进行正确引导。利用主流媒体第一时间造势、确立舆论代表发表有影响的言论、严厉打击网络公关对舆论的操控等,帮助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为青少年学生创建一个有益身心的发展平台。

社交心理学论文二

摘要: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由 QQ、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IM)和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服务平台(SNS)成为用户能够通过各种文本展示自我并与各类“熟人”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如果把这些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视为一个巨大的“虚拟剧场”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进行精心表演,目的是为了建构在朋友圈好友中“理想的形象”。本文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解释一些现象,理解我们自己及他人是如何通过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建构“公共形象”的。

关键词 :

戈夫曼 拟剧理论 印象管理 社会互动

由 QQ、微博、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IM)和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络服务平台(SNS)组成的现代网络社交工具,正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时代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市场取向。这些新兴的网络社交工具借助其易于掌握、方便快捷、辐射面广等优势,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习惯。随着这些网络社交工具被普遍接受和使用,一种新的社交形态,即“虚拟社交”应运而生。本文将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来浅析虚拟社交网络中的这些社会互动行为。

1.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戈夫曼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这一戏剧思想,并试图用它来解释人们之间互动的动力学。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也把演员与观众分隔开来,从而造就出一个表演中的世界,使观众暂时忘记现实的存在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表演出来的世界中去,跟着演员所呈现出来的那个角色去体验另一种生活。

1.1表演框架

表演框架是指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会按照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表演框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或因素:(1)剧本期望。也就是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限定。社会是一个一直在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但是,在个人行动的后面隐藏着强有力的“剧作家”,这个“剧作家”就是社会体系,它不允许个人离开剧本。人们的行动受社会体系预先写好的“剧本”的限定。当然,人们的行动也会受其他人,包括其他演员和观众的影响。(2)剧情。所谓表演,就是在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舞台上扮演着角色,都是表现剧情的人,即剧情表演者。表演的目的是要表达某种意义。戈夫曼认为,表演者可能很真诚地相信他所表演的行为,也可能不相信自己所表演的行为,而是做给别人看的。(3)剧组。戈夫曼把在“表演某种剧情时进行合作的一些人”,称之为剧组。(4)表演区域。包括前台与后台。前台是按固定方式进行表演、为观众规定的特定情景的舞台部分,主要由布景、个人外表和举止等三个部分组成。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和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只有关系更为密切的人才被允许看到“后台”正在发生的一切。(5)假面具。在戈夫曼看来,人们之间的互动,就是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但不是表现真实的自己,而是表现伪装起来的自己,在他人面前故意演戏,也就是戴着假面具在社会中生活。假面具是同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相一致的前台行为,是一种角色面孔。戈夫曼认为,“假面具”并不等于欺骗工具,两者是有区别的。

1.2印象管理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实质是“印象管理”。他认为,“在人际互动中,不管个人具体目标是什么,他的兴趣始终是控制他人的行为,特别是控制他人对他的反应。这种控制将主要通过影响他人而逐渐形成的限定而实现的,而且他能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这种限定的目的,他给人的这种印象将引导他人自愿地根据他的意图而行动。”这就是所谓“印象管理”。在“拟剧理论”中,戈夫曼用印象管理理论解释了我们根据什么来表演、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表演、怎样去表演的问题。戈夫曼认为表演是被有意或无意地设计出来的,用以给他人制造一个“我们是谁”的印象,这是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拟剧理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

2.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社会互动行为

常见的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社会互动行为有以下几种:(1)发微博(发状态、发说说)。利用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提供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即时分享表达心情、感想,发布信息的一种行为。(2)加好友(加关注)。利用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提供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找搜寻与现实中的好友、陌生人建立网络虚拟平台上的好友关系,在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上随时随地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3)评论。用户对其他用户所发表或者转发的内容,通过文字或者表情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作为对发布者本人及所发内容的回应的一种行为,例如:点赞。(4)转发。用户看到其他用户所发表的内容,大多数是因为对内容的认同或欣赏,想以这种形式间接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并进一步扩散到自己的圈子中与他人分享的一种行为。(5)赠虚拟礼物、卡片等。利用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提供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制作或挑选虚拟礼物、卡片等形式,在平日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向被赠予方表达自己的心意的一种行为。

3.虚拟社会互动行为的拟剧理论解析

由上述的几种常见的虚拟社交网络中的社会互动行为可以看出在虚拟社交网络的“舞台”上,每位“表演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演员的表演分为四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代表着一种表演意义:(1)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是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与标准不一致的行动。现实理想化的面孔,首先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掩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表演模式,这种模式的特征就是集中展示自己理想化的形象。在发布内容前,我们会自己斟酌自己想发布的内容,心里暗暗评估这条内容是否能够获得观众的肯定,是否会被某些人耻笑。我们精心编辑文字与图片,等待着回复和“赞”。(2)误解表演。这种表演的目的是使观众产生错觉,比如为了获得尊重,一个本来脑中空空如也的人在社交工具及网络平台上装得很有学问,本来并不富裕的人炫耀自己的奢侈物件或者“高档生活”。(3)神秘化表演。与互动方保持一定距离,使对方产生一种崇敬心理的表演称之为“神秘化表演”。戈夫曼认为,对一个人越熟悉,就越容易轻视他。所以,有的“熟人”更愿意发布让人看不懂的内容或曲高和寡的内容,以将自己与大多数人区隔开来。这样做就是让观众对演员产生“陌生”的感觉。(4)补救表演。戈夫曼对此提出了四种补救措施:①表演者使用的补救自己表演的预防性措施,它包括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②观众或局外人用以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的保护性措施。③表演者还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使观众或局外人都能为了表演而使用那些保护性措施。④观众有意的忽视。例如:用户对所发表的内容或者评论有删除的权利;用户有可能将朋友圈场外产生的尴尬放置到朋友圈中,主动表露这种丢面子或者尴尬行为,但这种表露是经过修饰的,让人觉得自己“可爱”,而且希望得到大家的安慰,甚至期望得到大家认为自己“可爱”的结果。好友对其所发的内容不予以评论,予以忽略等等。

每一个人都是在舞台上用心投入表演的优秀演员,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虚拟的网络世界。每一个人与他人不断互动交流尽力向他人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扮演好自己的每一个角色。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作为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中比较经典的理论之一,在现代发达的网络信息化社会中依旧散发着其独特的经久不衰的魅力!

第三篇:社交礼仪论文

社 交 礼 仪 论 文

院系:**学院

专业:** 班级:**班

学号:** 姓名:**

社交礼仪论文

社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时代的需要,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而且使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则要遵守的。我首先了解到,由于地域的差异,文明礼仪有了它局限性的定义。例如:在我国的港澳地区说的“同志”就是同性恋的意思,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对“同志”的理解,而德国人称纳粹分子为“同志”;我国的东北地区的“爱人”就有情人的意思,他们也不能接受称谓一般女性为“小姐”的叫法„„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就需要我们要把握好文明礼仪的尺度,懂得文明礼仪也有局限性的一面,也就是见面礼仪中要求我们要做到称谓合乎常规、入乡随俗„„礼仪就是在人们交往活动日渐频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当然离不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领导人的见面会谈,小到百姓生活点点滴滴。下面是我列举的几个国家的见面礼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我国自古都有《论语》、《诗经》、《礼》等关于礼貌修养的书籍,源远流长的礼仪文化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在交际场合中,握手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般在相互介绍和会面时握手。遇见朋友先打招呼,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近的则边握手边问候,甚至两人双手长时间地握在一起。在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必用力。但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则应稍稍欠身,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握手也有先后顺序,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致意不要交叉,待别人握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时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在我国的见面礼中,介绍也有先后之别,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俄罗斯人惯于和初次会面的人行握手礼。但对于熟悉的人,尤其是在久别重逢时,他们则大多要与对方热情拥抱。在迎接贵宾之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

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除此之外,巴西人还有一些独特的见面礼。其一,握拳礼。其二,贴面礼。其三,沐浴礼。

日本人见面惯于鞠躬,头要低到身体一半处,双手放在一起。一般而言见到的人的年纪越大、职位越高,鞠躬应该越深,声音和态度应该平静,不要嘈杂。眼睛的直接接触和身体的直接接触都不提倡,因为这代表傲慢,不要看他的眼睛,取而代之的是看他的领带打结处,以表尊敬。

当然我在此列举的各国见面礼仪只是礼仪的冰山一角,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丰富自身的社交礼仪视野。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时甚至会决定事情的最终结果,所以,任何人都不能轻视礼仪,都应当积极主动去学习礼仪、讲究礼仪,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再者,我还学习了宴请的礼仪、致意的礼仪、名片的礼仪、宗教与馈赠的礼仪等,也许这些就是我应该再以后的社会交往过程中尤其的注意的。俗话说“礼多人不怪”,懂礼节,重礼节不仅不会被别人厌烦,相反还会使别人尊敬你,认同你,亲近你,无形之中拉近了同他人的的距离,也为日后共同生活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会使事情更加向好的方向发展,也会有个更好的结果。反之,若不注重这些细微礼节问题,犯了“规矩”就可能使人反感,甚至会造成关系恶化,导致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在把握住问题原则的前提下应当注重必要的礼节,5-

第四篇:浅谈社交礼仪(论文)

浅谈“社交礼仪”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讲文明,懂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而我们大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更免不了与他人打交道的机会,所以学习社交礼仪、提高礼仪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交礼仪的概念:

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这一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社交礼仪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规范就是规矩、章法、条条框框,也就是说社交礼仪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的条条框框,告诉你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如你到老师办公室办事,进门前要先敲门,若不敲门就直接闯进去是失礼的。社交礼仪比起法律、纪律,其约束力要弱得多,违反社交礼仪规范,只能让别人产生厌恶,别人不能对你进行制裁,为此,社交礼仪的约束要靠道德修养的自律。

第二,社交礼仪的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尊重是社交礼仪的本质。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当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按照社交礼仪的要求去做,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第三,社交礼仪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没有它,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它和法律、纪律共同起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目的,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非常重视社交礼仪规范建设。

第四,社交礼仪要求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活动中遵守。这是它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社交礼仪规范就不一定适用了。如在公共场所穿拖鞋是失礼的,而在家穿拖鞋则是正常的。

二、社交礼仪内容

1、个人礼仪:

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

(1)站姿:女人的站立姿势应该是: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微分开,脸上带有自信,也要有一个挺拔的感觉。

(2)坐姿:正确的坐姿是你的腿处于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个膝盖一定要并起来,不可以分开,腿可以放中间或放两边。(3)行姿:正确的行姿是: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轻轻地方在两边,轻轻地摆动,步伐要轻。

(4)蹲姿:正确的方法应该弯下起盖,两个起盖应该并起来,不应该分开的,臀部向下,上体保持直线,这样的蹲姿就典雅优美了。(5)眼神:

① 时间:

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

一、重视。

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② 部位:

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③ 角度:

平视:表示平等。

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2、仪表礼仪

(1)化妆要视时间场合而定。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只能允许工作妆(淡妆)。浓妆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游或参加运动时,不要化浓妆,否则在自然光下会显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议他人的化妆。由于文化、肤色等差异,以及个人审美观的不同,每个人化的妆不可能是一样的。切不可对他人的化妆品头论足。

(3)吊唁、丧礼场合不可化浓妆,也不宜抹口红。

3、发型与服饰礼仪

(1)穿礼服:女士在比较庄重的场合,穿礼服时,可将头发挽在颈后,显得端庄、高雅;

(2)穿连衣裙:如果穿V字领连衣裙,就可将头发盘起,如果穿外露较多的连衣裙,可选择披肩发或束发;

(3)穿西装:因西装给人以端庄整洁的感觉,发型也要梳得端庄、大方,不要过于蓬松。

4、交往礼仪:

这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何称呼、介绍、握手、交谈等都有许多礼仪规范需要遵守。我们在交往礼仪上存在很大的误区,这更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交往礼仪的重要性。(1)握手的顺序

在社交场合中,握手作为一种礼节,其顺序根据握手人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身份来确定,社会地位高者、年长者、女士、主人享有握手的主动权。朋友、平辈见面,先伸出手者则表现出更有礼貌。(2)握手的规矩

握手作为见面时的一种礼节,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和要求。戴手套的男士握手前应脱下手套,放好或拿在左手上,再和人握手。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不可左手右手同时与两个人相握,也不宜隔着中间的人握手。不妨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男女握手时,女士只需要轻轻地伸出手掌;男士稍稍握一下女士的手指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更不要握得太久。握手时,应友善地看着对方,微笑致意。切不可东张西望,漫不经心。

5、餐饮礼仪:

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1)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座位上。

(2)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3)进餐时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4)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5)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6)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挡住自己的嘴巴。

(7)最后离席时,必须要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6、拜访做客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

(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

(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

(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

(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

(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

三、总结

通过以上提到的礼仪,我们就可以看出礼仪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礼仪修养对于我们的必要性。礼仪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整个社会良好的文明风气都是靠每个人堆积起来的。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要实践,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第五篇:社交礼仪论文

论社交礼仪与个人自由

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际交往也日趋频繁和密切,社交礼仪也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美国文化的冲击下,个人自由的地位越来越高,呼声越来越大,冲击着以社会角度为重点的社交礼仪。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虽然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是,过分遵从社交礼仪规范,则丧失了个人自由及其赋予的魅力。

原因何在?首先,简单解释下何为社交礼仪,何为个人自由,我们总是说要有礼仪,要求个人自由,实际却鲜有人知道其具体含义。所谓个人自由即个人在行驶其自治能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时被给予的平等对待和对于个人之尊重。简单来说,就是个人在做选择和决定时,不仅要平等的对待,还要给予其尊重。而社交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国际交往活动中,用于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其直接目的是表示对他人的尊重。从定义可以知道,既然是首选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也就是表示所谓社交礼仪并不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切行为标准,只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会优先选择这些行为,或者只是习惯使用罢了。因此,为了达到尊重这一本质,不用照搬社交礼仪也是可以的,只要达到尊重的目的,任何行为都可以,即使在社交礼仪规定的行为外。

在这个崇尚个人自由的社会,个人自由也不是浪得虚名,也有其重要性及作用。个人自由避免了社交礼仪的局限性,并不是指没有约束性,社交礼仪可以给予部分人以约束,但是社交礼仪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行得通的,特别是当今多样性社会,各种奇葩人都有,即使占全球人口比例较少,遇到这群人,也许你跟他(她、它)讲礼仪是起不了作用的,说不定还会造成误会;而个人自由的作用这时候就突显出来了,个人可以根据实际请况做出选择和决定,而不是死死抓着社交礼仪这根救不了人的稻草不放。

个人自由造就社会多样性,当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多样性,而是从个体来看,个人自由会促成选择多样性和决定多样性,也就是造成社会行为多样性。假如每个人完全遵照社交礼仪所规定的行为生活(当然,这种事从实际看是不可能发生的),那大家都知道对方的一切,“了解”对方,那相处过程岂不是很无聊,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实性,只是社交礼仪的傀儡!而个人自由不像礼仪,因为毫无模板,虽然不一定合乎礼仪,却是一个人的真是本性,相较于看到一幅面具,我更愿意看到真实的,即使不文雅,我相信很多人都会乐意看到真实的朋友、队友及所有爱的人,而大部分人的意愿,也将造成他们做出不一样的行为。

从古到今,社会在发展,经济在发展,政治在发展,文化在发展,礼仪也不例外。从古时的三拜九叩、不孝有三,无后最大、女子不二嫁到如今的握手礼、人人平等,无论男女、父子,不仅如此,随着世界全球化,礼仪还分为东方礼仪和西方礼仪,甚至到各个国家都不一样。虽然看似很繁多,但是如果现在大家都一样的行为,没有什么个性可言,那么社交礼仪估计也到此为止,不会再有任何发展,因此社交礼仪行为规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礼仪的创造性。现今因为追求个人自由,才会有时尚潮流的推动发展,才会有词汇的发展,如萌萌哒,个人自由促使个人做出相应行为,甚至是不合乎常规的行为,然而这也促进了礼仪行为规范的创新及发展。

当然,社交礼仪也不全是不好的,从现如今的社会看,学习社交礼仪还是必要的,这个世界太多人,不可能谁都了解你,即使你有真才实干,那也是在你内里,别人不可能看得到,那该如何为自己的未来赢得一席之地呢?社交礼仪可以,社交礼仪行为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昭显你的修养及学识,使你多一个机会,多一分成功的几率,也多一层保障。这是从个人在社会如何能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出发,然而一个人要体现个人价值才会有所谓的成就感,你的所作所为要对这个社会起到一定推动作用,那还是少不了要靠个人自由的自治能力,社交礼仪只能让你赢得人生舞台的机会,而个人自由却是你在舞台上的所作所为,怎么样舞出你的价值,是你做出选择及决定的,而其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国家都要尊重你。

当然,社交礼仪和个人自由都不能相互独立,造成有你没他,有他没你的局面,他们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含,从文化的角度讲,就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礼仪表示尊重的行为规范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跟着社会在变动,如果现在你还要遵从三纲五常,那就贻笑大方了,但是我们传统的尊老爱幼还是当今新社会所推崇的,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革故鼎新。为了进步,我们更要推崇个人自由,只有个人自由,才能形成社会开放的风气,促成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的改进和发展,可能以后会出现和现今完全相反的首选行为规范也未尝不可。

社交礼仪即使在当今社会扮演者无以替代的角色,然而为了见识更多不同的不同寻常的行为,为了看到更加不同的世界,在我的眼里,个人自由的地位显得更上一层楼!

下载社交心理学论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交心理学论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交礼仪论文(本站推荐)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至今有着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礼仪”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和《礼记》。现......

    社交礼仪论文

    大学生社交礼仪重要性及其内容摘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生进入学校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

    社交礼仪论文

    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

    关于社交的论文

    谈社交中的个人礼仪 【摘要】﹕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 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 养。......

    社交礼仪论文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科)班级: 姓名:李姝瑶学号:交礼仪 09029121090203社倡议书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社交礼仪这个科目,以提够同学的社交知识为目标,因为我认为大学生社交礼仪在......

    社交礼仪论文

    浅谈社交礼仪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对大学生进行......

    社交礼仪论文

    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 摘 要: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大学生进入学校后,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

    社交礼仪论文

    社交礼仪的在生活中很重要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