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实施学校:
学生年级:小学三—五年级
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李想
组 员: 周海洋 康亚茹 李耀威
一、选题理由: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脑逐渐地走进千家万户,网络也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成了人们了解世界相互沟通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因其使用便捷,信息内容广泛也渐渐被小学生所喜爱。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利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因此我们提出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二、研究目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使学生了解小学生上网的现状。
2.调查网络对小学生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3.揭示不良上网和迷恋网络可能产生的问题与隐患,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4.通过研究帮助我们更加了解网络,并学会如何更地利用网络。
5.通过本次研究学习提高我们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三、研究的具体实施:
1.学生成立课题小组 2.活动小组生成课题 3.形成小组研究方案 4.开题论证与交流 5.设计问卷 6.搜集资料
7.发放问卷并统计问卷结果
8.对搜集的资料及调查采访的结果汇总分析 9.学生总结小组活动的收益感受 10.小组总结反思,交流体会 11.结题报告
四、研究内容:
1.调查小学生经常在什么时间上网,和每日每天上网的时间长短。
2.调查小学生主要利用网络从事什么样的活动。
3.调查研究网络中的利与弊,并探讨如何在二者中把握平衡,在其中找到适合我们小学生的上网方法,从而达到利用网络中有益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
五、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2.从网络上查找有关上网可能产生的利与弊。
3.通过问卷和网上资料分析小学生上网的时间长短和利用网络的用途。
4.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小组讨论,研究方法。
六、研究成果及鉴定方法:
1.每个人将自己的调查经过和感受写成日记和心得体会。
2.所有成员要定期将自己的调查收获和结果汇报,在小组讨论修改,并总结整理。
3.期末进行总结撰写出小论文和结题报告。
七、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第1—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5周):研究编制调查和设定调查对象以及调查范围。
第三阶段(第6—10周)对我校学生对小学生上网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1—14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小学生上网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五阶段(第15—17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第二篇: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结题报告
实施学校:
学生年级:小学三—五年级
指导教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李想
组 员: 周海洋 康亚茹 李耀威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尤其是青少年。网络功能众多,无限聊天、网络游戏、音乐畅听、高清影视等娱乐功能被广大青少年所热爱,而因此使不少青少年荒废了学业,沉迷于网络中不可自拔。就这个上网问题,我们研究小组提 出了“关于小学生上网问题的研究调查课题”,借此倡导小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网络,提高自身的辨别是非能力,创造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小学生网民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小学生上网,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可以结交朋友,增进友情;可以快速进行信息的加工、存贮和传输等等。令人担心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上网是热衷于聊天、玩电脑游戏和垃圾信息的浏览。这些行为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的小学生出现认知能力的迷失; 有的小学生对互联网存在强烈的依赖心理,而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淡漠;个别小学生因长期沉迷于网络,产生网络心理障碍,而被迫辍学,有的还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小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应该引起全社会,尤其是我们的教育者们重视。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研究的方法与过程鉴于实际情况,我组制定的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问卷调查②实地调查③分析数据、成员总结
计划一:实施问卷调查,制定问卷和发放问卷,由周海洋和康亚茹实施,地点我们设在苏楼小学,发放问卷对象主要是3-5年级的同学们。在 14年的 10月末,我们小组进行了问卷发放,从开始发放到回收完毕,共计约 30 分钟,其间有少数不配合的同学拒绝答卷,但总体顺利。
计划二:实地调查由李想和周海洋负责,首先对于网吧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了解,对于知情人士进行面对面访问,小组成员之间开展辩论会,主要采用照相机、手机等电子设备。虽然行动时间有限,但还是采集到了许多可靠的资讯。
计划三:安排李耀威对于得到的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之后,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分析与讨论。针对我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有关小学生的上网问题,发现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意见。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家上网,但仍18%的同学去网吧。
2、大多数同学一次上网的时间在 2 小时以上,多数同学选择在放假时上网。3、86%的同学上网不是为了学习。
4、过半数的家长限制孩子上网,多数同学在父母限制时选择听从,但仍有 78%的同学 在这时会偷偷上网。
5、一些同学上网太过频繁,36%的同学每天都上网。
6、很多同学上网是为了开阔眼界,休闲放松,结交朋友。7、39%的同学对网上内容讲不清楚,多数同学对不健康内容不看。
在以上 7 个现象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可喜的现象,也找出了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同时深入思考了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原因以及对小学生的影响。大多数同学选择在家上网,这一方面说明了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另一方面也说明有自 制力的小学生为数不少。很多学生上网为了开阔视野、休闲放松、结交朋友。他们利用网络开阔眼界,放松压力,扩大交友面,会使自己更活泼,更开朗,也使自己更好的投入学习。大多数同学对网上不健康内容选择不看,这证明了小学生能明辨是非。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生上网积极的一面。但是,尽管很多同学在家上网,可是还是有 18%的同学上网吧,18%也是个不小的数字。我组同学一致认为家长的过分限制、个人的逆反心理和自制力不强造成了这种现象。家长过分限制孩子造成别无选择只能外出上网,孩子逆反心理被激发甚至越来越严重,造成恶性循环。86%的同学上网不是为了学习这是我们意料之中的结果,网游、聊天、网上购物等显然比网上学习对我们的吸引力更大,无法使我们很好的利用网上丰富的知识帮助我们学习,这说明小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运用网络,需要加强引导。
四.我们的建议与意见
1、小学生自身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上网的良好习惯,加强自制力和明辨是非的 能力。
2、家长要积极主动关心孩子,正确引导上网,而不是一味的限制。
3、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行犯罪或传播不健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4、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5、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6、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然而这也使得网络对我们的影响已经不可能回避,所以只有好好利用好网络,趋利避害才能使我们更好的成长。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有的人迷航的途中,也许也会有另一颗新星正在其中孕育。正所谓高瞻远瞩,对一些问题我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愿网络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成为我们小学生真正的朋友!
五.主要参考的文献资料
主要参考的文献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
六.相关附件: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出生年月: 年级: 性别: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表。请你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下列问题。回答是只要在选项上打“√”。请同学们看清题目后再回答,并在回答前先填好出生年月、年级、性别等基本情况。本问卷是不记名的,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谢谢你的配合!
1、请问你家里有没有电脑 ? A、有 B、没有 如果有,那你家的电脑能上网吗 ? A、能 B、不能
2、你是如何学会上网的(可多选)? A、学校老师教的 B、父母教的 C、向同学朋友学习的 D、自学的
3、你一般在哪儿上网?
A、在家 B、学校 C、网吧
4、你一般上的网站是(可多选)?
A、百度 B、谷歌 C、雅虎 D、新浪网 E、其他--------------
5、你去过网吧吗? A、去过 B、没去过
6、请问一般情况下你上网主要用来?
A、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 B、看电视电影 C、与朋友聊天 D、下载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E、玩网络游戏 F、其它--
7、你平均上网的次数是?
A、每周不会超过一次 B、每周在两到三次左右 C几乎每天都上网 D、每天上网至少一次以上
8、请问你每次上网的时间大约为?
A、半个小时以下 B、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 C、一到两个小时 D、两个小时以上
9、请问你每次上网时,自己会主动下线吗?
A、每次都会 B、一般都会 C、每次都是家长提醒后才会 D、家长提醒后也不会
10、请问你父母对你上网的态度如何?
A、非常支持 B、比较支持 C、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D、不太支持 E、坚决反对
11、你认为上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
A查找资料,可以开阔知识面,增长知识和见闻 B、可以和其他人上网交流 C、听音乐放松心情 D、其它
12、你认为上网对自己不好的地方是?
A、对眼睛不好,会降低视力 B、容易上瘾,影响休息和学习C、网上有一些坏人 D、网上有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会影响人的品质 E、其他--------
第三篇: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
关于如何写课题开题报告
▲ 确定课题名称
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去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所以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一个课题名称起的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课题的形象与质量。那么课题名称该怎么起呢?
第一、课题名称要准确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比如有一个课题名称叫“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的研究”,这里面研究对象就是职业学校学生,研究的问题就是学习能力与发展能力。
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比如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这里面研究的对象是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是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研究,这就说的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课题名称要规范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
第三、课题名称要简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定好了课题名称,下一步就是行动,行动的第一步,是做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 撰写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也叫课题研究方案,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
撰写开题报告有什么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完美的课题研究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名称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5、完成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6、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7、研究目标、内容、过程、方法设计
8、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障措施
9、预期研究成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指特定的时代背景,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的研究,该课题的研究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确定的。一般从现实需要角度去论述。例如国家、教育部新近出台的政策法规,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教学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现行学校教育、学科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例《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操作性研究》这个课题提出的背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新课程理念的呼唤,二是新课程实施中的“盲区”。因为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间出现了问题,所以就有了这个课题。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建构新理念与新设计间的立体桥梁。
因为新要求、新标准、新政策、新理念与现实存在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奔着问题而来,为问题的解决而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支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所在。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提出的背景间有着必然的、照应的联系,不能游离或架空。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阐述这部分内容必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搜索发现国内外近似或界于同一课题研 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哪些方面已有人作过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所表达出来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有分歧,那么他们的分歧是什么?存在什么不足,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阐述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力求表现出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及特色。这一部分的内容应力求精当,力求体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2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1)通过省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剖析中学课堂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问题人手,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学校的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式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学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六、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研究论文,1本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研究论文,1篇。
3、中学数学课堂典型教学案例汇编,1本。
4、课题结题报告,《报告》
在论文评比,优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提供教学范例,部分论文案例在业务刊物发表,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乐京科、姜文成等。
张洪华等
王桂喜等
乐京科
本课题预计完成的时间:20xx.11
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内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有学校的领导,有市、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主持或参与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有着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是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取得课题研究和数学教学的双丰收。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3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总体目标
借助游戏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以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观察法等。
四、分阶段开展研究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杨晓玲担任组长,组织成员吕姝斐、杨晓玲在5月20号之前制定好研究计划和方案。每个月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2、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游戏。
3、按计划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将不同的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不同的年龄段应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不同的专题要有适合这个课题的不同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并找到存在的问题所在进行新的设计与实践。
4、及时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每周四进行碰头交流、研究课题进展。将各自优点进行互学,缺点则不断改正。一切为了学生。每个月25号前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5、记录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6、分析处理资料,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组则撰写成果总结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研究成果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
一是展示,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使用不同的游戏。
二是相关材料汇编,主要以学生的课堂反映以及课后老师的及时总结反思组成。
三是实验经验文章(或论文)交流
同时本课题的成果将由若干篇相关文章、中期汇报、研究报告等组成。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我们选择利用网络博客的形式来将我们的研究课题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享,同时也用这一方式呈现给课题评审员们。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4
一、课题提出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逐渐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我国及周边国家屡遭洪涝、旱涝。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了解“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认识它产生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它对环境气候的作a用,寻找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意义
通过对“蝴蝶效应”的研究,意识到小的事件可以产生大的广泛的结果,提醒我们要着眼全局,防微杜渐,采取预防措施,保护环境,以避免造成大的灾难。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
制订调查问卷并进行间卷调查。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11月日一日,可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
(二)实施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11周:(1)、汪弋力、黎勇宏: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提出具体的背景和目的。
(2)、江建峰、陈星霖: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实际采访做好充分准备
(3)、周六,汪义力在小组汇报,黎勇宏记录
12周:吴雨松,兰娅: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蝴蝶效应”对我全球气候影响的事例。
李柯兴: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蝴蝶效应”对我国气候影响的事例,组织小组同学到不同班级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13周:将回收的调查问卷以及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14周:可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作一个小结,每人写下心得体会。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中分析现“蝴蝶效应”原因及对气候的影响,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制预防气候灾难的方法。
最后,将讨论草案完善归纳、取精去糟,总结并写出最后的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
15周,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经老师指导修改后,交学校。
五、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六、分析条件
主观条件:全体组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客观条件:学校有微机室,家中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
经费来源:本课题经费要求不高,大家可以自筹解决
七、参考文献
《气候战争》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5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
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6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一)课题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正文
一、课题的提出(陈述目的和意义)
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课题研究所针对的现状、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状况),选题的意义,研究价值等。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⑴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一些基本变量的辨析、界定等。⑵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⑶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二、课题的界说
对子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逐一定义并简述,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对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加以概括。
三、理论依据
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该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依据(综述现当代国内外相关的重要理论观点,具体到人及代表著作)以及其他理论依据(其它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如哲学方法论、心理学理论、系统论理论、教学法理论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等。其语言应简明扼要。
六、课题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法
陈述本课题总体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并对所采用研究方法的落实措施加以叙述。
2、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即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明。分为申报与立项阶段(从课题申报的时间起,到课题批准时间止)、实施阶段、结题阶段逐一叙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3、课题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七、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二)课题研究管理
1、经费管理;
2、科研(教研)管理;
3、课题组自我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综述课题组成员职称状况、学习经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地位等;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的重视、支持情况,从组织领导、管理、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的保证;课题组自我管理的措施。
九、参考文献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1)通过省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剖析中学课堂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问题人手,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学校的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式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学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六、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阶段(9月-月)
20xx.12.
乐京科负责拟定课题研究计划,王桂喜、、姜文成、张洪华等负责有关学习材料的汇编
《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村料汇编》
文献集
研究阶段(01月-7月)
.7.
王桂喜负责,其它成员协助。
谢建国、姜文成负责。
张洪华、高品荣负责。
《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状况的调查》调研报告
《典型课例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总结阶段(209月-20xx年12月)
20xx.12
姜文成负责
王桂喜、乐京科、王劲松、张洪华等协助。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操作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
《中学数学典型教学案例汇编》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研究论文,1本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研究论文,1篇。
3、中学数学课堂典型教学案例汇编,1本。
4、课题结题报告,《报告》
在论文评比,优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提供教学范例,部分论文案例在业务刊物发表,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乐京科、姜文成等.
张洪华等
王桂喜等
乐京科
本课题预计完成的时间:20xx.11
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内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有学校的领导,有市、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主持或参与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有着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是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取得课题研究和数学教学的双丰收。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7
研究起始时间:xx年xx月至xx年xx月
一、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在科学作业中,学生做错习题被称为错题,错题是学生学习过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每天都必将面对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错题会一再出现,学生也会一再做错,于是,在日常教学中,碰到错题时某些教师常常出现这样的态度:回避责任,迁怒于学生。特别是这种错题出现在单元测验卷、试卷中时更是怒火中烧,这些出现错题的学生同时也成为了班级成绩不理想的替罪羔羊。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忽略了对错题的分析和研究,忽视了教师在错题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忽视了学生生活环境在错题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寻找错误产生的原因,笼统地把原因归咎为学习态度、作业态度、智力因素等,然后进行强化训练,甚至是机械重复的巩固练习,更有甚者以训斥代替教育、以记忆解题模式代替学生内化掌握等等。
有效的学习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由做错变成会做乃至不会错的过程,无肄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错题订正过程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梳理,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从而提高了学生条理化、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错题订正还能解决零散、疏漏等问题。如果让学生自己对错题进行简单的成因分析,学生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更认真地纠正错题。老师通过错题与学生交互式的分析,也更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增强了对本学科学习的认同,成绩自然也就有所进步。对教师而言,对知识点更为熟悉,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困惑会更加熟悉。那么也要我们老师当一位有心人,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收集和筛选,对的错题进行归类、成因分析(即诊断)后寻找对策,从而用它去诊断和辅导更多的学生,进而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错题:科学练习中做错的问题。本次课题中特指易上当,反复做错的一类问题。
2、订正:对错题进行成因分析,抓住问题关键,构建解题思路,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
3、有效性:有效的订正应有三个方面,有效果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很多,但学生由做错变成会做乃至不会错的过程,无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提升学生科学成绩。
2、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障碍,提出解决对策,减负提质,提高科学教与学的质量。
(二)研究的内容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分析学生错题的成因及教师采取的对策。
②分类学生的作业错题,针对不同情况,探究教师使用的纠错对策对学生帮助。
③探究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习惯对错题形成的影响。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2、行动研究法。模式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总结评价)。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2、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3、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按单元章节记录、收集学生每日课堂练习、作业本、课外资料、单元练习检测及专题性练习中的错题,记在错题收集诊断本中。
2、分章节及时梳理学生错题的类型(选择、填空、作图、计算等)。
3、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将错题分类整理。
4、诊断错误原因:概念性理解等知识性错误;解题习惯所致(不规范或粗心马虎、审题不清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知识迁移能力不够等。
5、提出解决对策。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
4、申请结题鉴定。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8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口语交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本课题以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交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具备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个方面:
1、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
2、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课题研究的步聚: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1)课题申报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小组,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教师、班级
(4)研讨方案及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开题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2月)
(1)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内容为参与课题试验学校打下基础。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小学1至6年级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3)跟踪调查分析。
(4)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5)围绕课题、开展活动、深入研究
(6)课题讨论、研讨、论证
(7)汇编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逐步完善,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
(2)经验交流
(3)收集试验班级教师论文
(4)课堂实录
(5)写出总结和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9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及其会计实务处理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的范围及开始、暂停和停止资本化的时间,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及借款费用的披露也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借款费用及其资本化的相关规定,与我国会计制度中的规定有些差异,尤其是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范围上,我国比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窄。在对我国相关规定的了解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是不可避免的。借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借款的利息、溢折价的摊销、因借款发生的手续费等辅助费用、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等。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于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二是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所购建设资产的价值,在财务报表中作为购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已研读的有关文献资料】
孟辛.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N].中国税务报,.
陈炳辉、单惟婷.企业财务管理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杨钰.借款费用新旧会计准则之比较[J].财会月刊,20xx.[4]钟国昌.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理财广场,20xx-08-15.
安保荣.财务管理教程[M].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09-17.
左春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J].林业财务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xx[M].经济出版社,20xx.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范围及确定条件
(2)对中外借款费用资本化和新旧借款费用资本化
(二)预期目标
(1)具体分析我国借款费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提出完善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策
四、【拟采用的方法、步骤】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经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现状,找出了其发展的意义和存在弊端,为提出解决方案积攒资料,本文同时采用了归纳分析法,从国内外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的对比中,分析归纳出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对此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措施。
第一部分:绪论。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借款费用资本化基本理论综述。阐明与借款费用资本化有关的概念、确定的条件及实施的范围等,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外借款费用资本化和新旧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探讨,其中重点针对房地产开发中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探讨,来分析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成因。
第四部分:对解决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深层次挖掘,进一步借鉴国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经验和成果,并辅之以典型案例。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五、【总体安排与进度】
第一阶段:2月23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3月底完成论文大纲
第三阶段:4月份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四阶段:5月份彻底完成初稿
第五阶段:5月份底定稿
第六阶段:6月份答辩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0
课题研究目标:
1.中小学生在校的实验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2.同我所进行的“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3.探讨中小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什么是实践能力呢?
一、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
目前,关于实践能力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实践能力应为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从解决问题角度来讲,可以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知识特别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知识,如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一方面,相对学生主体而言,要么实际情况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要么实际问题或任务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或者是完全未曾经历,或者是部分未曾经历,总之相对学生有新的成分。另一方面,对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有提高。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通过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学以致用是实践能力的核心。
二、实践能力的结构
实践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
另有学者研究得出实践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类别
始于20xx年的中小学第8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
四、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发展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等特征。因此,“它很难用试卷考试衡量高低,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15]有学者做了“考核物理实验能力的笔试与操作考试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高度一致地反映了操作考试与笔试不显著相关,不能用笔试代替操作考试。该学者分析,实验笔试与操作考试不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它的不同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对比分析。
实践能力的评价,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评定现有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结构,实践能力评价只能通过对专项实践能力评价来反映。如果在实验室的环境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性问题,可以评定学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实践能力。
五、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必须经过测量和评价两个阶段。测量为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测量阶段要获得被评价对象的相应学科参加实验活动的经历和目前所具备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假设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多寡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正相关的;同“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有所提高;学生现有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已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在评价阶段,我们要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得出我们的假设为真还是为假的结论。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1)通过省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剖析中学课堂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问题人手,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学校的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式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学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六、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内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有学校的领导,有市、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主持或参与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有着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是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取得课题研究和数学教学的双丰收。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2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3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农村小学尽管已经开设英语课程好几年了,但就我校周围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许多学生真正开始学习英语还是初中七年级开始起步的。而单词的学习又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也是农村学生的一大英语初学障碍。由于单词学习的薄弱,导致学生做练习、课外阅读、熟记短语等相关活动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此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进而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在七年级、八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开始一步步探索单词教学的方方面面,力争取得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单词教学的经验或方法。现在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将此作为本次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意义:
由于学校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学生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本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单词教学,占有很大比重,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符合本地区英语教学环境的方法、技巧或课堂操作。提高单词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词汇基础。单词教学是一个值得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掌握词汇的多少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词汇掌握得越多,学生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就越有利,与其相关的一些课堂活动才能有可能进行的更顺利。学生不但能获得较多的信息,而且也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语言运用得更加自如、流畅。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讲更是这样。毕竟我们在教学条件上占有劣势,尤其是英语教学。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字母书写。
2、能正确掌握字母的大小写要求。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单词读音,并能在使用中正确发音。
4、能熟悉所学单词的意思,并进行课外阅读 。
5、能熟练的使用单词造句,并进一步写出短文,保证单词的用法正确无误。
四、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本校及周边初中学校的英语单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教学心理,重视语法、解题训练,往往忽视了基础的单词教学。单词教学的主要方法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对单词望而生畏,提到单词学习,心理极度排斥,接受能力差,久而久之,小小的单词让他们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五、研究步骤及措施:
(一)准备阶段(.9)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做好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xx.10——.5)
1、讨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完成相关实验及操作,写好资料、经验的总结。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xx.5——20xx.6)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申请结题,上交研究成果。
六、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
1、实验法。由于参加课题研究的两人均带有两个平行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对比教学效果,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2、观察法。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们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收集信息、经验。
3、对比法。和实验法相配套,对同年级的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4、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七、成果预测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科学地将单词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单词学习方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初中英语单词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5、通过对单词教学的个案研究、分析,总结出单词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6、课题研究结束后,应产生两篇分别针对七年级、八年级英语单词教学的研究报告,一篇小课题研究论文。
八、成果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学教案、课件,及其他文字、图片、照片资料。
2、结题报告一份。
3、一篇小课题研究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组织:丁建峰 丁伟撰
分工:丁建峰 (八年级单词教学的组织、操作、资料收集。)
丁伟撰 (七年级单词教学的组织、操作、资料收集。)
论文撰写:两人共同完成
十、保障机制
1、备课采用集体备课方式,由课题组参加的两位教师共同制定教案、设计课件。
2、及时和学生交流,反馈教学信息。
3、邀请其他英语组教师进行听课,并反馈信息。
4、由校领导牵头,积极争取和外校教师交流的机会。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4
本课题题目是: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研究的有效途径。
研究内容:
1、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科教学中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2、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3)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组织分工: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 通过印发《校园文明公约》、《校园文明歌》,召开师生大会,利用班会,晨会,校园小广, 国旗下讲话,出墙报,出专栏,张贴文明标语,出文明礼貌内容的展示版等形式,大造舆 论,使师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认清其目的,意义,充分认识讲文明礼 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文明进步社会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日常行为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广大师生认识到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体制,强化监督,保障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在建立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下狠下功夫,逐步完善了三项机制,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呈现载体丰富,色彩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
1、建立领导机制。学校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由校长主抓,教室师人人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成立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及成员分别分管学校的一个年级组,活动中要深入下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领导例会制度,每周领导例会时专门部署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情况,并定期将各自负责的年级组活动开展情况做以阶段性总结、汇报、交流。
2、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文明礼仪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少年儿童学礼仪,用礼仪,对讲文明礼仪的班级进行奖励和表彰,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宣传和推广示范班级礼仪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3、建立教师督导评估机制。将学校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纳入对教师的督导评估,并与教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
研究进度:
我校本着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实践育的原则,从学校教育和学校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树实 验形象,创和谐校园’’工作思路,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切入点,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稳步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明确目标,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教育为主,兼顾其他礼仪的培养,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策化、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礼仪规范。
第二阶段:以家庭礼仪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出入有礼,热情待客,礼貌拜访的好习惯,并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经常主动和父母沟通,正确处理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第三阶段:以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师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让礼行,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文明习惯伴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阶段:以国际礼仪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文明程度,加大国际礼仪的宣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师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国礼仪,在与外国人交往中都能不卑不吭,知书达理,展现少年儿童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课题创新程度: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仅进行这样的一般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对于克服过于注重说教以及“高大全”等现象是不利的,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很难形成。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题目的理由。
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是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于学生习惯养成方面的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开辟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课题研究基础:
1.研究人员精干,业务出众。课题组教师学历层次较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科研能力。他们年轻有为,在各自的岗位上曾获得了不少荣誉,同时,他们又十分好学、工作热情高。
2.对国内外礼仪教育的动态有了较好的把握。阅读和研究了相关资料,借鉴了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及其教训,并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新的起点。
3.学校将心理健康作为特色已多年并成为沧县示范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
课题组成员中有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省市课题,均已结题,课题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途径:
1、礼仪教育进课堂。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礼仪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加大礼仪知识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礼仪知识。
2、征集礼仪文章、组织小学生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童谣、儿歌创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成为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3、查找不文明行为、动员小学生做一名“文明礼仪监督员”,对学生、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进学生讲礼仪、用礼仪。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4、举办中队会拉练。全校各中对相继开展了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文明天使在校园”“文明之花出处开”“文明用语我先行”“文明上网我做到”“礼仪花香满校园”等贴近儿童实际的主题队会,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学生在准备队会,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
5、家校互动、通过致家长一封信、送礼仪知识读本,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动员家长和小学生一起学礼仪,把校园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拓展到家庭,把家庭教育的成果在延伸到学校,达到家校互动的目的。
6、社区实践、学校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校不乱扔杂物,一走出校门就有乱扔的现象,对此,组织各班走进社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开展了“我为社区添新绿”“做清洁小卫士”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分配金额: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多年来以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此课题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参考资料,学校并把这一课题作为重点课题,在其它经费上予以保障。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5
20xx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
“学习习惯”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
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措施:
该课题申报成为胶州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
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
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1、申报课题。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3、做好动员发动工作。课题实验方案、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
1、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2、全校教师选定自己实验课题。3、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定期做好汇报、总结工作
结题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1、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2、所有研究人员撰写论文。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论文
七、课题人员分工
--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第四篇: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一)课题名称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正文
一、课题的提出(陈述目的和意义)
主要阐述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课题研究所针对的现状、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状况),选题的意义,研究价值等。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⑴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包括一些基本变量的辨析、界定等。⑵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⑶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文献综述。
二、课题的界说
对子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逐一定义并简述,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说明,对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加以概括。
三、理论依据
阐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该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依据(综述现当代国内外相关的重要理论观点,具体到人及代表著作)以及其他理论依据(其它学科或领域的科学理论,如哲学方法论、心理学理论、系统论理论、教学法理论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具有可行性。
五、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研究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调查、实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等。其语言应简明扼要。
六、课题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及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法
陈述本课题总体的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并对所采用研究方法的落实措施加以叙述。
2、课题实施的大体步骤
即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明。分为申报与立项阶段(从课题申报的时间起,到课题批准时间止)、实施阶段、结题阶段逐一叙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
3、课题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七、课题研究组织与管理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二)课题研究管理
1、经费管理;
2、科研(教研)管理;
3、课题组自我管理。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综述课题组成员职称状况、学习经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学术地位等;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学校对本课题研究的重视、支持情况,从组织领导、管理、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的保证;课题组自我管理的措施。
九、参考文献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1)通过省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剖析中学课堂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问题人手,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学校的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式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学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六、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阶段(9月-月)
20xx.12.
乐京科负责拟定课题研究计划,王桂喜、、姜文成、张洪华等负责有关学习材料的汇编
《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习村料汇编》
文献集
研究阶段(01月-7月)
.7.
王桂喜负责,其它成员协助。
谢建国、姜文成负责。
张洪华、高品荣负责。
《学校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状况的调查》调研报告
《典型课例的案例分析与研究》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总结阶段(209月-20xx年12月)
20xx.12
姜文成负责
王桂喜、乐京科、王劲松、张洪华等协助。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操作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
《中学数学典型教学案例汇编》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研究论文,1本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研究论文,1篇。
3、中学数学课堂典型教学案例汇编,1本。
4、课题结题报告,《报告》
在论文评比,优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提供教学范例,部分论文案例在业务刊物发表,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乐京科、姜文成等.
张洪华等
王桂喜等
乐京科
本课题预计完成的时间:20xx.11
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内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有学校的领导,有市、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主持或参与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有着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是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取得课题研究和数学教学的双丰收。
[课题开题报告格式]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2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3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必须研究的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教育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在网络教育时代,不仅需要有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高效互动的教学方式,更需要有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完备的教学体系。在网络化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育的主导力量。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背景条件:国家教育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虚拟学校、远程教育等应运而生;重庆市教委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评选信息技术示范校加大力度;渝中区率先建立局域网,并通过已经实施了三年的“双创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极大改观;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基础条件:我校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信息技术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上:我校建成了以光纤为网络骨干,采用千兆高速以太网,集视频教学、监控、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网络,实现了“班班通”;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安装了数字投影机、实物展示台、100英寸电动玻珠屏幕、多功能讲台、监控摄像机、29英寸电视机,上课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
软件上:我校初步建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 “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k12学科资源库》、《数字图书馆》(近两万册电子书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电子期刊等大型教育数据库、试题库、资料库,涵盖国情教育、心理咨询、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升学指南、教育法规等教育信息库,能充分满足现代教育管理和一线教学的需要。
人员上:我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配备了专业人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相当造诣。信息技术中心,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信息技术素质修养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全校教职员工基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能满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有了好的硬件环境,如果观念不更新,只是“换汤不换药”,那就失去了研究价值。本课题必须着力解决教师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网络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现有的理论,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网络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技术问题:信息技术,顾名思义,技术性是很强的。如何使教师技术精湛,使精湛技术与优质教育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课题希望在这方面能作出一点贡献。
4、实践问题:网络是一个新环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切实际地模仿别人,拷贝别人,是不可取的。本课题倡导教师努力进行实践。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符合当代教育理念、具有现代教育特色、综合教育效益很高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2、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
(1)21世纪的教师应该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教育教学。
②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再教育模式接受终身教育以保持新鲜活力,促成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③适应现代教育的新趋势——网络教育,对教师素质到底有哪些新的要求。
(2)21世纪的学生应该
思考自己的学习问题:
①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变更传统学习模式,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②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学会学习。
③在网络环境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21世纪的学校应该思考建设新型师资队伍,培养新型学生的关键途径;加强资源库的建设,为网络教育提供坚实保障等问题:
①如何进行资源库结构的建设。
②如何强化教师和学生的网络意识。
③合理地充分地使用资源库,实现新的教育教学目标。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4
课题研究目标:
1.中小学生在校的实验活动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存在怎样的关系?
2.同我所进行的“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目前中小学生的实验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是否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3.探讨中小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那么,什么是实践能力呢?
一、关于实践能力的定义
目前,关于实践能力尚无统一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实践能力应为从事实践活动的能力。
实践能力可以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不从解决问题角度来讲,可以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就是将所学知识特别是以间接方式获得的知识,如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一方面,相对学生主体而言,要么实际情况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要么实际问题或任务是学生未曾遇到过的,或者是完全未曾经历,或者是部分未曾经历,总之相对学生有新的成分。另一方面,对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完成质量和完成效率有提高。实践能力的高低可以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通过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体现。学以致用是实践能力的核心。
二、实践能力的结构
实践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呢?有研究认为,实践能力有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实践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一般实践能力因素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专项实践能力因素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是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和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要素。
另有学者研究得出实践能力包括三大要素: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
三、实践活动、实践能力的类别
始于20xx年的中小学第8次课程改革,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课、艺术课、综合实践课,增加了探究性实验和研究性学习内容,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
四、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发展具有实践性、情境性、综合性和外显性等特征。因此,“它很难用试卷考试衡量高低,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表现来评价。”[15]有学者做了“考核物理实验能力的笔试与操作考试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高度一致地反映了操作考试与笔试不显著相关,不能用笔试代替操作考试。该学者分析,实验笔试与操作考试不显著相关,主要是因为它的不同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可作如下对比分析。
实践能力的评价,要根据实践能力发展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创造性地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评定现有的实践能力。根据实践能力的结构,实践能力评价只能通过对专项实践能力评价来反映。如果在实验室的环境里,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性问题,可以评定学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实践能力。
五、实施方案
本课题的研究,必须经过测量和评价两个阶段。测量为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在测量阶段要获得被评价对象的相应学科参加实验活动的经历和目前所具备的科学实践能力。
我们假设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多寡与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正相关的;同“八五”重点课题“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有所提高;学生现有科学(理、化、生)课程的实践能力已经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在评价阶段,我们要根据测量的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得出我们的假设为真还是为假的结论。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5
本课题题目是: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研究的有效途径。
研究内容:
1、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学科教学中渗透为辅,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2、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2)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3)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研究水平。
组织分工: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学校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宣传教育实践, 通过印发《校园文明公约》、《校园文明歌》,召开师生大会,利用班会,晨会,校园小广, 国旗下讲话,出墙报,出专栏,张贴文明标语,出文明礼貌内容的展示版等形式,大造舆 论,使师生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认清其目的,意义,充分认识讲文明礼 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使文明进步社会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良好日常行为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广大师生认识到了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体制,强化监督,保障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我校在建立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下狠下功夫,逐步完善了三项机制,使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呈现载体丰富,色彩鲜明,成效显著的发展态势。
1、建立领导机制。学校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由校长主抓,教室师人人各负其责,全员参与的领导机制,成立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及成员分别分管学校的一个年级组,活动中要深入下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完善领导例会制度,每周领导例会时专门部署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情况,并定期将各自负责的年级组活动开展情况做以阶段性总结、汇报、交流。
2、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文明礼仪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少年儿童学礼仪,用礼仪,对讲文明礼仪的班级进行奖励和表彰,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等形式,宣传和推广示范班级礼仪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3、建立教师督导评估机制。将学校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纳入对教师的督导评估,并与教师考核、评优、晋级挂钩。
研究进度:
我校本着试点先行,突出重点,分段实施,逐步推进,重在实效,主体参与,师生互动, 实践育的原则,从学校教育和学校实际出发,确定了以“学礼仪知识,做文明学生,树实 验形象,创和谐校园’’工作思路,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为切入点,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稳步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明确目标,分段实施。
第一阶段:以校园礼仪教育为主,兼顾其他礼仪的培养,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策化、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礼仪规范。
第二阶段:以家庭礼仪教育为主,使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出入有礼,热情待客,礼貌拜访的好习惯,并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经常主动和父母沟通,正确处理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第三阶段:以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师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让礼行,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文明习惯伴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阶段:以国际礼仪为主要内容,全面提高文明程度,加大国际礼仪的宣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师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国礼仪,在与外国人交往中都能不卑不吭,知书达理,展现少年儿童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课题创新程度:
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我国多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仅进行这样的一般理论研究,在实际的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中,对于克服过于注重说教以及“高大全”等现象是不利的,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很难形成。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礼仪习惯,必须要对他们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该课题作为研究题目的理由。
研究目标:
本研究目标是积极探索礼仪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于学生习惯养成方面的探索,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开辟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课题研究基础:
1.研究人员精干,业务出众。课题组教师学历层次较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及科研能力。他们年轻有为,在各自的岗位上曾获得了不少荣誉,同时,他们又十分好学、工作热情高。
2.对国内外礼仪教育的动态有了较好的把握。阅读和研究了相关资料,借鉴了前人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及其教训,并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新的起点。
3.学校将心理健康作为特色已多年并成为沧县示范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重要研究课题:
课题组成员中有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省市课题,均已结题,课题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途径:
1、礼仪教育进课堂。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礼仪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在《品德与生活》课中加大礼仪知识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礼仪知识。
2、征集礼仪文章、组织小学生以文明礼仪为内容开展童谣、儿歌创编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成为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
3、查找不文明行为、动员小学生做一名“文明礼仪监督员”,对学生、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进行调查、监督,并将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向师生通报,促进学生讲礼仪、用礼仪。鼓励学生积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互相监督,从细节做起,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4、举办中队会拉练。全校各中对相继开展了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的队会,“文明天使在校园”“文明之花出处开”“文明用语我先行”“文明上网我做到”“礼仪花香满校园”等贴近儿童实际的主题队会,声情并茂,极具感染力,学生在准备队会,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
5、家校互动、通过致家长一封信、送礼仪知识读本,召开家长会等活动,动员家长和小学生一起学礼仪,把校园文明礼仪实践活动拓展到家庭,把家庭教育的成果在延伸到学校,达到家校互动的目的。
6、社区实践、学校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在学校不乱扔杂物,一走出校门就有乱扔的现象,对此,组织各班走进社区,做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开展了“我为社区添新绿”“做清洁小卫士”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分配金额: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多年来以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此课题受到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课题组提供必要的学习经费和参考资料,学校并把这一课题作为重点课题,在其它经费上予以保障。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6
20xx年5月11日开始,我校承担了胶州市课题--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任务,为了更好的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教师对此课题的认识,提高教师实施的自觉性,学校特举行开题会。
一、课题提出背景:
习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简单地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同样,在我国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主动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学习方式,往往它成为一个人学习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人成长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广泛存在于学习的所有内容中,体现在学习过程里。例如课前预习、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独立认真作业,自觉检查订正的习惯等都属于学习习惯。
少年儿童中却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作业马虎,拖拉,上课开小差等,而且农村家长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对孩子的学习不够重视,没有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成长。
二、理论意义:
“学习习惯”的界定:
习惯是一种可以主宰人生的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以小学生为培养对象,以学习活动为内容,有目的地经过重复或练习逐步形成,进
而巩固下来并为之需要的学生行动方式。据统计,习惯在一切活动中处于轴承地位,如:形成好成绩的各种因素的比重是:学习习惯占33%,兴趣占26%,智力占15%,家庭影响占5%,其它占25%,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影响各门学科学习的重大因素,因此,从所有学科的第一课时开始,就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学习情况、课本、教师所用教学法体系以及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有计划地、持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研究措施:
该课题申报成为胶州市立项课题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把它当作主课题来抓,在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同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澄清认识、提高水平。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精选组员,优化人力资源
要使本课题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地展开,关键是有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厚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底蕴,乐于奉献,善于思考,大胆实践的研究队伍。课题组开始成立时,学校与课题组成员签定了《课题申请报告》《课题研究任务书》,对课题组成员的职责,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保证他们认真参与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吸收了一批优秀教师来参于课题研究,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课余充电,提高科研能力
1、强化理论学习
(1)规定每位课题组成员至少订阅两种优秀的教育报刊或杂志;
(2)邀请专家、领导进行讲座,把新课程、教改的信息及时传达给老师;
(3)鼓励教师上网查阅资料,学习先进的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4)每月学习一次与课题相关的优秀推荐论文,写好摘要与心得,再组织讨论与交流。
2、参与各类培训
(1)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让课题组成员能自己进行课件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到外事市以及周边兄弟学校听课学习,开阔课题组成员的眼界,外出教师回校后,向课题组成员汇报学习情况;
(3)学校教育宽带网使用后,进行网络常识和网络教学技术的培训。
四、研究策略及过程:
一、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我们就设计了关于学习习惯的调查问卷,把本校小学部1-6年级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阶段,以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情况,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在研究的实验过程中,将针对这些学生作连续的追踪调查。进行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内容包括:课堂听讲情况,预习复习情况,家庭作业环境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对待各科作业的态度等18道试题。调查方式:以学生、家长问卷调查为主,辅以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交流等。
课题组要经过调查分析后,针对低、中、高三个阶段,拟订了三份调查报告。认为要改变学生不良习惯,应该在实际操作中对各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首先为学生的学习引路,设疑和指点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自学的良好品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种自觉行为,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跟上当前科技迅猛的步伐。
二、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针对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要积极探索,采取点面结合,逐步有序推进的方法,一方面拟订了三份低、中、高年级实验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措施,
另一方面课题组每名成员选择了一名学习习惯差的学生,一名学习习惯好的典型学生作为个案进行分析研究,论证,
三、借助“各方”力量,内外因素结合,促使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外部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智力发展和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只有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紧密配合,保持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的一致性,才能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环境。
其次,我们要借用班级家长会,部分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目的,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对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和督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毕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的氛围和情景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改进活动课程,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我的理想”“学习习惯交流会”“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和“这样的孩子好吗”等主题班会,以及召开“内因、外因”谁起作用的辩论会,“抄作业的好处与坏处”等讨论会,部分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通过活动,学生明确自己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哪些坏的学习习惯,并能针对坏的学习习惯总结改进方法和措施。再加上教室、家庭、文具盒里张贴有关学习习惯方面的挂图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时刻激励自己,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研究方法:
1、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组例会制度,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工作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不定期开设科研沙龙,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2、建立课题组研究课制度,抓好备课、上课、说课、评课、课堂评议五关,每堂研究课设有研究指标、达成情况、研究课听课笔记与课堂教学评议表,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
3、撰写研究性文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每学期撰写与课题有关的论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4、进行资料积累,要求教师把既是重要参考资料又是成果的课题研究资料、学习材料及时整理好,学期结束时及时收缴与归档,以便于同组成员学习借鉴其中的有价值的经验。
六、研究阶段及预期研究成果
准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1、申报课题。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3、做好动员发动工作。课题实验方案、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10月)
1、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2、全校教师选定自己实验课题。3、全面深入开展研究。定期做好汇报、总结工作
结题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12月)1、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2、所有研究人员撰写论文。3、总结上报,做好结题工作。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论文
七、课题人员分工
--小学生数学、综合科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英语科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需要教师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主要在研究策略方面努力,以提高研究效率。今后此课题还应在深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丰富,更要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不怕挫折,敢于迎接挑战的成功者。”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7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比如“小学语文指导自主教学模式研究”,这里研究对象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问题就是指导自主教学法。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例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其研究的对象是小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这就说得很清楚,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课题是研究什么。而有些课题名称则起得不是很准确。如,“集中识字,口语突破”这个名称,别人只看题目,就无法看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好象是语文,又象是英语,是中学或是小学,是小学高年级还是小学低年级更没办法看出来。若改为“集中识字,口语突破——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总之,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题目如果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笔者觉得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就不是很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2、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高考实施3十X方案后,化学学科作为一门选考科目,其教育、教学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和教育水平,这是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正是以3十X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影响为引线,以届至届为观察样本,运用观察、统计、访问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实施过程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2、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3、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
4、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
5、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6、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语文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
2、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
3、根据初中各年级语文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语文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语文活动教学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8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中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面上。(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最近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xx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核心概念的界定
有效性:“有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性亦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本课题中的预期目的即指省中学数学新课标教学要求。
有效性教学:以省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为基准,教师在实施单位时间的教学行为后,引起学生具体的进步和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有效性教学包括以下三重涵义:一是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二是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的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三是有效益:指教学活动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这里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还有思维水平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真实疑难问题的情境描述。本课题中的案例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实录。这里的典型课例有成功的,一般的,也有不成功的。案例研究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典型课例,分析其中影响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的策略和具体的方法。
2、研究的主要观点
⑴课堂有效性教学的主要取决于教学设计(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设计)。我们认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对教学的达成度、对当堂效益有着显著的和最直接的影响。
⑵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主要应关注目标设定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师生思维互动的有效性、练习反思的有效性。
⑶教师的个体素质与群体研究的水平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的和直接的影响。
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体现在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教学目标及要求的落实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的和谐落实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上。
三、研究的主要视角
(1)关于“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文献研究
从多角度来收集、研究并组织全学校中学数学老师学习有关文章,在讨论中提高一线老师的理论素养和实施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意识。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和把握研究
着重于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教师课堂调控的有效性。
(3)教学行为现状的分析研究
当前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研究;融合先进教学理念的良好教学行为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学行为的差异研究;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分层要求的研究。
(4)典型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新教材中的概念课、定理公式推证课、章节习题课、新高考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主要课型的典型课例进行案例剖析,形成有指导价值和推广意义的操作策略与模式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五、研究的途径与目的
(1)通过省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的学习,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及具体的教学要求,借助典型案例的收集、分析、研讨,剖析中学课堂影响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和方法,构建符合我学校实际的评价指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从现实存在问题人手,以中学数学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本学校的教学问题,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案例分析与模式构建相结合。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数学教研组的教科研水平,使教研更贴近教师的实际。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学校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六、研究计划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操作策略与模式研究;研究论文,1本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研究。研究论文,1篇。
3、中学数学课堂典型教学案例汇编,1本。
4、课题结题报告,《报告》
在论文评比,优课评比中获奖
教师提供教学范例,部分论文案例在业务刊物发表,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乐京科、姜文成等。
张洪华等
王桂喜等
乐京科
本课题预计完成的时间:20xx.11
本课题研究组的成员都是来自学校内各个学校的教学骨干,有学校的领导,有市、学校数学学科带头人,也有中青年教学骨干,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主持或参与过省、市课题的研究工作,也有着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是学校中学数学教研员,在组织课题研究活动方面有着便利的条件,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取得课题研究和数学教学的双丰收。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9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及其会计实务处理都作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的范围及开始、暂停和停止资本化的时间,也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及借款费用的披露也有明确的说明。但是,《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借款费用及其资本化的相关规定,与我国会计制度中的规定有些差异,尤其是在允许资本化的借款费用的范围上,我国比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要窄。在对我国相关规定的了解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是不可避免的。借款所产生的费用包括借款的利息、溢折价的摊销、因借款发生的手续费等辅助费用、外汇借款的汇兑差额等。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于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二是予以资本化。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是指将借款费用直接计入所购建设资产的价值,在财务报表中作为购置资产的历史成本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方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已研读的有关文献资料】
孟辛.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N].中国税务报,.
陈炳辉、单惟婷.企业财务管理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
杨钰.借款费用新旧会计准则之比较[J].财会月刊,20xx.[4]钟国昌.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J].理财广场,20xx-08-15.
安保荣.财务管理教程[M].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09-17.
左春燕.对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思考[J].林业财务与会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xx[M].经济出版社,20xx.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内容
(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概念、范围及确定条件
(2)对中外借款费用资本化和新旧借款费用资本化
(二)预期目标
(1)具体分析我国借款费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提出完善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策
四、【拟采用的方法、步骤】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经过大量的信息收集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现状,找出了其发展的意义和存在弊端,为提出解决方案积攒资料,本文同时采用了归纳分析法,从国内外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的对比中,分析归纳出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对此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措施。
第一部分:绪论。说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借款费用资本化基本理论综述。阐明与借款费用资本化有关的概念、确定的条件及实施的范围等,以此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第三部分:通过对中外借款费用资本化和新旧借款费用资本化进行探讨,其中重点针对房地产开发中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进行探讨,来分析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成因。
第四部分:对解决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存在问题的对策进行深层次挖掘,进一步借鉴国外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经验和成果,并辅之以典型案例。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五、【总体安排与进度】
第一阶段:2月23日前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3月底完成论文大纲
第三阶段:4月份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四阶段:5月份彻底完成初稿
第五阶段:5月份底定稿
第六阶段:6月份答辩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0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二、总体目标
借助游戏让学生爱上英语课堂,以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
三、研究方法
主要以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为主,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观察法等。
四、分阶段开展研究工作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课题负责人杨晓玲担任组长,组织成员吕姝斐、杨晓玲在5月20号之前制定好研究计划和方案。每个月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2、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针对不同的情境设计不同的游戏。
3、按计划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游戏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将不同的游戏运用于课堂教学,不同的年龄段应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的游戏,不同的专题要有适合这个课题的不同的方法并针对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并找到存在的问题所在进行新的设计与实践。
4、及时进行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每周四进行碰头交流、研究课题进展。将各自优点进行互学,缺点则不断改正。一切为了学生。每个月25号前成员要交阶段性总结或研究心得。
5、记录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
6、分析处理资料,每个成员要有自己的课题总结报告,课题组则撰写成果总结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研究成果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
一是展示,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使用不同的游戏。
二是相关材料汇编,主要以学生的课堂反映以及课后老师的及时总结反思组成。
三是实验经验文章(或论文)交流
同时本课题的成果将由若干篇相关文章、中期汇报、研究报告等组成。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体现它的社会价值,我们选择利用网络博客的形式来将我们的研究课题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享,同时也用这一方式呈现给课题评审员们。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1
有关如何写课题开题报告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如何写课题开题报告。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体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一般应包含总述和提纲两个部分。
(一)论文题目论文题目就是论文的标题或名称。论文标题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论文的形象与质量。在给论文拟定标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名称要准确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准确地把论文所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这样的题目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用词要规范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写论文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比如有一篇论文题目为“只有建全企业内部监督制度,才能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这个题目假如是一篇经验性论文,或者是一个研究报告还可以,但作为论文的名称就不妥。因为论文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这个问题正在探讨研究中,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3、名称要简洁简洁是指论文标题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在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5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二)选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的写法。一般可以先从现实意义写,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实际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理论意义即研究的理论和学术价值,在理论上有什么突破或创新。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三)论文综述论文综述包括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国内研究的综述、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四部分。要讲明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即有什么人研究过该课题,还是没有人研究过;如果有人研究过,国内和国外有哪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有什么问题或缺陷。为什么你还要研究该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等等,类似于论文的前言或引言部分。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2
课题开题报告: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1、课题名称: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研究现状
在众多开展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的课题中,进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改革尝试的还鲜有人为。
(2)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1、理论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是对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多元智能相关理论的细化和补充,同时是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充实。因此,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新的《数学课程标准》10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验”。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名言“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道出了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做到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从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1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学科中的学习问题,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科研的水平提高。多元智能理论是1个开放的、不断生成中的理论,开展这样的研究,必然会使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获益匪浅。因为,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更新知识结构,善于学习、接受新教育理念,了解新的教学动态。其次,教师应具备全能意识与技能,创设能鼓励各种智能发展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为教学中教师的身教最有说服力、最具示范性。再则,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团队合作。多元智能教学需要多元化教学技能,而教师个体能力毕竟有限,很难集全能、多面手于1身,客观上要求不同或相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多元智能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集思广益,优势互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同时,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在研究中教师必将带来全新的课堂,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构建数学生活化课堂的实验研究就是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把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学生能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切实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让学生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能应用于生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在是实践上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的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积极现实意义。
3、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1、研究范围的界定:
研究对象:实验小学56年级
概念界定:
数学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数学的水平.
2。研究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几部分教学内容如何在课前向生活开放,在课上如何再现生活,在课后如何向生活延伸.
3。构建适合实验小学高年级学生实际的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
4、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学习陶行之生活即教育理论、《数学课程标准》等1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课题研究有借鉴的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学习和研究借鉴,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存档工作。
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此课题之前的本校的56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不同学生的智能强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4、个案分析法:重视对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5、经验总结法.
5、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
1、研究假设:通过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不同的智能强项及学习数学的水平,营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题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让每个学生的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成就积极的自我.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数学课程理论、教育理论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口语交际”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崭新的课型。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嘴巴很“紧”,不是他们不会说、不能说,而是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口语交际”这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口语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学习新课标后,我领悟到口语交际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在当前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1、口语交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口语交际有利于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羞怯心理。使学生无论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或者班级的小环境中,都能达到敢说,大大方方地说。
3、口语交际使学生在相互的说、练、演的过程中,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同时也学会了去关爱被人。这样的交流,孩子们收获的不但是知识,是表达能力,更是具有了良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本课题以一、二、三、四、五、六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交际”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交际的技能,具备与人交往、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包含以下二个方面:
1、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设计;
2、教学效果的检验。
三、课题研究的步聚: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1)课题申报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成立课题小组,预选课题组成员,确立实验教师、班级
(4)研讨方案及实施步骤
第二阶段:开题实验研究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2月)
(1)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内容有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背景、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内容为参与课题试验学校打下基础。
(2)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小学1至6年级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3)跟踪调查分析。
(4)问题诊断、原因剖析
(5)围绕课题、开展活动、深入研究
(6)课题讨论、研讨、论证
(7)汇编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2月)
(1)逐步完善,解决课题中还存在的问题
(2)经验交流
(3)收集试验班级教师论文
(4)课堂实录
(5)写出总结和结题报告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农村小学尽管已经开设英语课程好几年了,但就我校周围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微乎其微。许多学生真正开始学习英语还是初中七年级开始起步的。而单词的学习又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这也是农村学生的一大英语初学障碍。由于单词学习的薄弱,导致学生做练习、课外阅读、熟记短语等相关活动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由此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进而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针对这种情况,在七年级、八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开始一步步探索单词教学的方方面面,力争取得一些可以帮助我们单词教学的经验或方法。现在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将此作为本次小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意义:
由于学校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学生自身能力、条件的限制,本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单词教学,占有很大比重,而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找到符合本地区英语教学环境的方法、技巧或课堂操作。提高单词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词汇基础。单词教学是一个值得英语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掌握词汇的多少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词汇掌握得越多,学生参与语言交际活动就越有利,与其相关的一些课堂活动才能有可能进行的更顺利。学生不但能获得较多的信息,而且也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自己的语言运用得更加自如、流畅。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讲更是这样。毕竟我们在教学条件上占有劣势,尤其是英语教学。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字母书写。
2、能正确掌握字母的大小写要求。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单词读音,并能在使用中正确发音。
4、能熟悉所学单词的意思,并进行课外阅读 。
5、能熟练的使用单词造句,并进一步写出短文,保证单词的用法正确无误。
四、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就目前本校及周边初中学校的英语单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教学心理,重视语法、解题训练,往往忽视了基础的单词教学。单词教学的主要方法仅仅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最终导致学生对单词望而生畏,提到单词学习,心理极度排斥,接受能力差,久而久之,小小的单词让他们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
五、研究步骤及措施:
(一)准备阶段(.9)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做好网络资源收集、分类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xx.10——.5)
1、讨论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根据研究方案,在英语教学中具体实施。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完成相关实验及操作,写好资料、经验的总结。
(三)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xx.5——20xx.6)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
2、申请结题,上交研究成果。
六、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课题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对比法、问卷调查法。
1、实验法。由于参加课题研究的两人均带有两个平行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对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对比教学效果,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2、观察法。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们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收集信息、经验。
3、对比法。和实验法相配套,对同年级的两个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4、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七、成果预测
1、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科学地将单词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的单词学习方法。
2、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对照研究、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实际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初中英语单词教学的新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5、通过对单词教学的个案研究、分析,总结出单词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6、课题研究结束后,应产生两篇分别针对七年级、八年级英语单词教学的研究报告,一篇小课题研究论文。
八、成果展示形式
1、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教学教案、课件,及其他文字、图片、照片资料。
2、结题报告一份。
3、一篇小课题研究论文。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组织:丁建峰 丁伟撰
分工:丁建峰 (八年级单词教学的组织、操作、资料收集。)
丁伟撰 (七年级单词教学的组织、操作、资料收集。)
论文撰写:两人共同完成
十、保障机制
1、备课采用集体备课方式,由课题组参加的两位教师共同制定教案、设计课件。
2、及时和学生交流,反馈教学信息。
3、邀请其他英语组教师进行听课,并反馈信息。
4、由校领导牵头,积极争取和外校教师交流的机会。
小学生课题开题报告15
一、课题提出背景
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逐渐融化,海平面不断上升。我国及周边国家屡遭洪涝、旱涝。
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了解“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认识它产生效应的内在机制。分析它对环境气候的作a用,寻找保护环境的方法。
(二)意义
通过对“蝴蝶效应”的研究,意识到小的事件可以产生大的广泛的结果,提醒我们要着眼全局,防微杜渐,采取预防措施,保护环境,以避免造成大的灾难。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
制订调查问卷并进行间卷调查。
四、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
11月日一日,可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然后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
(二)实施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11周:(1)、汪弋力、黎勇宏: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提出具体的背景和目的。
(2)、江建峰、陈星霖: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实际采访做好充分准备
(3)、周六,汪义力在小组汇报,黎勇宏记录
12周:吴雨松,兰娅: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蝴蝶效应”对我全球气候影响的事例。
李柯兴:在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蝴蝶效应”对我国气候影响的事例,组织小组同学到不同班级分发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
13周:将回收的调查问卷以及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14周:可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对研究过程作一个小结,每人写下心得体会。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研究总结,从中分析现“蝴蝶效应”原因及对气候的影响,小组成员分析、讨论制预防气候灾难的方法。
最后,将讨论草案完善归纳、取精去糟,总结并写出最后的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
15周,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经老师指导修改后,交学校。
五、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六、分析条件
主观条件:全体组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客观条件:学校有微机室,家中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
经费来源:本课题经费要求不高,大家可以自筹解决
七、参考文献
《气候战争》
第五篇: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分析报告正文
关于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及分析报告
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使用互联网,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但因为网络安全常识的缺乏,有些小学生可能在网络上会受到伤害。自护能力薄弱的学生在享受网络带给他们以丰富的精神大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也在向他们不断走来,为了不使他们在网络中“迷失”,作为师长的我们不仅要“教”,更要“导”,以发挥网络积极的一面,为孩子们的正确上网保驾护航。因此,我于2011年7月,对太原市杏花岭区部分小学生上网情况作抽样调查问卷。
一 调查结果
四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显示:四年级男生占所有人数10﹪,其中就上网目的中打游戏占到33﹪,聊天交友占到25﹪,资料调查为26﹪,其他为16﹪。四年级女生占所有人数4﹪,而打游戏、聊天交友、资料调查及其他分别为11﹪、11﹪、37﹪及41﹪。五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显示:五年级男生占所有人数27﹪,上网目的中打游戏、聊天交友、资料调查、其他分别占到40%、28.7%、17%及14.3﹪,女生则分别为12﹪、44﹪、22﹪ 六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显示:男生占所有人数41﹪,打游戏43.3% 聊天交友25% 资料调查23%,其他8.7﹪ 女生则为12.1%、27.1﹪、21.8% 和39﹪。
二 情况分析
从抽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尽管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但仍有不少网吧接受部分学生进入。其他上网地点包括家庭和单位等。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高年级一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黄色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
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的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选择其它,不愿细说。
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38%,对于孩子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孩子上网。
三 解决对策
就解决小学生上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想到几点对策。1,将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介绍给学生。对于小学生来说,互联网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遨游空间,如: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可以随时和同学沟通,可以向老师讲出一些面对面不敢讲的话;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详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可以自己或与他人共同进行网络游戏,以弥补现代家庭缺少玩伴和朋友的遗憾等等。但许多学生上网都没有明确的目的,上网后随意浏览,花在游戏类的网站上的时间占上网时间比例较大,我们师长应注意引导学生选择上网内容,向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适合少年儿童进入的网站,如“少儿网”,它是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网站,包括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中国学生报等内容;还有“上海少儿信息港”,“中国少年雏鹰网”等。并鼓励他们利用教育网站寻找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对数学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到网上收集一些“我国古代数学家”资料,下载一些试题,大家讨论。对语文科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在网上欣赏佳作。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
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少先队员。3,从学校方面出发,加强思想教育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以爱感染学生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我们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4,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5,转换教师角色据调查研究,部分学生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业,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而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出了问题。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那些学习上不成功,受老师训斥比较多或缺少朋友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对生活、学习成功的学生则不会有太大影响。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正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6,转变学习方式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学模式日趋失去其主导地位。利用网络,优化学生的课堂教学,。7,丰富课外活动现在的小学生,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根
本没有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因此,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学校达成一致意见:拓展了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减轻学业负担,学校的电脑房每星期六对学生开放,有专门老师指导,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组织了许多兴趣组:如学生们喜欢的航模、绘画、书法、弹琴、舞蹈、手工制作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少受网吧的引诱,促进身心健康。,8,掌握网络技术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7的家长根本不懂网络的有关知识,只有16的家长比较熟悉。好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省吃俭用买了电脑,却发现孩子玩游戏入迷,好不痛心。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最好的办法是家长首先要熟悉网络,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这也有助于改变自己的消极形象,消除与孩子的代沟。作为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一起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9,统一认识,加强管理对于少年儿童上网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首先要统一观点,加强管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少年儿童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10,社会提供,少年儿童生活的大环境,以育人为主,培养健康一代为主,不妨多提供给他们学习、活动的场所,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等。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青少年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街头网吧却一家连一家,网吧事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条例共分5章37条,已于2002年11月15日开始施行了。该条例规定:从11月1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条例还规定: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
入标志,并要对上网消费者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该《条例》的实施,可以说是给青少年一个希望的春天。可是由于现在直接管理部门还没到位,有些混乱,致使一些网吧老板浑水摸鱼,趁机昧着良心赚钱。我们真诚地期望着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工作力度,把《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还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现在整个社会提倡“绿色上网”,绿色上网不仅仅针对我们经常使用电脑的大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自律能力较差的中小学生提倡绿色上网,让他们充分的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在学习之余从网络中更多更广的了解世界,探索他们未知的领域。做一个新世纪的文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