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1:4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碳》。

第一篇:低碳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低碳”的历程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低碳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低碳在海外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3月14日,修改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原来的“坚决打击取缔非法收入,规范灰色收入”被改为“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看守所疑云”掩盖了多少真相

春雨未至,雷声先闻。不仅雷人,还是一样地蹊跷。据报道,江西修水县下岗工人陈绪金在看守所突然死亡,其家属被告知,死者因上厕所跌了一跤,就死了。送医的结论是心肌梗死。而记者调查显示,在陈绪金被送往医院后,为其作诊断的医生表示,自己是在“被要求”、“没办法”的情形下,不得已“随手”写下“心肌梗塞”的死因诊断的。家属更在死者身上看到了多处非常明显的伤痕。

好一个“摔跤死”!公众的智慧和神经又一次受到超强震击。从“躲猫猫”到“做梦死”、“鞋带上吊”、“喝开水致死”、“发狂死”,人的死法是那样“特别”,从死者家属到社会公众,面对难以接受的种种“说法”,无不疑窦重生,渴求真相。

按照解释,这些逝者都是因为非正常因素而“正常”死亡的,但是,为什么死者遗体往往满是伤痕?为什么尸检报告上的诊断结论总像“神来之笔”?为什么看守所总是理直气壮,却又遮遮掩掩,回避疑问?

这一切,很难用惯常的逻辑去串连,正常的理性去理解,也许,只有在刘谦的魔术中,这样的“死法”及其解释才是顺理成章的。但当权力也变出“神奇”而拙劣的死亡魔术时,事实却一再证明,“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雷人并不能服人,黑炭冲去裹着的面粉还是黑的,而公众的信心、政府的公信力却因此一次次受到打击。

在逝者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遭遇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看守所到底是如何管理和运作的?公众的疑问,掩盖真相的疑云,使社会焦点一次次聚集在监狱看守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看守”不仅意味着要防止发生逃跑、串供等妨碍诉讼顺利进行的行为,而且意味着要保障被关押人员包括生命与健康等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可以说,看守所该是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地方,更应是公平正义阳光照得进来的地方。

当前,随着看守所事件不断出现,公安监管工作、监所体制改革等,已引起了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客观地说,这两年,监管部门已日益重视监管所人权保障,管理正在改善,监督日益严格,公开公正的探索和努力也在逐步推进。

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纷纷就这一问题建言献策,如明确规定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审监分离,全面规范看守所的执法行为,加强检察机关对看守所的监督等。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慕平透露,对于看守所内的重大伤亡事件,北京检察机关今年将启动独立调查机制,包括法医鉴定、现场勘察、会见嫌疑人等,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为拨开看守所事件背后的疑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这些积极的动向,使人们渐渐看到了希望。但我们还需更加迅速、更有成效的努力。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检索了一下以前有关看守所事件的评论,发现自“躲猫猫”事件以来,有关评论文章大同小异,以前事件的文章放到这次事件上照样能用能说。这不是因为文章太容易写了,而是因为现实的改善太艰难了,更因为在那些疑云重重的地方,生命太脆弱、太易逝了。

人命关天,法重如山,能不敬畏,能不慎重吗? 爱和善永远是社会主流

坚守善的信念、相信善的力量,他们的信念,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

故事再次发生在湖北。在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人链救人”后,2009年12月6日,咸宁淦河边,4名大学生组成“人链”,从刺骨的冰水中救起落水母子。他们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咸宁学院的学生王洪、刘康、王力和吴超。日前,媒体披露了一个多月前那次惊心动魄的救人经历。

不同的河流,同样的壮举;不同的大学生,同样的见义勇为。英雄故里再现“人链救人”壮举,最让人感怀之处在于,它不是英雄事迹的简单复制,而是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爱可以传递,善可以传递,希望可以传递。我们这个时代依然不缺英雄。我们的社会道德,并不像一些悲观人士想象的那样不堪。

南京“彭宇案”之后,社会上掀起了该不该见义勇为的讨论。曾几何时,许多人不敢、不愿再见义勇为。如今,英雄故里再现“人链救人”壮举,无疑像冬季的火炬,照亮着社会的向善之路。

我们可以理解有人在“彭宇案”后不敢搀扶跌倒老人的顾虑。但湖北大学生的选择,让我们看到,社会道德的重塑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个人的义举都是一根蜡烛,多一根蜡烛闪亮,就会少一点道德阴霾。

去年12月31日,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断指表清白的孙中界通过人民网向全国司机发出倡议:希望每个司机以后继续做好事,继续帮助别人。这一消息同样让人感到温暖。无论是孙中界的选择,还是大学生的义举,他们都在用身体力行,重建着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哲人阿萨吉奥利说:“如果没有宽恕之心,生命就会被无休止的仇恨和报复所支配。人将处于无道德之中。”的确,如果道德受到了伤害,人们不再信任彼此,社会必将陷入人人自危,时刻处于恐慌之中。而孙中界为何会选择继续做好事?湖北大学生为何再现“人链救人”?就是因为他们依然坚守善的信念,相信善的力量。他们的信念,正是我们社会的希望。

咸宁的一位百姓说:“从„10•24‟英雄集体„人链救人‟,再到吴超等同学的奋不顾身,使我和我的同事觉得社会充满了爱,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希望。”是的,从“10•24”英雄集体到这4位大学生,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人温暖,给人希望。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面对“人链救人”壮举的再现,希望更多的人在批评黑暗的同时,更加相信光明,用实际行动传达善、传送爱、传递希望。与此同时,职能部门也应做好必需的制度善后以及防范措施,当见义勇为不用再承受道德风险乃至法律风险时,见义勇为就一定会蔚然成风。别再“接访”变“截访”!信访工作要“就近解决矛盾” 近日,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对很多信访的群众来说,看到“中央政法委对进京上访大省派接访组就近解决矛盾”这一消息时,或许会心头一暖。

信访工作直面群众诉求,如若对问题推诿、迟疑、回避或处置不当,都有可能激化矛盾,损伤干群关系,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信访难”又是难以回避的一块“短板”。一些上访群众自嘲“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一些地方变“接访”为“截访”,进京访、重复访仍然偏多,这些现实让人五味杂陈。

群众上访,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问题,“就近解决矛盾”不仅体现信访工作方向以及姿态的变化,更是对新时期、新情况、新问题下信访工作发展的一种回应。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说“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是穷尽其他救济手段后的最后选择。”其实,群众选择上访,大多也是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无奈选择,而且很多涉及到利益矛盾和民生问题。如何才能做到“不到北京也能解决问题”,“来信与来访一样受到重视,一样能够解决问题”,就需要信访工作深入、细致,及时,才有可能“就近解决矛盾”。

本是基层矛盾,如果反映的渠道不畅通,问题始终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百姓的困难置之不理、对上访置若罔闻,那群众又怎能寄望于“来信”受到重视,又如何不进京上访以求问题解决?所以,“就近解决矛盾”的提出不仅是从空间的归属地上对信访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从另一个层面看,也是对基层干部更新观念、改变作风提出了要求,需要领导干部增强对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只有心系群众,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有可能在信访工作中为民解忧;只有切身感受到民生疾苦,才有可能做到高效地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只有真正有作为有行动,才能让问题不在“等”和“靠”中贻误了解决时机;只有干部群众“心近了”,才更有利于“就近解决矛盾”,才能为《意见》中提出的“要侧重地方接访,坚持依靠基层解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早在今年4月,中办、国办就曾联合转发《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要求定期、随时接待群众来访,要求干部主动下访,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并把化解矛盾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在当前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对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落实,才有实际效果和意义。因此,面对群众的殷切期望,做好信访工作,填补政法机关解决问题的力度和效率与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强烈期待之间尚存的差距,显得格外地迫切和重要。从“干净不干事,干事不干净”说开去

干净不干事,干事不干净”,是位基层领导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概括了时下一些干部的工作状态,很值得评说一番。

先看“干净不干事”:有些人为官后心中有个“小九九”:“要把稳妥放在第一位,至于工作成绩,那是有很多客观因素的”。于是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以保官帽来谋官帽,凡事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不敢担当,不去拓展。还有一些照顾性提拔的干部,信奉“对自己负责才是最重要的”准则,不冒险,不干事,一心保平安。

再看“干事不干净”:有些干部上任三把火,大张旗鼓,大动干戈,但一上手一干事就按“潜规则”走,结果闹个不干净:拉帮结派,以权寻租,收受贿赂,贪污腐化。尤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干部不以此为耻,反倒振振有词:“都这么干,不这么干行不通”。

以上所说状况是一个事物的两面,看似截然相反,但实质却是一个:都是为自己,丝毫没把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那些“干净不干事”的干部,从表面上看很干净,但如此“不干事”能算好干部吗?占着官位,不干官事;只顾自己明哲保身,不做一点有利于人民的事,这样的干部又有何用呢?“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身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勇于开拓、勇担重任,多为老百姓做些有益的事。如若不然,要你当这个官干什么呢?诚如戏文里说的那样:“当官不给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白薯”。

那些“干事不干净”的干部,更为人们所不齿。领导干部干事情本应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要求。但为什么有的干部一干事就不干净呢?是没有规章制度吗?否,是有意不遵守、故意破坏之也。有些干部利欲熏心,干点事就想捞好处。日积月累,逐步由“不干净”走上了贪腐之路。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从总体上看,以上这两种类型的干部,在我们整个干部队伍中还是少数,但其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是很大的。现在有人说“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也有人流露出了悲观的情绪,觉得“吏治难”。那么究竟“难”在何处呢?依笔者管见,难就难在有些干部不自觉、不自律。长期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干部的要求不可谓不严,给干部制定的规矩不可谓不多,目的就是要形成一支能切实为人民谋利益的干部队伍。然而有些人一当上领导干部后就开始放纵自己,忘记了应有品质和责任,置各种规章制度于不顾,一心考虑自己的利益或趁机为己大捞特捞,结果酿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对此,老百姓看在眼里,怒在心头,迫切希望用“猛药”解决之。

前不久闭幕的四中全会再次就党的建设问题作出了若干决定,中央下了大决心,体现了应有的力度,人民看到了希望。一些干部也应从中猛醒,痛改前非。否则,等来的只能是撤换下岗或身败名裂。因为历史潮流不可违,人民意志不可辱。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

日前,国务院决定今年下半年启动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农民60岁之后可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这意味着,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限于国家的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家庭和集体组织解决。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很多“留守老人”、“空巢家庭”。目前,我国农民工达到2.2亿,60岁以上农村老人已经超过1.2亿。在新的社会转型期,“养儿防老”的意义日渐衰微,尤其是对于那些既无劳动能力、又无人赡养的贫困老人来说,晚景更令人堪忧。据报道,湖南祁东县一名七旬老人来到北京当众抢劫,就是为了入狱养老,享受监狱的“福利”。这虽然只是一起令人心酸的极端事件,却折射出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困境。让亿万农民实现老有所养,不仅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关乎国家的公平正义。

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标志着中国正在重建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亿万农民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然而,长期以来,这个群体义务多权利少,负担多福利少,付出多回报少,在很多方面被排除在国民待遇之外。虽然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却难以与城市人沐浴同一片阳光,同享改革与发展成果。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农民的期盼出发,我国政府适时推出新农保制度。它强调了国家对农民养老承担的责任,明确了政府投入比例,这与过去农民自我储蓄式养老有很大区别。因此,新农保不仅是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更是整个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眼下,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新农保制度也是“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要举措。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农民一旦有了国家养老的制度保障,就解除了后顾之忧,减少了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从而可以释放出部分养老储蓄,这对于增强国民信心、拉动消费需求,无疑将产生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事实上,实行农民普惠式养老,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财力问题,更是一个执政理念问题。在现代社会,社会养老保障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和国家福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应该说,一项社会福利制度,只有实现了普惠化、均等化,才真正具备了社会福利的基本内涵。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最关注的不应是国家的财富增长,而是人的生存权利,人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意义上,新农保制度的推行,必将成为现代中国迈向文明富强的新起点。

从温总理答记者问想到“人活一碗饭”“人活一张脸”

今天北京春雨、春雪,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刚刚闭幕,温总理从人大会场来到记者的身边,引人瞩目的中外记者招待会正在进行……

“人民是用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这将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迹。”记者会刚开始,温总理就提起人民。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到今天答记者问时说“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总理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令人感动。

读开幕时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听闭幕后总理的答记者问,人们感到总理心中装着人民,装着国家,而 “两会”把总理心中的“人”字越写越大,既写出中国人要更加幸福,也写出中国人要更有尊严;总理心中的“人”字越大,老百姓就越幸福、越有尊严。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句话是首次出现在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有新意,更有深意。它关系到中国人的“饭碗”,还关系到中国人的“脸面”,而“饭碗”和“脸面”关系密切。听总理答记者问,听出了关于幸福和尊严的意义,由此引发笔者关于“人活一碗饭”和“人活一张脸”的思考。

先说“人活一碗饭”。几千年来,饥寒和死亡、温饱和生存,使中国人对“饭碗”无比敏感,既珍惜,又恐惧,“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人们见面时的一声“吃了吗?”道出多少沧桑、多少渴望,世上没有比饥饿更令人痛苦和尴尬了。翻看旧中国饿殍遍野、饥寒交迫的历史,无论志士仁人的革命,还是独夫民贼的统治,说到底都是为了“饭碗”。区别在于,是为苍生,还是为自己。说“饭碗”,不能不说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如果要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最大的作为、最大的贡献、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人们会有千言万语,但一言以蔽之,就是让老百姓吃饱了饭。面对13亿多张要吃饭的嘴、耕种18亿多亩或肥或瘠的土地、确保1万多亿斤或粗或细的粮食,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党、政府面对这样的问题?有哪一个总理面对这样的问题?这是中国的国情,这是中国的特色,这是中国总理的责任。中国终于解决了吃饭问题,还有往房、医疗、上学、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解决之中。

再说“人活一张脸”。所谓“脸”,即尊严。人的尊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没有“饭碗”的日子是痛苦的,没有“脸面”的日子是屈辱的。在解决了“饭碗”问题之后,“脸面”问题日渐突出。温总理在“两会”前和网民交流时,阐述了“尊严”的三个含义: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什么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权;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

今年的“两会”闭幕了,笔者还记得去年温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的一句古诗:“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在2010年的早春,“两会”把总理心中的“人”字越写越大。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目标呈现在老百姓面前,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当然很不容易,但正如温总理今天所说:“华山再高,顶有过路。”中国人民对于登上“华山”,过上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好日子,正沿着中国特色之路大步向前。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贵在一个“问”

200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人民日报在2009年12月24日发表题为“权责一致 以问促责”的评论员文章再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落实《暂行规定》,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因而一出台就受到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拥护。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个问责的《暂行规定》执行得怎么样呢?这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应该说这个《暂行规定》发挥了很大作用,不少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有所增强,特别是对一些重大事故的责任人实行了问责,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责任的重要。但也要看到,就目前贯彻执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有些本应问责的事故还没有得到处理,一些责任人还逍遥于党纪国法之外,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中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有两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阻碍着问责制的顺利进行。

一是偏袒护短。发生事故总不是好事,但查清责任,抓住不放,举一反三,总结教训,可使以后避免再犯。然有的领导则不是这样,他们遮遮掩掩,避重就轻,偏袒护短,生怕一问责把事闹大了,会“抹黑”、会“影响声誉”。如此之为,严重阻碍着问责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是官官相护。一些地方出现事故后,作为主要负责人不是严肃查处,而是护短。对一些本应问责、本应查处的干部采取姑息迁就的态度,只是表面上批评批评,讲几句“吸取教训,下不为例”的话了事,而没有采取相关的处理措施。如此之为,也使问责难以开展。

问责,贵在一问;如果出现了事故不问责,那责任怎么能查清呢?因此,敢于问,并一问到底,是问题的关键。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应该明确,实行问责,就是要把问题查实、把责任搞清,使相关责任人得到应有的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要通过此事让大家从中吸取教训,杜绝事故再次出现。这样做并不是“抹黑”(事实上出现事故已经是“黑”了),也不会“影响声誉”,相反倒是能使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把坏事变成好事,何乐而不敢为、不愿为呢?

也许有人说,出了问题我们以后注意不就行了,何必非要问责?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想法。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并在继续证明,出了问题不问责,就不能真正吸取教训。有些干部嘴上说“以后要注意”,但往往由于没有切肤之痛,他们很容易忘乎所以,重蹈旧辙,让事故再次发生。这样的事例,人们见得还少吗?问责,一方面要把当次的事故责任查清楚,另一方面则是要使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进而还能起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使广大领导干部时时牢记“为官一任,责任在肩”,不能只记住自己的乌纱帽,忽略或忘记自己所应负的责任。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实行问责也是落实科学管理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十分严谨的事业。要切实把它搞成功,容不得一点疏忽大意,更不允许敷衍塞责,必须实行科学管理。而实行问责,无疑是落实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体现。且不说平时工作中要认认真真去做,面对出现的事故更要问责追究。惟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些偏离科学管理的种种现象,确保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地顺利进行。

实行问责,意义重大。只要我们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坚持践行,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权责一致 以问促责

今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贯彻落实《暂行规定》,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掌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肩负着重要责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兢兢业业、艰苦奋斗,以实干精神和优良作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但是,也有个别党政领导干部由于缺乏责任意识,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漠视群众利益,致使一些本来能够做好的事情没有做好,一些本来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对此,必须承担责任,受到严肃追究。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要以《暂行规定》为依据,坚持问责原则,严格责任追究,促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切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开展一切工作,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下大力气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堵塞漏洞,完善制度,努力减少或避免失职行为的发生。一旦出现问责情形,要勇于第一时间承担责任,给党和人民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贯彻落实《暂行规定》、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对推行问责制重要意义的认识,准确把握问责制的内涵,自觉接受监督,切实负起责任。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精神,提高社会各界对问责制重要性和《暂行规定》主要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为贯彻实施《暂行规定》,做好问责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组织部门要以对党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协助党委、政府严肃查处问责案件,充分发挥问责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真正收到“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开拓进取,奋勇前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破浪前行!

第二篇:低碳专题

低碳环保专题策划稿

口播:

当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当狂风、暴雨、地震、高温、严寒等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在全球频繁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不断消耗石油资源,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了全球变暖。而对森林的破坏,更加剧了全球变暖的速度。当地球温度上升6度时,地球上只有细菌可以生存。所以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而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而又实用的方式。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一种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它呼唤人们,从生活的各个细节出发,节约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保护地球环境,关心地球健康。(摄影棚抠像背景是各种关于环保的环境灾害的画面)

外景主持 口播: 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大量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12月8日,世界气象组织提前公布的“201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此外,全球变暖也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芬兰和德国学者公布的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直接威胁从东京到上海至新奥尔良的数以百万计的城市居民

在人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随时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我们或多或少的都在消耗着石油、煤炭、电能、水、木材等资源。一个人产生的温室气体虽少,但全人类产生的总和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低碳减排不光是国家的事,而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只要我们所有人都能共同面对,那么控制全球变暖,扭转气候变化,也决非难事。那么普通人能做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在我们学校大家对低碳生活了解多少吧

采访画面: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

答:

外景主持 口播:大家对低碳生活有了浅层次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大家又做了那些事情是有利和不利于低碳环保的呢?为此我们特地拍摄了大学校园男生女的典型生活。同时我们邀请了XXX老师和我们一起对其进行解答。现在梗着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吧。

画面资料

(拍摄具体内容待定,分别拍摄西区男生和东区女生的生活细节)

播放画面资料 主持人一边问问题老师一边解答一边总结低碳环保知识 计算每天排碳量 总结(还有一些细节问题)

换景

室内口播:通过我们的镜头和老师的答疑解惑原来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一些就能够过低碳生活。地球球是我们的家,我们只有一个,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家园,破坏它很容易,恢复却太难。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你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敞开你的心菲,让来我们承担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吧。

切低碳时尚T台秀、明星倡导低碳等画面

出现字幕 :如今低碳生活也是一种时尚潮流

能够既时尚又能为自己的家园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低碳环保 我们在行动

第三篇:低碳材料

拯救地球!学会低碳生活!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都是高碳的带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通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现在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就在我们身边。

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 也可以实现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低碳生活,人人需要。精细用水,时时做到。科学用电,学问不小。巧用燃气,节能有招。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一次物品,不用为妙。禁烟制度,自觉遵照。合理用纸,替代木耗。绿色采购,时尚环保。厉行节俭,消费别高。科学饮食,定当记牢。建筑节能,积极倡导。健康出行,节油降噪。旅游休闲,低碳新潮。.低碳办公,减支增效。植树种草,碳排自少。移风易俗,高雅格调。小事做起,坚持为要。

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总之,低碳生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拯救自己。

联系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谈谈在低碳经济时代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目前面对日益恶化的气候现象,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现今低碳经济成为热点问题,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力,正推动着我国走向低碳经济的时代。今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中国的主题就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作为中国公民和地球村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也许,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哥本哈根”和“哈根达斯”的区别,或许还有很多人认为《后天》、《2012》只是纯粹虚构的美国大片,全球气候变暖会议只是和自己没有多少关系的国际新闻……而实际上,当全球的政治精英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人类争取最后一个机会时,地球变暖衍生的恶魔已悄悄地走近了你我,走进了洛阳,走进了河南,它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我身边瞪着狰狞的眼睛,制造着一个接一个祸端……

“现在的天气预报工作越来越难做了。怪异的天气总是违反规律,让人难以捉摸,以前所谓的规律总是被现实改变!”河南省气候中心副主任王纪军博士感叹道,“每一次准确的预报,都凝结着气象预报员的智慧和汗水!” 王纪军博士可以轻松地为他的感叹找来佐证——

2009年11月初的郑州,秋天似乎根本不愿离去,太阳温暖,绿树葱茏,大街上还能看见穿短袖的人。但11月10日,气温骤降,当晚突降暴雪。11日晚9时10分左右,大雪漫天中,突然电闪雷鸣!12日,郑州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均创下“历史新高”——超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日最大纪录。2010年的4月14日,来洛阳参观牡丹花会的游客们都会因看到雪中牡丹这一“奇观”而惊叹不已。而在这天的前后几天洛阳都是阳光明媚,春意甚浓。

全球暖化,不仅带来了沙尘,还有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等极端天气接踵而来。专家预测,全球气候还会进一步变暖,并且变暖的幅度有可能加大,美国的《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2009年之后,至少有一半的年份,全球平均气温将超过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将有更多的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人类不得不面临南北半球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同时联合国评估报告提醒,人类如果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这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数字?简单讲,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侵袭。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干旱。在我国降雨量最为丰富的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旱魃肆虐。农田龟裂、塘坝干涸、河溪断流……3月23日,来自国家防总的统计数据显示,因干旱造成饮水困难的人数已达2271万,其中旱情最严重的云、贵、川、桂、渝五省份达1805万人;我国耕地受旱面积1.1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8796万亩(重旱2798万亩,干枯1381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612万亩。其中西南五省份耕地受旱面积达9654万亩,占85%。除了干旱、气候反常、全球变暖之外,水资源短缺、居住环境恶化、经济损失加剧、海平面上升、人类健康受威胁、物种变化加剧等等众多问题都亟待解决。

面对全球暖化的大危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为祖国、为世界来自己的一份力。我们不能阻止气温的上升,不能控制两极冰川的融化,不能避免云南的干旱。因为它们是已经发生的事实了,我们只能尽量减少灾难对我们造成的影响。随着被誉为“改变地球命运”的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两会“低碳经济”关键词的热化,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低碳的宣传,使得“低碳”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被社会各方面以及广大老百姓所详知。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而然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注意节电、节油、节气、垃圾回收以及绿色出行,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个节能细节做起。很多低碳生活方式,大家都是可以做到的,即使是再小的一份力量,都是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一种支持。

我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人们应看到,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对于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一旦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量。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有责任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公众开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创意活动和普及工作,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世界公民”责任担当,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因此,倡导低碳经济、改善生活方式,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可以随手做到的就是:少上网,去上课时电脑别待机,出去的时候关掉一切电源。多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尽量少使用和不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出门尽量步行,低碳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同时,主动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生活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必然要有负责任的公民。我们不仅要倡导低碳生活,更应该主动践行低碳生活。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共同地球,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大学生知识广博、充满朝气、思想认识趋于理性、践行低碳热情高涨,有着„承前启后‟的社会责任,是„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最好的的践行者、宣传者。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拥有更蔚蓝的海洋!节约每一度电,让更多的角落洒满光明!倡导节能低碳环保,需要你我齐心协力。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积极加入到节能低碳低碳的行列之中,将节能低碳低碳的环保意识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以心系家国的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为绿色节约型华园的构建做出表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呵呵,我的回答不错吧,如果采纳j就请加分额..多谢多谢.2011-08-10 1:44:37 2 | 评论

相信如今大家对于”低碳”这个词都不会陌生,而现在这个词也逐渐在装饰领域打响,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业主欢迎,装饰企业如何“低碳”?说到这一点,有很多装饰专家或消费者会说,环保还不简单,装修公司时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低耗能灯具、使用环保材料、安装绿色环保家具等。

“低碳”风已经吹起来,如何才能实现低碳绿色装修,必将面临一场大考。居住的健康环境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装修的环保性是可以实现的,主要是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首先是材料的环保性,其次是施工的环保性,再次是设计的环保性,包括后面购买家具的环保,这几个方面构成了房屋的装修是否环保。实际上环保是材料的,假如说板材,在设计时尽量少使用板材,我们的居室环保性更高些。另外就是家具,据调查,24.3%的污染来源于家具,所以在购买家具时要特别注意。

2、其次是绿色设计这里主要存在一个污染叠加的问题。比如说一块木金板,达到欧洲一级环保标准,但那只是一块板子达到了,如果在10平方米的房屋里面堆了30块板子,那么同样会超标,哪怕是最好环保的板材也会超标。

3、在施工材料方面,在家里面给你的装修,造成最大污染的主要是胶或者是板材类制品,油漆,包括门,书柜,包括吊顶的造型,这些方面所使用的材料是会构成污染的。包括在施工时是否是环保的,是否保持施工现场的流畅,产生的污染物能得到及时排出;在设计时是否运用一些自然元素引入到室内;在运用材料时是否用的是环保材料,是否运用最少材料得到最大的效果。

4、前期到后期治理都很重要,装修好之后,不要急于入住,需要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尽量降低装修污染。还可以在后期可以用一些植物,或者用一些有的检测手段来达到。检测植物,一个是芦荟,还有常青藤,绿萝等这些对装修完房子后期治理排出甲醇是有重要的作用。

5、家庭装修中要实现绿色环保装修,装修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的,在此再次提醒准备装修的业主朋友们购买装修材料一定要选择品牌厂家的合格产品,谨防假冒伪劣产品;选择装饰公司要多比较,多查看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装修公司;装修过程中和装修后期都要重视装修污染的治理。

6、家庭装修简约的设计,能最大限度减少家庭装修过程中的材料浪费问题。在装修过程中,减少木材、铝材、钢材和建筑陶瓷的使用量,可以在一些不注重牢固度的地方更多地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搬新居时,能继续使用的家具尽量不换,也算是一种“低碳”。

随着科技的进步,家用涂料的色彩也越来越丰富。其实色彩的运用也关系到节能,过多使用红色、紫色、蓝色等深色系涂料,会间接浪费能源。特别是高温时节,由于深色的涂料比较吸热,大面积使用在家庭墙面中,白天会吸收大量的热能,导致室内温度升高而需要使用空调,也就增加了能源消耗。

7、家庭装修中,大到板材,小到胶水,无不影响着低碳指数。因此,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或通过国际认证的环保产品是首要问题。耐用的材料能延长住宅的使用寿命,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装修消费。

8、在装修过程中,减少木材、铝材、钢材和建筑陶瓷的使用量,可以在一些不注重牢固度的地方更多地使用轻钢龙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少用0.1立方米的装修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约64千克。另外,射灯和灯带也可以考虑放弃。射灯和灯带其实是造价不菲的设计,而且不节能,完全可以采用LED 灯具,或通过材质对比、色彩搭配等手段达到相近的效果。

9、在购买家具时,首先要看清家具上是否有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标识。其次要了解生产厂家实力,一般知名品牌、有实力的大厂家生产的组装式成品家具,污染问题较少。注意选择有规模的家具零售商场,也是购买低碳家具的捷径。另外,还要亲自靠近家具闻一闻是否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仔细查看家具的封边是否严密。因为严密的封边会把游离性甲醛密闭在板材内,不会污染室内空气。红木和真皮家具未必体现居家品位,提倡使用竹制、藤制的家具,这些家具的原料可再生性强,也能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搬新居时,能继续使用的家具尽量不换,也算是一种“低碳”。1 | 评论

第四篇:低碳科普知识

标题:坚持科学发展,走进低碳生活

1.问:什么是低碳?

答: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尽量少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一切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行为方式都可以认为是低碳,当然不能为了少排放而放弃发展,那就是所谓的因噎废食了。

2.问:什么低碳经济?

答: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3.问:什么是低碳生活

答: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这样的好处在于,首先是为你节约了开支,其次也为创造健康环境做出了贡献。4.低碳和环保是不是一回事?

答:可以这样认为,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不但包含了原来的绿色环保发展模式,以及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有“低”的成效。所以低碳经济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均不相驳。5.问:原始社会岂不是最好的低碳经济社会?

答: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原始的生产方式确实碳排放低了,然而却不能使经济高增长,所以也不符合低碳要求。也就是说,我们要权衡好发展与减排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

节能减排的科普小知识:

1、准备食用的冰冻食物何时从冰箱冰冻层拿出,放在哪里有利于节电?(最好头一天将食物从冰冻层取出,放在冷藏层,这样,第二天烹调时食物基本化开,还达到了节电的效果。)

2、对一般汽车而言,(80KM/H)车速最省油。

3、为防治与减少白色污染,人们购物应拿起(菜篮子、布袋子)。

4、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设置在(26-28度)度最好。

5、喝水时,应提倡选择经济健康的(白开水)。

6、在使用电视机时,让电视机省电的方法有(控制屏幕亮度 .控制音量.电视机不用时应切断电源)。

7、电风扇耗电量与转速成正比,应尽量使用中挡或慢挡,慢挡比快挡可省电(三分之一)。

8.选择多大尺寸的电脑显示器,要根据需要而定,不是越大越好。显示器越大越费电,一台 17英寸的显示器比14英寸的显示器耗能要多(35%)。9.1度电能使1匹的空调器运行(1.5小时)。

10.空调的功率和房间的大小怎样匹配较为合适?(1匹空调适合12平方米左右的房间;1.5匹空调适合18平方米左右的房间;2匹空调适合28平方米左右的房间;2.5匹空调适合4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

11.每个家庭安装2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满足其全年(70%)的生活热水需要。

12.在农田灌溉中怎样提高用水率?(地面漫灌)13.生活中,使用(镍镉电池)电池更环保。14.冰箱的选用(优选无氟环保节能型电冰箱)。

15.环保专家指出日常生活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毒、有害垃圾;第二类是有机垃圾等可降解垃圾;第三类是难降解垃圾。下列属于难降解垃圾的有(塑料)。

16.试验证明,(鲢鱼 和 鳙鱼)会吃掉藻类,改善水质。

17.什么情况下允许凿井取水?(地下水没有明显超采 还可限量采水)

18、下列洗衣机节能方法合理的包括(衣服放进洗衣机前浸泡20分钟、洗衣机要摆平、选择正确的洗衣程序)。

19、一个水龙头滴水,15分钟就滴水200毫升,每天有近20升水,一年就会浪费(7)吨水。

20、在工业区,人们总是喜欢种植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银香和洋槐,其主要目的有(净化空气、过滤尘埃、消除噪音)。22.焖饭和蒸饭哪个更节省燃气?(焖饭)23.烧水宜用大火还是小火?(大火)

24.洗澡时准确调节冷水和热水的比例,有助于节约用水吗?(是)25.为了节约用水,洗水果的时候应该?(先清洗后削皮)

26、从千年古盐田晒制出来的食盐能直接食用吗?(不能)

28、电视机屏幕选择上电子管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电视机多耗电(5)倍,故不要购置电子管电视机。

32、空调、电视机等电器关闭后(拔掉插销)。

33、资源节约型农业可将动植物的有机废弃物转化为饲料或食物,是经过(微生物)处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

34、节约资源是否我国的基本国策。(是)

35、用洗衣机洗衣时(水位适宜)容易洗干净。

36、(石油、煤炭、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37、用(电吹风)对电冰箱变形的门封条整形较好。

38、双门电冰箱冷冻室结霜厚度(6-8毫米)除霜更省电。

39、废旧手机的电池及其他部件含有(砷、锑、钡)等多种有毒的化学物质。40、回收一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好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

41、浇花的时间应选择在(晚上)。

42、节约一度电能使25瓦的灯泡连续点亮(40小时)。

43、节约一度电能使1匹的空调器开(30分钟)

44、目前,中国能效等级共分(5级)。45、1匹空调适合(12)平方米左右。

46、开车长时间等待时应把(发动机关掉)。

47.节约能源是我国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是)48.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的思想,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和(环境效率与经济效益)的统一。50、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是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目的。

51、(节流优先,治污为本,提高用水率)是工业节水工作的指导方针。

52、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电多少?(30%-40%)

53、节水马桶的标准应该是(不大于6升)。

54、我国从何时开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2008年6月1日)

55、用电饭锅煮同样多的米饭,以下哪种更省电?(功率大的电饭锅)

56、在中国能效标识中,深绿色代表什么?(环保与节能)

57、羊绒衫多是山羊绒制成的。一只山羊对草场的破坏力相当于多少只绵羊?(20只)

58、土地在我国是十分珍贵的。中国人口超过13亿,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多少?(1.5亩左右)

图片应用:

第五篇:低碳判断题

低碳判断题(以题目第一个字的首个字母搜索)

B1.(2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一个矛盾体,经济的快速增长都是以能源的快速消耗为代价的。(错误)C1.(2分)产品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指同样的产品,通过节能和提高能效可以达到碳排放减少的目的。(正确)

2..(2分)从中长期来看,气候变化问题有可能成为促成能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契机。(正确)

D1.(2分)低碳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进程。(正确)

2.(2分)低碳经济就是零碳经济。(错误)

3.(2分)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态度和习惯。(正确)

4.(2分)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的区别与各个国家碳排放结构差异有关。(正确)5.(2分)低碳经济就是交易经济。(错误)

6.(2分)低碳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具有相同的含义。(错误)7.(2分)当前中国的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建筑领域。(错误)8.(2分)低碳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9.(2分)低碳经济就是节能减排。(错误)10.(2分)低碳经济不意味着高投入。(正确)

11.(2分)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在风能利用上的领导国家。(错误)12.(2分)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才需要考虑的事情。(错误)

F1.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特定产业的发展,但也不是无限制的发展。(正确)

2.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更要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正确)3.(2分)发展低碳经济不需要额外的成本。(错误)4..(2分)“发展低碳经济”是“解除碳锁定”的同义语,其内涵小于减缓气候变化。(错误)5.(2分)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没有历史责任,因此不需要减少碳排放。(错误)6.(2分)发展低碳经济必定会限制特定产业的引进和发展。(错误)7.发展低碳经济根本上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发挥市场作用降低低碳转型的成本日益成为一种趋势。(正确)8.(2分)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正确)

G1.(2分)规划引导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最常用政策手段,但是国外以法律手段促进低碳转型(错误)2.(2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已颁布出台实施。(正确)3.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全球第一个注册再造林碳汇项目。(正确)

J1.《京都议定书》确立了量化的减排目标和减排时间表,但由于美国没有参加而不具有广泛性。(正确)2.(2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唯一方向。(错误)

3.(2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正确)4.(2分)《京都议定书》中确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正确)

K1.(2分)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决定能源的使用效率。(正确)L1.(2分)绿色经济就是低碳经济。(错误)M1.(2分)每年6月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三天是“全国低碳日”。(正确)

Q1.(2分)气候变化问题是科学事实,没有不确定性。(错误)2.(2分)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正有负,但负面影响为主。(正确)3.(2分)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博弈是由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所决定的。(正确)4.(2分)气候变化是由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错误)

S1.(2分)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水平一定随之上升。(错误)

T1.(2分)碳关税的主张引起发展中国家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担忧,因而遭到许多国家反对。(正确)

2.(2分)碳足迹是指产品使用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错误)

3.(2分)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是一种特殊的边境调节税。(错误)4.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的碳排放,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错误)

W1.(2分)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举措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正确)2.(2分)我国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正确)

3.(2分)为对付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正确)

37.(2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紧缺,所以政府要倡导节约的消费模式,并率先垂范。(正确)4.(2分)温室气体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人类能源消耗的结果。(正确)

X1.(2分)循环经济就是低碳经济。(错误)2.(2分)西藏的碳排放很少,因此西藏已经实现低碳经济。(错误)Y1.(2分)1979年,MWO第一届世界气象会议提出全球变暖问题。(正确)2.(2分)由于气候变化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应该等技术成本降低后再进行减排。(正确)3.1989年联合国44、207号决议:为人类的当代和未来世代保护全球气候。(错误)4.1850-2005年主要国家的历史累积排放情况中,欧盟27国的累积排放量多于美国。(错误)

Z1.(2分)在城市快速化的发展进程中,工业产品大部分都要进入最终消费领域,从增量看,最终消费的增长将占主导地位。(错误)2.(2分)中国低碳试点城市就已经是低碳城市。(错误)3.(2分)最早提议征收碳关税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错误)4.(2分)在我国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制定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正确)8.(2分)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简称为CCX,是全球第一个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平台。(正确)

下载低碳(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碳(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碳信用卡

    一、 低碳信用卡介绍 1. 什么是低碳信用卡 低碳信用卡是指通过信用卡碳减排量个人购买平台,持卡人可根据个人每年预计产生的碳排放量,购买相应的碳减排量,实现个人碳中和。所谓......

    低碳经济论文参考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财政投入一、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能源结构,改变......

    低碳作文

    我的低碳生活 以前的我,总是非常浪费。夏天,空调连夜开着,还把温度调到最低。电视一直开着。就连水资源也不放过,洗澡时,把水放到最大,洗完澡,水也不关,等换好衣服i,才慢条斯理地把水......

    低碳家庭

    低碳家庭·时尚生活 小海镇大学生村官葛爱霞 全球气候变暖,南极的冰川消融的速度在加快,海平面急速抬升,地球上的生物将面临灭却绝的危险。这些都是碳过多排放惹的祸。城市里穿......

    低碳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身边一小步,社会一大步”。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因为她是我们唯一能生存的地方。 地球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哺育着我们这些儿女。我们也很聪明,有能......

    低碳演讲稿

    拯救自己,低碳生活演讲稿 刘雨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三(1)班的刘宇辰 ,我演讲的题目是 《拯救自己,低碳生活》。 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

    低碳体会

    实践体会与结论 经过此次实践活动, 可以看出我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 我们总是这样形容地球为我 们的“母亲” ,但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母亲”的寿命,总是......

    低碳知识讲座

    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低碳生活知识讲座 讲话人:周从喜 一、了解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