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带一路战略引领新疆俄语人才培养国际化
“一带一路”战略引领新疆俄语人才培养国际化
摘要:本论文分别从三个方面多角度诠释“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俄语人才培养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第一部分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梗概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就其深远影响展开透彻分析。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俄语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分别从经济发展和外语政策两方面深入探讨。第三部分则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内容,从教学、学习方式以及合作交流两个角度提出俄语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字:“一带一路” 新疆 俄语 人才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1、“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
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虽然不是一个实体和机构,但是它强调指出合作的发展思路和举措是依靠与周边国家现有的双边和多边机制作为一个有效的平台,并且借用“古丝绸之路”这一区域合作的历史符号,高举发展和平的旗帜,积极发展同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一体化和多样文化相互包容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是当今世界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起自中国,贯通中亚、南洋、东南亚、西亚和东欧,“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是“互惠互利、共同安全”,主要内容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通过加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建设,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要通过加强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这一战略目标与我国一贯秉承的睦邻惠邻、合作共赢的周边友好外交政策一脉相承。“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体现在经济领域、国家利益和安全领域、人文交流领域。在经济领域,“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是我国的“走出去”,这包括资本、剩余产能和技术的“走出去”。“一带一路”的人文意义体现在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和教育交流上。古代陆海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路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通道。在新时期,“‘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丝绸之路’延续千年的经济,文化、商贸友好交流传统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为各国间的人文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把“加强民心相通”作为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他指出,“必须加强人民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通过文化交流、学术往来、教育交流、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等人文交流,为“一带一路”项目的推进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一带一路”规划的人文交流内容非常丰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第一,教育方面:互派留学生,开展合作办学,提供政府奖学金;第二,文化艺术方面:“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第三,共同申遗:“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第四,深化人才交流合作。
2、“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社会中“中国威胁”的声音愈演愈烈。建设“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对外做出的郑重承诺:中国的崛起不以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的。区域合作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合理化,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美好追求,各方经济体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模式,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发展战略对接互联项目将推进对接和耦合,沿着国家发展战略,探索区域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各族人民通过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承加强相互学习。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当前世界全球化格局,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它将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海”或“西进”,将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战略以合作为基石。中国与各国在交通运输、贸易、投资、能源开发等领域全面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创造一个共享的世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正逐渐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复兴丝绸之路,一幅横贯东西、共谋发展的宏大蓝图正在铺展开来。有梦想,有追求,有奋斗,一切都有可能。中国人民有梦想,世界各国人民有梦想,这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生机和美好前景。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新疆俄语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1、经济发展扩大俄语人才需求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相关各方参与的愿望非常强烈,不仅“一带一路”沿途相关国家反应积极,而且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也行动迅速,希望搭乘此次跨区域重大经济合作的顺风车,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促进新疆对外开放》课题研究小组,就新疆期待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应对措施等展开深入研究,为推进新疆段建设献计献策。国家发改委已经规划了涉及欧亚大陆桥以及新丝绸之路的多条铁路,其中包括从中国东部到达欧洲需要途经哈密、将军庙的北线,以及陇海线、兰新线或者经由库尔勒到达格尔木的线路;商务部正在积极研究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构想,为积极推进中国与相关各国互联互通、推动双边贸易、扩大双向投资绘制宏伟蓝图;国家能源局表示将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深化能源国际合作,以能源合作带动上下游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战略构想与时俱进,恰逢其时。在世界版图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从东向西延伸开来,沿线60多个国家面积已达3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7亿。它以古代的丝绸之路为基础和主干,东起西太平洋沿岸、西到波罗的海,横贯亚欧大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漫长、最具发展潜能的经济走廊和文化纽带,成为中国与西部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陆路通道。从5个次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来看,除了以油气能源生产和出口为主、能源经济相对发达的伊朗、伊拉克、约旦、叙利亚、沙特、土耳其等国以及阿富汗、巴勒斯坦和印度等国之外,其他3个次区域均与俄语有关,俄语人才发挥作用的有利区域。3个次区域内的12国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俄语使用区域,以俄语作为国语的俄罗斯不言而喻。其他11国作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有着70多年的俄语历史传承,作为国语的俄语培育和造就了整整几代人,其巨大的影响力至今挥之不去。苏联解体之后,这些国家在获得独立国家地位的同时,纷纷致力于本民族语言的建设,强调其作为国语的重要性,努力消除俄语在本国的影响,采取一系列去俄语化措施。例如,要求从上到下,所有政府官员在正式场合必须讲国语,所有的官方文件必须使用国语,从幼儿园到高校一律用国语授课等等。这些措施意在培养民族意识,强化国语教育,巩固独立国家地位,其用意无可非议,在情理之中。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国家的几代人都是自幼接触俄语,在俄语学校长大成人,许多人甚至不懂本民族语言,或者只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口语,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其中不少人在国家独立后才开始学习本民族语,其交际水平可想而知,更何况这些独立国家均属于多民族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民族的居民占据不小比例,他们一般都不懂所在国的民族语言,只能用俄语进行交际。
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实际条件和需求,未来的经济带实际将包括若干专业“带”,如交通运输带、能源供应带、信息交换带、科技合作带、商品贸易带、农业开发带、旅游发展带、安全保障带、政治互信带等。占“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约五分之一的12个俄语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作为交际工具的俄语无疑成为“香饽饽”,其语言主导地位短时期内难以动摇,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势必与日俱增。
2、外语政策提升俄语人才培养水平
面对急速发展的新形势,国内高等学校必须强化优势学科和培养高素质人才,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协词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牢固树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全面服务的意识。因此,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层次结构、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定型、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成为当务之急,要求尽快培养适应中俄战略性伙伴关系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俄语人才是其中培养目标之一。外语政策作为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反映着国际社会发展和相关外语使用的最新动态。随着新“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应重新确定包括俄语在内的新的关键语言,提高关键语言的社会影响力,并制定基于关键语言的国家外语能力行动方案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长期外语教育规划,改变国内外语教育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语言教学定型。有鉴于此,从大的方面来说,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广开渠道,开发各种可利用资源,为更多的中国人提供学习俄语的机会,重点培养更多通晓中俄战略性伙伴关系以具有“一带一路”专业知识的高水平俄语人才。
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全国范围内的俄语教学正在进人悄然变化阶段,其中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对区域研究和国别研究的分量在增加,一些髙校的俄语专业开设了国别文化学的课程。2003年1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经济大学一并牵头的中国一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成立正式成立,中俄院校各有13所,双方将依托自身的学科特色,搭建两国高校学术合作交流的平台,在人才培养、教师互换、科研合作等多个领域深人合作,培养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俄语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以适应中俄经济贸易日益深人发展的市场需求。根据国内俄语教学发展与变化状况,教育部副部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利民教授提出了“大俄语”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俄罗斯区域学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斯拉夫学概念。具体来讲,该概念应该以俄语为基础、为中心,学术视野和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向着人文合作的各个领域,向着经济贸易合作的各个领域,向着更大的地域和空间延伸和发展。刘利民教授认为,具有这种理念的俄语专业院校一定会有更光明的前景,培养出的新型俄语人才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三、“一带一路”战略中对新疆俄语人才培养对策
1、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几十年来,我国的俄语教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双基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俄语人才,为世界俄语界所公认。但是,面对21世纪的时代要求,尤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时代经济发展大潮,我们需要积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及时思考、探索和调整我们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上,应以问题(任务)为导向,以情境为基础。这里,情境是广义的,可以是生活情境、社会情境、现实情境,也可以是语言情境、观念情境、文化情境,以问题情境为标志,做到虚实结合,有利于走出课堂,进人社会。通过情境创设,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国际视野、爱国情怀等融入知识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嵌人式的渗透、嫁接式渗透、阶段性渗透和整合式渗透,使语言学习活动成为一个将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的有机过程,一个提高俄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我们必须努力发挥俄语学科对学生发展的独特的价值,尤其是工具价值和人文价值。俄语作为典型的屈折语,形态变化丰富,语法关系严密,作为文化符号,是俄罗斯文化、科技、艺术等的重要载体,是国际事务中重要的交际工具。区域研究、国别研究,即从对俄语语言文学的研究转向对某个国家或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的研究,将带动俄语学习,促进俄语学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语言学习不是自娱自乐的个人行为,语言首先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传递思想观念、表情达意的重要符号。我们必须乘“丝路经济带”伟大构想的实施的东风,用语言服务社会、语言服务经济的新理念,引领俄语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对俄语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启示。在新的时代,语言的学习已经不仅仅是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散的知识点的学习和操练,而是应该建立整体观,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整体,从广度和深度延展;利用学习情境、任务类型和迁移程度,改变俄语素养上的量性指标,形成学科素养上的质性变化;建立发现性学习、建构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基于具体的问题,积极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建构科学的结构化的知识系统,成为有扎实语言基础,有缜密的思维能力,有灵活的学习方法,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有积极入世的服务意识,有高质量的语言本领的俄语人才。
2、建立合作机制、拓宽人才交流渠道
从长远来看,培养俄语人才仅仅拘囿于国内高校显然是不行的。要拓宽广阔的国际视野,见识真正的语言环境,切实提高俄语和经贸专业水平,就必须选派俄语教师、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去使用俄语的国家学习和交流,以派往俄罗斯为主。这就需要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部门与俄罗斯相关部门及时沟通,获取更多的选派资源为国内各个学校建立更为广阔的输送留学人员平台。与此同时,各校自己也积极联系相关对口院校,建立更为广泛的校际联系,加大交流框架和外派力度,选派尽可能多的师生去俄语国家留学,也通过校级交流或者正常招生渠道,吸收更多的俄语国家的师生来国内高校工作和学习,为国内俄语学生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搭建信息交流与知识获取平台。俄语人才的培养需加强与国内其他外语语种的横向联系,汲取其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推移日益彰显出来。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唯有积极应对,深入研究,分析现状,发现问题,挖掘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俄语人才培养的努力方向及对策。一个优秀的俄语人才应该多掌握几门外语技能,才能做到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考量大,能力超强。
参考文献:“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俄语人才培养探究 苏州大学周民权
杜桂枝,当代俄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及趋势[J],《中国俄语教学》,2013年第3期,1一8页。
周瑞敏,浅谈基础语法教学的纠错式反馈法[J],《中国俄语教学》,2012年第1期,58—61页。
论“丝路经济带”构想对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华中师范大学 刘永红习近平.中巴人民友谊万岁[N].人民日报,2015-04-20(3). 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N].中国经济时报,2014-08-12.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R/OL]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R/OL]. 郑永年.“一带一路”中国有能力搞好[N].中国经济时报,2015-04-27.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4]15号)[R/OL].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R/OL].
汪倩倩.高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蔡永良.从外语教学走向外语教育[J].外语教学,2013,34(1):65-68. 彭龙.外语教育需要的战略思考[N].光明日报,2015-03-31(13). 中国新闻网.“一带一路”大战略带动中国内地小语种热 高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外语政策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4):125-128. 侯杨方.“一带一路”战略亟需建立人才培养体系[N].文汇报,2015-05-08(6).
第二篇:“一带一路”战略拉动俄语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拉动俄语人才需求
在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6届哈洽会期间,俄语翻译日薪千金难求,更盛传高级俄语翻译已经年薪高达60万元。虽然这是去年10月的“传奇”,可是俄语热潮却一直持续。日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黑龙江省一些边境城市掀起了俄语学习的热潮,与此同时,俄语毕业生今年就业形势看好。
业内人士认为,在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全方位对俄合作是重头戏,我省从经贸、旅游、文化交流、医疗等方面对俄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对俄的联系紧密,直接拉动了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俄语生迎来了就业的春天。每逢盛会,俄语人才供不应求,出现到处抢翻译的火热场面。
边境城市掀起学俄语热潮
在密山市有这样一个班级很“另类”,班上的同学有的是夫妻档,有的是父女同桌,班级里的学员涵盖不同的年龄段和职业,这个“奇怪”的班级是由密山市旅游局免费开办的俄语学习班。密山市旅游局局长陈婧告诉记者,密山作为边境城市,积极发展边境旅游,对俄旅游在城市旅游中逐渐凸显,不同行业的从业者都认为学习俄语很有必要性,密山市旅游局为满足市民学习俄语的迫切愿望,免费为市民办班。
今年1月,第一期免费俄语学习班正式开课,160余名学员参加。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学员从事不同的行业,有医生、教师、交警、学生,也有出租车司机,做小生意的人,以及准备出国去俄罗斯的人。从免费培训俄语信息发布到正式开班,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报名人数就超出了班级容量,很多没有参加上的学员还积极预约了下一期学习班。“早就想学点儿俄语了,经常遇到俄罗斯人打车,却因语言不通而错失许多顾客,学些日常交流用语也是为了更好地为俄罗斯友人服务。”密山“的哥”左洪雷对记者说出了他再忙也要学习俄语的理由。密山市血管病医院院长王海林也是学习班的一员,他今年60多岁,平时不论多忙多累,依然坚持自学俄语。他说,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患者来中国求医,尤其注重中医康复理疗。这次俄语学习班,他决定带领医院全体职工分批参加学习,以便在工作中与俄罗斯患者更好地交流。王海林说,在边境城市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会些俄语口语应该是必修课。
俄语学习班开课第一天,密山市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刘晓玲担任主讲教师,她将课程从初级的日常交流沟通展开,以促进密山市旅游经贸、中医康体理疗等服务行业发展为培训课程重点,教授学员实用性很强的俄语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学习热情浓厚。目前,第一期160余名学员经系统学习现已顺利毕业。今年,密山市旅游局计划开办10期免费俄语学习班,每期学员人数120人以上,主要是为全力打造旅游名市、商贸重市,提高密山市旅游、商贸俄语交流水平。
俄语高级翻译成稀缺型人才
边境城市对俄交流与合作更为广泛,让俄语学习成为必修课,在被俄罗斯人称为疗养胜地的五大连池,很多医疗从业人才都能说上一口流利的俄语。当地一家康复医院的医生说,这源于工作中的“自学 实践”,有的医护人员从未学过俄语,却能与患者很“溜”地用俄语交流。与很多行业对于俄语只是“入门级”的口语交流不同,一些对俄企业对于俄语人才的需求更为高精尖,这也更加凸显了俄语翻译人才的巨大缺口。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我省“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推进,国内企业对俄业务增多,俄语翻译需求随之增加。已经举办了26届的哈洽会对于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去年的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暨第26届哈洽会召开期间,小语种翻译供不应求,俄语翻译更是千金难觅,很多公司开出了日薪千元以上的优厚待遇,仍然很难找到俄语翻译。而作为推荐展会的同声传译,既要能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也要求翻译人员懂专业知识,对俄合作中高端俄语翻译成为稀缺型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俄语教师宋景立对记者说,每年哈洽会期间,作为俄语专业的老师,要承担很多翻译工作,不但自己被“预订”出去承担大量翻译工作,俄语专业在校学生也成为大会志愿者,几乎全员参与到哈洽会的对俄翻译工作中,还没出校门就已经开始了实战型“大练兵”。一家在广州从事国际物流的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因为公司对俄业务份额很大,专门高薪聘请了一名高级俄语翻译,从最初的每年100万元涨至200万元,就怕留不住既熟悉业务又非常专业的俄语人才。
对俄贸易火爆,让很多公司开始未雨绸缪。这段时间,在朋友圈不乏招聘俄语人才的启示,以招聘专职和兼职俄语翻译居多。哈尔滨市道里区一家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公司今年新增了对俄业务,这次招聘就是为储备俄语翻译,以防公司开展业务时找不到人。
“龙江丝路带”成俄语课堂新词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和几年前俄语毕业生就业形势大不相同,今年俄语毕业生就业形势不错。哈市一所高校俄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小李对记者说,他学的是经贸俄语,年前签了一家对俄企业,年后已经开始到企业实习。小李说,今年一些用人单位在大大小小的毕业生对接会上向俄语生抛出橄榄枝,就他们班级而言,除了要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的同学,其他想从事俄语专业的学生都有不错的就业选择,有的学生手里有好几个就业去向还在优中选优。他说,现在的企业更注重俄语实践运用能力,提前签约到公司实习,就是想看看俄语水平怎么样。
日前,记者走进了哈市南岗区一家大型书店。在书店六层俄语类书籍中,记者注意到,经贸类俄语书籍以及俄语口语类书籍摆在了比较显眼的位置,更受俄语从业者和爱好者们的欢迎。但是有关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龙江丝路带”建设的俄语参考书寥寥无几。宋景立老师说,国家刚刚提出的政策很难及时配套小语种教材,这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学生们在求职过程中又必须掌握这些知识。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补充新词汇成为一项重要讲课内容,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我省的“龙江丝路带”建设都成为学生们询问的高频词汇,教师们也积极给学生们整理这方面的俄语知识。
黑大俄语学院
“天下俄语半是黑”,这句流传在国内俄语界几十年的美谈,曾代表着一个时代对黑龙江大学作为新中国俄语人才摇篮的推崇,而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理念的不断创新,“黑大制造”则凭借着坚守高层次、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培养标准,向新的时代需求做出有力应答,延续着属于黑大俄语的美誉和辉煌。黑龙江大学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建校以来五次易地、十次更名:1946年初,原延安外国语学校北迁至哈尔滨;1958年,经扩建、更名成立黑龙江省第一所综合型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是黑龙江大学最久负盛名的学院。该院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俄语专业实力雄居全国第一,享有“全国俄语根据地”之美誉。
第三篇: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形式与政策
学生:郑精 班级:电信理1404 学号:0121414680410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带一路”的由来。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同样,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大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14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一带一路”的概况。“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牵亚太,西连欧洲,辐射4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在我国境内就覆盖6个省区市,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仅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年贸易额就超过400亿美元,20年增长近100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国、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东岸,连接东亚、中亚、欧洲与非洲。通过沿线各国的合作和规划,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并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畅通和投资便利化。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我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 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 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 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 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 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中 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 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 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1]
3、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 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 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 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 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作为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铸就信仰,国家的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命运,要深入开展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向先进党员看 齐。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教诲,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建言献策。对此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 施,深入挖掘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即亚投行通过长期债券等形式积极推动PPP模式并且项目对私人资本开放,“互联网+”新模式帮助更多普通人圆梦,深入 有效的合作有助于2020年东南亚经济共同体的建成,形成一个对人民生活贡献巨大的社会生态圈等等。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这是一个利己利彼 的战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我国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向外寻求发展空间,也为国内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时间,同时减弱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为企业销路找开口,缓和企业改革的阵痛,也促进了国内外企业的优势互补,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次在全球主导经济体制下的突围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 的打破了西方的“中国威胁论”。连通,为了更好的发展;连通,让全球化的经济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轨道。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最有力的姿态:和平、开放、理解、包容、交流、合作、共赢,中方愿与沿线各国及参与各方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保障多边利益,沿着互尊互信的道路,和衷共济,相向而行,早日争
取胜利的果实。青年人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更要勤奋学习,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光发热。
第四篇: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初步估算,“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1概念由来
习总书记的战略眼光: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他在《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第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第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2014年11月11日,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发展设想,会议就《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达成共识。亚太自贸区的概念最早源于10年前的APEC会议上提出,8年前被写入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但由于条件不成熟,一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蓝图》或将作为领导人会议宣言的四份附件之一向社会公布。作为此次APEC会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蓝图》将对硬件、制度、人员全方位互联互通给出明确时间表,设立出2025年实现亚太地区“无缝联通”的目标。在硬件互联互通方面,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和其他方式提高基础设施融资;发展更新包括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制度互联互通方面,应对贸易便利化、结构性和监管改革、交通物流便利化问题。2020年实现各经济体经商成本节约25%,通商效率和便利度提高25%的目标。[2] FTAAP是对以美国为首的TPP协议的重要回击,TPP协议实施将导致中国每年损失大约1000亿美元的出口。2战略意义
历史选择的回归: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 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腾飞,中国在更多方面有能力帮助别国,特别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作为全球主要外汇储备国,中国能够携手各国共同应对金融风险,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多边合作的契机: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2014年4月10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丝绸之路的复兴:对话亚洲领导人”分论坛开启了“一路一带”战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老挝总理通邢、巴基斯坦总理纳瓦兹〃谢里夫、东帝汶总理沙纳纳、泰国前副总理素拉杰、俄罗斯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中国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以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进行了同台对话,共同探讨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3]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 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4]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3战略载体
“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中蒙俄经济带:主要通过环渤海、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的 交通与能源通道,并向东连接日本和韩国,向西通过俄罗斯连接欧洲。主要包括吉林省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 新亚欧陆桥经济带:通过原来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
中国-南亚-西亚经济带:通过云南、广西连接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通过亚欧陆桥的南线分支连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家。
海上战略堡垒:分别由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环渤海、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北部湾等地区的港口、滨海地带和岛屿共同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等沿岸国家或地区。4国际合作
战略平台
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2014年12月16日,李克强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强调,要充分利用《布加勒斯特纲要》,积极落实《贝尔格莱德纲要》,启动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牵引,以产能合作为抓手,以金融合作为支撑,推进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交通对接
中俄珲春---扎鲁比诺港---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高铁和高速公路 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2014年8月,泰国军政府通过了两条连接中国和泰国的铁路项目。这两条铁路分别为从中部大城府到北部清莱府,以及从中部罗勇府到东北部廊开府的线路,再通过老挝最终与中国境内的铁路相连。此次泰国军政府通过的两条铁路项目,其中一条线路的起点是东北部城市廊开,与老挝首都万象隔河相望,建成后可以连通老挝与中国的铁路,与一直筹划多年的泛亚铁路中线不谋而合。建设将从2015年开始,预计2021年竣工,项目总成本约为7414亿泰铢(约合人民币1430亿元)。
中巴积极推进瓜达尔港建设。2014年11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时指出,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同周边互联互通的旗舰项目。瓜达尔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成为两国签署的20多项合作协议中的重中之重。中巴经济走廊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管道、通信光缆等在内的贸易走廊,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称“一带一路”)战略的一条连接线。而瓜达尔港,就是这条连接线上的关键“节点”。
中国投资匈塞铁路:在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上,中、匈、塞三国已达成协议,合作建设匈塞铁路,力争在两年内建成一个符合欧盟标准、适合各方需求的现代化快速铁路。产业合作 中俄长吉图(珲春)----扎鲁比诺万能海港----海参崴经济特区东北亚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
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西咸新区)。2014年10月13日,陕西省政府与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俄罗斯国家主权基金)、俄中投资基金(中俄跨国主权财富基金)、俄罗斯斯科尔科沃创新中心(俄罗斯国家科技园)在俄罗斯莫斯科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的合作备忘录》。由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建设“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
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先期启用集装箱物流场站,二期拟于主体港区建设粮食泊位和筒仓工程,三期拟于新丝路国际物流园区内联合打造集仓储、加工、贸易、中转于一体的中亚五国连云港物流中转分拨基地。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共占地5平方公里,投资约20亿元,全面拓展过境运输业务。金融合作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亚投行的法定资本为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目标为500亿美元左右,实缴资本为 认缴资本的20%。正式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科威特、老挝、马来西亚、蒙古国、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菲律宾、卡塔尔、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中国出资400亿美元启动丝路基金。2014年11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出资400亿美元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国际贸易
2010年11月23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联合签署了两项海关便捷通关协议,为中国物资、商品西出和战略物资西进奠定了基础。“渝新欧”国际运输班列。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这一条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铁路运输通道。目前该通道最大的受惠者是落户重庆的笔记本电脑向西进入欧洲市场。重庆市长黄奇帆指出以前中国到欧洲的货物,不管内陆还是沿海的货物,90%以上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先运到沿海,然后走海 运到欧洲,需要40天左右。“渝新欧”的运费,为每个40英尺集装箱6500美元左右,而相应的海上运费是5000美元左右,“渝新欧”的运费虽然比海运贵1500美元,但从时间效益上来说,“渝新欧”节省了20多天时间,企业的资金可以得到更快的周转。假设1个集装箱的货值为1000万元,仅财务成本就能节约3万元,相当于5000美元。“郑新欧”国际运输班列。铁路货运班列始于郑州,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后到达德国汉堡,全程10214公路,运行时间16天左右,比走海运到欧洲节约时间15天左右。“郑新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沿途经过5个国家,历经2次转关2次换轨。2014年9月2日,汉堡至郑州的铁路货运专线9月1日首次开通。蓉欧快铁运输班列。成都到波兰罗兹的蓉欧国际快速铁路货运直达班列于2013年4月26日开通,每周五固定发车。中欧国际铁路运输通道
蓉欧快铁将从成都青白江集装箱中心站出发,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后,直达波兰第三大城市罗兹奥莱霍夫站,全长9826公里,站到站运行时间12-14天,并可在1至3天内分拨至欧洲任何地方。比当前货运班列节省8—10天,比海运节约1个月以上,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8至1/4。5地方实施 物流联盟
丝路经济带物流联动发展合作联盟(江苏)。2014年10月,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暨第十一届国际物流节上通过了《合作联盟章程》、《合作倡议书》以及合作联盟机构,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联动发展合作意见》。江苏提议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8个省(区)构建了物流联动发展合作机制,涵盖乌鲁木齐、伊犁、兰州、酒泉、西宁、银川、西安、郑州、徐州、连云港等27个重要节点城市。8个省(区)倡议,逐步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的企业市场经营环境。
中欧铁路东部国际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哈尔滨铁路局制订中欧铁路东部国际大通道建设实施方案,2014年7月召开中欧集装箱班列跨局运输合作商定会,与北京、沈阳等铁路局共同研究境内7条出口、3条进口直达班列运输线,缩短了大连、营口、天津等港口与口岸间的运行时限。同时,哈铁局协调俄罗斯铁路部门铺画后贝加尔至莫斯科的直达班列运行线以及到波兰华沙的直达班列运行线,形成进出口货物快速通道。产业合作
武威保税物流中心。2014年1月,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获得国家海关总署等四个部门的批准。2014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是到目前为止全国唯一一个当年批准、当年验收通过 的保税物流中心。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地处连接兰新铁路和宝兰铁路的唯一通道—干武铁路园墩车站边,由北京中进物流有限公司建设,注册成立甘肃亚欧路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运营,占地面积730亩,以此为中心规划5.7平方公里的产业发展用地。
新疆计划着手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工作,以乌鲁木齐会展片区“金融城”为基础,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服务网,同时构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伊犁、喀什等地州区域为次中心的多层次金融体系。[5] 6发展展望
1)规划新泛亚铁路(京昆高铁,京沈---哈大---长春---吉林---珲春(哈牡绥东)----海参崴高铁)
对外战略意义:第一,缓解南海争端问题下的马六甲海峡水运安全威胁,通过新泛亚高铁高铁直接联系印度洋海域的港口,如吉大港、加尔各答港等,以更便捷、安全和低成本的获得能源、矿产物资。第二,强化北京、西安、成都、昆明等城市与东南亚半岛各国重要城市,印度洋沿线滨海港口城市的互联互通,密切经贸、文化、科技交流活动,切实增强中国经济的辐射影响力。第三,通过京沈、哈大、长春--吉林--珲春(哈牡绥东)----海参崴高铁联动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港、扎鲁比诺港,斯拉夫扬卡港,东方港,进一步扩大与日本海经济圈、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第四,将东北亚与东南亚通过中国大陆高铁网便捷的沟通在一起,真正形成亚洲地区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第五,实现国家向外战略投资,通过泛亚高铁网建设,输出高铁技术参与邻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带动铁路沿线地区的开发与投资。
对内的发展作用:第一,京昆、京沈高铁通车后能将我国的西部经济板块与东北经济板块联通,促进这些使得我国未来20年里的开发战略实质性从沿海地区转向内陆地区,是继我国沿海、沿江、京广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成长地带。第二,高铁沿线分布了北京和7个省省会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太原、西安、成都和昆明;并包括一批老工业基地,主要有牡丹江、吉林、抚顺、辽阳、鞍山、锦州、秦皇岛、唐山、张家口、大同、临汾、运城、三门峡、渭南、汉中(宝鸡)、绵阳、德阳、攀枝花-西昌,这些城市是我国建国前30年的经济重镇,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该铁路沿线地区也是我国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东北的哈大走廊,西安-汉中、成德绵地区,是我国的工业科技、军事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智力资源密集地区。未来在培育强国支柱型产业,包括军工产业、大型装备制造、精密仪器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优势十分突出。再次,通过新泛亚高铁与现有的“四纵四横”高铁网联通,高铁网交汇地去的沈阳、太原、西安、成都等中心城市将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影响力;此外 通过泛亚铁路将进一步提升哈尔滨、昆明等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的综合枢纽地位和门户辐射影响力。2)规划渤海湾水水国际中转港
缘由:环渤海地区目前港口岸线资源竞争激烈,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省市竞相向
渤海湾水水国际中转港海要地,修建港口码头,拓展岸线,发展集装箱、大宗散货物流业,并大力拓展石化、钢铁、炼铝、装备制造、造纸等临港工业。在重大功能定位方面存在同位竞争局面,如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都提出了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或北方航运中心的定位;而大连、唐山、天津、黄骅、青岛、烟台和威海等地均提出了申报自由贸易区的要求。造成这种局面是由于行政条块分割,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为:第一,这种无序发展局面使得环渤海地区长期存在争夺国际到岸的大宗物资资源,海陆中转物资、进出口集装箱的不合理现象,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第二,同时随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依托港口进出口物资快速增长。如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从5年前的200万标箱快速上升到2013年的530万标箱,而货物吞吐量更达到了3.3亿吨,这个现象同样发生在大连港、天津港、唐山港、黄骅港身上。大量大规模吨位的船舶都将从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中间的几个水道通过,水上拥挤现象越发突出。第三,过度无序围垦沿海滩涂、湿地和海域并发 展重化产业,对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并影响到渔业养殖。
规划设想:考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之间地区,发现拥有风景秀丽的长岛、砣矶岛、北隍岛、南隍岛、大钦岛、小钦岛等。如果能够参照舟山群岛新区的模式,在保护渤海湾水道、长岛地区生态环境和风景前提下,可拓展港口码头,作为水水中转国际枢纽港基地。通过水水中转国际枢纽港整合大连、营口、锦州、唐山、天津、黄骅、烟台的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同时成为大宗物资水水集散基地,统筹大连、营口、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东营、龙口、烟台的大宗物资运输。该区域同时是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和国际休闲旅游胜地的最佳选地。
3)中俄西伯利亚铁路-北极航线(海运)北极航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步预测在本世纪2050年以后,北极地区海洋性冰川将大部分消融,届时一条自中国东北三省(珲春等)向北穿过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再经过北冰洋到达北美东海岸和西欧沿海地区的贸易、能源大通道的战略意义将凸显。同时,北冰洋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海洋资源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能源供应基地。
第五篇:一带一路战略介绍
一带一路战略介绍
“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历史背景
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丝绸之路从运输方式上,主要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2]
陆上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洛阳,经长安(今西安),经河西走廊、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2]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 的海上通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输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货物,从丝绸到瓷器与茶叶,形成一股持续吹向全球的东方文明之风。唐代,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叫作“广州通海夷道”的海上航路,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3]。宋元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针的航海运用,全面提升了商船远航能力,私人海上贸易也得到发展。这一时期,中国同世界60多个国家有着直接的“海上丝路”商贸往来,引发了西方世界一窥东方文明的大航海时代的热潮[4]。明代郑和远航的成功,标志着海上丝路发展到了极盛时期。[3] 中
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扬州、福州等其他支线港组成。
概念由来
总书记的战略眼光: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4年11月8日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他在《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中国愿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第二,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第三,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
2014年11月11日,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发展设想,会议就《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达成共识。《亚太自贸区互联互通蓝图》或将作为领导人会议宣言的四份附件之一向社会公布。在硬件互联互通方面,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和其他方式提高基础设施融资;发展更新包括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在制度互联互通方面,应对贸易便利化、结构性和监管改革、交通物流便利化问题。2020年实现各经济体经商成本节约25%,通商效率和便利度提高25%的目标。[6]
2014年12月16日《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德纲要》,计划制定《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
战略意义
多边合作的契机: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2014年4月10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丝绸之路的复兴:对话亚洲领导人”分论坛开启了“一路一带”战略。[8] 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2.0版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在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深度合作。
我国成为世界强国的重要路径: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构筑国土安全发展屏障,摆脱以美国为首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寻求更大范围资源和市场合作的重大战略,被称作世纪大战略。这是中国在近200年来首次提出以中国为主导的洲际开发合作框架,将彻底摆脱原来依附大国,被动挨打的地缘政治局面。
“一带一路”有望构筑全球经济贸易新的大循环,成为继大西洋、太平洋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地区覆盖总人口约46 亿(超过世界人口60%),GDP 总量达20 万亿美元(约占全球1/3)。区域国家经济增长对跨境贸易的依赖程度较高,2000年各国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2.6%;2010年提高到33.9%;2012年达到34.5%,远高于同期24.3%的全球平均水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1990-2013年期间,全球贸易、跨境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相关65个国家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1%和16.5%;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2013年期间,“一带一路”对外贸易、外资净流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3.9%和6.2%,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6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2015年,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近1万亿美元,我国同沿线65个国家中投资49个国家,共计1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