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

时间:2019-05-14 01:1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

第一篇: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

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

一、贫困户识别标准及规模

1、识别标准: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

2、识别规模:原则上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基数。省级统计数大于国家发布数的,可在国家发布数基础上上浮10%左右;个别省级统计数与国家发布数差距较大的,上浮比例可适当提高;具体识别规模经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由省扶贫办报国务院扶贫办核定。

二、贫困村识别标准及规模

1、识别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识别规模。东部9省(市)贫困村识别规模原则上控制在行政村总数的15%左右;中部10省原则上控制在20%左右;西部12省(区、市)原则上控制在30%左右。

三、贫困户、贫困村的识别程序

《方案》要求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执行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表册、数据录入、网络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贫困户采取“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采取“一公示一公告”,公示公告要以落实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为目的。并对每个步骤提出了时间要求。

四、贫困户识别的要求

贫困户主要识别扶贫户和扶贫低保户两类贫困人口,这次建档立卡工作原则上不登记五保户,低保户家庭成员有在校学生的可以选择性的纳入贫困户登记,以利于“圆梦行动”等助学工程项目落实到户。(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在贯彻落实25号文件情况汇报会暨建档立卡工作会议指出,这次建档立卡在贫困户的识别中主要识别扶贫户、扶贫低保户)。

农村低保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农村扶贫对象,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村居民,包括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农村低保对象。按照标准和对象可以将贫困人口分为四类。

一是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有劳动能力或劳动意愿的农户。

二是扶贫低保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低保户。三是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户,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户。

四是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其中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是扶贫部门工作对象;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是民政部门工作对象。扶贫、民政部门在扶贫低保户上有工作交叉。2013年,经省政府组织扶贫、民政、统计等部门专题讨论后,确定全省低保户、五保户人口总规模为223万人。

五、调查数据的时点控制

国家要求建档立卡工作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是指登记截至2013年12月31日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基本情况、贫困状况、发展状况、基础设施情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等方面数据,并作为这次建档立卡的基期数据,为终期评估建立数据基础。同时,对2013年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也要登记。以上数据基础数据登记,2014年的数据登记纳入数据更新范围。

六、督查考核

国务院扶贫办要求各地要建立督查考核制度,按照“省抽查、市监督、县核查”的方法,开展建档立卡专项督查,并将数据失真率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并以适当方式将建档利卡信息箱社会公开,接收群众监督。尤其是对宣传不到位、程序部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引发矛盾纠纷、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并作为国家和省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各村(居)委会: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为做好我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县委相关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按**乡党委政府的要求,实事求是的确定我乡农村扶贫对象规模,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开展精准识别,实施精准扶持,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确保农村扶贫对象到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牢基础,创造条件。

二、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建档立卡工作,找准农村扶贫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农村扶贫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建设好班子”的目标。20**年底前,在全乡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档案,构建统一的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

三、基本原则

(一)村为主体,分级负责

各村要成立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以村为主体,分社进行,有序开展建档立卡各项工作。

(二)公开、公平、公正、公认

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村民自治,引入第三方监督,实行公示公告,公示时间要足够,公示知晓度要广,确保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

(三)程序统一,精准识别

严格按照规定的公正流程,认真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认定,做到结果精准,群众满意。

(四)尊重群众意愿,精准扶持

摸清农村扶贫对象帮扶需求,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制定到村到户方案,落实帮扶措施,实施精准扶持。

(五)建“同一本账”,扶“同一批人”

精准识别农村扶贫对象,将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的扶贫对象全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确保建档立卡对象和扶持对象上下统一。

(六)进出有据,动态管理

建立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机制,脱贫则出,返贫再进,实现有出有进,进出有据。及时更新农村扶贫对象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四、贫困户和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识别标准。以2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省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开展贫困户识别工作;贫困村是严格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识别,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2.识别规模。各村以县统一发布的贫困村、贫困人口为准,各村贫困人口规模为:**村95人,**村123人,**村75人,**村**0人,**村112人,**村81人,**村69人,**村57人,**村72人,**村47人,**村46人。其中**村、**村及**村被确定为贫困村。

3.贫困户识别流程。以户为单位,整户识别,实行规模控制。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健康、教育、住房等情况,通过村民自治、群众参与、民主初选、逐级审核和公示公告的等方式,按照农户申请、民主初选、群众评议、社会监督、集体审核、县级审定和村社公示、乡公示的工作流程进行识别。

4.登记内容。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的《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进行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贫困户和村委会各执一册;《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年1月1日—20**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初选对象(20**年6月中旬前完成)。根据县统一发布的各村贫困人口规模,在县级扶贫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村委会将贫困户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宣传到户,经农户自愿申请后,召开村委、支部大会进行初选,为确保初选结果的公平公正,参会人员应具有广泛性,包括村两委班子成员、廉勤委成员、乡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党员及退休老干部等人员的参加,要坚决做到不优亲厚友、不漏掉一户贫困户。

第二步:公示公告(20**年7月中旬前完成)。以社评议的名单要以村公示七天后汇总上报乡人民政府,乡人民政府对各行政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贫困户名单,在相关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县人民政府将审定结果逐级上报市扶贫移民局、省扶贫移民局备案后,再相关行政村进行公告。第三步:结对帮扶(20**年7月底前完成)。乡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先难后易、分批扶持”的原则,提出对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方案,明确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村帮扶单位,并在乡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

第四步:填写手册和登记表(20**年7月底前完成)。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以确定的贫困户和贫困村填写《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第五步:数据录入(20**年8月底前完成)。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和《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六步:联网运行(20**年10月底前完成).将录入数据在本级联网并试运行。

第七步:数据更新(次年1月底前完成)。贫困户和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行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部门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完成。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经、统计、财政、党政办相关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经办公室。各村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小组。

(二)强化宣传,注重培训

各村积极动员部署,制定方案,准确掌握相关政策及工作方法,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逐级宣传到社、到户,做到家喻户晓。

(三)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会议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严禁将五保户、三无户等纳入贫困户,杜绝平均分配;对于户籍在本乡但在乡外居住的,原则上在居住地进行登记;户籍不在本村,但在本村居住,确实贫困的经与户籍地接洽后要给与登记,灾后县外安置户,一律在安置地进行贫困登记。

第三篇: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徽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扶贫办〔2014〕27号)和颍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颍扶贫办〔2014〕11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皖扶贫办〔2014〕27号)和颍上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颍扶贫办〔2014〕11号)精神,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今年8月底以前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任务。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村。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掌握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为扶贫开发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二、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与范围。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

2.建档立卡规模。按照上级要求以现有数据为基础开展建档立卡。根据统计调查数据2013年底全镇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863人。

3.识别方法。采取规模控制,逐级分解。由镇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分解到村居。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4.逐户调查登记。《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由镇政府按照上级扶贫部门的统一安排,负责组织各村有关人员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入户调查填写。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

镇政府分解建档贫困人口的规模。按照镇分解到的建档规模,在2013年贫困检测的基础上,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将建档立卡规模分解到村居。此项工作在2014年5月15日前完成。

第二步:初选对象。各行政村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人口建档规模,在2013年贫困人口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依据农户申请情况,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镇政府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镇扶贫户名单,在各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3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镇政府将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按照“统一识别、突出重点、先难后易”的原则,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的发展需求与实际,制定对贫困户的帮扶计划。此项工作在2014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扶贫手册》。此项工作在2014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省扶贫办将录入数据在全省试运行,并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苦户动态调整。此工作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贫困发生率,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行政村无固定性集体经济收入(或者固定性收入低)。

2.规模。按照省市县要求,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镇贫困村识别规模确定在3个村以内。

3.做法。按照镇分解的规模进行控制,将贫困村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村居。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人口、行政村数量等因素,在4月底前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镇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提出申请,报镇政府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镇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经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6月20日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贫困村由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和市、县、镇的单位及企业结对帮扶;非重点县(包括继续享受扶持政策的县)的贫困村由市、县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帮扶单位,落实结对帮扶措施。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20日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表》。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县扶贫办指导下,镇政府组织有关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20日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全省网络运行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全国网络运行在2014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县扶贫办指导下,由镇政府组织帮扶单位、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四、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主要用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资金绩效管理考核、片区规划实施监测和评估,并为扶贫开发决策提供依据。《贫困县监测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情况和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监测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标准时期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五、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开发到村到户与镇区发展相结合,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建档立卡领导小组,各村也要设立相应机构,精心组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强化宣传培训。各村要统一部署,召开会议,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结对帮扶等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农户和每个行政村,做到家喻户晓,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数据真实。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要有相关记录和档案资料,要全程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落实工作经费。镇政府将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用于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必需的宣传培训、材料印制、数据录入及信息化建设等支出。

(五)严格督查考核。镇政府适时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专项督查。以抽数据质量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手段,以适当方式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程序公开透明、信息真实可靠、群众认可满意。要及时解决因宣传不到位、程序不规范、操作不透明等印发的矛盾纠纷;对造成恶劣影响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四篇: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岚县河口乡积极实施“土豆主粮化”战略,坚持基地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技化支撑,全乡3万亩马铃薯在持续干旱、病虫害侵袭等自然灾害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全部喜获丰收,实现了灾年不减产,增产又增收。据统计,全乡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000斤以上,平均亩收入达3000元以上,比去年亩增收1000元以上。

基地化种植。该乡积极争取片区开发扶贫项目及吕梁市“8+2”产业项目,依托10个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带动2000余户农户参与项目实施,落实原种繁育基地400亩,一级种薯繁育基地3500亩,绿色食品生产薯基地4000亩,有机食品生产薯基地100亩,建成了万亩优质高产示范基地。

标准化生产。该乡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坚持标准种植、品种专用的原则,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此重点是地块相连、村组相接、集中连片、方便管理;统一培训,重点是理论培训与技术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综合培训与分段培训相结合;统一实施,就是按时令节气积极实施预定下的产前、产中、产后计划;统一生产资料,就是统一农药、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防止假冒伪劣,严格按程序、规定使用;统一服务标准,就是在服务上村村一个样,户户一个样,地地一个样。

科技化支撑。该乡严格按照专家的技术指导,积极实施马铃薯机械化起垄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在抵御自然灾害、抗击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增产丰产作用,特别是依靠科技成功防控了能使马铃薯毁于一旦的晚疫病,为马铃薯的最终全面丰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现在,全乡马铃薯已基本销售完毕。有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仅销售马铃薯一项收入就达到10多万元。(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

本报讯(记者 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09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

2009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177.7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

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09年的1090.5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490.7万亩增加到去年的516.3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09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580.5万吨。2011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52.3亿元,薯农现金收入7.8亿元,较2009增加了6200万元。

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综合资源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市里重点抓好万州、巫山、巫溪、石柱等13个主产县,每个区县则抓好2—3个重点乡镇,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用途推进马铃薯生产,推行形式多样的间、轮作方式。

我市还将充分利用省内外脱毒马铃薯研究资源,加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薯形整齐、适宜于加工及外销等各种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同时尽快选择或培育出适宜我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途的新品种,解决我市长期以来品种单

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此外,各地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一推三改”关键技术(即推广脱毒种薯,改平作为起垄栽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晚疫病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专业化防治)到田的同时,积极试验示范少免耕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岚县国税地税联合打造“一站式+一窗式”办税新

模式

2015年12月10日 17:05 来源: 岚县新闻办

12月1日,吕梁市首家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在岚县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岚县国税局、地税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合作工作规范(1.0版)》,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的一项重大举措。此举标志着,全县两千多户纳税人将真正感受到国地税联合办税带来的纳税服务新变化,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再塑税务部门新形象注入了新的元素。

该办税服务厅建设以“一站式 +一 窗式”为基本模式,按照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要求,设置了办税服务区、自助办税区、咨询辅导区和等候休息区四个区域。在办税服务区设置了四个综合业务窗口,窗口采取“一窗双人双机双屏双系统”和“内转外不转”模式,纳税人只需一次叫号排队,在一个窗口即可办理所有国、地税涉税事宜,避免了同一纳税人在两个税务机关奔走和在多个窗口多次排队的不合理现象,真正实现了纳税人进一家门,到一个窗口,办两家税,不仅提高了办税效率,更重要的是,减轻纳税人负担,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在合作办税推进过程中,岚县国税局严格按照《合作工作规范(1.0版)》要求,以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稳中求进为目标,积极与县地税局沟通协调,召开两次国地税合作联席会议,成立了联合办税领导组。领导组下设纳税服务、征收管理、风险应对、后勤保障四个组,各组分工负责,各司其职,认真梳理深度合作内容,制定了《岚县国家税务局岚县地方税务局联合办税实施方案》。纳税服务方面,建立健全了区域设置、岗位职责、合作流程、业务衔接、资料传递、税法宣传等六方面制度体系,联合办税服务厅现已全面启动运行,其综合办税能力和办税效率将会得到明显提升。征收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委托代征税款,协同开展管户巡查、定期定额户的定额核定及公示工作。风险应对方面,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涉税信息定期交换机制,对征管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征管盲区与薄弱环节,堵塞征管漏洞。联合开展企业调研,对共同确认的重大疑点纳税人,双方联合拟定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方案,联合发布风险报告,督促企业及时整改,有效降低税收风险。与此同时,双方还在积极探索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税务稽查、信息宣传、培训辅导、权益维护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完善联合办税模式,从而将联合办税不断推向深入。(郭炳中 高凌云)

岚县36名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岗

2015年12月08日 19:20 来源: 岚县新闻办

11月30日,岚县退役士兵公开选岗工作在岚县民政局拉开序幕。当天上午9时许,36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按照考核成绩的高低公开进行岗位选择。最终,所有士兵都选择到了心仪的岗位,实现了全员安置就业。

“感谢政府给我们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会好好把握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面对新的起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我会将在军队时养成的良好习惯继续保持下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服务于社会。”选择了岚县卫生监督所河口站的退役士兵杨向阳如是说。

据县民政局局长范玉林介绍,此次岚县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严格执行公开安置政策、公开安置计划、公开考核成绩的安置政策,全过程接受社会的阳光监督,确保安置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据悉,按照国家和省、市、县相关文件规定,退役士兵实行国家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安置制度。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序推进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解决了退役士兵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市马铃薯面积单产总产“三连增”

本报讯(记者 向婧)我市以推广脱毒种薯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中心,优化区域布局,2009年以来,全市马铃薯生产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项指标的“三连增”。近日,全市马铃薯产业推进会在巫山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将稳定建立脱毒良种扩繁基地23万亩,其中原原种扩繁1万亩,原种扩繁22万亩,脱毒马铃薯覆盖率每年增加3个百分点。

马铃薯要增产,种薯脱毒是基础。据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黄振霖介绍,传统农户在种植马铃薯时,大多使用头一年收获后留出的“自留种”,或者相互引种、换种,品种混杂,种薯退化严重。而使用脱毒种薯,在不改变水肥和田间管理条件的情况下,最低可增产30%,经过努力可达到50%,甚至更高。

2009年,农业部开始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试点,我市成为首批试点省市之一。3年来累计投资达6560万元,巫溪、石柱和市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脱毒种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已达5000万粒,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新品种引育——茎尖脱毒——脱毒苗——原原种——原种——良种——种薯贮供”脱毒种薯繁供体系。去年,全市脱毒种薯推广面积已达177.7万亩,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较实施前翻了一番。

脱毒种薯的推广,带动了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全市鲜薯单产从2009年的1090.5公斤增加到去年的1125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也从2009年的490.7万亩增加到去年的516.3万亩,位居全国第六。鲜薯总产从2009年的53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580.5万吨。2011年,全市马铃薯产业实现产值52.3亿元,薯农现金收入7.8亿元,较2009增加了6200万元。

而在全市12个马铃薯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全面推广脱毒种薯、集成技术、科学规范化管理,示范片平均增产60%以上。去年,巫溪县尖山镇马铃薯百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074公斤,刷新了南方马铃薯高产纪录。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可作为蔬菜,还广泛用于食品、饲料等加工领域,比较效益高于其他粮食作物。通过种植脱毒种薯、配套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增产增值空间巨大,是我市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抓手,也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需要着力培育的优势产业。”市农委总农艺师刘保国说。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综合资源禀赋、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布局。市里重点抓好万州、巫山、巫溪、石柱等13个主产县,每个区县则抓好2—3个重点乡镇,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用途推进马铃薯生产,推行形式多样的间、轮作方式。

我市还将充分利用省内外脱毒马铃薯研究资源,加大抗逆性强、优质丰产、薯形整齐、适宜于加工及外销等各种特性的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同时尽快选择或培育出适宜我市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多用途的新品种,解决我市长期以来品种单

一、品种与市场需求不配套的问题。

此外,各地在积极推进马铃薯“一推三改”关键技术(即推广脱毒种薯,改平作为起垄栽培、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晚疫病见病防治为预防为主专业化防治)到田的同时,积极试验示范少免耕和小型机械耕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努力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

产量实现重大突破

第五篇:全县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

灵扶办发„2012‟1号

灵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关于开展新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

各乡镇人民政府:

全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报后,对今后十年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已初步确定,为了认真核实扶持对象,瞄准目标,夯实基础,促进“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措施的落实,按照省扶贫办《关于抓紧开展新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甘开发„2011‟127号)精神和市扶贫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为尽快对我县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新贫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逐户建档立卡,逐户落实扶贫政策和逐户考核扶贫成效,实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现就全县开展新标准下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安排如下:

一、目的意义

新阶段前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已经结束,后十年要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十分繁重,以贫困村为基础,以贫困户为扶持对象,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开展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

元(2010年不变价)新贫困标准以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清全县农村扶贫和低保两类贫困对象,建立“乡有册、村有薄、户有档、人有卡”的贫困档案,对于逐户落实和考核扶贫工作,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对贫困户建立卡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和规划今后的扶贫攻坚工作,着力瞄准扶持对象,确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创新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和到村到户项目管理机制,真正使贫困村、贫困户得到有效的扶持,并将进一步加强整合资源,促进“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措施的落实,为新一轮扶贫基数核定打好基础。

二、对象范围

对象:以2010年全县农村登记户籍居民中,统计监测调查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且具备劳动能力的户籍人口为对象。

范围:以全县8个扶贫乡镇为重点,本着摸底的原则,并对全县整体纳入六头盘山片区后的其余5个乡镇及万宝川农场,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一并纳入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范围。

三、工作任务

实事求是的摸清底子并识别贫困人口,除把全县2010年底统计部门监测的5.64万农村贫困人口具体落实到村到户外,同时将贫困标准提升后新增加的农村贫困人口一并识别并落实到村到户,包括2000年底省上核定全县的108个(合并后为9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和面上的89个非重点村,据实调查登记,突出2010年贫困村选定后今年县上初步测算上报省市的135个行政村(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详见《灵台县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表》),分别按建档立上卡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其中电子档案以纸质档案为基础,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后形成电子档案。

四、基本原则

1、坚持明确工作对象的原则。本次建档立卡的主要对象是对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2300元(含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调查统计,建立相关档案,包括重点村和非重点村。其中上报省市的汇总统计数以乡为单位原则不突破《灵台县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初步测算数字,但具体到村可据实参照附表5的测算适当调整。

2、坚持村、户结合的原则。本次建档立卡要以乡为单位,逐村组织识别贫困人口并建立相关档案,乡镇要对各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情况进行汇总,最后由县上汇总各乡镇的情况后上报省市。

3、坚持实事求是、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纳入识别统计范围,建立信息档案。即对于收入在农村低保标准以下的,按低保程序适时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于收入达到或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按照规定办理退保手续,做到应退则退;对于收入在扶贫标准以下的,按扶贫程序及时纳入扶贫范围,做到应扶尽扶;对于收入超过扶贫标准的,经民主评议和公示后,逐步减少扶持项目或退出扶持范围,做到应退则退;对于返贫的,及时纳入农村扶贫对象。

4、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省上对本次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设计下发了专门的软件、调查表、登记表样式,并参照去年贫困村选定时行政村贫困系数计算的办法,要求对乡、村、户的各类调查表、登记表、汇总表在填写审核结束后,分别按照统一规范的样式,由乡、村两级负责人和调查人员签名,加盖相应的印章履行生效手续,逐级上报汇总。因撤乡并村使2000年核定的重点村合并的,分别按合并后的重点村进行监测数内的调查登记;原重点村和非重点村合并的,按合并后的村名称进行登记。贫困人口识别工作必须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格执行指标识别与民主评议相结合以及公开公示制、民主听证制等监督机制,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

5、坚持公正、简明、实用的原则。对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是一项面广量大、具体务实的工作,为了便于操作管理,借鉴省市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中采取入户调查、审核确定、公示公开的办法,逐级识别汇总并建立档案。搞好村户调查和贫困人口识别,要广泛吸收群众代表特别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致富能人、复转军人、教师、妇女代表和不同层次的贫困户代表参加贫困户选定和贫困

户收入核实工作,乡村调查人员和村干部要认真组织好群众代表会议,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宣传工作,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6、坚持符合条件、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将符合条件且愿意接受救助和扶持的低收入人口确定为扶持对象;对不愿意接受救助和扶持的不能强行纳入范围。

五、方法步骤

1、分析情况,确立工作重点,分解贫困人口。各乡(镇)要结合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具体分析,明确工作重点,确定哪些村是是重点贫困区域,哪些村是一般工作区域,将县上初步调查测算到乡镇的贫困人口科学合理地分解到村。分类、分解工作由各乡镇熟悉情况的同志和乡镇干部进行,要广泛征求相关方面的意见,紧密结合乡村实际,切忌闭门随意分解。在分解贫困人口时,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既要注重重点村、已搞过整村推进和得到项目扶持的村,又要兼顾面上的贫困人口,分类区别对待。

2、培训工作人员。县上将采取集中督查、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各乡镇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及业务主办人员组织进行培训,各乡镇在县上的集中培训结束后,要尽快抽组一些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熟悉本乡情况的乡村干部担任调查员,并及时组织培训,统一调查口径,做好各项指标的解释、建档立卡的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全面开展调查登记工作。

3、开展村级状况调查排序。按照省上下发的《贫困户登记表》、《行政村登记表》设定贫困状况识别指标,参照2010年贫困村选定时省上制定的《行政村贫困指数计算表》,填写村级指数计算表,计算出各村的村级贫困指数。村级指数确定后,将其由小到大依次排序,确定分类临界指数,把所有村根据村指数大小分为最贫困、较贫困、中等、中等偏上、上等村五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村确定识别人口规模。

4、开展对象识别工作。各乡镇要严格农户申请、村民大会评议——

和村民小组评议的程序进行(主要目的在于监督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是否按标准如实登记填写计算表,有无弄虚作假、优亲厚友问题,而不是直接评定识别对象),村、乡、县自下而上逐级审核并张榜公示,对农村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进行识别,确定低保人口和扶贫人口。对个别不符合条件但又强烈要求纳入农村低保对象或扶贫对象范围的人员,工作人员要帮助测算家庭经济收入,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1)确定村级识别户。由村民代表大会按照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根据各村的识别对象规模,推选被识别户,再按照识别指标予以初步确定,进行第一次张榜公示。特别是对2000年、2005年扶贫系统建档立卡信息中的低保户、贫困户和残疾贫困户(重点是一户多残、残老一体及重度残疾户)要进行全面调查,不能遗漏。(2)入户识别。根据农户贫困识别指标和农户家庭收入核算情况,结合贫困农户排除指标等,对推选的被识别户进行调查核实。核查以户为单位,坚持做到核查户收入与综合评估家庭实际生活状况相结合。对调查数据核算排序,将农户分为“五保户、低保户、扶贫低保户(交叉户)、扶贫户”4类,分别就家庭人员情况、贫困状况、需求情况、受扶持情况等建立详细的档案资料。五保户,是指按照《甘肃省农村五保供养办法》已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农村“三无”人员;低保户,是指按照《甘肃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的对象;扶贫低保交叉户,是指收入低于低保线并已纳入农村低保、但有劳动能力者;扶贫户,是指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但有劳动能力者,包括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扶贫对象。

5、民主评议。对于按指标要求识别出的低保户和扶贫户,由村评选领导小组集中进行民主评议、组织评审、进行第二次张榜公示。村级评审有异议的,应重新组织调查核实,直至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上报的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及时进行审核后、进行第三次张榜公示。无异议后,分别报县民政、扶贫部门审核备案。

6、建档立卡。对最终确定的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由村评选领

导小组登记造册,乡级汇总、统计后,由乡镇组织填报行政村和贫困农户登记表、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汇总表,以实名制录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要注意表格之间内容衔接、数据相互支撑,识别人口一律填写公安部门认定的身份证号。同时,对识别贫困户中“两后生”的情况一并统计,实名制动态管理。乡镇按规定的表格样式建立相应的纸质档案2份并备份电子档案,报县扶贫办审核汇总。所有表册统一使用A4纸张打印,逐乡镇使用硬质纸封皮装订,最终建立乡级和县级贫困农户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六、时间安排

全县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从1月5日开始,利用10天时间全面完成任务。1月9日前完成到村到户调查登记工作,1月12日前底乡镇汇总结束,1月13日前上报县扶贫办;1月15日前县扶贫办汇总结束并上报市扶贫办汇总。所需表册由各乡镇按统一下发的样式翻印;建立电子档案所需的《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由各乡镇同县扶贫办联系提供。

七、工作要求

一要积极做好建档立卡的宣传动员工作。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是新阶段搞好扶贫开发的基础性工作,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档立卡的目的和意义,要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这项工作,通过深入细致地开展进村入户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认清扶贫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明确扶贫开发的路子和方向。要对农户要做好耐心细致地说服动员工作,积极宣传扶贫政策,增强群众参与的自觉性。

二要实事求是的搞好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摸清贫困户底子,将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落实到村到户,是这次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搞好贫困户的选定是这次建档立卡工作的关键环节。各乡镇一定要统筹兼顾,科学分类、评估识别贫困人口,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认真开展好进村入户的调查工作,摸清真实情况,综合评估识别贫困人口,健全相关调查、——

记录、公示等档案资料。

三要做好数据的上报工作。各乡镇调查的各项数据一定要按照统一的表式进行建档立卡,建立的电子档案(包括户表、村表、乡汇总表)要按照市县统一要求录入,所有档案务于1月13日前以纸质和电子档案两种方式专人上报县扶贫办审核汇总。

四是要认真搞好建档立卡工作总结。整个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结束后,各乡镇要对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情况、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扶贫开发工作的政策建议等进行系统总结,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县上综合汇总后将作专题上报。

附:

1、贫困农户登记表;

2、行政村登记表;

3、灵台县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汇总表;

4、灵台县农村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统计表;

5、灵台县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一二年一月五日

主题词:扶贫

贫困人口

建档立卡

方案

抄送:市扶贫办,县统计局、民政局。

灵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2年1月5日印

共印20份

——

下载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档立卡档案资料整理

    贫困村建档立卡档案整理 (一)搜集资料 各乡镇、贫困村搜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四大类: 一是文件类,包括县乡两级出台的关于建档立卡工作的各类文件以及上报的文件,分村镇两级整理。(村......

    建档立卡方案

    赵发[2012] 号 赵湾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切实抓好全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根据省扶贫办《......

    建档立卡交流材料

    全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现场会 交 流 材 料 国务院扶贫办 二○一一年八月 陕西〃商洛 目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 ………………………......

    建档立卡承诺书

    建档立卡扶贫对象信息采集数据 质量承诺书 乡扶贫办: 根据《鹿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复核工作实施方案》(鹿办[2015]31号)通知要求及全县扶贫开发推进工作会议有关精神,......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1987年10月28日 机委质[1987]178号文颁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规定,为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相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相关工作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相关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与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扶贫对象精准、系统数据精确、......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范文]

    阆中市金城乡中心学校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晓 副组长:魏建春戚勇 成员:黎晓军魏华英侯蓉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资助工作办公室,......

    镇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拉开序幕大全

    镇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拉开序幕5月8日,镇召开25个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议。为促进该镇农村扶贫开发工作有效开展,确保任务按期完成,镇及早谋划,制定方案,组织25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