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历史周年问题知识列举
2012年历史周年问题知识列举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中国近现史部分
(1)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2)1842年魏源编撰出版《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成立。
(4)1872年李鸿章创立上海轮船招商局,推动中国水上交通近代化。
(5)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2月12日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8日由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近上P115)(7)1932年,日本扶持伪满洲国。(8)1942年,为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中国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与日军作战,取得重大战绩。【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
(9)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并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10)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中近下P138-P139)(11)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中近下P127)(12)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外宪政之路】
(14)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5)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论述。指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20世纪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三次重大改革与相互借鉴】再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表明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同年(1992)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这一目标,这两个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中近下P123-P124)
(16)2002年“三个代表”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哥伦布首航美洲,发现“新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仑船队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3)1642年,英国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世近史上P18)(4)1792年,法国大革命中反对普奥联军干涉.巴黎人民1792年第二次起义,推翻法国君主制度,吉伦特派掌权.9月,取得一瓦尔密战役胜利.国民公会决定废除君主制度,成立共和国,年底审判路易十六,第二年处死路易十六.(5)1822年,葡萄牙属地西班牙独立(6)1832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7)1862年美国内战期间,林肯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8)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同盟形成.(9)1892年,法俄同盟形成,针对德国,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到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10)1902年,英日同盟形成.,到1921年—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四国条约》,英日同盟中止(世近史下上P18)(11)1912年布尔什维克正式成为独立政党.(12)1921年到1922年初,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确立华盛顿体系,中共也明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13)1922年秋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确立; 1922年底苏联诞生;
(14)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有,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5)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场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近史下P48)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1942年,北非战场德国意大利与英国进行阿拉曼战役
(16)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最激烈的一种表现。
(17)1992年欧共体2月7日,欧共体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盟诞生;
第二篇:2014高考历史周年问题
2014年高考周年大事记及范例
一、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问世200周年(1814年)
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人瓦特对传统的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将人类社会带人了“蒸汽时代”。同时,也催生了新的交通工具。如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了第一辆 蒸汽机车并试运行成功,这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考试说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例11900年,在法国举行第五届巴黎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世纪回眸”——展示了19
世纪的科技成就。其展品不可能有
()
二、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1894年)
19世纪末,完成明治维新的日本迅速崛起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克服国内市场狭小和原料不足等闲难,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于1894年发动了侵略清 王朝的甲午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考试说明】: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例2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邓小平诞辰110周年(1904年)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缔结者。1904年出生,1924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与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于1947年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指挥领导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丁作,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想。“文革”结束后初期,参与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等工作,逐渐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曾提出了教育界的“三个面向”、“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发表了南方谈话等,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课标要求】:了解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简述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考试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 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例3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
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
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D.投资环境的好转
四、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国民大革命90周年(1924年)
由于中国革命的对象异常强大,国共两党均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
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大,大会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进行合作。此
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也由此兴起。
【课标要求】:了解国共第一次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史实
【考试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例4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
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下列哪一件事动摇了这些“地底陈土”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
五、红军长征80周年(19n年)
1927年,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随
着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国民党大为震惊,1930--1933年,连续对其发动五次“围
剿”。前四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但是,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中共犯了“左”
倾错误,致使红军损失惨重,于1934年10月,被迫长征。
课标要求:了解红军长征
考试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例5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下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六、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和日内瓦会议召开60周年(19
54年)
1954年4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
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同年9月,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形成。此次会议通过了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创了人民民主的新阶
段。
课标要求: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新中
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考试说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例6在某次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
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
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0周年(1964年)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中国的科技在国防领域的进展最为显著,取得了一系列震惊
世界的重大成就。如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开启了“两弹一星”的新
时代。
【 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 在现代化建设
中的重大作用
【考试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例7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渎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30周年(1984年)上海成为自贸区
(2014)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此
种做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及到中国所有的农村,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经济形势,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中共
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同年
5月,国家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和天津等]4个沿海港口城市。
【课标要求】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
展的关系;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
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
点
【考试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例8英国《金融时报>片艮遭白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
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特别提醒】历史高考命题要求突出“新情境和新材料”,并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
会实际”相结合,这决定了高考命题必然重视历史周年热点的引入与考查。因此,广大高三学生在高考复习中应注重以周年热点事件为中心问题,联系教材中相关章节的内容进行分析,最终形成知识条理化的创新构建。
第三篇:历史列举题的解题技巧
历史列举题的解题技巧
①认真审题,明确时间范围、地点范围。②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点到为止,简单明了。③
书写规范、条理清楚、中国历史的人名地名不能出现错别字。
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技巧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总体上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读懂材料;二是审清题目;三是规范答题。
一、读懂材料是解答题目的前提,读懂材料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弄清材料的含义和观点。
仔细阅读每一则材料,真正理清材料在说什么,或材料对历史事件所持的观点。这是解题的基础。
其次,深挖材料,还原历史背景。这是解题的关键,它决定了答案的来源。
(1)还原历史背景要抓住材料提供的各种有效信息。如:材料的含义、出处(包括材料出自文献的名称、作者及文献创作或发表的时间等);
(2)确定材料的历史背景后要注意联系相关知识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
二、审清题目,就是抓住关键词(提示语、时间和地点限制)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
图。如:
(1)弄清题目是要求根据材料作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2)若针对观点提问,要注意问的是题目的观点、答题者的观点、还是历史上已成定论的观点;
(3)若考查原因,就要抓住根本、直接、历史、现实、主观、客观、政治、经济等关键性词语。
三、规范答题,力求完整。在书写上,务必注意格式的规范,在字迹清楚的基础上,要做到四化:
1、提示化。写出答题的提示语。
2、段落化。每个问题的答案写一个自然段。
3、要点化。如果答案比较复杂,尽可能用课本语言和观点,史实准确,提炼概括,答案严谨缜密,言
简意赅,分层回答。
4、序号化。答案行文或按时间先后,或按空间顺序,或按性质归类,依次展开,且在每要点前标明
序号,答案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探究性试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步:审清题目,领会题意。审题时首先要明确题意,完整准确地把握好试题的要求。其次,要
审明观点。
第二步:回归课本,寻找结合点。探究性试题的题目及其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我们在解题
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尽管探究性试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题材往往在书外,但答案基本上能在书中找到,只要学会寻找材料与知识的结合点,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步:规范答题,力求完整。在找出结合点、确定答题思路后,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在书写上要
做到四化:
1、提示化。
2、段落化。
3、要点化。
4、序号化。
总之,审清题目对于正确答题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答题的方向和范围。
上述仅是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方法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后盾。所以,要真正做到正确答题,提高得分率,还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夯实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和历史观。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面对不同类型题目时,做到游刃有余,全面作答。
第四篇:周年问题
周年问题:(逢十周年)中国史部分 1、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看孝文帝改革相关内容联系商鞅变法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戊戌变法、大化改新、明治维新、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等)
2、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看台湾专题)3、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看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4、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关内容)5、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看左宗棠收复新疆相关内容)6、1894年,兴中会成立;甲午中日战争。(看中日关系相关专题)7、1904年,邓小平诞辰(看邓小平的相关事迹)
8、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创办(看北伐战争相关内容)
9、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看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宪法)(看新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11、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联系中外科技及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史部分1、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英雄交响曲》完成;(看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问题)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看两次世界大战相关问题)3、1924年,列宁逝世;(看十月革命及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4、1944年,诺曼底登陆,第二站场开辟;(看二战相关内容)(逢五周年)中国史部分 1、589年隋朝统一。(看隋朝相关问题)2、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看中俄关系及俄国发展史)3、1839年,林则徐虎门硝烟.(看四次侵华战争及近代化探索)
4、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的探索史)
5、1949年,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灭,新中国成立(看解放战争及新中国成立)6、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看中美关系史)7、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看港澳回归相关内容)世界史部分
1、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2、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3、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4、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5、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2——4看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相关问题)6、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看世界科技文化相关内容)7、1879年、电灯泡问世(看三次科技革命)
8、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看三次世界格局变迁)
9、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看罗斯福新政及法西斯势力)10、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看二战相关内容)11、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看美苏冷战)
12、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13、1969年,美国宇航员成功登陆月球 14、1989年,东欧剧变(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相关内容及中美改革的认识)15、1999年,科索沃战争;欧元;
16、1999年,巴拿马运河主权被收回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
1、联系近代前期的列强侵华战争。
2、联系甲午战后先进国人的探索。
3、联系近代史上日本的侵华行为。
4、联系世界历史的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等
二、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60周年
1、联系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
2、联系建国后民主法制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3.联系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建设。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
1、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2.联系一战后世界体系3.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4.联系大国崛起的经验与教训(特别是美国与德国)。5.联系中国人民近代化探索。
四、邓小平诞辰110周年
1、邓小平革命时期贡献。
2、邓小平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贡献。3.邓小平与祖国统一、外交4.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20世纪中国历史三大巨变。
六、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崛起
(1)与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相联系(2)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联系
(3)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相联系(4)与20世纪的三次历史巨变及三位伟人联系(5)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的对比
(6)与中共会议相联系(7)与世界大国的崛起相联系
七、关注民生
1、中国近代: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最早提出民生
2、建国后:土地改革、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改革开放、就业制度的变迁、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八、国家的统一问题
(1)台湾问题及国共关系: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中的中美关系;“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实施。(2)澳门回归 15周年
(3)西藏问题 :西藏的和平解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一五计划期间,西藏的建设成就(4)新疆问题:左宗棠收复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九、民主与法制建设
1、中国近代:
(1)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
(2)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
2、《中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3、1954年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的时期
5、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1)1982年修订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2)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3)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十、科技与中国
2、我国现代科技成就(1)“两弹”的成功研制(2)航天技术(3)杂交水稻技术(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3、三次科技革命
十一、美国历史(1)独立的美国、统一的美国、民主的美国、创新的美国、霸权的美国。(2)美国崛起的因素、启示。(3)美国发展历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十二、日本历史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列举题问答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列举题问答题
列 举 题
1、列举鸦片输入的危害。
答:(1)使许多白银外流,加重了农民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弱;(2)严重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3)使清朝政治更加腐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列举林则徐的相关事迹。
答:1.上书道光帝禁烟.2.前往广东禁烟 3.虎门销烟.(领导禁烟斗争林则徐是民族英雄。)
3、清朝的几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加之闭关锁国、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落后。而与此同时,世界资本主义却处于上升时期。②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推行投降政策。③清政府军队战斗力降低。
4、列举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的条约。(共150多万)
答:1.1858年《爱珲条约》60多万。2、1860年《北京条约》40万。3、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44万多。
4、《中俄改订条约》7万多。
5、清朝后期,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反抗的表现。
答:(1)林则徐虎门销烟;(2)关天培虎门抗英壮壮烈牺牲;(3)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4)葛云飞定海、陈化成宁波抗英壮烈殉国;(5)太平军在在青浦、慈溪等地抗击洋枪队;(6)左宗棠从浩罕国和俄国手中收复新疆;(7)邓世昌等在黄海大战中抗击日军壮烈牺牲;(8)义和团在天津、北京等地奋勇抗击八国联军。
6、列举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长征途中重要军事行动和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重要军事行动:(1)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2)渡过乌江,夺取遵义;(3)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4)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5)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6)翻过大雪山;(7)通过杳无人烟、一望无际的草地。
历史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②保存了党的红军的基干力量;③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7、列举同盟会建立的时间、地点、16字纲领、总理、同盟会机关报、同盟会成立的意义、三民主义的内容及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1、同盟会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2、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总理为孙中山,机关报为《民报》。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4、三民主义是指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5、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8、列举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答:①(中共)平型关大捷、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②(国民党)台儿庄战役、中国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③(中共)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9、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的事变。
答:①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② 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③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本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0、列举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
答: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1、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
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③坚持人民民主统一战线。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结论。
12、列举解放战争中三大决战的名称、歼敌人数、意义。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①辽沈战役、47万人、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55万人(最多)、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③平津战役、52万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意义:①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②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③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是正义、进步战争。②解放区人民的支援。③人民解放军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④国统区人民爱国民主运动的支持。⑤国民党的腐败无能。
13、列举建国前中国的杰出人物及其成就。
答:①詹天佑、京张铁路 ②侯德榜、《制碱》、侯氏制碱法 ③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④严复(戊戌变法时启蒙思想家)、《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⑤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已》⑥徐悲鸿、《愚公移山》⑦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⑧郭沫若、《屈原》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⑩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问
答 题
1、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答:《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给中国的影响:割让香港岛使中国的主权不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开放五口岸,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商品的输入。从此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2、简述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答:1895年4月李鸿章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开通商口岸。危害:《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3、简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答:1901年中国同11国签订《辛丑条约》。内容主要:①清朝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撤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危害: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答:①1840~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开始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④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洋务运动的目的、时间、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人物、前后期的口号、结果及历史作用(评价)。
答:(1)目的:维护清朝统治。(2)起止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3)主要内容:A、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创办军事工业;B、开办民用工业;C、筹建海军、编练新式陆军;D、兴办新式学堂。(4)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5)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6)历史作用(评价):局限性:①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积极性:②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力量,使中国出现了近代企业。③使中国出现了近代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同时,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评价。
答: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但它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⑤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7、简述新文化运动开始的背景、时间、标志、口号、主要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评价。
答:
1、背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2、时间、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口号:民主、科学。
3、主要代表人物:李大钊、鲁迅、胡适、陈独秀。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⑤宣传马克思主义。
6、意义:①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④但新文化运动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8、五四运动的背景、导火线、开始的时间、地点、主要口号、前后期斗争主力、运动中心的变化。结果、历史意义。
答:
1、背景:1919年1月巴黎和会举行,中国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3、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4、主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斗争主力:前期学生为主,后期工人为主。运动中心:前期北京,后期上海。
6、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表现略)。
7、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9、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地点.中共一大主要内容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答: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2、主要内容:①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大会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③大会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3、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0、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原因: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各族人民的浴血奋战。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③国民党军队中不少将士的英勇奋战。④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的积极配合与大力支援。⑤国际友人和爱国华侨对抗日的援助与贡献。
历史意义: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②洗雪了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耻辱;③对世界反侵略斗争的支援。
11、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目的、北伐对象、进军路线、主要战场、主要战役及结果。
答:
1、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治,统一全国。
3、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进军路线: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浙江。
5、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6、主要战役有:汀四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昌战役、南昌战役。
7、结果: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北伐取得了巨大胜利。
12、简述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时间、发动者、目的、结果及和平解决的意义。
答:(1)背景(原因):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②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③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④张学良、杨虎城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2)爆发的时间、发动者:1936年12月12日,由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双十二事变)(3)目的:是为了逼蒋抗日。(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开始出现)
13、简述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及历史意义。
答:(1)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
(2)内 容:①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③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3)意义: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②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重庆谈判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共去谈判的目的如何?结果如何?
答:(1)背景:①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②美蒋阴谋发动内战,搞假和平。③中共坚决反对内战,同时作好战争准备。
(2)中共目的: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的阴谋。
(3)结果:1945年10月10日,国共签订《双十协定》。
15、简述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答:(1)背景:抗日战争即将胜利(2)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
(3)主要内容:①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4)历史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一步一步形成的?有什么作用?
答:(1)形成: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②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作用: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于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7、近代中国哪些人进行了哪些自救运动或革命运动?有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①洋务派(奕、曾、左、张、李):发起以维护清朝统治,学习西方为内容的洋务运动,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打败失败。说明:封建地主统治阶级不可能挽救、发展、强盛中国。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梁):发起以挽救中国,学习西方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变法运动,结果镇压失败。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改革不可能挽救、发展、强盛中国。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孙):发起以推翻清朝,走资本主义道路为目的的辛亥革命,结果被袁窃取果实失败。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派,资本主义道路不可能挽救、发展、强盛中国。④无产阶级革命(中共领导):进行了以反帝反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国。说明只有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命才能成功,只在社会主义才能挽救、发展、强盛中国。
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原因、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
答:
(一)三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1)洋务运动到清末,民族工业萌芽。原因是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促进作用。(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是: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加之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3)“一战”后到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凋谢、萎缩。原因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征:(1)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整体水平落后;(2)发展短暂且曲折艰难;(3)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
19、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戊戌变法”运动的时间、领导人、主要内容、实质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