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

时间:2019-05-14 01:5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

第一篇: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

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

(2006年12月8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提高公民的精神健康水平,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精神健康促进和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精神卫生服务以及相关的行政管理活动。

第三条 本市精神卫生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 精神卫生工作是本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本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建立精神卫生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推动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五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精神卫生工作。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是精神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对精神卫生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民政、公安、财政、人事、教育、发展改革、司法行政、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行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精神卫生相关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老龄委等社会团体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协助做好精神卫生工作。

第六条 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禁止歧视、侮辱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禁止虐待、遗弃精神疾病患者。

第七条 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全社会应当尊重和理解精神卫生从业人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精神卫生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正常执业活动。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职业保护。

第八条 本市鼓励单位和个人关心、帮助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以提供资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本市对在精神卫生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章 精神健康促进与精神疾病预防

第九条 本市建立以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具体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条 本市建立精神疾病信息报告制度。

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精神疾病信息分类报告和管理系统。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时限和方式将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情况,向该医疗机构所在区、县的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区、县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信息进行核实,并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一条 区、县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通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了解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情况,并与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患者信息沟通机制。

区、县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定期访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进行定期访视,并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需要,协助其进行治疗。

第十二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重大灾害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列入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业务培训。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重大灾害处理过程中,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降低重大灾害发生后精神疾病的发病率。

第十三条 市和区、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民的精神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市和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中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为公安、司法行政、民政、教育等行政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第十四条 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教师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学生精神健康的能力。学校应当为教师接受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供必要条件。

学校应当将精神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咨询、辅导,创造有利于学生精神健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高等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第十五条 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创造条件,加强对看守所、劳动教养场所、监狱内监管工作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

看守所、劳动教养场所、监狱应当对被监管人员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被监管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 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经费投入,鼓励和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精神卫生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高精神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七条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营造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生活环境。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向就医者宣传精神卫生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社会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第十九条 残联、妇联、共青团、老龄委等社会团体应当针对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等人群的特点,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第二十条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向公众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公益性宣传。

第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应当关心职工的精神健康,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创造有利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提高职工的精神健康水平。

心理咨询机构不得从事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

第二十三条 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人员应当从下列人员中聘用:

(一)具有心理学专业学历证书的人员;

(二)具有心理咨询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三)具有精神科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

心理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执业规范,由市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等行政部门共同制定。

第三章 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二十四条 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机构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备与开展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相适应的设备、设施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第二十五条 本市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开设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专科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精神卫生工作的需求,开展相关精神卫生服务。

第二十六条 从事精神疾病诊断、治疗的人员应当具有医师执业证书;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应当由具有二年以上精神疾病诊断、治疗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师作出。

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诊疗规范。

第二十七条 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对诊断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机构申请诊断复核。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诊断复核。诊断复核结论应当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作出。

对经诊断复核未能确诊或者对诊断复核结论有异议的,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会诊。

第二十八条 与精神疾病患者有人身或者财产利害关系的医师,不得为其进行诊断、诊断复核、会诊和治疗。

对精神疾病进行诊断的医师,不得为同一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和会诊。

第二十九条 精神疾病患者自愿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由本人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办理就医手续。&t;BR>

自愿住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自行决定出院;精神科医师认为不宜出院的,应当告知理由,由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决定是否出院,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第三十条 经诊断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诊断医师应当提出医学保护性住院的建议。

医学保护性住院由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住院手续。监护人或者近亲属拒绝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医学保护性住院治疗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经二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诊断,认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出院的,由精神科医师出具出院通知书,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出院手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要求出院,但精神科医师认为患者不宜出院的,应当告知理由,由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决定是否出院,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第三十一条 精神疾病患者有危害或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将其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单位和个人发现上述情形的,可以制止并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具体办法由市公安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二条 对公安机关送来的精神疾病患者,应当由二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对其进行诊断。经诊断认为不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医疗机构及时通知公安机关将精神疾病患者接回,交给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经诊断认为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公安机关通知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住院手续。对无法通知到精神疾病患者监护人、近亲属的或者监护人、近亲属拒绝办理住院手续的,公安机关可以先行办理,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经二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医师诊断,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出院的,由公安机关通知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出院手续。监护人、近亲属拒绝办理出院手续的,由公安机关办理,将其交给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第三十三条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妥善看管、照顾精神疾病患者,防止其伤害自身、危害他人或者社会;

(二)根据医嘱,督促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办理住院手;

(三)为经诊断可以出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四)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或者职业技能培训;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四章 精神疾病的康复

第三十四条 本市逐步建立以社区康复为基础、家庭康复为依托、精神卫生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的精神疾病康复体系。

第三十五条 区、县人

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辖区的实际需要,规划和建设社会福利性质的社区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 供康复服务。

市和区、县民政、卫生等行政部门以及残联,应当在技术指导、资金投入等方面对社区康复机构给予支持。

第三十六条 社区康复机构应当安排精神疾病患者参加有利于康复的活动。有条件的社区康复机构,应当组织精神疾病患者从事职业康复活动,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鼓励企业将适合精神疾病患者生产的产品安排给社区康复机构生产。

第三十七条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应当安排适当的人员和场地,为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协助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使其恢复社会适应能力,协助其回归社会。

第三十八条 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当营造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环境,协助其进行家庭治疗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第三十九条 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指导社区康复机构和精神疾病患者家庭开展精神疾病的康复治疗,向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传授康复方法、普及康复知识。

第五章 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第四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

第四十一条 精神疾病患者享有参加与其身体、精神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劳动并取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精神疾病患者参加生产劳动。

第四十二条 政府部门、医疗机构、与精神卫生工作相关的其他单位其人员应当依法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隐私权。

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书面同意,不得对该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该精神疾病患者有关的视听资料。

因学术交流等原因需要在一定场合公开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资料的,应当隐去能够识别该精神疾病患者身份的内容。

第四十三条 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有权了解患者病情、诊断结论、治疗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医疗或者教学机构需要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医学教学、科研或者接受新药、新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的,应当书面告知本人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教学、科研和试验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取得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的书面同意。

第四十四条 精神疾病患者享有通讯、会见来访者、处理私人财物等合法权益;因病情或者治疗等原因需要限制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上述权益时,医师或者护士应当将理由告知该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第四十五条 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后,依法享有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权利。

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后,有权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残联应当推动其就业培训、安置等工作。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聘用合同期内,用人单位不得在规定的医疗期内以罹患精神疾病为由解除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劳动关系或者聘用关系;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后,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聘用合同期内,其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

第四十六条 参加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和本市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执行。农村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具有本市户籍,无生活来源和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抚(扶)养人没有赡养、抚(扶)养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由民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收治,医疗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服现役期间罹患精神疾病的具有本市户籍的退伍、转业军人,其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 市和区、县人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对具有本市户籍、生活困难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康复费用给予资助。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擅自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的,擅自从事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工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精神疾病患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一)安排不具备相应资格的医师进行精神疾病诊断、诊断复核、会诊及治疗,或者未及时进行诊断复核的;

(二)对经诊断复核未能确诊或者对诊断复核结论有异议,医疗机构未组织会诊的;

(三)擅自安排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医学教学、科研或者接受新药、新治疗方法临床试验的;

(四)泄露精神疾病患者隐私的;

(五)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本人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书面同意,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该精神疾病患者有关的视听资料的。

第五十一条 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不遵守精神疾病诊断标准、诊疗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给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歧视、侮辱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虐待、遗弃精神疾病患者的;

(二)监护人未履行职责的;

(三)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侵害精神疾病患者的隐私权和通讯、会见等权益的。

第五十三条 精神卫生工作的相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精神健康促进,是指通过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处置心理问题和干预心理危机等方式,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条例所称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本条例所称重性精神疾病,是指精神活动严重受损,导致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精神疾病。

第五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重性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1.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精神卫生三级管理网络(村卫生站、居委会、监护人),定期召开会议。

2.开展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上报精神卫生工作统计报表。

3.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4.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 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5.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 行康复治疗指导。

6.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 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员病人参加社会组织的康复活动。

7.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 护人陪同。

8.做好重点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9.对“三无”精神病人登记造册并上报;对生活困难、符 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患者,帮助申请享受、发放免费 药物治疗。

第三篇:精神卫生工作总结

2010年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卫生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的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0年贯彻的《基本公共卫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项目》促进了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初步形成,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迎来了新的局面。国家卫生部对排查工作的精心部署和对686项目的大力支持,使海南省精神卫生的管理工作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还存在基层防治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今年,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卫生厅的领导下,继续把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这一核心任务贯彻落实,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上级党组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以下是2010年我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整体情况。

一、主要工作进展及成就

(一)、完成全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规划

积极开展我省精神疾病防治调研及基层防治网络的筹建和计划,海南省精神卫生中心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开展对我省精神疾病防治现状的调研工作,在卫生厅的指导下,海南省安宁医院牵头制定了《海南省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规划(2010年—2015年)》、《海南省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初稿)》,为我省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二)、推进全省精神卫生管理工作

制定了《海南省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在省卫生厅的指导下,我省首届精神卫生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会议在海口市顺利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县的精防机构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代表,充分领会了党和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感受到了承担此项工作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为了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政策落实到实际中去,省卫生厅制定方案,按照全省统一规划,合理调配精神卫生资源,将全省划分为东、西、南、北和中部五个区域,组织10多名精防专家配合省卫生厅4个督导组在全省开展督导和培训工作2次。在全省进行精神卫生防治培训讲座30多场次,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城市纳入管理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占总重性精神病患者人数的40%,农村占30%的要求得到各市县的贯彻落实。基本确定形成覆盖全省城乡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

(三)、实施2010年国家686项目工作并制定2011年686项目工作方案

根据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686项目方案。指导及参与我省海口市(美兰区、琼山区)、三亚市、儋州市示范区(即海口城市及农村示范区)开展重性精神疾病评估、管理治疗、随访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海南省卫生厅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完善省级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组。项目领导小组履行督导职责,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免费治疗患者的医疗技术指导、疑难病人会诊、有关培训和协助处理与治疗相关的突发事件等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和充实人员队伍,积极承担起组织落实项目的责任,完成项目工作量的同时保证各级项目的质量。

(四)、组织开展全省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 根据公安部、卫生部、财政部等关于《做好全国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2010年8月-12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疾病病人排查专项工作,按照文件精神,通过省卫生厅的布臵,省精神卫生中心与省安宁医院负责全省重性精神病人诊断和危险性评估的工作。截止2011年1月15日一共派遣近50名精神专家奔赴全省各地,在各市县精防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全省共诊断与评估重性精神病人26562人,超额完成卫生部下达的排查任务。此次排查专项工作,实现了与我省基本公共卫生重性精神病人管理项目的有机衔接,推动了我省重性精神病人筛查、建档、随访等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五)、做好全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年初,邀请全国知名精神病学专家参加“海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专家论证会”,研究制定了《海南省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机构状况调查》技术方案。省精神卫生中心配合医院开展流行病调查活动。召开全省精神疾病流调工作动员会,举办精神疾病流调培训班,培训流调人员300多人次,抽调专科医生及调查员共140多人。9月份,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目前,已完成屯昌县、东方市、琼中县3400多份的样本调查。借此感谢各级精防机构的帮助,预计将用半年时间完成我省精神疾病流调工作。

(六)、积极配合省残联救助工作

配合省残联积极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和《阳光家园计划》方案。对精神病人实施医疗救助工作,开展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接收240名符合托养项目的精神残疾病人,提供工农疗培训等多种康复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

(七)、宣传及义诊公益活动

1、根据《海南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中心实际,在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了诸多活动,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免收前来就诊的患者挂号费,向公众开放医院;2010年10月10日派专家与海口精防所的医务人员代表在海口市东山卫生院和海口市广场路进行义诊;省卫生厅和院领导送医送药上门慰问精神病人;寄送材料至各市县疾控中心并发放给群众近10万份宣传资料等。2、2010年12月1日第23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由海南省卫生厅牵头,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省皮肤病医院、省总工会、省慈善协会共同举办的艾滋病防治咨询活动在海口市明珠广场举行,包括省安宁医院在内的五家三级甲等医院都在现场设点,通过展板宣传、专家咨询和发放宣传品等活动普及海南市民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

3、参加抗洪救灾活动。在去年我省遭遇的强降水灾难中,医院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加救灾医疗队奔赴文昌、万宁等地灾区,为受灾群众送医送药。我院的医务人员跟随着省疾病控制中心的专家们,对万宁基层乡镇小村进行灾后消杀防控指导和现场消杀监测,保证外场环境与饮用水卫生的安全与达标,积极地配合省疾病控制中心和防疫站将防疫工作顺利实施。灾后成立由医疗专家和心理治疗师等医护人员组成的心理救援小分队对文昌灾区的灾民进行心理应激监测和心理辅导,并对有灾后应激障碍的灾民进行现场心理治疗和提供常见病的免费诊疗、用药服务。赢得了广大灾民的信任和赞颂。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各级政府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重视不够,精神卫生工作领导机构不够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三级防治网络不完善,缺乏长远防治规划,没有专职人员,专项工作人员不稳定。造成精神卫生中心与各市县精防机构工作联系与沟通不顺畅。

(二)、负责精神卫生防治的核心机构工作人员相关知识不够全面,全局观念及大众公共卫生意识不强。精神卫生医疗队伍整体业务水平不高,高技术、高学历人才极度匮乏。

(三)、政府及相关机构对精神卫生防治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不强。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低,致使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

(四)、站在全省高度处理与协调全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的指导机构单位受惠政策较少。政府投入资金有限,人员编制不足,精神科医疗机构办医条件简陋,病房空间拥挤,病床数及住院条件明显不能满足我省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省本级开展精神卫生防治经费缺乏,致使防治工作难以落实。

三、工作设想

(一)、在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完善精防工作网络体系,建立防治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以开展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项目为工作重点,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二)、做好精神卫生防治开发项目工作。制定相关技术培训和督导计划,并落实对市、县的技术培训及督导工作。督促落实项目各级执行单位、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及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如期召开全省精神卫生工作会议,部署项目工作,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三)、加强精防机构人员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培训与学习。加快精神卫生立法工作,尽快制定《海南省精神卫生条例》极其配套的法规,以保障精神病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保证精神卫生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督促各级精神卫生机构依法行医,依法行政。

(四)、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发与运用多系统合作的协调机制,主动与公安、民政、残联等多部门联合,全面推行精神卫生工作的各项措施。

(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防治知识。

(六)、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保障措施之后,启动精神疾病的社会康复工作。

2011年2月23日

第四篇:北京市卫生行政许可文书规范

北京市卫生行政许可文书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卫生行政许可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的文书适用于本市卫生行政许可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变更、延续、撤销、注销、听证等卫生行政许可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规定的各类文书格式由北京市卫生局统一制定,并报市政府、卫生部备案。文书类型包括电子文书和纸质文书两种。

第四条制作的文书应当完整、准确、规范,符合相应要求。

第五条文书应使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清楚、文字规范、书面清洁。

因书写错误需要对文书进行修改的,修改人应用杠线划去修改处,在其上方或者接下处写上正确内容,并签名或盖章。

第六条 行政许可专用章适用于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行政许可申请材料退还凭证。

第七条 向申请人颁发下列行政许可文书或证件的,应当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

(一)卫生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

(二)资格证、资质证或者其他合格证书;

(三)卫生行政机关的批准文件或者证明文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许可证件;

(五)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准予延续/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不予延续/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决定延期通知书、行政许可注销决定书、行政许可撤销决定书、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

书、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卫生监督意见书。

第八条 行政许可事项申请表适用于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等

卫生行政许可事项的新办、延续和变更。

其他卫生行政许可事项,除受理、延续/变更、补正、延期、注销、撤销、听证等程序性文书外,沿用原专业许可文书。

第九条文书中卫生行政机关的名称应填写行政机关全称。

文书本身设定文号的,应在文书标注的“文号”位臵编写相应的文号,文号的形式为:地区简称+卫+许可类别+许+许可性质+字+ „年份‟+序号,如:京卫食许受字„2004‟1号。

第十条 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是在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或

者不符合法定形式时,当场或者接收材料后五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所出具的文书。

第十一条 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是在不能当场作出受理决定,接收申请材料时所出具的文书。

第十二条 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是在申请事项属于本行政机关

职权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补

正申请材料后所出具的文书。

第十三条行政许可不予受理决定书,是在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取得卫生行政许可,或者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法定职权范围,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时所出具的文书。

第十四条 行政许可申请材料退还凭证,是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前,申请人书面请求撤回许可申请并要求退还材料时所出具的文书。

第十五条 现场检查笔录,是审查人员在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现场核查时所出具的文书。“现场检查笔录”应交当事人审阅或者向当事人宣读,经当事人确认后签名,并注明“以上笔录属实”。

第十六条 卫生监督意见书,是审查人员对申请材料或现场核查时所出具的文书。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是审查人员对提交的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申请进行审查后制作的文书。应写明启动审查的理由、审查的依据、审查方式、审查结论等内容。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是审查人员根据“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的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审查后制作的文书。应写明启动审查的理由、审查的依据、审查方式、审查结论等内容。如申请人未申请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按照相应的卫生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

第十九条 行政许可流程表,适用于申请食品、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消毒、放射等卫生许可事项,并兼做行政许可审批表。

第二十条 行政许可决定延期审批表,是在法定许可时限内不能作出

决定时填写的文书,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审批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十日。法律、法规另有时限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行政许可决定延期通知书,是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对准予延期的行政许可申请制作此文书。

第二十二条 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对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制作此文书。

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制作“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二十三条 准予延续/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对作出准予延续或变更许可决定的,制作此文书。

作出不予延续或变更决定的,制作“不予延续/变更行政许可决定书”。第二十四条 行政许可注销审批表,适用于下列情形:

(一)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二)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四)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

(五)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专业法有规定的,应当在“行政许可注销审批表”中写明专业法规定注销的具体情形。

第二十五条 行政许可注销决定书,经批准同意注销的,制作此文书。

第二十六条 行政许可撤销审批表,适用于下列情形: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六)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

“行政许可撤销审批表”中,第(一)项承办意见由监察机构承办人填写;第(二)项至第(五)项由法制机构承办人填写;第(六)项由法制机构或执法机构或监察机构承办人填写。审核意见由相应机构负责人填写,审批意见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填写。

第二十七条 行政许可撤销决定书,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准予撤销的,制作此文书。

第二十八条 行政许可听证告知书,是在卫生行政机关对听证范围内的许可事项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时出具的文书。

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制作听证公告。

第二十九条 行政许可听证通知书,是卫生行政机关在收到当事人的听证申请后,将举行听证会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等事项通知当事人时制作的文书。

第三十条 行政许可听证记录,是记录听证会全过程,以及记录听证主持人、许可承办人和当事人在听证会上就许可事项有关的发言内容时制作的文书。

第三十一条 行政许可听证意见书,是在听证会结束后,卫生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前,听证人员就听证情况对该许可事项审查依据及适用法律等问题进行复核后,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时制作的文书。

第三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卫生行政许可文书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立卷归档等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

第三十三条规范中“现场检查笔录”、“卫生监督意见书”、“送达回执”使用执法文书中的相应文书,“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认可书”、“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使用卫监发[1992]第14号文中所列文书。

第三十四条 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卫生行政许可文书的规范化管理,便于许可信息的即时统计、分析、公示,各级卫生行政机关及卫生监督机构应当配备与行政许可工作相适应的现代化办公设备。提倡使用电子版许可文书。

第三十五条 本规范由北京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规范自2005年11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精神卫生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聚焦服务对象 创新方式方法

积极探索精神卫生工作新途径

市第五人民医院

**市第五人民医院是**市唯一一家精神专科医院,医院始建于1984年,主要承担全市精神心理疾病的诊疗、民政救助“三无”、五保、特困精神病人的救治、严重精神障碍排查、登记、录入、管理、随访等工作。近年来,我们围绕省市精神卫生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结合**林区点多面广、患者分散的实际情况,聚焦患者家庭和本人服务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全市就医环境明显改善、诊疗水平稳步提升、康复工作卓有成效、服务水平得到认可、学术地位稳固提升。医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心理工作先进单位;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率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名,精神科住院床位利用率达到100%以上,群众满意率逐年提升。

  • 重视精神卫生顶层设计工作,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我市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2015年,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市重大疾病等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9个部门参与的市精神卫生工作小组,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精神卫生工作,构建了以政府工作为主导,以卫生、公安、财政、综治、民政、残联等多部门协作,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网格式”齐抓共管的大卫生工作格局。市卫健委挂靠**市第五人民医院成立**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办公室,承担全市21个县(市)区(局)125万人口的严重精神障碍排查工作,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少、技术薄弱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严格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几年来,我们始终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纳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标准、目标考核评估内容,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督导考核,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市的管理率和检出率达到省级标准。2016年先后承办了全省严重精神障碍部署会、全省第六届精神病医院管理论坛,2017年我市精防工作在全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暨精神卫生综合试点工作现场会议进行经验交流,2018年带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精防基层单位在全省严重精神障碍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 强化资金项目保障,推进基础设施和管理模式转变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医院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新址建成后致力于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专科医院的愿景目标,实行医院无院墙、病区无栅栏、无铁门铁窗的人性化、人文化、宾馆化、花园式管理模式。2013年5月,成立全市首家心理保健调适中心,建成3000平米的“开心农场”、“幸福果园”,增设娱乐健身设施,开放病区实现全程VIP服务,完善中式风格的谈话治疗室、书法绘画室、娱乐棋牌室等功能。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救治需求积极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团体心理、家庭、绘画、象棋、焦点、森田等治疗技术和三氧、经颅磁、失眠治疗仪等物理手段进行个体化、专业化的治疗并取得满意效果,为**地区心理卫生工作健康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2018年,市政府投入700万元资金将医院扩建病区、新建洗浴洗衣和国内标准化精神康复中心列为我市十二项民生工程之一,总计新建扩建面积2500余平方米,极大缓解困难群众住院难、康复场地不足的问题,实现了预防、治疗、康复、生活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专科医院建设目标。

为适应精神康复事业发展需求,在省、市残联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9月成立全省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主要为精神、肢体、智力残疾人提供就业服务。截止目前,手工品种共7大类79种,累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2000余人次,常年与市区爱心商家联合开展义卖,所得善款全部用于改善病人生活。通过宣传,先后有10余个社会慈善团队和医院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长期住院病人捐衣赠物。

三、创新医疗服务形式,打造特色专科服务品牌,推动管理与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以开展三米“温心”和“三从”服务为载体,组织医疗专家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广场、进部队、进村屯、进企事业单位”的七进活动,拓展服务群体和领域;以“丰富住院生活、提升康复水平”为目的,组织患者开展手工、诵读、舞蹈、红歌、体操、联欢系列康复活动数百次,连续四年召开医患趣味运动会、多种形式的医患联谊会,在寓教于乐的同时提升病人的生活自信和生存价值,先后有数十名患者康复出院成功回归社会;以学术交流为平台,促进医院学科带头人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医院先后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海南省平山医院、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大庆市第三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通过成立市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组织召开学术会议,邀请国际、国家级专家讲学等形式提高学术能力,2017年签订了中美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项目暨医院合作协议,为全市精神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四、坚持全方位多维度宣传,普及精神健康知识,打造良好社会形象

我院将宣传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常年在**电台、电视台黄金时段开辟健康教育栏目,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积极向国家、省市级纸媒体累计投稿百余篇;注册医院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美篇,及时发布工作信息、资讯动态、健康知识,年发布信息200余条,点击量6万余次;通过参加国家级微电影评选、“心理健康、社会和谐”主题演讲等活动打造医院知名度。其中,微电影《平凡的坚守》荣获全省首届“健康龙江”杯卫生计生微电影大赛优秀奖、全国“大爱精神”奖,我院选手梁爽在2017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全省第一名、全国第十一名的好成绩。

今后,医院将以重点打造精神康复为中心,以精神、心理学科发展为两翼,继续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强化管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设备投入,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领域,培养人才梯队,着力打造具有行业特点、地域特色、服务优势的专科品牌形象,为全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下载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卫生精神宣传标语

    1、 卫生精神 尚德尚医爱岗敬业 2、 服务理念 用心服务用爱相助诚呵护3、共同愿景 病人至上服务至优术至精评价至高用技......

    精神卫生宣传资料(范文大全)

    世界精神卫生日——及时有效减压,预防精神疾病 精神卫生专家指出,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一切,及时有效的缓解压力是预防精神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

    2020年精神卫生总结模板[范文大全]

    开展精神卫生日活动,要起到宣传防治精神疾病、处理心理卫生问题的基本知识和办法的作用,难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五篇优秀的精神卫生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

    职业卫生精神演讲稿

    职业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 作为一名刚进入卫生行业工作的初职者,我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谈一谈我的感受。 小时候......

    精神卫生宣教工作计划

    精神卫生宣教知识计划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只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并且达到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能力受到损害,造......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制度 一、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职责 1、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人员负责本地区的社区精神卫生工作。按北京市社区精神卫生管理相关配套文件的规定对辖区登记......

    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总结

    xxxx年自己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管理和工作能力,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向各位领导及同事......

    “精神卫生发展计划”卫生工作计划

    .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