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经验与
启示
摘要:核心价值观虽然具有社会制度本质性,但其建设方法和路径具有可借鉴性。新加坡长期以来致力于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在探讨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形成背景、演变过程、内容特点以及建设路径的基础上认为: 在传承中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在借鉴中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在整合中实现自我创新与升华,在践行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了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般规律,而执政党统领、政府主导、社会认同、公民践行的有效路径,是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成功经验留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核心价值观乃兴国之魂,任何社会都高度重视并形成了适应自身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并积累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其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新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共同价值观”建设所发挥的巨大精神动力作用。探讨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新加坡培育其“共同价值观”的背景与过程
“考察国外核心价值观,生产方式及由其决定的制度、发展战略、社会现实与发展诉求以及文化影响等因素是其形成的基本依据。”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
(一)“共同价值观”的形成背景
1.长期的外来殖民侵略历史。15世纪初的新加坡还是马六甲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葡萄牙人在这里建立了霸权,17世纪被荷兰殖民者占领,1824年英国殖民统治者将新加坡岛割让给英国东印度公司。二战期间,新加坡沦为日本殖民地,战后英国又恢复了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1951年新加坡建市,1959年实行自治,1963年并入马来西亚,1965年又脱离马来西亚独立。长期的殖民统治给新加坡民众的身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不同的宗主国给新加坡国民带来的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不幸的历史造成新加坡国民缺乏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价值观念混乱,国家意识淡漠。”建国后的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如何打造自己的共同价值观以消除长期以来的殖民侵略的影响,已成为其执政的当务之急。
2.多元复杂的种族宗教社会。新加坡有十几个种族,每个民族内部还包括不同的族群,其中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是最最大的三个。种族的多样性,势必会造成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语言方面,“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以及英语这四种官方语言并用,加上多元方言,使新加坡成为语言结构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在宗教方面,除了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外,还有兴都教、耆那教、锡克教、犹太教、火教、天理教以及华族创造的‘儒、佛、道’三教合一和‘儒、道、释、耶、回’五教合一的宗教”,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的大观园。由于“它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语种和不同的宗教系统,由此造成的价值观念、政见和经济利益的分歧也特别大,有不易调和的特点”,这极容易造成新加坡社会的分裂。如何将不同的种族、宗教、文化从价值归属上融为一个新加坡国家共同体,是摆在其人民行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3.缺乏国家认同感的移民心理。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其移民的大多数来自东亚、南亚、欧洲及东南亚各地区,素有“小亚洲”之称。但是,新加坡移民社会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欧洲人“在移民的同时还进行着政治制度的移植和民族国家的创建”;而东方人移民新加坡则没有政治动因,它基本上是由经济因素即现代文明传播到新加坡后,为东方人提供了新的谋生机会引起的。他们大多数并不打算终生留在新加坡,很难对新加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缺少国家凝聚力。这种移民心理不加以改变,就难以形成全民统一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因此,“必须通过构建共同价值观来促使移民及其后裔淡化对移出国的原始情结,放弃临时观念,强化对新加坡的认同,树立‘我是新加坡人’的意识。”
4.制约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国情。新加坡位于马来西亚半岛南端,是东南亚的中心地带,扼马六甲海峡出入口,为亚、欧、澳的桥梁,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东方直布罗陀”之称。但是,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只有600 多平方公里,300 多万人口,是个典型的“袖珍型小国”,自然资源贫乏,粮食不能自给,矿产资源少得可怜,许多生活资料都必须靠进口,经济发展以转口贸易为主,对外依赖程度比较高。尽管新加坡在20 世纪60 ~ 70 年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骄人成绩,挤入亚洲“四小龙”行列,但这种“小国寡民”的特征,使新加坡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我们的局限性和脆弱性并没有改变”,“它们也使我们的生存永远是一种挑战。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基本的事实,我们将灭亡”。因此,要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必须强化国家忧患意识,打造奋发图强的国民精神。
5.现代化进程中严重的西化倾向。新加坡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随着工业化的深入,曾经起到支撑新加坡社会发展的传统价值观越来越受到西化倾向的严峻挑战。对此,新加坡总统黄金辉指出:“传统亚洲价值观里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观念,在过去曾经支撑并引导我们的人民。现在,这种传统亚洲价值观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化、个人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西化倾向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 三代同堂家庭被核心家庭所取代、老人无人照料看管、离婚家庭增加、犯罪率居高不下、吸毒问题日益严重、无视社会和国家利益、不愿意接受严格纪律的约束等。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严重的西化倾向,“使新加坡失去社会凝聚力和经济起飞与繁荣的原动力,丧失生存和竞争能力。”因此,新加坡领导人认识到,必须加强以东方价值观为主体的共同价值观建设,以化解社会危机,增强国民凝聚力。(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殖民统治时期多元种族宗教文化价值观并存,到建国后工业化时期由西化倾向向东方价值观回归,到最后以国家意识为实际内容的“共同价值观”确立的历史演进过程。
1.多元种族宗教文化价值观的并存。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是新加坡在殖民统治下的移民时期,也是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的形成时期。不同的种族移民到新加坡之后,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一个罕见多元社会,一个宗教的大观园。在移民过程中,各种族都保留着他们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念,并从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这种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社会,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相互冲突和碰撞,使人们缺乏一种国家认同。因此,1959年新加坡实行自治以来,执政的人民行动党试图通过对其他外来文化的整合引导人们建立一种崭新的国家意识,倡导以儒家传统思想为核心的东方价值观。
2.西化倾向向东方价值观的回归。20世纪60-70年代,是新加坡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在短短20年时间,新加坡从一个贫穷落后的殖民地变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富足社会。但是,另一个层面,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人们的道德观念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危机加深,社会中原有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受到冲击,西化倾向进一步加深。对此,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政府一再强调,新加坡的工业化决不是西化。为了避免过度西化和保住自己的根。新加坡政府强化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使新加坡人回到基本的亚洲价值观上。早在1959年,新加坡在全国中小学推行伦理教育。1966年12月,教育部就开始拟订道德教育和社会训诫计划。到1967 年,推行公民教育,增加了爱国、效忠和公民意识教育。从1972年起,政府提倡学母语,把加强母语教育提到保留与弘扬亚洲价值观上来。1974 年,新加坡政府在中小学推行“生存教育”和“公民课”,培养学生节俭、孝悌和忠心的亚洲道德价值观。1982年8月,新加坡拟定了中学“儒家伦理”教材,对仁、智、勇、义、礼和信等儒家伦理中最重要的道德科目作了解释。紧接着,李光耀总理“号召新加坡华人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儒家传统道德,提出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八种美德,即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是新加坡全体国民应该遵守和弘扬的”。182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在1983 年专门斥资设立了研究传统儒学思想的专业化机构——东亚哲学研究所,强调以儒学为基点,建构融合多种文化元素的新型文化。新加坡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新加坡的国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既以东方价值观为本,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又崇尚西方先进文明,为形成了其“共同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3.以培育国家意识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的确立。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社会,面对客观存在的种族、语言、宗教、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差异,如果过于强调某一种族的价值观念,这样会引起其他种族的反感,不利于新加坡多元社会的和谐稳定。“虽然经历过历史的整合彼此能相融共生,但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是迅速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国家,多种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和冲突,乃至于使人们长期缺乏归属感,缺乏一种国家意识。”因此,新加坡领导人认为必须建立一套能够让各种族、各阶层都认同和接受的“共同价值观”。1988年副总理吴作栋提出“儒家基本价值观应上升为国家意识”,并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关于共同价值观问题的讨论,政府还成立了以李显龙为主席负责拟订国家意识的专门委员会。1989年1月,李显龙提出四个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优先于个人;以家庭为社会的基本细胞;通过共识而不是争议解决问题;强调种族与宗教的宽容与和谐。”在此基础上,总统黄金辉进一步阐发为:(1)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求同存异,协商共识;(4)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四条,成为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基本框架。经广泛讨论,1991年1月,吴作栋总理以政府名义颁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表述为:“(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后来,国会议员孟建南提议将“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改为“社会关怀,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改为“协商共识,避免冲突”。可见,“共同价值观”正是在吸取新加坡各种族各文化价值观念中精华部分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
二、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的颁布,标志着其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确立,这是新加坡历史发展与现实社会诉求使然。
(一)“共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国家至上,即国家利益高于社会和个人利益,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将国家利益摆在首位,社会和个人要服从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就是社会的总代表。社会为先,即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要服从社会利益,因为个人是社会的人,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社会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没有社会,个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国家至上、社会为先”是共同价值观的核心。这一价值观的确立,充分体现了东方价值观的优势。面对新加坡在工业化过程中价值观急速转变和对政府传统权威挑战的形势,“新加坡政府要想对新的价值观做出应战,可资利用的武器只能是传统价值观。”强调“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可以有效防止新加坡工业化过程中过度西化,防止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这是新加坡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家庭是“构成社会之砖”,是社会最基础的构建单位,也是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形式,所以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和社会相比,一个是“根”,一个是“本”,根壮才能固“本”,所以社会对家庭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把家庭视为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单位,有了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结构将会更牢固,同时也为下一代提供安心的养育环境,并且能为老者提供必要的照顾。这一“共同价值观”是针对西方社会的影响而言的。在许多西方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家庭日趋解体,家庭的传统功能日益衰微,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加,子女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现象。新加坡正受到这些负面现象的影响,有必要重新恢复人们传统的家庭观念,维护三代同堂,倡导东方式的家庭制度,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诚如李光耀所说:“家庭把社会价值观念潜移默化,而不是正式讲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如果我国社会要在不失去它的文化冲劲、同情心和智慧的情底下自力更生,我们就必须保存这种珍贵的家庭结构。”
3.社会关怀,尊重个人。这是指注重个人的利益,强调个人价值。白皮书强调“国家至上,社会为先”,但并不忽略、排斥、否定个人权利和利益,而是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个人利益,把个人的发展视为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权衡社会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在注重社会利益的同时,并不忽视个人权益,而是关心个人,帮助弱者,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同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社会群体以及不同的社区之间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发展状况各不相同,这就要求社会要具有关怀扶持和同舟共济的精神。正如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所言:“新加坡是一个国家,如果一个人掉队,我们不会不管他。我们会想办法帮助他,使他重新建立起生活的信心。我们很幸运新加坡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向来我们社会很重视同舟共济的优良美德。”
4.协商共识,避免冲突。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元种族宗教文化社会中,各种矛盾和利益相互交织,再加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不甚相同,这就要求新加坡社会必须本着互让、互敬、互助的原则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求同存异。因此,新加坡领导人强调: 新加坡是一个根底不深的脆弱的社会,“一定要认真处理各种矛盾,要善待不同意见,求大同,存小异,提倡宽容和谅解精神,每一项社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要尽可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有不同意见或分歧产生的时候,要采取协商的办法达成共识,不能为了某方面的利益而一意孤行”。如果出现矛盾和分歧,或者在社会实践中有了矛盾,要审时度势,要快刀斩乱麻,把矛盾和分歧解决于萌芽状态,不能犹豫不定,更不能久拖不决。否则,就会使得矛盾激化,破坏社会团结,危及国家稳定。
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是针对本国多元种族、多元宗教的特点而提出的价值观。提倡种族和谐,就是既不搞民族沙文主义也不要狭隘民族主义,而是要求各民族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和谐相处,消除偏见和隔阂,形成和谐融合的氛围。宗教宽容,就是要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了解,相安无事,和谐共存。在新加坡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宗教,世界主要的三大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再加上新加坡绝大多数人都是教徒,但新加坡又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没有统一的宗教,这种特殊国情,使得新加坡政府在处理宗教事件时一直小心翼翼,倡导宗教宽容,并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这五大共同价值观,继承和吸取了儒家价值观中许多有益的成分,同时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又对儒家价值观中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加以修改。这五大价值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培育国家意识,灵魂是弘扬儒家文化,理想是建立和谐社会,其基本精神“就是通过家庭、宗教之间的和谐来维系和巩固国家的安定团结和和谐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这套价值观被新加坡各种族和各种宗教信仰的人民所接受和认同,对于人们和睦相处以及社会的进一步稳定、繁荣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共同价值观”的特点
“共同价值观”概括了新加坡人的异中求同,是根植于新加坡社会又为时代升华而成的国家意识,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因此,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在其形成过程中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1.共同价值观不等于儒家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是根据各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制定出来的,因此不能笼统地归结为某一家的思想,也不可能包容新加坡的所有意识。儒家思想、现行的政治思想和各种宗教意识虽然对新加坡社会有着重要影响,但新加坡领导人并没有选择其中任何一个作为国家意识,而是兼收并蓄,扬弃其中个性化和倾向性明显的内容,吸收能为不同种族所接受的内容作为价值观的基本准则。总之,共同价值观吸取了各种族文化和各宗教中的合理部分,但它又不同于任何一种宗教。
2.共同价值观并不包含政治价值观。由于共同价值观主要是以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个人与社区的关系为基础制定的,它并没有涉及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没有把人们的观念引入政治框架,所以政治价值观念不包括在内。如果把政治观念也包含在共同价值观内,将使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延伸到选民与政府的关系,会转移原有的目标,这也是新加坡政府的明智选择。
3.共同价值观不包含任何宗教价值观念。新加坡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没有统一的宗教,任何一个宗教或文化的要义都不能作为建立新加坡人认同的基础,而又由于各宗教的教义都包含了世代相传的价值理念,因此新加坡领导人在提出共同价值观时,比较注重吸取各大宗教的教诲以及各种族的文化传统,所以任何与共同价值观念相冲突的宗教教义或教诲,不可能被普遍接受和采纳。再加上新加坡政府一直在宗教事务上保持中立的立场,这也使得《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成为一份世俗文件,不包含宗教价值观。
4.共同价值观不是约束个人行为法规,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共同价值观虽然由国家制定和颁布,但是它并不像法律条文那样以强制力为后盾,不遵守就会受到惩罚,它完全是一套培养全民共同意识的指南,要靠个人自发自觉去体会、实践。李光耀曾说过:“这五大价值观,并不等于是一套完整的人生哲学。华人还必须依靠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和中国民间传统价值观来相辅相成。马来人和印度人也必须分别依靠马来风俗习惯和回教,以及印度习惯和兴都教来弥补。”
三、新加坡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建设,形成了由人民行动党领导、政府发起、全国人民参与,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组织、新闻媒体和法制建设等多种途径推进的社会化路径。
(一)人民行动党和政府对“共同价值观”建设的强势领导和推动
从新加坡在1959年成为自治邦开始,人民行动党就始终处于执政地位。这种稳定有利的政治领导层,不仅对新加坡经济起飞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是其共同价值观建设的强有力领导者、策划者和推动者。首先,新加坡历届领导人皆十分重视并坚持致力于共同价值观的建设。如:1982年春,总理李光耀首次以儒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治国之纲”。1988年10月,副总理吴作栋强调“要把东方的价值观提升为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成立专门负责拟订国家意识的委员会,政府每年还开展一次“国民意识周”活动,培育“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1989年1月,总统黄金辉首次在国会演讲中提出“共同价值观”,强调要“保存新加坡各族人民的文化遗产,并维护代表新加坡精神的某些共同价值观,这样才不使我们迷失方向。”1996年吴作栋总理在发表国庆献词时,提出“我们现在必须完成比发展经济和创造美好生活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培养新加坡人的认同感和建立国家的特质。”其次,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和政府还通过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如语言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等,为共同价值观建设指明方向。“各种策划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政治领导层必须由精英人物组成,从而保证策划的可行性、预见性和指导性。”第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政府还通过牢牢控制各种社区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社会机构来加强对价值观的指导。最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官员还是共同价值观建设的直接参与者。新加坡领导人要求人民做的,他们首先身体力行,比如带头参加礼貌运动,带头廉洁奉公,带头守法等。
(二)打造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共同价值观”教育平台
学校是新加坡共同价值观教育的主战场。新加坡领导人认为,“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防止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弘扬东方价值观,必须从学校抓起,而且要常抓不懈,才能见效。” 新加坡一方面把英语作为各族人民学习的共同语言,另一方面又强调必须学好自己的母语,以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学生知晓新加坡文化价值观的背景,也为了更好地践行国家的道德规范,学校专门开设了两门课程——道德教育和宗教课程。例如,新加坡开设的德育课程中,小学学习《好公民》,中学一、二年级学习《生活与成长》,三、四年级则学习《新公民学》,从注重学生个人道德品质上升为公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培养。新加坡还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比如语文教材中就反映了华族的节日、礼仪、风俗、家庭观念以及孝道、礼让、睦邻、公德等价值观。学校还把道德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参加升降国旗仪式、文明礼貌月活动,还有参观监狱、禁毒屋,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做到知行合一。
家庭是传授共同价值观的第一课堂。新加坡领导人极为重视家庭的价值和功能,认为“家庭是新加坡社会的砖块”,倡导家庭为根的理念。要抵制西方价值观对于新加坡社会的腐蚀,培育和践行共同价值观就必须以家庭为着力点。李光耀在回答“如何才能使新加坡不成为‘伪西方社会’”时,强调要树立两个基本的价值观,“一是社会要高于个人,二是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吴作栋在1994 年国庆群众大会上讲到,“我们通要过家庭来传授价值观、培育年轻人、建立自信以及相互支持。”新加坡之所以如此重视家庭价值观,是因为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通过家庭世世代代延续与发扬光大的,家庭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为了维护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新加坡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例如,通过立法来规定子女必须照顾或供养年长的父母;对于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政府组屋进行再分配时,实行价格优惠与优先安置的政策;国家对父母遗留下的房屋给予遗产税上的减免优待,但前提是其中一个子女愿意和自己丧偶的父亲或母亲共同居住等。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是“共同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推手。新加坡社区组织以选区为单位相继建立起来,主要有人民协会、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会与居民委员会等。建立人民协会,是为了使整个社会与社区单元能够超越诸如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等一切阻隔而真正的团结在一起,其主要任务是“在社会、文化、教育、职业、娱乐与体育方面,促进与组织集体活动;在新加坡各族人民之间,促进合作、和睦和互相了解;训练具有国家意识,并愿意为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服务和献身的社区领袖。”公民咨询委员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一是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二是向国民灌输公民意识。民众联络会是在人民协会管辖下的一种社区组织,其扮演的角色是:主办文娱及社会活动;联络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感情;加快区域性建设步伐;改善人民福利水平。居民委员会是新加坡城市重建和政府组屋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支援型的群众组织,基本目标是通过举办各种体育、社交、文化和其他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睦邻关系、和谐相处及凝聚力。新加坡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社区组织把各族人民组织起来,克服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疏离感,成为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保留亚洲价值观、形成国家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强化新闻媒体、法制等多种手段对共同价值观建设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共同价值观,尤其宣传政府的政策方针方面,注重大局和群体利益,讲究以和为贵,以增强国家凝聚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禁止和严惩一切不利于共同价值观建设的言论报道。在宣传方法上,新加坡综合运用讲解、讨论、写歌曲、头脑风暴漫画等方法传播共同价值观,避免一味的说教。与此同时,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培养媒体工作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新加坡政府加强了对媒体的监督与管理。所以,新加坡媒体才有了“世界上最干净的媒体之一”的美誉。在对待西方传播媒介方面,新加坡政府对国外报纸在国内的发行量实行严格控制,对进口电影、录像带也实行严格的审查制度。为此,新加坡还专门成立了电影审查局,对外国影片实行检查,凡黄色电影、电视片、录像带一律不准进口。新加坡十分重视加强法制和制度建设,发挥对共同价值观建设的保障作用。由于共同价值观并不是法律,不具有强制性,只是为了使人养成讲道德讲文明的社会风气提供了潜在的意识和自觉,因此新加坡颁布了一系列体现和保障共同价值观的法律法规,如《父母赡养法》等。新加坡的法律大约有500 多种,条文多而细,从政府权力、商业往来、交通规则直至公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等公民生活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新加坡制定了严格的制度体系,力求做到以法律之强制执行来维护国家的整体稳定。正如李光耀所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与其说是工作不力或工作失误,不如说是孳生在国家和社会中的最大祸害,它会使人民丧失信心,国家失去稳定和发展的能力。”如,马路上随便扔垃圾,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随地乱吐痰,最高可处1000新元的罚款;上厕所不冲刷,可处以高达1000新元的罚款;公共场所吸烟,处以500新元的最高罚款;过马路闯红灯,罚款20新元等等。可见,法律的权威性与强制性,执法的严肃性与严格性,对于整治社会风气,弘扬与践行共同价值观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广泛开展各种社会运动促进共同价值观建设
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组织多样化的社会运动,是共同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形式。1976年以来,新加坡经常开展全国性的“劳动周”活动,弘扬劳动光荣、吃苦耐劳的美德。自1979年以来,历年的六月份,新加坡都会组织一场全国性的“礼貌运动”,专门成立的礼貌运动委员会对运动的成功开展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新加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礼貌运动,旨在“借助这个运动重新塑造新加坡人,把新加坡建成一个人人都谈吐优雅、举止彬彬有礼、态度温和谦逊的礼仪之邦。”另外,新加坡每年筹划的类似于礼貌运动的活动还有讲华语运动,防止犯罪运动,忠诚周,敬老周,睦邻周,华族文化月,印度族文化月等,累积起来高达20多项。凭借上述运动,新加坡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社会凝聚力增强,更为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新加坡社会文化的风貌。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新加坡的共同价值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同价值观已渗透到新加坡人民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形成了较高的社会认同,对于这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与多元宗教的社会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凝聚和推动作用。
四、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的启示
新加坡在培育和践行其“共同价值观”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一)要在传承挖掘、借鉴吸收、整合创新中培育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任何国家在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都应该坚持历史的连续性,都要致力于将本土的传统文化与优秀的现代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新加坡进行共同价值观建设以儒家文化作为其灵魂,对于儒家思想的吸收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充分挖掘儒家学说中的精华以适应新加坡现代化的需要。“儒家所倡导的以整体利益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模式,以及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构成了共同价值观的核心精神。”新加坡正是结合其现代化要求,对儒家传统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做了新的解释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新加坡各族人民共同接受的价值观。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多年光辉灿烂文明史,其优秀的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既不能搞文化复古主义,也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而应该在传承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弘扬时代精神。例如,儒家所倡导的纪律、节俭、诚实、守信等美德,作为社会道德准则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都是应该积极吸收的合理价值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修身为本”的道德情怀,“仁者爱人”的博爱思想等,都是经历了实践检验而为后人所接受和不断传承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在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还要善于吸收借鉴一切反映人类社会进步的优秀文明成果,如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博爱等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体现了世界文明的主流意识,要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加以整合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如有学者所言:“如果当代中国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起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精神长城’,那么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今要体现批判继承性,中西要尽量表征现代性。”
(二)要在政党统领、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有机结合中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离不开执政党的领导与推动,他们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新加坡进行共同价值观建设时,人民行动党及其政府始终牢牢地控制着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领导权,不仅仅在思想上重视,而且还要同人们一起参与各种运动,将共同价值观建设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它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与人民意愿相互博弈、相互统一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一定要加强党的核心领导,特别是要在强化意识形态主旋律、占领主阵地上发挥领导作用。在现代政治中,政府和政党往往是一体的,政府作为国家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管理者,理应本着国家的指导思想,引导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潮流向着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培育国家意识的高度不断,广泛动员全社会组织力量,着力推进共同价值观建设,这点给我们重要启示。在当代中国,“如果公民社会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的作用就更加重要;无论市场化进行到何种程度,公民社会多么成熟,政府都要起主导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要在出台政策、强化制度、搭建平台、营造环境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种民间组织不断涌现,党和政府要正确引导,使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三)要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始终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以多种形式进行长期熏陶的终生过程。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共同价值观的实践表明,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教育,都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都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三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使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家喻户晓,公民终生受益。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扭转德育工作队伍孤军奋战,社会和家庭教育难以与学校道德教育形成合力”的状况。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互配合。要突出家庭教育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提高家长自身的道德素质,做到言传身教,弘扬良好的家风,加强对孩子的道德熏陶和情感培养,将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相关内容添加到教材中,加强道德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宣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要充分发挥法治、舆论等多种手段对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促进作用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法治和媒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新加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建立了一个有严格纪律与健全法制的国家,加强法治建设为新加坡培育和践行共同价值观保驾护航,公民的道德素质得以提升,社会风气加以改善,良好的社会氛围得以形成。新加坡还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正能量的同时,又加大了对其负面的监管、查处力度,新加坡媒体获得“世界上最干净的媒体之一”的美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要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诸多内容制度化、法治化,必须构建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一支素质精良的执法队伍。在注重法治的同时,一方面还要注重舆论媒体的宣传,将传统的传播手段与现代化的传播工具统一起来,扩大媒体的宣传功效,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力军作用,加大对那些具有积极意义与乐观主义精神的传统文化、先进人物、道德模范等的报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发展注入活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力度,对涉黄、涉暴、涉恐等媒体及相关人员予以坚决打击,加强对媒体人自身社会责任感与道德意识的培养。(《前言》2014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苏玉超,黄红发)
第二篇:践行共同价值观
践行共同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及二中、三中全会提出今后五年一个共同的目标:建立一个“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强国,把物质和精神提到了并重的层面。而要建设一个“精神富有”的国家,就必须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共同价值观。
就我们永州而言,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事实上,社会心态多元化,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不良的社会心态,却会反过来阻碍社会发展,并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而,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认真领会并积极弘扬“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共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风尚,是体现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要求和鲜明特色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践行共同价值观,价值引领是基础。共同价值观是
1由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行为规范,共同的思想基础构建而成。我们要建立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行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最终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践行共同价值观,党员干部是示范。官德为百善之首,“官德隆,民德隆;官德毁,民德降”,良好的党风政风对于社会风尚的净化、提升具有关键作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思想道德,认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自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坚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道德操守上慎独慎微,在廉洁自律上善始善终,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为群众作出典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
践行价值观,实践活动是关键。培育、形成共同价值观,空泛说教并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从群众心灵升华而来的共同价值观,理应再回到人们的一件件小事中、一样样工作中、一个个活动中。只有落在多彩的活动中去,才能形成人人参与、逐步认同、全面实践的氛围,才能避免“扶不起的老人”悲剧的重现。才能将共同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最终形成建设精神富有的强大合力。
总之,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共同价值观,将因其富有现实针对性而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共鸣,倡导全社会正
能量的释放,从而引领人们在思想上孜孜以求,在行动上身体力行,真正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第三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文章开头让我们大家一起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联系起来;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重申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提出“三个倡导”;2014年2月12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公布,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随着时代背景发展对“三个倡导”内容更进一步的深化。
从上述时间轴上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紧跟我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这也是社会发展不同时期所必须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领社会思潮的需要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影响力、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譬如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个人权利至高无上,往往导致对内的民族对立冲突和对外的极度扩张侵略。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要强调的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有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社会化的问题,譬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的出现也是我们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原因。
2、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
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只有团结、互助、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国际社会最前沿。
3、凝结社会正能量的需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我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梦,中国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取向。富强是经济价值目标;民主是政治价值目标;文明是文化价值目标;和谐是社会价值目标。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选举、坚持民族决策、坚持民主管理、坚持民主监督,保证当家作主的权利;文化是文化价值的目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保障基本的文化权益有助于我们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文化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追寻的盛世之道。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导向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取向。教育公平、分配公平、竞争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要切实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的公众取向。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下:维护国家统一、忠实于民族整体利益、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弘扬敬业价值,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诚信经营等。
中央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要求,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了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把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尊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同时总书记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三是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刘云山同志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指出: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切实抓好《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落实,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同时指出了六点要求:一是把握好核心价值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二是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同;三是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四是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五是党员干部要引领带动;六是将其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刘奇葆同志在《人民人报》发表署名文章《在全社会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在全社会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三、如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着眼于释疑解惑,在理论武装工作中宣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讲育、座谈会、标语等多种形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让群众弄懂理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2、着眼于凝心聚力,在主题宣传引领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集体性的读书交流、文艺活动等引导大家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3、着眼于潜移默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属于意识层面的范畴,他的形成需要一点点的学习,深化,加强的过程,因此决定了宣传活动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4、着眼于示范引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活中要做好模范榜样的作用,对于好人好事要做好宣传,引导大家学习。同时,作为群众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充分认识到榜样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向榜样看齐。
5、着眼于虚功实做,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似抽象的理论,只有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体现到他的深切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项培养人的意识和观念的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一定要坚持不懈的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着,必浚其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旗帜和根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目标和力量源泉,持久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心、化为行,就能固其根本、浚其源泉。
第四篇:培育践行和谐价值观
培育践行和谐价值观
郭齐勇 张志强 《 光明日报 》(2013年04月12日07 版)
●万物产生的基础本来就是“和”,发育产生后,“和”作为万物的本性内在于万物之中。
●儒释道传统无不主张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所致力追求的高明境界。●“和”包含了宽容、妥协,但“和”绝不是庸俗的、无原则的滑头主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三个层次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和谐”作为第一层次核心价值观而提出,其实是继承、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中和”、“仁爱”、“民本”等精华,反映了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这也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等理念和思想精华,完全可以为今天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发挥积极作用。
“和”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和谐,简而言之,就是“和”。所谓“和”,是在肯定事物或因素的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使矛盾、对立的诸因素、方面统一起来,其要点是尊重差异与保存个性。西周末年,史官史伯就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国语·郑语》)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和”的内涵进行表述,它明确区分了“和”与“同”的界限。“和”是保留差别与多样性的统一,“同”则是简单抽象的同一性。不同、差异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简单的同一则不可能产生出任何新的东西。世界不可能单一化、同质化。以同裨同、以水兑水,不可能出现、长养万物。人世间需要各种人、力量、声音的并存共处,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济相生。“和”的观念中蕴含有开放性与包容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君子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使用不同的人才,协调不同的方面与力量。道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人、物、我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整体的和谐、物我的相通。佛教华严宗有“六相圆融”、“一多相摄”的命题,同样表达了与“和”相类似的智慧。可见,传统儒释道诸家均认为,天、地、人、物及人与人之间,是“相成”、“相济”、多样统一的关系,彼此相接相处,形成一整体圆融、动态流衍的世界。
“和”在中国文化中,又被表述为“中和”“太和”等概念,具有世界观、境界论、本根论的意义。《中庸》明确表述了“和”的哲学意涵和价值意涵,使之上升到世界观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德川流,小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周易·系辞下》曰:“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先秦儒家集大成者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见,“和”既是万物必然要遵循的“达道”,也是万物得以“生”的本源依据。《周易·乾卦》进一步阐述了“和”的境界论意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护持万事万物的各自本性,使之按照自己的本性发育、壮大,使万物不相悖害,各循其轨道,相依相待,就能够达到“保合太和”之境界,即整体和谐、生生不息的高明境界。北宋思想家张载则从本根论的角度论述“太和”的重要性:“太和,和之至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形器之后,其和不失,故曰太和。”“太和”是“和”的极致,是万物的本根和开端。万物产生的基础本来就是“和”,发育产生后,“和”作为万物的本性内在于万物之中,并没有消失,这种情况就叫做“太和”。
“和谐”理念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融合中形成的民族性格
事实上,以“和”“中和”“太和”为主要意涵的“和谐”理念,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展开来说,理解“和谐”理念的向度大体有如下方面: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中国文化对于天地万物有一个整体全面的看法。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天人是相贯通的。人的内在的道德性是天赋的。中国古人讨论了人与自然之天地,与山水、草木、鸟兽、虫鱼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尊重天道天命,认为,天、地、人、物不是各自独立、相互对峙的系统,它们彼此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处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洪流之中。中国传统智慧主张人与自然万物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古代的礼制包含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法令,尤其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中国的人文精神不与宗教、自然相对立,它讲求的是天人合一,即人文、宗教、自然的统一。
各族群、民族之间的和谐。中华民族、文化是在多样化的发展中逐渐统一的,在五千年甚至更长时期,多地域多族群及其语言、文化、宗教不断融合。现代中国及其文化更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产物。中华历史、民族、文化的融合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观念上形成了“协合万邦”“天下一家”“中国一人”的文化理想,成为维系协调各民族的纽带与润滑剂。
人与人的和谐。这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的各种现实关系和人所处的且无法摆脱的社会习俗、制度、伦理规范、历史文化传统都必须得到尊重。个体人不要成为片面的人,必须正确处理与群体的关系及人的健康全面发展的问题。中国哲学传统中有“成己”与“成人”、“立己”与“立人”、“己达”与“人达”之论,在“己”与“人”的关系上,孔子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一贯主张“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和谐共生、共育、共融的关系。
身与心的和谐。这是指每个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内在自我的关系问题。在人与内在自我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家认为个体生存的意义世界与个人身心的涵养有很大的关系,身心和谐可以帮助人在生命与心灵上都处于健康状态。中国传统哲学家很看重个体的生存品位与品质,很重视人文的熏陶和修养。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优游、涵养、陶冶于礼乐教化之中,提升每一个人的品位。道家、佛家也主张身心神形的合一与超
越,建立起各自所特有的修养论、境界论。儒释道传统无不主张身心的和谐,这是中国人所致力追求的高明境界。
发掘我们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对于当下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
求有着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谐理念,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国与国之间关系、协调国内区域发展、培育文化的多样性,提供精神资源和价值理念。从国际来看,我国近些年来提倡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倡导和谐世界的理念,在世界上获得了广泛认同,它提升了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形象,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国“威胁论”。从国内来看,我国近些年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开发西部、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既从大局出发,又考虑到各区域不同的经济特点和地理区位,是整体和部分的统一,也是“和而不同”理念的体现。
和谐理念,可以为协调国家和人民、公民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和事务中所出现的矛盾,提供方法论意义的启示。解决冲突与失衡、悖反与对抗的情形,需要以“和”解之。“和”包含了宽容、妥协,但“和”绝不是庸俗的、无原则的滑头主义,不是要否定、抹杀差异和矛盾,而是从大局出发,寻找事物能够和谐共处、发挥其最大效用的条件及平衡点。
和谐理念,有助于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形成好的风气、氛围与公序良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民主法治,促进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是主体,政府及官吏是服务者。所谓“政通人和”,其实是先要公正,有公正才有“人和”,有“人和”而后才能“政通”。政务是否公开透明,是能否“政通人和”的前提。
培育践行和谐价值观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增多,社会成员公德与诚信意识薄弱等,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培育和践行和谐价值观,需努力做到:
首先应从道德层面做到内化于心。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耻且格”。从社会的角度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强调构建和谐的邻里、社区、同事、上下级关系,发展健康的社区、公司、学校、机关文化。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应高度重视家庭和睦,家长做好孩子的表率,树立孝亲尊老爱幼的道德意识;夫妻之间应有包容之心,互相尊重,共同履行好家庭责任。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应自觉地提高法律与公德意识,做到权利、责任、义务与利益相统一,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遵守社会秩序与规范,做有仁爱恻隐之心与感恩包容之心的文明人。
其次应从制度层面做到固化于制。民主法治是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各种社会关系,人们的权利和义务,都要由法律来规范和确定;应建立协调社会矛盾的各种机制,努力发展各种民间组织、社会团体,构建“小政府、大社会”,降低社会管理成本,保障民意畅通,还权于民;要建立完善的预防腐败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整饬吏治;调节收入分配进程,应秉持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注重调节官民、劳资、公私、义利关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使农民工享有和市民一样的权利。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帮扶弱势群体;积极构建网络文化监督机制,引导健康的网络舆论,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和社会风气;积极探索建立和谐社区的模式,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有效地发挥社区组织的协调功能。
最后须从实践层面做到外化于行。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民族间的和谐,必须从我做起,表里如一,知行合一。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安全息息相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珍惜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一些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不能因私利而破坏了子孙万
代的栖息之地;自觉地过低碳生活,例如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出门多使用自行车、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分拣,树立废旧物品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意识;作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人员,应自觉推行办公信息化,节约纸张。政府公务员应逐渐减配公车,推行公务餐,减少公务应酬;节约粮食,物质生活上不与他人攀比,制止奢靡之风,自觉抵制奢侈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多参与社区义工及民间环保、爱心、公益性组织的活动。爱护我们的永恒家园,建设“美丽中国”,是全体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第五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更为简洁、更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四方面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我们大学生要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寄出。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始终坚持的浩大工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