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4学校教育制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归纳1.4学校教育制度
第四节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主体部分。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体系中最严密、最有效的基本制度,是国家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制度保证,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学制是国家通过立法作出规定而建立起来的,从而保证了一个国家学制的统一性、稳定性和完整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制日趋复杂化,并在逐步完善。一个符合国情的、科学的学制,既要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与管理人才服务,又要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普通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培养,使每个社会成员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二)影响学制的因素及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
1.影响学制的因素
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制定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
2.当代学制发展的特征,20世纪以来新技术革命掀起了社会生产的改革浪潮,给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各国都进行了有关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并呈觋出一些共同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4)高等教育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
(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
二、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
1.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学制的产生是在学校产生之后,原始社会没有学校便没有学制。古代社会学校产生之后,才有了古代学制。由于古代学校只为统治阶级服务,学校被统治阶级把持,完全脱离社会生产劳动,从而使古代的学制不系统也不完善。古代学制鲜明的阶级性掩埋了生产性和群众性。
现代学制是在人类社会进人现代文明之后,随着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得到空前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刺激了现代学校不断建立和发展。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现代学校具有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性质,使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集阶级性、生产性、群众性和普及性为一体的现代学制。
现代学制的阶级性与古代学制的阶级性在其表现上有所不同。古代学制的阶级性体现在“等级学校”上,即古代的学制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而现代学制则以“阶级学校”代替了“等级学校”,这是现代学制的一种进步。现代学制的科学性体现在学校层次结构、组织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科学化水平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科学知识逐步进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来,使学制逐步科学化。现代学制的生产性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结果,这就使得学制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为社会生产服务的要求,学制便有了生产性的特点。现代学制的群众性与普及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社会,文化科学知识不再为少数统治者所垄断,劳动人民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学制就必须具有群众性和普及性。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现代社会的文明发源于欧洲。欧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现代学校迅猛发展,一方面由古代的中世纪大学、古典文科中学发展转化而来;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从小学到中学(包括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职业学校等)的新学校。学校的类型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到19世纪末,现代学制逐步形成。
2.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现代学制从性质上看,分为资本主义学制和社会主义学制两种。由于各国、各地区的情况不同,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存在差异,到20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类型的学制。
(1)西欧双轨制
以英国的双轨制为典型代表,法国、联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这种学制。这种学制是古代等级特权在学制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结果。一轨为非群众性的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学校多从古代学校发展而来,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学术性很强,学生学习可升到天学以上,属学术性的一轨。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弟所开设的新学校,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基础教育之后,便升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从事劳动生产的技术,属生产性的一轨。两轨之间互不相通,互不衔接。这种学制显然不利于教育普及。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特权阶层的削弱,较高的学术性一轨已逐渐向劳动人民子女开放,但普通劳动者子女入学的仍然不多,原因在于这类学校学费昂贵,非劳动人民子女能承受。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因免费或接受资助而得以入学。但这种学制的学术性一轨的学术水平较高,像牛津、剑桥大学等就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
(2)美国的单轨制
美国的现代学制最初也是双轨制,但是美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没有像英国皇室那样的特权阶层,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群众性的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特点是教育参差不齐,同级学校教学质量相差较大,许多学校的水平不高。
(3)苏联型学制
帝俄时期学制是双轨制。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单轨制学制。但这种学制又与美国的单轨制不同。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制。其次,它吸收了西欧双轨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职业技术学校单独设立。再次,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这种学制既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使学术性保持较高水平。但由于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致使教学不够灵活,特别是地域性较强的课程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二)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比欧美现代学制的建立晚,到清朝末年才出现。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冲击下,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不得不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进行改良,采取了“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l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
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于1912年对学制进行了修订,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次年又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该学制对旧学制的改动不大。
1922年,由当时留美派主持的教育联合会,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制定、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这个学制从小学到大学比癸卯学制缩短了5年,为16年,并在小学实行四二分段,这一改革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十分有利,后虽几经修改,但都没有重大变动,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2.老解放区的学制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为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文化教育机关,创立了一种新型学制。其具体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干部教育与群众教育并举
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培养革命干部。与此相适应,根据地的教育就分为群众教育和干部教育,而尤以干部教育为重。在干部教育中,在职干部的提高重于未来干部的培养。在群众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是传授战争和生产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2)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富于灵活性
为了适应战时和生产的需要,革命根据地在学校类型、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各级学校的衔接等方面都采取了灵活的政策而没有统一的要求。如群众教育的形式有冬学、夜学、半日学校、识字班等,干部教育的形式有日校、夜校、半日学校、轮训制、实习制等。
(3)依靠群众办学
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注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学制除公办外,还提倡民办或民办公助。正是由于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才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获得较快的发展。
3.我国社会主义学制的建立与发展(1)1951年的学制改革
解放初期,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学制:一种是老解放区的学制,另一种是国民党统治区原来实行的学制。随着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和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旧学制、建立新学制已成为必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指出我国原有学校的许多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学校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未置于应有地位;技术学校没有相应的制度,不能适应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要求等。为此,规定我国当时的学制为:
①幼儿教育: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招收3—7周岁的儿童。
②初等教育: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学年龄以7岁为标准。对失学青年和成年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
③中等教育: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工农速成中学修业年限为3—4年。业余中学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为3—4年。中等专业学校修业年限为2—4年。,④高等教育:大学、专门学院修业年限为3—5年。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大学和专门学院附设的研究部,修业年限为2年以上。
⑤各级政治学校和训练班: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其学校等级、修业年限、招生条件另行规定之。
⑥除上述各类学校外,各级人民政府为适应广泛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之需要,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并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
这个学制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吸收了新中国成立前旧学制的合理因素,还借鉴了苏联学制的经验,是进行综合的结果。它体现了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体现了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业余教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和“三结合六并举”的具体原则。“三结合”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并举”是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并举,免费教育与不免费教育并举。《指示》明确规定全国将有三类学校: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根据《指示》精神,全国展开了中小学学生学制改革实验。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因此学制改革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十年**期间,林彪、“四人帮”借口“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大肆破坏学制。他们毫无根据地把中学学制大加缩短,初、高中都缩短为两年;盲目发展普通中学、砍杀农业中学和各种中专、技工学校,从而使两者的比例完全失调;撤销全部函授教育、职工教育和业余大学教育机关,剥夺了职工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机会;停办财经、管理、政法等院校、系科和专业,使人才培养的比例完全失调。这样,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革、完善的新学制被破坏得面目全非,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各级各类学校初步得到了整顿恢复:延长了中学学习年限;恢复和重建了许多院校、科系、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完善了研究生教育制度;恢复和发展了各级各类成人教育机构等,从而使我国的学制系统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和合理化的轨道。
(3)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
①幼儿教育(幼儿园):招收3—6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使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②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7岁儿童入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实行6岁半或6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年(有的地区为6年)。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为接受中等教育打下基础。
③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业余中学,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中等专业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3—4年,技工学校的修业年限多为2—3年。
④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三、义务教育
(一)义务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德国新教领袖马丁•路德为了争取人们信仰新教,提倡广设学校,并主张教育机关应该由公费设立,政府有强迫人民送子弟入学的义务。西方一些教育史学家曾称路德为“国民教育之父”。其实,路德提倡并开办初等学校,并不具有普及教育的思想。l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公布学校法令,规定牧师和学校教师应将6—12岁男女儿童的名单造册报送学校;上述年龄的儿童必须到学校读书;不愿送儿童入学的父母,“应以俗界政权之手强迫其履行这一不能改变的义务”,并给父母以惩罚。一般认为,此为义务教育的开端。
新教为了使人们免受传教士的迷惑与愚弄而自行阅读圣经,于是使得为劳动人民设立的初等小学得以兴起。随后旧教为了对抗宗教改革以及保存自己过去的统治地位,采取了几种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兴办普通学校,与新教争取教育权。他们为了使青少年服从天主教和罗马教皇,不惜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如修缮校舍、改善教学设备、注重体育以及免收学费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各教派为争取教育权而进行的斗争在17、18世纪仍然持续着。当时教育事业为宗教教会所垄断,不同的教派向教徒及其子弟传授不同的教派思想,这对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非常不利。所以,自1763年至1819年,德国先后三订法令推行义务教育,也因此成为推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
义务教育的大规模实施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大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极为迅速的发展,大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厂手工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生产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急迫的问题。这样,到19世纪后半期,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在1852年,英国在1880年,法国在1882年,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令。到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发展变化,可以相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l6世纪,义务教育因宗教的原因而出现;第二阶段是17世纪至19世纪50年代,义务教育因宗教、政治上的原因而初具雏形;第三阶段是l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义务教育因经济上的原因而大大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义务教育的年限进一步延长,全世界义务教育的平均水准为8.63年,其中七大工业国家中,德国为12年,英国为ll年,美、法、加拿大均为10年,15本为9年,意大利为8年。
(二)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沿革
1.新中国成立前义务教育的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的拟议和提出,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l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旧称“壬寅学制”)。其中规定:儿童自6岁起人蒙学堂,其宗旨“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l0岁人寻常小学堂修业3年,其宗旨“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共七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
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中最先出现了“义务教育”一词,原文是“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任为国家之义务教育。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罪其父母,名为强迫教育。”
1906年,学部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十条,规定“幼童至7岁须令入学,及岁不入学者,罪其父兄”。这是中国政府计划实行强迫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l909年,清政府先拟在北京试行强迫义务教育“以为各省之倡”,但调查显示在北京须设立小学堂多处,“一时筹款困难”,决定“先从教育皇室近支子弟为提倡教育之入手”,这是与义务教育的本意相悖的。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后,孙中山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并成立教育部。l912年7月10 日至8月10 日,蔡元培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临时教育会议。9月3日,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这次会议签订的“壬子一癸丑学制”。该学制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在政府法令中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问题。
国民党统治时期,也颁布过一系列的法令,以实施义务教育。例如,l930年4月,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改进全国教育方案》,其中第一章为《实施义务教育计划》。这个计划规定普及期限为20年,前5年注重师资的养成及城市乡村义务教育区的开办,后15年注重四年义务教育的推行。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由中央负担45%,省负担10%,地方负担45%,并指定田赋附税、土地税等为义务教育经费之税源。
2.新中国成立后义务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普及义务教育作出了许多规定,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保证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也曾一度致力于普及初等教育,但“文化大革命”的开展破坏了这一进程。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确立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是促进和保证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并通过,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义务教育法》对于学龄儿童入学的年龄,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权利和义务都作了明文规定,同时也对于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权利、义务、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二篇:2018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整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1.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学说
主张
代表人物
神话起源说
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宗教
生物起源说
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
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孟禄
劳动起源说
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交往起源论
人类的交往活动
叶澜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
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
无等级性(阶级性);
(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
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夏、商、西周庠序校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政教合一
学在官府
外国
古印度
古儒
《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
宗教教育
古埃及
文士学校
文字、书写、执政能力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事体育
尚武
雅典
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崇文
封建社会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春秋战国
私学
以儒、墨为主的显学
百家争鸣
汉代
官学
私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察举制
征辟制
隋唐
六学二馆
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
科举制
宋以后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五经
西方
中世纪
教会学校
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培养教师和僧侣
骑士学校
七技
培养封建骑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是以古代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考点8:近现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依法治教。
◆考点9: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第三,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第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第五,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第六,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第七,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教育各时期发展特点
时期
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法单一
古代社会的教育
阶级性和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专题二
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
◆考点
1: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3)属于基础学科
◆考点
10:教育学的萌芽★
萌芽阶段的特点:(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的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并没有专门论述
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A.中国
(1)《学记》乐正克——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观点: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学不躐等”:教学要循序渐进
(2)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墨翟——兼爱、非攻
B.西方
(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从现实世界到达理想世界
(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
◆考点
11: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
培根
《新工具》
1.科学归纳法
2.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1.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2.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3.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4.教学内容: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康德
(赫尔巴特的老师)
《康德论教育》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
卢梭
《爱弥儿》
浪漫主义自然教育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洛克
《教育漫话》
1.“白板说”;2.“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
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
2.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3.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
杜威
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
《民主主义与教育》
1.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3.学校即社会;
4.从做中学;
斯宾塞
《教育论》
1.教育预备说;
2.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巧记:
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
2.“级智夸大独立”(夸美纽斯):级:班级授课制;智:泛智教育;大:《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3.“一、二、三、四+教育性原则”(赫尔巴特):一:一本书《普通教育学》;二“学”:伦理学、心理学;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民主威新分三、四、五步走”(杜威):民主:《明主主义与教育》;威:杜威;新三: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考点
1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教育家
教育著作
教育思想
马卡连柯
《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杨贤江
《新教育大纲》
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家
教育著作
教育思想
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布鲁纳
《教学过程》
提出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倡导发现教学法
瓦根舍因
《范例教学原理》
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帕夫雷什中学》
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巧记:
木(姆)有目标,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
专题三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
1: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相对的)
◆考点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科技革命:初等教育
第二次科技革命:初级中等
第三次科技革命:高级中等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补充:
(1)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舒尔茨
观点: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
(2)社会化理论----提出者:鲍尔斯和金蒂斯
观点: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
◆考点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5)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考点4: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5:学校文化—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
↓
校园文化的核心
◆考点
6: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的作用
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的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专题四
教育与人的发展很重要的内容
◆考点
1: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考点
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育启示: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搞“一刀切”,量力而行)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教育启示:不同时期不同速,抓关键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机体之间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教育启示: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比较(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考点
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014简答题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考点4: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发论——内在需要(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性本能是人发展根本动因)、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
观点:强调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外在力量(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荀找洛华生)
观点:人的发展依靠外在力量,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学习是成长的主要途径。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
5: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内部因素
①遗传——可能性(物质基础)
遗传的意义——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②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外部因素
③环境——现实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个体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实践过程。
④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为什么)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概念】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专题五
教育制度
◆考点
1:教育制度的概念★
1.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
2.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它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考点
2: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1905年
3.非制度化教育——理念“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考点
3: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考点
4: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1.双轨制——英国;2.单轨制——美国;3.分支制——前苏联
发展趋势:双轨学制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考点5: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学制名称
颁布时间
特点
地位
壬寅学制
1902
只颁布没有实施
首次颁布
癸卯学制
1904
规定男女不许同校
首次实施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
1922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沿用至解放初期(时间最长)
※巧记:人颁布,鬼执行,长期戌美国
◆考点6: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知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考点7:教育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不是重点同P3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考点
8:义务教育制度
1.概念: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
2.特点:强制性(义务性)、普及性(统一性)、免费性(公益性)。
3.产生:始于近代,发源于德国。
4.我国的发展:义务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5.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
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
专题六
教育目的◆考点
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指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考点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1)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目标居第三个层次,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考点
3: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
1.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
观点:社会价值;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巧记:
有位公民拨(柏拉图)打恐(孔德)吓(赫尔巴特)电话,涂(涂尔干)害社会
2.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观点:个人价值;培养“自然人”。
※巧记:
有一个人,一路(福禄贝尔)啰(罗杰斯)嗦(卢梭),自然无人陪(裴斯泰洛齐)
生活本位论——斯宾塞;教育准备生活,教育适应生活。
3.能力本位论(能力培养)
4.知识本位论(传授)
5.宗教本位论
6.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7.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考点
4: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6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考点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
2.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物质基础
4.美育——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考点
6: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
7: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
1.全体性2.全面性3.发展性4.主体性5.开放性
专题七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
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
◆考点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分类:了解
(1)自然情境下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2)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是否借助仪器设备)(3)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是否直接参与)
(4)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根据实施的方法)
(二)调查法★——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
分类:
(1)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2)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3)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三)历史法
历史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步骤:收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和史料的分析。
(四)实验法
分类:
(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4)根据实验控制的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五)行动研究法(教师+研究者)★
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中学课程
专题八
中学课程
◆考点
1: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考点
2:课程的分类★
分类标准
课程
课程特点
内容属性
学科课程(分科课程)
(赫尔巴特、斯宾塞、夸美纽斯)
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杜威)
又称生活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单科形式
综合课程
(怀特海)
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的一门学科。学科整合,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
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
拓展型课程
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型课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实施要求
必修课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设计开发主体
国家课程
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地方课程
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
学校教师主导开发,家长、学生、社会参与。
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
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考点
3: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
活动中心课程论
(经验课程)
杜威、克伯屈
第一,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社会中心课程论
(大致了解)
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
认为教育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考点
4: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和性质影响课程的编制
◆考点
5:课程目标的内涵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即教育意图=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①直线式与螺旋式:直线式是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有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螺旋式是按照学习的巩固性原理,在相邻两个以上的主题单元年级阶段里安排内容相同,而广度,深度不同的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某门课程和课程的某个方面。
②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照某些准则按纵向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横向组织是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
③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考点
6: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系统化的活动。
◆考点
7:课程设计的泰勒目标模式★
泰勒,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被誉为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
泰勒原理1.确定教育目标(最关键的一步)2.选择教育经验3.组织教育经验4.评价教育计划
补充:过程模式(关注过程),斯腾豪斯对“泰勒模式”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
情境模式(关注目标,又关注过程。)
◆考点
8:课程内容★
(一)课程计划——指向学校
内涵: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课程计划作为依据开展。
制定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课程计划的组成:课程设置(首要问题)、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指向学科
内涵: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国家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各门学科的纲领性文件。
作用: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结构:前言、课程目标(核心部分)、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
(三)教材——指向教师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教材的编写的两种模式:
(1)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重复出现
三者关系:课程计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考点
9:教材编写的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考点10: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以目标为中心】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只关注预期的目标,忽视了其他因素。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美)
(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3)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3.CIPP评价模式
4.CES评价模式
◆考点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综合课程观、内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展评价观、校本发展观。
2.核心理念: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性质:
普及型:面向每个学生;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
基础性: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性的发展性:课程应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新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
4.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
①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③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5.新课程评价的转变:功能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逐步转向关注对过程的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关注结果准确,公正,更要强调结果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结合。;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平等,理解,互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
3.教师观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5.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第三章中学教学2016很可能考察2015是考德育
专题九
教学概述
◆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特点:①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②教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教学与教育的关系——部分与整体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不仅可通过教学实现;教学是智育的途径之一。
◆考点
2:教学任务——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式教育(17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主张: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能力轻知识);理论基础:官能心理学
2.实质教育(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主张:传授对生活有用的知识(重知识轻能力);理论基础:联想主义心理学
◆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其他略)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考点
4: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专题十教学过程
◆考点
5: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
中国
1.孔子: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荀子:闻、见、知、行。
3.礼《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朱熹——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西方
1.夸美纽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2.赫尔巴特: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发展成五阶段:分析、综合、系统、方法(席勒)预备、联合、总括、应用(莱茵)。
3.杜威: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考点
6: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引导性5.认识的简捷性
◆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不等于能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能动的作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教学中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单纯传授知识、忽视思想教育,一种倾向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考点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考点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教好课的前提
1.备课的要求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根本的要求)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
②作业的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四)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
课外辅导的要求:
①从辅导对象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②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③辅导目的明确,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④教师要注意态度,师生平等相处,共同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⑤加强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辅导效果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方法: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要求:①客观公正,必须严格遵循评定标准。
②方向明确,要向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这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目的。
③鼓励学生创新,在评定中不仅要看答案,而且要看思路,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考点
9: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保证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又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保证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可靠知识,又要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要求:①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②要深入挖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③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4.循序渐进原则——顺序性
教师在教学中,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发展顺序,持续连续系统地进行,使学生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繁到简。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
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要求:①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②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③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6.因材施教原则——个别差异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时,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
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③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7.直观性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直观性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③要重视语言直观
8.巩固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
要求: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著作
教育思想
《学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
“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原则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性原则
◆考点
10:教学方法★
含义: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一)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
1.探究—研讨法——兰本达(美)
2.纲要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
3.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洛扎诺夫
激发潜力,无意识
4.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移情性理解;尊重;真诚
5.发现法——布鲁纳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
维度
内容
以语言传递为主
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优缺点:能在短时间内系统传授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要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②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展开,自觉地领悟知识;
③讲究语言艺术。讲授的语言要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例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讲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④要组织学生听讲
谈话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优缺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要求: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讨论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
优缺点: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但是运用讨论法,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一定的理解。
要求:①讨论前做好充分准备;②讨论中,要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③讨论结束后,做好小结。
读书指导法: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
要求:①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③加强评价和辅导;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以直观感知为主
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求:①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②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③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的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④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使目的明确,现象明显。
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实物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在实际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要求:①做好参观的准备;②参观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③参观后及时总结
以实际训练为主
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
要求: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②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③严格要求
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要求:①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②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③做好实验小结
实习作业法: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
欣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题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
以探究为主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适宜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培养创造能力的方法。
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
◆考点
11:教学组织形式
1.分类: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特朗普制、复式教学(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
2.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似的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课程计划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期限,按照学校课程表进行授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特点:班、课、时。
产生发展: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京师同文馆(现北京大学)
优越性: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3.复式教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4.分组教学;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新教育;翻转课堂;微课;微格教学;慕课;跨越式教学(+)
◆考点
12:教学评价
1.概念: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教学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鉴定功能(+)
2.教学评价的种类
维度
具体分类
根据实施功能
诊断性评价: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和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
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成绩在班级排名)
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试题)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的一种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主体
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和文字描述的评价。
内部评价: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实施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①以教育现代化为阶段目标取向。②以教育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③以终身教育为终极价值取向。④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价值趋向。(+)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专题九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伴随:注意
◆考点
1:注意
1.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分类: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
种类
目的性
意志努力
产生的条件或者规律
无意注意
无
不需要
主客观条件
有意注意
有
需要
目的、间接兴趣、组织和意志力
有意后注意
有
不需要
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注意的范围(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影响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活动的任务;③个体的知识经验;(+)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②主体的意志力水平;③个人的主观状态;(+)
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也会发生周期性的增强和减弱,叫做注意的起伏(注意的动摇)(+)
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注意的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影响因素:①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②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③明确的信号提示;④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力(+)
(4)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因素: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考点
2: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暗适应和明适应
(2)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正后像、负后像
(3)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是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某种感觉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5)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考点
2:知觉
1.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影响因素:(+)客观: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异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主观: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③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定势与情绪态度;
(2)整体性: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
(4)恒常性: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3.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考点
3:记忆: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根据内容划分(+)
(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具体事物形象的记忆;(2)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
(3)语义记忆(逻辑记忆)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4)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
(5)情景记忆:以亲身经历、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保持时间划分(+)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①时间极短:0.25-2秒;②容量较大;③形象鲜明;④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方式:图像记忆、声像记忆
(2)短时记忆(2017)瞬时记忆注意——短时记忆
①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②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③意识清晰;④操作性强:有人把短时记忆叫做工作以及;⑤易受干扰;
编码方式:听觉编码、视觉编码
(3)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复述——长时记忆
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方式:意义编码(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3.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
(1)陈述性记忆
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即事实类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言语表达,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
(2)程序性记忆
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
4.根据意识的参与程度划分(+)
(1)外显记忆: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
(2)内隐记忆: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三)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基本环节。
补充: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识记的方法: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②遗忘的规律: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的因素:①学习材料的性质;②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③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④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⑤识记的方法;⑥时间因素;⑦识记者的态度;
关于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学说:①消退说②干扰说③压抑(动机)说④提取失败说
(四)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背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①及时复习;②反复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③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复习方法多样化;⑤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⑥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⑦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六、想象(补充)
(一)想象的概念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二)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1)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和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等。
(2)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1)再造想象: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①理想: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实现可能的积极幻想;
②空想:与客观事实相违背的消极幻想。
七、思维与问题解决★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一)思维
1.概念: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3.分类★
维度
内容
√思维的发展水平
直观动作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
具体形象思维: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思维的逻辑性
直觉思维:未经过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顿悟的思维。
分析思维: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做出明确结论的思维
√思维的指向性
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找各种答案的思维
√思维的创造程度
再造性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思维的过程的依据
经验思维: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理论思维: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答案数量)、变通性(不同类型答案)、独创性(新奇独特答案)。
4.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补充:
意志过程★——动机冲突
①双趋冲突②双避冲突③趋避冲突④多重趋避冲突
(二)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①
问题的特征——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容易);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困难)
②
迁移——已有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的影响(正负)
③
思维定势——环境不变,定势能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迅速解决问题(积极)
情景改变,则会妨碍人采用新方法(消极)
④
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消极阻碍)
⑤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⑥动机的强度——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简单问题,中等偏高;中等强度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式;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搜索法、爬山法)
第三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一)
一、单选题:
1、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A 中国古代的学记
B 古印度的吠陀
C 柏拉图的理想国
D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2、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 白板说
B 做中学
C 儿童中心主义
D 实质教育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文化
D 政治经济制度
4、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个别差异性
D 阶段性
5、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 培育“四有”新人
C 促进社会的发展
D 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6、()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A 教育目的B 教育媒介
C 教育理论
D 教书方法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 内容改革
B 方法改革
C 课程改革
D 途径改革
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 直观性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9、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做示范性试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演示法
D 练习法
1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D 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1、“马是动物”、“椅子是家具”、“鸟有羽毛,有翅膀”这是说明儿童概括发展的水平处于()。A 直观形象水平
B 形象—抽象水平
C 本质抽象水平
D 具体形象水平
12、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奥苏泊尔
D 桑代克
13、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 自我期待感
B 自我归因感
C 自我预期感
D 自我效能感
1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 顺向正迁移
B 逆向正迁移
C 顺向负迁移
D 逆向负迁移
15、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A 语义联想
B 视觉想象
C 关键词法
D 谐音联想法
二、辨析题
1、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才能。
2、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3、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二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4、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唯一条件。
三、简答题
1、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4、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5、简述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1、十六大报告在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明确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试述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
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缺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第四篇: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解析
考点1:教育学著名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练习题:教育史上的新三个中心是()。
A.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B.教材中心、教育中心、课堂中心
C.教师中心、教学中心、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
【答案】A。
考点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考点3: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其中,课程设置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计划的中心。
2.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材的编写方式主要有直线式和螺旋式。
练习题:宋老师要上一节高二数学课,他备课的最重要依据应该是()。
A.历年高考题
B.习题集
C.课程标准
D.教学参考书
【答案】C。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考点4:教学原则
1.直观性教学原则: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其意义在于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3.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4.巩固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5.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6.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7.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练习题:“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真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这句话反应的教学原则是
A.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答案】B。解析:题干中“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体现了知和行的统一,即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的结合,故选B。
考点5:中学生心理障碍
1.焦虑症: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
2.强迫症: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3.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4.恐惧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考点6: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练习题:李大力最近发现,正在读初三的儿子李小力难以始终保持自我一致性,容易丧失目标,失去信心。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李小力个体发展危机没有处理好的阶段是()。
A.主动感——内疚感
B.勤奋感——自卑感
C.角色同一——角色混乱
D.信任——怀疑
【答案】C。解析:该同学处于中学阶段,根据埃里克森社会性发展理论,正处于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考点7: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4.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5.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德育工作中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的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
7.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练习题: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来了解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体现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答案】C。
考点8: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主要有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3.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4.个人修养法: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5.品德评价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第五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点 人本主义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考点人本主义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西方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影响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它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机械决定论,也反对精神分析性本能决定论,主张把现实社会的人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强调研究人类的现实经验、价值和意义,关心人的本性、创造性潜能、人的自由与选择。他们的研究倾向和对人性的看法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的思想动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充分发掘人的潜能、追求健康人格和自我实现等观点,迎合了“二战”后美国当时的时代精神发展的需求。其次,美国社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面临着许多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异化现象,特别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加以解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正是代表了一种对“科技中心主义”的反省,代表了美国心理学界对时代精神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再次,社会生活中的文化变迁、心理冲突与价值观的危机,需要有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模式。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1)人性论、人道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人性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
(2)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都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马斯洛指出,现象学方法更适合于研究人类的个体心理现象。由于现象学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因此现象学方法应成为心理学所适用的方法。罗杰斯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也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
(3)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本体论上显著地影响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而且也出现了以罗洛•梅为代表的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分支。
(二)马斯洛与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1.马斯洛的学习理论
马斯洛主张,学习不能由外铄,只能靠内发。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习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教师的任务只是辅导,学生本身自然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不过,教师的辅导有当与不当之别。辅导得当,学生会因学习而成长;辅导不当,学生反倒因辅导而萎缩。
2.康布斯的学习理论
康布斯认为,个体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知觉而定的。认知心理学家所指的知觉是理性的,是学习的基础,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知觉解释为个人对其所知觉到的对象产生的一种感受,是感性的。这一点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最突出之处。
对于知觉与行为的关系,康布斯等人认为,不同的人既然对同一事实产生不同信念,该事实对不同的人自然也就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不能只从行为表现上去加以矫正,而必须设法改变他们的知觉或信念。
康布斯还主张,教育的目的绝不只限于教学生知识或谋生技能,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使他们能在认知和情感方面均衡发展,从而培养健全人格。学生的情感需求,是指他们在情绪、情操、态度、道德以至价值判断等多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社会生活方面律己、待人、处事所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