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

时间:2019-05-14 01: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

第一篇: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

2016学年第二学期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研究

“故事妈妈”进课堂

——家园共育讲述传统故事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改进

晨阳幼儿园张俏容

一、背景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宝库,其中中华经典的传统故事,更是可以作为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品德的优秀素材。因此我们教研组的科研研究重点就以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为抓手,开展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与研究。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课题的研究,同时与我园家教指导新课题相结合,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合作的方法。“故事妈妈进课堂”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在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也发生了许多值得思考的案例,让我对如何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传统故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把讲故事变成读故事

浩浩妈妈拿出绘本《小兔乖乖》说:“小朋友们好,今天阿姨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乖乖》,你们要认真听哦。”随后,浩浩妈妈翻开绘本开始读。当读到狼把尾巴伸进小兔家时,很多幼儿害怕地用手捂着脸。不到三分钟,浩浩妈妈的故事就讲完了。浩浩妈妈问:“阿姨的故事讲完了,好听吗?”幼儿齐声回答:“好听,再讲一个吧。”在幼儿的要求下,浩浩妈妈又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可是没一会儿,一些幼儿就各自玩了起来,另2016学年第二学期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研究

外一些认真听的幼儿则一直喊:“好可怕呀。”场面变得有些混乱,故事讲不下去了。

片段二:把讲故事变成学知识

晨晨妈妈准备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并认真地制作了PPT。故事开始了,晨晨妈妈刚讲了几句,就开始播放青蛙的图片,告诉孩子青蛙的外形特征。接着,她还给大家展示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最后尾巴变短,身体变绿变成小青蛙。然后,多多妈妈又继续讲故事,当讲到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捉害虫时,她又告诉孩子青蛙是庄稼和人类的好朋友,大家要保护它,没一会儿,故事进入了尾声。

片段三:把讲故事变成讲道理

明明妈妈打开《孔融让梨》的图书,指着封面上的书名说:“孩子们,今天讲的故事叫《孔融让梨》,意思就是要把好吃的东西让给弟弟妹妹吃,记住了吗?”幼儿回答:“记住了。”明明妈妈又强调了一遍:“对,要懂得谦让和分享。”幼儿跟着重复:“要懂得谦让和分享。”这样反复几遍后,明明妈妈才继续讲故事。

三、原因分析

此次活动,作为教师的我只是把相关通知发给了家长,家长自由报名,自选故事内容,我并未对其做任何引导。从活动的发动情况来看,家长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我发现大多数家长对此次活动的目的理解有偏差。以下是我与浩浩妈妈的一段对话:

浩浩妈妈:“老师,那个讲故事活动还可以报名吗?”教师:“可以呀,不过活动已经开始了,怎么现在才想报名啊?”浩浩妈妈:“女儿回家说佳佳的妈妈去讲故事了,她想我也去。我也觉得挺愧疚的,平时太忙了,没时间陪她,正好这次去给小朋友讲故事,让她高兴高兴。”⋯.很多家长都像浩浩妈妈一样,带着让孩子高兴一次的心理来参加活动。对于活动本身,家长认为只是单纯地讲一个故事,并没有考虑讲故事的意义和价值,也没有思考自己应该如何2016学年第二学期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研究

去讲故事。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的问题主要有: 1.故事内容选择不当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有限。当浩浩妈妈讲《狼来了》的故事时,一些幼儿做出了捂脸、叫喊的举动,体现了幼儿害怕的情绪。而幼儿在听故事时开小差的现象,说明了幼儿对故事情节不感兴趣,或者是对故事的排斥。在选择故事时,我们应选择内容正面、积极,情节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内容。

2.讲读方式单一

浩浩妈妈认为讲故事就是把故事读一遍,一本《狼来了》只花了三分钟就读完了。而这样单纯的讲述方式也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一些幼儿因为没有兴趣就自己玩起来。小班幼儿处于直观行动思维阶段,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我们可以借助PPT、图片等资料边讲述边展示,帮助幼儿理解和想象。

3.故事价值认识偏差

传统故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怡情,幼儿在阅读故事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家长往往能意识到故事对于幼儿认识、交往、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价值,但却容易过于放大价值。比如片段二中,晨晨妈妈对绘本中青蛙外形和生活习性这个知识点过度拓展,希望幼儿能全方位地了解青蛙的特点,而忽略了故事的情感价值和体验,同时也影响了故事的连续性。在片段三中,明明妈妈一开始就直接点题且进行强化,把讲故事变成了说道理,语言过于成人化,反而让幼儿失去了兴趣。

三、跟进策略

在几个幼儿家长讲完故事后,我捕捉到他们在传统故事内容的选择和讲述方式上存在问题,于是我迅速采取了策略。

一)从选故事开始 1.推荐书目 2016学年第二学期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研究

我挑选了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传统故事,并将书目发给接下来参加活动的家长们,建议他们从中挑选。包括《龟兔赛跑》、《小马过河》、《拔萝卜》、《小蝌蚪找妈妈》等。

2.图书挑选的建议

1)画面有鲜明的视觉形象、突出的主题或人物,幼儿能通过观察抓住主要特征。

2)情节和故事角色不宜过多,情节简单有趣,便于幼儿体会和理解。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

3)主题正面、积极、贴近生活。

4)语言风格简单、有规律,便于幼儿模仿。二)在互动中跟进 1.观察记录

我们会将活动拍摄下来,并将视频发至班级QQ群空间与所有家长共享。另外,我还会对当天参加活动的家长的孩子给予重点观察记录,描述幼儿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如佳佳妈妈来的那天,佳佳的表现与平时大不相同。平时活动中佳佳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东张西望,或者低头玩自己的衣服,表现出对活动内容缺乏兴致的样子,甚至和旁边的幼儿小声聊天,需要教师点名提醒才能认真倾听。而佳佳妈妈参加“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那天,佳佳的注意力表现出很强的持久性,一直盯着妈妈看,满眼笑意。当教师介绍佳佳妈妈时,其他幼儿一起鼓掌,佳佳突然站起来扫视了一圈正在鼓掌的幼儿,然后才坐下一起鼓掌。妈妈开始讲故事了,佳佳眼睛一直盯着妈妈,不时地与她互动。当妈妈要求幼儿一起表演时,她积极地举手参与。我们能够从佳佳的眼神和动作中捕捉到她对妈妈来班上讲故事十分骄傲。

通过这样的观察记录,家长能很好地捕捉到幼儿的行为表现,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家长的参与热情。

2.个别引导 2016学年第二学期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研究

当然,仅有家长们的积极参与是不够的。在帮助家长认识哪些是适合小班幼儿的传统故事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家长学会更丰富的讲述方式。比如借助绘本、PPT、游戏、音乐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我们会在家长报名参加活动后,与其进行沟通,结合家长自身的情况来帮助他们,并给予一定的讲述建议。比如,馨仪妈妈性格活泼,有组织活动的经验,但不擅长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于是,教师建议她选择游戏性强的故事,如《拔萝卜》。家长可以用拔萝卜的游戏与幼儿互动,在游戏中讲完这个故事。这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团结和人多力量大的含义,而且能调动幼儿兴趣,感受传统故事的趣味性,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三)在对比中认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班的“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家长的支持下,我们将这个活动作为每月一次的常规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1.再进课堂

除了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活动外,我们还邀请之前参加过活动的晨晨妈妈再次来班级中讲故事。这次晨晨妈妈带来了故事《龟兔赛跑》,她用相机将绘本逐页拍摄下来,并制作了PPT,另外,她还准备了兔子和乌龟的头饰。晨晨妈妈首先与幼儿玩起了学小乌龟和小兔走路的游戏,然后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最后又扮演起了故事中的角色与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活动长达20分钟,但幼儿依然兴趣盎然。晨晨妈妈也明显感受到这次活动与上次的不同,还表示下次再来给幼儿讲故事。只有通过反复实践,家长才能在过程中看见幼儿的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2.对比观察

教师定期组织家长研讨会,在观察活动视频的同时与家长们交流活动心得。有了再进课堂的实践经历,教师无须多做引导,家长们就可以通过视频直观地感受到绘本内容的选择和讲述方式的改变对活动的影响。这对于接下来的2016学年第二学期挖掘中华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实践研究

家庭亲子阅读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观念引导作用。

四、反思

虽然“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要解决的问题。如:目前几乎都是孩子的妈妈参与活动,爸爸和祖辈还未动员起来;大多数家长是在教室中坐着讲故事,形式上缺乏新意,可以带着孩子在户外的草地上进行亲子活动;家长已经可以用游戏来引入故事,但是游戏质量不高,是为了引入故事而刻意设计的,今后可以尝试用绘本的方式进行讲述;此外,适合小班幼儿的传统故事不多,还需要和家长共同梳理和搜集。

第二篇:关于加强县市区文化资源挖掘与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研究

耿纪朋,郑小红

(四川音乐学院 绵阳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摘 要:绵阳市历史悠久,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其所辖县市区资源各有特色,文化底蕴都较为深厚,有极强的挖掘潜力。绵阳市的旅游已经建立了一些品牌,但是各县市区的旅游品牌之间的有机联合还没有建立起来,旅游资源还是以点状的形态存在,初步构建的旅游线和旅游区内在联系性不紧密,不利于打造整体的文化旅游精品。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各县市区文化资产挖掘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整体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够。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梳理文化遗产,为树立文化旅游品牌提供前期准备。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应该是点状的。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文化建设。

关键词:绵阳;文化资源;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2;F5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87-02 绵阳古称“涪城”、“潼州”、“绵州”等,历来为郡、州治所,后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梳理绵阳市的建制可见绵阳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悠久的历史遗留了诸多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绵阳市下辖县市区也在历史上多处于重要地位,并且随着历史的推进遗留了诸多的文化资源。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对弘扬绵阳文化,打造绵阳旅游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梳理绵阳建制史,探索绵阳历史文化渊源

绵阳市古属梁州,先秦时期先后属蜀国、蜀侯国、蜀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广汉郡(郡治乘乡,今广汉市境内),市区为涪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迁广汉郡治至今梓潼县城。新莽时期改涪县为统睦,广汉郡为就都郡。公孙述割据四川地区时改就都郡为子同郡。东汉时恢复西汉旧制,改统睦为涪县,隶属广汉郡。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分广汉郡北部置梓潼郡,涪县隶属梓潼郡。成汉武帝晏平二年,即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李雄迁梓潼郡治至涪县,改县名为涪城县。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灭成汉,并因巴西郡(郡治今阆中县城)战乱,将巴西郡寄治涪城县。东晋孝武帝宁康元年至太元八年(公元373至383年),涪城县一度被先秦占领,但建制未变,晋军收复后,晋孝武帝将梓潼郡治迁回梓潼县城,涪城县作为侨郡巴西郡治地,涪城县则仍属梓潼郡。南朝刘宋改涪城县为涪县,将梓潼郡治迁回涪县。南朝箫梁改巴西、梓潼二郡为巴西梓潼郡,属于新成立的潼州,潼州治仍为涪县。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33年)改涪县为巴中县,梓潼郡治迁回梓潼县,潼州和改为实郡的巴西郡治巴中县。隋改巴中县为巴西县,废除郡制,辖于潼州。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改潼州为绵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县制为郡县制,绵州改为金山郡。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金山郡复为绵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又改绵州为巴西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则改巴西郡复为绵州。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实行“省县入州”制,州治地不再设县,于是撤销巴西县。明太祖洪武年间,绵州曾降为绵县,后又升为绵州。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绵州升为直隶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裁撤绵州,建绵阳县,隶属川西道(后改为西川道)。民国19年(公元1930年),裁撤西川道,绵阳县隶属四川省。民国24年(1935年),以绵阳县为治地,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50年1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川西北临时军政委员会发布101号命令,成立绵阳专区,以治地绵阳得名,领导辖原十三区所属的绵阳、彰明、梓潼、罗江、德阳、广汉、金堂(驻赵镇)、什邡(驻方亭镇)、绵竹、安县等10县,属川西行署区。1952年1月,恢复四川省建置,绵阳专区属四川省。1953年将广汉、金堂、什邡3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广元专区所属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江油、北川、平武、青川、昭化(驻宝轮镇)等8县划入绵阳专区。1958年原遂宁专区所属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等7县划入绵阳专区。撤销彰明、江油二县,合并设立江彰县(驻中坝)。绵阳专区辖21县。1959年江彰县改名江油县,撤销昭化、罗江二县,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罗江县并入绵阳、德阳、安县3县。1968年7月8日成立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将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地区驻绵阳县,辖绵阳、江油(驻中坝)、青川、平武、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梓潼、三台、盐亭、射洪(驻太和镇)、遂宁、蓬溪、潼南、中江、德阳、绵竹、安县、北川等19县。1976年由绵阳县析置绵阳市,属绵阳地区领导,绵阳地区驻绵阳市。1977年将潼南县划归江津地区。1979年撤销绵阳县,并入绵阳市。直至1985年撤销绵阳地区的基础上绵阳市升为地级市。

梳理绵阳市的建制史可知,绵阳历史悠久,其下辖各县市区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盐亭县是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北川是禹羌文化区,梓潼是文昌文化的发源地,江油是李白故里,刘备、诸葛亮、蒋琬、杜甫、欧阳修、苏易简、文同、李调元、沙汀等杰出人物皆与绵阳有缘。只有借助这些文化资源,才能打造知名的绵阳旅游文化品牌。

二、借助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实体品牌

绵阳市目前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绵阳市拥有李白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道文化、羌禹文化、白马藏族文化等旅游资源,以及七曲山大庙、富乐山、越王楼、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窦圌山、涪江六峡、小寨子沟、仙海湖、佛爷洞、乾元山、观雾山、吴家后山、藏王寨、养马峡、李白纪念馆、李白故里风景名胜区、天宝山、白龙宫、罗浮山、白水湖、龙泉砾宫、七贤柏、小石林、雎水海绵生物礁、寻龙山·龙隐镇、翠云廊古蜀道国家级森林公园、司马长卿石室、卧龙唐代石刻、两弹城、西羌九皇山、猿王洞景区、报恩寺、蜀汉江油关、白马寨、涪江龙门峡、龙门山森林公园、郪江古镇、云台观、鲁班湖、梓州杜甫草堂、凤凰山森林公园、东山、蟠龙山大佛宝刹、嫘祖陵、高山森林公园、大禹故里、泗耳自然保护区、虎牙自然保护区、千佛山自然保护区、药王谷风景区、汉阕、李杜祠、蒋琬墓、西蜀子云亭、六一堂、富乐堂、碧水寺、圣水寺、邓稼先广场、绵阳解放碑、宋哲元墓、人民公园、文化广场、火炬广场、五一广场、铁牛广场、滨江广场、青年广场、三江半岛、洞天公园、南山公园、富乐山公园、西山公园、南湖、渔夫村公园、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绵阳科技馆、数字球幕影院、中华科学家公园、长虹科技馆、绵阳科学城、绵阳博物馆、跃进路1958、芙蓉汉城、新北川“巴拿恰”、北川老县城遗址、北川地震纪念馆等旅游景点。拥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艺术景区、自然生态景区、休闲度假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特色街区、抗震救灾特色景区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景区。

诸多景区的建设多是以某一地的文化或某一区域的资源的开发为基点,缺乏必要的宏观规划。不同景点之间的地缘关系没有被很好的认识,也没有形成成规模的固定旅游线路或旅游区域。缺少精品旅游品牌,吸引的游客以四川境内近处的人群为主,外省游客多为过路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绵阳缺乏旅游资源,恰恰相反,由于旅游资源过多,开发力度过于平均,没有形成知名品牌,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文化的悠久只是文化旅游打造的前提条件,应该充分认识各旅游资源的优劣,集中力量开发一些精品景区。在打造精品景区的基础上构建黄金旅游线路或旅游区域,从而构建绵阳市各县市区整体的旅游品牌。如果各县市区各自为战,没有整体观念,很难独立打造精品旅游景点,不能形成有效品牌效应。

旅游景点的打造固然涉及对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和开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实体的景区作为基础。有些旅游景点保留了历史的遗存,但是缺乏现代化的旅游配套设施;有些景点注重了现代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却没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的实体存在。面对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的要求,目前绵阳市县区市的不同旅游景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景区的住宿条件还不是很完善,可购买物品以土特产为主,但是包装和宣传等手段单一并较为原始。市区内的一些景点区域狭小,游览价值不高,很难吸引外地游客。文化景区的娱乐性不足,没有很好地使文化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此外,不同景点之间的行车线路还不甚畅通,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不到位也较为明显。

三、立体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 要立体化地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单一景区开放所需投入并不低于旅游线路或景区打造的投入,各自为政的单一景区建设反而会造成浪费。目前旅游开发的现状之所以存在各自为战的主流状态,一方面是旅游开发以各县市区地方政府为主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开发商的投入是点状的。如果从绵阳市的角度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构建三至五个旅游区域,并建设起连接各景区的高效交通体系,将大大提高绵阳的知名度。

绵阳市吃的特色固然是以川菜为主,但是其具有历史背景的小吃文化仍有其独特的特色。结合小吃和正餐打造一些经典菜品和餐饮行业,不仅可以繁荣旅游文化,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推广绵阳特色的餐饮行业。正宗和新奇并存,独特与大众齐乐,美食是文化旅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绵阳市目前已有许多二星级至五星级的酒店宾馆,但是多集中于绵阳市区,周边县市城区只有零星分布,这对旅游品牌打造是十分不利的。旅游区域内居住条件要么极高,要么很差,不能满足游客的选择,也是旅游区域开发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旅游线路的打造需要良好的交通基础为前提。目前绵阳县市区内的各旅游景点相对来讲,都有线路可以到达,但是交通条件却是良莠不齐,既有条件极好的线路,也有较差的路线,有些地方只可以通过坐摩托车从土路到达,当然这些是还未曾开发的景点。景点没有有效开发的主要原因还是交通问题,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旅游品牌打造的前提。

旅游的组织不绵密,往往是参观了某景点,却不能接着参观离此不远的其他景点。一致方向和相邻区域都未完全开发的景区互不相让,这样不仅不能有效地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反而制约了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单一游览参观景区应该加强娱乐配套设施,以便提高游览质量,延长游览时间,这样才能带动吃住的消费。工业产品由于交通的方便,很少在旅游景区购买。景区购买的物品以土特产和手工艺品为主,这方面绵阳有其独特的优势。绵阳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暖湿润,拥有大面积的高原和山地,这种特殊的地表形态和气候为中草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绵阳盛产附子、川乌、麦冬、天麻、丹参、辛夷、桔梗等多种传统中草药材。土特产还有茶叶、核桃、蕨菜、木耳和各种水果等。工艺品特产有木雕漆器、仿古家具、壁挂、扎染、黄麻地毯、水磨漆器、玻璃画、扇子、竹禽等等。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要注重地域特色,还应该考虑包装和设计的艺术特色。目前许多旅游产品的包装还处于低级阶段,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需要。绵阳市的旅游业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在整体性下功夫。历史上的遂宁、广元和德阳等地及其下属的县市区都曾经和绵阳市属于一体的行政区划,因此结合地缘文化的整体特点,立体化打造文化旅游区域非常重要。完善的立体化的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建设文化旅游品牌不可缺少的。

第三篇: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挖

掘及其利用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璀璨的民族精神瑰宝。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我国新疆少数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同时也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优秀的精神气质和高尚的精神品格。爱国主义精神是所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实现新疆社会和平稳定、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发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突出。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中华民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大力弘扬中国精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内蕴深厚的民族精神,必须要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必须要紧密凝聚神。我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的精神部分,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和精神文明在中国引领,中国精神又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中的历史长河中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我国新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疆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是中华民族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基本内容。因此,挖掘和利用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各族的古之圣贤在这片土地上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瑰宝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疆少创造并留下了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精神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为实现中资源,向人们彰显着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西部民间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瑰宝的光华。这些文化精髓和精神资源形态千 1.有益于弘扬中国精神 姿百态,展现了各少数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鲁迅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国精神是中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中华民族传承繁荣的支国主义精神。在立足新疆实际的基础上,各族人民撑,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需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来在享受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各项成果的同时,提供崇高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中国精神也面临国内外宗教极端势力恶意煽动人民、暴力恐中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延怖势力企图危害国家、民族分裂势力企图颠覆国家续和发展的精神基石,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的罪恶行为。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的摇篮,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柱。主线,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能够通过开发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不仅可振奋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形成坚不可以使人们传承本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增强民摧的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因此,挖掘并族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同时能够使人们更深利用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集中各民刻地认识本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从而增强人们的族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民族的爱国热情,国家认同意识,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中国精能够振兴新疆社会繁荣与稳定,能够为实现中华各神的弘扬提供源源不断的巨大力量。族人民共同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2.有益于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

一、发掘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历史和现实不可辩驳地证明,坚定不移走中国国主义精神资源的现实价值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历史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的伟大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人要想获得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就要寻求精神家园的精神指引,这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一个有着坚实爱国主义精神导向的国家,就有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引领着它的繁荣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有益于使新疆各族儿女团结一致、英勇拼搏走向新疆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希望之路、幸福之路、光明之路,有益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辉煌前进提供精神引领。

3.有益于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②中国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发展与持续繁荣的精神保障,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在这个精神保障与精神纽带中,作为中国精神当中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立足于新疆实际的基础上,发掘和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对维护少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的凝聚作用,爱国主义精神能使新疆各族人民重大局、重整体、从整体的和谐统一出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在坚决对抗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我国13亿人民汇集起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

二、充分挖掘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爱国主义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祖国的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道德情感,爱国主义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认同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新疆少数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不胜枚举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以下列举只是秋之一粟,但仅仅是这些,也深刻反映了爱国主义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对于凝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②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聚民族向心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中深刻具体地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1.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民间乐舞艺术,在它唱词中,凝结着维吾尔先民的才华和心智,深刻体现了民族的凝聚力。在维吾尔人的特定文化概念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涵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等各种艺术成分,体现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等精神文化的词语。木卡姆“乐舞话语”的“意识唤醒”作用,对于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国家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六世纪维吾尔著名诗人、十二木卡姆学者之一的卡德尔汗收录《卡德尔词典》的《沸腾的血》一诗,并把这首诗谱成了木卡姆的曲子。诗中写道:

“千百万穷人遭受刀枪的砍杀,用人民鲜血换取了穆斯林的天下。

天下一片昏暗,把努力献给苏丹,疆域变成了废墟处处凄惨。

在侵略者的践踏下我们葬身荒滩,但我们发誓绝不屈服于阿拉伯人的野蛮。”③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时期维吾尔人民反抗侵略新疆并强迫传教的阿拉伯武装入略者所进行的英勇不屈的斗争,反映了维吾尔人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情感。

维吾尔“达斯坦”部分摘于维吾尔木卡姆,其中的“英雄达斯坦”主要取材于维吾尔民族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传说,描述的是维吾尔族美丽的神话传说、英雄人物与正义的战争。如“英雄达斯坦”中著名诗作《乌古斯传》、《坟墓之子》、《英雄钦铁木尔》《鲁斯坦米》等,都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体现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在《乌古斯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哎,孩子们!我活年岁不小,我经的战争不少。我曾用长矛弓矢战斗,我曾驱策骏马奔跑。我曾使敌人眼泪汪汪,我曾叫朋友开怀欢笑,在上天面前我尽到了职责,我要把国家向您们移交。”④

买买提明·玉素甫.《十二木卡姆》------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爱国主义宣传工具[J].新疆社科论坛,1991(2)④

胡振华.《民族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在这段描述中,展现了乌古斯可汗与敌对势力顽强斗争的英勇场面,在自己即将老去之际,要把保卫国家的责任交到身强力壮的青年手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在哈萨克族“达斯坦”中的“英雄达斯坦”中,也塑造了动人的英雄形象,展现了民族英雄在爱国主义的无畏斗争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对祖国俊美山河的热爱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的杰出代表作。老舍先生曾说过:“《福乐智慧》不仅是维吾尔族的宝贵遗产,同样也是构成祖国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福乐智慧》通过日出、月圆、贤明和修道士四个有象征意义的人物之间的对话,表露了喀喇汗朝时期维吾尔人的自然观、人生观、社会意识和历史意识。《福乐智慧》是在维吾尔民族的生产方式由游牧转为绿洲农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存在许多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伦理思想,来引导维吾尔先民在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产资料的同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发展。例如:“你若爱上她,她像羚羊,逃之夭夭,你若逃避她,她却仅仅缠住你双足。”(401行)、“白净的脸上长满了胡须,鸦翅似的黑发变成了鹅羽。”(1098行)、“头发若是变做白鹄之色,心灵也须变得洁如白鹄。”(1101行)、“无畏的勇士不缺钱财,凶猛的白鹰不缺食品。”(2054行),这深刻体现了维吾尔先民对动物的崇拜。维吾尔先民也很崇拜太阳,认为太阳石温暖、正义的化身:“太阳每天出现、光照宇宙,光辉遍及万物,不差毫厘。”(827行)、“太阳一出,大地温暖,百花朝阳而放,争妍斗奇。”(829行)、“在此我听到了陛下的谕旨,眼睛明亮,心头红日灿烂。”(1589行)等。此外,《福乐智慧》中还有许多崇拜水的表述:“有知者好似碧草覆盖的水源,踏上一脚,活水奔涌不停。”(974)、“人心是花园,君恩是水,君王的教诲浇灌它成长。”(1807行)、“哪一座花园里清水长流,必然鲜花盛开,散发馨香。”(1808行)等。由此可以看出,维吾尔先民在对待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时的思维力量得益于对生态自然的热爱和崇拜,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3.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热爱

维吾尔“达斯坦”中的“历史达斯坦”着重描述了历史人物的英雄作为,表现了他们为争取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的献身精神。“历史达斯坦”的主要代表作有《诺祖古姆》、《阿不都热合曼和卓》、《斯依提诺奇》等。《诺祖古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描述因常常编写揭露统治阶级罪恶嘴脸的民歌而最终发生不幸的少女诺祖古姆的遭遇来披露清朝统治阶级的罪恶,《诺祖古姆》除了体现了她统治阶级的仇恨,也倾诉了她对亲人及故乡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和我一起长大,一起玩耍过的情人、朋友啊!愿你多保重吧!

我那脐血洒在的城市---喀什噶尔啊!愿你多保重吧!”

《玛纳斯》第一部主要描写玛纳斯及子孙八代团结一切被奴役被压迫的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迫害,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的斗争,表现了被奴役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玛纳斯》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背井离乡的克依巴人,泪水涟涟地向玛纳斯倾诉苦衷。玛纳斯命人给他们施舍牛羊,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奔命。

这段诗歌描述的是缺乏智慧的秦阿洽受到空吾尔巴依的挑拨离间,对克依巴人掠夺屠杀,四处逃散的人们向玛纳斯求助,玛纳斯向他们施舍。这段内容反映了对骨肉同胞的爱,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刻感情,反映了时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责任意识。

在《福乐智慧》中也有体现对各个阶层和职业的人民的热爱之情的表述:“瞧,还有一种人是农民,他们乃是十分有用之人。”(4400行)、“既要有心智,又要谦和,对穷人和孤寡要同情怜悯。”(2473行),这深刻体现了对人民的体恤之情;“所有商人都是这样,敞开大门,和他们交往。”(4429行)、“对待他们应该慷慨大方,你的名声由此而四处传扬。”(4430行),反映了对人民的慷慨之情;“他们实在是造福施利之人,驼羔啊,应好生对待牧民。”(4443行),蕴含了对人民的仁爱之情。

4.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福乐智慧》当中有对知识的描写,书中说:“人依靠知识而尊贵出名,居人之上,百事昌盛。”(2451);在学习方式上:“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求学要从小刻苦用心。”(1822行)、“世人在幼年时勤奋学习,长大后自能功到事成。”(1823行);在学习的作用上:“世人学得了知识美德,自能行为善良,品行端正。”(1824行)、“知识使人区别于牲畜,人类借知识而占据优势。”(1845)。《福乐智慧》还有对智慧的表述:“智慧使人高升,知识使人高大,借此二者,世人方能非同凡响。”(289行)、“须知知识极为高尚,理智极为珍贵,这二者使真主的仆民高大完美。”(152行),同时,“美德之所以受到百般赞美,就因为它以智慧为根本。”(304行)。体现了要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得到智慧而后达到理性的高度,最后升华为人格上的美德。反映了求知若渴的文化观,体现了对文化知识和智慧理性的崇拜和热爱。

三、充分利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

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在新疆各族人民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活态文明。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各民族群众的心灵写照,全面发扬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关乎我国文化血脉的传承、精神家园的维护,也是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那么应该如何充分利用我国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使全社会对新疆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产生新的认知并唤起崇敬之心呢?

1.加强领导干部对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学习

总书记说:“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①。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领导干部领导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地区繁荣和社会稳定。我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靠新疆。各地区领导干部应该在深刻认识到我国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实际情况下,广泛和深刻学习我国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将其内化于心并从中获得启发,为自己所用。只有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才能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打开新的局面。疆内领导干部要通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用这些爱国主义资源来教育和引导疆内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这样的诫 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育更能够使之可亲可感,从而产生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而能使新疆社会的和平稳定与长治久安迈上一个新台阶;疆外的领导干部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资源的学习和领导工作中的宣传,使疆内外各民族能够集合民族意志、凝聚社会共识,进而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

2.充分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资源融入到教材中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学校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从空洞、抽象、政治化的说教中走出来。运用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例证教学,能够提高爱国主义情感的渲染力,使学生可亲可感,从而有益于学生培养爱国认知、爱国意志和爱国行为。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富有价值引导功能的新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融入到教材之中,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体会之中去思考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有益于学生对新疆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传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有益于学生产生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学生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学习,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古老新疆这个传统文化繁花似锦的秘境,领略古老新疆少数民族引人入胜的民族魅力,感受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善良仁厚、精忠报国、不屈不挠、勇猛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共鸣。

3.运用媒体的广泛宣传

适时推广,广而告之,通过媒体运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起到渗透新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胡振华.《民族文化研究文集》[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9

[3]买买提明·玉素甫.《十二木卡姆》-具有明显阶级性的爱国主义宣传工具[J].新疆社科论坛,1991(2)

第四篇: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摘 要】传统的乡村聚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根基,是中国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所以它们具有极高的利用与保护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地规划好乡村聚落景观环境对乡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婺源乡村聚落为例,探讨保护和利用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资源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为例,论述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对乡村聚落进行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适时地对乡村景观进行功能评价与推进乡村景观规划,保护和加强乡村景观地方特色等几个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乡村聚落;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保护与利用;乡村文化;婺源乡村聚落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同的乡村景观、不同的乡土民俗等都为开发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中国的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慕名而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中国一些城市的旅游市场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乡村聚落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美丽家园,亦是我们后代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梦里的“老家”,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传统乡村聚落在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传统乡村聚落有计划的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一)保护我国传统历史遗产的意义

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这一方水土中休养生息,辛勤劳作,进行物质创造、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形成了灿烂的村落文化。这其中包括古建筑物、历史遗址、工艺品等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传说故事、地方戏曲、舞蹈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江西婺源吉村落以传统的徽派民居建筑著称,是乡土建筑的精华,拥有江湾、李坑、汪口、思溪、理坑等许多保存良好的古村落,这里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亭等古建筑遍布乡野。江西婺源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在炊烟袅袅中若隐若现,如梦如幻、海市蜃楼的风景与高大的百年红枫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徽派古村落形成了一幅幅天人合一的水墨山水画。同时古村落的居住理念、村镇布局、外形意蕴、三雕艺术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这笔制作精美的建筑遗产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极具研究保护价值及审美价值。

(二)推动中国广大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游的兴起,中国的古村落,以其淳朴的民风、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众多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久经都市喧嚣的人们慕名而来。

以婺源为例,婺源近些年来一直充分利用县内保存完好的生态和传统乡村聚落的种种资源,依托“中国最美丽的乡村”这一金字招牌,着力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及相关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这样,使得婺源本地的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婺源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婺源古村落的知名度,增强了普通民众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让古村落的保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三、婺源乡村聚落开发中的文化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异常迅速,也正是这样蓬勃快速的发展让婺源人民措手不及,远远没有做好对本地文化保护的思想准备。在新农村建设与全国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婺源乡村旅游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旅游开发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激烈与突出。本地的政府已经逐步意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并且婺源县政府各个部门也都为保护乡村文化作了不少努力,但同时也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地政府的一些保护措施在乡、村一级往往会没有落到实处,这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可能会使得县政府的文化保护政策与村落实施相脱节。有的村委和旅游开发商为了眼前私利,加之保护意识薄弱、保护知识有限、制度不全、资金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对一些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实施保护措施或保护不到位。

近年来婺源县的李坑村和晓起村由于随意新、改、扩建古建筑,古村中出现了许多现代风格的民居,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材料,改变了古建筑的结构和用途,让整个村落的古风消减不少。李坑村部分村落巷道青石板年久失修,下水道排水不畅,雨天雨水排放受阻,巷道里污水横流。加上垃圾的侵袭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村落环境造成局部污染。政府在强制保护一些重要古建筑的同时,对普通民居的维护和维修方面做得不够,出现了古村落整体风貌保存不完整的现象,对古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许多古村落试图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而原生态的古村落被开发成为游人如织的景点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停车场、水泥路、旅馆的修建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及其独有的幽静和美丽。同时,许多古村落景区不限制游客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古村落环境人口容量,对古村落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如婺源秋口镇李坑村,在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五六千人,甚至上万人,这严重破坏了古村落及其生态环境。不敢想象,如此过度的开发,若干年后,曾经的“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依旧。此外,当古村落成为“景区”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在许多古村落,家家户户都开起了餐馆、旅馆和小卖部,景区商业味太重。当前古村落新农村建设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古村落中很少有人知道本乡本土的历史,很少有人能说出传统的礼仪、风俗,更没有人去关心和继承带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民俗活动、传统工艺、地方戏曲等。同时,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也仅仅停留在古村落建筑、乡村自然风光开发上,而对于古村落的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的开发较少,没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挖掘和展示。

四、对婺源乡村聚落开发中文化保护的建议

婺源丰富的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和世外桃源式的乡村风光.是本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地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与自然遗产。但如不健垒保护措施,切实保护婺源古建筑及其生态环境,它们就会不断受到损害,从而危及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婺源旅游发展速度极快,一切都在迅速变化之中。对婺源乡村文化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系统整体的。要把古村落当作一个历史整体加以保护,而不是对单个的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但要保护好有重大文化艺术价值的历史古建,也要保护乡村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普通民居和村民的普通生活。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1)进一步加强对婺源古文物的保护

(2)进一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

五、结语

具有民族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的古村落文化是传统聚落的本质属性,要使传统聚落与传统文化地对人们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就必须重视对传统聚落景观资源与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要让婺源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化环境是目前也是将来最重要的任务。美国有位著名旅游学专家教授指出“21世纪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为文化旅游渗与旅游和休闲旅游。”婺源古民居生态旅游是文化与生态即“天人合一”的旅游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空间,我们应加倍爱惜这片美丽的土地,这个绿色的生态家园。努力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状态,使婺源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不断的升华,逐渐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其经济效益反过来又可以用于古建筑的修缮,保护,这样就做到了以古文物养古文物,从而得以进入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圈,实现真正的生态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景观资源和本地文化的个性差异是成就各地景观之美的资本和源泉,本文以婺源为例加以分析研究,是为说明保护的原则、内容。虽然万变不离其综,仍要突出创新性,提出创造性的保护及开发方案,仍有待进行专项研究。在现代社会中,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也是重要的生产力、产业与资本。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来规划拥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明的未来。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五篇: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张胜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培养其思维能力;并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设计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主题词:实践活动、理性认识、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1]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一、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在讲授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公里时,我先让每个学生利用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上作一个△ABC,使∠B=20o,AB=3cm,BC=5cm,并用剪刀剪下此三角形,然后与其他同学所作三角形进行对照,看看能否重合,这时学生们会发现是能够重合的。接下来让学生改变角度和长度大小再做三角形,剪三角形并对照,这样学生自然会发现每次所作三角形都能够完全重合,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角边”公理。通过同学们的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蕴于简单实验之中,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二、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概念、性质的理解

数学概念、性质、定理等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如果让学生直接理解,肯定会存在很大困难,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物、模型、教具、教学软件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具体事物进行操作,使他们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具体经验。[2]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形成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通过机械的重复,记住教师讲述的那些关于概念、性质的现成解释,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才是全面的、清晰的、牢固的。

如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从“折纸问题”开展教学,提出问题:“有一张厚度为0.1㎜的纸,将它们对折一次,厚度为0.1×2㎜,对折10次,厚度是多少毫米?对折20次厚度是多少?”在学生动手折叠纸张进行计算厚度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计算对折10次时的厚度就显得很为难,他们表现出渴求寻找一种简便的或新的运算途径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引出“乘方”的概念,用乘方表示算式0.1×220比用20个连乘简洁明了得多,其值为104.8576米,比30层楼(每层3米)还要高。学生通过这种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深了对“乘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创设实验型思维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它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概念,还能让学生通

过亲身实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再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发展的过程,领悟数学概念、定理的根本思想,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增强数学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在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论证中,提高主动参与的机会,以便学生在“做数学”过程中启迪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等腰三角形》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一般三角形ABC中,画出过点A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在得到它们的概念之后,运用投影变化△ABC顶点A的位置进行试验,让学生观察上述三条线段的变化情况并提出问题:当AC=BC时,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为了解决问题,我让学生画出图形,凭直观发现上面的三条线段互相重合,再让学生画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通过类比,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猜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借助了观察试验、归纳、类比以及概括经验事实并使之一般化和抽象化,形成猜想或假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等腰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会重合在一起?”再一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说理的方法,从而验证猜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通过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把思维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

如,在进行“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时,教材给出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我设置问题情境: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说说你的折法。学生在独立未果的情况下,教师给予了恰到好处的点播,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然后又让学生折出一条直线截这两条平行直线,此时,课本上的三线八角基本图形跃然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制作的图形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组进行了测量,还有的同学剪下了一个角,把他贴在和它同名的角上,以观察它们是否重合,用来验证这两个角的相等关系,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轻轻松松的学到了知识。

下载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挖掘传统故事资源,培养文明小主人的时间与研究2017.6.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