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02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结构图
七年级历史下知识网络结构图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二课 “贞观之治”
第三课 “开元盛世”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第八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十一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第十二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第十三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第十四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
(二)
第二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2
2011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2
一、选择题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据华夏经纬网报道:2006年5月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3.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8.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9.“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10.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1.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2.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3.“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唐玄宗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14.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15.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16.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18.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教授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而在唐朝,最先进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属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期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19.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21.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2.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23.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24.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26.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
2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在古代,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多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唐朝时期政府清查户口,轻徭薄赋,增加财政收入,经济繁荣,人口繁盛。如: “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此诗“开元”全盛日,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的盛世时期?()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康熙帝
28.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29.《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30.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窦娥冤》
二、阅读下列材料:(40分)31材料一 长安城简图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夜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街、马行街、衣料铺、药铺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朝代长安城的布局?(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北宋东京怎样的经济景象?分析这一景象出现的主要原因。(4分)
(3)结合材料一,归纳材料二东京商业活动的特点。(不得照抄原文)(2分)
(4)材料二的经济景象对市民的娱乐生活有何影响?举一例说明。(2分)
32.我国唐朝具有繁荣和开放的特点,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 人为“唐人”,许多国家至今还有“唐人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唐太宗的哪些重大措施,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8分)
(2)大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 方面的状况。(3分)
(3)电视剧《西斿记》中的唐僧是依据哪一个历史人物原型创作的?他为唐朝与哪个国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你从他的身上感悟最深的精神品质是什么?(6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请回答:
(1)从材料一,你得到关于大运河的历史信息是什么?(3分)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4分)
(3)从材料二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中,谈谈你的体会。(3分)
(4)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百姓关注,国家重视。申报世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请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3分)
第三篇:七年级下册历史
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盛 与 开放 的 隋唐
1、杨坚建立朝,定都,再次统一南北,结束分裂,杨坚就是。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开凿了全程2000多千米,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以北至,欧洲早年,被誉为“”。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雕版印刷最早出现在 隋朝。唐朝以高度的文明影响着周围各国。
18、隋唐医学家孙思邈撰写了《》,他被后世尊称为“。
19唐朝三大诗人: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的诗人是,是”;身经“安史南抵今()。沟 通 了 五 大 水 系。分 为 四 段:、、、。目的:了南北的;了全国的;意义作用:了南北的交流。
3、唐太宗任用贤才被称为
4、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曾说“水能载舟,即民心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原因)① ②;③;④;⑤。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
5、唐太宗把,密切了汉藏关系。之后唐蕃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为。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6、得到发展。
7、唐玄宗任用、为相治理国家。
8、唐玄宗统治前期,被称为“”。
9、唐朝的都城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分为市 区;坊 区。
10、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始创于朝,完善于朝,武则天设立,创立,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天下英雄,尽入吾嗀中矣);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科举制强调以作为选官的标准。
11、唐朝科举考试主要科目: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方面的知识的是科;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是科。科举制的作用:了;了;了。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 多年。清代1905年才被废除。
12、少数民族的祖先: 即维吾;就是彝族和白族。
13、唐太宗时期》。唐玄宗时期6次东渡日本;他设计的唐招提寺是日本建筑的的明珠。这些都促进了中外的、、交流。唐朝留学生以为最多,其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唐朝以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外来文化。
14、唐朝实行 的民族政策和对外的国际关系,对外交流空前频繁。
15人为。
16、隋朝时设计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单孔大拱桥,至今已有年历史,比
之乱”,的诗人是,是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其诗被称为。生活在晚唐时期,通俗易懂的诗人是,代表作有、。
20、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有“
21、吴道子被称为“”其作品有;善于画人物的是其作品有、。隋朝的,是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山水画。
22、隋唐时期最大的艺术宝库是甘肃西部的。
23、唐朝时期发明了筒车(水
车)和曲辕犁。瓷器以青瓷、白瓷、最为有名。
24、《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法律。
25、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26、唐代饮茶之风实盛行,写了《》,被奉为。第二单元民族政权并立的辽、宋、夏、金、元与民族融合的高峰——元朝。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兵变,建立。
2、宋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①把中央权力一分为三,以掌管财政;②军事上杯酒释兵权后实行与分离的政策。
3、916年,首领,定都上京,他就是
4、辽太宗统治时期,石敬瑭将建立西夏。
5、辽宋议和:宋每年给辽。
6、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以会宁府为都城,阿骨打就是
7、开英勇的东京保卫战,打退了金军。
8、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南宋建立,定都。
9、南宋英勇抗金、精忠报国的名将是,在郾城大败金军。岳飞抗金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正义战争。
10、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以“”罪名杀害了岳飞,与金议和,给岁币,双方以至为界,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1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经济重心已从。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宋朝时,设置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12、在宋代,棉花的种植范围从两广、福建扩展至长江流域。
13、南宋时,、是主要的稻米产区,水稻产量占全国首位;唐朝时从越南引进了。
14、宋代的丝织业中是、。号为 品冠天下。
15、瓷都是最大的制瓷中心。哥窑出产有。大的港口造船业发达的有和。
16、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7、描绘北宋都城开封商业繁荣的是的《》。元朝书法家的“赵体”被称为,其绘画作品有。
18、宋代由于”既是演出中心,又是商
业中心,瓦子里的是中心。这些是为了适应 中下阶层市民 需要而产生的。城里居住的旅店叫。富人乘轿。妇女开始缠足的陋习。宋代称春节为,最为重视。
19、1206年,推举。他就是。
20、忽必烈建立青”的悲壮诗篇。
21、忽必烈强化中央集权制度:①在中央设置地方上设立十个简称;③另外,设置管辖吐蕃地区;西藏正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部分。④设立管辖台湾和澎湖;⑤在西南和西部的民族聚居区实行制度。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
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宣扬了国威,促进了中外友好和交流;加强了中外联系。
明朝中期以后,由于 商品经济 空前发展,在苏州、松江等地的 纺织业 中,出现了许多以 生产商品为目的 机户。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表现形式为“机工出资,机工出力”。机工是早期的 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是 雇用与被雇用 的关系,是一种新的 资本主义性质的 生产关系,即出现了萌芽但由于 封建所有制经济 的束缚被扼杀。
7统一女真,建立后在沈阳称帝,改,改国号为。
8、清朝康雍乾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号称“”。
9、清朝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清初设内阁和六部,雍正时设立顶峰。康雍乾三朝大兴狱。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危害:了;了;了。
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著作《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元世祖为方
10、清清朝实行政策的原因:封建经济的自给自足和统治者的自满自足;表现:清初实行指定一便,开辟了海运(从刘家港——直沽<今天津>)和河运,修建了元朝大运河,从杭州——大都(今北京)。
2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朝。
23、在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24、北宋年。
25、世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时,阿
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入欧洲。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并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称。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大百科全书。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
13、康熙帝为了保卫领土完整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是双方于1689年签订了《。
26、时,火药被炼丹家发明并开始用于军事,时,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
27、司马光,记载了从的历史。用于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28、是南宋豪放派的代表。
29、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前期清新自然,后期深沉哀转婉约,是婉约派的代表。
31、北宋四大家指、31、宋徽宗以“”书法自成一家,尤
其见长。
32、元曲四大家指、、、。最著名的是的。第三单元君主集权加强的时代——明清1、1368建立了明朝。明太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主集权:①在中央,废,废,设部;②在地方,废除,设立司,;③制定《》和《》,完善司法制度;④科举以取士。
5、设立特务机构监视臣民。
2、明成祖朱棣通过 皇权,并将都城从迁到,进行,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并设立。(明朝君主集权高度的强化的表现)
3、明成祖正式设立协助办理政事。4、5、6、我国伟大的航海家 郑和 曾次下西洋,从出发,最远到达 红海和规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是我国的领土。
14、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84清廷设置。加强了同祖国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乾隆时期率蒙古族东归祖国。
15、明长城巩固了边疆,西起,全长多6300千米,被世人称为“。
16、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是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说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
17、明朝 《;
18、《著,《》,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地理学专著《》。
19、四大名著:明代》是第一部历史剧。明代》;是最充满精
神的神话小说;③描述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是明朝写的《》。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④清代《》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地位。20、明代制瓷中心景德镇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成徽商晋商;明朝戏剧家作;明朝绘画善于泼墨的是,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是。清中期绘画以郑燮为代表,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纵横笔法,号称“”。代表作有等。国粹在清朝时期形成。
个对外通商口岸;设立管理对外贸易;历史影响:限制了;阻碍了;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在世界上了。11、12、顺治册封置和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新疆。
第四篇:七年级历史下册
阅读下面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朕”是谁?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举一例说明“朕”对“夷狄”是怎样“爱之如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汉族和少数民族。
(2)唐太宗。天可汗。
(3)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4)如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霞我国都。
材料二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1)材料一中“文皇”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夷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 中“贵主和亲”指什么事件?“一半胡风似汉家” 反映的是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两个材料反映了唐朝时期什么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皇“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夷狄”指北方少数民族,“夷狄千群趋”说明了少数民族首领都来朝拜他,称其为“天可汗”。
(2)贵主指的是松赞干布,指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结婚。“一半胡风似汉家”,说明西藏风俗习惯已趋于跟大唐相同了。
(3)充分证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的效果,唐藏不再交战,和睦繁荣的景象。
(意思对即可)
第五篇:知识网络结构图
集合与简易逻辑1页共11页)映射与函数2页共11页)数列概念一般数列通项公式概念等差数列性质求和概念等比数列性质求和数列求和数列求通项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应用数列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网络结构图()三角函数4页共11页)平面向量5页共11页)不等式值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判别式法实数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高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单调性方程根的分布最值问题应用题取值范围问题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网络结构图()直线与圆直线的方程五种形式两直线垂直应用直线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平行夹角及公式两直线相交交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方程圆圆的标准方程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一般方程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弦圆的切线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网络结构图()圆锥曲线曲线上的点对应方程的实数解曲线的交点椭圆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作图)排列、组合、概率、统计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网络结构图()立体几何面三个公理三个推论平行直线公理4及等角定理空间两条直线相交直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异面直线的距离直线直线在平面内空间直线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与性质简单判定与性质几直线与平面相交垂直何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体三垂线定理两个平面平行距离空间两个平面判定与性质两个平面相交二面角垂直判定与性质定义棱柱、凌锥、球性质面积体积公式表面上两点间距离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网络结构图()导数高三数学复习——知识网络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