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答案2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对四民的论述最早出自以下哪一部著作中
A.《管子》 B.《论语》 C.《墨子》 D.《荀子》
2.在早期维新派中,提出“商战”理论的是(A.王韬 B.薛福成 C.郑观应 D.冯桂芬
3.孔子以后以荀子为代表的是什么学派()A.道德制度学派 B.道德心理学派 C.道德自由学派 D.道德哲学学派
4.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为核心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佛教思想 5.“理学”思想创立于
A.隋 B.唐 C.宋 D.明
6.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念是(A.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厚德载物 C.互相学习、兼收并蓄
D.反对侵略战争,维护祖国统一 7.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8.商朝最初的都城是()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A)9.清代在位最久的黄帝是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10.万里长城最早修筑于()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11.名曲《广陵散》与历史人物()有关
A刘伶 B嵇康 C聂政 D阮籍
12.佛教由印度在()传入中国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13.乾嘉学者主张恢复儒家经典的文本的本义,不做随意的发挥和解释,故又称
A.新儒学家 B.汉学家 C.朴学家 D.实学家
14.有关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展继承孔孟学说,有两个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15.乾隆是清朝的第几位皇帝
A.第四位 B.第五位 C.第六位 D.第七位
二、多项选择题(四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董仲舒的思想包括()
A.“天人感应” B.“大一统” C.“三纲五常” D.“敬鬼神而远之” 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
A.张之洞 B.李鸿章 C.左宗棠 D.曾国藩
3.下列关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句话出自《论语》
B.和而不同是指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是他有自己独立的意志,不会人云亦云 C.同而不和是指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主见,在与他人的关系上也往往矛盾百出 D.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基本精神 4.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部丛书 B.《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是纪晓岚
C.《四库全书》汇集了从先秦到清代前期的历代主要典籍 D.《四库全书》先后完成七部,历时十五年 5.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主要学派有()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法家
6.在古代,别人送的称号叫做()
A.尊号 B.雅号 C.绰号 D.自号 7.我国古代戏剧家有()
A.汤显祖 B.王实甫 C.关汉卿 D.曹雪芹
8.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包括()
A.浙江普陀山 B.安徽九华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指
A.民生 B.民族 C.民权 D.民主
10.宋明理学的学术渊源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佛教学说 D.法家学说
三、多项选择题(五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4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对不合时宜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不是对其进行批判,而是将其封存或改造 B.以和为贵、亲仁善邻是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优秀传统伦理美德 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在当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 D.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 E.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 2.老子学说辩证法的特点是()A.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无不为。B.无欲则刚,有容乃大。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D.阴胜阳,下胜上。
E.以静制动,以柔弱胜刚强。3.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
A.浙江普陀山 B.安徽九华山 C.山东泰山 D.四川峨眉山 E.山西五台山
4.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出现的口号或主张有(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E.民主与科学 5.乾嘉学术又被称为
A.新儒学 B.新理学 C.汉学 D.朴学 E.考据学
6.科举制创立于(),完善于()
A.秦 B.汉 C.隋 D.唐 E.元
7.以下有关秦始皇的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B.秦始皇统一了六国
C.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D.秦始皇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E.秦始皇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8.汉代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所谓“五常”不包括()
A.仁 B.礼 C.勇 D.忠 E.信
9.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在于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E.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10.我们现在讲的文明形态包括()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社会文明 E.生态文明
四、判断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1.董仲舒对汉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对 错
2.李斯曾经在朝廷中指鹿为马陷害大臣
对 错
3.互相学习、兼收并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
对 错 许多学者以接续汉学为学术宗旨,故称乾嘉汉学家,他们言必称汉学 对 错
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对 错
6.“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孔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文化的主体
对 错
7.“西学”指的是近代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中体”指的是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
对 错
8.法家是春秋时期以法治为核心的重要学派
对 错
9.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
对 错
10.中国化佛教的典型是禅宗
对 错
11.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区域、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的习惯也很不相同
对 错
12.古文经学主张文化创新和社会改革
对 错
13.后期乾隆后大喜功,使清朝腐败之风滋长,清王朝由盛转衰,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转衰的起点
对 错
14.西汉时,董仲舒因向朝廷进呈“天人三策”而有功于汉
对 错 15.《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文史百科典籍
对 错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5道题)展开
收起
1.(2.5分)“五常”是指仁、义、礼、智、____等封建道德的准则。
A、乐
B、诚 C、忠 D、信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仁 ”是思想家 _____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释迦牟尼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中国文学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离骚》 B、《诗经》
C、《九歌》 D、《山海经》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A、贾谊 B、刘向 C、宋玉 D、屈原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上林赋》是________的代表作。
A、司马相如 B、扬雄 C、张衡 D、班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是:
A、《西厢记》 B、《窦娥冤》
C、《赵氏孤儿》 D、《牡丹亭》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金瓶梅》 D、《三国演义》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米芾 D、马远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最重要的纪年方法是:
A、干支纪年 B、年号纪年
C、日月纪年 D、四季纪年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中国古代记述地理知识的开山之作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山海经》 D、《水经》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中国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A、《难经》 B、《脉经》 C、《千金方》 D、《皇帝内经》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位于长沙,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的书院是: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嵩阳书院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大约____开始,中国文化通过 大陆移民经朝鲜传入日本。
A、三世纪 B、四世纪 C、二世纪 D、五世纪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和徐光启一起翻译《几何学原本》的传教士是:
A、白晋 B、李提摩太
C、汤若望 D、利马窦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翻译了《天演论》、《法意》等西方思想名著的翻译家是:
A、林纾 B、严复 C、王国维 D、章太炎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在先秦百家中,主张兼爱互利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在先秦百家中,法家注重的是:
A、自然 B、仁义 C、功利 D、道德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周易》原名《易》,汉代以后通称
A、易经 B、道德经 C、中庸 D、尚书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法家思想家韩非把法、术、_____三者糅合为一体。
A、德 B、仁 C、道 D、势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明末清初最为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
A、汤若望 B、方以智 C、利玛窦 D、郎世宁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1.(2.5分)描绘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一部古籍是:
A、山海经 B、水经注 C、红楼梦 D、道德经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宋明理学中,心学体系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陆九渊和________
A、张载 B、朱熹 C、王阳明 D、戴震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中国本土的民族宗教是:
A、儒教 B、道教 C、拜火教 D、佛教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长恨歌》一诗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白居易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
A、红楼梦 B、水浒传 C、金瓶梅词话 D、儒林外史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共15道题)展开
收起
26.(2.5分)以下属于楚辞的作家有:
A、贾谊 B、刘向 C、宋玉 D、屈原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诗经》依音乐和性质的不同,分为----三部分。
A、风 B、乐 C、雅 D、颂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司马相如的代表作有:
A、《上林赋》 B、《子虚赋》 C、《两都赋》 D、《两京赋》 我的答案:AB 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以下书法家属于北宋四大家的有 :
A、苏轼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以下属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家有:
A、陈独秀 B、钱穆 C、李大钊 D、胡适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道家所倡导的养身之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修道 B、养气 C、养神 D、养形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国为君纲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包括仁、__、__、__、__
A、义 B、礼 C、智 D、信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以下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有: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离骚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以下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最能代表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是____和____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郦道元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明代“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和:
A、水浒传 B、红楼梦 C、金瓶梅词话 D、西游记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书法史上,“北宋四大家”包括苏轼和:
A、王安石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宋词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有:
A、苏轼 B、李煜 C、辛弃疾 D、文天祥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以下属于元曲作家的有: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白朴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5道题)展开
收起
1.(2.5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段话出自
A、《论语》 B、《道德经》 C、《庄子》 D、《周易》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及太平洋西岸,地势走向总的趋势是西高东低,依次递降,呈现出三大阶梯式的地形面貌。其中第一阶梯为: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大兴安岭 D、太行山脉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作为中国大陆上两种最基本的经济类型是农耕文化与:
A、纺织文化 B、游牧文化 C、礼乐文化 D、宗教文化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公元前221年,削平山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的是
A、李世民 B、汉武帝 C、刘邦 D、秦始皇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子曰:“己所不欲,_____。”
A、勿施于人 B、施于人勿 C、勿达于人 D、要施于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_____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A、家天下 B、大一统 C、小康 D、平天下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中国传统文化以德立言,提出“内省”、“ _____”等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个体自我修养的原则。
A、渐修 B、体悟 C、慎独 D、寂灭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中国文化倡导尊君重民的“____”思想。
A、人民 B、民本 C、君主 D、专制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_____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
A、家族 B、君主 C、人民 D、个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儒家以_____为思想核心。
A、礼 B、道 C、仁 D、理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在中国文化中,主张兼爱互利的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在中国文化中,主张无为、崇尚自然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法家的价值取向是注重:
A、民本 B、理想 C、功利 D、伦理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_____。”
A、厚德载物 B、格物致知 C、正心诚意 D、修身齐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5.(2.5分)中国文化中的“______”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A、大一统 B、以人为本 C、天人合一 D、安身保命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6.(2.5分)《周易》包括《经》和《___》两部分。
A、传 B、像 C、卦 D、言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7.(2.5分)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____为地 A、震 B、巽 C、坎 D、坤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8.(2.5分)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9.(2.5分)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采纳了____的建议,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的出现。
A、吕不纬 B、韩非 C、李斯 D、商鞅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20.(2.5分)提出“气本论”学说的思想家是: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程颢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1.(2.5分)以下属于道教经典的有: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周易》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2.5分)佛教的创立者为:
A、悉达多·乔达摩 B、老子
C、耶稣 D、张角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3.(2.5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_____。
A、死谛 B、生谛 C、乐谛 D、道谛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4.(2.5分)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
A、密宗 B、禅宗 C、法相宗 D、律宗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5.(2.5分)“三纲”是指“君为臣纲、_____、夫为妻纲”。
A、兄为弟纲 B、母为子纲 C、父为子纲
D、官为民纲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多选题(共15道题)展开
收起
26.(2.5分)文化的结构可分为 A、物态文化 B、心态文化 C、行为文化 D、制度文化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27.(2.5分)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有中国和:
A、埃及 B、希腊 C、印度 D、巴比伦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28.(2.5分)所谓华夏,即汉族的前身,它的直接来源是_____三族。
A、夏 B、商 C、汉 D、周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29.(2.5分)在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A、嫡长子继承制 B、分封制度 C、宗庙制度 D、婚姻制度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5分
30.(2.5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的有:儒、_____等诸家思想学说。
A、道 B、法 C、墨 D、佛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1.(2.5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的特点:
A、统一性与延续性 B、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 C、重群体轻个体 D、重人伦、轻自然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2.(2.5分)墨家提出的社会政治主张有:
A、尚贤 B、尚同 C、兼爱 D、交利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3.(2.5分)以下属于儒家的思想的有
A、道可道,非常道
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5分
34.(2.5分)以下属于道家的思想的有: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君子固穷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无为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5分
35.(2.5分)以下属于儒家经典的有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6.(2.5分)以下属于儒家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朱熹
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以下属于道家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公孙龙
我的答案:AC 此题得分:2.5分
38.(2.5分)墨家提出的社会政治主张有:
A、尚贤 B、尚同 C、兼爱 D、交利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39.(2.5分)以下作品属于四大文学名著的有:
A、《西游记》 B、《水浒传》 C、《金瓶梅》 D、《红楼梦》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5分
40.(2.5分)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的四大书院是: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嵩阳书院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5分 在线考试
单选题(共30道题)展开
收起
1.(2.0分)子曰:“己所不欲,_____。”
A、勿施于人 B、施于人勿 C、勿达于人 D、要施于人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2.(2.0分)和徐光启一起翻译《几何学原本》的传教士是:
A、白晋 B、李提摩太
C、汤若望 D、利马窦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3.(2.0分)位于长沙,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张、朱熹曾在此讲学的书院是:
A、白鹿洞书院 B、岳麓书院 C、应天府书院 D、嵩阳书院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4.(2.0分)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5.(2.0分)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A、《西游记》 B、《水浒传》 C、《金瓶梅》 D、《三国演义》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6.(2.0分)在中国文化中,主张无为、崇尚自然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7.(2.0分)中国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A、《难经》 B、《脉经》 C、《千金方》 D、《皇帝内经》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8.(2.0分)翻译了《天演论》、《法意》等西方思想名著的翻译家是:
A、林纾 B、严复 C、王国维 D、章太炎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9.(2.0分)中国文学中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离骚》 B、《诗经》
C、《九歌》 D、《山海经》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0.(2.0分)八卦的象征意义是:乾为天、____为地
A、震 B、巽 C、坎 D、坤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11.(2.0分)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分别为苦谛、集谛、灭谛、_____。
A、死谛 B、生谛 C、乐谛 D、道谛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12.(2.0分)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米芾 D、马远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13.(2.0分)在先秦百家中,法家注重的是:
A、自然 B、仁义 C、功利 D、道德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4.(2.0分)中国古代记述地理知识的开山之作是: A、《水经注》
B、《徐霞客游记》
C、《山海经》 D、《水经》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5.(2.0分)《周易》包括《经》和《___》两部分。
A、传 B、像 C、卦 D、言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6.(2.0分)秦始皇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采纳了____的建议,导致“焚书坑儒”事件的出现。
A、吕不纬 B、韩非 C、李斯 D、商鞅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17.(2.0分)提出“气本论”学说的思想家是: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程颢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8.(2.0分)《周易》原名《易》,汉代以后通称
A、易经 B、道德经 C、中庸 D、尚书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19.(2.0分)明末清初最为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
A、汤若望 B、方以智 C、利玛窦 D、郎世宁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20.(2.0分)宋明理学中,心学体系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陆九渊和________
A、张载 B、朱熹 C、王阳明 D、戴震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21.(2.0分)法家思想家韩非把法、术、_____三者糅合为一体。
A、德 B、仁 C、道 D、势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2.(2.0分)《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_____。”
A、厚德载物 B、格物致知 C、正心诚意 D、修身齐家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23.(2.0分)“五常”是指仁、义、礼、智、____等封建道德的准则。
A、乐
B、诚 C、忠 D、信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4.(2.0分)以下属于道教经典的有:
A、《论语》 B、《道德经》 C、《孟子》 D、《周易》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0分
25.(2.0分)大约____开始,中国文化通过 大陆移民经朝鲜传入日本。
A、三世纪 B、四世纪 C、二世纪 D、五世纪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26.(2.0分)楚辞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家是:
A、贾谊 B、刘向 C、宋玉 D、屈原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7.(2.0分)“三纲”是指“君为臣纲、_____、夫为妻纲”。 A、兄为弟纲 B、母为子纲 C、父为子纲
D、官为民纲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28.(2.0分)公元前221年,削平山东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的是
A、李世民 B、汉武帝 C、刘邦 D、秦始皇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0分
29.(2.0分)“仁 ”是思想家 _____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释迦牟尼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0分
30.(2.0分)中国文化中的“______”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A、大一统 B、以人为本 C、天人合一 D、安身保命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0分
多选题(共20道题)展开
收起
31.(2.0分)以下属于儒家经典的有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32.(2.0分)道家所倡导的养身之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修道 B、养气 C、养神 D、养形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0分
33.(2.0分)墨家提出的社会政治主张有: A、尚贤 B、尚同 C、兼爱 D、交利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34.(2.0分)“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是指:
A、君为臣纲 B、父为子纲 C、夫为妻纲 D、国为君纲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0分
35.(2.0分)以下属于元曲作家的有:
A、关汉卿 B、马致远 C、王实甫 D、白朴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36.(2.0分)以下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A、尚书 B、国语 C、左传 D、战国策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37.(2.0分)以下属于道家的思想的有:
A、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君子固穷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D、无为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0分
38.(2.0分)以下属于先秦诸子散文的有: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离骚
我的答案:ABC 此题得分:2.0分
39.(2.0分)书法史上,“北宋四大家”包括苏轼和:
A、王安石 B、黄庭坚 C、米芾 D、蔡襄
我的答案:BCD 此题得分:2.0分
40.(2.0分)以下属于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家有:
A、陈独秀 B、钱穆 C、李大钊 D、胡适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0分
41.(2.0分)以下属于儒家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朱熹
我的答案:BD 此题得分:2.0分
42.(2.0分)“三纲五常”中的五常包括仁、__、__、__、__
A、义 B、礼 C、智 D、信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43.(2.0分)宋词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有:
A、苏轼 B、李煜 C、辛弃疾 D、文天祥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0分
44.(2.0分)以下作品属于四大文学名著的有:
A、《西游记》 B、《水浒传》 C、《金瓶梅》 D、《红楼梦》
我的答案:ABD 此题得分:2.0分
45.(2.0分)以下属于道家的思想家有: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公孙龙
我的答案:AC 此题得分:2.0分 46.(2.0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的有:儒、_____等诸家思想学说。
A、道 B、法 C、墨 D、佛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47.(2.0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下的特点:
A、统一性与延续性 B、人文精神与民主主义 C、重群体轻个体 D、重人伦、轻自然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48.(2.0分)墨家提出的社会政治主张有:
A、尚贤 B、尚同 C、兼爱 D、交利
我的答案:ABCD 此题得分:2.0分
49.(2.0分)最能代表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是____和____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郦道元
我的答案:BC 此题得分:2.0分
50.(2.0分)明代“四大奇书”包括《三国演义》和:
A、水浒传 B、红楼梦 C、金瓶梅词话 D、西游记
我的答案:ACD 此题得分:2.0分
第三篇:毛泽东思想概论在线考试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 试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学习中心:姓名: 学号: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简要回答问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
答: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深刻分析新路。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抗战期间,毛主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科学概念,以此为基点,构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框架。毛主席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从客观上来讲,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因为它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并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国,而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特殊性质的社会具有过渡性,它的目的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毛主席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方案都是行不通的;同样,现阶段社会主义的条件也不具备,只能建立一个全国大多数人民为基础的工人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国家制度,即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
即:(1)、在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有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一切民主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制度;
(2)、在经济上,要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于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友谊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以此消灭旧的经济制度,建立以国营经济为龙头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3)、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的发展战略。
答: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不同的特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表现在:一是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四是经济运行法制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三,在宏观调控上,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
答:
1、人民民主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首先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2、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的工作。
3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不断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
6、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论述题(共1题,40分)
结合实际论述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三、要求
1、简答题要简洁,答明要点即可,注意标明要点序号。
2、论述题要结合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四、评分标准
1、简答题考察基础知识,准确即得分。
2、论述题综合考察,基本知识、结合实际占50%,观点占50%。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自觉地、持续地、全面地展开这样的改革和开放。坚持改革开放这个法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不得不改革。如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泛滥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等。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1978年,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致词中说:“中央指出:这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指出:经济领域要改革,政治领域要改革,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都要改革,要进行全面改革。围绕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邓小平对全面改革的对象,内容,目标,原则和方法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系统的改革构想,从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自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个欣欣向荣、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经济总量跃居中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的一个罕见奇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深圳成功的本身就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经济特区,没有特区今天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说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改革开放,完全可以较快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未来希望。
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而言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1982年,在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道路旁,巨幅标语牌上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时,看到了这句口号。回京后,他在一次中央负责人会上说:?深圳建设速度相当快……蛇口工业区更快,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从此,这句口号传遍了全国。这句改革开放以来最响亮的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它和后来深圳人喊出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等口号,都体现了深圳特有的精神内涵。在改革开放前,也就是大锅饭时期,根本就不讲效率,没有时间观念,人人都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改革开放提出时间就是金钱,其实追求的就是效率。这种观念的转变也说明了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不改革,不进行体制创新,很多问题的解决就没有出路。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全党同志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可自觉性。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终结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深圳率先勇闯“禁区”“难区”“险区”,最早放开消费品价格、取消票证,满足了民众生活的选择权。这是买卖的自由、生存的解放、民众的盛宴。它标志着深圳坚定地选择了市场经济的方向,并成为全国打破僵化的计划价格管理体制的示范。这是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第一步。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拍卖一宗土地编号H409-
4、面积8588平方米地块50年使用权。这是土地使用权在国内第一次作为资产进入市场,使国有土地使用变无偿、无期限、无流动为有偿、有期限、有流动,被称为新中国建立土地使用制度后的?第一场革命?。1988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草案》,修改原有条款,为全国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一项一项的新措施,一种新的经济体制,以深圳为龙头开始在全国实施开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开放从对内到对外,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进程波澜壮阔。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伟大的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而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启示和宝贵精神财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之所以能不断提高,都是与我们党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传统文化留给今天的痼疾
-----------读《丑陋的的中国人》有感
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可计数,它的伟大是不容质疑和抹杀的。但是文化有其精华必有其糟粕,而又由于文化的传承的连续性,在精华的到发扬的同时,糟粕也随之深入人们的骨髓当中。
《丑陋的中国人》系台湾作家柏杨先生于20多年前所作。其实是一部他在各地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题的演讲的合集。比鲁迅先生的杂文要来的深刻,但是没有鲁迅的犀利。二十年多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痼疾,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丑陋的中国人》中提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句话讲的是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总是窝里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团结的强调实在太少太少,至多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等寥寥几句话,而更多的则是强调了个人的重要。这种现象的形成应该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关。从科举考试到中举为官都是自己的事,为了中举,为了得到高升,士子们不惜陷害同窗,陷害同僚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作为脊梁的士子们都没了骨头,又怎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团结精神。
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劣性根显得更为明显,社会缺乏基本的信任,人人为己。有老人摔倒了,到底是去扶不去扶。去扶吧,好吧你可能碰上碰瓷的了,那还是不去扶了。于是便有了这种中国特有的现象:路上有人出事了,一群人围观,但是就每人上前帮一下。而在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这种中国特有的丑陋更被表现的“酣畅淋漓”。我想柏扬先生看见这个事件一定会后悔他当时写《丑陋的中国人》时言语太温和了。
中国人不懂团结,中国人不信任别人等等这些个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自私。凡事只为自己着想,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就像一句话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受中国长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多数人不能或者不愿将目光放到社会或者集体的层面上,而只是扫好自家门前雪,不去在乎他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足够了。也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利可图,落井下石。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不仅是指人口和国土,同时也是文化和传承。还是那句话,一个民族的脊梁是知识分子。要让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在精神上崛起,知识分子是关键。知识分子会给整个社会一个正确的价值引导,引领整个社会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在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占了总人口的很大一部份,所起到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中华民族,一个勤劳而伟大,沧桑而又生机勃发的民族,在古代骄傲的屹立着,在今天骄傲的屹立着,在未来也必将更加骄傲的屹立着。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如何看待“全球化”这一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指的是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共同性是指群体与社会在共同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的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各个民族、种族,不论其生活在哪一个地理空间中,他们之间都有某些共同的、可以互通的文化内容,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基线和色调。我们可从中,概括出人类某些共同的文化现象。比较明显地表现在体育运动、艺术(如音乐、舞蹈等)等方面。体育运动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国际化,奥林匹克运动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点。
全球化
当代,没有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可游离于全球化之外,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而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呈现着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化使得文化的共同性更加广泛,更加可靠,比如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克服不同民族间的语言障碍、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
而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却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威胁,保持世界语言、风俗的多样性面临了严峻挑战。全球化语言的普及是的少数民族语言濒临消亡。另一方面,全球化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 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既要积极的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来,同时也要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保持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的正确态度。
(2)文化传统的特点是什么?应该以何种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特点是宗汇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既包括对传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态度,也包括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软实力对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礼敬自豪。在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历练出的中国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体现、求索的结果,如此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炎黄子孙敬畏;站在空间的角度审视,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树一枝,毫不逊色,值得我们炎黄子孙自豪;站在信息时代审视,象征中国文化基础的中文汉字也完全适应时代的大潮,无须我们炎黄子孙自卑。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自尊相辅相成,没有文化认同就会失去力量和信心,也会失去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修炼。中国传统文化,哪怕是其中的一支一脉,对于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即使不治国平天下,也对修身、齐家大有裨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
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领导干部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
批判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说不尽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有些不足本身就是优点派生出来的。用历史的眼光看,传统文化不仅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同时也局限于当时的地域、物质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以及历史的惰性、历史的悲剧和历史的灾难等等。
包容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文化上的包容性,使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在内部形成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在外部则向世界开放,不断接受异质文化的激发和营养,从而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3)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以“仁”为核心,“礼”为外观表现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其主要内容是讲为人之道,包括探讨人的本性、人生的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等等。儒家学说强调亲情仁爱,提出“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比如中国人重团圆、以享受天伦之乐为人生之大喜,不像西方人那么讲求自我,有独立和冒险精神。
在天人合一价值成就系统中,天人合一是描述了事物的矛盾变化以及反应进程与指向的观察工具、思维模式。天与人各代表了万物矛盾间的两个方面,即内与外、大与小、静与动、进与退、动力与阻力、被动与主动、思想与物质等等对立统一要素。
我们用天和人来代表万事万物中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如无人,一切矛盾运动均无法觉查;如无天,一切矛盾运动均失去产生的载体;唯有人可以运用万物的矛盾;唯有天可以给人运用矛盾的资源!总之,以天与人作为宇宙万物矛盾运动的代表,才能最透彻的表现天地变迁的原貌和功用。
天人合一的根本表述:天与人是世间万物矛盾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一对矛盾,天代表物质环境,人代表调适物质资源的思想主体,合是矛盾间的形式转化,一是矛盾相生相依的根本属性。
(4)中国传统的“义利之辨”有何现代意义?
“义利之辨”中国古代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的争辩。义,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功利。孔子重义轻利,反对不讲道德而获得富贵,把义利两者分离。韩非则注重功利,认为人与人之间首先是利害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家重义轻利的道义论基本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做人不能为了利益不讲道义,君子取财要有道,不义之财不能得。
(5)如何认识儒家的群己关系?
纵观儒家群己观,其精神实质即是群体价值高于个体价值,个体只有在社会群体那里才能展现和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荀子之所以重视“明分使群”、“名分纲常”,其道理全在于此,在于把群体价值看作是自我实现的前提。与西方人不同,这是一种重人伦关系的价值观念,表现为群体本位价值取向。但儒家群己观似乎并不强调群体原则和个体原则的对立,即不否认个体价值的合理性,相反却给予了许多的关注。中国文化异于西方文化,西方的那种个体自由自主的至上和否定个体价值的宗教禁欲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地位。依儒之见,没有个体,群体也无从谈起;没有群体,个体也无法显示和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尽管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处于异向张力中,但儒家的如上观念,决不会导致也不会形成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对立、分裂、冲突的思维模式。可见,儒家的群己观是相当可贵的,蕴含更多的合理成份,儒家的群己观对于避免由于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更显出传统文化超越时空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体原则的空前突出和个体价值的高扬。对个体原则的注重诚然为主体创造性的发挥、个性的多样化以及竞争机制的引入等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但由此过分地划定个人权利界限,并以无情的竞争为实现个体权利的方式,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后果,极易导致个人主义乃至利己主义的价值现。对个体价值的过分关注,相应地是群体价值的漠视,必然导致人际关系和谐的丧失。这在西方工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半以上的欧洲人表示,当他们同他人打交道时,从来都相当谨慎。这种心态,正是根植于冷漠、紧张的现实人伦。其根源就应归为由于过分强调个体价值,突出个体原则而走向极端所导致的个人本位主义的盛行。此正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在走向文明进步的同时,在人的价值观上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控制这种负面效应已刻不容缓,显然儒家群己价值观有其现实价值。儒家群己价值观的合理之处在于对个体原则和群体原则作出了合理定位,不致出现群己关系的对抗冲突,使社会人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从而避免了现代工业社会相对忽视群体原则所引起的严重后果。
(6)谈谈“孝”的观念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般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赋予新的内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发挥贤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中国传统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又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
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主要内涵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
(7)何谓“孔颜之乐”?你的看法如何?
所谓“孔颜乐处”。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界、“无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万物各得其所”境界.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一、与天地万物同体境界
这种境界认为:“孔颜之乐”境界主要是与天地万物同体之乐。其方法是直接从心上去体认“仁”、“时”、“道”、“自然”,往往不通过其它间接的手段而直指人与天地浑融一体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为理想境界的标准。其最主要的特征直接、自然、活泼、洒落、自由。持此观点的 要有邵雍、程颢、谢良佐、陈献章。
二、与“理”合一的境界
宋代理学中占主流的观点认为“孔颜之乐”是与“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断地通过内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穷理”,由生而熟,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与“理”合一的境界。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则是严肃、敬畏、警觉乃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主要人物有程颐、朱熹、陈埴、曹端和胡居仁。
三、与事功合一的境界
认为“孔颜之乐”存在于“博施济众”的事业之中,不可离事而言“乐”。其主要特点是忧乐合一,乐便在忧中,甚至认为“忧”便是“乐”。其代表人物有张载、王渐逵、吕00等。
四、“性”“情”合一的境界
以王守仁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孔颜之乐”是每个人心中自然、自有之乐,是“心”原本具有状态,是情与“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通过“致良知”,按照自己内在的本心(本性)去做。其牲是事不离乐,与“心事合一”境界的观点――乐不离事,刚好相对。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还有王艮、罗汝芳等。
读不懂,没关系,我们可以只读半部;学不来,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尽力而为。我觉得现有的这些追求没有错,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错的是态度以及缺少了点高雅的追求。而态度的转变往往可以在顿悟的那一瞬间发生,为了这么诱人的目标奋斗,有什么理解烦恼?为什么不把烦恼的时间来关心一下亲人,朋友;总之,我们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做人,慢慢的去体会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那份孔颜之乐。
(8)孟子是如何看待君臣关系的?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9)如何理解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 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 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其中,“无为”的观念,成为《老子》一 书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观念都是围绕这个观念展开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 放纵,违背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即“有为”,老子看到的“有为”的祸害己经 非常严重了,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 有为,是以难治。”老子对当时的统治者不顾人 民死活,过着越来越奢侈的生活提出了批判.老子看到当时的统治者本是无德无能的,却偏偏好大喜功,妄自作为,结 果使老百姓疲于奔命,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形下,老子极力 呼吁统治者为政要“无为”,实行“无为而治”,不要过多干涉者百姓的生活。“无为而治”本言自于孔子“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十五》)但在老子哲学里,“无为而治”的思想成为了一个体系。老子认为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 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 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国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 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制订颁布,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 化。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过:“无 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 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 效果。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 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 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是讲从“无 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 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10)评“中体西用”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中体西用”就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来弥补儒学的不足。冲击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积极:
一、部分地引进西学
二、开始破坏儒家文化固有的体系 消极:维护封建制度的政体,成为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严重阻力
(11)评梁漱溟先生的文化观。
梁漱溟是如何给文化下的定义呢? 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写道: “你且看文化是什么东西呢? 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生活又是什么呢? 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will)———此所谓‘意欲’与叔本华所谓‘意欲’略相近,———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
依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生活的样法,梁漱溟划分了人生的三路向:(1)遇到问题都是从前面去下手,其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这也是生活本来的路向,为奋斗的态度。(2)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就在当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这种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为随遇而安的态度。
(3)遇到问题不是去克服,而是掉头向后,或者干脆想从根本上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种应付困难的方法最违背生活的本性,为禁欲的态度。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以贯之的人生基本态度的完整表达,西方文化走的是第一路向,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奋斗的态度; 中国文化走的是第二路向,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随欲而安的态度; 印度文化走的是第三路向,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采取的是禁欲的态度。显而易见,梁漱溟所有观察文化的说法都是以此为依据的,西、中、印三家文化的不同是由意欲之所向不同造成的。
梁漱溟的文化观在于保存中国的文化本质,或更确切地说,保存儒家的伦理价值,努力从传统的外观下去寻找中国文化的真正意义,并尝试着去开创中国文化的复兴之道。梁漱溟进行的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社会实践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将时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顺应历史发展的苦心孤诣是十分令人景仰的。梁先生的文化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甚至具有某种逻辑上的矛盾,但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仍然具有极其珍贵的借鉴意义。
(12)评冯友兰先生的文化观。
首先,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强调考察文化的方法,以文化类型的概念,从认识根源上否定了五四以来形成的“全盘西化”、“中国本位”、“部分西化”等文化建设理论。其次,冯友兰认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都是特殊文化、而不是文化类型。另外,冯友兰提出的通过产业革命实现由生产家庭化向生产社会化社会转变,进而实现由生产家庭化文化类型向生产社会化文化类型转变这一主张,不仅对当时中国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而且至今仍不失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