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____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________。
3、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
4、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____________。
5、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____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________”交流期。
6、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的“性善论”、________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______的“性三品说”。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1)_____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2)______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制。
9、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0、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积极作用。
11、在中国,笔、墨、纸、砚被合称为___________。
12、文化是人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总和。
13、宗法制形成于____________代,____________代开始转型。
14、古代世界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________。
15、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___________政体、____________政体和____________政体。
16、中国“和”文化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17、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的“性善论”、________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______的“性三品说”。
18、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____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________。
19、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____________。
21、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_______。
2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______思想。
23、________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二、判断题(要求:无论正确与否,均必须说明理由。)
1、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3、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
4、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
6、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7、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
8、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
9、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
10、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
三、解释题
1、三纲五常
2、直觉
3、以人为本
4、中和之美
5、存异
6、文化及文化传统
7、“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8、合理外推
9、仁
10、智圆行方
四、简答题
1、简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
4、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5、简述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的人文主义之异同。
6、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
7、为什么说文化具有超地域性?
8、中国古代系统观中包含了哪几种系统关系?
9、简述中西人文主义的异同。
五、论述题
1、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2、以《周易》乾坤两卦为例,试述你对其所包含智慧的理解。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4、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社会的不同影响。
5、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6、试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嫡长子继承制 封邦建国制 宗庙祭祀制
2、具体 抽象
3、情 景
4、关羽
5、武功 文治
6、孟子 荀子 董仲舒
7、建立官僚体制 科举制
8、唐 三省六部
9、人文主义
10、民族凝聚 民族复兴
11、文房四宝
12、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13、西周 秦
14、科举制
15、民主 贵族 官僚
16、生变
17、孟子 荀子 董仲舒
18、功能 实质
19、意境和气韵 追求变化 飞动之美 20、易传
21、心物对应
22、相对主义(或相对论)
23、家国同构
二、判断题(要求:无论正确与否,均必须说明理由。)答:
1、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
2、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
3、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 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
4、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
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
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
6、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
7、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
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
8、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
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
9、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
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
10、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
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
三、解释题 答:
1、三纲五常:中国封建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
2、直觉:在一瞬间产生某种直接的、大致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较笼统,不精确,以致不知从何说起。简单地说直觉是过去知识、经验和思维形式的简单组 织。
3、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就是要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4、中和之美:中国传统文学的特征之一。指的是在审美范畴中,内心情感的不偏不倚,以及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相济相成的外在表现的美的形态。
5、存异:这是中国“和”文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即组成“和”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是具有自己不同于基他要素的个性,相互间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组成系统。这是系统形成的第一步。
6、文化及文化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文化创造模式。
7、“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在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时空结构的思维方式,即“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8、合理外推:这是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的一种方法。
9、仁: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
10、智圆行方:圆,是中国道家“环”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学的理想规范。圆是“和”,方是秩序;圆是共性,方是个性;圆是心体,方是意象。智慧来自多种信息的吸收消化,故是圆;行为应该恪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故是方。
四、简答题
答:
1、简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一是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 二是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决定其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三是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以各种形式转化或传递;
四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何影响?
一是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力,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使其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和凝聚力;
二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且长期吸纳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
三是农耕经济的早熟促进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和早熟性。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 一是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 二是培养出浓厚的历史感──预测的手段之一; 三是导致“应变”的习惯产生。
4、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思维方式偏向于辩证、整体性地看待问题,注重研究事物的功能(干什么用),属于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智慧”。
西方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分析、具体地看待问题,注重研究事物的实质(是什么),属于知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智商”。
5、简述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的人文主义之异同。
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
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
6、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义”、“礼”、“智”。
荀子的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天性”,是人兽共有的自 然之性;一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道德性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化性起伪”。
7、为什么说文化具有超地域性?
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各地文化虽然不同,但总一些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有些文化开始时只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发生和成熟,以后传播到其他地方,成为世界性的文化。
8、中国古代系统观中包含了哪几种系统关系?
(1)循环关系;(2)克谐关系;(3)“君臣”关系(或“主导”关系、“伺服”);(4)胜复关系(或平衡关系)。
9、简述中西人文主义的异同。
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
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
五、论述题 答:
1、试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特征是伦理型文化; 二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三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四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五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六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七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2、以《周易》乾坤两卦为例,试述你对其所包含智慧的理解。
《周易》的特点就是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人立于天地之间,因此作为现实生活的人,必须法天象地,效法天道,才能够找到现实生活的安身立命之所。《周易》就是天道与人事的关系的“天人之书。”在周易中有两种基本的精神,即乾与坤、阴与阳的精神。乾卦《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卦所代表的精神即是一种自强不息、刚健坚毅、忧患意识、与时俱进、仁爱义利、诚信忠心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儒家的入世精神。
坤卦象征的是厚德载物、柔顺忍让、谨慎含蓄、兼收并蓄、自然无为、顺势而行,这是一种道家的出世情怀,事来则应,事过则往,不着于心,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乾坤这两种精神,如阴阳的两面,是互补而同存的。古代的士人,多是二者的复合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道互补的一种体现。
3、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历史、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具体内容略。
4、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的不同影响。
中国宗法制瓦解于先秦至秦汉。汉以后是“多子分继财产制”,诸候因此不断被削弱,汉以后鲜有诸候造反,等于强化了中央力量。
欧洲则长期保留宗法“嫡长继承制”,整个中世纪均如此。其结果:⑴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⑵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候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⑶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
5、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
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6、试述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5.思维是_____________。※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
13.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 ⑶________; ⑷________。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 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____、______、____。
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5.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26.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
27.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28.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9.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 中华文化的摇篮。
30.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31.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
32.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
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33.“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
34.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35.“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36.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
37.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38.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39.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40.“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
41.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42.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43.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44.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45.从表现手法来看,艺术分为____艺术、____艺术、____艺术和____艺术等几类。
46.静在艺术中有三个深刻的含义,即______、_____和______。
47.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8.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________的文化特征。
48.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_____、_____和_____的文化特征。
50.中国文化是______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51.文化是人类______和______的总和。
52.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叫做传统的____。53.__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54.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55.华夏文化圈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鸟夷文化圈则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
56.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汉以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上,汉以后,则表现在__________上。
57.__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58.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___政体、____政体和____政体。59.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从秦代开始,进入______时期。6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____。
61.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在哲学的兴起期,已经开始接触到自然、人、和思维的形式问 题,初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哲学领域。
62.中国著名的人性论有孟子的________,荀子的____和董仲舒的_______。63.社会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哲)
64.依照中国传统观念,相对的双方中,有一方起____作用,其与另一方只是____关系,而不是起____对方的作用。
6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____在当时最著名,被时人称为“____” 66.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
67.人为宗教有“三宝”,即____、____和______。
68.______是指专门展开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史书体裁。69学案体史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表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71.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
72.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_____、_____和_____的文化特征。
73.中国文化是______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74.中国“和”文化的平衡机制是____。75.中国“和”文化的功能是____。
填空题答案
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物态文化 方式文化 精神文化(导))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华夏文化形成 华夷文化融合 中亚文化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地))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西周 秦)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科举制)5.思维是_____________。※(人脑的活动过程)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武功 文治)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建立官僚体制 科举制)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唐 三省六部)
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两者之间关系的无穷变化)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
(本体 世界本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人文主义)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13.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周敦颐)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具体 抽象)
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自发宗教(或原始宗教、自然宗教)人为宗教)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现世实用 和平宽容 政教分离)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
(译经 融合儒道思想 佛教世俗化 自创宗派)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多神崇拜 性命兼修 善恶承负说)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 ⑶________; ⑷________。
(诗化的倾向 乐观的精神 含蓄蕴藉之美)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情 景)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 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
(累世不断 体裁多样 官修私撰,百科之首 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 鉴戒垂训,以史鉴今)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心物对应)
23.中国传统音乐的内容有三种:____、______、____。(娱乐音乐 泻泄音乐
“真乐”)
24.中国艺术“意”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境和气韵 追求变化 飞动之美)
25.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整一性)
26.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______和______等积极作用。(民族凝聚 民族复兴)
27.在国家形成以前,黄河流域分布着两大文化圈,一是以_____为精神支柱的农牧氏族集团______,一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的游猎氏族集团______。(血缘关系 华夏族 原始宗教 鸟夷(东夷)族)
28.宗法制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嫡长子继承(宗法继承)制 嫡庶等级(宗法等级)制 大宗、小宗之分)
29.除了黄河流域之外,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都是中华文化的摇篮。
(辽河流域 淮何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30.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政策和“____”政策。
(开辟贸易之路 和亲 自治)31.人类初始集团指的是____。(家庭)
32.在西周宗法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国家政治中的____统治序列与____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宗族? 君主)
33.“多子分继财产制”渊源于汉武帝时颁布的______。(推恩令)
34.秦以前的宗族属于____宗族,秦以后的宗族则属于____宗族。(宗法 亲情)
35.“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_。
(古代官僚政治)
36.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导致____的习惯产生。(应变)
37.整体型思维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分析型思维则注重研究事物的____。(功能 实质)
38.北宋哲学家是把______当作____问题进行讨论的第一人。(世界本原 哲学)
39.墨子用于推理的工具是他提出的“三表法”,包括__、___和___。(本 原 用)
40.“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______思想。(相对主义(或相对论))
41.中国古代系统观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四种主要的系统关系。
(循环关系 克谐关系 “君臣”(或主导、伺服)关系 胜复(或平衡)关系)
42.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系统内通常会保持稳定的机制,其构成来自两方面,一是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外控制系统的控制作用 自体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
43.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很浓厚的现世实用的味道,表现在⑴_________;⑵________。
(宗教的作用以现世为目的 宗教世俗化)
44.以朝代为顺序,评述因史事件始末,并独立成篇的史书体裁,叫做________。(纪事本末体)
45.从表现手法来看,艺术分为____艺术、____艺术、____艺术和____艺术等几类。
(表演 造型 语言 综合)
46.静在艺术中有三个深刻的含义,即______、_____和______。(静极而动 静寓意动 静抑制妄动)
47.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有三种表现:_______、______和_______。(意境和气韵 追求变化 飞动之美)
48.整一性指的是表现为________的文化特征。(整体系统(模式))
48.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_____、_____和_____的文化特征。
(整一性 动态性 连续性)
50.中国文化是______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渐变性(或传承性))
51.文化是人类______和______的总和。(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52.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叫做传统的____。(凝聚力)
53.__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文化景观)
54.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易于沟通的地理条件 文化中心转移 移民和战争 各民族间的相互迁徙和融合)
55.华夏文化圈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鸟夷文化圈则是以______为精神支柱,以___为图腾。(血缘关系 龙 原始宗教 凤)
56.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汉以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上,汉以后,则表现在__________上。
(疆域的不断扩大 对外文化交流)
57.__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家构同构)
58.古近代世界的政体主要有三种形式, 即____政体、____政体和____政体。(民主 贵族 官僚)
59.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从秦代开始,进入______时期。(官僚政治)
60.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____。(易传)
61.无论是中国还是古希腊,在哲学的兴起期,已经开始接触到自然、人、和思维的形式问题,初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哲学领域。(自然哲学 伦理学 逻辑学)
62.中国著名的人性论有孟子的________,荀子的____和董仲舒的_______。(性善论 性恶论 性三品说)
63.社会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门研究解决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
64.依照中国传统观念,相对的双方中,有一方起____作用,其与另一方只是____关系,而不是起____对方的作用。(主导 协调 压制)
65.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____在当时最著名,被时人称为“____”(墨家 显学)
66.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五行观)
67.人为宗教有“三宝”,即____、____和______。(教主 教义 教团组织)
68.______是指专门展开史学批评和史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史书体裁。(史论体)
69。学案体史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门记叙各种学术思想及其流变发展的史书体裁)
70.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表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意境和气韵 追求变化 飞动之美)
71.______指的是表现为整体(系统)模式的文化特征。(整一性)
72.中国古代文化结构具有内部稳定的组织,由此形成_____、_____和_____的文化特征。
(整一性 动态性 连续性)
73.中国文化是______进化,遗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渐变性(或传承性))
74.中国“和”文化的平衡机制是____。(执中)
75.中国“和”文化的功能是____。(生变)
二、选择题
1.中国古代商业难以与近代工商业衔接的原因是____。
A古代中国的商业十分落后
B商业资本大量投向土地
C商业一直受到政治的抑制
D商人不会审时度势
2.中国古代“多子分继财产制”取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财产分配形式渊源于汉代的____。
A分封制 B世袭制 C贵族制 D推恩制 3.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属于____。※
A以礼为中心的人治 B以礼为中心的法治
C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人治 D以个人权利为中心的法治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带有“月令”图式的特点,这个特点指的是____。※
A认为事物间存在着基于空间和时间上的普遍联系
B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隔绝的 C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对立的
D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5.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
A生命发展 B排恶崇善 C以悲为乐 D绝对差异 6.____是西周君主统治和宗族统治合二为一的政治基础。
A、分封制 B、世袭制 C、贵族制 D、推恩制 7.“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____
A、贵族政治
B、古代民主政治
C、古代官僚政治 D、以上三种政治的混合状态 8.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____。
A、理性思维 B、知性思维 C、分析思维 D、感性思维 9.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 10.中国艺术的真谛是____。
A、我物对立 B、去伪存真 C、异质相斥 D、异质同构 11.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
A、注重线的作用
B、注重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
D、重视材料的运用 12.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不留空虚 B、严格布局 C、虚空之道 D、集中视点 13.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____。
A、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
B、具有独特的时空观
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
D、具有稳定的历史观
14.中国文化的进化是____,遣传因素较多,变异因素较少。
A、直线性 B、跳跃性 C、渐变性(传承性)D、突变性 15.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特征是____。
A、智圆行方 B、行规守矩 C、极尽浪漫 D、融汇贯通 16.中国文化充满理性,这是一种“制天命而用之”的____。
A、分析理性 B、实用理性 C、非实用理性 D、创造性 17.中国传统的“和”的起点和基础是____。
A、存异 B、趋同 C、守一 D、无异 18.中国传统的“和”的主体结构是____。
A、混杂 B、混合 C、不和 D、和谐 19.中国传统的“和”的平衡机制是____。
A、等距离 B、偏执 C、执中 D、固执于一点 20.中国传统的“和”的功能是____。
A、不变 B、生变 C、无形 D、有形
21.____,是中国形成辽阔版图的一个重要因素。
A、五河流域文化融合B、黄河文化向各地幅射
C、长江文化向各地幅射 D、南方文化向各地迁徒
22.中国文化被誉为“乐感文化”,是因为中国人的思维传统习惯于用____的眼光看问题。A、以悲为乐 B、排恶崇善 C、生命发展 D、绝对差异 23.____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
A、自然景色 B、文化景观 C、奇异地貌 D、沙漠绿洲
24.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在___以前,主要表现在____的不断扩大上,其后则表现在对外文化交流上。
A、周 思想 B、魏晋 思想 C、唐 疆域 D、汉 疆域 25.____是宗族对中国古代政治的最要影响。
A、儒家治理 B、家国同构 C、宗族关怀 D、宗产继承 26._________是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A、贵族制 B、世袭制 C、宗族制 D、宗法制
27.中国古代“法治”形式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即____。
A、科举制 B、文官制 C、九品中正制 D、分封制 2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__朝的____。
A、魏 九品中正制 B、秦 三公九卿制
C、唐 三省六部制 D、宋 三省六部制
29.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这种推理方式,叫做____。
A、合理外推 B、逆向推理 C、循环推理 D、以大观小
30.中国哲学发展的高潮期是在____时代。
A、殷周 B、近代 C、宋明 D、先秦 3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A、道德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人本主义 32.战国时的墨家和名家提出的理论,标志中国曾出现____。
A、形式逻辑 B、辩证逻辑 C、化理学 D、自然哲学 33.中国古代较为全面概括系统思想的观念是________。
A、道德观 B、逻辑观 C、阴阳观 D、五行观 34.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____。
A、改变全部原来教义
B、分化为大、小乘
C、融合儒道思想
D、自我完善 35.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显著特色是____。
A、偏重抒情,充满诗意 B、偏重表现,充满浪漫
C、偏重写实,充满实际 D、偏重抽象,充满离奇
36.____指的是既豪放又有秩序,豪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
A、写意 B、放浪 C、入律 D、狂狷
37.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 38.中国艺术的真谛是____。
A、我物对立 B、去伪存真 C、异质相斥 D、异质同构 39.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
A、注重线的作用
B、注重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
D、重视材料的运用 40.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不留空虚 B、严格布局 C、虚空之道 D、集中视点 41.传统是一个民族代代流传下来的_______。
A、落后习性 B、文化性格 C、表层情感 D、优良品质 42.从时代的角度看,文化的作用主要在于____。
A、保存某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
B、作为各民族交流的手段
C、个人渲泻情绪
D、指导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认识和改造
43.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主要方式有____等等。
A、开辟贸易之路、和亲 B、建立臣属关系、进贡
C、领土相向扩张、称霸 D、建立牢固的政治经济关系
44.社会背景相对于文化来说,主要发挥内在的作用,直接影响一个民族____的形成。
A、文化因素 B、文化走向 C、文化性格 D、文化交流方式 45.____时期,君主统治序列与宗族统治序列是合二为一的。
A、西周 B、汉代 C、东晋 D、唐朝
46.造成中国古近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这样一个奇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
A、嫡长子继承财产
B、多子分继财产
C、小农经济思想
D、土地兼并思想
47.宗法宗族在中国主要存在于____以前,之后的宗族基本上只是一种简单的亲情血缘认同。
A、明清 B、唐末 C、汉魏 D、先秦
48.由于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的影响,中国文化因此带上__的色彩。
A、罪感文化 B、乐感文化 C、主导文化 D、从属文化 49.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第一人是____。
A、孔子 B、老子 C、周敦颐 D、董仲舒
50.墨子“三表法”中的三个条件分别是___、___和___。
A、本 原 用
B、人 才 学
C、道 器 用
D、法 刑 赏
51.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注重整体综 合性研究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侧重于事物的____。
A、数量分析 B、实验结果 C、功能研究 D、实质分析 52.“庄周梦喋”、“朝三暮四”说明庄子____的哲学思想。
A、神变 B、相对主义 C、虚无主义 D、浪漫主义 53.中国传统宗教观带有浓厚的功利味道,表现在
A、出世求缘 B、只求来世 C、脱离现世 D、现世实用 54.中国传统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
A、抽象 B、离神 C、离奇 D、气盛
55.中国画、书法中的“飞白”是中国传统艺术观中____的典型表现。
A、虚短实长 B、虚实相济 C、心物对应 D、虚实相抑 56.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关系,这叫做____。
A、心物对应 B、虚实相生 C、心照不宣 D、心心相印 57.中国艺术的真谛是____。
A、我物对立 B、去伪存真 C、异质相斥 D、异质同构 58.古代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
A、注重线的作用
B、注重光的作用
C、注重色的作用
D、重视材料的运用 59.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布景的主要特征是____。
A、不留空虚 B、严格布局 C、虚空之道 D、集中视点 60.中国文化系统保持动态性的其中一个表现是____。
A、具有完备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机制
B、具有独特的时空观
C、具有整一不变的思维结构
D、具有稳定的历史观
选择题答案
1.B(社)2.D(社)3.B(社)4.A(思)5.A(思)
6.A(社)7.C(社)8.A(思)9.B(艺)10.D(艺)
11.A(艺)12.C(艺)13.B(特)14.C(特)15.A(特)16.B(特)17.A(特)18.D(特)19.C(特)20.B(特)21.B(社)22.D(社)23.B(社)24.A(思)25.A(思)26.A(社)27.C(社)28.A(思)29.B(艺)30.D(艺)
31.A(艺)32.C(艺)33.B(特)34.C(特)35.A(特)36.B(特)37.A(特)38.D(特)39.C(特)40.B(特)
41.B(导)42.D(导、地)43.A(地)44.C(社)45.A(社)46.B(社)47.D(社)48.B(载)49.C(哲)50.A(哲)51.C(载)52.B(哲)53.D(宗)54.D(文)55.B(艺)56.A(艺)57.D(艺)58.A(艺)59.C(艺)60.B(特)
三、判断题
1.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2.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
4.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5.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
6.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是官僚政体,只有希腊是民主政体。7.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
8.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和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9.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
10.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11.越原始的东西越美。
12.中国古典音乐只有五声,因此不好听 13.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
14.中国文化是主张“同一”,否定“不同”的文化。15.中国文化系统内充满了变化。
16.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17.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18.硬文化对现代社会没有直接的影响。19.传统是超时代的文化。20.中西文化应该趋同。
21.汉文化是古老的华夏文化与其他周边文化混血而成。
22.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仅是两条狭窄的小路,不可能有多大作为。可见古代中国是很封闭的,无法与外界沟通。
23.造成中国古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24.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
25.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严密逻辑型的知性思维。26.在不同的个体中建立统一关系,必须有一方是权威,以控制对方。27.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被时人称为“显学”。28.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29.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说的“虚”即“什么也没有”。30.中国古典音乐“六音不全”,因此不好听。
31.世界上的民族,从地理上划分,可分为“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 前者是开放的民族,后者是封闭的民族。
32.文化具有地域特征,因此,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其他地方的文化有着绝对的差异。33.中华文化是从黄河发源,再向各地辐散而形成的 34.中国古代商业处于长期被抑制的状态,无法发展。
35.推恩令的实施,是古代社会实施“多子分继财产”的开始。36.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古代社会官僚制的成熟。37.中国文化是不求变化的文化。
38.人生下来就具备了道德之性,故“人性本善”。
39.中国人有一个传统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事物间都是相互隔绝的。40.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忍”。41.佛教是人为宗教。
42.中国古代文学充满抽象色彩。43.中国艺术是“虚”的艺术。44.中国古典音乐的声调不全。
4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
判断题答案
1.中国文化只有走“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 答案:× 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导)
2.现代高科技不以古代科技为本,因此,现代科学与古代没有联系。※ 答案:×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导)
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答案:× 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地)
4.黄河、长江、辽河、淮河、珠江五大水系的流域同是中华文化的发祥之地。答案:√ 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地)5.中国古代社会是宗法社会。答案:× 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社)6.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是官僚政体,只有希腊是民主政体。答案:× 大多数是贵族政体,只有秦以后的中国等少数(甚至没有)国家是官僚政体,希腊也仅是雅典有过近半个时期的民主政体,且不过是氏族民主。(社)7.现代中国是“人治”国家。答案:× 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8.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和墨家在当时被称为“显学”。答案:√ 当时的道家并不为世人熟知。(哲)9.中国老庄的思想充满了消极、不思进取的色彩。答案:× 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哲)
10.中国传统文学以“善”为特征,即只求内容,不看形式。答案: × 中国传统文学恰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文)11.越原始的东西越美。答案: × 原始的东西如果不能与心灵撞击,不可能产生美感。(艺)12.中国古典音乐只有五声,因此不好听 答案: × 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艺)13.中国文化讲究不偏不倚,不讲个性。答案: ×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特)14.中国文化是主张“同一”,否定“不同”的文化。
答案: × 中国文化建立系统结构的第一步就是“存异”,它不主张“同一”,而主张“存异求和”。(特)
15.中国文化系统内充满了变化。
答案: √ 中国文化系统的功能就是“生变”。
16.文化是人的文化,包括个人文化和群体文化两种。答案:× 文化虽然具有超地域性,但同样具有地域性。地域性是文化个性的表现。世界文化正是在不同个性的文化的竞争、融合中不断进化的。(导)17.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开放的文化。答案:×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其分为软文化和硬文化两类。属物态性质的硬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确实不大,但属精神和方式性质的软文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却很大,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导)
18.硬文化对现代社会没有直接的影响。答案:× 早期人类依赖地理环境,但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理环境便不是唯一的因素,更不是主导的因素。(地)19.传统是超时代的文化。
答案:√ 中华文化是五江流域文化融合而成。(地)20.中西文化应该趋同。答案:× 在夏商周三代,是宗法社会,但在秦汉建立官僚制后,便不是。(社)21.汉文化是古老的华夏文化与其他周边文化混血而成。答案:× 大多数是贵族政体,只有秦以后的中国等少数(甚至没有)国家是官僚政体,希腊也仅是雅典有过近半个时期的民主政体,且不过是氏族民主。(社)
22.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仅是两条狭窄的小路,不可能有多大作为。可见古代中国是很封闭的,无法与外界沟通。答案:× 现代的世界大多数是“法治”社会,包括中国。没有法治,便没有现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社)
23.造成中国古代出现“千年田八百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答案:√ 当时的道家并不为世人熟知。(哲)24.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是易经。答案:× 老庄两人恰恰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老庄的真正内蕴是:不要对抗“难题”,而是在顺其自然中去控制它。(哲)
25.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属于严密逻辑型的知性思维。答案: × 中国传统文学恰恰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即“美善相兼”。(文)26.在不同的个体中建立统一关系,必须有一方是权威,以控制对方。答案: × 原始的东西如果不能与心灵撞击,不可能产生美感。(艺)27.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和道家是最有名的,被时人称为“显学”。答案:× 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艺)28.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的形成由地理环境决定。答案: ×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特)29.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说的“虚”即“什么也没有”。答案:× 中国文化建立系统结构的第一步就是“存异”,它不主张“同一”,而主张“存异求和”。(特)
30.中国古典音乐“六音不全”,因此不好听。答案: √ 中国文化系统的功能就是“生变”。
31.世界上的民族,从地理上划分,可分为“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 前者是开放的民族,后者是封闭的民族。答案:× 大陆民族并非一定是封闭的,海洋民族也非就是开放的,如日本,是“化他不化己”,即可以拿他人的东西,而不愿别人拿自己的东西,如市场。
32.文化具有地域特征,因此,一个地方的文化与其他地方的文化有着绝对的差异。答案:× 文化还具有超地域性,因此,不同地方的文化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地方。33.中华文化是从黄河发源,再向各地辐散而形成的 答案:× 中华文化是由黄河、辽河、淮河、长江和珠江五河流域的文化融合而成。34.中国古代商业处于长期被抑制的状态,无法发展。答案:× 中国古代商业早在战国时就发展起来了,而且一直处于古代世界的前列。“抑商”仅是封建时代农商平衡的一种手段,但不能说中国古代商业一定会被抑制得了。(地)35.推恩令的实施,是古代社会实施“多子分继财产”的开始。答案:√ 在“推恩令”推行之前,中国一直实行“嫡长继承”制。(社)36.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古代社会官僚制的成熟。答案:√ 三省六部制是古代世界中最为完善的官僚制。(社)37.中国文化是不求变化的文化。答案:× 由于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中国人恰恰富于“应变”的习惯。(载)38.人生下来就具备了道德之性,故“人性本善”。答案:× 道德之性是后天培养而成的,不是先天就有的。(哲)
39.中国人有一个传统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事物间都是相互隔绝的。答案:× 中国传统习惯认为事物间有普遍联系。(载)40.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忍”。答案: ×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和”。
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哲、特)41.佛教是人为宗教。
答案:√ 佛教有宗教“三宝”,即教主、教义、教团组织。(宗)42.中国古代文学充满抽象色彩。答案: × 中国古代文学充满诗化的倾向,有含蓄,但不是抽象。(文)
43.中国艺术是“虚”的艺术。答案:× “虚”虽然在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说,中国艺术里没有实。44.中国古典音乐的声调不全。答案: × 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已有七声调式(五个“正音”两个“偏音”)。(艺)45.中国文化不关注个性,只讲不偏不倚。答案:× 中国文化讲中和,既有个性,又能融会贯通。(特)
四、简答题
1.简述自然、人和文化三者的关系。2.宗法制有哪些主要特征?※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 4.试比较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圈的社会特征。
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各族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
6.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否无多大作为,导致中国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成为封闭的文化? 7.试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比较。
8.中国传统观念中,相对的各方如要建立协调关系,需遵循哪些原则? 9.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什么?
10.“虚”在表现“雾失楼台”的功能时,有什么作用? 11.中国艺术中静寓意动的功能是什么? 12.中国画中“以大观小”的含义是什么?
13.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有哪些表现? 14.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充满理性? 15.如何理解艺术中的“程式写意”? 16.为什么说文化具有超地域性? 17.传统的凝聚作用是什么? 18.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19.中国古代商业不能与近代接轨的原因。20.举例说明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因素。
21.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对文化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22.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名存实亡? 23.古、近代世界共出现过哪几种政体? 24.为什么说现代中国不是“人治”国家? 25.为什么说中国人没有绝对的悲观主义? 26.略谈中西人文主义的异同。
27.为什么中国哲学谈“善恶”问题较多,谈“真伪”问题较少。
28.在中国传统系统观里,自体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被认为是怎样运作的。29.宗教历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30.什么叫“文化结构”?
31.中国文化“全盘西化”有没有可能? 32.中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33.简述华夏文化形成的过程。34.宗法制是什么?
35.衡量宗法制的标准是什么? 36.近现代的法治与古代的法治有什么区别?
3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哪里? 38.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39.在微观科学和宇观科学尚未成形的古代,中国人以什么方式去了解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无法达到的宇观世界?
40.我们可以从庄子思想中得到什么启示? 41.中国古代系统观中包含了哪几种系统关系? 42.浅谈中国传统宗教观的内容。43.道教信仰有哪些基本特征?
44.中国艺术中的“以大观小”指的是什么? 45.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
简答题答案
1.简述自然、人和文化三者的关系。
答案: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了文化,又用既定的文化观去指导劳动。因此说,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见教材P4↑13)(地)2.宗法制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案:三个主要特征:⑴嫡长继承制(宗法继承制);⑵嫡庶等级制(宗法等级制);⑶大宗、小宗之分。(社)
3.中国传统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带来什么结果?※
答案:⑴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产生“乐感文化”;⑵培养出浓厚的历史感──预测的手段之一;⑶导致“应变”的习惯产生。(载)4.试比较黄河流域两大文化圈的社会特征。答案:两大文化圈指的是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文化圈和黄河下游的鸟夷文化(东夷文化)圈。前者属农牧氏族文化,以“龙”为图腾,以血缘关系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后者属游猎氏族文化,以“凤”为图腾
以原始宗教为联结氏族的纽带。(地)5.汉唐之际汉族与其他各族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答案:⑴开辟贸易之路;⑵“和亲”政策和“自治”政策
6.汉唐之际的丝绸之路是否无多大作为,导致中国无法与外界沟通,而成为封闭的文化? 答案:不是。丝绸之路在汉唐之际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当时,其经过的地方植被丰盛,河流穿越,人员往来,相当繁忙。只是唐末地理变迁,河流潜入地下,丝路才逐渐衰落。(地)7.试对“性善论”和“性恶论”进行比较。
答案: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义”、“礼”、“智”。荀子的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天性”,是人兽共有的自然之性;一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道德性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化性起伪”。(哲)
8.中国传统观念中,相对的各方如要建立协调关系,需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两个原则:⑴要在对立的双方中建立一种秩序,双方应有主次、上下之分,一方是主导、权威,另一方是被主导、非权威;⑵无论是权威还是非权威,两者是相互制约的。权威的作用在于协调关系,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一方压迫另一方。(哲)9.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什么? 答案: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哲、特)
10.“虚”在表现“雾失楼台”的功能时,有什么作用?
答案:能使人产生空间感,或使人仿佛置于空间之中,可以自由 想。(艺)11.中国艺术中静寓意动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艺)12.中国画中“以大观小”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 自然。(艺)13.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有哪些表现?
答案: ⑴系统内的交互作用。⑵系统内的调节功能。⑶系统内的宇宙观。
(特)14.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充满理性?
答案: ⑴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⑵人文主义的体现。(特)15.如何理解艺术中的“程式写意”?
答案:文化程式指的是将某种行为简洁代、符号化,以便向人们传达一种较为固定的信号,邦助人们理解文化的内涵。写意则是中国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在作品中反映作者的情感、心理和追求。程式在艺术中是为了引导人们理解“意”,同时也是对“意”的一种约束,使其不超越一定的度。(特)
16.为什么说文化具有超地域性?
答案: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各地文化虽然不同,但总一些属于全人类的、共同的东西;另一方面,有些文化开始时只在某一特定的地方发生和成熟,以后传播到其他地方,成为世界性的文化。
17.传统的凝聚作用是什么? 答案:是一种将民族成员、民族历史结合起来,不使分散和中断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地)18.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一方面,自然界提供了有利于人类的优势条件,这些条件有时也许微不足道,人类便想办法扩大这种优势,直到可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自然是一种异于意识的客观力量,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类必须服从、遵循这些规律,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无情报复。(地)19.中国古代商业不能与近代接轨的原因。
答案:土地在“以农立国”的古代国家中固有的地位,使人们将在经商过程中赚取的利润大量投入土地,以获得较高的地租。而不是将商业资金转化为产业资本。(地。)20.举例说明中国拥有辽阔国土的因素。
答案:⑴易于沟通的地理条件;⑵文化中心转移;⑶移民和战争;⑷各民族间的相互迁徙和融合。(地)
21.地理因素、社会因素对文化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答案:地理因素对于文化来说,是外在因素,其对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化的交流和扩散上;社会因素则是文化的内在因素,对文化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性格的形成上。(社)22.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名存实亡?
答案:⑴地主制经济取代领主制经济,宗法统治失去经济基础;⑵中央集权式的官僚等级制取代宗法等级制,宗法统治失去政治基础。⑶多子分继财产制削弱了宗法继承制(嫡长继承制)。(社)
23.古、近代世界共出现过哪几种政体? 答案:三种。即民主政体,仅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短时期存在过,但其不过是一种氏族民主,17 与现在所说的民主政体相去甚远;贵族政体,古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形态属这种政体;官僚政体,古代世界中只有中国有当时比较完善的这种政体。(社)24.为什么说现代中国不是“人治”国家?
答案:“人治”是贵族政体的体现。在贵族制里,没有完善的国家管理机制,靠世袭家族对整个国家进行统治。现代国家已建立一套国家管理机制,属官僚政治体制。这是一种以法的形式确定国家管理机制? 的体制,与贵族政治有很大的区别。(社)25.为什么说中国人没有绝对的悲观主义?
答案:这是中国人有机论的过程性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认为一个人不可能永处顺境,也不可能总处逆境,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抵消了绝对的悲观主义,使中国人产生一种“乐感文化”。(载)
26.略谈中西人文主义的异同。
答案: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
27.为什么中国哲学谈“善恶”问题较多,谈“真伪”问题较少。
答案:中国哲学较为关注社会及社会道德问题,反而对自然科学谈得较少。自然科学谈得较多的是“真”、“伪”问题。(哲)
28.在中国传统系统观里,自体调节系统的调节作用被认为是怎样运作的。
答案:当系统内出现“乘侮”带来的元害作用(胜气)时,就心定会在结构内部产生一个与之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反作用(称为“复气”),使其归于平复。用“五行”理论的话说,即“子复母仇”。(哲)
29.宗教历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两个阶段。第一个是自发宗教阶段(又称原始宗教、自然宗教)是指在人群中自发产生的、处于初级阶段的宗教。第二个是人为宗教,是指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宗教。一般是指在文明社会中产生的各大宗教。(宗)30.什么叫“文化结构”? 答案:文化结构是潜藏在文化表面现象里的共通组织,是各文化子系统的关系之和。(特)31.中国文化“全盘西化”有没有可能? 答案:没有可能。这是由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决定的,即“淮南之橘,淮北之枳”的道理。(导)32.中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案:华夏文化形成,华夷文化融合,中亚文化交流,中西文化交流。33.简述华夏文化形成的过程。
答案:黄河中上游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姬姓黄帝部落→华族和夏族→华夏文化圈;姜姓炎帝部落→融合进华夏文化圈。黄河下游齐鲁一带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各部落,他们开创的文化形成黄河东部的东夷文化(鸟夷)文化圈。黄河东西两大文化圈相向发展,在中原汇合起来,形成华夏共同体。(地)34.宗法制是什么?
答案: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中,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等级制度。(社)
35.衡量宗法制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宗法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宗法等级(嫡庶等级)制、大宗小宗之分。(社)36.近现代的法治与古代的法治有什么区别?
答案:近现代是以法的形式维护公民的权利,故重视“权利”;古代是以法的形式维护以君主 18 为首的统治秩序,并宣传维护这种秩序是每个人,包括君主自己应尽的义务,故重视义务。(社)
3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案:⑴建立官僚体制──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科举制──考试选官。38.在思维的属性方面,中西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中国的思维方式偏向于辩证、整体性地看待问题,注重研究事物的功能(干什么用),属于理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智慧”;西方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分析、具体地看待问题,注重研究事物的实质(是什么),属于知性思维,这种思维水平的衡量标准是“智商”。(载)
39.在微观科学和宇观科学尚未成形的古代,中国人以什么方式去了解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和无法达到的宇观世界?
答案:利用大量观察到的材料,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整理出来,形成模式,再运用“合理外推”的方法,去推测不可知的事物。(载)40.我们可以从庄子思想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人生或事业出现挫折时,不应固执于一点,而应顺其自然,在顺势中控制它。(哲)41.中国古代系统观中包含了哪几种系统关系?
答案:⑴循环关系;⑵克谐关系;⑶“君臣”关系(或“主导”关系、“伺服”);⑷胜复关系(或平衡关系)。(哲)
42.浅谈中国传统宗教观的内容。
答案:⑴现世实用;⑵和平宽容;⑶政教分离。(宗)43.道教信仰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⑴多神崇拜;⑵性命兼修;⑶善恶承负说。(宗)44.中国艺术中的“以大观小”指的是什么?
答案: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自然。(艺)45.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
答案:⑴系统内的交互作用。⑵系统内的调节功能。⑶系统内的宇宙观。(特)
五、词解题
1.文化及文化传统 2.文化景观 3.宗法制 4.直觉
5.“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6.合理外推 7.“仁”
8.本、原、用 9.纪传体 10.编年体 11.艺术 12.虚 13.狂狷 14.文化结构 15.存异 16.封土建国 17.礼法 18.思维方式 19.社会论 20.仁
21.意境尚“不隔” 22.典志体
23.静寓意动的功能 24.心物对应 25.以大观小 26.智圆行方
27.中国文伦充满理性 28.文化程式 39.硬文化 30.丝绸之路 31.初始集团 32.采邑 33.政体 34.思维 35.人性论 36.中和之美 37.方志体
38.静寓意动的功能 39.狂狷
40.中国文化充满理性
词解题答案
1.文化及文化传统
答案:文化是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文化传统是指在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表现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文化创造模式。(导)2.文化景观
答案:“文化景观”是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后者泛指地表的自然景色,可以按照地貌特征划分区域,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等等。前者则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创造出来的景观。(地)3.宗法制
答案:宗法制是古代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其主要精神是嫡长子继承制。(社)4.直觉
答案:在一瞬间产生某种直接的、大致的想法,但这种想法较笼统,不精确,以致不知从何说起。简单地说直觉是过去知识、经验和思维形式的简单组织。(载)5.“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
答案:在互不相关的事物中建立时空结构的思维方式,即“月令”图式的思维方式。(载)6.合理外推
答案:这是中国传统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将对一类事物的理解整理出来,形成模式,用来理解尚不可知的事物的一种方法。(载)7.“仁”
答案: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哲)8.本、原、用
答案:这是墨子提出的用于推理条件的“三表法”。本,历史经验;原,人们的感觉经验和见解;用,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哲)9.纪传体
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人物为中心,并辅以本纪等多种形式来记叙史事的一种史书体裁。(史)10.编年体
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日顺序记叙史事的史书体裁。(史)11.艺术 答案: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感情的一种社会活动。(艺)12.虚
答案:虚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概念,是实的另一种表现手法。(艺)13.狂狷
答案:狂是伸展、自由张开,放浪;狷是收缩、入律、约束。狂狷即既豪放又有秩序,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14.文化结构 答案:文化结构是潜藏在文化表面现象里的共通组织,是各文化子系统的关系之和。(特)15.存异
答案:这是中国“和”文化结构的起点和基础。即组成“和”系统的各个要素必须是具有自己不同于基他要素的个性,相互间才会有吸引力,才能组成系统。这是系统形成的第一步。(特)16.封土建国
答案:商周时期,天子将全国土地的使用权颁给诸候,让他们建立领地国──封国。(社)17.礼法
答案:礼法即以法的形式维护以君主为首的统治秩序──“礼”。18.思维方式
答案:当一个地方或某个民族的思维经过一代代流传而基本稳定下来,成为习惯,并此有自己独特的形式,这种思维方式就叫做思维方式。
(载)19.社会论
答案:社会论是专门研究解决人际矛盾、协调人际关系的理论。(哲)20.仁
答案: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表现为“爱”。但与“博爱”不同,其“爱”是“有差等”的,包括两种:上对下之“爱”,含情爱和恩爱(关怀、同情、支持、扶助、指导,等等;下对上之孝,含情爱和敬爱(尊敬、报答、服从、仰慕,等等)。(哲)21.意境尚“不隔”
答案: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要用词准确,形象鲜明,感情浓郁,自然清新,能在读者心中出现深刻清晰的境界。(文)
22.典志体
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以及与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史事的史书体裁。(史)23.静寓意动的功能
答案: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艺)24.心物对应
答案:即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的共鸣和感应的关系。(艺)25.以大观小
答案:这是中国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创作者不是把图形“画”在纸上,而是身临其境,亲自去“造就”自然。(艺)26.智圆行方
答案:圆,是中国道家“环”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学的理想规范。圆是“和”,方是秩序;圆是共性,方是个性;圆是心体,方是意象。智慧来自多种信息的吸收消化,故是圆;行为应该恪守一定的规范和道德,故是方。(特)27.中国文伦充满理性
答案: ⑴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⑵人文主义的体现。(特)28.文化程式
答案:文化程式指的是将某种行为简洁代、符号化,以便向人们传达一种较为固定的信号,帮助人们理解文化的内涵。(特)29.硬文化 答案:硬文化,又叫物态文化,是以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形式,如古剑、古瓷器,等等。(导)30.丝绸之路
答案:汉唐时与外界通商贸易的主要陆上途径。其始于敦煌,向西,出阳关和玉门关,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形成南北两条通路。两路交汇于昆化山北,出帕米尔高原,向西经伊朗高原、西亚、地中海可以一直到达罗马,与中国以西四十四个国家联系。(社)31.初始集团
答案:初始集团即人在出生后遇到的第一个群体。(社)32.采邑
答案:采邑是领主制时期伯爵一级领主从天子那里取到的“领地”。(社)33.政体
答案:国家管理体制。(社)34.思维
答案:思维即“人脑的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吸收到的信息进行重新整理加工、组合成新新信自的过程。(载)35.人性论
答案:中国古代对人性善恶及善恶性质的讨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重要理论之一。36.中和之美
答案:中国传统文学的特征之一。指的是在审美范畴中,内心情感的不偏不倚,以及矛盾对立面的和谐统一、相济相成的外在表现的美的形态。(文)37.方志体
答案: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体例。是专门记载各地或某一地理环境及风土人情的史书体裁。(史)
38.静寓意动的功能
答案:用隐笔说明说不清或不方便明说的事情,是含蓄。
39.狂狷
答案:狂是伸展、自由张开,放浪;狷是收缩、入律、约束。狂狷即既豪放又有秩序,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艺)40.中国文化充满理性
答案: ⑴从自然观发展为社会功能观。⑵人文主义的体现。(特)
六、论述题
1.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含有现代化的因素? 2.试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3.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的不同影响。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中欧人文主义有何异同?
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7.试析中国古代系统观的几种主要关系。8.试析“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
9.中国“和文化”是怎样消弥等级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的? 10.浅谈本课的学习体会。11.浅谈文化的含义和作用。12.试析中国古代农商的地位.13.概述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意义 14.试析宗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5.为什么小农经济在中国古近代得以长期存在? 16.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
17.试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优劣。
18.略论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19.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20.试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21.试论中国文化的性格。
22.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已名存实亡? 23.试析西方中世纪一直实行“嫡长继承制”的结果是什么? 24.中国“月令图式”的辩证性包含什么意义? 25.试论中欧人文主义的异同。
2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2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学具有“中和之美”的美学追求? 28.简述“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
29.中国“和”文化用什么方法消除等级存在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30.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形代化因素。
论述题答纲
1.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否含有现代化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系统思维、人际关系论。(特)
2.试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
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出现土地买卖,土地很快被兼并),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 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社)
3.试论宗法制对中西的不同影响。
中国宗法制瓦解于先秦至秦汉。汉以后是“多子分继财产制”,诸候因此不断被削弱,汉以后鲜有诸候造反,等于强化了中央力量。欧洲则长期保留宗法“嫡长继承制”,整个中世纪均如此。其结果:⑴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⑵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候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⑶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社)
4.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见课本第三章第一节一)(载)
5.中欧人文主义有何异同?
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
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哲)
7.试析中国古代系统观的几种主要关系。
⑴循环关系;⑵克谐关系;⑶“君臣”关系(现代系统论称之为“伺服”),即“主导”关系;⑷胜复关系,即平衡关系。(哲)
8.试析“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
⑴“雾失楼台”;⑵和虚成静;⑶虚实相济
(艺)
9.中国“和文化”是怎样消弥等级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的?
一种方法是进行道德宣化,倡导道德面前从平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平等的元素中,建立平衡关系──“执中”。(特)
10.浅谈本课的学习体会。
(随意谈)
11.浅谈文化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从时代的演进来看:转移和调节情绪,寄托情感→用“文”教育人→用“文”引导人类,使人类凝聚为一个整体。(导)
12.试析中国古代农商的地位.答案:农是古代农业国家的立国之本,但商是富国之途,只要条件具备,商必兴焉。“士农工商,国之石民”即概括了这个道理。因此,中国古代商业早在战国时即已兴起,以后都在按照古代商业的规律发展着。(地)
13.概述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及其意义
答案:黄河中上游华夏文化圈的形成:姬姓黄帝部落→华族和夏族→华夏文化圈;姜姓炎帝部落→融合进华夏文化圈。黄河下游齐鲁一带是以鸟为图腾的东夷各部落,他们开创的文化形成黄河东部的东夷文化(鸟夷)文化圈。黄河东西两大文化圈相向发展,在中原汇合起来,形成华夏共同体。其意义:农牧文化与游猎文化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文化与以 24 原始宗教为凝聚力的文化结合起来。(地)
14.试析宗族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对中国农村的影响──宗族大于法律;对城市的影响──(包括海外更多地是反映在经济上,形成一种家族连带关系。(社)
15.为什么小农经济在中国古近代得以长期存在?
答案:汉武帝行“推恩令”,社会出现“多子分继财产制”,土地不断被兼并(中国早在战国时即出现土地买卖,土地很快被兼并),又不断被分割,出现“富 不传三代”、“千年田八百主”现象。故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社)
16.试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答案:
一、意会体悟的直觉性;
二、“月令图式”的辩证性;
三、取象比类的推理性。(载)
17.试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优劣。
答案: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道德性,而人的道德性在人初生时就萌芽了,称为“善端”,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必”、“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在人长成后,可发展为“仁”、“义”、“礼”、“智”。荀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分两类,一是“天性” 是人兽共有的自然之性;一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道德性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伪”性。人要具备道德之性,就要“化性起伪”。(哲)
18.略论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答案: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 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哲)
19.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什么?
答案:中──和。“中”是个性,是区别于其他事、人、物的自己的特征,是立场,是不变,是清高;“和”是圆融,是接纳,是宽容,是变化,是平凡(平凡即“庸”),是与他人、事、物协调的品德。儒家讲“中”,道家讲“和”(庸),两者看似不同,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两者是相付相成,相互制约的。(哲、特)
20.试述中国古代文化系统内的动态性表现。
答案:⑴系统内的交互作用。⑵系统内的调节功能。⑶系统内的宇宙观。??(特)
21.试论中国文化的性格。
答案:中国文化的性格是封闭与开放交替出现,封闭时反省自己,形成个性;开放时则吸收外来信息,充实自己。否则,中国文化不可能进化至今,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导)(特)
22.为什么说秦以后宗法制已名存实亡?
答案:⑴地主制经济取代领主制经济,宗法统治失去经济基础;⑵中央集权式的官僚等级制取代宗法等级制,宗法统治失去政治基础。⑶ 多子分继财产制削弱了宗法继承制(嫡长继承制)。(社)
23.试析西方中世纪一直实行“嫡长继承制”的结果是什么?
答案:其结果:⑴没有牢固的宗族,或说宗族已经破裂;⑵领主制长期存在,欧洲长期分裂,由于诸候势力过大,从未被削弱,大帝国无法长期存在; ⑶领主制经济落后于地主制经济,但反而易突破,给近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带来方便。(社)
24.中国“月令图式”的辩证性包含什么意义?
答案:⑴带有有机论色彩的过程性思维;⑵注重关系的结构性思维;⑶“月令”图式──普遍联系;⑷缺乏严密论证的非知性思维。
25.试论中欧人文主义的异同。
答案:欧:产生于近代,是针对神学的产物。其提倡独立、尊严、平等、自由,以个人为主。中国:产生于古代,比欧洲早两千多年,甚至在周初就已萌芽。其是儒家的国家学说的基础,提倡和谐、道德,以群体为主。中欧人文主义相同之处是都突出人的文化和本质,只是视点不同而已。(哲)
26.试比较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答案: 西方:强调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印度:强调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强调统一。统一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也有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哲)
27.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学具有“中和之美”的美学追求?
答案:三点:⑴情理中和。⑵文质彬彬。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文与质、美与善的和谐统一;⑶善美相兼。要求真善美统一。(文)
28.简述“虚”在艺术上的功能和表现
答案 :⑴“雾失楼台”;⑵和虚成静;⑶虚实相济
(艺)
29.中国“和”文化用什么方法消除等级存在造成的人的内心的不平衡?
答案:一种方法是进行道德宣化,倡导道德面前从平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平等的元素中,建立平衡关系──“执中”。(特)
30.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形代化因素。
答案:随意谈。(可从道德、系统思想、人际关系等多个角度来谈)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名词解释
文化:指人类主体通过各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实现的对于自然和社会客体的适应、利用和改造。(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一切活动)。广义: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在利用、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客体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特指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
中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一是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二是,中国文化根深叶茂,有着异乎寻常的文化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历代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把选官和教育相结合。是一种社会智商、能力的培养、选拔、使用的社会性管理制度。科举制有隋朝创立,完备兴盛于唐朝,衰落于明清。
民俗
民俗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民俗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维类型和价值观念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内容。体现在衣饰、饮食、节庆和婚姻家庭方面的民俗文化。
一.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1.文化的特征
(1)同一性(2)时代性(3)民族性(4)地域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源流和环境
(一)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1.多态的地形、地貌 2.多样的气候环境 3.辽阔的地域 4.多民族的融合
(1).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
(2)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交融(一枝独秀、自成一体、具有很长的生命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社会政治环境 1.社会政治环境特征(1)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2)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
2.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度
宗法: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系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其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2)分封制度(3)宗庙制度 3.社会政治环境影响
(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血缘关系;上下等级关系;集体主义。
(2)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3)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4)农耕,伦理和政治型文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
1、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与宗教崇拜
(1)殷商神本文化:形成正式的祖先崇拜
(2)周人敬天保民:从神本文化到人本文化的转变:出现了礼制和早期文字形成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传统文化最终形成
(1)学术学派的先后出现(2)出现了私学(3)政治上封建制开始形成 第二阶段:秦汉时期:中国思想传统文化的最终形成
1、文化的大一统:政治、经济制度的统一。
2、文化的统一:文字、度量衡、焚书坑儒
3、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易》《诗》《书》《礼》《春秋》为儒学经典
4、经学对中国思想传统文化的影响:确立了儒学思想正统化,制约了我国多种文化的共同发展。
成就:赋的形成,天文学、医学有所发展。
第三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元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1、道教的产生和佛教的传入,儒、佛、道共同存在。
2、玄学的兴起
3、佛教艺术的形成
第四阶段:唐宋元时期,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繁荣高峰期
1、理学为代表的思想产生
2、政治经济制度得到完善
3、文化高度发展成就巨大(1)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散文(2)科技、四大发明、天文学、医学(3)经济繁荣
第五个阶段: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史籍、小说著作的出现:《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四. 多民族文化融合
1.民族文化类型
(1)北方游牧民族(2)中原农耕文化(3)南方山地游牧文化
2.民族交流
(1.)汉唐时期:北方匈奴大规模南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北方民族大量南迁。少数民族大规模的融合。(3.)宋元时期:蒙古族入关。(4.)明清时期:北方满族入关。
3.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的融合。
途径
(1.)大规模战争。(2).经济贸易:采用茶马互市。(3).民族迁徙。(4.)边疆政策:采用和亲。影响
(1).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2.)促进了民族融合。(3.)保证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4.中原农耕民族同南方山地民族的融合。
形式
(1.)少数民族迁徙。(2.)汉族移民:兵屯、民屯 作用
(1)多民族国家统一和发展。(2)促进经济交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耕文化的发展。3.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五.中外文化交流
(一)中外文化交流的阶段
1.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佛教的传入和传播。
2.宋元时期:四大发明向外传播,伊斯兰教的传播,西亚农作物的传入。
3.明清时期: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学科技到戊戌变法学政治再到新文化运动学思想。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1.地理环境(1)中国:大陆农耕文化(2)西方:海洋文化 2.经济上(1)中国:农耕经济(2)西方:商业经济 3.思想上(1)中国:儒家伦理思想(2)西方:宗教文化
4.哲学上(1)中国:整体思维、辩证统一(2)西方:逻辑抽象思维
5.社会价值观、道德观(1)中国:求同,重视集体利益,中庸思想,重义轻利,:强调天人合一
(2)西方:求异,重视个人利益,特殊性思想,重利轻义,征服自然
4、社会习俗(1)中国:注重民族习惯(2)西方:注重社会文明
5、法治上(1)中国:等级特权(2)西方:民主法治,6.生活方式(1)中国:男尊女卑(2)西方:男女平等 7.饮食习惯,语言,服饰等
(三)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候、地理位置和土地的差异。(1)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本质区别(2)物质生产的差异
2、文化的模式差异(1)中国:农耕伦理型政治文化(2)西方:宗教政治型文化
2.文化思想:西方以宗教思想为主导,中国则是以儒家思想作为主导。
3.经济基础的差异: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而西方则是工商业贸易经济。
六.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一)类型:大陆农耕型、伦理政治型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强调统一性和延续性(1)政治的统一(2)民族的融合和凝聚(3)文化传统的承袭
2、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1)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2)关注人:行为,道德规范(3)尊重民的民本思想:一是肯定民是邦国的基础本根;二是,主张君为民主;三是,“固本”与“宁邦”
3、重群体轻个体,强调集体主义(1)家族本位(2)家族精神,(3)宗法集体主义原则(4)追求社会价值
4.重人伦轻自然(1)重视社会的发展而轻视自然(2)重视社会道德忽视自然科学 5.崇老尚古,保守
七.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基本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力,自强不息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特点
(一)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1.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人本主义:以人为本(1)把人放在一定的关系中来讲一个人应该如何负起自己的责任(2)强调个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主动性(3)道德第一:品格 “天理”的基本内容是仁、义、礼、智等至善的德行。
(二)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三)厚德载物与中庸尚和
(四)经世致用,刚柔相济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社会功能
(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和团结
(二)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建康人格的精神动力
八.中国传统哲学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的提出 2.春秋战国时期:我过哲学的形成
派别。先秦之学:社会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探讨人生
3.西汉经学,宋明理学(1)两汉经学:如何实现国家大一统问题,信善论,三纲五常(2)魏晋玄学:探讨事物的相对论(3)中国佛教哲学,解决心的问题(4)宋明理学(5)实学,学以致用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及其思维方式
特征
1.浓郁的政治伦理色彩
2.重唯物辩证与重直觉的思维传统 3.强调言行一致与知行合一
4.重视人际和谐,天人合一的传统 思维方式
1.重经验,重直觉
2.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缺乏科学精神。
九.中国传统宗教
(一)宗教的形式
1.原始宗教
(1.)自然崇拜(2).图腾崇拜(3).祖先崇拜,鬼神崇拜 2.封建社会:把政治和伦理宗教相结合 3.道教和佛教
(二)中国宗教的特点
(1)多宗教(2)宗教具有浓厚的伦理化色彩
(三)道教的来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族宗教
道教形成的背景
1.统治阶级利用宗教
2.佛教的传入所形成的竞争 3.东汉末年社会腐败
道教的思想渊源
1.古代宗教和神仙传说:祖先崇拜,鬼神崇拜
2.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核心,运用老庄之学儒家与阴阳五行思想:吸收儒道思想
十.中国传统教育
(一)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学思并重、循序渐进2.温故知新3.由博返约4.教学相长、长善救失5.启发诱导6.言传身教
(二)教育机构及其特征
官学
1.学在官府:国家垄断,教师是官员
2.太学:古代的大学,西周已有其名。国家学校最高级
3.国子学:中国古代社会为贵胄子弟而设的最高学府。贵族学校最高级 4.国子监:汉魏以后历代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
5.府州县学: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官学既乡学。目的: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私学
1.私学:民间或私人创办的与国学相适应的学校类型 2.家族学校:私馆
家族式学校:私塾 3.设立私学的作用
(1)几乎完全承担了蒙养教育的任务
(2)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作出了贡献(3)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书院
1.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他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
3.作风
(1)刻苦学习、深入钻研(2)注重创发、提倡求真(3)师友讲习、自由讨论(4)修身养性、重在做人(5)尊师爱生(6)关心时事、学政兼论
(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
1.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强调道德第一位
(1).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2.)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3).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实用价值
2.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
(1).教育是必要的(2).在教育中德智相结合 3.注重内省与内求,强调学习的自觉性 4.强调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层面的结合 5.教学的灵活性
6.强调教育和实践相结合
十一.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一)中国古代文学特征
1.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强调文化的导向教育功能。2.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3.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
(二)中国古代文学地位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经历了长达3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人们用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成就。
(三)中国传统文学的特征
1.诗化、理趣、意境 2.气韵生动与虚实相生 3.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4.“和”与“中”之美
(四)中国传统文学地位
中国传统艺术有着相当高的成就,不但思想内容深邃,形态上也表现的瑰丽多姿,中国传统艺术主要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代表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
十二.中国传统史学
(一)我国史学的体例及其代表作
纪传体
1.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2.《史记》:分为12本纪,10史表,8书志,30世家,70列传 编年体
编年体是按照年,月,日的时间顺序来记载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左传》《春秋》《汉纪》《资治通鉴》 纪事本末体
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典志体
1.典志体又称“政书体”,是记载历史典章制度及其沿革变迁的史书体裁 2.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 3.《唐会要》《五代会要》 4.《永乐大典》
(二)我国史学的特点和地位
特点
1.我国史学占有崇高的地位,仅次于“经” 2.史学成果丰富、数量巨大 3.发挥了特殊的社会功能:教化 地位
1.史学充分的总结了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 2.详细的记载历史史实,使我们正确了解历史 3.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体部分
十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一)民俗文化缺失的原因 1.社会经济转型对民族文化的攻击 2.外来文化:饮食习惯、服饰 3.大众传媒的影响
4.国家政府的政策对民俗的不重视
(二)如何继承民俗文化
1.创新理念。
要把优秀的民俗文化与促进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机结合起来,与地方经济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传播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2.建立队伍。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民俗文化的专业工作队伍,在加强配备、合理使用、精心培养上下功夫,使其成为民俗文化发掘的行家里手。3.巩固阵地。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文化场馆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对干部群众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开展民俗文化技能传承培训,对民俗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褒扬新风尚,鞭挞假、丑、恶。
4.发展经济。
当今社会,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最高层次竞争力的战略资源,要提升地区的品位,提高当地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要在发掘文化资源,发挥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通过创意因子,把发展文化作为提升综合实力的突破口。比如说香包,过去只有在端午节时才戴在孩子的身上,寓意祛毒避邪,现在则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品,寓意也拓展为给小孩祈福、给老人祝寿、替男女传情等,可以按不同对象、不同节令、不同场合制作出不同的香包。这都是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十四.中国传统科学技术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实用性:均和农业生产政治制度有关。2.整体性:科学研究看整体不分科。3.直观经验性:凭经验。4.片面性。
5.封闭性。科学不足,技术倾向严重;不开放。
(二)中国近代科技滞后的原因
1.专制制度本身的局限性。2.没有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3.闭关自守政治化倾向过于严重。4.政治伦理型文化。(1)实行文化的高度专制。(2)严格控制思想。5.教育:以科举制为主制约科技的发展。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
2.禅宗:始于菩提达摩,是中国佛教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宗派,是典型的中国佛教,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标本宗旨 3.宗教: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与社会,并对之敬畏和崇拜
4.宗法制:古代为解决职权、财产分配而建立的维护世袭统治的血缘宗法制度,是由古代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产生于商代后期,西周时完善
5.姓与氏:姓由居住的村落或所属部落名称而来,氏由君主分封的地方、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谥号而来
6.拱手礼:双手和握,右手握拳,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的一种见面礼仪 7.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是指导一个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思想
8.天人合一:最早产生于先秦,经汉唐发展,由宋代张载提出的关于人与整个宇宙关系的思想理念
9.四谛八道: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为四谛,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为八道
10.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唉一切物类 11.厚德载物:以宽厚之道德心包含万物,对待事物由兼容并包之心
12.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13.七出三不去:“七出”指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恶嫉、多言、盗窃。“三不去”指千贫后富、无所归、三年丧
14.礼制的精神:本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一种仪式,后被加工改造,升华为一种社会理想,然后实施推行,漫漫孕育了一种精神,包括维持社会秩序的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等精神
15.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二、简答
1.简述道家与道教,并谈谈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道家是学术学派,不是宗教。但道教在理论上却紧紧依托于道家,道家宣扬清静无为、超凡脱俗,道教在此基础上再行演绎,形成出世的人生观,道家思想是道教直接吸收的思想养料,道家和道教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紧密 2.宗法制有哪些内容和特征?
答:宗法制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宗庙制。
特征:①家天下的延续 ②封国制不断 ③家国同构 ④忠孝相通 3.谈谈“中国”一词的演变情况
答:“中”即中部,“国”即城邑,“中国”即居于中部的城邑国家,晚明情初之际,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称明清帝国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 4.取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基本要求:顺口、简单、有含义、忌讳:忌祖先、先贤名字、忌太时髦、忌生冷字、忌多字、忌字体单调重复
5.有关佛教的语言有哪些
答:世界、实际、平等、现在、刹那、清规戒律、一尘不染、三生有幸、一针见血、天花乱坠、相对、绝对、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6.谈谈中国远古的宗教
答:①自然神崇拜:日、月、山等
②动植物崇拜:动物有灵性
③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
7.姓氏、字、号的文化特征是怎样的?
答:①姓与氏合二为一
②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也称表字
③是人名之外取的别号,往往带有艺术色彩和寓意,名人雅士自己取的号叫“雅号” 8.解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礼仪的关系
答:中国传统饮食与礼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食礼是一切礼仪制度的基础 9.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几种礼仪
答:①行走之礼: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趋礼即是晚辈见到长辈低头小步快走
②见面之礼:拱手礼、跪拜礼、揖礼
③入座之礼:尊者西席,主人作陪东席,年长者北席,晚辈陪坐南席,虚坐尽后
④饮食之礼:迎宾(接风、洗尘),送客(饯行)与人共饮,莫先起觞,鱼人共食,慎莫先尝,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投骨于狗
⑤拜贺庆吊之礼:诞生(诞生礼)、成年(成人礼)、婚嫁(婚礼)、死亡(丧礼)10.中国道教的形成与发展是怎样的?
答: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由神仙方术发展而来,最具汉民族的特点。道教起源虽早,但它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却是在东汉中晚期之时,标志是民间秘密组织的产生和原始经文的形成。这一时期形成道教的量大分支,一是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一是于吉等人创立的太平道。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是道教的兴盛时期,自宋以后,南北天师道合流,宋以后的道教流派以全真道、净明道、正一道为主,净明道在元以后归入正一道,全真、正一两派明清以来历世相传,流传至今
三、论述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其糟粕?
答:特征:①统一性和延续性 ②人文精神和民本主义 ③重群体轻个体 ④重人伦轻自然⑤崇老尚古
如何继承与发扬:①继承传统,深化之前的改革
②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③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2.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为什么一些反人性的东西,如女人裹足、一夫多妻、太监等能长期盛行,试加以分析。
答:⑴男性女性化文化分析:从经济基础来看,农耕经济(女性的精细与忍耐);从政治体制来看,封建君主专制(三纲五常);从意识形态上来看,佛无性,道阴柔
⑵男性无性化文化分析:①受道家思想影响 ②传统观念认为女人是祸水 ③儒家轻视女人 ④中国江湖,义字当先,重色轻友,为人不耻
⑶中国女性人物文化分析:①对女人看法普遍不好
②传统女性素质教育:男女授受不亲、贞洁、美仪、柔顺、怯、轻、女子无才便是德、为人妻受妇礼 3.现代商务活动中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有哪些?不雅的又有哪些?
答:⑴站姿:男:(切勿无精打采,东倒西歪,忌弯腰驼背,肩一高一低)女:(忌两脚叉太大,交叉站立)忌两手插口袋,双手交叉在胸前,忌不停的抖腿,忌勾肩搭背
⑵坐姿:(端庄、文雅、得体)不能跷二郎腿、东倒西歪、脚伸得远、架在别人桌椅上,忌两手夹在腿间、放在臀下,忌双手交叉于胸前
⑶走姿:(稳健、轻盈、有节奏)身体直立,目视前方,双手前后有节奏的摆动,男忌扭腰,女忌扭臀,忌走路摇头晃脑,忌走路内外八字,忌放声,忌步伐过人、手插口袋、手叉腰、大甩手
4.请你分析一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答:①地理气候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地理、气候环境的区域性差异,客观上构成了多民族共居、多种经济成分互立、多种文化类型并存的物质基础。例如:中原地区地理气候环境相对优越,因此形成了各民族内聚、多文化类型融合的历史趋势,从而出现了中华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多元一体格局
②经济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环境复杂多样,加之其他原因使得早期农耕文化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诸多土著文化互立并存,并像话吸收邻区文化因素共同发展的历史特征。例如:夏商周三代灿烂夺目的农耕文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打上了最为深重的底色
③创造主体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远古文化族团的分布,华夏与四夷的分立及其重新组合,秦汉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共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极其发展。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元朝和清朝时期政权统治者虽为少数民族,但他们创造主体积极采取一系列举措,学习汉族文化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宗法制度盛行不衰的君主专制制度高度发达为显著特征的古代社会政治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第一,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发展特征,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范式的形成;第二,专制制度的充分发展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第三,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的结合,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5.中国古代节日有哪些?各有哪些习俗?文人创作的诗词有哪些?
答:⑴春节:习俗:扫尘、贴春联、守岁、放爆竹、拜年、吃饺子和年糕;诗词: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⑵元宵节:习俗:吃元宵、送花灯、猜灯谜;诗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⑶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出游;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⑷端午节:习俗:戴香袋、吃粽子、赛龙舟;诗词端午临中夏,时请人复长
⑸七夕节:习俗:拜织女,吃巧果;诗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⑹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⑺重阳节:习俗:登高望远、采摘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期末一级复习资料
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
一. 周文化与儒家文化的缘起
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的文化转向
殷商西周时期巫史勃兴,巫史垄断神坛,执掌学坛,不仅奠定了中华文化黎明时期的繁荣格局,对后世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系列特点:(1)学术与政治纠缠(2)神学与科学交织(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4)在社会科学方面文,史,哲汇通。2.周文化对儒家学说的影响
(1)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
首次提出“德”的概念,作为统治者“宜得宜民”的理论依据。“德”具有宗教,政治,伦理等多方面的理论内涵,其中伦理为核心。统治者只有自身修养达到“德”的境界,才能实现“宜得宜民”。(2)制度创新:宗法建构
天子,诸侯,卿大夫,血缘关系(3)政治思想: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
周公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和制度的制定者,他的政治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影响表现在:
a.“明德慎罚”,“敬德保民”思想是孔子“德政”思想的渊源 b.周礼主要是有关社会等级秩序与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度性规定。孔子推行的“礼治”正是对周公遗风的发扬蹈厉。
二.孔孟与儒家文化的产生
1.孔子学说及其传播
(1)孔子成就
A.创立儒家学说
孔子儒家学说的特点:a.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b.具有积极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现实c.看重下层民众的力量,主张实行“仁政”,关心人民生计,有一定民本主义色彩d.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e.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
B.推动平民教育发展 C.整理古代文化遗产
删定《诗》《书》,修订《礼》《乐》,赞《易》,修《春秋》
(2)基本思想
A.仁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
仁的内涵:
a.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 b.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c.最完全的人格内涵 d.人道之根本 B.礼制思想
孔子认为只有正名才能挽救礼坏乐崩的局面,才能复兴周礼。他提出正名思想,是为了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
a.将周礼的肯本归纳为正名思想,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更理论化了
b.强调道德教化 注:礼的辩证看法P49 C.认识论思想
a.强调以知(智)为认知手段,“学而知之”是孔子认识论的主流 b.重视耳目见闻,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c.强调知行合一 d.学思结合等学习方法
D.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2.孟子学说及影响
(1)基本思想
A.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仁政 就是从根据这种本性提出来的。不忍人之心又叫恻隐之心。除此之外,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知之端也。”
据此,孟子还提出了一套修养方法: a.“反求诸己而已”,也就是主观的反思,保持四心; b.“养心莫善于寡欲”,尽量减少欲望; c.休养“浩然之气”;
d.“求其放心”,如果有了违背道德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天赋的本心,把它找回来。
B.良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获得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良能”。他认为,“问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就是说,学习知识没有别的途径,只要把他放弃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他还说,“尽其心矣,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是说,只要充分发挥天赋的四心,就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本性,进而了解到天的意思,掌握天给人们安排的命运。
“尽心”,即孟子所谓的“思诚”是“天之道”,即天的根本法则,而“思诚者人之道也”,忠诚地实行“诚”是做人的根本法则,“诚”的中心内容是“善”,“思诚”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明乎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不必依赖于客观存在,只要在主观上做到“诚”,即“明乎善”,万事万物就都具备在我心中了。
C.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
D.“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
主张推行“井田制”,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办法,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辉煌命题。民本思想的论述有: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
孟子的上述思想达到先秦民本思想的最高峰。
注:孟子井田制的实质P55:孟子一方面希望用这种土地制度来限制由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另一方面,又企图用这种剥削方式来束缚农民,把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以供封建领主的剥削。三.宋明理学的流变
1.北宋五子与宋代理学的开端和奠基者
北宋五子指:周敦颐(理学宗主)邵雍(象数学家)张载(关学领袖)程颢,程颐(理学的奠基者)(1).周敦颐
a.提出一种新的宇宙观
把道教的“无极”视为宇宙的本源,把儒家的太极视为无极的派生物,由无极而为太极,由太极的阴阳运动而生五行,由五行的运动而生万物,生男女,万物生生变化无穷。他构制的《太极图说》建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男女”——“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
b.提出一种新的伦理观
以“诚”为最高道德伦理境界,更进一步将《太极图说》的宇宙图式与“诚”——“几”(善几,恶几)——“德”(爱宜礼通守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范畴勾通起来,从而显示了理学释道宇宙论,认识论的理论成果以构造伦理哲学的基本趋向。
还提出了“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2).邵雍
以“太极”为宇宙的本体。他指出太极为心,以心为太极,则万事万物生于心;宇宙的法则就是我心的法则;人的认识不在于如何把握客观世界,而是如何认识自心。这样,邵雍便将儒学原来的经学传统转换为心性之学,从而为理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3).张载
他开创的关学和周敦颐的濂学,二程的洛学,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力学的四大派。他的名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是一位唯物论的气一元论者,他以“气”为本体,解说了宇宙万物的形成变化过程,驳斥了原始迷信到释道理论的各种唯心主义。然而,他和其他理学家一样,更为关注的是重建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孔孟之道。他深入探讨了天(宇宙)人(万物)合一的关系,代表作《西铭》使伦理学获得本体论的论证。他提出的“心统性情”,“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德性所知”与“见闻所知”等命题是理学基本命题。(4).二程
2.二程的天理论:伦理的本体化
构造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认为封建制度和伦理纲常都是天理的表现,要顺应天理,所以要严格遵循封建秩序。他们把封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伦理原则,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程颢:主观唯心主义,开启了陆王心学。
认为理心一体,万物皆在我心中,不需要认识了解客观世界,只要认识自心即可。
程颐:客观唯心主义,开启了程朱理学。
认为理重在指客观事物之所以然,一物须有一理,但一物之理即是万物之理,所以万物之理就是一个天理。强调形而上于形而下的区别。
3.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1).自然观:坚持并发展了二程的理本论,特别是程颐的理气说,认为理货天理是宇宙的本原,天地万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基本的理产生承载。在宇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问题上,着意发挥“理一分殊”的思想,认为“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源”。
(2).人性论:继承和改造了张载,程颐等人的思想,把“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纳入自己的体系。朱熹认为性是天理的体现,人是禀气而生的,万物也是由气而构成的。天性之命和气质之性分别的意义在于强调人的根本使命就是要克服人类的那些本然的劣根性,即要在其气质之性上下功夫。
(3).修养论:大体继承二程特别是程颐的思想而又有所发展。在持敬问题上,朱熹把程颐的“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两大修养纲目发挥为“持敬说”和“格物致知论”,认为敬是为学修养的立足点,居敬不是目的,只是功夫,居敬的目的是“穷理”,而穷理又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格物”指体验作为外在性规范的天理,“致知” 是指悟到伦理本体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格物”到“致知”实际上便是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主动欲求,即伦理学上的“自律”。
影响:经朱熹构造,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理秩序为本体轴心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其价值在于总结先前儒家学者的贡献,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与自信。注:王朱思想的异同P69 4.“宇宙即吾心”:陆九渊心学
从“吾心即宇宙”出发,陆九渊进一步提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礼也。”心和理是同一个概念,同为宇宙的本源。人的仁义礼智四端也是天赋予的,是人内心根本就有的,不用向外探求。
他认为,“自存本心”是人生的基本功,只要自存本心就能充分了解和认识天下事物和其理,做到一理通则万理通。所以,人最重要的就是向内用功,发明本心,按照发明本心的理来做,一言一行,自然都是对的,都是按照圣人的指导去做。
陆九渊的观点来自程颢,也继承了孟子“尽心”的学说。他主张“安坐瞑目”,显然收到佛教“顿悟”修炼方法的启示。5.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1).以“心”为主体
张载建立了理学,朱熹集大成,而王阳明则造成理学的瓦解。“心学”是一种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王阳明的“心”本体论,以心为万物主宰,进而从主体的角度去关照万物。他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指明了人是世界的主体。
立足于心的本体论,王又提出了“心即理”“心外无理”等重要命题。既然人人有心,人人心中也就有理。以心去裁判外间事物,一切是非价值便有了重估的必要。是与非,不听任于众口之然否,而定于吾心之会契与否。“满街圣人”即是证明。(2).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知行合一也是强调主体实践(道德行为)的能动性。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义处即是知”,这实际上是把一切道德归结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他还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为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王还提出了“致良知”的纲领性口号。良知是本体,就无待于外,“致良知”也就意味着在自觉的伦理行为中,去证实,肯定和扩展人的存在,“致吾心之天理于事事物物”。这就在强调伦理学的意识自律的原则上,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历史责任感和道德的自我意识。(3).学说影响
王的初衷是要修补由程朱理学僵化造成的封建意识形态的缺漏。他的“破心中贼”论鲜明地表露了他巩固封建秩序的宗旨。但高扬人的主体性,否认外在规范管辖“心”禁锢“欲”的必要性,也造成了对正统思想的一种反叛。陆王心学较程朱理学更有思辨色彩,对后世主张独立思考,冲破“坐而论道,不求开拓进取”的学术之风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他对人的能动性的认识是全然唯心的,他把这种能动性仅仅归结为人的仁爱之心对他人及天地万物的爱怜,以及由此情感而产生的仁民爱物,修齐治平等伦理,政治行动,而完全不领会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的意义。
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
一. 老子:道家文化的创始人(《老子》又道德经)“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宇宙论。
1.老子的宇宙观
(1)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
A. 道创生万物的具体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一个阴阳未分的混沌的宇宙,二:阴阳二气;三:蕴涵阴阳二气于一体的“和”合之气)衍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B. 无中生有的过程,但绝不能归结为唯心主义。C. 道与万物运动的永恒过程:由于万物的复归,D. 力,孕育着新的事物,酝酿着另一轮循环过
程。
(2)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A. 道不仅是万物之源,而且为万物提供“自然主
义”的普遍法则。(自然:自己如此,本来如此,自然而然)B. 深层观念:自然的便是最尊贵的,自然是最
高的价值,也是是事物存在于发展的最佳状态。
C. “道”创造万物和成就万物并不含目的性,从不
将万物据为己有而宰制之,也不试图得到回报。(“玄德”,即最高的品德)
2,老子的辩证法(是中国最古老而庞大的辩证法体系)
第一次提出了系统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最著名的命题“反者道之动”(揭示了“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核心规律)(1)反者道之动
A 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
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就在事物的内部,它们是自己运动,自己变化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B.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总规律:反(其一: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事物的发展往往是盛极必衰,乐中生悲,否极泰来;其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其中蕴含着更始新生的观念)
重大贡献:第一个揭示了这种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并把它看做宇宙万物运动的总规律。
时代局限性:只发现了这一规律的循环性,而没有发现这种循环中还有前进和上升。
3老子的处事方法: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
老子不崇尚刚强,不主张从正面积极进取,而是以柔弱的,反面的姿态出现,应当说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并非总是有效的,有其局限性,从思维方式上看属于辩证思维中的逆向思维。
4.老子的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
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特征:从自然现象中确定社会,人生的法则。(1)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自然无为”: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具体内容:
统治者要少私寡欲; 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
从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出发,老子描述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这种思想实际上表达了老子对当时列国争强,权贵者贪得无厌,物欲横流社会风气的强烈不满。当然,老子为了让人们保持纯真质朴的天性,主张放弃先进的文明成果而不用,这种对待文明成果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但是它所表达的“返璞归真”,知足常乐的价值取向值得当今人类深思)(2)见素抱朴的人生观 观点: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于道德的自觉,而对道德的自觉恰恰表明了真朴的失落和人类自然天性的迷失。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方法:a.少私寡欲(私欲是污染心灵,损害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不是要灭绝私欲,而是主张恬淡为止,把私欲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使其不至于对社会和人的身心造成伤害。主张:知足,知止。
B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这里的慧智:心机,奸猾,狡诈,巧伪,不是出于人的自然本真之性,不符合自然的原则:大伪。二.庄子:道家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老庄道的理论重心不同:老子的道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味较浓,且特别强调道和反的规律,特别强调道的无为,不争,柔弱,处后,谦下等特性在社会活动中的策略性意义,而庄子则将道论的重心转移到讨论心灵的境界,追求精神上对世俗的超越。1.逍遥避世的人生观
(1)追求“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
要达到没有痛苦,实现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无己”“无待”。无己:从精神上超越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记社会和自我;无待:不依赖任何条件。
庄子关于精神自由的思想的意义;Page85(2)心斋,坐忘的修养方法
心斋:排除任何感觉,嗜欲,情感和思虑,停止任何器官和思维的活动,使心灵超然物外,保持绝对的虚静,安宁,凝聚与和谐。坐忘:摆脱形体对心灵的束缚,排除肉体感官产生的贪欲,停止思虑活动,摒弃心智作用而产生的机巧和诈伪。
道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摒除了世俗的欲望,观念,价值,规范的自由超脱的心灵或精神状态。(3)愤世嫉俗与安时处顺
A.庄子的哲学:一种寻求自我解脱和精神自救的哲学,是一种在乱世中如何做人的哲学。
庄子的避世只是躲避政治,而不是躲避人世,逃避现实。
不直接投身政治不等于不关心政治,处身于政治漩涡之外的庄子,事实上是以批判者的身份或反面的姿态来关心政治的(超越现实的方式)。
列国倡导仁义,正是社会道德沦丧的表现。庄子反对的并不是仁义本身,而是被统治者歪曲和盗用的仁义。
B.庄子倡导的仁义同儒墨宣扬的仁义的不同:其一是其真实性,不加任何虚饰和扭曲,其二是其自然性,即无目的,无意识性,丝毫不勉强,“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
安时处顺具体做法:不谴是非,不违逆众人,不伸张自己的意志,不以人力改变自然,不为外物而动心,不以喜怒哀乐好恶内伤其身,甚至对死生也无动于衷。庄子虽然在外在行为上采取了“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而在内心却时刻保持着超拔的意志和孤傲的性格,时刻没有放弃独立,自由的精神追求。
在现实中随遇而安,在精神上坚持自由和理想,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一个鲜明特色。2.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1)从怀疑主义开始,相对主义是其认识论的主要方法和特点。(2)观点:事物的存在是暂时的,变动不居的,它们的性质是相对的,不确定的,认识对象的不可捉摸性决定了它们是不可知的。(3)结论:“万物齐一,孰短孰长”,否认了事物的差别,从而也就否认了认识的前提。
(4)缺陷:庄子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夸大到了不是当的程度,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和质的稳定性,从而否定了认识的可能性;由于夸大认识主体的“主观性”,否认判断是非曲直有客观标准,这就使庄子最终陷入了诡辩论。
(5)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指出了事物性质的相对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和思路,是有贡献的。
(6)庄子指出,人们已经获得的认识成就都只是局部性的,他 称之为“小成”。在获得小成之后,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满足于这种局部的,片面的认识,误以为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最高的真理而停步不前,并对其他人的意见采取排斥的态度。
(7)成心:人们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极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局限,这种自我中心必然会使人产生主观成见和认识上的片面性。例:整个人类都习惯一人类为价值判断中心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以己养养鸟,非以鸟养养鸟。“
(8)庄子的某些比喻虽然有诡辩之嫌,但他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剖析确是深刻的,对于现代人的环境保护工作很有启发意义。三.黄老之学:道家文化的新形态 1.黄老之学产生的历史与学术背景
A.战国中期一部分热衷于为政之道的道家学者为适应当时的政治需要,将老子之学同春秋以来流行的“黄帝之言”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改造的结果;
B.学术思想互补,融合的结果;(随着变法图强呼声的日渐高涨,一些道家学者一改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开始积极地与统治者合作,将道家的理论同变法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他们打着黄帝与老子两面旗帜,用虚设假托的所谓黄帝之言改造了老子的学说,将探讨高深哲理,热衷社会批判,阐扬 清静无为和柔弱不争的处世之道的老子之学,改造为集中探讨如何才能富国强兵的为政之道的黄老之学,在社会实践中具有实用价值)C.从传统道家择取的“道”论的宇宙观,自然无为的方法论。2.黄老之学的学术特征
概括:道法结合,以道论法,兼采百家;黄老之学虽然兼采百家,但仍以道,法两家学说为主,其学说的最主要内容就是为法家的政治主张寻找哲学依据,用道家哲理论证以法治国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第一命题/基本思路”:道生法。道生法的具体涵义:page92 4.“因人之情”的人性理论
自私自利,趋利避害是人的自然本性(对人性问题的共同看法),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不可改变的,所以统治者在制定法律和政策时就不能试图违背它;
黄老之学揭示出人的好利恶害的自然本性,并论证了它的合理性,是为了对以法治国的政治主张进行理论论证。道家最反对的:认为的改变事物本来的状态和性质; 道与法联系起来:“因”(方法论)四。魏晋玄学与儒道合流 1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术
(1)反思秦亡教训与提出“无为之治”
陆贾“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为汉初的政治,文化定下了基调;(2)黄老之学的兴衰
黄老之学:以道家为基,吸收儒家;
汉初体系:A司马迁之父司马谈《论六家要指》B以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淮南子》(淮南鸿烈);无为新阐释:强调遵循客观规律,因时而动,建功立业,批评守株待兔的消极无为论;淮南子总结秦亡教训,批评法家专制主义,“背道德之本”,主张“上无苛令,官无烦治”“仁义者治之本也”提出“因民之性而治天下”的统治政策;
淮南子与吕氏春秋的不同:淮南子企图以道家“总统百家”,并且以这种“总统百家”的道家自居;
新道家与先秦道家区别的不同点:“纪纲道德,经纬人事”的积极人生态度;
2,名教危机与玄学兴起(1)名教危机
第一标志:名教的道德哲学收到全面挑战;
其他:制定的“君子风范”,妇德,妇言等封建礼教遭到全面冲击;(2)玄学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背景:汉代以来的仕进制度以察举,征辟为主,以维护名教为宗旨; 玄学发展自老庄哲学,经典:“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弊端:玄学家们对名教虚伪礼仪的抨击在客观上也助长了当时纵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社会风气;
实际开创者:王弼《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
代表人物:嵇康,刘伶;
道家精神外在:任性而为,放荡不羁;内在:逍遥处世,以达于心灵的自然超脱;(3)玄学的文化特色
A以探求理想人格的本体为中心论题;B从汉代的宇宙论转向思辨的本体论;
例:才性论正是从气质差异的内在把握上去诠释人的才性的不同; 魏晋六朝的“神鉴”风气深切渗透于同时代文化人的艺术价值观念与审美意绪(谢赫的绘画方法“气韵生动”,山水诗,隐逸之风)追求无为:并非本性,只是在理想无法改造,征服苦难现实面前所采取的一种维护自我的精神,维护人格理想的方式。五.道教的产生与特点 1前道教时期(酝酿期)
围绕“神仙说”,与神仙说泛滥的同时,又有黄老思想与神仙方术的结合;
2道教开教时代(东汉末年)
特点:道派繁多(南方五斗米道(天师道),金丹道,灵宝派,还有一些杂散道派),属民间宗教;
张角领导的太平道德政治目的:推翻“苍天”(东汉皇朝),代之以“黄天”(农民起义军的政权); 3道教确立时代(南北朝)
首用道教: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 作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宗教流派基本定型;
两晋后,由民间走向官方;唐代,繁荣昌盛;宋元明,无太多发展;明万历后,趋于衰退; 4道教的基本特色
(1)思想渊源(杂而多端)与宗教内容的本土性
道家哲学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与宗教理论主干,同时吸取儒家及墨家思想,还有远古以来流传于民间的巫术,神仙传说,成仙方术,谶纬之学以及黄老思想;(2)神仙世界的本土性
教旨:成仙;主神:早期多元性,中黄太一,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玉皇;宋代:以轩辕为始祖,称昊天为玉皇大帝,最高神;(3)教旨上的本土性
以长生成仙为目标,浓烈地表现出人的生存欲望,具有“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的“勇猛”气势,恰是中华民族重现世,重现实的民族性格的体现。5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功能
(1)它以“长生不死”的追求满足了人们惧死乐生的心理愿望;(2)构筑的“神仙乐园”满足人们对社会和谐安乐的追求这一心理愿望的功能,在乱世往往具有一种政治理念的色彩,成为人们革故鼎新的思想武器;
(3)在社会涵盖面上,道教是一个包括了宗教化的道家学说,神仙说和修仙方术以及民间疗病去灾的鬼道在内的多层次的宗教体系。在教团组织上,道教主要分为:上层神仙道教和下层符水道教;多层次的宗教内涵以及组织,传播方式使道教能适应不同阶层的喜好,需要与文化水平,而广泛的适应性又反过来强化了道教的内在生命力。六.主张超尘绝俗的佛家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创立最早,传入中国最早 1.佛教的产生,传播及三藏佛典的形成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释迦摩尼” 三宝:佛,法,僧,构成了佛教一整套完整的唯心主义神学思想体系及其庞大的僧众群团实体宗教组织; 传播线路或方向不同:南传佛教,北传佛教
南传:(1)在佛教派别分类上,属小乘佛教,亦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2)以巴利文经典为依据,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北传:(1)在佛教派别上,以大乘佛教为主,属早期印度佛教派别中的大众教派;(2)以梵文为经典,又称梵语系佛教; 2.佛教“三藏”典籍的形成与《大藏经》的出现
(1)“三藏”是指佛教全部典籍分为经,律,论三大部类;三藏法师:精通三藏典籍的僧人;
(2)大型集结:六次;第一次:五百集结;
(3)三藏典籍:大乘经,小乘经;大乘律,小乘律;大乘论,小乘论;
(4)《大藏经》的产生:南北朝:一切经;隋朝:大藏经;现存最早刻本佛经: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印的《金刚经》;《大藏经》第一次刻印: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71),历经12年;
(5)大藏经最初是指汉语语种的所有佛教典籍,现今泛指一切语种的佛教典籍,汉文,藏文,蒙文,满文,日文等;
(6)佛教典籍形成:a凡佛经皆非佛在世所有,一切佛经皆佛灭后佛徒所追述;b凡佛经最初皆无写本,念诵相传,凡佛经皆为翻译文字;
3佛教的基本教义(1)四圣谛与八正道
四:苦谛: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集谛:也称因谛,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贪嗔痴;灭谛,消灭烦恼与痛苦;道谛: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
八: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具体的修行原则,又叫八筏,八船;(2)戒定慧三学
佛教三学A戒(体系之首):数目:五戒(在家戒或居士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修行对象: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基本要求:诸恶莫作;B定;C慧;教理教义核心本旨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三学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途径之一;(4)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
因:也称业报,三业:身业(人的行为),口业(人的语言),意业(人的意念思想)生:六道轮回:三善道,三恶道;
对因果报应轮回的评析:佛教站在彻底的唯心主义立场,佛教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教义学说,对统治阶级压迫民众造成的种种不平等,对地主阶级剥穷人带来的种种社会苦难,具有极大的蒙蔽辩护作用; 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大区别:page112(5)慈悲行善与众生平等
慈:佛教慈悲,儒家仁爱,基督教的博爱; 众:体现为对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自然界的动物生命,都给予同样的关爱和尊重;意义:(1)对世俗社会消除等级特权,消弭人际关系的矛盾对立,对倡扬人类的互助友爱,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宗教启示作用;(2)对当代社会开展环境生态保护,尤其是保护动物生态资源,建构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4佛教的宇宙哲学观(1)须弥山与大千世界
主张宇宙空间无限论,大千世界包含着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世界”称“三千大世界”(2)色与空
色:有形质,能感觉到的东西;色蕴:广义的物质世界,狭义的指构成人的身体的物质;空:一切物质皆虚幻不实;佛教或佛门称为空门; 5四大皆空与不二法门
(1)四大:四界:地水火风,属性坚温暖动;
(2)不二法门:世间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统统没有质的差异,引申,认为佛教的认识论或方法论是最好的,是世间独一无二最正确的修行方法;
佛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范畴; 6佛教传入中国及其演变发展
(1)两汉之际:佛教由西域大月氏传入中国,东汉两百年间,只在上层社会少数人中间;(2)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迅猛发展
体现:A出家人众多,形成若干规模庞大的传教僧团;B译经事业兴盛,翻译佛经卷帙浩繁,数量巨大;C佛教建筑普遍兴起,气势恢宏,规模巨大。
(3)佛教发展原因探析
A国家分裂,政治黑暗,无休止的战争,持续不断的社会动2乱,饥荒,瘟疫普遍发生,社会困难深重,民众颠沛流离,痛苦不堪。所有这一切,为佛教势力在东土社会的传播蔓延,提供了非常适宜的政治气候和社会土壤;B人们对儒学思想普遍产生怀疑,社会陷入信仰危机,佛教乘虚而入,迅速走进人们心灵深处,成为人们摆脱苦难,寻求精神慰藉的心理需要。
对于统治者,压迫者来说,他们发现佛教提倡忍耐,教人安于现状,其“不抗恶”主义及其因果轮回那一套理论对他们压迫人民,维持统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利用价值,于是对这一外来宗教迅速加以改造利用,并把它作为巩固统治,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佛教的“人生苦海”,四大皆空,因果报应等宿命思想,同样成为统治阶级成员回避矛盾,逃避现实,进行自我内心调节的一种麻醉剂。
综上,佛教之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猛传播发展,不仅仅是被压迫者的需要,同时也是压迫者自身的需要。
(4)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鼎盛(历史前提: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政策宽松)
原因:A物质经济基础;B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佛教文化的长期积累;C相对宽松开放的文化政策。
表现:A中国佛教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了佛教的母地印度以及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地区,中国佛教的兴旺发达居世界第一;B宗门林立,流派众多,理论丰富,名僧辈出(主要有天坛宗,三论宗,律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C佛教的中国化基本完成(特别是在唐朝)
佛教中国化:外来佛教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一个被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改造,不断融合的自我变革过程;
以儒家为主体,辅之以佛,道思想的文化格局是在隋唐时期大体巩固定型的。
(5)宋至清:佛教发展的衰微期
变化特征:A佛教内部各宗派调和融通趋势加强,对相关教理教义的认识渐趋一致;B儒佛道三教合一在宋代彻底完成,佛教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维习惯之中,不再以异质面貌为人们所特别关注。7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
(1)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具有泛政治化特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形态观念;
世俗政治化表现:A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国家权力所直接支配控制。B以儒释佛,以佛合儒,佛教接受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改造而不断儒化。C佛教通过参与政治,服务皇权,体现出其“辅助王化“的世俗政治功能,d佛教僧人被置于严密的国家行政控制的监管约束之中,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宗教组织所应当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三武一宗”灭佛:皇权专制禁抑或取缔佛教的重大宗教政治事件 北魏太武帝,北周周武帝,唐朝唐武宗;后周的周世宗;
儒化:A以孝入佛B以佛教“五戒”类附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C儒佛合一的中国化佛教观(佛合于儒,儒改造佛,是佛对儒即宗教对政治的彻底臣服)
c参与政治,服务世俗皇权
A礼拜天子,臣服皇权B辅助王化,服务皇权政治(具有稳定社会秩序以“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性善”的特殊政治功能)
D 表现:建立僧官制度,设立自上而下的僧官体系管理全国僧尼;规范僧籍制度,严格剃度管理;规范游僧行为,加强僧人外出管理 8禅宗—中国化佛教的典型,彻底佛教世俗化的代表,是众多佛教派系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佛教宗派(1)产生及发展
开创者:南朝末年天竺僧人菩提达摩
分化:北宗,神秀;南宗,慧能;而后南宗取代北宗。
北:渐悟成佛:勤苦修炼,长久坐禅,循序渐进的修行方法;南:顿悟成佛:只要领悟到自己本来清净的心性,并在刹那间使内心自有的佛性显现出来,任何人皆可在瞬间成佛。(2)禅法思想:众生皆有佛性,皆可顿悟成佛
神秀代表印度正统佛教那种艰苦修行渐悟成佛的佛法传统,慧能的顿悟成佛代表了佛教中国化发展趋势的立场转换与自我超脱;修心方式灵活,成佛途径简易(3)对禅宗的简要分析评价
A禅宗思想体系以自悟自觉的“内在超越“为特征,其心性境界追求的是一瞬间超越自我而成佛的永恒,具有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特色; B禅宗否定一切外在束缚,打破一切观念执著,破除一切传统权威,一任本心,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C禅宗虽然具有某种宗教形式,但其破除念经,坐禅,礼佛等一切外在佛法束缚,反映出这一宗教派别具有一种浓厚的非宗教倾向。(说明中国传统社会欠缺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宗教观念的不发达性,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大特征之一)
9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影响(1)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弥补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内容;(2)对中国文字,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影响
佛经翻译—中国汉语的语言词汇;文学—佛经故事—极其丰富广阔的题材内容;汉译佛经流传过程中产生的变文,俗讲,语录体等,增加了中国文学体裁的新品种,新内容(3)对文化艺术的影响
建筑,雕塑,石刻,绘画,舞蹈,音乐等。(4)对社会民俗的影响
饮食,丧葬,民间节日,婚姻行为等(5)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6)天文,科技,医药,社会心理等 10中国佛教四大菩萨和四大名山
观音(大悲)菩萨—普陀山“海天佛国”;文殊(大智)菩萨—五台山“清凉佛国”;普贤(大德)菩萨—峨眉山“峨眉天下秀”;地藏(大愿)菩萨—九华山“东南第一山”,居四大佛山之首,“仙城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