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时间:2019-05-14 10:1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第一篇: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教师教学工作培训材料之一

韩再林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课堂上学生总有表现不好的时候?

为什么同一个班,不同的老师上课,课堂情况不一样?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我们需要一些什么样的方法?

二、课堂管理的方法:

1、和家长、学生的沟通。

作为家长,他们希望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有责任心、有耐心、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手上。那些相信你能把他们的孩子教好的家长通常更愿意配合你的工作。

作为学生,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很高兴认识自己;很开心教授知识。那些受到老师关注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好的表现。“亲其师而重其道”,当师生的关系改善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改善,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这是人的本能。所以,让我们从人性的本能出发,使用一些方法更好地激励学生。其中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开学的第一时间给学生及其家长写一封信。如下,有一个例子; 亲爱的--------家长:

我是河职院附属小学的---------老师。我要告诉您的是:在新的学年里,我很荣幸能够担任您孩子的-----教师。我非常期望在新学期里,我们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相互沟通和配合。同时,我也保证尽我能力去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让他(她)在新的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如果您在本学期需要我的帮助、或者您有任何关于孩子的问题,都可以及时和我联系和沟通。我的电话号码是:135------------。再次谢谢您允许我教授您的孩子。此致。

-------------------

2014-8-3

2、明确课堂常规。

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是普遍的,也是正常的。表面上看主要是学生的问题。实际是教师没有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课堂规则。在课堂上有章可循的教师所遇到的纪律问题就少一些。优秀的教师也会被课堂上的纪律问题所困扰,但是这种问题出现的概率比较低。他们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有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课堂规则。

我们就几类教师和有无课堂规则的情况进行一下组合,来分析一下会是怎样的。

(1)年轻、和善但无课堂规则和管理的教师,学生是喜欢的。因为课堂上是自由的。但一旦出现纪律问题,管理起来就有困难了。到最后就发展到没办法授课了。

(2)很严厉但无课堂规则和管理的教师,学生是害怕的。因为课堂上是没自由的。也比较少出现纪律问题,管理起来看是容易。但手段多半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这类教师最容易引起学生和家长投诉的。

(3)不管是年轻、和善的教师,还是很严厉的教师,当有了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课堂有规则后,课堂的情况就有了大大的改变。原因很简单;教的老师有章可循,学的学生有规则可守。如此,课堂问题就会减少,教学效率就会提高。接着就要谈谈课堂规则明确制定和持续强调的话题了:

(1)课堂规则的宗旨是什么?就是利用规则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说细点就是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2)课堂规则要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来制定,上不同的课,就有不同的规则。数学课和英语课的课堂规则肯定有差异的地方。而且,课堂规则的条款不宜过多,有五条就够了。

(3)有了课堂规则还只是纸上的,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和学生讨论规则的重要性:要指导学生如何遵守规则:和学生一起反复进行操练。对遵守规则好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要给予批评教育。

例:六(2)班数学课堂规则

1、上课前在桌面上只准备好数学课本、课堂练习本、草稿纸、尺、红笔和蓝(黑)笔。

2、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积极举手发言。都要做到“先举手、再发言”,而且声音要大。

3、4、专心学习,不玩东西,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不懂就问,不得抄袭他人作业。

5、课堂上的行动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3.在课堂上控制好情绪

教师在课堂上犯下的最低级的错误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难道教师不知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违反师德和校纪的吗?知道。怎么还是每个学校,每个学期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被体罚的学生“冒犯”了老师,挑衅了老师的耐心。这时,教师应该的是冷静、冷静、再冷静。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冲动了,被小学生的“小性子”行为激怒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小学生终归还是孩子,他们还不成熟,还会“调皮捣蛋”。这是孩子的天性。作为成年人的教师,应该知道这些。

老师们,请记住:在课堂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学生面前发脾气。一旦你发了脾气,你的形象在学生心里就受损了。“调皮捣蛋”的学生知道你为什么事发了脾气,他们就会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的。到那时,就受人欺负了。

老师们,还请记住:在课堂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一个学生所做的事真的让你很生气,并且超越了你的容忍度时,你该怎么办?请把你的手背在背后,请把你的舌尖顶住上颚,心里慢慢从1、2„„„

7、8往后面数数。数到心平气和为止。给学生一个台阶,也给了自己一个台阶。

4、化解课堂问题

一节课四十分钟,如果全部用在教学上,效率很高。但是很难做到时间全部用在教学上,总有一部分时间是用在解决课堂纪律问题上的。有的老师用时比较少,有的老师用的多。我们常见到,有的教师上课,后面站着一两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在被变相体罚:我们也常听到“小眼睛,看黑板、小嘴巴,不说话。”等等。

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在找学生的问题,那你看到的问题就很多了。你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就会减少。怎么办?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会化解课堂问题。

怎样的事是大事?在课堂上,一个学生打另一个学生:或有学生晕倒等等。这样的突发事件就是大事,那就要停下教学工作来处理问题了。

怎样的事是小事?可以不中断课堂教学工作而管理的事是小事。如:个别的学生在玩东西,两个学生在小声讲话,在做课堂练习时有个别学生在东张西望,有极少数的学生为引起老师的关注故意发出怪声。等等。类似这样的事,管不管?肯定要管。怎样管?就是“冷处理”。就是把有事化成无事。比如:对在做课堂练习时东张西望的个别学生,不要点名批评,只要走到他的座位旁,停下来看一看,就知道他东张西望的原因了。他可能是学具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有题不会做。老师不做声地帮他解决问题,一方面这名学生内心会感激老师,是老师给了他的面子,还帮他解决了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不动声色,对全班的教学工作就一点影响都没有。对为引起老师的关注故意发出怪声的极少数的学生,也不要大声点名批评。而是先用眼光盯着他,再让他站起来回答教学问题,或让他上黑板做题,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了。对玩东西的学生,也不要中断课堂教学工作去管理,看在眼里,记住心里。方便时就走到他的身边,没收他玩的东西。如果他自己意识到违反了课堂规则而改正错误了,那就是学生把小事化了了。老师又何必把小事化大呢?

5、表扬与批评

人人都希望他人能关注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人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赞赏和表扬。这是人性。同样的道理,学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表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对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有效的课堂管理的方法。例如:预备铃后,教师来到教室门口,会看到教室里的情况,有的同学做好了上课的准备。桌面上准备好数学课本、课堂练习本、草稿纸、尺和笔。在座位上坐好安静等待上课了。也有的学生还在课室里走动,还没做准备事宜。此时,老师是表扬前者,还是批评后者?肯定地回答:表扬前者。老师可以这样表扬“第二组的张鹏同学课前准备做得最快最好,还有第一组的谢芳同学,桌面摆放很整齐,第四组的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现很好。----------如此,老师没有批评一名学生,但老师希望看到的效果出现了,全班的学生都很快完成了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有少数学生有不好的表现是正常的,如果老师总是盯住表现不好的少数学生,口头上老是严厉批评。,全班学生的心情都会坏,和谐的气氛没了,教学效率就低下。

在课堂上,有少数学生有不好的表现是正常的。我们当教师的要清楚这点。要用表扬好的学生来提醒表现差的学生;要用鼓励好的学生来告诫不守规则的学生。

就是不守规则的学生比较多的班,也不要轻易用批评的方法,更不要轻易用直接点名批评的方法。批评人是容易伤人心的一种无奈的方法。学生也有自尊心,也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那么,是不是不管那些不守规则的学生呢?不是。要管,还要严格地管。但就是要讲究方法。比如:班上有几个不举手就发言的学生,老师就盯住最突出的一两个。下课后请到办公室去,只要他反复读和背《课堂规则》第2条。要他反复练习“先举手、再发言”。

请记住:多看学生的优点,多表扬学生的良好行为。就是发生了课堂上不能化解的问题,也不要愤怒发火。请在私下责备你的学生。

6.充实的课堂教学

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思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有作业的课,课堂的纪律问题就少些。为什么?学生有事可做,没时间违反课堂规则。

“无事生非”,就是指没正事做时就闹是非。社会上一些年轻人是如此,学生在课堂上也是如此。

怎么解决“无事生非”的学生?有一些方法供老师们参考:(1)、在课前备课时就要设计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各项活动。(2)、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都能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尽量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事做。

(3)、所有的活动都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4)、每项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两项活动要紧密相连。当完成一项活动后,要快速进入下一项活动中。

(5)、总要准备一到两个“附加活动”以防止之前设计的活动都完成了但还有剩余时间。

(6)、为提前完成活动任务的学生设计其他有意思的活动。课堂活动一个接一个,学生就过得充实。他们讨论教学上的问题,动手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学到知识。等等。

总之,在课堂上,要让每名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事做。要照顾到“吃不饱”的学生:还要兼顾到“吃不了”的学生。这两类学生是闹是非、坏纪律的多数。

第二篇: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安阳市钢二路小学 马媛媛

作为教师,每当在上课的时候,如果有学生在交头接耳、高声喧哗或者心不在焉的,这就表明课堂纪律出现了问题,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中通常会遇到的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加之这几年,家长在发展和培养孩子个性的同时,没有意识到孩子逐渐成为家中的“小皇帝”,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了,从而导致课堂管理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能增进课堂效果;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是个善于管理学生的人。同时,课堂管理也需要有合理的观念和技术作指导,它需要有物质层面的支撑、制度层面的规范,更需要有文化层面的蕴涵与渗透。

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老师认为,课堂管理就是严加管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即实施纪律约束。而实际上,课堂管理和纪律的意义不是完全等同的。课堂管理是鼓励和诱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行为和活动;而纪律则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应该遵循的行为标准,是课堂管理的一个方面。课堂作为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平台,这个平台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老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好课堂的作用,就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这个课堂环境很大程度上是靠老师来创造和维持的。在几年的教学中我有一下几点个人看法和感受:

一、要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但不能管得太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虽然当前的教育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室毕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公共场所,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认为,学生的自由发挥要跟有效的引导相结合,不能盲目地追求纯粹的自由。无论什么课,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严格要求是老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要求。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毕竟课堂不是军营,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

一。要做到“严而不死”,要求老师在纪律管理时充满人道关怀,具有人文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也不能承受的,就不要强加于人。因为教育在我看来是一种唤醒,是以人格唤醒人格,心灵唤醒心灵。

二、课堂要充满活力,但不能混乱得不能控制。

自由的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要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想的方向引导到教学中来。相反,如果不是思想和行为的活,而是行为上的乱糟糟,那这样的课堂就需要花力气来整顿纪律了。

美术课以动手实践为主,学生在绘画和制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讨论、交流的情况。为此,我给他们制定了明确的要求:专心听讲,动静分明。

我告诉学生,课堂上随便讲话是对老师和同学的不尊重,再聪明的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学习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而且,一个人的违规行为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因此,老师讲课时要专心听讲,不乱讲话。

作业过程中,允许学生互相讨论,但是要求他们把声音控制在只有两、三个人能听见的范围内。为了加深学生对声音大小的理解,我用了两种动物作比方:一种是呱呱大叫的青蛙,一种是嗡嗡细语的蜜蜂。我要学生想象如果大家都像青蛙一样放声大叫会是什么情形,然后再让他们模仿蜜蜂飞舞时的声音,这样,大部分学生在作业过程中都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音量,教室里几乎见不到学生大喊大叫的现象,偶尔有个别同学忘记了要求,旁边的同学也会马上把手放在嘴边提醒他收小声音。

课堂管理应该从对消极行为的控制转向对积极行为的促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强调的是希望学生去做什么,而不是必须禁止他们去做什么。消极的语言会暗示学生可能在此之前根本没有想到的行为。为了预防课堂内违纪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对某些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在课堂学习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如果回答正确,他就会获得成就感,他的正当行为就会受到强化,实际上也就抑制住了他的不正当行为。选择性强化也可以通过赞扬其他学生,即转移强

化来实现。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一般来说,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

“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

“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如果你能改正这个小毛病,他愿意再和你成为朋友。

“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

课间作为师生的放松和休息的时间,师生应共同参与,玩在一起,同时大大增加了师生的体质,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也对今后学生思想和思维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后,课堂就是热烈的。

三、彼此尊重。

学生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听你的,只有自己参与和表达,缺乏接受和倾听。缺乏了接受和倾听,成长和进步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这时更高要求就是相互尊重。

如果有迹象表明某个学生将出现不当行为,教师要立即使用非言语线索,给学生一个暗示信号。例如:可以给该学生一个眼色或一个手势,也可以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留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四、课堂管理的有序运行。

当课堂教学已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时,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风气基本养成,自控力、自制力都大大提高,这时可由学生自我管理。“管”是为了达到不管,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管理的最高境界。这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经验,使他们学会管理。同时加大教学

改革力度,采用各种方式,使教学都成为一个个开放系统,使教学贴近生活,从而不断形成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和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安康。因此,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课堂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与执行不能“一言堂”,不能只是老师自己说了算。要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课堂规范和制度的意义,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组织他们参与规范和制度的制订,并通过学生参与来执行相应的规范和制度。要促进学生从规范和制度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使他们成为制度和规范建设的主人,来共同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第三篇: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浅谈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摘 要】 课堂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程下教师课堂管理应与时俱进,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促进教学,使新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课堂管理就是为了解决课堂秩序问题,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组织和控制,使之围绕教学目标运转的活动。所以我始终坚信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更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关键。因此,我认为只要是任课老师,都要进行课堂纪律管理。

【 关键词】 课堂管理;课堂秩序;教学环境、管理措施

一、引言

20世纪中叶以来,课堂管理开始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大家的关注,它促进了有效课堂管理观念的变革。现代课堂管理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必须创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良好的课堂秩序。其次,课堂管理能促进交流,保持课堂互动。它作用在于激发并保持学习动机,培养自尊、自信、自律等个人素质。

教师上课,最怕的就是上课学生纪律不好,他们在课堂上讲话,搞小动作,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学不到知识,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有时候在改作业或测验的试卷时,有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回答正确,都没有真正掌握好。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一)老师自身的素养

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但不能给学生一种很随意的感觉,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我们需要给学生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但轻松不是放松,老师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说过的话、自己定的纪律一定要执行,决不能拖拉或因为自己一时的懒散而食言,这样不但会使纪律松散,同时在学生中的威信就随之减弱了。

(二)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教学的环境。教学情境有物质的,比如:教室的座椅、光线等;还有心理的,也就是课堂气氛,这是更为重要的。比如有的课堂气氛积极而活跃,有的则拘谨而刻板。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形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控制好课堂秩序的措施

(一)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师在控制课堂纪律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一放就乱”。根据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制定相应的纪律要求。例如,上课铃响停止以后,必须准备好文具书本,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上课;上课时有问题,发言之前要先举手,等老师同意后,才开始发言。规则是维持课堂秩序的准则,也是课堂学习管理的依据。因此,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应当建立教学常规,使全体学生认识到,这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便有了方向。

(三)在学生中设立典型

一个班级往往有几个比较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但也会有几个让教师很省心的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就要很好的利用这些典型。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可以在同学中找好榜样。有了榜样,学生就有了模仿的对象,行为方式的改善就有了具体的标准。很多老师不仅要注意树立榜样,而且注意让学生熟悉自己的体态语,因为老师的体态语在某些方面也指引着学生的行动。

(四)及时、灵活运用奖惩手段

及时运用奖励手段鼓励纪律好的学生,这是提高课堂纪律的有效途径之一。奖惩的具体办法很多,比如教师语言上的赞同与不赞同,表扬与批评,给予学生某种荣誉或取消荣誉,发奖品等。

(五)运用各种方法,及时提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做到及时提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课堂中。提点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眼神或微笑的表情示意违纪学生以制止其行为。假如只用眼神无法收到如期的效果,还可适当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可以边讲课边走到到违纪学生身旁,或在板书时用手指向说话的方向,加以提醒。除此之外也可采取临时改变语调,加大声音或中途停顿等方法提醒违纪学生。同时可以采用提问式提醒。从而达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规范课堂纪律。

(六)用好课吸引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所以,维持好的课堂纪律从根本上讲是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课堂管理的功夫要下在“管”外。当然,从发展趋势看,老师一呼百应、说一不二的时代应该过去,而且正在慢慢地而且必将过去,我们挽不住也不能挽这必然逝去的夕阳。

(七)及时做好课后教育工作

在课堂上批评学生后要及时安抚,课后对他进行耐心的教导。课后的教育可选择单独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然后正视错误并改正错误。并让学生知道老师关心他,没有放弃他。使学生鼓起学习的勇气,从而配合老师,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四、结语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把握好课堂管理,对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未来就掌握在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手中,而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管理又将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有着深远影响的课题。

第四篇:如何进行有效课堂导入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导入

严惠

成功的教学就是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导入环节作为课堂的开端,理想的状态在于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摈弃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后续课堂教学内容之中。如何在课堂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趣,在导入话题和导入方式的选择上我们要做细致,要

实现导入话题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把握住话题与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一.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导入方式: 1. 快速问答 Quick-response 这项练习主要训练学生对于日常语言会话中所用句型的熟练及掌握程度。是英语考试中,听力部分必考题。训练这类题目的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对于英语常 用口语句型有所积累。2.小游戏 Small games 此处的小游戏可设计成英语单词接龙,造句比赛或者分小组进行typhoon游戏。这些游戏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输出,方便教师结合所教内容设计 复习性游戏。3.多媒体的应用

通过多媒体展现精彩的吸引人的图片,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受到吸引,产生好奇,从而有效地向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4.每日演讲 Daily talk 这个方法是本人在教学中沿用至今的方法。其优点在于,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预 先所给的话题,进行演说。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班级里受到广泛欢迎。

5.话题讨论 Free talk 话题讨论作为较为高层次的导入部分训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由于目前学生的词汇量有限,有时无法将自己想要表达的语句转换成英语流畅说出,因此,这个活动适合于作为特定话题的导入,而不适宜每日活动。

二.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需注意:

1.兼顾学生个体差异,话题的展开难易适中

新课导入环节,导入内容设计的难度不易把握,任务整体性和延展性的控制也是难点。

英语课堂的小班化教学在很多地区难以实现,英语课堂绝大部分的形式是班大学生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加以充分注意,让处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需要让他们听懂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能按要求加以实施,可以让他们回答较易的问题以检验其思维是否与课堂进程同步,同时也是在激发其继续跟进教师的课堂导入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要鼓励并给予他们机会自由表达思想,或者回答较难的提问。对性格外向富于表现力的学生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做一些现场表演或形体示范,这既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对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不无裨益的。2.适当控制导入时间,力求整堂课时间分布合理

每节新课可以分配给导入部分的时间是有限的,以45分钟一课时为例,导入部分只能控制在几分钟之内,否则整堂课会是头重脚轻,主题不突出,长久以往也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3.尽可能融合英语语言文化的导入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 也包括文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环节, 虽说时间不长, 但若能在导入训练中有意识地穿插一些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内容, 引导学生把文化内容和语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英语与母语的区别并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吸收两种文化的精华, 学会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语言, 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错误, 学到地道的英语, 进一步提高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可以作为教学研究的试点,它虽然只占用了整个课堂的八分之一时间,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第五篇: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如何有效进行课堂观察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执教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法。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已发展为较为普遍的教研方法。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1)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的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的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索等,记录相关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观察主体可以是研究人员,也。可以是教师。有明确观察目的(一方面要谋求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指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观察对象(是课堂运行状况)、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信息、呈现观察结果(观察方法和要求)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3)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改进策略。

(4)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课堂观察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团队成员多向互动的过程。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借助共同的课程观察,进行专业对话,促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5)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听评课范式。所谓范式是指特定的学科共同体从事某一科学活动所必需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认性,是可模仿的成功案例。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堂观察是在听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和作用是相同的。(联系听课评价体系表)。

区别:观察的主体目的性不尽相同;观察的的目的性更强,是为了研究而观察,课堂观察使老师在听课时更有目的,更有研究性,而听评课有时是出于常态工作需要(如:每学期要求业务领导听课60节,中层干部40节,教师30节,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了解教情和学情等)。

规范化程度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科学,更专业化。课堂观察需要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来确定观察行为,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将课堂中的复杂教学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这样的听课不再盲目、随意。通过对教学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观察结果的反思分析推论,这样的评课研讨也不再是模糊、粗略的,而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分析,对课堂诊断更准确,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观察更利于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改进策略或方式,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集约型和粗放型的区别)。

关注的内涵有所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执教者与听课者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形成合作分享的学校文化。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与课后会议。课前会议时执教者谈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设计思路和重难点的解决策略等,使听课者对研讨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围绕研究问题合作设计观察量表,这样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听课,呈现听课→观课→思课的转变;课中观察时听课教师分工对多个观察点进行记录与分析;课后会议时执教者围绕目标反思学生课堂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听课教师则围绕观察点进行分析、反思、推论,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受益,每位老师都能从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分析,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分析,教研活动氛围浓了,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关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观察的观察核心在学生,最要紧的是观察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多元目标的达成等。

2、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并为专业研究人员运用,专业研究人员深入课堂采集相关信息,观察课堂现象,进行课堂研究,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揭示教学规律。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作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解题(今天有的部分内容就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目前,这种研究方法也正在为一线教师青睐,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公主岭)

3、实施条件

一是对观察者的观察技能要求

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要求观察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随时做出决定。这是对观察者在专业技能与自身特质方面的要求。

二是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如:购置用于观察的必需的视听设备等。

4、基本步骤(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解决认识问题)

1、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

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观察者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使教师学会课堂研究:课堂研究能力的改变。二是学会上课:教学实践能力的改变。课堂观察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如:通过长期的“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就善于提问;通过长期的“师生对话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长于“师生对话”,强化互动。三是学会教学:课堂观察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指向“有效”,追求“有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实现改变。

此外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对学校而言)

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教学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

三、怎样进行课堂观察(方法)

观察者要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必须明确以下10个问题。1.明确课堂观察,观察什么。2.研发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4.明确课堂观察的程序 或步骤 5有灵活有效的观察方法。6.课前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7.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的问题。8.课后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9.课堂观察的类型。10.课堂观察局限性 1.明确课堂上观察什么(观察主题)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课堂文化,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交错互动,浑然一体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观察的 “支架”。研究人员通常把课堂观察设计为四个度。即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的怎么样),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教师怎么教,效果怎么样),课程性质维度(关注的是教和学的内容,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Ke课堂文化维度(是指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

这四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从数量上看,课堂观察的主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适时生成的;从“重点”上看,可以教师的“教”为主,也可以学生“学”为主,还可以课堂的文化为主。

每个维度又由分为5个视角,共计20个视角,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如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计68个观察点。如学生维度的达成视角由3个观察点组成。分别是:1.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目标吗?2.预设目标有多少人达成?3.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观察点为观察者立足“点”来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而整个框架又为观察者从“面”上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观察者观察课堂。

2.选择或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课堂约有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而且每个观察点都在变化,这给课堂观察和记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我们常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像机和课堂观察记录表。这里重点说课堂观察记录表。(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点击下载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

这个合作体由观察者被观察者组成,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它的意义在于:(1)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仅凭教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群体的智慧。

(2)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专业化。合作体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对课堂观察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个成员都默认组织归属,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规范而有序的进行课堂观察活动,避免了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从而使课堂观察更加专业。(3)、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有动力,更加持续。课堂观察对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是“持久战”,不要期望一两次观察就能实现各自的需求,它需要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才能获得双赢。

4、明确课堂观察的步骤

课堂观察的主要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1)、课前会议。是指在课堂观察之前,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被观察者说课。主要围绕五方面展开:(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3)说学情。(4)说教法、说学法。(5)说教学设计即教学流程。

第二、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解答。第三、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第四是准备观察工具等相关事宜。为后续的行为奠定基础。课前会议最好在开课前一天举行。(2)、课中观察。指进入课堂,依照课前计划,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观察现场后,依据所分任务,所选择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准确地记录信息及思考。所采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关系到课后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课中观察是整个观察活动的主体部分。

(3)课后会议。指观察结束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教学反思)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制定后续跟进方案的过程。课后会议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第一 被观察者进行反思。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1)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2)主要的教学行为都有效吗?

(3)教学中生成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报告观察结果,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要简明;二要有依据;三要有回应;四要避免重复。

第三 形成几点结论和改进的具体建议。结论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个人特色,即教学风格;三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第四结果呈现形式:口述、文本(形成观察报告)。

5、课堂观察的类型(方法)有哪些?课堂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最常见的观察方法是目视法。

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分为以下类型。

(1)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及资料本身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2)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分为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

比如: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

再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

和对他人的观察。例如:观察老师风格;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对文本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设计(亮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教”与“学”;(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学生回答)情感升华;课堂组织的能力。(3)根据观察者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4)根据观察对象的选择,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

(5)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

6、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是什么

(1)它只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2)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3)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作保障,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1、定义: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执教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法。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已发展为较为普遍的教研方法。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理解。

(1)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的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的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的情景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索等,记录相关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2)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观察主体可以是研究人员,也。可以是教师。有明确观察目的(一方面要谋求学生学习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还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指向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观察对象(是课堂运行状况)、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信息、呈现观察结果(观察方法和要求)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3)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共同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改进策略。

(4)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课堂观察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团队成员多向互动的过程。研究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借助共同的课程观察,进行专业对话,促使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5)课堂观察是一种新型的听评课范式。所谓范式是指特定的学科共同体从事某一科学活动所必需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认性,是可模仿的成功案例。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评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课堂观察是在听评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目的和作用是相同的。(联系听课评价体系表)。

区别:观察的主体目的性不尽相同;观察的的目的性更强,是为了研究而观察,课堂观察使老师在听课时更有目的,更有研究性,而听评课有时是出于常态工作需要(如:每学期要求业务领导听课60节,中层干部40节,教师30节,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了解教情和学情等)。

规范化程度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科学,更专业化。课堂观察需要根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来确定观察行为,设计观察量表,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将课堂中的复杂教学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这样的听课不再盲目、随意。通过对教学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对观察结果的反思分析推论,这样的评课研讨也不再是模糊、粗略的,而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实证分析,对课堂诊断更准确,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课堂观察更利于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改进策略或方式,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集约型和粗放型的区别)。

关注的内涵有所不同。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执教者与听课者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形成合作分享的学校文化。课堂观察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与课后会议。课前会议时执教者谈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设计思路和重难点的解决策略等,使听课者对研讨课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围绕研究问题合作设计观察量表,这样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听课,呈现听课→观课→思课的转变;课中观察时听课教师分工对多个观察点进行记录与分析;课后会议时执教者围绕目标反思学生课堂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听课教师则围绕观察点进行分析、反思、推论,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受益,每位老师都能从自己的观察点进行分析,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分析,教研活动氛围浓了,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关注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与以往的听评课相比,课堂观察更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堂观察的观察核心在学生,最要紧的是观察全体,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多元目标的达成等。

2、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研究的逐渐兴起,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一种方法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并为专业研究人员运用,专业研究人员深入课堂采集相关信息,观察课堂现象,进行课堂研究,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揭示教学规律。广州市在十一五期间作为省级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解题(今天有的部分内容就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目前,这种研究方法也正在为一线教师青睐,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展了课堂观察的本土研究。(公主岭)

3、实施条件

一是对观察者的观察技能要求

课堂观察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要求观察者能集中心智观察,及时、准确地收集相关信息,随时做出决定。这是对观察者在专业技能与自身特质方面的要求。

二是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如:购置用于观察的必需的视听设备等。

4、基本步骤(三步:课前、课中、课后)

(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解决认识问题)

1、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

在真实的课堂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学生通过倾听、与教师对话、交流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行为,获得新的认知与情感体验。可以说,教师的课堂行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环境都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当观察者进入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以及学得怎样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学生行为上的改变。观察课堂中的其他行为或事件,如教师教学、课堂文化等,通过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或课堂文化的创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观察者参与课堂观察始终指向学生学习的改善,这也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最大的功能区别。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使教师学会课堂研究:课堂研究能力的改变。二是学会上课:教学实践能力的改变。课堂观察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如:通过长期的“提问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就善于提问;通过长期的“师生对话有效性的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长于“师生对话”,强化互动。三是学会教学:课堂观察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的教学进一步指向“有效”,追求“有效”,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会实现改变。

此外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3、营造学校的合作文化(对学校而言)

开展课堂观察,就要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教学工作方式,从教学上的孤立的个人主义走向合作的专业主义,因为完整的课堂观察程序不能没有教师的合作行动。每个教师都要主动向课堂观察合作共同体的成员开放自己的教室,接纳不同的力量进入课堂,共同来探讨课堂教学与学习的专业问题。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会发生一些变化,变得开放、民主与善于合作,这些变化会感染同伴,影响组织,进而使学校变成合作共同体的联合体。

三、怎样进行课堂观察(方法)

观察者要有效地进行课堂观察,必须明确以下10个问题。1.明确课堂观察,观察什么。2.研发课堂观察记录的工具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4.明确课堂观察的程序 或步骤 5有灵活有效的观察方法。6.课前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7.进入现场观察要注意的问题。8.课后会议着重解决的问题 9.课堂观察的类型。10.课堂观察局限性 1.明确课堂上观察什么(观察主题)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学生、教师、课程和课堂文化,各因素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交错互动,浑然一体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观察的 “支架”。研究人员通常把课堂观察设计为四个度。即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学生怎么学,学的怎么样),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教师怎么教,效果怎么样),课程性质维度(关注的是教和学的内容,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Ke课堂文化维度(是指教师、学生、课程三者之间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

这四个维度它们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成为课堂教学的抓手。从数量上看,课堂观察的主题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从产生的时间上看,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适时生成的;从“重点”上看,可以教师的“教”为主,也可以学生“学”为主,还可以课堂的文化为主。

每个维度又由分为5个视角,共计20个视角,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如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由3—5个观察点组成,共计68个观察点。如学生维度的达成视角由3个观察点组成。分别是:1.学生清楚本节课的目标吗?2.预设目标有多少人达成?3.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四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共同构成了课堂观察的框架。观察点为观察者立足“点”来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而整个框架又为观察者从“面”上观察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观察者观察课堂。

2.选择或开发课堂观察记录工具

课堂约有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而且每个观察点都在变化,这给课堂观察和记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记录,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我们常用的工具有照相机、录像机和课堂观察记录表。这里重点说课堂观察记录表。(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点击下载重点介绍观察量表

3.建立一个课堂观察合作体

这个合作体由观察者被观察者组成,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它的意义在于:(1)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仅凭教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群体的智慧。

(2)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专业化。合作体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对课堂观察活动赋予了新的意义。每个成员都默认组织归属,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规范而有序的进行课堂观察活动,避免了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从而使课堂观察更加专业。(3)、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有动力,更加持续。课堂观察对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都是“持久战”,不要期望一两次观察就能实现各自的需求,它需要双方保持长期的合作,才能获得双赢。

4、明确课堂观察的步骤

课堂观察的主要分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1)、课前会议。是指在课堂观察之前,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被观察者说课。主要围绕五方面展开:(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重难点。(3)说学情。(4)说教法、说学法。(5)说教学设计即教学流程。

第二、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解答。第三、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第四是准备观察工具等相关事宜。为后续的行为奠定基础。课前会议最好在开课前一天举行。(2)、课中观察。指进入课堂,依照课前计划,对观察到的信息进行记录。观察者进入观察现场后,依据所分任务,所选择的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准确地记录信息及思考。所采集信息的科学性、可靠性关系到课后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课中观察是整个观察活动的主体部分。

(3)课后会议。指观察结束后,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教学反思)针对上课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总结,在平等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制定后续跟进方案的过程。课后会议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

第一 被观察者进行反思。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1)这节课的目标达成了吗?(2)主要的教学行为都有效吗?

(3)教学中生成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 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报告观察结果,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要简明;二要有依据;三要有回应;四要避免重复。

第三 形成几点结论和改进的具体建议。结论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成功之处;二是个人特色,即教学风格;三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第四结果呈现形式:口述、文本(形成观察报告)。

5、课堂观察的类型(方法)有哪些?课堂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最常见的观察方法是目视法。

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分为以下类型。

(1)根据资料收集的方式及资料本身属性来划分,课堂观察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2)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分为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观察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行为,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间互动情况,对教师授课的反映等,以及有关学生穿著、仪容、携带的物品、课桌上下摆放的东西等非学习性行为表现。

比如:观察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这方面要着重观察了解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是否连贯流畅,回答问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完成作业是否有困难,等等。再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这方面,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举手发言的次数、学习的速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课的专注程度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注意力是否集中,这些信息对教师控制课堂是十分有用的。

和对他人的观察。例如:观察老师风格;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对文本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设计(亮点);老师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教”与“学”;(师生关系,如何处理学生回答)情感升华;课堂组织的能力。

(3)根据观察者的合作关系,可分为合作的课堂观察与独立的课堂观察。(4)根据观察对象的选择,可分为集中观察和分散观察。

(5)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观察、提炼性观察、专题性观察。

6、课堂观察的局限性是什么

(1)它只观察可视、可感的直观现象与行为。(2)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

(3)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作保障,还需要一个合作共同体。

下载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进行课堂管理

    如何进行课堂管理我始终认为,学生都是有心人,老师能像自己家人一样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老师。当然,身为教师一定不要过分“溺爱”学生,爱也一定要有度。——......

    如何有效管理课堂

    如何有效管理课堂 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管好自己的课堂。就每一堂课而言,教学是中心,管理是保证,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管教结合、以管促教。那种只教不管的课堂往往是沉闷的......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所谓课堂有效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的量。课堂教学是围绕着完成既定教学目标而在课堂中发......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谈谈自己有效教学的思考与做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多,知识的不断增加,思想也变得丰富,所以老师开始感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特别是表现在课堂上,......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

    我认为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标志有: 1. 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 2.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运用归纳或类比等方法,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

    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评价

    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新的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势在必行。根据课程标准对学习评价提出的观点,结合本校......

    怎样进行有效课堂评价

    怎样进行有效课堂评价 朱涛(学员)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做人、逐步成长为有理想......

    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摘 要】通过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考虑的问题:以及对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需要做到的工作,最后强调了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