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

时间:2019-05-14 10:3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

第一篇: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

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

来源:中国法学期刊网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8月30日 浏览:

——纪念中国法学会恢复重建30周年

《中国法学》办刊历程概览

《中国法学》是由中国法学会主管、主办的全国性法学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中国法学会下属的中国法学杂志社(正局级)负责《中国法学》的出版发行工作。

《中国法学》自1984年3月20日创刊以来,至今已出版166期(截至2012年4月9日)。《中国法学》创刊时为季刊,1985年改为双月刊,页数也由季刊时的176页经过了改双月刊后的64页、128页、160页到现在的192页。《中国法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断地适应着法学研究的发展需要。

《中国法学》在办刊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坚持刊物的学术性,追求学术创新,严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公正,为促进依法治国、繁荣法学研究服务。

《中国法学》的办刊成就

《中国法学》的发展紧跟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发表了大量重要的法学成果(见附件一.)。这些成果围绕法的本位、人权与主权、公法与私法、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WTO与中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激发了法学界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回应了时代对于法学研究提出的重大问题,代表了中国法学界在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研究水平,也如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法学理论、促进依法治国、传承法律文化、促进国内外法学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法学》在不断推出名家名作的同时,也关心和扶植青年法学工作者,成为我国培养、造就法学家的摇篮。目前我国法学界很多著名的法学家都曾是中国法学早期的作者,如王利明、袁曙宏、方流芳、沈德咏、梁慧星、公丕祥等;中国法学会评选的历届“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也都是《中国法学》的优秀作者。

《中国法学》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成为中国法学界最具影响、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先后三届连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国家期刊奖(见附件二.)。近年来,《中国法学》的影响因子一直保持在全国法学期刊的前列;根据中国知网等权威期刊评价机构2011年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显示,在两千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中国法学》排名第三,在法学期刊中名列第一。此外,在国内各类重大的法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中,《中国法学》刊发的文章占了较大的比重(附件三.)。

《中国法学》的办刊成就得到法学界的广泛认可,也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94年《中国法学》创刊10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任建新、彭冲、雷洁琼、王汉斌曾为我刊题词,对《中国法学》的办刊成就予以了肯定,也对《中国法学》的办刊方向提出了希望。(见附件四.)

学会对《中国法学》办刊的支持

《中国法学》作为中国法学会下属单位,长期以来得到了学会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学会领导为《中国法学》办刊创造了公正自由的工作机制、充足的物质基础。目前分管《中国法学》工作的学会领导为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同志,他一直非常关心并高度重视《中国法学》的办刊工作,他多次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法学》已经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中国法学》的成就来之不易,要维护好、发展好这一品牌,使他成为中国法学会调动法学界、法律界人士积极性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使它更贴近实际,更具权威性,为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见附件五.)

《中国法学》在办刊过程中得到了学会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办刊过程中,《中国法学》也自觉地依托学会,结合学会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学术活动,体现出了学会下属学术期刊的特色。《中国法学》的办刊队伍

《中国法学》在办刊过程中,得到了学会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法学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此外,《中国法学》的历届编委会主任都是既从事过政法领导工作又能把握法学研究脉络的专家(见附件六.);《中国法学》的编委会则汇聚了改革开放后各个阶段我国法学界最权威的专家;《中国法学》的历任总编辑都是国内著名的法学家(见附件七.);《中国法学》内部有一支长期稳定、敬业的专职编辑队伍。这些都是《中国法学》保障办刊水平和办刊的重要依托。

附件一.:《中国法学》历年刊发的部分重要法学成果 张友渔:《进一步研究新宪法,实施新宪法》,1984年第1期 肖蔚云:《关于新中国的制宪权》,1984年第1期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发展概论》,1984年第 佟柔:《关于经济法的几个理论问题》,1984年第2期 杨荣馨:《论民事程序法》,1985年第1期

陈安明、袁曙宏: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法学体系的若干问题,1985年第4期

杜飞进、孔小红:《转折与追求——新时期法学论析》(上、中、下),1989年第1、第2、第3期

本刊评论员:《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1990年第3期

张文显:《“权利本位”之语义和意义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利本位法》,1990年第4期

本刊评论员:《继续贯彻“双百方针,繁荣马克思主义法学》,1990年第5期

郭道晖:《关于稳定的辩证思考——略论稳定及其与改革、民主和法制的关系》,1991年第1期

本刊评论员:《深入开展人权与法制的理论研究》,1991年第3期 孙笑侠:《“权利本位论“的基点、方法与理论——兼评“法本位”论战三方观点与方法》,1991年第4期

徐卫东:《论人权的意识形态标准与法律标准》,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1期 本刊评论员:《法学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1992年第2期 陈桢:《是“正确引导”还是误导》,1995年第5期 刘作翔:《关于几个法学问题的思考》,1995年第6期

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附件二:《中国法学》连续三次获得国家期刊奖

附件三.:《中国法学》刊发文章主要获奖情况

一、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首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二等奖(一等奖均为著作)

袁曙宏:《论建立统一的公法学》,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第二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二等奖(一、二等奖均为著作)

黄松有:《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 2 期 提名奖

刘 颖:《支付命令与安全程序---美国《统一商法典第4A编的核心概念及对我国电子商务立法的启示》,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 1期

第三届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 三等奖(一、二等奖均为著作)

陈 安:《美国单边主义对抗WTO多边主义的第三回合———“201条款”争端之法理探源和展望》,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宋英辉:《职务犯罪侦查中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提名奖

秦前红:《宪政视野下的中国立法模式变迁》,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3期

冯玉军:《权力、权利和利益的博弈》,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二、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

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法学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罗豪才:《公域之治的转型——对公共治理与公法互动关系的一种透视》,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二等奖

杨荣馨:《论民事程序法》,载《中国法学》1985年第1期

徐卫东:《论人权的意识形态标准与法律标准》,载《中国法学》1992年第1期

三等奖

于志刚:《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

第二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张翔:《两种宪法案件:从合宪性解释看宪法对司法的可能影响》,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马克昌:《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定位》,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韩松:《集体建设用地市场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

二等奖

夏锦文:《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成就、问题与出路——以人民法院为中心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冯果:《“禁止篡夺公司机会”规则探究》,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三等奖

温世扬:《给付性保险中保险利益的制度构造——基于比较法的视角》,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

郑少华:《融券卖空监管的法律思考——兼析金融危机前后的美国卖空监管》,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邓海峰:《环境容量的准物权化及其权利构成》,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4期

附件四: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中国法学》创刊10周年题词

附件五:《中国法学》历届编委会主任

《中国法学》现任编委会主任为周成奎,历任编委会主任及其任期分别为:

张友渔(1984.3-1989.10)朱剑明(1989.11-1997.2)孙琬仲(1997.3-2003.12)孙在雍(2004.1-2005.12)罗锋(2006.1-2008.12);

附件六: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参加《中国法学》杂志编委会2012年会议

附件七:《中国法学》历任总编辑

《中国法学》现任总编辑为张新宝,历任总编辑及其任期分别为: 张尚鷟(1984.3-1989.4)宋树涛(1989.5-1991.4)郭道晖(1991.5-1997.12)周国均(1998.1-2004.12)陈桂明(2005.1-2010.11)

分享按钮

【返回首页】【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收藏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82宪法三十年研讨会”在北大法学院举行

下一篇: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和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通知

发表评论

第二篇:法治与你我同行76

法治与你我同行

谷城县石花镇中心学校 七(6)班 肖家馨

法,是我们的行为准则,更是国富民强的制国方略。自古有云:“国,无法则乱,民,无法则贫”。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在家长的关怀下,在老师的教导下、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的成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学法。法治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它给遵守者带来诸多的“不便”,但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讲,却给整个社会包括遵守者本人带来毋庸置疑的益处。正如交通公益广告中说的那样:“没有红灯的制约,便没有绿灯的畅通。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总理去开会,在路上,司机违反了交通规则,交警批评司机却耽误了总理开会的时间。同车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总理严厉制止说:“这怎么行?交通规则是政府颁布的,政府总理应该带头遵守。总理不遵守,就是带头破坏制度”。直到交警放行,总理一行才离开。守法必先严于自律,这是一种行为操守,更是一种道德修养。

中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一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对社会来说这规矩就是法。作为国家公民和社会成员,人人都要遵守法制,维护法制。我们中学生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主人,同样应该学法、懂法、守法。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

可能有人会说,法离我们很遥远,但我却要告诉大家,法时刻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有人故意毁坏教室的桌椅,打碎电灯时;当有人骗取他人财物,甚至偷窃时;当有人上下楼梯不靠右侧通行,随意破坏学校规则时;当有人破坏草坪、花卉,随意污染环境时;当有人私自拆毁他人信件,污蔑他人时;当有人携带易燃易爆品乘车坐船时„„这些不都是我们身边的违法行为吗?这其中有你吗?

法治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还只是一只模糊的蝴蝶,有时候违犯法了还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为什么犯了罪,罪在哪里都不知道,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一种表现。我们青少年首先要懂法、知法、守法,还要爱护法,多看一些法制方面的书籍,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撑上一把健康的雨伞。

其实,守法习惯,就像每天早晨要刷牙洗脸一样,这种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改善过程。教育心理学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在思想与命运之间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对于守法的习惯,我们也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从不习惯到习惯,最终熟练运用的深刻体会。意大利哲学家阿奎那说:“习惯具有法制的力量。”守法的习惯,必然会改善我们的心智模式,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人生!当“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深深烙进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今,最普遍也是最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大概就是“校园勒索事件”了吧。前些天在电视上播放的《今日说法》栏目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16岁的中学生小天(化名)因多次被所谓的学校“老大”勒索而不敢向家长说明,终于老羞成怒,用匕首将其中一人刺死…… 小天就这样亲手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而中学生马某更是由于自己的单纯、幼稚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小天的失足,让我们为之喟叹,为之惆怅,为之痛心,为之惋惜……但我们能做的,难道真的就只有这些吗? 我认为,要根本地避免悲剧重演,无非是四个字:觉悟,行动。

我们很多青年朋友喜欢上网吧, 我们的政府一定要严厉打击一些不遵守法律,违法营业的网吧,因为建设法治社会很重要的一环在青少年,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才是未来维护法治城市的主导力量,然而网吧毒害的未成年人不计其数,无数的青少年因为网瘾而放弃了学业,掉入了犯罪的深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不和谐的现象,使自己使他人都遭受了损失。因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肯定是关系到一个城市是否文明是否和谐的重要的因素。

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要学法,懂法,更要善于运用法律。这,便是所谓的行动。眼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但在学法的同时,也要注意道德、勇气、社交能力的培养。做一个真正的四有青年,为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贡献。

朋友,你我都处在花一样的年华,让我们在物质财富丰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实自己的思想!让我们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携手齐呼:法在我们心中!与你我同行!

指导老师:刘雪丽

第三篇:与中国梦同行

与中国梦同行

仍记得,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得感受到“中国”这种重于泰山、神圣而又庄严的精神,是因为2008感动中国人物特别奖——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我看到,中国人从来都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绝不缺少勇往直前的气魄,中国人的脊梁永远挺立。不为别的,就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在不懈地奋斗,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中国梦而奋斗。

于是,我翻开历史的画卷,透过那泛黄的纸页,去寻找那些中国人。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有“将相本无帅,男儿当自强”的倔强;他们如朗月照花,有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从此文坛感彷徨,这是鲁迅;一生愁绪锁,念国念家念人,后世英名颂,颂词颂画颂人,这是李清照;草屋八九间,三径陶潜,有酒有鸡真富庶,梨桃数百颗,小园庾信,何功何德滥吹嘘,这是陶渊明;灯影幢幢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这是李白。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

“我就是曾经在天门广场看升国旗哭了的人,我就是看奥运比赛听见国歌就哭泣的人,我就是曾经半夜看网上北京奥运圣火传递中中国人保护火炬的图片看得嚎啕大哭的人。你们不用怀疑,这种人是存在的。”郭敬明在他的博客里这样说道。现在我深深地赞同这句话,因为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的心中会随之点燃无限的崇高感。

最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正式将中国梦展现于世界。我们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中国梦将会凝聚13亿中国人的力量,她将在13亿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她将会让中国像一条巨龙,腾飞!

“假如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登呢?只要地壳不运动,8848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是无限的。”张海迪的登山壮语,与中国梦不谋而合——中国梦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我是中国人,我与中国梦同行;我与中国梦同行,我爱我的中国。

太和中学桑明达学号:2012104012013年5月27日

第四篇:与法同行(法治进校园心得体会)

与法同行

与法同行,我们的青春更加绚丽多彩。

——题记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次的“法治进校园”报告会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课,活生生的例子给了我们最好的警示,让我了解到法律制度的重要性,让我们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社会相融,如何去把握自己的生命。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迈过了十五六岁的花季。在这青春的驿站里,我们的生活也悄然进行着格式化的创新。但这青春年华里,却述说着一起起斑斑点点的青春案例,令人痛心疾首。

初中生正处于血气方刚,自制力差的时期,从而容易漫骂,甚至大打出手、斗殴,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语伤人,过分的开玩笑都是不可取的。要试着保持冷静,人不知而不愠,相互宽容,相互谅解。

人生是个万花筒,开怎样的花,取决于花的结构,成就人什么样的人生。

亲爱的朋友们,生命只有一次,千万不要等生命之花刚刚吐露芬芳里,就将它扼杀。在这个法治社会里,唯有懂得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与法同行,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让自己的生命之花绽放。与法同行,我们在奋斗的路上!

石岭镇初级中学

九年级二班 张敏 指导教师 李素彬 2018/4/2

第五篇: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

一、单选题(单选题)共 20 题

1、“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2004年

2、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是()。(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行政规章

3、在现代社会,由于权利和义务的构成和内涵极其丰富多样,其中,有人认为,权利是行动的资格、占有的资格或享受的资格。权利意味着“可以”,义务则意味着“不可以”。该见解属于()。(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主张说

B、自由说

C、利益说

D、资格说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5、“凭个人的智慧去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祸患。”这句话是()说的。(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6、“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出自于()。(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十八大报告》

D、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7、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学说那里常被提及。(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

8、“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出自()。(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诗·小雅·大东》

B、《荀子·正名》

C、《论语·述而》

D、《孟子·尽心下》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话为()所云。(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10、“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此话是()说的。(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周文王

B、周公

C、孔子

D、韩非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的名言。(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孟子

13、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已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4、“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此观点的提出人是()。(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邓小平

B、陈云

C、彭真

D、习近平

15、在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中,把人权的内容以“三大板块”细分为()。(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十项

B、十五项

C、二十项

D、三十项

16、“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此见解出自()。(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C、法国哲学家波普尔

D、英国哲学家培根

17、按照孔子所说,一个人如果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愚

B、绞

C、贼

D、狂

18、没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则是“一把不燃烧的火,一缕不发亮的光”。此话出自()之口。(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美国哲学家罗尔斯

B、德国法学家耶林

C、中国清末法学家沈家本

D、英国哲学家培根

19、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道德原则

B、道德规范

C、道德范畴

D、道德概念

20、翻异别勘是指犯人审讯结案后在录问时、或宣判时、或行刑时推翻口供(翻异)提出申诉的,案件必须要重新审理。这项专为防止冤假错案而设计的复审制度始于()。(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周朝

B、汉朝

C、三国

D、唐朝

二、多选题(多选题)共 5 题

2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B、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C、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22、以下对社会公德的理解中,正确的是()。(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B、社会公德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

C、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D、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最高层次

23、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对“法治”概念作了最经典描述的当属()。(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洛克

D、卢梭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点的是()。(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已成立的法律应当获得普遍的服从

B、“良好的法律”是治的前提

C、服从“恶法”不能称作坚持法治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普遍服从善法

2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本题分数:4 分)

存疑

A、贪

B、欲 C、爱

D、恨

三、判断题(填空题)共 20 题

26、道德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同步性和平衡性。()(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27、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28、公民的“基本权利”可以称作“基本人权”或“人权”。()(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29、我国现行宪法所倡导和认可的“五爱”是典型的社会公德。()(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0、是否以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2、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3、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是外控式的评价机制。()(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4、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5、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6、道德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规范体系。()(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7、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8、社会法是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39、社会主义道德实质上就是共产主义道德。()(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0、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1、在义和利的关系问题上,儒家只强调义而不涉及利。()(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2、对应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社会领域,道德可分为公德和私德。()(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3、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做出的规范性决议或决定,与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45、专家的伦理义务高于普通百姓。()(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1、错

2、对

下载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法治同行:《中国法学》的足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梦与教师梦同行

    中国梦与教师梦同行 201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号召人们......

    我与中国梦同行

    与中国梦同行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然而每一个人的梦想都必须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而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又汇聚成我们共同的中国梦。一个国家要实现国富民强的最终梦想也......

    派出所与“中国梦”同行

    派出所与“中国梦”同行 党的十八大,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了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全省上下开展声势浩大的“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活动,......

    法治征文法治与我同行

    法治与我同行 法律,缩小范围说就是规距,遵守规距,就是遵守法律,破坏规距,就是违背法律。 有这样一个新闻: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路边玩耍,突然跑过来一个妇女,什么话也没说就把小男孩的......

    法治与我同行征文

    “法治,与我同行”征文 生活中的法治 太和县倪邱中心学校 七(6)班 陈梓萌 辅导教师 张素莲 生活中的法治 那天——我由于口渴急急忙忙的跑上了一家超市,准备买一瓶水降降温,顺便......

    法治伴我同行(定稿)

    法治伴我同行 东都镇初级中学八年级二班 杨文宁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希望自由自在地奔跑,无边无际的洒脱。然而,没有绝对的自由,那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为所欲为的所谓的自由只会......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

    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在烟台召开 来源: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处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1......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培训心得体会 巢湖市第二中学宋强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风建设中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