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通关试题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B.想象 C.思维D.意识
2.学生将新学的概念“橡皮擦”归到“文具”这一总的概念中。这种学习属于()A.下位学习B.同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学习
3.按照信息心理加工学的观点,学生能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人的心脏和血液循环是什么关系”等问题需要的是()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默会知识
4.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going”的“ing”,再教学生学习“playing”“coming”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解释这种学习现象的是()A.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 C.概括化理论 D.实质训练说
5.教师讲课时,一位学生一会儿听老师讲,一会儿翻书看,一会儿在本子上写。这位学生的注意状态是()A.稳定的 B.起伏的 C.转移的 D.分散的
6.布鲁纳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A.转化 B.获得 C.评价 D.记忆
7.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表示。A.图示 B.坐标 C.遗忘曲线 D.练习曲线
8.人们希望得到较稳定的职位、愿意参加各种保险等,都表现了他们的()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论述题
1.试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意识是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心理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
2.A【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分,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原有观念在包容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
3.A【解析】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4.A【解析】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会有迁移现象的产生。题干所述正是共同要素说在实践中的应用。
5.A【解析】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意味着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当注意的对象和行动有所变化,但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题干中,上课时学生既要听教师讲课,又要记笔记,还要翻书看等。但所有这些行为都服从于听课这一总任务,因此,他们的注意是稳定的。
6.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7.D【解析】在技能形成的练习过程中,其进步情况用练习曲线表示 8.B【解析】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二、论述题 1.(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②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3)①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②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③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通关试题
【每日一练】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张老师在班主任例会上谈到现在学生难管理时说:“当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吼大叫,严厉批评,但是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学生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加以解释。A.惩罚B.正强化 C.负强化D.消退
2.全国有些省市中考的文科综合科目,采用开卷形式进行。开卷考试时,学生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B.回忆 C.再认D.保持
3.班杜拉认为,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A.自我效能感B.自我判断 C.自我期待D.自我评价
4.下列不属于影响一个人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的是()A.已有的知识经验B.品德 C.定势与功能固着D.问题情境
5.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下面关于技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
B.练习过程中存在“高原现象”,过了此期,技能水平还会提高 C.技能水平随练习会不断提高,不会出现起伏现象 D.技能在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6.按照青少年智力发展特点来看,逻辑推理能力一般最早出现在()A.小学低年级B.小学高年级 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下列哪种情感体验()A.道德感B.美感 C.理智感D.热爱感
8.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被称为()A.心境B.激情 C.应激D.热情
9.下列四个选项,属于一般能力范畴的是()A.创造能力B.记忆能力 C.社交能力D.运动能力
二、简答题
1.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一般学生违反学校纪律是为了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而老师的大吼大叫和严厉批评刚好满足了他们渴望关注的需求。因此,可以用行为主义正强化的观点来解释,正强化即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2.C【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开卷考试是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能够再认。3.A【解析】略。
4.B【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5.C【解析】技能的练习具有共同点,表现在:(1)开始进步快;(2)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3)后期进步较慢;(4)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6.C【解析】初中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初中生认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逐渐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来解决问题。7.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8.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9.B【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学生学习意志力的培养:(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动的盲目性;(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3)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4)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5)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6)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范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约束;(7)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通关试题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和()A周期性 B.示范性 C.重复性 D.单一性
2.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A.要把教育引向何方 B.教育为谁服务
C.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D.教育要怎样培养人
3.下列是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叙述,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是精英教育,只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主要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求
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判断标准
4.王老师中途接手某班的班主任,发现学生畏难情绪大,只要作业题目难一点或量大一点,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王老师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学习方法教育 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 D.学习态度的教育
5.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求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强调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这种观点属于()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教育因素既有硬件因素、软件因素,也有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大气候”因素和“小气候”因素,总体来说,包括()A.物质环境 B.心理环境 C.家庭环境 D.社会环境 2.新手型教师的特点包括()A.非常重视课前教学策略 B.课堂调控能力强
C.注重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 D.较高工作热情
3.争论、粗俗的言行、遗忘、争吵和打斗等是课堂中带有共性的学生纪律问题。常见的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的心理动因是()A.引起注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B.显示力量,成为团体中的领导者 C.寻求报复,平衡先前冲突中的成败 D.试图逃避,竭力避免可能的失败
4.针对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以及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人们设计与实施了一系列辅助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A.课外教学 B.现场教学 C.复式教学 D.全纳教学
5.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环境的正向功能和降低负向功能,实现教学环境的最优化,必须对教学环境进行必要的调节控制。一般说来,需要考虑()A.外部环境的变化 B.学校培养目标 C.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D.教学情境要求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复杂性和创造性;(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4)主体性和示范性;(5)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此外,还有系统性特点。2.C【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
3.B【解析】从教育对象上来说,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4.B【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王老师班级中的学生缺乏意志的坚韧性。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因此,王老师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物质环境属于硬环境,心理环境属于软环境,家庭环境属于小环境,社会环境属于大环境。
2.CD【解析】新手型教师或缺乏或不会运用教学策略;新手型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弱,仅仅按照课时计划去做,并想办法去完成它,却不会随着课堂情境的变化来修正他们的计划。3.ABCD【解析】略。4.BC【解析】略。
5.ABCD【解析】教学环境优化的依据:(1)外部环境的变化;(2)学校培养目标;(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4)学校的具体情况;(5)教学情境的要求。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通关试题
【每日一练】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弗洛伊德 C.杜威D.格赛尔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属于()A.晕轮效应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D.投射效应
3.考试时因老师站一旁而一个字都写不出来,这种现象属于()A.社会助长B.社会抑制 C.社会惰化D.社会压力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 C.教师D.学生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A.消退B.分化 C.泛化D.强化
6.下列对少年期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果断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 B.自制能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有局限性 C.坚韧性还很不成熟,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D.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还有某些弱点
7.“某同学情绪体验表明,其言行举止易被情绪左右,头脑不够冷静。”你来分析一下他属于哪种性格类型()A.胆汁型B.情绪型 C.理智型D.意志型
8.下列方法中,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的是()A.自由联想B.系统脱敏法 C.厌恶疗法D.强化和惩罚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认知过程的有()A.信念B.感觉 C.记忆D.思维E.理想 2.以下属于注意品质的是()A.注意的有意性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分配 E.注意的转移
3.瞬时记忆的特点是()A.时间极短B.容量较大 C.形象鲜明D.意识清晰 E.操作性强
4.以下属于迁移现象的有()A.物以类聚B.人以群分 C.举一反三D.触类旁通 E.思维敏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D【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3.B【解析】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作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4.B【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展开的。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5.C【解析】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6.D【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期,其意志品质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觉性品质虽有所提高,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因此自觉性和幼稚性仍处在错综矛盾的状态,还不善于正确鉴别意志品质的良莠优劣。(2)果断性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怀疑和犹豫不决上。他们的意志行动中,轻率和优柔寡断都有表现,但轻率比优柔寡断更为突出。(3)自制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少年的自制能力还有限,抗拒诱惑的能力,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还欠缺。(4)意志品质的坚持性、恒心、毅力还很不成熟,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D项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是青年期的特点。
7.B【解析】情绪型的人内心体验深刻,外部表露明显,情绪不稳定。言行举止受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智感,处理问题常感情用事。8.A【解析】自由联想属于精神分析疗法的一种。
二、多选题
1.BCD【解析】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信念、理想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2.BCDE【解析】略。
3.ABC【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包括:(1)时间极短;(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4.CD【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第五篇: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
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试题(卷)初中语文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课程标准(1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B.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C.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D.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B.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C.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3.根据课标对阅读的要求,你认为下列四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B.阅读是学生的集体行为,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C.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D.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根据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可集中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
4.对初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
A.优秀诗文80篇B.优秀诗文60篇
C.优秀诗文50篇D.优秀诗文100篇
5.初中学生在阅读中要了解的表达方式是()
A.叙述 说明 议论B.叙述 描写 议论
C.叙述 描写 说明 议论D.叙述 说明 议论 描写 抒情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6.初中学生应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其中有个左右会写。
7.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万字。
8.初中阶段,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次,其他练笔不少于字,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字的习作。
9.语文课程应植根于,面向,面向。
得分 评卷人
二、专业知识(60分)
(三)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0.按要求默写填空,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8分)
①,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⑥写出初中教材中古诗词中带“月”的两句诗。
。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6分)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落霞孤骛(),秋水长天,是自然之美;忧国忧民,兴利除弊(),是社会之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是艺术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发现美这一种特殊能力,没有,没有,没有,那么你面对“断臂的维纳斯”只能瞠目而视;你缔听“春江花月夜”只会莫知其然;你置身苏州园林也
难以领略其中的佳妙。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你捧起语文课文,也难以发现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气像万千的自然美,异彩纷呈的社会美1ín
láng()()满目的艺术美。
①短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改正。(2分)
错别字:改正错别字:改正
②给加点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2分)
骛弊1ín láng
③根据语境把下列短语恰当地填在原文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①审美的感受②审美的眼睛③审美的耳朵
12.语文知识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①常用的叙述方式有、、、。
②记叙文包括:、、、等类文章。
③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
④说明的顺序有:、、。
⑤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⑥小说的三要素是:、、。
13.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6分)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
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3分)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
B.增其旧制制:。
C.或异二者之为为:。
15.第①段中有两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并解释。(4分)
A.B.
16.指出下列文言句式,并翻译。(4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
17.第②段中“古仁人”指;“古仁人之心”具体指
。(2分)
18.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理想的忧乐观,就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的此种观点有哪些是值得肯定和继
承的?(3分)
答:
(五)阅读短文《恩师》完成后面的题(18分)
恩师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谓恩师的活写照。师父这个词,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凡是有文化传统的国家,尊
师之道十分自然。
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桃李满天下,他的弟子中,有成就的太多。如名教授黄侃、钱玄同、马幼渔、许寿棠,还有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俩。一九三二年,章太炎北上讲学,在北京的弟子一个个已名成功就。由于章太炎乡音极重,估计到多数学生听不懂,已是名教授的钱玄同和刘半农自告奋勇做翻译,一
个口译,一个用粉笔在黑板上笔录,一丝不苟,毕恭毕敬。坐在下面听讲演的学生,见自己的教师现身说
法,说不出的佩服和敬重。钱玄同当时是国文系的主任,章太炎去他所在的学校讲演,钱扶上扶下,执弟
子礼甚恭。北京报界纷纷报道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尊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对老师不恭敬,无论谁都会觉得应该打屁股。但是中国的尊师,很容易流于形
式,如果老师本身没什么了不起的,学生虽然做出了尊敬的样子,仍然免不了沽名钓誉。为人师者,占了
年龄和知识上的便宜,摆一点架子很近情理,但是真正得到名副其实的敬重,并不容易。
《幼学琼林》中便有这样的句子:“弟子称师之善教,曰如坐春风之中;学业感师之造成,曰仰沾时雨之
化。”做老师的须善教,善教,然后有弟子的学业之成功。为人师表不是桩玩笑。做老师有时很容易,可
是像样的老师并不好做。
丰子恺先生一谈到自己的恩师李叔同时,总是充满感激之情。李叔同给人有大才子印象,在浙江师范做教
师时,他教音乐和美术,可是他的国文比国文老师好,外文比外文老师好,他的书法全国闻名。在浙江师
范,李叔同可以拿许多个第一名。他是中国第一位画裸体画的画家,第一批演文明戏的演员,他演“茶花
女”中的茶花女,戏剧史上必须提到他,他也是最早介绍西洋音乐的人,当年流行的《祖国歌》就是他谱的曲,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歌,是他根据英国名歌曲谱重新填的词,然而李叔同从来不恃才傲物,他做别人的老师,不是靠自己的才华折服人,而是以身作则,处处严于律已,用实际行动教育弟子。
丰子恺先生后来才专攻绘画,最初是绘画和音乐双管齐下。丰子恺讲李叔同上音乐课,总是穿得整整齐齐,绝对不可能迟到,他一向是以自己的认真来迫使学生不得不认真,丰子恺习琴,每弹错一次,李就回头看
他一眼。丰子恺曾说过,他对这一看比什么都害怕,比较长的一顿训话更有效更感动。在后来做人的漫长
生涯中,丰子恺每做错一件事,便能想到李叔同回头的那一看。„„
李叔同音乐方面的传人是刘质平。刘以后在音乐方面的造诣相当高。他出身贫寒,留学日本时,经济没来
源。李叔同知道后,很认真地给刘写了一封信,细报自己的收入,然后一一说出支出款项:“现每月收入
薪水百零五元,出款,上海家用四十元(年节另加),天津家用廿五元(年节另加)自己食物十元,自己
零用五元,自己应酬买物添衣费五元,如此正确计算,严守之数,不再多费,每月可余廿元,此廿元即可
以作君学费用。将来不佞之薪水,大约有减无增,但再减去五元,仍无大妨碍,自己用之款内,可以再加
节省,如再多减,则觉困难矣。”李后来出家做和尚,成了高僧弘一法师,尘心既断,临出家时,还备了
一笔款子,供刘读书至毕业。款未凑齐时,李写信说:“此款尚可借到,余再入山,如不能借到,余仍就
职,至君毕业时止。”爱生如此,似乎已趋于极端,然而不爱护学生,又何以谈尊师。
19.如何理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3分)
答:
20.北京报界为什么纷纷报道钱玄同对自己的老师章太炎执弟子之礼恭这件事?这件事的意义在何处?(3
分)
答:
21.尝试翻译作者引用的《幼学琼林》中的一组句子。(3分)
答:
22.李先生在给刘质平的信中说的话,见画线句,其中流露的是怎样一份情感?又是怎样一种精神?(3分)
答:
23.作者说:“不爱护学生,又何以谈尊师”,你认为老师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护学生?(3分)
答:
24.文章谈了为人师表的典范,我们不应奢望所有的老师都像李叔同先生那样。你认为老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首先应做到哪一点?(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教材教法(25分)
25.请你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紧扣课题《背影》或《岳阳楼记》,完成一段富于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创设情境的导语设计,字数在200字以内。(5分)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6题
一个人或一个社会的成长,必须经历不断的“丧失”:新生儿必须剪断脐带丧失同母体的生理联系;儿童
必须断奶丧失母亲温暖的怀抱;青年必须独立谋生丧失家庭的经济支持„„不失弓箭不会拥有土地,不丧
失乡村不会拥有城市,不丧失欧洲大陆不会有美洲的崛起,不丧失家园不会使犹太人更亲近上帝、智慧和
财富„„,人类的第一次丧失,第一次痛楚、每一次的渐行渐远,都伴随着种种伟大的发现和不断的成长。
26.请以“丧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指导文章。(20分)
要求:①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②体现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
③字数500字左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