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养殖技术

时间:2019-05-14 10:2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鱼养殖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鱼养殖技术》。

第一篇:金鱼养殖技术

金鱼养殖技术

一、教学内容

1、金鱼在鱼类中的地位。

2、金鱼家化过程。

3、主要品种介绍。

4、金鱼的饲养方法。

5、人工饵料的配置。

6、饲养管理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二、教学重点

1、饲养方法

2、主要技术措施

三、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员对金鱼养殖有一个初步认识,并了解到养殖金鱼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2、掌握金鱼饲养的主要技术。

四、教具准备

1、金鱼实体

2、图片〖(1)金鱼各部位名称图(2)草金鱼图(3)文种鱼图(4)龙种鱼图(5)蛋种鱼图〗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志们:今天咱们共同学习一项新的养殖技术———金鱼饲养。

说到金鱼,大家并不陌生,它千姿百态,色彩艳丽,体态端庄,游姿典雅,温柔恬静,不但能够美化环境,丰富我们的生活,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时刻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金鱼深受人们的喜爱。大力发展金鱼养殖,有着广阔的前景。从南阳等地的金鱼养殖户来看,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今天,结合我三年来的养殖经验,咱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金鱼的养殖技术。

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谈:

一、主要品种介绍。

二、金鱼的饲养方法。

三、主要病虫害防治。

四、日常管理三个技术要领(板书)

一、主要品种介绍

1、草种鱼(3种)

体型和鲫鱼近似,是最古老的品种,红色,人们养的少,一般不易见。

2、文种鱼

体型短缩而无眼正常,背鳍很长,大尾巴,尾巴多在4叶以上,主要品种有“高头”(狮头、鹅头)和珍珠等。

3、蛋种鱼

48个品种,主要特征是无背鳍体短而肥,成蛋状,故名“蛋种鱼”主要品种有“水泡”、“虎头”、“绒球”等。

以上品种,组成了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金鱼世界,只有引起人们的喜爱和兴趣,才能有良好的销路。

下面想大家介绍金鱼的饲养方法。

二、金鱼的饲养方法

养金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出售赚钱,而是自己观赏。我们的目的是出售,所以今天我们主要谈谈中小型渔场的饲养问题。

(1)、鱼池的建造。水源充足放水方便,避开楼房和大树。有足够的阳光照。

(2)、鱼池的面积

鱼池的大小和形状不强求一致,因地制宜,灵活多样,面积多采用2×2、2×3、3×3、3×4、4×4(米)池水一般为30-40公分,所以池深一般为50公分。

2、饲养金鱼用水的选泽

最好引用河水,没有活水条件,用井水也照样能养好金鱼,井水纯净,不污染,含氧量也高,矿物质丰富。

3、投放鱼苗

提前三天放水。经过日晒,水温适宜,就可以放养鱼苗了。

4、放养密度

密度要适当,鱼太多,容易得病,长不快,长不大,死亡率高;密度太小又浪费鱼池。下面就向得家介绍各个时期鱼的数量。

1-2厘米每平方米500尾;2厘米以上每平方米300条;3厘米以上每平方米200条;

三、人工饵料配置

金鱼最好喂鱼虫,但鱼虫没有那么多,满足不了那什么鱼的需要,可以自己配置人工饲料:鱼粉30‰;麸子65‰;玉米面4‰;药物4‰,用水拌均,上笼蒸30分钟,用绞肉机绞成颗粒状,晒干即可。随用随取,便于保存。

四、主要鱼病防治

买过金鱼的人会说:“金鱼在鱼缸里看着怪美,就是喂着喂着就死了。”其实这是喂养方法不当造成的。咱们卖鱼的也会说:“要是都死了,下回鱼卖给谁哩?”可作为我们养鱼的鱼场来说,鱼病防治是一件大事,马虎不得。平时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有鱼病苗头,及时治疗。现在我就谈一谈鱼病防止问题。

金鱼病有许多,总的可以归纳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两类。

1、细菌性疾病:腐皮病、烂鳍病、细菌性烂腮病(鱼鳃发白)、肠炎病。

(1)呋喃西林5----10PPm,药浴10——20分钟。

(2)食盐

3——4%水溶液,药浴10分钟。

(3)漂白粉

1PPm全池泼洒。

2、寄生虫性病:寄生虫性腮性病(鱼鳃边缘有锯齿状缺口)锚头蚤病、鱼虱病。

(1)敌百虫0.5PPm,药浴15分钟。

(2)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全池泼洒。

五、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两件事

1、严防缺氧浮头:

金鱼适宜在10——28度水温内生活。盛夏酷暑,谁在阳光照射下,超过30ْC以上时就会引起金鱼中暑、烫尾,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引起鱼大量死亡。解决办法是:萡盖一半,加水降温。

2、换水清污:

养鱼的水在一段时间后,水底积了很多鱼粪残饵,在水底发酵变质,使水发黑变臭。若不及时抽出底水,添加新水,改变水质,就会使鱼感到不适,引起疾病,造成缺氧,从而影响金鱼生长,直至大量死亡。

换水时间为:春秋两周一次,夏季一周一次。

但也要灵活掌握,不能死搬教条,看水质如何,决定是否换水。

以上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了金鱼的主要品种、饲养方法、饵料配置、病虫害防治和两项技术要点共五大问题,使大家对金鱼养殖有一个初步了解。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一直到完全掌握金鱼养殖技术,更希望大家通过养殖金鱼走上富裕之路。

第二篇:金鱼养殖技术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3

1.鱼缸的准备„„„„„„„„„„„„„„„„„„„„„„„„„„3

1.1鱼缸的选择„„„„„„„„„„„„„„„„„„„„„„„„„3

1.2鱼缸的放置„„„„„„„„„„„„„„„„„„„„„„„„„3

2.选择品色好的金鱼„„„„„„„„„„„„„„„„„„„„„„„3

3.养鱼先养水„„„„„„„„„„„„„„„„„„„„„„„„„„4

4.放养金鱼„„„„„„„„„„„„„„„„„„„„„„„„„„„4

5.喂养„„„„„„„„„„„„„„„„„„„„„„„„„„„„„4

6.换水„„„„„„„„„„„„„„„„„„„„„„„„„„„„„5

7.金鱼生病„„„„„„„„„„„„„„„„„„„„„„„„„„„5

7.1金鱼生病的原因„„„„„„„„„„„„„„„„„„„„„„„5

7.1.1水质水温失调„„„„„„„„„„„„„„„„„„„„„„„5

7.1.2饲喂不当„„„„„„„„„„„„„„„„„„„„„„„„„5

7.1.3操作不慎„„„„„„„„„„„„„„„„„„„„„„„„„5

7.1.4外部带入病原体„„„„„„„„„„„„„„„„„„„„„„5

7.2解决方法„„„„„„„„„„„„„„„„„„„„„„„„„„5 参考文献„„„„„„„„„„„„„„„„„„„„„„„„„„„„„6

浅谈家庭金鱼养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人们开始追求高雅的生活方式,进而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本文从鱼缸的布置、金鱼的选购、水质要求、喂养、换水以及病害的处理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以便把金鱼养得更好。

关键词:金鱼 选购 喂养 疾病处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生活爱好更加广泛。金鱼以其奇特的体形,鲜丽的色彩,典雅的游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中摆上一两条活泼可爱的金鱼,它不仅可以点缀居室,美化环境,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而且可起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家居中金鱼饲养管理的方法如:

1.鱼缸的准备

1.1鱼缸的选择

家庭养殖的鱼缸形状多样,以圆形较多,可以根据本人的爱好及家居的状况确定。选择时应挑选自己喜欢的形状并符合家居环境,缸壁的要求要清晰、透亮、滑润而无瑕。一般在买鱼前3—4天安放好,在其中放入鹅卵石等底石后,再装满清水待用。这样一方面能使水体进行熟化,另一方面又可使鱼缸壁上着生藻类等,对金鱼生长有利。

1.2鱼缸的放置

鱼缸安放在位置应有所讲究,一般要求放置在通风透光处,夏天应避免阳光直射,冬天要防冻保暖。在家中最好是放在便于观赏的显眼处位置。

2.选择品色好的金鱼

金鱼的尾鳍、胸鳍、腹鳍、臀鳍都讲究对称,背高大如帆,尾鳍四开大尾。短尾鳍要求尾柄色深,越近末端越薄,色也渐渐变浅;长尾鳍要求色浅,薄而透明,好似蝉翼;蝶尾要求尾鳍边缘挺括,整个尾鳍像一把打开的扇子。红色鱼要选择从头至尾全身红似火;黑色鱼要乌黑泛光,永不褪色;紫色鱼要色泽深紫,体色稳定;五花鱼要蓝色为底,五花齐全;鹤顶红要全身银白,头顶肉瘤端正鲜红;玉印顶要全身鲜红,头顶肉瘤银白端正如玉石镶嵌。

3.养鱼先养水

虽然饲养金鱼对水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水质洁净就可以了,家庭养金鱼用自来水比较方便。但是,由于自来水在净化过程中,加入了漂白粉等对金鱼有害的化学药物,所以在换水时应将氯气去除。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自来水曝气处理24小时以上,使氯气挥发转化成为“熟水”。金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摄氏0℃~39℃的水中都能生存。但是,水温的突变是引起金鱼生病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给金鱼换水时,应当特别注意水温,温差不能超过3℃。水温过低时,应该使用加热棒对水温进行恒定。

饲养金鱼用水要求溶氧在4mg/L以上。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对鱼的呼吸关系很大,若含氧量少,鱼就感觉不适,严重时,出现浮头甚至有窒息死亡的危险。鱼缸内最好配置增氧设备或过滤泵,这样不仅可保持水的清新,防止水质败坏,而且可促进金鱼的食欲,使金鱼增强体质,减少鱼病发生,加快生长发育。

4.放养金鱼

刚从鱼店买回来的金鱼,应将塑料袋浸泡在鱼缸的水中,静置l0~20分钟后,让袋内外水温达到一致时,再把鱼轻轻地放入鱼缸中。家庭用鱼缸饲养金鱼的密度应根据鱼缸的大小、金鱼的品种、鱼体大小以及季节温度等情况灵活掌握,其原则是宁疏勿密。这样养出的鱼,体质健壮,风姿常在。如果太密,则会浮头、缺氧,甚至发病或死亡。一般说,在一个60cm×30cm×35cm的水族箱内。可放养2龄鱼5~6尾。如水族箱内安装了增氧机或过滤泵,则放养密度可提高1~2倍。

5.喂养

金鱼为杂食性鱼类,喜食水蚤、水蚯蚓等活鱼饵。但活鱼饵的来源有限,有的根本就买不到,故一般均用于鱼虫代替,若有营养成分齐全的人工合成饵料投喂也可。因金鱼较贪食,所以投饵时只能让它吃八、九成饱。鱼粪呈绿色、棕色或黑色者,表明金鱼摄食适度,消化吸收良好;鱼粪呈白色、黄色时,则表明鱼摄食过饱,不可再投饵,以免对鱼儿造成伤害。

6.换水

家庭饲养金鱼用水体一般不大,水质与水环境极易变化。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每2天应排污一次,并部分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水体的1/3~1/4左右,如有条件。最好在水族箱中安装过滤装置,一方面免去频繁换水的麻烦,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水质,有利于金鱼的健康成长。

7.金鱼生病

这时候我们就要及时地为鱼儿查找病因,及时治理。

7.1金鱼生病的原因

7.1.1水质、水温失调

如果单位水体内载鱼量太多,生存的生态环境很恶劣,超过适应范围,便可能发病。不及时换水,鱼的排泄物、分泌物过多使二氧化碳、氨氮增多,微生物孳生,蓝绿藻类浮游植物生长过多,都可使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如果温突然变动,温差超过4℃ 以上;水温超过适应范围,以及水温短时间内多变,或长期水温偏低,都会使鱼发病。

7.1.2饲喂不当

金鱼全赖人工投饲,如果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如长期投喂干饲料,缺乏动物性饵料,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者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使鱼营养不良,体质衰弱而致病。还有配合饲料霉败变质,鱼会中毒致病。

7.1.3操作不慎

在清箱换水、繁殖分缸捞鱼等操作过程中,操作粗糙,不慎碰伤鱼体,折断鱼鳍,或使鱼跳落于地上受伤,伤部极易感染 另常刮食附着藻的鱼,吻部也易感染。

7.1.4外部带入病原体

将外部病原体带人养鱼容器的途径很多,如由饵料、水草带人,病鱼用过的工具未经消毒又用于无病鱼,新购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原来的鱼群等都能带入病原体。其实家庭饲养在鱼缸里的金鱼的常见疾病不外就是几种,如水霉、白点、烂鳍、鳃炎等。

7.2解决方法

首先,保持一星期换水一次,通过加温棒调节合适的水温,保证过滤循环系

统的正常运转,鱼缸内鱼的密度不要太大。

其次,发现鱼有生病的症状、如浮头、厌食,不愿意游动,鱼鳍出现血丝或雾状体等情况,马上在鱼缸内加入约百分之一的粗盐。2—3天后换水一半,再加入适量粗盐,使盐水浓度保持在百分之一左右。体表受伤的,可用金毒素、肤轻松等软膏涂抹鱼体;冬春天常将鱼缸移至室外背风下晒阳;夏天要将鱼缸放置在通风干燥处;投喂小鱼虾、螺蚌肉等新鲜物质,应经清水冲洗干净后投喂;在自制的饵料中加入痢特灵、土霉素粉等药物,都可预防金鱼病的发生。发现鱼体有锚头鳋等寄生虫病,可按每10升水中放入2mg晶体敌百虫进行治疗。一般在一星期内鱼可恢复正常。

总之,在家中水族箱放养几条金鱼,可见到锦鳞闪闪、修尾冉冉,足以使人赏心悦目,松弛身心。箱底铺细砂少许饰以奇山异石和嫩绿水草,金鱼遨游其间,为家庭增添无穷的韵味。一箱鱼,好似一首活的诗,一幅动的画,这些“金鳞仙子”绚丽的色彩,妩媚的眼睛和多姿的尾巴,构成了一个美丽非常的艺术整体,以至人见人爱,成为一种极高雅的享受使人遐想无穷。

参考文献

[1]汤广强,莫育军.观赏鱼养殖技术(一).广西水产科技.2007(1).29-33

[2]庄蒂思,付春荣,李秀玲.家庭观赏鱼养殖关键技术[J].河南水产.2010(1).22-23

[3]施振宇,陈亚琴.潘立新,郑善坚.基于产业发展背景的观赏渔业类课程教改探索[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70-72

[4]时冬晴,叶建生.观赏鱼养殖过程中的换水.安徽农学通报.[N]2007,13(16).222-223

[5]和谐,陆书亮.浅谈家养金鱼的常见病症与治疗对策(上)[J].水族世界.2009(01):38-43

[6]汪学杰.观赏鱼养殖技术基础.渔业科技产业.2006(3).30-36

第三篇:金鱼养殖心得

金鱼养殖心得

姓名:

学号:

专业:

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算算我从小学到现在,期间虽然断断续续,却也已经养了十几年的金鱼了。当然,这十几年里,有养死过金鱼,也有养病过金鱼。现在陪伴着我的金鱼早已不再是当初兴致冲冲买下来的第一条,然而养金鱼给我留下的美好回忆于我而言却是如此的珍贵。

以下是我养金鱼的一些心得,以及通过这学期学习所了解到的一些重要知识: 1.选鱼缸:

养金鱼前先要准备好一个体积不能太小的鱼缸,这主要根据所养金鱼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投放密度,以本人经验,最少要保证达到3升水养1厘米长的鱼,如果鱼缸容纳了100升水,那么可喂养10厘米的鱼3~4条,5~6厘米的鱼可养8条,在此基础上冬天气温低、喂食少,可以适当养多一些;天热水温高,水中溶氧量低,水也容易腐败一定不能多养。在较大的空间内金鱼比较活跃,体色较鲜艳。密度过大水中会缺氧、水质恶化导致金鱼生病死亡。

2.水

“养鱼先养水”,这句古话高度概况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水质好了,金鱼才能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并在其中健康生活。

金鱼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冬天在冰层以下仍可维持生命,大热天只要不在烈日下爆晒也能正常生活,但是如果急剧改变温度,就会导致生病或死亡,购鱼时就要注意到水族店的水温和你家鱼缸的水温,偏差不宜过大,一般4度以内是允许的。

买好的金鱼一定要先充氧,以免回家途中被闷死。金鱼到家后不要急于入缸,要先将装鱼的塑料袋放入鱼缸10至20分钟后再打开,让水分几次倒流入袋中同原先的水逐步混合,以使鱼儿逐步适应新家的水温、水质。如有灯光照射,应将灯光关掉,因为在黑暗中鱼儿比较安静,不易受惊。

至于换新水,大部分家庭都是使用自来水的,而自来水在过滤、消毒处理过程中,因漂白粉的使用,水体产生游离氯,游离氯对人畜无太大的危害,但对鱼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必须除掉才能使用。另外,这也可使新水和旧水的温度尽量接近,避免金鱼猝死。

3.喂食:

鱼儿入缸后,2-3天内不应喂食,待其适应新的环境后再投喂饵料。开始几次最好投喂人工饲料,而且投喂量不应过大。如果一开始就开始投喂鲜活饲料,那么在鱼儿日后的饲养中,很有可能就不吃人工饲料了,毕竟鲜活饵料比人工饲料要好吃,但这样将大大增加饲料成本。开始几次的投喂量以鱼儿在五分钟内能吃完为标准,如五分钟内鱼儿不能及时吃完,证明投喂量过大,下次应该减少投喂量。而喂多了,其害处有二:一是鱼吃饱了,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金鱼缺氧窒息而死亡;二是饵料剩下,容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变坏,也会造成缺氧。其实金鱼是比较耐饿的,一两周不喂,也不会发生问题。

另外,阴雨天要少喂,晚间不能喂。因为鱼在消化食物时需要消耗更多的氧,阴雨天、晚间气压较低,溶入水中的氧也就低,如此时喂鱼将可能导致水中严重缺氧而死鱼。死鱼大都发生在夜间,其原因就在于此。

还可根据鱼粪的颜色来分辨别金鱼饥饱和消化吸收情况:鱼粪呈绿色、棕色或黑色者,表示鱼体摄食适合,吸收良好。如果鱼粪呈白色,则表明鱼食过饱,要减少喂食量。

喂养金鱼的同时,还得保持水的清洁。金鱼进食量大,消耗大量氧气及排出大量废物对水产生污染并滋生病菌。为了保持水的清洁,应该安装过滤器,每天还要利用从缸底部抽除排泄物和残饵的同时换去十分之一的旧水,特别是夏天一定不能忽视。最好采用带充气设计的过滤,让过滤和充气同时进行,既使水体得以净化又补充了氧气。喂食方法是在几次喂鱼失败之后,在百度一个贴吧里泡了几个小时,又根据自己的情况稍微修正了下,总结出来的。成绩是去年一个暑假在家金鱼都喂的好好的,秋天家人用这种方法鱼也都平安度过,可惜到了冬天,鱼的生活状态变得很大,越来越没精神,基本上都没熬过去,所以鱼喂养方法个人认为还是要根据季节做调整才行。

4.疾病:

千分之五的盐水浸洗是杀灭鱼身上寄生菌虫的行之有效的办法。用面盆盛水,加适量盐并搅拌,待全部溶化后再放金鱼,置于阳光下直晒数小时。气温越高,时间越短。夏天,要把鱼缸移入室内,避免阳光曝晒。冬天,阳台光线不足,每隔15天,结合盐水浴洗,把金鱼放在晒台进行日光浴。这对增强鱼的体质、保持鱼的体色是必不少可的。

而鱼儿比较容易得的病有以下几种,每种的预防和治疗都不太一样。

(1)肤霉病。这是由水霉菌侵入受伤的皮肤引起,外观白色绒毛状,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或梅雨季节最为流行。预防方法是防止鱼体外伤和水温突变。

治疗方法:a.用3%的氯化钠和小苏打混合液浸洗鱼体5-10分钟。b.用15ppm的孔雀石绿或次甲基蓝溶液,病鱼水浴15-20分钟。(2)烂尾、烂鳍、烂腮病 一般由粘球菌引起。

治疗方法:a.用20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洗病鱼15-30分钟。b.用50kg水加50-80国际单位的抗菌素全缸泼洒或浸洗鱼体。

(3)皮肤充血病

由水质不良或新水刺激引起。用50ppm的呋喃西林或适量食盐溶液,病鱼水浴10-20分钟,隔天用药,同时降低水温,加强光照,一周后恢复健康。

(4)松鳞病

由小型点状极毛杆菌引起,常流行于春季,鱼鳞松竖,体毛粗糙。

治疗方法:a.用3%食盐水水浴病鱼10-15分钟。b用100ppm的呋喃西林溶液,将病鱼水浴15-30分钟,隔日用药,3-4周后痊愈。

(5)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a.用100ppm的晶体敌百虫溶液,病鱼水浴10-20分钟,隔日用药。b.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5-20分钟,效果较好。

5.其他

灯光:

(1)最好是太阳光或靠近太阳光,其次是室内自然光,对鱼有好处。

(2)如果非要配灯,选择卤素灯管最自然,如果喜欢更蓝一点,可用卤素+蓝管配合使用。(3)千万不要使用超光管,会让鱼变得惨白。我的鱼缸最早就是超白管,一开灯六间就四散奔逃,找光线暗的地方藏身。

(4)建议白天尽量别开鱼缸的灯、晚上也尽量只用室内的灯照明,鱼缸的灯太刺眼,鱼会不舒服。过滤:根据鱼缸的大小及规格设置过虑,成品缸多半是外滤就是过虑桶。过虑分为上滤-侧滤-底滤-外滤

以我家的1.8米鱼缸为例:侧滤+外滤现在水干净的就像镜子一样。之前单独选择的侧滤排管进行沙滤,但终以失败而告终。经过调整简化侧滤埋沙的管子加上外滤水就干净了。大的鱼缸一般都是以组合状态进行鱼缸过虑。

以上就是我养金鱼所得的经验和想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指教一二。

第四篇:獭兔养殖技术(模版)

獭兔养殖技术

倡导适规经营:饲养者一次引种宜在20组(一公三母为一组)以上,并形成年产1000只商品兔的生产规模,以规模求效益。不具备此条件的,可暂缓上马。

重视良种选育:严格按照獭兔皮毛短、平、细、密的特征选育良种。色型不宜太多,应以白色和“八点黑”为主,坚持分阶段选育的原则。体重达两公斤以上时,要重视皮毛质量指标的选择,将绒毛丰厚、毛面平顺的留作种用,对不合格的劣种要及时淘汰。

定期更换血缘:饲养两三年后,应适当从外地引入不同血缘的种兔(以公兔为主),同时加强系谱管理,防止过度近交引起品种退化。

提高繁殖成活率:獭兔靠繁殖出效益,一只基础母兔在一个生产内繁殖成活20只以上仔兔者为优秀,15只以上为良好。在良好的条件下,可适当增加繁殖次数,以提高母兔的使用效益。

加强饲料营养:獭兔是皮毛动物,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应维持在15%~17%,加入适量的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添加剂,以提高其毛皮质量。最好推广颗粒料,既合口,又能保证营养完全。

搞好防疫灭病:传染性鼻炎、疥癣、脚皮炎是困扰獭兔的三大顽症,要坚持常规防疫与交替用药的原则,严格控制疾病蔓延,对无治疗价值的病兔,交通规则决予以淘汰。

坚持适龄取皮:獭兔饲养到5~6个月后,体重达2.5公斤时为最佳取皮期,不受季节影响,但老龄兔宜在冬季取皮。要准确掌握宰杀、退套、腌制、晾晒等操作手法,努力提高皮张合格率。

注意市场动向:獭兔皮及其制品目前主要依靠外销,国际市场难免会有波动,对此饲养者要有心理准备。按常规,獭兔裘皮制品的生产旺季是春夏季节,此时厂商急需原料皮,价格会趋高;而冬季是制品销售旺季,厂商此时进货是吃库存量也减少,价格会趋低。饲养者要紧紧把握住市场脉搏,获得最高卖价。

如何提高獭兔繁殖率

为了提高獭兔的繁殖率,一般可采用重复配种、双重配种、频密繁殖、人工催情和增加光照等措施。

重复配种: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母兔只要交配一次即可受胎。但是,为了确保妊娠和防止假孕,可以采用重复配种,即在第一次配种后20-30分钟,再用同一只公兔交配一次。据试验,此法受胎率可达90%以上,产仔数可比一次配种的增加2-3只。

双重配种:一只母兔连续与两只公兔交配,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20-30分钟,采用这种方法能避免由于公兔原因而引起的不孕,明显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但是,双重配种只适于商品生产,不宜作种兔生产,以防混淆血统。

在獭兔养殖中,采用双重配种进应在第一只公兔交配后及时将母兔送回原笼,待公兔气味消失后再与第二只同毛色的种公兔配种。否则,会因母兔身上有其他公兔的气味而殴斗,不但不能顺利配种,还可能咬伤母兔。

频密繁殖:频密繁殖又称“血配”。一般养兔场仔兔多在40-45日龄断奶,然后母兔再次配种,所以每年只能繁殖3-4胎,繁殖速度很慢。频密繁殖就是母兔产后1-3日内即行配种,使其哺乳、妊娠同时进霆,哺乳期缩短至25天左右,所以每年可繁殖6-8胎,每只母兔每年可繁活仔兔40-60只。采用频密繁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母兔体质要健壮。2.饲料营养要全面。3.实行仔兔早期断奶。采用频密繁殖,仔兔一般在25-28日龄断奶,为保证仔兔的正常生长,开眼后就应抓好“补料关”,一般从16日龄开始补料,喂给少量容易消化而又营养丰富的饲料,开始补料时应少喂多餐,最好每天5-6次。

人工催情: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碰到有些母兔因长期乏情,拒绝交配而影响繁殖,尤以秋、冬两季更甚。为使母兔发情、配种,除加强饲料管理外,还可采用人工催情方法,即:1.激素催情。2.中药催情。3.性诱催情。

增加光照:獭兔对光照不苛求,但光照不足会明显影响繁殖性能。据试验,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补充1瓦光照2小时,母兔虽有一定的生育能力,但受胎率很低,一次配种的受胎率只有30%左右。如果光照增加至每平方米15瓦,光照时间延长至12小时,则一次配种的受胎率为50%左右。在相同光照强度下,如果照射16小时,母兔受胎率可达65%-70%,仔兔成活率也可明显提高。因此,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能明显提高母兔的受胎率和仔兔的成活率。

科学搭配饲料:獭兔是草食动物,因人工养殖全部食草是达不到獭兔的营养需要的,所以在日常喂养中,除有计划的喂一些青鲜饲料外,要按一定比例配备全价颗粒饲料。全价颗粒饲料的好处是:冬天不冻、夏天不霉,獭兔爱吃,营养全面。其配方是:

1、豆饼或豆粕15%。

2、玉米10%。

3、麸皮19%。

4、桔秆或杂草粉50%。

5、鱼粉3%。

6、骨粉1。5%。

7、食盐0。5%。

8、促长素及兔用添加剂1%。

三、严把配种关。目前我国养殖的獭兔70%是从法国或美国引进的。由于提纯复状和选育工作进行的缓慢,导致品种性能退化,毛皮质量下降,因此在配种时期必须做到五不配。

1、公母兔不到龄期的不配。

2、普系不清楚的不配。

3、有病的不配。

4、遗传性能不稳定的不配。

5、不符合定向育种要求的不配。

四、疫病防治①要经常及时的打扫兔笼、兔舍,搞好环境卫生。夏天保持10天消毒一次,冬天1个月消毒1次。消毒的经物是:来苏水、消毒液、火碱等。②春、夏、秋要用药水(敌百虫3%、双甲咪0。01%,速灭杀丁0。01%)各药浴一次,以防皮肤病、脚、耳癣等病。③防疫。小兔每年注射3-4次兔瘟疫苗和巴氏杆菌疫苗,以增强獭兔的自身抵抗能力,提高和加快獭兔的生长发育。

獭兔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

獭兔是世界上著名的皮用兔;于1919年由法国的一窝肉兔中产生的突变个体繁育而成。由于其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绒毛,平整美观,富有弹性,不易脱落,可与水獭皮媲美,故我国又称之为獭兔。獭兔的经济价值虽然较高,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效益,下面简单谈谈獭兔养殖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一、了解习性。由于獭兔是由普通肉兔突变而来,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与肉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比如:胆小怕惊,昼伏夜行;喜干燥,怕潮湿;耐寒冷,怕炎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临界温度5℃和30℃);喜清洁,怕污浊;喜素食(草食),厌荤食;同性好斗;爱啃咬,爱打洞等。与肉兔相比,更加娇气,抗病力较差,容易患鼻炎、肠炎等疾病,生长速度较慢,体型较小,饲养周期较长,对营养的要求较高,不适合粗放饲养;獭兔是在被毛性状上的突变体,被毛和其他性状容易变异和退化,更需要加强选育。了解这些对于养好獭兔是至关重要的。

二、选育良种。中国是世界上獭兔饲养量最多的国家,但獭兔血统的来源主要有美国、德国和法国。习惯上称作美系、德系和法系。原则上讲他们是同一品种的不同晶群。由于培育条件和方向不同,这三个品系各有特点。比如,美系兔适应性、抗病力和繁殖力最高,但体型较小,个体差异较大;德系兔体型大,生长快,但适应性和繁殖力差些;法系兔兼具美系和德系的优点,但引进时间最短,引入数量少,仍需加强选育和适应性锻炼等。对于饲养者来讲,由于獭兔贵在皮毛,因此,没有必要强求是那个晶系,只要产好皮就是好獭兔。必须强调平时的选育,好种繁殖的后代不一定都是好的,只有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持之以恒,连续5代以后就会培育出优秀的群体。选育时注意被毛密度、被毛平整度、被毛长度;早期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抗病力、产仔数、泌乳力和母性等。要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选育工作。

三、注重营养。獭兔贵在皮毛,而皮毛的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兔高,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更高。没有营养作基础,獭兔是养不好的。

四、科学配料。有了营养标准,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饲料品种、营养特点和饲料价格,进行合理的搭配。为了方便饲养者,笔者设计了一套,供参考:

妊娠母兔配方(%):槐叶粉7,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9.8,豆粕12,大豆5,骨粉1.5,鱼粉2,贝粉0.5,胡麻饼3,食盐0.5,兔乐,0.5,蛋氨酸0.1,赖氨酸0.1。

泌乳母兔配方(%):槐叶粉9,大豆秸25,玉米36.5,豆粕12,炒大豆10,骨粉1.5,鱼粉2,贝粉3,食盐0.5,兔乐0.5。

育肥兔饲料配方(%):槐叶粉6.5,大豆秸22.5,玉米38,豆粕12.74,麦麸5,大豆7,骨粉1.3,鱼粉1.5,贝粉0.16,胡麻饼3,食盐0.5,兔乐和球净各0.5(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蛋氨酸0.15,赖氨酸0.15。

子兔补料配方(%):槐叶粉10,大豆秸10,玉米38,豆粕18,麦麸6.9,大豆12,骨粉1.2,鱼粉3,食盐0.5,兔乐1,蛋氨酸0.2,赖氨酸0.2。

空怀母兔配方(%):槐叶粉8,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 3,豆粕8,麦麸11,大豆5,骨粉1,胡麻饼2.5,棉仁饼2.5,食盐0.5,兔乐0.5。

五、体重控制。种兔体重并非越大越好。如果种用獭兔体重都达到5千克以上,那么它们绝对没有高的繁殖率。无论是种公兔还是种母兔,体重都应适当控制。根据笔者经验,平均体重达到3.5~4千克即可。当然,有的兔子3年也长不到这个体重,那它就不能留作种用。对于有生长潜力的后备种兔,要采取前期促后控的策略,后期不能使其体重无限生长。一般采取限制饲养的办法,即当达到一定体重后,每天控制喂料量85%左右。对于配种期的种兔,要控制膘情,防止过肥。鸡肥不下蛋,兔肥不产仔,是一个道理。

六、控制繁殖。第一,控制繁殖月龄。一般来说,种兔6月龄左右进行初配,过早过晚都不利;第二,控制繁殖频率。兔子的繁殖潜力很大,理论计算一年可繁殖10胎以上,但是,生产中由于条件限制,一般只能繁殖5胎左右。因此,连续频密繁殖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小兔早期发育不良,影响毛囊的分化和皮张质量,对于种兔更是无益的;第三,控制繁殖季节。种兔怕热,尤其是种公兔和妊娠后期的母兔。我国华北以南地区下季高温,不适宜家兔繁殖。在没有控温条件的兔场,最好夏季停繁;第四,控制每窝子数。獭兔每胎产子数多寡不一。高产的可达到十几只,最多可产二十多只,而其哺育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培育好的种兔和商品兔,每胎留子兔不超过8只为宜。对于留种的子兔,留6只足以。

七、商品兔的育肥。被毛密度是指单位皮肤表面毛纤维的数量。它取决与毛囊的分化。而毛囊的分化有其特殊的规律。根据笔者研究,子兔生后早期,毛囊分化剧烈,如果营养满足,被毛密度可大幅度提高。3月以后,毛囊分化缓慢,5月龄以后,毛囊的分化基本结束,这时提供再高的营养也无济于事。因此,对商品獭兔进行早期培养至关重要。在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环境控制。比如:温度宜保持在15~25℃之间,在育肥的后期温度可适当降低,以提高毛皮品质;湿度控制在60%左右;密度适当,以每平方米笼底面积饲养育肥兔10~14只为宜;要有一定的光照,但不需要强光;加强通风,保持兔舍内空气新鲜;保持笼具卫生、环境卫生、兔体卫生;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卫生)。第二,提高饲喂技术。最好的饲料形态为颗粒饲料,并采取自由采食的方法可提高增重速度。在无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粉料湿拌,以饲料握在手中成团,手指缝有水,但不外滴,放开有裂纹即可,采取定时饲喂,少喂勤添;农民养兔,在青饲料供应季节,可采取白天以青饲料为主,夜间补喂一次精料的办法,以节约饲料成本;第三,自由饮水。

八、合理取皮。好兔产好皮,但取皮不当,前功尽弃。由于獭兔换毛有年龄性和季节性。对于未成年獭兔来说,年龄性换毛明显。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到5月龄,皮板尚未成熟,被毛的脱换没有完成,所取的皮不好;对于成年兔而言,每年有两次季节性换毛,即春季的3~5月,秋季的9~11月。在换毛期不易取皮。而冬季的皮张质量最好。獭兔皮多数是来自5月龄左右的青年兔,限于养殖成本的问题,商品兔不可能都在冬季取皮,原则上任何时候均可,只要年龄达到5月龄,体重达到2.5千克以上即可。取皮时要避免刀伤。

九、皮张贮藏。皮张贮藏不当,同样会造成损失。皮张取下后要经过防腐处理(分盐干和甜干,即用食盐防腐或用干燥法防腐)。处理好的生皮,按照等级、色泽分类,以毛面对毛面、头对头和尾对尾叠置平放,每隔2~3张撤些萘粉,以防虫蛀。库房应卫生,保持湿度50~60%,温度10~(2左右,最高不超过30℃。生皮应堆放在木板上,不要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在贮藏过程中,定期检查,妥善保管。严防日晒、雨淋和虫蛀,避免出现陈旧皮、烟熏皮、霉烂皮和受闷皮的发生。

十、疾病防治。獭兔的疾病很多,但对其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出血症、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疥癣病、球虫病、皮肤霉菌病和肠炎。

1.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最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子兔断乳后第35~40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6个月。其他獭兔每年免疫3次即可。

2.传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尤其是有害气体增多的兔舍传染性鼻炎易发。

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净化兔群。淘汰鼻炎阳性兔,并以0.3~0.5%的煌绿溶液对全群滴鼻,20小时后表现鼻炎的兔为带菌兔,予以淘汰;加强环境控制。据研究,传染性鼻炎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兔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高,会诱发家兔患鼻炎。因此,尽力使兔舍通风透气,空气新鲜;药物防治。在气候多变季节,定时投喂一些预防药物,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环丙沙星等;也可定期投喂大蒜等药用植物。可用氯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滴鼻,饲料中添加喹乙醇200mg/kg,均有较好效果。几年来试验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的“鼻肛净”对于防治该病有很好疗效。预防按饲料量的0.5%添加,连用5天,治疗按1%添加,连用3天即可。

3.球虫病。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对幼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家兔都易感,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对此有耐受性,但不产生免疫力,并成为长期的带虫者和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最严重。

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强渡:母兔是球虫病的传染源,减少子兔与母兔的接触机会,实行定时哺乳,对母兔笼经常清洗和消毒,对其粪便堆积发酵;子兔哺乳前,洗擦母兔乳房,并涂抹2%的医用碘酊,均有较好效果。

药物防治:较好的药物有氯苯胍、敌菌净、磺胺类药物、盐霉素等,按说明添加;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的“球净”,预防按饲料量的1%添加,连用15天,停5天,治疗按饲料量的1.3~1.5%添加,连用5天,该为预防量,有很好的效果。

4.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千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

防治措施:定期检测,药物经常消毒。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不从患有疥癣病的兔场引种,种兔进入观察3周,确实无病后方可混群。兔舍应经常消毒,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

为理想的药物和方法是:2~2.5%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患处;肌肉注射虫克星或灭虫丁,每千克体重0.2毫升,或口服虫克星粉剂,每千克体重0.2毫克。

5.皮肤霉菌病。由于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

防止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兔体和环境卫生,经常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治疗可采用以下药物。

大群发病时,内服灰黄霉素,每千克体重每日25毫克,连用2周;克霉唑药水或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每天3~4次,直至痊愈;10%的水杨酸软膏、或2%的福尔马林软膏、或5~10%的硫酸铜水溶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直至痊愈。

6.肠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以消化道系统功能失调,排出稀便、粘液便或血便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对獭兔,特别是幼兔的危害很大。引起肠炎的病原菌很多,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均、巴氏杆菌、魏氏梭菌、泰泽氏均、克雷伯氏菌、轮状病毒、球虫等。

防治措施:针对以上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除了球虫和轮状病毒等外,多数是由于细菌引起。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痢特灵、环丙沙星、喹乙醇、氯霉素等,按说明使用,连用3~5天。

治疗可肌肉注射痢菌净、氯霉素、磺胺嘧啶钠等;饲料中添加鼻肛净,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獭兔消化道的脆弱性,一旦出现肠炎,容易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及中毒等。要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在用药的同时,配合补液和解毒。如静脉注射葡萄糖,肌肉注射维生素c等。

正常獭兔精神良好,两耳转动灵活,嗅觉灵敏,眼睛明亮,反应敏锐,姿态自然,运动协调,呼吸均匀,体重正常皮毛光亮。病兔表现精神萎靡。头耳下垂,伏卧不动,行走踉跄,食欲减少,被毛蓬乱,双眼无神,有眼屎,耳朵灼热或冰凉,呼吸急促,打喷嚏等。发现病兔后;要隔离饲养,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去找原因:

1、饲料厂饲料是否卫生,不发霉:青草料,精饲料比例是否合适,青草是否卫生,不代露水。以上几种情况均会导致獭兔致病。

2、卫生:圈舍及环境的卫生是否保持清洁、干燥,要及时清除粪便,并用首毒杀等消毒剂清毒。地面可用石灰消毒。

3、管理:防止病从口入,定时定量喂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搞好预防接种,病汀及时隔离治疗。

预防措施:

A、保证饲喂搭配合理的饲料,且无霉、无毒、无怪味儿。

B、做到严格管理,坚持消毒和防疫。

C、注意在天气突变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天热防暑,天冷保暖。

D、獭兔常见的病有:

l.球虫病:多发生在温暖潮湿的季节,主要危害1-4月龄的幼兔。症状: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眼、鼻分泌物及唾液分泌增多,贫血、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发生,肛门周围及四肢被粪便污染,有时见血便,腹部膨大,肠管充满气体,四肢出现麻痹现象、不断抽搐,发出惨叫,迅速死亡。

治疗:氯苯胍、三字球虫粉、威特神球、按说明兑料预防。

2、疥癣病’症状:在耳部、鼻部、嘴部先红肿,流浓液,痂皮然后蔓延到全身,造成全身发炎死亡,病兔剧烈不安,用足趾搔抓,嘴咬或磨擦止痒;患部出现结节,水泡、局部脱毛等一系列现象。严重的因贫血、消瘦、衰竭而亡。

科学搭配饲料:獭兔是草食动物,因人工养殖全部食草是达不到獭兔的营养需要的,所以在日常喂养中,除有计划的喂一些青鲜饲料外,要按一定比例配备全价颗粒饲料。全价颗粒饲料的好处是:冬天不冻、夏天不霉,獭兔爱吃,营养全面。其配方是:

1、豆饼或豆粕15%。

2、玉米10%。

3、麸皮19%。

4、桔秆或杂草粉50%。

5、鱼粉3%。

6、骨粉1。5%。

7、食盐0。5%。

8、促长素及兔用添加剂1%。

三、严把配种关。目前我国养殖的獭兔70%是从法国或美国引进的。由于提纯复状和选育工作进行的缓慢,导致品种性能退化,毛皮质量下降,因此在配种时期必须做到五不配。

1、公母兔不到龄期的不配。

2、普系不清楚的不配。

3、有病的不配。

4、遗传性能不稳定的不配。

5、不符合定向育种要求的不配。

四、疫病防治①要经常及时的打扫兔笼、兔舍,搞好环境卫生。夏天保持10天消毒一次,冬天1个月消毒1次。消毒的经物是:来苏水、消毒液、火碱等。②春、夏、秋要用药水(敌百虫3%、双甲咪0。01%,速灭杀丁0。01%)各药浴一次,以防皮肤病、脚、耳癣等病。③防疫。小兔每年注射3-4次兔瘟疫苗和巴氏杆菌疫苗,以增强獭兔的自身抵抗能力,提高和加快獭兔的生长发育。

【獭兔养殖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

獭兔是世界上著名的皮用兔;于1919年由法国的一窝肉兔中产生的突变个体繁育而成。由于其全身密生光亮如丝的绒毛,平整美观,富有弹性,不易脱落,可与水獭皮媲美,故我国又称之为獭兔。獭兔的经济价值虽然较高,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同样得不到应有的效益,下面简单谈谈獭兔养殖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一、了解习性。由于獭兔是由普通肉兔突变而来,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与肉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比如:胆小怕惊,昼伏夜行;喜干燥,怕潮湿;耐寒冷,怕炎热(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临界温度5℃和30℃);喜清洁,怕污浊;喜素食(草食),厌荤食;同性好斗;爱啃咬,爱打洞等。与肉兔相比,更加娇气,抗病力较差,容易患鼻炎、肠炎等疾病,生长速度较慢,体型较小,饲养周期较长,对营养的要求较高,不适合粗放饲养;獭兔是在被毛性状上的突变体,被毛和其他性状容易变异和退化,更需要加强选育。了解这些对于养好獭兔是至关重要的。

二、选育良种。中国是世界上獭兔饲养量最多的国家,但獭兔血统的来源主要有美国、德国和法国。习惯上称作美系、德系和法系。原则上讲他们是同一品种的不同晶群。由于培育条件和方向不同,这三个品系各有特点。比如,美系兔适应性、抗病力和繁殖力最高,但体型较小,个体差异较大;德系兔体型大,生长快,但适应性和繁殖力差些;法系兔兼具美系和德系的优点,但引进时间最短,引入数量少,仍需加强选育和适应性锻炼等。对于饲养者来讲,由于獭兔贵在皮毛,因此,没有必要强求是那个晶系,只要产好皮就是好獭兔。必须强调平时的选育,好种繁殖的后代不一定都是好的,只有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持之以恒,连续5代以后就会培育出优秀的群体。选育时注意被毛密度、被毛平整度、被毛长度;早期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抗病力、产仔数、泌乳力和母性等。要建立完整的系谱档案,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选育工作。

三、注重营养。獭兔贵在皮毛,而皮毛的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蛋白质要求比其他兔高,尤其是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更高。没有营养作基础,獭兔是养不好的。

四、科学配料。有了营养标准,还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饲料品种、营养特点和饲料价格,进行合理的搭配。为了方便饲养者,笔者设计了一套,供参考:

妊娠母兔配方(%):槐叶粉7,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9.8,豆粕12,大豆5,骨粉1.5,鱼粉2,贝粉0.5,胡麻饼3,食盐0.5,兔乐,0.5,蛋氨酸0.1,赖氨酸0.1。

泌乳母兔配方(%):槐叶粉9,大豆秸25,玉米36.5,豆粕12,炒大豆10,骨粉1.5,鱼粉2,贝粉3,食盐0.5,兔乐0.5。

育肥兔饲料配方(%):槐叶粉6.5,大豆秸22.5,玉米38,豆粕12.74,麦麸5,大豆7,骨粉1.3,鱼粉1.5,贝粉0.16,胡麻饼3,食盐0.5,兔乐和球净各0.5(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蛋氨酸0.15,赖氨酸0.15。

子兔补料配方(%):槐叶粉10,大豆秸10,玉米38,豆粕18,麦麸6.9,大豆12,骨粉1.2,鱼粉3,食盐0.5,兔乐1,蛋氨酸0.2,赖氨酸0.2。

空怀母兔配方(%):槐叶粉8,玉米秸5,大豆秸23,玉米3 3,豆粕8,麦麸11,大豆5,骨粉1,胡麻饼2.5,棉仁饼2.5,食盐0.5,兔乐0.5。

五、体重控制。种兔体重并非越大越好。如果种用獭兔体重都达到5千克以上,那么它们绝对没有高的繁殖率。无论是种公兔还是种母兔,体重都应适当控制。根据笔者经验,平均体重达到3.5~4千克即可。当然,有的兔子3年也长不到这个体重,那它就不能留作种用。对于有生长潜力的后备种兔,要采取前期促后控的策略,后期不能使其体重无限生长。一般采取限制饲养的办法,即当达到一定体重后,每天控制喂料量85%左右。对于配种期的种兔,要控制膘情,防止过肥。鸡肥不下蛋,兔肥不产仔,是一个道理。

六、控制繁殖。第一,控制繁殖月龄。一般来说,种兔6月龄左右进行初配,过早过晚都不利;第二,控制繁殖频率。兔子的繁殖潜力很大,理论计算一年可繁殖10胎以上,但是,生产中由于条件限制,一般只能繁殖5胎左右。因此,连续频密繁殖是不可取的。这样会造成小兔早期发育不良,影响毛囊的分化和皮张质量,对于种兔更是无益的;第三,控制繁殖季节。种兔怕热,尤其是种公兔和妊娠后期的母兔。我国华北以南地区下季高温,不适宜家兔繁殖。在没有控温条件的兔场,最好夏季停繁;第四,控制每窝子数。獭兔每胎产子数多寡不一。高产的可达到十几只,最多可产二十多只,而其哺育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培育好的种兔和商品兔,每胎留子兔不超过8只为宜。对于留种的子兔,留6只足以。

七、商品兔的育肥。被毛密度是指单位皮肤表面毛纤维的数量。它取决与毛囊的分化。而毛囊的分化有其特殊的规律。根据笔者研究,子兔生后早期,毛囊分化剧烈,如果营养满足,被毛密度可大幅度提高。3月以后,毛囊分化缓慢,5月龄以后,毛囊的分化基本结束,这时提供再高的营养也无济于事。因此,对商品獭兔进行早期培养至关重要。在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环境控制。比如:温度宜保持在15~25℃之间,在育肥的后期温度可适当降低,以提高毛皮品质;湿度控制在60%左右;密度适当,以每平方米笼底面积饲养育肥兔10~14只为宜;要有一定的光照,但不需要强光;加强通风,保持兔舍内空气新鲜;保持笼具卫生、环境卫生、兔体卫生;环境控制(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卫生)。第二,提高饲喂技术。最好的饲料形态为颗粒饲料,并采取自由采食的方法可提高增重速度。在无条件的地方,可采取粉料湿拌,以饲料握在手中成团,手指缝有水,但不外滴,放开有裂纹即可,采取定时饲喂,少喂勤添;农民养兔,在青饲料供应季节,可采取白天以青饲料为主,夜间补喂一次精料的办法,以节约饲料成本;第三,自由饮水。

八、合理取皮。好兔产好皮,但取皮不当,前功尽弃。由于獭兔换毛有年龄性和季节性。对于未成年獭兔来说,年龄性换毛明显。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到5月龄,皮板尚未成熟,被毛的脱换没有完成,所取的皮不好;对于成年兔而言,每年有两次季节性换毛,即春季的3~5月,秋季的9~11月。在换毛期不易取皮。而冬季的皮张质量最好。獭兔皮多数是来自5月龄左右的青年兔,限于养殖成本的问题,商品兔不可能都在冬季取皮,原则上任何时候均可,只要年龄达到5月龄,体重达到2.5千克以上即可。取皮时要避免刀伤。

九、皮张贮藏。皮张贮藏不当,同样会造成损失。皮张取下后要经过防腐处理(分盐干和甜干,即用食盐防腐或用干燥法防腐)。处理好的生皮,按照等级、色泽分类,以毛面对毛面、头对头和尾对尾叠置平放,每隔2~3张撤些萘粉,以防虫蛀。库房应卫生,保持湿度50~60%,温度10~(2左右,最高不超过30℃。生皮应堆放在木板上,不要直接放在水泥地面上。在贮藏过程中,定期检查,妥善保管。严防日晒、雨淋和虫蛀,避免出现陈旧皮、烟熏皮、霉烂皮和受闷皮的发生。

十、疾病防治。獭兔的疾病很多,但对其影响较大的疾病主要是病毒性出血症、传染性鼻炎、巴氏杆菌病、疥癣病、球虫病、皮肤霉菌病和肠炎。

1.病毒性出血症。俗称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死亡高等特点,常呈暴发流行,对养兔业有巨大的威胁。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和冬季发生更为严重;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哺乳期的子兔未见发病,幼兔2月龄以后逐渐增加对本病的易感性,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最高。

防治:本病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最理想的办法是免疫注射。子兔断乳后第35~40天开始,颈部耳后皮下注射兔瘟疫苗1毫升,60日龄时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4~6个月。其他獭兔每年免疫3次即可。

2.传染性鼻炎。是由巴氏杆菌、波氏杆菌等多种病原菌所致的兔子的一种以闭眼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春秋发病率更高;所有家兔均易感,而幼兔的易感性最高;室内养兔发病率高于室外,尤其是有害气体增多的兔舍传染性鼻炎易发。

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地方,要净化兔群。淘汰鼻炎阳性兔,并以0.3~0.5%的煌绿溶液对全群滴鼻,20小时后表现鼻炎的兔为带菌兔,予以淘汰;加强环境控制。据研究,传染性鼻炎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兔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高,会诱发家兔患鼻炎。因此,尽力使兔舍通风透气,空气新鲜;药物防治。在气候多变季节,定时投喂一些预防药物,如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环丙沙星等;也可定期投喂大蒜等药用植物。可用氯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链霉素等滴鼻,饲料中添加喹乙醇200mg/kg,均有较好效果。几年来试验表明,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的“鼻肛净”对于防治该病有很好疗效。预防按饲料量的0.5%添加,连用5天,治疗按1%添加,连用3天即可。

3.球虫病。球虫病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对幼兔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各品种家兔都易感,以断乳至3月龄的幼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年兔对此有耐受性,但不产生免疫力,并成为长期的带虫者和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病最严重。

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强渡:母兔是球虫病的传染源,减少子兔与母兔的接触机会,实行定时哺乳,对母兔笼经常清洗和消毒,对其粪便堆积发酵;子兔哺乳前,洗擦母兔乳房,并涂抹2%的医用碘酊,均有较好效果。

药物防治:较好的药物有氯苯胍、敌菌净、磺胺类药物、盐霉素等,按说明添加;河北农业大学山区研究所研制的“球净”,预防按饲料量的1%添加,连用15天,停5天,治疗按饲料量的1.3~1.5%添加,连用5天,该为预防量,有很好的效果。

4.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又称“生癞”、“石灰脚”、“千爪病”等,对养兔业造成较大的威胁。

防治措施:定期检测,药物经常消毒。对兔群每年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可疑病兔及时隔离和采取措施。不从患有疥癣病的兔场引种,种兔进入观察3周,确实无病后方可混群。兔舍应经常消毒,保持环境干燥,空气流通和阳光充足。

为理想的药物和方法是:2~2.5%的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患处;肌肉注射虫克星或灭虫丁,每千克体重0.2毫升,或口服虫克星粉剂,每千克体重0.2毫克。

5.皮肤霉菌病。由于须发癣菌和大小孢子霉菌引起的以脱毛、断毛和皮肤炎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皮肤病。

防止措施: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兔体和环境卫生,经常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患兔,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治疗可采用以下药物。

大群发病时,内服灰黄霉素,每千克体重每日25毫克,连用2周;克霉唑药水或软膏,均匀涂擦患处,每天3~4次,直至痊愈;10%的水杨酸软膏、或2%的福尔马林软膏、或5~10%的硫酸铜水溶液涂擦患处,每日2~3次,直至痊愈。

6.肠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以消化道系统功能失调,排出稀便、粘液便或血便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对獭兔,特别是幼兔的危害很大。引起肠炎的病原菌很多,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均、巴氏杆菌、魏氏梭菌、泰泽氏均、克雷伯氏菌、轮状病毒、球虫等。

防治措施:针对以上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除了球虫和轮状病毒等外,多数是由于细菌引起。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痢特灵、环丙沙星、喹乙醇、氯霉素等,按说明使用,连用3~5天。

治疗可肌肉注射痢菌净、氯霉素、磺胺嘧啶钠等;饲料中添加鼻肛净,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由于獭兔消化道的脆弱性,一旦出现肠炎,容易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及中毒等。要想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在用药的同时,配合补液和解毒。如静脉注射葡萄糖,肌肉注射维生素c等。

正常獭兔精神良好,两耳转动灵活,嗅觉灵敏,眼睛明亮,反应敏锐,姿态自然,运动协调,呼吸均匀,体重正常皮毛光亮。病兔表现精神萎靡。头耳下垂,伏卧不动,行走踉跄,食欲减少,被毛蓬乱,双眼无神,有眼屎,耳朵灼热或冰凉,呼吸急促,打喷嚏等。发现病兔后;要隔离饲养,分析原因,对症下药。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去找原因:

1、饲料厂饲料是否卫生,不发霉:青草料,精饲料比例是否合适,青草是否卫生,不代露水。以上几种情况均会导致獭兔致病。

2、卫生:圈舍及环境的卫生是否保持清洁、干燥,要及时清除粪便,并用首毒杀等消毒剂清毒。地面可用石灰消毒。

3、管理:防止病从口入,定时定量喂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搞好预防接种,病汀及时隔离治疗。

预防措施:

A、保证饲喂搭配合理的饲料,且无霉、无毒、无怪味儿。

B、做到严格管理,坚持消毒和防疫。

C、注意在天气突变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天热防暑,天冷保暖。

第五篇:鸽子养殖技术

鸽子养殖技术

石蛙人工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看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

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

石蛙养殖技术

石蛙养殖似简单,实际上成功率不高,常使初养者吃尽苦头。南方诸省近年来在石蛙人工饲养方面做过不少尝试,但是真正成功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比较少;主要原因是石蛙的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较高,如果没有把其生长规律弄清楚,很难养殖成功。下面列出近年来一此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规律和经验。

1.石蛙属于流水生活型。常栖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或在流溪的迥水坑内,溪的两岸植被丰富。它们很少离开水域,体色常与它们的居住环境相适应。第二性征向着强烈地拥抱方式发展,雄性体大,前肢极为粗壮,婚刺也极发达,这些特点与繁殖特性有很大的关系,产卵时,雌雄必须将卵产在流水所冲击的溪边,交配时雄性强有力地拥抱着雌性,并借助于腹部的棘加强雄性的固着力,使它们不为水流所冲散。石蛙具内声囊,发声低浊而大,雄性叫声为“咕咕咕”雌性以“咔咔咔”声相应。石蛙有群居和夜间觅食的习性,往往几只或几十只堆在一起共栖一处,在安静适宜的环境中,石蛙白天也出穴觅食,夜间是活动的盛期。石蛙善跳和攀爬,平时活动较弱、平稳,在繁殖盛期,活动频繁,具有鸣叫和抱对等行为。石蛙喜食活动的动物,一般不食死的或不动的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石蛙的食性广泛,除昆虫、蜈蚣、蜘蛛、马陆、蜗牛、螺、蚬、蚯蚓、虾外还捕食蟹、杂鱼、泥鳅、幼蛇和小型鸟类。不同地区的石蛙,由于环境所能提供的饵料不同食性亦有差异。石蛙在自然界中一般吞食量为其体重的9%,有时达到12.8%。

蝌蚪:石蛙蝌蚪有时取食溪边水草或水底的水绵,它们使用角齿啃食,把柔软的植物组织啃下来食用。蝌蚪所啃食种类有植物性的小环藻、丝藻、水绵、苔藓、硅藻、甲藻、金鱼藻及植物碎屑;动物性有草履虫、纤毛虫、水蚤、轮虫等。有人还发现石蛙蝌蚪以刮起水中石块的附生植物,水域中的浮游生物、落入水中的植物嫩叶或溪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还啮食死亡的同类。

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调节体温和保温能力,其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石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其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6月、8~9月是繁殖

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脂肪体来维持生命活动,对外界刺激不作出反应,冬眠期若水温上升到适宜的温度,蛙就会再出现活动。石蛙成蛙的致死高温在31℃左右,不同季节有所变化。石蛙亦能忍受长期的0℃环境,但水不能结冰,冰封缺氧导致石蛙死亡。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石蛙的饵料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有关它们的养殖方法在很多书本上都有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

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3.1 养殖场址的选择

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石蛙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蛙池不受地点的限制,一般来说养殖场地宜选择在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冬暖夏凉、不旱不涝、管理方便、防逃防害的地方。

养蛙池可建在室内或室外,室内要求通风,凉爽,无太阳光直射,室外可设凉棚,下建蛙池,因陋就简地在室内,庭院内或野外建池,都是石蛙良好的生活场所。

3.2 蛙池的规格要求

人工养殖石蛙一般采取精养,建池时应注意尽可能符合蛙的生活习性,供有水、陆、石穴、喂食等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而且又要便于饲养管理。

3.2.1 种蛙池

面积一般为4~10平方米为宜,池高0.8米,池内水深0.1~0.15米,池内水陆面积比为3∶1,并设有栖息的石穴,池底铺有较大的鹅卵石,光线阴暗,湿度保持80%,造就一个理想的石蛙栖息的生态环境,促其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产卵率和受精率。

3.2.2 孵化池

面积1平方米,池高 0.5米,水深15~20厘米,水质清新,pH6~8,并含充足的氧气即可。也可以用长椭圆形的大脸盆代替。

3.2.3 蝌蚪池

面积 3~4平方米,池高0.8米,水深3~10厘米,pH6~7,水陆比2∶1,需遮光饲养,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3.2.4 幼蛙池

面积4~6平方米,池高 0.8米,水深一般10~15厘米,水陆比2∶1,池内铺设 3~5厘米的小石子,筑有石穴,水质好,pH值6~7.5。

各类蛙池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底略为倾斜,排水孔在最低处使池水能被彻底排干,池内设水面、陆地、石穴、食台等物,池上口设网盖,以防蛙跳潜逃,敌害生物侵袭。进水管安装在池的上边,靠近网盖的下方。新建池不可立即使用,用消毒液消毒(除去碱性),用水浸洗多次,方可养蛙。石蛙的人工繁殖技术

4.1 种蛙的选择

石蛙的产卵孵化季节在4~9月,5~6月是产卵高峰期。要提高产卵率、孵化率,必须从种蛙冬眠复苏开始,做好种蛙的选择和配种、产卵、孵化等准备工作。

选择种蛙是搞好人工繁殖的基础,在冬眠之后,春繁之前对成蛙作全面检查分类,选择个体较大、身体健壮、皮肤光滑、发育良好、无残疾,无破损,达到性成熟的成蛙留作种用。一般二龄蛙,雌蛙体重达200克以上,雄蛙250克以上就可作种用。初产蛙卵较少,产过1~2次的蛙产卵量较高,质量较好。个体大的老龄蛙产卵量多,但质量不好,受精率不高,一般不应选作种蛙。雄蛙要求健壮、善跳、皮光腿壮;雌蛙要求腿短粗、腹鼓、皮光亮。2~3 龄种蛙繁殖力较强。4.2 种蛙的培育 气温、水温、水质、光照、饵料、环境条件对蛙的健康、繁殖影响极大,生存环境好坏,直接影响配种、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蝌蚪的成活率。根据石蛙习性,种蛙池应建在安静、弱光处,池高 0.8m,面积4~10m2。池底铺垫鹅卵石和石块构成的石穴,利于种蛙栖息产卵。

池内水陆面积3∶1,要求池水容量相对稳定,水深15cm左右,水质清新,pH值6~8,无有害寄生虫。一般在采食旺季每天换水一次,采食淡季,每间隔2~3天换水一次。每平方米放种蛙15只,按雌雄1∶1比例进行群养,选留的种蛙在冬眠前或春繁前必须做好群养放养准备准备选留作种的蛙在冬眠前应加强饲养,使之膘厚体壮,保证安全越冬。种蛙培育除要求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之外,还必须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种蛙以蚯蚓、黄粉虫、飞蛾、蝇蛆和其他昆虫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摄食量5~9月最大,发情期间减少,产卵后期增大。饲料供应以采食后略有剩余为宜,每天投喂量保持均衡。不可忽多忽少,依具体情况,酌情增减,投料时间一般在傍晚(依太阳刚要下山时为准),每天一次,定点投饲。

4.3 配种和产卵

石蛙冬眠后,卵泡迅速发育,通常到4月份、水

温15℃、气温20℃以上时开始配种产卵,9月底结束。配种雌雄比例为1∶1,种蛙池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5只。雄蛙叫声“咕咕咕”,雌蛙以“咔咔咔”、“咔咔”声应和,种蛙一般在夜间21时后抱对,拥抱刺激对配种母蛙是必要的,配种母蛙一般于清晨4~7时排卵,有些延至9~10时,产出卵块通常粘附在石块池壁上,一般每次产卵约600粒,高的可达1000~2000粒,卵粒圆球形, 外胶质膜将卵粒粘连在一起。产出的卵在1小时之内尽可能不要搅动, 以免卵块破碎,降低孵化率。在种蛙配种产卵时,要造成一个光线暗淡、幽静、水质清新、水位稳定的环境。

4.4 人工孵化

石蛙卵呈球形,类似鱼眼,卵直径约4mm,卵外层胶质膜呈圆形,卵产出落水后,胶质膜吸水即膨大,卵胶质膜彼此相连成卵块,呈葡萄状,卵块吸附在产卵池内的石块、水草或池壁上。未受精的卵3天后动物极明显变黄,植物极白色不透明。胚胎发育时期,胚胎对外界变化十分敏感,这个时期要求环境生态条件稳定,避免阳光直射,人工捞取受精卵操作时必须仔细、轻缓,否则就会降低孵化率。在孵化过程中,水要清洁,水温18~28℃,pH值中性为宜,同一窝卵不可分开孵化。

根据石蛙人工孵化试验观察,石蛙卵的动物极呈黑色,植物极呈白色。蛙卵在18℃水温下孵化,第五天可见受精卵动物极黑点变长呈线状,第七天胚胎呈条状,一端大、一端小,第八天胚胎明显显示头和尾、蝌蚪成形,并且会晃动,第十天就有少许蝌蚪孵化出膜,第十三天有75%孵出,第十五天全部孵出,孵化率达85.3%。如果孵化水温为25~29℃时,孵化时间只需7~8天,孵化率达85%。蛙卵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如果做到温度适宜、水质无污染等技术要求,其孵化率就可达90%以上。在水温适宜时孵化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质和水中的溶氧量,水质越好,溶氧量高,孵化率可达100%。在繁殖季节,每天早晨巡池1次,母蛙排卵1小时后应将卵块取出,采卵时注意保持卵块的完整性。取出的卵轻轻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动物极朝上(即有黑色的一端),植物极朝下,孵化过程中除防止天敌侵害外,还应严格掌握孵化的生态条件,包括水温、水深、水质等要求,水温30℃以下,水深15cm左右,pH值6~8,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含充足的溶氧,光照自然即可,但忌阳光直射。25~26℃的水温对孵化非常有利,时间短,孵化率高,温度再往上升,孵化率则下降,30℃以上基本孵不出蝌蚪来。

石蛙的蝌蚪对外界环境及敌害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很大损失。石蛙的幼蛙,是蝌蚪经过十多天的停食变态而成。

变态后的小幼蛙,身体虚弱,对环境十分敏感,特别是在头10天里,其肺和消化道都非常脆弱。因此,饲养管理水平高低是影响其成活率生长率的关键。

5.1 蝌蚪饲养管理技术

石蛙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母蛙产卵后,其卵经人工孵化一般8~ 15天可以孵出小蝌蚪。小蝌蚪孵出后身体呈棕黄色,体部长0.6~0.8cm,尾长1cm左右,呈鼓锤状,通常吸附在池底和卵膜上,很少活动,也不觅食。三天后活动量增加,并开始觅食。根据试验观察,可把蝌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四个阶段。蝌蚪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5.1.1 生长初期(1~10天)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 6 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在水质管理上要求:细水常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的深度,一般以10~15cm为好,每天换一次池水。光照以室内自然光或室外凉棚下漫射光即可,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5.1.2 生长前期(10~20天)

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因此,在饲养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饵料投放时间白天或晚上均可,每天1次,但要定时。投饲量一般每1500尾蝌蚪每天投喂一个蛋黄。通过精心饲养,蝌蚪到20日龄时,体长可达2cm,体色变为淡棕色,背部有乳白色的花纹,身体与尾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黑色V字型花纹。10~20日龄的蝌蚪在管理上要求保持池水清洁,以防止中毒,做到每天换一次池水,水的深度以10~20cm为宜,同时池水应避免太阳光直射。

5.1.3 生长中期(20~50天)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20日龄后蝌蚪除投饲糊汁饵料外,应投喂植物性饲料和藻类植物,如浮萍。这一时期蝌蚪的饲养管理比较简单,开始

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逐渐过渡到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的增加会加速蝌蚪的变态,植物性饵料则能促进其个体长大,故平时应混合饲喂。管理上要注意保证池水清洁,不受污染,每天清除池内饵料残渣。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0~500尾为宜,这样蝌蚪就能正常生长发育,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

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5.1.4 生长后期(50~78天)

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这一时期在饲养上除投饲足够的饲料外,还要添加少量的动物性的活饵饲料。在管理上做到:分级饲养,水浅清新(浅水区只有3cm左右的水位),水陆各半,登陆方便,光线暗淡,环境幽静。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5.1.5 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

蝌蚪生长发育后,变态的时间受繁殖孵化季节和外界气温的影响极大,一般4~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如果您也想养石蛙,那得给您提个醒,从受精卵到蝌蚪的生长初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以及幼蛙、成年蛙,最关键的是水质的问题。近年来石蛙的野生资源遭到人为的严重破坏,石蛙人工养殖的成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饱了人们的口福。不过第一年你就不要想赚钱了,你得繁育种子呀!现在各大城市的价位相差甚远,比如说成都批发价160一斤,以以上数据看的话你可以轻松算出你一年可以赚多少钱了!祝你成功!赞同47| 评论(3)

下载金鱼养殖技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鱼养殖技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雁养殖技术

    大雁,又名野鹅。是鸭科雁属,草食水禽动物。我国已发现有黑雁、鸿雁、灰雁、豆雁及斑头雁等。大雁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集肉、蛋、绒、药于一身。(孵化机、全自动孵化机、小型孵化......

    肉食鸡养殖技术

    肉食鸡养殖技术 一、肉食鸡雏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对鸡苗的选择 现有的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

    蜜蜂养殖技术

    蜜蜂养殖技术第一集“蚕吐丝、蜂酿蜜”,谈起养蜂,人们都把它称作“甜蜜的事业”。蜜蜂以植物的花蜜、花粉为食物,以酿造蜂蜜、分泌王浆、蜂胶、蜂蜡等蜂产品为我们人类所利用。......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虹鳟(Oncorhynchus mikiss)是属于鲑科的一种冷水性鱼类,是目前最广泛的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由于虹鳟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所以......

    野鸡养殖技术

    首先我要告诉你,前几个的回答不能信,我帮你分析一下,我也在关注这方面的东西。 1.养野鸡确实有效益,而且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高,现在不仅注重量,更注重质,所以说野鸡养殖还是......

    螳螂养殖技术

    螳螂养殖技术1、建棚 螳螂喜欢栖息在植物上,建棚的位置最好选择在通风向阳的地方,因螳螂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家庭人工笼养有一定难度。最好采用室外用10米×5米×2米大网笼罩饲养......

    黑猪养殖技术

    湖南黑猪养殖技术 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去湖南某养殖场了解一种黑猪的养殖技术。场里的技术员说起这种黑猪就满脸的自豪,他先带我们去看了一头刚分娩没几天的母猪,他说这头猪妈......

    乌骨鸡养殖技术

    乌骨鸡养殖技术 1.乌骨鸡鸡舍建设 鸡舍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道路平坦、水源充足,鸡舍周围没有噪声源和污染源的地方。鸡舍的形式有多种,家庭养殖一般选择开放式鸡舍或大棚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