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三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浅谈高三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高三7班 班主任 肖璐 高二的分班后,一批好的学生选拔进了A班,一批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聚在B了班。全班共有43人,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思维习惯十分糟糕,几乎人人无心向学,纪律散慢,经常外出上网玩游戏,上课经常睡觉。迟到和旷课现象在我班是非常正常的事,且经常顶撞老师,与老师唱对台戏。还有几个性格比较内向,想法比较怪异的学生,个别家长和老师之间不配合,这些都给管理好这个班级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当然也有几个学习成绩差也想提高的学生。由于底子薄,学生又难管,大家都不愿意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第一次担任高三的教学工作,压力本已不小。
高考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它是对人生的激励,它可以为一个人打开一扇门,使其社会地位发生改变,人生改写。高考这种性质的考试已成为一种情结,一种文化,成为所有人、许多家庭的追求与梦想。要想保住几年来的高考升学率,年级最大的问题就在我班,我暗下决心,我班决不能拖学校的后腿,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要把班级带好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我感觉有几点做法对于我班的改变起了比较大的作用,愿与大家分享。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老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到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还是孩子,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体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四、教学上精心,激发学生学习热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所谓“师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应精心,促进学生学习热心。教学上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创设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五、充分调动家长的协助作用,师生家长齐心 新一轮的高考大冲刺了,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喜悦与忧虑交织的局面,身为高三级学生的家长也非常地焦虑,在备考过程中,学生经常要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在考试中也常出现不理想的成绩,如果处理不好,家长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因此,我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每次成绩---分数,请家长不要过于看重,以后的路还很长,请给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鼓励他们力争下一次取得理想的成绩,争取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复习备考氛围,当好考生的“配角”,会同学校、老师一起,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对于问题学生,我经常主动地、经常地利用做家访或通电话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交换意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妥当方法,在我的协助下,很多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极大多数的家长也能配合学校的工作,逐步形成了家校合一,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个别不配合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总是不停的给我制造麻烦。对此,一方面我总是竭尽全力的帮助和感化她的孩子,另一方面不断的与她沟通,此时此刻,我认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头看来,这一年的教育教学是我工作以来最棘手的。然而幸运的是,我一直受到校长、年级组和同事们的信任,任课老师也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持与合作。通过一年的拼搏,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相信今年我班也将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总之,我们教师只要心中有爱,有一颗宽容的心,善待学生,关爱学生,正如一诗所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了这种春雨式的滋润和慈母般的关爱,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就容易多了。
第二篇: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晚上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学期就飞速地过去了。在这半学期的时间里,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一是德育活动精彩纷呈,井然有序。二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显著的改变。三是校园环境更加整洁。四是没有发生大的安全、违纪事件。
开学初高一的班主任老师,早晨,在学生早操之前来到操场和学生一起跑操;中午,要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住宿情况;晚上,结合教育处的安排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规教育、学习方法的指导;老师们每天披星戴月、不辞劳苦、克服重重困难,保证2014级新生的入轨教育顺利进行。学校110周年校庆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访是我校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校园环境的整洁是学校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为此班主任和本班学生连续奋战多日,为活动开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体育节又是学校德育活动中的盛事,各班学生积极参与,班主任老师热情指导,级部领导鼎力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跳绳、五子棋等各项赛事得以成功举办。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
学期初为强化学生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处为学生购买学生证和更换了胸卡,教育处积极推动,班主任严格要求,学生出入校园、宿舍随身佩戴,成为学生身份的重要标志。值周班、级部学生会、校学生会严格检查制度,规范检查行为,校门口、宿舍、升旗等集会日常检查常态化,学生管理逐步强化,严肃、严格、认真、规范、和谐的校园文化逐步深入人心。学生的精神面貌呈现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新气象。
每当深秋如约而至,漫天飞舞的落叶,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景是美景,可是清扫落叶也是清扫卫生区不小的负担。我们常常发现韩爱冬老师、刘强老师还有许多老师在卫生区指导学生打扫卫生,卫生区变得干干净净。走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我们的心情特别舒畅,美丽的校园就是德育活动的大舞台,她承载的不仅是卫生,还有学生心灵的净化。这首先感激的就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老师。
班主任老师,学生放学时到南北门值班,上完第四节自习,要巡视校园安全,学生回宿舍后,要到宿舍检查,安全问题、违纪问题,入住宿舍的老师熄灯后深入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校园安全、学生安全凝聚着班主任老师点点滴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本周一北校区调整了晚自习的时间表,听说因为实验中学两名学生骑摩托车撞车发生意外,学校考虑学生安全因素晚上放学的时间提前了。今天中午为全体住校生安排消防疏散演练,教育处制定周密细致的方案,级部又在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全体班主任老师,牺牲了休息的时间,第一时间到位,精心组织,确保了消防演练的顺利进行。安全永远是学校的底线,安全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所以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意义非同寻常。
所以说半学期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生精神面貌的显著改变、校园环境的整洁美化、安全长城固若金汤都是在座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结果。我代表教育处向全体班主任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没有大家的无私奉献,就绝没有今天良好局面,谢谢大家!
目前我们的班主任队伍在学校和级部领导的带领下,逐步成为一支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作风正派、为人师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班主任团队,我们的学生也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尽管如此学生日常行为仍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今后对学生日常管理中关注一些细节问题,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或许能够收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强化班级常规管理。在日常检查中,学生晚出公寓、晚回公寓问题突出;学生迟到屡禁不止;打扫卫生拖拖拉拉;请假人数有增无减,极个别的学生还在吸烟。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大的违纪问题,有的老师可能觉得无关紧要。正是这些细节影响了我们班级的学习氛围,破坏了班级的纪律,最终影响的是班级成绩。教育处在学生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关于“文明宿舍”创建的几项要求、长清一中违纪学生的处理规定、长清一中学生考勤管理规定、长清一中仪容仪表的管理规定等等,这些规定从学校层面上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如果各班级进一步强化常规的管理,就能形成从点到面,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方位无缝隙的管理。我们的学生管理就能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二、正确处理违纪学生。学生违纪有轻有重,轻者扣分,重者给予处分直至开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劝告不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也不赞成动辄停课反省或叫家长到校的方法。因为这样处理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效果。学生在校犯了错误之后,作为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起因,共同寻找改正缺点错误的方法。如果动不动就体罚、变相体罚处理学生,动辄停课反省或叫家长到校,不仅让犯了错误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办法,而且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会产生消极对抗情绪。我认为学生在校犯了错误,除非性质比较恶劣、必须找家长配合之外,应尽量依靠学校力量解决,因为对于一名涉世未深的高中学生而言,犯点小毛病、小错误在所难免,可以理解,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得到转化和改正,况且这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职责所在。帮助转化一名学生,可以挽救一个家庭,是对学生一生负责任。否则,可能会断送孩子一生的大好前程,让我们遗憾终生。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对犯错误学生一味迁就和宽容,甚至放任自流,结果学生日常行为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班级纪律很差,缺乏凝聚力,影响了班集体的学习氛围。我们衷心希望老师对学生既能严格要求又能关心爱护,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能设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拥有快乐的教育,我们的班主任也同样会拥有教育的快乐。多年前教过一个女学生,在与这个学生座谈时学生情绪低落突然呜呜的哭泣,待学生心情平静,我从她的诉说中了解了他父母离异,母亲目前有了新的男朋友,母亲嫌弃她回家时那种苦大仇深的表情,多次与她谈话都没有任何改变;母亲近日又提出要求她叫母亲男友爸爸,她更是叫不出;而且母亲常常要求她给她的爸爸也就是母亲的前夫打电话向他要钱。这一些没有一项是她愿意接受的。她曾和母亲吵架说:“你离了男人就没法活吗?”我听完她的哭诉给她建议:首先应该理解自己的母亲,一个人抚养你有多艰辛你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母亲找个男友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回家尽量不要哭脸,因为母亲看了也不好受。第二你可以与母亲沟通,她的男友人品如何还不好确定,应该多考察一段时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才能看出他的本色。时间一长你就上大学了,他们怎么样也不会影响你了。第三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怀好意的后爹不少见,少和他相处。第四自己一时还不能改口叫爸爸,你想一想女孩出嫁改口叫对方父母,都需要很大很大的红包,需要感情联系才行,慢慢建立感情后再说吧。学生听后好像豁然开朗了,心情不再那么沉重了。之后又有过几次谈话,渐渐摆脱了心灵的阴影,后来考一所一本院校。学生的信任是谈话的基础。你想要学生信任你,在他们中有威信,就应该放下班主任架子,做学生忠诚的朋友,关心爱护他们,以诚相待,以心相交,宽宏大度,公平合理。对好学生不偏爱,对问题学生不歧视,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平易近人,从而愿意在你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他们对话、沟通和交流,分享他们的酸、甜、苦、辣,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是注意观察。了解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观察能力。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喜怒哀乐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出他的眼睛,一个班主任如果对这种表现熟视无睹,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二是加强沟通。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途径和渠道很多。促膝谈心、书面反馈等等都是常用的沟通方式。教育的艺术,在于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与融通。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心灵相通,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教育乐章。三是耐心倾听。蒲松龄因虚心听取路人的诉说,记下了许多聊斋故事;唐太宗因兼听而成明君。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养成倾听的好习惯,以避免情况不明和过早的判断而产生误解,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与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行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我们要摆正师生关系,力争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吐为快,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引导教育学生。
关怀学生就是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关切。学生的成长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但其核心是精神关怀,因为只有从精神上关心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生命内涵充实、丰富起来,从而使人格得以完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真正的教育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首先,关怀需要信任。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人才,都是有天赋和潜能的,共同营造展现个性、多彩温馨的班级文化环境,其次,关怀需要点化。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和认识的局限,难免走进这样或那样的迷茫和误区,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善于启发,巧妙点拨。比如对于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班主任可以用诙谐的话语或比喻的方式,启发学生去思考,去领悟。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式。再次,关怀需要公平。教师的关怀是学生的希望,是学生成长的土壤、阳光和空气。班主任的关怀应是无条件的,公平公正的:无论是聪明的还是迟钝的,是漂亮的还是貌丑的,是听话的还是淘气的,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或者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都应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关怀和教育。最后,关怀需要引导。引导的内容很多,比如着装仪表需要引导,勤俭节约、反对浪费需要引导,青春期的交往过密需要引导,吸烟说脏话需要引导等等。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学生的一言一行,都需要我们引导、感化和教育。
最后肖树菊老师在教育管理群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拿来与大家共勉。
教育是一杯蕴含了苦味的茶,人们啜饮苦涩,却欣慰充实;教育是一列承载了青春的车,人们不辍跋涉,注定青丝熬成白发。虽然驶去,却,厚重了葱茏的生命。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位有魅力的班主任,能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要以完美的人格唤醒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在班主任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人格魅力无疑是核心,是灵魂。因为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的、最明了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人格化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深刻而久远。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彰显人格魅力,让教育的力量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呢?
一、给予学生公平公正
温家宝总理说:公平公正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公平公正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职业道德。公平公正应该是班主任工作中言行举止的准则。
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形象。工作中有的班主任却不能如此。有的班主任常常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相同的事,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对待;有的班主任教导富贵权势家庭的学生比教导贫穷百姓家庭的学生耐心得多、细致得多、温柔得多;有的班主任喜欢升学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不喜欢升学学科成绩差的学生;有的班主任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坐好的座位,成绩差的学生坐差的座位;有的班主任偏爱老实学生,偏恶顽皮学生;有的班主任偏爱女生(男生),偏恶男生(女生)……班主任不公平不公正,会给学生造成心灵的阴霾,会恶化师生关系。受到不公平不公正对待的学生,往往不公平不公正地看人看事,往往敌视班主任。
学生希望班主任对他们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班主任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地赏罚学生、公平公正地爱护学生……班主任公平公正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班主任公平公正可以告诉学生是与非,可以引导学生走向高尚。
二、给予学生尊重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传统教育看重师道尊严:师生如父子——“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尊师爱生,师生平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高的表现,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士可杀不可辱。学生的自尊心也是很强的。班主任一次愤怒的责罚,一声粗暴的呵斥,一丝蔑视的神情,一句不当的讽刺……往往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创伤。班主任的教鞭下有姚明,班主任的训斥中有齐白石,班主任的冷眼里有冼星海,班主任的讥笑中有王羲之。如果一个学生的自尊受到班主任的无端伤害,那么他的内心就会滋生愤怒的反抗,造成师生情感对立,他的某个方面的天资也许会因此泯灭。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尊重学生的理想选择,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班主任的尊重中茁壮成长,学生才会在班主任的尊重中架起一道道心灵的彩虹,时时刻刻放射出璀璨斑斓的光芒!
三、给予学生爱护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极易受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班主任要像爱护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这些娇嫩的花朵。当学生犯错时,班主任要耐心教导,用爱心帮他们指引航向;当学生遭受挫折时,班主任不要怨他们无能,这时候,他们最需要你的抚慰,最需要你的鼓励。(班主任
www.xiexiebang.com)班主任不要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去完成学习无困难的学生难度相同的学习任务;班主任不要有一个手势、不要有一句话让学生感到你对他失去信心;班主任要注意爱护学困生、留守学生孤儿、智障生……有的班主任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常常“恨铁不成钢”,“爱之深,责之切”:讽刺、挖苦、责罚、变相体罚等时有发生。班主任给学生一枝花,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而班主任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却会感受到冬天的严寒。
学生需要爱护,教育呼唤爱护。班主任的爱护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田的希望火种;班主任的爱护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班主任的爱护像一缕阳光,能驱散学生心中的阴霾,融化学生心中的寒冰。
四、给予学生赏识
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士为知己者死:赏识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学生是渴望赏识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赏识就是学生生命中的阳光、空气和水。
学生的成绩高低差异,学生的性格多种多样,学生的爱好各有不同,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班主任应该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主任应该明白往往不是学生缺少闪光点,而是自己缺少发现。班主任眼中的学生不应该是“差生”,而应该是“后进生”,都应该是“优等生”:学习成绩优等生,人格品质优等生,身体素质优等生,美学素养优等生,体育运动优等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学生每一次获得的成功,班主任都要用赏识的神情语言为他鼓掌喝彩。即使学生改掉的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毛病,班主任也不妨夸大他的进步。只要是不违背大的原则,班主任就要做到做好:让学生在自己的赏识中走向成熟。
五、给予学生宽容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犯错误、识错误、改错误的过程。学生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他们懵懵懂懂,年少气盛,自控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自我调控能力都比较差,很容易犯错误,有时还冒犯师尊。这个时候,班主任如果缺乏耐心,缺乏宽容,对他们的错误口不择言、疾言厉色、大发雷霆、训斥惩罚……那么,往往会使学生将好心当成歹意,心生怨恨,甚至明知故犯,有意和班主任唱对台戏。师生关系往往会因此恶化,不可收拾。
年轻人犯错,上帝也会宽容。有时候,学生犯错时也很困惑,也很痛苦。班主任就不应该在学生困惑、痛苦时再去加深学生的困惑和痛苦,而应该宽容学生,引导、帮助他们解除困惑、减轻痛苦。懂得宽容的班主任懂得教育。常常得到宽容的学生也懂得宽容他人。
班主任的宽容像良药,能医治学生心灵的伤口;班主任的宽容像甘露,能浇灌学生干涸的心田;班主任的宽容像阳光,能温暖学生冰冷麻木的心!
六、给予学生笑容
维克托·伯盖说: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
有的班主任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神情,总怕学生不敬畏他;有的班主任习惯于板着严肃的面孔走进教室,总带给学生紧张,甚至恐惧;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的班主任习惯于把家庭中、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工作中,迁移到学生身上……
学生学习需要一个宽松快乐的氛围,从而轻松愉快的学习。面对学生,班主任即使情绪再低落,也不应该皱眉,而应该展现阳光般的笑脸,借此创造一种宽松快乐的氛围,引导学生自由、畅快地呼吸教育的空气,吸收知识的养分。学生能从班主任的笑容里看到爱的真诚,看到母亲般的慈祥;学生能在班主任的笑容里消除紧张、烦恼,树立自信、理想。
班主任的笑容是鲜花,是甜果,是清风,是阳光。班主任要用笑容去面对一切学生!
七、给予学生时间空间
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教授说:教育应根据两种情形进行:第一种是强迫手段,对学生强迫灌输信息、知识;第二种是给予学生很大空间选择他自己想关注的事情。
在应试教育束缚下,在升学指标压力下,在学校领导压制下,在社会舆论监督下,有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强迫手段,对学生强迫灌输信息、知识方面做得登峰造极:学生除吃、喝、拉、撒、睡外必须在教室里学习,不学习非升学学科,不参加课外实践活动,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不给学生“心理自由”的时间,不给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慢慢、不断消失。
班主任要明白:有的学生有运动天赋,将来可能成为刘翔、姚明;有的学生有书画天赋,将来可能成为王羲之、齐白石;有的学生有音乐天赋,将来可能成为冼星海、聂耳;有的学生有文学天赋,将来可能成为茅盾、鲁迅……班主任不要期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牛顿、爱迪生。
非升学学科也精彩,外面的世界也精彩。班主任要多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创造的课余时间,多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课余空间,给学生一双翅膀,让他们海阔天空,展翅翱翔!
八、给予学生友情
韩愈说: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亚里士多德说:挚友如异体同心。
学生是渴望相知的。学生如果把班主任当教师,就会有的话讲,有的话不讲;学生如果把班主任当朋友,就会推心置腹、无话不讲。
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像侦探,总偷偷摸摸在张三那里调查李四,在李四那里调查张三;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像法官,总神情严厉地给学生判刑;有的班主任把一些学生当牲畜,不是粗口就是粗手;有的班主任把一些学生当敌人,总怀疑他们打击他们……其结果是师生相互隔阂,互不信任。
现代教学理念要求班主任走出在学生面前的绝对权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交朋友。班主任要和学生友好相处,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博学多识的朋友!
第四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享受教育幸福
华升学校校长
牛和泉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识、有个性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管理,又可以干扰管理,还可以组织起来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没有学生的参与,许多管理过程是很难进行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呢?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一个古老永恒的话题,我们所处的世界处处都有爱的踪迹。朋友之间、亲情之间、陌路人之间、同路人之间、患难之间、危机之时,人们都渴望得到爱。只因有了爱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进化,社会才得以发展。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只有教师的爱才能开启学生闭锁的心灵。
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感情,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关联。用爱心育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爱心奉献给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只有一心一意爱学生,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被人们公认的“爱心之父”的裴斯泰洛齐,用他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心教育的奇迹。他面对的孩子,大多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缕、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磨变成猜疑和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 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孩子生病时,他在身边,孩子健康时他在身边,孩子睡觉时他在身边„„。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切的人。”假如我们的老师具有裴斯泰洛齐那样的爱心、耐心、恒心,什么样的顽劣学生不能转化,什么样的心结不能解开呢?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爱每一个孩子必须相信每一个孩子,班主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天才来欣赏,当成天才来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潜能。在教师确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的前提下,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最后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通过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每年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孩子们满怀热情,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随后,考试出现了,于是总有人名次排在后边或考试不及格。当这种现象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孩子的自卑感就会上升,勤奋感就会下降,表现为对学习的厌恶或抵制。学习反复失败是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从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探索领悟到相信、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的女儿是一位双耳全聋、三岁半还是一个字不会说的残疾儿。他通过赏识,把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个神童,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周弘第一次看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了,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对号,错的地方没有打红叉号。并由衷的赞扬:“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题就做对了一 道,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女儿听到这些话自豪极了,自信心得以增强。他成功了,她的女儿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像他说得那样:“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哪怕是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一位哲人这样讲:“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肯定的表现。老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就要相信、赏识学生。相信、赏识学生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孩子需要理解、帮助,孩子需要信任,孩子需要赏识,孩子需要鼓励,拥有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同时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民主: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时,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心溶进学生的心,把自己的情溶进学生的情。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友关系,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同化。建立民主、自由、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谈到师生关系,大体可分三个类型:一是服从型,即教师居高临下,以权威者的身份,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规章和奖惩使学生服从,学生口服心不服。二是认同型,即教师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敬而远之。三是同化型,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把学生当朋友,这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要实现师生同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学习。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论语》中的“不耻下问”;《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的论述就更明确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这些说法似乎只就学业上来说的。而在思想、道德、人格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宣传,给教师披上神圣的外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完人,教师也自认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封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奴才教育,在这种教育下面,向学生学习是一句空话。教师这种“道德圣人”的自我感觉,到现在许多教师还不自觉地奉行着。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有充分的理由和百分之百的资格去“教育”学生。正因为我们有这种观点,我们总以为学生一入校就品德不好,需要我们灌输“美好的道德”。从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已经把学生当作“道德病人”。而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其实要比我们纯洁得多,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请看每次学雷锋的活动,参与热情最高的是孩子;每次各种公益捐款活动,积极性最高的是孩子;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最整齐最严肃的队列还是学生„„。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难道我们没想到自己的心灵锈迹斑斑了吗?作为教育者要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但决不意味着每个教育者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我们应当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师随时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学生是我们的参照物和镜子。
加里宁说:“教师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尚诚实的人。”向学生学习,其意义在于还教师的真实。我们在学生面前是人不是神,我们有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短处,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向学生学习其意义还在于还教育以诚实。面对当前弥漫着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 育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诚实培育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决不交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教育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从教育角度讲对学生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是“见贤思齐。”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将感染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
陶行之在谈到“民主教师”时,把“跟小孩子学习”作为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这一。他曾这样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去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学生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这是先生受学生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先生是受学生的锻炼。”正是在这“师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的过程中,教育便放射出“民主”之光。
第二、在民主管理中学习民主。今天,我们已走进新世纪的大门,今日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公民,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就要传到他们手中。没有民主精神,就不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任;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看来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决非小事,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可让人痛心的是:今日学校还有为数不少的文明监狱,将学生管得死死的。个别教师,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只要他那张冰棍似的脸一出现。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就象“耗子见了猫一样。还有部分班主任将班内的大小事物包揽无余,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从抓学生迟到早退到学生佩带校徽,从学生衣着是否整洁到学生是否洗脸,从和学生一起卫生扫除到陪着学生上自习,从学生吃零食到提着缺腿的凳子四处找木工。整日疲惫不堪,可得不到学生的理 解。自认为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民主”精神。
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的选择。作为教师应把全体学生当作朋友助手。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是全班每一个学生。如果不发挥他们主人的作用,时间长了他们就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个班级如果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那么他当班级主人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在班集体中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他对班级就越热爱越关心。对教师就越信服越尊重。
魏书生老师在管理班级中,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较大的事,在确定前都和学生商量。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举手或投票表决。把个人意志上升到民主意志,学生从民主管理中学会了民主,增强了民主意识。他们的班级,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魏老师即使多日不在家班级也能井井有条,学生学习成绩也能蒸蒸日上,其主要原因,在民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教师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相溶,班级管理从“必须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尊重:走进学习心灵的信用卡
尊重是人的需要。尊重和帮助他人,内心就充满了做人的自豪和幸福,从中也体现出做人的价值和自尊。尊重他人的付出,会换来他人尊重你的回报。相反,如果教师的自命不凡,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学生当然也不会买你的帐。古人说:“尊人者,人尊之”就是这个道理。尊重能换来尊重,关爱能换来关爱。让学生尊重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学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不同,但都履行同一项特定义务,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学分工的不同,绝无高低、贵贱、等级之分。教师应该把学生平等地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师,他所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曾三次出现错误。这个教师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在孩子的小脸上画了一个“×”号。以此作为惩罚。回家后,这个孩子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去上学了。”难道说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尊心吗?是的,因为学生无论大小,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师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堂堂正正的人,都有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基本权力。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善待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起码的师德要求。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冰凉的心、冰冷的眼,冰硬的语言、冰棍的脸。其实孩子所犯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连上帝都能原谅,何况是教师呢?面对灿烂的生命,面对花一样的笑脸,我们教师理应笑起来。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学生的人格提升到自己对等的水平上,师生之间才会产生心和心的交流,心灵和心灵的对话。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素质教育理所应当的是个性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面对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庭、教养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 个性我们要从心灵深处去尊重那些倍受冷落和歧视的“后进生”,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舞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教育的职责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那样:“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曾经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时间不长,上课时他发现一个后进学生在那里涂涂抹抹,像是画画。老师来到学生身边,看到这个学生原来在给自己画像。老师并未生气地说:“嗬!画得蛮像,送给我作个纪念好吗?”这个学生吃了一惊,又惊又怕地把画交给了老师。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学生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今后你就负责办我们班的黑板报好吗?”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把黑板报办得非常出色。从此后这个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后来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重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是学生进步的潜在动力。
第三、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没有选择只能导致停止、僵化、封闭、保守和落后,没有选择就没有发展。自然界也是如此,地球气候的不断变迁,对物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甚至残酷的选择;物种也在不断选择自己的演变方向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如生存地的选择,形态的选择,本能的选择,食物的选择等等。凡是选择了在大自然中正确的位置,就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否则便会被淘汰。人之所以越活越好,就是因为大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不断地选择大自然发展变化的方向。如恐龙也曾在大自然中称霸一时,但因它的选择背离大自然方向而灭绝。有选择才有特色,有选择才有多样化,有选择才有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有选择才有教育的特色,才有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的选择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我们理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 生的选择。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使学生选择自己,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科呢?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学生。让学生喜爱自己,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今后的教育不是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新的历程里,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学生选择的对象。自己的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
新世纪的教师,只有具备和时代相通的现代教育观和师生观,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你实现了这一教育境界,你会由衷的感到教育是何等的崇高而又幸福的事业。
第五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健康人格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赋予学生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我们的责任是小心翼翼地珍惜它,不断地滋养它,而不是窒息它,摧残它。通过教育,他们应当有健康的心理,有坚韧不拨的意志,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有美好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人生追求;他们应当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应当善于明辨是非,心地善良、疾恶如仇,应当善于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有了这一切,他们就将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人,有了这一切,他们在考场上的成绩和表现是不用过多的担心的。为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关注成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关键话语: 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进入高中的学生,其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在情感上虽然不成熟,但他们总以为懂事,所以总想找理由对老师“反教育”,另外,高考与成长的压力也是空前的,比如,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常常被失望、沮丧、忧虑的情绪所困扰。面对家长,他们有深深的内疚;面对老师,他们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理解;在同学面前,他们又充满了自卑、甚至嫉妒。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和不可知的前途,面对多变复杂的世界和社会上许多消极负面的事物,他们也常常充满了怀疑、怯懦、甚至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所有的学生,面对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都有一些恐惧和迷惘。他们的内心涌动着的情绪需要倾诉,压抑着的生命的秘密需要解脱。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如果我们不能和学生一起面对这些成长的焦虑、困惑,给他们以关怀、指导,如果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体贴、感受到理解、感受到期望,师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深,学生对你的戒备会越来越严。则“亲其师信其道”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高考中可以信赖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二、坚持正面教育,提升道德水准。
关键话语: 一个人的高度是由其道德水准确定的,用道德的高度引领学习成绩,则其学业上的发展是无所限的。
1)、树立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让学生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不可在学生面前发牢骚,造成情绪污染)
2)、思想教育是具体的行动,是客观的可以操作的过程。
3)、榜样教育,朋辈教育,事迹感染。(宣读记实文章与名人传记,特别是记述当代青年成功与奋进的典型报道)。(不管遇到何种情况,我们的班会从不间断,始终坚持,且最大的亮点是宣读记实的文章,并以此做为每次班会的主题,让榜样的力量和朋辈教育效果发挥到极致,我们宣读的文章主要选自《求学》《青年文摘》《读者》《中国青年》《状元宝典》等。比如:《苦尽甘来话高三》,《一个复读生的状元之路》,《有梦就有希望》,《为理想而拼搏的人是幸福的》《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张弛有度》,《新手这样脱颖而出》,《绑架父母的潮流》,《我的校园因爱她而美丽》,《我的高考》,„„。这些文章对于学生的影响不止是现在的学习,也许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人生的价值都会有作用的)
4)、热爱集体,依靠集体,在集体中成长,在帮助别人中寻找一种自信与荣耀。(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学生特别是差生很乐意为集体做一点事情,)
(十分重视各种集体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既加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打造形象工程,每个学生的形象不只是自己的形象,也是班级的形象,学校的形象和社会的形象。)
5)、让规则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守“规则”不仅要有外在监督,更应当内化为内在需要。(可以更轻松些;放在成长与成人的高度;张扬个性,领会素质教育的要义;因势利导的引领男女生交往,替学生保守秘密;吃苦教育,劳动教育是根本;寻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育人合力;让人人有被重视感被重用感; 回避诸如“不许”“不准”“不能”“严禁”等教化的“规范”要求)
6)、引导有效的学习策略。先做你应该做的,再做喜欢做的。学习不是一碗方便面,是栽种上的树,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没看到长多少,但它每天都在为成长蓄积能量,坚持下去就会根深叶茂。有的树一开始没栽好,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扶正、来适应土壤。当然,我们也不要期望杨树或灌木能长成红巨杉。
7)狠抓日常教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不偏科偏类,明白“粗心就是差距”,“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因为看不到明显提高就放弃。学然后知不足,要有韧性。要在刻苦中培养兴趣。)
三、教育的境界是宽容、关爱,但必须给学生赋予责任
关键话语:教育之失败是培养出有聪明而没有智慧,有知识而没有思想,有文化而没有教养,有德行却缺失责任的人
1)、学生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但要客观的去认识、分析其错误的成因,不能让同样的错误老犯。
2)、感恩教育(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同学,感谢对手)(怪象:读书是家里逼自己来的,自己本来就不想来,所以花钱是家里应该的)
3)、播种希望,收获心灵,偏爱差生,同情弱者。(有毛病的学生,听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最缺乏别人的是理解。因此,和他们多说一句话都是鼓励。一句问寒问暖的话,都可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很大的波澜,给学生留下最后的“面子”。)
4)、有责任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有使命感的人!这样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才有不竭的动力。(考核扣分问题,好学生从严要求问题)(每个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班干有班干的责任,值日生有值日生的责任,科代表有科代表的责任,„„当你走向社会,就会直面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有责任感的学生,无论走到那,都会很容易被别人接受)。
5)、体验社会,实践生活,培养社会道德意识。
(鼓励同学们在双休日、节假日到社区、贫困山区、开发区、工厂、电器商场、家电维修点、菜市场去接触社会,,实践生活,鼓励同学们去体验生活。)
四、创设立体的育人环境,展现鲜明的班级文化
关键话语:构建“教育磁场”,实施“无痕教育”,让你的教育有“润物细无声”之效。环境之于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润物细无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生存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时时能感受到积极奋进的鞭策。
1)、创建鲜明的班级文化,充分利用教室的四面墙壁,让墙壁说话。让教室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家园。
(教室是学生实现个人目标的主要场所,我们一贯所努力的就是让学生进入教室就能感觉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此,我们在教室设置许多专栏,让墙壁说话。比如《成长专栏》,《管理专栏》,《教学专栏》,《教育专栏》,《新闻专栏》,《高考专栏》,《班级誓词》,还有名牌大学图片,全国大学排行,以及班团干部分工及职责,各宿舍长名单以及月考的宿舍排名等,栏目的更换由团干部负责)
2)、让积极的宿舍文化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座位之中有学问。(优化组合,互补互长,克服毛病,消化矛盾)
4)、教室卫生要反映当天值日生内心的纯洁程度。
(保持教室地面、桌凳、窗台、讲台、黑板等全天干净,同时也让神圣的教室永远安静。)
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制定一套系统的班级规约,让班干部带头去落实。关键话语:班级管理上也存在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关键看你塑造什么样的班干部。如果他们有被重用的成功感。班级工作一定事半功倍,自动运行。
1)管理的概念是一个全员的集体行为,而不是个别人的指手划脚。首先构建一套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目标: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他们积极上进,热情乐观,关心集体,胸襟开阔,意志坚定,严于律己,诚恳待人,积极锻炼,自觉吃苦,既有组织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张扬,既学会了宽容与忍耐,又学会了自律与自立)
2)公开竞选班团干部,采取民主选举的方法。让班干部的工作完全出于自觉自愿,从而强化责任意识。
(也可以指定候选人,挑选品学兼优、道德高尚、觉悟性高、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
3)培养班干部工作的艺术,要相信他们有很强的思想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干群关系,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当好班干部的后台老板。
4)班干部必须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典范。同时也是恪守职责,自觉表率,独当一面的班级精英。
5)创设以宿舍为单位的管理机制,积极参与“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6)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班一盘棋,高效而有序。让班干部成为沟通班内各种关系得 “桥梁”。(比如学习委员分管各科科代表,生活委员分管各宿舍长与留校生,卫生委员分管各卫生小组,团干部分管财产与宣传以及课外活动)
六、改变自己,完善自我,寻找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法。
关键话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内外皆修,与时俱进。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要求,自己不保守,不落伍,更新观念,改变自我。以营造和谐,张扬个性为管理主线,带动一个全新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在工作中,自己爱岗敬业,严守职业道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十分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关爱在前,要求在次,教学生做人在前,传授知识在后,努力与学生和谐共进,避免由于自己过于刻板或严肃而使学生僵化教条,对老师敬而远之。可以说,自己做班工作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成就与幸福。
要点如下:
1)、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永不自满,永不言弃,处处留心,多渠道积累教育素材。
2)、调整心态,把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带进教室,用激情去感染学生。避免因个人情绪不好而污染群体。
3)、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往往率先垂范。(一种游戏规则)
4)、增加班级管理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强化管理的前瞻性,提升突发事件的预见性,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许多与安全、学习、卫生、活动、人际交往等有关的问题我们都基本能在出问题以前做出要求,做到有备无患,不会措手不及。)
5)、细心、公正、廉洁。(察言观色,拒绝诱惑)(具体成就实在)
6)、班工作是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不存在一劳永逸,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育是多种多样的,成长则应强调秩序与规则,不管学习、活动、修身、生活都如此,让学生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寻找一个对手,展示一片悬崖,让他们有板有眼的去做,而不是在乱哄哄的氛围中毫无头绪的死学。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班级氛围亦当如此,给学生营造创新的机会,在竞争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体验“与众不同”的乐趣。我只希望,自己的班级能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珍惜机会,在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能动力量面前,时时刻刻进行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所付出的辛苦难以一一说出,但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是长久的,收获却应当在其一生的成长中。我希望我们的学生面对复杂多变、充满诱惑的世界能有明确的美丑观念与善恶准则,对于未知的未来世界和道路的曲直不平,有深刻到位的思索,同时,也希望他们目光更远大,意志更坚强,忠于人民,热爱科学,遵守公德,关心时事,学以兴邦,回报社会,真正对国家有贡献,对民族有作为,对家庭有责任,对母校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