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

时间:2019-05-13 19:4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一篇: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

读懂学生的心

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在三月二日我有幸听了杨敏毅老师的报告,无论是从内容上、思想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想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来谈谈读完听后的感受。

第一、用真情和智慧做好教育

我是一名中学数学教师,现任八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总是和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打交道。他们有着这个年龄独有的特点:敏感、多疑、好奇、叛逆„„这个年纪的孩子几乎有一半会在周记或习作中,暴露自己和家长、朋友的矛盾,以及面临青春期的烦恼。出于我是数学教师的特殊性,学生们一般都比较信任我,班里大半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会秘密地写纸条或写信咨询我很多内容。最让我头疼也最让人尴尬的,却是这些刚刚有了青春萌动的稚子跟我探讨“爱情”这个话题。

赵老师讲了很多方法。比如举例子。我会例举一些成功人士,他们在青春期时会做些什么?但学生们往往置若罔闻。比如说教法。告诉他们“爱情”是神圣的。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时就不要提前试法。可这些方法总是收效甚微。

在百般迷茫之中,赵老师给了我很大启发。“没有智慧,教育就只

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是啊,我为班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恋而苦恼。这不已经成了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了吗?善教应该是执教者的一种能力,是不应该成为一种牵绊的。

“没有智慧,我们就缺乏透过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是啊,在处理这种问题上,我正是缺少透过这些琐屑和繁杂洞察精深和微妙的能力啊。我缺少的是教育的智慧。

“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是我对学生的真情不够吗?我真的把给予学生的作答当成了一种敷衍和应付了吗?

这段时间,我一直仔细想着赵老师的一些经历,反复调整着各种处理方法。直到有一天,班里学习最好的一个男生也偷偷给我送上了“密信”。让我意外的是,这个看似外表“老实内向”的孩子居然也在偷偷喜欢班上的女生,还问我他现在该怎么办?

还像以前一样说教处理,我想他应该很难听得进去。如果跟他直言威慑,又会伤害他稚嫩的心灵。该怎么做才能既保护到他的自尊,又能让他自自然然明白道理呢?我想起了赵老师的做法。就给这个男孩写了一封信,男生读懂了这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当他知道这是我专门为他写的文章后,他很感动。很快就给我回了纸条,做了理智而正确的决定。在文中我并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然而学生却做出了我最想看到的决定。看到这一切后,我心中非常高兴。这个个案体验让我不得不感概:教育真是处处透着智慧和真情。只有智慧的教育,满怀真情的教育,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二、关注学生的心灵,读懂学生的心

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听着报告我的感受颇多。

学生免不了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帮学生纠正,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是批评教育,再让他们写保证书或检讨书。这种写保证书或检讨书的方法对那些行为习惯较好,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来说,还能起点作用。但对那些行为习惯差的问题学生来说却收效甚微。他们大部分人认为写检讨书只是一种书面形式,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却不能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不容易使他们改正错误。

犯错误,写说明书。对于一般容易犯的错误,如:自习课上讲话、上学迟到、吃零食等等,可采用写说明书的办法。写说明书不同于写检讨书,在写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写说明书能够使勤奋的思想扬眉吐气,使自我原谅的心理得到抑制。学生说:“过去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自己。

犯错误,唱歌、做好事。对于偶发性的小错误,如:有的同学课间活动,预备铃没听到,迟到教室。或昨天的作业忘带了等等。可采用唱歌或做好事。唱歌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调节了班级的气氛。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

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人”,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多向魏书生学习,学习他那种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独到创新的管理方法,学习他那种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学会用心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用他们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感谢赵老师的报告给我的工作带来了智慧,带来了学问,指点了迷津,指明了方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想我会让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

第二篇: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懂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体会

甘苏庙小学张晓伟

凡做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能深切体会到班主任工作事务繁杂、事必躬亲,往往忙得不可开交,常感觉心力焦悴。工作之余,我学习了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通读全书,感觉受益非浅。掩卷沉思,想想自己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启迪,新的动力。“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显然是最节省能源的方法。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受管理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成功管理的前提是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这是魏书生在《教学工作漫谈》中写的。看了这本书,我的感受颇多。特别是他对那些“问题生”的“快乐惩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免不了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要帮学生纠正,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是批评教育,再让他们写保证书或检讨书。这种写保证书或检讨书的方法对那些行为习惯较好,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来说,还能起点作用。但对那些行为习惯差的问题学生来说却收效甚微。他们大部分人认为写检讨书只是一种书面形式,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他们的任务。却不能触及他们的内心深处,不容易使他们改正错误。

魏书生在《教学工作漫谈》中提到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能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要对症下药。对于不同类型的错误,要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

犯错误,写说明书。对于一般容易犯的错误,如:自习课上讲话、上学迟到、吃零食等等。可采用写说明书的办法。写说明书,使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让两种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是怎么争论的;第二张照片,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是怎么交战的;第三张照片,犯错误后两种思想作

何感想。写说明书不同于写检讨书,在写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发现两个不同的自我。写说明书能够使勤奋的思想扬眉吐气,使自我原谅的心理得到抑制。学生说:“过去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自己。

犯错误,写心理病历。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如:骂人成瘾、过早成熟症、拖拉病、苛求朋友症等等。这样就需要写心理病历。写心理病历,包括五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然后通过这份心理病历,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监督之下,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或毛病。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使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自己错误的方法。

通过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学生学会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仅改正了错误,还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犯错误,唱歌、做好事。对于偶发性的小错误,如:有的同学课间活动,预备铃没听到,迟到教室。或昨天的作业忘带了等等。可采用唱歌或做好事。唱歌这种纠正错误的方式,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调节了班级的气氛。做好事,起到了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作用,也起到了分散学生犯错误的精力,将其导向真善美的疏导作用,起到了使学生发现一个新的更强大的自我的作用。

“快乐惩罚”,它避免了师生间矛盾的尖锐对立,淡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采用一种比较柔和的手段,能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使得学生能够心服口服,能使学生增强自信、改正缺点。

学生是实实在在的“人”,是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他们需要的是尊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多向魏书生学习,学习他那种民主科学的管理思想、独到创新的管理方法,学习他那种事业心、责任心、爱心,学会用心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用他

们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

12.7

第三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享受教育幸福

华升学校校长

牛和泉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教师工作对象是学生。而学生又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知识、有个性的人组成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管理,又可以干扰管理,还可以组织起来参与管理。班级管理没有学生的参与,许多管理过程是很难进行的。怎样才能让学生参与管理,实现班级管理自主化呢?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爱心: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爱,一个古老永恒的话题,我们所处的世界处处都有爱的踪迹。朋友之间、亲情之间、陌路人之间、同路人之间、患难之间、危机之时,人们都渴望得到爱。只因有了爱生命才得以延续,人类才得以进化,社会才得以发展。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只有教师的爱才能开启学生闭锁的心灵。

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感情,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关联。用爱心育人是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把爱心奉献给学生。班主任老师和学生朝夕相处,只有一心一意爱学生,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被人们公认的“爱心之父”的裴斯泰洛齐,用他自己的行动谱写了爱心教育的奇迹。他面对的孩子,大多身体有缺陷,很多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长癞疮,或是衣衫褴缕、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于伪善和欺骗;另一些儿童为不幸所折磨变成猜疑和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感情。面对这些孤儿、弃儿、病儿、弱儿,裴斯泰洛齐 和他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孩子生病时,他在身边,孩子健康时他在身边,孩子睡觉时他在身边„„。被孩子们称为慈父的裴斯泰洛齐说:“我的目的在于使他们过着共同的新生活,产生新的力量,在孩子们中间唤醒他们兄弟般的情谊,使他们成为热情的、公正的、亲切的人。”假如我们的老师具有裴斯泰洛齐那样的爱心、耐心、恒心,什么样的顽劣学生不能转化,什么样的心结不能解开呢?俗话讲: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爱每一个孩子必须相信每一个孩子,班主任教师要把每一个孩子当成天才来欣赏,当成天才来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功,坚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潜能。在教师确立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信念的前提下,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最后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通过反复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每年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孩子们满怀热情,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随后,考试出现了,于是总有人名次排在后边或考试不及格。当这种现象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孩子的自卑感就会上升,勤奋感就会下降,表现为对学习的厌恶或抵制。学习反复失败是差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爱学生就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从教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中,探索领悟到相信、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他的女儿是一位双耳全聋、三岁半还是一个字不会说的残疾儿。他通过赏识,把聋哑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一个神童,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周弘第一次看女儿做应用题,十道题只做对了一道,按说该发火了,可他没有。他在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对号,错的地方没有打红叉号。并由衷的赞扬:“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题就做对了一 道,爸爸象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八岁的女儿听到这些话自豪极了,自信心得以增强。他成功了,她的女儿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于像他说得那样:“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但你却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哪怕是孩子一千次跌到,也要一千零一次地帮助他站起来。一位哲人这样讲:“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对人肯定的表现。老师要想获取教育的成功,就要相信、赏识学生。相信、赏识学生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孩子需要理解、帮助,孩子需要信任,孩子需要赏识,孩子需要鼓励,拥有爱心,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同时也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事业护照。

民主: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时,才会产生最好的教育。要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心溶进学生的心,把自己的情溶进学生的情。将师生关系转化为师友关系,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同化。建立民主、自由、平等、愉悦的师生关系。谈到师生关系,大体可分三个类型:一是服从型,即教师居高临下,以权威者的身份,利用手中的特权,通过规章和奖惩使学生服从,学生口服心不服。二是认同型,即教师以自己的渊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敬而远之。三是同化型,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把学生当朋友,这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要实现师生同化,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必须从以下几下方面入手。

第一、向学生学习。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论语》中的“不耻下问”;《学记》中的“教学相长”,荀子《劝学篇》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韩愈在《师说》中的论述就更明确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这些说法似乎只就学业上来说的。而在思想、道德、人格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宣传,给教师披上神圣的外衣。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完人,教师也自认为自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封建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奴才教育,在这种教育下面,向学生学习是一句空话。教师这种“道德圣人”的自我感觉,到现在许多教师还不自觉地奉行着。认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楷模,有充分的理由和百分之百的资格去“教育”学生。正因为我们有这种观点,我们总以为学生一入校就品德不好,需要我们灌输“美好的道德”。从教育的起点上,我们已经把学生当作“道德病人”。而事实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很多方面,学生其实要比我们纯洁得多,这是有事实依据的。请看每次学雷锋的活动,参与热情最高的是孩子;每次各种公益捐款活动,积极性最高的是孩子;每周的升国旗仪式上,最整齐最严肃的队列还是学生„„。面对学生晶莹剔透的童心,难道我们没想到自己的心灵锈迹斑斑了吗?作为教育者要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但决不意味着每个教育者已经达到了这么高的境界。我们应当承认教师不是完人,承认教师在诸多方面不如我们的学生。这并不是降低了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恰恰相反,只有教师随时注意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完善。在这个完善过程中,学生是我们的参照物和镜子。

加里宁说:“教师应当是学识很高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无尚诚实的人。”向学生学习,其意义在于还教师的真实。我们在学生面前是人不是神,我们有优点和长处,同时也有缺点和短处,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向学生学习其意义还在于还教育以诚实。面对当前弥漫着的教育虚假,教育者以自身的诚实一方面消解着虚假教 育的负面影响,同时以诚实培育着诚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己不相信的决不交给学生。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这是教育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向学生学习,从教育角度讲对学生也是最有效的教育。学生会从教师的身上看到:什么叫“人无完人,”什么叫“知错就改,”什么是“见贤思齐。”教育者对自己错误的追悔和对高尚人格的不懈追求将感染激励着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战胜自我,一步步走向卓越。

陶行之在谈到“民主教师”时,把“跟小孩子学习”作为民主教育的必要条件这一。他曾这样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去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学生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这是先生受学生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先生是受学生的锻炼。”正是在这“师生接近,”人格互相感化的过程中,教育便放射出“民主”之光。

第二、在民主管理中学习民主。今天,我们已走进新世纪的大门,今日的学生将是明天的公民,建设国家的“接力棒”,不久就要传到他们手中。没有民主精神,就不能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任;没有民主的教育,便没有民主的未来。看来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精神和民主意识决非小事,它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可让人痛心的是:今日学校还有为数不少的文明监狱,将学生管得死死的。个别教师,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只要他那张冰棍似的脸一出现。学生大气都不敢出,就象“耗子见了猫一样。还有部分班主任将班内的大小事物包揽无余,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从抓学生迟到早退到学生佩带校徽,从学生衣着是否整洁到学生是否洗脸,从和学生一起卫生扫除到陪着学生上自习,从学生吃零食到提着缺腿的凳子四处找木工。整日疲惫不堪,可得不到学生的理 解。自认为尽职尽责、呕心沥血,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民主”精神。

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的选择。作为教师应把全体学生当作朋友助手。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应该是全班每一个学生。如果不发挥他们主人的作用,时间长了他们就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一个班级如果努力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人翁作用,那么他当班级主人的能力就越强。学生在班集体中主人翁作用发挥的越充分,他对班级就越热爱越关心。对教师就越信服越尊重。

魏书生老师在管理班级中,班级的每项制度,每件较大的事,在确定前都和学生商量。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集体举手或投票表决。把个人意志上升到民主意志,学生从民主管理中学会了民主,增强了民主意识。他们的班级,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学生真正成了班级的主人。魏老师即使多日不在家班级也能井井有条,学生学习成绩也能蒸蒸日上,其主要原因,在民主管理中学生学会了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学习。

教师的民主精神、民主意识、民主管理密切了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心心相印、情情相溶,班级管理从“必须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尊重:走进学习心灵的信用卡

尊重是人的需要。尊重和帮助他人,内心就充满了做人的自豪和幸福,从中也体现出做人的价值和自尊。尊重他人的付出,会换来他人尊重你的回报。相反,如果教师的自命不凡,不尊重学生,不理解学生,学生当然也不会买你的帐。古人说:“尊人者,人尊之”就是这个道理。尊重能换来尊重,关爱能换来关爱。让学生尊重教师,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学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不同,但都履行同一项特定义务,即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教与学分工的不同,绝无高低、贵贱、等级之分。教师应该把学生平等地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字。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尊重教育。曾经有这样一个教师,他所教的二年级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时,曾三次出现错误。这个教师当着全班同学们的面,在孩子的小脸上画了一个“×”号。以此作为惩罚。回家后,这个孩子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害怕,我再也不去上学了。”难道说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也有自尊心吗?是的,因为学生无论大小,都需要得到尊重和理解,在教师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堂堂正正的人,都有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基本权力。有位教育家曾这样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讥笑中有牛顿,你的冷眼中有爱迪生。”善待学生是每一个教师起码的师德要求。有些教师对待学生,冰凉的心、冰冷的眼,冰硬的语言、冰棍的脸。其实孩子所犯的错误是美丽的错误,连上帝都能原谅,何况是教师呢?面对灿烂的生命,面对花一样的笑脸,我们教师理应笑起来。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学生的人格提升到自己对等的水平上,师生之间才会产生心和心的交流,心灵和心灵的对话。

第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真正的素质教育理所应当的是个性教育,没有个性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我们面对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庭、教养和经历,有着不同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要尊重学生性格、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避免一刀切,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尊重学生 个性我们要从心灵深处去尊重那些倍受冷落和歧视的“后进生”,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舞台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教育的职责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那样:“教也者,长其善而救其失者也。”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发展学生的特长。曾经有这样一位女教师,刚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时间不长,上课时他发现一个后进学生在那里涂涂抹抹,像是画画。老师来到学生身边,看到这个学生原来在给自己画像。老师并未生气地说:“嗬!画得蛮像,送给我作个纪念好吗?”这个学生吃了一惊,又惊又怕地把画交给了老师。下课后,老师把这个学生叫到办公室对学生说:“你很有画画的天赋,今后你就负责办我们班的黑板报好吗?”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把黑板报办得非常出色。从此后这个学生学习非常认真,后来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尊重学生特长、尊重学生个性是学生进步的潜在动力。

第三、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没有选择只能导致停止、僵化、封闭、保守和落后,没有选择就没有发展。自然界也是如此,地球气候的不断变迁,对物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严格甚至残酷的选择;物种也在不断选择自己的演变方向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如生存地的选择,形态的选择,本能的选择,食物的选择等等。凡是选择了在大自然中正确的位置,就延续了下来,发展了起来,否则便会被淘汰。人之所以越活越好,就是因为大自然选择了人类,人类不断地选择大自然发展变化的方向。如恐龙也曾在大自然中称霸一时,但因它的选择背离大自然方向而灭绝。有选择才有特色,有选择才有多样化,有选择才有发展。教育同样如此,有选择才有教育的特色,才有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自由宽松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足够的选择空间。学生的选择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我们理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 生的选择。孔老夫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如何使学生选择自己,选择自己所教的学科呢?教师就必须改变自己,适应学生。让学生喜爱自己,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今后的教育不是教师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新的历程里,教师要努力争取成为学生选择的对象。自己的教育内容成为学生内心的需要。

新世纪的教师,只有具备和时代相通的现代教育观和师生观,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你实现了这一教育境界,你会由衷的感到教育是何等的崇高而又幸福的事业。

第四篇: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塑造健康人格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有一个比“传道授业解惑”更高的境界,那就是赋予学生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拥有一片纯净的蓝天。我们的责任是小心翼翼地珍惜它,不断地滋养它,而不是窒息它,摧残它。通过教育,他们应当有健康的心理,有坚韧不拨的意志,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有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有美好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人生追求;他们应当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应当善于明辨是非,心地善良、疾恶如仇,应当善于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有了这一切,他们就将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人,有了这一切,他们在考场上的成绩和表现是不用过多的担心的。为此,我们从如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关注成长,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关键话语: 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

对于学生来说,成长比成绩更为重要。进入高中的学生,其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在情感上虽然不成熟,但他们总以为懂事,所以总想找理由对老师“反教育”,另外,高考与成长的压力也是空前的,比如,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常常被失望、沮丧、忧虑的情绪所困扰。面对家长,他们有深深的内疚;面对老师,他们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理解;在同学面前,他们又充满了自卑、甚至嫉妒。即使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面对学习的压力和不可知的前途,面对多变复杂的世界和社会上许多消极负面的事物,他们也常常充满了怀疑、怯懦、甚至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所有的学生,面对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都有一些恐惧和迷惘。他们的内心涌动着的情绪需要倾诉,压抑着的生命的秘密需要解脱。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给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如果我们不能和学生一起面对这些成长的焦虑、困惑,给他们以关怀、指导,如果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体贴、感受到理解、感受到期望,师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深,学生对你的戒备会越来越严。则“亲其师信其道”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高考中可以信赖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二、坚持正面教育,提升道德水准。

关键话语: 一个人的高度是由其道德水准确定的,用道德的高度引领学习成绩,则其学业上的发展是无所限的。

1)、树立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时代的核心价值观。不能让学生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不可在学生面前发牢骚,造成情绪污染)

2)、思想教育是具体的行动,是客观的可以操作的过程。

3)、榜样教育,朋辈教育,事迹感染。(宣读记实文章与名人传记,特别是记述当代青年成功与奋进的典型报道)。(不管遇到何种情况,我们的班会从不间断,始终坚持,且最大的亮点是宣读记实的文章,并以此做为每次班会的主题,让榜样的力量和朋辈教育效果发挥到极致,我们宣读的文章主要选自《求学》《青年文摘》《读者》《中国青年》《状元宝典》等。比如:《苦尽甘来话高三》,《一个复读生的状元之路》,《有梦就有希望》,《为理想而拼搏的人是幸福的》《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张弛有度》,《新手这样脱颖而出》,《绑架父母的潮流》,《我的校园因爱她而美丽》,《我的高考》,„„。这些文章对于学生的影响不止是现在的学习,也许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人生的价值都会有作用的)

4)、热爱集体,依靠集体,在集体中成长,在帮助别人中寻找一种自信与荣耀。(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学生特别是差生很乐意为集体做一点事情,)

(十分重视各种集体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既加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打造形象工程,每个学生的形象不只是自己的形象,也是班级的形象,学校的形象和社会的形象。)

5)、让规则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守“规则”不仅要有外在监督,更应当内化为内在需要。(可以更轻松些;放在成长与成人的高度;张扬个性,领会素质教育的要义;因势利导的引领男女生交往,替学生保守秘密;吃苦教育,劳动教育是根本;寻找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育人合力;让人人有被重视感被重用感; 回避诸如“不许”“不准”“不能”“严禁”等教化的“规范”要求)

6)、引导有效的学习策略。先做你应该做的,再做喜欢做的。学习不是一碗方便面,是栽种上的树,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没看到长多少,但它每天都在为成长蓄积能量,坚持下去就会根深叶茂。有的树一开始没栽好,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扶正、来适应土壤。当然,我们也不要期望杨树或灌木能长成红巨杉。

7)狠抓日常教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不好高骛远,不眼高手低,不偏科偏类,明白“粗心就是差距”,“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一定要坚持住,不能因为看不到明显提高就放弃。学然后知不足,要有韧性。要在刻苦中培养兴趣。)

三、教育的境界是宽容、关爱,但必须给学生赋予责任

关键话语:教育之失败是培养出有聪明而没有智慧,有知识而没有思想,有文化而没有教养,有德行却缺失责任的人

1)、学生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但要客观的去认识、分析其错误的成因,不能让同样的错误老犯。

2)、感恩教育(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同学,感谢对手)(怪象:读书是家里逼自己来的,自己本来就不想来,所以花钱是家里应该的)

3)、播种希望,收获心灵,偏爱差生,同情弱者。(有毛病的学生,听到的更多的是批评,最缺乏别人的是理解。因此,和他们多说一句话都是鼓励。一句问寒问暖的话,都可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很大的波澜,给学生留下最后的“面子”。)

4)、有责任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有使命感的人!这样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才有不竭的动力。(考核扣分问题,好学生从严要求问题)(每个人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班干有班干的责任,值日生有值日生的责任,科代表有科代表的责任,„„当你走向社会,就会直面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有责任感的学生,无论走到那,都会很容易被别人接受)。

5)、体验社会,实践生活,培养社会道德意识。

(鼓励同学们在双休日、节假日到社区、贫困山区、开发区、工厂、电器商场、家电维修点、菜市场去接触社会,,实践生活,鼓励同学们去体验生活。)

四、创设立体的育人环境,展现鲜明的班级文化

关键话语:构建“教育磁场”,实施“无痕教育”,让你的教育有“润物细无声”之效。环境之于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创设润物细无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生存环境,使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时时能感受到积极奋进的鞭策。

1)、创建鲜明的班级文化,充分利用教室的四面墙壁,让墙壁说话。让教室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家园。

(教室是学生实现个人目标的主要场所,我们一贯所努力的就是让学生进入教室就能感觉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为此,我们在教室设置许多专栏,让墙壁说话。比如《成长专栏》,《管理专栏》,《教学专栏》,《教育专栏》,《新闻专栏》,《高考专栏》,《班级誓词》,还有名牌大学图片,全国大学排行,以及班团干部分工及职责,各宿舍长名单以及月考的宿舍排名等,栏目的更换由团干部负责)

2)、让积极的宿舍文化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座位之中有学问。(优化组合,互补互长,克服毛病,消化矛盾)

4)、教室卫生要反映当天值日生内心的纯洁程度。

(保持教室地面、桌凳、窗台、讲台、黑板等全天干净,同时也让神圣的教室永远安静。)

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制定一套系统的班级规约,让班干部带头去落实。关键话语:班级管理上也存在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关键看你塑造什么样的班干部。如果他们有被重用的成功感。班级工作一定事半功倍,自动运行。

1)管理的概念是一个全员的集体行为,而不是个别人的指手划脚。首先构建一套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的行为和品德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整而不断成长。)(目标:每个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他们积极上进,热情乐观,关心集体,胸襟开阔,意志坚定,严于律己,诚恳待人,积极锻炼,自觉吃苦,既有组织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张扬,既学会了宽容与忍耐,又学会了自律与自立)

2)公开竞选班团干部,采取民主选举的方法。让班干部的工作完全出于自觉自愿,从而强化责任意识。

(也可以指定候选人,挑选品学兼优、道德高尚、觉悟性高、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

3)培养班干部工作的艺术,要相信他们有很强的思想意识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要帮助他们处理好干群关系,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当好班干部的后台老板。

4)班干部必须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典范。同时也是恪守职责,自觉表率,独当一面的班级精英。

5)创设以宿舍为单位的管理机制,积极参与“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6)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班一盘棋,高效而有序。让班干部成为沟通班内各种关系得 “桥梁”。(比如学习委员分管各科科代表,生活委员分管各宿舍长与留校生,卫生委员分管各卫生小组,团干部分管财产与宣传以及课外活动)

六、改变自己,完善自我,寻找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方法。

关键话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内外皆修,与时俱进。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要求,自己不保守,不落伍,更新观念,改变自我。以营造和谐,张扬个性为管理主线,带动一个全新的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在工作中,自己爱岗敬业,严守职业道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十分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关爱在前,要求在次,教学生做人在前,传授知识在后,努力与学生和谐共进,避免由于自己过于刻板或严肃而使学生僵化教条,对老师敬而远之。可以说,自己做班工作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成就与幸福。

要点如下:

1)、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永不自满,永不言弃,处处留心,多渠道积累教育素材。

2)、调整心态,把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带进教室,用激情去感染学生。避免因个人情绪不好而污染群体。

3)、在班级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往往率先垂范。(一种游戏规则)

4)、增加班级管理的预见性,防患于未然。

(强化管理的前瞻性,提升突发事件的预见性,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许多与安全、学习、卫生、活动、人际交往等有关的问题我们都基本能在出问题以前做出要求,做到有备无患,不会措手不及。)

5)、细心、公正、廉洁。(察言观色,拒绝诱惑)(具体成就实在)

6)、班工作是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不存在一劳永逸,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育是多种多样的,成长则应强调秩序与规则,不管学习、活动、修身、生活都如此,让学生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寻找一个对手,展示一片悬崖,让他们有板有眼的去做,而不是在乱哄哄的氛围中毫无头绪的死学。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班级氛围亦当如此,给学生营造创新的机会,在竞争中展示学生的个性,体验“与众不同”的乐趣。我只希望,自己的班级能团结一致,精诚合作,珍惜机会,在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能动力量面前,时时刻刻进行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所付出的辛苦难以一一说出,但留在学生的记忆里是长久的,收获却应当在其一生的成长中。我希望我们的学生面对复杂多变、充满诱惑的世界能有明确的美丑观念与善恶准则,对于未知的未来世界和道路的曲直不平,有深刻到位的思索,同时,也希望他们目光更远大,意志更坚强,忠于人民,热爱科学,遵守公德,关心时事,学以兴邦,回报社会,真正对国家有贡献,对民族有作为,对家庭有责任,对母校有情感!

第五篇:浅谈如何走进学生心灵(推荐)

浅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作者:彭建琼

单位:禄丰县和平镇小学

【摘要】

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耐心、童心、诚心、赞美、恒心,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射,雨露滋润,从而茁壮成长。

【关键词】走进心灵用心育人

【正文】

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撬不开锁,而钥匙却轻轻一转把锁开了。铁棒问:“钥匙,这是为什么?”钥匙回答说:“很简单,因为我懂锁的心。”

医生治病救人讲究“对症下药”,教师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对症下药,如果像铁棒一样的蛮干,只能将事情弄糟。有位哲人说: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教育也一样,我们要懂得学生的心,才谈得上教育。教师只有拿到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那把“钥匙”,让孩子能信任你,把你当成朋友,向你倾诉,才能正确地帮孩子解决思想的问题。自从“马加爵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呼唤知心教育。《知心姐姐》栏目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中小学生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太缺乏主动性,而且还存在害怕与老师交流的情况。在问到为什么不与老师交流时,百分之六十几的学生回答是因为“自己胆小”或者是“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还有些学生回答“怕学生说我拍马屁”,等等。在教育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不是对老师敬而远之,就是心怀畏惧,即便能够勉强坐在一起谈谈心,学生也很少真正袒露心声。遇到这种情况,要想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就无从说起。因此,只有拆除彼此之间的无形隔膜,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乐于交流,接受教师的教导,才有利于教师及时捕获学生的心理变化,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

心的健康成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不妨试用以下几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第一把:爱心。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怀,用师爱去融化他们心灵的坚冰,点燃它们心中自尊和进去的火花,引导他们一步步上进。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六年前,我负责带五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工作,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聪明伶俐学习还可以,可就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还经常逃学,他的父母知道他逃学后,经常是一顿打。针对这种情,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而是及时的和他谈心,并到半路去接他,与他讲理想、讲人生,他家离学校远,中午我就让他和我一起吃饭,饭后我和他一起玩篮球,并帮他补习功课,一个学期下来,他改掉了不良的习惯,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为一个正优秀的学生,当看到他站在领奖台上的甜蜜笑容,作为教师我为他骄傲,自豪。现在每当收到他的祝福,我觉得这是一种幸福,这是爱的力量。

第二把:童心。

众所周知,当一个人把你当做知心朋友时,就会敞开胸怀,畅所欲言了,这一点在学生往往表现得更加突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除了应具备朋友的真诚、亲密、关心等特点之外,关键是要保持童心,这是消除师生之间思想隔阂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付诸于实际呢?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关注并参与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比如和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同做一个游戏,等等,我带过一个班级,从四年级到六年级,期间我一同与他们玩篮球,打乒乓球,参加学校的文艺节目排练、、、、、现在学生虽然毕业了,但我经常收到他们的电话,信件、礼物等,感到非常的欣慰。当教师同学生自然地打成一片时,就会有共同的语言,双方的交流就会不知不觉地水到渠成。第三把:耐心

爱一名优秀生不难,但爱一个屡教屡犯的捣蛋鬼、后进学生就会

难一些。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碰到过不会写自己名字的弱智孩子,碰到过爱打架爱骂人的“后进学生”,但我始终保持一种心态——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高明的教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教师的真诚关心、持久热爱,才能熔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激励他们内在的前进动力,点燃他们积极进取的自信之火。千万不能因为行为上的反复就放弃教育,或采取抱怨、讽刺、挖苦的态度,那样会前功尽弃。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总是用我的宽容、我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错误是可以原谅的,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我们班里有一个学生,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由爷爷奶奶照管,常因懒惰而忘了做作业,又十分调皮、捣蛋,又会惹事、闯祸的男孩子,一次次的教育,一次次的保证,一次次的犯错。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办?不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之后,当我发现他完成了某一项作业时,我就及时表扬他,并奖励他一个“笑脸”,几天下来,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学一样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一天,他又闯祸了,他把一名低年级的小学生打伤了,我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耐心地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看到他无动于衷的样子,我的眼圈红了,对他说了“老师真心地希望你成长起来,这么多次了,难道你真的不明白老师的心吗?老师希望你开心的学习,快乐的做人”,他哭了。后来,他送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知道我又让您伤心了,我要做个懂事的孩子,一定改正缺点,让您不再为我伤心、担心,让你开心。

第四把:诚心

关心、热爱学生是一种真实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爱。它不是做给学生看的,更不是做给领导看的。做教师的应真心实意地为孩子的成长着想,要深入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难处,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的学生,每次作业,他写得歪歪扭扭的。对此,我总是说;“来,让老师示范给你。”“你瞧,这个字

多美。”当孩子犯错误时,老师既要真诚地指出他的错误,更要给他希望。无论是亲切的交谈,还是严厉的批评,无论是满意的微笑,还是恼怒的火气,甚至伤心的泪水,都应该是真实的,诚挚的。我们用“诚心”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鸣,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用“爱心、耐心、童心、诚心”育人,学生知道我病了,就把家里的鸡蛋送给了我;当过教师节时,几名曾是“捣蛋鬼”的学生亲手制作了小工艺品送给了我;当我遇到困难而忧伤时,看到的是孩子们一双双理解我的眼睛;当我遇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又为我欢呼雀跃.......我得到的这一切时心里特别高兴,不只因为我的爱有所回报,更因为我用爱心教会了他们做人,生活,求知。

第五把:赞美。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人家的赞美。其实人性最深切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而学生尤其需要。真诚的赞美可以拉近心灵,吸引着孩子向你真心靠拢,倾听你的教诲,还将每时每刻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与成长。原来我经常用严厉的目光和批评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可是效果都不理想,并且师生关系非常紧张;后来换了一种方式,尽量多找学生的优点,并在适时的境况下表扬他们,结果效果大不一样,学生觉得老师是他的朋友,还改善了和学生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第六把:恒心。

古人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教师的爱心、童心、耐心、诚心、赞美只有长期坚持,广泛的用在学生的身上,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自然而然,才能深入学生心理世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现在我相信:世界上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开启学生心灵钥匙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承受阳光照

射,雨露滋润,从而茁壮成长。为了一切孩子都沐浴着灿烂阳光,茁壮地成长,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耐心、童心、诚心、赞美、恒心,这样才能真正走入学生心灵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

任工作的意见》2006年6月4日

2、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教育学》2000年2月

3、人民教育出版社--《班级管理学》

4、人民教育出版社--《班主任工作艺术一百列》 李庾南 著2007年10月第1版

作者姓名:彭建琼

出生年月:1980年12月27日

性别:女

籍贯:云南楚雄禄丰

民族:汉族

工作单位全称: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和平镇小学

最后学历:本科

职称:小教一级

详细通讯地址: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和平镇前所裕琅希望小学 邮政编码:651207

电话:***

电子邮箱:lfhppjq@126.com

下载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懂学生_走进学生的心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主题班会课感想 吴翠萍 高中组 联系电话:*** 案例背景 背景一:班会课难上是许多当过班主任的老师一个共同的感受。不少班主任认为,班会课至少有“三难......

    走进学生心灵

    班 主 任 工 作 点 滴 ——走进学生心灵 春夏交替,日月轮回,转眼我教学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的教学生涯中,品尝了当老师的酸甜苦辣,同时也收获了桃李芬芳与孩子的爱。想想这......

    走进学生心灵2

    走进学生心灵 山东省平邑县郑城镇教委范 英 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进学生心灵的世界,许多百思不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晚上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学期就飞速地过去了。在这半学期的时间里,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一是......

    走进学生的心灵

    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必须讲求工作的艺术性 ——————谈体验教育在工作中的应用 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妙的土地,看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你就有什么样的收获。无数人的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演讲稿

    拨动心弦奏出华美乐章——“走进学生心灵”演讲稿柳林一中化学组 王 玲 玲 2010年4月17日拨动心弦奏出华美乐章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头变成了美丽的鹅卵......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

    “走进学生心灵 关爱学生成长”心理讲座成功举行 5月23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处处长陈选华教授应邀为我院各系部分管学生工作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学生管理一......

    走进家庭 走进学生的心灵(大全)

    走进家庭 走进学生的心灵 家访总结 朱丽红 根据教育局寒假工作安排,我校于寒假期间开展了“千名教师访万家”家访活动。我和司丽美老师走进了六年级三班15位同学家中,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