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彩色的翅膀》精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彩色的翅膀
《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文,但写作上极富特色,一是线索鲜明,二是运用插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地体会到这两点?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初步概括出探亲返岛、尝瓜会、种瓜、第二天见蝴蝶这些事,我在板书这些内容时,顺带引导学生说出探亲返岛带回蝴蝶等昆虫、尝瓜会上得知岛上缺少蝴蝶等昆虫、第二天早上见到蝴蝶,边说边在相对应的位置板书“带回蝴蝶”“缺少蝴蝶”“见到蝴蝶”,然后我问学生从第二行板书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都有“蝴蝶”,我告诉学生“蝴蝶”就像一条线把课文所写到的这些事串了起来,这就是线索。(这时有些学生已能够说出“线索”)我再引导学生看课文种瓜是在哪里写的,原来种瓜的事是在尝瓜会上了解到的,是两年前发生的事,结合板书,我让学生明白了这是插进去叙述的,叫插叙。至此,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线索和插叙。
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感受小岛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我出示句子“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让学生读,读完后我问“谁能从这个句子读出疑问?”,一开始全班沉默,我再诱导:“谁能从看似无疑问处提出疑问,谁的读书水平就高。”马上,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抓住‘终于’提问,为什么用‘终于’?”紧接着有学生问:“为什么岛上成熟一个西瓜,也能说是‘奇迹’?”“‘这个岛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岛?”我把三个问题都简要板书出来,要求学生再细读课文解决问题。阅读时间差不多时,我问学生先解决哪个问题,开始意见不一致,我再要求学生仔细想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好,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先解决“这是怎样的一个小岛?”这个问题,我再追问为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就好解决了(我告诉他们这叫“迎刃而解”)这样,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感觉到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
(教学反思2)彩色的翅膀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基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连接语的提示下初步体会课文内容以后,再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作交流讨论也就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正是这么想的:首先,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解决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起初,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围绕这些句子谈出感受,读出味道。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在交流小战士把昆虫带回宝石岛的原因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战士那爱海岛、爱祖国的深情。如果此时的我再拘泥于教案,又把学生牵到谈读后感上来,未免有环节迂回、降低学习效率之嫌。我灵机一动,顺势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谈到小战士爱海岛、爱祖国,那肯定有你们特别充足的理由,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孩子们马上在书上勾画起相关句子来。尤其在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让我感触颇深,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课文内容】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学片断】
生1:(读完第二自然段,尤其把那个“紧紧”突出了一番)我感受到纸箱里的昆虫在小高(小战士)心目中特别重要,小高才紧紧地抱着它。──嗯,能通过关键词去体会人物的品质,他在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生2:船在海浪中颠簸,他怕一不留神把纸盒子给簸掉了。
──也不错呀,他还能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我已经有点扬扬自得了。生3:他把纸箱子里的昆虫看得跟宝贝似的,生怕它跑了。──她的回答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我也很满意。……
一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交流纸箱子里的昆虫在小高心目当中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非常精彩,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刚才还很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又趋于安静了,有人在跃跃欲试,但更多的是在沉思。这班的孩子们在读书的深度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师:没关系,如果你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我建议可以再把这一段读一读。──我不想让真理老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我一直期盼、尝试让更多的孩子去发现那埋的更深一层的美,这样汲取起来才会更有滋味、更有营养。
不久,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生4:我发现小高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是晕船了,在晕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保护这纸箱子里的昆虫,我很佩服他。
──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会永远记住他──刘钦──一个看问题总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孩子。生4继续:老师,我就晕过船,那滋味真不好受,翻胃,想吐。
──他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似乎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我喜欢。
经他这么一更形象的解释,发言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还从后面的段落中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作支撑,教室里又活跃起来,一个边防战士爱岛爱国的深情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带头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鼓起掌来,可以想象他们对这一段的感情朗读一定更为精彩。
时间在流逝、课堂在继续,精彩在继续上演。这堂课,我一直感动着,为课文里小战士的高尚品德而感动,更为班上孩子们那特有的灵气、那美丽的可爱而感动。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拘泥于教案,我也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不拘泥于教案原来会如此精彩。
(教学反思3)彩色的翅膀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第二,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读起来妙趣横生,那些可爱的战士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质朴可爱。为了一个西瓜,全岛的战士都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场别开生面的尝瓜会让人热泪盈眶。“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两句话让我百读不厌。每当读到这两句话,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战士们一张张憨厚灿烂的笑脸。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他们的笑容很真诚,他们的幸福很真实。我总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质匮乏的地方反而会更纯净呢?
当然,战士们对西瓜的特别感情其实是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他们是为了让祖国海岛能美丽富饶起来,这也就是对祖国的真挚的热爱。上好这堂课,也就要带着孩子们走进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最终我决定还是从孩子们的喜好出发进行这课的教学。
首先,让孩子们分组自学课文,读读画画,批批注注。交流的时候,我同样从引导孩子们从他们最喜欢的片段入手。没想到,孩子们最喜欢的片段也是战士们的尝瓜会。顺理成章,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了尝瓜会的几个句子,并让孩子们学着战士们的样子“尝尝”西瓜。除了带着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外,我还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战士们品尝着西瓜,想到了什么呢?并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孩子们的联想很丰富,很自然的,孩子们想到了海岛的未来,其中不乏对海岛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最后,孩子们一起去了解了这个西瓜的来历,并简要了解了战士小高带昆虫的原因和带昆虫的过程。
这是一篇非常美丽的课文,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课堂中缺乏一种情趣,一种享受美丽的情趣,因为我没有把这篇课文所展现的美让孩子们一同分享。
第二篇:语文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1
首先我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其次我通过体验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受。“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段文字,我不仅让学生从战士尝瓜的动作中体会战士们对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的珍爱,还让他们边学着尝瓜的动作,边想象战士们尝瓜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嘴里是怎样啧啧赞叹的,体会他们为了西瓜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这西瓜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啊!
当然,朗读是体会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学生朗读的指导一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应该能够读出感情了。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2
《彩色的翅膀》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基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连接语的提示下初步体会课文内容以后,再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作交流讨论也就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正是这么想的:首先,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解决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起初,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围绕这些句子谈出感受,读出味道。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在交流小战士把昆虫带回宝石岛的原因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战士那爱海岛、爱祖国的深情。如果此时的我再拘泥于教案,又把学生牵到谈读后感上来,未免有环节迂回、降低学习效率之嫌。我灵机一动,顺势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谈到小战士爱海岛、爱祖国,那肯定有你们特别充足的理由,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孩子们马上在书上勾画起相关句子来。尤其在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让我感触颇深,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3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语言朴实,以小昆虫为线索,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教学本文时,在多读多思、重感悟的理念指导下,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这不仅是阅读课文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需要。只有培养了学生能思、深思、善思的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得到提高,略读教学才真正将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有效的迁移。最后,我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展彩色翅,抒心中情,让学生放飞想像如今宝石岛情景,深刻感悟边防战士们爱岛建岛、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领悟课题“彩色翅膀”的双重涵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1
《彩色的翅膀》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赞扬了海岛战士建设海岛、热爱海岛的高尚品德。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和表达方法。基于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学生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挥连接语的提示功能解决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上课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想“看到题目,你猜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看到题目,我想课文可能写的是昆虫的翅膀,或者是写鸟的翅膀之类的内容。”“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怎样的高尚品德?”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读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从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一句中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有的孩子从“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中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有的孩子从“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中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课文中关于“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这一部分,属于插叙。教学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这一部分,然后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段内容,对于理解课文会有哪些困难,从而让学生体会插叙的作用。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2
首先我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其次我通过体验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受。“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段文字,我不仅让学生从战士尝瓜的动作中体会战士们对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的珍爱,还让他们边学着尝瓜的动作,边想象战士们尝瓜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嘴里是怎样啧啧赞叹的,体会他们为了西瓜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这西瓜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啊!
当然,朗读是体会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学生朗读的指导一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应该能够读出感情了。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3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了战士小高把昆虫带往宝石岛,希望这些精灵们能在海岛上安居乐业,同时也体现了海岛战士们保卫海岛、建设海岛的爱国情怀。
课文学习完了,但总体感觉这节课自己和学生们都学的很累,思其原由还是因为自己讲得太多了,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虽然说本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但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却没有很好的体现,教学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思考与学习都是我提前预设好的,学生大多数时间里还是跟着老师走,学习显得很被动,本不该被动的`学生却被动了,本不该主动的老师却主动了,以致于课堂中学习显得很没有生气,或者说没有学习的那份激情,这样的课堂教学成了自己一个人的表演,没有了生成的精彩,学生们的思维被自己牢牢地牵着,总在一个小的框框里转悠……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总想着略读教学应该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可是自主学习,又害怕孩子们浪费时间,自己心里很矛盾,在授课时,设计的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了,可是发现学生们总是很迷茫,总是领悟不到其中的内涵,反思其中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读没有到位,没有真正得走进课文中间,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泛泛地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也发现他们的这些感受都很生硬,根本没有真正得和文本进行对话,一节看似流畅的课堂教学,但其中的隐藏问题真让人深思。
虽然,没能真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没有引导学生体会、表达出文本的中心思想,但我想有失就有得,这一不成功的课堂教学又唤醒了我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反思,阅读教学,读是最重要的,读的到位,读的真切,读出自己的真实的感受来,或许文本想要传达的思想也就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了,或许课堂学习中的生成也会更精彩,课堂教学的精、气、神也会更加的突显!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4
《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文,但写作上极富特色,一是线索鲜明,二是运用插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地体会到这两点?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初步概括出探亲返岛、尝瓜会、种瓜、第二天见蝴蝶这些事,我在板书这些内容时,顺带引导学生说出探亲返岛带回蝴蝶(等昆虫)、尝瓜会上得知岛上缺少蝴蝶(等昆虫)、第二天早上见到蝴蝶,边说边在相对应的位置板书“带回蝴蝶”、“缺少蝴蝶”、“见到蝴蝶”,然后我问学生从第二行板书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都有“蝴蝶”,我告诉学生“蝴蝶”就像一条线把课文所写到的这些事串了起来,这就是线索。(这时有些学生已能够说出“线索”)我再引导学生看课文种瓜是在哪里写的,原来种瓜的事是在尝瓜会上了解到的,是两年前开始发生的事,结合板书我让学生明白了这是插进去叙述的.,叫插叙。至此,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线索和插叙。
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感受小岛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我出示句子“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让学生读,读完后我问“谁能从这个句子读出疑问?”,一开始全班沉默,我再诱导:“谁能从看似无疑问处提出疑问,谁的读书水平就高。”马上,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抓住‘终于’提问,为什么用‘终于’?”紧接着有学生问:“为什么岛上成熟一个西瓜,也能说是‘奇迹’?”“‘这个岛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岛?”我把三个问题都简要板书出来,要求学生再细读课文解决问题。阅读时间差不多时,我问学生先解决哪个问题,开始意见不一致,我再要求学生仔细想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好,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先解决“这是怎样的一个小岛?”,我再追问为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就好解决了(我告诉他们叫“迎刃而解”)这样,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感觉到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5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语言朴实,以小昆虫为线索,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教学本文时,在多读多思、重感悟的理念指导下,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这不仅是阅读课文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需要。只有培养了学生能思、深思、善思的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得到提高,略读教学才真正将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有效的迁移。最后,我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展彩色翅,抒心中情,让学生放飞想像如今宝石岛情景,深刻感悟边防战士们爱岛建岛、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领悟课题“彩色翅膀”的双重涵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6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基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连接语的提示下初步体会课文内容以后,再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作交流讨论也就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正是这么想的:首先,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解决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起初,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围绕这些句子谈出感受,读出味道。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在交流小战士把昆虫带回宝石岛的'原因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战士那爱海岛、爱祖国的深情。如果此时的我再拘泥于教案,又把学生牵到谈读后感上来,未免有环节迂回、降低学习效率之嫌。我灵机一动,顺势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谈到小战士爱海岛、爱祖国,那肯定有你们特别充足的理由,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孩子们马上在书上勾画起相关句子来。尤其在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让我感触颇深,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课文内容】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学片断】
生1:(读完第二自然段,尤其把那个“紧紧”突出了一番)我感受到纸箱里的昆虫在小高(小战士)心目中特别重要,小高才紧紧地抱着它。
──嗯,能通过关键词去体会人物的品质,他在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生2:船在海浪中颠簸,他怕一不留神把纸盒子给簸掉了。
──也不错呀,他还能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我已经有点扬扬自得了。
生3:他把纸箱子里的昆虫看得跟宝贝似的,生怕它跑了。
──她的回答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我也很满意。
一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交流纸箱子里的昆虫在小高心目当中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非常精彩,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刚才还很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又趋于平静了,有人在跃跃欲试,但更多的是在沉思。这班的孩子们在读书的深度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师:没关系,如果你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我建议可以再把这一段读一读。
──我不想让真理老是掌握在少数人身上,我一直期盼、尝试让更多的孩子去发现那埋在更深一层的美,这样汲取起来才会更有滋味、更有营养。
不久,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生4:我发现小高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是晕船了,在晕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保护这纸箱子里的昆虫,我很佩服他。
──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会永远记住他──刘钦──一个看问题总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孩子。
生4继续:老师,我就晕过船,那滋味真不好受,翻胃,想吐。
──他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似乎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我喜欢。
经他这么一更形象的解释,发言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还从后面的段落中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作支撑,教室里又活跃起来,一个边防战士爱岛爱国的深情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带头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鼓起掌来,可以想象他们对这一段的感情朗读一定更为精彩。
时间在流逝、课堂在继续,精彩在继续上演。这堂课,我一直感动着,为课文里小战士的高尚品德而感动,更为班上孩子们那特有的灵气、那美丽的可爱而感动。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拘泥于教案,我也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不拘泥于教案原来会如此精彩。
六年级上册《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7
一、成功之处
1.重视课前预习,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调查学生中哪些是难读的字词,梳理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放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动笔划划写写,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真正地把读书时间交给学生。
2.从学生实际出发,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彩色的翅膀》一文课文比较长,而且内容分散,文章中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文中又运用了插叙的方法,交代了西瓜不平常的来历。对于学生来说概括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我重视了这点,课堂上通过出示学生在概括课文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要言简意赅,并抓住文章的要点重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是课文的教学难点。我紧扣目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较好地感受了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二、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还有欠缺,学生回答问题不能踊跃发言。
三、改进措施
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读上下功夫,更要在由读到写上下功夫,课文中的“吃西瓜”细节描写很有特色,课堂上,学生可以模仿着以《吃xx》为题,进行仿写,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如果我们坚持“一课一得”,持之以恒,学生的读写能力自然能有所提高。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彩色的翅膀 3(推荐)
彩色的翅膀
【课前准备】
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有关海岛战士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图片,学生边观看,边小声议论。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谈话揭题:
同学们,从图片上我们看到了我国海岛战士不辞辛苦守卫着祖国的边疆的英姿,看到了海岛战士认真学习文化的热情。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发生在海岛战士身上的故事。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了解故事大概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读正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语句读给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3.提问:故事发生在哪里?主要介绍了有关海岛的哪些事?
(故事发生在去宝石岛的路上及岛上。介绍了两件事,一是战士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二是岛上战士开尝瓜会。)
三、重点研读语句,感悟战士爱岛建岛的爱国精神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研究:战士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做?
2.学生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班级交流。
交流的重点是:
⑴ 小高为什么上岛时把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⑵ 在尝瓜会战士们是怎么吃瓜的,作者为什么描写得那么详细?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战士尝瓜的那两个句子,体会战士的心情,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四、引导学生考虑两件事之间的联系,揭示课题含义
1.质疑:
小高探亲回来带小昆虫上岛,岛上战士为第一个西瓜开尝瓜会两件事有什么联系吗?
(小高探亲回来时把小昆虫带上岛,小昆虫在海岛安家落户后,蔬菜瓜果就能长得更好,战士们就能吃到更多的瓜果,建设美好的海岛的理想就能实现。)
--1--
2.读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写看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句子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经在海岛安居乐业,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点明了课题。)
--2--
第五篇: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1
《彩色的翅膀》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赞扬了海岛战士建设海岛、热爱海岛的高尚品德。围绕着本单元的主题和表达方法。基于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情感的方法学生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发挥连接语的提示功能解决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交流中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上课开始,我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想“看到题目,你猜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学生说:“看到题目,我想课文可能写的是昆虫的翅膀,或者是写鸟的翅膀之类的内容。”“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怎样的高尚品德?”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所以我让学生充分读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有的孩子从小高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可是小高的嘴唇又紧闭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一句中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后晃荡,小高担心纸箱被损坏,另外纸箱里装着的小昆虫,在小高心中比什么都重要,他要保护它们。而且小高在晕船,身体极不舒服的情况下紧紧抱着纸箱的;有的孩子从“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垒出“海岛田”撒下蔬菜籽、西瓜籽,由于没有昆虫授粉,一个西瓜也没有结。今年战士们用人工授粉,结出小瓜,谁知又被暴风雨袭击。那个唯一残存的小瓜在战士们精心的照料下,才结出了第一个大西瓜。”中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它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有的孩子从“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中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小岛无限热爱的结晶,是战士们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美好果实。
课文中关于“西瓜不平常的来历”这一部分,属于插叙。教学时,我让同学们认真读这一部分,然后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段内容,对于理解课文会有哪些困难,从而让学生体会插叙的作用。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2
《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文,但写作上极富特色,一是线索鲜明,二是运用插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地体会到这两点?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初步概括出探亲返岛、尝瓜会、种瓜、第二天见蝴蝶这些事,我在板书这些内容时,顺带引导学生说出探亲返岛带回蝴蝶(等昆虫)、尝瓜会上得知岛上缺少蝴蝶(等昆虫)、第二天早上见到蝴蝶,边说边在相对应的位置板书“带回蝴蝶”、“缺少蝴蝶”、“见到蝴蝶”,然后我问学生从第二行板书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都有“蝴蝶”,我告诉学生“蝴蝶”就像一条线把课文所写到的这些事串了起来,这就是线索。(这时有些学生已能够说出“线索”)我再引导学生看课文种瓜是在哪里写的,原来种瓜的事是在尝瓜会上了解到的,是两年前开始发生的事,结合板书我让学生明白了这是插进去叙述的,叫插叙。至此,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线索和插叙。
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感受小岛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我出示句子“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让学生读,读完后我问“谁能从这个句子读出疑问?”,一开始全班沉默,我再诱导:“谁能从看似无疑问处提出疑问,谁的读书水平就高。”马上,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抓住‘终于’提问,为什么用‘终于’?”紧接着有学生问:“为什么岛上成熟一个西瓜,也能说是‘奇迹’?”“‘这个岛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岛?”我把三个问题都简要板书出来,要求学生再细读课文解决问题。阅读时间差不多时,我问学生先解决哪个问题,开始意见不一致,我再要求学生仔细想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好,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先解决“这是怎样的一个小岛?”,我再追问为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就好解决了(我告诉他们叫“迎刃而解”)这样,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感觉到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3
首先我通过关键字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其次我通过体验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受。“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这段文字,我不仅让学生从战士尝瓜的动作中体会战士们对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的珍爱,还让他们边学着尝瓜的动作,边想象战士们尝瓜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嘴里是怎样啧啧赞叹的,体会他们为了西瓜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这西瓜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啊!
当然,朗读是体会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学生朗读的指导一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有了这样的感受,学生应该能够读出感情了。
六年级语文《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4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语言朴实,以小昆虫为线索,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跃然纸上。
教学本文时,在多读多思、重感悟的理念指导下,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处,这不仅是阅读课文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需要。只有培养了学生能思、深思、善思的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得到提高,略读教学才真正将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有效的迁移。最后,我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展彩色翅,抒心中情,让学生放飞想像如今宝石岛情景,深刻感悟边防战士们爱岛建岛、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领悟课题“彩色翅膀”的双重涵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4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位扎根海岛的战士,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捕捉小昆虫,并将它们带上海岛来,给他们种植的蔬菜瓜果传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来的是感动,战士带着昆虫归队,大家对那个来之不易的瓜的爱,扩大开来,是对海岛对祖国的爱,那样的爱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动着,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浓浓的爱。
基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连接语的提示下初步体会课文内容以后,再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作交流讨论也就达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也正是这么想的:首先,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其次,解决连接语中提出的两个学习任务──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战士为什么把昆虫带回宝石岛?二是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受。起初,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在读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后围绕这些句子谈出感受,读出味道。可在课堂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孩子们在交流小战士把昆虫带回宝石岛的原因时,就已经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战士那爱海岛、爱祖国的深情。如果此时的我再拘泥于教案,又把学生牵到谈读后感上来,未免有环节迂回、降低学习效率之嫌。我灵机一动,顺势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既然有这么多同学都谈到小战士爱海岛、爱祖国,那肯定有你们特别充足的理由,能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孩子们马上在书上勾画起相关句子来。尤其在讨论交流第二自然段时,让我感触颇深,现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但愿不会漏下孩子们那精彩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碰撞的火花。
【课文内容】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学片断】
生1:(读完第二自然段,尤其把那个“紧紧”突出了一番)我感受到纸箱里的昆虫在小高(小战士)心目中特别重要,小高才紧紧地抱着它。
──嗯,能通过关键词去体会人物的品质,他在有意识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已经很不错了。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是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生2:船在海浪中颠簸,他怕一不留神把纸盒子给簸掉了。
──也不错呀,他还能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我已经有点扬扬自得了。
生3:他把纸箱子里的昆虫看得跟宝贝似的,生怕它跑了。
──她的回答可以说是情真意切,我也很满意。
……
一下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交流纸箱子里的昆虫在小高心目当中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非常精彩,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刚才还很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又趋于平静了,有人在跃跃欲试,但更多的是在沉思。这班的孩子们在读书的深度上确实还存在一些差距。
师:没关系,如果你暂时还没有什么发现,我建议可以再把这一段读一读。
──我不想让真理老是掌握在少数人身上,我一直期盼、尝试让更多的孩子去发现那埋在更深一层的美,这样汲取起来才会更有滋味、更有营养。
不久,举手的人越来越多。
生4:我发现小高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是晕船了,在晕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去保护这纸箱子里的昆虫,我很佩服他。
──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会永远记住他──刘钦──一个看问题总是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孩子。
生4继续:老师,我就晕过船,那滋味真不好受,翻胃,想吐。
──他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似乎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我喜欢。
经他这么一更形象的解释,发言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还从后面的段落中找到了相关的句子作支撑,教室里又活跃起来,一个边防战士爱岛爱国的深情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我带头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鼓起掌来,可以想象他们对这一段的感情朗读一定更为精彩。
时间在流逝、课堂在继续,精彩在继续上演。这堂课,我一直感动着,为课文里小战士的高尚品德而感动,更为班上孩子们那特有的灵气、那美丽的可爱而感动。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拘泥于教案,我也第一次这么强烈地感受到,不拘泥于教案原来会如此精彩。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5
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文章主要介绍了宝石岛战士们建岛爱岛的主要事迹,从而表达战士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和信念。
刚刚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篇较难把握的课文,文章中的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但是细细品读之后,发觉课文的字里行间不缺少对战士们的描述和赞美。
如:课文的的第十一自然段中: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龟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这其中不难发现这个岛的风景——荒无人烟,但是对于这样的环境战士们抱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始了建造,一块块的“海龟田”,就是见证。在这里我大胆的让学生们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联想去看看这片荒芜之地。同学们很快的便发现了这里的颜色:黄的、绿的、灰的,许许多多,在他们眼里这里不是美丽的,而是荒凉的。此刻我再话锋一转,请他们想象战士们,想象他们在种什么,此刻许多同学不再局限于书本,有的说:“战士们是在种自己的深情,一种爱的深情”,有的马上说:“战士们是在种希望,一种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希望,因为他们坚信,在这里一旦有了第一株蔬菜,便有千千万万的蔬菜,便有数不胜数的水果,便有高大挺拔的大树,娇艳美丽的花朵,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有的同学思考得更深,他说战士们其实在种自己,就是在种人,他们把自己种在了祖国的边疆,祖国的领土,在这里开花,在这里结果,在这里繁衍生息。
此刻我见好就收回到课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战士们种下了许多许多,所以这里不再是灰色的黄色的,这里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告诉我是彩色的,是美丽的。于是我便更大胆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是那个西瓜我会让...分享,因为他...开始了自己的小练笔。有的同学说:“假如我是西瓜我会让小高独享我,因为是他给了我光辉的生命”;有的同学说:“假如我是西瓜,我会让最小的士兵分享我,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干得更努力,要知道他们是我的后代们的希望啊”;还有的说:“假如我是西瓜我会让作者吃我,因为有了他的宣传,我才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家的关注,那么我的新品种就会产生,我就可以一藤多果了......
孩子们想了很多,我也想到了很多,平时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读悟水平,重视他们的字词教学,但是情景教学却忽视了,如今小试牛刀,却收到较好的效果,可谓可喜可贺,但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我想自己早就明白,教学应该实实在在的品读字词,品读句段,灵活运用:听、说、读、写,争取把语文课上得更加扎实,更加实在。这之后提升感情部分不妨多考虑一下情景教学,毕竟这是学生们的兴趣之源啊。突然想到的:“把音乐嫁给语文”博客内容,心里泛起了丝丝涟漪。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6
这课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第二,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课文读起来妙趣横生,那些可爱的战士们的一频一笑,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质朴可爱。为了一个西瓜,全岛的战士都倾注了心血和汗水,西瓜成熟了,那场别开生面的尝瓜会让人热泪盈眶。“战士们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象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这两句话让我百读不厌。每当读到这两句话,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战士们一张张憨厚灿烂的笑脸。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他们的笑容很真诚,他们的幸福很真实。我总在想,人是不是在物质匮乏的地方反而会更纯净呢?
当然,战士们对西瓜的特别感情其实是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他们是为了让祖国海岛能美丽富饶起来,这也就是对祖国的真挚的热爱。上好这堂课,也就要带着孩子们走进战士们的内心境界,去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最终我决定还是从孩子们的喜好出发进行这课的教学。
首先,让孩子们分组自学课文,读读画画,批批注注。交流的时候,我同样从引导孩子们从他们最喜欢的片段的入手。没想到,孩子们最喜欢的片段也是战士们的尝瓜会。顺理成章,我带着孩子们细细品读了尝瓜会的几个句子,并让孩子们学着战士们的样子“尝尝”西瓜。除了带着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外,我还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战士们品尝着西瓜,想到了什么呢?并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孩子们的联想很丰富,很自然的,孩子们想到了海岛的未来,其中不乏对海岛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最后,孩子们一起去了解了这个西瓜的来历,并简要了解了战士小高带昆虫的原因和带昆虫的过程。
这是一篇非常美丽的课文,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课堂中缺乏一种情趣,一种享受美丽的情趣,因为我没有把这篇课文所展现的美让孩子一同分享。
六年级《彩色的翅膀》教学反思7
一、成功之处
1.重视课前预习,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调查学生中哪些是难读的字词,梳理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放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动笔划划写写,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真正地把读书时间交给学生。
2.从学生实际出发,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彩色的翅膀》一文课文比较长,而且内容分散,文章中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文中又运用了插叙的方法,交代了西瓜不平常的来历。对于学生来说概括这样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我重视了这点,课堂上通过出示学生在概括课文内容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要言简意赅,并抓住文章的要点重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是课文的教学难点。我紧扣目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较好地感受了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二、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还有欠缺,学生回答问题不能踊跃发言。
三、改进措施
语文教学,不仅要在读上下功夫,更要在由读到写上下功夫,课文中的“吃西瓜”细节描写很有特色,课堂上,学生可以模仿着以《吃xx》为题,进行仿写,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如果我们坚持“一课一得”,持之以恒,学生的读写能力自然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