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论文:让幼儿做班级管理的小主人
科研论文:让幼儿做班级管理的小主人
科研论文:让幼儿做班级管理的小主人
摘要: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件琐碎而繁忙的工作。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自我服务能力和规则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让幼儿来做班级的小主人,和老师共同管理班级,不仅能够规范班级秩序,提高幼儿的能力,又切实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而且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也更有利于班级常规的形成。
关键词:
自我管理、个性差异、群体意识
幼儿园的工作是复杂而具体的。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包括: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还有生活常规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的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入厕等很多小的细节和工作。这些活动虽然微不足道,也不被大家所重视,但却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幼儿园一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天都会发现不少的趣事,因此,认真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让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是我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引导幼儿自我管理,建立良好常规。
案例1:在寒冷的冬季,小朋友们衣服穿的比较多。虽然幼儿已基本学会了塞裤子,但常常一股脑将所有的内衣内裤都塞在外裤内,看上去塞好了,但摸上去鼓鼓囊囊的,一弯腰就又脱出来了。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找朋友”这个游戏!于是我拿出一件毛衣,告诉幼儿毛衣哭了,因为找不到它的老朋友毛线裤了,你们快帮忙呀!看到小朋友热心帮助寻找时,我又拿出毛线裤,告诉孩子快点把自己的毛衣塞进毛线裤里,让二个“好朋友碰碰头,拉拉手,这么一来毛衣就不会哭了。接着又用此方法教会了幼儿让棉毛衫、棉毛裤找朋友。就这样,在形象的比划及讲解下,幼儿很快掌握了塞好衣裤的要领,每次起床及小便后,孩子都会掀起外套,骄傲地告诉我:“我的好朋友找到了”。
案例2:每天吃完饭后,桌子上总会撒些汤汁和米粒。虽然吃饭的时候老师已经多次强调不要把米粒撒在桌子上,但是收效甚微。于是我请幼儿轮流当值日生。吃饭的时候相互监督,吃完饭后值日生擦桌子并记录谁吃的干净,下次就请他当值日生。而且在周五的时候还要评比哪一组吃饭又快又干净。这样一来,孩子们掉米粒的情况就减少了,而且偶尔有个别掉在桌子上的米粒,幼儿也赶紧捡起来放进盛骨头的盘子里。孩子们学会了自我管理,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卫生习惯,老师也轻松了不少。分析: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生活管理是一大重头戏,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构成了班级管理的基础。如果这块工作做不好,那孩子闹,家长怨就会屡屡出现,老师虽然忙的焦头烂额却常事倍功半。所以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十分的重要。但是现在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过分保护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使幼儿的能力发展受到阻碍。孩子的自理能力弱,生活习惯差也使班级的管理工作变得更繁琐。
策略:
1.抓住幼儿心理特点,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在实践中我发觉幼儿对拟人化的语言、美观化的物品特别感兴趣。老师可以抓住幼儿的心理,运用一些生动有趣拟人的游戏化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快乐无压力的氛围中掌握做事要领,并给他们动手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如以上两个案例中老师教幼儿叠衣服、塞裤子的活动过程就特别有趣、形象,由于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使孩子们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迅速学会了这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寓学与玩”的原则。孩子们的能力提高了,就可以减少教师的很多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形成良好的常规。只要常规建立好了,其他班级管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2.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能力也在增强。有很多事孩子们不仅能做,而且能做的很好。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使幼儿在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管理。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开动脑筋,努力探索方法巧妙工作,如案例“衣裤找朋友”就通过拟人的训练方法让幼儿很快掌握塞衣裤的要领,这样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切实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
二、关注幼儿个性差异,形成良好个性。
案例1: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提问,常有一些幼儿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总是坐在一边,冷眼充当旁观者。成成胆子比较小,每次老师提问他就低着头,生怕被老师看见一样,轩轩虽然很想回答,但是他又不太确定答案,有时候就索性说:“我不会!”甚至有些幼儿,在上课的时候答非所问,引得课堂上小朋友哄堂大笑。
案例2:童童是班内胆子最大,精力最充沛的孩子。每当课堂提问,他总是不举手就大声嚷嚷;区域活动时,带着一群男孩子模仿奥特曼的武打动作,东奔西跑;平时总有幼儿来告状,说他打人。批评多了,慢慢失效了。
分析: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幼儿会因年龄、成长中的生活经验、个人的情绪、健康水平等状况而导致不同的发展水平。有的幼儿个性强,有的幼儿比较胆小,还有一些孩子让人“头疼”。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耐心地观察和了解,要熟悉每一个幼儿,在实施班级管理时顾及幼儿的个别差异,不用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对那些让老师“头疼”的幼儿,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以长制短,发挥幼儿的正面效应。
策略:
1.要充分了解幼儿性格特点,增强幼儿的自信
为了使每个幼儿得到发展,我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回答,但效果总不甚理想。后来在教学中我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比方说对待能回答但胆子小而不敢在集体面前说的成成,平时先让她大胆与老师、同伴说,再在小组或几个人活动中说,最后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她举手发言,并及时表扬。而对待怕说错、不想说、自尊心强、好面子的轩轩,我常用的方法是在个别指导中有意识的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及时肯定正确的回答,引导他回答完整。最后对待那确实不知道、能力弱的小敏,我让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或重复别人回答过的问题,多提供给她在集体前讲话的机会。由于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因此孩子们自信心大增,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
2、要努力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提高幼儿的自制力
对于童童这样的幼儿,我决定采用以长补短的计策,来改变他。利用他语言表达能力的特点,把好插嘴转化为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发言;利用他自我服务能力强的特点,把好动转化为热心为同伴服务;利用他号召力强的特点,把打人变成约束自己争做小老师。这样,他忙着帮这帮那,也就没时间淘气捣蛋了,他的短处逐渐得到了克服。半年下来,他变成了班上的小骨干。
三、发挥幼儿的潜能,培养群体意识。
案例1:班级中幼儿缺乏自控力,在游戏结束后,我们常常发现玩具材料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物品管理责任到人的做法。把活动区分成几个区,并设计了徽标,每周一上午评选“小管家”。具体方法落实为“建筑区”小管家负责带领该区幼儿整理积木;“毛巾区”小管家负责检查毛巾收挂情况,如发现毛巾没挂好,及时提醒;“图书区”小管家负责检查图书损伤取放情况,及时制止撕书行为并要求修补破书等等。面对一双双热情的小手,共选出了七个岗位的小管家。孩子们都很高兴教师分配的工作,并把它看作是一个荣誉。到了周五,再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小管家,奖励大红花。然后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这么一来由于小管家常清扫整理,本班在任何时候都很整洁,物品也有了明确、标准的位置。所以无论幼儿还是老师存取东西都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事,而且由于物品摆放合理,使班上的事故也明显降低。
案例2:在班级管理中由于人多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每天来告状的孩子也真不少。为了使班级里少发生告状的事情。于是我引导小朋友在班级里制定出一份规则。孩子们说了很多,如喝水时要排队,不能走出队伍,睡觉的时候不能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平时游戏不能打人、抢玩具等等。可说了很多以后,又有小朋友提出了,说记不住这么多的规则。于是大家又讨论把它画下来。
分析: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说教已经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而且自制力差。常常刚刚说完记住了,一转身又忘记了。但是大班的幼儿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就是自制力太差。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让幼儿来帮助老师管理班级。
策略:
1、让幼儿学习分工和合作
分工和合作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学会的一个方面。也是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与同伴一起合作劳动,是一种培养合作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要打扫活动区的卫生,就要和同伴讨论出分工、合作等细则。这样一来幼儿在活动中就学会了分工合作、责任义务方面的技巧及知识。把班里的事情分配给小管家管理,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还能使班级井井有条。更把我以前需多提醒都不能达到效果的问题都很轻松的解决了。不过实施这一制度并不是让老师“放假”,无事做,而是加重了担子,需要动更多的脑筋。既要了解班级情况,又要掌握各位小管家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2、让幼儿享有均等的机会
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抓两头,忘中间的现象。过分偏爱优秀的幼儿,或者一味关注问题幼儿,而忽视掉默默无闻的孩子,所以要记得把目光放到每个幼儿身上,当分配工作时,不论幼儿能力的高低都应让他们有机会去做,无论他是把工作做的好或不好。如果教师只让工作能力强的幼儿去做,能力较差的幼儿便没有机会学习了,这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每个幼儿都很高兴老师分配工作给他,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荣誉,由于幼儿有这种感觉,老师更要注意让每个幼儿轮流获的这种荣誉。比如在选择“小管家”中,要让班上的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来体验当小管家的荣耀感。
3、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制定的过程
引导幼儿遵守班级常规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幼儿能主动遵守规则,教室常规就会井然有条,顺利实施。当然规则的制定应该考虑对象,最好让孩子来参与常规的制定,通过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来引发他们的思考,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当班级里因磕磕碰碰的事情导致幼儿受伤告状,时,可以让幼儿出主意想办法,制定规则,如不能追跑、踢人等等。并制作好标志贴在教室内。实践证明,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只要老师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制定规则,孩子们一般都会乐意遵守班级常规。当然规则制定后,要给孩子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对规则的内化与把握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完成, 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件琐碎而繁忙的工作,但只要抱着一颗充满爱的心,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个先进的班级,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神不散。一个个性格各异的幼儿就像一颗颗玲珑剔透的珠子,要想把他们串成一条美丽的项链,智慧而充满爱的班级管理就是一根最合适的线了。
第二篇:学会自我管理,做班级小主人
学会自我管理,做班级小主人
新妙镇中心校 谭渝敏
我又接了个新班。面对刚入学的四十几名新生,让我又一次感受到: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但管的人和事却是最多的“主任”。对于那些离开幼儿园踏进小学课堂的孩子们来说,开始时多少带着新奇与兴奋。而当新奇感逐渐褪去,新环境带给这些六七岁孩子的,或许更多的是不适与失落。我深知要带好一个班,光靠一个老师的严格管理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自律的行为。那么如何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做班级的小主人呢。
一、营造氛围,让孩子爱上“班级”这个家
班级,就像一个家庭,一个小社会,每天的事层出不穷,又烦杂难当。一年级的孩子可千万不能小看他们,在思想上他们有了自己的许多见解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生活中也具有了不可估量的能力。于是,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把孩子们的能量运用起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老师不好当,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这是老师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他们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他们都喜欢自己的家。于是,当孩子踏入校园的第一天时,我就在他们头脑中建立起“班级”与“家”的概念,我会亲切地对他们说: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有两个家了,班级这个新家里你会有很多的小伙伴,可以和他们在一起做游戏,学本领。每天你的爸爸妈妈会从第一个家把你送到第二个“家” 里去上学,第二个“家”就是我们的班级。
当然,在这个“家”里,你得赏识每一个孩子,能使他们更信任你。你蹲下身子,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们融为一体,像朋友一样,加深感情;你对每一个孩子都能真心实意,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他们。“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当孩子上课没精神时,你轻轻地走过去,俯下身子,关心地问一句:“怎么了?不舒服?”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几句温暖的问候,孩子会深深地烙在他的记忆中。
老师不仅要赏识孩子的闪光点,而且要包容孩子错误与不足,给孩子留有自尊,改正的机会,只要你的工作做到位,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就会努力地改正。当你做到了这一切,你真挚的心就会换来孩子那可滚烫的心,他们会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你。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班级是温暖,温馨的。
二、引导、激发孩子的主人意识
魏书生说:“管理是集体的骨架。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给孩子们以蓬勃向上的感召力和人心归向的凝聚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要让孩子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让他们主动的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真正在和谐、民主、温馨的环境中健康顺利的成长。而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多,现在的学生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隔代教育,长辈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地需要成人的帮助和照料。这种状况是培养自我管理意识的最大障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教育机会,进行生活、学习独立性的教育。如在晨会、班会中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干”,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还可以与家长取得一致意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
其次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与班级的关系。儿童的自我管理并不只是管自己,而是要对自己、他人、集体全面负责。引导孩子自我管理首先应使他们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克服个人本位主义,使自我管理植根于集体中,具有集体的意蕴。曾经班上有位同学他的成绩优良,很有组织能力,但他个性较强,缺乏关心他人的热情,于是就让他组织班队活动,并经常在大家面前表扬他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还积极创造机会让其他同学主动与他接近,让他体会到同学友情的真挚。过了一段时间,他争当班干部,为大家服务,成了班级管理的得力骨干。由此可见,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求每位同学照顾好自己,另一方面,还要求同学关心他人和集体,认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管理好班集体是每位同学的职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规范。因此,我首先确定几个认为比较合适的班训后,再让同学们通过民主讨论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合乎本班的班级公约。由于学生有为自己的目标负责的倾向,牢固树立”我制定的规则,我要这样做,我必须要这样做“的思想,所以它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自我约束。实践证明,班级公约的制定不但对于形成良好的班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学生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也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在班级公约制定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其实无形中已开始了自我教育,这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意识,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最后还要保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配合老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不断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成了调动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手段。
三、以点带面,让孩子参与班级管理
以点带面提高管理效果,树立典型是关键。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以班级中认真懂事好学积极上进的孩子作为典型,进行积极的指导,指出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要求他们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树立思想暂时落后的转变典型。要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肯定和指出他的闪光点,增强他的自信心,并以正面典型激励他,启发他,一点点一滴滴,他定会转变的,这样就可以以一带十,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全面育人,使他们更佩服、尊重你,就可以很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如在班中设置多种岗位,“小组长”、“小卫士”、“小老师”、“管理员”等。尽可能的创设多种机会使更多的孩子以各种角色活跃于班集体管理的位置上,并定期轮岗。在多元多向的竞争中,给每个孩子带来机遇与挑战,是他们积极进取的活力与源泉。这样把班级交给孩子,使孩子真正成为班集体管理的主人,他们就会时时事事对班集体、对同伴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时时处处主动为班集体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调皮、好动的孩子,他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性会很好,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这既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又从另一个方面帮助他们找到了自信。在安排任务时,我会刻意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去负责,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孩子们会通过交流、合作达成共识,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我班上就有一个特调皮的男孩,他自己纪律性很差,老是管不住自己,课堂上总是动来动去的。不过,我发现他有一定的号召力,于是就将午休的纪律交给他和纪律委员管,你别说,还真有点效果。这样以来,午休的纪律好了,也培养了他的集体主义感。
四、进一步促进自我管理的养成
班级自我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以及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可以借此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自己管理自己的习惯,班级自我管理的习惯,使之达到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班主任还要善于利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所形成的正确的舆论和优秀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惩分明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
记得在一次开展“我是校园的主人”教育班队课上,孩子们在受到教育后,是一脸的兴奋。我可不想让这兴奋成为过眼烟云,于是,马上让孩子们离开座位,动手捡起室内、走廊的垃圾。孩子们捡的欢,捡的细。他们不怕脏,还捡起了下水道口的臭垃圾,我见了是一脸的开心啦。捡完后,我立即表扬了大家,特别是那几位捡下水道口垃圾的同学。我知道,这次活动有了初步效果。当然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还要启发诱导,创造环境和契机,才能使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才能进一步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总之,教师要积极做好班级管理的有心人,时时留意班里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积极引发他们潜能和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里最充分的展示并发现自己的才能,学会自我管理,做班级的主人!
第三篇:《做班级的小主人》 教案
《做班级的小主人》教案
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是集体的小主人。
2、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3、能关心集体,乐于参与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己的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2、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做班级的小主人,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3、能关心集体,乐于参与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师:自从我们跨进学校,班集体就像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班集体中感受温暖,感受快乐。我们每个同学都是班集体的一员,都是班集体的小主人。
2、来,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照片贴在“我们的班集体”上。(学生有秩序贴照片)瞧!同学们在集体的怀抱里笑得多开心哪!
二、介绍自己的班集体
1、你喜欢自己的班级吗?为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并做适当点评)
2、在过去的三年中,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你们还记得吗?(回忆一起为取得成绩所付出的努力)
3、课前,同学们还为我们班级即将取得的成绩设计了奖状,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说说自己的构思与想法。
三、学唱儿歌《我爱我的班集体》(活动手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是班级的小主人,我们就有一定的责任,那么怎样来做好这个小主人呢?
二、为班级出谋划策
1、元旦快要到了,大家来出出主意,过个愉快的节日。(可以参考活动手册,分组分块来讨论,力求把这个活动搞得生动些,参与的面广一些)
2、学生讨论,制定计划。
3、小组反馈,及时修改。(课后班干部整理)
三、实践园:开展“一人一岗”活动
1、看图,图上的同学是怎样为班级服务的?你愿意吗?
2、教师出示“一人一岗”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 为自己选择岗位。(注意:岗位设立要切合实际)
四、总结:
看得出,同学们都很爱自己的班级,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我们也将在期末评选出“优秀小主人”。
第四篇: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范文模版]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科研论文:浅谈幼儿素质教育
【摘要】幼儿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我在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进行了探讨:
一、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的培养;
二、组织集体教育活动,进行课堂教学;
三、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转变观念,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幼儿期所获得的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实践 集体教育活动与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时期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吃透了素质教育精神以后,我们制定了三年发展目标,在工作方法上,采取幼儿乐于接受的分区活动教学方法,使幼儿在各自基础上,有各自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以幼儿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幼儿教师怎样对幼儿是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面向全体幼儿发展的观点素质教育不止对幼儿园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注重素质教育的家庭,就应该注重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行为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对自然的应变能力的增长。
二: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培养,对幼儿品德的教育,要贯穿在教师的言行中,无论大事小事,教师都身体力行做出表率,为了使孩子养成有礼貌的好习惯,我坚持和孩子说普通话,我们班的每个孩子入园时都向我“问好”离园时说“再见”这是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和礼貌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一日常规活动中,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机会。比如:在教室里我搬放桌椅轻拿轻放,在地上看见有碎纸片时就会把它捡起放进垃圾箱,被幼儿毁坏的书本我会一本一本把它订好,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像流水一样,不断的流进了幼儿的心田,使他们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别人,乐于助人,不打人骂人,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三:把幼儿素质教育贯穿在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可多采用游戏的方法,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自主发展。利用节日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之一。结合我们这学期的《中国娃,民族梦》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幼儿园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跨越,需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下面我主要以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是如何对幼儿进行培养的。
一:在真实情景中观察、发现问题对幼儿进行独立生活的培养
目前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由于他们从小就受到父母比较多的宠爱,生活技能基础较差。在课堂上,我邀请了大班的小朋友为小班的孩子做穿衣服表演,表演同时配以儿歌讲解,小朋友听了儿歌非常感兴趣,亲子跟着老师的指点和图解的提示学习穿衣服,这样就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幼儿每次穿衣服都会边背儿歌边穿衣服,神情就像在玩游戏一样,再也不会皱着眉头说:我不会穿了。
教师如何找出适宜他们接受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将这些方法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体现在随机教育上,投入到活动区活动里,幼儿园生活也一定要有纪律,无纪律的集体生活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纪律约束的同时,给孩子创造一种轻松地生活和学习的氛围。给他们一个自由的天地,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阅读学习是个体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对一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近年来早期阅读已是我国幼教界逐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课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如果在幼儿园不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幼儿入学后就可能出现学习适应困难,因此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幼儿集体教育活动
同中小学一样,幼儿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集体教学,但我们的教育特点强调的是让幼儿在游戏中,自愿主动地学,要顺应他们的认真规律,试想让幼儿规规矩矩地做好听老师讲课,或让幼儿一味的按照老师自己的想法来做,这样既束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与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以这种方式不可取,幼儿的学习特点与青少年相比有显著区别,可概括为:“好奇、好想、好动、好问”,者分别来自他们的四中心里潜能:“观察力、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只有达到这些心理需求,才能让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在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幼儿对音乐课的接受相对困难,一般的授课程序是:学会歌词、教师范唱、幼儿学唱、熟悉后独立演唱,这样整个过程显得有些呆板,这样幼儿没有自主性,孩子在演唱时显得无精打采,拖着长音毫无美感可言,于是我做了如下尝试:,首先对幼儿记忆歌词速度慢,时间长上作出改进,针对幼儿先天具备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应当加以有效的指导和利用,授课前我为幼儿设定歌曲的主人公,请幼儿围绕设定的主人公编歌词,对幼儿的思路做简单引导,让他们抓住重点区描述,要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幼儿就不需要教师范唱就能跟上乐曲自由的演唱,这样一项平时不易被幼儿接受的学习内容,在短时间内达到了教学效果,孩子们再也不会觉得上音乐课枯燥乏味了。
将这种教学方法推广到其他类型的课程中,同样会取到预想不到的效果,而这一方法本身也为今后的幼教课程改革任务中怎样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注意观察幼儿的情绪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比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父母的时间还要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感触,所以我们对待幼儿也应该像妈妈一样,有爱心、关心、耐心,关怀备至,通过教师的亲生实践感受,体会互动的发展与生长的过程,在不断的观察、反思、分析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既是孩子的老师妈妈,又是与他们平等交流的伙伴,只有认真的去扮演好这些角色,孩子们才会从心底喜欢你,信任你、尊敬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幼儿老师!
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也发现了许多,下边将就幼儿教育方法和教学经验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这次的课程改革对我国现行教育制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动,思路新颖,有助于改善我国日前应试教育下课程内容枯燥单
一、脱离实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更重视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这为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我国人才素质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可否认,这次课程改革中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向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实践,笔者有以下看法。
一、注重课程形式,忽视课程精神。
2001年9月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出台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园本课程的热潮,纷纷根据本园实际和地方特点开展园本课程建设研究。但现在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往往做为一个课题来做,它会预先设定理论依据和课程实施框架,让一线教师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并不断地充实。为了在几年内能达成课题成果,幼儿课程评价往往会忽视过程评价而注重结果,为自己课程目标的达成而自圆其说。结果造成了标鉴式的课程满天飞,却失落了课程精神的状况。
二、课程推行统一,忽视农村实际
上级行政部门在新课程教材的推行和使用中,往往一刀切,标准统一,忽视农村实际。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使用的新教材是由上级部门组织编审的,专家教师多来自于城市高等院校或有着优良资质的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教育内容或使用的方法手段具有许多明显的城市化特征。比如要求学生家长和孩子一块收集有关世界知识的图片等活动在农村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因此,新课程的预设和生成可能会给农村幼教工作者带来一些理念上的收获,但对实际工作帮助不是很大,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农村幼儿教育由于其历史局限性,尤其希望得到有效的引导,但这种引导应首先考虑农村实际。
三、注重课程实施,忽视教师素质
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导向已由强调教师教授学业知识和技能逐步转化为强调儿童的发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从注重课程的标准化和统一化逐步转化为注重幼儿园课程发展和实施的多元化和自主性。这种转化的实现,根本上有赖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幼儿教师除了要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乐于助人、乐观进取、善于交际、与人合作、责任心强、自制力强等品质。而现在的幼师生由于准入门槛低,本身在学习、行为习惯上就存在不少的问题,加上多是由初中直接升入,基础知识差,综合素质不高,即便通过五年的专业训练也难以保证能提高到怎样的程度。很难想象,本身素质不高,行为习惯不好的幼儿教师会给天真无邪的孩子起到什么样的熏陶影响?带来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这是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要多了解有关自我的知识,即教育者的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G。Lindgren)曾指出,一个教师“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力量”,“教师需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行为正如像他们需要了解他们所教的学生那么多。” 幼儿教师首先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包括对自身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态度能力、经验积累等方方面面有明确的认识。这种了解会有利于教师在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时,正确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补充自身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不用自身的喜好去影响孩子的学习。
二、要加强对幼儿的了解和认知。要不断从自己的工作实际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考虑幼儿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真正的需求,掌握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及认知特点,从有利孩子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组织教学。幼儿教育在使用教材上相对来说较为自由,选择的范围也较为宽泛,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熟知各类教材,并能根据自身的教学所需作出合理的取舍。总之,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领导组织和一线工作者都要少些急功近利,多些心平气和,不断积累经验,求实创新,以此来共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编:《学会生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第五篇:《做班级的小主人》教学设计
《做班级的小主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是集体的小主人。
2、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3、能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重点:
了解自己的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难点:
1、初步形成现代民主意识,做个班级的小主人,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建设出谋划策。
2、能关心集体,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班集体的情况分析。
2、反映班集体荣誉的照片等资料。
3、奖状若干。
学生准备:自己或自己和同学的合影。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照片班集体的照片。请学生读。
2、教师:集体是我们共同的家,它带给我们温暖,伴随我们成长。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是班集体的小主人。出示课题:(板书)我是班级小主人。读题。
二、我是班中一员。
1、学生说说自己为班级做什么?
全班回忆班集体获得过的荣誉,增强自豪感。全班交流。
2、教师小结。
三、心中有班级。
1、教师出示句子:我是一名光荣的少年先锋队队员。读一读,这句话意味着什么?
教师引导领悟:我们不仅是一名小学生,更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我们身上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先烈的重托,我们是集体的小主人。
2、为班级做事。
出示照片,你为班级做了什么?想到谁为班级做了什么?(板书:为班级做事)学生讲述自己平时是如何为班级服务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各抒已见,并及时采纳好的建议。
3、为班级争光。
(1)出示照片,你在什么方面为班级争光?想到谁为班级争光?(板书:为班级争光)
(2)你们这么为班级争光,都是因为“心中有班级”。(板书)
四、为班级提建议。
1、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争创文明示范班。为了争创文明示范班,要努力的方面很多,今天我们在学习、纪律、卫生、体育艺术进行讨论,怎样为班级争光。
2、小组讨论,为班级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分四个小组分组讨(播放音乐)论。
组长负责写写建议。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总结。
五、评比小主人。
1、教师:在我们班中,哪些同学可以称为“班级优秀小主人”?学生交流评比标准。
(1)心中有班级。(2)为班级做事。(3)为班级争光。
2、全班分小组讨论(播放音乐),每组评出两名“班级优秀小主人”,并讨论他们有哪些事迹?。
3、学生自由选择最佩服的一名小主人,说一说他的优秀之处。
4、当选的“班集体优秀小主人”上台谈一谈感受,教师为他们颁发奖状。
5、教师鼓励同学们向“班集体优秀小主人”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改进。
2014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