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重和理解才能教育好后进生(定稿)
尊重和理解才能教育好后进生
教师在做后进生工作中,一个最突出、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一、为什么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首先,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消除他们与老师之间在心理上的鸿沟。后进生往往有一种较重的自卑感,误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他们,厌弃他们。这样,无形中在自己同老师、同学之间形成了条鸿沟。如果老师不能正确理解和对待后进生,久而久之,鸿沟会越来越大,后进生会越来越远离集体。相反,如果老师能正确理解并尊重后进生,使他们感到温暖,真正建立起感情的联系,那么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鸿沟就会逐渐填平,从而为老师进一步做好工作创造了条件。
其次,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与其畅通无阻地沟通思想。后进生处于后进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学习不及格的原因,一方面是课程设计和方法不完善,另一方面也在于“教师没有期待他们去掌握”。所谓“教师的期待”,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他们才能把老师当成知己,畅谈思想;老师也才能了解学生,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和帮助他们,促使他们进步。
第三,只有尊重和理解后进生,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求知与进步的欲望。后进生并非一无长处,他们也有先进的方面,我们应当扬其所长,让他们心灵深处有一个强大的自我,激发他们产生改变自己后进状态的信心和勇气。这一点做过多年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深有体会。
二、怎样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和很难想象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缺乏感情的教师能做好学生的工作。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特别是对心灵上有过创伤的后进生真挚地关心、体贴,才能帮助其解除身心痛苦,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落后状态,赶上或超过先进。
其次,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后进生无非是消极落后方面的因素多一些,但再差的学生也有积极因素。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做他们的益友。青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因此,他号召全校教师对后进生要“以柔克刚”,用精神和物质力量感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得到尊重、理解、帮助和关怀。后进生在心灵上虽然受到了创伤,但是他们仍然向往着美好的未来,他们通过努力而取得的成绩,希望得到同学的承认、老师的理解。尽管这种心理需要有时是微弱的,但它确实是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动力。
第三,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教育。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针对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取得实效。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第四,对后进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后进生思想觉悟较之好学生有差距,他们认识能力较低,思想基础不牢,容易出现反复。所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上进心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老师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只要我们工作做到家,是完全可以转变的。后进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
当他们做错了事后,往往会感到懊悔。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动摇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教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同时,要注意做好巩固工作,防止后进生思想重新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思想工作,应该象对子女一样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任,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向进步转化的条件。
第二篇:怎样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怎样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做好后进生工作,关系到全班的合格率,关系到一个班良好学习气氛的形成,而如何开展后进生工作,最应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和理解后进生。
首先,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个不热爱教育事业、对学生缺乏感情的教师是不能做好学生工作的。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特别是对心灵上有过创伤的后进生真挚地关心、体贴,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改变落后状态。
其次,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后进生无非是消极落后方面的因素多一些。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做他们的益友。魏书生说:“后进生不缺批评,不缺训斥,而缺的是鼓励、表扬和感化。”因此,教师对后进生要“以柔克刚”,用精神力量感化后进生,让后进生得到尊重、理解、帮助和关怀。后进生在心灵上虽然受到了创伤,但是他们仍然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希望得到同学的承认、老师的理解,尽管这种心理需要有时是微弱的,但它确实是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动力。
再次,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教育。后进生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针对其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取得实效。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最后,对后进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后进生思想觉悟较之好学生有差距,他们认识能力较低,思想基础不牢。这就需要老师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持久的思想工作,像对子女一样爱护他们,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
因此对他们的思想反复、动摇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教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第三篇:尊重后进生
1、尊重、信任后进生。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都有发自内心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关怀、帮助、信任。“后进生”更是如此。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应该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后进生消除偏见以自己的言行提供良好的示范,这与其说是技巧,不好说首先是一种态度。对后进生教育,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也就是说,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针对情景而不要妄评学生的人品与人格,否则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损伤其自尊。教师还要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全体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面对后进生,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因为他们后进,常常会受到轻视、蔑视及人们在有意无意之中的伤害。人在思想上有先进、后进之分,在品德上有高尚、卑下之分,然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中学阶段的后进生,面临着许多问题,他们还处于童年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状态,他们内心希望获得尊重的需要不断增长,加之认识不断发生变化,成人感、甚至大男子主义气概也有些萌发,有不爱服管教、不爱接受批评等表现。对这样的学生只能先以静观动,再寻找机会说服、教育、引导。我们不仅要看到后进生人格需要的合理性,更要真心实意地维护他们的人格,并在语言、神态、体态,方式等方面加以积极体现,让后进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用对他们的尊重来引导他们用成熟健康的自尊克服盲目的消极的自尊,使其真正奋发向上,做到自爱、自信、自强。其次是信任他们。教师对后进生的信任是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是学生自信的源泉,能唤醒他们沉睡的灵魂,能点燃他们感情的灯塔。任何时候教师都要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同样可以进步转化,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比如,当在课堂上“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给学生一个微笑,投去一个信任的目光,说一句鼓励的话语,以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那么,他通过老师的表情和眼神感觉到“我还行”,于是,在课堂上就敢于发言,学习积极性就会随之增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问题学生”传递信任的信息,在“问题学生”的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并在心中能够“萌发”,从而,促使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后进生”真切地感受到“尊人者,人尊之”的道理,而不是嫌弃与厌恶。只有用发自肺腑之言去鼓励,用公正之行去身教,用民主之气去融洽,用信任之眼去注视,充分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进取精神,才能塑造美好的灵魂和良好的个性。
(1)厚爱尊重后进生。后进生心灵深处的“内伤”很大,他们不希望被贴上“二等公民”的标签。他们期待渴望的是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把尊重学生作为金科玉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一后进生如果他对某一学科的教师信任、佩服,那么,他这门学科的成绩会很快上升。我们教师必须深谙此理,给后进生以师爱和尊重。
① 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因为长期是老师和同学们中的“后进生”,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已经变得极为脆弱。只有平等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充当和他们沟通的桥梁。我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像朋友一样站在他们身边,他们才愿意打开自己闭锁的心灵,才愿意同老师进行心灵的沟通。
做任何事情,尊重是前提。后进生本身在别人的冷眼中就减少甚至丧失着自尊,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即使是看上去吊儿郎当,玩世不恭,那也是为了掩盖内心的自卑。教师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关心,是后进生的精神支柱。为此,我们必须谨言慎行。切忌“揭短”,“亮疮疤”。亲其师,信其道”,这是自古以来的名言。
其次,思想沟通,给后进生信任。后进生与一般学生的差异不仅仅在于行为上,更在于心理上。由于后进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批评甚至责骂,因而会滋生出一种抵触情绪,同时,由于后进生在改正缺点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因而容易使家长和老师对他们缺乏信任,这就难免使这部分学生与老师与同学与家长的关系紧张,而这种紧张关系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主动与后进生推心置腹地谈心,充分理解、尊重并信任他们。当后进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会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便会信任自己的老师,从而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疏通了双方思想交流的渠道,这就为进一步做好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人在思想上有先进、后进之分,在品德上有高尚、卑下之分,然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我们不仅要看到后进生人格需要的合理性,更要真心实意地维护他们的人格,并在语言、神态、体态,方式等方面加以积极体现,让后进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用对他们的尊重来引导他们用成熟健康的自尊克服盲目的消极的自尊,使其真正奋发向上,做到自爱、自信、自强。
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后进生,面临着许多问题,他们还处于童年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阶段,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状态,他们内心希望获得尊重的需要不断增长,加之认识不断发生变化,成人感、甚至大男子主义气概也有些萌发,有不爱服管教、不爱接受批评等表现。对这样的学生只能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方法,先以静观动,再寻找机会说服、教育、引导。
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还必须引导后进生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了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班级可以开展派对活动,即一个班干部或一名优秀学生帮助一名后进生。因为同龄,他们之间可以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分担共同的矛盾、忧虑和痛苦。他们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得到相互的尊重和帮助后,能更快更好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必须平等相待,充分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教师切不可居高临下,搞家长作风,实行“独裁统治”,对后进生与对其他学生一样都要讲民主。多微笑,多鼓励,多耐心,既不失师长尊严,又能给人以和蔼可亲之感,让后进生亲近你、信任你。实践证明,不少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比优等生还积极。许多优等生不愿去做的,后进生乐意去做而且抢着去做。对于后进生,成功就会激发他的自信心,失败就有可能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当然,后进生不可能没有失败。教师还应该教育他们怎样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应以平等的身份、知心朋友的身份去说服他们、教育他们、帮助他们。
1、尊重后进生的人格,是转化工作的开始。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后进生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 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 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这样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诫为师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本来就缺乏自尊自信。所以,教师对后进生的尊重和信任犹如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从心理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进生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根源是一个“尊”字在作怪,盲目自尊,而变得狂妄自大,消极自尊,而变得泄气自卑。因此,我们的教育也应从“尊”字开始,在“尊”字上下功夫,即尊重他们,用尊重呵护他们的信心。如何尊重呢?
一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因为他们后进,常常会受到轻视、蔑视及人们在有意无意之中的伤害。人在思想上有先进、后进之分,在品德上有高尚、卑下之分,然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应一视同仁。给其他学生以
爱心,给后进生也以等量的爱心。我们不仅要看到后进生人格需要的合理性,更要真心实意地维护他们的人格,并在语言、神态、体态,方式等方面加以积极体现,让后进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用对他们的尊重来引导他们用成熟健康的自尊克服盲目的消极的自尊,使其真正奋发向上,做到自爱、自信、自强。二是尊重事实,现实。即实事求是地对待他们的弱点、缺点、错误。因为有的教师对后进生常常会产生偏见,一有错误,一犯毛病就抓住不放,且涉及其他,犯判断上和情感上的惯性错误。而应该对后进生的弱点,缺点、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夸大,不缩小,不上纲上线,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拄后进生转变的电动机和方向,消除他们的对抗心理,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达到感化、转化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尊重和热爱学生,多与他们交往。
能否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主要在教师。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进步和落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尊重和信任,而后进生更需要得到这些。作为教师不应对他们失去信心或者厌弃。只有教师对学生有尊重感,对他们充满信心,并满腔热情关心、爱护他们,才能使他们通过教育有所转变。加强师生交往和情感上的沟通,使这些学生变得不自卑、不厌恶教师,形成师生情感无障碍,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转化和提高。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后进生的帮助和教育,首先要端正态度,树立必胜的信心,要关心、亲近、信任和尊重他们的人格,万万不可疏远他们,看不起他们;相反,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真正懂得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们,在取得这种心态上的融洽后,要想方设法努力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和增强其自信心、上进心,鼓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努力为他们的转化创造条件,从而使他们尽快地从后进生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5、对他们的人格更应该加以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批评后进生,不粗鲁、不侮辱,是对他们人格尊重的一种表现,但不是全部。教师还要站在后进生的角度、全体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有机会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同时,自我培植信心。因为,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后进生也是这样,他们也是活泼健康的生命体。教师有责任转化他们、培养他们。而转化他们、培养他们的关键,就在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倘若他们的人格受不到尊重,自尊心受到伤害,那么,又怎么可以去谈自信心的激发呢?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后进生,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
1.尊重后进生,优化师生关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然而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家长中,最易发生的问题莫过于对学生人格尊严的伤害,以至于不能挖掘他们前进的“潜在力量”。多少教师长期为后进生所累,苦苦得不到解脱;多少家长一直为孩子的后进状态所困扰,“恨铁不成钢”。殊不知,正是他们亲口击垮了儿童前进的勇气和自信,亲手扼杀了孩子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幼苗。在这种情况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便如一把开启心灵之锁的“金钥匙”,掌握了这把“金钥匙”,才能较为顺利地进入科学化的教育之门,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的自尊与学习的自信。这正如古人所说的“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3.1 对“后进生”,教师应尊重和接纳他们
教师应尊重“后进生”;因为他们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他们都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由此,教师应给予“后进生”真挚的师爱,尤其要把真诚的爱给予他们,尊重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主动接近他
们,使师生间架起和谐的情感之桥。并适时地给他提出不同的需求与期望,使他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奋斗目标,这样促使他获得一个又一个成功,从而逐步转化成一个先进的学生。例如:在数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后进生投去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这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后进生”,“ 后进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才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因此,教师对“后进生”应抱有平等的尊重,诚挚的接纳;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自己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想认真学习,才能用心去努力。
尊重(respect)马卡连柯说过:“我总是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同时也尽可能地严格要求他。”教师尊重后进生,才能赢得后进生的尊重。师生互相尊重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也是后进生转化的有力保障。
提名(name)实践证明,人们对自己的姓名最感兴趣。牢记后进生的名字并能随口叫出他们,会使他们感到亲切,感到受人重视;反之则会令他们失望,感到冷落。教师应该牢记学生的名字,还可以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分别命名他们为学校或班级的“某某大王”、“某某之星”等,以示激励。
四、要转化后进生,就要信任、尊重后进生
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强,自卑感也很强,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因此,在处理后进生的违纪事件时,应注意把严肃的批评和表示信任、积极鼓励两方面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和“尽可能地尊重”结合起来。感情用事、简单粗暴往往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造成逆反情绪,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扩大事端。
二、尊重和信任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是育人的前提,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因此,要转化后进生,老师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相信他们经过一定的引导能解决问题。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采取“等一等”、“看一看”、“帮一帮”的态度,给他们思考余地和改过机会,以感化促转化。
1、要尊重和信任后进生。
人人都有自觉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任,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于热情、向上的青少年学生尤其如此,自尊和自信乃是青少年学生身上最良好的心理品质,每位教育者都应小心呵护,来自老师的尊重与信任会产生触及学生灵魂的强大力量。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却没有得到教师应有的信任与尊重。在同学眼中,他是应该与之“划清界线”的人,在老师心目中,他们是朽木不可雕也,这类学生感受到的是歧视、冷漠,因此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后进生自然而然产生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实际上是统一的,用信任和尊重传递出的期望和要求远比任何说教、批评都有效果,更持久。
四、尊重理解,让后进生充满信心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感情,爱护学生自尊心。一个人需要尊重,需要得到肯定与表扬,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后进生由于各方面表现较差,往往得不到尊重与表扬,这一矛盾,易使后进生产生戒备、自卑、逆反心理。因此,首先,我们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热情鼓励;一旦犯错误,就心平气和地与后进生一起分析,找出根源,耐心教育,我们惊喜地发现表扬一次比批评两次效果好。其次,坚持个别谈话,反对“公开式”批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爱面子,一个人如果连面子都不要了,那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所以批评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兴趣,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丢面子了,从而发生顶嘴、顶牛,自暴自弃,失去进取的信心;反对大事小事叫到办公室批评罚站,因为其一是办公室人多,话题多,不是思想教育好场所;其二是你等于把这一后进生亮相给全体教师,使他在这些教师中抬不起头,失去信心和自尊;反对在大庭广众之中批评责备学生,不可采取急进方法,如要学生出去,要学生不上你的课,这样做易于形成对立局面,以后教育就没有
力度了;家访时告状,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有时家长自己嘴里也说自己孩子有多坏多坏,其实他心里多么想你能给他的孩子一个肯定,一个赞扬,谁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特别要注意不要在学生最尊重、最崇拜的人面前,当着学生的面,批评数落学生;相反地若采取肯定其优点或中肯评价,反而可收到喜人的效果。
三、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育者要赢得学生的热爱和信任,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心态平衡,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建立起相互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师生关系所处的状况。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就明显;反之,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一个学生对某位老师抱有成见,出现师生关系障碍,那么,这名学生就难以学好这位老师所教的功课。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力量,他们有头脑、有思维,是活生生的人,独立地支配自己的知、情、意、行,有得到教师尊重和认可的权利。所以,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志向、选择、性格、情感。要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和谐环境里充分释放出个体的力量,不能因成绩高低、印象好坏、家庭背景的不同而厚此薄彼,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能冷眼相待,对所有的学生都应当平等的对待。俗话讲:“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由于学生的智商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智力发展有迟速,这种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和承认这一客观事实。关注和尊重各种类型的学生,使他们获得应有的发展,切忌单以成绩论英雄。
自尊性人人有之,而且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非常宝贵,要千方百计的加以保护。这就需教师的关爱和帮助,尤其对后进生更需要尊重,如果让一个学生失去了自尊,那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失败。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多问一问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真心实意地指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使他们学有所得,看到前途和希望,感到老师温暖而亲切,感到学校的生活充满着阳光。让教师这种人格力量折射到学生身上,促使他们自立、自尊、自强,形成顽强的意志和品质。
关心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的。关心尊重学生不等于不严格要求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姑息迁就。教师要做到严中有爱。既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做到有章可循,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又要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法。批评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对后进生更应该讲究方法。不要横眉冷眼,言辞辛辣,师生应以平等身份谈话式的进行。既要从中指出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要使他们心悦诚服。对内向型心理的学生不要当着众多人的面进行批评,而且批评之后不要忘记安慰。这样会使他们感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差距,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情感偏颇。
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为了培养更多的社会所需人才,我们教师要在工作中努力实践,不断总结创新经验和方法,实现我们的口号:“教育要面向明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尊重激励法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说:“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尊重,尤其是“问题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同学平等的对待,心里常常出现扭曲,处于受孤立、被歧视的地位,渐渐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因此,教师要尊重“问题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宽容和忍耐,消除“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实践证明:教师越尊重学生,学生越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教师的尊重。
一、要蹲下来看后进生,给他们予尊重。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这些后进生的所作所为不可理喻,与我们的想象格格不入,于是我们埋怨、责怪他们,导致他们也破罐子破摔。其实,距离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站得太高,离他们太远。蹲下来看后进生,我们就容易走近他们,理解他们。一位小学教师以他切身的教育体验写下这样的一段话——
“啊!可爱的孩子们,当我蹲下身子,变得和你们一样高时,我发现了你们的天真,发现了原本幼稚可笑的东西并不幼稚,也不可笑、、、、、、”
蹲下来看后进生,我们会发现他们原本很令人反感的行为,已不再那样令人反感了。蹲下来看后进生,我们会发现他们那颗还很幼稚的心灵其实已是伤痕累累。他们大多未能得到老师的关爱,有的只是一味批评、漫骂。同学们瞧不起他们,家里父母亲也常打骂他们。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像久旱的小苗渴望得甘露一样,他们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保护好他们的自尊是教育成功的标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自尊心是青少年心理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是前进的动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尤其是后进生,就更应该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了。蹲下来看后进生,我们就不再不尊重他们,不会挖苦,不会训斥,不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们也就不会产生抵触对立情绪,造成思想障碍,以至于情绪更加消沉,自暴自弃。
二、理解、尊重、公平对待每一个后进生。
理解、尊重、公平对待每一个后进生,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陶先生的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同时还要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要有较高的人格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管教育对象是谁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教师的教育活动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而且还体现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还体现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对后进生要做到不嫌弃、不厌烦、不冷淡,而是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他们中间去,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教师用博大的人文精神、宽阔的胸怀教育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感化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塑造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向积极的、健康的、全面的方向发展。
第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正常的心态看待后进生。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教育法规,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树立教育创新理念,建立平等、和谐、健康、稳定的师生关系。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相互尊重是改善一切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科学认识和了解后进学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后进生深刻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爱护,都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不断取得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学生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能力。
(一)尽可能地给予尊重
尊重是实施教育的前提,也是后进生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如果说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那么尊重则是让这一美德升华、最大化的更具教育意义的原则。作为后进生,他们通常遭遇到了比其他学生多得多的打击,长久以来,内心已逐渐麻木闭合,而尊重就是激发起内心斗志,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
现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师生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的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呼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可见,尊重是沟通师生心灵通道的润滑剂,它有利于培养一个健康、融洽、充满友谊和温暖的环境,能使后进生容易顺从集体的态度、价值观,增强模仿和认同他人的趋向,从而养成奋发向上的乐观情绪和掌握待人处世的适当方式。反之,歧视、冷漠、缺乏同情和关怀会使师生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障碍,加剧后进生的敌视、抵制、逆反心理。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也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于学校而言,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心理氛围,不论好坏都是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环境,它有形无形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效,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能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融洽,在后进生转化教育中意义极为深刻。
像我任教班中的何某、曾某等男生,平时自由散漫,爱顶撞班干部,给同学、老师起外号,学习成绩差,是较典型的后进生。我曾经多次找他们谈话,对他们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这一年多来,我改正自己的教法,对他们采取寻找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的方法。一次大扫除,他们表现非常积极,尤其是何某,见一女生擦窗户擦不到,便自告奋勇爬上窗台起劲擦起来,可当他下来时,新擦过的窗台上留下两个脏脏 的脚印。同学们纷纷批评他,当我赶到时,只见他在同学们的指责中,红着脸,欲言又止。此时,我灵机一动,制止了大家的埋怨,问大家“窗户擦得干净不干净?”大家异口同声“干净”,我高兴地夸赞何某同学劳动积极、肯干,并说:“老师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你帮人心切,忘了脱鞋是吗?”他连称“是”,可看着那脏脚印又不自在起来,我说:“相信你能处理这件小事,你知道怎么做了吗?”他高兴地点点头,拿起抹布小心擦起来,同学们想帮,他不让。劳动结束后,我对他说“你不仅爱劳动,而且知错能改,相信你在其他方面也能发扬积极、主动的精神,也能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他们几个后进生都是在校住宿,平时晚午休纪律较差,常谈话到深夜,影响第二天上课,宿舍卫生也搞不好,针对这样的情况,我逐个找他们谈心,并和他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就是人人投票,从他们几个后进生中选出一个人来当室长。结果被推荐的人是曾某,我当着几位后进生对曾某说,你虽然自由散漫,学习成绩差,但在这几位同学中有一定威信,老师相信你能对该室工作认真负责。结果第一次学校卫生清洁检查,他们就得了“清洁”并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上课时我让大家为他们良好的开端鼓掌,这热烈的掌声唤醒了他们沉睡的上进心,他们从大家赞许的目光中,看到希望,迈开了前进的步伐。他们的进步,使我坚信:只要我们尊重和信任学生,给他们留下余地,使他们有时间去判断言行的正误,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小超是班上鼎鼎有名的调皮鬼。学习极差,但篮球打得非常出色,是学校篮球队的一名主将。针对这样的后进生,我采取鼓励、表扬、激励三级表扬的方法。平时,我抽机会给他讲述乔丹等世界著名球星小时候认真学习的故事,点燃他求学上进的火花;同时,称赞他的球技,鼓励他在训练中要认真刻苦。期中考试前,我对他加强课外辅导,还请几位班干部和他结伴,在双休日帮他补习功课。一段时间后,小超的学习慢慢进步了,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他学习勤奋、知难而进的精神,也希望他在篮球比赛中为学校争光。此后,我发现他以自己特有的一种自豪感推动着较强的学习兴趣。课上坐不住的现象减少了,期中考试打破了语文、数学一直拿红灯的记录,同时,在市级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他为学校赢得奖牌立下了汗马功劳。我送给他一个篮球模型,并在基座上写着一句激励的话:“今天,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明天,你的球会投得更出色!”
为教育A学生,我把A的父母约到家里,详细询问A学生的小学表现和家庭情况,得知A学生反映的家庭情况是胡编乱造,父母对A学生表现非常不满,特别是母亲,脾气暴躁,对A学生有打骂言行,母子之间常常发生冲突,父母都感到没有办法。我们通过开班干部会议,教育全班同学不岐视A生,接纳A生,处处尊重他,既要做到对他错误进行抵制又不伤害他,与他交朋友。我常常在校园僻静的地方与他亲切谈心,并利用他生日的时机给送去了生日礼物,并告诉其他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回避批评,避免冲突。长期的工作,使A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尊重,感到班集体的温暖。A生开始反省自己,初二上学期开始发生变化,那年教师节他给班主任送了贺卡,并写了一封信,说出了自己过去的真实情况,常常逃课,曾经拿过家里的钱去玩游戏机,缺点很多,望老师不计较他的过去,帮助他。这学期他被评为进步生。到初三时改变更大,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普高。
例如:大前年,班上有名叫谢敏的学生,人倒也长得蛮标致。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很小就随外婆生活,没有充分享受慈母严父的关注。在小学学习挺窝囊,科科成绩是个位数,作文几行歪歪斜斜的字眼里,十个有九个是错字,不是多一横就是少一点。上初中了,由于沾亲带故的缘故,他父母嘱托予我。由于基础差,再加之学习生活紧张,还未读完初一的上期,便萌生了退学的想法,我跟他谈了多次话,就是打不掉这个念头。一次,他外婆卖了蔬菜给学校的食堂,嘱咐他领钱。因为学校食堂是集体食堂,要写领条才能领到钱。他不知领条是怎样写的,在房间里忙了一个中午,就是没有写出一张领条。憋得实在没有办法,便出来问我:“伯伯,领钱的领条是怎样写的。”我见他有了学习的动机,便教他学写了领条。并借此机会讲清了学习知识重要性的道理,开导他安心学习。受了憋,到也怪,刺激了学习的信念。此后,再也不提退学的事了。于是,我尊重他的主观能动性,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在能力上建立层次,为他创设学习情境,让他学习一些常用的基础知识,耐心地辅导,鼓励他一步一步地上台阶。三年来,学习有了很大进步,顺利地通过义务教育。
记得我班曾经有这样一位学生,纪律性很差,尤其课堂纪律特差,专门和老师唱对台戏,任课教师和同学都讨厌他,奚落他,甚至有些同学还捉弄他,更加剧了他的逆反心理。我接任后,多次找他谈心,了
解其内心世界,谈他的爱好、苦恼、海阔天空,无话不谈,使其紧闭的心扉打开了。我还安排他当纪律委员,管理教室内自习课纪律、学生休息等。我尽量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求全班同学尊重他,监督他,帮助他。结果,这个学生进步较快,待人有礼了,上课专心听讲了,他毕业后去技术学校就读。后来他告诉我,是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信任,使他懂得了自尊自爱,树立了信心。可见,尊重与信任是搭起“后进生”心中希望、理想之桥。
本人的教学班曾有几位学生,偷鸡摸狗事事参与,真可谓“无恶不作”,同学们也美其名曰:“四大天王”,许多科任老师谈及这几名学生都摇头说:真拿他们没办法。但本人并没有放弃对他们挽救的机会。一天,笔者叫他们到跟前说:“现在老师把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就是每天负责收集作业,检查后交给我,这项任务相当重要,老师相信你能出色完成”。当时,我边说边观察他们四人的表情变化,四人的眼眶都潮湿了,原来的“牛脾气”荡然无存。果真,他们不负师望,他们除了自己认真完成作业外,还督促其他同学按时交作业,老师同学都认为他们彻底地变了。有一次,他们对我说了一番肺脏之言,他们说:老师,我们非常感激你,我们曾经伤透了你的心,但你并不歧视我们,不认为我们是“烂泥糊不上壁”,不认为我们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却是那样尊重和信任我们,假如我们不迷途知返,改过自新就对不起你。当时,我听了他们的话非常感动,因为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心里有了一丝丝的慰藉。
如我班的小刘是个有名的顽皮儿,有一次他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旁边写着: “班主任可恶!” 我看到后非常冷静,想起我向他父母反映他经常打电子游戏机,可能思想工作不够细致,使他产生了对抗情绪。我看了他一眼,自己动手把漫画擦去,然后开始上课。下课后,我找他谈话,他一进办公室,脸马上红起来: “对不起,老师!”我没在全班同学面前数落他,他很感激。后来我根据他爱好体育、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特点,让他担任足球队队长,组织本班同学参加班际足球赛,最后还获得了冠军,他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也感受到了我对他的信任。我趁热打铁,以此激发他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帮助其逐渐改掉不良习气,使他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例如,我班有个出了名的“捣蛋王”李成,刚开学的几周内,几乎每天都惹事生非,麻烦不断,我并没有简单的批评、讽刺,而是有时叫他发发作业,拿钥匙开开班门,在他犯了错之后,对他说“我很生气”。“我感到有点失望”,“我希望你立刻停止这样做”。这样,比说“真笨、死性不改!”“你是无可救药的人!”“你真是个爱惹事的蠢蛋!”等刺激的语言有效得多。因为它既传达教师对事件的看法,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同时,也顾及了学生的自尊。
第四篇: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幼儿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群手脚软弱、蒙昧无知的三尺孩童,他们对教师充满着敬爱。而浙江温岭女幼师颜艳红“虐童事件”让人不寒而栗。这种行为让人憎恶。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我们是“园丁”“导师”“桥梁”要为他们做好引路人,不是去摧残他们幼小的心灵,我们要尊重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要搞好教育,作为幼儿教师,应当尊重孩子,这不仅是人道主义伦理道德原则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而且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是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而不应自以为是,专横武断,以粗暴的、不民主的、不人道的态度对待孩子,更不能对孩子体罚或变相体罚。
广大的幼儿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教育教学态度,怀着一颗爱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
第五篇:尊重和理解教师,学校管理才能更上一层楼
时代的车轮,已将我们带进21世纪。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教师队伍,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人,是每个学校管理者亟待解决并下大功夫才能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学校领导尊重和理解教师是学校管理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理解教师呢?
尊重和理解教师,就要了解教师需要
教师的需要有共同的一面,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一个学校,由于教师年龄、性别、习惯、性格、爱好等因素的差异,需要也千差万别。有的教师对工资待遇、住房条件、饮食条件等物质生活需要较为强烈,有的教师对教具、教材等办公教学条件要求改善的呼声较高,有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参与意识,有的教师争取培训机会以提高发展自己,有的教师希望得到领导的关心和照顾,有的教师期望领导的奖励和肯定,有的教师则需要领导的帮助和督促。形形色色的需要,就要求学校领导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教师的各种需要是否正当合理,分清轻重缓急。对他们真正做到政治上关心进步,思想上帮助提高,工作学习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关怀,从而满足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尊重和理解教师,就要培养提高教师
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批新教师不断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他们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而且肩负着承上启下和担当21世纪教育中坚的重大使命。为了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必须坚持贯彻“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的培养教师原则,保证教师自我进修和提高的时间,鼓励教师善于挤时间学习,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高一级学历进修,创造条件以满足教师学习现代网络技术的需要,保证教师培养提高所需的经费。要通过多种形式,广开渠道提高教师队伍。主要有: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使整体水平的提高;抓好教学研究活动,取长补短,相互提高;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拓展教师的知识领域,开阔教师的眼界;鼓励教师参加本学科的专业研究会等学术活动,提高研究论文的质量;组织教师系统地自学和进修,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合理安排教师的课程,以保证教师学习提高的时间。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培养提高要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有计划,重措施,抓考核反馈,实施“名师工程”,激励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尊重和理解教师,就要知人善任
学校领导者应对每位教师的性格特点、能力状况、工作效果、为人处事方式等方面的优劣长短做到心中有数,并有“举世皆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的识才之眼,有“不惜重金市骏马,奋力高筑黄金台”的招贤之术。在工作的安排上要尽可能地寻找每一位教wm338.com师能力、兴趣与工作任务的最佳结合点,善于创造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力求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这不仅对于获得信任的教师是一种鼓舞,而且对于其他教师也具有激励作用,从而获得被理解、信任、尊重的愉悦和满足。
尊重和理解教师,就要坚持原则
尊重理解教师,并不是对教师所有的意见不分正当与否、合理与否,一概照办,不是对错误言行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学校领导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办事,是则是,非则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果学校领导认为坚持原则、对教师要求严格会得罪教师,而对有些教师的错误言行睁只眼,闭只眼,不敢管,不愿管,不敢坚持原则,处处以老好人的面孔出现,那么,对领导自己、对学校工作、对教师都是极不负责任的,长久下去最终必将给教师造成更大的伤害,极大地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因此,在工作中,学校领导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教师;弘扬教师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的正气;营造良好的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比成就的氛围;培养教师政治上积极进取、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上执著追求、生活上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利于教师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