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基础形考4答案

时间:2019-05-14 10:4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基础形考4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基础形考4答案》。

第一篇: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基础形考4答案

形成性考核4 开始时间 状态 完成于 耗时 成绩 窗体顶端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5.00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20:16 完成

2018年10月2日 星期二 20:16 20 秒

5.00/满分100.00 标记题目

题干

左拉的《人间喜剧》式的庞大作品是(《

》),反映了第二帝国兴亡20年的历史。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卢贡-马卡尔家族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是()。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莫泊桑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哈代最重要的小说是性格和环境小说,主要是以英国西南部农村为背景的小说,称为()。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威塞克斯小说 题目4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契诃夫小说《套中人》主人公()是世界文学名著的典型之一,已经成了保守和因循守旧的代名词。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别里科夫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

》)是雨果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巴黎圣母院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的“要真实、要自然”的主张是启蒙主义美学理论的纲领。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狄德罗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德国诗人、美学理论家和剧作家席勒的代表作是戏剧(《

》)。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阴谋与爱情 题目8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的一部书信体小说,他认为“毕生的主要事业”的作品是(《

》)。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浮士德 题目9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英国最早的浪漫主义作家是(“

”)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湖畔派 题目10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普希金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描写()的先河。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小人物 题目11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普希金的代表作是《叶甫盖尼•奥涅金》,其他主人公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

”)的典型。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多余人 题目12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是斯汤达,其代表作(《

》)标志着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红与黑 题目13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

》)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父与子 题目14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代表作。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司汤达 题目15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答案:

反馈

正确答案是:分析研究 题目16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爱尔兰的乔伊斯被认为是成就最突出的意识流小说家。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7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18 不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肖洛霍夫最著名的小说是《一个人的命运》。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题目19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命运》描写了主人公索科洛夫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一生的悲剧。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题目20 未回答 满分5.00 标记题目

题干 易卜生是英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之一《巴巴拉少校》以宗教慈善机构救世军为题材。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第二篇: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麦田里的守望者》B.塞林格

题目2《伤心之家》A.萧伯纳

题目3《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D.高尔基

题目4《老人与海》B.海明威

题目5《大师和玛格丽特》C.布尔加科夫

(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题目6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       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B.旭恩·奥凯西

题目7

“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作。B.《愤怒的回顾》

题目8

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征服者》和《人的状况》。A.马尔罗

题目9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以客观的态度、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C.《西线无战事》

题目10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A.菲兹杰拉德

题目11女作家     的代表作是《飘》,作品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C.玛格丽特·米切尔

题目12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      和     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B.《推销员之死》     威廉斯

题目13

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姊妹》和《樱桃园》等。A.契诃夫

题目14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D.《美国的悲剧》剧》

二、简答题(每题

分,共

分)

题目

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

答:

托马斯·曼在思想上继承19

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吸取了

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既是积极的,又是悲观的。积极的一面是他对旧的社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悲观的一面是他对‘新世界’的出现始终持保留态度,这也是

世纪西方大多数知识分子共有的态度,而曼是其典型代表。

在艺术上,曼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基础调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手法上又融合了众多现代派的因素,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梦幻和反讽等。因此,他是个现代作家,而不是现代派作家。他的小说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经过细致安排,这是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遗风,但他的小说在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上比

世纪的现实作品要丰富得多。此外,他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

20世纪的语言大师。

题目

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题目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答: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

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

世纪现实主义

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三、论述题(25

分)

题目

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里高利·麦列霍夫的形象。

答: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

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淳朴热情,心地善良,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可战争爆发了,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四周都是仇恨”,然而,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没有堕落为野兽。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因此,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

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

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他大为震惊,竟离开红军队伍。作为一名叛军首领,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心里却苦恼万分;

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严禁部下抢劫,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

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放走被囚的红军,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与狼共舞,但他并没有变成狼,在人性泯灭的时代,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发出了凄惨的呼喊:“砍死我吧!

”正是主人公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哥萨克,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对葛利高里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酷爱自由,向往正义,勇于探索真理,然而又左右摇摆。他大胆追求爱情,忠于爱情,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婚后对她冷酷无情,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行为。他既为革命效过力,又屠杀过革命者,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高人格。但是,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葛利高里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就什么都清清楚楚,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其实,这恰是他卓尔不群的地方。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

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有同情心。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葛利高里堕入匪帮,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而这种历史悲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正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透过他的悲剧命运,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

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义,漠视生命的尊严。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对人的爱与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超越。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他在奋斗与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在经历了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

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死了。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诚然,他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

1928

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1957

年,肖洛霍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达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

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葛利高里的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人。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代之以审美标准。

形成性考核二

本次作业为综述能力测试题,请阅读教材《20

世纪欧美文学》的《绪论》,将《绪论》“一”、“二”中的主要内容概括为

800

字左右。

要求:本题目考查学生的概括和综述能力,要求能概括出《绪论》“一”、“二”的要点,有一定的展开说明,要写成一篇小文章。

答案:

世纪欧美文学受到战争及革命的影响从而产生了第三文学世界,以及欧美各国工业化现代化加快造成的破坏和人之异象,加之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所带来的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哲学思潮。

在20

世纪上半期这个充满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时期,经济萧条、无数人失业、人们过着十分艰难的日子,在此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争霸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普通高涨,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在超级大国和一般资本主义国家之外,产生了“第三世界”。随之,“第三世界”迅速崛起,东方各民族国家日益强盛,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学继续存在外,还有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学和挣脱殖民主义枷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文学,即“第三世界”文学。

在20

世纪,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与人对立的状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不能不使人对现实和未来产生焦虑和重新思考,于是这个时期的西方思想界极其活跃,形形色色的社会哲学思潮涌来。以马克思主义、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为代表,还有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费罗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

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另外,心理学、语言学和美学的新进展,也对文学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绪论第二段的后半部分,详细解说了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是非理性的”一反传统的以理性主义为基石的西方哲学;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既非物质,也非理念或意志”;弗洛伊德则把人的心理结构氛围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总结而言,20

世界的欧美文学与以上社会哲学思想的联系非常密切,各种非理想主义哲学影响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抢眼的文学现象——现代主义文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哲学对此时期的文学总体走向具有引导和理论支撑的作用,让此时期的欧美文学普通出现了“向内转”的趋势,由

世纪现实主义着重描写客观世界,转变为关注和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的深层意识。

形成性考核三

一.选择题(共

分)

(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

分,共

分)

题目

《毛猿》

选择一项:

D.奥尼尔

题目

《儿子与情人》

选择一项:

B.劳伦斯

题目

《四个四重奏》

选择一项:

C.艾略特

题目

《达洛维夫人》

选择一项:

A.吴尔夫

题目

《变形记》

选择一项:

C.卡夫卡

(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

分,共

分)

题目

《鬼魂奏鸣曲》是

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

D.表现主义

斯特林堡

题目

《天边外》是奠定(填作家名)美国重要

家地位的作品。作品写两个乡下青年的故事。

C.奥尼尔

戏剧

题目

吴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她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是。

D.《岁月》

题目

“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

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

。这部小说也是一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选择一项:

D.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题目

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包括、等。

选择一项:

A.瓦雷里

里尔克

题目

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萨特认为这本书是理解加缪创作的一把钥匙。

选择一项:

A.《鼠疫》

二、简答题(每题

分,共

分)

题目

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

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题目

《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答: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

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

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

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

K

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

K

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

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

K

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

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

K

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

K

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题目

《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

1)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意象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象的理念;

2)《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

3)《荒原》用词之多,在20

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师相当少见的;

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

5)《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

6)《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7)《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诗作。

题目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形成性考核四

一、简答题(每小题

分,共

分)

题目

什么是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答:

(西

Boom

Latinoamericano)是一场发生在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之间的文学运动,在那期间一大批相关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流行于欧洲并最终流行于全世界。

说起这场文学爆炸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位主将:阿根廷的胡利奥·科塔萨尔、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些作家受到欧洲和北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秉承了拉美先锋运动的衣钵,向拉美文学的传统套路发起挑战。

他们的作品带有实验性质,并且十分政治化(这归因于拉美当时的政治气候)。“毫不夸张的说”,评论家杰拉尔德·马丁写道,“在1960

年代南方大陆上有两件事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有影响,首先是古巴革命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的广泛冲击,第二件便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它的起伏与1959年至1971年古巴自由观念的兴衰息息相关。”这些新晋作家的迅速成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作品是最早一批在欧洲出版的拉美小说中(主要由像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先锋文学出版社Seix

Barral这样的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分这个事实。

当然,弗雷德里克·M·纳恩也写道“拉美小说家变得闻名世界是通过他们作品中对政治和社会行为的鼓吹,同时也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幸运的在拉丁美洲之外获得受众——通过翻译和传播,有时也由于作家们流亡他乡。”

题目

什么是未来主义?

答: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

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

1907

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搜索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最早于

1909

年发表《未来主义者宣言》一文,宣扬他的艺术观点。宣言最先在米兰发表,之后刊载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汽车、飞

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题目

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

在向传统小说创作理论及创作实践发起猛烈攻击的同时,罗布一格里耶为小说创作建构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具体概括为打破“深度”神话、信奉不确定的现实观、创造新的小说形式以及体现后现代的文本观。

题目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

世纪

年代主要是

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

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题目

黑色幽默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答:

1、纳博科夫,可以算是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

1955

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洛丽塔》,此后又出版《普宁》(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说,成为事实上的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2、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以《第22

条军规》闻名文坛,后又写出了《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成为公认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

3、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以充满幽默和奇特风格的长篇小说而著称,他的《第五号屠场》(1969)使黑色幽默的小说创作的影响达到顶峰。另为他的《猫的摇篮》(1963)和《时震》也是优秀的黑色幽默作品。

4、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受业于纳博科夫,以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1973)成为黑色幽默派的后起之秀,这部小说把人的性欲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生与死、世界与人性等问题,作者以导弹发射后形成的抛物线“万有引力之虹”来象征世界、象征死亡,表现了对世界未来的悲观情绪。

5、威廉·盖迪斯,他的小说《小大亨》(1975)以夸张的讽刺描写一个大发投机财的孩子形象,获得

1976

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

6、托马斯·伯杰,他的小说《小巨人》(1964)使对看似强大实则渺小的西方社会的讽刺。

7、约翰·霍克斯,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独创性的先说家”。代表作《血桔》描写了一对夫妇在假想的海岛上过着原始的性爱生活,成为“反小说”的典范。

8、约翰·巴思(John

Barth),在他的代表作《牧羊童贾尔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大学生贾尔斯受到来自两个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经错乱的描述,映射冷战时世界两大政治集团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二、论述题(共

分)

题目

试论述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

答:

荒诞派戏剧是指1940年代至1960年代主要兴起于欧洲的一个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一词首先由马丁·艾斯林提出,他把它用作

1961

年出版的同名文学理论著作的标题[1]:162。艾斯林认为这些剧作家的作品是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提出的哲学观念——“人生本来就是没有

任何意义的”的文学表达。这些戏剧的共同特点是:类似杂耍,包含可怖的或悲剧的形象,人物处于无望境地、被迫重复无意义的举动,对白充满陈词滥调、文字游戏和废话,情节重复出现、或荒谬的展开,对现实主义的滑稽模仿或消解。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欧仁·尤内斯库、哈罗德·品特、让·热内、爱德华·阿尔比、瓦茨拉夫·哈维尔等。

第三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题目1

什么是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

答:

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西班牙文:Boom

Latinoamericano)是一场发生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的文学运动,在那期间一大批相关拉丁美洲作家的作品流行于欧洲并最终流行于全世界。

说起这场文学爆炸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四位主将:阿根廷的胡利奥·科塔萨尔、墨西哥的卡洛斯·富恩特斯、秘鲁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以及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些作家受到欧洲和北美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秉承了拉美先锋运动的衣钵,向拉美文学的传统套路发起挑战。

他们的作品带有实验性质,并且十分政治化(这归因于拉美当时的政治气候)。“毫不夸张的说”,评论家杰拉尔德·马丁写道,“在1960年代南方大陆上有两件事比其他所有事情都更有影响,首先是古巴革命对拉丁美洲和第三世界的广泛冲击,第二件便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它的起伏与1959年至1971年古巴自由观念的兴衰息息相关。”这些新晋作家的迅速成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们的作品是最早一批在欧洲出版的拉美小说中(主要由像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先锋文学出版社Seix

Barral这样的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分这个事实。

当然,弗雷德里克·M·纳恩也写道“拉美小说家变得闻名世界是通过他们作品中对政治和社会行为的鼓吹,同时也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幸运的在拉丁美洲之外获得受众——通过翻译和传播,有时也由于作家们流亡他乡。”

题目2

什么是未来主义?

答:

未来主义是发端于20世纪的艺术思潮。未来主义的滥觞最早出现于1907年,意大利作曲家弗鲁奇奥·布索尼的著作《新音乐审美概论》被看作未来主义的雏形。未来主义思潮主要产生和发展于意大利一国,却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俄罗斯尤为明显。搜索未来主义艺术家们的创作兴趣涵盖了所有的艺术样式,包括绘画、雕塑、诗歌、戏剧、音乐,甚至延伸到烹饪领域。意大利诗人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内蒂最早于1909年发表《未来主义者宣言》一文,宣扬他的艺术观点。宣言最先在米兰发表,之后刊载于法国的《费加罗报》上。马里内蒂总结了未来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对陈旧思想的憎恶,尤其是对陈旧的政治与艺术传统的憎恶。马里内蒂和他的追随者们表达了对速度、科技和暴力等元素的狂热喜爱。汽车、飞机、工业化的城镇等等在未来主义者的眼中充满魅力,因为这些象征着人类依靠技术的进步征服了自然。

题目3

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

在向传统小说创作理论及创作实践发起猛烈攻击的同时,罗布一格里耶为小说创作建构了全新的理论框架。

具体概括为打破“深度”神话、信奉不确定的现实观、创造新的小说形式以及体现后现代的文本观。

题目4

简述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题目5

黑色幽默有哪些代表作家作品?

答:

1、纳博科夫,可以算是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195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洛丽塔》,此后又出版《普宁》(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说,成为事实上的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2、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以《第22条军规》闻名文坛,后又写出了《出了毛病》(1974)和《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成为公认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

3、库特·冯尼格特(Kurt

Vonnegut),以充满幽默和奇特风格的长篇小说而著称,他的《第五号屠场》(1969)使黑色幽默的小说创作的影响达到顶峰。另为他的《猫的摇篮》(1963)和《时震》也是优秀的黑色幽默作品。

4、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受业于纳博科夫,以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1973)成为黑色幽默派的后起之秀,这部小说把人的性欲和现代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生与死、世界与人性等问题,作者以导弹发射后形成的抛物线“万有引力之虹”来象征世界、象征死亡,表现了对世界未来的悲观情绪。

5、威廉·盖迪斯,他的小说《小大亨》(1975)以夸张的讽刺描写一个大发投机财的孩子形象,获得1976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

6、托马斯·伯杰,他的小说《小巨人》(1964)使对看似强大实则渺小的西方社会的讽刺。

7、约翰·霍克斯,他被认为是“当代最有独创性的先说家”。代表作《血桔》描写了一对夫妇在假想的海岛上过着原始的性爱生活,成为“反小说”的典范。

8、约翰·巴思(John

Barth),在他的代表作《牧羊童贾尔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写手法,通过对大学生贾尔斯受到来自两个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经错乱的描述,映射冷战时世界两大政治集团对人类造成的伤害。

二、论述题(共25分)

题目6

试论述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

答:

荒诞派戏剧是指1940年代至1960年代主要兴起于欧洲的一个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一词首先由马丁·艾斯林提出,他把它用作1961年出版的同名文学理论著作的标题[1]:162。艾斯林认为这些剧作家的作品是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提出的哲学观念——“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的文学表达。这些戏剧的共同特点是:类似杂耍,包含可怖的或悲剧的形象,人物处于无望境地、被迫重复无意义的举动,对白充满陈词滥调、文字游戏和废话,情节重复出现、或荒谬的展开,对现实主义的滑稽模仿或消解。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欧仁·尤内斯库、哈罗德·品特、让·热内、爱德华·阿尔比、瓦茨拉夫·哈维尔等。

第四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麦田里的守望者》

选择一项:

A.斯坦贝克

B.德莱赛

C.菲兹杰拉德

D.塞林格

题目2

《伤心之家》

选择一项:

A.罗曼·罗兰

B.萧伯纳

C.高尔斯华绥

D.雷马克

题目3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选择一项:

A.马卡连柯

B.高尔基

C.法捷耶夫

D.绥拉菲莫维奇

题目4

《老人与海》

选择一项:

A.斯坦贝克

B.德莱赛

C.杰克·伦敦

D.海明威

题目5

《大师和玛格丽特》

选择一项:

A.肖洛霍夫

B.布尔加科夫

C.法捷耶夫

D.帕斯捷尔纳克

(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题目6

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

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选择一项:

A.戈尔丁

B.萧伯纳

C.高尔斯华绥

D.旭恩·奥凯西

题目7

“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作。

选择一项:

A.《天使的愤怒》

B.《荒野的呼唤》

C.《愤怒的回顾》

D.《愤怒的葡萄》

题目8

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征服者》和《人的状况》。

选择一项:

A.纪德

B.马尔罗

C.萨特

D.罗马·罗兰

题目9

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

。小说以客观的态度、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选择一项:

A.《战争》

B.《永别了,武器》

C.《西线无战事》

D.《战争与和平》

题目10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选择一项:

A.海明威

B.杰克·伦敦

C.斯坦贝克

D.菲兹杰拉德

题目11

女作家的代表作是《飘》,作品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选择一项:

A.玛格丽特·米切尔

B.多丽丝·莱辛

C.托尼·莫里森

D.弗吉尼亚·吴尔夫

题目12

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和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选择一项:

A.《巴巴拉少校》

辛格

B.《榆树下的欲望》

奥尼尔

C.《天边外》

海勒

D.《推销员之死》

威廉斯

题目13

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姊妹》和《樱桃园》等。

选择一项:

A.索尔·贝娄

B.契诃夫

C.肖洛霍夫

D.约翰·契弗

题目14

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

选择一项:

A.《美国的悲剧》

B.《马丁·伊登》

C.《人间天堂》

D.《美国》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目15

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

答:

托马斯·曼在思想上继承了19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吸取了20世纪初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既是积极的,又是悲观的。积极的一面是他对旧的社会持严厉的批判态度,悲观的一面是他对‘新世界’的出现始终持保留态度,这也是20世纪西方大多数知识分子共有的态度,而曼是其典型代表。

在艺术上,曼的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基础调是现实主义的,但在手法上又融合了众多现代派的因素,如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梦幻和反讽等。因此,他是个现代作家,而不是现代派作家。他的小

说结构都是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人物经过细致安排,这是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遗风,但他的小说在局部和细节的处理上比19世纪的现实作品要丰富得多。此外,他讲究遣词造句,被公认为德国20世纪的语言大师。

题目16

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答: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题目17

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答: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1934

年8

月召开的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制定的苏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作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它既体现了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苏联时期的自我更新的机制,诞生了20

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独属于苏联的自己的方式,同时也由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惟我独尊的地位而束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空间。五、六十年代之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

三、论述题(25分)

题目18

分析《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格里高利·麦列霍夫的形象。

答:

(一)、格利高里的性格特征

葛利高里是出生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的哥萨克,他热爱劳动,淳朴热情,心地善良,割草时误伤一只小野鸭,“心里发生了一种突然袭来的非常怜悯的感情”。他本来过着宁静的生活,可战争爆发了,接踵而来的是大革命年代,“人都变得比狼还坏,四周都是仇恨”,然而,葛利高里却努力保持着人的自尊和自信,从未丧失良知和同情心,没有堕落为野兽。他第一次砍死一名奥地利士兵,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深沉的痛苦使他“人都变得瘦了”。他同情惨死于战争的人,尤其对被盲目的仇恨和偏狭心理所支配的滥杀俘虏和反人道行为感到气愤和痛心,因此,一个哥萨克残忍地劈砍俘虏时,他气急之中朝他开了一枪;哥萨克士兵轮奸波兰姑娘,他出于义愤挺身解救;

情敌司捷潘在战场上落马遇险,他冒死救下这个几次蓄意杀害自己的人;

当红军军官波特捷尔柯夫不经审判枪杀白军军官时,他大为震惊,竟离开红军队伍。作为一名叛军首领,他率队疯狂向红军冲杀,心里却苦恼万分;

他不仅自己从不抢劫,严禁部下抢劫,连他的父亲要趁机捞一把,也遭到他的斥责制止;

他公然违抗上级命令,放走被囚的红军,保护他们的妻儿老小,骂杀死红军战士的嫂子是“好狠毒的娘们”。尽管生活的残酷一度让他迷惘,与狼共舞,但他并没有变成狼,在人性泯灭的时代,他人性依存,执着于真善美,显示了他的人格魅力。他越来越感到屠杀红军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发出了凄惨的呼喊:“砍死我吧!

”正是主人公身上那战争也不能摧毁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使我们看到了葛利高里人性的光辉与做人的尊严。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葛利高里是复杂的、矛盾的,既有反抗旧的传统观念的一面,又有和哥萨克传统意识相妥协的一面。哥萨克,这个帝俄时代特殊的军事农民阶层,有着勤劳、勇敢、独立不羁的性格,也有愚昧、保守、宗法制的特点。对葛利高里这个哥萨克无法单一地用美或丑、善或恶来界定,他善良、正直,却又凶狠、暴烈,酷爱自由,向往正义,勇于探索真理,然而又左右摇摆。他大胆追求爱情,忠于爱情,但同时又屈从父命娶娜达莉亚为妻,婚后对她冷酷无情,在两性关系上也不无放荡行为。他既为革命效过力,又屠杀过革命者,他有着与普通劳动人民血肉相连的崇高人格。但是,他的思想认识水平却停留在原始的层次上。

他性格的善恶美丑并不是简单的并列或彼此割裂、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映衬的,主人公的心灵是个战场,上帝与魔鬼在此搏斗。葛利高里很羡慕坚定的革命者珂晒沃依和反动透顶的白军军官李斯特尼茨基,“他们从一开头就什么都清清楚楚,可是我到如今还是什么都糊糊涂涂”,其实,这恰是他卓尔不群的地方。肖洛霍夫通过葛利高里形象揭示了人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交织交融,很难去判断它的是与非,但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这就是人格魅力所在。

(二)、格利高里的形象典型

格利高里是一个探索追求的典型。这个善良、勤劳、纯朴的哥萨克身上具有哥萨克劳动者的一切美好品质。他身上又带着哥萨克时代的种种偏见。

哥萨克是俄罗斯民族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自由、粗犷善战的特质,在沙皇愚民政策下哥萨克阶层又保留着许多中世纪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一种盲目的优越感体现在葛利高里身上。一方面,可以看到哥萨克中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勇敢善战、勤劳热情、诚实正直和富有同情心。另一方面,他又受到哥萨克落后传统和道德偏见的影响,盲目崇拜军人荣誉,把争取哥萨克人的生存权和自制权看得高于一切。葛利高里堕入匪帮,是历史悲剧在葛利高里身上的体现,是国内战争中哥萨克悲剧性曲折道路的延伸和深化,而这种历史悲剧是带有历史的必然性的。葛利高里之所以毅然脱离匪帮,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正因为这样造成他认识真理和接受革命的艰难,他寻找中间道路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一再碰壁,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葛利高里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入白军和叛军,同各种社会力量代表人物都发生过冲突。葛利高里的矛盾和痛苦显然与他所属的那个特定群体不可分开。透过他的悲剧命运,反映在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中一部分哥萨克农民主义现实主义的框架的命运。

(三)、格利高里悲剧根源性

格利高里的悲剧根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及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

格利高里在很大程度上想超越和反抗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环境贬低生命的意义,漠视生命的尊严。他不停地追求,但他始终处于一种自我否定之中。对人的爱与恨,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憎恶与疑惑,对历史事件的拥护与反抗,回避与投入,一道要求主宰着他的灵魂,揉碎着他的心。葛利高里作为生命个体,有着美好的个性,他的向往和探索体现了人的价值和意义。但是顿河地区独特的地位和军事生活形成的哥萨克强烈的自我意识、整体感、内聚力、优越感和排外性一直左右着他,使他不可能彻底超越。他在颠沛流离中一直试图将自己融入到时代斗争、人民大众的洪流当中去,但他顽固的个性主义和怀疑一切的立场,使他最终未能实现与人民的结合。他在奋斗与挣扎中最后失败,不仅仅反映出一个个性主义者的生命悲剧,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他有着对生命的无限热情和渴望,只是这种渴望无所着落。在经历了人生各种苦难之后,葛利高里将原始的激情消磨殆尽,也没有找到精神的归宿。

他在个人生活中,格利高里动摇于妻子娜塔莉亚与情人婀克西妮亚之间,两次回到妻子身边,三次投入情人怀抱,使这两个都深爱他的女人为他死得异常悲惨——娜塔莉亚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堕胎身亡,然而,她到临死前,仍然是原谅他了,仍然那样深刻的爱着他,但小说却没有安排格利高里和娜塔莉亚最后的诀别,没有爱,没有恨,然而却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和悲伤;另一面在婀克西妮亚与葛利高里逃亡途中,原以为两个人可以度过难关,逃到另外一个地方好好生活,然而却被枪打死了。肖洛霍夫最终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这样的爱情结局确实让人心痛。

格利高里的悲剧,还在于他骨子里的那份善良之心。是的,曾经的他是一个十分冷淡,残酷无礼,冲动草率的哥萨克小伙子。然而他对人民却又爱得那样的深沉,这份感情直接导致着他悲剧的发生。小说中展示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而生活在战争中的哥萨克们更只能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生活在生死之间,在仇恨与怜爱之间,在一次次放下武器,然而又一次次被当时环境而被迫重新拿起武器之间。诚然,他在如此独立而孤傲的世界中,结果只能是一个悲剧。

(四)、格利高里人性魅力

从1928

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问世起,人们对小说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兴趣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人格魅力。1957年,肖洛霍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对于作家来说——他本身首先需要的是把人的心灵的运动表达出来。我在葛利高里·麦列霍夫身上就想表现出人的这种魅力。”

通读《静静的顿河》,让我们意识到作家并不是单单想以浓重的手笔来描述一个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这个人物来表现些什么,我想这就是本文的核心主题;

通过人物的命运来体现人性的魅力,以小人物的悲剧人生来折射本文的主题。作者明确表示要通过这个形象的“心灵运动”来体现人的魅力,人物的悲剧性和人格魅力有机交织,构成这一形象特异的色彩。葛利高里的魅力就在于痛苦地抗挣战争对他的人性腐蚀和扭曲,就在于他的人格力量超出其他人。这是因为在这里历史伦理标准被悬置,代之以审美标准。

第五篇: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毛猿》

选择一项:

A.阿瑟·米勒

B.劳伦斯

C.萧伯纳

D.奥尼尔

题目2

《儿子与情人》

选择一项:

A.奥尼尔

B.劳伦斯

C.乔伊斯

D.吴尔夫

题目3

《四个四重奏》

选择一项:

A.里尔克

B.瓦雷里

C.艾略特

D.乔伊斯

题目4

《达洛维夫人》

选择一项:

A.吴尔夫

B.普鲁斯特

C.高尔斯华绥

D.乔伊斯

题目5

《变形记》

选择一项:

A.普鲁斯特

B.罗曼·罗兰

C.卡夫卡

D.托马斯·曼

(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题目6

《鬼魂奏鸣曲》是

戏剧的经典作品,它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

A.表现主义

卡夫卡

B.自然主义

斯特林堡

C.现实主义

卡夫卡

D.表现主义

斯特林堡

题目7

《天边外》是奠定

(填作家名)美国重要

家地位的作品。作品写两个乡下青年的故事。

选择一项:

A.阿瑟·米勒

戏剧

B.旭恩·奥凯西

小说

C.奥尼尔

戏剧

D.萧伯纳

小说

题目8

吴尔夫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也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她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是。

选择一项:

A.《易卜生主义的精华》

B.《普通读者》

C.《到灯塔去》

D.《岁月》

题目9

“约克纳帕塔法”是美国作家

虚构的一个小说世界。其中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是

。这部小说也是一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

选择一项:

A.艾略特

《荒原》

B.海明威

《太阳照样升起》

C.菲兹杰拉德

《了不起的盖茨比》

D.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题目10

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包括、等。

选择一项:

A.瓦雷里

里尔克

B.瓦雷里

克尔凯郭尔

C.普鲁斯特

叶芝

D.乔伊斯

叶芝

题目11

是加缪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著作。萨特认为这本书是理解加缪创作的一把钥匙。

选择一项:

A.《鼠疫》

B.《堕落》

C.《局外人》

D.《西绪弗斯的神话》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目12

存在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首先,法国存在主义作家都关心现实问题,因此他们的作品都与现实紧密相关。

第二,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差不多都是哲学学生出生,而他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共同理念就是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宣传存在主义哲学,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位存在主义者,人物性格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和哲理性,某些人物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主义理论的传声筒。同时,哲理化的特征也是20

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的发展趋向,反映了20

世纪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困惑以及执着的探索。

第三,从形式方面看,存在主义作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的,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创新。

题目13

《城堡》的多解性是如何表现的?

答:

《城堡》是一部具有多重解释的作品,是由于“城堡”意象的朦胧和神秘所带来的。

神学观点:虽然都是持神学观点,但他们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1)城堡是神和神的恩典的象征,K追求的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拯救。2)以城堡比喻神,然而K的种种行经都是旨在反对这种现有秩序,想证明神是不存在的。3)城堡根本不代表神,假若城堡里有神,这也是一位躲藏起来不见人的神。4)K处于基督教义上的信与不信之间,代表没有神可以依赖的人类的悲哀。5)K的处境就是犹太教、犹太人的处境,一切的努力在于得到非犹太世界的承认。

心理学观点:城堡客观上并不存在,它是K自由意识的外在折射,是K真实的外在反映。

存在主义观点:城堡是荒诞世界的一种形式,是现代人的危机。K被任意摆布而不能自主,他挣扎着,意欲追求自我和存在的自由,他徒劳地努力,从而代表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社会学观点:城堡中官僚主义严重,效率极低,城堡里的官员既无能又腐败,彼此之间充满矛盾,代表着崩溃前夕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主义作风,同时又是作者对法西斯统治者罪行的预感,表现了现代集权统治的症状。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同样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1)K的恐惧来自于个人与物化了的外在世界之间的矛盾。小说将个人的恐惧感普通化,将个人的困境作为历史和人类普遍的困境,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没有益处,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积极向上的文艺观。2)《城堡》中描写的不只是历史的真实,在社会主义世界中也有现实主义,并且K努力克服自己的处境,要求自己的权利,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形而上学的观点:1)K努力追求和探索的,是深层的不可知的秘密。他在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2)城堡的一切出自善意,由于K不了解城堡而不能真正认识它。3)K的目标不明确,他只是为了寻求而寻求,而寻求是必要的,需求可以显出生命的强力,可以显出人格的力量。

实证主义观点:详细考证作者生平,以此说明作品产生的背景。指出《城堡》中的人物、事件同卡夫卡身处的时代、社会、家庭、交往、工作、旅游、疾病、婚事、个性等等有密切的关系。也有结合生平从其他研究入手,认为K寻找的是现实生活的稳定。

《城堡》的各种解读融为一体,并无主次之分。城堡是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城堡是犹太人无家可归的写照。城堡是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是卡夫卡父亲的象征。

题目14

《荒原》的现代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

1)为了表现荒芜、病态和邪恶的主旨,《荒原》彻底摒弃了浪漫主义诗歌以健康、美好、高雅的意象入诗的传统,而延续了象征主义诗歌,特别是《恶之花》选用病态、丑恶、卑微意象的理念;

2)《荒原》具有思维上跳跃幅度大的特点;

3)《荒原》用词之多,在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中师相当少见的;

4)《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

5)《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

6)《荒原》既有历史的透视,又有现实的观照;

7)《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的诗作。

题目15

《尤利西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

作者以“尤利西斯”(希腊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的罗马化名)作为书名,而且把这一天内自己小说人物的活动和希腊史诗《奥德修纪》中的人物加以对应,还完全搬用了《奥德修纪》各章的名字,作者的目的似乎就是通过古往今来的对照看一看今日的世界和今天的人,从而引起人们的一些思考。

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缺点,却也不乏好的品质。但时代和社会,总之,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物质的和精神的),把他们造就成今天的这个样子。布卢姆意志薄弱、苟且偷安、庸俗猥琐;斯蒂芬精神空虚[自甘堕落,生命力的下降,上进心的缺失;他俩的这肯性格特征不是偶然显现的一种特殊品质,而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朝气蓬勃、精神高昂、奋勇向上的时代精神日已成为过去。

下载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基础形考4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年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基础形考4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