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作文中心明确
错综变化得神聚 吹尽黄沙始到金
————高考作文得分点专讲系列之中心明确
【考点解读】
“中心明确”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之一,所谓“中心”,是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意图、是文章情感的集中点,就是文章的立意。中心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只有明确的中心才能让读者对文章一目了然,真正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才能给读者以启发。
“中心明确”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文章的主题作者表述要准确、集中,不能含糊不清,让人不知所云。二是所写内容要围绕中心展开,不能文不对题,【技巧指津】
陆机《文赋》小序中有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王夫之《姜斋诗话》有言“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这里所说的“意”都是指文章的中心,一篇文章只有具备了明确的中心,才能称得上合格的文章,然而什么是中心明确,中心明确是指作者在写作之前就明确“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作过程中清楚“怎么写”的问题。并且能够在文章中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近几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很多考生的文章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这样的考卷是很难在考场上得高分的。做到中心明确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
所谓目的明确就是在写作之前,明确自己的主要观点,针对作文题目的要求是歌颂、批判,是明确方法还是强调意义,是提出要求还是大声呼吁。比如以“勤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你可以明确“勤能补拙”的道理,也可以论证勤奋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也可以歌颂哪些因勤奋取得成功的人物。无论怎么写都要围绕勤奋,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如果笼统的写“论勤奋”所写范围过大,中心就不明确了。(2)观点鲜明,鲜明,指文章的观点必须明确,不能含含糊糊。很多同学在写考场作文时,由于审题立意上的含含糊糊,往往不敢明确点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而是选用一些材料和话题中的词语,模糊的点出论点,这样会给阅卷老师浑水摸鱼之嫌,很难得高分。例如“从终点出发”这个话题,有些同学笼统的点题“我们应该勇敢的从终点出发”,而没有指出终点的含义或者怎样出发,这样的中心就不明确。而有的同学这样写“朋友,当抵达终点时,请不要松懈,从终点出发吧!朝着自己的梦想,带上成功之后的那份淡定与自信,向未来提出挑战,不断的超越自我,不再理会背后的沉重,心无旁骛的,用以往的努力,从终点出发!”这样写既点出了终点的含义,也解释了怎样出发,中心明确,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3)思想集中
集中,指要将所有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思想。考场作文切入点越小,所写的内容越集中,比如我们写记叙文,写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如果笼统的写父母是多么爱孩子,或者像记流水账一样,把父母给孩子做的事一一列举出来,这样虽然切合题意,但是由于选材不够集中,缺少必要的细节描写,很难打动阅卷老师;不如集中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情,通过这件事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爱;再比如巴金,他想写反思文革暴行、表达自己忏悔的文章,文革可写的内容很多,但是巴金并没有写哪些众所周知的大事,而是选择一条小狗作为自己陈述的对象,连一条小狗都逃不过文革的迫害,何况是人呢。这一选材以小见大,很有表现力,事实证明,也是很成功的,所以在作文审题立意上,角度一定要小,事件一定要接近生活现实,这样才能时中心更明确。写议论文,切入点也要小,比如我们写“这世界需要你”这个命题作文,这个“你”最好具体到某种品格或者某个人物,有的同学第一段写这世界需要宽容,第二段写这世界需要诚信,第三段写这世界需要爱心。这样写中心很分散,很难得高分,不如就写一点,这样切入点小了,内容和中心就更加集中。
(4)表述准确
所谓表述准确指的是作为揭示中心的句子,表达一定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有歧义。要让读者读到这个句子就能明白你这篇文章陈述的重点是什么。例如以“亮出自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同学就这样点明自己的中心“在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不应该亮出自己呢?”,这样写给人模棱两可的感觉,让别人不知道你的中心是什么。不如改成“是否亮出自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表述准确的同时,点明中心的句子或词语还要位置得当。所谓位置得当是指揭示中心的句子一定要在作文最显眼的位置,比如说题目、开头、结尾或者是每一段的第一句。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运用分论点或者小标题,这样会给人们一目了然的感觉。(5)选材得当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只有准确的材料,才能论证出明确的中心,在写记叙文时,一个故事往往适合多个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有所侧重,比如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启超可写的内容很多,文章的中心是写演讲,因此作者对梁启超的其他事迹一笔带过;在写演讲中,作者重点是要表现梁启超的爱国,因此重点写了他演讲的内容和神态,对于梁启超的肖像,听众的反应都一笔带过。这样就使文章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是通过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在写议论文时,一篇素材往往能论证多个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对素材的内容进行筛选,比如说鲁迅弃医从文这个素材,既可以论证爱国,也可以论证文学的力量、心灵的选择等话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中心选择陈述材料的要点。当然在选材时要注意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包括“禁区”“盲区”与“老区”。所谓“禁区”,即违背现行法律和人伦道德及其相关的材料,例如早恋、宣扬暴力色情、一些不合主流观点的政治主张、一些对已有历史定论的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等都不宜出现在考场作文中。所谓“盲区”,即自己从来都不熟悉的材料,只是一知半解或零星听闻,例如大学生应聘、创业等,这样的材料学生不熟悉,很难写出深度,如果出现一些常识错误,更会影响得分。“老区”,即指老生常谈的材料,如爱迪生,张海迪、司马迁、陶渊明等,人人会说,人人都用,没有新鲜感,也很乏味,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用。(6)避免失误
常见的作文中心不明确的类型有四种,一是一篇文章多个中心。文章写了许多揭示中心的话,但到底要说什么,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不清楚。二是整篇文章没有中心,文章四面出击,多头开花,不分轻重主次。三是文不对题,在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的作文中,虽然有中心,但是不是作文题目要求的中心。四是内容与主题脱离。所选材料不能支持中心,主旨游离于材料之外。纠正中心不明确的方法有:第一,联系材料,开头点题。考场作文最好联系材料和话题,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第一段就点出话题,亮明中心。第二,联系材料,反复点题。对所用材料进行适当分析,有意识地朝中心扣一扣,使其支撑中心的意思明确起来。【名家美文】
远了挂心,近了糟心
莫小奇
中国有几千年的帝王史,在那些年月,很多人都惦记着能见着皇帝,靠着近些,好沾些皇恩什么的,倘能陪王伴驾,整天围着皇帝转,那简直就是光宗耀祖,要烧高香了。可是且慢,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帝王的权力实在太大了,脾气又难以捉摸,一旦弄不好可是不得了,一般而言,离着皇上远关系会差些,挨着近关系会好此。那也分什么人,就有这么一路人,光闻其名没见面,皇上天天惦记着念叨着,等真见到了,却怎么瞅怎么别扭。
西汉的贾谊,论文笔,论博学。那都是众大家称赞,《过秦论》把他死后几十年的政冶军事形势发展分析得要多透彻有多透彻。可说来也怪,每次被皇帝召见准没好事,官不但没升,还越来越窝囊,好不容易等到皇帝约见密谈,结果人家让他讲鬼的故事。偌大一才子这下失望到骨子里。年纪轻轻就给憋屈死了。
还有李德林南朝北齐人,文采出重,政治头脑强,还有军事才能。北周大臣杨坚大家赞赏不己,一心想收为己用。北周灭了北齐,他更是着意笼络,结果李德林在杨坚登基坐殿时,当上隋文帝的政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还帮杨坚灭了江南的陈国,曾许愿一统天下后把李德林打扮成菩萨金身,让全国人民敬仰,可是这么一位大才子大功臣,真的成了近臣后,结果居然10年不调级不调资,最后被找了“公务员非法经商”;的茬外放了。
皇帝不但是天底下第一号好猜疑,好自以为是的男人,而且还是天底下最为贪心之人。总巴不德好东西全归自己,当然人才也不列外,他们早也惦记晚也惦记:这人咋就不跟我呢。真要跟了他,这猜疑就来了:你厉害,你有学问,那我搁那去,你这么大本事,今天能帮我,明天保不齐能害我。有这么两条憋在肠子肚子里,这诸位才子能混好才怪呢。
苏东坡曾经说,贾谊混不好,是因为跟周勃,陈平这些有功大臣没搞好公关,让人家给使了伴,这话不对,如果皇上心里没坎,别人再上眼药也没用不是,再说了,周勃自己后来都让汉文帝给送进大牢改造了好些日子,贾谊跟周勃公关,周勃爽了,皇上怕是更火了:你们俩一文一武琢磨什么呢?准没好事吧。
再来看一个公关危机处理得当的例子——司马相如,这位大才子同样有过类似李德林的遭遇:先被汉武帝误以为古人,喟叹"我怎么没有这样的人;等得到后一样不受待见,人家司马相如这弯子转得就是快,先是自请外调,既免是非,又混表现,等调回来,又搞了份"泰山封神"的标志性提案,哄得汉武帝颠颠的,最后混了个高级退休侍遇。
你看,这远了挂心,近了糟心,说白了就是不能惹了老儿这颗私心而己,明白了这一点,为人处世可就容易多了。
【点评】本文题目新颖别致,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中心明确,让人一目了然,然后列举贾谊、李德林、韩非子、司马相如的事例,叙述简略,议论得当,所举事例非常典型,而且有正有反,很有说服力,语言流畅自然,让读者不但明白了道理,还学到很多历史知识。这篇文章可作为“中心明确”的范例。【精段品味一】
一朵美艳无比的鲜花,可能会因为一点瑕疵而失去光泽;一锅美味可口的饭菜,可能会因为一点杂质而失去美味;人生更是如此,可能因一些小的细节而失大。
做好细小的事,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重视细枝末节。伟大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只因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才会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从而为物理学创下三大定律的重要科学成就。达尔文也是如此,善于观察每一种生物细微的动作和习惯,从中找出一定的规律,从而创造了伟大的“进化论”。细节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成败,是否在于细节呢?答案不言自明。(节选自《细节决定成败》)【赏析】小作者开头运用比喻的手法,引出话题,然后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在论述过程中,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事例分析,最后再结合主题进行分析。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精段品味二】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虽然沉潜的过程充满寂寞与痛苦,可是它却能让我们的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没有静静的沉潜,哪能画出完美的弧线!
让我们把沉潜作人生的策略吧!不管目前我们的处境多么艰难,形势多么被动,条件多么恶劣,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节选自《沉潜,为成功蓄势》)
【赏析】本文围绕话题关键词语,反复强调沉潜的重要性,短短一段文字,深潜出现六次,这样使文章中心明确,精当的比喻句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精段品味三】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人人丧失责任感的社会,那将如万物脱离秩序而黑暗无边的夜。如果车洪才老人无法坚持完成国家交与的编写《阿富汗语词典》的任务,那这本用时三十年的词典何日才能问世呢?“国家忘了我,我没忘国家的任务。”车老拥有令人肃然起敬的执着。为坚守责任,车老投注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和精力,在三十余年坚持的背后,是老人炽热坚毅的心,怀抱国家,怀抱浩然。
为他人考虑,为社会尽责,为国家奋斗,这使我们每个人的肩上担负着许多责任。然而,责任并不是亲切可爱的字眼,选择承载它往往需要付出,需要勇气,也需要坚持。
我们无数次被生命询问,而只能用自己的生命回答,只有以自己的心去回答。生命不是万古不朽的树木,不是奔腾不息的急流,应当是心容诸子的海洋,安静而勇敢地坚守责任。(节选自《心容诸子,坚守责任》)
【赏析】本段文字开头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车洪才的例子,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反复强调中心论点,使人对文章的主题一目了然。
情至深处文自华
【佳作展示1】
钻石有价 我心泰然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即使如流往事,涛声依旧,放弃执念,便可寂静安然。”真正的平静正如此,面对钻石的天价,唯有放弃心中的杂念,泰然处之,方能收获价值。
心之泰然,是慧硕之花,无所念想便无所犹豫,便也了无牵挂,使之花开绚丽。
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就在于它的无需标榜,无人超越。1984年那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拍摄,使人们记住了那一张张传神俏皮的脸,记住了那一招招活灵活现的演绎,记住了那一次次翻上跃下的惊险传奇……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回忆说,当时拍摄,每集工资一百多,钱虽少,却从未抱怨,只是用心投入,没想到这部电视剧能大红大紫,家喻户晓。
心之泰然,是坦荡之果,唯有无视价值,方知价值可贵。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这是闲士隐者的追求,是清廉的表率。作为一代名臣的杨震虽无闲士隐者之志,但却有清官廉士之心,面对“暮夜无知”的诱惑,杨震头顶天,脚立地,严词拒绝了以金钱来换取仕途的虚假之人,并留下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暮夜无知?”的千古忠言。真正的价值彰显于自身,面对金钱,手不曾抖,眼不曾眨,泰然视之,方显自身价值的可贵。
心之泰然,是成功之源,任他风雨飘摇,我自安之若素。
静水流深,不露不显,并不影响他滋润万物。抛却杂念,安然前行。唯有经受一季明媚春光的诱惑,蝶才能破茧成蝶;否则,便要面对残酷的死亡。唯有不去念想钻石的价值,钻石的价值才能倍增,关键在于自身是否经得起这一世的浮华。陶渊明甘愿荷衣担锄行于农耕田亩却不正视官场一眼,那是对待名利泰然处之的结果;李白敢于高 唱“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仗剑行走天涯,那是对待权势泰然处之的结果。抛弃杂念,专心投入,收获的便是成功。
钻石有价,唯有我心泰然,那一刻,才能闪出绝美光华,收获内心真正的无价。
【点评】此文标题新颖,有内涵;引用开头,很有说服力;三个分论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最后回扣论点、照应材料,文章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一气呵成、很有气势。
【佳作展示2】
微
挂断电话后,他激动得满脸通红快要流下泪来
因为在外打工的缘故,他已经两年多没回家了孤身一人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中踽踽独行,他觉得自己就像须弥中的芥子、汪洋里的孤舟而马上,他就不孤单了那个倾注了他全部的爱的闺女,就要搭上那青鸟般的巴士,从闭塞遥远的家乡来探望他了!
工作了这么长时间,他还没有向工头请过一次假呢!即使那次被铝合金碎屑刺伤了眼球,他还是在第二天一早抵达工地请假会被扣工钱,他知道,他能为女儿做的也就这些工友们都笑称他“拼命老王”,是呀,就凭那满脸的皱纹,也担得起这一个“老”字了然而今天,拼命老王破例向工头请了假,回家去好好拾掇拾掇,他可不能让女儿在自己身边受一点委屈
所谓的家,小的实在可怜放上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饭桌后仅剩下两条板凳的空也难怪,硬生生的在两栋楼中间的夹缝里盖一件微型房屋,小是应当的 这丫头从小睡觉就不老实,这床这么小还要挤两个人,睡觉会不会挤着她?就这么想着,便赶紧把床向外挪了六七公分“嘿嘿”,他憨笑着,“这样又宽又通风,丫头肯定夸我聪明!”这样想着,他高兴的连皱纹都平了许多突然,他一拍脑门,懊恼的自言自语道:“老糊涂了吧!这床下都是干活的家什,里面万一有小虫顺着墙爬上来怎么办!这丫头不受咬,起个红疙瘩四五天都不消……”他赶忙把床推回原位,带着亡羊补牢般的表情他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丫头在床上睡,自己坐在床边给他扇蒲扇,又不挤,还凉快,包准叫闺女睡个好觉!
他还把被褥全抱到太阳底下去晒着,又一路小跑着去杂货店买了瓶花露水拍打在被子和枕头上“闺女晚上做梦肯定是在有阳关的花海里”,他这样想着,巴不得自己这颗微小的芥子能成长成闺女身旁的一株花,给她带去芬芳 他想好了,等闺女来后先带她去吃自己舍不得吃的肉火烧,给她再加碗鸡蛋汤,要一个碗里两个蛋的那种……带她坐有空调的公交车观光,指给她看哪一栋楼是自己盖的,让她知道微小的农民工爸爸也能为这现代化大城市的创建做出贡献!
后记:这是我去年暑假去探望父亲的所见所思他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推动着城市的发展;用自己微小的行动诠释了宏大的父爱父亲,女儿为你骄傲!【点评】这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记叙文,从内容上来看,作者选取女儿暑假去探望父亲的所见所思,事虽小,情却真,字里行间透出浓浓深情,结构上,开头设置悬念,吸引注意,中间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最后情感升华,水到渠成。从立意的角度,紧扣一个“微”字,既有小情,也有大爱,有深度,有思想。语言上,朴实自然,真实可感,极易引起读者共鸣。【佳作展示3】
心存敬畏
敬,而生虔诚心;畏,而生戒惕心。我们应对自然、生命、历史等就应心存敬畏,如此,我们方无愧人生。
心怀对自然的敬畏,才能享受青山绿水,聆听自然心声。近来,雾霾天气严重困扰国人,人们怨声载道,可谁又想过,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正是我们对自然缺乏敬畏之心吗?树林花园被拔地而起的高楼取代,蓝天白云被工厂的乌黑浓烟遮掩,甚至生长百年的橡树林因逆领导意志而被无情砍伐。我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去哪儿了?记得一位登山家在登上珠峰时感慨地说:“不是我征服了珠峰,而是它向我展示了它温柔的一面。”这种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让人动容,也足以让我们反思该如何敬畏自然。
心怀对生命敬畏,才能活的更有意义,活出自身价值。印度特蕾莎修女,把一生献给那些受苦难的人们。她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同他们交谈,给他们食物,让他们感受到无尽的爱和关怀。特蕾莎修女死后,印度给她举行了国葬。特蕾莎修女对生命的敬畏感动了无数贫苦人民,人们纷纷跪下,不敢高过她的灵柩。相反的,不敬畏生命,人生之花就会枯萎。马加爵只因同学的几句玩笑话,挥刀杀人,在断送同学年轻生命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韶华。生命可贵,怎能不怀有敬畏之心?
心怀对历史的敬畏,才能不忘历史,警钟长鸣。在国外,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倒行逆施,不顾国际谴责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哪里是对历史的敬畏。同是二战战败国,战后德国历任领导人都心怀对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为过去纳粹暴行真诚忏悔,赢得了世人理解与尊重。相较战后德国的前总理勃兰特,安倍晋三是多么的渺小和丑陋。那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历史,对历史不心存敬畏的人或国家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在国内,有些国人也缺乏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如“抗日神剧”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眼花缭乱,不禁让人发出疑问:“这就是中国抗战史?”抗日神剧的出现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重。今天,我们更应该心存对那段痛苦历史的敬畏,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人生短暂,心存敬畏,方可大道直行。
岁月无痕,心存敬畏,自当青史留名。
心存敬畏,让人生走向辉煌!
【点评】本文先是简引材料,直示观点,继而由自然到生命再到历史论证心存敬畏的重要性。分论点置于每段的首句,使得文章达意明了,纲目清晰,便于快速浏览洞晓文意。论据的选择由雾霾到印度的修女再到德日对历史的态度,选取的论据典型精当、富有时效。最值得称道的是本文的语言,作者灵活的驾驭各种句式,整散长短错落,疑问感叹句式的选用,对仗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论证饱蘸感情,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易于感染读者。
【对比总评】这三篇文章中心都很明确,但是在点明中心上各有特点。第一篇题目中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设置分论点的方式强调自己的观点,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让人一目了然。第二篇是以“微”为话题的记叙文,小作者虽然没有明确点出自己的观点,但是通过运用“须弥中的芥子、汪洋里的孤舟、小床、微型房、小饭桌”等词语,反复紧扣话题,使话题无处不在,中心处处都有。第四篇小作者先解释中心词的含义,然后直接提出“我们应对自然、生命、历史等心存敬畏”。然后每一段分别从自然、生命、历史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联系现实,重申论点,中心非常明确。
第二篇:作文中心明确
分析材料,明确中心
作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对已有材料的分析、整理,明确写作中心。
2、能精心选点突出中心。
二、教学重点:
在寻常材料中,确定合适的、有意义的中心。
三、教学难点:
如何对已有材料分析整理,并精心设点突出中心。
四、教学关键:
1、教师要善于示范、引导,明确写作中心。
2、要善于从大量的范文中获取有价值的“中心”,来回应你已有的材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学生中考作文中在“中心明确”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中心不明。(2)、中心摇摆不定。(3)、中心肤浅。
2、“中心明确”的要求:
(1)有一个合适的、有意义的中心。(2)要有紧紧围绕中心的几个基本点。
(3)表述上要言简意赅。并贯彻写作始终。
3、揭示课题:分析材料,明确中心
(二)示例引导,方法总结。
材料一:某学生考试时作弊,被老师发现,感到很后悔。
分析:问
1、后悔什么?是被老师发现后悔,还是不被老师发现后悔? ——前者中心是:做事要谨慎,不可莽撞。而后者中心是:内心后悔、自责是自我道德完善的重要步骤。
问
2、怎么样后悔的?即后悔的过程是怎样的?
——开始时,看到别人因作弊而得高分,对自己不作弊很后悔,后来在父母开导下对自己的想法很后悔。从而得出的中心是:成长路上果然有很多的诱惑,但亲人的教诲是抵制不良诱惑的良剂。问
3、为什么后悔?
——中心是:后悔是进步的起点,知耻而后勇。
方法总结:设疑探究,使中心明确、深刻。
材料
二、透明茶杯冬天喝茶可取暖,赏景,知茶水冷热。不锈纲茶杯则冰凉,深不见底,不知茶水冷热。
分析:两种茶杯的特点和功效,联想到的中心是:做人应要表里如一。方法总结:抓住事物特点,展开联想,明确中心。
材料
三、某学生第一次化学实验失败了,以后就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心里直羡慕,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取得了成功。
分析:中心
1、在困难面前,别人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中心
2、人生最美好的时刻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那一刻。
中心
3、人生漫漫,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挥之不去的心理。方法总结:分析材料,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明确中心,深化中心
(三)分析下列材料,明确写作中心。(并讲一下你的分析过程)
1、小时候,随奶奶拜佛,感觉可笑,上学后,认为是迷信,现在我发现那是奶奶的一种精神寄托。
参考中心: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随着年岁增多而不断提高的过程。
2、一个小孩四、五岁时,跟着一只鸟跑,想抓它,奶奶说,“哎,回来!那是鸟,你抓不到的”,但孩子依然追鸟,并学鸟叫,看鸟飞。参考中心:孩子的世界是童话般的,长大后越来越现实,所以,长大要依然保持童年的天真,少一点忧虑,多一分快乐。
3、学美术时,讲到色彩,而色彩是由许多不同颜料组成的,不同的颜料将调和出不同的色彩。
参考中心:人心就是一块调色板,看到明明是黑色,也就是别人的错,也可以加上宽容的白色,使心宁静。
4、紧张的考试之后,那种放松、愉悦是没法比的,尤其是考得特好时,而几天之后,一切归于平淡。
参考中心:幸福是来自于巨大的痛苦之后的巨大满足。
5、去乡下的时候,和奶奶一起揉面团,面团本来是粘的,越揉越有劲道,做出来的面食也越好吃。
参考中心:生活就像揉面团,投入力气、精力越大,生活就越精彩。
6、家中阳台上种了一盆花,想不到没多久,花开到隔壁人家的阳台上,我赶忙说对不起,对方微笑着说没关系。没想到,平常不来往的两家,从此和睦、融洽了。
参考中心:本着自然、率真与人交往,那么我们的人生将非常美好。
(四)名家名篇、佳作美文中的“中心”搜集整理。
1、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2、只有旭日东升,烈日当空,才焕来夕阳的无限美好。
3、春日的和煦,夏日的煎熬,秋日的深邃,冬日的温暖,成长要不同的阳光。
4、暂时放弃并不意为着失败。
5、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关心他人,他人幸福,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
6、纯真的爱可以使人变得坚强,使周围的人变得善良。
7、人靠互相支持才能站立于世,才能成功。
8、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善于从挫折中汲取有益的成分。
(五)精心设点,突出中心。
要求:
1、可以用对比、递进的方法;可以用排比的方法精心设点。
2、“点”要精练。中心要明确。
3、“中心”和“点”要写在草稿上,边写边看,紧紧围绕中心。
(六)总结本课,作业布置。
分析已有的材料,明确中心,并精心设点。
中心明确是指,作者在写作之前就明确“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作过程中清楚“怎么写”的问题。从近几年的考卷来看,作文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的现象还是存在。一些同学一味地追求内容的充实而不顾是否对中心有利,则会出现多个中心或主次不清等中心不明确的现象。我们应当把握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要避免选材方面的误区:“禁区”“盲区”与“老区”。所谓“禁区”,即违背现行法律和人伦道德及其相关的材料。所谓“盲区”,即自己从来都不熟悉的材料,只是一知半解或零星听闻。“老区”,即指乃尔老生常谈的材料,如爱迪生,张海迪等,人人会说,没有新鲜感,也很乏味。
二是要学会运用辩正的眼光看待问题。要看问题的主流,要善于在曲折的道路上发现光明的前途。即使是选材与别人雷同,也要注意选取巧妙的角度。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考生思维的独创性与灵活性。
三是积极思考,厚积薄发。广泛搜集课外的优秀事例,作到占有材料。再思索这些材料归属于哪一类,各反映了什么样的观点,我们能从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如看到观察的对象,要善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形象来创造新的形象,以至展开合理的想象。经常由痛苦想到高兴,由失败想到成功,由损失想到收获,由真善美想到假丑恶,由花草虫鱼想到人,由沧海桑田想到人生,由风云变幻想到人类社会……就能逐步增强感受能力。
四、要做到中心明确,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准确、新颖、深刻。“准确”是指文章的中心是切题,是针对话题所作的确切的表述。2000年的“诚信”,如果写成了“诚实”,就违反了准确的原则,属于偏题了。“新颖”是指观点充满个性化的、创新的,它要打破传
统的思维模式,想别人所不能想,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深刻”是指文章立意的高级形式,它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给人们豁然开朗的感觉。
我的“傻”同学
我们的班长乔亚鹏,有个“傻”班长的外号。下面我就讲讲他的故事。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们学校举行了田径运动会。发奖时,校长宣布我班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取得了同年级的第一名。田径运动会结束以后,我班运动员王刚悄悄地对班长说:“我的100米是李刚代跑的,你千万不要说出去。”谁知,班长却说:“这怎么行呢,这样做,不是亏了真正的第一名吗?咱们还是把这第一的奖状还给校长吧!”王刚一听:“什么?这不是兔子逗老鹰——没事找事吗?”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班长首先向班主任汇报了这事,又在班里说服了同学,最后通过校长换回了第二名的奖状,于是就有人说他是“傻”班长。
夏季,我们校门口摆小摊的越来越多,买零食吃的同学也逐渐增加。校园内的果皮纸屑总扫不完、拾不尽。班长对我说:“这种状况不改变可怎么行呢?”我提醒他:“你既聪明,又是班长,得想个办法啊。”他说:“如果校门口没有小摊,同学们不吃零食,校园就不会脏……”他停了停又说,“我大娘也在门口摆小摊啊,要是我建议撤掉摊子,大娘准会骂我。”
第二天早晨,班长跑到校长那里,一本正经地对校长提出建议。校长听后,说他提的建议好。第二天下午,校长召开了全校师生大会。在会上,重点讲了班长的建议:
一、各班建立小储蓄箱,比比谁的存款多;
二、各班长登记吃零食学生的名单,进行个别教育。几天后,各班小储蓄箱的存款多起来了,门口摆小摊的人越来越闲,他们只好撤掉小摊。
我喜欢我们的“傻”班长。
第三篇:专家教你高考作文怎样做到内容充实与中心明确
专家教你高考作文怎样做到内容充实与中心明确
【考点简介】
“中心明确”与“内容充实”,是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属于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要求。“中心”就是指文章的观点、主旨,在全文的行文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是一篇文章的核心与灵魂。所谓“中心明确”,就是要求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清楚明白而集中的主题思想。表现什么、主张什么,必须是明确的而且要贯穿文章的始终。记叙类的文章,要有一个稳定的思想倾向;议论类的文章,要有一个鲜明的中心论点;说明类的文章,要有一个清楚的说明对象。
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那么内容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的存在,灵魂的存在才有意义,只有内容充实,有血有肉,中心才能得以凸显。内容充实简单地说就是要言之有物,用有较高质量的材料充分、有力地表现主题。
对于具体文体来说,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得清楚明白,刻画人物尽可能做到生动传神,叙述事件尽可能做到波澜起伏。
议论文则要求论证的层次清晰,能围绕观点尽可能多地提供有力论据。议论要是文章的主体,能选用多样化的材料、灵活运用多种说理方法来证明观点。
说明文在介绍对象时,尽可能地多涉及一些过程、步骤,并且多提供丰富的资料。【考点分析】
一、以生活性、思辨性保障内容充实
1.从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似乎每个题目都紧扣社会与生活,如山东卷以孙中山先生箴言为材料,正对应这些年的民国热;北京卷题目则取材于一篇新闻报道,更能体现与时俱进的特征。除作文材料的生活化,作文要求也强调抒发真性情,表现真自我。另外像天津卷的作文,作文材料以鱼儿的对话切入,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即把话题引向生活实际,让考生“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撰文”。这样的作文,对于用心感悟、用心品味生活的考生来说,更能写出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那种依靠对屈原、苏东坡的讴歌赞颂,依靠华美而不知所云的语言内容空洞的文章必将没有市场。
2.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中,思辨性命题越来越多。比如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浙江卷对“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的争论等,都充满了思辨色彩。再如江苏省的题目看似适合抒情,其实很多学生忽略了“忧”和“爱”之间还有一个“与”,正是它为考生提供了二者关系思考的空间。不运用思辨能力探讨二者关联,就很难拿到高分。
二、以提高立意难度要求中心明确
2012年高考中以材料作文考查的有北京、福建、上海等七个省市,相比往年有大幅度增加。对于材料作文来说,更有利于考生思考和表达,同时也意味着考生必须自己提炼中心,并紧紧围绕中
心行文。这就提高了对考生审题立意的要求。
2013年的高考作文会更加关注社会生活,给考生提供更为开放的充满思辨的空间。那种从身边细微之事出发,写出触动心灵的文章,更会受到大家的推崇。【考点突破】
一、怎样做到“中心明确”
1.意在笔先,加强审题。动笔之前先确立中心。高考作文所给的题目或材料常常可以多角度立意,但是“弱水三千,只取瓢饮”,只选择某一个角度立意。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通过文章告诉别人什么?并从始至终紧紧围绕这点行文。为了能保障这个中心不被中途替换,最好把文章的结构框架列出来。
2.围绕中心,选材精当。中心确立以后,就要围绕中心取材。和中心无关或关联不紧,即便是材料再好也要舍弃。材料选好之后,还要在材料和中心之间,选好准确的关联点切入。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片段都必须为中心服务,受中心的节制。
3.明确交代,一目了然。考场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要让阅卷教师在短时间明白你的意图,所以要把主旨句放在突出、显眼的位置,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就位置而言,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尤其是开头更佳。
4.处处志之,重复点题。《桃花源记》中,武陵人怕以后找不到路,从桃花源出来时“处处志之”。考生可以学习他的做法,在文中处处设立标志,让题目或中心论点在文章中不断出现,尤其是每段的开头要点到中心。这样不但可以强化评卷教师的心理感受,还可以提醒自己避免行文过程中偏离题意。
记叙类文章,要善于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精当的议论和抒情,以此点出事件的意义,或者干脆在开头先交代一段感悟文字,然后引出主体事件。议论类文章,要将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旗帜鲜明地摆出来。
5.巧用“两记”,弥补含蓄。如果考场上作文已经完成,写得比较含蓄,担心别人看不懂你的写作意图,可以利用在文末跟一个“后记”来弥补。同样,如果想以文章的意蕴取胜(由于考场作文情况特殊,不建议如此),不妨在正文前加一个“题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题记”“后记”泛滥,大家最好不要采用此种方式,主旨明确的作文尤其要尽力避免。
二、怎样做到“内容充实”
文章内容的充实归根结底就是要文章材料充实。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呢? 1.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下笔时才能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1)关注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切材料的来源。虽然高中生活三点一线,相对枯燥,但是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地把生活中的见闻、感触记录下来,积少成多,写作时材料自然可以信手拈来。
(2)广泛阅读。广泛阅读也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像《读者》《青年文摘》《视野》等报刊杂志上有很多文章,都有可借鉴之处。平时常读常背,写作时,自然就会用得上,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挖掘课本。高中有五本必修教材和大量的选修教材,这些教材里的选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而且大都根据一定体例编排成单元,比如“月是故乡明”是一组有关乡思的文章,更便于考生积累材料。另外还有大量的练习题、读本等也可以帮助考生积累材料。
2.选择使用有原则。对材料的占有当然多多益善,但是在选择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原则:准确、典型、新颖。
(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所选材料要和中心紧密相关,能准确无误地表现主题。如果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密甚至无关,就会导致中心、材料两张皮,阅卷教师看了自然会感到空洞无物。(2)典型性。典型材料是内容充实的命脉。典型材料就是同类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资料。这样的材料有广泛的代表性,因而也就具备巨大的说服力,运用此类材料可以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3)新颖性。新颖性是指材料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这类材料可能是别人没有用过或不常用的材料,也可以是带有自己独到见解的旧材料。如果材料旧却又老生常谈,或者,材料虽新却严重撞车。由于不能给人新信息,所以也就不会让人感觉到“内容充实”。【考点演练】
练习一
据统计,中国四大微博门户网站用户已经超过4亿。我们在感受着微博上“随手解救被拐儿童”“随手送书下乡”等“微公益”积聚成社会大爱。同时也看到有些微博不顾他人隐私的曝光,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微博的这些问题,有人说作为微博用户,加强自律,懂得对微博自由的追求,也意味着对自律责任的承担。也有人指出,传统媒体的约束方式——自律和他律的结合,而微博的约束更多靠自律,缺少他律。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和套作。
【写作指导】材料借助于微博探讨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是典型的材料式关系型作文命题。1.吃透内涵。自律即自我约束,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律是指非自愿的,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
2.推断对立面。与自律相对的不是他律,而是自我的放纵。如果置自律于不顾,自我放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面对法律的惩处,不得不接受他律。
他律的背面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们习惯于反抗他律,却不知缺少了它会伤害他人,但是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否则就会践踏他人的自由。
构思时如果能够写出自律背后藏着的自我放纵,他律背后藏着的维护他人自由,以反托正,正反对比行文,文章可能会成为上乘之作。
3.理清关系。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条件,正是因为有外在的法规、习俗、舆论的存在,我们才会管制自己做到自律。缺少了“他律”,“自律”也决不会得到可靠的保障。
自律又是他律的极好补充,把他律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动遵守这些规范,这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同样重大。
可以提出以下观点:
1.社会文明的形成离不开自律。人人自律则他律远离我们。
2.社会绝不能仅仅依靠“自律”。一个有助于自身正确成长的良好的纪律,包括外在的纪律(他律)和内在的纪律(自律)。他律和自律,正是微博等媒体的两侧护栏,也是我们和谐社会的两大保障。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够反映出自律和他律的交织,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光凭自律生存,同样,也没有人是全部依靠他律,没有任何自律。
练习二
有人说:不放开眼界,哪来境界?也有人说:不拓宽心路、提升境界,就很难打开眼界。请以“眼界与境界”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要求:角度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指导】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广度和宽度。境界是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眼界向外拓展引申,可以指人的一种宽广的胸怀、一笔财富,也可以指人生的志向、目标。眼界和学问、阅历有关,而境界却和心灵有关。
这个关系型话题,我们可以从二者的轻重、先后、并列、正反、条件、因果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可
有以下立意:
1.放开眼界方能提升境界。眼界与境界是在反复锤炼中形成的。许多著名人物,之所以常有不同凡响的见解,都是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的,在修炼中不断升华的。正是宽阔的眼界为他们树立了明确的目标,正是崇高的境界为他们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2.放开眼界未必就能提升境界。眼界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宽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使人知识全面、阅历丰富,从而让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做事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眼界的宽广人们容易达到,而一个人的境界却可遇不可求,更不能说是有眼界就有了境界。
3.提升境界方能打开眼界。做人的高远境界要通过心灵的感悟,要通过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境界高的人品位自然不凡,而眼界自然就高,与众不同。
另外也可以提出“提升境界未必就能打开眼界”“提升境界一定要放开眼界?”等论点。
第四篇:高考作文要中心突出
如何使高考作文中心突出 如果将一篇文章比作是一个人,文章的中心便是这个人的灵魂。灵魂活跃了,人才能生气盎然,性格凸显,同样,中心突出了,文章才能文气蓬勃,感人至深。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纲,它是一根红线,贯穿全篇。
《考试大纲》及《高考评分标准》里都要求中心明确。中心明确就是一篇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明确”即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因此中心的确立要鲜明、集中,这个中心要贯穿始终。因此要紧扣命题,中心明确,在写作之前就明确“写什么”和“为什么写”,写作过程中清楚“怎么写”的问题。这是作文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首要基础条件。明确中心了才能做到中心突出。
“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可以是理性的概括,也可以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它必须是鲜明的。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文章的思想仅仅是正确的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善于把这些思想表达得大家都能明白。”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要以中心为依据。但是,我们有的同学在平常的写作中,常常不注意构思,没有形成明确的写作意识,动笔的时候一般没有清晰的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往往是内心感受的自我表现,因此文章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有的同学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作文思路散漫,笔墨不集中,基本观点不明朗,有头无尾,若隐若现;有的同学则一味地追求内容的充实而不顾是否对中心有利,说东道西,则会出现多个中心或主次不清等中心不明确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呢?
首先要做好审题立意的工作,由多个角度最终确定一个中心。考场作文有些题目的中心比较明确;有些题目意在题外,隐喻性强,比较有深意,含蓄,表现出几个不同的中心。这就要求考生要认真分析题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即使文章有多种角度多种立意,一旦落实到一个具体的题目上,又必须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否则“意多乱文”。记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记叙文的主旨不能太泛;议论文的论点应始终不变。整篇文章要紧扣一个中心,防止偏离题意,而有的的学生在一篇文章中确有多个中心,这一段说的是这个理,下一段却又跑到下一个理上了。如2005年河南一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放手》,第一段写面对现实要坦然对待,第二段写的是不要伪装,第三段写居里夫人有成果与人分享,第四段写外国一个孩子凭毅力学会了用筷子,第五段写虚心使人进步,最后一段总结:要放松自己。颠三倒四,忽东忽西。再如2000年高考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安徽一考生在开头提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论点,但接着列举的事例却说明了“真正的正确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这边又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作者到底是什么观点,令人捉摸不透。
因此确立观点时,一定要单一。确立中心后,必须列出作文提纲,有了提纲就如同盖房子有了草图,有助于作者掌握全局,避免丢三落四,前后重复,本末倒置。这样,既可提高写作质量,又可加快写作速度。
其次,精心选材,紧扣中心。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对表现中心思想突出有力的材料就选用到习作中去,否则就舍弃。材料选好后,再从中选出最具新意的材料来。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醉乡》,这篇文章行文很大气。作者先以一首七绝点明世上万事本为空的道理,接着以一组整齐的句式点明醉乡二字,总领全文。正文部分,作者以李白、张若虚等为例,论述我们不要在酸甜苦辣的潮水中迷失方向,迷失心灵。收尾两段,作者以诗意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再次强调我们应放逐自己的心灵,觅得的一个最快乐最自然的醉乡。作者从名利场起笔,引出寻找“醉乡”的话题,紧契生有所息的话题。列举的人物李白、张若虚以及由此营造的空灵情境都突出了“醉乡”的主旨。精心选材,紧扣主旨,使文章中心突出。
但是如果所选的材料不能紧扣话题,即使是新鲜、生动的材料,也要“忍痛割爱”。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谈意气》,有一篇37分的文章,在文章第二段引用了《报任安书》中写周文王等人的事迹的一段名句,尽管材料鲜活生动,但与“意气”是有距离的。周文王等人的事迹主要表明人处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意志,“意志”与“意气”不尽相同。
选好后,并不是把材料记录下来就行了,还要分析材料是怎样表现中心的,只有这样,所选的材料才能真正为中心服务。
另外,巧用技法,凸现中心。
要善于点明中心,在考场作文中,这一点更为重要。点题的方式多种多样: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2.从表达方式上:
抒情点题:借抒情之笔突出文章的主题。议论点题:以评价作结,点明中心。叙述点题:借叙述直接点题,引出回忆吸引读者。朱自清《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描写点题: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茹志鹃《百合花》结尾:“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凡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这诗意浓郁的点题描写,把作品推向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百合花——纯洁与感情的花,伴随着主人公的身体,映衬着他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读者心里。05年全国卷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的结尾处“溶溶月,淡淡风,能够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是我们的福分。让往事随风,看云卷云舒,闻梅花香飘万里,忆花香淡雅。”描写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点明了“忘记该忘记的,留下该留下的”这一主题。
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3.从修辞的的角度上:
反复点题:中间结尾也多次点题,直抒胸臆。朱自清的背影,多开头到结尾,四次提到“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了下来。”“我看见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流里,再找不到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他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样反复点题,把父子间浓浓的亲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几次点题前后呼应,使全文结构紧凑,浑然天成。06年北京卷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北京的符号》中有一句话“请救救北京的符号”反复出现三次,这三句话,一句置于文首,一句置于文中,一句置于文尾。这三句话,反复点示,反复映现既突出文章的主旨,又严整了结构、渲染了感情。
设问点题:设问直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部分:“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直接点题,引出典型事例的叙写。1998年高考考作文《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有位考生这样点题:“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曲折,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新。这一问一答,直答中心,加之整齐的句式,自然给阅卷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问点题:杨朔《茶花赋》结尾:“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祖国的面貌,且呼应开头,恰到好处。”
比喻点题: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托这沉重的肉体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的飞翔!”用比喻抒发了北大这扇神奇充满活力的窗子带给人的清新自由的感受。
排比点题:朱自清的《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三个比喻组成排比段,非常醒目,形象地呕歌了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春天,给人强烈的震撼。
拟人点题:海伦凯勒《我的老师》:“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在叙述爬树的惊险经历后,用拟人手法点明独特的感受,形象生动,恰到好处。
从点题的位置看,可以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标题点明中心: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我们就用标题来点明中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例如,2001年高考优作《诚信,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开头点明中心:开门见山,揭示题旨。如2006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的开头:“生命是一次不可轮回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惟有不断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孔子云:‘生无所息。’它阐明了生命的基本态度,鼓舞人们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作者惜墨如金,开门见山,紧扣话题,阐明“生无所息”的重大意义,入题快捷,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点明主旨,要言不烦,干净利落。例如2001年高考优作《诚信不可抛》一文的结尾:“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段中点明中心:写记叙文可以描写几个场景,在场景描写之前或之后点明文章中心;写议论文可以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几个小观点,放于每段醒目位置,强化阅卷老师对文章中心的印象。我们知道高考作文的阅卷速度是很快的。如果你把文章主旨埋在文中,阅卷老师可不会像工兵扫地雷一样,拿着工具小心翼翼地探测,更不可能帮你去归纳。所以考场作文的中心要在醒目的位置亮出。如2006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让生命与健康同行》的开头:“生命是一次不可轮回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惟有不断地追求,不懈地努力,不停地拼搏,才能创造人生的价值。孔子云:‘生无所息。’它阐明了生命的基本态度,鼓舞人们朝着人生的目标奋进。”作者惜墨如金,开门见山,紧扣话题,阐明“生无所息”的重大意
义,入题快捷,干净利落,不枝不蔓。
“文无定法”,自然要做到使文章中心突出的方法还很多,希望上述的文字对你有些许的帮助!
第五篇:高考作文
新课标卷作文(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宁夏、新疆、海南):材料作文,中国崛起的特点。
2011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季羡林等文化名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消失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请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2011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这世界需要你
2011天津高考作文题:镜子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世乒赛中国队包揽全部金牌,三个学生看法不一,请选择—个角度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2010江西高考作文题:拥抱
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
2011年四川高考作文题:陌生
2011年湖南卷作文题:某歌手第一句话由“大家好,我来了”变为“谢谢大家,你们来了”,以此为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011年陕西高考作文题:中国的发展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2010重庆高考作文题:坚守梦想 情有独钟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作文题:旧书
2011年高考安徽作文题: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注意:1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问题不限;2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年福建卷作文题:与袁隆平相关材料作文阅读下面材料,全国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9月12日,北京一家体育彩票专卖店的业主为某彩民垫资购买了一张1024元的复式足球彩票,第二天他得知这张彩票中了533万元大奖,在第一时间给购买者打电话,并把中奖彩票交给买主。他成为又一位彩票销售“最诚信的业主”。有人据此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一项调查:“假如你垫资代买的中了500万元大奖的彩票在你手里,你怎么做?”调查引来16万人次的点击,结果显示,有29.9%的人选择“通过协商协议两家对半分”;有28.1%“把500万元留给自己”;有22.1%的人选择“把500万元给对方”;还有19.9%的人没做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