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坚持立德树人
新时期班主任如何坚持立德树人
光明网10-26 14:20 张掖中学巩彦兵
著名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立德树人就是以德育人,是指教育者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美德、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思想素质去熏陶学生、感化学生,进而达到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
学校就其目的和任务而言,不外乎“教书”和“育人”。如果说传播知识——“教书”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思想道德教育——“育人”则是教学的基础。能否做好育人工作,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力军,中有以德执教,以德育人,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里的“身正”,就是指具有高尚的品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班主任,应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思想素质,如:谦虚、和蔼、爽快、充满爱心、一视同仁、言谈适度等等。班主任良好的品德对学生总是潜移默化的。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乐观开朗性格的形成以及正确的人生观的树立,无不起着直接的、积极的、重要的作用。那么,新时期班主任如何“以德育人”呢?
一、抓住德育契机,走进学生心灵
学校一切以育人为中心。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让学生能在充满“德”的氛围里,渐渐成长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生如同小树,我们只有给树苗绑上固定的竹竿它们才能笔直地成长;学生就像明镜,我们自己如何,他们就会如我们一样。因此,德育渗透尤其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自身良好的道德素养,优秀的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的心灵长生影响。
二、正确指导学生,树立良好品德
品德——学生最需要的东西。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能凝聚人心,树立威信,鼓起信心,提高效率。在班级生活与学校活动中,有时会有学生发生冲突,口角乃至动手是常事。这时,班主任首先要冷静、和蔼、严肃,应以最简单有效的话语和方式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我”是不是错了?对方有没有错?“我”错在哪里?对方哪里错?“我”要怎么弥补这个错误?“我”下次遇到相同情况应该怎么做等,以这几点为目的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不仅是对其进行道德判断的训练,同时还提高了道德认识与道德评价的能力。
三、师生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总结
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贯穿于学校生活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其中既有班主任的努力,也离不开学生的进步。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不能因为遇到顽皮、不服管教的学生就听之任之;不能始终像保姆一样,将学生“照顾”得喘不过气来,当然,这种滋味,还要靠我们在德育的实践中去学习、体会、琢磨,分析归纳形成理论。
第二篇:坚持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 努力开拓创新 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建功立业
——***农业大学共青团工作回顾
***农业大学合并组建十三年来,学校共青团组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自治区团委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始终坚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引领青年学生
1、坚持着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校各级团组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以党和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了“成才报祖国、青春献给党”、“雷锋大学我先行”和“与信仰对话”等活动,并通过邀请胡春华、任亚平等自治区党政领导到校作形势政策报告、思想政治教育等报告,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学习党的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多年来,团组织共向党组织“推优”3万余名,近1.7万名共青团员被发展为中共党员。
2、坚持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主题教育,不断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各级团组织充分考虑学生年级、专业、民族、家庭情况等差异,在学生中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了“精彩四年、成就一生”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助困励志成才”等教育活动。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出台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大纲》,将四年制本科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分解,并在每学期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设计和实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3、坚持培养和选树典型,开展“身边的榜样”主题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学校团组织以“12•14”英雄集体、烈士郝龙彪,光明使者李莹,道德模范杜威,“帮学兄弟”庄宏泉、庄汇泉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作为典型教材,组织全校团员青年通过演讲、征文、座谈等形式开展“青春赞歌”、“身边的雷锋”等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习高尚品格、参与高尚活动、争做高尚典型。
4、坚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学校团组织积极构筑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双向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建立了共青团“彩虹”网,开通了“彩虹”论坛,加大网络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力度。2007年“彩虹”网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网站。2012年在全校801个团支部开通了微博,积极引导探索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5、坚持以青年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培养青年学生的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各级团组织坚持不懈地实行青年志愿者“阳光计划”行动。学校现有120多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十几年来学校共青团共组织了4000余名毕业生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621名志愿者被光荣招募,有2.8万余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同时,校团委不断拓展志愿者服务项目和工作领域,依托专业背景树立了一批志愿者行动示范群体,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如我校组织品学兼优的青年志愿者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世界草地与草原大会、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西安世博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的服务工作,受到各级组织的一致好评。我校被评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我校农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被评为首届“***青春大使——爱心之星”荣誉称号。
6、坚持以提高青年学生基础文化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基础文明教育。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以校园基础文明建设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小事入手,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以加强文明礼仪、行为举止、功德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和网络文明为重点,开展了“与文明携手、创和谐校园”、“立德修身、求知爱国”等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思想道德主旋律,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公德意识。
二、始终坚持结合学校实际,紧密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断拓展服务手段和途径
1、发挥农林院校专业优势,引导团员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不断探索中已形成了体系完善、主题鲜明、组织严密、点多面广、内容充实、总结深入的特点,做到了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经费五落实。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结合、与专业学习结合、与择业就业结合、与勤工助学结合、与创新创业结合的“五个结合”有效途径,通过学校直属队、学院重点队、小分队、个人等形式组织实践。多年来,我校共组织校级实践直属队85支,院级直属队528支,实现了学生社会实践的全覆盖。共为基层演出150余场,共向实践基地和扶贫点捐款、捐书、捐物价值50余万
元。学校的科技专家组、博士硕士服务团深入厂矿企业、农村牧区解决技术难题近百项,为我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青年学生实践成才搭建了广阔舞台。
2、加强对青年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引导青年走创新型人才之路。搭建有效平台,各级团组织通过开展科技创新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品牌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自2005年学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出台《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办法》以来,全校本科生申请科技创新基金项目800余个,共有近400个项目被批准立项,资助金额达到70万元,目前有350个项目顺利结题。2001年以来,学校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近二十项。同时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CCTV”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水利创新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重大赛事中共获一、二、三等奖100余项。
3、引导青年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校共青团组织不断探索建立健全有效促进学风建设的工作机制,将五四红旗团支部评选与优良学风班集体创建相结合,将学生干部的选拔、团员“推优”与学习成绩结合起来,并通过开展“诚信考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此外,学校各级团组织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促进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展饮食文化节、计算机科技节、园艺节、英语文化节和测量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专业类活动,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从而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4、以观念引导、就业见习、创业扶持等工作为重点,服务青年就业创业。通过邀请知名人士、优秀校友举办“青春创业讲堂”、“知名教授零距离”报告会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同时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等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训练内容,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2009年起,校团委联合招生就业处、各学院,积极争取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联系,校、院两级团组织共建立就业见习基地18个,其中2个国家级见习基地,2个自治区级见习基地,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项目展示以及岗位对接等工作,增强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率。目前,有6个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累计获得25万元创业扶持金。
5、开展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坚持实施品牌推进战略,以“十大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一院一品”活动为龙头,形成校、院两级精品活动届次化的格局。校团委连续多年举办了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金马杯”文艺汇演、“十佳毕业生”评选及颁奖晚会、“新星魅力秀”校园主持人大赛、校园模特大赛等活动。同时,学校邀请了李肇星、龙永图、余秋
雨、洪战辉等知名人士,举办了“世纪风”名人论坛12期。此外,我们还邀请中央歌剧院、***民族歌舞剧院等多家专业文艺团体到校演出。这些活动极大地活跃和繁荣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我校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展示着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时代气息和良好精神风貌。
6、指导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朝着健康、有序、规范的良性轨道发展。各级团组织高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坚持“健康发展、规范管理”的方针,制定了《社团管理办法》,对110个校级社团重新进行了注册登记,将其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志愿服务、体育健身六大类,规范了各类社团的管理。校团委拨出专项经费资助社团活动,涌现出了“音乐嘉年华”、“动漫协会”、“舞狮协会”等一批明星社团,形成“百团争鸣”的社团文化局面。如今,社团已经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社团节更成为这道风景线的一大亮点。我校环保协会获得“全国十大环保社团”和“全国优秀社团”称号。
7、关心关爱家庭困难学生,引导青年学生励志成才。学校各级团组织通过摸底调研,准确掌握家庭困难学生情况。通过开展励志成才系列主题教育对困难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和引导,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奖助学金。近几年,累计争取奖助学金项目11项,资助学生346名,资助金额70余万元。通过有力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为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帮助。
三、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1、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工作取得新成效。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面对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新发展的客观要求,校党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团建,全面加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团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同时,学校团组织深入开展“1111”创建活动,即创建1个“五四红旗团委”、10个“五四红旗分团委”、100个“五四红旗团支部”、1000个“五四红旗团小组”,并详细制定了考核评比创建措施。
2、加强团组织制度建设,团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学校先后出台了《基层团组织等级考核办法》、《团干部例会制度》、《关于青年团员“推优”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共青团工作科学高效和规范发展。
3、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团干部素质稳步提高。校团委坚持“五个一”学习日制度,使团干部理论学习研究有了新发展,带领团干部走出校门,到兄弟院
校学习先进经验,选派团干部到机关旗县挂职锻炼等。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团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全校团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推进团干部作风建设,通过团干部联系团支部、两周一次的学习例会、评比表彰和日常考核机制,不断加强团干部自身建设。十多年来,共有20余名团干部走上处级领导岗位,50余名团干部被评为全国、全区优秀团干部。此外,学校团组织还注重加强学生团干部队伍建设,以全国、全区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校院两级团校为渠道,分期、分批、分层次培训,全校学生团干部的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4、发挥共青团优势,突出生力军作用。在突发事件、重大工作中,共青团始终站在工作第一线,切实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在抗击“非典”、迎接教学评估等工作中,我校共青团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在我校60周年校庆期间,全校团组织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校庆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校庆期间,各类志愿者人数达3000余人,累计服务28900小时,展现了新时代农大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为校庆整体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四、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学生会作用发挥日趋明显
坚持“党委领导、团委指导、宏观把握、微观放开”的原则,在保证学生会正确工作方向的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几年来,学生会依据自身特点,制订了一系列工作制度,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会下设的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索伦哥艺术团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在代表和维护广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同时,积极参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共青团组织发挥育人功能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学校共青团走过的十三年历程中,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2级农学2班荣获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班集体”、郝龙彪荣获全国“舍己救人英雄”、李莹荣获“全国优秀大学生”。学校还多次获得“挑战杯”科技创新作品竞赛和“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组织单位,校团委每年被自治区团委评为实绩考核突出单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共青团工作得到了三个方面的体会:一是根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分层次、有重点的开展教育,是增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二是不断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形式,是共青团组织凝聚青年学生的重要手段。三是结合学校专业特点,把专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补充。
过去的十三年,学校共青团组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自治区共青团工作有关会议精神,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今后,学校共青团将进一步提高团干部理论水平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拓展团组织服务青年学生的渠道和途径需等,继续努力把我校共青团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责任编辑:彭静]
第三篇:坚持立德树人演讲稿
坚持立德树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爱心立德 奉献树人
酒泉市实验小学 魏丽娟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二十年前的我踏上了三尺讲台,从那天起,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那便是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做一名让孩子满意让家长放心的好老师。一路走来,经历过无数艰辛有过无数酸楚,但我收获着更多的惊喜,品尝着一份又一份的感动。
一、教育是爱的事业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也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内涵,让我深深领悟到——只有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我们,只有用爱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古语说得好:“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我懂得这样的道理,多一分真诚就多一分关怀,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温暖!只要走上那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面对那一张张神情专注的面庞,我的心中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情绪在涌动--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师爱!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所有学生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曾经我教过一个被老师同学公认为“傻子”的孩子。一个刚出生就失去母爱,在继母手中遭受百般虐待的可怜的8岁孩子。穿着邋遢,面黄肌瘦、头发脏乱,表情呆滞,他总是被同学欺负还不敢告老师,考试总不及格。很多时候他被老师同学遗忘。是从教两年的我,用满腔热血和无私的爱、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挽救了那个孩子。我送他衣服、给他理发洗脸、课间陪他玩耍,生病时我带他看医生,下班时间我给他补课,我做他父母的思想工作,对孩子少些打骂多些关爱,我带动全班同学关心帮助他。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那个孩子脸上有了灿烂的笑容,目光中透出了生机与活力。考试能考80多分,同学们主动和他交朋友。还推选他当卫生委员。他彻底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也把我当成了他的亲人,私下里给同学们说“魏老师要是我的妈妈那该多好呀!” 这无忌的童言不正验证了那句话吗!--“你付出了爱必将收获到爱!”。“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用心中的爱点燃了学生爱的火把,我们播撒了爱心,收获了感动收获了希望。我们用爱呵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以尊重,让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受到感化和触动,使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
二、教育是奉献的职业
太阳总在有希望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梦想的地方朦胧,奉献是永恒的微笑,使你的心灵永远充满激情。教师就像一颗星,没有太阳的热烈、没有月亮的温柔、没有朝霞的眩目、没有白云的高远,但从来无怨无悔,与世无争,总是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默默的奉献着那份光和热。我们的付出,不求任何人的物质回报,但求所有孩子们能体会到最温暖的春风。这就是乐于奉献的教师精神。
有这样一批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用生命和爱维护了师尊,铸造了师魂,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大爱无声。
谭千秋,四川绵竹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他张开双臂保护了四名学生,四名学生全部获救,而他却义无反顾地献出了51岁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29岁的张米亚老师,在倒塌的教学楼里,跪伏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把孩子救出。这就是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们把住了生命之门。让两支稚嫩的花朵得到了庇护,铸写了一代师魂的高洁。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车祸发生的刹那间,不顾个人安危,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
这些可亲可敬的老师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犹如最后一堂无声之课,给教师,这个原本普通的字眼赋予了许许多多的内涵,他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操守,体现了人民教师的良知和勇敢,以及生命的尊严和伟大,点亮了学生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突然间让我明白了,原来,教师除了默默无闻以外,也是伟大的,雄壮的,忘我的。他们带给我们这些仍工作在岗位上的教师们太多太多值得思考与回味的东西。
教育,原来就是用生命护卫生命,用生命去唤醒生命。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学生不仅是他们职业价值所在,更融进了他们的生命。这就是更崇高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的实校,也有着许多平凡却又伟大的老师,正是因为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语言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才有了实校辉煌的今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爱心演绎着无悔人生,书写着“师德”大字!用无私的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的青春智慧和热血诠释人民教师的内涵,用真和善哺育纯洁的心灵,用爱与美铸造闪光的灵魂!记得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让他传播到遥远的后世。”我们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对教育痴心不改,对学生播撒爱的雨露,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就一定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铁肩担道义,爱心筑师魂。老师们,让我们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风雨兼程!让我们热忱、执着、坚定地用无私的爱与奉献谱写幸福的人生吧!
第四篇: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下面小编收集了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一、立德树人,言传身教
树木易,树人难。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同时教师的言行也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师德是人梯,给求学的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开放;师德是渡船,搭送着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没有爱的德育是死亡了的德育,不能培养爱的德育,是失败的德育。爱是德育的生命线,是德育的润滑剂、催化剂,也是粘合剂。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教师的爱心、品行之美无疑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你的“道”不够“精”、不够“深”的时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注意“教学相长”达到“学高为师”的水平。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热爱生活是师德的前提。
热爱生活是一切的前提,如果没有热爱生活之心,那其他皆无从谈起。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首先应该对生活充满热爱,才能热爱本职工作,继而才能热爱学生,同时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可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立德树人 与爱同行
有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
(1)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是爱的事业。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同时教师从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发教师职业道德的升华。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自己课讲得好,学生就能学得好,其实不然。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即只有学生在情感上比较亲近老师时,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才会乐意接受。由此可见,教学是否成功,离不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若教师不了解学生心理需要,不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不去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而是一味指责,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影响双方的教学活动。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与其交心谈心,才能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获得教育的成功。
(3)平等对待,不吝赞美。
童第周说过:“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能做到”!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特长,都有闪光点,都可以取得成功。一个学生有不足,并不意味着他没有长处,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此长激彼短,争取迎头赶上。
(4)学会宽容,润物无声。
宽容是素质教育主体性的要求,宽容是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要求。我们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对待学生的个性发展,让青少年保持该年龄段的天性。做错事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象,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做错事或犯错误是人成长中走向成熟的阶梯。
总之,让我们每一位老师 “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去做平平凡凡的工作。” “眼睛向内,敬业奉献,提高素质,超越自我。” 用心去打造学生的明天,做一位立德树人、学生爱戴、家长尊敬、社会称道的好老师。
篇二:立德树人班主任论文
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才,出自,《管子·权修》。立德树人即指树立德业,以培养人才。
德育的重要性早在《论语》中已有提到:“行有余力,则以为文”。尹氏曰:“德性,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人的品德修养就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而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多地接触无非是家长与教师,由此教师在立德树人时担上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农村教师。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依然奉行“黄金棍下出好人”的老传统,他们中的大部分家长自己做着一套,却要求自己的子女做着另外一套,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教育方式很难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在农村,德育的重任自然而然也落在了教师的肩上。
作为班主任论教师又该如何立德树人,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使孩子们养成正确的三观,从而贡献社会呢?
第一,立德树人,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立德树人”不是教师的专属名词,亦不是教育行业的专属名词。是所有教育者都必须重视的思想与理念。只要是社会的人便是有资格作为教育者的。只有当引起全社会重视时,“立德树人”才可以长久地生存下去,才可以成为教育舞台的主角。
第二,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教师,首要即是具备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我们必须将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把自己的事业融入于自己的爱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会当作是一次精神的娱乐。当我们的教育工作成为我们的精神娱乐时,我们会便会无怨无悔地投入。当我们每一次面对学生,每一次面对家长,每一次面对社会,才会心无挂碍。
第三,具备独特的魅力素养。
其一,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不经意间感染他的学生,使其在耳濡目染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农村学生不比城里学生,可以生活在一个素质相对较高的学习环境,他们大
部分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接受着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思想,唯有靠老师来影响他们。人格魅力主要包括品德、才学、风度三方面。然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完善又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与磨练练就,这对年轻教师来说是一种考验。
其二,个性魅力是德育的关键。独特的魅力是需要思考需要时间来培养,作为班主任论教师不但要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还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俗灵活的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切不可锋芒太露而使家长乡众对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其三,教师的形象魅力极其重要。培根曾经说过:“良好的形象是一封‘介绍信’”,如果要自己的学生以自己作为学习的榜样,除了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以外,还需要良好的形象气质,我能想象到,一群小学生是绝不喜欢自己的老师不修边幅的样子。一位老师不修边幅在大学校园里可以说是特立独行,然而在小学校园里可能就不叫特立独行了吧。单纯的小学生们也难以想象出一幅“邋遢”的样子怎么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呢,家长也未可放心吧。
第四,立德树人需要践行,而非纸上谈兵。
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更重要的是身教不是言传。空洞的说教一是小学生无法也无能力接受,二是作为班主任论生接触的事情少,如何塑造他们独立的人格,如何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无论你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无论你是文人学科的老师还是理科老师抑或是艺体类老师,都应将立德树人贯穿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如一的践行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切不可表里不一,孩子的洞察力是相当强的,不要以为他们不说,就代表他们不懂,也不要以为他们说了,就代表他们“傻”。
第五,“立德树人”是一个系统,不是教师的个人标签。
立德树人,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单凭一线的教师是完全不够的,“立德树人”需要环境,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我们的孩子成长在校园中,那么学校就应为“立德树人”做各方面努力,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校职工,哪怕是校长、书记抑或是一位扫地的阿姨或是看门的叔叔,都应具备起码的品行,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素质较好的环境中。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使命,尤其是我们班主任论教师。立德树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
第五篇:坚持立德树人心得体会例文
坚持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时代,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我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篇 1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立德”就是确立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树人”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史,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逐步拓展,但培养具有崇高道德水准和高素质的人才这一基本功能、中心任务始终没有变。《大学》的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体现了中国古代对“立德树人”精神和理念的探索追求。离开立德树人,不能履行人才培养的任务,大学就不成其为大学,就失去存在的最根本基础。
立德树人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不是看它的物质条件何等优越、办学规模如何庞大,最根本的标准是看它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看它对所在国家、民族以及对全人类所作的贡献。中国现代史上有不少大学,办学条件非常简陋,却因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而载入史册。例如在延安的“山沟沟”里创办的陕北公学等一批学校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因为它们为党和人民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分子。1937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曾专门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
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和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短短几年时间,陕北公学培养的绝大部分学员成为革命、建设时期党和国家各方面的骨干,其中更有不少学员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当前,高校要肩负起“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在“立德树人”上做大文章,真正既“立德”,又“树人”,实现“立德”与“树人”的统一。
立德树人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时代,各种思想交相融合和冲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一些高校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教育、轻实践教育”等问题。立德树人就是聚焦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篇 2
已经有十三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
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及其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通过学习县教育局组织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动员大会和学校组织的“立德树人师德师风”的动员大会,深有体会。我知道当一个好教师,应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在学生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应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乐教勤教,才能善待学生。否则就会对学生敷衍塞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
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总之,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
二、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如果不常常处于学习状态,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是社会的要求,因为在当今社会下,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因此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
也越来越快。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技术的发展步伐。
三、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是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是照亮别人,充实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四、培养师德,应加强修养。
按照教师的思想品行,道德规范和职业操行的有关要求,规范、自律自己的言行、为人处事的方式。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要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把它作为向国家和社会的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其次要加强自律,这是培养良好师德的最好办法。同时,要有一颗进取的心,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昨天可能是一位好老师,今天可能是一位普通教师,明天可能被教师队伍淘汰。好教师的标准应该是动态的,是不断提高的。教师要有一颗进取心,不断学习,放眼世界,弥补不足,提高素养。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情感、个性需要,切实地关心和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安全工作。
篇 3
2016 年第三十二个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他在讲话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我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今年也是我从教第三十年,在倍受鼓舞的同时,对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对“四有”好老师有了更深切的理解、体悟。见贤思齐,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继续向着好老师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
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 J 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
学科研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学与科研如同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激发科研的灵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些就是来自备课、上课、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才能适应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也是教师科研动力激发的过程,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几年参与我课题研究的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也多受此影响。
“用爱点燃爱”。爱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用爱点燃爱,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许多学生一开始有着“所学非所爱”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转专业。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教师的现身说法来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年下来,历史教师的感觉是树立学生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付出真爱,用爱点燃爱,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育积极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文化,多途径为学生考研、就业服务,就会让学生明白专业没好坏,关键在于你能否学好。逐年好起来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就是教师付出真爱,最终赢得了学生的真爱的说明。在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享受到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
命力焕发、生命价值实现的欢乐。爱是彼此成全,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着更加美好的职业。好老师是学出来的,好老师是做出来的,好教师是通过好学生成就的,好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而努力。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