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黎月香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实验小学 电话:***
电子邮箱:lyx6362@163.com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却把他们的幼小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导致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实在令人堪忧,如学习自觉性不强,成绩不佳,“家长”监护不力,不少学生个性心理健康发育异常,甚至道德缺失。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下健康成长,是当今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有的孩子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调皮捣蛋;在社会寻衅滋事,小偷小摸。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与家长互换信息,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二、给留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我不要新衣服,我要爸爸妈妈”“ 我想与你说说话”„„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功能便凸现出来,学校教育的负担自然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承担了更重要的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留守孩子在情感上没独立,容易过失,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我认为老师在留守孩子的教育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每学期要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对留守孩子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学生的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建立留守孩子的个案。
2、学校定时召开家长会,通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班主任每学期对全班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的家访,希望家长多打电话,更多写信与学校联系。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留守孩子以更多关爱,一是利用电话、书信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亲子互动,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使孩子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里是牵挂着他们的。
3、班主任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让学生晓之以理,理解父母为了创造幸福的家而外出赚钱,父母在外打工也是辛苦的,她们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学校建立谈心小屋,配备心理健康老师,留守儿童若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可去谈心小屋,心理老师帮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以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老师行使家长的职能“代管家长制”,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爱,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和他们一起嬉戏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学生,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事”及时去找老师。
5、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对隔代管的祖辈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由于时代不同,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落后,往往只有良好的愿望,但效果未必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祖辈多学一点育人知识。
6、学校要对孩子进行自律、自强的教育,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让孩子较早地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7、留守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写在日记本中,向班、小组同学公布,通过写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
三、对留守儿童以包容心 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引导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有时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这时教师不能一味责备,应该采用个别谈心法与“留守儿童”谈心,说明道理,正确引导他们走出迷区。
四、关注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要更加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二篇: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有的孩子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调皮捣蛋;在社会寻衅滋事,小偷小摸。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与家长互换信息,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二、给留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留守孩子在情感上没独立,容易过失,更需要老师的帮助。我认为老师在留守孩子的教育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每学期要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对留守孩子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学生的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建立留守孩子的个案。
2、学校定时召开家长会,通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班主任每学期对全班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的家访,希望家长多打电话,更多写信与学校联系。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留守孩子以更多关爱,一是利用电话、书信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亲子互动,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使孩子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里是牵挂着他们的。
3、班主任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让学生晓之以理,理解父母为了创造幸福的家而外出赚钱,父母在外打工也是辛苦的,她们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学校建立谈心小屋,配备心理健康老师,留守儿童若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可去谈心小屋,心理老师帮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以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老师行使家长的职能“代管家长制”,在生活中和学习上给留守孩子更多爱,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和他们一起嬉戏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学生,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麻烦事”及时去找老师。
5、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对隔代管的祖辈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由于时代不同,老人的知识和思想观念有些落后,往往只有良好的愿望,但效果未必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让祖辈多学一点育人知识。
6、学校要对孩子进行自律、自强的教育,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让孩子较早地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7、留守学生在班主任引导下,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写在日记本中,向班、小组同学公布,通过写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
三、关注留守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要更加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第三篇: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深知责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爱心、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有个学生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他经常迟到,上网吧,逃课。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唯唯是喏,转身又我行我素。后来,我给他买早饭;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同学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逃课了。俗话说:精诚所到金石为开。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持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图书角、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外,又抓住迎“六一”这个契机对他们进行了格外关照。说是契机,是因为迎“六一”期间,学校要组织很多的大型庆典活动,比如我们学校就抽调精干教师组织了大型的秧歌队、鼓号队、腰鼓队以及不同形式的“弟子规”的诵读表演活动,需要抽调很多的同学。在抽调同学时,我们有意识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政策倾斜,争取让他们都来参加到这些大型活动中来。此举既保证了我们各项活动的充足的训练时间,又填补了留守儿童的思想空白,可谓一举两得。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五、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
班主任老师要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谐的班集体,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同学关爱。以班级为单位,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集体的温暖。比如“六一”期间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号召下,同学们都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父母刚包好的粽子送给这些留守儿童们,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第四篇: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家的温暖
2015年,四川省毕节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事件,让我们看见了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教师,深知责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做好家访,多了解自己的学生。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多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留守儿童,所以教师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学校就每周必须对班上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并且做有家访记录,影像资料,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家的温暖,有问题及时和老师、学校沟通,老师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也便于对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关爱自己学生,给学生以家的温暖。
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核心,在教学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父母的关爱,心中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留守儿童由于家长不在身边,难免在心灵上给他们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他们孤独、寂寞的性格缺点,表现为烦操、孤僻、内心甚至迟到、逃课的现象,此时,老师要多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多开导他们,多给他们交心,用情感去打动他们,对他们晓之以情,精诚所到金石为开,给他们慈母般的爱,这样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让学生学会感恩。
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父母在外打工,缺乏家庭温暖,与子女沟通少,所以造成了部分学生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办事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理解作为父母的拳拳之心,体谅父母的难处,了解父母迫不得已离开孩子的原因,让他们懂得感恩,好好听话,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奉献社会。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多与他们沟通,多了解他们,给他们以心灵的慰藉,以家庭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集体的温馨,社会的关注,走出心理的阴霾,让留守儿童的天空不在下雨
第五篇: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由于缺少三大教育模块之一的家庭亲情教育,致使儿童心理和生理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卫生习惯差、畏惧困难、性格孤僻且暴躁、逃学、厌学、打架、迷网等不良习性。所以,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耐心的开导,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一、以爱打动留守儿童
每个学生都有长处,不过这种天赋能否被挖掘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取决于学校丰富多样精神生活的创设。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教师必须亲近留守学生,用爱去打开动他们,同时,在处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时,要不急、不火、不粗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真正热爱留守儿童的人,才能把这种关爱落到实处,得以升华。
二﹑细心理解信任留守儿童
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要细心理解留守儿童,对他们不应有偏见,而需要给予指导和帮助。要了解他们家庭背景及性格特征,更要了解个别差异,才能尊重、理解他们。作为老师,不仅应在本职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而且应该和其他任课教师、班内同学尽可能多的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同学的个人学习方案。有时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都能唤醒学生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闪光的东西发挥出来。
三﹑关爱要持之以恒
教师要善于维持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愉快的接受教育,这样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学生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就可以解决,而需要我们长时间的教育、影响、感化。这就要求我们有恒心和耐心,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对学生失去信心。
四﹑以诚相待感化留守儿童
以诚相待感化留守儿童,和留守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真心诚意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优点。以心换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师生间更好的进行思想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消除隔阂,掌握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二是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鼓舞,有利于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活泼、健康地成长。
五﹑对留守儿童多赏识
通过激励表扬的手段,肯定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利用留守儿童内在的潜力?这就要欣赏它,鼓励它,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情感。也就是善于在所谓有问题的留守学生群中发现每个儿童的闪光点。只有真诚的欣赏和热情的鼓励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反复性,决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因为基础薄弱或努力不够及家庭条件等因素影响,心理比较脆弱,更在乎教师对其的评价和态度。教师如引导得法、教育得当,大力强化情感教育,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身心愉快地完成学业,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