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

时间:2019-05-13 13:33: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

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在了家中的孩子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由于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进而留守儿童的问题突出。他们失去父母的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失衡诸多问题。

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其中以单亲监护为主,占所有监护人的79.2%;其次是隔代监护,占16.9%,在这几种监护类型中,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怀,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1、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据有关调查表明,有 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一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与父母联系一次的比例达到64.8%,甚至有 8.7%与父母没有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留守儿童也很少能够直接与父母通话。留守儿童强烈渴望与亲人的情感交流,但是父母难以企及,因而大多数留守儿童变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也不大愿意寻求帮助。在对387名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后发现,其中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

2、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导致行为偏差的出现。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由于种种原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在对387名留守儿童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过失、说谎、偷窃、攻击以及破坏行为的,分别占57.6%、35.2%、7.4%、30.6%和 41.3%。另外,受出外打工的家长影响,留守儿童易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在对2000名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为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3、监护权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由于父母疏于照顾,临时监护人又因种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监护权,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

为何农民在外出务工时不将孩子带在身边?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农民工在城里只能扮演“外乡人”的角色,始终难以融入城市之中;二是城市高额的教育费用。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由此将不断增加。在他们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带有普遍性、事关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充分发挥社会和政府力量。通过广泛的宣传,引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环境。建议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协调机构,并吸纳规范有关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彼此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借助社会和政府力量,打造完善的“留守儿童”关护网络。即:家庭监护网络、基层组织管护网络、学校帮扶网络、社会呵护网络以及法律保护网络。

2、调整、制订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及时调整人口管理体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例如取消入学限制和高额的借读费;将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纳入规划之中,在学校的建设、布局、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民工大批进城的趋向等等。

3、改善农民工收入情况,在经济层面上帮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正是由于经济收入的原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导致留守儿童不断增加。从这层意义上说,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建议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收入状况,并改革城市的教育体制,让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能够轻松地接受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本地农民的收入水平,留住外出务工人员。

4、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逐一记录。并建立留守儿童监测制度,明确监测办法,形成长期工作制度,实行动态跟踪。从而对留守儿童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事实基础,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5、加强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主导作用。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关爱,学校要对家庭教育缺失进行补偿,更多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加强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并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管理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对留守儿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特点,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

6、推进寄宿制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寄宿制学校可以兼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安全,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困难留守儿童给予适当补助,以保证正常学习和生活。在城市中能够稳定地工作和生活的农民工将留守儿童带到城市上学,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一条出路,出于现实中的实际困难,支持创办民工子弟学校不失为一种过渡性的好办法。

7、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对留守儿童的正确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宣传普及家教知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引导外出家长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给子女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定期对监护队伍开展家教培训和咨询,传授科学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8、针对缺乏家长的直接监护、处于弱势的现实情况,加强公安等部门对留守儿童的安全保护。一是维护社会治安,集中力量对各种涉及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打击;二是联合公安、教育、司法部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普法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三是整治“留守儿童”校园周边环境,各相关部门依法加强了对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对游戏厅、网吧等场所经常性地检查,禁止18岁以下的学生进入这些场所;四是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租房上学的情况,加强了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和巡查,保证租房学生的安全;五是公安部门与学校建立警民共建关系,夜间放学时,由民警和巡警进行治安巡逻,保护孩子安全回家。

9、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心理健康是留守孩子面临的最大难题。通过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员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培养一批有一定水准的心理教育咨询队伍,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人力资源,同时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疏导台,从而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疏导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帮扶,监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工作。

第二篇: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深知责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爱心、耐心。

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有个学生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他经常迟到,上网吧,逃课。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唯唯是喏,转身又我行我素。后来,我给他买早饭;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同学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逃课了。俗话说:精诚所到金石为开。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持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图书角、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鼓励、组织留守儿童们多参加业余活动,以填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们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又由于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无所事事,如果不能正确引导,他们很容易养成自闭的性格或是迷上打游戏等不良的嗜好。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在平时多引导他们多读书等进行有益的业余活动外,又抓住迎“六一”这个契机对他们进行了格外关照。说是契机,是因为迎“六一”期间,学校要组织很多的大型庆典活动,比如我们学校就抽调精干教师组织了大型的秧歌队、鼓号队、腰鼓队以及不同形式的“弟子规”的诵读表演活动,需要抽调很多的同学。在抽调同学时,我们有意识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政策倾斜,争取让他们都来参加到这些大型活动中来。此举既保证了我们各项活动的充足的训练时间,又填补了留守儿童的思想空白,可谓一举两得。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情况

对于这些孩子,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问题及时和学校沟通,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五、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班集体

班主任老师要建立一个比较良好的班级的学习氛围,和谐的班集体,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同学关爱。以班级为单位,号召全班同学都来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集体的温暖。比如“六一”期间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我的号召下,同学们都纷纷从家里拿来了父母刚包好的粽子送给这些留守儿童们,让他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关怀,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不再孤单,不再无助,在学校同样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第三篇: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家的温暖

2015年,四川省毕节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事件,让我们看见了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教师,深知责任的重大,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为一名教师,要认真做好家访,多了解自己的学生。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多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留守儿童,所以教师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学校就每周必须对班上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并且做有家访记录,影像资料,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家的温暖,有问题及时和老师、学校沟通,老师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也便于对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与引导,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关爱自己学生,给学生以家的温暖。

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核心,在教学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父母的关爱,心中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沟通。留守儿童由于家长不在身边,难免在心灵上给他们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他们孤独、寂寞的性格缺点,表现为烦操、孤僻、内心甚至迟到、逃课的现象,此时,老师要多给他们做思想工作,多开导他们,多给他们交心,用情感去打动他们,对他们晓之以情,精诚所到金石为开,给他们慈母般的爱,这样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让学生学会感恩。

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父母在外打工,缺乏家庭温暖,与子女沟通少,所以造成了部分学生逃学上网、吸烟喝酒、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办事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理解作为父母的拳拳之心,体谅父母的难处,了解父母迫不得已离开孩子的原因,让他们懂得感恩,好好听话,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奉献社会。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多与他们沟通,多了解他们,给他们以心灵的慰藉,以家庭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集体的温馨,社会的关注,走出心理的阴霾,让留守儿童的天空不在下雨

第四篇: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正处于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由于缺少三大教育模块之一的家庭亲情教育,致使儿童心理和生理方面都面临着许多问题:卫生习惯差、畏惧困难、性格孤僻且暴躁、逃学、厌学、打架、迷网等不良习性。所以,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去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给予他们热情的帮助,耐心的开导,学生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当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

一、以爱打动留守儿童

每个学生都有长处,不过这种天赋能否被挖掘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取决于学校丰富多样精神生活的创设。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人才,教师必须亲近留守学生,用爱去打开动他们,同时,在处理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时,要不急、不火、不粗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倾听他们心底的声音。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真正热爱留守儿童的人,才能把这种关爱落到实处,得以升华。

二﹑细心理解信任留守儿童

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个性,所以我们要细心理解留守儿童,对他们不应有偏见,而需要给予指导和帮助。要了解他们家庭背景及性格特征,更要了解个别差异,才能尊重、理解他们。作为老师,不仅应在本职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而且应该和其他任课教师、班内同学尽可能多的交流沟通,了解情况,制定出适合每一位同学的个人学习方案。有时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信任的微笑,一个尊重的姿势都能唤醒学生的意识和潜能,使学生天性中闪光的东西发挥出来。

三﹑关爱要持之以恒

教师要善于维持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其愉快的接受教育,这样有利于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学生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就可以解决,而需要我们长时间的教育、影响、感化。这就要求我们有恒心和耐心,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失败就对学生失去信心。

四﹑以诚相待感化留守儿童

以诚相待感化留守儿童,和留守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关系,真心诚意地指出他们的不足,肯定他们的优点。以心换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师生间更好的进行思想交流,融洽师生关系,消除隔阂,掌握学生学习和思想动态;二是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鼓舞,有利于树立他们的信心,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活泼、健康地成长。

五﹑对留守儿童多赏识

通过激励表扬的手段,肯定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长期以来,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教导,从而失去了主动性、创造性。如何利用留守儿童内在的潜力?这就要欣赏它,鼓励它,激发他们进取向上的情感。也就是善于在所谓有问题的留守学生群中发现每个儿童的闪光点。只有真诚的欣赏和热情的鼓励才会有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反复性,决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因为基础薄弱或努力不够及家庭条件等因素影响,心理比较脆弱,更在乎教师对其的评价和态度。教师如引导得法、教育得当,大力强化情感教育,就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身心愉快地完成学业,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0一二年三月十二日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培训教案

代理家长培训教案

主讲:陈隆平2010.4.16

培训目的:

1.为了弥补留守儿童家长长期不再造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感,使孩子们能够在一直感受到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让留守儿童与班级甚至学校内不是留守儿童的孩子结成对子,让他们的家长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照顾留守儿童。

2.为了给孩子们进行持续不断的照顾、教育与鼓励,使孩子们能够在正确的心理状态下成长,并且弥补有的孩子因为内向等其他原因不愿意主动与外人交流而造成的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手牵小手”的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对子,通过与孩子们交流沟通,在每一天都对他们进行照顾。

3.通过对代理家长的培训,使代理家长在工作中能系统地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工作,使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健康成长。

4.通过上课讲解、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受训人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方面面了解的更多,更深刻。.培训方式:集体培训

培训对象:志愿参加“大手拉小手”活动,并与留守儿童结对的老师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或托付给亲戚或雇佣“保姆”来照管孩子,这些人便成了“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这些人中,老人本身都需要别人来照顾,反过来,还要关照小孩生活,对孩子的学习更无法过问。亲戚、“保姆”都是本着不同的目的来看管孩子。能像自己的亲身父母吗?这样一来“留守儿童”日益成为社会,学校的难题,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主动上缺乏约束。然而导至性格孤僻,纪律散漫等问题。那么又有谁能担负起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家庭方面着手,更需要我们学校的教育,作为教师怎样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呢?

一、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二、关爱孩子的精神成长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三、指导孩子行为习惯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容易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学校老师特别是代理家长要及时主动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并做好指导,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

四.具体规划:

留守儿童两周或者一个月到结成对子的家长家中去住两天。通过留守儿童和代理家长共度周末,共同生活,同吃团圆饭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亲情,感受家庭的温暖。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

代理家长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主讲:李朝坤 2010.5.14

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综合症”。留守儿童问题正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经得到了市委、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重要议程之中。

大家都知道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起点,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而留守儿童由于第一监护人出现了缺位,而孩子对家长依赖性都较强和较易接受家长的教育,可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我们的孩子养成了不少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违纪违法事件。例如某地有个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务工,跟着姑妈生活,但是他姑妈只负责他每天三顿饭吃饱,其他一切不管,导致该学生养成许多的不良习惯,长期逃课、打架、玩电子游戏等,甚至发展到偷抢摸拿的地步。学校多次与其姑妈联系,但效果不明显,为什么呢?以其姑妈的原话来告诉大家:“我只管他不饿到冷到,其他我一切不管!”家长朋友们,你们听了有什么感想呢?虽然我们在生活上对孩子给予了足够的关心,但是我们在孩子的学习、心理、生理、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又给予了多少关心和关注呢?比如孩子在学校干了些什么?表现如何?及时回家了吗?.......这些我们关心了吗?虽然孩子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为了让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离爱”,为了提高大家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的有效性,我们特此举办了本次培训活动,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教育好孩子,帮助他们成材。

那么我们作为代理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想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留守儿童留守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顾虑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亲娘一样对待孩子,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亲娘对子女的爱,是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辛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你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爱,将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关怀孩子的精神成长:把孩子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孩子的生理心理活动、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孩子沟通交流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孤僻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离开父母,尽管有的是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监管,但是,毕竟与父母是亲疏不同的,遇到一些麻烦事情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内向,不开朗。

(二)有自卑心理情结。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低要求,上进心不强。

(三)产生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六年级女生在作文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里哭……”。

(四)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容易激进冲动,干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有少数孩子会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理解,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

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异常心理问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女孩比男孩突出,所以我们对待这些问题,要认真谨慎。

那么作为代理家长可以按照“三知、三多、三沟通”的职责,主动履行好代理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1)“三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和学习情况;

(2)“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多到学校走访;

(3)“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老师交流沟通,根据老师所反映的留守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困惑,与其父母多联系,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代理家长不好当啊!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特别是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和任性的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这些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比如:

1、当我们怀疑孩子说谎时该怎么办?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

2、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怎么办?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卸责任;

3、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怎么办?我们要充分冷静,待双方都冷静后,我们再象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

4、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

5、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

6、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不错,不错,真是不错!”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 培养合格人才

主讲:王德文 2010.9.22

一、当代留守儿童的特点

1、生活环境优越,吃、穿、用能满足,图享受的求知欲望高。

2、心理状况—自尊感强,不喜欢听不顺耳的话,好享受,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总想有,亲父母,隔代感情不深。

3、缺乏正确意识,自我控制弱,易上网瘾。

4、行为放纵,有意无意的摆脱监护人的管教。

二、存在的问题

未成年留守儿童令人担忧,由于第一监护人父母不在孩子身边,隔代管教手段和方法不适应现代青少年,感情淡薄,许多方面使人失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情孤僻,内心封闭,情绪冷漠,缺乏爱心,脾气暴躁。

2、无上进心,学习落后,家长监护不力,学习目的不明确。

3、生活习惯不好,不洗头、不洗澡、不理发、留长头发染色。

4、监护人夫妇意见分歧,一方要求严格,一方敷短。

5、监护不到位。玉章中学一个学生请假后离家出走,家长不去找,在双溪水库淹死。

6、违法犯罪增多。四化表现令人担忧,即犯罪低龄化,未成年人的

犯罪率占犯罪人数的70%左右。犯罪多样化,偷、抢、杀、骗、诈、奸等。手段残忍化,五宝镇一个小学生杀死大人,荣县西门桥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晚上杀死外公和母亲。走向极端化,双石镇的一个学生在荣县读中学,因为某种原因想不开服毒自杀。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1、农村留守幼儿缺乏科学喂问题。将近10—20%的务工父母子在儿童1岁前外出,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母乳喂养,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对幼儿的认知、情趣、社会性发展都会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2、对6—14岁的孩子监护管理弱化。安全和青春期教育缺乏,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受到侵害的风险更大。缺乏亲情是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孩子得不到父母的亲情哺育,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玩耍的欲望总是深深地埋在心里,50%左右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最大的苦恼是孤独,其中女童的比列更高,约85%以上。他们的性格内向,自卑、孤独、不善与人交往、情绪消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学习上,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不理想,学习成绩优秀的约占20%,中等的50%,差的30%左右。生活上不能自理,饱一顿,饿一顿。个别儿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不少儿童的负面影响较大,迷恋网吧,个别儿童转向“问题少年”甚至违法犯罪。

3、农村15—17岁大龄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在校比列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下降,辍学比列不断上升。初中阶段结束后,不少的大龄留守儿童进入劳动力市场。由于学历处于劣势,多数就业层次较低,待遇不高,缺乏社会保障。大龄女童遭受性侵害的问题屡有发生。

归纳起来,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业失去有效教育,生活失去足够的帮助,心理失去平衡,亲情感失落,安全失去保障。

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其次,整个社会生活中,“金钱至上”理念是造成留守儿童这一怪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对策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重点讲一讲“怎样做一个合格的监护人,培养合格人才”。

1、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

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祖父母为第二监护人,外祖父母为第三监护人。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都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料,在法律上承担了第一监护人的责任,负责孩子的管理教育,维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紧密配合。家庭教育是第一所学校,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儿童少年时期所受的家庭教育,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而且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最关键。最基础的教育,千万不可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讲,孩子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发展、和谐、美满、兴旺和富裕。同时,对一个地区的平安、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

首先要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观念。家庭教育主要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庭教育的四大任务是:学会求知识,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做有利于别人的人。学会做人是四大任务的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成功的教育是学习、做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培养孩子堂堂正正的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是孩子成才的更本。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教育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坚强的意志、有健康的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培养孩子知荣辱、懂礼貌、讲诚信、有善心、有爱心。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家庭的道德教育要培养孩子坚强意志、劳动意识、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增强自学、自律、自强、自控的能力。总之,培养一个合格的人才,要使具有热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有孝敬父母和长辈的传统美德;有为他人奉献的可贵品质;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应重点抓好以下教育:

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孩子的自控能力。良好的行为习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学习和劳动习惯。儿童时期使培养这些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受益终身。

②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要从小锻炼,一般在15岁以前抓紧意志锻炼,错过了最佳时期孩子就会养成懒惰、怕吃苦、怕困难,变成意志懦弱的人。

③诚信教育。诚信就是守信用,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修养品行,成就事业的根本大事。要使孩子成为言行一致的人,家长要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诚实就是不说谎话,答应了的一定要做到,不欺骗别人。教育孩子有错及时改正,放学后按时回家,努力完成家庭作业,捡到东西上交,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随时注意不损害别人的利益。

④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家长要引导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孩子在11、12岁—18岁之间,性生理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家长要正确管教。特别是女孩月经初期,家长要讲清楚这是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不要恐慌。

3、要有正确的儿童观念,明确责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儿童是自己家庭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兴旺的力量,是富国强兵的生力军。掌握科学的方法去教育他们,是能够成为合格人才的。

监护人的责任是教育、保护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儿童监护人”。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掌握三个基本观点:①孩子是人;②孩子是终将走向社会独立的人;③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

监护人在管理孩子中注意克服以下几点:

①对孩子溺爱,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在校学生只看分数,不看做人。②批评指责多,说服鼓励少,粗暴、打骂、缺少感情沟通。③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指责他的父母,放任自流,不敢管,管不了。

孩子是人,监护人要平等对待孩子,要善于了解他、尊重他、理解他、信任他。家长要放下“长者”的架子,与孩子交朋友,走进他的心灵,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进行正确引导。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当面指责他“笨”,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指责他。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表扬促使孩子不断进步。

监护人要当好身教重于言教的表率。言教就是正面的说服教育,身教就是以行动表现出来,用行动教育比语言教育的效果更好,更直观。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监护人首先做到。要孩子不能做的事,监护人带头遵守。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孩子的人格发展,直接受家长的人格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言行是孩子的活教材。家长的人格形象是通过潜移默化、暗示、感染、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问题父母”管教的孩子,一般会转向“问题少年”。父母爱胡作非为,孩子同样胡作非为。这就是俗话说的“屋檐水点点滴滴”。

当监护人要在“看、问、听、教”四个字上下功夫。看就是观察。经常观察孩子的行为动态是否正常,问就是了解情况。定时不定时到学校了解情况。听就是通过语言收集信息。随时注意收集来自各方情况反映。教就是坚持正面的说理教育,不要打骂。正面教育,指出优点、缺点,提合理要求,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鼓励。孩子处于发育过程中,表现会出现反复,教育要有耐心。

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除了平时负责孩子日常教育和管理,还要与孩子的父母、学校的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孩子与父母的感情超过其他代理监护人,让其父母经常同孩子进行沟通的管教效果会更好。经常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联系、互通情况、互相配合,使孩子感到不孤单,学习有信心,困难有人帮,激励孩子正视生活,勇于进取,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合格人才。

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民法通则》的法律规定,认真履行监护人责任,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作一个合格的家长。

留守儿童现状及学校教育措施

主讲:陈隆平2010.11.18

留守儿童又叫空巢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臵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据团中央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而随着新农村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

一、主要问题: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来照管孩子的一切。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留守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留守儿童群体中,大多数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较好。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二)、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

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欠佳。在家里,他们不讲个人卫生,早上不洗脸漱口,晚上串门看电视;在学校,他们的学习没有计划,没有兴趣,拖交或不交家庭作业现象严重,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有抽烟、赌博、打架、酗酒的,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却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三)、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的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理边逐渐形成了儿童的“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与艰苦奋斗的观念,缺乏人情味,也缺乏正确的人生志向。

(四)、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措施: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监护不到位,家庭教育不得力有很大的关系。留守儿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政府部门也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关心,但作为教育主要阵地的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

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的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到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让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开展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在农村不仅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它监护人,即便是孩子的父母也同样缺乏监护知识和教育的基本理念。由学校在外出人员较集中的地区组织针对“代理父母”和监护人的培训,有利于问题的缓解。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我们大家不断的探索,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来解决。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我希望不只学校来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需要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来解决留守儿童这个当前社会问题。

学校应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主讲:李朝坤 2010.12.6

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作为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如何搞好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教育呢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万事大吉、不闻不问了,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鞭策与开导。有的

孩子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规守纪,调皮捣蛋;在社会寻衅滋事,小偷小摸。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与家长互换信息,掌握留守学生的第一手资料,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学校对留守儿童中的“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落实责任,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工作,帮助留守儿童疏通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弥补家庭亲情缺失,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让问题儿童也能享受“家”的温暖与幸福。

二、倾注情感,多交流。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我不要新衣服,我要爸爸妈妈”“ 我想与你说说话”……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教师要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尽量抽出时间与他们谈心,充分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他们的忧虑,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最大帮助与鼓励。让他们走出情感阴影,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三、利用活动,多鼓励。大部分留守学生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教师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学校应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打字”比赛、留守孩子的生日party,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的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瞅准机会。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孩子”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学生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学生。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留守娃。部分留守学生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教师要珍视留守学生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在许多地方已出现了“代理家长”“知心爸爸”“知心妈妈”。我相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真诚去面对,用爱心去感受,留守儿童也一样会拥有花样年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主讲:陈隆平2010.12.13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思考

1、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正处在身体发育、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教育不当,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若是由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抚养教育,由于他们没有文化,不懂什么知识,只是一味的溺爱,要什么,拿什么,买什么,孩子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长大后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决不做第二,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道怎样应对了。若是托亲戚朋友照看,普遍认为不便经常过问或严格管教,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只要过得去就行了,于是孩子在家一套,在外一套,往往口是心非,长大后孩子的诚信可能就有问题。而在学校寄宿的学生,教师和生活管理员也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对每个学生的关注也十分有限,无法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表现,有些不良的习惯就有可能产生。如果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这种状况下,极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就会产生消极变化,容易产生越轨行为,严重时有可能参与违法乱纪活动,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2、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监督的失控,加上留守儿童普遍年龄较小,好奇心强,自护意识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如果文化和治安环境不良,就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引诱和侵害,这样导致其发生危险的几率明显增大。还有的经常、长期的上网、玩游戏等,甚至还有可能用父母给他们的生活费去上网、玩游戏,那么他们正常的一日三餐就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营养不良,就会导致健康受损,影响他们正常的生长发育。

3、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缺少亲情,亲子关系严重缺乏,渴求亲情,心理健康堪忧。与父母缺乏交流与沟通,其他监护人代替不了父母应该承担的完整的监护职责,遇到成功、失败、快乐、挫折时,找不到对象倾诉、发泄,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形成孤僻的性格,有时还容易走极端,离家出走或走向自残、自杀等。

4、学习成绩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如果是由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抚养教育,他们往往大多是文盲,不知道怎样辅导,希望全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如果是在亲戚朋友家,别人也有忙不完的事要做,哪还有心来辅导。如果双亲有一人在家的话也要承担全家繁重的劳务,往往也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学校教师也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单独的辅导,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下滑,以至跟不上,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留守儿童家长外出打工,往往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赚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日后好出人头地。可是往往事与愿违,有的孩子看到父母没有文化一样的打工挣钱,看到社会上没有本事的混混一样的过得好,于是往往产生厌学情绪,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滋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对学习再也没有兴趣了,总想早点出去打工挣钱。

5、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在父母走后,都交给了别人监管,但是其委托的人如长辈、亲戚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精力等多方面的原因,无法有效地对孩子进行监管。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尽到监护责任了。只要送到学校就是教师的责任了。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等教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认为没有人管了,就自由自在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于是有时邀约三五个人或上网、玩游戏,或下河洗澡,或打牌喝酒,甚至还打架斗殴,养成不良的习惯。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问题,某一个单方面是不能解决这一问题的,应该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如果解决不好,将会耽误一代人的前程,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

一个完整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儿童的行为习惯、生活知识、道德规范是从大人的言行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外出务工家长尽量不要双双外出,实在无法克服,要双双外出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把孩子带到自己打工的地方,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学习、成长。如果不行,在外出打工前,一定要认真考虑将孩子委托给什么人监护,看有没有监护的能力,像文化水平、身体状况、经济条件、思想品德等都是重要的条件,如不妥善考虑,一旦出现了问题,那就后悔莫及,遗憾终生了。在外出打工期间,要健全亲子关系,要经常与孩子取得联系,进行沟通,通过书信、电话等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满足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不感到孤独,能够健康地成长。要提高沟通频率,同时注意沟通内容不仅谈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厚爱。父母甚至还可以把自己的打工经历通过适当的方式告诉孩子,让孩子了解打工生活的艰难,养成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孩子刻苦学习的动力,将来好用学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是学习知识的主渠道。但学校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应该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合力。学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留守儿童档案,随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扎扎实实搞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给孩子基本的必要的科学知识外,还要教会他们怎样注意自身的安全,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还应该与留守儿童多亲近、多交流、多沟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表现。通过学校关工委等开展一系列关心留守儿童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对他们的关爱,用友情、师生情来弥补父母给他们缺失的亲情,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要加强家校联系,可以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对儿童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要加以肯定,对存在的问题也不隐瞒,让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3、社会环境方面:

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乏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更容易被周围不良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像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对孩子有极大的诱惑,孩子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学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重拳打击黑网吧等不良文化场所,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4、政府方面:

“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政府要制定留守儿童教育的一系列制度,要奖惩逗硬,纳入目标考核。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解决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非法营运车辆的治理等相关问题,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还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实行“代理家长制”,为外出打工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短期内应该不会消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他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他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通力合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还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用爱心、真心、耐心去关心、帮助、教育他们,还需要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学会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学会独立生活,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让他们在爱的天空里自由翱翔,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教师培训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5篇

    浅谈教师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就是关注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前途和未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黎月香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江口镇实验小学 电话:*** 电子邮箱:lyx6362@163.com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

    浅谈教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5篇

    浅谈教师如何教育留守儿童 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

    浅谈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教师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一、加强管理,多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娇惯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吃饱了、穿暖了,就......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门庄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特制定本计划。一、工作目标通过对留守儿童问......

    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为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学习生活环境,我校按照留守儿童之家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我校从实际......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在这个寒冷的二月,我参加了“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内容摘要】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尤其以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最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