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何上好一堂作文课
作者:邓丽群
提起作文,学生抓耳,教师挠腮,学生愁的是“写什么呀?怎么写?”教师忧的是“怎么教哇?”一节作文课下来,看看老师的教学,墨守成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泛泛指导,重点不突出,缺乏指向性,连自己都觉得机械、呆板;翻翻学生的作文,倘若写人千篇一律地“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画出来也是千人一面,原因在哪里呢?我想:关键还 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设计好习作指导课。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
一、教会学生选择、吸收素材。
走近小学生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学生作文,空洞乏味、雷同文章占很大的比例,真正能写出好文章的并不多。其实,要想写出好文章,除了学好基本知识外,还在于选择作文的素材,而作文的素材就是源于现实生活。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接触的事物都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少同学一提笔写作文,就感到头脑空空,什么也写不出来。他们没有办法从自己接触过的很多事物中选择一个来写。那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帮助学生拓展思路。有一次我布置一篇自己命题的作文,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事物来写。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写在学校和朋友玩游戏,作文的选材面很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可写的事物很多,面也很宽,动物,植物可以写,玩具用品可以写,建筑也可以写„„但是,由于同学们的思维没有放宽,所以选的事物受到局限。因此,写出来的文章内容十分贫乏。其次所选内容要有学生的真情实感。写动物,植物,写器物,建筑物,写一件平凡的事物,都能表现作者的情感,看见朋友,同学送的纪念品,会引起对朋友,同学的思念。要让学生学会选择一些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丰富新鲜、积极思想的事物,也就是说选择一些能够写得深的事物来写。最后要选熟悉的事物。我们身边的事物很多,但不是每一事物,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么在选择时就要选择平时了解得清楚的事物来写。比如生活在农村的同学对庄稼很熟悉,不少人也干过农活,那么写辣椒,柑橘的形态、色彩、以及生长就能得心应手,而城里的同学写立交桥,高层建筑,比较容易。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让学生学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选择作文素材,小 学生也能写出好文章。
二、作文指导由“扶”到“放”
有了生活素材,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化对素材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其中的指导与其他语文训练一样要经历一段由“扶”到“放”的过程,并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1、问题导向明确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问题”导向使目标明确。如在中年级观察一处景物的作文训练中,我组织了学生在学校中重点观察了“大花坛”,要求带着以下问题进行观察:“大花坛”在学校什么地方?花坛里有什么?最显眼的是哪一处?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这些问题是学生进行“看”的目标,目标的明确避免了学生观察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重点和顺序,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找答案,边观察边思考,直到 问题弄清为止。
2、读与写相结合。
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
3、练笔循序渐进
在练笔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审题、选材、表达诸方面应进行周全的考虑,分步让学生深入体会。如在一次关于爸爸的作文训练中,我采用了多步选择的方法。第一步:在生活日记中寻找关于爸爸的事例。第二步:采用以说为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各自爸爸特点的词语,有些词语不太准确,但经过老师筛选后,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第三步:选择能反映爸爸特点的事例。第四步:学生练笔,选出一篇代表性习作评点。第五步:讲解“下水文”,学 生将自己习作选择性修改。
三、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在教学生作文前,我们就必须把“教做人”放在首位。要明确,作文不是目的,作文只是一种形式或手段,目的在于通过作文训练,使学生从中去发现、挖掘、领悟做人的准则,从思想上得到净化,心灵上得到熏陶,情感上得到感染,从而提高对做人与作文的认识。避免片面地追求作文的词藻华丽与形式新奇,把作文训练落到实处,把做人的道理体现在作文训练 之中。只有我们教师提高了对作文与做人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不断的作文训练中 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教师上一节作文课,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在作文指导课上使学生获得作文的技巧与方法,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作文指导课的上法,若想到什么就上什么,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使上了一节作文课,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成绩,提 高学生作文能力及水平,教者必须在作文指导课上下功夫。
第二篇:浅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课
浅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讲评课
孙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重点,但同时也是一个弱项,所以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课,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所收获,便成了困扰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写,但作为老师的任务却只有在讲评中才能发挥。所以学生也只有讲评之后才能明确认识自己写作中的优缺点,在实践中提升作文水平,同时清楚的了解下次写作的努力方向,从而步步为赢。可见讲评课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老师怎么去上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
作文讲评是针对全班作文中的共性问题,带有比较广泛的普遍性。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想解决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在评改过程中就要认真负责,做好细致的记录。讲评前,对记录的问题要精心分类整理。作文讲评课不能没有教案准备,至少得有较充分的备课笔记。教师态度端正了,严肃了,思路和步骤清晰了,克服了随想随说的松弛现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老师肯定认真的看过我们的作文,这堂课我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要发扬课堂民主。作文讲评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同时又主要讲存在的问题,学生心理容易进入抑制状态,情绪容易趋向低沉。如果再加上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可以想象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因此,发扬民主,发挥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评活动中来,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这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善于把严肃的理性问题讲得轻松一些,把尖锐的问题讲得诙谐一些,寓教于乐,以营造宽松的讲评氛围,力求师生互动。幽默是人生的智慧,是沟通的桥梁,教育者的幽默机智可以春风化雨,事半功倍。
再者,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一,可以采用综合讲评。第二,重点讲评。第三,对比讲评。第四,典型讲评
案例分析
分为四大板块 榜上有名
师:自然有同学榜上无名,有些失落。不要紧,下次讲评作文可能你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写的很不错,但也没有上榜,没关系,下次或
许就会榜上有名。
师:大家猜测一下,哪个同学将获得奥斯卡奖? 师:有请杜以婷同学登台亮相,朗读自己的作文。(读作文略)
师:同学们听到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老师先问杜以婷同学三个问题:第一,你是怎么构思的?
生:我觉得,父母给我的回忆是最温馨的。
师:那么父母可写的事情很多,为什么选取这件事?
生:我觉得这些细节很关键,平凡的事情才最温馨,只有平常的才是最感人的。师:第二个问题:现在看这篇文章,你最得意的是哪些?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生:其实我觉得在一些细节上比较好,比如像我说母亲和父亲去商店买衣服的时候牵手。虽然只是带过,我还是觉得很温馨。还有,我在第二段写不知道父母是怎么认识的,他们早已经过了浪漫,但可以看到爱情 的影子,这一段比较好。片段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最打动你?(大家议论纷纷)
师:还有两句话我觉得特别好:“在走进和走出商店的时候他们一直是牵着手的,而我只是静静地跟着他们,感受着这样一种特别的温馨,就连身边的事物都因为父母的恩爱而变成暖色调了。”还有:“几句简单不过的话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听起来歌谣般的柔和。”
师:第三个问题: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还可以改一改?
生:我想可能是去商店卖东西,这一段描写的比较粗略,还可以细腻一些。师:非常好,谢谢杜以婷同学带来了一缕温馨。写作文,不但可以写有意义的事,也可以写有意思的事情。同学们只习惯于叙述,而不善于描写,叙述只是一种简单的交代。太阳升起,这是叙述;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这是描写。佳作亮相
同学之间传阅优秀作品 出谋划策
师:这篇作文是有代表性的。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是可取的,值得赞赏的?想好了再说。
生1:他的叙述顺序比较好,比较清晰。
生2: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在火车上那一节很不错,虽然语法有问题,气氛还是表现出来了。
生3:我觉得他在写作中流露了真情实感,只是没有表述出来。
师:我正想说这一点,这篇文章感情很真挚。你看最后一句话温馨又紧扣题目,而且描写了场面以及欢乐的气氛。他哪地方还写得不太好?或者说同学们还有什么建议?
生4:我觉得他的文章详略不当,车上可以稍微略写一些。生5:“怂恿”,这个词好像不太好。
师: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同学们,我们是在给这个同学提意见,也是在给自己提问题。也要想想,我们有没有这个毛病。
第三篇:怎样上好小学生第一堂作文课
怎样上好小学生第一堂作文课
美兴小学边学芝
俗话说:武无第二”,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无第一,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作文,必须上好第一堂作文课,让学生在第一堂课上就对作文产生兴趣。今天我就从我的教学体验中谈谈怎样来上好第一堂作文课。
(一)让作文在学生心中简单化
很多同学认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觉得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第一次上作文课的孩子,大多数是小学二、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心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紧张,有的高兴,还有的孩子说自己没有心情。那么我们就要充分了解到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孩子们从心交流。为什么紧张?为什么高兴?又为什么没有心情?让他们用语言表诉出来,彻底消除他们的紧张感,让同学们没心情来有心情走!
同学们年纪小,生活经历单纯,可写的东西也就比较少,在加上是第一次真正的拿起笔来写东西,不免有些紧张、害怕。同学们在第一堂课上一定会问老师,什么是作文?老师要尽量把作文的概念简单化。目睹、心想`,用笔来说出你想说的话,“耳闻、这就是作文。”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深谙此道。在亦婷读幼儿园时,她就训练女儿每天“发布新闻”讲述幼儿园里发生的各种事情。通过经常练习,小亦婷变得爱看,爱想,爱说了。毋庸讳言,这个过程漫长而艰涩。当孩子从生活中取材,并让他为之感动时,他们才能说好,将来也才能写好,所以第一堂课,我们别让作文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让学生们从现在开始,从“大胆、简单的说”开始!
(二)作文的两把金钥匙
知道了什么是作文,然后就应该写作文了!作文不是单纯的说,尽管老师说„你怎么想就怎么写‟,可是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写作与说话有所不同,我们与人说话的时候,一边想一边就说出来了,即使不识字的人,也没有多少交流的困难,因为运用的是口头语言。而写作文,是用笔写你想说 的话,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的语言。这对初次走进作文王国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件难事,所以在第一堂课上,我送给了学生两把开启作文之门的金钥匙:一把是抓特点、另一把是慢慢写。
特点,简单的说,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通过比较,比出与众不同、不一样的地方。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找特点。比如我们在写大象的时候,没有同学说
一对耳朵……”同学都要抓住大象的特点“柱子一“大象有四条腿,样的腿、蒲扇似的耳朵”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生动。同学们知道了什么叫特点以后,也就走进了作文王国的第一步。慢慢写,不是让学生写的很慢,而是让学生多多的想,具体的写。比如,我们写大象的耳朵,我们怎样把大象的耳朵描写全、描写细、让没见过大象的人,看了你写的话之后,就知道它长什么样呢?这
就需要慢慢写,有的同学说“大象有一对大大的耳朵”,还有同学说“大象有一对大大的像一个蒲扇似的耳朵”,有的同学甚至写了大象走起路来耳朵“呼扇呼扇”的,这样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慢慢写的要领,在慢慢写的同时又抓住了特点。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孩子最初学习写作的时候,没有灰心丧气的,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学习的。我们一定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趣,一篇作文不行,下一篇……,虽然孩子会有缺点,但是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从优点之处激发写作的兴趣,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要在第一堂作文课上把孩子写作的火种燃起来,来上课必须要有收获,先学习写作技巧,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慢慢来,作文是个慢工夫,要用稳火慢炖。
怎样上好第一堂第一堂课会影响到孩子以后对作文的态度,作文课是每个作文教师的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四篇:怎么上好作文课
课外阅读评价
学好语文的窍门是什么?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简言之,多读,多写。《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重视了课外阅读的问题,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新课标要求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见,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丰富积累,培养语感,提升阅读、习作能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是我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而又不挫伤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是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我尝试了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1.定期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两周一次),先由学生在课外阅读小组中交流自己近期阅读的名著或主题书,再轮流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小组长对组员课外阅读的书刊进行记录,教师对学生班级交流中的情况进行记录
2.制作课外阅读记录卡,由学生自己登记一段时间来(一个月登记一次)课外阅读的情况,由家长签字并附上意见。3.举行“读书笔记”的交流和展览活动。
4.采用小组推荐和班级考核(由学生代表组成班级课外阅读考核小组)的办法,定期(两个月)评选班级“读书之星”。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读书竞赛活动。教师根据以上诸方面的综合情况,基本上可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较为准确的评定。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我每天利用课前3分钟开展“我读了„„”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天一点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既交流了收获,开阔视野,又锻炼说话能力。
我还定期开展一些办读书手抄报、读书板报,开展读书竞赛,开展 “我知道的科学”、“我知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趣事话你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2.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教师应重视家校间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可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打发时光。书应该在家中无所不在。父母与其规定孩子每天应花多少时间看书,还不如关心孩子们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告诉你故事讲到哪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成就感。不要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该去看书,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书与电视是个矛盾,也不要奖励看完书的孩子,应让阅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喜爱的事,让知识的海洋常常跳跃着他们因阅读有所收获的欢快的浪花,只要持之以恒,小溪终将能汇成海洋。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采用星级评价的方式,用星的数量来表示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评选“读书之星”,还可以将成长记录袋评价运用到了课外阅读评价中。
今后,我将继续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常态评价方面探索下去,以更好地发挥“评价”在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怎么上好作文课
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学作文更难,这是比较普遍的问题,怎么上好作文课。原因在学生无材料可写,老师则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教更能提高作文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开展作文教学:
一、范文引路,读写结合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在教学中,我注意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完成对篇章的分析,将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落实到实处。通过阅读训练让学生领悟“怎么写”的方法,然后将学生在阅读中学得的语言规律和写作知识用到习作中,这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已。实际操作中,我还以课文为载体,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点进行片段练习的迁移,然后在作文中拓展。
二、注重观察,发挥想象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那些平时不留心的事物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将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契机,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引发学生作文动机,激发创造欲。具体做法是:一是通过学生看图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一幅图时,就能想象出图中的背景、人物、动作、心理、故事情节。二是把看图作文的观察方式引向社会、自然,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的真善美丑。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情动于衷而发乎其外,写出的作文才既有生活内容,又有真情实感,做到情文并茂。
三、快速作文,当堂完成
作文课中,我对学生习作首先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学生明确目标和方法后,就规定学生完成的时间,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这种强化训练,切断了一切不必要的外界干扰,情绪、意志、活动内容融为一体,转化为内部动机和能力,文章一气呵成。这样不仅作文质量高,还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教师批改,发挥主体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指导学生写作的同时,我进行多元批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作文也因此更加精彩。
1.学生自改,激励积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虽然我们反复强调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大,能学以致用的就更不多。追其缘由,主要是学生没有认识和真正感受到积累词汇对他们作文所带来的帮助。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影响行为。”针对这一点,我一改“学生写老师改”的传统批改模式,在写作时,让学生用红笔圈划出自己作文中用得好的词句,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由自己打“积累分”。一个好词的运用加1分,一个好句的出现规定加2分。这样做,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稍一努力他们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高了,一股“积累竞争风”在班上形成了。
2.同学互改,取长补短。让同学们互相修改也是一种很好的修改方法。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适当提出批改要求,循序渐进,让学生或在小组内进行互换,或以组为单位与其他合作小组交换。这样相互交换的批改模式刺激了学生思考,令学生有被“确认”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被认同和赞赏的感受会转化成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写好作文。
3.教师评改,促进发展。一篇文章,经历了以上两个环节的批改后,学生对作文的要求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老师再进行整体评议,就能事半功倍了。在评改过程中,我不仅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言语评价,而且还画上一个大拇指或几颗星。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形式可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肯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成者方术也。”只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想、去做,并指导他们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想、如何做,这样不断观察,不断积累,作文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 修改能力是写作的基本能力之一,常言道“文不厌百回改”,作文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然而当前,许多中学生写作文要么是一遍完成,不加修改,要么根本就不会修改。长此以往,形成了作文质量难以上台阶的局面。
笔者认为:修改作文,仅仅靠教师的集中批阅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师传统的精批细改,只是把老师的理念强加在学生作文里,学生缺乏自主的感受和认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造成学生厌写、厌改,甚至有些同学作文本发下去以后,连批语看也不看就束之高阁了,这样,教师的修改就失去了它的指导作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所以教师必须利用作文修改课引领学生自己进行作文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那么该如何上好作文修改课呢?
一是对作文修改课教师要有学期或学年的计划,并能长期坚持。因为作文修改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节课两节课就教会学生全部。谁都知道,一篇作文包含的要素很多,标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立意是否深刻、构思是否合理、中心是否集中、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晰,况且每个要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或整个教研组制定长期计划,统一协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是一堂作文修改课最好只选取一个重点。在一节课内作文修改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有的放失。教师一定要先浏览学生作文,了解作文初稿情况,根据训练重点和普遍问题确定重点指导评改的方面。
三是围绕重点选好例文。最好是本班学生的几篇习作,它的优缺点极具代表性、针对性。比如我本周作文修改课的重点是“如何做到中心集中”,作文练习是“金钱,我们共同面对的话题”,我选取了本班学生的五篇作文,分别是《钱》、《金钱和财富》、《钱的诉说》、《一张假币》、《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前三篇作文,一会儿写钱的发展,一会儿写“我”对钱的渴望,一会儿又写生命就是金钱、知识就是金钱,一会又写有些人为了钱而失去人格和理智,一会儿又写中学生要节俭。我把原文完完全全地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自己去读,许多学生感到读了之后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时我就顺势讲作文为什么要中心集中,怎样才能使中心集中,并让学生对这三篇文章进行修改,不仅这三个学生受到了启发,而且也教育了其他学生。最后我又展示了后两篇作文,一篇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一篇是写钱币的发展历史的说明文,由于它们选取的角度小,写起来顺手,中心也很集中清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这样的榜样就在他们中间,更能激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选材角度小能使文章中心集中”这一写作方法和技巧。
四是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一)同桌互评,这只限于简单问题的修改,例如标点符号的用法、格式,错别字等。大多同学在作文中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一“逗”到底,甚至一篇文章中没有一个标点。有的不注意标点符号运用的格式,在每行开头的第一格用句号、逗号、顿号等标点,这些问题较简单,让每个学生批改,是能完成任务的,同时也通过“挑别人的刺”,意识到了自己下次写作文可要注意的问题。(二)小组共评。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作文,课堂上把学生按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为一组,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修改一两篇作文。在修改过程中,每个人都要进行阅读,然后发表见解。如遇到自己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改,并征求作者意见。对有争执的问题,老师要给予点拨解决。这样,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特别是让后进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自己的力量;既发挥了群体的作用,又调动了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自改的能力。(三)示范修改。教师展示四五份作文,示范性地全班集中批阅,然后再让学生批阅其他作文。
值的注意的是课堂作文修改,尽量不要让学生批改自己的作文,因为自己作文存在的毛病不一定自己能发现得了,自己的思维定势也限制了自己不一定能改得更好。
五是要及时总结批改成果。无论是同桌互评还是小组共评,都要及时挑选出优秀作文,老师点评,以巩固强化训练内容。同时及时纠正学生在批阅中的错误地方,由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狭窄、技能有限,可能会把较好的原作改得面目全非,可能会把正确的句子改得成了病句,甚至改变原文好的立意。更有些态度不端的同学可能会在原作上胡写乱画,引起原作者的不满。总结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修改者、原作者之间共同讨论的过程,更是教师深入实际的指导过程。
最后,笔者希望真正能扭转对于作文修改课的一些偏差认识。过去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写”,宁可花两课时让学生写,也不愿花两课让学生改,课堂写作文天经地义,课堂改作文就有点“奢侈”,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再者不能认为批改作文是老师天经地义的责任,让学生修改作文是老师偷懒、责任心不强。我还是要说,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过程是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积累、自我表达、自我完善的一个有效平台。也只有在课堂上教会了学生作文修改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作文修改的意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修改,那时,也许才真正会“事半功倍”、“教是为了不教”呢。
第五篇:如何上好作文课
如何上好作文课
孙小华
要做好一件事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以后的中生活中能很好的运用语言与人交流,而写作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书面表达的方式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如何生动的记述一件事,如何充分的表达一种情感,如何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如何清楚的描述一件事物。这个目的不仅教师明白也要让学生明白,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今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当我们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知识就有了生命力。
所以我认为教好作文的第一关健就是写作的动力,即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的学生爱写作的很少,甚至很多人谈作文而色变。我思考过其中的原因:
第一,学生的写作不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而只是把写作文当成完成作业。我们的写作教学模式一般是在作文课上给出一个题目,然后教师指导写作方法,然后当堂完成,这样学生的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搜肠刮肚,胡编乱造。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兴味作文。
我到一些作文辅导班听过课,他们有一种课堂模式就很好,老师先带领学生玩游戏,比如击鼓传花,要求学生在游戏中仔细观察,游
1戏后把游戏过程写下来,并且交给学生如何描写细节,如何描写人物表情、心理,很快学生就完成了作文,并且度过了一节愉快的作文课。再比如下面这节作文课: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
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2、分析:在同学们写的句子中你认为哪一句写的最好?原因
是?第二句比第一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增加了哪些内容?
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都认为第二句好。第二句不仅写出了硬币从哪儿掉下来,更写出了老师的手,硬币掉到地上的响声,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硬币的姿态,写出了情感。
3、教师点拨:我们在课堂上要会听课:伸开耳朵去细心的听,睁大眼睛去仔细的看,张开嘴巴去详细的说,用心去细细的想,让后用笔去写写、记记——你看看你变的“聪”明了。在前面的学习讨论中,逐步扩充,最终使句子完整、生动、形象,我们不妨给它取名“步步追问”。用这个方法可以把内容写的具体一些。但是同学们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事情,能不能每件事情都要去演示,都要去追问,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有些事情我们不能去演示,只能通过联想和想象去解决,使情节更合理,我们不妨叫它“想象延伸”。如“绿色”、王羲之“之”字写法、“台阶”你可以想到什么?
这个小片段练习也是很有效的。另外我们的作文可以采用提前布臵的方法,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也可以解决无源之水的问题。再或者自由命题,让学生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都是激发写作兴趣的方法。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随手写下的日记往往比作文更动人。除此之外,我也尝试过在初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自己的作品集,设计好名字封面,然后把中学三年的作品收入其中,学生很珍视自己的第一本作品集,会努力完成好每篇文章。再有就是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多鼓励,帮学生克服作文难的心理。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的“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激励
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其次,学生们缺少写作技巧。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教给学生怎么写应该是一个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在入学之初就定好初中三年的作文指导计划,从作文的选材到表达方式的运用,从拟题到开头再到结尾,从外貌描写到动作描写到心理描写,从记叙文写作到议论文再到说明文写作,形成一本系统的教材,这样有计划的进行,三年后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至于教学素材不必我们自己去编写,利用好网络资源,我们只需把材料系统化。我希望能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发挥大家的集体智慧,编写成我们二中的作文教材,这将是十分有利于教学的一部资源。正如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当然,我认为作文指导不是给学生一个固定的写作框架,最近经常见一些套用模式的作文教学方法,虽然这样的方法行之有效,能很快提高一些学生的作文分数,但这样会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路,我们教会了应试作文却让学生不会了写作,这一点我想大家一定各有见解,但我个人认为写作是一种质朴而真挚的表达,是言为心声,教会学生写作比教会学生应试更重要。
另外一点关于作文指导的想法就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课堂形式用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用的方法需要多研究,一节课以阅读为主,最后练笔拓展是一种方式;以写作为目的,写作前的阅读赏析是为了给写作以示范是另外一种形式。比如我们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我们把教学目标定为教会学生学会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文章,那么课文的教学就是为写作做铺垫,教学方法与传统方法肯定不同。
在学生有了兴趣、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再去重视作文的生成过程。以前,常见到学生作文时,一动笔就落在了作文本上,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碰到天黑就住店。作文写成后,连读第二遍的习惯都没有,更不用说用心修改了。导致的结果是,老师爬弯了腰,学生放下了心,作文下发后,学生只看等级与评语,再无别感。更有学生为了应付上交,常常剽窃.转抄他人作文。为此,老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跟踪,让学生写成腹稿后,反复阅读,认真推敲,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再定稿。而且我倡导二次写作甚至三次、四次写作,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另外我们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读、勤练是作文的根本,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练笔是必然的途径,国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幸福路小学的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全校的读书课,学校倡导每天读书一小时,学校半小时,早晨到校十分钟,中午到校十分钟,晚上作业后十分钟,不知道我们学校是不是能创造这样的读书机会。鼓励学生写日记或者周记,开卷有益,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最后说说我们自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指导学生写作,首先我们自己要知道怎么写,要能写,要有真实的写作的感受,以前我常怪学生笨,觉得这样一个题目有什么难的?可当我自己也拿出作文本,和学生一起坐在课堂上同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四十分钟,六百字,完整而生动的表达很不容易。才知道了学生的困难在哪。而
当我在讲评作文的时候先拿出自己的作文的时候学生给予的有敬佩的掌声也有感动的掌声,这时候作文课是师生共同的作文课,我们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臵讨论作文要怎样写好。
一直以来有个困扰我的问题:学生的作文如何批改?全批全改任务太重,不批不改难有提高,如何解决,希望大家多多指导。
以上是我对这些年作文教学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许多认识可能不足或者不对,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