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2019-05-14 11: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篇: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4分)1.哲学力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 A.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C.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D.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2.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还是抗洪斗争中,都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力量。下列观点中,对人的精神力量的错误认识是

A.人的精神力量总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 B.精神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物质 C.在物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精神才能起作 D.精神力量不能改变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

3.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人类社会的变化与进步 B.生物从旧物种转化为新物种 C.一切宏观物体的位置移动和转动 D.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4.“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可以有所不同。”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原则是 A.矛盾特殊性 B.按客观规律办事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两点论两分法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识,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C.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活动,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D.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是 A.人生价值的标准

B.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特征 C.我们的共同理想 D.反对有个人利益的表现

8.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正确理解应当是 A.个人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社会理想 B.正确的个人理想就是社会理想

C.个人理想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表现,社会理想是集体主义的表现 D.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应服从社会理想

9.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所有制基础不同 B.资源配置方式不同 C.生产目的不同 D.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

10.“商品是一个天生的平等派”,其主要含义是 A.商品平等地满足人个:的需要 B.同样的商品,它们的价值量是相同的 C.商品的价值量都由货币来衡量 D.商品的买卖是自由的、公平的

1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就是 A.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B.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C.现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12.1992年总结性的理论概括,A.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一实现温饱;二达到小康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3.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形式归根到底要根据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来确定

B.各个地方,各个产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际要求来确定

14.党的十五大指出,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要坚持把_______结合起来。A.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C.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D.允许鼓励先富和调节过高收入

15.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①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价格由市场决定 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④促进效率、体现公平的分配制度 ⑤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 A.① ② B.② ③ C.③ ④ D.④ ⑤

16.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是 A.完善宏现调控体系 B.大力加强第一产业 C.调整提高第二产业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7.当代世界国家间经济联系日益广泛和密切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日趋形成 B.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

C.许多国家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为基本战略 D.交通通讯事业的迅速发展

18.同一种国家性质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国家管理形式,这是由于 A.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B.国家人口数量与领土面积不同

C.历史特点、传统习惯、社会阶级力量对比关系及发展状况不同 D.种族、民族、宗教不同

19.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最根本的问题是 A.是否真正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B.谁在实际上掌握国家政权 C.国家领导人是否通过普选产生 D.民主是否有法律制度的保障

20.我国仍存在民族问题,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 A.实现民族平等 B.加强民族团结

C.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1993年3月21日,全国“三讲” A.讲政治、讲纪律、讲科学 B.讲立场、讲原则、讲团结 C.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D.讲廉政、讲政治、讲斗气

22.1999年3月23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发布命令,决定对南斯拉夫联盟进行大规模空中打击。中国政府呼吁立即停止空中打击,重回到 A.和平统一的轨道上来 B.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 C.联合国做出决策的轨道上来 D.又大国首脑商定决策的轨道上来

二、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 分。(每小题3分,共45分)

23.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造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已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他建筑房屋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他完成了。”这段话说明 A.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B.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意识下进行的 C.在建筑房屋意识上,意识先于物质 D.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

24.科学理论之所以能够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是因为科学理论 A.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B.是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正确认识 C.是正确反映事物的理性认识 D.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5.人和规律的关系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人在实践中要遵守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C.人可以改造规律、创造规律、消灭规律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

26.围绕“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一现象,正确的说法有 A.实物的存在发展同一定的条件相关 B.外因决定实物的发展方向

C.为桔为枳的可能性不在于事物内部 D.改造淮北环境,桔生淮北可能为桔

27.十月革命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B.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比理论更重要 C.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D.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纲领的讨论是无意义的

28.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的人生价值是美好的,这是因为

A.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做出了巨大贡献 B.自身的品德、知识和能力得到了发挥和展现 C.从社会获得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 D.个人对社会的奉献得到超值得补偿

29.国有企业的产品必须以等价交换的形式转让,这是因为国有企业 A.具有法人财产权 B.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C.实行专业化生产 D.实行股份合作制

30.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因为 A.市场具有及时、灵敏的特点和优点 B.市场能够在资源配置中脱离国家宏观调控 C.能够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D.能够通过价格传递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31.在个人收入分配问题上,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依法 A.保护合法收入 B.调节过高收入 C.取缔非法收入 D.没收非劳动收入

3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今后三、五年的目标是

A.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B.切实保障城镇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 C.使多数城乡居民过上小康生活 D.使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翻一番

33.现阶段,我国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要以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这是因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

A.不增加国家外债

B.便于直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C.可以延长还款期限,降低风险 D.有利于拓宽出口渠道,扩大出口贸易

34.任何政府 A.都具有阶级性 B.都是有少数人组成 C.都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 D.终归是少数人的政府

35.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 A.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分管一部分国家事务 C.人大和政协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D.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6.在当今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

A.民族矛盾的根源已经完全消除

B.基本路线正确,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全面胜利 C.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压迫 D.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7.1999年我国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中要着重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包括 A.稳定和加强农业 B.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C.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D.搞好金融工作

三、在下列各题的空格内填入恰当的内容。(每空1分,共8分)注:第三大题(时事政治题)省略

四、简答题。(共28分)

46.比较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的原理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相异之处。(7分)

47.企业都关心自身的利益,都优先考虑生产利润高的商品,这样会不会造成一些商品越来越多,另一

些商品越来越少的现象?运用价值规律理论加以说明。(7分)

48.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7分)

49.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是什么?(7分)

五、论述题。(共25分,要求紧扣题意,理论联系实际,条理清楚)

50. 1999年7月,中央决定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制止了一场潜伏的**。“法轮功”在哲学上,公然用唯心论和有神论对抗唯物论和无神论,李洪志宣称“真善忍”是宇宙的基本特征,是万物本源;人的意念、人的大脑思维可以产生物质。请运用所学的哲学观点批驳上述谬论。(13分)

51.1992年和1996年我国工业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示

请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两幅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国有经济比重减少是否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A 2.B 3.D 4.C 5.D 6.A 7.B 8.D 9.A 10.B 11.C 12.C 13.D 14.B 15.A 16.B 17.B 18.C 19.B 20.C 21.C 22.B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3.AB 24.BC 25.ABD 26.AD 27.AC 28.ABC 29.AB 30.ACD 31.ABC 32.ABC 33.ABD 34.ABC 35.AD 36.BCD 37.ABD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省略)

四、简答题。(共28分)

46.(7分)答案要点:

(1)两个原理的相似之处是:都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展开,都要求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3分)

(2)两个原理的相异之处是:前者是阐述同一事物诸多矛盾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形,后者是阐述一个矛盾两个侧面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形;前者要求把握好工作中的重点,后者要求把握好事物的主流。(4分)

47.(7分)答案要点:

(1)价值规律理论揭示了等价交换的客观趋势。由于价格和供需的相互影响的制约,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长期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2分)

(2)企业一般都优先考虑生产利润高的商品,这些商品的生产供应量增加,必然会引起这些商品的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反之。那些利润低的商品,由于生产供应量减少,必然会引起这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利润增加。(4分)

(3)由于以上原因,企业的投资方向是不断转换的。这样,从长期看,商品的供术大致上是趋向平衡的。(1分)48.(7分)答案要点: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2分)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3分)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解决矛盾的关键,不同质的矛盾要以不同方法去解决。(2分)

49.(7分)答案要点:

(1)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分)(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要求,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实行精兵简政。(1分)(2)按照责权一致要求,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1分)

(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1 分)(5)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应当按照实事求是的要求,固地制宜地推进改革。(2分)

五、论述题(共25分)

50.(13分)答案要点:(1)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源。“真善忍”,与人的意识分不开,把它说成万物的本源,并认为这些意念可以产生物质,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唯心论的观点。(4分)

(2)科学和实践证实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没有物质就没有生命,更谈不上意念和“真善忍”。(4分)

(3)哲学斗争与社会斗争是紧密联系的“法轮功”创立者把“真善忍”提到至高天上的地位,又把自己说成是“真善忍”的化身,其寓意在于:他创造了世界,他就应该支配世界。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没有削弱,公有制在质上占优势。(6分

第二篇:2017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导语: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为我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 B.-般和特殊的关系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D.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关系

2.运动是物质的()

A.根本属性 B.唯一特性 C.外部现象 D.内部本质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性地看问题

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

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是否承认事物的变化不仅有量的增减而且有质的变化

4.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

A.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B.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C.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 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一

5.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是()

A.内部矛盾 B.外部矛盾 C.主要矛盾 D.特殊矛盾

6.感觉、知觉、表象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活动

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D人们的精神活动、8.相对真理是指()

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

B.相对谬误

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

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

9.经济基础是指()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B.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C.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D.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

A.全部自然界

B.人口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诸要素的总和

11.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

A.不属于上层建筑

B.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C.属于特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D.属于上层建筑中没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

1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B.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13.毛x东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文章是()

A.《新民主主义论》 B.《湖南农****动考察报告》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4.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

A.八一南昌起义

B.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5.毛x东第一次公开使用“人民民主专政”概念的文章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6.毛x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文化工作的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7.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8.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关于清算减租减息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9.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20.毛x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国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21.把邓x平理论确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2.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3.邓x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问题开始的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24.我国的政体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25.我们党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计划与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D.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体制

2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B.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

29.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手段、稳定是条件、发展是目的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途径、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

30.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3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始终以()

A.经济效益为中心 B.发展速度为中心

C.扩大规模为中心 D.有计划按比例为中心

32.假象是()

A.不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 B.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C.和本质没有直接同一性的现象 D.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3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

A.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B.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产生、发展、灭亡的一对范畴

C.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内在要素和表现方式的一对范畴

D.事物在联系和发展中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34.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突破“度” B.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C.事物是否发生数量的增减 D.事物是否发生非本质的变化

35.标志着毛x东思想形成的阶段是在()

A.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 B.党的创立到土地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前期 D.土地革命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

36.毛x东思想的精髓是()

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37.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是()

A.孙中山 B.魏源 C.龚自珍 D.林则徐

38.人的本质属性在于()

A.心理特性 B.阶级本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39.我国改革的实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D.宪法和法律

二、辨析题(要求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42.“一国两制”构想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

44.简述新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45.联系实际说明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主题”。

2017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8 2A3C 4C 5C 6C 7C 8D 9D 10D

11A 12C 13D 148 15A 16A 17A 18A 19A 20C

21D 228 23A 248 258 268 27D 288 29C 30C

31A 32D 338 34A 35C 368 37D 38D 39A 40B

二、辨析题(要求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错误。

理由:(1)违背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关系,两者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和两重不同的属性,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对立的一面,因为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同一真理的不同性质。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又有统一性的一面,因为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组成部分,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或接近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要正确认识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将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而变为虚无;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将导致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教条主义,两者都是错误的。

42.正确。

理由:(1)邓x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既坚持了以社会主义为主体这一根本原则,又高度灵活地允许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一种创造性的全新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赋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2)“一国两制”构想和现实符合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状,符合内地的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祖国完全统一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充分照顾了美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

(3)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案,是正确的,是一条不伤民心和不损国力的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各自的稳定和繁荣,为各自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港、澳、台同胞与大陆人民一样共享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香港、澳门回归后的实践为两岸统一树立了典范。

三、简答题:

43.答: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不总是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一致。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一致。有的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的社会意识超越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阶段,其社会意识水平不一定先进;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或阶段,其社会意识的水平不一定落后。

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对以前思想成果的继承,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辩证地否定。

④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其中政治法律思想对其他的影响最大,哲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影响最深刻,科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影响越来越明显。

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进步。

夸大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史观;否定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历史机械论。

44.答:第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第二,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第四,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第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45.答: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里,战争与革命长期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主题。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人们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能够集中地反映当今时代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全球性战略问题却是和平与发展问题。

!①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含义。邓x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内容。”实际上,和平是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问题;发展是南北半球国家之间的经济问题。

②提出这一主题的目的。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目的是为了防止新的世界大战,为解决世界局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制止局部战争等策略。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形势仍然动荡不安,人类面临着战争威胁,因此提倡和平,争取和平的社会环境十分重要。

提出发展问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目前,发展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带全球性的、另一个战略性问题。发展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南方国家)和发达国家(北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它反映北方发达国家与南方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关系不平等问题。如果南北方的不平等关系不解决,就不能建立公平、合理、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辩证统一关系。世界和平、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和平,则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社会经济都无法发展。经济发展是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整个世界安宁提供物质保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的和平就会失去基础。

④这一主题的意义、。邓x平提出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基本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开展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正确认识这一主题,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三篇: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古今中外知识的总汇

B.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科学哲学的终极真理

2.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C.感性直观形式

D.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3.因果联系所揭示的是()

A.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B.前后相继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C.一切先后相继现象之间的关系

D.事物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的关系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5.生产力范畴反映了()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6.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杰出人物是指()

A.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B.历史上被压迫阶级的领导者

C.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D.无产阶级的领袖人物

7.关于社会发展道路曲折性问题,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人类的探索不可能总是正确无误的

B.社会进步本身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C.社会进步会遇到反动阶级的抵抗与破坏

D.社会形态更替的次序是不确定的

8.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遵义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党的八大

9.1919年五四运动时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为()

A.100万

B.200万

C.500万

D.1000万

10.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A.武装斗争

B.工人斗争

C.农民斗争

D.经济斗争

1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突出的特点是()

A.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

B.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C.没有固定的正式的组织形式

D.没有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12.解决党内矛盾和正确处理党内斗争的基本方法是()

A.从严治党

B.走群众路线

C.加强党内民主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3.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民主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14.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

A.周恩来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邓子恢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

A.十年“文化大革命”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B.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C.国情与党情的变化

D.中国人民的努力

17.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18.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

A.认清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B.认清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

C.认清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状况

D.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历史阶段

19.可持续发展强调()

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2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21.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

A.主要基础

B.主要内容

C.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D.性质

2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A.是完全一致的B.形式上是统一的C.本质上是统一的D.内容上是统一的

23.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2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实行三通

B.和平共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25.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知识分子

B.共产党

C.农民

D.解放军

26.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观点

27.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实行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28.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是在()

A.1979年

B.1982年

C.1984年

D.1985年

29.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革命

D.资产阶级

30.新中国建立初期,国内的主要矛盾仍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矛盾

3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

A.工、农、商、学、兵联盟

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农联盟

32.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是因为它()

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C.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D.肯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33.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政治运动

C.改革

D.阶级斗争

34.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

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

35.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

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_需要。

36~40为时事政治题(略)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4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必然性。

4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是什么?

45.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C2.B3.B4.B5.B6.A7.D8.C9.Bl0.All.Bl2.Dl3.Cl4.D15.Cll6.Al7.Dl8.Dl9.A20.B21.C

22.D23.C24.C’25.C26.B27.D28.B.C30.D31.B32.A33.C34.C35.D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错误。

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

(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但人们不可能事事依靠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42.错误。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豫和困惑,归根结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3)搞清楚这个问题,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深入思考的基础上,邓小平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同情决定的。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4.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是:

(1)我国对外开放是采取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地发展起来的。

现已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内地中心城市一铁路公路交通线一沿江和沿边

地带,这样一个立体交叉的开放模式。

(2)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①所谓全方位,即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②所谓多层次,即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开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主要干线沿线地带的开放;鼓励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振兴;统筹规划,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形成全国范围内多层次的对外开放。③所谓宽领域,即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

45.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因为:

(1)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以物为对象,而是主要以人为对象。它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富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而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自己的思想支配的,因而人们的主观思想状态如何,对于人的行动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导向作用。

(2)马克思主义承认在总的历史发展中物质对精神起最终的决定作用,但同时又承认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和精神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

(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民主原则和正面引导的方针,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加强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四、论述题:20分。

46.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的历

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具有客观必然性。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这样的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的。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教育科技文化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这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要经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特点决定的。我国是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低、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战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所处的新的时代特点。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发展也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第四篇: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度是

A.关节点

B.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C.质与量的统一

D.事物的根本性质

6.肯定与否定的关系是()

A.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D.支持与反对、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7.割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会导致()

A.唯心论

B.机械唯物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是()

A.将唯物论引入认识论

B.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

C.将实践引入认识论

D.将现代科学引入认识论

9.生产实践处理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社会的关系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与物质产品的关系

10.“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A.辩证法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11.阶级起源于()

A.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暴力镇压

B.劳动产品分配不均

C.社会分工不同

D.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12.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志是()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

B.人们的不同政治态度和阶级立场

C.人们占有财产的多少

D.人们是否参加体力劳动

13.上层建筑的两部分内容是

A.政治上层建筑与法律上层建筑

B.新的上层建筑与旧的上层建筑

C.政治上层建筑与意识上层建筑

D.思想上层建筑与文化上层建筑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国共合作建立

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5.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入宪法的会议是全国人大

A.八届一次会议

B.八届二次会议

C.九届一次会议

D.九届二次会议

1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科学发展观

17.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是

A.利用

B.保护

C.没收

D.限制

1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是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19.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A.和平赎买

B.国家资本主义

C.团结教育

D.公私合营

20.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自己的发展

C.四项基本原则

D.和平的国际环境

21.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人民群众

B.政府部门

C.中国共产党

D.公检法机关

22·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

A.全体劳动者所有制形式

B.社会所有制形式

C.自由人的联合体形式

D.国家所有制形式

23.计划和市场

A.是划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

B.是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C.是相互对立的 D.都是经济调节手段

24.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精简政府机构

B.实行政企分开

C.健全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

D.发展中介组织

25.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2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普选制

C.委任制

D.分权制

2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8.法制是依法治国的 A.表现和形式

B.前提和基础

C.内容和本质

D.目的和手段

2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四项基本原则

3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理想划分为两大层次,它们是()

A.集体理想和个人理想

B.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C.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D.最低理想和最高理想

3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

32.香港回归祖国是1997年

A.6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9月1日

33.澳门回归祖国是1999年()

A.9月20日

B.10月20日

C.11月20日

D.12月20日

34.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

A.组织领导

B.政治领导

C.思想领导

D.作风领导

35.我国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A.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既保护信教自由,又保护不信教自由

B.要求宗教同政治、政权分开

C.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和公共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D.使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团体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6---40题为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的时事题,此处略)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 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是否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42.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44.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45.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D 5.C

6.B 7.D 8.C 9.C 10.A

11.D 12.A 13.C14.C 15.D

16.B 17.B 18.B 19.A 20.B

21.A 22.D 23.D 24.B 25.B

26.A27.D 28.B 29.B 30.C

31.A 32.B 33.D 34.B 35.D

二、41.错误。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社会历史观的根本缺陷,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而在于怎样正确评价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唯心史观;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和对立在于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不同回答。

(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社会历史观从总体上说都是唯心史观,它们的错误不在于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而在于片面夸大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以至于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旧社会历史观从根本上说有两个缺陷:一是只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了解造成这些思想动机的根源;二是只看到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而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42.正确。.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和方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的运行模式,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它们本身都不是基本经济制度,既不姓社,也不姓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它们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它们就是资本主义的。

三、4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内在的根据和本质的因素所产生的现象。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它是由事物外在的非本质的因素所产生的现象。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即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一定要发展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前途和方向。而偶然性则不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趋势,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偶然变化,一般不会改变由必然性所决定的基本方向。

(2)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必然性总是橱于偶然性之中,它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而偶然性内部又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它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偶然的东西阿以转化为必然的东西,必然的东西失去了它存在的条件也可以转化为偶然的东西。

44.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揠本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5.******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四、46.(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贫穷落后。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对外开放。扩大开放可以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引进人才,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速实现现代化。

(4)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即使我国今后经济、技术水平提高了,仍然要实行对外开放。要充分利用世界的资源、技术和市场,以促进自己的发展。

第五篇: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4年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

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6.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直接动力

B.根本动力

C.唯一动力

D.最终动力

7.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自然环境的改善

C.民主程度的提高

D.社会秩序的稳定

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A.武装斗争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9.中国无产阶级最早诞生于()

A.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B.洋务派开设的工厂

C.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10.我党提出把工作重点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六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十二月会议

11.无产阶级的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

A.农民

B.市民

C.学生

D.资产阶级

12.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民主制

B.集中制

C.民主集中制

D.党委制

13.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是()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刘少奇

14.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当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在新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D.尽快地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5.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实事求是的理论

D.改革开放的理论

16.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是()

A.加强国际贸易

B.改革旧的生产关系

C.发展精神文明,为生产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柱

D.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以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17.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A.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正确认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和主要矛盾

18.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国家政权统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

D.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19.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

A.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改革

B.原有体制的修补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制度的变革

2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2010年()

A.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l980年翻两番

B.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C.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l980年翻两番

D.实现国民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 2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22.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A.制度化、法律化

B.合理化、制度化

C.法律化、科学化

D.制度化、有序化

23.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

A.性质和方向

B.核心和原则

C.内容和方针

D.目标和任务

2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25.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

A.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

B.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C.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贡献

D.中国抵御外敌的彻底胜利

26.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爱国主义者同盟

2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反帝反封建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同盟军

D.非资本主义前途

28.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

A.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B.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C.自然条件差,资源相对短缺

D.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9.党的领导的实质是()

A.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B.由党领导,人民监督

C.党通过党员具体管理国家

D.党领导人民对国家机关进行监督

30.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D.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2.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33.物质资料的生产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因为()

A.物质资料的生产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D.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基础

34.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的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3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6~40为时事政治题(略)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42.偶然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只起破坏作用。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44.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45.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试述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D2.B3.D4.B5.D6.A7.A8.D9.Al0.Cll.Al2.Cl3.Cl4.B15.Bl6.Dl7.Cl8.Al9.C20.B21.C

22.A23.A24.A25.A26.A27.B28.D29.A30.D31.B32.D33.C34.D35.C

二、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错误。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经济。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之,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42.错误。

这是对偶然性的一种片面的认识。(1)偶然性是和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它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2)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受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3)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所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的必然规律性。在实践活动中,利用偶然性所提供的有利“机遇”,促进事物的发展,避免不利的偶然性因素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破坏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中国革命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找到了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②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我们党把它称之为毛泽东思想。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①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成功与挫折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中,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②这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我们党把它称之为邓小平理论。

44.(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和成长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因素,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45.(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论述题:20分。

46.(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①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少数人,也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一,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二,协调发展是指,包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三,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考虑子孙后代的需要,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3)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理论;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保证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下载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人高考政治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