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初三学生各学科学习策略与方法
新初三学生各学科学习策略与方法 语文:积累知识 扩充知识储备
在语文的学习中,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即使到了初三,也要多看有益的课外书,读书不仅要用心,更要动手写、勤引用。新初三学生在暑假里可以将初
一、初二背诵过的诗词、文章,复习、熟记。
同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落在笔头的知识点更容易记住。笔记可包括诗词名句、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及写作技巧、错别字、病句搜集、文学常识等多方面内容。
除书籍外,学生还要做一个勤奋的阅读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健康的报纸杂志。学生要学会欣赏报纸杂志中的文章及标题,如《作文报》、《读者》等,养成剪报和摘抄的好习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数学:做题+总结 最佳学习方法 在对往届优秀毕业生的采访中,他们都谈到学数学不能仅靠老师教,更要靠自己主动去理解、掌握。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学生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最佳学习方法。数学也要记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的理解和数学规律的总结,对教师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也要记下来。同学们还要记录本章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自己存在的未解决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把平时容易出错的知识或推理记下来,以防再犯,通过找错、改错达到最终防错的目的。英语:重视阅读 注意查缺补漏
阅读是英语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它包含了词汇、语法等内容,对作文写作也有益处。选择材料时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如果满篇都是生词,读起来也没有兴趣。
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注意查缺补漏,把学过的词汇、语法知识复习一遍,看看自己存在哪些漏洞,并及时弥补,不欠旧账;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前预习一下新课程,做一些准备,如每天背背新词汇,看看新语法知识。物理: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
复习物理要根据自己初二的学习情况“对症下药”。物理学科在初三阶段的学习与复习非常重要,第一学期还要学习一些新课,第二学期开始复习。对于初二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根据教材,把已经学过的一些零碎知识点利用暑假做巩固复习。比如力学和电学部分是重要考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做一些力学、电学综合性的往年中考题。通过做试题,查缺补漏,看看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
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最好把初二的笔记拿出来,重新复习一遍,这样在将来面对新的知识时就不会陌生。在假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做一些练习题,或者 从以前的错题中汲取经验,以求达到不留漏洞和提前预热的效果,以饱满的信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化学:做好预习加强记忆理解
初三生在预习时要订好计划,可以分章节学习,比如熟悉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化学仪器的使用要求或将同族元素分成板块,简单地了解元素性质、方程式等基础知识。先要将课本上的内容初步理解,提前背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化学知识比较零散、抽象,但也有章法可循,初中化学知识并不难掌握。通过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预习,初三生要找准哪些知识点对今后的学习有帮助,并加强记忆理解;
选择一些有解题思路的指导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习题,同时多理解题中公式的运用;
通过做一些习题和练习可以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用笔记本把问题集中起来,这样可以使开学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初三的学习繁忙而沉重!初三的学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就需要大家在这一年里不断地努力。
第二篇:初三学生各学科复习计划
初三学生各学科复习计划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学习非常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要注意一些问题:、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有一些学生放假就放松下来,睡懒觉,所以要安排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休息调整。
二、查漏补缺。因为一学期下来,很多的内容学得不够扎实,掌握得不好,应该自己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哪一个学科学得不好,哪一个学科的知识学得不好,自己得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一定要详细一些,而且要可行。还要做好预习的工作,利用寒假的时间把下学期的内容预习一下
三、加强体育锻炼,我们现在的学生整个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而且中考体育所占的成绩越来越重,今年有可能还要加分,利用寒假的时间加强身体锻炼,一个是增加身体素质,将来在中考体育上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这个假期对初三生来讲非常重要,希望家长和学生一起,合理的安排,渡过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寒假。
英语学科
英文写作是平日教学中学生的一个大难题,但是中考的主观题分值加大是不争的事实
一、审好题,分析一下题材,选择好人称、时态。
二、进行头脑风暴,讲可能用到的短语、词汇罗列出来。
三、要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语句写文章。最后要检查是否有拼写、标点或者是时态方面的错误。
词汇是基础,阅读量是积累,只要同学们多听、多读,增量语感,相信你们一定会在写作上取得好成绩。
数学学科
一、读教材,一定要讲6侧书通读加精读,再难的题目我们也可以在书中找到原形,一定要找出知识的前后联系、区别,比如说教材中每张后的小节,是每章后的净化。
二、读例题,一定要熟练其中靠含的基本技能,找出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领悟所突出的数学自相方法。读教材时,你必须手中有笔,练习本,眼、手、脑并举,要默记概念、定理等。要全面抓住重点,双基的全面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知识进行条例化、系统化的工程。要抓住亮点,一个是强化运算的快和准,训练解题过程的严和准,比如说圆、函数不仅要多多的读,还要反复体会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及演算规律。要领会其中包含的私学思想,比如说代数当中的还原法等,熟悉、掌握并灵活运用一些简单的解题方法等,这就是我对大家寒假学习的一点建议。
语文学科
语文学科的学习并非一日之功,但是我认为,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最后一个假期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把语文学好,从语文试卷的结构来说,有三个结构。
一、名著阅读,本学期学习任务很重要,我们学了9年级上册整本书,估计很少有同学有时间去看名著,而名著的考试,现在考得越来越深。我举一个例子,去年的中考题靠的是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是粗中有细的特点,但是同学只是复习了书中的介绍,而没有看原著,所以没有回答上来。
二、阅读理解,在语文的考试当中占40分,占了三分之一,可以说阅读理解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语文考试的高低,阅读理解有三种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等,我们一定要在假期当中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我们可以在阅读理解当中,把握做题的规律等,比如说第一题都是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对于议论文和记叙文一定要分三种问题做,而不是单单做一种文体,我觉得阅读和写作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看阅读是一举两得的事,看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优美的内容,对我们写作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作文,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当中占50分,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水平的高低也是很大影响语文的分数,我觉得假期当中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名著,可以看杂志,比如说《青年文摘》、《读者》,也可以看报纸,网上的材料,把好的东西积累下来对写作是有帮助的。
另外不要忘记练笔,锻炼一下自己写作的能力,我想作文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我们同学在假期当中充分利用好时间,把阅读、作文、名著看完,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科学学科
首先要重视基础的知识,就是平常说的双基,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可能有一些同学对于这些问题忽略了,有的同学觉得做一个难题,或者是涉及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实验这才是科学题,但是实际上基础的东西在中考的时候占的分值非常大,如果这块忽略的话,在中考当中可能不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对初三学生来说,这是最后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要好好的利用好,大家要看看在科学上哪些环节还比较薄弱,因为在开学之后,我们的科学很快就要进行总复习了,把初
二、初三课本上的实验重新的过一下,把实验的过程、原理包括我们电学当中的电路图重新画画、回顾一下,再就是重视一下我们的简答题,往往在扣分的时候都是在这里丢分了。
再就是我们常用的公式要好好的记住,在这些基础的东西做好之后,相信同学们,我们拓展和综合性的题,也能够很好的应对,而且也会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
第三篇: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实用学习方法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学习方法是多么的重要。对学生来说,学习方法是不是科学实用,不仅体现了学习能力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对教师来说,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
梁启超对此也有重要论述:“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善于教人者教人以研究的方法,或者他得的能和你一样多,或者可看出你的错处。”那么,什么是实用的学习方法呢?笔者以为,就是科学用脑、合理用时、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科学用脑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部分构成,且各有不同功能。右脑担负着艺术、音乐、情感和信息处理等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左半脑作用发挥较大,而右半脑却往往处于休息状态。怎样开发右半脑,怎样使左半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呢?我们当然可以安排适当的时间和机会,学习艺术、音乐、戏剧,也可以有意识地多使用左手,因为左手由右脑所控制。这是使左半脑休息、放松的好办法。如果我们遇到难题,不妨先搁置一旁,听听音乐,让右脑去酝酿好了。
开发右脑,也会使人更聪明。据研究,人们开发使用的脑量只占
大脑的20%,所以,不仅我们的右脑,就是左脑也大有潜力可挖。另外,我们在用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要先易后难,先基础后关键;
2、把最难的问题安排在自己脑子最好使的时候去考虑;
3、遇到难题,不冥思苦想,不焦虑急燥,而养成逻辑分析、综合推理的好习惯;
4、思路被打断时,不做徒劳无益的追想;
5、避免自我压抑,力戒对他人的嫉妒心理;
6、晚上用脑要适可而止。
这是因为大脑皮层的脑细胞有分工。如果长时间从事某一件事,即只让大脑的同一部分持续工作,极易出现脑疲劳和视疲劳,这必然降低了学习效率。一旦用脑疲劳,可以闭上眼睛,一面做深呼吸,一面从1数到10,如此反复10次后,再用手轻柔眼睛,当你再睁开眼,精神就会焕然一新。
二、合理用时
首先是惜时。鲁迅先生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如古人所提倡的“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的学习法——连上厕所的工夫都不放过,可以想见其用功程度。
其次是提效。最好的方法就是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合理分配时间,注意不同知识内容的先后转换。如居里夫人经常在同一时段读几本书。这不是几本书同时读,而是轮换着读。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不使
某一处大脑皮层处于疲劳状态;二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同学们而言,多花时间在较差学科上,提高成绩的空间更大);三是符合化整为零的强化记忆的规律。
三、讲究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勤于思考,二是亲自动手,三是要有创造精神。
勤于思考,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核心。对中学生而言,这是学习的消化阶段。有些同学不懂得思考的重要性,总是强调自己脑子笨,其实是懒于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成绩差,原因可能有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恐怕就是不动脑。
亲自动手,对学生而言,就是勤动笔、多做题——我们不搞题海战术,但每一类型的题要做到一定的量,以量变促质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动手,有助于消化学过的知识,作到融会贯通。有同学背诵东西,如背单词,手里只拿一本书,不读不写,这怎么行?效果不好是当然的。
创造精神,学习当然需要创造精神。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速算大王” 史丰收还是在上小学二年级做加减法时,就突发奇想:能不能从左往右从高位算起呢?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千心万苦的潜心钻研,终于,他创造了13位数以内的加减乘除快速计算法。要培养创造精神,就要刻苦学习,勤有思考,充分理解把握课本的内容;进而发现问题,得到启示,形成独立见解——虽然不一定正确,却可能孕育着
创新的火花。
四、常用学法推介
在此,只简介几条有关阅读和记忆的卓有成效的方法。
1、阅读方法
读书之法分精读、略读。
如果文章确有精彩独到之处,且时间许可,不妨精读细读反复研读,体味意蕴,熟读成诵。
若时间不够,比如考试就宜速读:一般是先把文章和问题浏览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即抓中心词句,抓关键语句。至于阅读消遣类的小说,完全可以采用扫描似的浏览,一目十行,也不影响阅读的效果。
读书还要多动笔,最好是记读书笔记。边读书边做笔记,好处有三:有助于抓住中心,领会要点;有助于加深理解,帮助记忆;可以留做资料,方便日后查找。笔记形式也多种多样:勾画、批注、摘录、提要或提纲、心得等,任你选用。
2、记忆方法
良好的记忆力表现在:记忆的速度快、范围广、时间长,再现提取的精度高。但良好的记忆力也不是天生的,完全是后天训练的结果。一般需要注意的是:
首先做好心理准备。对所要掌握的内容有兴趣,有信心,有积极饱满的情绪。
其次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只有理解了才能学得好,记得牢。
所谓理解,就是对记忆对象进行详尽的分析综合,化抽象为具体,并与已有的知识联系、比较,找出知识的内在规律,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常用且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谐音法、理想法、归类法、对比法、歌诀法。这样,新知识就进入了你的记忆库,供你随时查阅、提取。
再次充分发挥各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即尽量发挥眼、耳、口、手、脑的作用,通过听、说、读、写和想,牢固掌握所学内容。比如背英语单词,记忆历史、地理方面长而拗口的人名、地名。
还要注意集中学习、分散学习两种方法的交替使用。
对中学生来说,随着记忆难度加深、数量增多,一般以分散学习比较有效。比如背10个单词需要5分钟,那这5分钟可分成5次在2天内使用,一次1分钟,而不是一次用光。当然,用多长时间、分成几次以及间隔多久,一方面要兼顾遗忘规律 ——记忆具有不均衡性:最初遗忘较快,以后便渐慢;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内容难易及个人情况而定。至于做数理化套题、作文或读课外书如读小说,还宜集中时间学习。但集中学习的弊端是时间一长,容易疲劳。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说不定你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效果不错,就坚持原来的方法。
第四篇: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文明礼仪特色教育策略与方法
根据对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行为等问卷调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于2010年9月张集小学领导经过精心研究讨论,决定以“小学生文明礼仪”为学校特色,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学校的特色。从而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群体的产生,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文明礼仪教育相对薄弱,更多的家长则是在不断满足孩子精神和物质的要求上,放在头上怕吓着,含在口里怕化了的过分溺爱,使孩子在生活中逐步养成了依赖、自卑、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心理。随之而来的不文明行为习惯一一呈现在他人面前。在学校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架、起哄、乱扔垃圾、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等,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与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影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这是一个实实在在、有重大意义的工程,不容我们忽视!我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以践行八荣八耻为契机,结合我校在文明礼仪教育方面的探索所取得的阶段成果及成功经验,期望探索文明礼仪特色学校教育运行机制策略方法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礼仪之学校。期望在深入分析、明确特色学校内涵的基础上,立足于我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实际,积极探索以学校行政部门为导向、学校教科室为支撑、以学校大队部为统领,以学校班级为实施主体的“四位一体”的特色学校教育策略,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本着“立足与导、着眼与小、放眼与长远”的思想,为孩子的将来着想,把我校办成淮安市淮阴区的文明礼仪特色学校。
一、主要工作
第一阶段——组织学习、宣传发动、特色项目创建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
2010年9月-2011年1月确定研究人员及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初步完成实验方案,接着对学生礼仪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我校文明礼仪建设已有研究成果,找准切入点,形成特色项目,拟定研究方案。完善礼仪教育特色组织、制度建设,制定短期、中期、长期实施规划。同时完善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及其监督、考评制度。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特色建设阶段(2011年2月——2011年6月)修订《文明礼仪读本”》,编印文明礼仪家校联系手册,制定学校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措施,形成一个德育分流工程。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辅助的礼仪教育模式。学习部分具有特色研究基础的“特色学校创建”经验,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进行论证。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全面推广阶段(2011年9月——2012年1月)依据学生文明习惯形成的四个环节:认识——强化——内化——外化本阶段分四学期完成:
本阶段组织我校研究人员分析本校特色研究资料,聘请专家对我校的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创建等工作进行指导;在分析总结我校研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归纳出一系列特色办学的基本策略、衡量指标,及具体优差等级标准,依此衡量学校办学的特色和水平,找出阻碍其特色办学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善或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总结形成特色学校创建的“三位一体”模式和具体策略。第一层面:认识 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根本论述。人对世界的反映过程,是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是人类追求并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人的认识不仅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动性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小学生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认识过程,就是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规则的分辨、识别、理解的过程,是对文明礼仪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正确的能动反映。具体内容表现为:①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内容的认识;②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作用的认识。
1.以校本德育课程为依托,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课题实施目标,开发了中华传统经典名著校本课程。按照“讲故事—明道理—提要求—重践行”的途径,挖掘中华传统经典名著中“忠、孝、礼、勤、俭、让、仁、诚”等内容,吐故纳新,结合时代要求,编写了《小学生礼仪》的校本教材。(1)校本教材。
(2)校本课程的延伸。把传统美德故事,《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中的经典名言警句,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课程的一种延伸,并把每一个德育项目都用口号贯穿行动。(3)校本课程的使用。
《小学生礼仪》利用“地方与学校课程”进行。
第二层面:强化 是对学生基于已有的习惯行为经验和知识,运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是能动地、创造地对获取的信息不断地进行加工,形成真理性的习惯行为认识和观念的过程。向学生提出习惯形成的要求,必须先强化小学生的认识。
创设“至善至正”校园文化,加强传统美德熏陶。
在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时,以“明礼善行德润人生”为理念,将现代文明气息与国学传统文化底蕴,与“站好走好人人争好”的校训有机渗透,揉和“校史文化、现代礼仪、古代礼仪、师生风采等文化墙”、“浮雕墙、学校赋文墙” 等主题鲜明、图文并茂、富有教育性、趣味性的校园文化,不断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以“文化”为切入口,以德育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感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互相融合的文化。每个班都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班训、行为准则,建立图书角、荣誉栏和展示台,提供学生交流传统经典名著的平台,展现学生文明的闪光点。第三层面:内化 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把不稳定的认识转化成稳定信念。内化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刺激—理解—接受。“内化”即食物的消化,“内化”的前提是人饿了。因此,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内化前提,就是主体必须对特定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有了内心需要,对行为规范有了意识自觉和认同感。只有这样,内化才成为可能。行为规范的内化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否能真正形成的关键。学科课程中有机渗透传统美德、传统文化,增强文明礼仪教育实效。在语文课中,加强对经典诗文的教学,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的要素,宏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内化成自己的礼仪行为。在音乐课上学唱经典诗词歌曲,使学生对诗词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美术课上让学生选自己喜爱的诗句,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绘画,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收集起来,制成作品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把品德课中的教育内容及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归纳、整合,形成了目标明确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第四层面:外化 是学生自动地将行为规范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行为规范的“内化到外化”是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是否真正形成的标志。外化行为直接与行为规范相对应。开展体验教育,践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和少先队体验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了校内“学校——班级——个人”和校外“学校——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学习网络。在学校层面,利用校会、大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时间对全体师生进行叙事说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从规范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做起,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如:开展“一周一个好习惯”的活动。着力于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制定《五小文明活动方案》《路队放学实施方案》《隆化六小文明礼仪小标兵争创活动方案》;定期开展专题体验评比活动周:“五小文明”小标兵如“地面无纸巾日”、“抽屉无垃圾周”、“无追跑中队”、“无欠交作业周”、“和电视say goodbye”;配合“一周一个好习惯”的活动的开展,开展“好习惯标兵”的评选、习惯和我一块成长”的征文评选、“一周一记”等活动。让“好习惯标兵”在升旗仪式上亮相,表扬并授予他们作为升旗手的荣誉,调动了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在班级层面,通过早读、诵读、抄写经典诗文和传统美德的警句名言,认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体验传统美德的价值;通过集会、班队活动,自主制订班规、班训,在讨论、筛选、确定、执行班规中自己教育自己,让学生在个人层面上努力规范自己。在校外的层面上,通过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印发资料等形式让家长参与传统美德的教育,并以身作则,影响教育孩子。
(二)策略与方法
1.组织教师学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学习教研理论,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让教师设计礼仪课教案,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系列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
2.本实验是全校性实验,每周全校集中收看礼仪专题讲座。学习文明礼仪,同时利用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读本》和新修订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弟子规》、《三字经》、《四书五经》读本选编为教学蓝本来深入学习文明礼仪。3.利用校本课程---《文明礼仪读本》和中华传世经典选编读本把礼仪课做为学生道德体验教育基础训练课,采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在自然常态下进行每班每周一节课;同时加强礼仪教育在各科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尤其将校本礼仪课教学与思想品德课整合,强化道德认识,进行文明礼仪行为道德体验的训练。
4.学校大队部开展大型的文明礼仪主题活动训练学生文明礼仪,同时在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中学习实践文明礼仪(社会调查、综合实践活动与农村小伙伴交往,通过礼仪课堂教学,口语交际礼仪的运用得以强化); 5.各中队也利用晨会、班队会活动作为礼仪教育拓展课程,诵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扎实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评价,全员参与。
6.学校组建文明礼仪特色训练队,分阶段总结、评比。每学期评比礼仪特色班,为特色班级挂牌。评比、表彰礼仪小标兵。开展“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评选、表彰。以榜样带动师生自觉遵守规范自身文明礼仪行为。
7.创设良好校园环境。把有关的礼仪教育内容的誓言、警句做成礼仪展板、专栏张贴在校园里,从而净化美化文明校园,使学生一入校园,就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氛围。
8.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情况。家长参与对孩子家庭礼仪、社会公德礼仪的培养与评价,以形成家庭礼仪教育的氛围和教育场。学校设立“红领巾监督岗”按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九条要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检查评比(从晨起上学在校放学回家就寝前等规范出九项具体要求),通过队员自评、家长评、教师评、学校综合评,评选出本学期的文明礼仪之星和文明礼仪小标兵。
9.让学生编写传唱校园礼仪三字歌;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礼仪行为表演等活动 ;收集古典礼仪名言,宣讲古人、名人礼仪故事;开展中华传世经典名著咏读等等形式教育活动。
10.向学生家长发放文明礼仪教育的倡议书,扩大文明礼仪教育的辐射面,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第五篇: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与策略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学的习惯、思的习惯、写的习惯。学的习惯主要指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阅读习惯、说完整话习惯;思的习惯指养成仔细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写的习惯指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正确的握笔姿势的习惯。经过课题组教师(幼儿园大班教师、小学一年级教师)历经两年的实践研
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方法与策略。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分析比较:
1、幼儿园大班的学生学习的欲望比较强烈,有一定的倾听能力,会思考简单的问题。但倾听的持续时间较短,说的话不完整,思考的问题不全面,书写和握笔的姿势不正确,同伴间不会合作,往往我行我素。
2、目前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说的话不完整,难以让人明白;不会阅读;不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与人合作时要么自己一个人做,要么坐在旁边“袖手旁观”,往往好同学包办了一切,弱势学生只能充当听众与观众。
3、综观两个对象的学习习惯的现状,我们发现他们在学、思、写、做几方面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这些学习习惯恰恰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养成的习惯,这些习惯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具体的实施方法与策略
学的习惯虽然有很多,但我们觉得如果都面面俱到的话,反而没有针对性,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选取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说完整话的习惯作为突破口。
1、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课标要求,在幼儿园我们的做法如下:
①教师的语言组织力求清楚明了。我们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简明扼要的语言组织,能使幼儿集中注意倾听。因此我们在语言组织时力求做到简洁明了,易被学生理解。因而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完成学习任务。
②让幼儿带着任务去倾听。在开展讲故事活动中,一个幼儿将自己在家准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老师提出适合的问题,其余幼儿就会倾听得特别专注,对故事的理解就更深入,复述时也更完整了。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个办法相当有效,不仅能帮助学生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注意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③让幼儿在鼓励中认真倾听。幼儿对鼓励很敏感。老师的鼓励能使幼儿感受成功,充满自信,老师的鼓励也是幼儿自主活动成功的动力。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总以欣赏的态度,适时、巧妙地进行称赞,对倾听习惯好的幼儿加以肯定,并在评比栏中增设“红星”为认真倾听奖。从每天评一次到现在的每周评一次。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中逐渐养成了耐心倾听的好习惯,评比栏上的“红星”也越来越多了。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课题实施中,我们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①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当学生发言时,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老师都会专心地去听,偶尔作提示,但决不打断。教师那专注的神情、倾听的姿势会像底片一样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显现。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听老师的讲课,去听同伴的发言。
②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姿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教师首先作出表率,我们老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用面部表情或各种手势来表示自己对学生发言的判断。有时,对学生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点头就如同说:“你说对了”“你做对了”。有时竖起大拇指或OK的手势或放松的动作或简单的招手等,都在向学生传递一种鼓励的信息,学生在得到这种信息后会继续保持住较好的学习习惯。
③教给学生倾听的姿势。在倾听同伴发言时,我们发现学生经常出现两手东摸摸,西摸摸,不能集中注意力,或是把头转到别处,影响到自己和别人的倾听。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在倾听的时候,两手放在桌上,眼睛尽量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如果发言的同学讲的题目在黑板上,那么其他小朋友也看黑板,如果发言的同学讲的题目在书上,那就让学生看书上。这样实践下来,学生的倾听效果确实提高了不少。除此以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听了别人的观点后要摆明自己的观点,如果赞同,则面带微笑,轻轻点两下头,如果不同意,就举手补充或纠正。
④结合雏鹰争章,设计倾听章,帮助学生强化倾听行为。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结合雏鹰争章,设计了一枚倾听章,分为“争章目标、达标要求、争章指南、争章足迹、考章记载”等几个栏目,很受学生喜欢,通过训练与实践,多数同学得到了这枚自选章。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应在幼儿园就开始培养,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幼儿园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
①加强幼儿的阅读活动,提供交流平台,促使幼儿获得更多发现。同时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使之能按顺序观察画面,理解画面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能有条理地表述。还注意培养幼儿一定的读书技能,如:按页码翻书,横排版与竖排版的阅读顺序,翻页的注意事项等等。我们幼儿园为此配备了一定数量适合幼儿看的图书,合理设置了图书角,并由幼儿讨论制定图书角的读书规则等等。
②加强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升入大班我们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
实践下来,我们都有了这样的体会:幼儿能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肯定会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处理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
在小学低年级,我们的老师着重进行了阅读兴趣的培养,同时提供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并教给一定的方法。
①多渠道培养一年级新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尤其是刚从幼儿园入校的一年级新生,只有当他们充满兴趣时,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因此,我们坚持从一年级新生的“需求出发”。首先漫画阅读,激发兴趣。借助他们手中的《好儿童画报》等刊物,利用他们爱看彩图漫画的心理,每周用一到两个中午的时间,让他们在精彩的漫画故事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其次,我们先行一步拼音教学,为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为了让学生真正领略阅读的快乐,激发阅读的兴趣,利用下午放学前的一段时间,集中拼音教学。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借助拼音,读通拼音读物上的精彩故事。第三,经常采取师生各半阅读法,诱发学生阅读兴趣。《好儿童画报》等刊物上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先给他们讲故事,讲到精彩处,嘎然而止,学生为了了解故事的精彩结局,势必如饥似渴地读下去。有了兴趣,读书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②多方位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第一,当学生注意分散显出疲惫之态时,教师马上停下,通过一些动作、提示要求学生重新注意集中。第二,提出明确要求。一年级新生注意力不集中,读书时有口无心,拖拖拉拉,一字一顿。教师就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做到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但就这样干巴巴地要求他们这到、那到,等于白搭,必须动手训练,请他们拍拍自己的小脑袋,摸摸自己的小胸口,调动学生的情绪。第三,培养学生爱看书的习惯。良好的看书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身,首先,要求每个新生至少买两本拼音读物,然后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在校阅读时间,坚持每天读15-20分钟的书。时间一般放在下午16:00—16:30。其次,充分利用好《读书乐》及课文、课件中的拓展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指导。还有,要求家长在家里营造看书的氛围,每天晚上要求学生与家长一起看20分钟左右的书。第四,培养学生在圈划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很值得我们借鉴:在《狐狸和乌鸦》的一个教学片段中,她安排了三次自由轻声读4—8节,每次读前,都提出具体的圈划要求,第一次读时,要求学生用“ ”划出狐狸说的话,第二次读时,请学生在第一次的基础上用“··”圈出最能体现狐狸狡猾的词。第三次则要求学生用“ ”划出乌鸦作何反应的词,这三次的读读、圈圈、划划,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意思,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圈划,在圈划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圈点,这种动笔阅读法,能很好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静心阅读,边读边思的习惯,学生在一边思考,一边圈划的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留下了很深的印迹。
3、培养说完整话的习惯。
把话说完整,表达清楚是我们幼儿园的培养目标,为此我们幼儿园是这样做的:
①群体层面: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通过对某些儿童文学作品的听、看、讲述、讨论等增强儿童的理解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相关话题、看图讲述、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使幼儿之间、师生之间有交往、讨论、合作的机会,激发说话的勇气、兴趣,增强幼儿口语表达的自信心,提高其表达能力。
②个体层面:林海英老师针对班级中男生吴奇奇的特点,进行了个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吴奇奇是一位留守孩子,平时少语,词汇贫乏,基本不能说完整话。林老师通过个案语言发展状况以及造成的原因分析,找到了相应的策略,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入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吴奇奇终于能说出了一段完整的话,而且表达的意思较清楚。(详见个案追踪)
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是小学低年级的说话要求,为了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在小学低年级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有针对性地解决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干扰。根据当地方言中对学拼音的干扰因素,如n、l不分,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等,编一些针对性强的绕口令、儿歌,使儿童能辨别其发音的差别。同时,教师强化听普通话的环境,如播放普通话故事、诗歌的录音带,收听普通话广播,收看电视等。另一方面取得家长配合,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使用普通话。
②明确说话要求,强化训练。现在的孩子一般都得到了来自父母、祖辈的百般宠爱,自以为是惯了。他们常常为了急于表现自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出的话常常是东一句,西一句,没有思路,没有头绪,说话也是缺乏自信,声音轻,说话不流畅。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就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1态度落落大方,说话时,人站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
2、说话声音响亮,完整。虽然只有两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第一点还好,但第二说响亮话、完整话,需要化很长的一段时间强化训练。
③训练形式多样。第一,配制各种比赛:例:哪组说响亮话的同学最多就加一颗星,哪组说完整话的同学最多就得一面小红旗。第二,结合“今天行动计划”普通话口语训练,利用每周二中午半个小时让学生人人参与说话活动,提高说话能力。第三,结合课本教学中的内容和一些生活实际,让学生抓住一切训练说话的机会,如课后的说话题、口头作文等,让学生回家说给家长听,并听取家长的评价。通过多种途径的训练,一部分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也确有明显提高,另一些学生也会时刻注意到尽量把话说完整。
④利用表扬激励扶持学生讲完整话。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话,都能给学生带来动力,带来自信,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有意激励下,逐渐从说话断断续续不完整走向了能说完整话,因此教师不可吝啬激励与表扬。
4、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习惯。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看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因而,问的问题只是“是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在幼儿园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先扶后放。教师先提问,给学生提问的句型,然后请学生学着提问,这样多数学生能模仿老师去提问。
②鼓励学生提不同方面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引导学生提“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逐步向纵深发展。
③呵护幼儿提问的积极性,不轻易否定他们的问题,多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问题。
在小学阶段,我们除了运用上述三个方法以外,还比较重视提问方法的指导:
①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可以对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进行提问,也可以是对一幅图进行提问,还可以是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提问。
②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再去发现新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发现的问题也多了,学习的兴趣也浓了。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陶行知认为善于思考是学生诸多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做法比较一致:
首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减少人云亦云的惰性思想。要求学生思考问题时先自己想,然后听别人的交流,再想想和自己的想法有何异同,进行补充与评价,教师给足时间与空间,确保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次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把思考过程交流出来,这样既能了解学生思维正确与否,又能锻炼有序思维。
5、培养学生良好书写的习惯。
(1)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尤为重要。我们两校的教师明确了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姿势,编写了儿歌,加强训练。
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是这样一步步做的:
①示范写字姿势,明确要求:做到“一直一正二平”,即身体直,头正,肩平,腿平,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坐姿。
②教给正确的执笔姿势:大拇指和食指夹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③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像,纠正自己的行为。
④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确保每一个学生的掌握。⑤训练和指导学生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
在小学阶段我们培养的途径是这样的:
①了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习惯及其原因
经过观察发现很多小孩握笔姿势不正确,有的五个手指握笔,有的三个手指握笔,手指握在笔尖上,看不到写的字了。在观察中,发现书写姿势同样很不正确,有趴着的,有歪着脑袋的,低着头的等等,这样的写字姿势使学生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写出来的字不漂亮、不规范。
归结其原因:一个是学生在幼儿园时先学习画画,这样就先学会了画画的握笔姿势,再教他们正确的写字姿势,有的孩子就很难掌握了,虽然幼儿园进行了强化训练,但到了小学书写时把要求忘了。另一个原因是有些家长自己在孩子入学之前先教他们写字,可没有教给他们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或者他们本身也没掌握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所以及时纠正并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握笔姿势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②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握笔的姿势
编写儿歌。《握笔歌》:“小朋友,写字啦,花杆铅笔手中拿,拇指食指捏住它,笔直靠在指骨上。”《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握笔歌》如:“写字姿势很重要,一拳一尺一寸要记牢。”“‘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肩手背直头放正,两脚平放有精神,写字时候身坐直,眼离书本要一尺,手离笔尖要一寸,胸离桌面要一拳。”。还有“身子要正,肩要平,腿不动”等。让学生熟记成诵,并印发给家长,让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做写字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做到每次写字前先做“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肩平、身直、臂开、睁眼、握笔、写字、足安)真正做到“练字先练姿”。
不断纠正。写字姿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纠正的。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有些学生把“认真写字”理解成了“紧张写字”。听到老师要求认真写字的要求时,有的把肩膀高高耸起,手部肌肉异常紧张,有的大拇指食指紧紧握住笔杆,食指弯曲成了“90”度,让人十分心疼。有些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老师巡视过去看到,马上吐吐舌头,立马改正,一会儿又忘了。教师必须循循善诱,反复强调,注重平时,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家长配合。让家长把自己孩子的正确姿势拍照放大,贴在孩子的书桌前,时时提醒自己。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培养学生写好规范字的好习惯
要掌握千变万化的书写线条,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学好规矩,循序渐进”。写字技巧的学习离不开这条基本原则。如果把一个字看成是一部组合巧妙的“机器”的话,那么,八个基本笔画则是组成“机器”的“零件”。“零件”是否精确,直接关系到“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为此,写字课中,对规范、漂亮的基本笔画、笔画的变化及汉字部首进行教学是重中之重。在课堂上,我们把八种基本笔画、部首写法结合范字教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笔笔到位,各个象样。学生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学以致用,逐步写成规范的正楷字。
④培养学生欣赏,相互学习的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让他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用勉励的口气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1)作业星级制度。每次作业批改时,我们都让学生把写的字与范字进行比较,与上次作业进行比较,并给出相应红星。发现写得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表扬,并通过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及时展示佳作,使学生体验到写字的乐趣。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小结性评比,表扬作业认真的学生。学期末评出星级作业,并给予奖励。
(2)小组竞赛。每节写字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写字比赛(包括写字的姿势)。获胜的小组可得到一颗“☆”。学期结束时进行小组奖励。
(3)个人竞赛。每个月进行一次写字比赛,前三名的同学在学习园地展出,获得进步奖的学生得到一个“☆”。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项书法竞赛,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4)定期举办作业展览。将写得好的学生作品放进学习园地。并在班上对那些被选中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同时适时地激励其他的同学不要气馁,只要有进步也同样能得到写字章。这样,学生们的好胜心驱使他们慢慢地产生强烈的写字欲望,调动起他们写字的积极性。
⑤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的习惯。
每篇课文后面的田字格就是学生的字帖,田字格里的字规范秀美,是标准的正楷字,是学生写字的最好字帖。指导学生认真看田字格里的例字,培养学生认真读贴的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编写朗朗上口的《田字格歌》,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田字格。清楚认识田字格里的各个部分,对于指导学生读贴,培养学生读贴的习惯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
示范演示,指导学生认真读贴。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大字,随着老师的手起笔落之间,请学生观察每个笔画的起笔、止笔,每一格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胖瘦„„然后让学生一起交流,接着老师予以纠正,再边讲解边板书示范。而后让学生在描红本上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再作指导。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读贴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学写的字多为结构比较简单,笔画比较少的汉字。培养学生观察汉字,有利于规范写字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让学生先在整体上看看要写的字的框架结构,然后再仔细观察字的各个部分,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或哪些笔画组成的,最后再综合观察汉字的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如观察起笔在什么地方占位,主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是横中线、竖中线这些部位的关键笔画位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的体会到研究越深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幼小衔接并不是一些表面问题的衔接,而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要求等多方面的衔接,在能力、习惯培养方面也不仅仅是几种具体能力的培养,而是一项大的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工程,教师、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不断的分析现阶段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