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材料作文题西林壁
以苏轼诗《题西林壁》为材料的
新材料议论文写法及其写作提纲举例
一、问:以苏轼诗歌《题西林壁》为材料写议论文怎么写? 答: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依次进行:
1、理解文题材料的含义,把自己从中获得的启迪作为中心论点;
2、根据中心论点寻找两三则论据素材,对素材作同中见异的比较,从不同点中归纳出两三个分论点;
3、把分论点按纵向(层进式)或横向(并列、对照)结构顺序排列,列好写作提纲。
4、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结构模式布局全文。即在开篇提出问题的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或者论题;在分析问题的本论部分,根据提纲所列的两三个分论点顺序进行论证;在结论部分指出应该怎么办。
5、在分析问题的本论部分,初学者可以按照“提出分论点—解说分论点—举例分析或者引用名言分析—小结”的顺序写好每一段落。每一个分论点用一个自然段来论证,分论点也可以独立成段。等到熟悉了这一写法之后,可以根据文章的需要,把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安放在任何你觉得适合的位子上。总之:文无定法,但是初学有方。以上所说的写作步骤和方法是用来引导初学者入门的。这正如学书法必须先临摹字帖,而后融汇各家自成一体;学国画山水必先学山水皴法,而后掌握规律自创皴法;学太极拳、操必须掌握基本套路而后自创式样。模仿、借鉴和根据一定模式套路操作是初学者入门的捷径。至于入门之后的融会贯通、创造性发挥,则需要学习者在不断的积累知识和领悟、掌握规律后进行的。
二、问:针对这一篇材料议论文,应该怎么编写提纲呢?
答:编写提纲是写作议论文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编写提纲包括了审题立意、结构布局、语言锤炼和逻辑思维等多种训练。可以说,选好论据材料,列好提纲,你就成功了一半。
针对这一篇材料作文,以下举几个提纲例子说明:
例一:
中心论点:办事切莫主观臆断,要多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分论点一:当局者迷,当局者往往只从自我的角度看问题而失之偏颇。分论点二:旁观者清,旁观者可以客观冷静地观察、权衡当局者的得失功过。例二:
中心论点:只有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偏见,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获得事业成功。
分论点一:眼睛只盯着狭小范围,则容易产生主观偏见,无法顺应历史潮流,致使事业遭受失败。
分论点二:超越狭小范围看问题,才能够准确认识事物,顺应形势定位自我,从而获得事业成功。例三:
中心论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了解事物真相,做出正确选择。分论点一:入乎其内,置身其中,才能知其内在本质特征。分论点二:出乎其外,远而观之,才能知其全貌与所处客观环境。例四:
中心论点:多作换位思考,才能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处理好人际关系。
分论点一:当局者迷,只从自我角度看问题,则无法客观冷静地评价自己,处理问题。
分论点二: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则能够客观冷静地反观自己,解决问题。例五:
中心论点:只有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
分论点一:看问题要由表及里,先观其全貌,研究它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而后深入其中,把握其内在本质。(举例分析论证)
分论点二:如果看问题只看其表象,或者只研究其局部现象,那么都无法完美地解决问题,获得事业的成功。(举例分析论证)
如果没有时间多写全篇文章,则建议大家多做根据材料提取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训练。只要多练、多写、多修改、多领悟、多归纳掌握规律,任何人都会获得进步的。相信自己吧!
第二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一、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蕴义深刻,是悠久中华之瑰宝。那今天我们就从展示你们所会的古诗开始,一起走进这美妙的古诗世界。谁愿意把自己会的古诗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示(课件1:望庐山瀑布)同学们会的古诗可真多呀!看到这幅画,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是啊,许多诗人都被庐山的美景所感动,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我们也一起去爬庐山好不好?好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课件2:风光片)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现在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课件3:课题)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1、请结合课文注释,理解题目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介绍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本文是苏轼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古诗
出示(课件3:古诗)欣赏古诗,小声跟读两遍。
二、自学古诗
拿到一首古诗,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意思。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解?介绍常用方法拆分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三、理解古诗
1、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2、谁能试着读一读? 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律朗读一遍吗?(师读)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自由练读。齐读。
3、自学生字,重点指导”缘”
4、作者是按横侧远近高低不同的方位顺序去看庐山,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同学们还可以按哪些顺序去看庐山呢?(按不同的时间顺序去,如早中晚;可以不同的季节去,如春夏秋冬;还可以不同的天气去,如晴阴雨等。)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课件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仅用14个字,就从不同的方位顺序写出了庐山的美景,那我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写作的顺序。可以运用空间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外及内等;还可以运用时间顺序,比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注意了写作顺序,才能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古诗的后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关系?(诗人不认识庐山的原因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局限,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两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奇峰怪石;俯瞰幽谷深涧,仰望重峦叠嶂。一幅幅画面在眼前呈现,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你们能不能把庐山的美用优美的嗓音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四、领悟诗情
1、为什么诗人站在庐山之中却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是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部。)
2、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出示课件7: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3、当回小诗人。出示句子:---------------------,识得庐山真面目。
4、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出示课件8:优缺点全面看。
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这样评价一下自己? 刚刚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出示课件8: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五、古诗赏析
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今天就带来了另外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请同学根据所学的朗读方法和自学古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古诗。
六、升华主题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齐看庐山、在旅途中还懂得了一些道理。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在大庐山之巅,看着眼前这变幻莫测的景象,共同吟咏这首千古名作。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朗读方法和自学古诗的方法,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再说说这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七、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这首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首古诗的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哲理。
第三篇:题西林壁(模版)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学 校: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教 师:王 艳
通信地址:辽宁省铁岭市经济开发区第四小学 邮 编:112616 联系电话:1313773560
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4、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观察的方法,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方法:引导、观察、以读代讲、自读自悟 教学资源:课件、苏轼简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望庐山瀑布》,理解诗题
1、导语:我们已经学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大家一起来背诵。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苏轼所写的《题西林壁》
2、板书诗题,读诗题。
3、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2、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地读,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再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领会诗意。同学们平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字典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你平时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情不自禁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生:作者还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创设情境)(远;重峦叠嶂;近: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师:指导朗读: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生:自由练读
师:指名读前两句诗,再齐读。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
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要想看清庐山的真正面目就要走出庐山全面地看它。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
结合具体的物品,如书包、黑板擦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画杨桃》这篇课文,你还记得其中老师说的话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就不同。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五角星。)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再让其他同学去评评自己。结论不同,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师生齐诵。
三、背诵古诗
1、同桌互背
2、指名个人背
3、会背的起来背。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
岭 峰
侧 远近高 低
全面地、客观地
反思:
《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也是小学阶段唯一一首哲理诗。放在四年级,难度更加大了。学习古诗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的事,但如果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从朗读入手去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意思,那也许学习古诗就不是那么乏味,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在《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大家观赏庐山的风光片,请学生谈谈感受。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读带讲,让学生自读自悟。
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让学生明白只有客观全面地评价别人和自己,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也有不足之处:
一、推敲重点字词,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但是仍然不透彻。我只是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感受峰和岭的不同,如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峰的高、险,课堂的诗味会更浓些。
二、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这一环节,可学生由于积累有限,没能完成,看来是课前准备不足。如果我布置学生提前收集资料后在上课,效果就不一样了。
三、在交流读后感受时,当同学们词不达意时,我应该鼓励学生说下去,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答案打断学生的回答,没能很好地突出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第四篇:题西林壁
)
题西林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3.powerpoint。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第五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姓名:桂巍
单位: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区上清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邮编;335005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设计上,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主体观。把语文课当作学生学习、发展语言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
2、本体观。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兴趣、需要、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开放观。语文课的形式、内容、过程不拘一格,推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观点,强调课内阅读向课外的延伸。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3.powerpoint。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页,齐读古诗《题西林壁》。(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齐读诗的前两句,思考:
作者是站在同一个地方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生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从“横、侧、远、近、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每到一处都仔细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懂,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张开手,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照做并说看法,师相应板书。
横看:多座山峰
侧看:一座山峰
4.让学生想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画面,归纳板书:
远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
近处:一座或几座山峰
高处:白云之上,大大小小的山头
低处:悬崖峭壁
5.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 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6.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桂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四.拓展延伸
听一听,评一评“盲人摸象”的故事。
(1)师说“盲人摸象”的故事
(2)师:大家说说,这四个盲人说得对吗?为什么?
(3)看一个人,是只看他的优点呢,还是只看他的缺点?
(4)“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事情过吗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板书: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