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属于()A.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 C.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答案】C
【老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心主义的概念。
【应试指导】哲学的基本派别特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唯物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即坚持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指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即坚持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
2.运动师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之一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的观点。
【应试指导】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一切物质的存在方式,不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届性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和主体,无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3.下列各项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是()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和同一的观点 D.本质和现象的观点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应试指导】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世界的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发展是指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下列各项体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思想的是()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应试指导】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看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吸引等。C项中的“相反相成”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即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相互消蚀等。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根本性质发生变化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只有通过矛盾双方的斗争,才能突破现存事物的限度,促使矛盾相互转化,并使一事物变成他事物。C项中的“物极必反”体现了矛盾的相互转化,即矛盾的斗争性。A项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B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项中的“欲擒故纵,声东击西”体现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原理。
5.正确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关系的哲学依据是()A.世界的物质同一性原理 B.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 C.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应试指导】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依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外因关系原理是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开放等系列政策方针的理论依据。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行对立的变现为()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C.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D.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
【应试指导】一般来说,唯物主义是反映论,唯心主义是先验论。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全部感性、理性认识过程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过程是能动积极、辩证发展的,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唯心主义认识论从意识第心性、物质第二性的前提出发,把人的意识说成先天就有的东西,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的东西,物质世界反而是这种意识的产物。先验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7.与感性认识相比较,理性认识的特点是()A.直接性和形象性 B.生动性和具体性 C.丰富性和多样性 D.抽象性和间接性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理性认识的特点。
【应试指导】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还没有深入到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因而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8.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不完全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A.绝对性B.客观性C.相对性D.一元性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真理的相对性。
【应试指导】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第一,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特定对象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都不可能同客观事物其规律完完全全地一致。第二,从认识的广度来看,每一个真理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不可能穷尽客观世界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
9.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是()
A.政治制度B.自然科学C.政治思想D.思维科学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意识形态。
【应试指导】理性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从结构上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不进入上层建筑且不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如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另一个是进入上层建筑并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这部分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理论、哲学理论、宗教观念、道德观念、社会科学、艺术等。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思维科学是研究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为科学三大领域之一,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所以,两者都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队,一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官大群众和少数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C.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基本矛盾
【应试指导】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B.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C.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D.思想理论对历史发展的引领作用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分歧。
【应试指导】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而唯心史观认为少数天才、帝王、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所以,两者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12.近代中国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应试指导】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最主要的社会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3.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含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个方面,其中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A主要武器B.主要形式C.战略阵地D.基本内容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土地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关系。
【应试指导】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重要根源。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又是土地问题。因此,进行土地革命,没收封建阶级的士地归农民所有,这是中国民主革命主要的基本的内容。除此之外,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形式,革命根据地是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
14.毛泽东提出,坚持武装斗争必须监理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是()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C.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的内容。【应试指导】毛泽东提出,要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必须建设好人民军队,它的基本内容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垒意为人民服务
15.我国新民主注意社会的重要特征是()A.长期性B.稳定性C.独立性D.过渡性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应试指导】我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带有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过渡性。
16.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注意改造,辞去一系列从低级道高级的过渡形式,其中高级形式是()
A.委托加工B.公私合营C.统购包销D.计划订货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
【应试指导】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在工业中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再发展到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北京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
C.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D.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
【应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8.马克思之一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试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以人为本B.群众路线C.实事求是D.独立自主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应试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
2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C.实现共同富裕
D.实现人的平等而全面发展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应试指导】邓小平在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B.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化的历史阶段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阶段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应试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A.改革开放B.四项基本原则C.艰苦创业D.经济建设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应试指导】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那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A.国家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现代化 B.国家治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现代化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国家治理体系和执政能力现代化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的内容。
【应试指导】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2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本次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4.改单是一场伟大的单命。这是因为()
A.改革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 B.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C.改革是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 D.改革是对社会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改革是场伟大的革命”的原因。
【应试指导】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中国—场新的伟大革命。但这场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5.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稳定是()A.目的B.动力C.根本D.前提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改革、发展、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应试指导】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是个有机整体,其中,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26.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一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
A.温饱水平B.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发达国家水平D.小康水平【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应试指导】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按劳分配为主体,按需分配为辅
C.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为辅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应试指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同时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8.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为()
A.提高质量和效盖B.扩大经济规模 C.提高发展速度D.加大投资力度 【答案】A
【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八大的内容
【应试指导】觉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十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2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坚持民主集中制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应试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发扬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客,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反对()A.个人利盖B.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C.等价交换原则D.物质利益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试指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要提倡集体主艾,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旨,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
3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应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形成()A.倒金字塔型分配格局B.橄榄型分配格局 C.金字塔型分配格局D.哑铃型分配格局 【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八层三中全会的内容。
【应试指导】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摹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亚,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32.台湾问题实质上是()
A.国共关系问题B.中日关系问题 C.中国的内政问题D.中美关系问题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台湾问题的实质
【应试指导】台湾问题最初是由于中国内战而形成的暂时分离状态。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反共反人民内战中失败,从大陆退踞台湾,在美国等的扶持下,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丰个多世纪。因此,台湾问题不同于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要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这就是台湾问题的实质。
3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国家互信协作B.各国共同繁荣 C.各国同步发展D.国家主权平等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
【应试指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翻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3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四个尊重”的内容。
【应试指导】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是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贯彻。”其中,尊重劳动是基础和根本,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残,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35.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A.农民阶级B.知识分子 C.新的社会阶层D.工人阶级 【答案】D
【考情点拄】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应斌指导】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36.2016年10月21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长征胜利()A.50周年B.80周年 C.70周年D.60周年 【答案】B
37.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A.《中国共产觉党内监督条例》
B.《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 C.《关于加强国家安全工作的意见》 D.《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答案】A
38.据新华社2017年4月1日报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设立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该新区是()A.重庆两江新区B.河北雄安新区 C.上海浦东新区D.天津滨海新区 【答案】B
39.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凉京主办“—带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此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
A.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稳定,实现共同繁荣 B.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稳定,实现共赢发展 C.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D.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发展,实现共同繁菜 【答案】C
40.2016年8月,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获得本届奥运会女子捧球冠军的球队是()A.中国队B.美国队 C.巴西队D.俄罗斯队 【答案】A
二、辨析题
41.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答案】错误
(1)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正确处理主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强调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为前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充分发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巾的主体作用.而物质世界存在其内在的规律性.人的行为如果违背它,必然受习规律的惩罚,导致无效或失败的结果,所以,按照客麓规律办事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2)强调客观规律,并不是否定主观能动性,恰恰是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只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讲尊重客观规律,就会夸大精神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唯心主义。题中的“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伪造出来”的观点显然并没有以承认和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而是过分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4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共同繁荣。【答案】正确
(1)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则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
三、简答题
43.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4.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特点? 【答案】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1)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一中国共产党
(2)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武器库中学来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3)革命目标和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日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45.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四、论述题
46.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必须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试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涵义,并说明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1)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二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上面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体系。第三,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增加环保投入,健全环保监管体制,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第二篇: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
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5.1920年8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A.北京小组 B.武汉小组 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
答案:1.C 2.C3.A4.B5.D
6.毛主席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着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
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0.提出中国***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答案6.A 7.A 8.D9.A10.B
1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12.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是()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1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仸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
1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答案 11.B12.C13.B14.B15.C
1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仸务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1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2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答案:16.D17.C18.C19.A20.C
2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2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阶级斗争为标准
2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24.可持续发展强调()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25.“三讲”中的核心是()A.讲学习B.讲政治 C.讲正气 D.三个代表
答案:21.D 22.A 23.C24.A25.B
2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27.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28.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29.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30.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26.C27.B 28.D 29.A 30.D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着的特征是()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参考答案:
1.A 2.C 3.B4.D 5.A
6.C7.B8.D9.C10.D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毛主席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毛主席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宝的文章是()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仸务是()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参考答案:
11.B12.D13.C14.B15.C
16.B17.A18.D19.A20.A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A.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DXP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主席 D.DXP
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3.DXP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
参考答案:
21.D22.D23.D 24.C25.D
26.D27.A28.D29.A 30.B
31.B32.B 33.C34.D 35.B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4.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A.相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诡辩论
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外力的推动 B.事物内部矛盾 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 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
8.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在于它()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是否清楚明白
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是否有用
9.人类认识的基础是()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 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
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参考答案:
1.B2.C 3.B4.D 5.B
6.A7.B8.C9.D10.C
11.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1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天津条约》的签订
13.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A.《天坛宪章》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15.首先提出毛主席思想这一概念的是()A.LSQ B.ZD C.王稼祥 D.DXP
16.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中国******“一大”的召开 D.中国******“二大”的召开
17.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A.毛主席 B.王稼祥 C.周总理 D.张闻天
18.中国***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是()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
19.毛主席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着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A.没收 B.赎买 C.公私合营 D.改造
21.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A.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
22.确立毛主席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3.DXP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
参考答案:
11.C 12.C13.B14.A15.C
16.C17.A 18.B19.B20.A21.A22.D23.C
一、选择题
1.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这种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4.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类的意识可以()A.认识和改造世界 B.创造客观规律 C.改造客观规律 D.消灭损害人类的规律
5.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指()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互相转化 B.对立面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C.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D.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
7.认识的本质在于()A.主体创造 B.能动反映 C.社会实践 D.客观存在
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B.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C.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9.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国体 D.意识形态
10.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政治法律思想 B.哲学观念 C.国家政权 D.科学技术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的社会功能的是()A.信息功能 B.教化功能 C.强制功能 D.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2.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半封建社会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科学补习所
1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15.1920年8月,中国最早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是()A.北京小组 B.武汉小组 C.长沙小组 D.上海小组
16.毛主席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17.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8.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依靠苏联的援助
19.对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有重要意义的《共同纲领》确定于()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20.提出中国***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城市,开始由城市领导农村新时期的是()A.1947年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
21.中共八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22.毛主席思想的精髓是()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2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A.发展道路问题 B.根本仸务问题 C.发展战略问题 D.发展阶段问题
24.我国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实际依据是我国正处于()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5.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A.供求机制 B.激励机制 C.价格机制 D.竞争机制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B.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C.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化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仸务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 D.对外开放
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A.按劳分配 B.共同富裕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资分配为主,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30.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3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A.大陆实行社会主义 B.港澳台高度自治 C.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32.社会主义各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B.生产关系为标准 C.公有制程度为标准 D.阶级斗争为标准
33.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A.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体现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D.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34.可持续发展强调()A.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B.经济的发展 C.人口的发展 D.高科技的发展
35.“三讲”中的核心是()A.讲学习B讲政治 C.讲正气 D.三个代表
【摘要】2017年成人高考《政治》备考经典选择题
(一)如下,想了解更多成人考试资讯请锁定环球网校成人高考频道,更有海量模拟试题,精品复习资料等你来体验!参考答案
1.C2.B 3.D 4.A 5.D6.D 7.B8.D9.B 10.C11.C 12.C13.A
14.B15.D16.A 17.A 18.D 19.A20.B21.B22.C23.B24.B25.C
26.D27.C28.C29.A30.C 31.D 32.A 33.C34.A35.B
【文章二】
1.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结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即()A.认识论和实践论问题 B.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C.物质问题和意识问题 D.本原论问题和实践论问题 3.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A.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承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7.质变指的是()A.事物的连续性变化 B.事物根本性质变化 C.非爆发式飞跃 D.事物数量的增减
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性质 B.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上层建筑本身是否完善
10.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 B.选举制度 C.文官制度 D.国家制度
11.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A.人民群众是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1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革命对象是()A.官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B.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 D.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1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共产主义 B.实用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A.洛川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5.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小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B.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C.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 D.无产阶级文化运动
16.毛主席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A.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 D.抗日战争时期
17.毛主席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宝的文章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8.解放战争时期,变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文件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C.《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五四指示》
19.在1946年1月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是()
A.政权和军队问题 B.宪章原则问题 C.和平与民主问题 D.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20.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仸务是()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迅速消灭******残匪 C.完成解放区的土改工作 D.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统一
21.下列不能体现党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是()A.毛主席发表《论十大关系》 B.党的“八大”
C.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党的“九大”
22.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标志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1954军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举行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3.DXP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4.中国共产党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宣言书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5.DXP完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时间是()A.1980年 B.1984年 C.1987年 D.1992年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束是在()A.改革开放目标实现 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21世纪中叶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7.初级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三个重点是()A.农业、能源交通和教育科学 B.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 C.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 D.农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28.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 C.毛主席 D.DXP
29.关于我国当前个体经济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存在雇佣关系 B.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 C.为国家提供资金积累 D.提供产品,繁荣市场
3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31.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是()A.阶级斗争 B.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C.民族矛盾 D.经济文化的差异
32.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33.DXP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发展教育和科学 B.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35.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是
A.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B.服务于社会主义的 C.在野党 D.民主主义的政党 参考答案
1.A 2.C 3.B4.D 5.A6.C7.B8.D9.C 10.D11.B
12.D13.C14.B15.C 16.B17.A18.D 19.A20.A21.D22.D23.D 24.C
25.D 26.D27.A28.D29.A 30.B31.B 32.B 33.C34.D 35.B
【文章三】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古希腊罗马哲学 B.英国古典经济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A.本原和派生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4.否认相对静止的哲学是()A.相对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诡辩论
5.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质变是由量变引起的 B.量变是由质变引起的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 D.量变在事物发展中不起作用
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A.外力的推动 B.事物内部矛盾
C.矛盾双方的互相渗透 D.矛盾双方互相联结
8.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在于它()A.是否为多数人公认 B.是否清楚明白 C.是否与自己的对象一致 D.是否有用
9.人类认识的基础是()A.感性直观 B.理性思维 C.客观精神 D.社会实践
10.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社会中少数人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11.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1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 D.《天津条约》的签订
13.1917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的是()A.《天坛宪章》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4.新文化运动中最早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大旗的是()A.陈独秀 B.胡适 C.李大钊 D.鲁迅
15.首先提出毛主席思想这一概念的是()A.LSQ B.ZD C.王稼祥 D.DXP
16.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中共杭州西湖会议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中国******“一大”的召开 D.中国******“二大”的召开
17.遵义会议上,中央在实际上确立了谁的核心领导地位()A.毛主席 B.王稼祥 C.周总理 D.张闻天
18.中国***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是()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D.根据地建设,工人运动,党的建设
19.毛主席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0.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官僚资本实行()A.没收 B.赎买 C.公私合营 D.改造
21.中共中央确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会议是()A.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B.1979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C.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D.党的“八大”
22.确立毛主席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延安整风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23.DXP理论这一科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A.改革开放 B.独立自主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
2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A.直接动力 B.惟一动力 C.最终动力 D.次要动力
25.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具体目标是实现()A.综合机械化 B.生产自动化
C.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D.科学化
27.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是要使市场()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28.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根本原因是()A.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B.贯彻物质利益原则 C.生产力状况 D.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
29.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劳动是()A.劳动者生活的第一需要 B.劳动者谋生的手段
C.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惟一源泉 D.既是劳动者的谋生手段,又是其生活的第一需要
3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DXP理论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1.“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是为解决()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经济特区问题
32.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3.以下属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的是()A.依法治国 B.坚持市场经济体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4.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描述不正确的是()A.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B.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是促进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
3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 B.集中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 参考答案
1.B2.C 3.B4.D 5.B6.A 7.B8.C9.D10.C11.C 12.C13.B
14.A15.C 16.C17.A 18.B19.B20.A
21.A22.D23.C24.C25.D26.C27.B 28.C29.D30.A 31.A
32.B33.C34.B 35.C
第三篇: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及答案
2011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C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B、科学的世界观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A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看成世界本原的观点,是一种 B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4、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是 D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5、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D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B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物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
D、激辩论观点
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C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认识到实践
D、从实践到认识
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D
A、决定社会革命是否产生
B、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10、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是 C
A、自然科学
B、劳动者
C、教育
D、经营管理
1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 A
A、经济利益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冲突
C、思想观念的差别
D、生活方式的不同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D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开放的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D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A、中共一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发展与创新
16、从社会性质上看,近代中国社会属于 D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 A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18、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C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成小康社会
19、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A
A、四项基本原则
B、人人平等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
D、公平正义原则 20、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明的特点是 B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自主创新
D、依法治国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分配方式的是 C
A、经营方式
B、管理方式
C、生产方式
D、决策方式
2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其 D
A、资产组成 B、经营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C、管理模式
D、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 D
A、持续、快速、健康
B、又快又稳
C、持续、稳定、高效
D、又好又快
24、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的文明发展的新概念是 D
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2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 C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国体是 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
27、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个方针主要是指 A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政治文明
C、一手抓政治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9、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A
A、发展教育
B、支持创业
C、鼓励出国
D、引进人才
3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级格局终结。自此世界格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B
A、单级化
B、多级化
C、全球化
D、一体化
31、“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首先解决的是 A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问题 32、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C
A、台湾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系由中央拨付
B、台湾回归后,所有军政大权悉委于蒋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B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的社会阶层
34、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
A、坚持党的领导
B、拥护祖国统一
C、拥护社会主义
D、维护世界和平
3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C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反对大民族主义 36、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进行,最终成为冠军的是 D
A、荷兰队
B、阿根廷队
C、德国队
D、西班牙队 37、2010年10月25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C
A、50周年
B、55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38、为期6个月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10月31日闭幕。历史上,世博会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本次世博会是 A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9、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男性与女性占总人口的比例 B
A、女性略高于男性
B、男性略高于女性
C、两者完全相等
D、两者相差十分悬殊 40、2011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5月26日至27日在法国多维尔召开,这八国之中有一个是亚洲国家,即 A
A、日本
B、韩国
C、新加坡
D、中国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41、是否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答案要点: 错误。(2分)
(1)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4分)
(2)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2分)
(3)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却片面夸大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英雄创造历史。(2)
4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答案要点: 错误。(2分)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2分)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理论联系实际;(1分)实事求是;(3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分)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答案要点:(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分)(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2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分)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2分)(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2分)
44、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答案要点: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1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分)(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特点是: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1分)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4分)
45、简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其内在关系。答案要点:
(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4分)(2)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一,有法可依是前提,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2分)
第二,有法必依是核心,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2分)
第三,执法必严是关键,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1分)
第四,违法必究是保障,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给予惩处。(1分)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试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分)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着重落实以下重要举措: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3分)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分)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分)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分)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2分)
第四篇:1999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4分)
1.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无限与有限的关系
D.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2.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往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
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B.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它不能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D.它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其内部矛盾
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同一性和斗争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6.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A.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7.17世纪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监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1980年10月罗马教皇不得不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
A.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C.谬误是对客观实际的歪曲反映
D.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8.资产阶级人生观的核心是
A.个人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自由主义
D.享乐主义
9.一段时间内,我国一些商品积压,销售不旺,商家纷纷降价销售。这表明
A.价格是由商家自行决定的B.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C.价格是受供求关系影响的D.价格是受生产效率影响的
10.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可以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由于商品经济中存在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格和价值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阎的矛盾
D.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11.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它是
A.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B.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C.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基础
D.生产剩余价值的唯一条件
12.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他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确定股份制企业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是看
A.持股股民的身份
B.股东数量的多少
C.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D.捏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13.稳定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
A.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B.稳定完善农村所有制的结构
C.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D.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1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是儿国民经济各部
A.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B.已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
C.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D.各种消费品的重要来源
1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A.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同
B.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不同
C.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D.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
16.在国际贸易中,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是
A.一国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发达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
B.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问
D.世界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7.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
A.全体公民的自治机关
B.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C.维护全体人民利益的机关
D.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关
18.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说是由
A.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决定的 B.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决定的
C.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D.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决定的 1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人民当家作主
C.民主与法制的统一
D.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20.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家主席
21.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澳门就要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在统一祖国大业上又将迈出新的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日期是
A.1999年7月1日
B.199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1999年12月31日
22.我国取得1998年抗洪抢险胜利后,下决心治理水土流失,增加森林植被,保证大江大河的安全。为此,有135个重点森工企业和长江、黄河上游重点地区地方森工企业近百万职工转产,以保证启动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治理大气污染工程
C.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D.环境达标工程
二、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2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漏选的,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45分)
23.哲学是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4.下列各项正确说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有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D.意识只能反映物质,不能影响物质形态的改变
25.赫拉克利特认为,物质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名话包含的物质和运动关系的哲学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的D.宇宙中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26.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
B.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C.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7.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坚持一系列“两手抓”;在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又要看到并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发展大好形势。这样做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28.爱因斯但说:“刻卜勒的惊人成就,是证实下面这条真理的一个特别美妙的例子,这条真理是: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这句话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A.感性经验并不十分重要
B.理性认识是知识的来源
C.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有指导作用
29.货币流通规律告诉我们,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A.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
B.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A.都延长工人的工作日
B.都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C.都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D.都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问
第五篇:2002年成人高考政治试题及答案(专升本)[模版]
2011省属事业编真题回忆(整理收藏版)
管理提醒:本帖被 白璧微瑕 执行加亮操作(2011-05-22)1 我国有哪些民族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 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改革、稳定、发展三者关系(我没选改革是发展稳定的前提那个)
3物权的担保权——质权 抵押权 留置权
4发达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收入政策 产业政策
5两道计算题:我选的40和2;3(应该对吧,呵呵)
7山东省情海岸线、气候什么(选公立医院改革是青岛的选项)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民主、友爱 B富裕、和谐(我选的富裕 和谐,有的筒子说民主,有爱)
9我国歼-20什么试飞的日期:(a)
A,1月11日 B,1月23日 C,2月11日 D,2月23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我选的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给予补贴的住房——廉租房
12金牌的那个题 矛盾律 排中律 充分理由律 同一律(我选的排中律,貌似错了?
13十二五主题:科学发展。14*20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 增长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还有一个选项忘记了,选不正确的。(这三 个选项都对)
人口普查数据——选排名前五名,有山东的那个
16辛亥革命100年——我选的只赶跑了一个皇帝
17企业 慈善 ——我选的。。义务,和慈善相差很远
18稀土——我国储量第一
19阁下——不知道选什么,题也忘了
20信用形式:企业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个人信用(我选的是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管理模式类型:A矩阵式B c密集式d 重拳式(我选的重拳式)
22世界三大旅游国家——美法中
90年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2010网络 4G的出现 PC的淡出 微博的盛行 无线网络(我选的微薄,我觉得应该对,呵呵)
25醉酒驾驶入罪——危险驾驶罪
国际战略新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七大产业分别是 :
1、节能环保产业,2、新一代信息技术,3、生物技术,4、新能源,5、新材料,6、高端装备制造,7、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28,“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不知道选对的还是错的)我选的有家庭经济那个选项土地增值税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以转让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为计税依据向国家缴纳的一种税赋,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
31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
生物钟生物钟又称生理钟。它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它是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通过研究生物钟,目前已产生了时辰生物学、时辰药理学和时辰治疗学等新学科。可见,研究生物钟,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
33山东调结构转方式突破口 山东以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突破口
发达国家保护本国,扩大出口的方式:我选的环境壁垒,绿色壁垒 倾销,没选贸易谈判 35 新型粮农是指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民,也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粮食生产者。与传统粮农相比,新型粮农的主要特征有:生产经营方式不再是小而散的传统状态,而是通过扩大耕作面积、利用市场配置生产要素进行规模经营;粮食生产不再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而是面向市 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过程不再主要依据经验和自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管理,而是依靠对自然规律、生产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科学认识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专 业管理和控制;作业方式不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而是大量应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生产标准不再主要依据传统经验,而是日益科学化、标准化。
36狭义的 文化
37被院士们评为去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是:人造生命迈出关键一步;首次探测到暗物质粒子;发现“超级细菌”;首次成功制造并捕获反物质原子;IBM发布硅纳米光子芯片技术;“普朗克”卫星绘出首幅宇宙全景;大型强子对撞机质子束流对撞首获成功;“千人基因组计划”获重大成果;发布首份全球海洋生物普查报告;量子纠缠首次在电晶体线路中完美实现。
五个统筹的哲学原理 ——我选的整体和部分
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形式——居然是成套项目,⊙﹏⊙b汗
40:宪法修改——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升挂国旗——我选的雨天挂国旗的那个
2011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理复杂问题的原则 44 国家调节收入,实现(我选的橄榄型)总理谈分配制度改革 明确提出要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天气预报(我选的是cd,没选人们永远无法到达真理和无法正确认识什么的)
46侵犯名誉权,网上销售伪劣产品,网上虚假股票信息等哪些属于刑事犯罪,47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的题——气死我了,唉,选大豆由纯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我国民族政策的实质——促进各民族团结、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和谐的政策。
49下列对法解读准确的是:A民权就是民生权利。B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是法律部门C知识产权已纳入民法的权利体系。D知识产权与物权/债权/人身权并重(我选的bc吧
突发事件包括(我貌似选abcd,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社会事件。。。。)
51泄露信息,对外交流的那个多选(我选的ab)A记过
B警告 C罚款 D 开除
素数 我只记得b是2,3,5,7,c是欧几里得 53 小行星
关于山东·的气候,有暖温带季风气候,海陆面积相当,海岸线占六分之一。我选的是山东·台风登陆的频率较高
资源稀缺性那个 我选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
56调查研究顺序,我选的定性,定量,貌似是c吧 57东北亚 58 词语错误 59对办公室软件解密
49下列对法解读准确的是:A民权就是民生权利。B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就是法律部门C知识产权已纳入民法的权利体系。D知识产权与物权/债权/人身权并重(我选的bc吧 我选的AC
46侵犯名誉权,网上销售伪劣产品,网上虚假股票信息等哪些属于刑事犯罪 我全选了
2改革、稳定、发展三者关系(我没选改革是发展稳定的前提那个)高中课本的试题
辛亥革命100周年,选错误的啊,难道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还彻底铲除了帝制(我百度的)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原则
第一节
目标一致原则
第二节
轻重缓急原则
第三节
整体系统原则
第四节 留有余地原则
第五节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第六节
可行性原则
第七节
强制与说服相结合原则
——来源于百度
46侵犯名誉权,网上销售伪劣产品,网上虚假股票信息等哪些属于刑事犯罪 我也全选了
第一颗在中国土地上发现的小行星:139 九华星(Juewa)(发现者J.C.Watson)
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1125/3789 中华(China)(发现者张钰哲,后1125更改为3789)
第一颗以中国人名命名的小行星:1802 张衡(Zhang He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地名命名的小行星:2045 北京(Peking)(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县名命名的小行星:3611 大埔(Dab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第一颗以台湾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240 蔡(Tsai)(蔡章献)(发现者哈佛天文台)
第一颗以中国太空船名字命名的小行星:8256 神舟(Shenzhou)(发现者紫金山天文台
国际战略新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七大产业分别是 :节能环保产业,2、新一代信息技术,3、生物技术,4、新能源,5、新材料,6、高端装备制造,7、新能源汽车。
答: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1)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义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包括赊销和预付两类。
主要特点:1商业信用贷出的是商品2商品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经营者3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的景气状态是一致的。
(2)银行信用指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主要特点: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2银行信用是一种中介信用。
(3)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债务人,从社会上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形式。主要特点: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2弥补财政赤字3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
(4)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等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信用。主要包括分期付款和消费信贷。
主要特点:每笔授信额度小2信用状况偿债能力调查工作量大3消费信用分险具有特殊性。
中国七大经济区好像是这些吧,我在网上搜的,长江三角洲及各沿江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中部五省经济区,东部沿海经济区,大西南经济区,西北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