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格式大全

时间:2019-05-14 11:31: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词牌名格式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词牌名格式大全》。

第一篇:词牌名格式大全

词牌名格式大全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 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调笑令,词牌名。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阮郎归,词牌名。亦称《醉桃源》,《宴桃源》。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画堂春,词牌名。

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桃源忆故人,词牌名。

本调四十八字,前后阕同,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亦称《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贺圣朝,词牌名。

上下阕共四十九字。这一个词牌格式变体较多。但是不管是何种变体,两阕中凡五字句的节奏均为: ×、××××。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太常引,词牌名。

亦称《太清引》,四十九字,双调,上下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西江月,词牌名。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南歌子,词牌名。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浪淘沙,词牌名。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鹧鸪天,词牌名。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例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虞美人,词牌名。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一斛珠,词牌名。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小重山,词牌名。亦称《小冲山》、《小重山令》。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

蝶恋花,词牌名。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临江仙,词牌名。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唐多令,词牌名。

本调六十字,通常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河传,词牌名。亦称《河转》。

本调六十一字。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苏幕遮,词牌名。亦称《鬓云松令》。

前后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定**,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

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谢池春,词牌名。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下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青玉案,词牌名。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天仙子,词牌名。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eviloctal 2007-12-5 13:34平仄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粤语九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如下: 阴

阴 中 阳

平上 去平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 “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还。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下文我们就讨论平仄问题。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

⑴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⑵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例如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本句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就对句来说,“金沙”对“大渡”,是平平对仄仄,“水拍”对“桥横”,是仄仄对平平,“云崖”对“铁索”,是平平对仄仄,“暖”对“寒”,是仄对平。这就是对立。

关于诗词的平仄规则,下文律诗的平仄及词的平仄中还要详细讨论。现在先谈一谈我们怎样辨别平仄。如果你的方言是有入声的(譬如说,你是江浙人或山西人、湖南人、华南人),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在那些有入声的方言里,声调不止四个,不但平声分阴阳,连上声、去声、入声,往往也都分阴阳。象广州入声还分为三类。这都好办:只消把它们合并起来就是了,例如把阴平、阳平合并为平声,把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合并为仄声,就是了。问题在于你要先弄清楚自己方言里有几个声调。这就要找一位懂得声调的朋友帮助一下。如果你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本地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应规律,已经弄清楚了自己方言里的声调,就更好了。

如果你是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的人,那么入声字在你的方言里都归了阳平。这样,遇到阳平字就应该特别注意,其中有一部分在古代是属于入声字的。至于哪些字属入声,哪些字属阳平,就只好查字典或韵书了。

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辨别平仄的方法又跟湖北等处稍有不同。古代入声字既然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遇着诗律上规定用仄声的地方,而诗人用了一个在今天读来是平声的字,引起了我们的怀疑,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解决。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如果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北部来说,ai、ei、ao、ou等韵基本上也没有入声字。

总之,入声问题是辨别平仄的唯一障碍。这个障碍是查字典或韵书才能消除的;但是,平仄的道理是很好懂的。而且,中国大约还有一半的地方是保留着入声的,在那些地方的人们,辨别平仄更是没有问题了。

eviloctal 2007-12-5 13:36一、一般性词牌名的译法

一般性词牌名没有什么历史典故,或有,但已无从考证,或取自前人的某个词句,或只是一个风雅的名词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按字面意思直译成英文,即可较好地保留原文的风格,传达原文的神韵和美感形象。例如:

鹧鸪天 Partridge Sky 踏莎行 Treading On Grass 相见欢 Joy At Meeting 点绦唇 Rouged Lips 满江红 The River All Red 模鱼儿 Groping For Fish 最高楼 The Highest Tower 疏影 space Shadows

玉楼春 Spring In Jade Pavilion 昼夜乐 Joy Of Day And Night

西江月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风入松 Wind Through Pines 双双燕 A Pair Of Sparrows

二、“歌”、“词”、“歌头”、“吟”等词牌名的译法

1.常带“歌”、“词”、“子”的词牌,不妨直译成“Song”,既简单明了,又贴切自然。例如:

子夜歌 Midnight Song

洞仙歌 Song Of A Fairy In The Cave 柳枝词 Willow Branch Song 卜算子 Song Of Divination 天仙子 Song Of Immortal

更漏子 Song Of Water Clock At Night 南歌子 A Southern Song

2.词牌子带“吟”一类的较“歌”、“词”更为典雅,是一种便于吟诵、格调高雅、节奏舒缓的诗体,译成“Chant”,可以显得庄重端方,因为英语中的“Chant”多指宗教中的赞美诗或圣歌,意思与“吟”很相近。例如:

水龙吟 Water Dragon Chant 瑞龙吟 Auspicious Dragon Chant

3.“歌头”意即前奏或序曲,可译成“Prelude”。例如:

水调歌头 Prelude To Water Melody

三、“令”、“引”、“近”、“慢”等词牌名的译法

有一些词牌末带有“令”、“引”、“近”、“慢”等术语。“令”与酒令有关,是一种比较接近民歌的抒情小曲;“引”集歌体与诗体于一身,也是这类诗歌诗曲调的演化;“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近”有亲昵、浅显的意思,可能与令、引等一样与曲调有关,指一种篇幅较“令”长而又不如“慢”曲那么典雅庄重的曲调。从字数上讲,大体上说,“令”多半属于“小令”范围,“引”、“近”多半属于“中调”范围,“慢”则绝大多数是“长调”。所以译成英文时可视具体情况译成“Song”;“Slow Song”;“Slow Tune”或“Slow,Slow Song”。例如;

调笑令 Song Of Flirtation 唐多令Tang Duo Song

祝英台令Slow Song Of Zhu Ying Tai 扬州慢 Slow Tune Of Yangzhou 声声馒 Slow,Slow Song

四、“摊破”、“促拍”、“减字”、“偷声”等词牌名的译法

“摊破”(又名“摊声”、“添字”)和“促拍”这两个术语都表示在原调基础上加了字、句。而“减字”、“偷声”则是在原调基础上减少了字句,而另成新调。“摊破”和“减字”是就字数而言,而“促拍”和“偷声”是就调而言。所以“摊破”可译成“Lengthened Form”,“促拍”可译成“Quickened Tune”,“减字”则可译成“Shortened Form,”,“偷声”则可译成“Slowed Tune”。例如:

减字木兰花 Shortened Form Of Lily Magnolia Flowers 摊破浣溪沙 Lengthened Form Of Silk-Washing Stream

五、根源于历史掌故的词牌名的译法

据考证,词调有五种来源:1.边疆民族曲调或域外音乐传入内地的;2.内地民歌曲调;3.乐工歌妓们创制或改制的曲调;4.宫廷音乐机构或词曲家根据古曲、大曲改制的;5.文人创作的曲子。正因为词调来源广泛,所以词牌的意思也很复杂。因此,有些词牌是不能根据字面直译的,而应在考释它的来历后再行动笔。

例如:《苏幕遮》原本是指从今天新疆吐鲁番(古高昌)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所以唐人又称之为“泼寒胡戏”。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面,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有人将它译成“Screened By Southern Curtain”.就是没考虑到它的来源而望文生义译出来的,尤其是“Southern”一词不知从何而来。据此,我以为直译成“Oiled Hat”未免太俗,不如译成“Water-bag Dance”。这样既点明了是舞曲,又可使读者领略到舞蹈的内容和形象。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摩国的乐曲,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唐苏鹗从《杜阳杂编》说:“大中(唐宣宗年号)初,女蛮国贡双龙犀……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人亦往往声其词。”可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Buddha或Buddhist Idol)并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人”。有人将其译成“Buddhist Dancers”,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为形容词“Buddhist”是“佛的,佛教的”意思,译回成中文就是“佛的舞者”,佛教中有没有舞者尚且不论,光意思就南辕北辙。如译成“Dancers Like Buddha”或“Buddha-like Dancers”还勉强过得去,或干脆译为“Song Of The Country Norm”,既简单又明了,只是失去了菩萨这个形象。

又如《念奴娇》,念奴为唐玄宗天宝年间一著名歌妓,玄宗时常诏见命歌,曲名本此。如果不知此曲底里,将它译成“Dreaming Of Her Charm”那就令人捧腹了。有人将它译成“Charm Of A Maiden Singer,”歌手“和”娇“都译出来了,可我认为Maiden一词用得不恰当。”Maiden“一词在英文中是”处女“或”未婚女子“的意思,把它用在古时的歌妓身上未免太圣洁了,不如去掉”Malden“,译成”Charm Of A Singer“。”Charm“多指女子的妩媚,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读者会弄错。”Singer“的性别。从这个意义上讲,”Maiden“也可删去,当然若将其换译成”Woman“也未尝不可。这里还牵涉到专有名词的译法,”念奴“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中国人尚且陌生,更不用说外国人了,译出来也不一定知道,反而妨碍意思的理解,故此处可撇下不管,用”A Singer“代替即可。类似的情况都可如此处理:如《昭君怨》就可译成”Lament Of A Fair Lady“。也可用加注的办法,如《虞美人》就可译成”The Beautiful Lady Yu“,这样外国人就知道是一个姓虞的美人了。

《忆秦娥》,唐曲,始自传为李白所作之”秦娥梦断秦楼月“词,故名《忆秦娥》。”秦娥“指的是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儿,爱吹萧,嫁给仙人萧史。在李白词中指的是秦地(今陕西省一带)的女子。词中写的是当时一个京城里的女子,自从爱人出了远门,她夜里睡不安稳,春天望到秋天,一年年下去,总是音信杏然。在失望、痛苦中什么乐游原、汉朝陵墓的好景致,她都感到一派凄凉。有人将它译成”Dream Of A Palace Maid“,”Palace Maid“是宫女的意思,尤其是”Maid“表示”少女、未婚女子或处女“,与李白的原词意思相去甚远。也许是将”素娥“误当成了”宫娥“吧,应该译成”Dream Of A Qin Woman“.再如《临江仙》,乍一看以为是讲江畔的仙人,其实它是唐代教坊曲,原为赋水仙花而作,故名临江仙。所以译成”Immortal At The River,“就与原词牌名貌合神离。最好译成”Daffodils By The Riverside“,这样既照顾到了其本来的含义,又保留了词牌现有的神韵。”仙“即”水仙“。

《鹊桥仙》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得名,故此曲亦常咏牛郎织女之事,所以不妨将”Immortal At The Magpie Bridge“改成”Immortals Meeting On The Magpie Bridge“,这样更显得生动贴切。

又如《破阵子》,唐教坊曲,截取龟兹部大型舞曲《秦王破阵乐》片段而成,多写豪壮之情。译成”Dance Of The Cavalry“,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神韵,尽管原文并没有”舞"字。综上所叙,词牌名翻译虽属小节,却颇费斟酌,译者除了需要很深的汉语和英语根底以外,还得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以为铺垫。否则,不仅会影响对原文的理解,而且会闹出些噱头来。

eviloctal 2007-12-5 13:37简介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源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词牌名 两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 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 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 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 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 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 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

字 一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八拍蛮 八音谐 十二红 十二郎 三

三字令 三台令 上马娇 上西平下水船 下手迟 小桃花 小庭花 万年秋 万年枝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九张机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学士 上南平大江西 小梅花 万年春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女冠子 四

天仙子 天下乐 月当窗 月边娇 风流子 风蝶令 水调歌 水晶帘 凤楼吟 凤萧吟 双带子 双韵子 斗婵娟 斗鹌鹑 不是路 不怕醉 丰年瑞 中央乐 丑奴儿 飞来峰 五

玉人歌 玉山枕 玉连环 玉莲花 玉漏迟 玉蝴蝶 忆故人 忆王孙 忆闷令 忆章台 归平遥 归国遥 四园竹 四代好 甘州令 甘州遍 长亭怨 石州行 白鹤子 东平引 古调笑 古竹马 龙吟曲 圣乐王 且坐令 生查子 冉冉云 对玉环 六

江城子 江神子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地锦 西意曲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宫 曲入门 红窗听 红窗迥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鸟鸣涧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百尺楼 百媚娘 阳春曲 阳台曲 行不得 行路难 安庆摸 回波乐 如鱼水 伊川令 师师令 阮郎归 似娘儿 纥那曲 竹香子 百宜娇 阳台路 早梅香 回波词 伊州令 吊严陵 齐天乐 竹马车 扫地花 阳台梦 早梅芳 回婆乐 后庭花 夺锦标 关河令 竹马儿 扫地舞 过江龙 早春怨 回心院 后庭宴 买陂塘 庄椿岁 竹枝词 扫地游 过龙门 伤春曲 华清引 乔木查 迈陂塘 阵破乐 竹牌儿 扫花游 过秦楼 伤春怨 华胥引 乔牌儿 有有令 雪芳草 百字令 扫市舞 过涧歇 伤情怨 华荷媚 字字双 扬州慢 寻瑶草

百字谣 阳关曲 行香子 安公子 如梦令 字字锦 向天盏 百字字 阳关引 行杳子 安阳好 如意令 羽仙歌 向湖边

花心动 花非花 折花令 折桂令 步花间 步虚声 杏花风 杏梁燕 胡山青 胡音子 泠青沼 泛兰舟 还京乐 还冠子 秀厢儿 秀碧宵 陂搪柳 灼灼花 别仙子 弄花雨芰荷香 八

金字经 金明池 金凤调 金缕曲 夜如年 夜游宫 青衫湿 采桑子 画招郎 画锦堂 雨中花 雨淋铃 明月斜 罗唝曲 卷珠帘 拨不断 松梢月 杵声齐 咏捣练 卖花声 油葫芦 轮台子 九

春光好 春去也 春衫泪 春团圆 秋思耗 秋思夜 柳含烟 柳枝秋 怨春闺 怨春郎 贺新凉 贺圣朝 思远人 思越人 垂丝钓 垂杨柳 误桃源 拾菜娘 送将归 绛都春 美人春 茭荷香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折红英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寿楼春 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 杏花天 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 纱窗怨 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 迎春来 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 杨柳枝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 金凤钩 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 夜行船 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 青玉案 采莲子 采莲令 采彩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 画楼空 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 定风流 定西番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 明月引 罗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 拙鲁连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雁儿 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中好

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 怨春归 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 贺新郎 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 点樱桃 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恨来迟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 误佳期 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剑器近绕地游 绕佛乐 送征衣 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香山会 炼丹砂 十

离亭怨 离亭宴 宴西园 宴山亭 破阵乐 破字令 浣溪沙 浣沙溪 海棠花 海棠春 鬼三台 倒垂柳 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 将进酒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离亭燕 宴琼林 破齐阵 绣带子 凄凉犯 逍遥乐 离庭宴 宴瑶池 荷叶杯 绣带儿 凄凉调 莫思归 离别难 桂枝香 荷干杯 绣停针 恋情深 悟黄梁 离香令 桂枝秋 荷花媚 夏初临 恋香衾 淅江静 离苦海 桂花明 壶山好 夏孤临 留春令 倘秀才 离翠袖 桂华明 壶中天 夏云峰 留客住 凌波曲 宴清都 桂殿秋 壶天晓 桃花水 偶相逢 凉州令 宴桃源 破阵子 浣溪行 桃花落 特地新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捣练子 浪淘沙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惜春纤 惜春姿 望江南 望江梅 望夫歌 望春回 梦芙蓉 梦扬州 探春令 探春慢 梅花引 梅月圆 黄钟乐 黄莺儿 梧叶儿 雪花飞 脱布巾 脱布衫 深院月 深院静 欸乃曲 得胜令 维扬好 接贤宾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朝中措 朝天乐 腊梅香 腊前梅 普天乐 普贤歌 森春慢 期夜月 缕金金 集贤宾 款残红 琵琶仙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锦上花 锦帐春 解春风 解冤结 感皇恩 感恩多 摸鱼儿 摸鱼子 意不尽 意难忘 蜀溪春 盐角儿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翠羽吟 翠华引 鸭头绿 酒泉子 唤春愁 啄木儿 惜分钗 惜双双 惜花春 惜黄花 望仙人 望湖人 望书归 望海潮 梦还凉 梦魂香 清平乐 清平调 梅和柳 梅弄影 黄鹤引 渔家傲 雪狮儿 雪绿蓑 掷半浣 掷金钱 绿头鸭 萍宫春 甜水令 掉角儿 淡黄柳 控春令 喜朝天 喜连声 朝天懒 锁窗寒 落梅风 落花时 赏先春 赏花时 聒龙谣 溅罗裙 喝大令 葛浦曲 崐绣毯 搅琵琶 满园花 满路花 锦园春 锦堂春 瑞云浓 瑞飞好 感庭秋 新水令 照红梅 照碧桃 献衷心 献仙音 锯解令

谪仙怨

碧玉箫 碧牡丹 翠园枝 翠楼吟 阅金经 家山好 剔银灯 透碧宵 惜余欢 惜余春 惜琼花 惜奴娇 望湘人 望仙门 望秦川 望蓬莱 梦横塘 探道子 清江行 情江曲 梅已谢 剪牡丹 渔家乐 渔父乐 混江龙 混罗衣 琐窗寒 琐寒窗 谒金门 萧萧雨 麻郎儿 祭天神

添添春 喜常新 谢池春 锁寒窗 锁阳台 散天花 散余霞 最高楼 最高春 景龙灯 渭城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滞人娇 泪红云 满庭花 满庭芳 锦缠道 解火令 瑞龙吟 瑞鹤仙 新水命 新安路 鹊桥仙 鹊踏枝 殿前欢 殿前催 频载酒

催花乐

碧桃春 碧梦

舞春风 舞杨花 高阳台 涧底松 倦寻芳 鸳鸯梦 惜余香 惜春容 惜芳菲 惜寒梅 望仙楼 望远行 梦江口 梦江南 探花慢 探芳讯 清和风 清商怨 剪征袍 剪湘云 渔歌子 梧桐儿 彩云归 彩凤飞 绮罗香 绮秦怨 章台柳 梁州令 尉迟杯

眼儿媚

谢秋娱 谢秋娘 寒食词 寒松叹 越江吟 越溪寒 悲中乐 悲哉行 渡江云 雁后归 湘妃怨 替人愁 蕊珠间 紫玉箫 满庭霜 满朝欢 解佩令 解佩环 瑞鹧鸪 愁风月 新念别 塞垣春 楚天谣 楚云深 楼上曲 蓦山溪 遥天奉

揽挣琶

瑶池宴 瑶池燕 舞迎春 舞马词 真珠帘 珠帘卷 薄命女 爱孤云 惜春令 惜春郎 望江东 望江怨 望梅花 望梅潮 梦仙游 梦行云 探芳新 探芳信 清波引 梅花句 剪朝霞 黄金缕 梧桐影 梧桐树 情天久 情久长 菊花天 菊花新 婆罗门 淮甸春 寄生草

第一花

谢新恩 朝天子 寒连新 腊梅花 御街行 御带花 番抢子 番卜算 遐方怨 黑漆弩 晚云高 隔帘听 晴偏好 紫骝马 满院春 锦花香 解连环 解语花 愁春来 愁倚阑 塞里春 塞翁吟 鼓笛令 鼓笛慢 蓬莱阁 虞美人

鲍老催

瑶花慢 瑶阶草 暮云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叠萝花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露华慢 四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乐令 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无愁可解 风中柳令 风大松慢 凤栖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头 丑奴儿令 丑奴儿慢 丑奴儿近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长亭怨慢 长相思令 扑蝴蝶近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玉连环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传言玉女 朱奴儿犯 灯月交辉 红林擒近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沉醉东风 迎春乐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应天长慢 庆清朝慢 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道引 诉衷情近采桑子慢 卖花声煞 画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鸟飞慢 卓牌子慢 恋芳春慢 青山湿遍 罗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皂罗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珑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来煞 宫中三台 宫中调笑 春风袅娜 春早湖山 绕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儿慢 金碧芙蓉 闺怨无梦 相思令儿 贺圣朝影 颂圣朝影 烛影摇红 壶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横空 秋光满目 惜黄花慢 惜双双令 惜余春慢 梦玉人引 唱调笑令 高山流水 捣练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黄河清慢 渔父家风 得春令慢 盐角儿令 海天阔处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时候 晚云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宫春慢 绿鸾归令 锦堂春慢 喜迁莺令 郭郎儿慢 瑞鹤仙影 银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云滩引 望花花令 福寿千春 刷子序犯 婆罗门引 换巢鸾凤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莲近隔溪栖令 隔溪梅令 疏帘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鹊桥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阑令 貂裘换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晓角 谢春池慢 霓裳羽衣 辘轳金井 辘轳仙影 露华春慢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五 字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佩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见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发沁园春 花雪满堆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盘 金菊对芙蓉 金盏倒垂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 捉拍丑奴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春夏两相期 春雪问早梅 桃源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郭郎儿近拍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梁州令叠韵 绿孟舞风轻 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阑干万里心 扁舟寻旧约 隔浦莲近拍 愁倚阑干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摊破江城子 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瑶台第一层 瑶台聚八仙 黄鹤绕碧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凤凰台上忆吹箫

eviloctal 2007-12-5 14:24填词怎样选词牌

填词必须有词牌,就如写诗必须有题目。写诗时的题目,表达了整首诗的基本内容,即便不好标题,也可弄个“无题”之类;而填词时的词牌,亦已规定了作者基本的感情,即使无标题也无关紧要,因为可以把首句作为词的标题,如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尽》等;即使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有完整词牌、标题的作品,有些书中亦把它标成《念奴娇?大江东去》。可见,词牌比词题更为重要。

选择一个最适合于表达自己创作感情的词牌,是填好一首词的第一步。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文学,是古人拿来当歌唱的(后来逐步脱离乐器是另一码事),而词牌正是规定了一首词的音乐腔调。

填词要选词牌,词牌又规定了一首词的音调,因此选择词牌就要选择词牌的声情,而不是选择词牌的名字。各个词牌都有它特定的声情,或细腻轻扬;或激越豪放;或婉约柔情;或慷慨雄壮;或幽怨凄凉;或坦荡激昂。凡此种种,词牌基本上已经规定了。如《满江红》、《念奴娇》适合填一些调子较高,感情激烈,声情俱壮的内容,因此在用韵上也以入声字为主;《小重山》、《一剪梅》适合填写一些调子低沉,感情细腻,凄清孤寂的内容,因此大多选用平韵。

填词时选词牌,最忌讳“顾名思义”,即依据词牌的表象去填词。如《千秋岁》,本来是凄凉幽怨的调子,用韵很密,连不压韵的各句也全用仄声字,读来声情幽咽(秦观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黄庭坚就用此词牌吊唁秦观,因此后人多拿它作吊唁之词);而如果你望词生意地用它去祝寿,则无论如何也不合情理。同样,《寿楼春》的声调也是哀怨凄婉,不能用来祝寿。另外如《贺新郎》,词调慷慨激昂,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适应,因此亦不能用来祝贺新人。这就是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如若违反了它,则再大的作家也填不出好词。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郭沫若先生1958年写的一首歌颂大跃进的词,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改成《声声快》,把“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改填成“蓬蓬勃勃,烈烈轰轰,轰轰烈烈轰轰”,尽管表面上已经改了词牌,但实在也不能算成功之作。

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根据夏承焘先生《唐宋词欣赏》,选择词牌有三种方法:

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的比勘和章句的安排;第三,排比前人同牌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对初学者来说,三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

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我们揣摩古代大词人的作品,就是要用他们的作品来衡量某些词牌的声情;而不是用揣摩来的声情去衡量大词人的作品。《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就如《诗经》,当初也是用来吟唱的,是先有情而后有言,然后才配以音律。只有这样,个人的情感才不至于受到音律的拘束而难于表达。即使是我们现今的歌曲,亦是先写歌词,然后再根据歌词的内容配曲。关于这一点,《乐记》中有“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故“有心则有诗,有诗则有歌,有歌则有声律,有声律则有乐歌。”就连宋代王灼的专论词牌选择的《碧鸡漫志》,也有“古人初不定声律,因所感发为歌,而声律从之”之说。可见,表达真切的思想感情比形式的选择要重要得多。

eviloctal 2007-12-5 14:25作者:方舟子

【近体、古体】

诗律浅说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

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用韵】

唐人所用的韵书为隋陆法言所写的《切韵》,这也是以后一切韵书的鼻祖。宋人增广《切韵》,编成《广韵》,共有二百余韵。实际上唐宋诗人用韵并不完全按这两部韵书,比较能够反映唐宋诗人用韵的是金人王文郁编的《平水韵》,以后的诗人用韵也大抵根据《平水韵》。

《平水韵》共有一百零六韵,其中平声有三十韵,编为上、下两半,称为上平声和下平声,这只是编排上的方便,二者并不存在声调上的差别。近体诗只押平声韵,我们就只来看看这些平声韵各部的韵目(每韵的第一个字):

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光是从这些韵目就可以看出古音和今音已大不相同。有一些在古代属于不同韵的,在现在已看不出差别,比如东和冬,江和阳,鱼和虞,真和文,萧、肴和豪,先、盐和咸,庚和青,寒和删,等等。

如果我们具体看一看各个韵部里面的字,又会发现一个相反的情况:古人认为属于同一韵的,在今天读来完全不押韵。比如杜甫《三绝句》第一首(以下引诗均以杜诗为例,不再注明):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飞”和“稀”在平水韵中同属五微,但在普通话读来并不押韵。

又如第二首: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猜”和“回”在《平水韵》中同属十灰,但在现在普通话中也不押韵。

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能参杂了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是近体诗的大忌。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

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软沙倚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都已遣沈冥。

这一首押的“汀、醒、伶、冥”属下平声九青,但首句借用了八庚的“清”。这叫做借邻韵发端,在晚唐开始流行,到了宋代,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

现代人写近体诗,当然完全可以用今韵。如果要按传统用《平水韵》,则不能不注意古、今音的不同,读古诗更是如此。这些不同,有时可以借助方言加以区分,但不一定可靠,只有多读多背了。

【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是齐、梁时期文人的发现。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那么什么是入声呢?就是发音短促,喉咙给阻塞了一下。一类是以塞音t,p,k收尾,另一类是以喉塞音?收尾。在闽南语和粤语中,还完整地保留着这四种入声,在吴语中则都退化成了较不明显的?收尾了。以t,p,k收尾的入声,并不真地发出t,p,k音。塞音在发音时要先把喉咙阻塞一下,然后再送气爆破出声。在入声中,只有阻塞,没有送气爆破,叫做不完全爆破。比如英文的stop,美式英语在发这个词时,并不真地发出p音,而只是合一下嘴就完了,这就是不完全爆破,也可说是一种入声。

在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了。原来发音不同、分属不同韵部的入声字,有的在今天读起来就完全一样。比如“乙、亿、邑”,在平水韵中分属入声四质、十三职、十四缉不同韵,在普通话读来毫无差别(用闽南语来读,则分得清清楚楚,分别读做ik,it,ip)。

入声的消失也导致了古、今音声调的不同。一部分古入声字变成了现在的上、去声字,还属于仄声,我们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却变成了平声字(阴平或阳平),这就值得我们注意了。前面“天子万福”的“福”字就是这种情况。常见的入声变平声字有:

一画:一

二画:七八十

三画:兀孑勺习夕

四画:仆曰什及

五画:扑出发札失石节白汁匝

六画:竹伏戍伐达杂夹杀夺舌诀决约芍则合宅执吃汐

七画:秃足卒局角驳别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画:叔竺卓帛国学实直责诘佛屈拔刮拉侠狎押胁杰迭择拍迪析极刷

九画:觉(觉悟)急罚

十画:逐读哭烛席敌疾积脊捉剥哲捏酌格核贼鸭

十一画:族渎孰斛淑啄脱掇郭鸽舶职笛袭悉接谍捷辄掐掘

十二画:菊犊赎幅粥琢厥揭渤割葛筏跋滑猾跌凿博晰棘植殖集逼湿黑答插颊

十三画:福牍辐督雹厥歇搏窟锡颐楫睫隔谪叠塌

十四画:漆竭截牒碣摘察辖嫡蜥

十五画:熟蝠膝瘠骼德蝶瞎额

十六画:橘辙薛薄缴激

十七画:擢蟋檄

十九画:蹶

二十画:籍黩嚼

讲保留有入声的方言的人,要识别这些入声字自然毫无困难,只要用方言来念就行。对讲北方方言的人,可以根据声旁进行归纳帮助识别,比如“福幅辐蝠”“缴激檄”,但大多数还是只能死记硬背。现代人写旧体诗,完全可以根据现代四声来写。但写旧体诗本来就是因为好古,有人愿根据古代四声来写,也无可厚非,那就要特别注意这种入声变平声的字了。用普通话读古诗,碰到这种字怎么办呢?我以为,为了保持声调的和谐,不妨读成去声。去声较低沉,再读得短促一些,听上去就有点象入声了。实际上,这类入声字,有的人就习惯读成去声,如“

一、幅、辐”,很多人都读成去声。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声字,在普通话中都读成了去声。上声和去声都属仄声,我们可以不管这一类字。但是还有一种声调变化必须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声字,现在读成了仄声字。如《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腊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第四句的韵脚“看”就是平声字,我们读时最好也读成阴平才顺口(现代“看守”的“看”仍读阴平)。

又如《夜宴左氏庄》: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最后一句的韵脚“忘”也是平声,我们读时也应该读成平声才不感到别扭。至于第六句开头的“看”虽也是平声,按今音读成去声也无所谓。

除了“看、忘”,类似这种在现在一般读仄声,而在古代读成平声(或平、仄两读)的还有:

筒纵撞治(动词)誉(动词)竣闽纫奔蕴漫翰叹患跳泡教(使)望醒胜(承受)售叟任(承担)妊

这些字,如果是在韵脚或是句中平仄关键处,都应该读成平声。

还有极少数字,在现在是平声,在古代反而是仄声,如“思”“骑”当名词时都读成去声。象《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第七句的最后一字“思”,就该读成去声。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

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

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

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拗救】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前面谈到的对孤平的补救属于在本句自救。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对句补救。比如在五言“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型,第三字改用了仄声,往往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平声来补救,也就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例如《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三句“鸿雁几时到”第三字该平而仄,第四句“江湖秋水多”就把第三字改成了平声。七言的与此相似,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五字改用平声来补救,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变成“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甚至是第一字,诗人也喜欢救一下。比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用了仄声“晓”,第八句的第一字就改用平声“花”补救。

又如《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五”),第四句第一字就改仄为平(“三”);第七句第一字该平而仄(“卧”),第八句第一字就改用平声(“人”)。

有时候,是本句自救和对句补救混用。比如《解闷十二首》之一:

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

角菀硬负旃?nbsp;

溪女得钱留白鱼。

严格的格律应该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而此诗的平仄为:

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

这里有本句自救(以“江”救“翻”,以“得”就“溪”),也有对句补救(以“留”救“哺”),但也有拗而未救的(“星”)。实际上,在“一三五”位置上拗而未救的也是很常见的。象《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二句的“沙”救了“渚”,“渚”又救了第一句的“风”,但是第一句的“猿”就未救。

象这样拗而未救,破坏了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但是这些都发生在“一三五”的位置上,只要不出现孤平或三平调,就是可以容忍的,确切地说不能算拗。另外还有一种拗,出现在“二四六”的位置上,那才是真正的拗,在这里不讨论。但是有一种拗句,在唐诗中用得相当多,不能不提一下。请看《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一句本该是“平平平仄仄”,却写成了“平平仄平仄”,第二、四字都用平声,违反了我们一开始就提到的逢双必反的规律。在七言中,就是把“仄仄平平平仄仄”写成“仄仄平平仄平仄”,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一首都用到这种特殊句型。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衰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七句是这种句型。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七句“泯”可平可仄,如果读为平,就成了这种句型。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七句还是这种句型。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第一句是这种句型。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第五句又是这种句型。由于这种句型用得实在太多(经常用在第七句),几乎和常规句型一样常见,我们只好不把它算成拗句,而当成一种特殊的律句。诗人们之所以喜欢用这种特殊句型,可能是因为常规句型“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中有三个平声,虽然不在句尾不算三平调,读起来还是有点别扭,所以干脆变一变。值得注意的是,在用这种句型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不能不论。

【对仗】

律诗的四联,各有一个特定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按照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绝句的两联也是可对可不对。排律的首联可对可不对,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最后一联不对,以便结束。

对仗的第一个特点,是句法要相同。如《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这是首、颔、颈都对仗。首联第一句没有谓语,第二句也用无谓语句式相对。颔联上句的句式是“主谓定宾状”,下句也用相同的句式相对。颈联用的也是相同的句式。

又如《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颔联上句的写法是把“白露”一词拆散,下句的写法也相同,是把“明月”一词拆散。

对仗的第二个特点,是不能用相同的字相对。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种对仗,在词、曲中是允许的,在近体诗中则绝不允许。实际上,除非是修辞的需要,在近体诗中必须避免出现相同的字。

对仗的第三个特点,是词性要相对,也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代词对代词,虚词对虚词。如果要对得工整,还必须用词义上属于同一类型的词(主要是名词)来相对,比如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数目对数目,方位对方位,颜色对颜色,时令对时令,器物对器物,人事对人事,生物对生物,等等,但不能是同义词。前面所举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对“月”是天文对,“野”对“江”是地理对,而“垂”对“涌”,“平”对“大”,“阔”对“流”,也都是在词义上属于相同类型的动词、形容词的相对。象这样的对仗,叫做工对。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象《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这种谐音的借对,多见于颜色对。比如《秦州杂诗》其三: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颈联以“珠”谐音“朱”,与“白”相对。又如《独坐》: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恨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颈联以“沧”谐音“苍”而与“朱”相对。

一联之中,如果大部分字都对得很工整,其它字就可以对得马虎一点。比如《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玉不胜簪。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和“别”算不上是相对,但其它各字都对得非常工整,合起来也还算是工对。

对于七言来说,第五字可以不拘。比如杜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五字“天”和“老”未对。有一些对仗,表面上看起来不对,实际上是用了别义相对,象这一联,“朝”对“顾”用的是“朝”的别义来相对,“下”对“臣”,用的是“下”的别义来相对,而不是用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另外有一些对仗,要明白其出处才知道是相对。

比如《曲江二首》之二: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颔联以“寻常”对“七十”似乎不对,其实“八尺曰寻,倍寻曰常”,“寻常”两字也可当成数目字,与“七十”对得相当工整。象这样用了别义、典故,要拐一下弯才对上,出人意料的,也属借对,而且往往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与灯谜的“求凰格”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但有时上下句有相承关系,讲的是同一件事,下句承接上句而来,两句实际是一句,这称为“流水对”。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下句描述的是紧接上句的行程,就是一流水对。又如《秋兴》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尾联也是一流水对。流水对一般也被认为是不俗的佳对,如果尾联要用对仗,经常就用流水对收住全诗。

有时候一句之中也有对仗。如《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一首诗四联全都用了对仗,而句之中又有对仗,第一句“风急”对“天高”,第二句“渚清”(“清”谐音“青”)对“沙白”,第七句“艰难”对“苦恨”,第八句“潦倒”对“新停”,都是先在本句自对,再跟对句相对。有趣的是,第一句因为押韵,跟第二句在平仄上就无法完全相对,而在字义上却对得天衣无缝。这首诗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即使仅从形式上看,也当得起此美称。

习古音 辨四声 定平仄 冯三公子

初学古诗词的人,在阅读古诗词时,最怕的就是辨别古诗词中字的平仄,特别是古入声字,有时在读唐诗时,往往觉得许多字句和自己刚刚学习到的格律不吻合;在诗词原创过程中,最苦恼的也是区别不出哪些是古入声字,一不小心就把古入声字当平声字使用了,结果就出律、甚至出韵了!

那么究竟如何辨别古字的四声呢?古四声与我们现代使用的普通话的四声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先让我们读一下下边一组古字,以熟悉古代四声的读法(平上去入): [清。王鉴《四声纂句》] 风洒露沐 民喜岁熟 为善最乐 乡里叹服 欹满器覆 诒子燕翼 文武是式 先本后末 河海静谧 泾以渭浊 情好是笃 杯酒自适 兄弟既翕 情感意浃 兰浆桂楫 轻舟坐盍

读多几遍,我们就会慢慢品味到古四声的韵味!同时,我们会发现有不少字读起来,与前后不一致、不协调,如“熟”、“服”、“浊”、“翕”、“楫”和“盍”等字!因为,这些字都属现代的阴平或阳平字。这就是古入声字在作怪!我们在读这些字时,要努力忘掉它们现在的声调,尽量要和上下同部位的字的音调去靠拢。

要习好古音,辨别四声,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古入声字的读法。但是,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很多古入声字的读音已经和古代相差很远了,甚至已经完全不同了!但是,古诗词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由于它们是古格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它!如何将现代的平声、仄声与古代的平声和仄声相区分呢?我个人觉得主要应注意下面几点:

1、现代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不含归入阴平和阳平的古入声字)都当作古平声字看待;

2、把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包含归入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字)都当作古仄声看待;

3、注意辨识和记忆那些归入普通话阴平和阳平中的古入声字。

最难的是如何掌握分别派入现代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字!入声,在古代是指那些韵母收[-p]、[-t]、[-k]尾的短促声调。这个声调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分别被转化到现代四声中了,其分派转化的比例大约如下:百分之十四转化成阴平字,百分之三十转化成阳平字,百分之六转化成上声字,百分之五十转化成去声字。

我个人觉得,对于古入声字的学习和把握,除了硬记之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背诵一些押入声韵的古词是记忆常用入声字的一种好方法!另外,当我们诵读古人诗句时(不包括那些拗救句),如发现有些字按普通话读,其平仄是出律的,那么这些字往往就是古入声字,我们也要马上记下来。硬记常用的古入声字,也要掌握简洁的方法:对那些转化到现代普通话上声和去声的那些古入声字,我们初学诗词的人可以暂时不予理会,(因为转化到上声和去声的入声字,虽然读音有所变化,但它们现在用普通话一读,就知道不是平声字,不会混淆其原来归属的“平仄”)我们记忆的重点要放在那些分别派入现代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的古入声字!当然,我们不是不重视转化入现代之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字,那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下面再具体谈论)。

现将派入现代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的常用古入声字列表如下(几乎占古入声字的一半): B(阴平)八捌钵拨剥逼鳖憋擘(擘开)

(阳平)拔跋钹魃白伯泊(停泊)帛箔舶勃渤脖鹁博薄(厚薄)搏礴膊驳别蹩醭 P(阴平)泼劈霹撇瞥扑仆拍霹泊(湖泊)(阳平)璞濮仆(仆人)M(阴平)摸抹(抹桌子)(阳平)膜没(没有)F(阴平)发(发生)

(阳平)乏伐垡阀筏罚弗佛拂彿绋茀伏茯袱服(服从)菔韨绂幅福蝠辐 D(阴平)答(答理)褡搭滴跌督掇裰咄

(阳平)答(答问)瘩沓达鞑妲怛靼得德迪笛狄荻敌嫡镝觌翟滌籴的(的确)喋堞碟蝶牒迭叠独读渎犊牍毒夺铎度(忖度)踱

T(阴平)塌踏(踏实)剔踢 帖贴怗 秃 托 脱 突 N(阴平)捏

L(阴平)拉 勒(勒住)

Z(阳平)杂砸 则 择泽 责啧帻箦 贼 足 卒 族镞 昨 C(阴平)擦 撮

S(阴平)撒(撒手)缩 塞(堵塞)(阳平)俗

ZH(阴平)隻汁织扎(扎营)卓桌倬捉涿拙摘粥

(阳平)直值植殖稙执姪职扎(挣扎)剳铡闸宅折哲辄辙摺谪蛰詟竹竺轴妯酌浊烛躅镯逐琢啄濯擢茁斫斲

CH(阴平)吃插出戳拆(拆开)(阳平)察

SH(阴平)虱湿失杀刷说叔淑菽

(阳平)十什拾石食蚀实识舌折(弄折)孰熟秫赎勺芍

J(阴平)激迹击墼积绩勣缉屐夹(夹攻)揭结(结实)接噘撅撧锔掬鞠

(阳平)及级汲岌笈极亟殛吉急即脊(脊梁)瘠疾嫉蒺集籍藉(狼藉)辑楫戢棘夹(夹衣)荚郏颊洁絜结(结局)拮诘劼颉劫桀傑杰羯碣竭偈节栉捷婕睫截局跼菊橘谲决抉诀玦倔(倔强)掘崛桷厥蕨蹶(一蹶不振)獗橛觉爵嚼绝矍攫躩钁

Q(阴平)七柒漆戚沏掐切曲(曲线)屈缺麯

X(阴平)吸翕歙悉蟋窻析息熄惜昔夕汐锡晰浙蜥膝瞎歇楔蠍戌薛削

(阳平)席媳习袭檄侠狭峡狎辖黠协勰胁颉撷穴学 G(阴平)搁(搁放)疙胳割鸽 刮 郭 聒(阳平)阁格骼 革 隔膈 国帼 虢 骨(骨头)K(阴平)瞌磕搕 哭 窟(阳平)咳 壳

H(阴平)喝(喝水)忽惚唿豁劐黑

(阳平)合盒曷盍阖劾核阂貉涸翮斛觳滑猾活 O(阴平)一壹揖押鸭噎掖屋挖曰约压(阳平)额

如果大家平时留心地方方言,便会发现,古入声字在有些地方的方言中现在仍读入声;如广州、上海、苏州、南京、太原、张家口等地;有些地方的方言中这类古入声字,今不读入声,几乎全部分派到其他声调里去了,且以分派到今平声中为主。如在郑州,古入声字现在大部分归阴平,少部分归阳平;而在武汉、荆州和重庆,则几乎都归入阳平了。如果大家再仔细诵读古入声字,我们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现象,即几乎所有古入声字,都是由a、o、e、i、ie、i、u、ü等八个韵母拼读成的字!反过来思考,现代普通话中,只有由上边这八个韵母拼读成的字中才存在古入声字,当我们诵读古格律诗时,如果这些字与诗律的平仄不合,它们十有八九就是古代的入声字了!

讲完了这些,我们接着来分析“转化入现代普通话之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字”。因为它们在古格律中同样重要,特别是在古词律中显得格外重要!对古词而言,除了分平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还要掌握仄声中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的区别!例如,许多仄韵词牌,就对用韵很讲究,同是仄声韵字,可不少词牌就要求分别将上声、去声和入声分开!戈载在《词林正韵.发凡》中也曾讲到“黄钟商之《秋宵吟》、林钟商之《清商怨》、无射商之《鱼游春水》,宜单押上声。仙吕调之《玉楼春》、中吕调之《菊花新》、双调之《翠楼吟》宜单押去声。”而仄声韵中的入声韵则更为特殊,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很多词牌只适合用入声韵,如《满江红》、《声声慢》和《雨霖铃》等,很多词牌则宜用入声韵,如《忆秦娥》、《念奴娇》、《好事近》和《兰陵王》等。另外,在词句中,对字的平仄使用中,也存在对仄声字必须辨音而用的情况,此正如清朝谢元淮在《填词浅说》中所要求的“词有声调,歌有腔调,必填词之声调字字精切,然后歌词之腔调声声清圆”。清朝万树在《词律.发凡》中要求更清晰、明确:“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雕之中可概者使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须斟酌而后下字,方得无疵。”所以,对仄声字必须分清上、去、入的这种情形,我们在填词时要时刻留意!如对古词中的许多领字句的“领字”,一般要求用去声字;词句间词意有转折时,首字多取去声;一个词句中,若两个仄声字连用时,也往往将两字的声调分开,多用上声和去声相配等(其实,连平的情况出现时,古人也往往要区分出清浊轻重的,此处不多谈)。

正因为如上所言,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格律,特别在学习填词时,要更加加强对古入声字的学习和运用!对古入声字转化分派到现代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的情况也要掌握!当然,我个人觉得对派入现代普通话中阴平和阳平的古入声字的学习和运用是首要的和必须的!下面,我将派入到现代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字也列表如下,以供感兴趣的人参考: A、分派到普通话中今读上声字的入声字

b 笔卜百佰柏北

p 癖撇匹朴(朴素)蹼

m 抹(抹药)

f 发(理发)法

d 笃

t 塔獭铁贴(柬贴)庹

s 撒(撒种)靸索

zh 嘱瞩眨窄

ch 尺

sh 蜀属

r 辱

j 戟给脊(屋脊)甲岬胛蹶

q 乞曲(歌曲)

x 雪血宿

g 骨(骨骼)鹘谷毂嫴鹄汩葛(作姓氏用)

k 渴

o 恶(恶心)乙

B、分派到普通话中今读去声字的古入声字

b 必毖辟薜(薜荔)壁璧毕跸哔筚弼碧滗彆不薄(薄荷)

p 迫粕珀魄僻闢瀑曝

m 末抹(抹石灰)沫茉秣莫寞漠默墨麦没(没落)脈殁陌泌秘蜜密谧 觅 幂汩灭蔑篾木沐霂幕目苜牧睦穆

f 复復腹覆蝮服(服药)缚

d 度踱的(目的)

t 踏(踏步)搨榻遢蹋挞特惕倜拓萚

n 纳衲讷呐匿暱溺逆涅隉聂蹑颞镊臬孽蘖齧诺搦虐疟

l 辣瘌蜡腊鑞肋仂勒(勒令)乐(快乐)力立粒笠栗慄溧历枥沥疬雳栎砾郦列冽烈裂猎躐鬣劣鹿漉麓辘菉绿录禄碌録逯戮陆六洛雒络落酪烙骆珞律率略掠

z 仄作柞酢凿

c 侧测恻厕策册猝促蹴簇蹙踧

s 飒萨瑟塞啬穑涩色肃鹔速觫簌宿粟谡夙

zh 窒桎铚蛭郅秩紩陟炙质锧浙祝

ch 斥赤彻撤澈畜(畜生)搐觸怵黜绌矗绰辍龊

sh 式拭栻室释适饰煞歃霎设慑摄涉述术沐束妁朔蒴槊烁铄硕蟀

r 日热肉褥入若箬弱

j 鲫稷剧倔(倔强)寂

q 迄汔泣恰洽怯契惬箧切窃妾却确搉榷壳悫阙阕鹊雀

x 隙吓(惊吓)绁泄燮亵屑恤卹畜(畜牧)蓄勗旭续穴血

g 各

k 克剋客恪嗑榼酷喾阔括扩廓

h 赫郝喝(喝彩)鹤褐笏或惑获蠖镬霍藿壑

第二篇:词牌名格式

词牌名格式大全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乌夜啼,词牌名。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生查子,词牌名。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绛唇,词牌名。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平]仄仄平平”。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阮郎归,词牌名。亦称《醉桃源》,《宴桃源》。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画堂春,词牌名。

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桃源忆故人,词牌名。

本调四十八字,前后阕同,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亦称《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贺圣朝,词牌名。

上下阕共四十九字。这一个词牌格式变体较多。但是不管是何种变体,两阕中凡五字句的节奏均为: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太常引,词牌名。亦称《太清引》,四十九字,双调,上下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西江月,词牌名。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南歌子,词牌名。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浪淘沙,词牌名。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鹧鸪天,词牌名。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例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虞美人,词牌名。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一斛珠,词牌名。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小重山,词牌名。亦称《小冲山》、《小重山令》。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蝶恋花,词牌名。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临江仙,词牌名。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唐多令,词牌名。

本调六十字,通常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河传,词牌名。亦称《河转》。本调六十一字。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苏幕遮,词牌名。亦称《鬓云松令》。前后阕无异。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定**,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谢池春,词牌名。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下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青玉案,词牌名。亦称《横塘路》、《西湖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天仙子,词牌名。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eviloctal 2007-12-5 13:34平仄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

现代汉语

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

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

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份变为去声,一部份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并音的第三声。

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

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

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如下:

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例如:

妈 麻 马 骂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粤语九声 现代粤语仍存在著『平、上、去、入』四声,并细分为九声,分别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和「阳入」。

粤语九声声调表如下: 阴

阴 中 阳

平上 去平上 去 入 入 入

si1 si2 si3 si4 si5 si6 si7 si8 si9

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粤语九声中,第一、四声(阴平、阳平声)是平声,其他的七声(上、去、入声)都属仄声。

以后查字典的时候(如商务大词典),只要看看它在注音上的数字(通常在右上角)是1-9中的那一个,便知是平是仄了。

后记:

古人吟诗作对是按古音的,当用今音朗读古联时,就容易误会古人平仄不合联律了。举例如 “吸来江水煮新茗;卖尽青山当画屏。”

按普通话四声,吸来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声则是,吸来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卖尽青山当画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从以上平仄排列,用古声是合联律,而用今音则不合了(最起码的句末上仄下平铁律都不符)。故以后谈论联中平仄时,首先要了解创作人是根据古音,今音,还是地方方言出联;否则便会弄出笑话来。

四声与平仄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

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中(从湖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

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疏藏。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还。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开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第三篇:词牌名全集(精选)

词牌名全集

词 牌 名

------------------两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 三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九张机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阳春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欢河传 佳色 尾犯 招潮宣情 眉妩 垂阳 相月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息情词 渔父 戚氏 梁令解红 疏影 歌令

赚煞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无乐防鸣品离寒瑶

一一

八十

上上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天仙子 天下乐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会曲

玉人歌 玉山枕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巴乐 天门谣 天香引 月宫春 月城春 风敲竹 云雾敛 凤仙引 凤池

吟 凤来朝凤御杯 凤凰间 双红豆 双劝酒 无梦令 无俗念 六六峰 六么序 开元乐 升平乐 比目鱼 文风盛 玉山颓 玉京秋 玉堂春 玉楼春 玉簟秋 玉簟凉 忆君王 忆帝京 忆柳曲 忆秦娥 天净沙 月华清 云松令 凤求凰双双燕 双荷叶 无漏子 六么令 王孙信 乌夜啼 玉京谣 玉龙瑶 忆江南 忆少年 忆真妃 月儿高 月下笛风入松 风中柳云鬓乱 水仙子凤棲梧 凤孤飞 双飞燕 双燕儿双蕖怨 双鸿鹑无锡景 太平时少年心 少年游木兰花 见龙门劝金船 引驾行玉京箫 玉竹斩玉壶冰 玉阑干忆江月 忆汉月忆仙姿 忆旧游忆瑶姬 归去来月中行 月中桂风光好 风归云水龙吟 水云游

双头莲 双瑞莲斗百花 斗百草太平令 太常引五更转 五供养内家娇 厅前柳巴渝辞 元和令玉烛新 玉团儿玉梅令 玉美蓉忆岁月 忆萝月忆多娇 忆余杭归去难 归去曲月风水

双斗不丰丹元

玉玉忆忆归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四甘长白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宣和

庆****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红窗

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马车 竹马儿 竹枝词 竹牌儿 百字令 百字谣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回波词 回婆乐 回心院 华清引 华胥引 华荷媚 如梦令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后庭花 后庭宴 乔木查 乔牌儿 字字双 字字锦龙叨付

江西庆庆

百阳行安如羽

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吊严陵 夺锦标 买陂塘 迈陂塘 有有令 扬州慢 向天盏 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齐天乐 关河令 庄椿岁 阵破乐 雪芳草 寻瑶草

花心动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向

折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柳枝

秀厢儿 秀碧宵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堂柳 芰荷香

金字经 金明池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雨中花 雨淋铃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罗敷媚 卷珠帘 拨不断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采莲子 采莲令 采綵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

定风流 定西番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杏芙纱迎杨诉怀陂

金夜青画

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九

春光好 春去也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十

离亭怨 离亭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剑器近绕地游 绕佛乐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离亭燕 离庭宴 离别难 离香令 离苦海 离翠袖 宴清都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凄凉犯 凄凉调 恋情深 恋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逍遥乐 莫思归 悟黄梁 淅江静 倘秀才

秋柳怨贺点恨误送昭络将宴破浣桃特

凌波曲 凉州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鸭头绿 酒泉子 阅金经 家山好 高阳台 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唤春愁 啄木儿 剔银

灯 透碧宵 倦寻芳 鸳鸯梦 薄命女 爱孤云[/SIZE] 涧底松 真珠帘 珠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甸春

欸乃曲 得胜令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惜分钗 惜双双 惜余欢惜花春 惜黄花 惜琼花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望书归 望海潮 望秦川梦还凉 梦魂香 梦横塘清平乐 清平调 清江行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谢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绿头鸭 萍宫春 谒金门甜水令 掉角儿 麻郎儿淡黄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喜朝天 喜连声 喜常新朝天懒 锁窗寒 锁寒窗落梅风 落花时 散天花赏先春 赏花时 最高楼聒龙谣 溅罗裙 景龙灯惜余春 惜余香惜奴娇 惜芳菲望仙门 望仙楼望蓬莱 梦江口探道子 探花慢情江曲 清和风剪牡丹 剪征袍渔父乐 渔歌子混罗衣 彩云归琐寒窗 绮罗香萧萧雨 章台柳祭天神 尉迟杯谢池春 谢秋娱锁阳台 寒食词散余霞 越江吟最高春 悲中乐渭城曲 渡江云惜春容 惜春令惜寒梅 望江东望远行 望梅花梦江南 梦仙游探芳讯 探芳新清商怨 清波引剪湘云 剪朝霞梧桐儿 梧桐影彩凤飞 情天久绮秦怨 菊花天梁州令 婆罗门眼儿媚 寄生草谢秋娘 谢新恩寒松叹 寒连新越溪寒 御街行悲哉行 番抢子雁后归 遐方怨惜望望梦探梅黄梧情菊淮第朝腊御番黑

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湘妃怨 替人愁 晚云高 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崐绣毯 搅琵琶 滞人娇 泪红云 蕊珠间 紫玉箫 晴偏好 骝马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隔紫

锦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感皇恩 感恩多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楚天谣 楚云深 意不尽 意难忘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阶草

翠羽吟 翠华引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天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别 塞垣春 塞里春照红梅 照碧桃 鹊桥仙 鹊踏枝

鼓笛令 鼓笛慢

献衷心 献仙音 殿前欢 殿前催 楼上曲 蓦山溪 蓬莱阁锯解令 谪仙怨 频载酒 催花乐 遥天奉 揽挣琶 鲍老催

碧玉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梦

瑶池宴 瑶池燕 瑶花慢翠园枝 翠楼吟 舞春风 舞杨花 舞迎春 舞马词 暮云碧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叠萝花

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塞

瑶暮酷

醉醉燕踏醋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

露华慢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可解

风中柳令 歌头

丑奴儿令 怨慢

长相思令 环影

如此江山 玉女

朱奴儿犯

沉醉东风 明近

应天长慢 道引

诉衷情近金童

夜鸟飞慢 特髻

洞庭春色 袅娜

春早湖山 朝影

颂圣朝影 双令

惜余春慢 清慢

渔父家风 烘月

拜星月慢 天下乐令风大松慢丑奴儿慢扑蝴蝶近江城子慢灯月交辉

迎春乐令庆清朝慢采桑子慢卓牌子慢洞仙歌慢绕地游慢烛影摇红梦玉人引得春令慢楚宫春慢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无愁凤棲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丑奴儿近双头莲令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长亭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玉连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传言红林擒

近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卖花声煞 画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恋芳春慢 青山湿遍 罗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皂罗玲珑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来煞 宫中三台 宫中调笑 春风思焦客令 粉蝶儿慢 金碧芙蓉 闺怨无梦 相思令儿 贺圣壶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横空 秋光满目 惜黄花慢 惜双唱调笑令 高山流水 捣练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黄河盐角儿令 海天阔处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时候 晚云绿鸾归令 锦堂春慢 喜迁莺令 郭郎儿慢 瑞鹤仙影 银河

浮槎

庭院深深 望云滩引 望花花令 福寿千春 刷子序犯 婆罗门引 换巢鸾凤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莲近隔溪栖令 隔溪梅令 疏帘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鹊桥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阑令 貂裘换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晓角 谢春池慢 霓裳羽衣 辘轳金井 辘轳仙影 露华春慢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珮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见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发沁园春 花雪满堆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盘 金菊对芙蓉 金盏倒垂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转调二郎神 转调踏莎行 捉拍丑奴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春夏两相期 春雪问早梅 桃源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郭郎儿近拍 偷声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梁州令叠韵 绿孟舞风轻 弦曲献仙音

番马舞西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阑干万里心 扁舟寻旧约 隔浦莲近拍 愁倚阑干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摊破江城子 摊破丑奴儿 摊破采桑子 摊破浣溪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瑶台第一层 瑶台聚八仙

黄鹤绕碧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凤凰台上忆吹箫

第四篇:词牌名

词牌名大全

〖双字〗

竹枝、导引、入塞、品令、木笪、河传、鞋红、别怨、寻梅、三台、解红、塞姑、西施、韵令、侧犯、踏歌、兀令、簇水、露华、尾犯、塞姑、白雪、徵招、天香、步月、暗香、孤鸾、无闷、大有、催雪、国香、芳草、大椿、垂杨、花犯、倒犯、瑶华、眉妩、阳春、索酒、南浦、西河、秋霁、落梅、角招、薄幸、疏影、宣清、、八归、笛家、白柠、六州、大脯、六丑、歌头、多丽、个侬、三台、哨偏、戚氏、薄媚、渔父、望江 〖三字〗 一 画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 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金 一梦金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画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九回肠 九张帆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丁香结 三 画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三部乐 三登乐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楼 上束马 上西楼 上林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大江乘 大圣乐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阑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镇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岁 千秋节 千年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年斯 山外云 山花子 山桃红 山坡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于飞乐 于中好 广寒枝 广寒秋 子夜歌 川拨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四 画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天香引 天净沙 月儿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月城春 月华清 风入松 风中柳 风光好 风归云 风马儿 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栖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 双红豆 双劝酒 双荷叶 双蕖怨 双鸿鹑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无梦令 无俗念 无漏子 无锡景 太平时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转 五供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开元乐 升平乐 王孙信 木兰花 见龙门 内家娇 厅前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比目鱼 文风盛 乌夜啼 劝金船 引驾行 巴渝辞 元和令 元会曲

五 画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颓 玉京秋 玉京谣 玉京箫 玉竹斩 玉烛新 玉团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玉堂春 玉楼春 玉龙瑶 玉壶冰 玉阑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凉 忆江南 忆江月 忆汉月 忆岁月 忆萝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忆君王 忆帝京 忆少年 忆仙姿 忆旧游 忆多娇 忆余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忆柳曲 忆秦娥 忆真妃 忆瑶姬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去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归国谣 归字谣 归自谣 归朝欢 归塞北 四字令 四时好 四边静 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东坡引 东阳歌 东原乐 东风寒 东湖月 古阳关 古梅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永遇乐 永原乐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圣无忧 乐中悲 乐逊曲 扑粉蝶 扑蝴蝶 汉宫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桥柳 兰陵王 瓜茉莉 北杨柳 击裙腰 丝罗袄 犯胡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鸟鸣涧 六 画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忆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儿水 江月令 江如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乐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边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梦令 西楼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庆千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庆春时 庆春岁 庆春泽 庆春深 庆同天 庆东原 庆清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红娘子 红娘仔 红梅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红窗睡 红窗影 好女儿 好时光 好花时 好事近好姐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马车 竹马儿 竹枝词 竹牌儿 百字令 百字谣 百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 阳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 安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回波词 回婆乐 回心院 华清引 华胥引 华荷媚 如梦令 如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后庭花 后庭宴 乔木查 乔牌儿 字字双 字字锦 羽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吊严陵 夺锦标 买陂塘 迈陂塘 有有令 扬州慢 向天盏 向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齐天乐 关河令 庄椿岁 阵破乐 雪芳草 寻瑶草 七 画

花心动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间意 花深深 花前饮 花溪碧 折红梅 折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杨柳 寿山曲 寿南山 寿星明 寿桃春 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 步虚词 步步娇 步蟾宫 应天长 应天良 应长天 应景乐 杏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 沙头雨 沙塞子 沙碛子 苏台新 苏武慢 苏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陇头月 陇头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闲中好 闲闲令 纱窗恨 纱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 伴云来 伴登临 赤枣子 赤壁词 声块令 声声慢 迎新春 迎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 君不悟 君来路 抛绣球 抛球乐 村意远 杜韦娘 极相思 杨柳枝 秀厢儿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

芰荷香

八 画

金字经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欢带 金浮图 金盏子 金错刀 金蕉叶 金菊香 金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 金缕词 金缕歌 夜飞乐 夜飞鹊 夜半乐 夜合花 夜来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 夜游朝 夜捣衣 青门引 青杏儿 青哥儿 青歌儿 青云怨 青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 采莲子 采莲令 采彩令 采绿令 采明珠 画堂春 画屏春 画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画娥眉 念奴娇 念良游 念香衾 念离群 定** 定风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铃 雨霖铃 国香慢 国门东 试罗香 试周郎 河满子 河渎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罗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转应曲 转应词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帘 拨不断 拨棹子 驻马听 驻云飞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乐 拍球场 拙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怕春归 怜薄命 恒春令 乳燕飞 宝钗分 钗头凤 钓船笛 孤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卓牌子 鱼儿赚 苗儿秀 话桐乡 昆明池 沽美酒 贫也乐 於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学士吟 拂霓裳 宝鼎现

九 画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轻 怨三三 怨回纥 怨王孙 怨春风 怨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 怨啼鹃 南乡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楼令 南浦月 贺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 贺熙朝 洞中仙 洞仙词 洞仙歌 洞渎神 点绛唇 点牌儿 点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乡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见欢 恨春时 恨春宵 恨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选冠子 选官子 误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独脚令 独倚楼 剑气近剑器近绕地游 绕佛乐 送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 绛桃春 绛黄龙 洛阳春 洛妃怨 挂金索 挂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珑王 柘枝引 麻郎儿 映山红 带马行 胡捣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哪吒令 荆州亭 帝春台 挥春墁 昼锦堂 耍孩儿 茶瓶儿 将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胜胜慢 城头月 相见欢 钟离春

十 画

离亭怨 离亭宴 离亭燕 离庭宴 离别难 离香令 离苦海 离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 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 破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 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凉犯 凄凉调 恋情深 恋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遥乐 莫思归 悟黄梁 淅江静 倘秀才 凌波曲 凉州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鸭头绿 酒泉子 阅金经 家山好 高阳台 涧底松 真珠帘 珠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唤春愁 啄木儿 剔银灯 透碧宵 倦寻芳 鸳鸯梦 薄命女 爱孤云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惜分钗 惜双双 惜余欢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黄花 惜琼花 惜奴娇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东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门 望仙楼 望远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书归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莱 梦江口 梦江南 梦仙游 梦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 梦还凉 梦魂香 梦横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讯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乐 清平调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风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谢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云 剪朝霞 黄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 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 渔父乐 渔歌子 梧桐儿 梧桐影 梧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 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 混罗衣 彩云归 彩凤飞 情天久 情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 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 琐寒窗 绮罗香 绮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 绿头鸭 萍宫春 谒金门 萧萧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罗门 淮甸春 唉乃曲 得胜令 甜水令 掉角儿 麻郎儿 祭天神 尉迟杯 眼儿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淡黄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喜朝天 喜连声 喜常新 谢池春 谢秋娱 谢秋娘 谢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 朝天懒 锁窗寒 锁寒窗 锁阳台 寒食词 寒松叹 寒连新 腊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 落梅风 落花时 散天花 散余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 赏先春 赏花时 最高楼 最高春 悲中乐 悲哉行 番抢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龙谣 溅罗裙 景龙灯 渭城曲 渡江云 雁后归 遐方怨 黑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归 湘妃怨 替人愁 晚云高 隔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崐绣毯 搅琵琶 滞人娇 泪红云 蕊珠间 紫玉箫 晴偏好 紫骝马

十三画

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锦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别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照红梅 照碧桃 鹊桥仙 鹊踏枝 楚天谣 楚云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尽 意难忘 献衷心 献仙音 殿前欢 殿前催 楼上曲 蓦山溪 蓬莱阁 虞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锯解令 谪仙怨 频载酒 催花乐 遥天奉 揽挣琶 鲍老催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碧玉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梦 瑶池宴 瑶池燕 瑶花慢 瑶阶草 翠羽吟 翠华引 翠园枝 翠楼吟 舞春风 舞杨花 舞迎春 舞马词 暮云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红英 赛红娘 赛天香 潇湘曲 潇湘神 潇潇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马郎 滚绣球 愿成双 叠萝花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华 攀鞍态

露华慢 〖四字〗

传言玉女、小镇西苑、临江仙引、诉衷情近、卓牌子近、月上海棠、上林春令、麦秀两岐、花上月令、献天寿令、孤馆深沉、黄鹤洞仙、侍香金童、二色宫桃、木兰花令、浪淘沙令、烛影摇红、霜天晓角、秋蕊香引、隔溪梅令、伊州三台、双头莲令、法驾导引、相思儿令、雨中花令、彩鸾归令、诉衷情令、步虚子令、金盏子令、祝英台近、婆罗门引、红林檎近、阜罗特髻、千秋岁引、南州春色、望云涯引、少年游慢、梦玉人引、波罗门令、蕙兰芳引、鱼游春水、卜算子慢、谢池春慢、采桑子慢、浣溪沙慢、薄媚摘偏、临江仙慢、水调歌头、玉梅香慢、凤凰双舞、行香子慢、八声甘州、西子妆慢、长亭慢怨、八节长欢、雨中花慢、粉蝶儿慢、并蒂芙蓉、黄河清慢、福寿千春、玲珑四犯、定**慢、换巢鸾凤、雪夜渔舟、马家春慢、锦堂春慢、木兰花慢、映山红慢、秋色横空、上林春慢、恋芳春慢、氐州第一、湘春夜引、长相思慢、安平乐慢、望南云慢、西江月慢、杏花天慢、拜星月慢、瑞云浓慢、草梅芳慢、绕池游慢、夜飞鹊慢、暗香疏影、楚宫春慢、惜黄花慢、菩萨蛮慢、无愁可解、江城子慢、江南春慢、高山流水、紫萸香慢、春风袅娜、浪淘沙慢、六州歌头、月上瓜州、望梅花令 〖五字〗

后庭花破子、添声杨柳枝、巫山一段云、减字木兰花、金莲绕凤楼、促拍采桑子、江月晃重山、钿带长中腔、隔浦莲近拍、郭郎儿近拍、南乡一剪梅、摊破南乡子、徵招调中腔、桃源忆故人、偷声木兰花、摊破采桑子、茅山逢故人、荷叶铺水面、明月逐人来、快活年近期、金人捧露盘、促拍满路花、五福降中天、江城梅花引、法曲献仙音、金盏倒垂莲、东风齐著力、四犯剪梅花、高平探芳新、雪明鸷鹊夜、梅子黄时雨、玉女迎春慢、甘露滴乔松、瑶台第一层、黄鹂绕碧树、绿盖舞风轻、夏日燕黉堂、金菊对芙蓉、新雁过妆楼、东风第一枝、春夏两相期、清风满桂楼、送入我门来、花发沁园春、春从天上来、泛清波摘偏、飞雪满群山、五彩结同心、春雪间早梅、玉女仙瑶佩、满院广寒枝、减字浣溪沙、潇湘逢人慢 〖六字〗

寿延长破字令、惜花春起早慢、霓裳中叙第一、花发状无红慢、爱月夜眠迟慢

〖七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第五篇:词牌名

词牌名大全

词牌的数量比较多,目前现存的词牌数有一千多个,下面我们把词牌按照词牌名的字数进行整理,将词牌名大全提供给大家。由于三个字的词牌数量特别说,在三个字的词牌中,我们按照词牌名第一个字的笔画数再进行分类。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欢 防露

红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潮 鸣梭

侧犯 录调 孤鸾 征招 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游 息 离鸾

留家 调笑 薄幸 黄金 令 寒姑

湘月 琼台 凯歌 韵令 煞 瑶花

酹月 暗香 镇西 踏月

一七令 一寸金 一叶叶 金 一梦金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西河 西湖 西施 多丽步月 别怨 杜宇 阳春南浦 秋水 秋霁 胜常春晴 春弄 绿腰 绿意排歌 探春 望梅 减兰催雪 塞姑 琴调 禁烟横云 簇水 鞮红 露华一叶乐 一叶落 一半子大酺 个侬 子夜 无月慢 犯花 古记 东导引 寻梅 竹枝 合河传 佳色 尾犯 招宣情 眉妩 垂阳 相哨遍 倾杯 索酒 消情词 渔父 戚氏 梁解红 疏影 歌令 赚一江风 一丝风 一过

一丛花 一枝花 一样花 一点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络索

一捻红 一萼红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郎神 二色莲 卜算子 卜玉郎 人月圆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宝妆

八拍蛮 八音谐 九能归 时 十二红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时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学士 花 上江虹

上马娇 上西平上南平春 上阳春

下水船 下手迟 大江西 干 小桃红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调 千春词

万年秋 万年枝 万年春 羊 山渐青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燕 棹 干荷叶 女冠子

天仙子 天下乐 天门谣 桂 月当听

月当窗 月边娇 月宫春 云 风马儿

九回肠 丁香结 三部乐 上平西 大江乘 小镇西 万里春 于飞乐 天香引 月城春 九张帆 三登乐 上平南 大圣乐 小秦王 万年斯 于中好 天净沙 月华清 十拍子 三奠子 上小楼 小圣乐 小梁州 山外云 广寒枝 月儿高 风入松 十样花 三株媚 上束马 小冲山 千秋岁 山花子 广寒秋 月下笛 风中柳 十爱词 上行杯 上西楼 小重山 千秋节 山桃红 子夜歌 月中行 风光好 十二上升上林小阑千年山坡川拨月中风归风流子 风蝶令 风敲竹 云雾敛 云松令 云鬓乱 水仙子 水龙吟 水云游 水漫声

水调歌 水晶帘 凤仙引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棲梧 凤孤飞 凤时春 凤楼春

凤楼吟 凤萧吟 凤御杯 凤凰间 双双燕 双飞燕 双燕儿 双头莲 双瑞莲 双声子

双带子 双韵子 草 斗鸡回

斗婵娟 斗鹌鹑 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养 丰乐楼

丰年瑞 中央乐 柳 丹凤吟

丑奴儿 飞来峰 令 元会曲

玉人歌 玉山枕 儿 玉交枝

玉连环 玉莲花 蓉 玉抱肚

玉漏迟 玉蝴蝶 月 忆人人

忆故人 忆王孙 杭 忆吹箫

忆闷令 忆章台 曲 归巴乐

归平遥 归国遥 好 四边静 双红豆 无梦令 六六峰 开元乐 比目鱼 玉山颓 玉堂春 玉簟秋 忆君王 忆柳曲 归国谣 双劝酒 无俗念 六么序 升平乐 文风盛 玉京秋 玉楼春 玉簟凉 忆帝京 忆秦娥 归字谣 双荷叶 无漏子 六么令 王孙信 乌夜啼 玉京谣 玉龙瑶 忆江南 忆少年 忆真妃 归自谣 双蕖怨 无锡景 少年心 木兰花 劝金船 玉京箫 玉壶冰 忆江月 忆仙姿 忆瑶姬 归朝欢 双鸿鹑 太平时 少年游 见龙门 引驾行 玉竹斩 玉阑干 忆汉月 忆旧游 归去来 归塞北 斗百花 太平令 五更转 内家娇 巴渝辞 玉烛新 玉梅令 忆岁月 忆多娇 归去难 四字令 斗百太常五供厅前元和玉团玉美忆萝忆余归去四时四园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块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换头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长生乐 长安女 长命女 长相思 长寿乐 长桥月

长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词 白萱歌 白苹香 白鸽子

白鹤子 东平引 曲 古倾杯

古调笑 古竹马 芳 龙山会

龙吟曲 圣乐王 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兵 付金钗

冉冉云 对玉环

江城子 江神子 练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妆 西施锦

西地锦 西意曲 秋 庆长春

庆青春 庆宫春 朝 庆宣和

庆春宫 曲入门 引 红楼引

红窗听 红窗迥 姐 好离乡

好观音 竹枝子 东坡引 永遇乐 圣无忧 市桥柳 鸟鸣涧 江南忆 西平乐 西意令 庆春时 曲入冥 红窗睡 竹香子 东阳歌 永原乐 乐中悲 兰陵王 江南好 西江月 西梦令 庆春岁 曲千秋 红窗影 竹马车 东原乐 台城路 乐逊曲 瓜茉莉 江南春 西湖月 西楼子 庆春泽 曲玉管 好女儿 竹马儿 东风寒 台城游 扑粉蝶 北杨柳 江南柳 西湖边 西河慢 庆春深 曲游春 好时光 竹枝词 东湖月 占春芳 扑蝴蝶 击裙腰 江儿水 西湖路 西笑吟 庆同天 红娘子 好花时 竹牌儿 古阳关 占春魁 汉宫春 丝罗袄 江月令 西湖春 西溪子 庆东原 红娘仔 好事近百字令 古梅占梅加侍犯胡江如西子庆千庆清红梅好姐百字谣 百字字

百尺楼 百媚娘 百宜娇 扫地花 扫地舞 扫地游 扫花游 扫市舞 阳关曲 阳关引

阳春曲 阳台曲 阳台路 阳台梦 过江龙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难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伤春曲 伤春怨 伤情怨 安公子 安阳好

安庆摸 回波乐 令 如意令

如鱼水 伊川令 锦 羽仙歌

师师令 阮郎归 盏 向湖边

似娘儿 纥那曲

花心动 花非花 梅 折红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春 寿楼春

步花间 步虚声 乐 杏花天

杏花风 杏梁燕 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恨 纱窗怨

泠青沼 泛兰舟 春 迎春来

还京乐 还冠子 思 杨柳枝 回波词 伊州令 吊严陵 齐天乐 花自落 折丹桂 步虚词 沙头雨 陇头月 伴云来 君不悟 回婆乐 后庭花 夺锦标 关河令 花相容 折柳枝 步步娇 沙塞子 陇头泉 伴登临 君来路 回心院 后庭宴 买陂塘 庄椿岁 花间意 折杨柳 步蟾宫 沙碛子 快活三 赤枣子 抛绣球 华清引 乔木查 迈陂塘 阵破乐 花深深 寿山曲 应天长 苏台新 快活年 赤壁词 抛球乐 华胥引 乔牌儿 有有令 雪芳草 花前饮 寿南山 应天良 苏武慢 闲中好 声块令 村意远 华荷媚 字字双 扬州慢 寻瑶草 花溪碧 寿星明 应长天 苏幕遮 闲闲令 声声慢 杜韦娘 如梦字字向天折红寿桃应景芙蓉纱窗迎新极相秀厢儿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满子 苍梧谣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饮马歌 诉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叶黄 秃厮儿 更漏子 忍泪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来 怀旧游

别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两同心 连枝理 这横山 鸡叫子 沁园春 远朝归 陂堂柳 芰荷香

金字经 金明池 香 金凤钩

金凤调 金缕曲 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游宫 怨 青玉案

青衫湿 采桑子 春 画楼空

画招郎 画锦堂 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铃 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罗唝曲 郎 卷春空

卷珠帘 拨不断 场 拙鲁连

松梢月 杵声齐 笛 孤雁儿

咏捣练 卖花声 乐 於中好

油葫芦 轮台子 金明春 金缕词 夜游朝 采莲子 画娥眉 雨霖铃 罗敷媚 拨棹子 怕春归 卓牌子 学士吟 金欢带 金缕歌 夜捣衣 采莲令 念奴娇 国香慢 武林春 驻马听 怜薄命 鱼儿赚 拂霓裳 金浮图 夜飞乐 青门引 采綵令 念良游 国门东 武陵春 驻云飞 恒春令 苗儿秀 宝鼎现 金盏子 夜飞鹊 青杏儿 采绿令 念香衾 试罗香 转应曲 佳人醉 乳燕飞 话桐乡 金错刀 夜半乐 青哥儿 采明珠 念离群 试周郎 转应词 使牛子 宝钗分 昆明池 金蕉叶 夜合花 青歌儿 画堂春 定** 河满子 陌上花 征部乐 钗头凤 沽美酒 金菊夜来青云画屏定风河渎陌上拍球钓船贫也九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荡 春云怨 春归怨 春色满 春声满 春声啐 春初临 春草碧

春衫泪 春团圆 春宵曲 春晓曲 春丽景 春莺转 秋千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丽 秋蕊香 柳叶儿 柳长春 柳色黄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烟 柳枝秋 风 怨春归

怨春闺 怨春郎 月 贺新郎

贺新凉 贺圣朝 儿 点樱桃

思远人 思越人 宵 恨来迟

垂丝钓 垂杨柳 子 误佳期

误桃源 拾菜娘 乐 送征衣

送将归 绛都春 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练 络丝娘

临江仙 重叠金 儿 将进酒

香山会 炼丹砂 春

十画

离亭怨 离亭宴 柳梢青 怨啼鹃 贺熙朝 思佳客 垂碧柳 拾翠羽 绛桃春 珍珠令 哪吒令 看花回 离亭燕 柳梢春 南乡子 洞中仙 思帝乡 迷仙引 独脚令 绛黄龙 玲珑王 荆州亭 眉峰碧 离庭宴 柳腰轻 南柯子 洞仙词 相思子 迷神引 独倚楼 洛阳春 柘枝引 帝春台 亭前柳 离别难 怨三三 南歌子 洞仙歌 相思令 拜新月 剑气近洛妃怨 麻郎儿 挥春墁 胜胜慢 离香令 怨回纥 南平引 洞渎神 相见欢 拜星月 剑器近挂金索 映山红 昼锦堂 城头月 离苦海 怨王孙 南楼令 点绛唇 恨春时 选冠子 绕地游 挂庭秋 带马行 耍孩儿 相见欢 离翠袖 怨春南浦点牌恨春选官绕佛祝英胡捣茶瓶钟离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园 宴山亭 宴琼林 宴瑶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华明 桂殿秋 破阵子

破阵乐 破字令 破齐阵 荷叶杯 荷干杯 荷花媚 壶山好 壶中天 壶天晓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绣带子 绣带儿 绣停针 夏初临 夏孤临 夏云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令 唐多令

调笑令 粉蝶儿 帘 珠帘卷

捣练子 浪淘沙 女 爱孤云

十一画

惜分飞 惜红衣 令 惜春郎

惜春纤 惜春姿 东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游 梦行云

梦芙蓉 梦扬州 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圆 凄凉犯 逍遥乐 鸭头绿 唤春愁 惜分钗 惜花春 望仙人 望书归 梦还凉 清平乐 梅和柳 凄凉调 莫思归 酒泉子 啄木儿 惜双双 惜黄花 望湖人 望海潮 梦魂香 清平调 梅弄影 恋情深 悟黄梁 阅金经 剔银灯 惜余欢 惜琼花 望湘人 望秦川 梦横塘 清江行 梅已谢 恋香衾 淅江静 家山好 透碧宵 惜余春 惜奴娇 望仙门 望蓬莱 探道子 情江曲 剪牡丹 留春令 倘秀才 高阳台 倦寻芳 惜余香 惜芳菲 望仙楼 梦江口 探花慢 清和风 剪征袍 留客住 凌波曲 涧底松 鸳鸯梦 惜春容 惜寒梅 望远行 梦江南 探芳讯 清商怨 剪湘云 偶相凉州真珠薄命惜春望江望梅梦仙探芳清波剪朝霞 黄金缕

黄钟乐 黄莺儿 黄鹤引 渔家傲 渔家乐 渔父乐 渔歌子 梧桐儿 梧桐影 梧桐树

梧叶儿 雪花飞 雪狮儿 雪绿蓑 混江龙 混罗衣 彩云归 彩凤飞 情天久 情久长

脱布巾 脱布衫 掷半浣 掷金钱 琐窗寒 琐寒窗 绮罗香 绮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静 门 淮甸春

欸乃曲 得胜令 草 第一花

维扬好 接贤宾

十二画

喜春来 喜迁莺 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乐 新 腊梅花

腊梅香 腊前梅 行 御带花

普天乐 普贤歌 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怨 黑漆弩

缕金金 集贤宾 高 隔帘听

款残红 琵琶仙 好 紫骝马

十三画 绿头鸭 甜水令 淡黄柳 喜朝天 朝天懒 落梅风 赏先春 聒龙谣 喝大令 崐绣毯 萍宫春 掉角儿 控春令 喜连声 锁窗寒 落花时 赏花时 溅罗裙 葛浦曲 搅琵琶 谒金门 麻郎儿 添添春 喜常新 锁寒窗 散天花 最高楼 景龙灯 敬天花 滞人娇 萧萧雨 祭天神 谢池春 锁阳台 散余霞 最高春 渭城曲 道成归 泪红云 章台柳 尉迟杯 谢秋娱 寒食词 越江吟 悲中乐 渡江云 湘妃怨 蕊珠间 梁州令 眼儿媚 谢秋娘 寒松叹 越溪寒 悲哉行 雁后归 替人愁 紫玉箫 婆罗寄生谢新寒连御街番抢遐方晚云晴偏满江红 满官花 满园花 满路花 满庭花 满庭芳 满庭霜 满朝欢 满院春 锦花香

锦上花 锦帐春 锦园春 锦堂春 锦缠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环 解连环 解语花

解春风 解冤结 瑞云浓 瑞飞好 瑞龙吟 瑞鹤仙 瑞鹧鸪 愁风月 愁春来 愁倚阑

感皇恩 感恩多 春 塞翁吟

摸鱼儿 摸鱼子 令 鼓笛慢

意不尽 意难忘 阁 虞美人

蜀溪春 盐角儿 催

十四画

碧云深 碧美蓉 慢 瑶阶草

翠羽吟 翠华引 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花

十五画

醉中天 醉太平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园 醉扶归 感庭秋 照红梅 献衷心 锯解令 碧玉箫 翠园枝 摘红英 熙州慢 醉公子 醉木犀 新水令 照碧桃 献仙音 谪仙怨 碧牡丹 翠楼吟 赛红娘 睿思新 醉乡春 醉春台 新水命 鹊桥仙 殿前欢 频载酒 碧桃春 舞春风 赛天香 慢卷紬 醉红妆 醉春风 新安路 鹊踏枝 殿前催 催花乐 碧梦

舞杨花 潇湘曲 福马郎 醉花间 醉东风 新念别 楚天谣 楼上曲 遥天奉 瑶池宴 舞迎春 潇湘神 滚绣球 醉花番 醉吟商 塞垣春 楚云深 蓦山溪 揽挣琶 瑶池燕 舞马词 潇潇雨 愿成双 醉花荫 醉桃源 塞里鼓笛蓬莱鲍老瑶花暮云滴滴叠萝醉花醉桃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 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十六画以上

撼庭秋 鹦鹉曲 穆护砂 澡兰香 镜中人 词 霜天晓

霜花膄 霜叶飞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华 攀鞍态露华慢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会 八声甘州 卜算子慢

十六字令 大江东去 大刀将军 小重山令 千秋岁引

万年欢慢 万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乐令 云淡秋空 少年游慢 无愁可解

风中柳令 风大松慢 凤棲梧桐 氏州第一 六州歌头

丑奴儿令 丑奴儿慢 丑奴儿近双头莲令 长亭怨慢

长相思令 扑蝴蝶近公无渡河 玉水明沙 玉连环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传言玉女

赞成功 赞浦子 鹧鸪天 鹧鸪檐前缺 濯香令 鬓云松 鬓边八节同欢 九重春色 人在楼上 小楼莲花 小镇西犯 千秋万岁 三台春曲 三调笑令 山镇西犯 云鬓松令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不如归去 水调歌头 长命女令 玉楼春令 玉腊梅枝 汉宫春慢 西平乐慢 西子妆慢 西施愁春 朱奴儿犯 灯月交辉 红林擒近红情绿意 尹州三台 麦秀两岐 并蒂芙蓉 明月逐来

沉醉东风 迎春乐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庆春泽慢 应天长令 应时明近

应天长慢 庆清朝慢 鱼游春水 鱼水春来 鱼水同欢 村里逐鼓 送大守词 法驾道引

诉衷情近侍香金童

夜鸟飞慢 皂罗特髻

洞庭春色 春风袅娜

春早湖山 贺圣朝影

颂圣朝影 惜双双令

惜余春慢 黄河清慢

渔父家风 晚云烘月

拜星月慢 银河浮槎

庭院深深 越女镜心

踏莎美人 紫花儿序

湘春夜月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露华春慢 采桑子慢 卓牌子慢 洞仙歌慢 绕地游慢 烛影摇红 梦玉人引 得春令慢 楚宫春慢 望云滩引 暗香疏影 鹊桥仙令 感恩多令 卖花声煞 恋芳春慢 玲珑四犯 思焦客令 壶中天慢 唱调笑令 盐角儿令 绿鸾归令 望花花令 隔浦莲近愁春未醒 霜天晓角 画堂春慢 青山湿遍 浪淘沙令 粉蝶儿慢 烘春桃李 高山流水 海天阔处 锦堂春慢 福寿千春 隔溪栖令 愁倚阑令 谢春池慢 雨中花令 罗敷夜歌 浪里来煞 金碧芙蓉 秋色横空 捣练子令 海棠花令 喜迁莺令 刷子序犯 隔溪梅令 貂裘换酒 霓裳羽衣 雨中花慢 念家山破 宫中三台 闺怨无梦 秋光满目 雪月先交 海棠春令 郭郎儿慢 婆罗门引 疏帘淡月 宴春台慢 辘轳金井 空亭日暮 祝英台近宫中调笑 相思令儿 惜黄花慢 雪月交光 晚香时候 瑞鹤仙影 换巢鸾凤 紫萸香慢 虞美人令 辘轳仙影 鬓云松令 潇湘夜雨 骊歌一叠 惠兰芬引 荔枝香近

五 字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绿结同心 月底修箫谱 玉人捧露盘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树后庭花 玉女摇仙珮 玉珥坠金环 东风齐看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引 后庭花破子

红杏泄春光 飞雪满群山 山 送入我门来

明月逐人来 明月生南浦 帘 巫山一片云

巫山一段云 采茶煮春碧 儿 细雨鸣春沼

荷叶铺水面 春从天上来 人 铀带长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挂疏桐 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清风八咏楼 风 晴色入青山

喝马一枝花 铜人捧露盘 令 梅子黄时雨

新雁过妆楼 桂花镇南枝 沙 莺声绕红楼

满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树 征招调中腔 醉吟仙小品 骤雨打新荷

六字

四笑江梅引 快活年近拍 明月棹孤舟 泛情波摘遍 春夏两相期 郭郎儿近拍 梁州令叠韵 阑干万里心 摊破江城子 琴调相思引 江月见重山 扶醉去春寒 金人捧露盘 转调二郎神 春雪问早梅 偷声木兰花 绿孟舞风轻 扁舟寻旧约 摊破丑奴儿 瑶台第一层 江城梅花引 花发沁园春 金菊对芙蓉 转调踏莎行 桃源忆故人 减字木兰花 弦曲献仙音 隔浦莲近拍 摊破采桑子 瑶台聚八仙 西湖明月花雪满堆金盏倒垂捉拍丑奴桃园忆故减字浣溪番马舞西愁倚阑干摊破浣溪黄鹤绕碧九重春色万年 望月楼罗门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潇湘逢故人慢

七字

凤凰台上忆吹箫

古时候,人们为了方便填词,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下载词牌名格式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词牌名格式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词牌名大全

    词牌名大全 词 牌 名两字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正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

    词牌名大汇总

    词牌名大全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

    词牌名

    词牌名两字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西子......

    词牌名大全

    词牌名大全(一):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词牌名

    词牌 单调,十六字,四句、三平韵。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例词 蔡伸《苍梧谣》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周玉晨《苍梧谣》 眠。月影穿窗白......

    词牌名大全

    词牌名大全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 乐令 乐世 长春......

    词牌名大全

    词牌名大全 词牌的数量比较多,目前现存的词牌数有一千多个,下面我们把词牌按照词牌名的字数进行整理,将词牌名大全提供给大家。由于三个字的词牌数量特别说,在三个字的词牌中,我......

    31词牌名全集

    31词牌名全集 词牌名全集 两字 丁儿 八归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个侬 子夜 无闷 无怨 天香 不见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记 东仙 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