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河北中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3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 科 综 合 试 卷
卷Ⅰ(选择题,共50分)
2012年11月8日,中学生小辉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词:“云淡风高秋风劲,北国霜晨。雁阵欢鸣,不尽红叶壮京城。神州大地展美景,盛会喜临。亿众同庆,继往开来乾坤新。”回答1~2题。
1.诗词中的“盛会”是指
A.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第三十届奥运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实现“继往开来乾坤新”必须坚持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小辉依据下列人物的事迹及影响,概括了以下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弘扬民族精神 B.加速经济腾飞
C.推动科技进步 D.维护世界和平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越来越受青睐。一时间,假冒伪劣绿色食品充斥市场。
4.假冒伪劣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①影响诚信社会建设
②败坏社会风气
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④侵犯消费者的智力成果权
A.②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对生活中形形色色造假现象的治理,下列网友提出的做法可行且有效的是
①水中月:重罚造假者,让其自食其果
②安之素:要形成对造假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
③思无邪:加大打击力度,依据刑法处罚所有造假者
④漫游者:增强消费者防范意识,提高识假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观察右边漫画,回答6~7题。
6.对“中国式剩宴”说“不”的理由是
①浪费可耻
②产生大量垃圾 ③耗费宝贵资源
④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7.下列做法对杜绝和减少“中国式剩宴”有益的是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控制人口数量
③尽快制定反浪费方面的法律法规
④通过媒体曝光浪费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山之宗,江河之源,神圣之地,歌舞之乡„„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是发展的西藏,美丽的西藏,幸福的西藏。回答8~10题。8.右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藏地理位置独特 ②西藏地区社会稳定 ③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④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全国各地的支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也越来越重视向 游客展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之美。能够体现西藏文化之美的是
①庄严的布达拉宫 ②欢快的泼水节
③别具一格的藏族服饰
④独具魅力的藏族歌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西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率先建立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率先建立农牧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政策的实行
①保障了西藏中小学生的受教育权
②提高了西藏人民的健康水平
③消除了西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
④改善了西藏人民的生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
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3.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国共合作 D.抗美援朝 14.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15.下表是中国近代早期留学情况汇总表。由其内容可见,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的相同之处是 时 间 留 学 情 况
1871~1889年 在容闳的倡导、推动下,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7年起,清政府又先后派遣了4批留学生赴欧洲学习西方的技艺。
1896~1911年近两万名学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东渡扶桑,留学日本。
1912~1927年 先是留学生逐年被派往美国,接着留法勤工俭学以更大的声势出现,此后寻求革命道路的留苏浪潮也盛极一时。
A.都到欧美国家留学 B.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
C.都以学习西方科技为主 D.都由政府公派留学
16.按照欧洲的传统,人在成为君主之前,只能使用家族姓氏,不称教名,称帝后才可使用教名。拿破仑这一教名的使用,应该始于他
A.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B.1804年3月颁行《民法典》
C.1804年12月加冕称帝 D.1812年进军俄国
17.右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 18.尼克松1971年在堪萨斯城假日旅馆的讲话中说:“„„现在,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强国,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对尼克松的上述讲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鼎足之势
C.美国丧失了霸主地位 D.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局面
19.右图是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漫画。其内容说明,经济全球化
A.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
C.造成发展中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 D.使发达国家获得最大利益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回答20~23题。
20.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2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
A.大庆油田
B.“籼型杂交水稻” C.“两弹一星”
D.“863”计划
22.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根据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的宏伟目标。下列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理解正确的是
①综合国力显著提高
②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③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④城乡发展差距还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①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③与我们每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④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卷Ⅱ(非选择题,共70分)24.走进生活,简要回答。(6分)
(1)图一和图二中的行为人被罚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图一中的行为人提出劝诫。(2分)
违法。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或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作为司机,既享有驾驶机动车的权利,也有遵守交通法规的义务。
(2)图二中的行为人应增强哪些意识来提高自己的文明素质?(2分)
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生命意识;安全意识。
25.关注生态,分析说明。(9分)
材料一:
材料二:自1989年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多部环保法律。2013年,国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重点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和技术体系。
材料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舒适的人居环境„„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哪方面的不协调?(2分)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之间不协调。
(2)材料二体现了国家为解决上述不协调采取了哪些策略?(4分)
运用法律;依靠科技。
(3)材料三中的“需求”反映出人与自然应是什么样的关系?(1分)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行为应有怎样的反思。(2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珍爱自然。26.感受法治,探究实践。(10分)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纪念日。冀华中学九年级的同学们分成小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以“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
动吧!
第一组来到当地政府,看到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在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就职宣誓。
探究一:手持宪法宣誓意味着什么?(4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
第二组分头采访了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探究二:在这些人身上,体现出法治社会对公民的哪些要求?(4分)
学法、知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维护国家和他人的利益。
第三组来到某高中,观看高中学生手捧宪法在成人仪式上宣誓。
探究三:手捧宪法,心有宪法。请以“我的成长与宪法”为题,写出你的内心感言。(2分)
示例1:宪法赋予我权利,我的健康成长与宪法息息相关。
示例2:宪法保护我权利,宪法护我健康成长。
示例3:自觉遵守宪法,宪法伴我健康成长。27.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图一著作的问世,标志着人类社会又一伟大思想的诞生。该思想的诞生与图二所示的党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相距多少年?(2分)
97年
(2)上述思想的成功实践各自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分)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不少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这些法令对资产阶级的利益表现了热忱关切的态度,对地主阶级利益没有根本的触动,对广大农民的要求缺乏任何积极的反映。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本,中华书局
材料二:日本投降后不久,内战爆发。国民党处于劣势。得不到控制的通货膨胀、食物短缺以及官员腐败使得国民党不得人心,并且摧毁了军队的士气。尽管国民党从美国得到军火,但是同组织良好并赢得广大农民支持的共产党相比,它仍不能取得军事优势。1948年,战争的天平倒向共产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北京,同年10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蒋介石和他的追随者们逃往台湾岛。
——【英】亚历克斯·沃尔夫《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京临时政府主要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
资产阶级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在内战中失败的自身原因。(4分)
经济困难;政治腐败;丧失民心;军队士气低落。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短时间消亡的共同原因。(3分)
未能获得广大农民支持。29.探究问题。(12分)
材料一:裕仁天皇(1926-1989年在位)是日本战时的最高统帅。日本发动战争和在战争中的重大决策,都是在御前会议上做出的,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
材料二:迷恋带病真菌、杆菌研究的裕仁天皇一直关注着日本细菌部队和化学部队的发展,并一直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731部队(化学和细菌战部队)1936年奉裕仁天皇敕令建立。1940年裕仁天皇又颁布新的敕令,将部队扩充到3000人,并将主要基地由黑龙江肇东县、五常县移到哈尔滨南郊的平房镇。731部队培植各种致病细菌,并制造炸弹,在实战中施放撒播。1937年12月1日,裕仁天皇亲自签发“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的命令。占领南京后,裕仁天皇还奖赏攻陷南京的日本军官„„对南京大屠杀
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材料三:由于日本政府与美国做了交易,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实现所谓“无条件投降”,裕仁天皇因此得到了庇护,逃过了设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但是,无论国际社会还是日本国内,对裕仁天皇应该接受战争罪行审判的呼声从来没有停止过。
——以上均摘编自《世界知识》2012年22期康狄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裕仁天皇发动了哪些战争。(4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
(2)根据材料二,概括裕仁天皇犯有哪些战争罪行。(4分)
进行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平民。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对裕仁天皇的看法。(4分)
裕仁天皇是战犯;必须受到审判。
30.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政府给接受法规的企业颁发“蓝鹰”标记(右图),以资表彰鼓励。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围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展的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80年代初开始的改革开放第一轮高潮: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等,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90年代初,伴随着“姓资姓社”问题的大讨论,中国开展了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将改革开放推向新一轮高潮,中国经济又一次快速增长。90年代末,围绕加入WTO利弊问题的争论,中国再次迎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中央果断加快入世谈判,中国成功入世,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从而使中国经济在新世纪头十年里实现快速增长。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等。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盼望。2013年2月初,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该意见确立了“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等改革目标。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时期国家干预经济成功的主要原因。(8分)
通过立法,避免企业盲目竞争;通过立法提高工人待遇,缓和社会矛盾;表彰鼓励遵纪守法的企业;对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整;罗斯福的个人作用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特点。(4分)
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或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3)分析材料三,从起因和目标两方面,概括出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4分)
深化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需要;深化改革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深化改革是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深化改革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深化改革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4)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概括中美两国改革成功的共同原因。(2分)
符合本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有正确的领导;有制度的保障。卷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A C B D B B D A D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A C B C D A D D C C A
第二篇:2014年河北中考试题解析——文综
2014年河北中考试题解析——文综
2014年河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坚持正面教育功能和积极价值导向,关注国家发展的关切,展现社会进步的成果,与时代脉搏保持同频共振。试题在遵循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选取对初中学生成长有意义的生活,提出对初中学生品德发展有价值的问题,较全面地体现了学科考试的要求和各项功能。
一、传递主流价值,彰显学科的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学科试题要有“品德”的底蕴。试题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为主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贴近初中学生学习认知实际的生活话题之中,并通过灵活巧妙的问题呈现出来,以具体可感的方式向考生传递着正能量,使整个试卷显示出浓郁的“品德”气质。
这种“品德”气质,首先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贯穿试题始终,渗透到情景、问题和答案之中。既有国家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建设中新进展的展示,如第4、5、7、22、26、30题;又有从不同视角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理念的诠释,如第2、24、25、26题;还有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个人良好品质的浸润,如第1、3、8、24题。其次是试题注重反映社会进步对公民文明素质的塑造和要求。如第3、24(2)、26(探究
二、探究三)体现的公德意识,引导考生认识公德意识的重要价值;第6、8、24(2)、25(4)、26(探究四)题体现的社会责任感,引导考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第2、4、25(3)、26(探究三)题体现的权利观念,引导考生敬畏权利;第25题所体现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考生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试题丰富的“品德”底蕴,有效地落实了帮助学生做负责任公民的课程理念,能够激发考生道德情感,升华道德认知,增强道德能力,彰显了思想品德学科试题的教育功能。
二、触摸时代生活,突出学科的生活逻辑
思想品德学科试题要有生活的根基。今年的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一个个题目,就是一个个生活事件、生活现象、生活场景的再现,每个试题都有生活的依托,生活的真实。首先,采用生活化题标,突出生活化色彩。
将卷Ⅱ中“简要回答”“分析说明”“探索实践”这三个题型,分别标示为“大众话题评说”“生活热点分析”“社会现象探究”,使题型标识更为清新、活泼、明确,有利于考生理解题型的内涵,获取答题提示。这既是试题在生活化道路上向前迈进的外在标志,更意味着在生活化理念的引领下,传统题型之间的界限进一步淡化,试题与生活的关联更为密切,课程的生活逻辑更加突显。
其次,建构生活化情境,提供生活化资源。
试题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和认知实际,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真实可信的事例、事件、现象,将之转化成生动直观、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情景。如,第2题杭州图书馆向乞讨和拾荒者开放,第3题跳广场舞大妈遭遇泼粪事件,第6题餐桌上放置节约粮食的宣传牌,第8题保定学院毕业生支教群体的事迹,第24题“网络大V”受到法律惩罚,第26题京津冀地区的呼吸保卫战,26题出境游客的不雅行为等,均是真实的生活,具有生活的真实。试题情景的生活化建构,为试题提供了丰厚的生活资源,又为生活化问题的设计奠定的基础。再次,创设生活化问题,揭示生活化意义。
试题围绕生活事件、社会现象、生活热点、大众话题,着眼于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分析、评价,在学科内容与生活情景的结合处、联系点设置问题,将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融合,体现了问题的生活化设计。如,第2题“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第3题“下列所示道理,有助于缓解大妈们委屈的是”,第 5题“据你对国情的了解推断,促进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因素是”,第7题“小海是想说明”,第24(2)“简评‘网络大V’的行为”,第25(3)“谈谈《环境保护法》的这一规定为何会使霾忧心忡忡”,等等。这些生活化的问题,落实了知识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使知识的魅力因融于生活而展现,让知识的价值因运用于生活而凸显。这样的设计,要求考生要有生活体验,有对生活的观察,有对生活的认识,有利于引导教学摒弃过于重视学科逻辑的做法,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坚持能力立意,蕴涵学科的思维品质
思想品德课学科试题要有“思想”的灵韵。有“思想”,即要求考生在正确立场、态度和价值观支持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认识。有“思想”既是对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课程的诠释,又是对思想品德是一门注重思维品质课程的强调。
2014年试题之所以将思维品质作为创设问题的基点,意在通过考生自己的理性思考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从而实现考查能力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思维过程展现,考查分析说明能力。试题重视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查,通过设置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让考生去分析说明,引发考生有序思考,完整展现思维过程。如第24题(1),让考生简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与“法律惩罚”之间的联系,考生先要认识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然后需进一步说明在这种思想意识支配下,可能会造成社会危害而触犯法律,最后得出触犯法律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受到受法律处罚。要将这种联系阐释清楚,既要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又要会运用基本的法律知识将前后的逻辑关系表达清楚,要求思维清晰,思维过程完整。第二,强调思维方式转换,考查评价应用能力。设置多个对事物进行评价的问题,加强对考生应用所学知识正确地观察生活、分析问题、认识事物能力的考查,其着眼点是正确思维方式、方法的考查。如选择题第2、3、5、7、9题,非选择题第24(2)、25(4)、26(探究二)都体现了对正确思维方法的要求。考生要答好这些问题,首先要基于情景,提取有效信息,进而进行正确判断,最后得出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要求考生进行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体现了考生的自我建构,在自我建构中增强道德学习和道德实践能力。
第三,突出思维灵活多样,考查归纳概括能力。今年试题的设问方式更为灵活多样。4个非选择题共有13个问题,涉及到了简释、简评、推论、推断、归纳、概括、评价、谈感悟、找依据、说理由、析原因等11个关键词,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归纳、概括能力。如第26题的探究一,考生首先要具体社会现象进行提炼,依照“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向实现思维转换,进而推断、概括生成正确结论;探究二,要求考生对两组社会现象进行比较,通过正确的分析、归纳,方能概括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第四,重视思维升华深化,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试题不但重视考查考生的思维方法、过程,更注重考生思维的升华,引领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不断反思、内化并提升。如第30题(2),这种“现象”隐含在材料二中,要生成后面的结论,就要结合材料中的语境和所学进行推论,既要考虑外在的条件———全球化的趋势,又要考虑内在的条件———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还要考虑技术条件——— 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重在考查考生思维的跳跃性和连续性。问题(3)要求考生既要回到材料中去,沿着材料所提供的方向继续思考,又要掌握文化建设的有关知识,两者结合方能得出正确推论,体现了对考生依据材料,做出合理推断的思维品质的考查。问题(4)则体现了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过程与思维方式的深度考查。这样的设计,浸润着多样学科能力,涵养着多种学科素质,充分体现了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突出了对考生思维的缜密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使试题变得典雅、厚重。
2014年河北省思想品德试题无论是内容的总体建构,还是立意的整体构思,均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力求在话题确定、材料选择、问题设计、答案设置、呈现形式等各个环节多侧面地注解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以期通过考题诠释教学、引导教学、促进教学。
文综(历史)
突出能力考查 彰显历史素养
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既重视基础知识,更突出能力考查,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历史素养的平台。
一、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命题,正本清源
试题命制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和《河北省2014年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为依据,不倾向某一版本的教材。全卷15个历史试题,涉及21个学习主题,77个考点,覆盖面广,各部分考查内容均衡。试题从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试题题型和难度等方面严格落实说明的具体要求,强化我省初中历史教学及中考备考的课标意识和说明意识,摒弃“唯教材论”“题海战术”的不良教学方法与过程。
二、注重基础知识考查,更突出学科能力考查
试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新中国的外交、工业革命、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对“文革”的反思、改革开放、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败亡、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启蒙思想等,体现了课标、说明要求掌握的主干知识,突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从根本上扭转了开卷考试下历史教学忽视基础知识、忽视培养学科能力、更忽视历史素养逐渐形成的现象。
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而历史学习能力又以历史知识为载体,两者缺一不可。今年的试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突出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探究性进一步增强。
1.考查依据史料解释、理解、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13题,选取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作为材料,考查依据史料解释历史的能力。该题通过民国政府颁布的饬令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依据史料提供的信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解释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与方法。
16题,以19世纪某位历史学家的记述创设情境,考查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提炼出“廉价棉织品”“
18、19世纪”“贫苦阶层”“享受服装的乐趣”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由于工业革命使用动力机器,棉纺织工厂的涌现致使产量激增,使得棉织品能以低廉的价格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17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材料中的“1917年”“国际三八妇女节”“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关键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出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28题,概括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点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选取清朝末年财政赤字的相关数据,材料二选取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相关材料。第一问要求通过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概括出清朝末年财政收支的主要特征。第二问依据国民政府经济走向崩溃的相关材料,分析经济崩溃的主要原因。通过综合归纳得出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灭亡的主要相同原因是经济崩溃,为解答第三问“概括上述经济状况对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响”做好铺垫。三个问题紧紧围绕“经济问题”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为学生展示依据史料,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历史思维的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考查从历史发展进程中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位及作用的能力
12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史上有争议的李鸿章的活动评价。选取历史学家陈旭麓对李鸿章的评价设置情境,从李鸿章的活动,如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创办轮船招商局、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等,认识李鸿章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题,对“文革”的直接考查在我省中考是首次。本题选取权威研究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有关“文革”的教训创设情境,考查“左”的错误特别是“文革”对我国发展造成的严重危害,进一步明确要避免“文革”历史悲剧在我国重演,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道理。
21题,选取不同时期报纸的头条新闻创设情境,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该题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报纸素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通过比较、提炼头条新闻标题的内容,结合题干给出的限定条件“改革进入新阶段”,即可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而认识到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考查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
对历史地图的考查是今年中考历史试题的又一亮点。课标明确规定: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掌握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历史地图可以弥补文字信息的不足,化抽象为具体,对形成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功能。
14题,主要考查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观察《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中的关键信息——— 上海、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名称,找出其相同点,即都是大城市,由此得出正确答案。
27题,读图题对历史地图的考查近年来在我省尚属首次。本题主要考查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以及从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该题用《凡尔登战役示意图》、《诺曼底登陆示意图》两幅历史地图创设新情境,第一问,引导学生将两次战役示意图中的信息综合起来进行比较、提炼,把地图信息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不难判断出两次战役都发生在法国。在此基础上,提出富有“韵味”且颇具思维深度的第二问“该国在上述战役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个问题采用拟人化的“扮演”、“角色”等词语,活化了历史,演绎了“以问诱趣”的精彩,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思考作为两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法国,为何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从而感受具有学习历史、理解历史、运用历史素养的价值所在。
4.考查依据材料进行历史探究的能力
今年主观试题的设问,都围绕一个中心,以2-3个小问题为主,问题与问题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和梯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探究问题的能力。
29题,角度新、跨度大、现实意义强,体现了小切口、长时段、大历史的命题思路。第一问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日本选择了由‘脱亚入欧’到‘紧跟美国’”的主要历史因素。在此基础上,考查从多角度解释历史的能力,即第二问,对“2023年‘脱美入亚’也许会成为日本政客的现实选择”做出判断,然后要求“结合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论证”日本做出这一选择的可能性。整道题构思巧妙,既考查了“论从史出”这一学习原则与方法,又全面考查依据材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对历史情境的想象力、重证据的历史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解决新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该题作为历史试题的压轴题,立意深远,是最亮丽且“回味无穷”的试题。该题彰显了历史学科的价值魅力——— 学以致用,达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要求。
三、以史为鉴,凸现学科价值
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在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这一宗旨在今年的试题中得到了体现。
11题,通过《交战双方舰队阵形示意图》构建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黄海海战的激战场景:致远舰在弹尽舰倾之际勇撞敌舰“吉野”,中弹舰沉。感受清军将士特别是民族英雄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的豪迈精神。
15题,通过分析上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突破性大发展的原因,认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打破我国外交困境,深谋远虑适时调整外交政策,使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的朋友,从中感受老一辈革命家殚精竭虑,一切从民族利益出发的博大胸怀,蕴含着对伟人的敬仰与追思。
课标指出,“特别要注意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热点问题是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重要载体。今年试题用热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综合能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关注现实,用热点传递时代的价值取向。如: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全部主权15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诺曼底登陆70周年、国民党政权被推翻65周年、中日关系等。用热点引导从多角度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如:27题,法国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曾饱受战争摧残,生灵涂炭,战后的法国如何书写自己的历史?是合作还是对抗?是和平还是战争?今天的法国已经给出了选择。法国的选择对曾经发动战争并遭受战争摧残的日本是否会有启迪?29题,选用杨晋《“普遍崛起”下的东亚》一文的相关内容作为探究材料,引导学生结合现实对日本的过去、现在、将来,用历史思维进行深入思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十年后日本的选择进行合理推断,就颇具现实意义。
总之,河北省2014年中考历史试题,立足我省实际,全面落实2011版课标理念,突出考查学生能力,彰显历史素养,引领了我省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第三篇:2011中考文综模拟试题
2011中考文综模拟试题
(2011-01-26 12:38:49)转载 标签: 分类: 2011中考模拟试题
教育
2011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5名学生为救起两名不慎落水滑入江中的少年,与另外三名冬泳队员组成了“生命的人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三位大学生为救落水学生献出年轻的生命。对“人梯精神”理解正确的是()A、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B、我们只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 C、我们要珍爱生命,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2、500米一骑绝尘,1000米带病夺金,3000米接力协力登顶,王濛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创造了奇迹。“你们想赢我可能很难!”这句经典的王濛式“狂言”给我们的启示是()A、自负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自尊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实力是撑起信心的支柱
C、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只要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就一定能成功 3、2010年2月10日,哥哥发薪路上遭车祸,弟弟忍痛“接力”还工钱。这对被称为“信义兄弟”的湖北建筑商,用行动阐释着诚信,更感动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三度聚焦“信义兄弟”,他们是时代楷模,美德丰碑,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②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③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4、现代生活,免费的公园、无人售票的公交、街头阅报栏、公用电话亭、开放的健身设施、公共自行车等,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对公民社会公德水准和文明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尊重他人、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B、尊重社会,就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C、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设施,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5、2010年4月15日,重庆最大“黑保护伞”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该案说明()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6、2010年1月12日在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阮成发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51所初中标准化学校和29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科书费、住宿费全部免除。”“新标准、新校园、新教育„„”武汉市政府这一措施()A、充分体现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B、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的家庭保护 C、依法保护了中小学生享有的受教育权 7、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北京就丰田汽车安全质量问题举行说明会。他说:“在全球范围实施了大规模的召回,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影响和担心„„”丰田车的安全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A、公平交易权与安全权 B、安全权与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与知情权
8、电视剧《别动我的抽屉》剧情“某妇女杂志的编缉田枫是一位单亲母亲,多少年来她和女儿贝蕾相依为命,却发现快十六岁的女儿惭惭有些神秘而疏远了„„田枫打扫房间时看见锁歪的抽屉,终于忍不住打开它,发现了女儿的秘密”。剧中妈妈的行为
A、侵犯了女儿的财产权 B、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 C、维护了女儿的生命健康权 9、2010年2月11日,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准时播出。获得2009年《感动中国》荣誉的人物是:邓小平同志的夫人卓琳、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退休工人朱邦月、多民族孤儿的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小岗村村民的贴心人沈浩、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中国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第一人翟墨、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义务守护滇池环境的农民张正祥、给高原的盲童带来光明的使者萨布利亚·坦贝肯(德国)、“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长江大学大学生则荣获集体特别奖。他们的事迹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那就是他们()A、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B、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奉献精神 C、都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崇高荣誉 10、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释施政理念“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平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B、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C、公平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11、《党的建设辞典》(2009年版)中说:“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正确前进的根本保证。”下列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12、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各条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商国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A、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B、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3 材料: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一项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增加了“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政府对民生问题高度关注。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党和国家重视民生问题的原因。(2分)(2)列举你所观察或者了解到的当地民生问题(至少两个),并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建议。(2分)14、2010年4月15日上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启动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活动。
(1)全国道德模范基层巡讲报告会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哪一个方面?这一方面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地位如何?(2分)(2)请你谈谈开展向模范人物学习的理由。(2分)
13(1)有利于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
(2)民生问题:食品安全、医药费居高不下、教育乱收费、房价越来越高、环境污染严重、就业形势严峻等。
例如:针对出行难的问题,建议加大对市民交通法规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素质,同时,合理规划车道,真正做到人车分离,各行其道;提倡绿色出行等。(2分)
14、(1)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2分)
(2)开展向模范人物学习:①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公德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文明道德风尚;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等。(2分)
第四篇:黔东南州2014年中考文综试题
黔东南州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试题
文科综合(历史卷)
(本试卷为5-8页,共五个大题,23个小题,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本题共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正确,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相应的答题卡上。)
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张旭B.王羲之C.柳公权D.颜真卿
3.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源自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
4.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唐玄宗
5.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A.会子B.交子C.关子D.瓦子
6.“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7.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上述口号所体现出的五四精神主要是
A.爱国B.进步C.民主D.科学
8.“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9.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注:由此可见我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20世纪60年代,他为了治理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洪水泛滥的时候,他站在齐腰深的洪水里,画出一张张水势流向图。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
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D.焦裕禄
1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充分体现的精神是
A.人文主义B.自由平等 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13.1913年英、美、德、法的实力对比表: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14.有学者分析某一经济政策时说:“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一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
15.2011年6月19日,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胜利闭幕,这是电影界的盛会.电影己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艺术。下列各项被称为世界电影“梦工厂”和世界电影之都的是
A.上海B.戛纳C.柏林D.好莱坞
二、识图题:共6分
16.识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ABC
(1)图A属于第几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科技成果?它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2分)
(2)图B所反映的科技革命中有哪些重大发明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密切了世界联系?(至少写出两项,2分)
(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它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请结合以上图片谈谈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哪些负面影响?(2分)
三、列举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7.列举中国古代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主要措施
秦朝: 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朝: ____________________西汉: ____________________清朝: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就“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措施。
(1)建国初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大改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______________(4)改革开放时期: 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发明联合制碱法一一一(2)编制《海国志》一一一(3)创立“相对论”一一一(4)创作《向日葵》一一一
四、材料分析题:共12分(20题7分,21题5分)
20.材料一古代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一次,罗马凯撒大帝(公元前100年--前44年)穿着一件中国丝袍道剧场看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做绝代的豪华。在当时的罗马,丝绸的价值等于同样重量的黄金。
材料二1840年以前,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都由广州十三行的行商一手包揽,行商划出行地的一部分租给外国商人造屋居住,叫做商馆。商馆全部都在广州城外西南角的十三行街,外国人到广州居住,不能逾越十三行街的范围。
材料三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中国被迫对外开放。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着重讨论如何放开步伐,更好地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及有关政策,决定进一步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1)材料一中罗马凯撒大帝的丝袍是通过哪条商道到达罗马的?这条商道的开辟有什么重要的作用?(2分)
(2)材料二中广州十三行的设立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该政策对中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2分)
(3)依据材料三写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依据材料四中共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01年,我国加入了什么国际组织?(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无权征税。……
材料二革命形势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不久又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材料三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言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胜利后为限制王权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2分)
(2)材料二反映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提到的《独立宣言》发表于哪一年?革命战争胜利后.美国人民依据什么法律文献组建联邦政府?(2分)
五、问题探究:共15分(22题9分,23题6分)
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1)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积极的意义?(3分)
(2)近年来,新疆发生多起暴恐事件,严重威胁各族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破坏了党的民族政策。下列图示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理措施,请依据史实填充相关内容?(1分)
[
(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设立体现了什么政治制度?该项制度最终在法律上彼确立是
在哪一年?(2分)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3)
23.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1)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通过这两次会议建立了什么国际格局?(1分)
(2)二战后,国际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欧普遍衰落。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该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当今世界,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在此新旧格局交替时期,有哪些因素在威胁世界和平?(3分)
第五篇:2011年河北省中考文综试题
2011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卷I和卷Ⅱ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本试卷满分为120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卷I(选择题,共50 分)
注意事项:1.答卷I 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3 .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7 题,1—4 题每题1 分,5—27 题每题2 分,共5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 年3 月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回答1—2 题。1.“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
A.未来十二年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B.未来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蓝图 D.共同理想实现后的美好蓝图
2.“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里的“国情”主要指我国 A.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B.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C.资源和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D.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郭明义是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他连续20 年先后55 次无偿献血或捐献血小板,累计达6 万毫升;连续16 年帮困助学,累计捐款12 万元。回答3—4 题。3.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他被誉为 A.“雷锋传人” B.“当代愚公”
C.“孝老爱亲模范” D.“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4.郭明义说:“能够以己之力帮助别人分担忧愁、减轻痛苦,能够使更多的病人及时输入救命的鲜血,能够使更多的贫困儿童露出幸福的微笑。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由此可见,郭明义 ①有丰富多样的情绪 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尊重生命,关爱他人 ④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右边漫画中的“大盗”侵犯了他人的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国家重视区域间协调发展
A.智力成果权 B.名誉权 C.人身自由权 D.隐私权
2011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回答6—7 题。
6.我国目前吸烟人数已超过3 亿,约7.68 亿非吸烟者被动吸入“二手烟”,其中约2 亿为儿童。每年有100 多万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可见,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②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杜绝了香烟对未成年人的诱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 细则》 施行后,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 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右图中的人民币票券采用了四种少数民族文字,部分票券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体现了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温家宝总理在2011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既是一项长期任务,也A.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C.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D.领导五四运动
14.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是当前的紧迫工作。回答9—10 题。9.政府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能够 A.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B.消除收入分配差距
C.解决劳动者温饱问题 D.实现平均分配.政府明确提出采取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行 ①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③解决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右图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签订了
A.《 南京条约》 B.《 瑷珲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下列史实反映了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是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 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 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13.康有为称赞严复是“精通西学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严复
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它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15.从“克莱武对印度的疯狂掠夺、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反抗活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等内容中,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A.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B.殖民扩张与反殖民的斗争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6.从1880 年到1914 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 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7.右图的“巴黎公社社员墙”,承载着公社战士们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这种革命信念源自
A.《 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 共产党宣言》 18.1999 年3 月24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科索沃战争由此打响。这表明 A.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
D.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宗旨发生改变
19.下列作品,揭露了法西斯分子侵略罪行、歌颂了人民反抗精神的是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回答20—21 题。
20.“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 ”材料论述了经济特区
A.建立的原因 B.建立的目的 C.发展的过程 D.发挥的作用
21.深圳后海社区居民张先生说:“我亲眼看到深圳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发展繁荣起来。深圳30 年的变化真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啊!”张先生的所见所感 ①说明改革开放符合民心 ②表明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潮流 ③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正义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回答22-24 题。22.从建立的背景分析,下列集团具有正义性质的是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反法西斯同盟 D.华沙条约组织 23.下列不符合正义要求的行为是
A.方某勇于揭发学术造假现象 B.刘某向有关部门举报食品非法添加行为 C.高某醉酒驾驶机动车 D.某明星拒绝为一化妆品做虚假广告 24.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
①明辨是非 ②遵纪守法 ③扶危济困 ④抑恶扬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英雄人物的足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铭记着无数模范人物的功绩。回答25—27 题。
25.华盛顿在1783 年12 月的辞职讲话中说:“现在,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华盛顿完成的使命是 A.取得了独立战争胜利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C.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26.“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邱少云 D.王进喜
27.中国志愿者群体获得2010 “感动中国”特别奖。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志愿精神在闪耀。中国志愿者 ①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履行了法定义务 ③弘扬了社会正气 ④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卷Ⅱ(非选择题,共70 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 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2.答卷Ⅱ时,将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28.关注生活,简要回答。(6 分)
据报道,2011 年春节前后,家乐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广告宣传是低价,实际结算收高价;价签标示是低价,实际结算收高价等多种价格欺作行为。价格欺作事件一度导致家乐福相关超市的客流量大幅下滑。
(1)价格欺诈为什么会导致客流量大幅下滑?(4 分)(2)
(2)去超市购物时,你有哪些保护自身权益的好做法,请写出两种与大家分享。(2 分)29.融入社会,分析说明。(11 分)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2020 年)》 在提到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 年提高到13.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 年提高到11.2 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 年翻一番。
(l)图一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一变化令我们“忧”?(l 分)简要说明理由。(2 分)
(2)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喜”?(2 分)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 分)
(3)谈谈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4 分)30.走进法治,探究实践。(12 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际,某中学举办了“法治进行时”图片展览。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到的图片,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1)根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对图片①、②、③ 合理排序。(用序号表示)(1 分)图片①、② 体现了法律的哪两个特征?(2 分)
(2)说出图片④ 反映的内容对法治国家建设的作用。(3 分)
(3)为突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还应该增加反映哪部法律内容的图片?(l 分)谈谈该法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3 分)
(4)写出你对建设法治国家的两点期盼。(2 分)31.学以致用,解决问题。(8 分)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l)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2 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2 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4 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 分)
材料一:1853 年,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经济遭到摧残,国家主权不断丧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1931 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比1929 年下降了1/3,进出口贸易额下降约50 %,失业者多达300万,在业工人工资降低了1/3 以上。1/3 的农民失去土地,许多地方发生饥荒,农民要求减租的斗争达3400 多起。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300 万人丧生,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全国1/4 的财富被毁,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1/3,经济陷于崩溃。
(l)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日本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三次危机出现的直接原因。(6 分)
(2)为摆脱这三次危机,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3 分)
33.探究问题。(10 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和平建议及在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对台工作方针。
1979 年元旦,为了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告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l)材料反映出党和政府对台方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分)
(2)请结合所学的中外现代史相关知识,概述党和政府在1979 年提出对台方针的背景。(8 分)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二:2010年11月8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数万名科技人员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结果。探月工程的实施,突破了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推进带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一批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材料三: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公民的科学素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2010 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为3.27 %,虽比2001 年提高了1.83 个百分点,但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 世纪80 年代末的水平。
(l)材料一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分)这次科技革命中,我国有些成果走在了世界前列,请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4 分)
(2)据以上材料,概括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因素有哪些。(6 分)(3)请说出两种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具体做法。(2 分)